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遗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父亲留下的财富
热度 1 ripple 2010-1-7 17:02
父亲去了,象清风,轻轻地拂过大地,他的名字,他的音容笑貌,也许会被一些人很快的忘却,也会被一些人永远的铭记。 诸事完毕,静静地坐下来,环顾四壁,物品依旧,但似乎突然变得空旷而清冷,世界好像少了许多许多,与往日不再相同。 父亲还在,一个念头执拗的浮现,让我茫然,急急地搜寻。然而,回首四望,不知道他在哪里,也不知道他到底留下了什么。我试图去找寻这个问题的答案。 父亲是一名专家,有成果,国务院专家终身津贴和教授的头衔。或许他也是政府官员,他曾是行政主管,级别也并不太低。但这些他都很少说起,也不为我们所详知。 我们所知道的,就是一个严谨,认真,勤勉,正直,无私,严厉,助人的父亲,我不知道他有或没有多少事迹或者传说,甚至不太清楚他做过些什么工作,有过什么成绩。我只知道人们都很尊敬他,无论在国家相关科技领域,还是在政府机关。 我知道他为工作四处奔波,弃家不顾,知道他工作认真严格,却也热心助人,知道他为人清高、不会拉关系,更不懂以权谋私。知道他为国家节约下巨额经费,却只肯买一辆不到10万元的多用车。知道他严守纪律,不敢为职工多发奖金,却敢于抱着汽油桶冲出火场,知道他签字引进荷兰花卉,却不曾见他带回家一片花瓣,知道他领导多项科研,评奖时却多次抹去自己名字,让位给年轻人。他的教授头衔是众望所归,官位的升迁也好像是因为领导更为正直。 这样的父亲,能给我们留下什么?30多年从未装修的公房,油漆斑驳脱落的家具。除此之外,似乎别无长物。但是,我强烈的感到,他给我们留下的有很多很多。因为,不知道为什么,我时刻都能感到他的存在。 终于,我明白了,在他去后的日子里,从身边来来往往的人那里。络绎不绝前来慰问看望,从北京专程打电话指示关照的各位领导,无微不至精心帮助料理打点的原部下,寒风中不顾年高道远前来的老朋友,几十年前工作地远道送来巨幅挽联的老同事,在遗像前行跪拜大礼和不辞烦劳相帮的老部下,等等等等。都在告诉我,父亲那让众人敬重动容的存在。 他应该不曾在讲堂上讲过一节课,却带出戏称黄埔军校毕业大多后任中高层领导的众多年轻人,他应该也不曾参加过一次家长会,却收得子女的四顶博士帽和六顶硕士帽。这些,是父亲的骄傲,也昭示着他的存在。 父亲没有留下有形的财富,无时无刻无处不在地提醒我们他的存在的,正是他用一生的时间、精力和热情所留下,是他言传身教给子女,给同事和众人的: 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严谨勤勉的工作态度,和真诚助人的处世方式。 正如母亲写给父亲的挽联: 足迹遍江淮,瓜果累累人离去; 佳德诒后世, 敏学勤勉福自来。 父亲走了,他留下的财富,我们将传承下去,传给子孙后代,也分给更多的人。 感谢各位真诚帮助过父亲和我们全家的人,感谢在父亲病逝前后看望慰问帮助的人。 (感谢为父亲的去世发讣告及唁电吊唁的某500强日本公司,某日本国立研究所。) (感谢各位读者的阅读和推荐)
个人分类: 个人随感|390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