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天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水仙
pingguo 2019-10-17 11:22
哪一个更明亮, 月光与水仙, 这明亮似无言的芬芳。 可是当有人想损毁它的时候, 就不一样了, 水仙吐出它体内的毒。 也就是说, 孤独的水仙与人群里的水仙, 不一样。 这不能算是一种智慧, 而是天赋。 2019-05-19
个人分类: 诗歌|2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文写作需要天赋吗?
热度 16 lixiong45 2019-2-21 16:37
搞科研这么些年,由我主要获得的实验结果都是自己撰写论文,迄今为止已撰写过近 30 篇论文,其中约 90% 是英文论文,平均一年约 4 篇。从写第一篇英文论文,就感觉写论文对自己不是难事,所以有完整的数据,我常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论文写作。 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我通常不会因为写作问题而遭到拒稿(拒稿理由一般都是研究内容偏于简单或缺乏足够新意),而且基本不需要请人或公司修改就能通过大多数期刊的初审。印象中唯一一次因写作问题而拒稿的案例是:第一次写的一篇中文综述文章投到国内某核心期刊,一个审稿人直接说“作者的写作水平太差了”,从一个“太”字我感觉审稿人对我们的文章恨得咬牙切齿,简直是忍无可忍了。我已记不清有没有对那篇综述做了修改,总之后面改投了一个期刊(非野鸡期刊),居然无任何修改要求的发表了出来,是导师告知我才知道文章已经发表了。杂志真调皮,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比较说来,我更喜欢写英文论文,因为感觉英文表达更为灵活,汉译英对我算是小 Case ,但英译汉却也让我头疼。有时在所刊发表的英文论文,编辑让了写个中文小故事,我往往要拖很久。 我通常 2 — 3 周可以完成一篇论文初稿,这儿的初稿指的是可以用来投稿的。之所以对写论文上手较为容易,我想很大原因是这方面的“天赋”(实为基础)较高,体现在二方面。 一、写作训练较多 。中学时期,我开始喜欢语文课,但是却同样怕写作文。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初中时我从报纸上抄了一则招聘启事应付老师布置的周记。高考 60 分的作文分也没让我投身文学创作,我开始大量写作是从大学开始。岁月的磨砺让我蜕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文艺青年”,那时 QQ 空间成为我“文学创作”的主要平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就不用说了,散文和古诗词也时不时创作几篇,写的现代诗还获得过学校的奖励,其中一首用来参加学院的诗歌朗诵大赛(得了最后一名:失败的不是我的诗,是我们的表演),我还写过舞台剧(未上演)……可以说,我埋没多年的写作“天赋”一下子被发掘出来,这种写作狂潮一直持续到研究生期间。 虽然科技论文写作和文学创作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它们相同的东西在我成百上千篇 QQ 日志中得到了极好的训练。 二、英语基础较扎实。 我初中开始学习英语,第一次考试得了 90 分(百分制),遥遥领先其他同样第一次接触英语的同学,让我感觉自己不像父亲,有学英语的天赋。从此,英语成绩一直算我的优势:中高考成绩都接近 90 分(按百分制换算),初中还得过全国英语竞赛市级奖励。虽然进入大学后由于慵懒,英语单词储备量十分有限,英语成绩一落十丈:大学英语六级考了三次才勉强过关。但是,我的英语语法掌握的还是比较坚实,所以在并不需要太大单词储备量的英文论文写作中我基本能做到游刃有余。特别说明:我的英语读写水平打 85 分的话,听说水平顶多 59 分。 尽管自己写作基础相对较好,但是我从不拒绝学习一些写作技巧,我也常关注一些公众号推送的写作提高秘籍,参加过单位举办的论文写作培训,还私下买过专门的书,这些学习对我的写作仍或多或少有一些提高。 我想,当能撰写 Scientific Reports 水平的论文时,要努力让自己提高到 Nature Communications 水平,直到升级到 Nature 水平。 导师曾让我给课题组分享写作技巧和经验,我感到并不容易,因为总感觉有的东西“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也担心自己的一些“偏方”并不适合他人,反而造成误导。但为了共同提高,我还是整理了一些自己心中和主流公众号推送的方法中相通的内容,加上少量自己的个人见解给学生做了一个小报告。至于有没有效果,我便不去关心,毕竟不是培训师。由于内容偏简单,更适合刚开始要写论文的同学,便不在此展出,只列出“个人写作习惯”供大家指正(若有需要完整 PPT ,可以私信我)。 总的说来,个人所谓的写作“天赋”,无非都是大量训练和学习的结果,而现在开始训练和学习也并不晚。 在我看来,写博客也算是一种劳逸结合的训练,而且上面有许多热心的单位和老师推送的写作技巧!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6911 次阅读|22 个评论
我看屠呦呦与诺奖
热度 1 kexueren07 2015-10-16 00:34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得到启发,成功提取青蒿素而得到诺贝尔奖,我觉得从她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因为得到的是诺奖这个如此“不自然”的世界大奖,所以媒体也就纷纷热衷于挖掘其背后以人的主观努力为主的“不凡”,包括以身试毒等等。这些当然也是科学精神中非常重要的品质,但在我看来,屠呦呦最具突破性的那个顿悟,恰恰不在多大程度上来自主观努力(当然,思考的意愿是必须有的),而来自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一件事情,如果太自然、得到太容易,似乎就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了,千百年来,国人就是这样肯定那些带着血腥味、卧薪尝胆式的“发奋图强”,而忽视“自然”的。而我,每每想起鲁本斯的这句话:“我虽不敢夸耀自己的天赋,但它的能量却要超过我的勇气”,都不得不赞叹神的造化(我是无神论者,这里的“神”是虚指)。   当年佩雷尔曼攻克庞加莱猜想,有一大段证明是不全的(这也为中国数学家展示风采创造了机会),但许多真正的数学家相信他是真的理解了那些被他直接省略的过程。多么美好的信任和肯定——对于一个人的“自然”。他们不认为论文纸上的空无就真的意味着空无或无法理出头绪的混沌。这好像有点海德格尔所说的“显隐二重性”的意思了。   事实上,当代科学中许多突破性成就的取得,越来越像艺术中的“灵光乍现”。张艺谋说:“艺术不是十年磨一剑”,我觉得今天的科学也不再全是。
3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陈吉宁: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天赋而在坚持
redtree 2015-1-30 23:10
陈吉宁:平庸与卓越的差别不在天赋而在坚持 作者:陈吉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5/1/30 10:49:32 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万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 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他持续编程的时间,远远超过1万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 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 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你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 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本文摘自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在该校2015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
个人分类: 教育|708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
热度 1 yexiangyu 2014-12-24 21:11
题记: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都还轮不到拼天赋的时候;但是怎样努力才是最有效的,却是很多人没想明白的,急功近利、目的性功利性太强,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感觉付出和得到不成正比的原因;但是每当我想到一只拼命奔跑的乌龟,它是无论如何都跑不过一只醒来的兔子的,这又很让我挫败,很让我困惑。。。。 大学的时候班里组篮球队打比赛,我只能做啦啦队员,觉得班里人打球好厉害呀,结果却被隔壁班的人吊打;两个班的牛人组成了系队,碰到兄弟系,就玩不转啦;各个系的精英,组成了院队,碰到体育学院的,总不免一场大溃败;终于组成了校队,发现浙大在CUBA属于酱油党,也就是在省内横一点;整个CUBA的王牌球员,在CBA普通球队只能勉强算站住脚;而我们CBA冠军队中的MVP易建联,在NBA鱼腩队中也就做个饮水机管理员,难听点讲只能在垃圾时间出场狂砍2分,怒摘1个篮板;在NBA球队王牌中,还有star of star全明星。这样的天赋差距,已不是我能通过努力弥补的了。我们还经常听到这样的误导:美国球员就靠天赋靠身体打球,无组织无纪律,进球就靠灌篮;我们中国球员灵活,投篮准。可是结果我却发现,训练最辛苦,最自律的还是美国球员,方法也最科学,从训练视频也看到他们的投篮非常准。这世界上最让人绝望的事情就是:天赋比你好的人,还比你努力! 所以高中班主任批评我们自习课跑去打篮球的理由就是:你们再怎么打篮球,也只能做个篮球爱好者,做不了专业球员;你们应该好好做习题,考上大学,才是你们的出路。可结果上了大学才发现,身边的好多同学都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原来人生还有这样的高度。他们多才多艺,钢琴10级,会跳街舞,英语口语溜得我都不敢开口,日语韩语都能来,辩论队主力,上过电视等;他们可以轻轻松松拿高分和奖学金,顺手做个俱乐部、社团主席,再顺手谈个轰轰烈烈的恋爱,末了潇洒地拿了全奖去了美利坚。我只能努力学习,去读博。可是读博的时候,我发现原来有人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实验,时不时出去聚个餐,来个说走就走的旅行,高档次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在AM和JACS上灌水,引用次数好多;而我却是实验各种不顺利,各种苦逼,博士期间,我自己的和挂名师弟的,一共被期刊主编直接拒稿过10次左右,最后不得不延期毕业。我觉得应该是课题不够新颖的原因,可是发现小同行好像日子过得很不错,拿了个奖,或者又拿了个项目,产业化也做得有声有色。听大牛的讲座,发现真是生动有趣,PPT很精美,对问题见解很透,理论功底非常扎实,来个计算机/理论模拟,数学公式一堆又一堆,还能自己搭仪器编程,时不时大牛们还联合起来做点事情,最可恶的是想法人家早就想到而且比你想得还全面,让你觉得透明化,脑残粉化,甚至产生“我还折腾个什么劲啊”的感慨。你会发现:在学校呆着,文章永远不够多,专利/想法永远不够新颖,文章档次永远不够高,引用次数永远不够多,项目申请永远不够好,文献永远看得不够全,经费永远不够足,学生永远不够招,实验室永远不够大,设备永远不够先进;可是等你好不容易出了些成果,你发现有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知名期刊编辑,成了教授、杰青、长江和973首席,大有希望成为院士。去工作吧,你会发现:钱永远不够花,工资待遇永远不够高,办公室永远不够宽敞,成果永远不够靓,领导永远不够赏识,下手永远不够使;可是等你终于涨了点工资,你发现有人年纪轻轻就早已经过了靠工资的地步了,创业成功,成为CEO,大有40岁就可以开始游戏人生。终于事业有成,别人已经开始比家庭,比孩子,比生活了。我怕年华虚度,空留一身疲惫! 生活真累,我们好像被无数的指标所挟持,被不停地驱赶向前!我们就像是天堂鸟,生下来就没有脚,一直不停地飞,飞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的时候!我们发现总有人比我们更成功,总有人比我们更聪明,总有人比我们更努力!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当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困惑,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答案,就留个开放性的结尾吧。。。 最后分享首歌词 《白鸽》 前方啊 没有方向 身上啊 没有了衣裳 鲜血啊 渗出了翅膀 我的眼泪 湿透了胸膛 飞翔着 强忍着伤 逃离了 猎人的枪 我的双脚 没有了知觉 我的心情 下冰冷的雪 亲爱的母亲 挚爱的朋友 我会坚定 好好的活 沉默的大地 沉默的天空 红色的血 继续的流 纵然带着永远的伤口 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飞翔吧 飞在天空 用力吹吧 无情的风 我不会害怕 也无须懦弱 流浪的路 我自己走 那是种骄傲 阳光的洒脱 白云从我脚下掠过 干枯的身影 憔悴的面容 挥着翅膀 不再回头 纵然带着永远的伤口 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纵然带着永远的伤口 至少我还拥有自由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537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研的天赋、兴趣和恒心
热度 6 outcrop 2014-10-31 08:41
张晓斌同学的博文《 一个计算机硕士的思考 》也引起了我关于科研工作者基本素质的思考。大概想了下,觉得天赋、兴趣和恒心可能算的上是科研素质的三个基本要求。今天重点说下天赋,这个误会似乎比较大。 有基本的专业天赋,才可能把科研进行下去。虽说是勤能补拙,但我认为这是一句针对基础知识学习安慰鼓励人的话;缺乏某方面天赋的话,学习付出和收获可能很不成正比。记得大一有一门《画法几何》的课程,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的同学学起来相当吃力,无论老师或者同学多么耐心的解释——而这门课程是机械设计专业的基础——这门课程学不好的同学,其他方面未必差。 有强烈的兴趣,才能保持敏锐热情的探索精神。 有笃定的恒心,才能不断深化和突破自我。 顺势而为,做自己擅长的事,也许才是“付出—收获”比最大的一条路;当然,都是个人选择。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9360 次阅读|10 个评论
天赋,兴趣和环境条件是搞好科研的三大要素
热度 6 jiangjiping 2013-6-21 07:10
天赋,兴趣和环境条件是搞好科研的三大要素 蒋继平 2013 年 6 月 20 日 科学网上经常有关于兴趣在科研工作中地位作用的讨论,一部分人认为搞科研主要靠的是兴趣, 而不是其他的东西。而其他的人认为搞科研仅有兴趣还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两种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是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来看待这个问题的。我本人认为兴趣是搞好科研必不可缺的一个主要因素,可是, 它不能算作最重要的因素。我的观点是:搞好科研需要三个关键因子, 它们是: 天赋,兴趣和环境条件。 这三个因子相互作用, 缺一不可。 当然,对于不同的领域, 这三个因子可能有轻重之分。搞纯理论研究的可能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比较小一些,而对于搞实际应用开发研究的,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严格一些。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没有适当的环境条件,你无论如何也很难作出实质性的科研成果的。 现在让我用两个实例来说明我的观点的合理性。 第一个实例是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科学家,他对当代世界的科技发展的贡献是世人谐知的。我对爱因斯坦是很敬重的, 认为他是一个天才科学家。我对爱因斯坦的分析认为, 他在科学上的成功来自于天赋,兴趣和环境条件的综合作用。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他是搞理论物理研究的, 在三个因子中, 天赋起了最大的作用。当然,兴趣和环境条件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爱因斯坦从德国移民到美国,就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研究环境, 是不是?要说兴趣,我觉得爱因斯坦最大的兴趣好像不是科研, 而是美女。我的论点来自于对他一句话的分析。据说有一次爱因斯坦在回答一个年轻人关于相对论的解释时说:“当你坐在一个美女身边的时候,两个小时就觉得好像是两分钟;而当你坐在高温炼铁炉旁边的时候, 两分钟就好象是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根据这句话的分析, 我认为爱因斯坦的最大兴趣是美女。要不然, 他应该用科研的话题来解释相对论的, 是不是?要是他对科研的兴趣比对美女的兴趣高,他或许会说:“当你在思考一个深奥的物理问题时,两个小时就好像两分钟 ....” 。 再来说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由于苹果手机和电脑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人们对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印象是很深的。乔布斯在科技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我看来, 乔布斯的成功也是天赋, 兴趣和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不过, 对于乔布斯来说, 他的成功主要来自于他的兴趣爱好。当然,他必须有这方面的天赋, 还要依赖于一些物质基础。有的人会说,乔布斯一开始搞科研的时候, 条件很差,实验室就在自己的车库中。但是, 这是从表面看问题,实质上当时的科学已经为乔布斯在无线电子通讯方面提供了理论和一些物质上的条件。其实,乔布斯的兴趣还是因为他在这方面具有天赋,要是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 他无论多么努力,还是不会有巨大成就的。 简言之,要在科学领域有独特的建树, 一个人必须在这方面拥有天赋,兴趣和适宜的环境条件。 这三者相互关联, 缺一不可。其中天赋是基础,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仔细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兴趣爱好是动力,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愿于奉献, 肯吃苦和努力奋斗的意志;环境条件是保障,要寻找机会获得有利的环境条件,不过, 假如有这方面的天赋和兴趣爱好, 一般来说,可以为自己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条件。 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没有搞科研的天赋, 不管如何努力和拥有优越的研究条件,还是不会有巨大成就的。 一个人如果不去努力,对科研一点儿兴趣都没有,那他即使有这方面的天赋和环境条件, 还是不会有任何贡献的。当然, 有天赋和兴趣, 可是环境条件很糟糕,也是很难出成果的。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5927 次阅读|12 个评论
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结尾篇
arithwsun 2012-12-1 22:12
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 II 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 I 今天的小学坊活动刚刚结束,我们已经进行了8次,一周一次,算是试运行阶段已经渡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除了前面博文所说,工作坊活动的另一个意义是,让孩子们认识到真正有水平的老师,学会真正地尊重这些老师。 这个习惯,对当今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来说太重要了,我因为教大学生有感而发,写过这方面的系列博文: 不要把自己当天才 记后篇 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学网著名案例篇 科网案例记后篇 文中的“天才”,仅仅是一个隐喻,并不是当真所指,隐喻的是“生而知之”------不跟着老师学也能自己指导自己成为优秀的那种想法。 实际上,现代社会里真正的天才数学家,也都是有导师,年轻时有人指导,工作时有人合作。 可惜的是,这种“自己指导自己”、“生而知之”的作风,在当今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我分析的原因就是,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有导师的习惯,很可能是长大后因为对中小学老师丧失信心,不把老师当导师,以为自己没有导师不也上了大学么。 这种心态,放在现代社会,对成为优秀人才,却是个大障碍。 我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对公立小学的老师,非常尊重,见面要打招呼,要说老师好,在公立小学的老师们面前,非常老实。 但是,他对我们小学坊的老师,就随便多了,也没有像对公立小学老师那样非常主动的尊重,即使家长们反复强调,孩子们对老师的教学指令也没有那么重视,反而是公立小学的教学指令,比如做作业,那是非作不可的,孩子们自己就想着一定要完成的。 可是,实际上,我们礼请的老师,学问水准肯定要比公立老师高太多了,这说明了什么呢? 除了时间原因外(小学坊仅仅是一周一次),更重要的原因我以为是,孩子目前还不是通过学问水准来形成对老师的尊重的,看到的还是“权力”,公立小学的老师,管得紧,权力大,很严肃。 反之,小学坊的老师,像魏巍老师,五势梅花桩拳派的顶尖高手,却非常和蔼,非常宽松,孩子们反而对他的指令,没有像对公立小学老师的指令那样重视,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不听,老师也不会骂他们,惩罚他们。 那么,我为什么把这件事,作为本文标题“这是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下的内容呢。就是我们 认识到,孩子学习,是要越学越聪明,而不是越学越笨的,如果仅仅屈服于“威权”,他就不是从学问本身出发,而是去揣测老师的态度,而不是真正去琢磨老师的想法、老师的观念、老师的道理,结果呢,自然是把自己的脑子搞得越学越笨,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愚民教育”。 我教大学生的时候,就发现不少当今大学生有这个问题,人自私不怕,我不怕自私的学生,但是要这样犯“笨”,就不好教了。反倒是农村来的学生,当初受到的规矩少些,更加接近自然,现在学习现代数学,反倒更容易上路。 看看儿子最近的表现,我也发现了这种城市孩子容易出现的教育陷阱,我给他及时处理了,告诉他,怎样做到不变笨: “不能假设别人是笨蛋,如果别人真是笨蛋,也不能让自己变成笨蛋” 儿子现学现卖,在那些案例里居然卖的是正解。 我感觉,中国的公立教育,依行的还是一些传统教育习俗,这些习俗,跟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能混同而言,有些习俗确实是不好的,要真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经典古书里查,是查不到这些习俗的。 这些习俗,总让我感觉到,它是把孩子们当笨蛋来教,而不是把孩子们当作本性具足,天赋具足来教。 具体案例不能细说,言者会意吧。 那么,在这种传统教育习俗下,孩子们长大后,威权之势对他们的影响褪去,留下来什么就可以想见。我们工作坊请来真正有水准的老师,不靠威权,而靠真知识来影响孩子,对孩子们最大的影响就不止是知识上的。他们会知道,人生干任何事,都应该是有 导师,学“武功”就要去找最好的导师。 导师不一定是很严厉的,可以就像他们的魏巍老师,毛头爸爸那样和蔼,但水平放在那儿,你就得尊重。 当然,孩子们现在还认识不到这一点,所以我问淘气的儿子和毛头,我们小学坊的老师,水准有多高,他们都承认很高,高100倍,那好,我对孩子们说,你们对公立小学的老师尊重多少,比如说是1倍,那么你们对魏老师就要尊重多少倍呢,回答是100倍。 公立小学的老师说一句话,你们就立刻听,小学坊的老师呢,则更要听进去。 我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建立在我们礼请的老师的水准基础上的,这些老师说的话,本来孩子就应该听,否则我们何必请他们过来当老师呢。现在我们家长们的一个重要工作是,让孩子们学会,去除了“威权”这一公立学校常用的教育工具之后,孩子还能听老师的话。 我在博文中反复强调过,我们培养的孩子,还是希望他们有听话的素质的,中国社会的最大问题,恰恰是这个社会中有一大批“不听人话”的成年人。 譬如,随地吐痰问题,不仅普通老百姓有,就是大学教师,我坐班车的时候也是见过,这些人犯什么毛病了,最起码的,他们的内心肯定不听人话,他们在自己家肯定不随地吐痰。 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小学坊确实是存在的意义很大,这么着下去,孩子们最终能养成真正尊重导师的习惯,而不是形式主义。 那么有人可能会说,干脆把孩子从公立学校转到民间教育学校吧,我周围有些家长确实是这么 做的,但是遭遇都不让人满意。公立学校,虽然有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倒底是国家操办,有相当大的监督机制,老师们虽然因为传统教育习俗,也因为班级人 数,工作方法可能有改进的空间,但是工作是很认真的,能够把最基本的保证住。 另一个关键是,在公立学校里,因为学生人数多,老师抓的紧,所以孩子能找到一个参照系,知道自己学的程度倒底有多少,相比之下,某些民间教育学校,就太不注重学习本身了,上那样的学校,很容易给孩子和家长形成一个错觉,而且这个错觉不知道能错到多少的那种。 儿子在班里,直到现在也没进入第一梯队,仅仅做到没垫底,还可以有垫底的去笑话而已。我觉得这样挺好啊,知不足,才能进步,只要我们家长把握好心态,顺应自然,别给孩子压力就好,儿子很灵光,其实判断这些问题都非常清楚的,只是最近不知怎么有点发懵,有点纠结于作业标准答案的是与非,我进行了“不要变笨”的 引导后,他的心也就放下来,不去纠结,大不了老师评语不高,但是分数不减,即使分数减了,反正家长也不批评。 所以公立学校,让孩子要做作业, 确实要 受点苦,学习效率也不一定就高,但是有更好的选择吗,目前我没看到。最近看看北京一位民间教育学校校长的博文,这位著名校长,人远远见过几面,看着还挺斯文的,但对跟他有冲突的台湾华德福老师,竟然这样说“ 听我一句忠告,今后老老实实做人,在台湾待着别乱跑,干点翻译和注释的活儿糊口度日,了此残生,别到大陆来当大师,否则你会很危 险。 ” 这已经跟黑社会的语气差不多了,这样的人竟然在做教育,看了半天他的博文,看不出在讲道理的意思,不光是老师,就是作为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导者,真正服人的也不是威权,而是道理,这位校长也真是自我感觉太好了,自丑而不自知。 我们这些斯文人,哪敢把孩子送到这样的校长办的学校,而这位校长,在民间教育从业者中间还算是佼佼有名哪。 我的一个数学家同事兼老师刚开始不理解我切入教育的着力之处,建议我应该多跟教育界的老师们沟通联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致力于跟科学家们交流教育的事。 其原因就是,教育虽然最终是由普通老师们来执行的,但是,教育的定位和指导方向,还是应该由科学家们,尤其是真正有学问的顶级科学家们来参与制定,没有学问是不行的。 我看好些民间教育从业者(当然也包括公立教育的一些人),自己就没有多少学问,对学问也没有多少喜好,是为了教孩子,才现学现卖,那怎么行,你这么做,什么意思嘛,说穿了,还不是商业行为,不是商业,是菩萨情怀,开玩笑啊。 我们的小学坊,要教武术,请的是魏巍老师,从11岁练武,练了四十几年,跟韩其昌先生(97岁去世)就跟随了18年,这就是学问底蕴,有这样的老师教孩子,我们家长才真是放心。 就是孩子们有些太随意了,让我们家长真是感叹魏老师的好脾气。 数学也是一样,我自二十岁开始真正用心学数学,也见识了数学界的高手们,受他们熏陶,在大学里又教了十几年的大学生,有这样的功底,才敢反过来教这帮孩子,将来小学坊孩子们的数学课就由我来上,我的数学家同事们也可请来客串。 二把刷子,真是会害死人的,而现在我看到,二把刷子,竟然还装黑社会,真是令人可笑之至,也真是让人感觉到,教育改革的不容易,科学家们真是应该关心教育,深入教育,否则将来自己的孩子没好老师教,将来自己的学问,也没有好的大学生/研究生来学。 我自己力量很小,近十年之内,也就只能管好我们小学坊这几个孩子了,把我们的心意,变作给他们的礼物,之所以称作是礼物,就不是说我们能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才去付出这样的努力,不是说他们将来就必须优秀到怎样怎样,才值得我们的这种付出。 礼物就是礼物,学问基础奠定之后,心意纯粹之处,其他自不必言。
个人分类: Book-W|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想与不想 --回《再反思——兼评我学生的博客》
zouyongjie 2012-11-21 13:02
本人这里不想对如何教学带学生作评论,因为我不明了具体情况,也没经验。但我想就选学生或者选人,以及人的意志,说说我的看法。下文并非只就具体某个人而说的。 A学生的理想是研究一切有趣的XX学的学问,为了这他愿意在别人玩乐的时候埋头苦干,付出宝贵的一生。他很想能在B老师的指导下学习。B看了一下A的背景,没看到什么辉煌的过去(甚至只是没看到什么成果),觉得他再努力也是白费(或者短时间内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光彩),拒绝了A(甚至连个答复也不给)。可是B看到C学生的天赋,心中大喜,就像捡到金子一样,对C苦苦挽留。但C选择做其他东西。很多时候,非常需要非常渴望资源的人没得到资源,而不需要或不想要资源的人却得到或被迫接受了。这难道不是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难道不是因为掌握资源的人的功利? 退一步来说,即使从想要学生在读博期间出成果的角度来想,有理想肯奋斗的人一定比有天赋或背景好看的人做得差吗?在科学界有杰出成就、家喻户晓的那几个人,就一定是最有天赋的那几个人吗?即使他们是有天赋的,难道我们就可以抹杀掉他们还默默无闻的时候付出的努力,以及那份坚决对他们的影响吗?后者的影响真比前者小吗?C选择了做其他就表明C不够坚定。不够坚定的C比坚定的A要好吗?为什么不好好培养一个真正想学,愿意奋斗终身的人?如果说没有这样的人了,那真的有去体察社会去找过吗?如果真找不到了,那是不是应该从小孩抓起,从平时自己对别人的影响抓起?如果有教授说我已经等不起了,那就是急功近利。要拿急功近利来笑并且治疗别人的急功近利吗?老师功利让学生名正言顺功利才应该深思。而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老师”(下面会提到)。 程教授文中拿了姚明和刘翔作例子,认为失去拔尖的人是“痛彻人心的浪费”。既然说到浪费,我就想从国家功利的角度来问:国家多一个在某方面拔尖的人,就会在某方面很强大吗?少一个某方面拔尖的人,就因此会变很弱了吗?当然有人会说,我不是只想要一个拔尖的人,我想大家都变成拔尖的人,但人人都拔尖又轮到谁拔尖?着眼于尖子的应该是特训,而不应该是教育。将个人得失等同国家得失是否可取?我们不把禁锢大部分人的东西打破,整体水平是否能上去? 我很喜欢姚明和刘翔,以及很多虽然没在媒体上看到过但(我相信有这些)在奋斗的人,因为他们的拼搏给予了我不少的精神食粮,不是因为什么战绩,什么金牌--这些对我都毫无意义。对战绩、金牌、天赋等的执着和歌颂,就是对艰苦奋斗的残忍和扼杀。就这件事而言,程教授,恕我直言,你没必要更不应该执着一个“天才学生”,如果你真的想中国的数学能上去的话。整体上去了,出现好学生的概率才会增大。概率的重要性应该不用道明。你那位学生,如果当了大学教授,可以影响数十个博士和数百大学生,但当中学老师,可以影响的学生可能是前者的百倍。当然二者的影响在实质上是不同的,但高端不是最重要的,在心中播下的种子,燃起的热火更重要,在我看来。程教授,我更斗胆地说,你对我的影响,不及初中教我数学的老师对我的激励。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尽量减少用势利的眼光看人好吗?再者他即使不当教授,仍然保有自己钻研数学的机会。最终不管怎样,他都有作出自己选择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然后又牵涉到诺贝尔奖等奖项的问题。做科研的人,当初是什么让你萌生了要做科研的想法?是为了获奖也好,为了探索和发现中得到的喜悦也好,自己记住就好,尽量不要轻易受别人影响。其他不做科研的人,很多人说咱们中国没有人拿诺贝尔奖,觉得很丢脸、很愤慨。到底是谁丢了谁的脸?别人苦于做研究不够经费的时候,你经济一点都不拮据的时候,你有想过为了咱中国人做出点好的成果,将来拿奖,而做点什么吗?别人兢兢业业却找不到支持的时候,你是否有花点时间给人家一些精神鼓励?别人说决定以后做科研的时候,你是否不会说你看这个大律师多么多么风光,那个大老板捞了笔多大的钱这样的话? 大家都讲社会对我们的影响,可有多少人想过我们自己对社会的影响?社会不是由我们一个个组成的吗?你说的社会对你的影响,难道不是他和她对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吗?然后你会不会也这样直接或间接影响“别人”,也就是社会?我们能不能负责任一些? 我们活一生为了什么?是为了建立一个辉煌的社会吗?我曾经听过某个市长对市民说,希望你们都能为建设“XX城市”作出贡献。初听这话,似乎有道理,城市变好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但是,他说出这样的话,让我觉得他是严重欠缺对自已职务的责任感。城市应该是服务市民,那不是一位称职的市长对市民应该说的话。只要每个人尽心尽责做好自己岗位的事,就是对社会的努力。需要强调的不是什么什么贡献。那是对每个人的拔高,那是不务实。以国家为念的是理想,以人为念、以全人类全世界为念的也是理想。特别在学术上,地域性的思想更不应该有。 活着为什么?我认为就我自己而言,是为了筑起一个幸福的社会,一个人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的社会而付出自己的努力。人在不同阶段可能想做不同的事情。如果一个人在每个人生阶段都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尤其是在越往后的阶段,如果我们创造的社会,如果我们每个人对其他人的影响,能让这个人认为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还为时未晚,我只要心里想想,那股热血就能激动地翻滚。 最后,“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个人分类: |4157 次阅读|0 个评论
兴趣比天资更重要
热度 91 weijia2009 2012-9-19 08:09
兴趣比天资更重要 贾伟 前几天蒋继平博主有篇博文《 要成为优秀科学家首先要学会养心 》,讲得很有道理,不过多是些大道理。这年头养心谈何容易,你就是养只猫也得费好些时日,何况养心! 我感觉科研上的“心”不容易“养”出来,你得先要有浓厚的兴趣,其他方面的素质才可能跟着慢慢养成,离开了(对工作的)一种钟爱,其他的都是空谈。 最近有件事让我有些感触。我儿子这学期在学校报名参加了足球队,每天上完课就跟同学们一起训练踢球,在野外摸爬滚打,一个月下来,皮肤晒得让我有“眼前一黑”的感觉。他们球队按规矩要参加夏洛特( Charlotte )当地的联赛,至今已经踢了四场比赛,但一场都没赢过。第一场比赛在他们组队后一周就开始了,这帮 12-13 岁的刚摸了几天足球的“乌合之众”们穿上整齐的队服坐着大巴唱着歌到另一个中学去挑战也多半是“乌合之众”的一支球队,结果是 0 比 4 大败而归。隔天又踢了第二场,他们在主场迎战一支踢得有点“模样”的队伍,结果在自家门口被人灌了 6 个球,净吞 6 蛋。那晚我有点坐不住了,跟儿子谈了一次话,我详细地问了他们的训练情况,儿子除了告诉我他是踢前锋位置的,其他方面的东西一样也说不清,比如进攻时应该怎么跑位,他的防守队友们是如何站位的,场上分工是什么。我不禁摇头叹息道: Your coach sucks (你们的教练糟糕透了) ! 结果儿子很不高兴,好几天不跟我说话。但我感觉儿子和他的队友们对足球还是充满兴趣的,他们一点也没受比赛成绩的影响,天天兴高采烈的训练,在家的时候他还一个人琢磨运球,在后院练球。他们的第三场比赛结果是 2 比 4 ,对手是一个比较强的球队,但他们总算是打进了两个球,有点起色了。昨天他们参加了第 4 场比赛,客场跟一个据说是方圆几十里内最强的球队比赛,结果 3 比 3 打了个平手。开车去接我那个皮肤黝黑的“强力前锋”回家时,我跟他们的教练聊了一会儿。教练跟我说,他对球员不进行任何身体条件和足球意识的筛选,只要他们自愿报名,只要队里有名额,他照单全收。剩下来的事情就是让他们慢慢起步,练身体、练耐力、练传接球等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他说他的孩子们个个都超级喜欢足球,比赛中每个人都有上场机会,踢得非常努力,训练也很投入。当然他也不失时机地贬了一下对手,说那几个所谓的强队其实是有选拔程序的,有的学校直接从外面招收体育比较好的学生,而本校自己的学生进不了球队或进了球队在比赛中上场机会也不多,那些(被边缘化的)孩子们的家长很不高兴。 听完他的介绍,我觉得这里有点东西值得我去思考,我想自己至少不应该去贬低这个教练,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老师对体育的理解可能要比我更高明些。体育和教育实际上是一回事,都是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身心健康成长的机会和过程,使他们逐渐成为一个既有个性特质又人性健全的人。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在幼小的孩子当中划分出等级 - 优选一批人淘汰另一批人呢?为什么要让他们不惜一切地去赢得比赛呢?在任何一个领域,孩子们的天资的确是存在不小的差异的,但这个教练的实际操作告诉我,这些其实不是问题,所谓勤能补拙,只要他们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完全可以跟具有更好天资的对手同场竞技甚至实现超越的。 对于科研,我想道理也应该是一样的。在决定科研道路能走多远,能爬多高的诸多因素中,我觉得兴趣比天资更重要,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事实上,我们科研队伍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先天条件”一般的普通人,没有那些名校、名师的光环,也不见得常能在顶级杂志上发个惊天动地的文章,但我们之所以还在科研领域里默默耕耘,是源于我们对它的一种兴趣,一种热爱。有了爱,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 跟天上耀眼的星辰相比,我们更像是地上慢慢爬行的蜗牛,背着自己沉重的壳,在命运颠沛的旅途中不甘示弱、自得其乐;我们也像开在山野里的率真的花朵,在冷寞的自然中热烈,在颓唐的天地间伟岸。
16607 次阅读|129 个评论
[转载]玉禾:从林书豪的“劣迹”谈起
热度 3 Helmholtz 2012-9-15 03:43
大名鼎鼎的林书豪、人见人爱的林书豪有“劣迹”?有没有搞错? 没有,没有,林书豪真有不少“劣迹”呢!而且都是他自己或家人亲口承认的哦! 大家都说林书豪非常谦虚,打球比赛赢了将功劳归于教练队员,输了将责任全部抗起来;他哈佛毕业,学业好、球又打得好、人品更好,简直是又红有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完人。有人甚至说,在他的身上,仿佛能看见耶稣的影子在晃动。 但是,我却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林书豪根本不是完人,他有很多、很多劣迹! 比如他家人说,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如果他想要什么东西,就非要不可。如果拿不到,就抢;如果抢不到,就自虐抗争,用自己的头不断地撞墙••••••林书豪说他不记得这样的事了,那可不,一岁左右时候的事,他再天才,也记不得了;但是他说,听上去很象他会做的事。 如果你是这又倔、又不讲理的小毛头的父母,你会怎么办?恼火起来,会不会一个巴掌扇过去?还是好言相劝?可是看他那个样,估计劝是没有用的。那就只剩举手投降一条路了?可惜,林书豪的父母、还有带他长大的祖母没有说他们是怎么处理的,我猜猜,采用的是举手投降的办法吧。 林书豪自己交代,他是个非常坏的孩子。他和兄弟一起想捉弄家里的保姆,把牙签悄悄地插在保姆经常坐的沙发上。可上帝的旨意,让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保姆没有去坐沙发,他自己事后忘记了,一屁股坐上去,结果鲜血淋漓••••••这样的小坏男孩,如果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收拾他?调皮的男孩不在少数,但恶作剧到这个程度,也不那么常见,可见林书豪是在调皮的孩子中很出众的“坏”孩子,不知道他小时候得到的老师、邻里、朋友的评语是怎样的?估计不会太好。 可是,没有故事讲他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他的。从来没有听说他父母怎样惩罚他。我很好奇,他的父母亲是怎样对付这出类拔萃的坏小孩的。 林书豪自己又交代,他是个人见人愁的小坏孩子,要让每个周日学校老师哭的坏学生。他不听老师的话,把老师发的东西摔在地上,训练时不听教练的话,等等。如果你遇到这么一个调皮的、不讲道理、不懂礼貌的学生,你会怎么办? 林书豪的父母说他特别好胜,任何事情对于他来说都是比赛,如果他输了,他会不理人,会骂队友没有好好和他配合打,会踢椅子。如果你遇到这么个争强好胜的队友、任何事情都非赢不可,你会不会非常讨厌他? 想象一下,这个还没有出名的、没有光环的林书豪,如果他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孩子、同学、队员、同事、学生,有这么多劣迹,你会怎么对待他,你会怎么看待他? 林书豪的好胜性格强到什麽地步?听说他去年在中国东莞打一场友谊比赛,他那一队原本领先,他下场后他的队输球了;后来他被评为最具价值球员,获得一个奖杯,他居然把奖杯扔进垃圾桶。看看,扔进垃圾桶,多不给人面子。他说,输球的队不配得奖。还好,他最后把奖杯从垃圾桶里捡出来,擦洗干净,留给大陆的一位朋友那里了。 他进高中的时候,才五尺三英寸,110磅,对于有进入NBA打球梦想的他来说,很多女生都比他高,这简直让人绝望。于是他埋怨他爸爸,他爸爸才1米68,按大陆二十年前的标准,都是“二等残废”,他心里不知道埋怨他爸爸多少次了吧,说他爸爸要为他的身高负80%的责任,妈妈只需负20%的责任,他自己完全没有责任。你看看,这孩子,多么没有良心。还好他如今身高六尺三,要是他没长成现在的大个子,因此没有在NBA落下脚,会不会一辈子埋怨家长? 但让人惊奇的是,这么个“劣迹斑斑”的坏小孩、坏少年,居然脱胎换骨般长成这么一个成熟的、谦逊的、品质优秀的、事业成功的、几近完美的青年。这让我思考,也许,当孩子表现出非常非常“坏”的时候,我们大人大可不必那么紧张,我们知道那是成长过程中必然的事,我们做父母的不必在那时那地一定要他完全按照我们理想中的标准改过来。小孩子的“坏” 、“不懂事” 也许正是人的天性的自然表现,尤其对于倔强的孩子,更不能和他比倔,一定要将那孩子立马矫正成我们希望他的理想的状态,如果我们退后一步,让他自然成长,伴随着理解与耐心,也许他反而会顺其自然地成长起来? 而林书豪所有劣迹的另一面,恰恰是他超群的优势,他的倔强、他的好斗好胜,是优秀运动员最宝贵的素质。只有象他那么好胜的人,才最适合当运动员,才最适合当大牌运动员。 我突然觉得自己看人的眼光要好好调整调整,“好人”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我们有没有智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待每个人的优势? 真想问问林书豪的爸爸妈妈,面对这么一个“劣迹斑斑”的混小子时,是怎样心怀信心,知道他终究会成长成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几乎是完美的人的?林妈妈说过一句话,说她是按照神的意志培养林书豪的,意思是,神给了林书豪这份天赋,她没有权利按照自己的喜好培养改造林书豪,比如强迫他去弹钢琴、拉小提琴等等,而是顺其自然,让他的天赋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我看我周围的孩子与家长,很多家长经常唉声叹气,有的说自己的孩子不够听话,有的说孩子不爱弹琴,有的说孩子太害羞。我觉得,我们家长不应该这么烦恼。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与性格,我们作为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个性,象欣赏不同的花朵一样,甚至象林书豪这么“坏”的小孩,却是最优秀的孩子,那我们作为家长,还怕什麽呢?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409 次阅读|3 个评论
叶诗文的成功是天赋,努力和机遇的结晶
热度 11 jiangjiping 2012-8-7 07:22
叶诗文的成功是天赋, 努力和机遇的结晶 蒋继平 2012 年 8 月 6 日 中国女游泳运动员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一鸣惊人, 不但获得两枚金牌, 而且打破世界纪录。 这个杰出的表现, 令国人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 但是, 却引起西方世界对叶诗文的种种质疑。 一些西方人士怀疑叶诗文使用禁药。 面对西方某些人士的质疑,我们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气愤, 认为不公正。 不过, 在西方世界, 有言论自由的权利, 嘴长在人家的脸上, 笔握在人家的手上, 人家愿意怎么说,就这么说, 我们奈何不了。 但是,说归说, 事实总是明摆在那里的。 现代科学的检测结果表明叶诗文是清白的。 这就是对那些不公正言行的最好反击。 作为叶诗文的一位同乡, 我今天抱着对她的敬佩心情, 同时为她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打抱不平, 以一位科学家的身份, 用科学的态度来分析叶诗文取得成功的原因。 我本人认为叶诗文的成功是天赋, 努力和机遇的结晶。 第一, 天赋 。 据说叶诗文生来就有一个超乎寻常的大手和大脚。 这个异常发达的四肢对游泳是最有利的。 更为凑巧的是, 她的兴趣爱好是游泳。 兴趣可以看成是天意。 她的大手和大脚是天赋。 天赋加上天意,构成了她成功的 第一要素, 使她成为一个天才。 第二, 努力。 有报道说她在 6 岁时就开始对游泳感兴趣,后来受到正规的职业培训。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她始终坚持刻苦努力, 保证完成规定的训练任务。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教练要我游一万米, 我绝不会只游 9 千 9 百米。” 正是这种刻苦努力的精神, 平时流下的无数汗水,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而,保证她在关键时刻,正常发挥。 第三, 机遇。 天赋和努力固然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很大的作用, 但是, 机遇也是很关键的。 叶诗文的成功也不例外。 叶诗文的成功来自于三个机遇。 第一个机遇是国家的政策体制,生得逢时, 正值国家提倡体育兴国的时期。 整个国家, 利用举国体制来培养奥运运动员。 要是在清朝, 即使你有天赋, 也很愿意努力, 可是, 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第二个机遇是遇到了伯乐。 这个伯乐看到了一匹千里马, 而且用上了这匹千里马。 第三个机遇是她的父母。 她的父母很支持她的兴趣爱好。 要是她的父母不让她练游泳, 而是去打乒乓或者弹琴, 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总的来说, 叶诗文的成功是以上三者的结合的结果, 三者缺一不可。 事实上, 世界上所有成功的人, 都必须具有以上的三个因素。 以上的事例也说明, 特长和兴趣的完美结合才能造就天才。 但是, 天才也要靠勤奋努力来走向成功。不过, 有的人是天才, 有的人很努力, 还是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原因是运气不好, 没有碰到好的机遇。 其结果是天才的埋沒, 努力的白费。 所以, 人生的机遇还是很重要的。
个人分类: 万花镜|5948 次阅读|22 个评论
天赋
wildlife331 2012-5-18 17:59
今天午饭后从首航出来过马路。 一起走的同学说快走,我看着绿灯还剩下十秒多一点,我问她说,你说我们还能过去么。 然后就说起来小时候跑五十米跑:我也就考过一两次,貌似十秒,这是一个压根不及格的时间,她听罢也乐了,说,她当年也是,属于补考多次要么勉强及格,要么干脆后来体育老师无奈放行了。 要说体育我真是从小没有天赋,至少是以为自己没天赋,除了与柔体相关的,一般统统不及格。 爹妈说他们也是,于是我以为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但是后来发现,这事儿并非如此简单:小学的时候跳绳虽被老师笑过,但是现在的话,一分钟就算不够200,跳个180还是很轻松的。 原因不过是想起来多跳了那么几分钟…… 再有另外很多事情也似乎都一再告诉我:天赋这种,真心没那么重要。 看棋魂里的情节,那个从一开始就很努力的孩子在被小光莫名其妙的超过了以后,变得很沮丧,他爹就告诉他,无论结果如何,再没有人比你更喜欢围棋了,而这才是最重要的(日剧真TMD治愈啊,还有这不是原话,也许是再没比你努力了什么的)。 比较大的时候,有一次老妈说小时候应该让我去学美术的,貌似我很好的天赋被浪费掉了。 到现在为止,我至少没有看到所谓浪费的说法,我也想如果哪一天,身心皆无牵挂,我就丢下相机,只要纸和笔,环游世界去。 但我又觉得内心并不期待这样的情况出现呢。 而且就算去了,我一定也只是单纯的想这样做,肯定不指望自己能做出什么好的结果来。 考研的时候我还比较顾虑专业和后面的专业的相关性什么的。 后来发现无论到何时,也要时刻面对统统推翻,一无所知,从头学起的境地。 所以到了选择读博的时候,反而更加由着自己的性子来了。 也许我让我觉得天赋不重要的还是,天赋本身从来不会带来快乐吧。 而天才灵感一现留下的作品什么的,享受的恰恰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呀。
个人分类: 胡思乱考|3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早年的数学能力
热度 3 chemicalbond 2012-4-1 11:26
近日,因为解决了一个数理逻辑难题,中南大学的本科生刘路同学被学校破格提升为教授级研究员。科学网上一时间云集各种言论,很多人对此耿耿于怀,认为他的工作很平庸,也有人认为他的学校做法过头,具有炒作之嫌,还有拔苗助长说,等等。 对于刘同学的工作我是一窍不通,当然无法做任何专业方面的评论。但是,那些对刘同学的研究工作嗤之以鼻的人,是否应该给大家具体讲明白为何那些内容是非常的平庸。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位对刘同学拍砖的“砖家”提出任何有价值的专业方面的看法。拜托,“砖家”是否也得偶尔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 倒是刘同学自己好像对此事表现得比较坦然,认为自己只是有些数学方面的天赋。 天赋,其实是个很平常的词,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点,除非先天是个智障。 而机遇和个人努力的不同却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一些结果。 在数学方面,我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算是小有才华。虽然中学时候参加奥赛没有获奖,那大概主要是因为从来就没有做过任何相似的题目,而我所有的数学老师也没有提供过任何竞赛方面的训练。不过,记忆中我在中学期间数学课都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后面的习题全做完了,中学和大学的数学课好像也从来都是第一名,也能时常指出老师讲课中的错误。最容易令人得意的是上线性代数课期间,我基本没有上过几场课,课余也很少学习这门课,因为老师把这门使用数学专业教材的课讲得很乏味,而且我那时在武汉做家教能赚点小钱沾沾自喜而错误地加大了投入;意外的是考试前花了几天补习竟然考了满分,而多数化学专业的同学连这门课程的边都没有摸清。 可惜,数学那时不是我的专业;高考时我因为语文没有及格导致总分不高而没有被录取第一志愿的学校和专业,被划进了化学系。当然,现在看来,化学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一些数学能力的帮助下,我后来学习理论化学也不吃力,博士后期间也正是用了一点点高数的知识而轻易地获得了2篇论文的主要思路。 对此,我的体会是,数学是个好东西,有机会和兴趣不妨多学习一点,多应用一点。 而对于任何程度上的数学天才,假如无法判断自己是否明显地强过他们,最好还是少说些风凉话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95 次阅读|5 个评论
行行盛开状元花 - 读迟菲博文“人们总不愿意承认天分的差异”
xucq45 2012-3-19 16:46
天赋有别不可怕 - 读迟菲博文“人们总不愿意承认天分的差异 ” 天赋有别不可怕,以勤补拙向前踏, 扬长避短辟新径,行行盛开状元花。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2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赋”引来的思考(Insights into so-called "talent")
leihe 2010-7-18 10:39
(10年10年7月18日作,10年9月29日第一次修改,10年10月5日第二次修改) (1) 天赋之思——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本性还是something else? 昨日,莫君突然提及“天赋”这一东西,并称之为我的一道“坎”。虽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是在有关“天赋”的讨论中,我却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生活在中国西北的一个偏远小镇里。从小到大,我从没进过重点小学、初中和高中,也从没上过辅导班。按现在的主流观点看,是属于严重输在起跑线上的那类人。记得那个时候 ,在城里的孩子们因书店玲琅满目而茫然不知选用何种辅导书的时侯,我却为镇里书店没有一本教学参考书而发愁,因此每学期都乘坐两个小时汽车到城市里去淘书。更为可笑的一点是,我在高中竟然不知道“百度”为何物。在这样闭塞的环境中,我接触知识的通道就只剩下教科书了。然而,教科书中的知识不仅少而且片面——只关注公式和解题方法的讲解,而忽略历史的演进和思想的分析——导致我成为了一个十足的理性主义者。 后来上了大学,突然接触到了更广大的世界,实在是有段时间难以消受。大一时,我开始接触华科“四大才子”之一姚国华老师的讲座和书籍,他对当前大学的怀疑与否定在当时无疑是对我的当头一棒,破灭了对大学痴迷的崇拜感。 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革命开始了。 以前,要是一提起“天赋”这东西,那自然是崇拜的不得了的。那个时候,我喜欢把天才的成功归结为他有天赋,我们是只能望其项背的。后来,接触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之后,我发现 其实绝大多数专著上那些漂亮的、简洁的公式,那些通过故事渲染的传奇,并非从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而现在也不是没有缺陷的。一个优美的表达式是需要很多年发展、很多学者提炼而成的。比如,牛顿的运动定律的提出,是经历了第谷、开普勒、伽利略好几代人的努力才建立的,而非仅仅是一个“苹果”掉落的贡献。 所以我认为:之所以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一些惊人的能力,除去极其微弱的先天的遗传因素来说,很大程度上受益于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包括严格的训练、浏览的书报以及交往的人群,这些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毕竟在一个没有学术氛围的落后的地区,的确很难以想象会出现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师。 哲学的转向——从自然到人的转变 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所谓的“理性”的存在,“理性”究竟是什么,我们的数学能力能证明我们存在“理性”么?以前,我认为数学是人类“窥探”到的自然的逻各斯(即规律),人在自然面前只能敬畏地、渴求地、甚至崇拜地跪拜在其面前以求珍馐。对这种思想最具摧毁性的打击来自休谟的理论,他对因果律的责难使我无比的惶恐,“我们赋予万物以因果律到底是自然所固有的?还是因为我们人类是个喜欢规律的动物,从而通过对映像加以因果以便在我们的思维中呈现出一幅井然有序的图景?”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后来,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的哥白尼式的革命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康德一改传统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在自然面前不应当是一个乖乖地听从老师教导的小学生,而应当是一个拿起鞭子训斥自然的拷问者。再以后,彭加勒的“约定主义”、库恩的“范式理论”、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也都成为影响我的因素,于是我一改以前的作风,从理性主义者转变为经验主义者,从强调自然到强调人。 经验主义——人类想象不出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其原型的事物 人类想象不出一个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原型的事物,这是有道理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人的思想基本上来自后天的经验。科学中所谓的 理性,在我现在看来,并不是什么令人无比敬畏的神乎其神的东西,而是一种“约定性”,而作为理性的一个强有力的代表的数学是这种约定性的典型。我拒绝接受数的实在性,我认为认为它源于生活实践而且产生于人的抽象思维,我们需要计数并在思维中“构造”了一种来自具体事物而忽略其个性的抽象产物:“数”,于是算术产生了。我们需要丈量土地,并在思维中“构造”了一种来自具体事物而忽略其个性的抽象产物:“形”,于是几何就产生了。无疑地,“数”与“形”的产生,并不是出于极少数衣食无忧人群的凭空想象,而是来源于人类的生活实践。我们发现日月的交替、四季的更迭、潮水的涨落等等是那么的有规律,是那么的有利于我们掌握农耕,我们的经验恒久确证着这样一个很有用的东西,以至于我们人人都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它叫做“时间”,空间的产生大体也是如此。在这里我要声明以下,我并不认为时间和空间是实在的,它们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它们的出生并不异常“高雅”。 约定主义——1+1=1,2还是其他? 我们拿一个苹果,再拿一个苹果,将它们放在一起,于是我们称现在我有两个苹果。现有一根水管,上面有两个并行阀门,那么无疑只要我们打开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时,水管就能放水。1+1=2是从“具体苹果实体放在一起操作”抽象出的,后例1+1=1也是从阀门的开关和放水抽象出的。那么1+1=1还是2还是其他呢?无所谓正确和错误,我们约定它们,它们就是正确的。我们对于不同现象的抽象得出了不同的算式,进一步,我们出于表示的需要,我们也可以构造。我们的推理也同样是一种人为的约定,“或”、“且”、“非”与“蕴含”的规定仅仅是我们需要用它们来表达一种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已。 这就可以说明一个很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像物理和化学这样的自然科学存在库恩所谓的“科学革命(一种理念的或者说是信念上的改变)”,而数学界却基本没有存在这样的革命。就是由于数学是一种思维的游戏,就像象棋一样,我们规定了下棋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不同的精妙的战法,我们可以玩的很乐此不疲而从不怀疑为什么我们必须要按着规则走。所以,只要满足我们构造的逻辑,数学就不会出错。而数学中的真理,只是一种逻辑上的不矛盾(就是不破坏我们自己下的约定),而不应当是符合或者实用。 这样的话就为我现在非常强调的“构造性”奠定了基础,因为数学是一种思维的游戏,显然运用我们的思维就可以构造,这就充分地展现了人的作用。包括时间,空间和因果律,以我现在的观点来看,是人构造出来的。这种构造不一定是出于强烈目的性的主动地构造,而有可能是出于经验地有用性。这或许又可以在某个方面解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经典时空观的动摇,如果时间和空间是实在的,而且我们的描述是正确的,那么似乎科学的革命不会改变时空观。
个人分类: 哲学沉思|511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世界级顶级天才陶哲轩论“天才”
热度 2 ljry8044 2010-1-7 22:41
华裔数学家陶哲轩是位世界级的超级天才,被《探索》杂志评选为美国40岁以下最聪明科学家,年仅31岁就已荣获数学最高荣誉菲尔茨奖(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获奖评价】:陶哲轩是一位解决问题的顶尖高手他的兴趣横跨多个数学领域,包括调和分析、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和组合论。 他就像莫扎特,数学是从他身体中流淌出来的,洛杉矶加州大学数学系前主任约翰加内特(JohnGarnett)说,不同的是,他没有莫扎特的人格问题,所有人都喜欢他。他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天才,还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 陶哲轩论天才后天发展和培养最重要 大众对数学家的形象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这些人似乎都使孤单离群的(甚至有一点疯癫)天才。他们不去关注其他同行的工作,不按常规的方式思考。他们总是能够获得无法解释的灵感(或者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突然获得),然后在所有的专家都一筹莫展的时候,在某个重大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的进展。这样浪漫的形象真够吸引人的,可是至少在现代数学学科中,这样的人或事是基本没有的。 在数学中,我们的确有很多惊人的结论,深刻的定理,但是那都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的积累,在很多优秀的或者伟大的数学家的努力之下一点一点得到的。 每次从一个层次到另一个层次的理解加深的确都很不平凡,有些甚至是非常的出人意料。 但尽管如此,这些成就也无不例外的建立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并不是全新的 。 博主:可见,用心学好基础知识比创新、独立思考更为重要。 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也曾经以为数学的发展主要是靠少数的天才和一些神秘的灵感。其实,这种天才的神话是有其缺陷的,因为没有人能够定期的产生灵感,甚至都不能保证每次产生的这些个灵感的正确性(如果有人宣称能够做到这些,我建议要持怀疑态度)。 相信灵感还会产生一些问题 :一些人会过度的把自己投入到大问题中;人们本应对自己的工作和所用的工具有合理的怀疑,但是上述态度却使某些人对这种怀疑渐渐丧失;还有一些人在数学上极端不自信,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 有的时候,大量的灵感和才智反而对长期的数学发展有害 ,试想如果在早期问题解决的太容易,一个人可能就不会刻苦努力,不会问一些傻的问题,不会尝试去扩展自己的领域,这样迟早造成灵感的枯竭。而且,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不大费时费力的小聪明,他就不能拥有解决真正困难的大问题所需要耐心,和坚韧的性格。 聪明才智自然重要,但是如何发展和培养显然更加重要。 博主:显然,我们不能否认天赋,但若没有发展和培养,必定成不了天才。所以,我们有着全世界最多的人口,却没有诺贝尔奖,可获得诺贝尔奖的外籍华人却有多个,尽管外籍华人很少很少。 认知和掌控自我极为关键 博主:我在 我眼中的天才(兼谈创新、独立思考) 一 文中指出,天才的优势在于超强的整体连贯性,因而能在别人难以企及的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突破。 因此,在解决重要问题时,必须将思维保持在整体而又连贯的状态。显然,这很难,既不能太振奋,否则导致思维跳跃性太强,不够连贯,也不能太放松,否则就难以全身心投入其中,无法保持思维的整体性。 那怎么办呢?努力征服自己?始终使自己保持在最佳状态?太疲劳了就喝咖啡提神?还是看看陶哲轩的经验吧: 我解决严肃数学问题的能力常常上下变化,甚至每天都有区别。有时候我可以在一个问题上连续想一个小时之久;而有时我更适合去把我和合作者们的草稿式的想法给具体到细节的写出来;另外一些时候,我觉得自己只能收收邮件,改改错误,甚至打个盹,散散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我能根据自己的状态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如果我有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同时又有很好的状态,我可能就会关掉办公室的门,关掉 网络,静下心来写这篇苦思已久的论文;而状态不行的时候呢,我就看看这一周的 e-mail,投几篇论文,写写blog。 总之,我要那些与跟精力、精神状态相配的工作。 做数学够幸运的一点就是,你可以把大部分的工作在时间上做非常自由的调整(但是讲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外,我们必须围绕讲课的固定时间来做安排)。 能够准确的判断自己在某个时段的工作能力以及对接下来的时间(比如这一天剩下的时间)做估计是很有帮助的 ( 博主:当然,前提是首先能聆听好自己身体的语言 ) 。 无论是太过自信,还是太不自信,在选择具体的工作内容的时候都会带来低效的后果(我在这两方面可以说都有反面的经验) 。 博主:天才之所以为天才,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是个凡人,不会去胡乱征服和超越自己。善于聆听自我,顺势调整,因而能很好地认知和掌控好自我。 因此,不仅体力活动时须追求形神合一、灵肉统一,脑力活动时更须如此。 太兴奋以致躁动了,必定会导致思维不连贯。则可从事一些须一心多用的工作,批量处理一些不需要灵感的任务。 疲劳了,最好不要喝咖啡强行提神,而是放松开来休息,听听柔和的音乐,甚至打个瞌睡。放松后重新获得的良好状态远非喝咖啡所能相比。 合理对待一心多用 我有时会有一大堆事情,在长度,复杂度,困难度都非常不同。这一堆问题写在我的要做清单之中,如果其中有某个需要很细致地思考,我会完全排除掉其他干扰,只将注意力放在这一个问题之上,其他的能拖后的拖后,能放弃的放弃掉;我只有在各项工作都不会耗费我很多时间的情况下,才会同时在各个方面工作(而且,我还在这些工作中都没有什么灵感)。 一般的讲,有些不需要很集中精力处理的问题最好能够成批的处理而那些需要集中精力分别应对的任务 ( 博主:对要求不高的任务,则可一心多用,批量处理 ), 就不要被杂事分散了力量 ( 博主:一心一意做好重要工作 )。 博主注:一心多用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长期下去还会影响智商和身体健康,详细参见 一心二用 为幻觉,不可取 。 参考文献见以下链接: 我如何安排时间(译自陶哲轩博客) 做数学一定要是天才吗? (译自 陶哲轩 博客)
个人分类: 天才解密|7726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