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原子弹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原子弹

相关日志

【原子弹英雄谱2】寻找破核利器
热度 9 yangjianjun 2015-8-30 20:25
老爱的质能方程虽然指出了物质包含有巨大的能量,但如何实现这种质能转换在1939年前却仍是个未解之谜。现在作为已知的事实,只有实现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这种质能转换才可能发生。而这一机理的揭示,需要提到几位先驱人物。 1. 原子核手术刀 1919 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图1 欧内斯特 · 卢瑟福 ( Ernest Rutherford ) 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的实验,解释了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而这是一般物理和化学变化所达不到的;这一发现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 更为重要的是,卢瑟福找到了解刨原子核的手术刀,这种用α粒子或γ射线轰击 原子核 来引起核反应的方法,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很快就成为人们研究原子核和应用核技术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卢瑟福的实验室被后人称为“诺贝尔奖得主的幼儿园”。不仅他本人于19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在他的助手和学生中,先后荣获诺贝尔奖的竟多达12人,这种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本领,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 、失之交臂 图2 瓦尔特 · 博特( Walther Bothe ) 1930 年,德国物理学家 瓦尔特 · 博特和他的学生贝克尔( H.Becker )用刚发明不久的盖革-缪勒计数器,发现金属铍在α粒子轰击下,产生一种贯穿性很强的辐射,当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高能量的γ射线,并未深究。这是错过重大发现的第一个研究组。 图3 约里奥·居里夫妇 1932 年约里奥·居里夫妇(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重复了这一实验,他们惊奇地发现,这种所谓的γ射线能量大大超过了天然放射性物质发射的γ射线的能量。同时他们还发现,用这种射线去轰击石蜡,竟能从石蜡中打出质子来。约里奥·居里夫妇把这种现象解释为一种康普顿效应。但是打出的质子能量高达5.7MeV,按照康普顿公式,入射的γ射线能量至少应为50MeV,这在理论上是解释不通的。约里奥·居里夫妇用实验证明这种射线不可能是电磁波,种种迹象显示这种射线是个新东东,纠结在喉舌之间的这句话几乎就要讲出来。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困惑之余,仅就新的实验现象于1932年1月发表。这是距离重大发现仅有0.01公分的另一个研究组。 3 、捕获破核子弹 图4 詹姆斯·查德威克( James Chadwick ) 好运气又要转回卢瑟福的实验室,当时是卢瑟福的研究助手, 英国实验物理学家 查德威克,当读到约里奥·居里夫妇在《法国科学院通报》(Compets Rendus)上的文章,立刻深被那种辐射的高能量特性所吸引。查德威克把这一情况立即报告了卢瑟福,卢瑟福听了表示不相信,建议尽快进行实验检验。 查德威克用仪器测量了被打出的氢核和氮核的速度,并由此推算出了这种新粒子的质量。他还用别的物质进行实验,得出的结果都是这种未知粒子的质量与氢核的质量差不多。由于这种粒子不带电,正如卢瑟福1920年理论预言,并长期苦苦搜寻的那种粒子——中子。后来更精确的实验测出,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于质子的质量,只比质子质量约大千分之一。 1932 年2月17日,查德威克写信给《Nature》,发表了题为“中子可能存在”的研究结果,其时离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文章发表不超过一个月。接着,将他的更为详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中子的存在”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通报》上。 中子具有高能量和不带电的特性,不会受原子内电磁力的影响,用于激发物体辐射,实在是一种高能、高效、精确的轰击子弹不二之选。至此,理想的破核利器终于找到。 顺便提一句,查德威克因发现“中子”的科学贡献,获得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科学界都铭记,约里奥·居里夫妇为中子的发现做出了重要的开创工作,但千真万确的是“差一点”发现。遗憾的是还有类似的情形,约里奥·居里夫妇也“差一点”发现正电子,所以二人有“诺贝尔奖铺路石”的不算美的美誉。不过值的欣慰的是,约里奥·居里夫妇凭借1934年对“人工放射性”的重要发现,获得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创下了约一年时间从取得科学发现到获得诺奖之间时程最短的历史记录,可能科学界也有急于为屡做诺奖铺路石的贤伉俪予以补偿的情怀。 阅读索引: 【原子弹英雄谱 1 】伟大的理论预言
7435 次阅读|18 个评论
【原子弹英雄谱1】伟大的理论预言
热度 20 yangjianjun 2015-8-29 22:18
1945 年7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Trinity”在美国墨西哥州试爆成功。接下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8月6日和9日,首次用于战争的两颗原子弹“小男孩”和“胖子”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上空爆响。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成为压垮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一捆稻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随即烟消云散。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原子弹首爆70周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故为此辑,以向核物理事业的科学英雄们致敬。 说起原子弹的基础科学先驱,一个人物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被忽略,他就是神一样的人物:老爱,爱因斯坦。若将其称为原子弹乃至核能利用的“理论鼻祖”,一点都不为过。 图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 、爱因斯坦奇迹年 1905 年,尚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担任三级技术员,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完成了6篇学术论文,都发表在当时国际物理学界最有声望的刊物《物理学杂志》(Annalen der Physik)上。这6篇论文在物理学3个领域中做出4项开创性贡献。1967年,英国天文学家惠特罗(G. J. Whitrow)在他编的访谈录《爱因斯坦,其人以及其贡献》中,就把1905年称为“爱因斯坦奇迹年”(Einstein’s annus mirabilis)。 2004 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告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Physics),理由是:鉴于物理学对于了解自然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以及物理教育对于人类发展的必要性,同时“意识到2005年是爱因斯坦作出了为现代物理学奠定基础的开创性科学发现的一百周年”。 后世也有人感叹,单凭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科学贡献,完全值得授予3项诺贝尔奖。 2 、质能方程 爱因斯坦在1905年完成的论文中,其中一篇就是“物体所含能量与它的惯性有关吗”?(Annalender Physik,18:639,1905)。这篇简短的论文中,老爱用仅有的7个公式推演,最后得到一个隐含的公式,即质能方程:E=mc^2. 在论文的最后,老爱断言“如果理论与事实相符,物体的辐射必与质量的损益相关”。 质能方程已经成为科学史上最为著名的物理方程之一。英国科学期刊《物理世界》曾组织一次史上“最伟大公式”的评选,质能方程名列第五,排序在前的依次是:麦克斯韦方程、欧拉公式、牛二定律、勾股定理。 质能方程预见了原子能时代的到来,但在当时该理论并不为人关注,更多的却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寻求严格实验支持的验证工作时至今日仍在持续,2008年11月《科学》杂志还报道了法国理论物理中心Laurent Lellouch团队的一项验证工作。文章当时能得以发表,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推理严密而简洁,实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其二、彼时老爱的良好发表记录至少已在期刊编辑中树立声誉;其三、那个时代,也是草根英雄辈出的时代。 3 、上马原子弹工程的最强音 1933 年由于德国反犹运动日趋严峻,54岁的老爱被迫加入美国籍。彼时,老爱已经声名鹊起,成为科学界无人可匹敌的巨星。1939年8月,在一批科学家的强烈建议下,发出了那封著名的“爱因斯坦向罗斯福总统的署名信”。信件的要旨就是敦促美国政府尽快启动原子弹工程计划,信中甚至预言了原子弹的基本特征“这种新的现象将引导着炸弹的构造,并且这是有可能的--尽管还不是那么确定--威力十分巨大的炸弹将因此而可能被制造出来。这样一颗单个的炸弹,用船运载,并在港口爆炸,将可能会摧毁整个港口以及周围的环境。然而,这样的炸弹对于空中运输可能显得太过于沉重”。 由于爱因斯坦的卓越声望,罗斯福总统收到信件后不得不认真考虑该建议,随即成立“铀顾问委员会”,专责原子弹的研究计划工作。
18318 次阅读|37 个评论
希望,在前方(三十六)
panpine 2015-7-23 21:16
和我一块儿来到这里的同学不久前写了一篇日志,描述她在长崎-原子弹爆炸博物馆观看受难者影像的复杂心情。即便只是从她拍下的相片里看到只影片像,也足够理解作为国人内心涌起的冲撞和动摇。战争是政治家们失败的决策,是极少数居心叵测的人自以为的民族自强和自尊心掀起的惊涛骇浪,无论初衷在哪里,在动乱里面,无人得到安生。来到日本,起初心情同样复杂,这个民族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谅的,那少数几张我不小心看到的照片,从第一眼就再也没有消失过,若是它们不经意地在脑海里闪过,心中便要燃起疼痛和愤怒,是怎样的人类才可以做出那样的事情,是怎样的文化才能够锻造出那样无知又残忍的心肠。表面上我尽量适应着这个国家礼貌的习俗,内底里我却认为他们并非真心。于是,我一直行走在一种奇怪的融入与对抗当中,直到最近。 我曾不负责任地对别人说,这里的人很礼貌,但是内在却没有很多有意义、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天知道,我哪里来的勇气和愚蠢在另外一个国家说这样的话。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突然慢慢安静下来的周遭,还有慢慢油生起来的疑惑和后悔。有许多事情,不说出来的时候,总也不明白,总也不对劲,当真正说出来的那一刻,才突然一下明白了不明白、不对劲背后的原因。这个原因是,一直处于拒绝位置的人其实是我,而我在某些没有认识的情况下成为了相对严厉的人。回想这近一半的旅程,客观的讲,这里的女性和中国的女性一样温柔美丽,她们代表了日本纯净、真实、艺术、优美的一面;这里的男性,话语不多,笑点很低,停顿点很突然,或许是传统以来的性别优越感,仅从简单的交往来看,的确是有可能做出奇怪事情的人。 我相信了,如果多一份理解,我们会看到多一些彼此,世界会多一些和平和温暖,少一些敌视和灾难。
1129 次阅读|0 个评论
抢救历史,关键是想抢救什么?想给后人留下什么?
热度 1 yangxintie1 2015-2-7 23:19
1.对于过去的奋斗者,满怀敬意! 2.历史不尽人意,那时牺牲和奉献也不公平,要看背景,国际大背景,美国神童,麦克拉马拉参谋总长,认真设计100颗原子弹炸掉中国工人的一半,全部城市的工业区,时间是1964年。 苏联总参谋部设计对中国核基地进行外科式的手术是70年代, 我国核工业多牺牲,讲奉献,以苦为荣是在这个背景下形成的,别的军工部门也是这样, 有些苦和累,牺牲和痛苦也是自找的, 举几个例子, 40年多前,在一个深山的某研究所里面,一群技术人员在检查某发动机最后一次试验,明天就是庆功的日子了,突然一声巨响,爆炸的冲击波,把一条沟里面所有的楼房玻璃都打掉了,狂飙所到之处,人身上的衣服都被吹光了,当然这个实验室工作人员,无一幸免。其实还有几个是生产厂的,他们本来可以不参加这么危险的试验,但是为了大干快上,一起把生命的火花,熄灭在那个深山峻岭之中。至今,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我因为当年接待牺牲烈士家属,陪送他们妻儿回家,所以永远记着这些事情。 还有一件事情,一个火箭燃料试验的发动机燃烧室燃烧室控制计算机突然有故障,水循环断了,要爆炸了,一个研究员端着灭火器要往防爆墙里面冲,被老同志拦住了,接着就听到轰的一声。 没有半年,在另一个试制的工厂实验室,眼看着研制成功的某装备又发生了爆炸的苗头,老同志自己提着灭火器跑进去了,那个年轻的支部书记二话没说,什么也不用想了,也跟着跑进去了,拿着灭火器,只想着挡在老同志的前面。这都是真实的例子,发生在离现在还不到十五年,由于行业制度的信息限制,还没有人想到抢救这些历史,也许会被遗忘。 现在要抢救这些历史,关键是想抢救什么?想给后人留下什么?
个人分类: 胆剑篇|2586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剪梅·原子弹
热度 2 kongmoon 2014-12-9 09:34
元素天然铀至极,不堪重负,自溃崩离。 裂生中子互携提,摧破芳邻,连锁奔袭。 铀柱裹填炸药泥,高爆临界,裂变无遗。 质能转换力无敌,若问核威,广岛长崎。   天然的元素最重的是铀元素,原子序数92,92以上的都属于人造元素,为什么呢?原来原子核序数大于92的元素会不堪重负,达到临界质量时自行发生裂变。铀的放射性同位素铀235在达到临界质量时会发生裂变,也就是原子核分裂成2~3个比较轻的原子核,同时产生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会让相邻的铀235发生裂变,如此反复循环,也叫链式反应。该反应是在几个毫秒之内就完成的。   裂变过程中会损失质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 2 ,其释放的能量是等质量TNT的几万到几十万倍,这就是原子能。利用裂变原理做成炸弹就是原子弹。其原理相当简单:利用高爆炸药裹住铀棒,爆炸将铀压缩到一定程度有就会发生裂变,从而释放出大量的原子能摧毁目标。1945年,落在广岛的原子弹叫“小男孩”,用的就是铀235。落在长崎的叫“胖子”,用的不是铀,而是人造元素钚,   既然那么简单,为什么伊朗朝鲜等对原子弹梦寐以求的独裁国家造不出来呢?无非两点:首先提炼高纯度的铀235难度非常大,不啻于登天。其次就是包裹核料的弹壳材料强度要异常的高,否则爆炸所产生的压力无法引起核反应,这些条件需要强大的国力和科技的支持。
个人分类: 物理|2141 次阅读|6 个评论
科学家的道德责任
newlight 2014-11-17 07:17
书名:《为第三帝国服务》(Serving the Reich) 作者:菲利普•博尔(Philip Ball) 出版社:Vintage 出版时间:平装本2014年10月出版 本年度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最近公布了提名名单,六部作品入选。在科学题材图书奖中,这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世界各地出版的英语科学图书,只要能在英国买到的,都可以入选。 今年的提名名单中大部分属于科普类图书。《改变世界的七个元素》( Seven Elements That Have Changed the World )讲述了铁、碳、金、银、铀、钛和硅这七种在人类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元素。《完美理论》( The Perfect Theory )写的是从1915年爱因斯坦首次提出广义相对论之后的一百年中,科学界在求证过程中的合作与纷争。《癌症编年史》( The Cancer Chronicles )的作者从医学科学到家庭环境各方面讲述癌症,结合科学知识和个人体验,详尽而感人。《神奇的材料》( Stuff Matters )说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各种材料的神奇特性。《消化道之旅》( Gulp )则是用诙谐的笔调向读者讲解人类消化道的作用,即食物在消化道内“从头至尾”的旅程。 不过今年初选名单中最特别的一本书是《为第三帝国服务》( Serving the Reich ),既是一本历史作品,也是对科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反思。本书作者菲利普•博尔(Philip Ball)曾在《自然》杂志当了20多年的编辑,现在是独立撰稿人,写过好几本颇受好评的科普图书,这部新作试图通过对纳粹德国时期几位著名物理学家行为言论的回顾分析,探讨科学家身负的道德责任。 1930年代纳粹上台之后,即开始实施针对犹太人的驱逐排挤政策,科学界也不能幸免,许多犹太科学家被迫离职或逃亡。有些德国科学家或是出于贪婪嫉妒,或是相信“雅利安人”具有高贵血统而对这些手段十分支持。对这些人历史已有明确的判断,但是对于另一些科学家,那些在纳粹统治下企图“保持中立”,远离政治,坚持科学发现高于道义责任的人,情况就比较复杂,他们的动机也更值得深思。 在《为第三帝国服务》一书中,作者选择了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杰出的德国物理学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第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量子理论的创始人,1930年代前他就已是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威廉皇帝学会的主席。当纳粹开始驱逐学会中的犹太科学家时,他保持了沉默,拒绝参与同道的公开抗议,但是到1936年他自己也遭受攻击排挤,从学会主席的位置上退休了。博尔对他的批判较为轻微,认为普朗克是一个正直的学者,但其理念保守,坚持科学无政治性,只会等待而无力抗争。 书中分析的第二位物理学家是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量子理论的重要人物,“测不准原理”的提出者。二战期间海森堡是德国原子弹项目的主管,但他本人并非纳粹的积极拥护者。海森堡服务于第三帝国的动机还成了一部话剧《哥本哈根》的题材,这部话剧选择了1941年海森堡与其好友、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在哥本哈根的一次会面的经过虚构而成,反映了海森堡的内心挣扎,演出后受到高度评价。二战之后海森堡宣称自己曾故意拖延原子弹项目的进展,让纳粹德国迟迟得不到这一决定性武器,不少人接受了这一说法,但是《为第三帝国服务》作者指出这一说法并无相应的证据支持。 第三位物理学家更具争议,彼得•德拜(Peter Debye)是一位荷兰物理学家,过去的说法是说德拜不关心政治、对纳粹不满,以至于在1940年离开德国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但前几年一位荷兰记者提出各种证据,指称德拜为纳粹同情者,这些指控随后又被另一位历史学家推翻,闹出了一场风波。 本书作者对这三位物理学家的动机分析十分客观中肯,他指出像海森堡和德拜这样的人物,他们的最大问题是对自己为第三帝国服务的行为毫无反省之意,科学家如果忽略了自己的道德责任,就有走上歧途的危险。不管会不会夺得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为第三帝国服务》都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作品。 《深圳特区报》稿件
个人分类: 人文图书|43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看核武老人回忆有关蘑菇云的故事有感
yangxintie1 2014-8-22 18:15
  《核武老人26年吐血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核基地生活!》易读整理版: http://www.yiread.com/art_6708_1450.html 看了以后很令人感动。这个青海221厂老人的经过艺术加工的回忆录,浓缩了多人的故事,确实催人泪下,这里面的事情,有些后人知道,有些还不知道,我想后人一定感兴趣继续挖掘。    凡是那个年代参加过保密国防项目研制的人都觉得这个本子写的好,很身临其境,这个原作者魏老工程师尽管历经坎坷,现在还活着,在山东黄岛,刚好也是您的同乡。他的名字叫魏世杰,中物院副研究员,退休后成为科普作家,出版有《东方蘑菇云》等10余种图书,曾在《科幻世界》发表科幻小说《星际之恋》、《洗手》等作品。    挖掘这些题材,我觉得很好,其实原子弹最难的部件是起爆的炸药设计,看起来这是个属于个常规武器问题的研究,但是无论核试验成功,以致他的小型化,甚至他的从大气核试验转入地下核试验,都离不开它。    为这个炸药元件的研制,死了不知多少人,我自己虽然没有参加原子弹的制造,但是那国防工程的大山,那些排除未爆炸引信的焦虑,未扑灭山火面前的焚烧和烘烤,武器研制的爆炸,失去亲人的悲痛,以及为排除武器发生爆燃而进行计算机编程和计算的日日夜夜,真是历历在目。故献诗一首,以为纪念。也献给当年为国防献出青春的一代人:   青海湖畔白云淡   草原疾风红旗漫   敢有牺牲多情愁   蘑菇云里笑永留 由于魏老书的感召,我们前年夏天专门去了青海湖边的海晏厂,参观了那个原子弹制造博物馆,有些原来并不知道的秘密眼前,可惜我们都老了,没有带孩子,如果带上孩子,那既是科技又是人生的净化,想不到核爆炸的炸药芯就是拿铁皮桶熬热了浇出来的,想不到防爆土岗之间安排的那些原子弹研制的试验室如此简陋。我们在烈士的陵墓前作了祭奠并留影留念 其中一个和我们相约去金银滩原子弹基地的后人,是个在原子城长大的美丽的女孩,回故乡参观时很激动,她父亲是75,76年以后的基地某分厂政委,这次返回故乡掩盖不住激动,多去了几个分厂,还多去了一些分厂一下,回来腰椎痛不欲生,也不出查不出病因,后来一查是得了骨癌。搞原子弹的很多人骨质都不太好,也多有骨癌,还有些人也说不出为什么,就得了骨质疏松,一碰就断。西宁城和一些别的城市,还住着一些当年的家属,他(她)们都是全家为国家作出牺牲。很少听到他们的诉求。那个当年在原子城长大的美丽的女孩,她的回来就得了这种莫名其妙的病,骨癌转移,可惜,她本来还可以在某厂总工的位子上为国家出力,我们本来还谈过挖掘这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可惜他得病后没有一年就走了,也许是前辈冥冥之中在召唤吧,让我们都感到非常惋惜。 看到有写这方面素材的影视,叫青海花儿,比魏老的原著在精神上写的要差。看过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我们希望有更高水平的编导,把这个震撼人心题材再一次搬上银幕。 最后让我们祝愿还活着的国防献身的勇士和他们的后代生活美满,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胆剑篇|36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迈特纳和哈恩: 原子弹时代的序曲及其争议
热度 6 maqingping 2014-8-5 13:33
原子 弹时 代序曲的 历 史事 实 是比 较 清晰的。哈恩 ( Otto Hahn, 1879 –1968 ) 和斯特拉斯曼 ( Friedrich Wilhelm Fritz Strassmann1902–1980 ) 在 1938 年 发现 中子 轰击铀 后 产 生了原子序数低于 铀 的 元 素 钡, 并将 这 一 发现 通 报 了在瑞典的莉 泽 · 迈 特 纳 ( Lise Meitner , 1878 –1968 ) 。 迈 特 纳 和她的外甥弗里施 ( Otto Robert Frisch , 1904 –1979 ) 提出了核裂 变 的概念及物理模型。核裂 变 的 发现 把人 类带 入了原子 弹时 代 (核武器时代) 。哈恩因 “发现核裂变” 获 得了 1944 年的 诺贝尔 化学 奖。虽然有些文章称迈特纳是“原子弹之母” ,但是迈特纳和哈恩都强烈反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博文《 把人类带入原子弹时代的科学实验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79604-785517.html )有一段介绍了核裂变的发现: “ 1934-1938 年期间,哈恩、迈特纳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靶,发现了很多嬗变产物。开始,他们和不少科学家一样认为这些嬗变产物是超铀元素。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迈特纳不再受奥地利人身份的保护。 1938 年 7 月她经荷兰、丹麦逃到瑞典。在策划逃跑时,哈恩将母亲留下的钻石戒指送给迈特纳以备路上贿赂之用。战后迈特纳为自己在 1938 年前对纳粹德国政策的沉默表示了深刻反省和自责,并对哈恩的不作为也做了严词批评。 迈特纳逃走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继续进行中子轰击铀靶的实验。他们发现中子轰击后的样品中的元素像是钡。 1938 年 11 月哈恩到哥本哈根与玻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 1885 –1962 ,因对原子结构和量子理论的贡献获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奖,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领头人)和迈特纳讨论了他们的发现。 1938 年 12 月,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仔细鉴定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非常可能是放射性钡。样品中发现了元素钡,说明中子轰击铀靶产生的不都是超铀元素,而可能是伊达 · 诺达克猜想的铀核分裂为较轻元素。 1938 年 12 月 19 日哈恩将这一结果写信告知自己的长期合作者迈特纳:“我们越来越接近一个可怕的结论:我们的镭同位素性状不像镭,而像钡。 …… 也许你能提供一个绝妙的解释。我们自己认识到它不可能实际上分裂成钡。”( we are more and more coming to the awful conclusion that our Ra isotopes behave not like Ra, but like Ba. ... Perhaps you can suggest some fantastic explanation. We ourselves realize that it can't really burst into Ba. ) 1938 年 12 月 22 日哈恩投稿Naturwissenschaften (自然科学)报告他们的发现,中子轰击铀靶的产物可能不是以前认为的超铀元素,而是鍀和铂族金属。到 1939 年 1 月,哈恩发表了修改版,肯定他们发现的是钡、镧、铈等较轻的元素。 1938 年圣诞节,奥托 · 弗里施( Otto Robert Frisch , 1904 –1979 )到瑞典看望自己姨母迈特纳,他们认为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中,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分裂为质量相近的两个较轻元素,钡和氪,并释放数个中子和大量能量,弗里施使用 ” 裂变”( fission )来命名这一过程。他们用原子核的“油滴模型” (droplet model) 来解释这一过程,并提出自然中没有稳定超铀元素的原因是过多质子形成的静电斥力超过了强相互作用核力。迈特纳和弗里施的犹太人身份,使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不能与他们发表同一篇文章。迈特纳和弗里施的文章发表在 1939 年 2 月 11 日的 Nature 杂志。瑞典皇家科学院在 1945年11月15日宣布,因哈恩发现核裂变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哈恩。不少当代学者认为迈特纳或迈特纳和弗里施应该因同一工作得到诺贝尔物理奖。” 大 约 从 1981 年开始, 为迈 特 纳 未 获诺贝尔奖鸣 冤的文章、 专 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比较著名的有露丝 · 莱文 · 斯莫( Ruth Lewin Sime )的《 莉 泽 · 迈 特 纳:物理学一生 》( Lise Meitner: A Life in Physics )、 帕特里 夏 · 瑞弗( Patricia Rife )的《 莉 泽 · 迈 特 纳与核时代的黎明 》( Lise Meitner and the Dawn of the Nuclear Age )。有作者批评 斯莫的著作失实,斯莫作《谁的传奇》( Whose legend? N.T.M. 8 (2000):77-84 )予以反击。《中国科学报》也发表过有类似观点的文章。 这 些文章和 专 著 主 要有下面 几 个 观 点: 1 ) 迈 特 纳应该获诺贝尔 物理 奖 ,哈恩得到 诺贝尔奖 是不公平的 ; 2 )哈恩否 认迈 特 纳 的 贡 献 ; 3 ) 迈 特 纳对 哈恩 - 斯特拉斯曼的 实验 也作出了 贡 献 ; 4 )哈恩和迈特纳在战后因哈恩否定迈特纳的贡献而关系冷淡,哈恩的人品有问题 。 这篇博文打算讨论一下这些观点。 一、 迈 特 纳是否应获诺贝尔 物理 奖及哈恩获奖的公正性 近二、三十年来 , 科学史家基本上都同意 迈 特 纳 和弗里施的核裂 变 理 论 确 实 是 诺贝尔奖级的 成果,他 们应该 因核裂 变 理 论获 得 诺贝尔 物理 奖 。 诺贝尔奖 委 员 会授予哈恩 诺贝尔 化学 奖 的理由只提到“ 发现 核裂 变 ” ,如果是这样, 斯特拉斯曼作 为 哈恩的合作者 应该 分享 诺贝尔 化学 奖 。 诺贝尔奖 委 员 会授予哈恩 诺贝尔 化学 奖时 只提到“ 发现 核裂 变 ” ,可能是目前争议的原因之一。 克 劳 斯 · 霍夫曼 ( Klaus Hoffmann ) 在《奥托 · 哈恩:成就与 责 任》 ( Otto Hahn: Achievement and Responsibility ) 中指出,如 诺奖 委 员 会以哈恩在放射化学 领域 的工作及 发现 核裂 变 而授 奖 ,就不会有目前 这样 大的争 议 。哈恩在 发现 核裂 变 前就已 经 因其他 发现 而多次被提名, 这 些 发现 也都是 诺贝尔奖 水平的。 迈 特 纳 在德国工作 时 的助手魏茨塞克( Carl Friedrich von Weizscker , 1912 –2007 , 著名物理学家) 认为 :“他(哈恩) 的 获奖 当之无愧 。 即使他没有做出 这 一(核裂 变 ) 发现 ,他的 获奖 也当之无愧。” ( He certainly did deserve this Nobel Prize. He would have deserved it even if he had not made this discovery. ) 1951 年 诺贝尔 化学 奖获 得者 、美国核科学家 格 伦 · 西博格 ( Glenn Theodore Seaborg , 1912 –1999 ) 高度 评 价哈恩的科学 贡 献:“我相信,把奥托 · 哈恩 称 为 放射化学之父和放射化学的近期分支核化学之父是恰当的。科学世界永 远 都 会 很感激他的天才。 ”( I believe that it is fair to refer to Otto Hahn as the father of radiochemistry and of its more recent offspring nuclear chemistry. For his special genius the world of science will be forever grateful. ) 迈 特 纳 也高度 评 价 了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 发现 核裂 变 的 实验 。 “ 奥托 · 哈恩和弗里茨 · 斯特拉斯曼 发现 核裂 变 ,开 创 了人 类历 史的一个新 时 代。依我看来, 让这 一 发现 背后的科学不同 寻 常的是, 这 一 发现 是 纯 粹由化学手段取得的”。 ( The discovery of nuclear fission by Otto Hahn and Fritz Strassmann opened up a new era in human history. It seems to me that what makes the science behind this discovery so remarkable is that it was achieved by purely chemical means. ) 斯特拉斯曼 补充说:“迈特纳教授说这一成就可以归功于化学。我需要做一小点纠正。化学只能分离各种物质,不能确认这些物质。哈恩教授的方法做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的成就所在。”( Professor Meitner stated that the succes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chemistry. I have to make a slight correction. Chemistry merely isolated the individual substances,it did not precisely identify them. It took Professor Hahn's method to do this.This is where his achievement lies. ) 从 这 些著名科学家的 观 点来看,哈恩得 奖 当之无愧,授 奖的可能 不公平只在于 诺奖 委 员 会 仅把“发现核裂变”的奖授予哈恩一人。如果只靠这一项发现就可获奖,斯特拉斯曼显然也应该获奖。而迈特纳和弗里施的物理解释,也是诺贝尔奖水平的成果。 有人认为,迈特纳和弗里施并不是仅有的能够做出物理学解释的科学家,他们的这一成就更多的是由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向迈特纳通报了他们的实验结果。很多物理学家如果得到同样的实验信息也可以做出这一发现。但是这一点并不能降低迈特纳和弗里施贡献的重要意义。沃森( James Dewey Watson, 1928- )和克里克( Francis Harry Compton Crick, 1916 –2004 )发现 DNA 双螺旋模型的部分原因是他们先得到了富兰克林( Rosalind Elsie Franklin , 1920 – 1958 )和威尔金斯( Maurice Hugh Frederick Wilkins , 1916 –2004 )的 DNA 的 X 射线衍射实验结果。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得 1962 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因此,迈特纳和弗里施如果获奖,当之无愧。不过,做出诺贝尔奖水平成果而未获奖的科学家大有人在。迈特纳和弗里施没有获奖,应该是诺奖 委 员 会 的失误,不是哈恩的错。 哈恩对核化学及核科学的贡献可能要大于迈特纳,他的获奖也是当之无愧的。哈恩也清楚迈特纳和斯特拉斯曼的贡献,他把 121000 瑞典克朗奖金的 10000 多克朗给了斯特拉斯曼,还有一部分(未透露数目)给了迈特纳。迈特纳将其全部捐给了爱因斯坦主持的资助原子物理学家委员会 (Aid Committee for Atomic Physicists) 。 二. 哈恩是否一直否认迈特纳的贡献 哈恩在诺贝尔奖讲演中将核裂变的物理解释归功于迈特纳和弗里施。在这一点上应该没有什么疑点。在诺贝尔奖讲演中 , 哈恩指出: “在铀产生钡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后,莉泽 · 迈特纳和 O. R. 弗里施立即发表了一篇快报文章,使用玻尔的核模型,提出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重核分裂为两个轻核,总电荷数与裂变前相同。 迈特纳和弗里施也从元素周期表的质量亏损曲线估计了这一反应释放的巨大能量。…迈特纳和弗里施很快证明了以前认为是超铀元素的放射性产物实际上不是超铀元素,而是分裂产生的碎片。…‘核裂变’这一术语来自迈特纳和弗里施。”( Immediately after the first publication on the production of barium from uranium, there appears as a first communication an article by Lise Meitner and O. R. Frisch in which the possibility of a breakdown of heavy atomic nuclei into two lighter ones, with total charges equal to that of the original nucleus, was explained with the aidof Bohr’s model of the original nucleus. Meitner and Frisch also estimated the exceptionally high energy output to be expected from this reaction from the curves of the mass deficiencies of the elements in the Periodic Table. … Meitner and Frisch soon proved that the active breakdown products, previously considered to be transuraniums, were in fact not transuraniums but fragments produced by splitting. … The expression ‘nuclear fission’, kernspaltung, or fission nucléaire is due to Meitner and Frisch. ) 目前有争议的是迈特纳对化学实验发现核裂变的贡献。 斯莫 认为迈特纳对化学实验也做了贡献,而哈恩否认迈特纳在化学实验中的功绩。在迈特纳逃离德国之前,她密切参与了中子轰击铀的实验,并且在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最后完成前,哈恩到丹麦与迈特纳做过交流。因此,迈特纳可能对实验提出了重要建议。 斯莫 并且从为人上对哈恩做了严厉批评。有几位学者批评 斯莫 的观点,认为她的说法属于臆想,不是事实。 斯莫 对此做了反批评。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细节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依据现有的正式发表文章,我们只能说,提供核裂变证据的化学实验是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完成的。 迈特纳的科学历程开始得非常坎坷。人类社会包括科学界在二十世纪初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性别歧视,迈特纳是第一个被允许进入普朗克( 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 1858 –1947 ,德国物理学家,因提出量子论获 1918 年诺贝尔物理奖) 课堂的女性(1907年)。在此之前,普朗克拒绝让女性听他的课。她在 1905 年获维也纳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多年作为志愿者 / 访问学者在实验室工作,不能得到正式位置。当 1913 年她 35 岁时得到布拉格大学提供的副教授聘书时,威廉皇帝研究院才提供她正式职位。由于迈特纳的突出才能和很多成果,她在 1926 年成为德国第一位物理学女正教授。 从1908年她成为普朗克的研究助理开始直到1938年被迫逃离德国,迈特纳与哈恩有长达三十年的科研合作关系。 核裂变发现后,科学界把主要的荣誉给了哈恩,迈特纳的贡献未得到应有的宣传和承认。迈特纳和哈恩密切合作三十年,哈恩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更多地强调他与迈特纳的长期合作以及迈特纳的贡献。而哈恩在各种公众场合讲述发现核裂变过程的时候,很少提到他与迈特纳的长期合作。哈恩的做法让迈特纳失望、伤心,迈特纳的其他朋友也对此不满。战后德国科学界讲述核化学和核物理时,常把她称为哈恩的长期合作者( coworker )。虽然迈特纳与哈恩长期合作,但是迈特纳有自己的实验室和团队,也独立做出了很多第一流的工作。因此,迈特纳曾致信哈恩表示不满,并质问如果哈恩被称为迈特纳的长期合作者,哈恩会怎么想。哈恩战后是威廉皇帝研究院的最后一任院长,改名后的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第一任院长,他是可能影响科学界舆论的。如果哈恩站出来为迈特纳说话,科学界可能给迈特纳更多的承认。可是哈恩没有积极地站出来为迈特纳说话,而是把她看成一位对荣誉有些计较的朋友,这确实是令人遗憾的。不过除了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外,迈特纳的贡献还是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1946 年访美时被全国新闻俱乐部( National Press Club )评为“年度妇女”( woman of the year ),与杜鲁门总统共进晚餐。 1949 年获德国物理学会马克斯·普朗克奖章。 1955 年获德国化学会奥托·哈恩奖(由哈恩提名)。 1957 年被德国总统 特奥多 尔 · 豪 斯( Theodor Heuss , 1884 –1963 )授予德国科学家最高荣誉(由哈恩提名)。 1966 年迈特纳与哈恩、斯特拉斯曼同时获得美国总统(林登 · 约翰逊)和原子能委员会颁发的 恩里科 · 费米奖。因迈特纳患病不能远行, 诺贝尔 化学 奖获 得者 、美国核科学家 格 伦 · 西博格 赴英国登门将 恩里科 · 费米奖授予迈特纳。 有文章给出哈恩得到迈特纳应有荣誉的一个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恩奔赴前线参战。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迈特纳在试验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镤。但这个成果 1918 年被报道时,哈恩是第一作者,迈特纳仅仅是哈恩的‘助手’”。这种说法不准确,哈恩在 1916 年 12 月已调回到柏林德军总部,可以重新开始他的放射化学研究。镤是哈恩和迈特纳在 1917-1918 年共同发现的,不是迈特纳单独发现的。 有文章称“ 迈特纳跟弗里希提出了一个物理学上的新概念、一类新的核反应——裂变。刚过一页的短文里,二人描绘了铀裂变的基本图景,并且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后来,迈特纳又用实验验证了裂变。但这项成绩又一次被记在了哈恩的身上。 1944 年,哈恩独自一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因为担心承认和犹太人合作会危及自己的工作甚至是生命,哈恩在获奖前后一段时间,否认曾与迈特纳合作。”这种说法不准确: 1 ) 虽然哈恩获得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该奖是 1945 年 11 月 15 日补授的,哈恩和其他 9 位德国核科学家已经在盟军俘虏营呆了半年多了,不应该有害怕纳粹迫害的问题; 2 )用 实验验证了裂变理论的是迈特纳的外甥弗里施,不是迈特纳; 3 ) 哈恩从来没有否认迈特纳和弗里施提出了核裂变的物理理论。 三、迈 特 纳对 哈恩 - 斯特拉斯曼 实验的贡献 迈特纳和哈恩长期合作, 中子轰击铀靶实验的前期工作当然有迈特纳的贡献。 至于迈特纳对哈恩、斯特劳斯曼核裂变实验的贡献, 斯莫 的观点大多是推测。 迈特纳逃离德国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继续进行中子轰击铀靶的实验。他们发现中子轰击后的样品中的元素像是钡,这一部分工作应该没有迈特纳的直接参与。 1938 年 12 月,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仔细鉴定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非常可能是放射性钡。 1938 年 12 月 19 日哈恩将这一结果写信告知自己的长期合作者迈特纳:“我们越来越接近一个可怕的结论:我们的镭同位素性状不像镭,而像钡。 …… 也许你能提供一个绝妙的解释。”从这些资料来看,虽然迈特纳参与了中子轰击铀靶的实验,但是有关钡的结果是她逃离德国后才发现的。 迈特纳并未对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在实验发现核裂变中的功绩提出异议。因此,核裂变发现的功绩归属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化学实验发现属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物理模型属于迈特纳和弗里施。诺贝尔奖委员会授奖可能不公平,但这不是哈恩所能改变的,因此不能算是哈恩的责任。 哈恩没有让迈特纳分享化学实验发现核裂变产物的荣誉,这一点是否公平,见智见仁,除了当事人外他人很难做出准确判断。哈恩不认为迈特纳在化学实验上对核裂变的发现做了贡献。据 克 劳 斯 · 霍夫曼 ( Klaus Hoffmann )的 《奥托 · 哈恩:成就与 责 任》 ,哈恩说,如果莉泽留在柏林,恐怕她可能禁止我研究铀裂变( Otto Hahn said, I fear that Lischen might forbidden the fission of uranium to me if she had remained in Berlin )。哈恩的这种言论是基于事实的判断,还是想否认迈特纳对 化学实验发现核裂变的贡献,恐怕只有迈特纳和哈恩两人清楚。迈特纳个人并没有要求在化学实验发现核裂变上的荣誉。如前所述,哈恩确实可以在各种场合多提到他们的合作关系和迈特纳的贡献,多考虑迈特纳的感受,对密切合作三十年的同事和朋友多关心一些,这样会更有助于迈特纳的研究工作和保持他们的友谊。 四、 哈恩的人品及哈恩和迈特纳在战后的关系 哈恩在战前和战争期间不赞同纳粹政策,保护对纳粹不满的同事,他的妻子( Edith Junghans )也参与过帮助犹太人,但是他选择留在德国工作。在诺贝尔奖获奖演讲中,哈恩提到:“实际 上, 战 争期 间 我 们继续 工作并 发 表 实验结 果。我 们为 此高 兴 。但不是所有人都是 这样 。德国之外的人一般不了解 过 去十年中大多数德国人是在怎 样 的 压 力下生活 的 。”( In actuality, during the war we carried on with our work and published it. Of that we are glad. But not all are. There are not many outside Germany to whom it is clear under what pressure most people in Germany lived during the last ten years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虽然迈特纳被数次邀请回德国工作,但她均婉拒了。她和哈恩在不少方面有意见分歧,哈恩更强调德国人战争期间受纳粹的压迫、盟军对德国的占领和战后初期德国人生活的困难;迈特纳更多想到的是纳粹的罪行、前同事在纳粹统治下对纳粹罪行的沉默和德国给其他国家带来的灾难,她对哈恩的态度持批评意见。哈恩作为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第一任院长直到 1960 年成为名誉院长,在德国科学界的声望如日中天,在国际科学界也极有影响。而迈特纳则越来越远离科学界的核心圈子。两人渐行渐远,不过仍保持联系。他们都反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哈恩在回忆录中称迈特纳是他的终生朋友。哈恩在迈特纳逃难时把母亲留给他的钻戒送给了迈特纳,迈特纳独身一辈子,她的外甥媳妇戴着哈恩母亲传下的钻戒。哈恩于 1968 年 7 月 28 日去世,迈特纳的家人因担心病重的迈特纳承受不了这一消息而没有告诉她。同年 10 月 27 日,迈特纳去世。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在哈恩去世的讣告中表示: “ 7 月 28 日,我 们 的名誉院 长 奥托•哈恩在他人生的第 90 年去世了。他的名字将作 为 原子 时 代奠基人被 记录 在人 类历 史上。德国和世界失去了一位 其正直和 谦 卑同 样 卓越的学者。 马 克斯 · 普朗克研究院哀悼他的奠基人,他在 战 后 继续 了威廉皇帝研究院的任 务 和 传统 ;哀悼一位 优 秀和深受 爱 戴的人,他将 活在所有有机会 见过 他的人的 记忆 中。他的工作将 继续 下去。我 们 以非常感激和崇敬的 心情 怀 念他 。 ”( On 28 July, in his 90th year, our Honorary President Otto Hahn passed away. His name will be record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ity as the founder of the atomic age. In him Germany and the world have lost a scholar who was distinguished in equal measure by his integrity and personal humility. The Max Planck Society mourns its founder, who continued the tasks and traditions of the Kaiser Wilhelm Society after the war, and mourns also a good and much loved human being, who will live in the memories of all who had the chance to meet him. His work will continue. We remember him with deep gratitude and admiration. ) 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讣告表示: “ 奥托 · 哈恩的成就 举 世皆知,在科学史上将居特殊地位。他也将因其完整的 人格、 宽 容精 神、 对 合理使用科学 发现 的信念和 人性而被 怀 念 。 ”( Otto Hahn's achievements are known universally and will hold a special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He is remembered too for his whole character, his generosity of spirit, his belief in the proper use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and for his humanity. )
个人分类: 物理|10470 次阅读|13 个评论
把人类带入原子弹时代的科学实验(续)
热度 10 maqingping 2014-4-22 22:22
五、费米等人的实验 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 因用中子轰击靶元素产生放射性和超铀元素获得 1938 年诺贝尔物理奖。他到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奖后没有回国,而是与全家前往美国,于 1939 年 1 月 2 日到达纽约市。五所大学向他提供了教授职位,他最后决定到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费米离开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意大利政府在 1938 年颁布了种族法,而费米的妻子是犹太人。 玻尔 1939 年 1 月到普林斯顿大学讲学,带来了 哈恩 - 斯特拉斯曼实验及迈特纳与弗里施的理论解释和弗里施实验的信息。两位 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家,拉比( IsidorIsaac Rabi , 1898 –1988 )和兰姆( Willis EugeneLamb, Jr. 1913 –2008 ),正在普林斯顿大学工作,他们把信息带回给费米。拉比是波兰出生的犹太人,在美国长大,因发现核磁共振获得 1944 年诺贝尔物理奖。兰姆因氢光谱精细结构方面的发现获得 1955 年诺贝尔物理奖。拉比和兰姆带回的这个消息对费米来说是有点尴尬,因为这些发现说明诺达克是正确的,而费米否定了她的意见,并且费米刚得到的诺贝尔奖的部分原因是发现“超铀元素”。 得到这个消息后,费米和哥伦比亚大学的其他物理学家决定重复上述实验,测定裂变释放的能量。他们在 1939 年 1 月 25 日做了实验,实验团队包括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 Herbert Lawrence Anderson , 1914 –1988 )、布斯( EugeneTheodore Booth , 1912 –2004 )、邓宁( John Ray Dunning , 1907 –1975 )、格拉索( G. NorrisGlasoe , 1902 –1987 )、斯拉克( FrancisGoddard Slack , 1897–1985 )。他们的文章《铀的裂变》( Fissionof uranium )后来发表在 1939 年 3 月 1 日出版的《物理评论》( PhysicalReview ),安德森为第一作者。第二天,乔治 · 华盛顿大学和华盛顿的卡内基研究所资助的第五届理论物理华盛顿会议在华盛顿市召开,玻尔和费米在会上公开讨论了铀裂变。核裂变的消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更多人重复这些实验。 哈尔班、约里奥 - 居里和 科瓦尔斯 基的实验是在 1939年3月8日完成的。费米、 安德森、汉斯坦( H. B. Hanstein )、 西拉德、 齐恩( Walter HenryZinn , 1906 –2000 ) 在 1939年3月15日也完成了同一实验。1939年3月18日费米到美国海军部做了关于核能潜在影响的讲演,得到海军1500美元的经费资助。 安德森、 费米和 汉斯坦的中子轰击铀核产生中子的文章发表在 4 月 15 日的《物理评论》。在 1939年4月, 哈尔班、约里奥 - 居里和 科瓦尔斯 基的得出每个裂变铀核产生 2-3个中子的结论, 安德森、 费米和西拉德等人也独立得到了同样结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苏联的科学家都开始寻求政府对裂变研究的支持。 安德森、 费米和西拉德 关于铀产生和吸收中子的文章发表在 8 月 1 日的《物理评论》。 六 、临界质量分析和英国的 MAUD 委员会与 “管合金”计划 要想制造原子弹,二代中子必须在飞出铀材料之前撞击到能裂变的铀核,从而产生下一代中子。能维持链式反应的裂变材料最小质量为临界质量。不同裂变材料的临界质量不同,铀材料中有效的裂变同位素是铀 -235 。关于发现铀 -235 是裂变材料有一个普拉切克到美国与玻尔会合后的故事。 1939 年 2 月 3 日早餐后,玻尔看到普拉切克和比利时物理学家 罗森菲尔 德 ( Léon Rosenfeld , 1904–1974) 一起聊天。他们在讨论 迈特纳和弗里施解释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结果的文章与弗里施的实验,玻尔听到这里,笑道:“他们工作带来的一个好处是我们不用操心超铀元素了。” 普拉切克回应道:“是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更糟。你怎么把它与你的核反应理论协调起来?” 普拉切克问玻尔,怎样解释慢中子而不是快中子引起铀核裂变?怎样解释慢中子引起铀核裂变而被钍核吸收?据说玻尔听到这里,脸马上变白,拉起 罗森菲尔 德,穿过校园回到他的办公室。他走到黑板前开始工作,画了一些草图,十分钟后停了下来。他已经得到 普拉切克关于铀核裂变问题的答案:慢中子的引致裂变截面一定是由于铀中的少量铀 -235 ;随着能量降低,慢中子波长增加,截面增加。玻尔的这一铀 -235 是裂变材料的结论并没有广泛传播出去。 有一项理论分析可能对发展原子弹竞赛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1939年5月1日在 约里奥 - 居里实验室工作的佩林在法国科学院通报( Comptes Rendus )发表了对铀临界质量的分析,他的结论是铀维持链式反应的临界质量在数顿以上。在这样的质量下,裂变材料可能在爆炸之前就会因过热而散失,因此,不能制造核弹。佩林的计算使约里奥 - 居里实验室的工作从此转向可控核反应堆,德国可能也因此没有开展像样的核武器计划。欧战结束时,格罗夫斯将军随盟军到德国接收核物理研究设施,发现德国核武器研究没有什么实质进展。 1939 年夏天弗里施离开丹麦到英国短期访问,战争爆发使他滞留。 1940 年 2 月,弗里施和鲁道夫 · 派尔斯( Rudolf Ernst Peierls , 1907 –1995 )计算出用铀 235 维持链式反应的临界质量为 1 千克左右,从理论上证明原子弹的实用性。派尔斯是德国出生的犹太人,希特勒上台时,他正由洛克菲勒奖学金资助在剑桥大学学习,就留在英国工作。弗里施和派尔斯合写了弗里施 - 派尔斯备忘录。在弗里施和派尔斯的工作之前,人们普遍认为铀的临界质量在数顿以上,即使可以制造原子弹,也不实用。弗里施 - 派尔斯备忘录第一次指明用少量可裂变铀 -235 制造原子弹,通过普通炸药把裂变材料聚到一起形成临界质量。备忘录也估计了爆炸的效应,从开始的冲击波到最后的放射性尘埃。他俩把文章送给他们的教授 奥列芬 特( MarcusMark Laurence Elwin Oliphant , 1901 –2000 ), 奥列芬 特通知了英国陆军防空科学调查委员会主席 蒂泽 德( Henry Thomas Tizard , 1885–1959 )。 1940 年 3 月,弗里施 - 派尔斯备忘录促使 蒂泽 德 成立了铀引爆军事应用( Military Application of UraniumDetonation, MAUD )委员会,主席为物理学家汤姆森( George Paget Thomson , 1892 –1975 ,因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获 1937 年诺贝尔物理奖 ),成员有 奥列芬 特、物理学家 布莱克 特( Patrick Maynard Stuart Blackett , 1897 –1974) )、查德威克、物理学家穆恩( Philip Burton Moon , 1907 –1994 )、考克饶夫 。在弗里施 - 派尔斯备忘录基础上,英国开始了代号“管合金”( Tube Alloys )的原子弹发展计划。 七、爱因斯坦-西拉德给罗斯福总统的信和美国政府的行动 哈恩和斯特拉斯曼、迈特纳和弗里施、弗里施、哈尔班等人的发现使科学界像受了电击一样,在美国工作的物理学家尤其是从欧洲来到美国的犹太人物理学家对他们工作的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些发现可用于制造核武器,而德国具有这方面的知识和人才,所以一旦德国早于其他国家发展出原子弹,世界历史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1939年7月 西拉德在与特勒( Edward Teller , 1908 –2003 ,物理学家, 后来的美国氢弹之父)和维格纳( Eugene Paul E. P. Wigner,1902 –1995 ,物理学家和数学家 )商讨后,决定劝说爱因斯坦与西拉德一起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提醒他最新科学发现使制造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成为可能,德国可能正在开展原子弹研究,建议美国开展核武器研究,敦促美国政府获取和储存铀矿石,并支持费米等人进行核链式反应的研究。特勒和维格纳都是匈牙利出生的犹太人。西拉德两次拜访爱因斯坦, 1939 年 8 月 2 日写成给罗斯福总统的信。 10 月 11 日该信由美国经济学家和银行家萨克斯( Alexander Sachs , 1893 –1973 ,犹太人 )转交给罗斯福总统。 罗斯福总统收到信后,决定成立铀顾问委员会,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 布里格 斯( Lyman James Briggs , 1874 –1963 ) 担任铀顾问委员会主任 。 布里格 斯在 1939年10月21日召集了 铀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出席的 成员有西拉德、 维格纳和特勒 。 铀顾问委员会给罗斯福总统的报告认为,“铀可能提供制造比任何已知的东西破坏力更为巨大的炸弹的材料”,并决定提供 6000 美元经费支持哥伦比亚大学费米和西拉德的中子实验。 1940 年 6 月 27 日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成立 国防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Committee )作为国防委员会( Council of National Defense )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任命卡内基研究所主任布什 ( Vannevar Bush , 1890 –1974) 为国防研究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海军少将博文( Harold G. Bowen )、专利署长科( Conway P. Coe )、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校长卡尔 · 康普顿( Karl Taylor Compton , 1887 –1954 ,著名物理学家, 1930-1948 年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校长,但不是发现康普顿效应的阿瑟 · 康普顿)、 哈佛大学校长化学家 科南特( James Bryant Conant , 1893 –1978 , 1933-1953 年任 哈佛大学校长 )、国家科学院院长和贝尔实验室总裁朱厄特( Frank Baldwin Jewett , 1879 –1949 )、陆军准将斯特朗( George Veazey Strong , 1880 –1946 )、加州理工学院物理化学和数学物理教授托尔曼( Richard ChaceTolman , 1881 –1948) )。 1940 年 7 月 2 日的第一次会议上 托尔曼被选为 国防研究委员会副主席。 斯特朗 1941 年 1 月 17 日由陆军准将摩尔( R.C.Moore )接替。 1941 年 3 月卡内基研究所地磁系测量了铀 -235 快裂变截面。根据他们的测量结果,派尔斯计算铀 -235 临界质量作为裸球为 18 磅,被包裹在反射装置内时为 9 磅。同月, MAUD 委员会形成一份关于快速裂变对原子弹设计的重要性的报告,并送给美国铀委员会一副本。在英美科学家的推动下,国防研究委员会主任布什 决定进一步调查核能前景,由康普顿和国家科学院的人参与。他们发表了一个报告,但没用涉及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 1941 年 6 月 28 日 罗斯福总统发布命令成立 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取代国防研究委员会所有职能并有更大权力,由布什担任主任并由罗斯福总统直接领导。国防研究委员会则重组为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的咨询顾问机构,主席为 科南特 , 副主席托尔曼,成员有化学家亚当斯( Roger Adams , 1889 –1971 )、 卡尔 · 康普顿、 朱厄特、 专利署长和陆海军代表。 1941 年 7 月 1 日布什决定亲自负责所有裂变研究, 铀顾问委员会成为 国防研究委员会的负责 S-1 工程的 S-1 铀委员会 ,其主任 布里格 斯的直接领导是 布什。 八、 MAUD 委员会报告和 曼哈顿工程的开始 MAUD 委员会在 1941 年 7 月最后形成了两份报告,一份关于核武器,认为制造原子弹是可能的,并且可以及时制造出来影响战争结果,主张与美国合作发展;另一份关于和平利用核能。 MAUD 委员会的报告送给担任美国国家标准局局长和铀委员会主任的 布里格 斯( Lyman James Briggs , 1874 –1963 ),但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1941 年 8 月 奥列芬 特飞到美国,发现 布里格 斯把 MAUD 委员会的报告锁在自己的保险柜里,还没有与铀委员会成员分享。 奥列芬 特会见了 铀 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新成员美国物理学家阿里森( Samuel King Allison , 1900 –1965 ), 强调 发展原子弹的重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及英国目前缺乏足够资源完成原子弹开发项目。然后 奥列芬 特访问了朋友,物理学家劳伦斯( Ernest Orlando Lawrence , 1901 –1958 ,因发明回旋加速器获得 1939 年诺贝尔物理奖 )、 科南特 和费米。 劳伦斯也联系了 科南特和物理学家康普顿( Arthur Holly Compton , 1892 –1962 ,因发现康普顿效应获 1927 年诺贝尔物理奖 )。 奥列芬 特成功地让他们相信发展原子弹的重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一起推动美国政府开始发展原子弹。 1941 年 10 月 9 日 科学研究与发展办公室 主任 布什把 MAUD 委员会的最终报告送交罗斯福总统,罗斯福总统、华莱士副总统和 布什开会讨论了 发展原子弹问题 。罗斯福总统批准了 发展原子弹计划,并同意与英国合作。 1941 年 10 月 11 日 罗斯福总统致电英国首相丘吉尔建议双方在原子能问题上合作。 1941 年 12 月 6 日布什召集会议决定加速阿瑟 · 康普顿负责的铀 -235 研究计划,物理化学家尤里( Harold Clayton Urey , 1893 –1981 )研究气体扩散法富集铀 -235 , 劳伦斯研究电磁富集技术。 尤里因发现氘获得 1934 年诺贝尔化学奖,他在生命的化学起源理论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1 年 12 月 18 日决定 S-1 分部( S-1 Section )的主要任务是发展铀为材料的炸弹。 1942 年 1 月 罗斯福总统授权全力发展核武器,开始了以制造原子弹为目标的大规模研发工程。 1942 年 6 月 17 日 罗斯福总统批准布什的建议,解散 S-1 分部,成立以柯南特为主席的 S-1 执行委员会( S-1 Executive Committee ),成员有布里格斯、阿瑟 · 康普顿、 劳伦斯、 尤里、化学家莫弗瑞( Eger Vaughan Murphree , 1898 –1962 )。 1942 年 8 月 13 日美国陆军工程兵团设立了 以研制原子弹为目标的 曼哈顿工程。 1942 年 9 月 23 日 格罗夫斯上校( Leslie Richard Groves, Jr. 1896 –1970 ) 被任命为 曼哈顿工程负责人,并被提升为准将。 1943 年苏联内务部情报人员得到了 MAUD 委员会的报告,苏联也开始了发展、制造原子弹的项目,由核物理学家 库尔恰托 夫( Igor Vasilyevich Kurchatov ,俄语 И́горьВаси́льевич Курча́тов ; 1903 –1960 )负责。 弗里施 - 派尔斯备忘录的理论计算是美国大力投入曼哈顿工程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原子弹发展最重要的实验发现及理论解释是哈恩和斯特拉斯曼、迈特纳和弗里施、弗里施、哈尔班 和约里奥 - 居里及科瓦尔斯基 、弗里施和派尔斯等人的工作, 《洛萨拉莫斯启蒙:关于如何制造原子弹的第一批讲义》讲的也就是这些工作 。到此,制造原子弹的实验基础、理论基础和政治决心都已经完成,t he rest is history 。
个人分类: 物理|9805 次阅读|22 个评论
一周文摘 郑渊洁“语录”等26则
xuxfyuwp 2014-4-18 11:10
郑渊洁“语录”   成人与孩子   一般来说,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自己都不是龙。   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   好教师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教师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家长自己做出成就,是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的最好方法。孩子会模仿家长走成功的人生之路。家长不成功,却要求孩子成功,等于家长种了土豆非要收获原子弹。家庭教育的秘诀: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你的孩子看。所有孩子的模仿力都比奥斯卡影帝影后出色一千倍。   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不合格的教师和父母的标志:发现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什么地方不行。 靠山与靠谱   靠山不重要,靠谱最重要。   手机把它的主人变成随叫随到的犯人,手机其实是手铐。   生的时候人自己用哭声宣告问世,死的时候别人用哭声为你送行。悲剧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主旋律。   钱能给人自由,也能将人囚禁。钱是翅膀,同时又是脚镣。钱在让你飞起来的同时,捆住你的双脚。 文凭与饭碗   拥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好找工作,而找工作的真正含义是给别人打工。因此,大学文凭实际上是加入打工族的特别通行证。没有大学文凭的真正含义是不好找工作,不好找工作的真正含义是逼迫自己创业当老板。因此,没有大学文凭实际上是进入老板序列的特别通行证。   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北京晚报》11.27)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公告 明确纳税人十四项权利 据《羊城晚报》12月1日报道,国家税务总局近日首次发布《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把散落在我国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相关规定“归拢”,明确列举规定了我国纳税人拥有的十四项权利与十项义务。 纳税人十四项权利的第一项就是知情权,此外还包括保密权、税收监督权等。税务部门专家表示,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已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许多国家将提高为纳税人服务水平和保护纳税人权利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究其原因,现代税收体制如果要实现高效运行,很大程度上需要纳税人的配合,同时“租税国家”的性质也决定了税务机构对纳税人态度的改变。 高长虹忆鲁迅 就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鲁迅也不愿加入国民党——虽然许广平当时是国民党员。对于这一点,曾经跟鲁迅合办《莽原周刊》的高长虹回忆道:“那时加入国民党的人很多,成了一时期的风气。我问鲁迅为什么不加入国民党?他说他想骂的人不一定是国民党要骂的人,国民党要骂的人他不一定想骂,所以他不加入国民党。这话在现在看来好像是很奇怪的,在那时却十分平常。那时在我们谈话里把骂人看得像现在抗敌一样光荣。 ”高长虹还说:“鲁迅那时(按:指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政治思想还没有确定,凡是革命的、进步的,他都赞成。我曾问过他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意见。他说:‘怕是对的吧!’不过,他对于那时的青年共产主义者却很表示不满,常说他们是皇太子主义,以为明天的天下一定是他们的。鲁迅是一个很现实的人,他不很相信理想。最喜欢嘲笑的是黄金时代,那是永远没有的…… ‘再过五十年还是这样,这里有《莽原》,那里有《现代评论》! ’” 高长虹这些文字出自他的《一点回忆——关于鲁迅和我》,刊登于1940年9月1日重庆《国民公报·星期增刊》,是应茅盾先生之约而作。这份报纸存世不多,一般人不易读到,也没有引起鲁迅研究者的足够重视。这篇回忆表明,鲁迅在当时虽然跟国民党有着反抗北洋军阀政府的一致性,但仍然在政治思想上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原则立场。鲁迅批判的“皇太子主义”是一种“打倒皇帝自己做皇帝”的农民起义观,归根结蒂仍是一种封建意识,为鲁迅所不满是理所当然的。(摘自11月30日《今晚报》作者陈漱渝) 易纲谈创新的五个层次 据《中国经济导报》11月28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在北京大学作报告称,创新也分不同层次,在最浅的层次上,是产品的创新,比如电灯、手表、计算机、因特网,以及许多金融产品的创新,都是此类;组织创新是创新的第二个层次,近现代以来的大多数创新就是按照公司、企业、市场等组织模式完成的;而将组织的运作以概念、规则、法律等形式固定下来,则是创新的第三个层次,世界性的竞争规则,像WTO、IMF等,都是别国制定的规则;拥有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创新的第四个层次,因为创新的完成要靠一个一个以某种形式组织起来并按照游戏规则行事的个人;实现对产权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人的基本权利的保护,则是创新的第五个层次,在这样的制度环境下,才能产生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的个人,有了他们,才能够有创新。 位置学 某官员写了一本游记,附有很多插图,均为他在各地游历时的照片,大多是三四个人的合影,但都没有图片说明。照片上的人,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不认识的,根据位置也能判断身份。作者是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中间,旁边的人应该等于或小于副厅级;如果他站在一侧,中间那个人,就应该是厅级或厅级以上干部。我向他询问了几个我不认识的、站在中间照相的人,果然职务都比他高。 他们习惯了位置的排列,即使在最轻松无序的游玩中,也要把位置排列得一丝不苟,绝对错不了。 (摘自 《杂文月刊》第12期上作者易水寒) 最珍贵的东西 给一家心理机构做问卷调查,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一位老妇人这样写道:到了古稀之年,所有美好的东西,如容貌、健康,都已渐渐失去。最珍贵的便是逝去的青春韶华了。另一位被调查者,是刚刚工作的大学生,他唉声叹气地写出:我想要座别墅,安逸快乐地生活,但我清楚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还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他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手上的遥控赛车,那是爸爸送给他的生日礼物。每天与小伙伴们一同赛车,是他最快乐的事。 在所有的调查问卷中,将近80%的人都认为,最珍贵的是那些已经失去或不能得到的东西。只有20%的人觉得,正在拥有的东西才最珍贵,而在这少数人当中,又以儿童居多。由此,心理学家测试出,儿童是幸福感最强的人群。因为儿童没有被太多的世事干扰,也没有过高的欲望。其实,世间最珍贵的,并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所能把握的幸福。 (摘自12月1日《新民晚报》作者汪亭) “直言”有待双向容忍 翻开刚出的《中国新文学 大 系·杂 文 卷(1976-2000年)》,先读主编朱铁志的序文,不由就想起他去秋的另一篇序文来。比起前者纵论二十余年中国杂文演化的洋洋大观,后者显得单薄哩,只是评析陈乃举一本《秋实集》,却也独具特色——特色就在坦陈 “不足”上。乃举杂文之不足,我有同感焉,却从未直言,我因此钦佩铁志。坦然容忍批评,欣然置于卷首,我更钦佩乃举。 近日悼念钱学森,提及他最感念母校加州理工学院的争鸣氛围,那里“打学术擂台”居然是常态。当研究生钱学森在讨论会上与导师冯·卡门互不相让,过后竟是这位权威学者上门坦承:“钱,昨天的争论你是对的,我错了。 ”换在我们,研究生敢?《光明日报》刊载过40年前中科院地质所一位研究生因为反对导师观点而不能毕业,今天这类“老板”式导师并未绝迹啊! 晚年孙冶方在一次会上给于光远传递一张纸条:“8+2=10,还缺2个。”意即已争论8次,渴盼再战,凑成十全。——如此幽默方式、游戏心态,多好! 杨振宁回忆录中提到奥本海默在德国做玻恩的研究生时,经常会打断别人包括玻恩的学术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杨振宁的描述还是皱着眉头的,甚至直指奥氏日后成就领导研制原子弹大业仅仅因为处于美国特殊环境。可是我们一些朋友谈论类似脾性的束星北时,却欣赏他打断同为物理学大家的王竹溪讲课,“捏起粉笔在王 先生写满黑板的公式和概念上打叉,一口气讲了大约四十分钟。王竹溪一直尴尬地站在一边。”耿直固然可敬,礼貌却嫌欠缺。 要培养直言的风气,我想,还有待双向容忍。 (摘自12月2日《文汇报》作者司徒伟智) 校长推荐上北大 “推荐语”竟然如出一辙 宋石男在12月2日 《新京报》撰文说,“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成绩优异,竞赛成绩突出,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善于合作,积极参加多项社会工作,组织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在同学和教师推荐过程中得到高度认同”;“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学习能力强,勤于钻研,勇于创新,学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年级第一,善于合作,社会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能够发挥表率和带动作用,在同学和相关教师推荐过程中得到高度认同”; “热爱集体,乐于奉献,思维敏捷,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成绩优异,多次获得年级第一,兴趣广泛,文理兼优,尤其对人文社会科学有着特殊的爱好,善于合作,组织能力强,综合素质突出,在同学和教师推荐中得到高度认同”。 以上三段话,是北京某中学校长给北大实名推荐三名保送生写的评语。仅从字面上看,三段评语如出一辙:集体总是热爱的,奉献总是乐于的,思维总是敏捷的,素质总是突出的,认同总是高度的。可是,我们完全不能看到被推荐者的个性与才能。 在死气沉沉的推荐语里,折射出的是流水作业的刻板,应试教育所制造的伤痕。这伤痕不止烙在学生身上,也烙在教育者身上。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指出 现行税收结构不利创业和经营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在12月2日《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从我国税收结构的设计看,主要征税对象是企业,以及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相比,房产和遗产等财产税、土地矿产淡水等资源税、排污行为税、个人所得和劳动保障税等税种的比例过低。如房产税仅为575.4亿元,占全部总税收的1.16%;而排污收入,比如对自来水征收的排污费,排放烟尘费等,可能没有列入财政收入之中,有的可能没有开征,但是,即使征了,比例也很低;2007年资源税仅收了261亿元,为总税收的 0.053%;个人所得税为3184.94亿元,也只占总税收的6.44%。 这样一种税收结构,其作用及其特征是:负担主要集中在创业、投资和经营方面,是抑制和不鼓励投资开办企业的税制;资源税几乎是象征性的,是鼓励浪费性开采和使用能源、矿产和淡水等资源的税制;对污染几乎不征税,或者征税很轻,是鼓励排放污染环境的税制;几乎不征房产税和遗产税,是鼓励居民有钱不要创业、投资办厂和经营,而去购买住宅,倒卖房子,或者出租房产进行食利的税制。简言之,办企业不如倒房子。目前这种税制结构,与鼓励创业、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资源、抑制食利阶级产生和谋求共同富裕等现代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韩少功妙答文学的作用 经常遇到有人提问:文学有什么用?我理解这些提问者,包括一些犹犹豫豫考入文科的学子。他们的潜台词大概是:文学能赚钱吗?能助我买下房子、车子以及名牌手表吗?能让我成为股市大户、炒楼金主以及豪华会所里的VIP吗? 我得遗憾地告诉他们:不能。 不过,岂止文学利薄,不赚钱的事情其实还很多。下棋和钓鱼赚钱吗?听音乐和逛山水赚钱吗?情投意合的朋友谈心赚钱吗?泪流满面的亲人思念赚钱吗?少年幻想与老人怀旧赚钱吗?做完义工后的充实感和成就感赚钱吗?……这些事非但不赚钱,可能还费钱。但如果没有这一切,生活会不会有些单调和空洞? 在没有版税、稿酬、奖金、电视采访、委员头衔乃至出版业的漫长岁月,不过是仅仅依靠口耳相传和手书传抄,文学也一直能生生不息蔚为大观,向人们传达着有关价值观的经验和想象,指示一条澄明敞亮的文明之道。把文学与利益联系起来,不过是一种可疑的现代制度安排,更是某些现代教育商、传媒商、学术商等等乐于制造的掘金神话。 在另一方面,只要人类还存续,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因为每个人都不会满足于动物性的吃喝拉撒,哪怕是恶棍和混蛋也常有心中柔软的一角,忍不住会在金钱之外寻找点什么。在这个时候,人类的文学宝库中所蕴藏的感动与美妙,就会成为出现在眼前的新生之门。(摘自12月3日《人民日报》作者 韩少功) 人脉就那几个人 博恩·思希是位社会学家,主要研究人脉学。他有一套著名的理论:1比25裂变定律,即你如果认识一个人,那么通过他,你就有可能再认识25个人。这套理论曾被西方商业界广泛采用。 人脉真的很重要吗?2004年7月,博恩·思希到中国访问,有人送给他一本《中国历代帝王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他对中国帝王的死法产生了兴趣。他发现中国的皇帝有一半以上是被自己身边的人害死的。同时,他还发现,欧洲国家的帝王在死亡的形式上,也与中国帝王相类似。 博恩·思希经过反思,认为人脉学上存在着 “二律背反”。就是说,人脉理论看似颇有道理,但是,通过运用哲学上的辩证分析,就会找到它的谬误之处。至于人脉理论的谬误在哪里,他没有说。 后来,我在别人的一本书中发现了这么一段话:“无论你的产业有多大,人脉有多广,你一生所面对的,说到底就是身边的那几个人。相互琢磨和提防的,也就是你身边的那几个人。当然了,真正给你爱和你真正能爱的,也就是那几个人。”这也许是博恩·思希想说而没有说的。你周围的亲人,从小认识的那几个朋友,以及身处的小环境,也许就是你最具有价值的人脉。(摘自《格言》11月下作者刘燕敏) 闲话“领导打岔”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五十回描写芦雪庵诗会极为精彩。从宝玉、湘云吃烤鹿肉,到黛玉、湘云、宝琴争联即景诗。偏偏在这个时候,几个丫鬟跑进来道:“老太太来了。”是的,这位贾府里最高领导的驾临,使得这幅正在徐徐展开的美好图画戛然而止。 年轻人早没了刚才没大没小的轻灵与活跃,而是众星捧月般将贾母围在当中。老太太自然是很习惯这样的场景,那腔调活脱脱像现在的一些大干部、大领导:呵呵,没妨碍你们吧?我呢,因为现在白天短,中午不敢睡觉,想起你们了,便来凑个趣儿,欢迎不欢迎啊?嗯?哈哈。年轻人自然不可能当领导是空气,也自然不可能重回刚才那无拘无束的图画中去,只会在一边随声附和。领导继续和年轻人亲切交谈:刚才都做些什么呢?众人便说:做诗呢。领导随口说道:做诗?嗯,好,不过好是好,毕竟不如做些灯谜,马上就要过年了,正月里正好用得上,是不是啊?众人应道:是啊是啊,还是领导想得周到! 如此闲扯一会儿,领导起身了。领导是个好领导,还很关心年轻人,说的都是家常话。只一样,领导这一来,完全不理会年轻人正在上演的青春舞曲,而是随着自己的兴致发表意见。这样不痛不痒地一打岔,芦雪庵的这些青年演员们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正在上演的精彩剧目,呆呆地站在舞台上,忘了台词,忘了步伐,忘了眼波流动,忘了神采飞扬…… 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原本正在精彩上演的好戏,因为“领导打岔”而变了调、走了腔、改了面目呢? (摘自12月4日《今晚报》作者卢荻秋) 为什么笑脸只留给熟人 一位外国朋友,中文学得倍儿棒,也算是大半个中国通了。不久前,在一次聚会上,他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只把笑脸留给熟人? ” 他通过观察,发现许多中国人走在大街上,神情是紧张而肃然的,不会轻易送给陌生人一个笑脸。其实中国人是善笑和爱笑的,只是这种笑容,多数是留给熟人的。 他举了例子,在大街上,两个陌生人相遇,彼此木然地擦肩而过,而这时,他们的同伴突然发现对方是熟人,然后停下来寒暄并介绍,于是几个人的脸,突然冰雪消融地绽满了桃花般的笑容。不独如此,就是买东西也一样。以前我到一家水果店买水果,老板见我是老外,总是给我最高价,而且秤也不老实。而有一天,他发现我是他女儿的老师之后,局面一下子变了,价格不仅不高了,买几个还强要送上几个。而对别的陌生人,却照样卖。他把善意和笑脸,只留给熟人,这种行为方式,让我很奇怪。 老外满脸通红地说完他的困惑,在座的诸位听完之后表情各异,有说他钻牛角尖的,也有说他不了解中国国情的。但大多数人,却从他闪着疑惑亮光的眼中,感到了一丝从背脊到发梢一路冷过的寒气。作为一个外来旁观者,他以第三只眼的角度,看到我们早已熟视无睹的细节,而困扰我们的社会问题的病根,也许就潜藏在那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中。 (摘自12月3日 《扬子晚报》作者曾颖) “牛马赛跑”会是怎样 最近一次教育论坛上,人民大学附中的一位副校长语出惊人,他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比作 “马”和“牛”,称中国的教育 体制 是 逼 着“牛”“马”赛跑。此言一出,引发众人关注。 目前在我国,学生成才的途径依旧单一。而这条道路上的 “通行证”,就是各科考试综合成绩得高分。家长为了让孩子成为“骏马”,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成本。但是,不是所有学生都具备“马”的潜质。有的学生具备其中某一两项特长,但在学科考试中并不能体现出来,于是他们便成了“牛”,在升学选拔中处处失利。 不科学、不合理的比赛,让“牛马”赛跑,以“马”的标准来要求所有的“牛”和“马”,当“牛们”努力向“马”看齐,最终就会舍弃了自己力量上的优势,而只追求速度上的提高;结果往往是“骏马”没有当成,连“牛”也做不成了。 杨福家院士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名美国中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凭他的成绩可以进入哈佛大学,然而他最终却选择了一所烹饪学院学习厨艺。原因很简单,这所烹饪学院产生过许多世界级烹饪大师,该学生父母也非常尊重孩子的意愿。当“牛”有着充分的发展空间和适合他们的评价标准时,他们的潜力才会爆发出来。 只有让 “骏马”和“壮牛”都能获得尊严,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摘自 12月 4日《解放日报》作者徐敏) 颁奖应避嫌 小娴在12月5日《新民晚报》撰文说,中超颁奖典礼,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奖项是:公安部获得了中超的“特别贡献奖”。据说,这是今年足协新增的一个奖项。 按理说,中国足协给公安部发个“特别贡献奖”,未尝不可。回头细想,整整一个赛季,30轮赛事、240场比赛,球员与球员、球员与球迷、球员与裁判,彼此之间,闹出过多少乱子、整出过多大动静?平心而论,公安部门确实不易,他们为维持球场秩序、保护球迷安全、维护中超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功劳不可抹杀。也难怪中国足协动了表彰公安部的念头。 可问题是,2009年,中国足坛最大的新闻是打黑扫赌,而中国公安部,偏偏是负责足坛打黑的第一职能部门。 如此看来,在这个节骨眼上,足协偏偏给公安部颁奖,不够智慧,至少时机不对。就算初衷是出于真心感激,结果仍容易让人产生联想。 公安部还是从中国足协那里接过了这个颇有“创意”的奖项,不过,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拿了奖之后,坚持司法公正的公安部是不会手软的,扫黑打赌的力度,相信一定不会减弱。 杨绍明:两张照片的故事 杨绍明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之子,以下是他的口述。 周总理难得的一张游泳照 那一年,毛主席在庐山开政治局会议时,开玩笑地对周总理说,刘少奇、朱德都会游泳,唯独他是“旱鸭子”。周总理听过之后认了真,要我父亲帮他找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给他派一个游泳教练来,他不相信自己学不会。 父亲回来后把这个“新闻”告诉了我:“周伯伯要学游泳,快去拍照片!”于是,我带上相机跑去庐山人工湖,看见周总理真的下水了,一边是教练,一边是警卫长。我赶紧找了一只小船撑过去。周总理学得很认真,起初并没有注意到我正在给他拍照片,后来终于发现了,便从水池中抬起头,哭笑不得地说:“嗨!你这个小二! ”周总理在延安时曾从马背上摔下,从此右臂带伤,因而最终还是没有学会游泳。我拍的“周总理学游泳”的照片,就此成为“绝照”。 给小平同志拍“办公照” 我给邓小平拍过许多照片,至今清晰地记得,有一次,新华社要我拍一张邓小平的办公照,我就去报告卓琳阿姨。卓琳阿姨回头对邓小平说:“我们帮着打灯,绍明来拍一张你的办公照。”邓小平听完,马上回了这么一句:“我从来就不办公,拍什么办公照片! ”听似“不近人情”,但这却体现了邓小平的一贯风格,因为他最讨厌形式主义。在日常生活中,他批阅文件并不是坐在办公桌前,而大多是在家中那张木条沙发椅上,或坐或半躺,随看随批。不过,那次在家人的劝说下,邓小平最后还是同意拍了,当时就在他看电视的休息室里,他坐在沙发上,手上就拿着当天的《人民日报》。(摘自《我的父辈》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张黎明主编) 低碳与低调 日前,南京20家环保组织发倡议书提倡低碳生活。我相信大多数人会赞同这一倡议。不过,要真正做到过低碳生活,首先还要低调做人。 众所皆知,小汽车族是排放二氧化碳的主力。然而,小汽车的拥有者有相当多一部分不是因为工作、生活需要,而是将其当成身份的标志。你没有小汽车,我有小汽车,我的身份就比你高了。都有小汽车,但我是小排量的,你是大排量的,我就也想换成大排量的。一些政府官员更是将小汽车跟官阶、级别挂上钩,好像到了什么级别没坐上什么车就丢了脸。 我从报上看到,日本小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80多平方米。我们的收入比日本低得多,可我周围的人住房面积大多超过100平方米。几年前,我到某市委机关办事,看到一位主任空荡荡的约40平方米的办公室还惊讶,以为这太浪费了,可如今某些领导的办公室已有 120平方米,其中卧室、洗手间一应俱全。我问别人,要这么大的办公室做什么?答曰:什么级别的官就要什么样的办公室。 可见,如果一个人放不下架子,处处想炫耀自己的地位与财富,那是过不了低碳生活的。真要赢得别人尊敬,最好是低调做人、过低碳生活。 (摘自12月8日《中国青年报》作者汪强) 完成减排目标:中国每个家庭一年多付64美元     中国于11月25日向世界宣布旨在应对气候变暖的减排计划表,承诺到2020年时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降低40%到45%。中国将为此支付多大的成本?   由前中国气候谈判代表、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率领的团队,完成一份题为《关于中国未来低碳发展路径和技术选择的情景研究》的研究报告。报告计算,2005年中国共排放温室气体56亿吨。如果到2020年时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削减33%,则2020年中国将排放109亿吨二氧化碳。   “如果目标是33%,那么我们只需要延用现有的措施就可以了”,邹骥说,“但即便如此,中国付出的代价也极为巨大。”关于这一点,一位气候谈判专家告诉记者,“为达到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要关停5000万千瓦的小火电,头三年已经关停了3000多万千瓦,这已经造成数十万人的失业”。 根据邹骥的研究,当减排目标设定为“下降40%”时,新增成本还不明显,而当减排目标提升到40%以上时,减排成本开始飞速上扬——这是一个成本剧增的临界点。例如,当减排目标设定为“下降45%”时,则相比33%的减排目标要多减排22亿吨二氧化碳,每减排一吨碳的成本上升到14美元,每年增量减排成本为300亿美元,相当于全国每户居民每年要多负担64美元。而当减排目标为“下降50%”时,相比33%的减排目标要多减排29亿吨,每吨碳的减排成本上升到了27美元,每年增量减排成本达到86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每年要多负担166美元。  (《21世纪经济报道》12.2 邓丽 定军文) 提高会议费标准三问     财政部近期调整了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开支标准:一类会议由每人每天400元提高到600元;二类会议由每人每天300元提高到500元;三类会议由每人每天260元提高到400元。   首先,会议就是会议,本来是没有必要划定类别的,之所以要划定类别,无非为了依据行政级别给予不同待遇。问题在于,官越大,是否就饭量越大、身板越大呢?   次则,无论调整前后,会议费标准动辄每天数百块,远超普通公众的支付能力,而涉及到基本民生,却为何远远低于财政的支付能力呢?譬如说,广东省的贫困标准竟然比经济不发达的老挝低19%、比越南低20.4%、比蒙古低55.3%。   第三,为什么要提高?会议费提高幅度均在50%以上,难道财政部认定物价实际涨幅在50%以上?那么有没有已经或准备采取哪些措施保证普通公众的实际生活质量不下降呢? (《羊城晚报》12.7 许斌文) 电动车“新国标”影响上亿人出行     12月初出台的《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新国标规定“40公斤以上、时速20公里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将称为轻便电动摩托车或电动摩托车,划入机动车范畴”。   在北京新街口路口,一位骑电动车者说:“你看前面二环堵成这样,电动车要是归为机动车,那我就得上机动车道,你说还走得动么?”更多电动车 主表示对此项规定尚不知情,但“事关我们出行的事情,规定出台为何没有听证?这有点草率吧。”   一纸规定的更改将牵扯到很多方面的变化:超过2000家电动车生产企业将变成无证生产的非法企业,超过500万就业工人将面临失业,按现有1.2亿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计算,近亿人出行将受到影响——要么选择考驾照上牌买保险,要么放弃骑行。   对此,专家表示,此新国标恐成利益集团的利益平衡工具,近亿人的出行目前却受到影响,谁又来为民生利益考虑呢?对于波及面如此之广的一项公共政策,出台之前管理部门无疑要做大量的调研工作。“如果政策出台得过于仓促,标准拟定得过于简单刻板,在推行中遇到巨大阻力后再回过头来调整,反而会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工人日报》12.7 车辉文) 鄂尔多斯现象背后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连辑日前发表演讲,称今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超香港。   鄂尔多斯在本世纪初还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因煤和天然气的发现,在短短五年间经济就增长了整整八倍。截止2008年,全市人口159.1万人,经济总量达1603亿元,人均GDP1.4万多美元,财政收入2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3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52元。   然而,欣喜之余,地方政府还是保持谨慎为好。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固然反映了一个地方的经济实力,但更要看到它是怎么来的,民众是否能够实实在在享受经济增长的好处。   以人均收入而言,2008年香港普通职工的月收入为1万港币,约合人民币9100元,而鄂尔多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约为1619元。再从财政支出来看,2008年香港特区政府用于教育、福利、医疗的3项支出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54%,而鄂尔多斯在这些方面的支出虽有大幅提高,但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恐怕30%都不到。更不用说在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差距了。   当然,香港毕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不能把香港的一些做法简单套在鄂尔多斯上。但像鄂尔多斯这样的资源城市要富起来很快,问题在于,城市富起来后如何持续发展。 (《燕赵都市报》12.8 邓聿文文) 院士增选名单泄密猜测   11月12日,一份2009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的不完全名单惊现网络。在名单中,增选院士为24人。几天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杂志社的任博士在其博客上发布了一份新当选院士名单,共35人。   12月4日揭开谜底的这一天,中科院宣布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网络版第一份名单的24人全部在这35人之列。网络版第二份名单的35人,与最终公布的名单完全吻合。看来,网络发帖者的“猜测和推断”准确无误。   中科院院士每两年增选一次。为了做好保密工作,中科院为院士增选专门制定了相关文件,程序不可谓不严密。但消息还是不胫而走,让不明真相的群众只能作出种种猜测:   猜测一,新院士增选结束后,有人按捺不住喜悦心情,把名单透露出去了。   猜测二,消息提前泄露,说明选举过程有内幕。   猜测三,为什么“网络完全版”与“官方版”有差别,可能一个是按得票排序,而另一个按姓氏笔画排序。   猜测四,秘密在哪个阶段泄出?按增选程序,最后一轮是院士不记名投票,最先知道结果的一定是参与投票的院士。可能的链条是:院士A告诉了B,B告诉了C……末了,圈内人任博士发布。   我们希望赋予科技塔尖的这群人“最高学术称号”时,每一步都公平公正,不要有种种荒诞社会力量的介入和干扰。 (《中国青年报》09.12 从玉华文) “碳足迹”无处不在     通俗地说,碳足迹指的是一个活动或产品“所排放的温室气体综合”。这里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这个足迹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指的是我们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影响,就像一个个脚印踩在地球上一样。   有人说,我没开工厂,没开车,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其实,环顾一下我们的生活,开灯、做饭、洗澡、打电话……无一不在产生二氧化碳。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踩下“碳足迹”。有关数据显示,平均每个人每年的碳足迹约为3吨。   那么一吨二氧化碳是什么概念呢?在常温25℃及标准气压下,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所占空间为556立方米。   有人说,减轻碳足迹只是初级目标,“碳中和”才是最高追求。所谓“碳中和”,指的是实现碳排放为零的目标。即排放多少碳就做多少抵消措施,如植树等,来达到平衡。 链接 如何计算碳足迹?   用电的CO2(二氧化碳)排放量(KG)=度数×0.785   开车的CO2排放量(KG)=公升数×2.7   乘飞机的CO2排放量(KG):短途200公里航程以内,公里数×0.275;中途200~1000公里航程以内,55+0.105×(公里数-   200);长途1000公里航程以上,公里数×0.139 (《新京报》12.6 颜颖颛文) 非正式搞笑   出租车上,广播正在播报:“本台最新消息:海洋路发生一起恶性伤人事件,两名歹徒打伤我一百一十名民警,夺路而逃……”   听完广播,我和出租车司机毛孔都竖起来了。这歹徒也太嚣张,太厉害了!居然打伤了100多个警察还能夺路而逃,难道是武林高手?   正当我们议论的当口,播音员又说话了,侧耳一听: “不好意思啊,刚才报错了,不是一百一十个警察,而是110民警。” (《杂文月刊》2009年第12期) 西安事变不是单纯逼蒋抗日     随着相关档案的陆续公开,中国内地学界对发生于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变”的研究也有了很多新进展。中国近代史学者杨奎松教授近日接受了记者采访,他14年前写作的《西安事变新探》被国内外学界认为是该领域的扛鼎之作。   记者:张学良为什么发起西安事变?除了抗日外,有没有其他原因?   杨奎松:主要是跟中共中央的关系问题。在他发动事变前的1936年11月,中共接受苏联援助的武器装备的宁夏战役刚刚失利,损失很大,处在非常危险的状态。当时红军三个方面军已会合在甘肃北部,但国民党中央军也围追堵截过来,把红军逼到很小的一块地方,已无法继续生存了,中共中央只好决定重新再来一次长征,突破包围圈后想办法进山西、河南、陕西,经过一年左右再转回来。张学良跟中共中央已经秘密合作了很长时间,想要通过中共联合苏联。如果中共走了,张学良的这个计划也就彻底泡汤了。   记者:张学良要联合苏联的目的是什么呢?   杨奎松:当然是要抗日,东北军拖家带口,离乡背井,跑到西北来能呆多久,整个东北人都想回东北啊。但靠蒋介石能打回东北吗?这一点张学良非常明白,蒋介石自己也讲得很明白,东北问题不是靠中国自己能解决的。张学良当时要回东北,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苏联。因此,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张学良单纯地想要逼蒋抗日的问题,最直接刺激他的原因是红军要走,他必须要把中共中央和红军留下来。因为张学良抗日必须要联苏,而联苏他除了找中共,别无他途。如果红军走了回不来,或者蒋介石把共产党消灭了,他也就没有联苏的希望了。   另外,张学良在给毛泽东去电要求知道苏联政府的态度时,问的也是苏联对他的“一二一二革命”(即“西安事变”)有何意见。由此可知,张学良发动事变其实就表明了准备站到中共和苏联一边,参加“革命”了。这已经超出他打回东北老家去的目标。   (《时代周报》11.30 刘若南文) 耶鲁教授给女儿上的经济课     《24堂财富课》(陈志武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8月版)是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的对话集。这是一堂“生活中的经济学”,采用父女之间对话的形式,通俗易懂,融专业性与可读性于一身。 盖茨的商业模式   不久前的一天,早晨7:30,我开车送14岁的女儿陈笛上学途中,她问起:“盖茨为什么这么富?他怎么会有近600亿美元的财富?”   我说:“1977年盖茨21岁的时候,创办了微软公司。1986年3月微软股票上市,那时他30岁,就成了亿万富翁!”   陈笛:“可是,他为什么一个人能赚这么多钱?”   “其实,盖茨能拥有亿万财富,并不是说他已经实现了这么多的盈利收入,而是在他公司上市后,股票市场对微软未来的收入非常看好,愿意给微软的股票很高的价格。也就是说,是股市帮助盖茨把未来的收入提前变现,他今天的财富不是靠过去已赚的收入累计起来,而是未来收入的提前累计。”   陈笛:“那么,为什么微软会这么值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   “原因当然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因为一旦微软花成本开发出一种软件,比如Windows,那么,每多卖一份Windows,收入是260美元,可是其成本接近零,也就是说,这260美元是纯利润,净赚。今天全世界有6亿多的电脑用户,哪怕中间只有1亿人购买,这也是260亿美元的收入!你说,这么大的市场,同时每卖一份软件的边际成本又几乎为零,这种商业模式怎么会不赚钱呀!”   陈笛:“爸爸,你说的边际成本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说,一旦你已经投入开发成本、广告成本,为了再多卖一份产品,你还要付出多少成本。比如,我正在开着的凌志牌汽车,每一辆要卖4万美元。但每辆车的制造成本会很高,而且每辆的成本基本一样。况且他们要付工人很多的工资、退休金以及其他福利,所以,每辆凌志的边际成本很高,丰田汽车公司的利润空间永远无法跟微软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喜欢微软的股票,而不会太热爱汽车公司股票。” 星巴克为什么会成功   陈笛:“爸爸,如果微软产品的边际成本几乎是零,而餐馆、制造公司等的运营成本、材料成本很高,那为什么还有人去开餐馆、建制造公司呢?这本身不就说明还能赚钱吗?”   “的确是这样,各个行业都可以有赚钱机会,关键还得看有没有办法降低成本,或者巧妙地创新商业模式。比如说,星巴克咖啡店创始者霍华德·舒尔茨通过开咖啡馆成为亿万富翁,更确切地说,他的财富是13亿美元!他于1985年成立星巴克公司的前身,到今天星巴克的市值是254亿美元,短短20多年就在有300多年的老行业里创造出这种奇迹。”   陈笛:“这我就不明白了,像星巴克这样既没有新科技,又是一个老掉牙的行业,怎么还有机会呢?”   “首先在于规模,星巴克今天有差不多1.3万家分店,遍及全球,这是星巴克跟微软类似的地方,都有广大的消费群体。”   陈笛:“为什么星巴克的品牌这么好,世界各地的人都愿意去,都愿意为星巴克咖啡付这么高的价格?他们是不是花很多钱做广告?”   “这个问题问得好。的确,几乎所有公司品牌都要花大钱做广告,以此在消费者群体中建立信任和形象。可星巴克没有花过一分钱做广告,但它的品牌却是全球咖啡行业最响的,这是星巴克最大的成功秘诀。”   陈笛:“为什么星巴克不用花钱做广告就能建立顶尖品牌呢?”   “最重要因素就是全球化和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为星巴克这样的品牌连锁店带来空前的机会。像爸爸经常在世界各地跑,不管到哪儿,我都没有时间、也没兴趣去了解当地的咖啡馆。因此,如果一看到那里有星巴克,很自然,我肯定会去那里,因为我熟悉他们的咖啡单和咖啡口味,一进去就知道要什么,就像在纽黑文的星巴克一样。换句话说,一旦纽黑文的星巴克把我变成了顾客,我就成了世界各地星巴克的顾客。因此,是全球化带来的跨国人口流动造就了星巴克,为星巴克节省广告开支,使它每卖一杯咖啡的边际成本很低。” (原文写于2009-12-14 09:49:17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文摘|4341 次阅读|0 个评论
把人类带入原子弹时代的科学实验
热度 40 maqingping 2014-4-16 15:27
提起原子弹,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质能关系式 E=mc 2 和爱因斯坦。媒体和社会大众的普遍印象是原子弹是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制造出来的。 E=mc 2 确实能解释原子弹的威力,但是它也能解释农村烧柴火做饭,内燃机使用汽油、柴油驱动汽车。质能关系式是普适公式,因此,它对于制造原子弹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指导意义。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 塞伯( Robert Serber , 1909–1997 )是曼哈顿工程负责理论的科学家,他给参加该工程的科学家讲解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基础的讲义于 1965 年解密,并已出版,书名为《洛萨拉莫斯启蒙:关于如何制造原子弹的第一批讲义》( Los Alamos primer: the first lecture on how to build an atomic bomb )。以研究核物理与核武器历史著称的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 · 罗德斯( Richard Rhodes , 1937- )在给该书写的序言中指出:“这里完全不包括相对论(需要的所有知识是裂变释放能量和释放多少能量),只有很少一点量子力学。” 对于制造原子弹起决定性意义的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期的几个实验,正是这几个科学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把人类带入了原子弹时代。 图1 洛萨拉莫斯实验室关于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基础讲义的解密批准页 一、核裂变发现前人们对利用原子能的认识 随着放射性和镭元素的发现,人们认识到原子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1900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 Antoine Henri Becquerel , 1852–1908, 放射性的发现者,与居里夫妇同获 1903 年诺贝尔物理奖) 用物质转变为能量来解释镭持续释放能量很高的射线而其质量却没有可测量的减少这一现象。他所用的质能转化关系与 E=mc 2 在同一数量级。即使如此,人们却长期没有找到大规模开发利用原子能的有效办法。 1932 年英国物理学家考克饶夫( John Douglas Cockcroft , 1897-1967 ) 和沃尔顿( Ernest Thomas Sinton Walton , 1903–1995 ) 用质子轰击锂靶,一个锂核产生两个 8 百万电子伏特能量的 a - 粒子(氦核)。考克饶夫和沃尔顿因这一工作获得 1951 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虽然在考克饶夫和沃尔顿实验中原子核分裂并产生大量能量,但是他们的老师卢瑟福( Ernest Rutherford , 1871-1937 ) 认为不可能通过类似过程来利用核能。卢瑟福 因证明放射性是由元素嬗变而致以及确定 a 和 b 射线的性质获得 1908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他的 a 射线轰击金箔实验、由此提出原子行星模型的工作,以及 a 射线轰击氮产生氧和氢核(质子)从而发现质子的工作,是比他的获奖工作更重要的发现。人们公认他是唯一一个获诺贝尔奖后的工作比获奖工作更重要的科学家。 匈牙利籍物理学家列奥 · 西拉德( Leó Szilárd , 1898–1964 )因为是犹太人受纳粹德国排犹政策影响,当时刚从德国来到英国不久,读到了 卢瑟福的观点。他不赞同卢瑟福的观点,他设想了核链式反应,其中中子可以激发产生能量的核反应,同时也产生新的中子再激发新的核反应,从而使能量产生过程自我维持下去。西拉德为中子激发的核链式反应登记了专利,但这只是一个设想,当时还没有发现可实现链式反应的核过程。西拉德试图用钡和铟来实现核链式反应,但是这些元素不能实现核链式反应。 1932 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 James Chadwick , 1891–1974 )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中子的存在,并因此获得 1935 年诺贝尔物理奖。中子为实验物理学家提供了轰击原子核的理想工具,物理学家试图用中子轰击铀核来制作超铀元素。 1934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 Enrico Fermi , 1901 –1954 ,因用中子轰击靶元素产生放射性和超铀元素获得 1938 年诺贝尔物理奖) 报告中子轰击铀靶后产生新的 b 射线源,这些新产生的 b 核素可能是新的超铀元素。他测定了轰击铀靶后样品中是否含铅(原子序数 82 )以上的已知元素,没有发现这些元素,因此,他认为新的 b 射线源应该是超铀元素。德国女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伊达 · 诺达克( Ida Noddack , 1896 –1978 ) 发文批评了费米的推理。她认为应该在测量原子序数更小的元素后才能作出产生新超铀元素的结论,因为铀核被轰击后可能产生两个较轻的元素。不过诺达克本人并未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其他人也没有认真地对待诺达克的意见。 二、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的实验与迈特纳和弗里施的解释 第一个预告原子弹时代来临的科学发现是 1938 年德国化学家奥托 · 哈恩( Otto Hahn , 1879 –1968 ) 和弗里茨 · 斯特拉斯曼( Friedrich Wilhelm Fritz Strassmann 1902–1980 )在中子轰击铀靶的样品中发现了元素钡的实验。哈恩 1904 年到发现惰性气体的 英国化学家威廉·拉姆齐( William Ramsay , 1852 - 1916 ,因对惰性气体的研究 获得 1904 年诺贝尔化学奖) 在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的实验室工作 , 开始放射化学的研究。 1906 年到柏林大学工作。 1912 年成为新成立的威廉皇帝化学研究所放射系主任。他先后发现了 钍 -228、 钍 -227、镭-228 、 锕 -228 、 镤 -234、镤-231等核素。哈恩是 威廉皇帝研究院最后一任院长和马克斯 · 普朗克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斯特拉斯曼 1933 年因不满纳粹对德国化学家协会的控制而退出,因此上了黑名单。哈恩和莉泽 · 迈特纳( Lise Meitner , 1878 –1968 )帮他在实验室安排了半薪实验助理的工作。二战期间斯特拉斯曼和妻子曾将犹太人朋友藏在家中予以保护。莉泽 · 迈特纳是奥地利的犹太人, 1905 年在维也纳大学得到物理学博士学位(她是维也纳大学的第二位女物理学博士)。长期在德国工作,是德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女物理学正教授,爱因斯坦曾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 1938 年前因为她是奥地利人,暂时没有受到 纳粹德国排犹政策的影响。 1934-1938 年期间,哈恩、迈特纳和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轰击铀靶,发现了很多嬗变产物。 开始 ,他们和 不少科学家 一样 认为 这些 嬗变产物 是超铀元素。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迈特纳不再受奥地利人身份的保护。 1938 年 7 月她经荷兰、丹麦逃到瑞典。在策划逃跑时,哈恩将母亲留下的钻石戒指送给迈特纳以备路上贿赂之用。战后迈特纳为自己在 1938 年前对 纳粹德国政策的沉默表示了深刻反省和自责,并对 哈恩的不作为也做了严词批评。 迈特纳逃走后,哈恩和斯特拉斯曼继续进行中子轰击铀靶的实验。他们发现中子轰击后的样品中的元素像是钡。 1938 年 11 月哈恩到哥本哈根与玻尔(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 1885 –1962 ,因对原子结构和量子理论的贡献获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奖,量子力学 哥本哈根学派领头人)和迈特纳讨论了他们的发现。 1938 年 12 月,哈恩和斯特拉斯曼 在仔细鉴定核反应产物后,肯定其中之一 非常可能 是放射性钡 。 样品中发现了元素钡,说明中子轰击铀靶产生的不都是超铀元素,而可能是伊达 · 诺达克猜想的铀核分裂为较轻元素。 1938 年 12 月 19 日哈恩将这一结果写信告知自己的长期合作者迈特纳:“我们越来越接近一个可怕的结论:我们的镭同位素性状不像镭,而像钡。 …… 也许你能提供一个绝妙的解释。我们自己认识到它不可能实际上分裂成钡。”( we aremore and more coming to the awful conclusion that our Ra isotopes behave notlike Ra, but like Ba. ... Perhaps you can suggest some fantastic explanation. We ourselves realize that it can't really burst into Ba. ) 1938 年 12 月 22 日哈恩投稿 Naturwissenschaften (自然科学)报告他们的发现, 中子轰击铀靶的产物可能不是以前认为的超铀元素,而是鍀和铂族金属。 到 1939 年 1 月,哈恩发表了修改版,肯定他们发现的是钡、镧、铈等较轻的元素。 1938 年圣诞节,奥托 · 弗里施( Otto Robert Frisch , 1904 –1979 )到瑞典看望自己姨母迈特纳,他们认为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中,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分裂为质量相近的两个较轻元素,钡和氪,并释放数个中子和大量能量,弗里施使用 ” 裂变”( fission )来命名这一过程。他们用原子核的“油滴模型” (droplet model) 来解释这一过程,并提出自然中没有稳定超铀元素的原因是过多质子形成的静电斥力超过了强相互作用核力。迈特纳和弗里施的犹太人身份,使哈恩和斯特拉斯曼不能与他们发表同一篇文章。迈特纳和弗里施的文章发表在 1939 年 2 月 11 日的 Nature 杂志。瑞典皇家科学院在1945年11月15日宣布,因哈恩发现核裂变将194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哈恩。不少当代学者认为 迈特纳或 迈特纳和弗里施应该因同一工作得到诺贝尔物理奖。 三、弗里施的中子轰击铀核产生较轻元素实验 弗里施本来也在德国工作。希特勒 1933 年上台后,弗里施因担心受纳粹迫害离开德国到英国。先在伦敦大学的 Birkbeck 学院工作,然后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玻尔的理论物理研究所工作。在与姨母迈特纳完成对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结果的解释后。弗里施回到实验室用实验证明他们的解释,中子轰击铀核导致铀核裂变成两个较轻的元素。弗里施实验用铀衬电离室壁,电离室连接到线性放大器,放大器的灵敏度调到只对 5x10 5 个离子对的事件有反应;以 300 毫克混有铍的镭做中子源,放在离铀衬里 1 厘米处。弗里施发现,实验结果符合中子轰击铀核产生原子序数 40-45 、原子质量 100-150 的元素;用钍做衬里的结果与铀相似。当没有中子源或铀衬里时,放大器数小时内没有记录到任何电脉冲。当中子源放在 4 厘米处时,用石蜡包裹中子源可以将效应加倍。记录到的脉冲数与中子源的强度呈线性关系。弗里施的实验在 1939 年 1 月 13 日完成。迈特纳和弗里施解释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结果的文章与弗里施的实验文章都在 1 月 16 日投稿 Nature 杂志。弗里施的实验文章发表在 1939 年 2 月 18 日的 Nature ,两篇文章同时投出,发表仅相距一星期。他们把文稿也送给了玻尔。玻尔在 1 月 20 日写了一篇分析讨论他们工作的文章,也投给 Nature 。玻尔的文章发表在 1939 年 2 月 25 日的 Nature ,即弗里施的实验文章一星期之后。据弗里施回忆,他的实验是由当时流亡丹麦的捷克物理学家普拉切克( Georg Placzek , 1905 - 1955) )建议的。这一建议是普拉切克在 1939 年 1 月离开丹麦去美国前做出的,玻尔当时已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普拉切克也是犹太人,父母和一个妹妹后来死在纳粹集中营。 四、哈尔班等人证明铀核分裂二代中子足够维持链式反应的实验 迈特纳和弗里施解释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实验结果的文章与弗里施的实验文章发表后,法国巴黎物理学家约里奥 - 居里( Jean Frédéric Joliot-Curie , 1900 –1958 )的实验室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弗雷德里克·约里奥 - 居里 是 居里夫妇的长女 伊雷娜·约里奥 - 居里 ( Irène Joliot-Curie , 1897 - 1956 ) 的 丈夫 ,两人 因为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而获得 1935 年诺贝尔化学奖 。 德国出生的物理学家哈尔班( Hans Heinrich von Halban , 1908 –1964 ) 1937年到 约里奥 - 居里的实验室工作,哈尔班也是犹太人。当时在约里奥 - 居里实验室工作的还有俄罗斯出生的物理学家廖 · 科瓦尔斯 基( Lew Kowarski , 1907 - 1979 )和法国物理学家佩林( Francis Perrin , 1901 - 1992 )。 科瓦尔斯 基也是犹太人。 哈尔班、约里奥 - 居里和 科瓦尔斯 基测量了镭 -铍中子源发出的中子束经过不同距离的硝酸铵或硝酸铀溶液后的中子密度。当距离较短时,经过硝酸铵溶液的中子密度高于经过硝酸铀溶液;当距离较长时,经过硝酸铵溶液的中子密度低于经过硝酸铀溶液。这一 实验证明 中子轰击 铀核分裂可以产生二代中子。这一工作发表于 1939 年 3 月 18 日的 Nature 。哈尔班、约里奥 - 居里和 科瓦尔斯 基进一步分析了中子轰击 铀核 二代中子的产量, 维持链式反应的一代与二代中子比例必须大于 1 。他们的分析显示一代与二代中子比例大于 1 ,核能开发和原子弹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他们的文章发表在 1939 年 4 月 22 日的 Nature 上。 在德军 1940 年 5 月占领巴黎之前,约里奥 - 居里让哈尔班和 科瓦尔斯 基带着他们的实验记录、论文、 1克镭和26桶重水(当时世界全部的重水库存)逃到了英国。英国政府邀请他们到剑桥大学继续他们的研究。 哈尔班和 科瓦尔斯 基的部分关于建设核反应堆的论文在查德威克的建议下因当时不适宜发表而封存。英美政府决定合作发展原子弹后, 哈尔班 1942 年被 英国政府任命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实验室负责人,蒙特利尔实验室是曼哈顿工程的一部分。后来 科瓦尔斯 基也来到蒙特利尔实验室。 约里奥 - 居里在二战期间一直留在法国,秘密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不过负责曼哈顿工程的美军将领格罗夫斯在他的回忆录《现在可以说了》中却表示了在盟军解放巴黎后他对约里奥 - 居里的不信任。格罗夫斯回忆说,虽然约里奥 - 居里他们在巴黎解放时都戴着法国抵抗运动的标志,但是他知道约里奥 - 居里实验室在德军占领期间保持着与德国科学家的联系。 哈恩 - 斯特拉斯曼实验及迈特纳和弗里施的理论解释、弗里施实验、哈尔班 - 约里奥 - 居里 - 科瓦尔斯基实验提供了制造原子弹的实验基础。 罗伯特 · 塞伯 给参加曼哈顿该工程的科学家讲解制造原子弹的物理基础的讲义主要是关于这几个实验及其分析。(待续)
个人分类: 物理|18201 次阅读|125 个评论
《囚徒的困境:冯·诺伊曼、博弈论,和原子弹之谜》
businessman 2013-4-6 11:04
2013 年 4 月 6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记:好记心不如烂笔头!阅读时往往会有所悟,而这种感悟则通常比书籍本身的内容更有价值,因为这是你阅读时的思考,代表了你对于相关知识的个人领悟。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参考。 2013 年 4 月 6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本书三年前看的,因此短期之内不会再看了。 (2)不过,冯·诺伊曼对于原子弹的态度我并不认同。我到赞同罗伯特·维纳的观点。 (3)书中关于弈论的内容更令我感兴趣。 (4)另外,兰德公司令我印象深刻。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643 次阅读|0 个评论
金正恩不想等死
热度 6 lin602 2013-2-27 22:14
朝鲜搞核武器,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是赞成的,特别是美国、韩国及日本。 金正恩家族看到卡扎菲、萨达姆、突尼斯的国王、叙利亚的现任总统,他们中的许多被美国说干就干掉了,有的也奄奄一息。 金氏家族与其说等死,不如冒死搞核武器,有了核武器,相对来说还可以安全一些,因为邻国都害怕扔几个核武器过来后,还要背上先动手逼朝鲜扔核武器的罪名。 美国,挑起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俄罗斯、中国、日本、朝鲜、伊朗等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军备。美国就担心世界不乱,世界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乱起来,正好一个一个地分化瓦解,最后全部统一在美国的旗下。当然全球世界大战打起来,美国也害怕,因为核武器全开花,全球的人都死伤,所剩无几。 核武器将越来越多,新式武器越来越多,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不安全,当然这不安全也不等于非常危险地死亡,说不定互相牵制,互相咬牙切齿地瞪着对方,都不敢先下手。 现在的钓鱼岛就是‘互相咬牙切齿地瞪着对方,都不敢先下手’。
252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原子弹为人类带来了什么
gxswmwys 2013-2-15 16:22
朝鲜研究原子弹,为什么不好好搞民生! 在丹东的边境上,你会看到国家政策会使 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象,即使山和水都呈现 的不一样!
个人分类: 中药指纹图谱评价|224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关于持有(手枪与原子弹)的政策一致吗
热度 7 zhangxw 2013-2-13 11:36
美国关于持有(手枪与原子弹)的政策一致吗 张学文, 2013/2/13 美国近年一再发生有人持枪杀害无辜者的事件,而有民间禁枪的呼声。可其传统的政治论点是公民有持枪的权力,认为公民可以以枪反抗暴力与政府。 显然,在美国的这种理念中是支持弱者拥有武器的。 现在如果把这种理念用到世界,把弱者从个人变成弱国,会是什么理念呢? 显然,正确的理解这种理念,就是:世界上有大国和小国,大国小国一律平等,并且都有拥有原子弹的权力,即原子弹,导弹不应当是大国独有的特权。大国如果欺负小国,小国有向大国扔原子弹的权力,大国的卫星可以监视每个国家,小国也可以放卫星监视每个国家。 分析结论:美国在(国民可以持枪)与(国家可以持原子弹)问题的立场、理念、哲学是不一致的。
个人分类: 生活滴点.2.|3109 次阅读|12 个评论
[转载]主张向中国扔原子弹的宋美龄
huangwd99 2012-12-15 09:58
[转载]主张向中国扔原子弹的宋美龄
幸好高富贵的宋美龄手里没有原子弹,她的主子不听她的。 如看不到, 请访问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worldlook/1/592400.shtml
个人分类: 历史|23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谁是下一位邓稼先先生?
热度 1 businessman 2012-12-9 11:15
原子弹的成功,标志着祖国已经摆脱了被凌辱和恐吓的时代。航母的出现,意味着祖国从此可以在全球保护国家的核心和国民的尊严以及人身和财产安全。 谁是下一位邓稼先先生?非常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一睹您的风采!
个人分类: 心路历程|109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20: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