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中德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9年中德博士后项目两轮共遴选出46位青年学者
Helmholtz 2020-1-6 14:09
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50_791.html 2019年12月11号,中国博士后网站发布了2019年中德博士后项目第二轮的遴选结果。 在45个可申请的博士后岗位之中,共有25个岗位获得了50位申请人,最终双边共同选拔出16位合格申请人。 恭喜这16位优秀的博士生、博士后将受中方资助两年30万人民币、另外获得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相应团队每月配套1500欧元的资助。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海外博士后计划。 另外,因为项目的申请是依托于国内的一个博士后站点,因此,入选者将办理国内某博士后站点的入站手续,是以国内工作人员的身份以双边合作的方式派出国外;因此本项目申请不受CSC关于回国服务两年才能出国的规定。 此外,按照国家博士后文件规定,凡对于博士学位来自德国的国内和国外申请人,如果获得亥姆霍兹联合会资深专家推荐,可以免除对于当下限制申报优秀博士回国计划中对于学位单位需要是世界排名前一百高校的要求,这对申请回国的学生以及招收海外博士后的单位,都是一个利好。 这也是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对于亥姆霍兹联合会品牌的认可。 预计2020年中德博士后项目的可申请岗位将于2月底正式发布,希望有意去德国留学深造的青年学子高度关注。
个人分类: 亥姆霍兹新闻|4905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9年度“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第二批申报将于9月30号截止
Helmholtz 2019-9-11 15:32
中德博士后项目是个待遇优厚的双边联合项目,由全国博士后基金会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共同资助,待遇不差于洪堡奖学金。 今年第一轮的中德博士后项目,共发布岗位72个,获得66名有效申请人,最终选中32人。因一人放弃,本年仍然有至少19份联合奖学金。为此,经洽商,今年继续做第二轮博士后的征集,德方提供包括第一轮轮空或没有物色到申请人的第二轮岗位共计48个。 申请人可以是国内或国外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中国籍公民,需要通过某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投递申请。申请时,只能针对某一个具体的岗位。 第二轮的截止时间是9月30日。预计将在11月底知道最后选拔结果。 www.chinapostdoctor.org.cn/content/details50_731.html#opennewwindow 关于开展2019年度“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第二批)申报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9-08-30 来源:博管办 79号 有关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2019年1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印发《2019年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申报指南》,组织开展了“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第一批)申报工作。根据德方提供的博士后职位及获选情况,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第二批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内容 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合作实施,每年选派新近获得博士学位的优秀青年科研人员赴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的研究所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年。中方资助每人30万元人民币,德方按月资助每人1500欧元。资助经费可用于生活津贴、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和研究、差旅费用。 2019年度第二批计划资助19人以内。 二、申请条件 (一)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二)申请人应为应届或新近博士毕业生(一般应为毕业3年以内)、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或在职教学、科研人员。 (三)具备良好的英语或德语能力。 (四)符合德方提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岗位需求和申报要求。 (五)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须经设站单位和合作导师同意;未进站的申请人需依托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设站单位申报。在职人员(含定向委培博士毕业生)须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 (六)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2019年9月2日—9月30日 四、申报及遴选原则 申请人向博士后设站单位提交申请材料,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中国博士后基金会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后由德方进行遴选,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资助人选。具体程序为: (一)个人申请 申请人根据德方在中国博士后网站公布的岗位需求和申报要求填写《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请表》(附件1)。每人限报一个项目。申请人在申报截止时间之前将《申请表》(英文填写)及主要证明材料报送至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博士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 3.科研学术奖励或专利证书、重要的学术称号或荣誉称号证书、论文和学术专著的版权页。获奖成果需注明颁奖单位和获奖时间、等级、位次;著作、论文需注明出版社、发表刊物名称,合著的需注明位次; 4.专家推荐信。以上证明材料均需提交英文翻译件,如涉密请做好脱密处理。 《申请表》须提交一式两份(A4幅面,左侧装订,加封面、目录),并将全部申请材料制成一张光盘(5M以内)一并上报。 (二)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填写纸质《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推荐表》(附件2)和《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3),并刻制光盘,随纸质材料一同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有关要求 (一)推荐单位报送材料的截止日期为2019年10月15日,以邮戳为准,逾期不再受理。申请人和推荐单位需确保报送的电子材料和纸质材料内容完全一致。如内容不一致,将影响申报资格。 (二)获资助人员需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备案,作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管理。 (三)获资助人员应在资助通知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并赴外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否则视为自动放弃。 (四)获资助人员参照《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实施细则的通知》(博管办〔2013〕77号)中的有关规定管理。 (五)资助经费应全部用于获选人员的日常生活费用(含工资、奖金、生活补助及社会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等),应由单位承担的社保缴费部分不得从资助经费中列支。设站单位不得提取项目管理费。 (六)申报时未提交博士学位证书的获资助人员,进站时设站单位应核实其学位证书。如无学位证书,应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取消其获选资格,不得办理进站手续。 (七)如获资助人员放弃资助或退站,设站单位应将剩余经费及时退回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定账户。 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博士后公寓办公楼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博士后评估与服务处 邮 编:100083 联 系 人:贺洪增 电 话:010-62335024 传 真:010-62345042
个人分类: 亥姆霍兹新闻|383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为促进中德科研合作提供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双向通道
热度 1 Helmholtz 2019-3-3 15:36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为促进中德科研合作 提供 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出国和来华双向通道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自2013起,开始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汉堡同步辐射中心DESY、于利希研究中心等单位试点中德博士后项目的优秀博士后的派出项目。2016年,国博办与拥有19家德国国家实验室的亥姆霍兹联合会升级双边合作,正式签署博管办对联合会的框架合作协议,约定联合资助并推动了德国国家实验室之中的8家联合签署参加中德博士后项目的三方协议,每年资助50名中国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到德国做博士后研究。 对于共同选拔出来的优秀博士后,中方向负责两年博后托管的博士后流动站划拨30万元的对点支持,德方参加项目的团队另行筹措每月1500欧元的经费发放给来本单位从事研究的中方博士后。 2017年两轮选派出第一批40余人;2018年再次两轮约40人。2019年进入项目的第三年,亥姆霍兹联合会的8家国家实验室共提供71个可供申请的岗位,这些岗位信息和申报要求可见全国博士后网以及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中文网站: http://chinapostdoctor.org.cn/we ... c-b547-71fa154806f2 https://www.helmholtz.de/cn/home ... ltz-ocpc-programme/ 通过2013年开始的中德博士后项目, 国博办与 亥姆霍兹联合会建立了密切的伙伴关系,并且认同联合会的科研定位以及国际声誉,为配合支持亥姆霍兹联合会及其中方伙伴的长期性合作,国 博办于2019年为新启动的 博士后国际交流项目的引进项目: http://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Info_Show.aspx?InfoID=a816b4e0-f9d5-4828-bb19-a3e092a7d1d8 http://chinapostdoctor.org.cn/WebSite/program/Info_Show.aspx?InfoID=201901220001 其中,在博管办的文件通知中,特意提供了一个 特别优待亥姆霍兹联合会的额外条款:即原来在引进项目之中限定了引进的申请人的博士学位理应来自国际排名前100名高校或专业,或者是一带一路国家的前三名高校,但是,在获得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正式推荐的前提下,可以予以免除上述的排名要求。 这条绿色申请通道政策对亥姆霍兹研究中心以及科研团队保持高水平的对华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支持。这个条款共涉及三类项目申请人: 1,凡亥姆霍兹联合会完成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可以持亥姆霍兹的导师以及所在单位的支持信,免除高校排名限制,与其他申请人一起竞争每年30万生活费的国际博士后引进项目; 2,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科学家可以向中方合作平台、中方伙伴单位推荐非本单位毕业、但能够有益于亥姆霍兹科研团队对华合作的中国学子或者德国、乃至第三国的优秀博士后候选人。 3,按照国博办的政策,对于满足1、2条件,但入站前没有申请本项目,而入站时间到国博办项目申请三个时间节点3月15、6月15以及9月15号不足半年的新入站博士后,亥姆霍兹联合会也能提供相应的专家推荐,以免除世界排名一百的政策限制。 下面为摘引的国博办文件材料内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 (一)项目内容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资助优秀的外籍(境外)和留学博士来华(回国)在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为期2 年。资助经费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和博士后设站单位共同承担,其中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资助每人每年20 万元人民币,博士后设站单位配套资助每人每年10 万元人民币,包括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个人的生活开支、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及来华往返国际旅费等。 2019 年度计划资助300 人。 (二)申请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 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须为近3 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Universiti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 世界大学排名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News 世界大学排名 U.S.News World Report 为参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 名的高校。根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合作框架,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可申请本项目,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 010-65907866, hehong@helmholtz.cn )。 4.申请人自主联系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并获得博士后设站单位正式推荐。 5.能够保证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 个月。 6.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7.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8.国内在职人员不能申报本项目。申请人受本项目资助期间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9.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三)申报时间 申请人全年可随时申报,设站单位随时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以3 月15 日、6 月15 日、9 月15 日为接收申报材料的时间节点,分批次组织评审(即本通知印发之日起至3 月15 日收到的申报材料参加2019 年第一次评审,以此类推)。 申请人为在站博士后人员的,其进站时间须不早于提交申报材料时相邻批次时间节点的6 个月以内。 (四)申报及遴选程序 申报及遴选程序为个人申请,设站单位审核,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组织评审并公布资助结果。 具体项目申报的流程为: 1.个人申请 申请人登录中国博士后网站“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请表》及主要证明材料原件扫描件。同时,将纸质申请材料报送博士后设站单位。 主要证明材料包括: (1)有效身份证件; (2)学位证书或答辩决议书。应届博士毕业生如还未进行答辩,可先进行申报,在办理进站手续时提供博士学位证书; (3)《申请表》中列出的主要科研工作及学术成果证明材料。申报所需表格请在中国博士后网站首页“表格下载”中下载。 2.博士后设站单位审核 博士后设站单位汇总、审核申请材料,在纸质《申请表》中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于每批次时间节点(3 月15 日、6月15 日、9 月15 日)前登录“国外境外交流项目”申报系统完成电子材料的审核;同时在线生成《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汇总表》,与纸质申请材料按照每批次时间节点,分批次报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五)获选结果公布 获选结果拟于5 月、8 月、11 月分批次公布。 2019 年“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 申报时间: 2019年01月20日 至 2019年12月31日 一、申报条件:   1、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思想品德端正,身体健康。   2、申请人须为近3年内获得博士学位的外籍或留学回国博士。   3、申请人博士毕业学校应为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校,或者其博士学位所属学科排名全球前100名(以当年度最新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U.S.New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 World Report为参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申请人,条件可放宽至博士毕业学校为本国排名前3名的高校。根据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合作框架,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博士,如获得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正式推荐可申请本项目,不受学校或专业排名限制(联系方式: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驻北京办事处何宏 010-65907866, hehong@helmholtz.cn)。   4、申请人自主联系国内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或工作站,并获得博士后设站单位正式推荐。   5、能够保证在华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少于20个月。   6、博士学位在读期间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   7、非英语国家的人员应具有良好的中文(或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8、国内在职人员不能申报本项目。申请人受本项目资助期间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   9、此前未获得过博士后国(境)外交流项目或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二、个人申报材料及要求:   1、《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申报表》   2、身份证明、学历证明   3、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 要求:以上申报材料合订本一式2份(A4幅面,左侧装订,加封面、目录)。 三、申报流程: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4060 次阅读|2 个评论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18个国家研究中心的历史与法律形式
Helmholtz 2018-11-13 17:40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 18 个国家研究中心 所属院所及重要科研团队 www.helmholtz.cn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共由从事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生物及医学健康类的18个德国国家研究中心(国家实验室)共同组成,拥有员工40000人,年度科研经费45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科研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员工之中,有10400多位外籍人士,其中中国博士生、博士后以上的中国学人数量达到1400人,是联合会之中最大的外籍人员群体。其中,半数人员由所在机构以 德方 科研合同聘用,另外半数为各种奖学金生及公派人员。改革开放及中德合作40年来,亥姆霍兹联合会一直是最重要的中德科技合作伙伴之一。 联合会的科研活动分布在六个国家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领域。: 能源 在能源研究领域,我们的科研目标是保障经济性、生态友好和社会可持续性的能源供应。我们研究和开发用于能源转换、分配使用和存储以及在能源系统中智能集成以上技术成果的创新技术,随时把环境和气候因素考虑在内。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目标是采用可持续的气候友好的能源取代化石燃料和核能。我们也探索各种可再生能源。我们的任务是要为能源转型作出关键的贡献, 地球与环境 在地球与环境领域,我们研究力学系统和社会与自然的复杂交互作用。我们的工作建造和连接长年的观测系统,改善预测预判,并把科研成果快速传递到社会。我们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政策方案,建议怎样在不损害人类生活的前提下可持续地利用地球资源。这对于保障未来人类的生活至关重要. 医学健康 在医学研究领域,我们研究重大疾病的发病原因和恶化过程。其中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代谢病、肺病、传染性疾病、过敏和神经系统的毛病。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强有力的基础研究,开发出有助于预防、诊断、早期发现、个性化精确治疗等医疗手段。这个领域需要跨学科的合作,正因为如此,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特别强调与医学院、其他研究机构和医药产业的共同合作。 航空航天与交通 在航空航天与交通领域,我们的所研究的是移动性、通讯、资源、管理以及环境安全性等问题。我们开发出新的理念,并向政策决策者提供可行方案。德宇航DLR是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同时也是负责协调德国航天任务的航天局,包括负责向欧空局ESA提供德国的配合。 关键技术 联合会的关键技术包含三个方向: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这些领域将在看得见的未来对德国的科学、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们通过集合来自多学科的不同手段,比如医学、模拟、大数据、超级计算和脑科学以及微生物技术和植物科学,试图找到重要的创新突破。 物质 我们研究物质的最基本构成,以及从基础粒子复杂以及系统和宇宙结构等不同水平上的物质间相互作用力。我们希望通过努力实现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宇宙和材料学原理,开发出适于产业和医学应用的功能性材料。这个研究领域还包括了开发、建造和运行将提供给德国和全球科研人员使用的、世界一流的科研设施与大型装备。 亥姆霍兹联合会拥有卓越的基础研究条件和诸如观测台站、粒子加速器、超级计算机、科学考察船等众多世界上独一份的大型科研设施。每年都有数千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前往亥姆霍兹研究中心,利用这些研究设施开展极为难得的科研活动。与来自国内或国外的科学界、产业界以及政府等不同伙伴进行沟通与合作,这属于亥姆霍兹联合会快速高效取得卓越科研成果的战略理念之核心。我们的研究跨越不同的研究领域和不同的国别,这使我们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并为解决人类所面临重大挑战做出关键的贡献。为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并给他们提供最优厚的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亥姆霍兹联合会做出巨大的努力。培养优秀科学家、管理人员和技术能手是亥姆霍兹未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各个亥姆霍兹中心自身的人才计划之外,联合会也设置有人才资助项目。这些政策措施和背后的理念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人才管理战略。 亥姆霍兹联合会18个国家实验室的诞生与发展,以及各自的法律注册形式。这些研究中心的发展史充分表明,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亥姆霍兹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各自不同,成长的历史背景各异,后面的决策单位也不一样。它们最后是在联邦政府与所在地的州政府的科技政策碰撞中、作为有别于德国高校的、更多体现联邦政府战略意志的机构而逐渐成形,最终在2001年才真正完成了独立自主、自我管理的德国国家实验室的体系建设。除了个别单位之外,大多数的研究中心最初都是从小到大、从地方组建到与联邦政府联合出资变化过来的;有些单位是完全从零开始,也有一些单位是从地方上的其他形式研究所、基金会组织转换过来的。最终转型成为国家研究中心的一个标志,是进入到上个世纪的70年代后期,被认定为大科学中心的这些组织机构开始通过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科教创新协议,而实施联邦政府90%、所在地州政府10%的分帐支持制度 - 相比之下,象马普学会、莱布尼茨联合会以及绝大多数的德国机构都只是50%对50%的分帐资助比例。虽然弗劳恩霍夫也享受90%:10%的比例,但是弗劳恩霍夫应用技术协会的政府基本资助部分的资金只占其经费结构中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政府划拨的基础资助比例约在70%以上。这种经费比例也充分反映了亥姆霍兹联合会主要是由联邦政府所支持的、最体现国家政治意志和科技、社会关注问题的直系科研机构。包括替政府进行科研项目管理的第三方组织机构,绝大多数也都置身于亥姆霍兹联合会的大科学中心之中,如DLR项目管理方、于利希项目管理方和KIT项目管理方,等等,尽管他们的业务管理和经费收入并不与科研中心相交叉。 1,AWI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暨亥姆霍兹极地与海洋研究中心; 1980年成立的公法基金会,不来梅港 2, DESY - 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中心; 1959 年成立的公法基金会,汉堡 3, DKFZ -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1970 年成立公法基金会,海德堡 4, DLR -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 1969 年成立民法登记的科技社团,前身是由多家科研机构合并的 Deutsche Forschungs- und Versuchsanstalt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DFVLR) ,科隆, 1989 年改为现名,并且在 1997 年进一步合并了德国航天署 DARA 后,正式改为现名: „Deutsches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DLR) 5, DZNE -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由德国政府于2007决议成立,是以科技社团形式注册的研究中心,是亥姆霍兹联合会成员,也是德国6个国家健康中心之一。 6, FZJ - 于利希研究中心 ; 1959 年 12 月成立,最初是 “ 核能研究促进会 ”(GFKF) „Gesellschaft zur Fouml;rderung der kernphysikalischen Forschung “ , 1960 改名为 „ 北威州于利希核试验站协会 (KFA) Kernforschungsanlage Jülich des Landes Nordrhein-Westfalen e.V.“ , 1967 年改为同名的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联合资助的有限责任公司, 1990 年更名为于利希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于利希 7, GEOMAR - 亥姆霍兹基尔海洋研究中心是按公法基金会登记的研究中心;2012年原莱布尼茨联合会体系过度到亥姆霍兹的一个研究中心;其前身是2004年由“海洋地学基金会GEOMAR与基尔大学海洋研究所IfM合并而成的莱布尼茨IfM-GEOMAR研究所。其中,IfM的历史可以推至1937年,而GEOMAR的历史推至1987年。 8,GFZ - 亥姆霍兹 波茨坦中心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1992 年在统一后的前东德地界上新成立的三个大科学中心之一,其前身是民主德国科学院地球物理中心研究所。自 2008 年 6 月更改为现名; GFZ 是按 公法基金会登记的科研单位,波茨坦 9, GSI - 亥姆霍兹达姆斯达特重离子研究中心,前身为 1969 年成立的重离子研究学会 Gesellschaft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GSI) ; 2008 年 10 月起改为现名。 GSI 是有限责任公司,地点是达姆施塔特 10, HMGU –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 暨 德国健康和环境研究中心;前身是 1960 年成立的核研究辐射防护协会试验与教育中心 Versuchs- und Ausbildungsstaette für Strahlenschutz der Gesellschaft für Kernforschung ,其后于 1964 年 6 月 23 日改名为按有限责任公司登记的辐射防护学会 Gesellschaft für Strahlenforschung (GSF) ;2007 年改名为缩写不变的 „ GSF 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Forschungszentrum für Umwelt und Gesundheit ; 2008 年 2 月起再次改为现名。为在慕尼黑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 11, HZB – 亥姆霍兹柏林材料和能源中心,其前身是 1956 、 57 年成立的柏林核能研究所 Institut für Kernforschung Berlin (IKB) , 1959 年改名为由两位科学家冠名的柏林 哈恩 - 迈特纳核研究所; 2008 年 6 月合并了原莱布尼茨研究所BESSY同步辐射环后改为现名,法律地位是有限责任公司,柏林 12, HZDR - 2011年1月1日成为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的德累斯顿罗森多夫中心:其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罗森多夫中心FZDR,再之前则是民主德国的德累斯顿罗森多夫核物理、核研究中心研究所。法律地位是登记科技社团。 13,HZG – 亥姆霍兹吉斯塔赫特材料和海岸研究中心;前身是 1956 年成立的造船与航运中核能应用评价学会 Gesellschaft fürKernenergieverwertung inSchiffbau undSchiffahrt mbH ,后 GKSS- 盖斯特哈赫特研究中心 自 2010 年 11 月改为现名。法律登记为有限责任公司,吉斯塔赫特 14,HZI - 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 ; 前身为 1976 年成立的生物技术研究协会 GBF ;更早的前身是 1965 年成立的分子生物、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研究 (IMB) Institut für Molekulare Biologie, Biochemie und Biophysik ,后来 1968 年在大众基金会支持下改为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学会 (GMBF) Gesellschaft für Molekularbiologische Forschung mbH ; 自 2006 年 5 月起由 GBF 改为现名,法律地位是有限责任公司,不伦瑞克 15,KIT – 成为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 前身为 1956 年成立之初叫 “ 核建设与运行协会 ” ,后来改名为 “ 核研究学会 ”Gesellschaft für Kernforschung mbH 再改为 “ 卡尔斯鲁厄核研究中心 ”Kernforschungszentrum Karlsruhe GmbH(KfK) ,后改为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 FZK 有限责任公司。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 2006 年 4 月与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为应对德国精英大学计划而签署合并协议,并于 2009 年 10 月起正式成为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新机构为类比高校的公法组织机构 16,MDC - 马克斯 - 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1992 年在统一后的前东德地界柏林布赫成立,前身是民主德国的科学院的分子生物所中心研究所 Zentralinstituts für Molekularbiologie 、癌症研究所 Zentralinstituts für Krebsforschung 以及心血管研究所 Zentralinstituts für Herz-Kreislaufforschung 。这三个所则又是从 1947 年就布赫当地的医学与生物学研究所 Institut für Medizin und Biologie 分化出来的。MDC是注册的公法基金会,柏林 - 布赫 17,UFZ -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UFZ ,其前身是 1992 年 1 月成立莱比锡 - 哈勒环境研究中心 UFZ ;自 2006 年 11 月起改用现名。法律形式一直为有限责任公司,莱比锡 18, 协作会员 IPP -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它本身是马普学会的下属研究所之一,也是唯一的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从属会员。其前身是 1960 年由马普学会与海森堡共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核研究所,后于 1971 年并入马普学会旗下。 1994 年IPP又在格莱夫斯瓦尔德成立了分所。现在 1100 人之中, 700 人在加兴, 400 人在 Greifswald 。 亥姆霍兹18个国家实验室内部主要科研组织结构 1, 阿尔弗雷德 · 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院 AWI (www.awi.de) u 地学部 l 地质物理学 l 冰川学 l 冰缘冻土带研究 l 海洋地质与古生物学 l 海洋地化实验室 u 生命科学部 l 底栖过程 l 功能生态学 l 集成生理生态学 l 海洋生物地学 l 极地巨藻生物学 l 海岸生态学 l 海岸架生态学 l 生态化学 l 极地生物海洋学 u 气候科学部 l 大气循环 l 极气气象学 l 勘测海洋学 l 海洋动力学 l 洋冰物理学 l 古气候动力学 u 高校联合青年教授项目: 全球变化与未来海洋碳循环 用放射性 14 C 做海洋沉积物断代 极地冻土带的敏感性研究 生物光学法研究浮游植物 极地与波罗地海浮游生物群落研究 2, 德国电子同步辐射装置 DESY ( www.desy.de ) u 加速器运行及研究所 u 光子学研究所 u 高能粒子物理学所 主要在线运行科研装备 l Light source DORIS III l X-ray radiation source PETRA III l Free-electron laser FLASH l X-ray laser European XFEL l 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 ILC 3,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DKFZ( www.dkfz.de ) 七大主要科研方向: u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生物学 u 结构与功能基因组学部 u 致癌风险因素及预防学部 u 肿瘤免疫学部 u 成像与肿瘤放谢学部 u 感染与癌症学部 u 科研成果向肿瘤治疗转移对接部 青年科学家团队 Junior Research Groups · Molecular Biology of Centrosomes and Cilia Dr. Gislene Pereira · Post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Gene Expression Dr. Georg Stouml;cklin · Cellular Senescence Dr. Thomas G. Hofmann · Membrane Biophysics Dr. Ana Garcia-Sáez · Systems Biology of Cell Death Mechanisms Dr. Nathan Brady · Cellular Biophysics (BIOMS) Dr. Matthias Weiss · Chip-based Peptide Libraries PD Dr. Ralf Bischoff, PD Dr. Frank Breitling, Dr. Volker Stadler · Signal Transduction in Cancer and Metabolism Dr. Aurelio Teleman · Molecular RNA Biology and Cancer Dr. Sven Diederichs · Innate Immunity PD Dr. Adelheid Cerwenka · Immune Tolerance Dr. Markus Feuerer · Molecular Radiooncology Dr. Dr. Amir Abdollahi · Oncolytic Adenoviruses PD Dr. Dirk M. Nettelbeck · Toll-like Receptors and Cancer Dr. Alexander Weber · Immunotherapy and -prevention PD Dr. Dr. Angelika Riemer · Experimental Neuroimmunology PD Dr. Michael Platten · Experimental therapies for hematologic malignancies Dr. Marc-Steffen Raab · DNA Repair and CNS Diseases Dr. Pierre-Olivier Frappart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ead and Neck Tumors PD Dr. Jochen Heszlig; · Mechanisms of Leukemogenesis Dr. Daniel Mertens · Molecular Neurobiology PD Dr. Ana Martin-Villalba 核心公共设备 ·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PD Dr. Stefan Wiemann (in ch.) · Microscopy   Prof. Jürgen Kartenbeck (in ch.)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olger Haas · Chemical Biology Core Facility   · Animal Laboratory Services   Norma Howells · Library   Dagmar Sitek 4,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DLR (www.dlr.de) DLR 航空流体力学与湍流技术研究所 DLR 航空弹性力学所 DLR 飞行动力研究所 DLR 建筑事务与构造研究所 DLR 飞行器概念设计所 DLR 纤维轻结构与衔接技术所 DLR 飞行导航所 DLR 空港事务与航空交通研究所 DLR 飞行系统技术研究所 DLR 高频技术与雷达系统研究所 DLR 通讯与导航研究所 DLR 航空与航天医学研究所 DLR 空间材料物理所 DLR 遥感方法学研究所 DLR 大气物理研究所 DLR 行星研究所 DLR 太空飞行推进技术研究所 DLR 太空飞行系统研究所 DLR 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研究所 DLR 技术物理所 DLR 技术热力学所 DLR 燃烧技术研究所 DLR 交通研究所 DLR 交通系统研究所 DLR 材料学研究所 DLR 空间飞行推进与航天员训练所 DLR 遥感数据中心( DFD ) 德国 - 荷兰风洞( DNW ) DLR 开发管理部 DLR 飞行实验部 DLR 太空运输部 DLR 太空飞行与航天员训练部 DLR 模拟与软件技术部 DLR 交通研究部 5,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 http://www.dzne.de/en/research.html ) 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重点关注是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原因、机理、诊断与治疗。不仅包括跟年龄相关的阿兹海默、帕金森氏病,同时也包括其他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病症( 朊病毒疾病,亨廷顿氏症, ALS 的, FTD 等 )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 · The understanding of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actors that may facilitate the onset of neurodegeneration. · The mechanism involved in neuronal injury and death in neurodegeneration. ·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s that prevent or limit neuronal damage. · The role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neuronal demise. · The factors that link ageing to neurodegeneration. · The factors that link other chronic disorders (depression, diabetes) to late onset dementia. · The role of misfolded proteins in the onset and propagation of neurodegeneration. ·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loss of connectivity in neuronal networks. · The mechanisms of axonal damage and synaptic pruning. · The mechanisms leading to neurotransmitter abnormalities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 ·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trategies to integrate non-invasive approaches (brain imaging) with protein analyses in blood and CSF leading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earlydisease biomarkers. ·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pharmacological targets and the design of better clinical trials. · The identification of new preventive strategies through large population studies. · The study of factors that can help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affected by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s and care givers. 6, 于利希研究中心 FZJ ( www.fz-juelich.de ) u 高级模拟研究院 (IAS -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imulation ) 于利希超级计算中心 材料量子理论所 软物质与生物物理所 结构成形理论所 强相互作用理论所 u 生物与地学研究院 (IBG - Institute for Bio- and Geosciences ) 生物技术所( IBG-1 ) a) 系统微生物  b) 系统生物技术 植物科学所( IBG-2 ) 农业生态圈( IBG-3 ) u 生物与纳米系统研究院 ( Institut für Bio- und Nanosysteme ) 半导体薄膜与元器件设备所( IBN-1 ) 生物电子学所( IBN- 2) 界面与表面所( IBN- 3) 生物膜层所( IBN- 4) 工艺技术部( IBN-PT ) 技术与设施管理部( IBN-TA ) u 能源与气候研究院 ( Institut für Energieforschung ) IEF-1 所:材料合成与生产工艺 IEF-2 所:材料结构与性能 IEF-3 所:燃料电池 IEF-4 所:等离子体物理 IEF-5 所:太阳能光发电所 IEF-6 所:安全研究与反应堆技术所 IEF- 7所:平流层研究所 IEF- 8所:对流层研究所 IEF-STE :系统研究与工艺研发 IEF-PBZ :燃料电池项目部 IEF-KFS :核聚变项目部 u 固体研究院 ( Institut für Festkouml;rperforschung ) IFF-1 所:材料的量子理论 IFF-2 所:软材料与生物物理理论 IFF-3 所:结构形成理论 IFF-4 所:散射方法 IFF-5 所:中子散射 IFF-6 所:电子态材料 IFF-7 所:软物质 IFF-8 所:微结构研究 IFF-9 所:电子特征研究 IFF-TA 部:技术及管理设施 u 核物理研究院( INSTITUT FüR KERNPHYSIK ) IFK - 1 所:强子结构的实验研究 IFK - 2 所:强子动力学实验研究 IFK - 3 所:理论核物理 IFK - 4 所:核物理大型装备 u 神经科学与医学研究院( Institut für Neurowissenschaften und Medizin )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研究所( INM-1 ) 大脑分子构造所( INM-2 ) 识别神经生理所( INM-3 ) 医学组织构成物理学所( INM-4 ) 核化学所( INM-5 ) 系统生物学与神经信息学( INM-6 ) 神经调节( INM-7 ) 神经科学中的伦理学所( INM-8 ) 6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IT 的科研中心团队 (www.kit.edu) 植物园艺所 德法环境研究所( DFIU ) 电子技术所( ETI ) 埃格勒 - 彭特研究所,化学能量传输 - 燃料技术领域( EBI-CEB ) 埃格勒 - 彭特研究所,燃烧技术领域( EBI-VBT ) 埃格勒 - 彭特研究所,水化学领域 湍流机械领域( FSM ) 大地测量所() 地球物理所( GPI9 ) 几何与对称研究所 普通教育研究所 分析所 应用企业经济研究所 - 企业管理( IBU ) 应用生命科学所 应用地球科学所 应用信息科学所 应用信息学与描述技术所( AIFB ) 应用信息学与自动化技术所( AIA ) 应用材料所 - 应用材料物理学( IAM-AWP ) 应用材料所 - 材料与生物力学( IAM-WBM ) 应用材料所 - 材料过程技术( IAM-WPT ) 应用材料所 - 材料科学( IAM-WK ) 应用材料所 - 机械陶瓷( IAM-KM ) 应用材料所 - 元件与系统的可靠性( IAM-ZBS ) 应用数字数学所 应用物理学所( AP ) 无机化学所 人类学所 工作科学与企业架构所( IFAB ) 结构分析所( IFA )  职业教育所 企业与对话系统所( IBDS ) 生物界面研究所( IBG ) 生物与食品技术所,方向1:食品加工技术所( LVT ) 生物与食品技术所,方向2:技术生物学 生物与食品技术所,方向3:生物过程技术 生物与食品技术所,方向4:生物产品的分子学后加工 生物医学技术所 地块与山峦力学所( IBF ) 化学加工技术所( CVT ) 电子能源系统与高压技术 决策理论与企业研究所( ETU ) 设计、艺术与理论研究所 设计与建筑技术研究所 城市与乡村设计所 实验核物理学所( IEKP ) 车辆系统技术研究所( FAST ) 固体物理研究所( IFP ) 金融、银行及保险业研究所( FBV ) 应对技术与物流系统所( IFL ) 功能界面研究所 (IFG) 聚变技术与反应堆技术研究所( IFRT ) 地理与地球生态学所 历史所 高功率脉冲及微波技术所( IHM ) 流体力学所( IfH ) 企业学与企业产品所( IIP ) 工业信息技术所 工程事务中的信息管理所( IMI ) 情报与经济法研究所( IIWR ) 信息经济学与管理研究所( IWM ) 工程生物学与下排水生物技术研究所 催化研究与技术所( IKFT ) 核物理研究所( IK ) 核技术与能源技术研究所( IKET ) 核技术与反应堆安全研究所( IKR ) 活塞机械研究所( IFKM ) 密码与安全技术研究所 (IKS) 艺术与建筑史研究所 文艺科学研究所 大型工程与建筑材料技术所 力学所( IFM ) 机械过程技术与力学所( MVM ) 气候与气象学所 材料科学研究所( Institut für Materialforschung ) 气象学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Institut für Meteorologie und Klimaforschung ) 微结构技术研究所( Institut für Mikrostrukturtechnik ) 微系统加工工艺研究所( Institut für Mikroverfahrenstechnik ) 核去危害化研究所( Institut für Nukleare Entsorgung ) 纳米技术研究所( Institut für Nanotechnologie ) 过程数据加工与电子学研究所( Institut für Prozessdatenverarbeitung und Elektronik ) 核安全研究所( Institut für Reaktorsicherheit ) 同步辐射研究所( Institut für Synchrotronstrahlung ) 技术效果评测及系统分析所( Institut für Technikfolgenabschauml;tzung und Systemanalyse ) 技术化学所( Institut für Technische Chemie ) ITC 化学物理工艺部( Bereich Chemisch-Physikalische Verfahren ) 技术化学所( Institut für Technische Chemie )- TAB 废物热处理部( Bereich Thermische Abfallbehandlung ) 技术化学所( Institut für Technische Chemie )- WSG 水与地学技术部( Bereich Wasser- und Geotechnologie ) 毒理与遗传学所 ( Institut für Toxikologie und Genetik ) 技术物理所 ( Institut für Technische Physik ) STEINBUCH 计算中心( Institut für Technische Physik ) 7, 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 GSI (Helmholtzzentrum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 u 核物理学部( Kernphysik )- l 核反应与太空核物理 l 核物理一室 l 核物理二室 l 强子物理室 u 原子物理学部( ATOMPHYSIK ) l 理论物理( Theorie ) l 等离子物理( Plasmaphysik ) u 材料研究部( Materialforschung ) u 生物物理研究部( Biophysik ) u 实验室超态物理研究所( Extremes of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in the Laboratory ) 8, 亥姆霍兹吉斯塔赫研究中心 HZG (Helmholtz Zentrum Geesthacht ) 海岸带研究所( Institute of Coastal Research ) 高分子材料研究所 ( Institute of Polymer Research ) l Geesthacht 膜及结构材料中心 l Teltow 生物工程材料研发中心 轻质合金材料研究所( Institute of Materials Research ) l 材料力学 l 材料物理学 l 材料工艺 l MagIC 镁合金创新中心 9, 亥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 HZB ( Helmholtz-Zentrum Berlin für Materialien und Energie ) ( http://www.helmholtz-berlin.de ) 因为将与 BESSY 于 2009 年 1 月合并,网站建设中,全部信息暂不对外。 u 中子源开放实验室 u BESSY 同步辐射置 u 材料学研究团队:硅及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 10, 亥姆霍兹感染中心 HZI ( Helmholtz-Zentrum für Infektionsforschung ) 科研团队: u 细胞与免疫生物学 u 微生物学 u 分子生物技术 u 结构生物学 u 实验动物遗传室 u 其他研究团队 u 技术平台 11, 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 - 德国健康与环境中心 HMGU ( Helmholtz Zentrum München - Deutsches Forschungszentrum für Gesundheit und Umwelt) u 环境因子与健康研究方向 流行病学研究所 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管理研究所 呼吸生理学研究所 分子辐射生理学研究所 病理学研究所 辐射生理学研究所 辐射保护研究所 毒理学所 | 细胞信号集成 u 健康或致病机制方向 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所 生物数学与生物统计学所 发育遗传学所 | 斑马鱼-神经遗传学部 实验遗传学所 | 基因组学中心 人类遗传学所 生物与医学成像所 干细胞研究所 系统生物学所 比较医学部 u 感染与免疫研究方向 临床分子生物学及肿瘤遗传学所 分子免疫学所 病毒所 基因载体部 u 生态系统与健康 方向 植物生化病理学所 土壤生态学所|实验环境模拟部|陆地生态遗传学部 地下水生态所 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研究部 生态化学所 12, 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 UFZ ( Helmholtz-Zentrum für Umweltforschung - UFZ ) http://www.ufz.de u 生物多样性与地域生态系统 l 自然保护研究部 l 局域性环境生态学研究 l 土壤生态学研究 u 水资源与水生态系统 l 湖泊研究部 l 流动水域生态部 l 水生态分析与管理部 l 同位素水文学 l 土壤物理学 u 环境系统模拟仿真 l 土地生态学 l 水生态系统建模 l 环境信息学 l 生态系统分析 u 生物地化分析与技术工艺部 l 环境微生物学 l 生物修复 l 同位素生物地化分析 l 环境技术 l 地下水修复 l 环境生物技术 l 水文地质 l 监测与勘探技术 u 分析与生态毒理学 l 分析技术学 l 效果取向的分析学 l 生态化学 l 生物分析毒理学 l 系统-生态毒理学 l 分析环境化学 u 健康研究部 l 曝露与流行病学研究 l 环境免疫学 l 基因组学 l 细胞毒理学 u 社会科学部 l 经济学 l 城市与环境社会学 l 环境与规划法规 l 城市生态学、环境规划与交通设计 13, 亥姆霍兹波兹坦中心 - 德国地学研究中心 GFZ ( Helmholtz-Zentrum Potsdam 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 u 研究 一部:大地测量与遥感 l GPS/GALILEO 技术 l 地球观测卫星 l 遥感 l 重力场与重力学 l 地球系统模拟 u 研究二部:地球物理学 l 地球地震风险及预警 l 地球物理学深度探测 l 地球的磁场 l 地震学 l 地球动力学模拟 u 研究三部:地球化学 l 岩石圈动力学 l 变形和流变 l 气候动力学和沉积物 l 近地表地球化学 u 研究 四部: 地球动力学 l 实验地球化学和矿物物理 l 无机和同位素地球化学 l 有机地球化学 l 沉积盆地分析 u 研究 五部: 地理工程学 l 环境岩土工程 l 地热 l 工程地学 l 工程水文 14, 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 MDC ( Max-Delbrück-Centrum für Molekulare Medizin ) 主要科研团队: l 肽类激素的分子生物学 l 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侵袭和转移 l 发育生物学 / 信号转导 l 分子免疫学和基因治疗 l 临床和分子肿瘤 l G 蛋白结构和膜间相互作用 l 临床心血管研究 l 血液学、肿瘤学及肿瘤免疫学 l 细胞自身免疫反应 l 实验药理学 l 神经肌肉和心血管细胞生物学 l 高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 l 心血管疾病的实验遗传学 l 分子神经生物学 l 移动的 DNA l 离子运输的生理和病理 l 细胞间神经传导 l 过敏性疾病的分子遗传学 l 细胞分化和肿瘤发生 l 躯体感觉的分子生理学 l 肿瘤分子遗传学和免疫遗传学 l 遗传学,肾脏病,高血压和血管损伤 l 血管和心血管病理 l RNA 编辑和高兴奋障碍 l 肌肉分子生理学 l 分子免疫疗法 l 代谢性疾病的 RNA 与分子学机制 l 基因调控单元的系统生物学 l 发育神经生物学 l 细胞自身免疫反应 l 癌症,干细胞,并转录因子 l 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 l 肿瘤外科 l 肾上皮的分化和再生 l 癌症遗传学和细胞应激反应 l 信号和运输过程 l 内细胞信号和质谱 l 细胞内信号和质谱 l 细胞极化与上皮发育 l 细胞内蛋白质 l 胚胎发育的分子与细胞基础 l 生物伦理与科学传播 l 心血管病分子遗传学 l 分子细胞生物学和基因疗法 l 蛋白质组学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 l 分子心血管研究 l 细胞过程的数学建模 l 肿瘤生长和转移遗传学 l 分子神经 15, 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物理研究院 IPP ( Max-Planck-Institut für Plasmaphysik ) 主要装备和科研平台: n ASDEX Upgrade n WENDELSTEIN 7-X n JET n ITER n 核聚变材料学研究 [完]
个人分类: 亥姆霍兹新闻|127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亥姆霍兹联合会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招49个中德联合博士后
Helmholtz 2017-4-12 18:39
2016年10,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与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达成协议,双方愿意设置联合“中德博士后奖学金”项目,每年以优厚待遇联合资助50个优秀博士后到德方亥姆霍兹科研中 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挂靠在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是中国博士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机构。2017年度可申请“中德博士后奖学金”岗位信息目前征集到49个,即将于近期公布于全国博士后网站。这49个岗位信息目前已经在德国合作方、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中文网站正式对外发布。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即将向社会各界公布这个项目,并会向各科研单位和各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发送公文。这个通知也将于近期在全国博士后网站上网: http://www.helmholtz.cn/cooperat ... t_postdoc_programme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中国全国博士后管委会(OCPC) 2017年联合博士后交流项目简介 一、项目综述 为了选拔培养优秀的中国博士后人才、为促进和深化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各研究中心与中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发起了这个“中德博士后联合资助项目”。项目持续期暂定为5年(2017-2021)。中方项目具体运作机构为人保部所属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OCPC)。 二、资助模式 本项目设定每年资助上限为50名博士后科研人员。这些从35岁以下由国内外优秀的博士生、博士后中间选拔出来的奖学金获得者,将办理国内的博士后入站手续,然后派赴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下属对应的研究中心的相应科研团队从事计划为两年的科研工作,根据留德表现,可以考虑最多一年的延期,但延期期间的费用由德方单边负责。中方不再追加奖学金。 具体资金分配如下: OCPC向推荐申请人、并负责博士后管理的博士后工作站提供为期两年共计3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合大约1700欧元每月的资助,包括机票和海外生活费等开支。亥姆霍兹下属的相应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按月给予1500欧元/月的资助,其中包含健康保险和学术交流产生的差旅费用。 获得资助者在德工作期间是双重身份,即是某亥姆霍兹科研中心博士后,也是国内博士后流动站的入站博士后。OCPC的资助由其所属的国内博士后流动站按月或按季度发放。 三、申请资格要求 海内外中国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最多一期国内博士后经历)包括即将答辩的博士生,联系有专业对口、有推荐和管理资质的博士后工作站,并通过后者进行资格审查和专业能力审查,并由博士后工作站把通过审查和愿意接收的申请人继续推荐给OCPC。 四、资助期限 资助期限一般为两年,两年期结束后,获得资助者应回到国内博士后工作站报到并完成后续验收和出站手续。亥姆霍兹中心有权在资助开始后最初6个月之内决定是否终止资助。 五、申请流程 1,具有资格的申请人应查验德方提交的招聘岗位信息,搜索通告中的德方科研团队甚至主动联系德方教授,确认自己满足是满足岗位需要、是有实力完成计划科研任务的合格申请人。 2,申请人应根据自己所在单位以及自己的专业方向就近联系对口的中方博士后工作站,确保自己能通过该工作站的选拔,从而将自己的申请材料顺利地递交到国博办。协助申请的博士后工作站,也是未来该申请人的入站单位和博士后工作以及经费的管理单位。 3,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在收集了全部申请人材料之后,除非申请人数量过大需要进行中方的进一步筛选外,原则上是在形式审查之后即把所有材料转给德方,并由每个岗位的德方团队从申请人中选出最理想的奖学金获得者。 4,德方在经过审查纸面申请材料以及进行面试之后,确认合格的申请人,并把所有通过检验的申请人名单汇总给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 5,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把名单报送人社部部领导审批,并向奖学金获得者发送正式录取的公文,同时通知推荐单位和申请人个人。 6,奖学金获得者将尽快安排国内课题任务之后,尽早派赴德国,原则上指标不得延期至下一年。 六:中德博士后的海外期间人事管理 获得奖学金的申请人将在提交报送材料服务的博士后流动站办理入站手续,并此后通过该流动站领取自己的中方奖学金,用于购买机票、保险和日常生活。在完成两年德国进修深造之后,奖学金生将回到博士后流动站结算剩余的相关费用,然后办理出站手续。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项目联系人 何宏 博士 010 65097866 hehong (at)helmholtz.cn 刘彤 老师 010 65097865 liutong (at)helmholtz.cn
个人分类: 亥姆霍兹新闻|3605 次阅读|0 个评论
明镜周刊就中德航天合作的二月份采访报道及DLR外办主任的澄清
热度 2 Helmholtz 2014-4-20 01:15
2014年2月24号,《环球时报》以 德国拟限制与中国航天合作 担心基础被“盗”为题, 发表了网上和纸面文章,评议德国明镜周刊网络版2月里由其记者 克里斯托夫 . 赛德勒采写的报道: 担心 抄袭:德国航天中心为对华合作设限 。 而经本人直接向DLR写邮件了解情况,其 外办主任 托马斯.魏森伯格博士在3月15日对我3月7日的邮件中作了以下澄清: 亲爱的何博士, DLR 并没有设置什么中国战略。那位明镜周刊的编辑采集的信息有问题或者说理解有误。我们当然在国际合作中有一 些基本原则,而这对于各个国家都是一致的。我们当然需要保证受纳税人资金而开发出来的技术与知识不 应无谓的流失。但这一点也不仅限于对中国的合作,而是对所有伙伴国家都一样。 我们正在跟中国航天局商讨续签新的框架合作协议。 此致问候,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国际合作部 负责人 托马斯.魏森伯格 博士 Lieber Herr Dr. He, es gibt keine eigene Chinastrategie im DLR. Da hat der Spiegelredakteur schlecht recherchiert oderetwas missverstanden. Es gibt zentrale Richtlinien, die wir bei alleninternationalen Kooperationen anlegen und die natürlich für alle Ländergleichermaßen gelten. Dazu gehört u.a., dass wir Technologien und Wissen, diewir mit deutschen Steuermitteln aufgebaut haben, nicht einfach abfließendürfen. Dies gilt logischerweise nicht nur für die Zusammenarbeit mi China,sondern für alle unsere Partnerländer. Mit CNSA stehen wirderzeit in Verhandlungen über die Erneuerung eines Rahmenabkommens. Viele Grüße Thomas Weißenberg —————————————————————— Deutsches Zentrum fuerLuft- und Raumfahrt (DLR) German Aerospace Center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LinderHoehe | 51147 Koeln Dr. Thomas Weissenberg | Head of Department InternationalCooperation --------------------------------------- 明镜周刊在线的译文: 担心 抄袭:德国航天中心为对华合作设限 克里斯托夫 . 赛德勒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DLR )当前正在拟定一项对华合作的新战略,包括设定合作界限。由于担心被抄袭,德国科研人员将变得更加小心。 当“神舟八号”执行其世纪太空之旅的时候,来自德国的嘉宾都端坐在最佳观测位置。 2011 年 11 月 1 日 的晚上,这艘中国无人飞船在 “长征 2F ”的火箭的雷鸣声中从酒泉发射场飞入太空。 DLR 航天署的彼得 . 普劳意( Peter PREU )在报告中说,德国航空航天中心( DLR )代表团对此报以“极其热烈的掌声”。 人们的喜悦来自飞船上搭载了一项特殊的合作成果:在“ Simbox ”试验台上共安排了中德双边的 17 生物和医学合作实验。 对 DLR 而言,能与新兴的太空强国中国合作是值得庆幸的。但现在德方已变得更为谨慎:与中国的合作将限制在某些领域,德方一些研究人员正在撰写这份战略文件。 这份所谓的国际合作战略将限定哪些领域的科研人员将能继续对华合作,而其他领域则应该避开。各个 不同领域科学家在具体活动中将遵循绿色,黄色和红色的警示意见。 “一事一议”原则 在一些基础研究领域肯定未来还会有合作,包括航天医学。但是在一些科技开发方面,德国会更加希望与中国拉开距离。象对于包括机器人项目这类德国航空航天中心的科研人员确实国际顶级团队的领域尤其如此。 在这里人们担心技术失窃,例如在轨修复卫星的能力。尤其敏感的是,这种技术也有军事利用价值。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约翰 - 迪特里希·沃纳在柏林最近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机器人领域也有合作 ”,只是 DLR “相当谨慎”而已。 沃纳在回答《明镜在线》网上杂志提问时以外交语言委婉表示:跨界合作将给科研人员带来很多好处。但“这绝不应该导致,当面对诸如尊重人权或保障知识产权等关键问题时也糊涂地闭上自己的眼睛” 。 在最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 DLR 与其他例如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 等空间科研机构签署有合作协议,同样跟俄罗斯和日本的科研伙伴也有协议。而与中国尚没有这样的框架协议,至今都只是一个一个具体的项目合同。 在问及“决案过程”时,德国航空航天中心主任沃纳说, “正因为本单位多元化的高技术开发特点,他的单位负有特别责任义务” 。在与中国合作时总是需要“按个案进行评估”。而他们单位总是与联邦政府共同商定立场原则 。 柏林的德国联邦经济部是 DLR 上级主管单位,它最初拖延了一个星期不对明镜在线的调查予以回复。之后经济部澄清说, “在机构章程所规定的业务方面”, 科研合作 “由国家资助的非高校科研机构自行决定和负责”,所需遵循的只是“相应的国际和国家出口管制条例”。 欧空局摇摆于激情和谨慎之间 原则上中国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太空合作伙伴。中国正在实施一项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嫦娥 3 号”登月任务再次触动全世界。而美国却陷于缺乏资金和政治支持不再能继续雄伟的航天冒险。而在俄罗斯,技术则往往成为问题。欧空局成员国 ESA 现在甚至为维持国际空间站( ISS )的继续运行都难以筹到足够资金。 欧空局局长让 - 雅克·多尔丹一再高调地希望中国进入国际空间站。但是,因为美国人的反对而不可能成为现实。美国宇航局从律法上禁止与中国进行任何双边合作。所以,欧洲与中国之间只能进行双边项目。 比如, ESA 的载人航天与运行业务负责人托马斯 . 莱特不久前就宣布,将在航天医学与航天员的训练方面开展合作。此外,当航天员亚历山大 . 葛斯特在太空六个月返回后在科隆检查身体时,也将有位中国的医生参加体检。 与中国合作的主要好处是欧洲人或许在未来十年搭载中国的航天飞船。然而即使在欧空局巴黎总部,人们一样十分小心。负责人卡尔·贝格奎斯特明确回复说:在空间技术行业里的一些领域其性质不同于其他商业领域。其中包括航天通讯,另外也包括导弹等技术。在这些方面都是不能对华合作的。 据 “南德意志报”的一篇报道至少欧洲宇航员训练营中的一位成员已经开始学习汉语,人们不知道,未来的合作终将可能发展到什么规模。 Angst vorIdeenklau: Raumfahrtzentrum will China-Kooperation begrenzen Von Christoph Seidler Das Deutsche Zentrum für Luft- und Raumfahrt(DLR) arbeitet derzeit an einer neuen Strategie zu Kooperationen mit China -und deren Grenzen. Auch aus Angst vor Ideenklau sollen die deutschen Forschervorsichtiger sein. Die Ehrengäste ausDeutschland saßen auf den besten Beobachtungsplätzen, als sich Shenzhou8 auf seinen historischen Weg machte. In der Nacht zum 1. November 2011donnerte das unbemannte chinesische Raumschiff vom Kosmodrom Jiuquan ins All,getragen von einer Rakete des Typs Langer Marsch 2F. Die Delegation des DeutschenZentrums für Luft- und Raumfahrt (DLR) klatschte kräftig Beifallfür die Leistung, wusste Peter Preu vom DLR-Raumfahrtmanagement später zu berichten . Schließlichgab es einiges zu feiern. An Bord des Raumschiffs war die Frucht einerbesonderen Kooperation: die Versuchsanlage Simbox mit 17biologischen und medizinischen Experimenten - und damit das erste gemeinsame Raumfahrtprojekt von Deutschland und China. Dem DLR war bei der Zusammenarbeit mit der aufstrebenden RaumfahrtnationChina ein Coup geglückt. Doch inzwischen ist man vorsichtig geworden: DieKooperation mit dem Reich der Mitte soll in bestimmten Bereichen beschränktwerden. Das sieht ein Strategiepapier vor, an dem die Luft- undRaumfahrtforscher derzeit schreiben. Die sogenannte Internationalisierungs-Strategie legt fest, in welchenFeldern die Forscher des Hauses weiterhin mit China kooperieren dürfen - und inwelchen eben nicht. Ratsuchende Wissenschaftler verschiedener Bereiche sollensich an grünen, gelben und roten Ampeln orientieren. Immer den Einzelfall bewerten In der Grundlagenforschung wird es demnach wohl auch in ZukunftZusammenarbeit geben, bei der Medizin auch. Doch bei der Entwicklung vonTechnologie will sich Deutschland stärker als bisher von China abschotten.Konkret geht es unter anderem um die Robotik, bei der die DLR-Forscherinternational in der Spitzenliga spielen. Hier hat man Angst vor Technologieklau, zum Beispiel bei Systemen zurReparatur von Satelliten im Orbit. Besonders brisant: Diese Technik ließe sichauch militärisch nutzen. Es gebe Kooperationen im Bereich derRobotik, da sei das DLR etwas vorsichtig, so DLR-ChefJohann-Dietrich Wörner kürzlich bei einem Pressegespräch in Berlin. Auf Anfrage von SPIEGEL ONLINE drückt er sich bewusst diplomatisch aus:Zusammenarbeit über Grenzen hinweg bringe den Wissenschaftlern viele Vorteile.Diese dürften aber nicht dazu führen, dass man die Augen vor eventuellbesonderen Punkten wie dem Beachten von Menschenrechten oder den Umgang mitSchutzrechten verschließen darf. Für seine wichtigsten internationalen Kooperationen hat das DLR Verträgemit anderen Raumfahrtorganisationen geschlossen, mit der Nasa zum Beispiel. Aber auch mit den Kollegen in Russlandoder Japan. Mit den Chinesen gibt es so ein Abkommen dagegen nicht, hier werdeneinzelne Projektverträge geschlossen. Aufgrund der vielfältigen eigenen Hochtechnologieentwicklungen,so sagt DLR-Chef Wörner, sehe sich sein Haus in einer besonderenVerantwortung. In der Kooperation mit China gelte es, immer denEinzelfall zu bewerten. Gefragt sei ein Vorgehen mitAugenmaß. Sein Haus stimme seine Positionen mit der Bundesregierungab. Esa schwankt zwischen Enthusiasmus und Vorsicht Das zuständige Bundeswirtschaftsministerium in Berlin sah sich innerhalbvon einer Woche zunächst nicht in der Lage, eine Anfrage von SPIEGEL ONLINE zumThema zu beantworten. Später erklärte das Ministerium dann, wissenschaftlicheKooperationen lägen im Ermessen und in der Verantwortung der staatlichgeförderten außeruniversitären Forschungseinrichtungen - und zwarim Rahmen ihrer satzungsgemäßen Aufgaben. Zu beachten seien dieeinschlägigen internationalen und nationalen exportkontrollrechtlichenBestimmungen. Im Grundsatz ist China ein spannender Raumfahrt-Partner. Das Land verfolgtein ambitioniertes Programm auf seinem Weg ins All. Das hat die Mondmission Chang'e 3 noch einmal eindrücklichbelegt. In den USA fehlen dagegen Geld und politische Unterstützung fürspektakuläre All-Abenteuer. In Russland macht allzu oft die Technik Probleme.Und die Staaten der Europäischen Weltraumorganisation (Esa) haben sogarSchwierigkeiten, das Geld für den Weiterbetrieb der Internationalen Raumstation(ISS) zusammenzubekommen. Esa-Chef Jean-Jacques Dordain hat sich immer wieder für eine EinbeziehungChinas in die ISS ausgesprochen. Doch das wird nicht passieren - weil dieAmerikaner blockieren. Der Nasa ist perGesetz jede bilateraleZusammenarbeit mit China verboten. Also denkt man in Europa über eigeneProjekte mit den Chinesen nach. Sosoll es Kooperationen bei der Weltraummedizin und im Astronautentraining geben.Das hat Thomas Reiter ,Esa-Direktor für bemannte Raumfahrt und Betrieb, kürzlich angekündigt. Unteranderem soll ein chinesischer Mediziner dabei sein, wenn Astronaut Alexander Gerst nach sechs Monaten im All in Köln medizinisch untersucht wird . Der Hauptgewinn einer Kooperation mit China wäre für die Europäer wohl einTicket für ein chinesisches Raumschiff, im nächsten Jahrzehnt vielleicht.Allerdings ist man auch im Esa-Hauptquartier in Paris vorsichtig. Derverantwortliche Mitarbeiter Karl Bergquist stellt auf Anfrage klar: In derWeltraumtechnik gebe es Bereiche, die kommerziellerer Natur seien als andere.Telekommunikation gehöre dazu, aber auch die Entwicklung von Raketen undanderer Technologie. Und hier kooperiere man nicht mit dem Reich der Mitte. Laut einem Bericht der Süddeutschen Zeitung lernt allerdingsein Mitglied des europäischen Astronautencorps schon mal Chinesisch. Man weißja nie, wie umfassend die Zusammenarbeit dann doch einmal wird.
个人分类: 2014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674 次阅读|6 个评论
五院代表团访问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及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
热度 6 Helmholtz 2013-3-29 23:35
中国航天技术研究院(俗称五院)一行六人在李明副院长的率领下访问了亥姆霍兹波兹坦中心暨德国地学中心GFZ以及德国航空航天中心DLR。 在德国地学中心,五院代表团听取了地学中心一部Prof. Schuh等德方专家的四个报告,涉及德国Champ等地学、磁学卫星的设计与运行。中德双边共同探讨了未来的技术合作与人员交流。五院有意在精细地磁测量和小卫星项目方向加强交流并向德国派送年青科研人员。 在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德国航天署负责失重环境下科学研究项目的PREU博士回顾了过去20多年中德双边的多次接触与合作,尤其是在神舟八号上的搭载实验。 亥姆霍兹联合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何宏博士协调了代表团在德的行程,并全程陪同代表团在德国的全部访问。 德国地学中心外办主任STROINK博士在主持交流活动 交流活动的双边负责人:五院的李明副院长、地学中心地学与遥感部的负责人Schuh教授 从事地学信息学、遥感以及GNSS大气校正的Wickert教授、从事地球重力场研究的Flechtner教授 从事地球磁场研究的Luehr教授以及两位华人科学家:许国昌博士和葛博士 李明副院长、人力资源部邱志伟部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王大轶博士 李明副院长向Schuh教授赠送中国航天邮票纪念册 代表团与德方专家合影留念: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总工易忠博士、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宋海丰副总经理、钱学森实验室副主任黄献龙博士;后排中央穿黑色圆领衫的是Insar对地观测专家Kaufmann教授 迈克尔逊发现自己的干涉仪没有多谱勒漂移,从而否定以太存在的迈克尔逊实验楼 地学中心外办的女士在讲解Telegraphenberg即中文“电报山 ” 的历史由来 代表团在柏林的周末参观访问波兹坦的无忧宫Sanssoci 这不是宫前燕,而是宫前鸭;虽然遇到柏林100百来最冷的三月,这群鸭子却沐浴阳光十分快乐 邱部长代表五院向DLR负责航天微重力环境实验的PREU博士赠送航天邮集 五院代表团在与DLR的几位专家交流后,在会场前留影 代表团在结束对世界上最新最好的卧床实验平台:enviHub的参观后,与航天医学所所长Gerzer等人合影 代表团在参观欧洲航天员训练中心的空间站模拟训练器的内部
个人分类: 2013亥姆霍兹科技新闻|10548 次阅读|10 个评论
中德航天微重力环境下的生命科学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热度 1 Helmholtz 2012-12-20 09:47
中德航天微重力环境下的生命科学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随着中国近些年在航天器、载人飞船、深空探索等领域的快速进步,成为仅次于美国与俄罗斯的第三个独立把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德国以及欧空局跟都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双边未来在太空领域的广泛合作。 尤其是在微重力生命科学领域,在2011年11月1日发射的神舟8号无人飞船上,搭载了由德国人设计制造的SIMBOX实验装置,共完成中方、德方以及中德双边合作项目十六七项。 本人于本月初访问德宇航DLR,跟DLR负责太空环境科研管理的Ruyter教授、Preu博士有所交流,另外也与DLR的国际事务部主任Weissenberg博士,以及包括专利以及技术转让在内的一些部分人进行了沟通交流。 下面附件是Preu博士提供的两份报告材料:德国在太空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探索,第五届中德微重力与生命科学研讨会。据悉,双边科研人员以及项目管理层都在关注和研究下一步的新的合作计划与方案。 一些网页链接与相关消息: Frame Agreement DLR-CMSEO 16.12.2008 http://www.dlr.de/rd/desktopdefault.aspx/tabid-4809/7974_read-14864/ SIMBOX auf Shenzhou-8: · Startklar 28.10.11: http://www.dlr.de/dlr/desktopdefault.aspx/tabid-10081/151_read-1791/year-2011/151_page-2/ · Start 01.11.2011: http://www.dlr.de/dlr/desktopdefault.aspx/tabid-10081/151_read-1805/year-2011/151_page-2/ Landung 17.11.2011 http://www.dlr.de/rd/desktopdefault.aspx/tabid-7224/12028_read-32829/ Deutsch-Chinesischer Workshop 10.-14. Sept. 2012: · http://www.dlr.de/rd/desktopdefault.aspx/tabid-7864/13381_read-35308/ · Gruppenphoto Proceedings (Programme, Abstracts, Participants) ACC-Besuch bei DLR Bonn 16.03.2012: Gruppenphoto The German Program “Research under Space Condition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has a long-standing and successful tradition which reaches back to the late eighties. Areas of cooperation:  Scientific cooperation between scientists of both countries  Joint workshops and symposia  Joint projects and missions Some examples:  German protein crystallization facility COSIMA on Chinese Reentry Satellite FSW-1 (1988) (launched from Jiuquan launching site)  MIKROBA - balloon borne drop capsule (1998, Zhengding Airport)  10 Humboldt-Research Scholarships and joint Research Projects at DLR Institutes DLR-China Workshops, Symposia Scientific China-Germany Workshops Microgravity and Space Life Sciences (CAS/CNSA and DLR) : -1995: Xi’an, China -2002: Dunhuang, China -2006: Berlin, Germany (about 90 participants) -2009: Shanghai, China (about 120 participants) -2012: Rottach-Egern, Germany (September,10-14) Sino-German Symposium on Space Life Sciences funded by the Sino-German Center for Research Promotion (NFSC and DFG) -2006: Xi’an, China -2008: Beijing, China, 第五届中德微重力与生命科学研讨会.pdf 5th China – Germany 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and Space Life Sciences Weissach/Rottach-Egern, Germany September 10 to 14, 2012 2012年3月16日:中国航天员中心陈所长等一行访问DLR 2012年9月10-14日,中德微重力与生命科学研讨会集体照片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4415 次阅读|2 个评论
中科院-亥姆霍兹首轮5个联合科研团队新鲜出炉
热度 1 Helmholtz 2012-10-11 09:01
中科院-亥姆霍兹首轮5个联合科研团队新鲜出炉 为进一步彰显中科院与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之间数十年间的广泛科研合作,加强在重点领域里的青年科研人员培养,2011年两家机构的院长与主席在北京签署关于每年联合选拔并资助5个双边联合科研团队的合作计划。 自2012年年初发布项目通知后,截止5月初共征集到联合项目的 有效申报22项 ,经双边各自组织专家评审并于9月初双边进行会商之后,现确定首批5个联合团队。每个团队将得到为期3年、每年不超过16万欧元的联合资助。 下一轮的项目招标将于2013年1月底公布。 首批入选的5个项目分别是: 1, 德国于利希中心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在“关键技术”领域的合作项目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FET arrays for the study of neuronal networks Prof. Dr. Andreas Offenhäusser,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und Prof. Dr. Jianlong Zhao,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MIT) 2,德国达姆斯达特重粒子中心GSI与中科院兰州近物所在“物质结构”领域的合作: Experiments with stored highly-charged ions at the borderline between nuclear and atomic physics Yuri A. Litvinov, GSI Helmholtzzentrum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und Prof. Dr. Xinwen Ma,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Lanzhou 3,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合作: Zoonotic Streptococci: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ost Adaption and cross-Species Infections with Chinese and German Isolates ZOO STREP Prof. Dr. G. Singh Chhatwal, Helmholtz-Zentrum für Infektionsforschung und Prof. Dr. George Fu Gao, 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Peking 4,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波兹坦地学中心与与中科院电子所在“航空航天与地学环境”领域的合作 Space-born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for Prevention and Forensic analysis of Natural Hazards and Extreme Events Prof. Dr. Stefan Hinz,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Prof. Dr. Doris Dransch, Helmholtz-Zentrum Potsdam – 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 GFZ und Prof. Yun Kai Deng, Prof. Dr. Robert Yu Wa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Peking 5,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 Integrated catalytic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Roland Dittmeier,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und Andreas Goldbach,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 Fünf Helmholtz-CAS Joint Research Groups ausgewählt Die langjährige und erfolgreiche Kooperation zwischen der Helmholtz-Gemeinschaft und der Chine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CAS) wird durch ein neues Programm zur Förderung gemeinsamer Forschergruppen gestärkt. Im Rahmen des gemeinsamen Vorhabens ‚Helmholtz-CAS Joint Research Groups‘ wurden im September 2012 fünf Forschungsvorhaben zur Förderung empfohlen. Unterstützt werden die Forscherteams durch CAS und den Impuls- und Vernetzungsfonds der Helmholtz-Gemeinschaft mit bis zu 150.000 Euro jährlich für drei Jahre. Mit diesen Mitteln sollen gemeinsame Projekte oder Expeditionen finanziert sowie Nachwuchsforschende gefördert werden. Die nächste Ausschreibung für HCJRG findet im Frühjahr 2013 statt. Die geförderten HCJRG si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FET arrays for the study of neuronal networks Prof. Dr. Andreas Offenhäusser,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und Prof. Dr. Jianlong Zhao, Shanghai Institute of Microsystem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MIT) Experiments with stored highly-charged ions at the borderline between nuclear and atomic physics Yuri A. Litvinov, GSI Helmholtzzentrum für Schwerionenforschung und Prof. Dr. Xinwen Ma, Institute of Modern Physics, Lanzhou Zoonotic Streptococci: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ost Adaption and cross-Species Infections with Chinese and German Isolates ZOO STREP Prof. Dr. G. Singh Chhatwal, Helmholtz-Zentrum für Infektionsforschung und Prof. Dr. George Fu Gao, CAS Key Laboratory of Pathogenic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Peking Space-born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for Prevention and Forensic analysis of Natural Hazards and Extreme Events Prof. Dr. Stefan Hinz,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Prof. Dr. Doris Dransch, Helmholtz-Zentrum Potsdam – Deutsches GeoForschungsZentrum GFZ und Prof. Yun Kai Deng, Prof. Dr. Robert Yu Wang, Institute of Electronics, Peking Integrated catalytic technologies for efficient hydrogen production Roland Dittmeier, Karlsruher Institut für Technologie und Andreas Goldbach,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4338 次阅读|2 个评论
关于中德建交的时间
huailu49 2012-8-30 21:01
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理默克尔自今日(8月30日)起,开始了对我国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到访首日,便会见了我党9位政治局常委中的5位。 官方文件和媒体一致指出这是中德建交40周年之际的一次重要访问。 为此笔者特地重温了一下中德两国之间的外交史。 1877年(光绪三年),清朝政府开始设置驻德国钦差大臣,刘锡鸿首任驻德国钦差大臣。 1912年,中华民国开始派遣驻德国公使。 1917年3月14日,因一战爆发,中华民国政府与德国、奥匈帝国断交,并对德奥宣战。 1928年8月17日,德国再次承认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35年5月,中华民国驻德国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改派遣驻德国大使。 1941年7月10日,德国与汪精卫政权建交。 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对德意日正式宣战并正式断交。 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西德)在西方占领区成立,定都波恩。 1949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东德)在苏占区成立,定都东柏林。 1949年10月27日,中国与民主德国建交。 1972年10月11日,中国与联邦德国建交。 1990年5月18日,东西两个德国签署了关于建立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7月1日,该条约正式生效,西德马克取代民德马克,民德在货币、经济和社会领域全面引入西德的现行法律制度。 1990年10月3日零时,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看来,“民主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这句话,正是确定中德建交时间的关键。
个人分类: 国际纵横|5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热度 2 Helmholtz 2012-6-30 00:31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启动中国合作战略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是德国最大的科研机构,由18个国家实验室或国家科研中心共同构成,有人员3.3万人,每年科研经费34亿欧元。它实行的是科学家自我管理的理事决策制:每个国家实验室都当仁不让地有两位负责科技和行政的主任出任亥姆霍兹联合会的理事,并在开展重大讨论与实施决策时拥有两票决策权。联合会的主席团则由一位全职的主席、6位来自重大领域方向的实验室代表以及两位实验室行政主任构成的8位副主席构成,副主任全是享有理事地位的中心负责人兼职。主席的任期为一期5年,可以连任一届;而副主席的任期则为2年,两年期满之后,必须根据专业方向而在中心主任之间轮换。 该联合会主要从事大科学研究、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任务为导向的长期性研究。它是西方国家之中唯一制订5年科研规划、同时审定科研规划执行情况并进行相应调整的科研机构。在联合会的18个成员单位之中,最资深的几家如FZJ、KIT、HZG(前GKSS)以及DESY等也才跨过50年的时间没有多久,而象GFZ、UFZ、MDC则是在两德统一之后,才在前东德地区新成立的新单位,算起来只有22年左右。而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成立则是2001年,至今只有11年的历史,所以联合会不及联合会下属中心在中国的知名度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这18家国家实验室之中,只有DZNE是个新单位,其成立的时间是在亥姆霍兹联合会的成立之后,而HZDR、GEOMAR虽然分别是在2011和2012年的1月1号才从莱布尼茨联合会脱离开来并入亥姆霍兹联合会,但其历史也都要比亥姆霍兹这个大法人自身长得多。 亥姆霍兹联合会为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科研伙伴的沟通以及为己方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共在海外设有三个海外办公室,分别是2002年开设的布鲁塞尔办公室、2004年开设的北京代表处以及莫斯科办公室。之的以选择这三个城市,完全是因为它们自身以及所在国对于亥姆霍兹联合会而言在国际合作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战略意义。 今年,亥姆霍兹联合会将对三个海外办公室进行评估,以检验各部门运行情况包括未来的发展空间。6月12-14号,专程来访的亥姆霍兹专家评审团对亥姆霍兹联合会北京代表处进行了全面综合的评审,并与中方科研人员、科技部、科学院的代表、来自DAAD、DFG、FhG以及德国使馆科技处等驻华学术机构的代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评审团最后高度评价了北京代表处的工作,决定将向亥姆霍兹主席团以及理事大会正式提出建议:保持代表处的基本定位不变、但将研究制订对中国合作的新战略、扩大对中国合作的规模和显示度。 亥姆霍兹专家评审团一行七人,其团长为:Prof. E. Huettl,亥姆霍兹联合会地学与环境副主席、德国科学与工程院acatech主席、德国地学中心GFZ主任;副团长为Dr. Wolke, 魏格纳极地与海洋研究所AWI行政主任。 其他专家成员包括:来自德国FZJ中的外办主任Dr. G.Lincks;技术转移部部长 Dr. R. Raue; DLR航空航天医学所的副所长Dr. Koch. 此外陪同评审团来访的还有亥姆霍兹联合会总部的干事长 Dr. R.Zettl和国际合作部负责人 E. Chelioti. 亥姆霍兹联合会近些年在内部改革与国际化领域的步伐很快,仅最近五、六年,联合会体系的中国籍科研人员的数量就翻了一番,达到500多人,而且其中已经出现多名优秀的获得Tenure职位的青年科学小组长以及拥有自己团队的科研组长。目前,亥姆霍兹联合会除了在接收中国科研人员、博士后、博士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之外(曾经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每年50个名额的青年科研人员培养计划已于2010年告一段落),新启动的资助项目包括: 1,亥姆霍兹-中科院联合科研团队项目:德方每年资助10-12万欧元,中科院资助30万人民币,项目为期三年;本项目每年资助5个小组(酌情可以放大一两个小组),但每个亥姆霍兹联合会被限制仅能推荐1-2个申请(第2个申请需要包括亥姆霍兹主申请方之外包括来自高校的第二家伙伴。) 2,亥姆霍兹联合科研小组项目:在外方伙伴可以自筹或者承诺同等比例投入的情况下,亥姆霍兹联合会将评审并以5万欧元左右的额度资助亥姆霍兹联合会小组。 3,亥姆霍兹国际合作个人奖:亥姆霍兹联合会每年评审并颁发15个对外籍科学家的国际合作奖,每人获赠两万欧元,用于资助获奖人与亥姆霍兹联合会的联系以及短期到德国参加交流与合作的费用。 4,亥姆霍兹也在讨论如何支持并资助优秀的前留德人员的导师如何继续保持跨国学术联系,帮助这些人员在学术上扎根并建立自己的团队。 5,亥姆霍兹将在理事大会以及主席团层面重点研究,如何在能源、环境、大型科研装备等学术领域加强内部协调与沟通,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符合双边利益、切合技术市场的需要并为双边科研人员所乐见的“中国战略”。 不到长城非好汉,虽然这天乌云压顶,但却是北京难得空气清澈的一天,众人游兴昂然。 朴实的中国游客把几位外国人当成了合影的“摆设”。 在华美的鸟巢前面 水立方不知从何时变得色彩丰富而并不仅是兰色基调了。
个人分类: 2012亥姆霍兹科技新闻|3252 次阅读|11 个评论
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论坛
热度 2 Helmholtz 2011-10-21 11:54
华中科技大学在武汉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论坛 何宏 十月金秋,在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武汉,我的母校华中科技大学于10月15-16日举行了第五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 此次会议由东道主华中科技大学主办、慕尼黑工业大学协办。会议主题是"协心同力,共赴使命--大学的社会责任"。 与会的中方 高校包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10所国内“985计划”知名学府;德方高校包括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亚琛工大、图宾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弗莱堡大学等9所“精英计划”高校。 双方参加会议的嘉宾们就各自单位在21世纪全球经济和科技教育一体化大形势下,各自单位在国际化尤其是在中德合作领域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所取的经验以及面对的挑战进行了演讲和交流。双边都进一步表述了希望加强双学位联合培养教育尤其是高校之间科研合作的意愿,包括成立联合科研团队、联合研究所等等方案。 出席会议的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文庆、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郝平的代表以及德国教研部、德国科学基金会、亥姆霍兹联合会、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代表以及中德科学中心负责人。本人作为德国最大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亥姆霍兹联合会在华的首席代表,作为嘉宾于15号下午,在科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议题中,介绍了亥姆霍兹联合会以及本会在对华合作中的成功以及不成功的案例,并总结了经验和建议。 湖北省政府于15号晚上在汉举行宴会,副省长郭生练代表省政府欢迎出席第五届中德 大学校长 会议的嘉宾并作了讲话。 我的母校、东道主华中科技大学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做出了最大的努力。李培根校长全程盯会;我的研究生同学兼室友骆清铭副校长主持了两天的会议。校方周到细致的服务工作、德语系大学生志愿者的热情欢迎和引导打动了所有的中德双方与会者。热情的武汉人民和迷人的江汉水上夜景,永远印在了每位与会者的心上。 “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由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院士与柏林洪堡大学的时任校长、之后任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主席的Mlynek教授倡议发起,双方共联合了两国20所顶级名校自2006年起共同参加,中方全部都是985高校,德方也是众望所归的德国精英高校。这些校长会议成员单位按中文拼音以及英文字母顺序依次为: 中方大学 包括:1, 复旦大学;2, 华中科技大学 3, 南京大学;4, 北京大学;5, 上海交通大学;6, 同济大学; 7,清华大学;8, 西安交通大学;9, 浙江大学;10, 中国科技大学; 德方大学包括:1, Albert- Ludwigs- Universität Freiburg(弗莱堡大学) ;2,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3,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4, 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洪堡大学);5,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Karlsruher Institute fuer Technologie); 6,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慕尼黑大学);7, 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8,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海德堡大学);9, Te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 (柏林工大);10,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chen(慕尼黑工业术大学); 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与德国科学基金会的合作单位中德科学中心资助,约定轮流在两国举办。前三届均为每年一次,自第四届后改为每两年一次;下一届即第六届校长论坛将于2013年转回到德国,届时将由慕尼黑工业大学作为东道主主办。 有关前四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的参考信息: 第一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 于2006年5月24-27日在北京大学在英杰交流中心隆重召开。共有来自中德双方19所顶尖高校(其中德方8所,中方11所)的校长或副校长与会。 中方大学: 包括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德方大学包括:Humboldt-Universität zu Berlin(洪堡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柏林自由大学);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慕尼黑大学);Albert- Ludwigs- Universität Freiburg(弗莱堡大学);Eberhard-Karls-Universität Tübingen(图宾根大学);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海德堡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chen(慕尼黑技术大学);Rheinisch-Westfae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亚琛工业大学)。 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教育部赵沁平副部长、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教授、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冯马丁先生、中德科学中心代表等。 第二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 于2007年4-5号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开始举行。与会有中德两国十余所知名大学的校长、副校长。双边 就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议题进行为期两天的讨论和交流。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对说:德国近年来已在实施旨在打造德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发展高校尖端科学研究的精英大学建设计划。 中国具有类似目标的“985计”也已执行了10年。在这种情况下,两国最好的一批大学之间加强联系,通过会议的形式更好地了解两国有关计划的执行状况很有必要,会晤也有助于两国最好的大学之间进一步加深了解和合作。 本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以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的负责人。德方与会代表还包括来自柏林自由大学、慕尼黑大学、弗赖堡大学等名校的负责人。 第三届中德大学校长会议 在于2008年10月9-10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会议由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李永盛主持,校长裴钢作主旨发言。 出席会议的9所国内高校是:北大、清华、中科大、南大、浙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华中科大、同济大学;9所德国高校是: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大、亚琛工大、柏林工大、洪堡大学、海德堡大学、图宾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弗莱堡大学。 出席会议的嘉宾还有德国科学联合会秘书长Dzwonnek女士、、德国学术中心秘书长Bode、德国驻沪总领事海盾博士、中德科学中心主任Krawisch等。 第四届大学校长论坛 于2009年10月6-7两天在德国举行,论坛组织方为图宾根大学并得到上届东道主同济大学的配合与支持: 中方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德方大学洪堡大学、 亚琛工大、柏林自由大学、慕尼 黑大学、慕尼黑工大、卡尔斯鲁厄大学等; 中国驻德大使馆教育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德意志研究联合会( DFG)、德意 志学术交流中心( DAAD)、联邦教育研究部( BMBF)等机构也派代表参加会议。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4635 次阅读|4 个评论
世运资料:Frank 教授关于世界语科技中德合作的来信
liwei999 2010-1-11 04:07
立委按: 这是一份珍贵的世界语运动的历史资料。西德教授Frank是当年世界语与科技结合的头面人物,统率圣马力诺的世界语科学院。黄华副委员长亲临71届国际世界语大会前夕召开的国际世界语科技学术讨论会,致辞时曾特地提到圣马力诺世界语科学院,对其作用表示赞赏。从信中可以看到,教授71届大会后回德,一直致力于促成中德在控制论与世界语方面的合作交流,提出了非常详尽的建议和方案。这是一封通函,给当时中国世界语界的知名人物。我作为Frank教授青睐的青年世界语学者,也有幸收到此信及其计划中的出国合作的邀请。现特予刊出,并将当年译文附上,贡献给中国世界语运动的资料中心。 Frank 教授的长信的译文: 尊敬的同事: 这封通函除了给您以外,我还寄送给信尾列出的其他中国同事.我在贵国逗留期间就关于教育控制论和语言控制论的研究和发展问题方面的合作与这些同事交换了意见.前天我在汉诺威详细地谈了为这种合作取得足够的经济资助的可能性.结果形势很好,如果该项目的提议可以在今年十一月提交的话,可望在1987年二月得到肯定答复,四月取得第一笔钱. 我想提出两项建议: 1) "中德教育控制论工作领域的合作".取得的资助将用于:1.请广州(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和/或中国科学院管理干部学院和/或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应用研究所)的科学家到我们研究所工作几个月(5-16个月)(到德国的往返机票应由中方负担);2.配置必要的设备材料(这些设备合作者最后可以作为本单位的财产带回中国);3.(较少的部分)作为必要的德语工作者的支出. 2) "中德教育控制论和语言控制论工作会议".取得的资助用于:1.4-6名中国科学家在1987年九月来德参加为期1-2周的工作会议的机票和逗留费用;2.4-6名德国科学家可能在1989年春季(需要的话也可安排在1988年)来中国参加第二期工作会议的机票钱(希望中方能承担逗留期间费用). 根据我将要做出的提议(该提议已经取得口头同意),其目的是: 1a) 基于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这儿已经现存的材料,进一步发展用中文和国际语的有关教育控制论的图书形式的,视听和计算机辅助形式的教学材料,包括语言(国际语,汉字)入门班,以便将来在中国应用. 1b) 基于(1a)取得的成果实现教学效率的比较性测量. 1c) 在中国实现关于在小学进行语言教学的学校实验,以便测量由于后来学习英语(或俄语一一如可能的话还有德语)而导致的语言学习的容易度,进一步发展在我们研究所指导下我们在欧洲所做的关于在3年级和4年级进行国际语教学的效果的研究和理论. 2) 实现运用国际语举行高水平的中德专家学术会议,以便促进科学合作并出书汇集这方面的成果(附德语和汉语摘要). 北京和广洲的师范大学的AN Wenzhu和FENG Zhengyuan同事已经了解了我的(德语的)暂时的上述第一项提议,这项提议正是我前天交谈的基础,到十一月下旬我必须根据所收到的汉诺威方面的意见和您的建议对该提议作一些修正.如果您准备合作(整个计划只有在至少一个中国单位一一科系或研究所一一参加并提供必要的信息的情况下才真正可行),我应该加上贵方的信息.所索取的信息是对下列问题的回答: 1) 您可能参加的项目的中文题目(同时请译成国际语)是什么?这个题目应该适于向您的上司呈报信息,并且表达出您将参与整个第一项项目中的哪一部分,如果您只对该项目的部分感兴趣的话. 2) 对于您可以实现的项目,无论是(a)在中国本身,作为贵单位的贡献,还是(b)按照您的希望由您或您的代理人在我们研究所的逗留期间去做,其目标应是什么?您现在已经可以作出怎样的工作计划或设想(包括所需时间)? 3) 按照您的预计需要多少钱(包括召开学术会议,旅费,以及在中国由您指导将要做的实验等等开支)?其中贵方本身可以负担多少?需要哪些物质上的帮助(譬如录有教学程序的视听磁带材料,需要的话还有其他的仪器设备等)?(这些设备材料预计大约需要多少钱?) 4) 一般地说,贵单位的任务是什么?人员,科室,仪器设备各有多少? 5) 贵单位有哪些科学家可能参加?他们的姓名,在贵所的职务和专业情况.他们中哪些可能来我所工作几个月?哪些将参加所提议的第二个项目(当然工作会议在内容上应与第一个项目相适应).对于每一位将参加合作的科学家,我们还需要几行科学研究简历和所发表的科学著述的清单(按照发表时的语言一一显然最可能就是汉语或英语一一列出著述的题目,尽可能也把题目翻译成国际语置于括号中). 关于来德合作的中国科学家的语言知识,我无法使人同意完全放弃对其德语的要求(这只有在纯粹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合作项目中才有可能达到),但是我们的下述要求取得了同意,即前来与我们进行几个月合作的中国科学家只需具备足够基本的德语知识(借助词典能大致看懂一张便条或简单的专业文章),但是他必须具有很好的国际语知识(能用国际语参加专业讨论,能够一一当然借助于世界语插图大词典PIV或其他语言工具书一一用国际语撰写学术论文).如果相反,该科学家有非常好的德语知识,其国际语知识稍差一些也无妨(能阅读,而且一一虽然很不熟练一一也能写和说).至于参加我们的工作会议的人(会议当然是用国际语),只要有很好的国际语知识和一点关于德语的概念就足够了.(对于我们的教育控制论和语言控制论项目,英语知识当然并不重要.) 取得这笔钱的条件是,需有青年中国科学家参加.我非常希望,北京的立委硕士能到德国工作数月以便使他的国际语到民族语的翻译程序能适应我们的需要.除了他,我在汉诺威磋商时还提不出已经有具体印象的其他具有极好的国际语知识的青年科学家.说到有极好的德语知识并具备迅速学会国际语的才能这一点,我倒想到一位上海讲师,她大约30岁,参加了我在那儿所做的一次讲演,后来跟我用德语讨论了问题.在汉诺威有人告诉我,这可能是古慧民(GU Hui-ming)女士. 如果您能参加合作项目并为此为贵单位就前面的问题作出回答,我就太高兴了. 此致敬礼! 寄: 陈原教授/GU Yijan/Men Guang-bin/ 欧阳文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WAN Jiaruo教授/ LI Yunlin教授/ LI Kedong ~~~~~~~~ 背景材料: 给黄华副委员长做翻译 71届世界语大会前夕,中国科学院世协举办了一个国际世界语科技研讨会,有幸请到了黄华副委员长莅临讲话。世协本来安排外交学院世界语前辈沙地教授做黄华的翻译,可临场前一刻钟,沙教授忽然跟我说:你年轻,脑子快,还是你上场吧。天哪,我才刚学世界语不到一年,虽然仗着语言学出身和词典的帮助,阅读写作并无障碍,可是并没有多少机会练习口语翻译啊。沙教授看我犹豫,鼓励说:你肯定行。也是初生牛犊,糊涂胆大,这一激就呼啦上场了。往黄华身边一站,差点傻眼了,只见无数闪光灯袭来,眼前明晃晃一片白光。毕竟是外交部长出身,黄副委员长出口成章,抑扬顿挫,表情丰富。每说一段,就停下来等我翻译。我强作镇定,努力想复述,也只能挂一漏万。记得黄先生提到圣马力诺世界语科学院,我一时不敢确定圣马力诺在世界语怎么说,黄先生看我卡在那里,提醒道:San Marino。这次翻译实在不怎么样。表面上黄先生的每一段,我都应付了几句,但自己都翻译了些啥,根本没数。下场后,心里懊悔极了。我后来想,世协的主办人肯定更加懊悔,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愣头青,早知沙教授临场换人,他们一定会安排其他世界语高手出场,北京世界语界可是高手如林。黄华啊,岂是等闲人物,绝不该有半点差错。不过,这次赶鸭子上架对我个人的命运却非同小可,它成就了我的婚姻。我的太太就是冲着我曾是黄华翻译,才同意跟我见面,最终结成良缘的。当然,这是后话了。 给 Frank 教授一家演示世界语机器翻译 圣马力诺世界语科学院院长、西德控制论专家 Frank 教授是致力于世界语和科技相结合的头面人物。Frank 一家都热衷于世界语活动,在71届世界语大会前,他携夫人和女儿全家来访。来之前,信息管理系主任、老世界语者欧阳文道跟我联系,安排我为 Frank 全家现场表演我编制的世界语软件:一是我的硕士项目,一个世界语到汉语和英语的自动翻译系统(叫 E-Ch/A),二是我编制的一个英语到世界语的术语自动转写系统(叫 TERMINO)。这是他接待 Frank 教授的一个重头戏。我于是认真准备,在机房等待欧阳先生陪 Frank 全家进来。我的印象是,Frank 教授西装革履,风度翩翩,他太太雍容华贵,和蔼可亲,两个金发女儿,也亮丽鲜艳。我用世界语招呼客人后,一边讲解,一边演示。果然,Frank 教授一家对我的两个系统兴趣浓厚,当场试验了几个句子和一批术语,连连称赞。Frank 当即问我,你能尽快把该系统的概述给我的杂志发表么?我说,已经提交世界语科技研讨会了。教授说,没有关系,我们不介意,只要你允许我发表即可。Frank 教授回国后,以最快时间在他的控制论杂志作为首篇刊发了我的系统概述,这成为我学术生涯上在科技刊物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我也被吸收为圣马力诺世界语科学院成员。不仅如此,Frank 教授随后在他给陈原和欧阳文道诸先生的探讨中德合作计划的长信中,强调要资助李维硕士到他的实验室继续开发这套系统。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我未能成行。 摘自 《朝华午拾:我的世界语国》 我在另一篇记述我早期世界语活动的文章中提到了这封信与我的关系: 我198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语言研究所,受到导师器重,春风得意。除了组里的日常研究开发外,每个周末都泡在所里,干些自己感兴趣的项目,都与世界语(Esperanto)的研究和应用有关。第一个项目是把自己的硕士毕业设计从封闭系统转为开放系统。这是我用 BASIC 编写的一款从世界语自动翻译成汉语和英语的系统 E-Ch/A。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是当年少有的一个一对多系统,也算填写了空白。这项工作的直接结果有三。一是在演示后,受到德国控制论专家 Frank 教授激赏,除了决定在他的控制论杂志发表该系统的论文外,教授还写了长信,要资助我到他的实验室去继续开发这个系统(我非常希望,北京的立委硕士能到德国工作数月以便使他的国际语到民族语的翻译程序能适应我们的需要)。这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出国机会,又不用考TOFEL, GRE和到处发信申请。当年出国热已经持续升温,而我和太太却浑然不觉,自得其乐。并没有把这次机会认真当回事,加上我的老板和导师刘教授巧妙劝阻,说要继续开发可以,让Frank教授出钱,承包到语言所来。知道自己走不成(觉得中途离开,跟导师面子抹不开),我就做顺水人情,把我的同事兼师兄乔毅介绍给 Frank 教授,成就了他的出国。 摘自 《朝华午拾:一夜成为万元户》
个人分类: 世运资料|343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