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眼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眼界格局——业务能力学说
热度 1 yaojunwei 2018-11-4 13:30
今天杨志磊律师来电话,一上来就和我说我写的那个科研哲学论特别好,他特别有感触和收获。其实杨律师的这种感触恰恰是我进一步发展和思考的推力和动力。然后,杨律师又和我聊了一下近期去井冈山学习的心得体会、做公众号的收获等内容。杨律师说他现在要是不写就感觉对不住关注公众号的朋友了,而且也习惯了,假如不写总觉得每天缺少点什么,在公众号写文章已经内化于杨律师心中,形成习惯了,这是一件好事。杨志磊律师从开始写公众号的生疏,到现在得心应手,都是他自己坚持的结果。我特别敬佩他的这种精神,我就和他提到我的同事张翠娟老师也在一直写感悟心得,也在写博客,而且心得体会越写越深刻。这种方式不仅帮他们打造了个人品牌,也有助于梳理自己消化所学的知识,提升思考和能力的质量,进而推动各自的职业和事业发展。我之前一直鼓励身边做科研的人多动动笔,即使不写论文,也要练笔和磨笔,目的是为了让动笔、思考、写作成为一种常态。杨律师和张翠娟老师做到了,我觉得对于他们思想的反刍和写作文风都是一种进步和升华。 我们学社要邀请杨律师来讲座,讲一讲如何进行思维、视野、见识的拓展和融合。杨律师还有一个建议,就是以后我出去做讲座的时候,给他留出部分时间分享一下他的学习研究心得,即如何进行思想的拓展和融合。我欣然同意,两人一拍即合,这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我之前就有这种想法,这也说明这段时间杨律师积累的差不多了。 开始是他聊,后来是我说,我说咱们有高教社读书群这个平台多好啊,这个平台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宽广的舞台让我们历练,我们可以多开些公益课、分享课,我建议杨律师可以开一系列课程,包括如何运营公众号,如何改变思维模式,如何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如何从个人心得体会到专著等系列课程。杨律师是个很有思想的律师,主动要求参与分享,认真反思,在讨论中实现认知和能力上的跃迁。我对于杨律师的这种建议又形成了他的推力和动力。 我还提及让大一的学生加入这个群,然后去听听。大一的学生都不知道这个讲座如何开展,以为是需要有场地的讲座了,这对于他们拓展见识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这学期,我给他们讲《信息管理学》,我想进行课程作业和授课形式的变化,尝试着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各个小组的作业和读书心得分享到各个小组的公众号上去,这能生动地体现出他们对于信息组织、信息传播、信息推广的认识和理解。 之后我又讲到我在学术中国的讲座,和杨志磊说了一下情况。我说我们之前举办了扎根理论的会议,然后可以举办全国青年学者质性、定量等方面的学术交流,论文可以是发表的,也可以是没有发表的,都可以。会议重在学术观点、方法等交流和分享。后来就又聊到我写的科研哲学论,这是对我多年的心得体会的理论化、哲学化的进一步升华和精炼。 我讲到我这些年一直出去开会,为的就是多多交流学习。正如这次去云南开会,复旦大学黄丽华教授和我们说:“年轻教师假如让他在一开始从事教学工作5年,而不去参加学术会议,不去交流,不做科研,那就相当于废了,因为他再拾科研也拾不起来了”。这句话我深有感触,和我产生了特别大的共鸣,也更加坚定了我学术交流的强烈信念,增强了我的学术交流之心。 在与杨律师交流过程中,我突然就将我的感触脱口而出:眼界格局一定要高于业务能力,这样才能推动业务能力的提升。反过来,当然也可以是业务能力可以高于眼界格局,但是那就不是设计者了,不是大师了,而是工匠了。我说的不是业务能力不重要,业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眼界格局大于业务能力,并不是否定业务能力的作用,所有的眼界格局都离不开业务能力的积累。我强调的是眼界格局一定起到引领作用,进一步引领业务能力的提升和发展。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好多人不去做,因为大家都具有“从众心理”。太多的人在思考问题时,第一反应不是我应该怎么做,而是其他人是怎么做的,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大多数人不同,就容易否定自我,屈从大多数。眼界决定境界,一个人如果老是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待着,没有什么交流和异质性思想的碰撞,是很难有进步的。应不时地不断走出舒适区和熟悉的圈子,去全国乃至全世界结交优秀的科研陌生人,能让你开阔视野,见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时候不是你不能,而是你不知道),还能升级自己的科研朋友圈,而科研朋友圈的高度决定了你的科研高度。所以我经常去开会交流,开始是参与者,就是听人家讲,后来慢慢地变成自己主讲,开始人不多,以后人多了,慢慢就适应了,也习惯了。这就是我提出的科研中的“眼界格局——业务能力学说”。 科研上的事情,勤勤恳恳的,思想上面,说一句,是一句。杨律师说一句,我明白了,我说一句,他也明白了,而最重要的不是明白了,而是我们分头去做,做出了一些成果,我们再分享,再感悟,再思量,再回去践行。 科研有科研的样子,思想触动有思想触动的样子,你说了,人家就懂了……。
个人分类: 应如室|3573 次阅读|1 个评论
思想的边界远胜于地理的边界
热度 19 ecoliugy 2014-4-4 09:12
近日同事交流版纳植物园东南亚植物生态类书籍极少的问题,让我重新想起中国人“思想常常过于拘泥于地理边界”的现象。恰巧前段时间看CBA总结赛,比赛中球迷的种种地域攻击和主持人的偏心,也印证了中国人在地域观念上依然处于“割据”的局面。国人缺乏一个公正的,跨越边界的,具有普世价值和现代性的观念,这与学术界的诸多现状是一样的。我觉得有必要与有识之士聊聊“眼界”这个话题。 当今之中国,无论是商贸往来、体育比赛、文化交流,还是学术研究,均把交流或“对外交流”当做工作的重心之一。随着国家税收越发丰厚,各大部门,承各种噱头,不惜花费重金,打造各种交流的千秋功业,诸如外交部的孔子学院、体育总局的足球邀请赛等等之流,以及各种热闹“重大”的学术交流会议。简单的为交流而交流,未免流于形式,白白浪费国家的银子。打着交流的旗号,大家都只想着出去走一走,散散心,顺便看看路上的风景,打打关系而已。 交流本是好事。学术交流促进学术思想的进步,但前提是要有可交流的东西,交流要基于系统的知识体系建设和伟大的学术理想。但若静下来仔细想想,很多交流会议上的”新思想或重要观念“,其实早已被世人熟知,早就烂在自己人的肚子里,甚至被遗忘在教科书般的书本上了,实在谈不上什么价值。 比如说藏书的问题。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搞那么多交流,花那么多钱,不如把钱用在图书馆基础建设之上。一个好的研究机构或者大学,藏书所能带来的思想启蒙,是任何老师都不能企及的。藏书的类型,藏书的分配,藏书的深度与广度,一般总是深刻地影响着学子们的高度。很多搞学术的人都去过欧美,那些稍微有点名气的大学或博物馆的藏书一般都令人惊叹。人家不仅有数目庞大的图书量,而且有专业类型的图书馆。有些大学的中文图书馆甚至比211大学都还好,按时代,按人物的重要性,一一排在架上,学生很容易看懂图书背后的学术意义。在欧美,一些私人科学家的藏书也是极为恐怖的。最近读美国植物学家、纳西语研究集大成者约瑟芬-洛克的传记《苦旅孤行》,洛克的植物、民族和语言书籍完全可以撑起一座大学的图书馆。外国科学家对学术的尊重,对学术的入迷和尊崇,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馆藏书籍的影响。 图书的价值问题早已是老生常谈,没必要费笔墨。作为学术构建的基础工程,图书建设应该受到重视,并得到持续支持。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中国的图书馆藏和建设十分糟糕。种类少,分类乱不说,很多区域性的资料也极为缺乏。为什么美国人对全世界的历史、自然资源和政治问题都极为关注,而我们却连我们自己和邻居都不了解呢。马来西亚、泰国、台湾、日本,俄罗斯,我们图书馆里收集的这些国家的历史资料和新新进展方面的书均少的可怜。由于缺少区域性资料,中国人对周围的世界了解很少。难怪乎中国人在发现国际性事务的时候,国人都只会转发和点蜡烛了。 想来想去,其实还是思想高度不高,地理边界死死禁锢住了国人的眼界。无论是学术性的研究人员,还是媒体评论人,大学生,及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眼界极其狭窄,被政治化的地理边界牢牢固化。研究动植物、气候或民族的人,发表很多政治性边界极强的论文和观点,明显不符合一只鸟、一棵小草或一个民族的自然分布规律。这样的研究就是半拉子研究,政治性极强,学术价值不高。位于西南的云南想做东南亚的桥头堡,但是对东南亚几乎不了解,地理、民族、文化和政体相关的内容一无所知,无论新旧书籍,图书馆基本没有收藏,脑袋难免僵化。其它如,研究西北新疆、西南西藏、韩国朝鲜,以及我们最强大的的对手日本的材料,我们各自可扪心自问,有多少学校和机构认真收集,并整理过这些东西。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从国际关系和贸易来讲,不了解对手,怎么可能轻易取胜呢。当然,学者并不是要和别人去打仗,拼刺刀,但若想学以致用,为国家提供技术和思想支撑,打破地理边界,解放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若从科学的精确性上说,区域性的思考远胜于行政区划内的研究。还原问题本身,从问题的地理边界去思考和研究,而不是被行政地理边界禁锢。这是很多很多人值得关注和留心的一件事。值此写篇小文,希望有人能理解其中的意义。
7631 次阅读|26 个评论
从清华校长的言论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
热度 1 techne 2013-3-17 11:15
从清华校长的言论看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 (草稿,请勿引用) 王键   最近这一阵子开两会,有记者采访了很多参会代表,雷人的观点不断。当然,官方媒体一如既往地“形势一片大好”,参会代表都那么认真负责,提建议,发观点,为民请命,都“一如既往”地出彩上镜。不过,关于两会代表的无知无畏,一些网络媒体,还有普通网友流传转发的片段,却也让人忍俊不禁。   这不,笔者又看到了媒体报道的清华校长在两会时发表的雷人观点。当然,在说这事之前,笔者先要好好打下预防针。因为笔者在北大读过不少年的书,深知任何关涉清华的话题,都是非常敏感的。以前在北大未名BBS,或者一塔糊涂BBS,就定期会出现关于两校争端的“月经贴”。以至于在很多版面,甚至站务管理层,都会把“挑起两校争端”当成铁律,作为删除、封杀帖文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这其中反映出的现实,也颇值得中国的“自由派”们深思。   其实北大也没少出洋相,尽管笔者自然会比较偏爱这所母校。比如,许智宏校长唱歌,网上就吵了一阵子。现任周校长,也闹出了不少新闻。但无论如何,北大在学术方面发表的观点,总体上还比较谨慎。那么,清华校长这次在两会提出了什么观点呢?就是这个关于“北京应成为世界学术中心”的建言。请看下面两则媒体的相关报道: 报道一 清华校长:北京应成世界学术中心   (联合早报网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今天上午参加北京团审议清华校长会上建议——中央高校纳入北京规划   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今天上午9点,北京团召开全团会,继续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作为本届全国人大北京团的代表,也参加了审议。   据法制晚报报道,审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建议,北京应当成为世界学术中心。   陈吉宁说,北京拥有89所高校,其中36所是中央直属高校。也就是说,全国将近75%的最好的学科全都集中在北京。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有北京这样的优势。   陈吉宁坦言,北京对高校个体的服务做得非常好,但是缺少在整体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整体观念和战略服务意识,高等教育的整体放大作用还是显得太弱。   为此,陈吉宁建议,北京应当成为世界学术中心,强化学术中心对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 《联合早报网》 报道二 北京还应是学术中心   昨天上午北京团的全团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代表建议,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这个世界城市不应只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还应是世界的学术中心。“这就需要促进北京的高校与区域发展进行深度影响”,比如说通过建立大型的科学设施,重要的文化基地,促进高校之间的联合、共享以及整体学术能力的提升。   清华到目前大概有110个项目和企业有长期的研发投资合作。“大学不仅为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服务、技术产品等,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环境、创新氛围。正是这些能够吸引好的企业将高端的产业和部门落户在大学所在的城市。”    陈吉宁发布一组数字称,“清华现在每年从国家拿一分钱的竞争性科研经费,能够带动清华科技园企业2分钱做RD(科研),能够带动产值扩大十多倍的水平。 所以清华和清华科技园对北京GDP的直接贡献每年在3%-4%的水平上”,北京现在大概有89所高校,其中36所是中央直属高校,全国将近75%的最好的学科全部集中在北京。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有这样的优质资源。   为了尽量体现出报道的客观性,笔者选了两组不同的媒体报道,对陈吉宁校长的观点做出了有些区别的展示。但不管怎么说,清华校长的两会言论,却让人感到其中带有的强烈的急功近利色彩。   比如,陈吉宁坦言:“北京对高校个体的服务做得非常好”(不知道陈校长在代表高校作此判断之前,有没有事先征询过北京高校的科研人员,尤其是苦逼的青年科研人员的意见?),但随后他又指出:“缺少在整体经济发展大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整体观念和战略服务意识,高等教育的整体放大作用还是显得太弱”。前一句,陈校长先好好地拍了下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马屁,这充分地表现出讲话的艺术,体现出中国国情,也表示了对当地领导的敬仰和肯定。后一句,既高瞻远瞩地表明北京高校应充分配合市委市政府领导主抓的经济发展大方向,又结合陈校长后面掰显的清华产业化成功经验,名正言顺地指出了北京高校在整体上没有充分拉动经济发展的缺陷,实际上,他等于是在肯定这件事情:清华大学最会搞产业化,是最能赚钱的,北京的高校都要跟清华好好学习。   但很奇怪的是,陈校长提这个建议,为什么没有看到国内外的一些相关的非常明显的事实?比如,根据笔者在上海这么多年的生活经验,若单讲经济的发展潜力,北京跟上海那是没法比的——但问题却在于,要单讲学术和文化,上海的高校跟北京也是没法比——起码到现在还是如此。那么,这件事情到底说明了什么?学术和文化的发展,是不是简单地可以同经济的发展捆绑到一起?或者说,以经济的发展为单一测度的发展模式,会产生和发展出什么类型的学术和文化?   纵览世界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区,我们更可以明显看到,像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包括牛津、剑桥,这些世界范围内的学术中心,几乎全都位于一些小城镇,它们确实是辐射全球的学术中心,但又根本和经济中心扯不上边。难道我们还能指望这些学术中心“去拉动当地经济”?“促进本地高校与区域发展进行深度影响”?“吸引好的企业将高端的产业和部门落户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像陈校长提出的这种简单判断,明显都是些不上档次、很缺乏眼界的观点。但他又是中国名校清华大学的校长,这是件有点奇怪的事情。   实际上,如果只盯着这些经济指标来做,上面所有这些世界学术中心,恐怕根本都等不到发展到今天这个程度,而早早地就要胎死腹中。而这也是像教会、大学这样的非营利组织,生命力可以这么持久,而同企业这类通常难免会较为短命的营利组织相比,在两者之间存在的根本性区别——前者是根源于深植于普遍人性中的思想,而后者则源于短期内不断波动的利润。   从清华校长对教育的本质如此缺乏认识的言论来看,今天的中国知识分子在整体上,恐怕仍然是急功近利和缺乏眼界的。陈吉宁校长,在不知不觉之间,似乎把高校当成了某种企业,以及只是服务于当地利益的某种工具性机构。但是,这显然是有违于教育的深层理念的。教育的实质,首先在于培养公民,在于培养真正的人。诚然,能为企业谋取利润,能服务于本地,这也是可喜可贺的好事,但这只是教育目的实现后的扩展产物,把这些东西当成教育的直接目标,只会破坏自由教育的气氛和更高目标的实现。   关于政府的规划,我们更可以看到,美国纽约的经济中心地位,不是谁事先有意规划出来的,也几乎和美国政府扯不上干系。美国的常青藤更不是为某个经济或政治中心服务而刻意打造出来的。同样,加州的硅谷,也不是谁事先计划好的。斯坦福大学对硅谷的促进作用,是个自然的产物,并不是斯坦福大学的哪任校长或规划处处长多么高瞻远瞩,搞个加州规划就能够奏效的。相反,如果搞出来那么多规划,政府四处插手管的太多,美国各地风起云涌地做校办企业、孵化器、科技园,这硅谷的成功反到做不出来了。   所以,当陈吉宁校长在两会大声疾呼,呼唤“北京规划”,要把北京打造成“世界学术中心”,笔者在心里却忍不住深深地要为北京捏上一把汗——笔者对北京还是有感情的。笔者很担心,假如真的照此进行规划,北京不但成不了那美梦中的“世界学术中心”,只怕将来连“中国学术中心”的地位都保不住。毕竟,若要单独讲经济发展,中国的北方地区同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方面,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有着天然的地理和人口优势。若以经济指标作为单一测度,可以没什么悬念地预计:中国的学术中心早晚会南移到上海或珠三角。实际上,并不需要任何事先的规划,香港早已悄然成为大中华区域的学术和文化中心。   从长远来看,北京若想成为世界学术中心,首先要能保住中国学术中心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的发展当然重要,但唯物是图的“经济决定论”思维,却是要不得的狭隘思想范式。学术是学术,经济是经济,指望二者合二为一的美梦,不但不会成真,而只会把那“务虚”的学术淹没在现实的钞票中。北京若想发展成世界学术中心,唯有推动深层的改革,保证学界的自由探索,营造思想和文化的繁荣和包容,以此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务虚”的独到优势。但在两会如此重要的场合,清华大学校长发表的言论,却凸显出某种思想的狭隘和文化的贫乏,也显示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界和世界观,还存在重大的缺陷。在此情况下,恐怕还是慎谈“世界中心”为好。   当然,文中所谈的这些问题,不单是清华一家的问题。某一所高校,并不能为这个局面负责,这恐怕是中国社会的整体架构,以及漫长的历史传统所造就的局面。这个局面的更替,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等待。我们只好默默期盼:中国的学术中心和名校们,不会像亡命于追逐利润的短命企业一样,真的能够存活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个人分类: 时世评论|1851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這一年來 (与我心有戚戚焉)
guhuxiang 2012-9-21 18:40
本文转自: http://www.byvoid.com/blog/recent-one-year/ 人在年輕的時候每隔一年思想就會有很大的改變,正是因爲一些遭遇,我纔有了不少變化。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去年寫「 勸君惜取少年時 」的我了,也不是 大學剛入學時 的新生,更不是高中時那個在機房 爲NOI奮鬥 的少年。有道是「見多識廣」,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多了,人境界自然會不一樣。 兩次實習經歷 今天是我結束在Hulu實習的日子,我是2012年5月2日入職的,到今天整整是三個月。這是我首次在產業界的公司實習,與之前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實習有很大不同。之前在微軟做的是「研究」,聽起來好像是很厲害的樣子,其實有時候做的東西簡直是浪費時間。因爲我從一開始就清楚,在研究院做的東西只是爲了在特定領域有一個突破,至於這個成果會不會造福人類,那可不好說。運氣好的話會被微軟產品組看中,做成產品,算是爲人類做貢獻了。大多數時候你的成果還是被打入冷宮,永遠無人問津。更普遍的情況是進入了微軟的專利庫,別人想做成產品都不行,這簡直是阻礙人類社會進步了。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長達十個月的實習給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讓我決定了將來一定不會去讀博士。 我在Hulu做的是純正的開發工作,也就是「軟件開發工程師」,俗稱「碼農」,做的是推薦系統後臺基礎架構的搭建,主要搞Hadoop、Cassandra這種怪獸級的工具。值得一提的是我還獨立實現了一個簡單的規則語言解釋器,算是用上了編譯原理學的東西,這也是我第一次用上在清華課程上學到的東西。其實我還是挺喜歡比較小的公司的,雖然不是很「正規」,但卻有讓你在大公司感覺不到的真誠的人情味。我在Hulu的這三個月參加了三次外出活動,其中還有一次是公司全員出動去打「真人CS」,回來一起喫飯的時候Hulu北京的Boss,Joyce Zhang學姐就坐在我旁邊,一邊喫飯還一邊聊,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每天午飯和晚飯我們整個Recommendation組的人大家都一起出動,員工和實習生之間非常親密友善,這和我在微軟感覺到的簡直有天壤之別。 我選擇去Hulu完全是出於巧合。以前我就從兩位學長周越和羅穗騫哪裏聽說過Hulu,他們都在那邊實習過。後來有一次我和劉佳倩約好要談一個項目,當天晚上我卻嚴重感冒,只好取消計劃。劉佳倩給我發短信說Hulu在「真維斯樓」有個「博士生講座」,聽起來很牛逼的樣子,我便忍着頭暈去了那邊。在這個講座上,我對Hulu建立了好感,感覺這個公司挺有意思的,於是回去就把簡歷投了過去。一開始我的打算是面試一下玩玩,積累經驗,去不去另說,因爲我那時還正在微軟實習呢。羅穗騫知道我想去Hulu後,問我用不用幫忙推薦一下,我拒絕了,理由是我就是想試試自己的實力(其實後來挺對不起羅穗騫的,因爲推薦成功一個實習生有獎金)。過了一星期Hulu對我進行了電話面試,問了一個簡單的算法題,其實算法和NOIP的一道原題一樣。然後接下來約了當面的面試,一共進行了三輪。我挺佩服Hulu的,竟然招一個實習生花這麼大功夫,讓這麼多員工花這麼多時間來面試。面試中的算法題對我來說小菜一碟,可能是運氣太好了,都是我見過的題。和面試官聊整個過程挺輕鬆的。一星期後我得到了通過的通知,問我何時入職,我考慮了一下說大概六月,因爲還沒想好是否離開微軟。可是過了兩天我就決定了離開微軟,此時是四月中旬,我向我的導師提出了兩週後離開研究院。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導師楊懋是個很厲害的人,他當時就同意了我,而且鼓勵我「去吧,工程中的問題纔是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於是我四月底離開了微軟,五月初加入Hulu。離開之前,我還把李愷威和趙旭推薦給了微軟亞洲研究院系統組,一方面是我離開後有空缺了,可以幫同學一把,另一方面是留個人保持聯繫,瞭解情況。李愷威在我走之前的一個星期入職了,趙旭也在暑假加入了微軟。 要說我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更是一件巧合的事情了,大概是我去年四月份逛人人的時候,看到了郭華陽發的的一篇日誌「 MSRA系統研究組招實習生 」。當時我正在上大一,飽受微積分、大學物理、電路原理等這樣的課的折磨,早就迫不及待想做點什麼好玩的了。雖然裏面說到的什麼「研究」什麼「方向」什麼「paper」一概不懂,甚至連研究院是幹嘛的都不知道,只是聽說微軟亞洲研究院很厲害的樣子,就讓郭華陽幫助推薦申請了。我連夜趕製出一份 簡歷 ,現在看看寫得簡直可笑,但當時自我感覺還不錯。一週以後,記得是我正在上電路原理課的時候,突然接到了電話,我趕緊跑出去接聽,對方是一個很友善的聲音。他和我聊了一會,就說覺得不錯,讓我繼續和HR聯繫辦手續。開始我還以爲這是第一次面試,我收到HR郵件後簡直不敢相信竟然這麼容易就面試過了!根據我後來的得知他人的經歷表示我這種情況簡直是絕無僅有,想必是郭華陽學長說了不少我的好話。我決定期末考試以後去微軟,於是我在6月22日,期末考試剛完第二天我就去了微軟。 兩個影響我的人 說到一個對我影響很大的人,應該是劉佳倩學妹,人稱倩哥(倩哥名言:「 其實我是一個女生 」)。認識她是在去年七月,我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待了不久的時候。那時她剛高三畢業,準備來清華。她進入了百度之星決賽來北京參賽,不知怎麼得知我在MSRA實習了,通過李曉瀟聯繫到了我,希望我帶她去MSRA看看。當時我一想是個學妹,帶她看一看何樂而不爲呢?就這樣認識了她。第一次見她就給了我很深的印象,她是一個眼界很遠的人,令我吃驚。後來在清華迎新的時候,我專門護送她辦了所有的手續。 開學以後,我偶爾還和劉佳倩保持聯繫,還有過平安夜晚上一起從清華散步到西直門的經歷。和她的交流中我發現了她內在的驕傲氣質,平常是難以看出來的。她很有野心,而且個人能力超羣,是一個不多見的人才,尤其她還是女生。她在大一入學前就去參加而且通過了百度的面試,另許多人大爲震撼。大一開始她就計劃去實習,第二個學期她就成功地去了百度。她比我大一暑假實習更早,而且是有目的的,有計劃的,有追求的。她給我帶來的改變在於今年二月份的偶然一次機會,我約她一起出去喫飯,聊天的過程中她無法抑制對胡伯濤的崇拜,給我講了胡伯濤大神的許多神蹟,譬如本科休學一年去MSRA以第一作者在頂級會議上發了牛逼的paper,畢業時同時拿到了Facebook、Google、Twitter和Standford的offer,從高中就開始投資股市和房產,賺了不可想象的一筆大錢,我算是大開眼界了。 受到劉佳倩的刺激以後,我突然萌發了暑假出國實習的想法。於是我便開始準備,聯繫了許多學長,向Facebook、Google和Twitter申請。現在想想當時我眼界真的太窄了,知道胡伯濤拿到了這三家的offer,就只知道投這三家。在找實習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了我來清華計算機系的意義,並不是它的教學水平有多高,能讓我學到什麼學不到的東西,而是我擁有中國頂尖的校友資源,他們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我在聯繫Google總部的時候認識了林爽學長,他令我意外地非常熱心地幫助我,教我怎麼寫英文簡歷,一遍一遍幫我改。他還給我普及了許多關於國外工作、實習、簽證、綠卡、移民的知識,讓我瞭解到了許多我自己不可能接觸到的信息。他對我的影響亦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他給了我寬闊的視野,讓我看到更高更遠的前方。 後來我向Google和Facebook投的簡歷都石沉大海,Twitter回應了,但最終沒有通過。我發現我的英語其實是個很大的問題,給外國人說話都顫抖,怎麼可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於是我當即開始學英語,一邊背託福,一邊找外國人練口語。我瞭解到許多公司的實習生早就申請滿了以後,意識到自己開始地太晚了,想想美國大學五月就放暑假了,我三月纔開始準備,豈能來得及?再申請只能考慮明年暑假的了。可是明年暑假又有另一個問題,我拿J1簽證去過美國以後,規定要「回國服務兩年」,這令我十分猶豫,並不是因爲我決心不想回國,而是因爲這樣會給自己套一個枷鎖,以後恐怕多有不便。無論如何,我總得面試通過,於是便有了我後來嘗試去面試Hulu的經歷。 一本書 我這一年來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重要經歷:寫了一本書 《Node.js開發指南》 。寫書的過程佔用了我相當多的精力,這個經歷可以說是難以複製的。最初我想寫書只是一個衝動而已,很可能會像其他衝動一樣熱情過後立即消逝,但我採用有效的激勵維持了這個熱情,最終算是大功告成。事實證明,我並不需要成爲一名大學教授,或者產業界的專家級人物纔有資格寫書,只要有熱情,願意學習,願意分享,一樣可以寫出好書。重要的還是找一個支持你的出版社,找一些支持你的朋友。我很有幸通過徐可可認識到了圖靈出版公司的總編,沒有他們的幫助我不可能完成這本書。 蝴蝶效應 去年春天受舍友湯汝鳴的推薦看了一部叫《蝴蝶效應》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擁有可以穿越回過去的特異功能的人。當他人生遇到障礙的時候,他總會後悔自己當初做的一些決定,於是就利用這種能力帶着記憶回到了過去,做出不同的選擇。然而當他每次回到過去改變哪怕一丁點,之後的人生軌跡都會出現巨大的偏離,隨着時間的積累,偏離會越來越大,產生完全不同的人生。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也聽說過所謂的蝴蝶效應:「一隻扇動翅膀的蝴蝶可能會在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捲風」,也在物理課上瞭解過非線性系統產生的決定論不可預知的混沌,但它究竟對人生有什麼意義我是看過這部電影後纔開始思考的。以至於後來我經常會想,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到底是爲什麼,到底是由哪些關鍵的人和事決定的。 想想看一切都是蝴蝶效應,佛家叫「因緣際會」。如果我沒有認識徐可可,我很難保持助寫書的衝動,也不可能認識圖靈總編。如果我沒有參加去年1月趙麗明教授的 川滇語言調查 ,我沒有機會認識徐可可。如果我沒有選大一上的 語音學課 ,我根本沒有能力去語言調查。如果我大一沒有在軍訓時統一選課後又翻一次選課指導書,我連清華破天荒開了語音學這門課都不知道。如果我2009年沒有在成都書店的一個角落裏面碰到《漢語史稿》,我怎麼可能會對語音學產生興趣?又假如郭華陽當時不認識我、瞭解我,怎麼會願意把我推薦給MSRA?如果我大一離散數學課上沒有做大作業「 基於統計語言模型的拼音輸入法 」,郭華陽怎麼瞭解我?如果我沒有參與ibus-pinyin的開發,又哪裏知道「統計語言模型」?一切皆是緣起啊,我之所以是現在的我,取決於我做出的一個個選擇,哪怕它在當時是及其不起眼的決定,恐怕在將來哪一天會對我產生重大影響。 眼界與成就 有一次和一個已經工作了的朋友喫飯,他問過我一個這樣問題:「解決一個難題和做出一件東西,哪個給你的成就感更大?」具體來說,解決一個難題指的是在學術研究領域或者工程中解決了一個難題,小到一篇paper,大到圖靈獎、諾貝爾獎;做出一件東西指的是做成了一個可以使用的產品,有許多人使用,產生了價值,小到一個開源工具,大到Google搜索這樣的產品。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當然是做出產品更有價值。他告訴我這個問題反映了不同人不同的價值觀和興趣所在,簡單講就是前者適合搞學術,去科研,當一名科學家或者專家,後者應該是搞開發,做產品,做一名工程師或者企業家。我的這個朋友告訴我,也許對於我來說,創業也是不錯的一條路。後來我也拿這個問題問過不少人,結果都和他預期的判斷一致。人生的價值在何處?在於證明自己的價值,或者說自我實現。成就是一個人終生追求的東西,其背後的動力是被人認可,無論是造福社會還是爲害人類,都是其副作用。信息產業領域最誘人的地方在於,無論你是一名科學家還是一名工程師,你都會造福人類,從而獲得豐厚的回報。 昨天是NOI結束的日子,感歎又是一年,不知不覺NOI已經離我而去三年了。今年杜子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話: 参加本次大赛的347名选手获得了参赛资格并大多获得到高校深造的机会,其中有65%的选手将获得奖牌,20%获得银牌,12%获得金牌,60名同学将进入国家集训队,其中4名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你们中前100名部分选手将直接进入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深造。事情是否结束了?没有!大学毕业后,你们可能还将选择出国留学,取得学位,进而参加工作。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获得国际奖牌的中国选手就超过80名,我们数数,这些人中,有多少在科学、新技术、创办企业、社会管理或社会公益方面为社会作出了杰出贡献?有谁像比尔盖茨20岁时创办了微软公司?像乔布斯那样在21岁时创办了苹果公司?像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21岁写出了操作系统Linux?又有谁像扎克伯格那样20岁时创建了社交网络?没有!不过,我知道我们的国际金牌获得者王小川现在搜狐担任首席技术官,很有建树,竞赛委员会委员刘汝佳清华大学毕业后和其他人共同创办了和家装有关的尔宜居公司,很有勇气。可能还有其他人。但是,其他获奖选手大部分呆在国外过着安逸的生活。我也听说,今年有一位获得国际金牌选手被某公司高薪聘用,一时成为业界新闻。我想知道,这就是我们的追求吗?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创造力?是什么妨碍我们大胆创新?我们为什么总跟随在西方人后面享受人家创造的新文明、新技术和新工具? 首先令我驚歎的是,NOI竟然前100名都能去清華北大了,比起我當年爭搶前三十真是恍如隔世。其次,他尖銳地指出了中國優秀學生的重大問題:眼界狹隘。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並不缺乏能力,而是囿於見識,只敢走前人鋪好的道路。一方面這是承擔風險與規避風險的問題,另一方面這是多數人缺乏廣闊的視野。許多人並非不是雄心勃勃,我相信願意背井離鄉去美國留學、工作、移民的人肯定不是膽小如鼠,只求穩妥的人,而是許多人只看到了自己前輩走過的道路,沒有另闢蹊徑的意識。 追求更大的成就、更好的生活絕對不是錯,錯在大家都在擠幾個獨木橋。對於清華計算機系的學生來說,大家心中認可的無非就這兩條「出路」:成績好的出國讀研,稍次的本校保研,至於擠不上這兩個獨木橋的,只能「被迫去工作」或者走其他「歪門邪道」。爲什麼大家都要一窩蜂地去讀研,很多人並沒有想過,許多選擇保研的人的理由都是:不太清楚自己能幹什麼,先讀研再說。因爲無數前輩證明了讀研是一條穩妥的道路,所以大家都亦步亦趨地步着前輩的後塵。爲什麼大家沒有看到別的路可走呢?譬如投身產業界,譬如創業或加入創業,甚至譬如直接去國外工作,從事自由職業,或者花一年去世界各地流浪?有人說,不夠穩妥,太不現實了,不能滿足父母寄予的期望。終極的原因還是在於,你根本沒想到可以這麼做,沒有認真考慮過自己真正願意做的是什麼。 我想告訴看到這篇文章的我的同輩朋友,以及學弟學妹們,世界竟然如此寬廣,你需要有一顆寬廣的心去容納。人在年輕的時候機會成本是最低的,所有你因爲顧慮不敢做的事,將來只會顧慮更多。
2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眼界问题”是个什么问题?
热度 1 guoweihehe 2012-5-4 22:15
眼界、境界之类的问题,是个好问题。好问题的一个特征是兼容并包,通俗点讲就是 什么什么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试着想象在以下情境中, 当你说出“这是境界问题”时候,是个多么奇妙的时刻。 仰人鼻息,自叹不如时 ; 不屑一顾 , 懒于答复时。呵呵,扯远了。 在有关眼界问题的讨论时,有两个最著名的传说(排名不分先后)。 NO.1 “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此说源出《孟子 尽心篇》。 注意,是孟夫子,不是孔夫子的著作。当然孔子登山的经历并不重要,甚至真实性都不重要。在此孟夫子是想告诉莘莘学子,境界问题很重要——看看人家孔丘是如何修炼成伟人中的战斗机的。我不知道孔子具有了那么高的境界和登山有什么样的关系,或许是我生性愚钝,可孟夫子也不是个好老师,根本没解释清楚啊。登过两山的人,何止千千万万,而伟人们还是寥寥无几。 NO. 2 “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 巨人 的肩上。” 如果你没见过这句话,我很怀疑你在大陆上过学。而如果你见过下面这句话,就多少有点不正常。 Descartes did was a good step. you have addedmuch several ways, especially in taking the colours of thin plates intophilosophical consideration. If I have seen further it is by standing on ye shoulders ofGiants. 我不想关心牛顿爵爷和 Hooke 院士(皇家科学学会会员)之间的恩恩怨怨,大人物们之间的事情总是有些复杂,我只想关心一下境界问题。山总是在那里,不管你登还是不登;而巨人们却很难说会在哪里,更何况在这个大师 + 伪大师(据说还是后者居多)纷纷的世界,借我一双慧眼吧,把境界问题看得稍微清楚一点,好让我找个肩膀爬上去。 总之,在我听过以上两个传奇 N 的 N 次方之后,我还是不明白境界问题到底是个什么问题。直到我读到下面这句话,好像明白了。因为这句话真得很深刻,但是,很久之后我终于发现,这是一句很深刻的废话。 这句话是“一个人,看问题的眼界实际上就是他的世界观。”在初涉哲学之时,深深折服于此。但是,在苦苦追寻“世界观”很久之后,突然发现,世界观是个比眼界问题更加飘渺的概念,这种解释方法是不好的。更令人难过的是,人们其实一直都没有形成对于世界的那个整体看法,因为那些所谓的整体的看法基本上都是深刻的废话。 我又糊涂了,在此求教了。
个人分类: 点滴成长路|36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眼界
热度 1 haoxiaowei07 2012-4-28 20:47
眼界
中午看到麻老师博客中对“寒门难出贵子”的一些论述,有一点我比较认同,就是在寒门里最缺乏的是眼界。开阔的眼界是一个人成才或有所成就的基本要素,通过眼界我们能够知晓业界大牛们在做什么。在现代社会里,牛顿说的那句话显得愈发正确,我们之所以取得进展或成功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上。慢慢地,这个巨人越来越高,我们也站得越来越高,眼界也相应地更加开阔。有时候,我们并没有站到更高的巨人肩上,所以我们的视野不够开阔。 我们中国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就是要去开阔眼界,大胆实践的意思。寒门有时候是一个窄门,在这个窄门中我们可能站的不够高,看得不够远,缺乏一个放眼看世界的平台。优渥环境不可否认给人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青年人得以施展拳脚,快速融入时代主流。记得白岩松在江西财经大学演讲时谈到一个人工作所得的高低是与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的,越是不可替代所得便越多。一个眼界开阔的人做不可替代性工作的几率会高一些,于是他取得成绩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一些。 当然,眼界只是一个人成才或成功的基本要素。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因为眼高手低而错失机会、平庸一生。眼界让我们走向前沿,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超越前沿,开创性地工作。此外,“寒门难出贵子”的一个实质性原因是现代社会资源占有性的悬殊更大,寒门弟子仅仅靠24小时的努力弥补不了资源的占有差。而在过去,靠拼搏努力,这些差距可以不是差距。 最后,作为寒门弟子的我想说,寒门难出贵子并不意味着寒门不出贵子;寒门的孩子更要努力奋斗,去打造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005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海无涯靠眼界 – 再说寒门子弟的缺陷
热度 87 fpe 2012-4-28 09:37
学海无涯靠眼界 – 再说寒门子弟的缺陷 最近有两篇博文吸引我的注意力,一篇是肖重发的《 斯坦福化学博士自杀:寒门子弟留在美国转行做软件 》,另一篇是刘全慧老师的《 本科生中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 》。肖文有意无意地把天才的陨落解释为转行编程,似乎不妥。毕竟人家做到首席 工程 师(架构师?美国头衔的名堂很多,是典型的钱不足,名来凑,所以不能太把首席当成一回事。 Palpal 又如何?还有 Google 和 CISCO ),不能说不努力或不成功。只是,按照当事人的说法, 一年 20 多万美元,令王庆 根 很满意,这说明寒门子弟的缺陷是眼界,仅仅是 20 多万美元,就值得如此拼命么?湾区的 20 多万也就是东部的 10 多万,中部的 10 万出头。一名成功的教授,研究费加版权费,也可以挣到这么多。某些人每年的私下捐款,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意味着他们的合法收入是 10 倍以上)。那些看不起学位、看不上头衔的人,因为风云际会,他们拥有超人一等的眼界。 我们重视名校和名师,名校给学生以系统全面的训练,名师给学生以高瞻远瞩的眼界,后者是学生在各个领域成功的秘诀,因为他看见过什么是成功,知道如何专注才能成功,并且在成功路上得到老板的提携。和中国华山一条道,成功靠高考(或当官)的途径不同,美国人成功的方式太奇怪了,作一个产品能够吸引众多粉丝,编一个程序也能成功卖钱,写一本书可以高枕无忧半辈子,写两个章节也能版权超岁入,推导一两个公式也能青史留名。正因为成功的传奇太多了,所以美国人很容易专注,不为外界所左右,努力开发自己的兴趣,成为人才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稀缺程度,所以王庆根的转行,我们都认为不值。然而,为三斗米折腰的国人还少吗?有的人一毕业,转移了研究兴趣,虽然著述颇丰,然而丧失的是成为大师的机会。有人改行作 IT ,只不过当时有无限的机会,而自己有没有利用好自己的潜力(论文、老师、关系等)。机会只眷顾第一个开拓的人,后来者必然受到始发者的阴影笼罩。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天才,只因为选错了行当(男怕选错行)或选错了方向。天才在无限的后悔中消耗,只能说明当初缺乏一种高瞻远瞩的眼界。 科学的开拓者大都是闲人,只有那些闲人才有开拓的眼界 。 刘全慧老师笔下的本科生,也是一种闲人:他们没有经济独立的压力,没有同行竞争的攀比,没有社会事务的繁琐,没有家庭柴米的负担,最幸运的是没有思路(范式)的陷阱,只知道勇往直前。如果运气好,碰到一两个愿意点拨一下的名师,调动了无限的青春活力,这是成功的最大动力。一句话, 成功依靠专注,专注始于眼界 。寒门弟子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相当的眼界,一旦离开成长的环境,就不知道如何发展,这是难以衡量的家庭环境造成的内在缺陷,很难弥补。天才也需要人指引,没有哈代,还会有华罗庚的成功么?王庆根的中途转行,似乎与导师的不成功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也不能乱猜。 参加过学术会议的人都知道,藏龙卧虎,人人都有绝门功夫。为什么要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会议呢?希望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向着更高的标杆直跑,只有那符合自己性向的研究(或工作),才是成功的捷径。至于名和利,都是成功的附属品,饭后的甜点而已。为了甜点而忘了主食,是寒门子弟最大的缺陷。上了名校,只能给社会多贡献一个高级一点的打工者,所以我反对对寒门子弟的特殊照顾。故老传言,成功的学生往往具有内在的动力,内在的动力来源于:读千卷书、行万里路或家庭因素。寒门子弟这三条都有欠缺,所以还是不能拔苗助长。我想,如果未来的大学,能够按照这三条选择生源,成功的概率要增加不少,至少美国名校都是如此干的,名人都上名校,因为出身有优势,或者说眼界有独到的地方。美国招生官员,阅人无数,努力从细微的线索中寻找成功的线索,而家庭背景,就是部分成功的保障了。眼界真是难以捉摸的东西,没有相当的阅历,不能达到超人一等的眼界,所以我们要游学四方,增加不可捉摸的眼界。 有道是,大海航行靠舵手,学海无涯看眼界;初生牛犊意志专,自古英雄出少年。 附录: 另眼看寒门贵子 -- 谈寒门成才的两大障碍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475225 条条大道通罗马 -- 谈 “ 寒门贵子 ” 的集体主义认识和误区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2992do=blogid=478416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23120 次阅读|181 个评论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热度 16 SoSoliton 2011-6-12 21:16
大凡做高校教师的,都离不开评和被评。如论文、项目、职称等,无一不牵涉到评和被评。可以说,被评是高校教师无法逃避的命运;评别人又是高校教师具有某种权力或权威的象征。 我从最不起眼的大学助教做到教授,遭遇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被评,“多年媳妇熬成婆”,最近几年,终于有机会评别人了,还有幸当上了学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评价和发展委员会委员。以我多年的切身经历和观察,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既可映射出评和被评人的众生相,更可折射出评和被评人的眼界和境界。因为对于被评者来说,每一次被评都可能涉及一次机会、一个转折、一个台阶或至少一份利益,所以在被评面前,被评者的心态、心胸、眼界和境界等均会暴露无遗;而对于评委来说,每一次的评审不仅反映出评委的眼光和眼界、胸襟和境界,更折射出评委的道德品质、学术素质和个人修养。 可以说,判断一个人的眼界和境界,甚至判断一个人能否有大的出息,从这个人对待评和被评的态度可见一斑。这一点既可以从无数成功人士身上得到印证,也可以通过观察或反观身边的事例得到答案。例如:大凡在单位内部争得很厉害、叫得很凶的,基本上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或自以为是的“夜郎自大”,其学术水平和思想境界正是因为很难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才只能靠打破脑袋抢得单位内部的“蝇头小利”聊以自慰。 有些做上评委的人,毫无原则和规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将自己的亲朋好友或相关利益人弄上去再说,其思想境界显然只局限于个人或帮派利益,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严重的人品问题。 更有甚者,有那么一些人全然不作调查研究,全凭个人主观臆测,摆出一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姿态,为与其有利益关联的落选参评人挺身而出,对评委高度怀疑,对评上者极度贬损,跟学校顶足叫板,这些行为本身其实已充分反映出其心胸和眼界之狭隘,其觉悟和境界之低微。如这些人站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对学生心灵的毒害是深远而久长的。也许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很多不公正,但作为教师或领导,有责任、有义务维护和倡导公平与正义,至少应如俗话所说:当家不闹事。落选参评人如对这种“行侠仗义”的人还感恩戴德,其眼界和境界也就跟他们差不多了,要想有成就,可以说,难了!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有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需要记住:所有的评和被评均涉及比较和竞争,但所有的成功都不是靠抢和夺得来的。 其实,从大的方面来说,看一个学校或 学院的境界或层面 ,也可从评和被评事件中得出结论。如果大伙对校内或院内的各种评审你争我夺,互不买账,那么基本可以断定:这个学校或学院的水平还差得远,对外竞争能力十分有限,生存十分艰难,大伙只能靠争夺校内或院内既有的小蛋糕活命了。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看,一个单位如果老是在谈论分配问题,说明这个单位还处在求生存的阶段。 无论如何,人,尤其是年轻人,还是要有一定的眼界和境界的。面对参评落选,不要埋怨别人对你不公,而要反省自己还有什么不足,要以落选为契机、为激励,要有一种胸襟和气魄:真正的竞争在外面,真正的舞台在世界。眼界阔,才能够明白我之渺小;境界高,才能够成就我之事业。 (登载于《中国教育报》2011年6月20日第5版: 评和被评都是一面镜子 。后又被登于 《湖南大学报》2011年9月12日总第1268期第2版)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24998 次阅读|32 个评论
科学家的良知与眼界
cutefay 2010-9-26 00:21
今天一位老师给我们讲了科学家的良知问题,他的意思是,科学家在给有些机构做咨询或者做项目的时候,不能成为某些机构坑害老百姓的帮凶。但这没办法用政策制度来约束,只能凭着科学家的良心来做事情。他说,如果科学家没有良知,比起社会大众没有良知更可怕,对社会的危害更大。而这又和科学家的眼界是相关的,如果一个科学家眼界不够,论证的东西看似对现在是有好处的,但可能对未来有很大的危害。因此,科学家在看问题的时候还要有眼界,这样才不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他的这番话引起我的其他一些思考。当今科学研究是很严谨的,严谨到几乎每说一句话都要讲证据的地步,这就跟法庭上的辩护行为有些相似了。科学家的证据是指真实的实验数据或者真实的现实情况。这样的方式是一种非常好的致学态度。然而,现实中真的需要任何事情都需要讲证据吗?在没有证据只有推测的时候人们就对此事否定打击吗?我觉得,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这么所谓的科学,有的时候为了找到证据,代价是非常巨大的。 举个或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人们无法预知突发事件是否会发生,什么时候会发生,会发生只是一种可能性,我们找不到所谓的铁铮铮的证据,那人们因为找不到证据就对此不理不睬,听天由命吗?显然不是,只要有某种安全隐患,人们就会提前采取措施降低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突发事件发生之后即使有证据也晚了,尤其是突发事件如果涉及到剥夺人的生命的时候,更是无法挽回 所以,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并不一定就需要事事都要拿到证据之后才采取措施,只要有危害的可能性,人们就应该去关注和预防危害的产生,而不是说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危害,就认定一定不能发生危害,而放任不管这种可能会产生危害的事情,甚至鼓励这样的事情。 我觉得任何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都不可能对未来把握得很准确,现在认定是对的东西将来可能会发现是错的。 引用一个例子,是前天科学网几位博主在饭桌上谈到的例子: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为他发现了对人和动物有剧毒的有机氯杀虫剂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但现在已经证实DDT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当DDT进入食物链,将食肉和食鱼的鸟也毒杀了,从70年代后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所以,科学家们要更有眼界,更有远见地预测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情况,而不能只依赖于眼前的情形作出判断,因为现实虽然是真相,但有可能是暂时被蒙蔽的真相。如果一定要等到找到证据才作为,可能人类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个人分类: 菲亦所思|8320 次阅读|17 个评论
眼界決定了決策
LEOLAND 2010-1-10 20:25
曲津華 老外有個常說并且押韻的話,叫做 MISSION,VISION and PASSION ,意思是要做好事情,需要的是目標明確,眼界寬廣,動力十足。這里借用一下,把 VISION 和 DECISION 聯系一下,意思是眼界和決策有聯系。 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有個眼界的問題,不僅僅在決策時。 有了寬廣的眼界,就知道了自己的位置,從一個小范圍,到一個大范圍。不是常有人力爭全球視角嗎?就是這個意思。大人物之所以大,除了本領大,更重要的是其視野大,眼界寬廣。他們能看人所未看,見人所未見。 醫生為什么老洗手,還老嘮叨家人多洗手,是因為他們在讀醫學院時被人體周邊的重重細菌病毒之多雷到了,他們知道細菌病毒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當我們知道了這一點,也就會理解醫生們了。 棋藝大師們為什么水平高,除了高強的記憶力之外,他們對棋譜和棋路爛熟于心,能看出常人難及的未來的四步五步乃至更多步,是重要原因。這其實也是眼界的問題。 古人說的萬卷書萬里路,其實都是眼界方面的問題。讀書是擴展眼界,上網是擴展眼界,旅游更是擴展眼界。網絡技術的發展,在有了虛擬實境 VR 之后,又搞出了擴增實境 AR ,在一定意義上是勝過親臨現場的。 再看政治家。開國巨人毛主席居功至偉,卻也失誤不小。究其原因,其視野屬于嚴重偏科。其對縱向的視野是比較強的,對橫向的卻非常缺乏。老先生熟讀群書史書,卻限于中文;更為嚴重的是,他幾乎沒有出過國境;唯一的一次到蘇聯,還在跟斯大林較勁的過程中。除了在莫大中國留學生中發表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那段著名論斷,幾乎就沒怎么走走看看。這個缺陷是很严重的,后來的事情也證明了這一點。再看周總理和小平同志,以及朱德、陳毅等等等等,都是留過洋的,那眼界就是不一樣。 我們不是說洋的有多么好,但畢竟世界有一兩百個國家,我們只是之一吧。看看人家,總不會錯的。想當年,不問世事、晨鐘暮鼓的出家人還知道派人到西域天竺取經,何況俗世凡人了。所以說,多走走看看,總會不一樣的。起碼,可以少掉进別人掉過的坑里。 生活中處處都有歧路,處處都要決策。所謂生活就是做選擇題!要打開眼界,前提是要敞開胸懷;有了愿望和愿景,自然會經努力而實現的。這,本身也是一種眼界。 2010-01-10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3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8: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