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退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这消息会极大反响-三中全会《决定》: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吴信 2013-11-15 22:25
最近几年院士增选争议性很大,没想到三中全会也涉及到这点了。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日前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今日全文播发。 《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决定》指出,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建立创新调查制度和创新报告制度,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
个人分类: 改革创新|237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解决ssh的"Write failed: Broken pipe"问题
plgongcat 2013-7-17 15:33
问题场景 服务器环境:阿里云 Linux CentOS 主机 客户端:Mac OSX Terminal 问题现象 用 ssh 命令连接服务器之后,如果一段时间不操作,再次进入 Terminal 时会有一段时间没有响应,然后就出现错误提示: Write failed: Broken pipe 只能重新用 ssh 命令进行连接。 解决方法 方法一:如果您有多台服务器,不想在每台服务器上设置,只需在 客户端的 ~/.ssh/ 文件夹中添加 config 文件 ,并添加下面的配置: ServerAliveInterval 60 方法二:如果您有多个人管理服务器,不想在每个客户端进行设置,只需在服务器的 /etc/ssh/sshd_config 中添加如下的配置: ClientAliveInterval 60 转载:http://www.cnblogs.com/dudu/archive/2013/02/07/ssh-write-failed-broken-pipe.html 方法三:如果您只想让当前的 ssh 保持连接,可以使用以下的命令: $ ssh -o ServerAliveInterval= 60 user@sshserver
个人分类: unix|4392 次阅读|0 个评论
退出游戏,如何玩物?
pgg 2013-6-13 09:53
退出游戏,如何玩物? ——《玩物》观后感 电影《玩物》( Norigae , 2013 年,导演:崔承浩,编剧:崔承浩;主演:马东锡 / 李成延 / 闵智贤 / 等)的故事蓝本是个悲哀的真实故事—— 2009 年震惊韩国的“张紫妍事件”。本片结尾算是给观众一丝亮色,或多或少用“正义”宽慰善良的心! 五光十色的演艺圈吸引了无数梦想一夜成名的少男少女,但成名背后的代价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承受!一个张紫妍倒下去,还有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少女涌过来,甘当李紫妍、王紫妍!聚光灯下的光晕效应太美好,太朦胧! 以致无瑕去考虑“有所得必有所失”,待到深陷其中,进退维谷,只有自己跟自己玩命,似乎进入一个逻辑上的死循环。 很多时候,在游戏中,虐人与被虐似乎没有选择,但参与者都选择性忽视了一个前提,那是你选择参与游戏,你也有权退出游戏!在游戏中你身不由己,在游戏外,规则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选择进入游戏就意味着成为“玩物”的必然,为何不尝试退出呢?进退之间,取决由你…… 本文图片分别来自 http://tupian.baike.com/a3_87_24_01300000329092128100243357838_jpg.html 和 http://www.pcpop.com/doc/0/773/773477.shtml ,并经猪头哥后期略加工。转载者请注意!
个人分类: 观影感受|35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虚拟机不能退出全屏
plgongcat 2012-12-28 20:33
主机ubuntu,虚拟xp。 全屏xp,结果不知如何退出该模式,也就无法进入unix了。 后来网上查之,ctrl+alt+enter或者ctrl+F,结果没有用。 ctrl(右边)+F ,成功了。 ps:这些热键其实在我们用虚拟机启动xp时会弹出快捷键窗口的。
个人分类: unix|503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刘翔之“殇”
热度 4 wangxh 2012-8-12 23:56
四年前,刘翔退出比赛,教练、体育局、媒体、赞助商一片愕然,不知所措。而今此番刘翔再一次退出比赛,各方都很平津。因为各方都做了必要的铺垫,已经胸有成竹喽! 有一组顺口溜这样说: 刘翔好不好,问问局领导; 刘翔行不行,问问孙海平; 刘翔伤不伤,问问赞助商; 伤势大不大,问问冬日娜。 最滑稽、可笑的是,在刘翔退出比赛不到1分钟, 耐克推出新广告词:13亿人陪你单腿蹦! 注:刘翔去国外训练费用大概数千万元吧
3319 次阅读|4 个评论
围观:加拿大退京都,工商蚂蚁难撼超市大象,死囚器官频交易
热度 1 wya 2011-12-13 09:29
http://news.163.com/11/1213/08/7L4VSRP30001121M.html 加拿大宣布将退出《京都议定书》 新华网渥太华12月12日电 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12日在议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 他说:“京都(议定书)对加拿大而言已经成为过去,因此我们行使我们的合法权利正式退出。” 肯特还批评自由党领导的加拿大政府当年批准加入《京都议定书》是“不负责的”,因为它并没有认真采取行动削减温室气体排放。他说,退出议定书后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议定书规定的大约140亿加元(1美元约合1.026加元)的惩罚,这对在当前困难经济形势下的保守党政府来说,没有其他选择。 加拿大的决定使其成为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也是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 http://news.163.com/11/1213/18/7L641CCT00014JB5.html 中国谴责加拿大退出《京都议定书》 http://news.qq.com/a/20111213/000162.htm 律师举报问题食品未获奖励 工商称惹不起大超市 11月29日,丛台区工商局龙湖分局(即以前的工商所),记者和殷清利在李祥局长的办公室里,殷清利问,该怎样处理阳光超市的不合格食品举报。 李祥拉长语气说:“我这里是个小所。头疼的不仅你这件事。那阳光超市是大超市,是属于市局管。说白了,他们也不把我们当回事。” “你得知道我们在中间的难处,没法具体说。咱们得互相理解。我们也想把这个事情弄好。” 殷再问:“你对这个事情什么处理意见?” 这时坐在一旁的郭副局长插话:“刚才李局长说得多清楚,咱们是‘蚂蚁搬大象’,还不理解这层意思吗?” 究竟是最低奖10万,还是最高奖10万,殷清利不得其解。 赵春辉是头版文章的通讯员,亦是邯郸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办公室副主任。此前他已看出“十条规定”和《暂行办法》有冲突。 他曾询问市政府相关部门,得到回复是,“你们只要配合好新闻宣传工作就行。” 11月30日,邯郸市政府法制办一名工作人员,拿着8月8日的《邯郸晚报》,仔细地比较后感叹说:“这涉及政府文件的严肃性问题。” 他说:若文件前后有抵触,按照后出的文件执行,即便“十条规定”不是红头文件,也是有效力的,工商部门必须按此执行,最低奖励就是10万元。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工作人员评价“十条规定”说:“这是领导‘拍脑门’的主意,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http://view.news.qq.com/a/20111212/000008.htm 何清涟:中国人体器官移植行业的秘密 从各种渠道得知监狱囚犯仍然是人体器官的主要来源,但一则这是不宣之秘, 二则中国人连监狱之外的人都没有人权,囚犯这种被视为另类的人权当然更无人关心。 中国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度,但只有一样资源不缺少,即人。正因为这种资源的过度丰富,才会导致数个以人为买卖对象的行业产生, 一是人口买卖,二是人的肉体买卖(即黄色产业),三是器官买卖。但如今前两个行业因其供给过多,价格普遍下降。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3161 次阅读|2 个评论
有人就有江湖,怎么退出?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1-8-26 10:27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你怎么退出?”这是香港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经典对白。 确切的说,只要存在科研共同体就会门户之别、门派之争,也就会有江湖,这是无法回避的科学事实。对科学家和科研成果的评价也就无法摆脱江湖纷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客观、中立。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顽固的坚守确定性的物理信条,赌气说“上帝不会掷骰子” 科学史上江湖纷争对经典的例子可能属现代地质学形成之初,水成学派与火成学派之间长达几十年地论战。由于长期的野外工作,地质学家们往往都性格直爽,身手敏捷,话不投机就锤子、标本满天飞,几次国际地质学大会也因此不欢而散。 不要太执着。但是你的师傅,你师傅的师傅,你的师伯、师叔、师姑,师兄、师弟、师姐、师妹, …… ,你属于何门何派并不是你能决定的,即使你不承认,人家还是那样认为,你怎么退出? 当然,如果没有江湖,这世界上也就没有了几多新闻,几多好玩的东西。 幸好,物理学的规律不会改变,判断事物的标准可能并不是实践、也不是同行评议,而是时间,只有老一辈人退出历史舞台,科学范式才能转化。 不要急,身体要紧。 如果不是活得足够久,芭芭拉·麦克林托克也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第一位独享医学与生理学奖的女性科学家。 不离红尘而证菩提。
个人分类: 科研八卦|3143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我国中药可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无企业通过注册
meixianghao 2011-4-13 17:14
http://sd.people.com.cn/GB/215502/216669/14378190.html 我国中药可能被迫退出欧盟市场无企业通过注册 2011年04月13日09:55   2004年欧盟出台的《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这一最后期限将至,中药面临不得不退出欧盟——这一年销售额约50亿欧元的世界最大植物药市场的困境。   注册成本高提供证明难   “虽然中国国内一些中药企业曾向欧盟递交申请材料,但由于多种原因,截至目前没有一家企业通过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简化注册。”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张林表示,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中国企业还是在欧洲从事中医药行业的人员,都将面临经营风险,出口欧洲的中药随时可能面临处罚。   中国中药企业为何没有通过注册?刘张林分析说,一是由于中国的中成药在欧盟销售额不算太大,再加上申请注册的成本较高,大部分企业一直持观望态度,积极性不高。据了解,中成药的单个注册成本约为100万元人民币,而一家中药企业一般有多个品种,申请费用比较高。二是欧盟的注册要求较高。《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规定,传统草药“在申请日之前至少要有30年的药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而国内绝大多数以非药品身份在欧洲销售的中药产品难以提供在欧洲有效的销售证明。   商家受打击患者遭牵连   林国明医生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经营中医诊所近21年,他的病人中既有政界要人,也有普通百姓。林医生告诉本报记者,来他诊所看病的大多是当地人,华人比例仅占不到10%。“许多当地人都把中医中药视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象征,不少人当初慕名而来,经过长时间的治疗,逐渐开始信赖中医。”他举例说:“我治疗的一个比利时癌症患者,长期以来服用中药防止病情恶化。现在我很担心他,只能建议他到欧盟以外的国家去购买中药。”   北京同仁堂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仁堂在欧洲地区的长期规划会随着这些市场的新变化进行一些调整。但是他也表示,中国医药企业申请欧盟的植物药品注册难度很大。从客观角度来看,受限于“30年的药用历史”和“在欧盟地区至少15年的使用历史”等规定,以及高昂的注册费用。从主观角度看,欧洲对于中药仍然缺乏文化认同。他希望政府部门可以为多家中国医药企业牵头,来协调与欧盟的商洽。   国内中药企业不能在欧盟通过注册,短期来看对各方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刘张林表示,首先,这对中国的中药企业是一个打击。错失此次注册机会后,中药企业要想给旗下药品申请合法身份,将面临成本暴涨的困境。如果中药在欧盟变成“黑户”,那将是中药出口的一大倒退。其次,这对欧盟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有很大影响。当前在欧洲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人已超过5万。如果禁止中国中药进入欧盟市场,必将影响相关医药人员和医疗机构的正常经营,对当地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带有歧视性或将遭诉讼   欧盟健康和消费政策委员约翰·达利的新闻发言人文森特,向记者出示了一份今年2月欧盟关于传统植物药注册的备忘录。他指出,2004年以前传统植物药产品和其他药品适用于同一市场准入标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简化了注册程序,对来自中国或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植物药,不要求像其他药物一样进行安全和功效测试,而只需要提供应用年限证明。同时,该指令还向企业提供了7年过渡期。如果传统植物药企业真的想扎根在欧盟市场,这个注册期限是完全够用的。   然而,对使用《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为中药制定统一的准入标准,在欧洲也有不同的看法。致力于天然植物药发展的英国“自然健康”组织负责人罗伯特·维科克博士认为,《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带有歧视性,4月底他们将向伦敦高等法院提出诉讼,希望能引起位于卢森堡的欧洲法院的重视。欧洲议员帕维尔·伯克也表示,该指令原本是为了规范药物安全使用,但现在却没有一个中药企业通过注册,这是无法接受的。   近年来,中方相关部门也在为解决中药企业可能退出欧盟市场的困境想办法。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一直在推动国内有条件的企业申请注册,为企业提供相关培训、咨询,并多次组织国内企业到欧盟游说、谈判。刘张林表示,虽然国内中药企业还没有通过欧盟的注册,但长期来看依然存在变数。中方应该积极争取对己有利的机会,继续做欧盟方面的工作,加强中欧标准和认证合作,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对重点企业进行多方面支持。(吴乐珺张蕾崔鹏)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吴微)
个人分类: 闲谈杂议|11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期刊可以开始退出历史舞台--80后的呐喊
outcrop 2010-8-30 11:08
引子 我有一个梦想:发表的论文,能随时得到同行的赞赏和拍砖,互动让人快速进步;发表的论文,能给我带来持续的金钱收入,而不是缴纳版面费,因为那是我的劳动成果;发表的论文,能让想读的人免费读,给人启发,用自己的智慧,推动科技的前行。对个人,名利双收;对社会,不浪费智力资源。 缘起 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在历史上推动了人类的前进。和很多事物一样,期刊也有自己的历史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是时候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期刊相关的工作者,可能将成为更高级的知识工作者。 没能找到学术期刊的来历,但我粗浅的认为,学术期刊以及论文最根本目的,是为了交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学术期刊开始成为学术以及科技交流的障碍,极大的浪费了宝贵的智慧与脑力资源 :不可思议的版面费、缺乏与读者的互动、无论赞成还是反对的引用,都增加论文本身的引用量、纸质传播的局限性、传播成本高、论文版权的限制传播等等,已经将学术期刊以及论文沦为科研专用的目的,为科研而科研,为论文而论文,而不是推动社会科技进步。 如果说传统的期刊是无交互、集中控制发布的Web1.0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的,将是Web2.0甚至更高的交流形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如果大家愿意的话,淘汰传统学术期刊这种形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实现 这个梦想,并不遥远。实现这个梦想的障碍,将是既得利益者以及保守者的反对;技术上,互联网早已准备好了。 当前的互联网技术,虽然不能完美的解决知识的管理,但远远的超越了传统期刊的知识管理与传播能力;期刊网的技术便是最直接的说明。不知道期刊网以及SCI等各大索引的战略,换作我的话,会果断的侵蚀传统期刊的地盘,抵抗力不大;如果他们久久没有动静的话,只能说明作为既得利益者,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科技的前行。 关于知识工作者 原来写过一篇文章:《 个人知识管理、组织知识管理与社会知识管理 》
个人分类: 科学网大学|5487 次阅读|17 个评论
[原]关于期刊退出机制
zhaodl 2010-4-22 15:19
关于期刊退出机制/赵大良 与期刊体制改革相配套的一项重要制度,就是退出机制。长期以来,期刊出版的刊号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但这种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可以说是目前期刊体制改的的一个重要阻力。长期以来,退出在人们的心目中如同枪毙,关系着期刊的生死存亡。所以,大家对于目前实行的退出机制既关心有恐惧,处于一种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 要搞活期刊出版、提升期刊出版水平,就应该盘活刊号资源,有进有出,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具有灵活的期刊出版审批制度。可是在没有退出的情况下,放松审批的结果就是恶性膨胀、期刊之间恶性竞争。但是,如果实行退出制度,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期刊本身,而是人员安置,因为这涉及到一批人的生存问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所以,长期以来没有解决期刊的退出。 现在,期刊体制改革要求这一制度尽快建立,为此在三个省的试点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上发出了全面推广试点经验的信号。大家,谈到退出的恐惧也随之增加当然那些该退出的期刊并不一定关注。 我认为,从试点省份的经验来看,并不是为了退出而退出,而是出版资源整合的一种途径。也就是说,并不是简单的吊销刊号,而是按照改革的路线图,推动期刊的合并、重组、转让和代理等措施的实行。真正被吊销刊号而停刊的只是极少数。所以,大家没有必要过度恐慌,但是也不能没有紧迫感,因为安于现状总不是改革的要求,改革总是要增加竞争的压力,改变现有的格局。不进则退,不是你整合别人,就有可能被别人整合。 另外,与退出机制和分类管理想对应的另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综合质量评价。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3778 次阅读|1 个评论
谷歌有什么了不起
mapletian 2010-3-31 22:02
我是一直习惯于用Google的,现在想来真是后悔,总是把我想要的结果放在最前面,也不加点广告,让我多翻几页,都没有了上网的乐趣。还是人家百度好,总会出来一些培训啦,治病之类的东东,让我无时无刻不再关心自己的成长和健康。 谷歌有什么了不起,号称最牛的互联网公司,自己经营不善,摸不透中国人的心理,到头来还怪中国内容审查,敢于强大的中国人民做斗争,实在有点自不量力。何况中国互联网很开放,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没有了谷歌,地球一样转,看看咱们的调查,8成的网民都认为谷歌推出中国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原以为和我一样有这坏习惯的人不少,看来我太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已经占到人民的对立面了,一定要自我批评,及时纠正错误,站在人民的一边。 http://world.huanqiu.com/roll/2010-03/754553.html
个人分类: 道听徒说|3635 次阅读|4 个评论
圣意难测(别了,谷歌(二))
machan 2010-3-25 04:27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对于我来说,没有一点吃惊。因为,在写我的博文: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7622 时,就已经想到这样的结局。没有想到的是,谷歌没有完全离开,只是选择了一个擦边的方式:搬到香港。 为什么想到这样结局? 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为了一个公司,改变自己的“法律”(法律二字加引号,是因为我没找到这样的法律,其法律条文是随时可变的)。我国,即使重视知识、重视科技、重视人才,愿意改变法律。但是,即使改变法律,也要经过立法机关,哪怕是走过场,也要走吧。(为什么说走过场,是因为俺看到报道说,那代表我们的、和蔼可亲的倪萍大姐大人大代表,居然没有投过反对票和弃权票。我理解她的话,俺也相信她以后也只会投赞成票) 对于像我这样的用户来讲,谷歌对我来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有实际意义的是google。所以,对于谷歌搬家事件,我支持中国政府,也支持谷歌。但我不支持四加一毛的言论,因为你在故意给纳税人施放烟雾弹,还拿纳税人的钱。也不支持……, 因为那是殃民祸国。 那么为什么圣意难测? 因为圣意是不可测的,满足测不准原理。虽然测不准,但可以有表象,你说是吗? 问一个问题: 圣上如果想收回圣旨,军机大臣们却说万万不可,怎么办? …… 答案: 你猜?猜不出来?再猜奥。 我的猜想: 1、如果google一直可以使用,圣意如何? 2、如果google完全不能使用,圣意如何? 补充韩寒博客的观点:《对于谷歌退出中国,你有什么可说的》 (因为看韩寒博客上已经没有了,估计河蟹了,所以在我这篇博文也要和谐一下:只是节选。) ……(删除一段)…… 事实上,无论谷歌做这个决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展现给公众的说法上,谷歌有一个失策,谷歌说,他不想再接受敏感内容的审核了。注意,这里说的敏感内容其实不是指情色内容,……(删除几句话)……。但是所谓的开放所有审查结果,现实的中国人有多少人在乎呢?这些在正常的国家可以感动国人的理由,在中国看似不太管用。 中国有两亿网民,谷歌如果问大家是不是想看到不被审核以后的搜索内容,我想应该有两亿减去网络评论员人数都会答应,当然,这就像买菜,你多给人家一点人家总是乐意的。但是如果百度给每个网民十块钱人民币,说只要下载了百度新开发的屏蔽谷歌搜索的浏览器,并且使用我的不光完全遵守而且超额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搜索引擎作为唯一指定搜索引擎,你们就可以得到这个钱,估计得有一大半人变节。中国人追求那些危险的普世价值么?中国人是追求的,但中国人是顺便追求,追求那些东西在很多人心中的价值未必有追求新开盘的一个楼盘或者追求一点网络游戏中的装备那么高,因为大家的生活压力都这么大,理想都没有,混口饭吃就行了,你跪着吃和站这吃有什么区别呢。谷歌可能高估了自由,真相,公正,叉叉等东西在中国很大一部分网民心目中的价值,这些都没有路上捡到一百块钱实在。   真的,谷歌还不如说自己老是被中央电视台陷害所以退出更实在一点。谷歌所说的那些理由,无法让这个民族的大部分人民认同和共鸣。一个能吃转基因粮,地沟油菜,三聚氰胺奶,打劣质疫苗针的民族,他们的忍耐力是你所不能想象的高,他们的需求是你所不能想象的低。 (只是凭自己的常识,删除了韩少博文的“敏感”内容,把握不准的,请科学网编辑部严格把关,辛苦辛苦。2010年3月26日修改,修改时博文浏览点击为105)
个人分类: 社会|3975 次阅读|1 个评论
谷歌迁后有工具(图&文)--介绍一款搜索引擎
热度 1 tangchangjie 2010-3-24 15:35
谷歌迁后有工具---介绍一款搜索引擎 (唐常杰) 网民曾有个说法,外事不决问google,内事不决问百度。 此话脱胎于三国演义中孙策临死前给弟弟孙权的遗言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在正史上并无记载,其知识产权可能属于罗贯中。 第一次听见外事不决问谷歌时,心中一梗,略觉不详。它把谷歌填充到周瑜的位置。演义不是历史,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可是一位略带悲情的英雄。 这不,谷歌在上一轮的博弈中,略带悲情地选错了博弈对象。世界史上,由一个公司叫板一个国家而取胜的案例不多,其中有鸦片战争时代的东印度公司,硬是把腐败的清政府压到了。宏观角度上看,当时也是个开放与过滤之争,东印度公司不愿意过滤的是洋货中混藏的鸦片;鸦片战争给中国人的百年屈辱太深太深,人们对此太敏感,太敏感,因而决策者前瞻后顾,十分谨慎。 有一种干预规则挖掘的方法叫what-if, 虚拟地假定博弈双方的步骤和结果,从而决策。这里有两个what-if:(a) 如果中国政府这次退让了, 网上对政府的谴责就比现在为谷歌惋惜的声音大N个数量级,还会持续若干年,此例一开,还会后有模仿;(b) 如果谷歌一开始遵循博弈论的基本假定,做理性的博弈者,既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也考虑对手的底线,就有可能达到纳什均衡的双赢。 须知,在主权问题上,有骨气的国家(不只是中国),都不会退让的。谷歌似乎想参与政治,但又似乎不太懂政治;似乎想影响中国,但又似乎不太懂中国;事前没有把后果想清楚,背水而战,没留太多的回旋余地。真为谷歌惋惜,无奈东风不与周郎便,只好一声叹息去香港。 这又好像可爱的米老鼠把大象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底线, 碰撞的结果,按动量守恒定律,只能是质量小得多的米老鼠后退一步。退后一步好,退后一步谷歌天地宽;在中国发展兼发财了几年,学会了 让三分处世界,退一步做公司,也是一种成熟,以后还有回旋余地。 谷歌现在迁移到香港,不能说是退出中国。想一想便知,退出中国的说法在国土完整和国际政治上的毛病可大了。也不能说是退出中国大陆,九龙半岛还是在这块大陆架上,只能说是暂时迁到香港去发财,说不定那天还要回来,也希望谷歌那天真能回来。 合作有如婚姻,有时是需要妥协的,有个电视剧,男主角坚持底线,不为小舅子开后门,妻子愤然出走,躲回娘家。殊不知刚好为第三者的进入腾出了空间。事虽不同但理同,如今想进入中国发展的公司可多了。 谷歌迁移香港后, 其新的网址挺好用,原来对查科技资料的担心没有了。目前,在搜索质量上,谷歌还是最好的;如果某一天不能用了,似乎也不会吃混毛猪,如今跃跃欲试,想取代谷歌的搜索引擎可多了。 例如微软的 必应( http://cn.bing.com/ )就可应急一阵子,虽然现在的效果还没有谷歌好,对一般人的简单用途够了。 微软学术搜索(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 )也颇有特色,还可以可视化地展示以某作者为中心的学术合作网。 相信其他公司也会乘机发展,推出更多工具。 博士生 王悦 给我演示了微软学术网的用法,现学现卖,作为学习后的作业,以搜索数据挖掘界的前辈陆宏钧教授的资料为例,演示微软学术网的用法。 1 点击 微软学术 http://academic.research.microsoft.com/ 2 输入 hongjun LU (或其他作者) 3 出来的页面上 ,点击右边相关作者中 hongjun LU,出现陆宏钧先生的主页,主要工作; 4 点击右边visual explore,出现下列联络图(为保护照片隐私, 故意做了模糊处理)
个人分类: 科普札记|8075 次阅读|13 个评论
评“谷歌退出”——想滚就滚吧!
热度 1 wangxh 2010-3-23 21:18
谷歌又闹退出了,这次可能是真的。鄙人对其“退不退”根本不感兴趣,而是对有关部门的反应感到莫名其妙!看: “ 国务院表态:谷歌执意要走是他自己的事 ”——既然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负责人出来接什么茬呀!谷歌是美国国务院吗,必须由国务院一个部门出来应对?弱弱地问一下:不怕丢人吗? 还有: “ 外交部就谷歌退出中国内地市场等答问 ”—— 好家伙,外交部也出面了。怎么谷歌代表美国外交部吗?也需要地位对等的方面出来周旋?再弱弱地问一句:不怕失去气节吗? 一个鸟网络公司都能让国务院、外交部如此紧张,如此兴师动众,至于吗?不用说一个谷歌走了,就是十个谷歌走了,中国照样发展,照样可以走自己的路。怎么了,离开谷歌,地球就不转了? 谷歌是什么?不就是个网络公司吗?难道有关部门的人实在闲着没事儿做啦?它爱走就走,爱留就留。 要想留下,你就得遵从中国的法律,否则,你就滚TM蛋 !(我老子有问题是我们家的事儿,与你无关,并且就是不允许你这龟儿子说三道四,我可以骂的,你就是不可以!) 反过来说,这就是处处想跟人家接轨、跟着人家走的好处,亦步亦趋跟着美国佬屁股后,有你的好果子吃,等着吧!加入WTO后,动不动就让人家“反倾销”、金融危机又让人家把“孩子绑架”了,接下来会是什么呢? 人家已经建成的“游戏圈子”,你 上赶着 非加进去不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上赶着不是买卖”,能有你的好果子吃吗? 不要认为股票庄家、大户让你散户进来的目的是分钱儿给你,你真认为这就是财产性收入呢,别做梦了吧 !(还是去看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吧,老列比我讲的清楚。)
个人分类: 社会|4433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第一财经日报》:谷歌将于4月份关闭在华业务
liuxiwei 2010-3-19 13:24
立此存照,下周再看: (联合早报网讯)《第一财经日报》周五援引一名谷歌(Google Inc., GOOG)中国授权代理商的话报道,谷歌将在4月份关闭其在华业务。   报道还援引谷歌的未具名在华员工的话称,谷歌可能会在下周一宣布退出中国计划的细节。   报道未说明谷歌将关闭部分在华业务还是所有在华业务。
个人分类: 人生杂谈|2139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方”的中国互联网(别了,谷歌)
machan 2010-1-15 23:54
为什么说中国互联网大方呢,因为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从中国外面可以无障碍的访问中国的任何网站;但是,中国互联网绝对的大方,拥有中华民族最优良的美德: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中国互联网自动放弃了很多中国之外的优秀网站的部分或全部的访问权利。 比如下面这些网站: 1、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 英文版: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in_Page 中文版: http://zh.wikipedia.org/zh-cn/Wikipedia:%E9%A6%96%E9%A1%B5 wiki上有很全面的知识,当遇到基本的科学知识问题的时候,wiki是首选。 2、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 http://www.youtube.com/ youtube 不仅有世界各地的人上传的生活、娱乐视频。还有很多讲座、课程、实验仪器使用等等科技信息。 3、全球最大的微博客 http://twitter.com/ 微博客,是现在流行的最流行的东西,但对于twitter,自己基本不会用。但是,好像全世界都在用twitter,中国除外。 4、最大的交友网站 http://www.facebook.com/ 最近据说,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公司,为了避免被中国大方的放弃的命运,主动提出要退出其部分功能google.cn,抑或是全部功能google.com? 以保存自己不被放弃的脸面。所以,在以上的名单中,也许还要增加, 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 http://www.google.com/ 一个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局域网,是不是大方的互联网?当然是。不仅是大方的互联网,还是一个高尚的互联网、一个摆脱了低级趣味的互联网(没有黄?)。 如果回望古代,古代中国那更是大气,中国为世界奉献了四大发明,但没有从外界索取任何发明,即使自行车、煤油、火柴等等,咱们都不屑看上眼,取名洋车、洋油、洋火等等。比老百姓,更加大方百倍的,是咱们老佛爷: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气魄。 如果环视现在的地球,美国、法国、英国等等帝国主义国家,都是即讲奉献、又讲索取的市侩的互联网。而朝鲜这样的兄弟国家,却是拥有世外高人一般的互联网,从来不访问别的国家的互联网,别的国家也访问不了他的网站,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网站、没有互联网。 所以比来比去,还是中国最大方,为什么?因为我们腰杆子硬,有那么多不怕苦、不怕困难、即使死也不怕的国民的支持,我们完全可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哪怕所有的外国网站都不能访问了,咱也不稀罕人家那洋玩意儿 只是,奇了怪了,怎么像电灯、电话、电视机、电冰箱、电脑、手机、以致现在用的互联网、搜索引擎等等,怎么好像没有一个是咱们自力更生出来的? (谷歌退出中国,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可能不大,平时中文搜索都用百度。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科研工作者了,因为,要是查找英文文献等,还是谷歌要好很多、很多。即使google.cn真走了,希望google.com依然能够被访问我们已经没有了很好的百科全书:wikipedia了,希望我们不会再没有最好的搜索引擎google了) 谷歌退出中国的正式消息: http://tech.huanqiu.com/net/web/2010-01/690261.html
个人分类: 社会|3759 次阅读|2 个评论
击缶而歌的“谷歌”之状元郎一见钟情才貌闺秀的“百度”
paperopen 2010-1-15 23:32
   不吹牛,本人算是互联网的最早的用户之一了。记得还没有Web的时候,1986为写硕士论文(方向:综合业务数字通信网),联机检索美国某个数据库的资料。之后国内建了教育网,之后美国回来的那个女先烈(教育网和她的网络不记得谁先谁后了),在西安东大街开了个网吧(那个年代不叫网吧)。我记得当年申请第一个互联网域名时,3721还可以申请到,我申请了56789.com。因此算是互联网的老人了。   最早的搜索引擎,我有印象的,就是Google。不好意思,Google之前杨致远的雅虎,也许使用过,但没有印象了。那时Google还没有中文名字,我称她 狗儿,后来有了中文名字,谷歌。听到这个名字,我很认同,谷歌,一个谷字,一个歌,好有内涵和品位。民以食为天,谷。老爹给我起的名字俗,因此就特别羡慕那些雅致而又大气的名字。谷歌令我好羡慕,但是歌字让我感觉雅的稍微有点过,歌令我想到的是席慕容(是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的著名的台湾诗人)的悲歌-今生将不再见你,只为再见的,已不是你。心中的你已永不再现,再现的,只是些沧桑的,日月和流年;还有高渐离送荆轲的击筑离歌。没有想到,一语成箴,多年以后,要Google离开中国。莫非名字真的暗藏玄机?   李彦宏的百度一开始,就关注,因为我期望有个中国自己的搜索引擎,而且我认为百度这个名字就是为搜索引擎而生。之前的搜狐也是搜索引擎的名字,但是这个百度更有些味道,很有书卷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是稍后我隐约感到,百度有点媚,目前主意男女间的一见钟情,有点轻浮,缺少谷歌的天下情怀。后来百度的发展真的越来越百度了,状元郎仕人的浪漫以及贵而求富甲一方的精明手段(竞价排名的滥用)也就不足怪了。   莫非真的企业的名字能反应出公司的气质和精神,甚至还有未来?   谷歌,临走了,今天早上把搜索框标识换成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知道想诉说什么,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还是以一种很谷歌方式在向中国像我这样的G粉们挥挥手?谷歌,你要干嘛?难道是在暗示我们除了四大发明,现在还有什么可以和世界比肩?   在海地地震的当天,谷歌就在首页开设了募捐的广告和链接。百度呢?还在风花雪夜中。我们需要向谷歌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但是,无论如何,谷歌要走了,而对家在笑看落花。   也许百度做的对,因为风花雪夜才能活得下来,你不想带着镣铐跳舞,那就哪来哪去吧。   Google走了,我好像失去了一个朋友。
个人分类: 随笔|4857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贴] 分析师:竞争不过中国对手 谷歌是找体面理由退出
liuxiwei 2010-1-15 08:47
分析师:竞争不过中国对手 谷歌是找体面理由退出 (2010-01-14)   (北京讯)谷歌恫言退出中国市场,可能会在那些为了进入这个世界最大的网络市场而被迫做出违心妥协的外国互联网公司之间,引起广泛的反思。但也有分析师认为,谷歌只不过是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便体面撤出中国市场。   法新社昨日引述分析师指出,谷歌放弃中国市场,应该不会对其商业利益造成太大的伤害,因为谷歌本来就竞争不过其中国对手。   北京博达克咨询有限公司(BDA China)分析师克拉克(Duncan Clark)告诉法新社:这是一个高度政治化的环境。跨国公司一直都在埋怨购买中国货的政策、不公平的限制、黑客攻击等等,如果没有找到解决方案,这样下去是会出大问题的。   谷歌的宣布,得到了那些批评谷歌在2006年为了取悦中国当局而违反其不成文企业箴言不作恶、开始对其搜索结果进行敏感字眼过滤的人士的欢迎。   大家现在都觉得中国已经变得财大气粗,不再像以往那样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克拉克认为,谷歌之所以决定把问题公开,很可能是因为有关当局已经不愿意与谷歌进一步对话了。   报道称,谷歌在中国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只占了35%,远远不如其主要竞争对手百度的58.4%。   国际知名经济预测研究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IHS Global Insight)在北京的分析师任贤芳说:谷歌的市场占有率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目标,这可能促使谷歌重新考虑是否要继续维持在互联网审查问题上与中国政府达成的妥协。   中国市场研究集团董事总经理小山(Shaun Rein)认为,谷歌可能是利用黑客攻击作为撤出中国市场的遁词。小山说:我想谷歌只是在找个体面的方式来撤出中国。谷歌在中国的业务并不好,根本就斗不过百度。
个人分类: 人生杂谈|3028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