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取向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浅论研究生选导师的性别取向话题
jiangjiping 2019-1-21 08:28
浅论研究生选导师的性别取向话题 蒋继平 2019年1月21日 前不久我发表了【研究生出国留学选导师之我见】一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对研究生选导师在性别上的取向的一些讨论。 经过博客的回复交流, 一些读者分享了各自在这个话题上的看法。 我后来又发了一篇【中国人不喜欢选女性当导师的两个主要原因】。文端智先生评论说“女生选女导师最好”。 而孙宝玺博友表示: 女性比较少, 想要不好找。 看到这两个评论, 我觉得比较有意思。 不过, 我感到我与文先生的观点有些不同。 这也许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造成的。 我认为研究生在选择导师的时候, 应该不考虑性别的问题。 假如一定要考虑, 那么, 最好找一个异性做导师。 当然, 这确实有点难。 正如孙宝玺博友说的那样, 女导师的数量很少, 而男性研究生的比例很高。 我说找异性导师的主要理由是异性比较好相处。 俗语云: 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 还有一种说法是: 男女搭配, 干活不累。 这两种说法都是同一个意思, 就是男女在一起可以调和环境气氛。这个可以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因为生理上的差异, 男女身体会释放出不同的荷尔蒙。异性之间遇到对方的荷尔蒙比较容易接受, 会感到比较舒畅, 而遇到同性的荷尔蒙会有一种排斥的反应。 其次从个性方面来分析, 女性一般比较冷清和含蓄, 而男性就比较容易冲动和外张。当异性在一起的时候,遇到矛盾或者意见不合时,可以起到以柔克刚,减少引发矛盾升级的几率。 再者从做科研的角度来思考,男女看问题的方式和思维可能不一样。 这个有时候对科研很有好处,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同一个问题。 当然,当异性在一起的时候, 难免会有男女情愫的顾虑, 这点也许是文先生建议女生选女导师的主要原因。 但是, 就我本人的认知而言, 这个顾虑完全没有必要。一个研究生已经是一个心智上完全成熟的人, 完全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感问题。 而且, 更为重要的是, 导师们应该具备最起码的做人素养, 不会也不应该有与自己的学生发生两性关系的任何念头和行为。 要是一个导师连这点最起码的素养也不具备, 那么, 这样的导师是混在教研队伍中的不良份子, 应该受到撤销导师资格的处分。 基于以上的分析, 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 研究生选导师最好选异性。 这个对在读期间的工作和生活会有一定的正面效应。 这是因为异性在一起比较容易合得来, 身体和心理会感到比较健康正常, 产生矛盾时比较容易化解。 俗语云:好男不跟女斗。我在这里着重强调一点, 就是读研并不是为了一张文凭, 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生活的一个方面。 在此期间的心态对未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所以,在选导师的时候, 应该尽量选对自己心情会产生正面效应的人。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649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西医结合能够打起行装再出发吗?
热度 1 fqng1008 2018-4-23 14:22
——读《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最近,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正在筹办《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读到陈士奎 教授18 年前写的《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不禁感慨万千。文中可以看到,从上世纪 50 年代到本世纪初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确实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尽管离创造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还有很大距离。但近 20 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即中医现代化)基本上没有什么突破性进展。虽然临床上能够做到取长补短,但仍然是各吹各的号、各弹各的调,中西医互不相融的两张皮。 记得 10 年前,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重要批示发表 50 周年大会在京召开。那时候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也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疟疾、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活血化淤药防治冠心病介入后再狭窄等,全部是上世纪 70-90 年代的成果。当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强调,应更多地汲取生命科学以及其他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手段,提升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水平,但仍然乏善可陈。例如,证候的规范化、客观化研究依然处在困境之中,经络的本质研究仍然难以获得国际认可,活血化瘀、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扶正祛邪等等治则研究依然云山雾海、无法突破,“方证效应”难以获得确切证实。 作为“当采学科”、交叉学科,中西医结合近 20 年应该还有一个成果累累的阶段,为什么近乎到了枯萎季节?难道存在思路和方法学瓶颈,陷于“不可通约”的困境?那么,能否站在更高的境界,实现更大的包容,坚守更基本的规则(如坚守结构与功能、物质与代谢的对立统一观,坚守科学概念的确切性可操作性、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科学逻辑的自洽性等等),实现切合实际的创造? 这次筹备《 毛泽东“西学中”批示 60 周年纪念活动 》, 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打起行装再出发”。也许,我们在出发之前应该深层次地思考有关“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取向和方法学,以及对过去研究成果的反思。 附陈士奎 :建国五十年中西医结合十大成就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全人类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总结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与中西医结合事业历经近半个世纪纵横发展,所取得的划时代成就,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说:中西医结合医学在中国的诞生,不仅成为我国医药科学和卫生事业的一大优势,而且是中国在 20 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一大贡献。 1 .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举世瞩目 1 . 1  我国开创的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一是认真继承发掘中医药学;二是紧跟现代科学技术及现代医药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及时而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三是多学科、多层次地从临床到基础、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开展系统综合研究;四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形成了我国中西医结合研究显著特点,并保持着世界领先水平。 1 . 2  通过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不仅积累了中西医结合科研经验,探索了中西医结合思路方法,而且产生了令全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据初步统计全国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达 1100 多项,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救治多脏器衰竭、中西医结合针麻研究及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研制成功(曾评为 1992 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之一)、中药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及其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机理研究,等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其他如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以及中药研究开发,均引起国际医药界瞩目。 2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成绩卓著 2.1  中西医结合的“病证结合”诊断模式和方法,即辨病诊断与辨证诊断相结合,临床诊断与实验室和特殊检查如影像学诊断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实现了对疾病和病人机体状态的综合诊断。不仅促进了中医辨证客观化、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而且丰富和发展了临床诊断学。 2.2  形成了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而异治、异病同证而同治及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证结合”治疗模式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临床治疗学,提高了临床疗效。各临床学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药或单纯中医药的疗效。 2.3  密切结合临床研制开发中药新药成果累累。如首创从中药青黛研制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靛玉红,从中药砒霜研制成功“癌灵1号”(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从中药川芎研制成功川芎嗪注射液,从中药丹参研制成功丹参酮、丹参素或复方丹参注射液等防治心脑血管病,从中药五味子研制成功治疗肝炎新药联苯双酯,从中药薏苡仁研制成功抗癌新药康莱特,从中药青蒿研制成功抗疟新药青蒿素,等等,均广泛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3 .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集腋成裘 3.1  通过中西医结合研究,不断产生医学新认识、新观点,并不断创造着新理论、新概念。如“病证结合”诊断及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诊断理论;“辨病析态”、“生理性肾虚”、“病理性肾虚”、“显性证”、“潜隐证”、“急性血瘀证”、“陈旧性血瘀证”、“高源血瘀证”、“血瘀证临界状态”、“急虚证”等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概念;“瘀滞期阑尾炎”、“蕴热期阑尾炎”、“毒热期阑尾炎”、“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等新病名概念及“动静结合、筋骨并治”、“菌毒并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学新概念,等等。展示着中西医结合研究可以创造新的医学理论概念并蕴育着中西医结合系统理论的诞生。 3.2  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陆续出版,如《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当代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中国中西医结合实用风湿病学》、《实用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及《中西医结合医学》等。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各学科理论体系在集腋成裘、逐步形成。 4 .首创中西医结合学科彪炳千秋 4.1   1978 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即招收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生; 1981 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确立了招收培养硕士与博士学位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之后又确立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标志着我国首创的中西医结合学科的确立。 4.2   “中西医结合医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已正式列入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11月1日发布、199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学科分类与代码》,“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代码为 360·30 。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医学”已做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正式被确立,也是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5 .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我国创办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培养西学中人才,开创了中西医结合研究; 80 年代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不仅有西学中人员,而且有中学西人员。同时,我国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目前全国已有中西医结合医学硕士培养点 82 个,博士培养点 31 个,还有博士后流动站 5 个; 90 年代一些中医高等医学院校创办了五年制或三年制中西医结合系(或专业), 1998 年在三所中医药大学试办七年制中医系(中西医结合方向)。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教育体系稳步发展,其正式确立势在必然。中西医结合医学系的确立及中西医结合医学院的创办,也势在必行。 6 .中西医结合机构建设世界首创 6.1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医疗机构,并列入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成为我国法定的新型医疗机构。至今已有各级政府批准的中西医结合医院 47 家,其中有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14 家,成为我国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基地。 6.2  我国在世界上首创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如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研究所、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陕西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特别是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如北京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西安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湖北同济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均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凡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所在地相应成立了省或市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而且,经天津市政府批准 1998 年成立了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虽然这些中西医结合研究院所的创办很艰难,但他们为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做出了历史性突出贡献,并将继续发挥我国中西医结合科研工作的龙头作用。 7 .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茁壮成长 7.1  在我国已形成一支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自 1958 年我国首届西学中研究班毕业至 60 年代,全国培养出 5000 名西学中人员; 1980 年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注册全国会员 13000 人; 90 年代全国培养出中西医结合硕士及博士约 1200 人,成为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重要的新生力量和跨世纪人才。目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已达 35191 人。显示着中西医结合科技队伍逐步壮大。 7.2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在全国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中西医结合专家,各学科领域形成了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特别是造就出一些 “ 高明的理论家 ” 和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教授、沈自尹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咸中教授等,代表着中西医结合进入了我国最高学术机构。与此同时,中西医结合研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许多院士积极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并取得重大成就。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中西医结合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教授(与张亭栋教授合作)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胡之璧教授的中药生物工程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黎磊石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还有更多的两院院士关切和支持中西医结合研究,如吴阶平教授等。表明中西医结合研究是我国医药科技界乃至科学界共同承担的历史使命。为了“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我国医药学及全人类医药科学,必将吸引更多的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投身于中西医结合研究。 8 .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蓬勃繁荣 8.1   1981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成立,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重要里程碑,相继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地成立了中西医结合学会,形成了全国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网络系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 8.2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了急腹症、骨伤科、妇产科、儿科、急救医学、虚证与老年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性病、医学影像学、养生学与康复医学、肿瘤、呼吸病、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外科、神经科、活血化瘀、肝病、肾病、周围血管病、风湿类疾病、糖尿病、血液学、大肠与肛门疾病、疮疡、微循环、四诊研究、中药、基础理论研究、烧伤、心身医学、管理及外语等 35 个专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等学会也成立了相应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和学术交流,促进着各专业学科的学术发展与学科建设。 8.3  自 1981 年我国创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目前已发行中、日、英文版)以来,陆续创办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国骨伤》杂志,以及各专业委员会和省、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的《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西医结合肿瘤杂志》、《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中西医结合研究》、《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等 14 种学术期刊。标志着中西医结合学术繁荣发展。 9 .中西医结合医学普及广泛深入 9.1  建国五十年来,在国家制定的正确的卫生方针指引下,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合作,共同提高,已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开展医疗保健、防病治病,如西医医院以西医为主,设立了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但也运用着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法。表明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在我国医学界已较普遍形成。 9.2  在我国全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中,已普遍认为“中医好、西医好、中西医结合更好”。人们在经验层次上普遍运用着中西医结合方法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保护健康。 9.3  众多或越来越多的医学科普作品,均介绍中西医结合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知识,而且最受国内外广大读者欢迎。 中西医结合医学知识的广泛普及,表明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根基越来越坚实深厚。 10 .中西医结合形成深远国际影响 通过近半个世纪中西医结合研究,一方面架起了中、西医之间沟通桥梁,使西医了解了中医药学及其在人类医疗保健事业中的科学价值;另一方面架起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桥梁,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以更广泛认识和传播。 10.1  对各国医学界带来启发和选择。中国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及其所取得重大成就与进展,引起世界各国医学界重视,很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中医学院、针灸学院及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创办中医药、针刺疗法及中西医结合学术刊物等。不仅注重中医和针灸人才培养,而且积极开展中医药、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研究,进而积极开展本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据统计,中医的针刺疗法已传播到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到中国学习自然科学的外国留学生中,选择学习中医针灸的占首位。另如, 1994 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 UCLA )医学院批准将中西医结合正式列入医学生选修课程; 1995 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正式开办中医系等,揭开了西方国家医学高等教学史上新的一页。又如日本在 80 年代初已有汉方医学专业科研队伍近千人,而且提出充分研究和发扬汉方医学优势,创建“第三医学”或“新的世界医学”;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于1991年经政府批准设立了“替代医学”办公室,相继成立了替代医学研究中心。 1994 年即与 FDA 共同举办了针刺讨论会, 1997 年又召开了针刺疗法听证会,发表了肯定针刺疗法安全有效可以应用的总结报告,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以上举例说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已逐步进入西方国家医药学术界和高层次研究机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形成世界潮流。 10.2  对各国政府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中国政府一贯重视发展传统医药的方针政策,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特别是建国以来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坚持中西医结合及促进中西医结合等方针政策,以及在这一正确方针指引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中西医结合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对各国政府重视传统医药及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相结合研究,带来示范和向导作用。各国政府都注重借鉴我国经验,对传统医药的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如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曾专门派基辛格和黑格将军等参观考察了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辛育龄教授运用针刺麻醉肺叶切除术,之后迅速从美国传遍世界各国开展起针刺麻醉研究,同时推动了针刺疗法在美国及世界各国的应用和研究。 1980 年,日本政府科学技术厅便制定了开展汉方医学基础临床综合研究的长期规划,并组织东洋医学研究所和 20 处左右的现代医学研究机构、医药科大学协作攻关。在意大利经卫生部和教育部共同批准,于 1983 年即在著名帕维尔大学成立了中医研究院和研究生院,其宗旨为“探索中西医结合途径”等。 10.3  引起 WHO 对传统医学高度重视。由于中医药学及中西医结合研究对全世界的普遍影响,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回归自然的渴望、对自然疗法、天然药物的追求等,使人们认识到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学。世界卫生组织( WHO ) 1977 年做出“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的决议,决议指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有效的结合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将两种医学的优点加以综合 …… 结合的方法,首先应对教育体系进行基本的研究。于是 WHO 认真探讨和推广中国开展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经验,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针灸疗法。为此, WHO 西太区办事处提出了“针灸穴名需要国际化、标准化”和“针灸穴名的统一”等问题。经过 80 年代多次国际会议的审议,终于在 1991 年由 WHO 组织出版了《国际标准针灸穴名 ——WHO 科学组报告》,为国际针灸教育和国际针灸学术交流提供了标准化、规范化名词术语。成为针灸医学发展史上一项重大成就。另外, WHO 还在许多国家设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其中在中国就设立了 12 个中心,有力地促进了各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10.4  对人类医药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的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已逐步导至全世界开展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研究。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发展人类医药学,造福全人类,已成为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医药学必将发展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新医药学。 中外医学交流史上,在公元 8 - 15 世纪,中医药学做为当时历史上最先进的医学体系,曾以“中学西渐”形成中医药学走向世界的第一次浪潮; 20 世纪末至 21 世纪,将以中西医结合形式,带来中医药学第二次走向世界的浪潮。 21 世纪必将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及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加发展的世纪。
个人分类: 思考中医|12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你姓“官”、还是姓“民”?!
刘玉平 2008-9-6 10:16
科学 ,你姓 官 、还是姓 民 ?! 刘玉平( 2008 年 9 月 6 日晨) 近日,围绕 官科 与 民科 这一个话题,各抒所见,颇为热烈。小刺猬也凑过来说几句,个人拙浅之见,请勿对号入座,欢迎善意的拍砖! 官科 也好, 民科 亦罢, 官 与 民 均作为定语,用于限定主语 科 。大家都清楚, 科 者乃科学也,此处引申为科学工作者。对科学这一舶来之名词,虽然尚未有统一之定义,但是其所内涵之诸多精神实质和方法体系,已为大家普遍接受。简而言之,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体系化的认知及有关的方法论。 探索世界、热爱科学是全人类的权利,科学不应、更不会成为某些人的 专 利! 科学不应该只是 象牙塔 里的阳春白雪,而应该走进千家万户、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不仅仅需要因社会分工而形成的专业科研人员,更需要高素质的人民群众,离开了人民,科研人员就如无本之末、无源之水。 科学的理念中,并未有 科学是专属于科研人员的人类认知体系 和 科学有 官、民之分 之内涵。拿着 民科 之大棒打压异己之 官科 者,实乃自封也, 从大的方面讲,哪里来的 规则 ?师出之无名也;从小的方面,恐惟一己或小团体之私利,恐受封建 官本位 思想之遗毒。 官科 、 民科 ,偶作闲谈之笑尚可,上不了桌面、进不了殿堂;否则,恐将贻笑大方也。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的是求同存异、众志成城! 科学面前,人人平等!不管 官科 、 民科 ,解决科学问题就是 好科 。只要有利于民族兴旺、科学进步,不用分什么 民科 、 官科 。 主要相关链接: 民科与官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897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864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406 次阅读|8 个评论
也谈“人-鬼-神”[原创]
刘玉平 2008-7-9 22:46
也谈人 - 鬼 - 神 粗读杨玲兄的 人鬼神话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800 ) ,略有感触,草成一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着眼,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中国传统文化里, 鬼 是邪恶与丑陋的代名词,是张牙舞爪、吸血吃人的怪物 ; 而与 鬼 相对立的 神 ,则是善良与正义的化身,他们驾祥云骑瑞兽、四海云游,救众生出水火、举安泰之国纲。 同时,在 中国传统文化里, 人 - 鬼 - 神的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人得道可以成仙,鬼也有善鬼、恶鬼之分,神也会为人所不齿之事。而西方传统文化里,神是高高在上、庄严肃穆,只有天国的圣光,了无人间的乐趣;而妖魔鬼怪,则基本是无恶不作。 由此看来, 中国的鬼 - 神之说,更加符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更多地体现了一种动态的观念。 这世上本只有人,而无鬼神。 神也好,鬼也罢,除了体现古时先人对某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敬畏之外,更可能是对真善美与假恶丑这对矛盾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的一种原始的朴素的表达。 人,其实就是在心灵深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斗争中成长。 无私向善、求真尽美,则为 神仙 之道;自私趋恶、虚假行丑,实属 鬼妖 之为。如能堂堂正正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自能心里无 鬼 ,就更不用怕什么鬼敲门 ;如能舍己为公、为民族做出重要贡献,自会众人拥戴、流芳百世,成为后人尊崇的 神 ! * * * * * * ( 古筝名曲流水行云 URL: http://www.jxwenyuan.com/03liushuixingyun.wma )
个人分类: 时评闲论|4295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