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拒稿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拒稿

相关日志

某大学学报只接收“双一流”高校来稿有感
热度 11 biasha 2020-8-21 09:44
前段时间,东北某985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曝只接收“双一流”高校来稿,一时成为学界热议话题。 该学报的该做法,看上去很不合理,但合理不合理,要看站在谁的角度,所谓坐在什么位置说什么话。 站在该学报利益角度,该学报是cssci期刊,稿源非常多,而期刊版面有限,大部分投稿显然不可能刊发。从概率上说,双一流高校来稿的平均质量确实优于非双一流,为了提高稿件筛选效率,该学报做出该决定,从统计学上说没问题。这一点和好的用人单位招聘,只看985、211一个道理。 站在非双一流高校作者角度,该学报的做法当然不对。理由也很充分:双一流高校论文平均质量高,不等于每一篇投稿都高于非双一流。 双方各有道理,所谓对错只是站在谁的立场。 博主觉得双方谁对谁错并不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如何解决大量论文要发表在核心期刊上,但核心期刊版面有限的矛盾?以及以刊评文的矛盾? 有人提出职称评定与学科评估采用代表作、加大同行评议力度,以逐步淡化核心期刊。这些办法有一定作用,但不足之处在于:高校每年往往发文不少,且发在不同期刊上,高校科研人事部门不可能每一篇都组织专家评议论文质量。更何况,论文在期刊发表,本身也是期刊找的专家评议结果。多数高校不能说自己找的专家水平就比期刊找的专家水平高,特别是统计意义而言,核心期刊评议人中高水平专家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比非核心期刊高。所以,只要期刊内部存在办刊水平差异,就永远存在核心期刊投稿太多的矛盾与压力。 博主以为,根本解决之道是用论文在线评级平台取代期刊。 所谓“论文在线评级平台”,就是一个学科一个全国性平台,该学科的所有研究者只要达到基本条件,注册通过必要审核后,就自动成为评议人。一篇论文在平台提交后,平台按照一组算法规则分配评议人。评议人根据论文质量差异,将论文评为若干等级。平台本身不拒稿,也不存在版面限制。 如此一来,论文的质量差异直接通过评议等级来体现,而不是通过发表在不同期刊上体现,不再存在同一本期刊上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搭便车的情况,可以基本消除以刊评文的局限。 此外,一个国家的一个学科领域,全国只需一个论文在线评级平台,期刊除了极少数外,基本上没有再存在必要,东北某大学学报的傲娇——当然,某种意义上,也是核心期刊面对过多投稿的无奈——自然不复存在。 论文在线评级平台的具体内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942-1232243.html
10055 次阅读|30 个评论
投稿被拒后要考虑的5个方案
热度 1 WileyChina 2020-7-17 11:10
如果你的论文投稿被拒怎么办?同行评审的目的是让你的论文尽可能做到最好,但是,如果你的论文被拒,想知道原因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论文被拒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研究表明:约 21% 的论文未经评审就被拒绝,而约 40% 的论文在同行评审后被拒绝 。 那么,如果你的论文手稿被拒绝,接下来,你有哪些选择呢?如果你的论文因为不在期刊的目标和范围之内,未经评审就被拒绝,你应该找一个新的期刊继续投稿。如果你在评审后被拒,你应该听取一些好的建议来改进你的论文。您可能要考虑的一些方案包括: 按照建议进行修改,并将你的手稿重新提交给同一家期刊 如果你想在某个特定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并且编辑已经表示,在你的论文改好后,他们会发表,那么,这可能是你最好的选择。然而,如果你的论文已经被断然拒绝,编辑不想重新考虑您的论文,你就应该尊重这个决定,并另投他处。 做出改变,把你的手稿提交给 其他期刊 首先,你要考虑你在第一轮评审中可能收到的任何建议,如有必要,在将你的手稿提交给另一家期刊之前,先对论文进行改进。不要忘记调整任何细节,如投稿信,参考资料,以及任何其他期刊的具体细节,然后再提交给其他期刊。 无需做任何改动,把你的手稿提交给其他期刊 这是一个简单的方案,但是,你应该避免。首先,在第一轮评审中提出的任何建议都可能有助于改进你的论文;如果你不考虑这些建议,你在其他期刊中发表的机会也会受到影响。其次,你的手稿可能会被新杂志安排给同一批的评审人员进行评审(尤其是,如果你在一个利基领域工作的话,更应注意这一点)。如果你没有解决上一次评审中提出的任何问题,他们很可能还会给出相同的建议。 将手稿作废,不再重新提交 或许,你可能会觉得不值得重新提交手稿,但请记住,你的工作仍然有价值。可能你收集的数据对其他人还有用,或者你的论文可以帮助其他研究者避免产生类似的负面结果。你们可以考虑将你的论文发布到 figs h are 或 D rya d 这样的网站,在那里,其他人可以访问,也可以下载。 对结果提出申诉 如果你觉得投稿被拒的决定有失公允,或者在评审过程中存有重大问题,那么,作为作者,你有权进行申诉。大多数期刊将设有一个公开的政策,允许作者对编辑的决定进行申诉。重要的是,你要记住,尽快你被拒绝心里不舒服,但是,申诉应该是一个基于理性的决定,而不是感性的决定。 如果您认为存在任何不当行为,或者是因为对方误解或过失,导致您的作品被拒,那么,您应该申诉,向编辑解释清楚你为什么对这个决定提出申诉,并注意不要使用情绪化、充满火药味的语言。如果你的工作因为期刊的范围或者其影响而被拒绝,那么,你的申诉就不太可能成功。 作者介绍 Helen Eassom , Author Marketing, Wiley 在文章被拒绝后,你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吧。
6435 次阅读|1 个评论
是不是从没有人告诉过你,论文被拒了怎么办?
NatureResearch 2020-5-29 12:25
Lucy Taylor说,面对这样的情况,不如数数自己拥有的祝福,列出自己的优点,庆祝一下自己已取得的成就。 我的第一次被拒稿经历来得让我猝不及防。投稿的时候,我非常自信,因为我的导师和合作者们都对它很满意。我们不可能都错了,对不对?8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我独自一人在苏黎世的办公室里打开拒稿信的那一刻。当时的我感觉自己失败了。但我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 论文被拒只是一次挫折,不是一场失败 。你仍可以把它投到其它地方,或者继续完善它。 来源:Getty 我在学习接受被拒时所面临的问题是,其他人的被拒几乎总是不为人知。 我最近的一篇论文——第八篇——未经同行评议被拒5次、经过同行评议后被拒1次、申诉被拒1次、做了重大修改,之后才最终被我们尝试投的第7本期刊接受。 但是如果你去看那些已经发表的论文,它们毫无任何曾经被拒的迹象。每一份光鲜亮丽的简历和个人网页也是这样。很少有研究人员会分享他们论文被拒的消息,但是现实是, 对于许多期刊而言,你被拒的可能性要大于被接受的可能性 。即使那些后来被接受的论文通常也会收到一个“但是”:“我们喜欢你的论文,但是你需要做所有这些修改,而我们无法保证修改后的论文一定会被接收。” 虽然论文被拒是常态,但这丝毫不会减少你承受的痛苦。总会有某一次或好几次被拒的经历给你造成沉重的打击——无论你已经在学术界摸爬滚打了多久。那么,要如何应对这些重击呢?以下是一些对我有帮助的小贴士。 ▍善待自己▍ 论文被拒令人沮丧,也让人受伤 (有研究可证) 。认清自己的情绪。 要记住,只是论文被拒了,不是你这个人被拒了。 数数自己的优点,想想值得感恩的事情,或者回顾一下曾经取得的小成就,给自己打打气。大家很容易忽视自己每个月所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在被拒之后。 尝试给自己一定的空间和时间,治愈自己。 以我为例,去公园里面随便走一走就能让我感觉好过一些,但是如果我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我也会给自己放假。长期来看,给自己时间休息和平复,更有利于你的心理健康和工作效率。 ▍反思自己的目标▍ 思考一下,你能从这种经历中学习到什么。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这是我感兴趣的研究吗?提醒自己你的内在动机可以推动你前进。当你感觉准备好了,问问自己会有哪些收获?能让我的研究更有力、表达更清晰吗?能激发我的新想法吗?或者更简单——能让我学会如何不成为第二位毒舌审稿人吗?别把它变成一种自我批评。 被拒意味着你在挑战自我。如果你完全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不冒任何险,那么你也不会被拒,但是也不会进步 。看看大的方面,而不要迷失在细枝末节中。我经常等上一两天后再去看审稿人的详细评论,尤其是一些措辞严厉的拒稿: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沉浸在这些评论中,会适得其反。 同行评议是一个了不起的流程,但在本质上也是主观的,这意味着有时候被拒可能只是运气不好。 ▍分享个人经历▍ 论文被拒后,很容易感觉孤立无援。和同行同事分享自己的经历,不仅有助于你应对拒稿,也有助于其他人应对自己被拒稿的情况。简单地喝喝咖啡聊聊天,或是分享一下曾帮助你振作起来的建议或资源,也许能给别人的工作生活带来一些不同。你可能无法一次性恢复,但是会慢慢变好的。如果没有,那么开口求助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的朋友、家人、同事和心理辅导服务都能帮助你。就我来说, 我当初写了一篇谈论被拒稿的职业专栏文章,以帮助我应对一系列被拒的情况,然后那篇文章被拒了。这是我的第二次尝试 (第25版) ,希望它对你有帮助。 原文以 Three ways to turn the page after your first paper rejection 为标题发表在2020年4月28日的《自然》职业版块 原文作者:Lucy A. Taylor © nature Nature|doi:10.1038/d41586-020-01166-2 自然科研论文编辑服务 科学编辑服务 : 自然科研标准的编辑对科学文档进行 全面检查 ,包括结构和论证,提供详细的建议和编辑服务,帮助研究人员尽可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该项服务额外包含语言润色和投稿期刊建议等内容。) 语言润色服务 : 母语为英语的编辑将纠正语言错误,调整句式表达,提升行文流畅度,改善行文风格,帮助缺乏英语写作信心的研究人员。 (质量保证:经过我们语言润色的论文仅因为语言质量问题而被期刊拒绝,将免费获得一次重新编辑服务。) ▲ 点击上图 上传文稿,查看报价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2920 次阅读|0 个评论
投稿不中的第八个、第九个原因,看你中招没?
热度 2 zlyang 2020-3-27 13:17
投稿不中 的第 八 个、第 九 个原因, 看你中招没? 核心:投稿不中的第八个、第九个原因 08 因为“0到1”创新性太高,惨遭排斥。 09 因为是“真论文”!!! 一、投必得老师202-03-24《投稿不中的七个原因》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34092-1224991.html 摘录如下: 01 题目很大,内容太少 02 泛泛而谈,没有重点 03 人云亦云,缺乏特色 04 论据不足,数据不全 05 层次不清,杂乱无章 06 参考文献没有按要求著录 07 临阵磨枪,仓促上阵 感谢投必得老师的金玉良言! 二、补充:投稿不中的第八个原因 08 因为“0到1”创新性太高,惨遭排斥。 【证据一】 2017年05月,《自然》杂志主编坎贝尔(Philip Campbell)先生说: 如果问问科学家们,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研究发表在哪里,他们回答的往往是其他一些不太知名、不太被引用的期刊。 换言之,《自然》以及其他一些在选择上比较挑剔、又有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仅代表了重要科研文献的一小部分。 引用自:《科技日报》 2017-05-25,改变科研评估规则,现在是时候了,《自然》总编辑 菲利普?坎贝尔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7-05/25/content_370085.htm?div=-1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5/377413.shtm?id=377413 原文:If scientists are asked where they are most proud of their research, they tend to answer a list of other less well known and less cited journals. In other words, nature and other journals that are critically selective and have high impact factors represent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important scientific literature. 引用自:Editor in chief of nature: it's time to change the rul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evaluation http://www.bestchinanews.com/Explore/4926.html 【证据二】 科学网,Lisa Bero,2015-01-12,科学家分析同行评审有效性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paper/201511219413977135306.shtm 近日,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科学同行评审的有效性, 研究人员表示,同行评审在预测“良好的”论文方面是有效的,但可能难以识别出卓越和(或)突破性的研究。 原文:Kyle Silera, Kirby Leeb, Lisa Beroc. Measur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cientific gatekeeping. 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http://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4/12/17/1418218112 【证据三】大量的近年欧美实证研究 (1)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2)2019-09-25,近年关于“同行评议”的大数据实证研究论文(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99462.html (3)2020-03-04,Zenas 公理:他人类似观点(汇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1692.html 三、补充:投稿不中的第九个原因 09 因为是“真论文”!!! 审稿人看惯“ 不可重复 ”的论文了,反而将“ 真论文 ”退稿。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不可重复”的数量已经明显超过了“真论文”。“真论文”被冤死,已经有快20年了。“劣币驱逐良币 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格雷欣现象,Gresham's law)已经出现:“ 不可重复 (假论文?)”已经驱逐了“ 真论文 ”。 地球之大,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近半个世纪人类对“从0到1”高端原创围追堵截、赶尽杀绝。 评审专家不是由于有意压抑,只是由于看惯了“不可重复论文”,也会妨碍“真论文”的刊出。 【证据一】 科学网,2018-10-07,假结果或夸大结果,如何对待和处置科学研究的不可重复结果?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8343.shtm 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439849 而且,上述研究都是发表在今天影响因子高的主流期刊上,包括《细胞》(Cell)、《自然》(Nature)、《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和《科学》(Science),即CNPS。不仅如此,不可重复的科学研究结果几乎遍布于所有学科。一项研究表明, 今天在全球一流的学术期刊 CNPS 发表的论文的结论 至少有一半 不可重复和检验。 但是,如果认定研究结果不可重复就是造假,而且造假就是造假,难以和根本不可能区分主观(有意)和客观(无意),那么,当今世界的科学研究就必须面临一半甚至超过一半是造假的现实。 【证据二】 太多了,不忍心再说。请您自行查找。例如: (1)中国****报,2019-03-08, 学术不端是怎样的一种全球麻烦 http://www.ccdi.gov.cn/lswh/hwgc/201902/t20190227_189365.html http://education.news.cn/2019-02/17/c_1124125941.htm 因揭露学术不端而全球著名的“撤稿观察”网站共同创始人奥兰斯基告诉作者:“我们统计的全球论文撤稿量已从之前的每年不足40篇,上升到2018年的约1400篇,其中约60%与学术不端有关。” (2)科技日报,2018-10-18, 骗了全世界十余年 干细胞“学术大牛”走下神坛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8-10/18/content_405851.htm?div=-1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10/18/c_1123574783.htm 学术圈某种意义上像是个派系林立的“江湖”,学术权威如同“教主”一样,普通学者没有力量反抗其观点。 随着发表的错误论文越来越多,跟风研究的越来越多,大家都成了既得利益者,就默许了这些错误的观点继续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投必得,202-03-24,投稿不中的七个原因,看你中招没?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34092-1224991.html 文双春,2016-08-19,基金挂了只因没创新或评委不懂? 精选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2323-997348.html 张九庆,2015-01-06,科学进步的未来:一个比喻性的总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2-856902.html 推荐阅读: 李江,2020-03-10, 科研项目申请的评审改为摇号?真有国家这么干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222699.html Liu, M., Choy, V., Clarke, P. et al. The acceptability of using a lottery to allocate research funding: a survey of applicants. Res Integr Peer Rev 5, 3 (2020). https://doi.org/10.1186/s41073-019-0089-z https://researchintegrityjourna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41073-019-0089-z 科学网,2017-04-18,荷兰试点经费分配新体系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4/373758.shtm 相关链接: 2020-01-20, Donald W. Braben:杀死同行评议,拯救人类文明!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979.html 2020-01-08,1970年以后人类数学、物理学的停滞不前:“同行评议”的直接作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3380.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20-03-21, 破除论文“SCI至上”:“从0到1”与“跟踪/改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4594.html 2020-03-22,破除论文“SCI至上”:X、Y、Z 理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24736.html 2020-01-19,俺不迷信“国际评审”(“同行评议”的局限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4882.html 强力理性推荐 Gemma Conroy, 2020-03-24 , What's wrong with the H-index, according to its inventor H-指数有什么错,请看其发明者说 https://www.natureindex.com/news-blog/whats-wrong-with-the-h-index-according-to-its-inventor “One has to look at the nature of the work,” says Hirsch. “If you make decisions just based on someone’s H-index, you can end up hiring the wrong person or denying a grant to someone who is much more likely to do something important. It has to be used carefully.” 赫希说:“ 必须看一下工作的实质。 ”“ 如 果仅根据某人的H指数做出决定 , 您最终可能会雇用错误的人 , 或者 拒绝 向 更有可能做 重要事情 的人 提供资助 。 必须谨慎使用。 ”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264 次阅读|5 个评论
[争鸣] 激光器与引力波“被”拒稿:功不抵过?
zlyang 2019-12-28 17:54
为我国2070年开始的诺贝尔科学奖“井喷”清除障碍、铺平道路! 激光器 与 引力波“被”拒稿:功不抵过? 一、 激光 我国专家认为: 激光、原子能、半导体及计算机,是二十世纪四项重大发明。 美国国家科学院 NAS 评出的“20项20世纪最伟大的工程成就”里,“激光和光纤”列为第18项(18. Laser and Fiber Optics)。 与激光有关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至少5次了。 二、引力波 相对论引力波是1936年爱因斯坦等人提出的。1893年奥利弗·海维赛德(Oliver Heaviside)就提出了非相对论引力波 gravitational waves。 奥利弗·海维赛德,比爱因斯坦早了43年。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7 发给了 LIGO 的引力波探测。 假定LIGO真的检测到了引力波,那这个引力波到底是海维赛德的,还是爱因斯坦的? 三、“红宝石激光器”1960年被《Physical Review》拒稿 可怜的《物理评论 Physical Review》 Samuel Goudsmit 主编上了审稿人的大当,1960年拒发美国休斯公司梅曼(Theodore Harold Maiman)的红宝石激光一文。 四、爱因斯坦1936年引力波被《Physical Review》拒稿 《物理评论 Physical Review》可以大大地做广告了:1936年拒发了爱因斯坦有问题的引力波稿件。 爱因斯坦是一位善良的正直的科学家,一生至少犯了23个科技错误。像引力波这样的小错,爱因斯坦自己会纠正的,用不着审稿人大惊小怪。 五、激光与引力波:《Physical Review》功不抵过? 《Physical Review》拒稿了“激光器”和“引力波”。目前看来是一对一错。 《Physical Review》在这两件事情上,总体评价“功不抵过”( 功 过 ,或者“ 功绩小 、 过失大 ”)? 核心: “同行评议”往往是阻碍“重大创新”的。 正如我国一位真正的大专家所说: “ 一切真理开始时总是在少数人手里,总是受到大多数人的压力。这是一个规律。 ” 参考资料: the 20th century's greatest engineering achievements,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 18. Laser and Fiber Optics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id=2966 Lasers and Fiber Optics Timeline http://www.greatachievements.org/?id=3706 1960 Operable laser invented Theodore Maiman, a physicist and electrical engineer at Hughes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vents an operable laser using a synthetic pink ruby crystal as the medium. Encased in a flash tube and book ended by mirrors, the laser successfully produces a pulse of light. Prior to Maiman’s working model, Columbia University doctoral student Gordon Gould also designs a laser, but his patent application is initially denied. Gould finally wins patent recognition nearly 30 years later.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4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64/summary/ Charles Hard Townes Prize share: 1/2 Nicolay Gennadiyevich Basov Prize share: 1/4 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Prize share: 1/4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64 was divided, one half awarded to Charles Hard Townes,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Nicolay Gennadiyevich Basov and Aleksandr Mikhailovich Prokhorov for fundamental work in the field of quantum electronics,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oscillators and amplifiers based on the maser-laser principle. A History of the Laser: 1960 - 2019 https://www.photonics.com/articles/a_history_of_the_laser_1960_-_2019/a42279 Generalized Lorenz-Mie theories and mechanical effects of laser light, on the occasion of Arthur Ashkin's receipt of the 2018 Nobel prize in physics for his pioneering work in optical levitation and manipulation: A review SCIENCE, 1964, Research on Maser-Laser Principle Wins Nobel Prize in Physics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146/3646/897 Antigone Marino, 2019, Physics, lasers and the nobel prize https://www.europhysicsnews.org/articles/epn/abs/2019/02/epn2019502p26/epn2019502p26.html Oliver Heaviside. A Gravitational and Electromagnetic Analogy Part I. The Electrician, 1893, 31: 281-282. Oliver Heaviside. A Gravitational and Electromagnetic Analogy Part II. The Electrician, 1893, 31: 359. http://sergf.ru/Heavisid.htm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7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7/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7 was divided, one half awarded to Rainer Weiss,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Barry C. Barish and Kip S. Thorne for decisive contributions to the LIGO detector and the observa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8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2018/summary/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8 was awarded for groundbreaking inventions in the field of laser physics with one half to Arthur Ashkin for the optical tweezer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biological systems, the other half jointly to Gérard Mourou and Donna Strickland for their method of generating high-intensity, ultra-short optical pulses. 刘寄星. 《爱因斯坦和同行审稿制度的一次冲突》 . 物理, 2005, 34(07): 487-490. http://www.wuli.ac.cn/CN/abstract/abstract30656.shtml 《物理评论》当然也发表过错误文章,也犯过由于审稿人知识所限对重要文章拒稿的错误,最有名的事例是20 世纪60 年代初,当时的主编 Goudsmit 拒绝 Maiman 关于激光的文章。 科学网,2008-11-13,《探索》杂志:爱因斯坦一生中的23个错误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1/213197.html 相关链接: 2019-12-18,Zenas 公理:2017年《Nature》主编的表述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560.html 2019-12-27,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评审人,任其“逍遥法外”:真是对真理莫大的讽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1732.html 2019-12-02, 科技“同行评议”引发美国《大停滞》?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8480.html 2015-09-04,1900年以来,被拒绝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实例(搜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918419.html 2019-12-21,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直接原因:没有“同行评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10941.html 同行评议的局限性和改进之策 ,《科技中国》,2019年第十一期pp.34-36,日期:2019-11-19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562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206879.html 对科技成果代表作评价的具体建议 ,《科技中国》,2019年第二期p41,日期:2019-02-25 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7120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7667-1164530.html 感谢您的指教! 感谢您指正以上任何错误! 感谢您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料!
3080 次阅读|2 个评论
我的论文被拒稿了,我还有哪些选择?
isechina 2019-10-14 10:05
几乎每个学者都有被拒稿的经历。期刊的接受率通常很低,《柳叶刀》接受率不到 5 %,PLoS ONE 大概 69 %。然而,大多数被拒论文最终都得以发表。 在国际科学编辑ISE的这篇博客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绝,你还有哪些选择,以及哪条路是发表文章阻碍最小的。 来源: https://onsizzle.com/i/sympathy-cards-for-scientists-condolences-on-your-sorry-failed-to-3725064 你可以对编辑的决定进行申诉 只有当您有无可置疑的理由这样做时,才应该使用此选项。 如果你的论文被拒绝的原因与杂志的具体议程有关 --比如你的论文超出了期刊的范围,该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类似的论文,或者正在准备发表类似的论文,编辑/审稿人认为你的论文相对于其他待发表论文的影响力有限等等。上诉成功可能性很小。 大多数期刊没有能力发表提交给它们的每一篇论文,必须拒绝许多即使科学合理的论文,以防止积压稿件。 如果论文因为审稿人提出的技术问题而被拒稿 ,你确定是审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你可以上诉。尽可能明确地陈述你的论点,不要重复原稿中所写的内容。如果可以的话,添加新的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修改原稿,使你的论点更清楚。如果一个审稿人误解了你的观点,读者很可能也会感到困惑。如果你认为审稿人没有足够的能力来审核你的论文,礼貌而有策略地请求杂志编辑邀请另一位审稿人。 如果你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审稿人有不符合伦理的行为—利益冲突、偏见 (参见同行评审报告中的性别歧视示例3)——你可以上诉。 作为作者,你有权提出上诉。然而,有几件重要的事情要记住: · 上诉很少成功。 · 上诉的优先级比重新投稿到新期刊要低,从上诉到收到结果,可能需要几周的时间 ,才能做出决定。 · 杂志编辑们都很忙,如果你上诉,后来被发现没有新的根据,你有可能会被列入“难以沟通”的黑名单。 · 如果你决定上诉,请参阅“How to write an appeal letter”这篇文章,它有一个非常好的指南清单。 你可以把你的论文转投另一本期刊 一些期刊提供 “可转移的同行评审” ,如果你的论文被拒,你可以要求你的手稿,元数据,同行评审报告(连同审稿人身份,在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和回复信发送给其他期刊。这些期刊通常来自同一出版商,因此您的转刊选择可能是有限的(例如,BMC)。如果新期刊更合适,与向其他期刊提交新文章相比,这是一种更快的发表方式。如果你担心任何首发权问题,这也是有利的,因为通常发表的论文使用的是原始提交日期,而不是转投后的日期 。 然而,由于许多期刊不提供可转移的同行评审。随着生命科学联盟(Life Science Alliance) 的成立,以及BMC Biology期刊宣布允许作者将他们期刊的拒稿意见转到作者选择的任何期刊,包括BMC和Springer Nature 之外的期刊,可转移的同行评审可能正在兴起。 你可能会担心把之前被拒的所有细节都转交给新期刊的编辑,新期刊的编辑是否会因为他的期刊不是第一选择而受到困扰。事实上,这一误解可能是科学界对可转移的同行评审缺乏理解。编辑们通常“很高兴收到之前审阅过和修改过的稿件,因为论文的整体状况通常更好:更简洁、更清晰” 。 你可以投稿给另一个期刊 这是对拒稿最常见的应对。事实上,许多作者选择了 “先投稿高影响力期刊,如果被拒绝就放弃” 的策略,似乎并不关心潜在的时间浪费 。为了增加成功的机会,你应该根据最初的审稿人/编辑的意见, 选择更适合你的期刊 。如上所述,通常科学合理的论文被拒绝的原因与研究的影响力有关,例如,如果论文只是以前研究的一个小扩展。较低级别或专业期刊更有可能发表此类研究。相对来说,很少能找到一篇存在根本性缺陷、无法在任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在改投前,根据被拒期刊审稿人的意见修改论文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你的论文很有可能被送到相同的审稿人那里。 可以投稿到预印本服务器 在预印本服务器上发布的限制条件要少很多;论文只经过基本筛选。投稿免费,通常在48小时内就能接收论文。你的论文不会被同行评审;其他学者可以(公开或私下)在文章发表后对其内容进行评论。你可以上传任何论文,甚至是那些通过同行评审的论文。预印本将被分配一个DOI,它将正式为您文章中的任何声明或想法添加日期,并支持在数据库(如Google Scholar和CrossRef)中索引预印本。 参考文献 1.The Grigorieff Lab.The Paper Rejection Repository. Available from: http://grigoriefflab.janelia.org/rejections . 2. https://dynamicecology.wordpress.com/2019/03/27/first-cut-results-of-poll-on-manuscript-rejections-we-deal-with-a-lot-of-rejection/ . 3.Bernstein R. PLOS ONE ousts reviewer, editor after sexist peer-review storm. Science. 2015 May 1. Available from: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5/05/plos-one-ousts-reviewer-editor-after-sexist-peer-review-storm . 4.When to dispute a decision. Available from: https://www.springer.com/gp/authors-editors/authorandreviewertutorials/submitting-to-a-journal-and-peer-review/when-to-dispute-a-decision/10285586 . 5.Doerr A. How to write an appeal letter. Methagora Blog Nature Methods. Available from: http://blogs.nature.com/methagora/2013/09/how-to-write-an-appeal-letter.html . 6.JMIR Publications. Why has my article been transferred to another journal (or a transfer has been suggested), and what are my options? Available from: https://support.jmir.org/hc/en-us/articles/115002462188-Why-has-my-article-been-transferred-to-another-journal-or-a-transfer-has-been-suggested-and-what-are-my-options- . 7.Kießling T. Publishing alliance comes of age. EMBO. Available from: https://www.embo.org/news/articles/2019/publishing-alliance-comes-of-age . 8.Bell GP, Kvajo M. Tackling waste in publishing through portable peer review. BMC Biol. 2018;16:146. Available from: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5-018-0619-z . 9.Pells R. Journal shares peer reviews of rejected papers with rival titles. Times Higher Education. 2019 Jan 2.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journal-shares-peer-reviews-rejected-papers-rival-titles . 10.Sullivan GM. What to do when your paper is rejected. J Grad Med Educ. 2015 Mar;7(1):1–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07896/ . 11.Durso TW. Editors’ advice to rejected authors: Just try, try again. The Scientist. 1997. 11:13. Available from: https://www.the-scientist.com/profession/editors-advice-to-rejected-authors-just-try-try-again-57323 . 12. https://www.internationalscienceediting.com/my-paper-was-rejected-what-are-my-options/
个人分类: 论文写作|117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对学术发表的被拒问题:痛苦的五个阶段
Charlesworth 2019-9-27 16:29
| 本文由查尔斯沃思英国编辑团队成员撰写,中国办公室翻译 | 查尔斯沃思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的商业转载都是侵权行为 写作是一个颇具创造性的过程,因此你在你的作品及其反响方面加入自己的情绪很正常。而当你的学术作品被某家目标期刊拒绝时,你变得灰心沮丧也很正常。本期我们将讨论稿件被拒后该如何面对,希望能帮到你。 我们都经历过心灰意冷。我们皆体味过怅然若失。我们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时刻。当我们感受这些事情时,我们就会这么做,因为它们是如此重要。 —— Kristen Hadeed 某位智者曾经这样写道,职业学术研究人员终其整个职业生涯,会遇到比其他任何职业都要多的被拒情况。也许推销员是一个更为典型的“不断被拒”的职业。在你的学术职业生涯中,学术论文、资助申请和工作申请都有可能经常遭到拒绝。 论文尤其容易被拒,而当你做正确的事情并不断尝试向最高影响因子的顶级期刊投稿时,则更容易遭到拒绝。顶级期刊会保持很高的拒稿率: 某些期刊的拒稿率高达90%,如《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投向这些期刊的论文有十分之九会遭遇拒稿,而这通常发生在同行评审之前。 作为学者如何对此加以应对? 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保持耐心,继续前行,同时吸纳你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得到的有效建议。 抗拒 论文遭拒使你感到痛苦,这种痛苦的第一阶段可能会让你产生某些负面想法,例如:“他们怎么能这么粗暴地对待我的作品”或者“那些关于我的研究质量的意见完全是错的”。有时,审稿人和编辑对你的作品进行的书面评价会显得毫无建设性。然而,这里的重点是,你现在遭到了这家期刊的拒绝, 而你需要做的是吸收那些实用的意见和批评并用其指导自己完善作品,以便未来再次投稿。其他意见和批评则可忽略不计。 遭遇拒稿后,带着审稿意见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作品一定会让你有新的启发:你可以向一位更富经验的同事或导师寻求帮助,吸取他们对你的学术作品提出的好的积极意见,并用其改进你的研究、写作风格或者文章结构,以便未来再次投稿。 抗拒的感觉不会持续很久:以“感谢您花时间处理我的稿件”以及“感谢您提供的实用且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样的话向这家期刊那位拒稿的编辑发一封简短且有礼貌的邮件是明智的。 因为今后你还可能向该期刊投稿,因此给他们一个积极的印象后离开往往是一个好的主意。 气愤 在学术发表领域(以及生活中),有这样一条经验法则:被拒后不要生气。 因为遭遇拒绝是很常见的。据称,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曾经说过:“屡败屡战、永不泄气是成功的必经之路(success consists of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s of enthusiasm)。”还有一点是: 永远不要将你的怒火发泄到编辑身上。 被拒后向编辑发送泄愤电子邮件绝对不是一个好主意,并且,这里需要再次强调,未来你还有可能向这家期刊投稿。和期刊、编辑部以及同行评审人员沟通时一定要给其留下积极的印象。 争取 许多时候,作者会认为自己得到了期刊,或者更具体一点,得到了同行评审人员的不公正对待。你的某篇论文得到的评审意见可能非常不公平、不客观或者是完全不道德的。在这些情况下, 如果你认为编辑决定所依据的是你所不认同的东西,你就应该向这家期刊写信咨询更多信息或者提出申诉。 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 作为作者,你千万不要认为自己不能和某位编辑直接沟通,特别是在你希望更多地了解为何做出这样决定的情况下。许多期刊都会和审稿人沟通,向其询问有关论文的非常具体的问题,在幕后收集大量信息,而期刊并未将这些信息分享给作者。 实际上,向编辑申诉,要求对论文进行二次同行评审或者改变编辑的决定,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再糟糕又能糟糕到哪里去呢?你的论文已经被拒绝了。不过我们要记住,每一次沟通时我们都要保持礼貌和积极的态度。 沮丧 如上所述,对自己的某篇研究论文所得到的消极结果感到不悦甚至是沮丧是很正常的。你一定会卷土重来。后退一步然后更加全面地看待你所经历的这次拒稿:这次投稿也许你选择了一家具有高影响因子的知名期刊(重要提示:这么做是对的),因此遭拒往往是很正常的。接下来你可以尝试向影响因子稍低一些的期刊投送这篇论文。或者同行评审后向你反馈回来的某些意见也许真的很有价值:也许你在数据收集或分析方面的确犯了某些错误?我们是在论文尚未发表时立刻认识到这些问题好呢,还是等待让某人在你的某一篇论文写上负面评价这种更为糟糕的结果好呢?所以说,被拒总会有其积极的一面。 接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尘埃落定后,你便会坦然接受编辑的决定,然后继续前行了。在此轮同行评审给出的意见中,吸取那些你和你的同事认为有价值意见,然后继续完善你的论文。接下来的目标是,将论文投向另一家期刊。你可以选择一家更注重专业性且影响因子稍低一些的期刊。被拒后,我们应避免出现一些最常见的情况发生,包括完全丧失信心(你认为这个项目应被搁置,并且认为若论文成功发表,本可以非常光彩地为自己的简历添上一笔,结果却实现不了了),或者滑向一个更不理想的境地。 很多作者都会经历论文遭拒的情况,他们会将论文投向影响因子比之前低得多的期刊,标准下调幅度很大,他们只想看到自己的作品得以发表。他们仅仅是为了发表,不在乎在哪里发表,随遇而安。对于发展你的职业生涯而言,这个方法非常不明智。 ——END—— 论文语言润色 | 学术翻译 | 其他发表支持服务 | 英国编辑团队介绍
33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际期刊审稿人为什么拒绝你的论文?
热度 1 EditSprings 2019-4-4 15:10
审稿人一般什么情况下会直接拒绝论文,而不给作者修改机会呢?这样的论文一般存在什么问题呢? 如果论文不够好,可以建议作者修改后重新提交,或者对论文进行大幅度调整,而不是直接拒绝。这样对作者尤其是第一次投稿作者的自信心打击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论文出现哪些致命缺陷会导致审稿人直接拒稿呢?这里搜集了一些国际期刊审稿人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审稿人A: 审稿人应该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尽最大努力改进稿件。只有在能够证明数据分析错误或研究主题价值不大的情况下,才建议拒绝。 审稿人B: 主要问题有:缺乏新颖性、剽窃、语义模糊、语法错误、缺乏足够的文献支持等。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论文将为相关主题现有的研究成果提供或补充哪些新的观点?它是否只是一项与以往科研工作没有差别的普通工作?这都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审稿人C: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一篇论文被拒的理由还有可能是它不符合期刊的主题或者不遵循格式指南(例如它太长了)。而这只是由于作者的粗心大意,很容易在送审前自己检查出来并修正。 一般来说,论文直接被拒意味着审稿人认为这篇论文没有修改的希望,除非大部分内容都重写(或者甚至是先做一个新的研究)。既然审稿人的职责就是审核论文内容,那么否决就意味着他们决不认同你的论文。 审稿人D: 主要问题有:研究有缺陷,英语不连贯,数据值得怀疑。 审稿人E: 如果论文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我会倾向于给作者一个改进的机会,而不是毫不犹豫地拒绝。但是,如果提交的论文在概念解释、表达方式、新颖程度、探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都很差,我认为应该拒绝。 审稿人F: 我同意上述所有内容。并且会遵照期刊编辑和编辑委员给审稿人的说明和指南。一些期刊的标准为作者修改论文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灵活性,而不仅限于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和建议修改。 审稿人G: 没错,以上观点都很好。作为30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我更喜欢那些经过一定程度初步编辑筛选的稿件。那样的话,我知道稿件已经经过了一次“小审查”,并且至少是适合期刊读者的。这类稿件也就不太容易遭到完全拒绝。而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初步筛选的稿件,我将有幸(不幸)审查到一些令人震惊的错误,这类稿件根本没有机会出版,因为它们结构糟糕,知识匮乏,方法错误,并且很少参考期刊的内部风格。 审稿人H: 从我的专业角度来看,我认为只有抄袭和缺乏新颖性的论文才不适合发表,我对这类文章会直接拒绝,不会给修改的机会。 审稿人I: 我认为当出现文献综述不够,缺乏新颖性之类的问题时是否应该直接拒绝论文是值得商榷的,因为还取决于存在问题的数量。 然而,剽窃是一种欺诈,一种犯罪。与其它两个不同,这是公然的不诚实。诚信是科学进步的关键。如果一个人已经具有剽窃非原创材料的欺诈倾向,那么如何相信他写的任何东西呢?每个人都不能,也不应该这样做。所有期刊也不应该发表任何涉嫌剽窃、数据伪造,出现大量引用或赠予作者的论文。科学编辑委员会风格手册对出版物提出了道德期望。 审稿人J: 如果一篇论文的作者只是在讲述琐事或者犯了严重的原则性错误,而且我没有找到任何科学创新,那么我会明确地拒绝这篇论文。 审稿人K: 我坚信剽窃是拒绝论文首要的原因,特别是所提交的论文只是在已发表论文的基础上做了几处改动(改动的不是内容,而是表达方式),那么没有必要让作者再修改。顺便说一下,我上周受邀审阅一篇论文,我发现相关研究已经发表了,所以我建议该杂志(具有影响因子)的总编辑立即拒绝这篇论文。拒绝的充分理由包括缺乏独创性;研究方法不科学,从而导致获得的数据没有说服力;以及提交的论文完全不符合期刊的宗旨和范围。 审稿人L: 在审稿时,审稿人的责任是确保论文中使用的材料不是在重复已有的相关知识,确保论文有力地佐证了所提出的理论,确保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实际分析和结果的有效理论,并且基本遵循所涉特定领域中公认的原则。 根据个人在该领域的经验,审稿人应该清楚地知道每篇论文对相关领域的贡献,比如它是否补充或进一步证明了已知的原理。然后基于上述原则决定是否要求作者进行细微调整或重大修改,或者直接拒绝。 如果一篇论文的贡献非常小,而且需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改进,那么我通常会拒绝(作为最后手段)。有时,论文内容是基于一些已知理论或摘自教科书,那么它不能授权出版。如果论文有一定的贡献,但语言和表达方式有待改进,我们通常会给出修改建议,而不是直接拒绝。 审稿人M: 我几天前拒绝了一份“假论文”。发现这种情况我感到很有趣,但也很愤怒,并向编辑反映(除了在线反馈外,还另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因为它本该被预先筛掉的。该杂志封杀了这个作者,并开始对此问题进行调查(被告知的情况是这样)。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生成完整的论文,包括图表分析、各部分章节、结论、参考文献等等。 审稿人N: 如果论文 不 满足下列条件,我将直接拒绝: ◇符合既定的道德标准; ◇ 提出可靠的方法和充分的数据; ◇ 有创新点; ◇ 在期刊范围内。 审稿人O: 在下列情况下,审稿人建议拒绝论文: 1 、文章超出有关期刊的范围; 2 、文章不包含新颖的想法和概念; 3 、文章非原创; 4 、研究方法不合适; 5 、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被不道德地引用; 6 、存在利益冲突。 如果你的论文陈述风格不能很好地阐述概念,可能会有语言专家为你给出修改意见。 审稿人P: 篡改或捏造原始数据; 盗用数据,没有自己实质贡献; 辱骂其他科学家的观点; 由于水平较低,在目前的研究领域明显缺乏科学的立场。 审稿人Q: 1 、剽窃(无需评论) 2 、技术错误(这是方法部分的致命错误,没有必要继续审阅) 3 、草率的写作(如果一个作者不关心他的论文,那么我为什么要关心呢?没有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如果不是以上任一的情况,那么审稿人都应该坚持接受论文。论文是科学研究的报告。我们都愿意看到用2-3页纸来阐明一个问题。我认为所有的报告都应该被发表。 如果我看到作者的努力,我会坚持尽我所能帮助其发表。 总结上面的观点,拒稿最主要的原因包括: 学术不道德(剽窃、机器论文、数据造假)领域不符合缺乏创新性水平低(方法和数据分析都有较严重错误)不符合期刊排版要求并且小问题太多。 而多数审稿专家都是善意的,在论文没有致命缺陷的情况下都是愿意帮助作者提升论文水平的。 作为审稿人你们有写过拒稿意见或者作为作者有收过拒稿信吗?拒稿理由是怎样的呢?欢迎讨论! 审稿专家观点翻译整理自researchgate论坛 母语润色 ¦ 专业翻译 ¦ 论文预审 ¦ 修改指导 ¦ 图表服务 ¦ 基金标书 ¦ 用户评价 ¦ 联系我们
2124 次阅读|2 个评论
你的稿件为什么初审被拒呢?
热度 5 zywsict 2018-7-3 08:24
稿件投稿国外期刊初审被拒的原因无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类: 第一类,格式不符合期刊要求。没有将稿件按照期刊的排版要求进行修改,直接投稿,然后初审被拒。如果是这种理由,只要按照期刊要求,修改好还有机会重投。 第二类,论文的相似度过高。期刊通常都有查重软件,所投稿的论文被查出相似度过高,这种情况初审被拒,是没有机会重投同一期刊。 第三类,稿件不在期刊出版范围之内。每个期刊都有自己的出版范围,如果你所做的工作不在期刊出版范围之内,初审被拒,也没有机会重投同一期刊。 第四类,编辑认为稿件的创新性不足。只有一些特别好的期刊,编辑才会以这个理由初审拒稿。 通过观察发现,部分以第三类理由拒稿的期刊存在一种反常现象,也就是别人做相同的工作,却能够在该期刊上发表,而你的工作,却初审都通过不了。对于这个现象百思不得其解。
个人分类: 精选|23047 次阅读|11 个评论
同一天收到两份拒稿通知
热度 18 zywsict 2018-6-27 09:10
投稿多年从来没有在同一天收到两份稿件的录用通知,但却在同一天收到两份稿件的拒稿通知,这也印证了一句古话,“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于一个搞科研的工作人员,对于被拒稿应该都不陌生。因为大多数科研人员或多或少都有被拒稿的经历,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被拒过稿件的科研人员,不算好的科研人员。 套用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一句名言,“成功的稿件总是相似,被拒的稿件各有各的理由”。从我个人有限的科研经历中发现被拒稿件的拒稿理由五花八门,比如讲师的稿件不予受理、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的稿件不予受理,稿件不属于期刊的投稿范围不予受理,稿件没有挂省部级基金不予受理等。以上所列的拒稿理由是特指初审没有过关的稿件。但对于稿件而言,更多的稿件是在审稿过程中被拒。 按照期刊所在的地域划分,拒稿的理由,存在两大流派。国内派和国外派。 国内派的武林高手大都是惜墨如金,拒稿理由尤其的简洁厄要,一剑封喉。该招式的内容为:该文创新性不足,这招屡试不爽,而且几乎放之四海而皆准。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创新性不足,这类武功高手,往往会以该内容属于绝世武功秘籍,无可奉告。 国外派的武林高手大都优雅洒脱,甚至有意犹未尽,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感觉。拒稿的理由,详实充分,尽管也是一剑封喉,但是生怕你不懂其招式,往往会详细地将其一剑封喉的招式拆开,以最慢的速度,让你体会其中的奥妙。 那么作为科研人员如何面对各路武林高手的穷追猛打呢? 第一,心态要平和。对于稿件的命运,要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对待之;更要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斗志。只有做到这点,才不会被稿件牵着鼻子走,才不会影响自己的心情。 第二,正确地对待拒稿理由。对于各路武林高手的招式,见招拆招,无法拆招的可以置之不理。尽管各路武林高手身怀绝技,但其所擅长,所精通也往往只有一两个独门绝技。对于你的领域,这些武林高手未必真懂。基于此,采取不置与否的态度,置之不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三,苦练内功,提高内力。努力的将自己的工作做好,练好绝世武功,让各路高手,找不到拒稿的理由,这才是王道。 总之,被拒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确的对待拒稿,不从被拒稿中吸取有用的营养,不苦练内功。
个人分类: 精选|22261 次阅读|38 个评论
坦然面对拒稿
热度 6 zywsict 2018-5-27 09:03
论文投稿有时候不得不说是一个技术活,甚至还夹着点运气,因为同一份稿件在不同的审稿人眼中,其所呈现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有的审稿人认为该稿件具有一定的价值,直接建议修改后发表;而有的人,认为该稿件一无是处,直接拒稿。 而审稿人通常由期刊编辑分配,不同的期刊,其审稿人是不同的。所以你的稿件遇到的审稿人,给出不同的意见,也是很正常的。对于像我这种科研菜鸟而言,被拒稿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当然随着投身科研年限的不断增加,接受被拒稿的心态也发生微妙的变化。由原来的失落、郁闷,甚至感叹,逐渐转变到习以为常。造成心态变化的主要原因:对我来说主要是由稿件所带来的价值发生的变化,以前读博时没有论文,那是毕业不了的,所以被拒稿就感觉压力山大。工作之后,同样被拒稿,但不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威胁,顶多没有发表论文,科研这块的绩效为0,但还不至于失业,所以压力相对小些。 这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被拒稿心态发生变化,取决于稿件所给你的利益,利益的大小,决定了你的心态。试想,如果申请项目、评职称、绩效奖励、毕业等对论文不在做硬性要求,那还有多少人会发那么多论文呢?既然不发那么多论文,被拒稿的概率就大大降低,所以其心态自然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这不又收到稿件的拒稿通知,已经没有当年的那么失落,取而代之的却是急于从审稿意见中吸取营养,以便再战。从某种角度而言审稿人的审稿意见往往都是有很大的价值的,但却也不能全信,应该要辩证地看待问题,因为审稿人有时候并不是你的小同行,对你的研究内容不是很熟悉。所以不能将他们的意见奉为圣旨,对他们言听计从,自己对的就得坚持。 总之,如果还想继续搞点科研,并将成果写成论文发表,被拒稿是正常,你可能在拒稿中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成熟,今天的被拒稿,正是为了明天的不被拒稿。
个人分类: 科研|5287 次阅读|17 个评论
信息图:远离期刊拒稿的6个技巧
Enago 2018-5-24 13:21
稿件提交后的漫长等待本就是个揪心的过程,更不要说最后等来的结果是拒稿了。拒稿是研究人员时常遭遇的问题,有些拒稿情况会让为研究付出大量心血与努力的作者备受打击。因此,在提交稿件之前,作者须仔细检查期刊相关信息。了解最常见的拒稿原因,远离可以避免的错误,才能进一步审核稿件内容,获得答疑、提问和重投的机会。 希望以下信息图中的实用技巧,能够帮助科研人员赢得更多的出版可能。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ResearchGate重振旗鼓 更多精彩文章,请 点击 订阅 英论阁学术院 或关注英论阁微信公众号enagocn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个人分类: 期刊发表|32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七点建议,聊聊如何避免拒稿
Enago 2017-11-17 11:40
    学术出版   是科研交流中的重要一环,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同行乃至全世界,是令人兴奋的事。然而,分享研究成果的过程并不容易。多数稿件都被权威期刊拒绝了,比如爱思唯尔(Elsevier)平均拒稿率在30%至50%之间,美国心理协会的平均拒稿率约为76%,《Nature Materials》为87% (同行评审后只有约60%的稿件被接受)。 为什么很多稿件都被拒绝了呢?请不要直觉地认为您做的科研不够好。拒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也是可以避免的。 根据资深主编PeterThrower 博士的介绍,他拒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8条:   该文章没有通过技术筛选。这可能是文章内容含有抄袭的嫌疑,或正在被另一个期刊审稿,或稿件不完整,或参考文献太陈旧等。     该文章范畴跟期刊不符。通过了这一步,文章才能到同行的手里进行审阅。     该文章不完整。比如没有把其他相关研究纳入讨论。     研   究过程或数据分析有缺陷。比如没有对照组或统计结果不具有效性。     该文章内容不能支持结论。比如论点不具有逻辑性、结构性差或大量参考文献缺失。     该文章只是同一作者的另一篇文章的小补充。很明显,这是一项大研究被分成很多小部分,以达到发表多篇文章的目的,而其实对于该研究领域的贡献十分有限。     文章根本读不懂。有可能是因为语言、结构或图片的原因。     文章太无聊了。太偏僻了,不会对本领域有增益,本期刊读者不会感兴趣。 那么我们如何避免拒稿呢? 首先,我们应查看所投期刊的各种格式、长度、范畴等标准,期刊网站上一般会公布拒稿提示的。注意,文章也是有实效性的,太陈旧的研究是不被期刊看好的。 第二,确保文章是完整,研究是科学的,图片都是清晰的。 第三,期刊选择也很重要。各期刊的定位和偏好不同,所以先选择几个目标期刊,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准备稿件。 第四,跟同行讨论投稿经验以及交换意见。 第五,换位考虑期刊编辑或读者的感受,确保文章清晰易懂,必要时可以寻求 专业编辑服务 。 第六,标题、摘要、正文第一段以及最后一段给读者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要反复推敲。 第七,顶级期刊是偏好重大的发现的!   最后,如果被拒稿了,我们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需要先冷静一下,收到据信可不是件开心的事。然后,仔细阅读据信。不要快速浏览或只看几句话,也可以让同事帮忙看,认真消化评审意见并从中得到帮助和启发。如果是文章格式或者范畴的原因,改进格式并寻找跟文章研究范畴相符的期刊。如果是内容的原因,作者可以增加更多数据或用新方法重新分析数据。最后,作者可以再投同一期刊或改投其他期刊。比如,文章被拒的原因是一部分数据没有提交,那么再投同一期刊也可以。值得注意的是,很多评审人会收到来自不同期刊发过来的同一篇文章。所以,拒稿后原封不动地改投其他期刊意义不大,评审人其实很期待看到经过修改的文章,通常这样的文章更清晰、简明、令人愉悦。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官网 和 【英论阁学术院】 --- 或关注 【 英论阁微信公众号】 ( 搜索enagocn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个人分类: 期刊发表|5873 次阅读|1 个评论
论文为什么被拒稿?
liwenbianji 2016-8-5 10:21
为投稿付出长时间准备及艰辛努力以后,遭到拒稿真让人沮丧与失望,特别是在还没进入同行评审阶段之前被拒。 为避免拒稿,了解一些常见拒稿原因很有必要 。 学术内容 拒稿的首要原因是学术内容不过关。设计上的缺陷、方法或者研究的分析方法都会削弱或可能导致你的科研成果及关联性的有效性,所以一开始就从事内容过硬的研究很重要。如果研究的设计不错,仍需要确定对数据有一个正确的统计分析, 而且结论须合理、不可带有推测性质或夸大科研成果。研究的基本原理、方法及结论须有明确阐述与解释,这样,读者会很容易对其合理性作出评价。 文章 目标期刊的作者须知列出了期刊对文章格式、内容、学术出版伦理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有助于加快文章处理进程,因为文章已经按照期刊可发表的格式进行规范,一旦通过同行评审,便可快速发表。目标期刊也可以据此快速判断文章是否符合重要的出版伦理道德要求。如果违背这些要求文章会在评审之前就会遭到拒稿,这样浪费双方时间。 投稿前,应该考虑请母语为英语者帮助核查稿件,确保语言在投稿时处于最佳状态。此编辑过程也会帮助找出任何过于复杂的表达方式、混乱的逻辑关系、或者改善没有说服力的数据,方便审稿人阅读和评价。你希望期刊编辑关注文章的学术内容,而不是浪费时间揣测你的语言及表达;如果稿件太臃肿,难以理解,那么期刊编辑不会将其送审。 每次写论文时都应牢记这些拒稿原因 ,投稿前检查文章确保已恰当地处理好所有问题,这会大大增加通过同行评审的机会。准备时间可能有点长,但这会为后续工作节省很多时间,提高整个过程的效率。 ------------------------------------------------------------------------------- 10年耕耘,结伴前行! 诚邀您和好友领取300元优惠券 8月内(预计每周五)陆续发到邮箱
个人分类: 理文编辑|45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经典分享】文章被拒的理由-没有引用别人的工作
Enago 2016-5-14 14:18
上个星期完成了一篇文章,计划投到 TED 。投稿的时候,发现上面可以选择责任编辑。一个一个看下来之后发现还有认识的。是我们这个领域上的资深的前辈,前年一帮人还给他举办了一个退休仪式,俺也去捧场了。他目前处于半退休状态,在好几个会议上都还能见到他。虽然在小的研究方向上跟我们组不一样,但是也有不少的合作跟交流,所以也算是比较熟的人吧。而且按这篇文章跟他的研究方向是有关联的,所以觉得选他当责任编辑是再靠谱不过了。投稿之后,心里还颇有点得意,怎么都算半个熟人了,应该不至于难为无吧。不过虽然俺也在他面前做过好几次的报告,但是怎么说俺都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弟,所以可能在他眼里也不会留下多深的印象。但话又说回来,文章上也是有二老板的名字的嘛,这个他总是很清楚的。所以没有什么心理压力。 ---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 --- 审稿结果出来的很快。第一天投稿,第二天主编就指定了责任编辑,正是投稿时选的。当天晚一点的时候,已经显示 underreview 。当时心下还窃喜,心想熟人办事就是快,这么快就找到审稿人了。看来这事情靠谱。第三天就看到 awaitingfor decision 。我晕,按照经验,就是说这篇文章已经给枪毙了。赶紧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文章太烂了在牛人眼里就纯粹一垃圾。要说自己对文章的一个很客观的评价,就是一篇很 normal 的文章。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观点或者结果,但是也不是一点料都没有。属于那种审稿人心情好一点,就放得过;心情不好,砍了也有正当理由的文章。但是这么快就给拒了,说明文章是有很大的缺陷的。猜原因的话,最可能就是因为责任编辑太牛了,或者要求太高了,看到俺的文章觉得太烂,一时怒火中烧,一斧子就下来了。可是俺也看过一些他们组发表在同样期刊上的文章,评价质量的话,只有 60 分跟 70 分的区别,没有本质上的差距。除此之外,想不出更好的解释了,就好奇的等结果吧。 第二天晚些时候就收到了拒稿信。 这里再确认一次,要是文章在一个星期内就 awaiting for decision ,基本上是没有啥好消息的。 前面的废话直接跳过,看到了拒稿理由,就一个理由 It does not cite some relevant previous work. In particular your attention isdrawn to :后面跟了一堆参考文献。 看完前面几篇参考文献,不禁发笑。晕,都他们组的文章。后面的几篇参考文献,基本上也是这个期刊的文章。但是看文章名字,貌似跟我文章内容没有什么很必然的联系。 因为没有其他的审稿意见了,所以对拒稿理由的初步解读起来就很像是俺不尊重他老人家,没有引用他的工作,这个是很不能接受的,所以就给砍掉了。但是这么猜测也是对长者的不尊重,所以还是把那些文章全部认真读一遍。确实是觉得只有大方向上的相似,有一两篇还是八杆子打不着边的。而且方法确实不一样。严格地说,算是不需要引用的文章。所以心理还是有点小委屈。 怎么修改文章是个问题,这个事情貌似自己决定不了。还是得找老板讨论一下,让他出个主意。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文章被拒的理由-研究不够深入 2. 文章被拒的理由-第二种原理性错误 3. 文章被拒的理由-结果不够重要 -------------------------------------------------------------------------------------------------------------------------------------
5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章被拒 心情不好
热度 17 kongling814 2016-5-7 00:07
刚刚得知一篇审稿200多天的文章被拒了,心情不好,情绪不高。 不过我这样安慰自己,还好已经毕业了,毕业前投的那篇文章很顺利,从投稿到接收3个月,如果像这篇一样拖了这么久被拒,岂不是都要延迟一年毕业。话虽这样说,可我还是不高兴。不过收到很详细的意见回来,至少没有白等,修改的时候多少有些参考。 这几天在校园里面走,也不免感伤,不过还好我看到了很多笑脸。 不论是洗手间还是图书馆,随处可见安慰的话语,“ 我坚强,因为我接受软弱;我喜乐,因为我走过悲伤 ” 印有“ 中大有晴 ”的笑脸 也多少让我感到丝丝安慰。 前段时间有收到学校邮件说是参与调查本科生和研究生,1/5有情绪障碍或其他个人问题。我觉得这个比例应该与其他行业差不多吧。 人活着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不如意十之八九。而这些大部分都不在自己个人能力的控制范围,又怎能因此不高兴不开心呢? 就像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网速突然慢了下来,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总不能因此而跟自己生气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22 次阅读|29 个评论
【经典分享】文章被拒的理由-文章受到不公平待遇
热度 1 Enago 2016-4-30 12:52
上面说列举的一些拒稿理由,都是内因,就是文章本身就有问题,给审稿人揪出来了。但是审稿本身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事情,一些外部因素也会导致文章被拒。 --- 阅读原文 请点击链接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文章被拒的理由-文章受到不公平待遇 --- 有时候,文章的发现太超前,会让审稿人觉得太不靠谱而不予发表。好几个得了诺贝尔奖的论文都曾经给拒稿过,比如准晶体的文章曾被applied physical letter拒稿,最终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上;石墨烯的结果先是给nature拒稿,最后发表在science上。这些事情成了名人轶事为人津津乐道,而那些拒稿的期刊则让人惋惜。并不是说发表了这些论文的期刊的评审团队就比拒稿的期刊牛,这种错误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想想看,要是这类文章真让你来审,你是否有足够的魄力跟远见来力挺文章的发现呢。大部分时候,编辑从维护自身声誉出发,规避风险,宁可选择少发表一篇可能正确的文章,而不会去发表一篇可能是错误的文章。俺也挺期待能有这种待遇,可惜从未有过重要的超前的发现而让审稿人看走眼。 除了保守之外,学术圈内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也可能让你的文章成为不公正评审的牺牲品。有些期刊是可以让你设置那些不希望的审稿人,但是事情总是存在偶然的。一篇文章被接受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要挑刺则可以找出很多问题。俺审稿时还发现有文章在介绍别人工作的时候,居然都不提同单位的其他人的工作。同样单位尚且有这种竞争,那不同单位之间呢?只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不会太大,真遇到了那也没办法,只能重投其他期刊了,并且祈祷不会落到同一个审稿人身上。 还有就是审稿人主观意识造成的拒稿,换句话说就是偏见。就是觉得对这篇文章不爽或者是对作者的学术水平的怀疑导致对文章的不客观评价。虽然在审稿的时候会尽量说要保持公正、客观。但是一不小心瞥到某些文章就一个单一作者,作者单位看起来又不是个科研单位。不可避免地心里就冒出这个叫做“民科”的词,虽然对此没有任何的歧视,但导致的结果会是更加严格地追究每个公式的来源跟用怀疑的眼光在审视这篇文章。也正因为这样,不知名的作者、不知名单位的科研工作者更容易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们的文章会受到更加严格的审阅而导致拒稿比例变高。 不管拒稿有多少客观因素,对作者来说,能做的就只有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跟写作水平。如果能让审稿人挑毛病都挑的很辛苦,那文章离发表也就不远了。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文章被拒的理由-研究不够深入 2. 文章被拒的理由-第二种原理性错误 3. 文章被拒的理由-没有做好期刊调研 -------------------------------------------------------------------------------------------------------------------------------------
5397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4: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