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HIDDEN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美国潜规则(转载)
mrlab 2011-12-28 09:54
一、生活习惯:   1、早上不吃早餐的人,是不能委以重任的,因为一个连自己健康都不在意的人,不会在意任何项目的细节。   2、每个人都要有一个骨灰级的爱好,不为金钱,而纯是为了在这里领域去追求追寻真理的快乐,真诚地对待这个爱好,记得在你的师长带完你们课程的时候,给他演奏,并告诉他,你学会了独立思考。   3、记住待人真诚,因为上帝不会饶恕不老实的人,记住这是你有所成就的必备条件,你可以为了观点不同而打架,但不能背离你在会议上的观点,因为这样你会导致你以后失信于公民社会。   4、不要在图书馆和女朋友接吻,即便你在操场的草地上与其过格暧昧也是你人性的权利,但请尊重知识。   5、当你见到校园内的老人,身体不便的,你要帮助他过宽路,因为这个是举手之劳,上帝会记住你的行为,也会让你在大众中更完善更人性,顺手得此,何乐不为那,对这个世界的爱永远都是成功的必要基础。   6、永远尊重那些知识份子,因为说不定哪天,你就要为他们打工,你的房子、游艇、国际旅游都要依靠这位老兄开创的事业,记住最大的资本投资是知识,不要以为盖茨大学没有念完就创业来藐视知识,实际上他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个编程高手了。   7、少吃快餐,因为那不是绿色的食品,每个星期都去吃些青菜,尽管这很贵,但没有什么比生命更贵了。   8、善待你的爱人,即便是在她出轨之后,带她去医院检查身体,并且反思自己是否冷淡的她,没有人想犯错误,记住生活需要努力,豁达是男人的气魄,如果不爱了,好好分手,记住给她买份生命保险,算是送给他的礼物。   9、父母是你的朋友,他们不需要你们赡养,但需要你们每个星期的视频电话的关爱,记住是他们创造了你。   10、尽量使用布袋子,因为地球不是你的垃圾场,如果你想要人的尊严,那么请保持环境卫生。   11、不要以为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是个不长脑子的戏子肌肉男,实际上,从前的演戏是他的热爱,而他本人则是正规的商学和经济学硕士。   二、学习:   1、要明白什么是学习,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你不可能经历所有的精彩,学习是帮助你梳理你未曾经历过的精彩,所以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但生活的真实存在更重要,记住任何理论都是偏执,所以请学习理论,但也同时怀疑理论,因为上帝比你更聪明,真实比理论更全面,如果你是为了吃饭来进入大学深造,那么请去肯德基当店员,真理的获取不是仅仅为了吃饭。   2、如果你是理工科,请读些文史哲,如果是人文科,请读些数理化,因为一个没有人性的科学家是可怕的疯子,而一个不知道太阳系之外还有众多目前还不清楚星系的诗人是无知的瞎子。   3、多和同学探讨,要把自己的全部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因为没有碰撞就不会有大的智慧出现。   4、会上畅谈,会下一致。   5、请尊重那些教授,因为除了上帝,只有他们是最伟大的人们。   6、请记住图书馆与实验室是免费的,所以从经济效用来讲,你不来,就是你的损失。   7、宗教是对宇宙终极的关怀,科学是这个关怀的过程而已,所以请对宇宙表示起码的敬意,而最聪明的宗教便是你们中国的佛学,因为它与科学没有矛盾,佛学的本质是藐视一切权威的,主张众生(各种生命)平等,老师他很喜欢那句话“一叶一如来,一草一世界,有为之法皆如霞电”。   8、在学校里,绝对不容许任何人给他人提包和开车门(注意:老弱病残和怀孕妇女当然除外);这是培养人格独立,学术独立的最最基本培训。给他人提包和开车门是同不刷牙和随地吐痰一样的公害。如果忘记这点,在公民社会,你将很快被体系抛弃。   9、不要玩弄辩证法,因为辩证法大多与诡辩在一起,黄龙汤喝多了,你在这里会死的很惨,实证主义是这里的哲学,但这里遍地都是中医诊所。   10、在加州,考试舞弊的学生基本上是一定要被开除的,没有什么余地,尤其是司法与医疗专业的同学.   11、在这里师对学生的性搔挠会受到严厉治理,情节严重者是要判极刑的.对师生恋要作出严格规定.[大家要好好思考为什么在美国大学里的教授往往对亚洲来的学生下手.原因很简单,一般亚洲来的留学生对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意识很淡薄,公民意识不强.中国学生在国内外都一定要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   12、在学校里,不要提学者商人(相当于国内的儒商)和商人型学者(相当于国内的商儒)这两个无耻的名词.这是侮辱学术,也会让你在未来的社会上无法立锥.   13、这里的教育原则是:学术独立,人格尊重;而教育过程是,教授民主治校,学校领导服务到位。"   14、官员不能读在职博士生,否则你就辞职;如果你任官,就必须辞去相应教授职务,因为你要专注你的工作,有权则无教职,有教职则无权;不允许让在职的政府官员当学校的学术兼职教授,这是美国学术独立的第一条.这里最多只能给当官的教授保留三年停薪留职的规定.三年后不回到学校,免除教师资格.这是美国学术独立的第二条.   15、广博的涉及,才有可能给你最高层次的灵感,有的时候我们的灵感凸显于音乐。   三、研究:   1、这里没有拐棍,只有咨询人,你不用力挤奶,没有那个教授会不厌其烦地主动给你喂奶。   2、正确往往源于最大的包涵最多的学术观点,这个有点有容乃大的味道。   3、严谨不是用嘴说的,你也在这里看不到各种颜色的条幅,因为严谨与透明,还有程序是一种生活与研究理念,因为理念贵在实践,而不是把万国旗般的条幅挂的满街都是。   4、这里不允许称呼导师为领导,因为这里没有上帝,即便你进入公司也不要这样叫,因为这里只有管理员,而没有领导,研究中心主任约瑟夫最喜欢心情叫他“plumpJesus”,而加州核电稽查公司的经理查理则喜欢我叫他“lao查”。   5、不要剽窃,因为这意味着你失败的开始。   6、不要在图书馆里把你喜欢的那页撕掉,因为那是你无知的体现。   7、任何时候进入实验工程中心都要戴好帽子,因为侥幸心理早晚会让你的事业也一同崩盘。   8、没有能源,现代社会就陷入危机,没有医疗,人的健康就无从保障,相比社会公正与人权,它们就不那么重要了,记住一个科学家,首先是一个民主人士,否则他对社会就是危险品。   9、我发现国内学生很讨厌信息检索课程,实际上,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工具课程,用IndexMedicus、ChemicalAbstracts,当然还有更常用的CitationIndex等检索工具,以及CurrentContents这样的目录工具,来查找你要的资料。这将给你学习与写作带来坚实的基础。   10、要有演讲能力,不能当大众表述好自己研究成果的人不是合格的人,记住做任何事情,先从做人开始,先从临危不惧与深厚学识开始,人要能表达好自己的意思,否则只是一个高能计算器而已。   11、组织联合是你走向成功的保障,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人能彻底搞定的了,记住英雄主义基本不适合当代社会。   12、注重实践,如果一个核电教授,无法设计核电系统,那么他只配做图书馆核技术部的管理员。   13、记住让人类生活变得美好的科学才是好科学,所以科技人员要懂得人文。   14、产品是人用,没有艺术和美感的东西是垃圾,不要因为你设计的东西没有人直接使用而窃喜,因为那代表一种品质,这品质之后是人的素质。   15、不要瞧不起那些看似荒诞的民间思想家们,也许一个新的“相对论”就在他们丑陋的意淫中诞生了,而你却自以为是上帝去嘲笑他,就向当初那些嘲笑爱因斯坦的一百多个知名科学家,科学精神不仅仅是实证与逻辑,更是包容与宽容。   16、科学与政治一样都不是万能的,没有人性的约束,科技人员将是最可怕的群体。   17、偶们主任最佩服的中国科研人员竟然是袁隆平,我当时无语,我说杨振宁那,老师说,他的学术可以,但品质上实在低于李政道,更不用说袁隆平了,而Mr.yuan竟然是这个异国老头的偶像,让人匪夷所思,我问他为什么不是李政道那,他说,在那个时期搞物理的一般要比搞农业的有钱,而Mr.yuan的成就至今难以超越。   18、记得在实验室的时候给家里打电话,不要让他们惦念,因为爱比什么都重要。   19、没有第一,只有领先,如不进步,毕将淘汰。   20、装扮邋遢与成就没有相关度,但请让自己整洁些,尽管我们不是艺术家。   四、社会:   1、言论与出版权是不能剥夺的公民权利,是保证你被欺负时候的反馈。   2、结社是社会人的人格得以完备的必要组织基础,也是培养博爱的组织形式。   3、除了游行以外,我基本看不到各种条幅和口号,因为直接做就是了,忽悠没有用的。   4、言论权、免于经济匮乏权、居住权、生命权是你作为你的基础而已。   5、看美女不要脸红,因为海滩上到处都是接进日光浴的女士,自然才健康。   6、不要在舞厅放肆,因为真实的这里不是电影那样混乱,没有基本的自约,你的不文明依旧会被大家鄙视。   7、在酒吧里不要随便对女人放电,因为接下来的事情,可能很难应对,因为如果你不懂法语或是西班牙语,你将尴尬地与友人画画来表达,性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请不要为了放纵而独食性,因为这里没有你们想想的开放,与陌生男士跳舞,也不免脸红。   8、不要去中餐厅,因为那绝对是对你曾经品味中国菜的舌头的嘲笑,因为那水平太差劲了,简直比我上学时候哈理工电气学院的食堂还要差劲,你们知道吗,我们学院的女孩子,可以用馒头把他的男朋友打哭,然后在晚上再欺负他,看多残酷的现实。   9、一场大火突如起来,但整个动员体系的效率还是很高的,不知道为什么国内媒体总是大作文章,我的家乡就是伊春小兴安岭,那里每隔些年头着把火,比这里大多了,也损失很多了,奈何中国的一些地方信息体系的不通畅,欺骗中央,所以你们多数人并不知道,前年我们那里烧没了整整一个林场,接近上千平方公里的林区啊。实际上人不能无耻到这个程度:“自以为是地指责其他国家中的恶行,却放过自己社会中的相同行径。   10、夜晚要能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追问我们“星星在哪里啊”,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发展会出问题,我们要珍惜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   11、这里的人也是蛮喜欢买***,不过***的运营监管是很严格的,***基金运作的经济账目,在网上可供每一个公民查阅,不过我不是很喜欢玩这种,但对于足彩,我还是感兴趣的,毕竟有技术含量,因为我是一个球迷,玩这个全是图个乐和,这起我化了一美元赌英超,也算是一种娱乐吧。7W(f-?2L0P"i6z%s   12、多喝茶水,少喝咖啡,多晨跑,少养大肚男,这里的成功人士都和家宝同志身体差不多匀称,因为成功的基础是知识的运用与规则的尊重,而不是卡油、权术、摆平和吃喝。   13、每天给爱人一个热情拥抱,即便是你妻子在太阳下臭美,臭美无罪,爱妻有理。   14、要习惯等红灯,否则即便没有车经过,你闯红灯的后果是立马受到大家的鄙视,那个时候的感受,我的同伴小刘同志深有感触的说“草,早知道美国特色是这样的,我就不闯了,还以为会受到嘉奖那”,我说,好吧,我嘉奖你,毕竟都是炎黄子孙,偶还是理解变通的重要性地,八面玲珑地特色我们还是要坚持的。   15、周末不要剪草坪,否则会罚你到吐血,记住警察可以为我们运走剪掉的树枝,但你丫要有人性,记得给小费,一般10美元就够了,毕竟随便一个保洁员一个月也要4000多美金啊,毕竟他们是人民公仆吗,顺水之事,没有什么的,不要不好意思。   16、这里的市政官员在心情看来很没劲,一点也不威风,市民见到了,很平常心,连上去握手也很懒得,真应了《士兵突击》里那个少校的言语“平常心、平常心”。
2 次阅读|0 个评论
想跟自己说的话
jiafeioudi 2011-12-27 20:31
有时候想告诉自己要加油,但是还是那么的不集中精力,把无所谓的事情放在心上,而重要的事情怎么都提不起精神去完成,我最近不爱约束自己了,太随心所欲了,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不能这样下去,研究生的日子不是混的,我要加油,不只是今天在这说说而已,要实实在在地坐下来,把论文看进去,没有谁可以替我完成的事情,还在这里愣着等谁呢?傻瓜! 赶紧学习,赶紧学习!
个人分类: 心情日记|2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翻墙看新语丝的方法 - 个人研究
热度 1 yuzhan 2011-12-24 07:10
新语丝不需要多说,主站早就被屏蔽,众多墙内镜像也以xysN挂掉后,xysN+1转世的方式继续服务我等读者,最近不知方舟子得罪哪位了,神通不一般,一次性将镜像墙了个干干净净,每次阅读新语丝都要翻墙连主站,十分不便。特此在此分享不翻墙读新语丝的方法 首先下载 http://hosts.fgqi.net/31001-fgqi.bat ,这个修改host。不懂host的自己去google。这个是最关键的,要是不下载运行这个批处理修改hosts,后面的就不能用了。 然后在google reader(https://www.google.com/reader/)中订阅xys的rss( http://feeds.feedburner.com/xys ),记得reader的前面要加上https。这样就可以看到新语丝主站的内容了。 还有一个方法是看google的cache 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http://www.xys.org 。只是这个看到的不是最新的,好在新语丝更新不快。
个人分类: 科普|596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gallent 2011-12-10 11:13
somewhere i have never travelled, gladly beyond any experience,   很多我未旅行过的地方,欣然存在于任何经验之外。   your eyes have their silence:   你的眼神多么寂静,   in your most frail gesture are things which enclose me,   至柔的手势中有力量将我关闭。   or which i cannot touch because they are too near   我无法触及,因为它太靠近。   slightest look easily will unclose me   你轻轻的一瞥,便轻易地将我开启,   though i have closed myself as fingers,   虽然我关闭自己,如握紧手指,   you open always petal by petal myself as Spring opens (touching skilfully, mysteriously) her first rose   你总是一瓣一瓣地解开我,如春天一样神秘轻巧的碰触它开启的第一朵蔷薇。   or if your wish be to close me,   若是你要关闭我,   i and my life will shut very beautifully, suddenly,   我和我的生命将合拢。很美丽地,很骤然地,   as when the heart of this flower imagines the snow carefully everywhere descending...   正如这朵花的心脏,梦幻中雪花一般小心翼翼地四处落下。
0 个评论
[转载]审稿进程解释
热度 2 jerrycueb 2011-12-8 10:57
审稿进程解释 主要审稿进程解释 当前进程 进程内容 下一阶段可能的进程 收稿 对符合本刊发表要求的网上来稿予以接收,并给作者回执告知稿号 待交审稿费,退稿 待交审稿费 接收审稿费 执行主编初审,退稿 执行主编初审 对稿件初审后将稿件分给各学科编辑 学科编辑初审 学科编辑初审 对稿件进行全面初审,若稿件符合要求,则提供3个以上审稿专家。 常务副主编初审 常务副主编初审 对稿件和学科编辑的初审意见进行审查,若稿件符合要求,选择审稿专家,或将稿件交给副主任初审。 副主任初审,学科编辑初审,学科编辑送审 副主任初审 对稿件和学科编辑的初审意见进行审查,并选择审稿专家,若稿件符合要求,则选择审稿专家。 学科编辑送审,学科编辑初审 学科编辑送审 将稿件送给编辑部最终选定的审稿专家 外审,退稿 外审 审稿人在审稿中,至少需要两个外审 执行主编终审,学科编辑初审,外审 执行主编终审 对外审意见进行汇总,对稿件是否采用提出意见 常务副主编终审 常务副主编终审 对外审意见执行主编终审的意见进行汇总,对稿件是否采用提出最终的意见。 编辑加工 编辑加工 针对稿件的最终意见对稿件作出处理,或对直接采用或作者修回的稿件进行审查。 退修,退稿,外审,英文审查 退修 对编辑部要求作者修改的稿件提供修改意见,并发送作者修改 编辑加工 英文审查 对已采用的稿进行英文内容的审查 待排版 待排版 提交编辑完成的稿件,并提出排版要求 排版 排版 对编辑完成的稿件进行排版 待交版面费 待交版面费 通知作者交版面费,并校对清样 定稿,退稿 定稿 对要刊用的稿件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审查 定稿审查 定稿审查 再次对要刊用的稿件的整个处理过程进行审查 待发稿,编辑加工 待发稿 进行一校、二校、三校 发稿 发稿 将最终清样列入发稿库,等待发表 组版 组版 稿件正式出版,有确定的期次、页码
个人分类: 数据专题|4645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希拉里《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中英对照
whyhoo 2011-11-30 23:03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11月号发表了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的署名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顾“题”思义,文章的核心思想是要向全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宣告,美国的战略中心已经东移;太平洋是“美国的天下”,美国要领导太平洋。下面是其具体内容: America’s Pacific Century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Op-Ed by U.S. Secretary of State Hillary Rodham Clinton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The future of politics will be decided in Asia, not Afghanistan or Iraq, and the United States will be right at the center of the action. 未来的政治将决定于亚洲,而不是阿富汗或伊拉克。美国将置身于行动的中心。 As the war in Iraq winds down and America begins to withdraw its forces from Afghanistan, the United States stands at a pivot point. Over the last 10 years, we have allocated immense resources to those two theaters. In the next 10 years, we need to be smart and systematic about where we invest time and energy, so that we put ourselves in the best position to sustain our leadership, secure our interests, and advance our value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asks of American statecraft over the next decade will therefore be to lock in a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investment — diplomatic, economic, strategic, and otherwise —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随着伊拉克战争接近尾声以及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美国现在处于一个转折点。在过去10年中,我们向上述两个战区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在今后10年中,我们对在哪里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做到灵活并有系统性,从而让我们自己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以保持我们的领导作用,保障我们的利益,推进我们的价值观。因此,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将是把大幅增加的投入——在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锁定于亚太地区。 The Asia-Pacific has become a key driver of global politics. Stretching from the Indian subcontinent to the western shores of the Americas, the region spans two oceans — the Pacific and the Indian — that are increasingly linked by shipping and strategy. It boasts almost half the world’s population. It includes many of the key engines of the global economy, as well as the largest emitters of greenhouse gases. It is home to several of our key allies and important emerging powers like China, India, and Indonesia. 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政治的一个关键的驱动力。这个地区从印度次大陆一直延伸到美洲西海岸,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两个大洋,由于交通运输和战略因素而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亚太地区的人口几乎占到世界总人口的一半。这个地区拥有很多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有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该地区有我们的一些重要盟国,还有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重要的新兴强国。 At a time when the region is building a more mature security and economic architecture to promot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U.S. commitment there is essential. It will help build that architecture and pay dividends for continued American leadership well into this century, just as our post-World War II commitment to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and lasting transatlantic network of institutions and relationships has paid off many times over — and continues to do so. The time has come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make similar investments as a Pacific power, a strategic course set by President Barack Obama from the outset of his administration and one that is already yielding benefits. 在亚太地区建设一个更成熟的安全和经济架构以增进稳定和繁荣之时,美国对这个地区的承诺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建立起上述架构,同时使美国受益,让我们在整个世纪继续发挥领导作用,正如我国在二战过后致力于建立一个全面、持久的跨大西洋的机构和关系网络的努力已获得多倍收益,而且我们还在继续受益。现在正是美国作为一个太平洋大国作出同样投入的时候,这条战略路线是巴拉克·奥巴马总统在本届政府就任之初便确定的,现在已经产生效益。 With Iraq and Afghanistan still in transition and serious economic challenges in our own country, there are those 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ene who are calling for us not to reposition, but to come home. They seek a downsizing of our foreign engagement in favor of our pressing domestic priorities. These impulses are understandable, but they are misguided. Those who say that we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engage with the world have it exactly backward — we cannot afford not to. From opening new markets for American businesses to curbing nuclear proliferation to keeping the sea lanes free for commerce and navigation, our work abroad holds the key to our prosperity and security at home. For more than six decades,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sisted the gravitational pull of these “come home” debates and the implicit zero-sum logic of these arguments. We must do so again. 由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仍处于过渡时期,我们本国也面临着严重的经济挑战,美国政坛上有些人叫我们不要重新定位,而是掉头回家。他们寻求减少我们的国外参与,主张优先解决紧迫的国内问题。这些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受到误导的。那些说我们不能再继续参与全球事务的人完全是本末倒置——不参与的后果远非我们所能承受。从为美国企业打开新市场到遏制核扩散,再到保持商务和航运的自由通行,我们在国外的工作正是我们国内繁荣和安全的关键所在。60多年来,美国顶住了此类“回家”论调的牵引力和这些论点所隐含的零和逻辑。我们必须再次这样做。 Beyond our borders, people are also wondering about America’s intentions — our willingness to remain engaged and to lead. In Asia, they ask whether we are really there to stay, whether we are likely to be distracted again by events elsewhere, whether we can make — and keep — credible economic and strategic commitments, and whether we can back those commitments with action. The answer is: We can, and we will. 在我们的边界之外,人们也在揣测美国的意图,不知道我们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并发挥领导作用。在亚洲,他们问我们是否真的会长期驻留,我们是否有可能再次因别处发生的事件而转移注意力,我们是否能够作出——并保持——可信的经济和战略承诺,以及我们是否能够以行动来落实这些承诺。答案是:我们能够而且一定会这样做。 Harnessing Asia’s growth and dynamism is central to American economic and strategic interests and a key priority for President Obama. Open markets in Asia provide the United States with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ment, trade, and access to cutting-edge technology. Our economic recovery at home will depend on exports and the ability of American firms to tap into the vast and growing consumer base of Asia. Strategically, maintaining peace and security across the Asia-Pacific is increasingly crucial to global progress, whether through defending freedom of navig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untering the proliferation efforts of North Korea, or ensuring transparency in the military activities of the region’s key players. 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也是奥巴马总统确定的一项首要任务。亚洲开放的市场为美国进行投资、贸易及获取尖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基群的能力。在战略上,无论是通过捍卫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应对北韩的扩散问题还是确保该地区主要国家的军事活动的透明度,保障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全球的发展越来越至关重要。 Just as Asia is critical to America’s future, an engaged America is vital to Asia’s future. The region is eager for our leadership and our business — perhaps more so than at any time in modern history. We are the only power with a network of strong alliances in the region, no territorial ambitions, and a long record of providing for the common good. Along with our allies, we have underwritten regional security for decades — patrolling Asia’s sea lanes and preserving stability — and that in turn has helped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growth. We have helped integrate billions of people across the region into the global economy by spurring economic productivity, social empowerment, and greater people-to-people links. We are a major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 a source of innovation that benefits workers and businesses on both sides of the Pacific, a host to 350,000 Asian students every year, a champion of open markets, and an advocate for universal human rights. 正如亚洲对美国的未来极其重要一样,一个积极参与的美国对亚洲的未来也极其重要。该地区渴求我们的领导作用和我们的商业贸易——也许比现代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迫切。我们是在该地区拥有一个强大的联盟网络的唯一大国,没有领土方面的野心,却有维护共同利益的长期业绩。与我们的盟友一起,我们几十年来保障了地区安全——在亚洲的海上航道巡逻并维护稳定——这反过来又帮助创造了经济增长的条件。我们通过刺激经济生产力、 增进社会权益及扩大人民与人民之间的联系,已经帮助整个地区数十亿人融入全球经济。我们是一个主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让太平洋两岸的工人和企业受益的创新源泉、每年接待35万亚洲学生的东道国、以及开放市场的先行者和普世人权的倡导者。 原文见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4789034.html
个人分类: 外交|109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张培刚先生去世
Ydavid 2011-11-23 17:26
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经济学一代宗师,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华中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名誉院长兼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张培刚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3日14时不幸逝世,享年98岁。 又一个大家去世。
个人分类: 各种新闻|276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震撼!韩国暴徒撕中国国旗?撕就这个下场!!(转)
热度 3 shaojingping 2011-11-18 14:17
震撼!韩国暴徒撕中国国旗?撕就这个下场!!(组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2223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VTK安装配置教程
dutren 2011-11-17 19:45
VTK安装配置教程 2008-07-02 21:07 原文地址: Trace of the sunshin 新地址: http://caswei.blog.163.com/ 本文在CadCaeCam论坛的精华贴" VTK安装三步曲 "的基础上完成,并补充了在其之外遇到的各种问题。 本文以VC6为例,要用VS.NET 2005的请参见:在 Visual Studio 2005环境下安装VTK教程 (已测试通过) 1. 必须要下载的东西,VC6已经装好为前提: vtk-5.0.4-win32.exe 安装程序 http://vtk.org 的Download vtk-5.0.4.zip 源程序 vtkdata-5.0.4.zip 数据 vtkDocHtml VTK手册(可选) cmake-2.4.7-win32-x86.exe http://www.cmake.org/HTML/Index.html 2. 先执行 vtk-5.0.3-win32.exe安装到C:\VTK 5.0, 安装后会产生 vtk5.0 文件夹里面还包括 bin 等子文件夹。 (为了方便请统一用这个目录,我在后文中提供了一个教程,其project setting也是按这个目录配置的) 3. 将 vtk-5.0.4.zip 解压到c:\VTK 5.0\VTK, 将vtkdata-5.0.4.zip也解压到c:\VTK 5.0\vtkdata (其实既然要用源文件编译,windows install的安装并不是必须的,但这是按"VTK安装三步曲"的顺序来的,很多人都统一这样用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就不改了) 4. 安装 cmake-2.4.7-win32-x86.exe,方便起见装到c:\cmake。运行cmake,设置sourse code目录为c:\vtk5.0\VTK\, build目录为c:\vtk5.0\bin\ 按 configure 按钮,cmake 软件会让你选择需要使用的编译器,这里我们选vc6.0,然后cmake会描所需要的文件,停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修改 cmake选项了。 打开Show Advanced Values再configure,才可以看到一个vtk_use_guisupport,打开它,才能选vtk_use_mfc,再configure,configure的次数是无所谓的。 很多人把 vtk 安装好了,却无法运行vtk 中与mfc 混合编程的例子,提示错误都是缺少vtkmfc.lib,问题就出在这个选项,我们必须把它设置为 on。 至于vtk_use_qvtk,这是给QT用的vtk,但目前只支持QT3,现在的版本是QT4,我试过了,cmake通不过。只能等着新版cmake了。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 vtk_data_root: 目的是告诉cmake,vtk 需要的数据都在哪里,我们的数据在c:\vtk\vtkdata\ cmake_install_prefix: 这个是指定一个目录把.h .lib .dll等精华放在这里,"VTK安装三步曲"里说是为将来装vtk做准备,我不太清楚,反正用它默认的就好了。 build_examples: 就是询问是否编译 vtk 中的例子,你在看这个教程,说明肯定是初次用VTK,建议选上。 build_shared_libs: 如果设置为off,就只会生成lib 文件,用于开发肯定是够了。如果设置为on,将会多生成 dll 文件,这些dll需要拷到windows/system目录下。如果用静态库编程,即off时,应用程序可以独立运行,尺寸也比较大,如果用动态库编程, 即on时,应用程序必须找到动态库才能运行,但尺寸可以做得比较小。建议选On, 我试过选OFF,所谓的静态编译,但之后新建一个项目时,还是会出现找不到文件的问题。 vtk_use_parallel: 对于想用vtk 做并行计算的朋友,要把这个选上,对于只想学学vtk 的,保持默认 off 都没问题了所有项目会变成灰色。这时就可以按OK了,几秒钟后,cmake自动退出,为VC6准备的make文件已经生成好。 5. 用 vc6.0打开 bin目录下的 vtk.dsw 文件,直接build。这一般要花掉十几分钟。结果保存在c:\vtk5.0\bin\bin 。 如果这个过程报错,可能是防火墙、杀毒软件的原因,请关掉再试。还有就是, 我曾经试图在机器上先给VS2005再给VC6装VTK,结果VC6编译时就死在example那里了。最后只能删掉所有vtk目录从第一步再来一遍,only for VC6才通过的。 顺利通过编译就可以继续了。 6. 第4步时build_shared_libs是ON的话,把C:\VTK 5.0\bin\bin\Debug里生成的dll文件都拷到windows/system目录下。 7. 试一下。打开C:\VTK 5.0\bin\Examples\All\VTKExamples.dsw, 选择Cone项目,右键set as active project(VC不熟的人一定要记得这个!) ,然后,build,run. 这时应该能正确运行了。 8. 但还没完。这时能运行的只是vtk自己带的项目,自建的项目还需要自己进行一些设定: 新建一记事本, 一定要取消自动换行 。把下面的 "三大步" copy进去,确保每一步都在一行,以后会经常用到的: 一、修改Project setting-C/C++ -Category-Preprocessor-Additional include directories: C:\VTK 5.0\VTK\GenericFiltering,C:\VTK 5.0\VTK\Common,C:\VTK 5.0\VTK\IO,C:\VTK 5.0\VTK\Filtering,C:\VTK 5.0\bin,C:\VTK 5.0\VTK\Rendering,C:\VTK 5.0\VTK\Graphics,C:\VTK 5.0\VTK\VolumeRendering,C:\VTK 5.0\VTK\Imaging,C:\VTK 5.0\VTK\Hybrid,C:\VTK 5.0\VTK\GUISupport,C:\VTK 5.0\VTK\include\vtk-5.0,C:\VTK 5.0\VTK\Parallel,C:\VTK 5.0\VTK\lib,C:\VTK 5.0\VTK\Widgets 二、修改Project setting-Link-Input-Object/library modules: opengl32.lib kernel32.lib user32.lib gdi32.lib winspool.lib comdlg32.lib advapi32.lib shell32.lib ole32.lib oleaut32.lib uuid.lib odbc32.lib vtkCommon.lib vtkDICOMParser.lib vtkexoIIc.lib vtkexpat.lib vtkFiltering.lib vtkfreetype.lib vtkftgl.lib vtkGenericFiltering.lib vtkGraphics.lib vtkHybrid.lib vtkImaging.lib vtkIO.lib vtkjpeg.lib vtkNetCDF.lib vtkpng.lib vtkRendering.lib vtksys.lib vtktiff.lib vtkVolumeRendering.lib vtkWidgets.lib vtkzlib.lib 三、还有Additional library path: C:\VTK 5.0\bin\bin\Debug 像Cannot open include file: 'vtkConeSource.h':这样的错误都是上面三大步没走对或dll没拷到windows/system下造成的。要建立新项目,必须重新配置 三大步,因为那三步都是Project setting里的,新项目没有默认这些设置。 如果某个项目再提示缺什么lib或.h的话,再临时加上去就行了。 9. 这时新建一个project, 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 an empty project, 生成后给source files加一个test.cpp,把下面的代码放进去: #include " vtkConeSource.h " #include " vtkPolyDataMapper.h " #include " vtkRenderWindow.h " #include " vtkCamera.h " #include " vtkActor.h " #include " vtkRenderer.h " #include " vtkProperty.h " int main() { vtkConeSource * cone = vtkConeSource::New(); cone - SetHeight( 3.0 ); cone - SetRadius( 1.0 ); cone - SetResolution( 10 ); vtkPolyDataMapper * coneMapper = vtkPolyDataMapper::New(); coneMapper - SetInputConnection( cone - GetOutputPort() ); vtkActor * coneActor = vtkActor::New(); coneActor - SetMapper( coneMapper ); vtkRenderer * ren1 = vtkRenderer::New(); ren1 - AddActor( coneActor ); ren1 - SetBackground( 0.1 , 0.2 , 0.4 ); vtkRenderWindow * renWin = vtkRenderWindow::New(); renWin - AddRenderer( ren1 ); renWin - SetSize( 300 , 300 ); int i; for (i = 0 ; i 360 ; ++ i) { renWin - Render(); ren1 - GetActiveCamera() - Azimuth( i ); } cone - Delete(); coneMapper - Delete(); coneActor - Delete(); ren1 - Delete(); renWin - Delete(); return 0 ; } ///////////////////////////////////////////////////////////////////////////////////////////////////////////////////////////////////////////////////////// 打开自己的CMake 查看到到配置如下: VTK_DIR:D:/VTK/bin Cmake_Install_prefix:D:/Program Files/vtk/lib/vtk-5.0 另外我的vtk安装路径为:D:\VTK\vtk-5.0.4 此为上文中队应的 vtksrc 所以在我的VC中配置的环境为 附加库路径 D:\VTK\bin\bin\$(IntDir),D:\VTK\bin\bin 对象库模块 vtkRendering.lib vtkGraphics.lib vtkImaging.lib vtkIO.lib vtkFiltering.lib vtkCommon.lib vtksys.lib vtkDICOMParser.lib vtkpng.lib vtktiff.lib vtkzlib.lib vtkjpeg.lib vtkexpat.lib vfw32.lib vtkftgl.lib vtkfreetype.lib opengl32.lib kernel32.lib user32.lib gdi32.lib winspool.lib comdlg32.lib advapi32.lib shell32.lib ole32.lib oleaut32.lib uuid.lib odbc32.lib odbccp32.lib 附加包含路径 D:\VTK\bin,D:\VTK\bin\Utilities,D:\VTK\bin\VolumeRendering,D:\VTK\bin\Rendering,D:\VTK\vtk-5.0.4\VolumeRendering,D:\VTK\vtk-5.0.4\Hybrid,D:\VTK\vtk-5.0.4\Widgets,D:\VTK\vtk-5.0.4\Rendering,D:\VTK\vtk-5.0.4\Rendering\Testing\Cxx,D:\VTK\vtk-5.0.4\IO,D:\VTK\vtk-5.0.4\Imaging,D:\VTK\vtk-5.0.4\Graphics,D:\VTK\vtk-5.0.4\GenericFiltering,D:\VTK\vtk-5.0.4\Filtering,D:\VTK\vtk-5.0.4\Common,D:\VTK\vtk-5.0.4\Utilities,D:\VTK\vtk-5.0.4\Common\Testing\Cxx,D:\VTK\bin\Utilities\DICOMParser,D:\VTK\vtk-5.0.4\Utilities\DICOMParser,D:\VTK\bin\Utilities\vtkfreetype\include,D:\VTK\vtk-5.0.4\Utilities\vtkfreetype\include,D:\VTK\bin\Utilities\vtknetcdf,D:\VTK\vtk-5.0.4\Utilities\vtknetcdf,D:\VTK\bin\Utilities\vtkexodus2\include,D:\VTK\vtk-5.0.4\Utilities\vtkexodus2\include,D:\VTK\vtk-5.0.4\GUISupport\MFC 注意以上用记事本,取消自动换行,然后复制进入,在复制到VC相应目录下,以上每次在创建新工程的时候都要重新复制进入。 另外,在“工具—选项—目录”中设置好 VC98中的库文件情况。包括OpengGL和MFC等
4797 次阅读|0 个评论
qtiplot 0.9.8.9在windows xp 下的编译
热度 1 yuzhan 2011-11-17 10:49
qtiplot 0.9.8.9在windows xp 下的编译
多半年没有继续编译qtiplot了,前几天看到有人公布了自己编译的qtiplot0.9.8.9,于是乎心血来潮又试了一次。总体感觉和之前的版本变化不大,具体内容见下。 qtiplot源程序下载自官网,qt sdk还是2010.04,qt sdk自带mingw 4.40。 三方库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变化较大的是gsl,之前从gnuwin32下载的是1.8,现在已经过时了,我使用次新的1.13,可从 这里 下载。 tamu_anova 我没搞懂,这个需要gsl库,但是在1.8下编译通过,1.13下出现问题,实在不愿意再花费时间找到一个既适宜tamu_anova还适宜qtiplot的gsl版本,这次这个被注释掉了。 ApplicationWindow.cpp与ApplicationWindow.h中showDemoVersionMessage和showProVersionMessage的函数需要仔细对待,否则会出现无法画图与无法导入无法保存等问题,我的方法是全部删掉。 一些小的微调内容这里就不说了,总体不难。之前有人提到编译emfengine时找不到gdiplus的库,这次附上( gdiplus.rar ),解压后放在mingw的相对应文件夹中即可。 图片见下: 运行状态
个人分类: 编程|5732 次阅读|1 个评论
如何确定基因敲除是在对所有细胞都管用?还是只是概率事件?
热度 3 Puriney 2011-11-17 01:39
如何确定基因敲除是在对所有细胞都管用?还是只是概率事件?
【引子】 最近在思考本人课题(其实一直在思考),拨开课题特例本身,牵扯到一个小问题,而这个问题我个人感觉是有普遍性地(虽然对于一般的基因工程而言多余的)。基因下调,效果究竟是作用在一个细胞而言还是一群细胞而言的。 --- 简单而言,RNA splicing里有个有趣的设计,叫做NMD( N onsense- M ediated mRNA D ecay)。cassette exon,是 不一定 被剪切进入mRNA的exon,是相对于constitutive exon(组成性exon)而言的概念。 如果cassette exon本身有stop codon的三碱基序列,splicing过程中它本身发生inclusion,即最后的mRNA里包含这个cassette exon。而且巧合的是,在最后mRNA的整个ORF里,cassette exon的stop codon序列确实行使stop codon功能,那可想而知,整个mRNA在翻译蛋白时,翻译过程将提前在这个意外stop codon里停下来,进而整个mRNA、整个蛋白质的完整性就被破坏了。相反地,如果这个cassette exon被skipping了,那么完整的蛋白将会表达。 这样的exon我形象地称呼它为“毒性exon”。 这个现象对于蛋白质而言并不是绝对的坏事情,反而是基因调控的优良策略。具体不展开。 要达到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策略有很多,可以是直接的miRNA或者siRNA,也可以是利用基因之间的此消彼长之关系。但是似乎,任何基因调控策略,最终都无外乎要回到这个问题: 任何下调(或上调)基因的影响,是作用在单个细胞水平?还是在一群细胞水平? figure_1: 单个细胞的基因水平下调 如figure1,这就是典型的单细胞水平下调基因表达。我以某种策略来干扰某个exon是否inclusion或者skipping。发现按照这种策略,有70%的毒性exon发生skipping了,mRNA功能完整、蛋白完好无损,基因开启(ON)。而另一方面30%的毒性exon发生inclusion,mRNA被毒害继而蛋白破损,基因关闭(OFF)。 所以可以看见,单个细胞水平而言,胞內存在两种mRNA,一种是完好mRNA、一种是被毒害的mRNA。因为完整mRNA的水平就只有70%,继而单个细胞就只有70%的表达量。 figure_2: 单个细胞基因表达命运的决定 如figure2,在这种实验基因下调策略之下,一定概率性地抑制了毒性exon的skipping。与figure1里的单细胞不同,此时每个细胞里只存在一种mRNA,要么是完整mRNA,要么是被毒害mRNA。与其说这种策略是一种对基因的下调,不如说是细胞命运的真·决定。 看了下面的对比图figure3也许你可以理解这个蛋疼问题的生物意义: figure_3:二者的巨大区别 A和B是代表一坨细胞或者一个菌落(所以你并不知道具体每个细胞的情况),假设这些细胞都表达GFP而发绿光。经过你设计的基因下调策略处理,你确确实实看见,相对于WT,基因表达水平变成了70%,成功被下调了。但是,你能分辨出究竟是单细胞都表达70%(如A),还是只有70%的细胞表达了蛋白(如B)?究竟是所有细胞都成功被弄二了呢,还是只是因为你人品好有倒霉的30%细胞中招了? 阴性对照、阳性对照、挽救(rescue)策略,这三种常见的对照策略,都无济于事。那么,怎么半? 难道只能单细胞测序了么? --- 【后记】 1. 我之所以说一般基因工程是根本不care这些问题,是因为最终结果里基因表达水平被下调就好了。我之所以再说,这样的研究很危险,是因为如果不关心具体情况,很有可能其实是假象,正如figure_3B所示,万一造成那30%被下调的原因是偶然?或者是其他原因呢?(所以此刻重复实验有意义了) 2.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所谓determine cell fate的研究,要我说,其实很多都是如图figure1的研究,太极拳似的、中药似的来决定细胞命运,就是慢慢磨死你;如果真·细胞命运决定,就应该像figure2那样,立竿见影,要细胞向东走,绝对不会“西北-北-东北”慢慢转向东边,而是直接一个后空翻向东。 不过怎么做真·命运决定呢?我暂时没想到。而且可悲的是,我还不能找到让自己信服这样做的意义。毕竟无奈就像找妹子一样,死缠烂打厚脸皮纠缠才是王道。 3. figure1-3自己绘图,忘记附上中文了。 4. 如果能有办法做出判断,那合成生物学就能做出来。如果能确定对单细胞有效果,那就能做出真·调控装置;如果确定是拼概率,那就能做真·命运决定装置。不论哪样做,synbio都可以做出有意义的装置 --- end no reference
11053 次阅读|6 个评论
今天周三了
jiafeioudi 2011-11-16 09:01
读了半年的文献,也没找出个一二三来,很郁闷,跟导师说,找不到点,啷个办嘛,导师也很无语,说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东西,我一直 在漫天撒网,关于UWB的我都在看,现在导师也急了,说我这个周会给你们几个列出我认为的重点,可是这话是上上周说的,到现在也没见导师所说的重点在哪儿,昨天同门来找我,问我最近在干嘛,我说我也不晓得我在干嘛,她说导师怎么还不给我们重点啊?至少提示下嘛,有点hold不住了,其他老师的学生都在发文章了,且不说他们的文章有多么所谓的“水”,至少人家毕业有保证了呢,我晕掉了 啷个办嘛? 啷个办?
个人分类: 心情日记|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杨嘉墀: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平凡人生
热度 1 josh 2011-11-13 19:55
转自:科学时报 作者:王莉萍 很多人知道杨嘉墀是因为媒体对“863”计划的回溯,这个由科学家和政治家联手推动的宏大计划,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 这位几乎不被公众闻知的大科学家参与了每一次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的研发过程: 人造卫星、核武器、导弹……近年来他关注的目标是登月工程 。 而这位高瞻远瞩、具有对抗“星球大战”雄心的科学家, 在周围人的眼里却是“平易近人、严谨务实”。 一番叮咛成遗嘱 去年2月,杨嘉墀因胯骨摔伤被送往医院时,没有人想到他此后再也回不来了;更没有想到的是,在医院没过两个月由于痰涌呛住,致使大脑失去知觉,杨嘉墀直到去世都无法再表达任何东西。 “去年在他失去知觉的前一周,我去看望他,那时杨先生的骨伤已经基本痊愈,一见面他就谈起工作,杨师母在旁边还劝我们,’等出了院,你们再好好谈谈,哪里就在这一时半会儿’。”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吴宏鑫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对老领导的去世备感伤心。他说:“我真是后悔,当时没有拿笔记下来,没想到这就是他最后要交待的事儿。” “当时谈得挺多,我现在记着的就是他交待的四件事: 第一,自动控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第二,一定要抓起一个重点实验室,用以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搭成未来发展的平台和基地;第三,人才培养问题,要抓紧把年轻人培养起来,告诉我不要事事亲为,给年轻人机会锻炼;第四,是关于姿态确定与控制返回载入技术研究的一些具体问题。当时他建议立即安排得力人手去做,还点了几个年轻科研人员的名,认为谁比较适合做什么,在哪方面可发展。 ”吴宏鑫回忆一年前那次谈话的概要时,神色黯然,他说:“杨先生那次还说了几件小事: 他的一篇论文要以英文发表;还有就是他的一位老同事的女儿还没有结婚,他让我帮忙给留意。” 平常心中大丘壑 人人都认为杨嘉墀从事的事业堪称惊天动地,但他却始终抱着一颗平常而执著的心去待人、处世、做研究。 “1956年7月,杨嘉墀从美国转道香港回国时36岁,一回来就参与了自动化研究所的筹备工作。当年我也去了自动化所,而且此后我们俩虽然几经变革但一直在同一个单位,两家一直住邻居,来往很密切。”与杨嘉墀相交50年、也是1956年从美国回国的屠善澄院士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谈起杨嘉墀的为人处事,思考再三之后说:“我真的想不起他有什么惊人的话语,他一贯为人低调、淡泊名利,生活非常平淡,外表也很随和,心里嘛,有主意而且拿得很定。他没什么特殊爱好,要说有,那就是工作。” “在认识他不久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出名的好说话,接任务从不推三阻四,也不说‘不’。 最令我钦佩的是,因为国家的需要,杨嘉墀几次改行,攻研了多个专业。大的转行就有两次,在国外他读的是应用物理,但回国后,却长期致力于我国自动化技术和航天技术的研究发展,这期间他的钻研也一下就从仪器仪表跨到了自动化控制,而由于研发的需要他也曾不断给自己增添新的任务,诸如原子能控制测量、核潜艇反应堆控制等他都从事过研究,并都出了成绩。” 1963年,核潜艇的反应堆控制系统研究任务上马。时任二机部副部长的钱三强亲自找到杨嘉墀直接进行任务与技术交底。核潜艇动力堆的设计、制造和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技术。在投入到该项工作时,杨嘉墀牵头的研究组在短时间内用极少的经费,研制成功了一台性能可靠的反应堆模拟计算装置。就在这样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时期,杨嘉墀还在中国科技大学自动化系自动监测专业首次开讲了一门反应堆控制课,在我国后来的核潜艇研制工作中,这批学生中有不少人成为技术骨干。 中国的航天事业凝结着大批科学家、技术工程人员的心血。杨嘉墀的突出贡献正是卫星控制。1965年,杨嘉墀在参与了中国科学院《关于发展我国人造卫星工作的规划方案》的论证工作后,就一头扎入人造卫星的相关研究中。此后,即便是在“文革”挨批期间,他也是白天检讨,晚上又悄悄去实验室搞科研。而他当年攻研的人造卫星姿态控制,已成为日后的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发射中一个关键问题。还在“东方红一号”研制之前,杨嘉墀的目光已经盯在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上,提出了“以试验卫星开路、以返回式卫星为重点”的论点。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战略眼光,杨嘉墀始终抓住卫星姿态控制研究不放。 1975年11月2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杨嘉墀主持研制的姿态控制系统决定着三天后卫星能否按时返回。这一年,杨嘉墀率团参加了中断多年的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世界大会。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杨嘉墀为推动学术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有人以“穿越时空的目光”来形容1996年杨嘉墀组织的一次香山科学会议。正是在这次会上, 杨嘉墀建议:“我们必须根据国情,尽快制定一个发展蓝图,为21世纪初我国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月球站提出可行的方案。将来很多空间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可以在站上进行。”这大概是我国第一次在正式场合提出关于月球探测和开发的最早建议。 写给国家领导人的两封信 “天天就是埋头书案。但他‘看’多识广,国家、社会上发生什么事、有什么新闻他都知道,我们都问他。他非常关注国际问题和国家大事。”屠善澄说。 杨嘉墀对国家、社会发展的关心,表现在他前后两次参与给国家领导人写信。1986年,他与我国三位著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提出了国家发展高技术计划的倡议,得到了中央领导的批准,导致《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的制定,对我国高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不是他们灵机一动就说出来的,是在脑子里存了很多资料,经过深思熟虑形成了一个概念后才写的这封信。1983年3月23日,美国前总统里根发表了著名的’星球大战’演说,提出要实施‘战略防御’计划。该计划一发表便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当时有一批科学家出于职业的本能,当然他们也有本事分辨出哪些问题是值得认真对待的”。屠善澄院士说,“我认为这是大科学家的远见卓识。他们的这封信递上去,大概也就过了三天吧,邓小平同志就在这封信上作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2005年1月,86岁的杨嘉墀挑头与五位院士联名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关于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建议”的信,得到了总理的高度重视,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正在根据建议安排实施。 “国家投了那么多钱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发上,我们希望它能给国家、社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军民结合,把军用科技产品用在社会发展中。”屠善澄也参与了这次签名建议。他解释了拟写这次建议信的初衷,“让一些科研产品更广泛地应用于民生中,一方面有效促进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也为国家节省资金。” 改变我半生的“难友” 在那个纷乱、异常的年代里,不少人从杨嘉墀默默的身影里看到了另一种力量。 “当‘文革’席卷全国,我也被关起来审查。但是,就是这次被审查的经历,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可以说让我受益终身。隔离审查时我们俩成为‘室友’,当时杨先生已经是502所副所长,是我心目中的大科学家。”吴宏鑫院士说,他与杨嘉墀院士渊源很深,而且正是这位良师的二次点拨,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年大学毕业没几年,年轻气盛,平白无故被关起来审查,吴宏鑫十分不服气,满腹牢骚,一心要争个清白。“我和杨先生是患难之交,但杨师母(杨嘉墀夫人)一直都不知道这段渊源,还是前两年有次聊天时,她才知道始末。原来被关起来审查的事,杨先生多年来一直没有告诉家人。” 吴宏鑫回忆道,杨先生异常平静,准备了一份交待材料,叫他出去交待问题就出去,把那份材料念一遍。回到房间,就又埋头看书。 这期间,他竟一直在做卫星方案。这时候,杨嘉墀对吴宏鑫说了一句话:“只要你自己认为自己没有错,别的就不要去管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听了杨嘉墀的话,吴宏鑫平静下来,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潜心学习了现代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控制等新知识,并且自学了英语和日语两门语言。 “1978年,我终于恢复了正常的工作, 面临着选择工作岗位的问题。这时杨先生也早放出来了,他建议我去搞航天器自适应控制这一国内无人涉足的新领域。之后,杨先生还对我说:搞这个工作要作好两个心理准备。第一,至少要准备坐10年冷板凳,这10年独自研究没有人理你,单位也不会重视你;第二,你搞这个研究,搞航天工程的人会认为你是搞理论的,而搞数学理论的学者又会认为你是搞工程应用的,虽然暂时得不到足够认同,但这方面的研究是未来的航天控制所需要的。”后来,吴宏鑫成功踏上了自适应控制的研究之路,成为航天部门里该研究领域相当独特的“冷板凳”学者。 有件小事吴宏鑫认为必须得说。“2003年我评上院士,按常理,大家知道了都会道贺,但杨先生没有,他把我叫去了,拿出一份报纸,指着一篇题为《院士要做遵纪守法自律的典范》的文章让我回去好好读读。”吴宏鑫至今还清晰记得杨老的这次教导,“他还说,你当院士了,以后找你的人和事也多了,你要考虑清楚,哪些可以参与哪些不可以,分清该接受与否。你对国家负责,有什么想法要及时对领导说,但是你不要去追问结果,因为领导处的位置不同,看的、想的角度有差别,你只负责建议,不应追问决定。 ”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杨嘉墀带的学生并不多,他带学生一次最多数量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屠善澄说:“我们的研究生发表论文时,我们不会让他同署我们的名字,我和杨嘉墀的观点一样,作为老师指导学生是分内之责,学生在写论文时做了大量的工作,应该尊重他的劳动成果。” 有一年,杨嘉墀认为一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不够好,他就把这位学生找来苦口婆心地劝了一番,“你做博士生一生就这一次,如果毕业论文写不好,那将是你一生的遗憾呀”。在杨嘉墀的几次劝慰下,这位博士生重新做了毕业论文。 “这就是杨先生,他不急不缓总要说服你。先生请我协助带过学生,我问他怎么能够带好研究生,他告诉我这很简单,你就记住一条:用父母对子女的爱心。杨先生认为水平不够可以不断学习提高,爱心很重要。另外,他认为一个人的知识有局限性,因此还建议成立了一个博士生导师组,也请没有带博士生资格的专家参与,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学术讨论,每场杨先生必到,而且清楚记得上次你谈的内容,如果这次你修改了一个数据,他马上就会问为什么修改。在杨先生面前没人敢打马虎眼,他不会光听汇报,如果是现场测试,他就会在实验室坐三天。”吴宏鑫说。 “为了感谢导师组的专家,我们年底买了礼品送专家,杨先生会后马上叫我去问,钱是哪里来的?对专家表达感谢是我们个人的事,国家的钱可一分不能动啊。” 这位生性淡泊的大科学家在不经意间早已留下了许多值得现在人深思的小事情。
个人分类: Engineering Cybernetics|2030 次阅读|1 个评论
神棍节特献--GEEK们能和自己喜欢的妹子正常对话么?
Puriney 2011-11-11 13:19
最近在看线代和算法方面的资料,必不可少地需要看诸多博客,比如matrix67。此刻我不禁想,这些个GEEK们能找到喜欢且 合适 的妹子么?!GEEK们的智商和思维和常人完全不在一个象限、一个维度里,而如今拜金女、懵懂妹甚多,拜金女们懂得GEEK们的才智却不稀罕、懵懂妹稀罕GEEK们却完全不懂GEEK们的才智,着实是替GEEK们捉急呀! 所以能和自己喜欢的妹子正常对话么?就好比TBBT生活大爆炸里Leonerd和Penny之间的故事。为此,本人稍微以上图中的智商爆表的神人为例,一窥GEEK们的爱恨情仇。 【花心男子篇】 1. Albert Einstein 爱因斯坦 早就听闻 此人乃多情种一枚 ,被数出十个情人。官方评论爱因斯坦有两任妻子。 1)Mileva Mari 这是 欧洲第一名学习数学和物理的文艺女青年 ,也是爱因斯坦的同学。所以这段爱恋果断是基于 一定等同比例智商 。虽然此女样子丑、而且有残疾,爱因斯坦还是因为此女的风度吸引,和此女生了一个孩子。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和爱因斯坦妈妈的压力,婚姻破灭。 2) Elsa Lowenthal 此女样貌比前任妻子好看多了,不过此女竟然是爱因斯坦的 cousin ?! (具体是表姐还是表妹就暂时不知了) 而且重要的是此女原本有丈夫,最后才嫁给了爱因斯坦。 近亲结婚、第二婚 ,太不可思议了。 2. Erwin Schrodinger 7月份他的猫相关的词汇被评论为特殊词汇,而且在发表本文时也已经被警告当作特殊词汇了。伤不起。所以此人大家应该不陌生。此男是个超级花心大萝卜。 特殊词同学曾经一度和两名女子住在一起 ,一个是他自己的妻子Annemarie Bertel,另一个则是怀有他 身孕的情妇Hilde March。1930' 时期特殊词同学想要牛津大学的职位,但是鉴于当时牛津大学的道德标准,牛津大学并没有授予特殊词同学职位。后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934年本给了特殊词同学永久职位,但被特殊词同学拒绝。最后此同学选择了奥地利的University of Graz的永久职位。 此男花心程度可以在诺贝尔官方传记里一窥,原文如下 He died on the 4th of January, 1961, after a long illness, survived by his faithful companion , Annemarie Bertel, whom he married in 1920. 直译就是“忠诚的伴侣”咯,唉,闹不住呀特殊词同学。 3. Paul Langevin朗之万 此男更犀利, 和 居里夫人 是 绯闻男女友 。老公皮尔死了、居里夫人成为“夫人”之后,他们之间那些个耳熟能详的绯闻不再赘述。不过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郎之万的孙子、孙女,竟然结婚了!又一桩 近亲结婚 ! 【贤内助篇】 有没有幸福的?其实也有,不过很大程度上,妻子都是贤惠型、而男子都是纯洁专一男。 4.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波尔 只有一次结婚 ,妻子是Margrethe Norlund。出身在丹麦一户药剂师之家,此女学习法语,是名私塾老师。波尔有大量文章要发表,妻子承担起了研究助理的角色。 波尔口述文章、妻子打字记录 ,就这样,诸多文章快速方便发表了出来。被认为是模范夫妻。 5. 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 保罗狄拉克 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 ,并对 量子电动力学 早期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席位,并在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度过他人生的最后十四个年头。 与 Erwin Schrodinger 这个花心大萝卜共同获得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 玻尔曾说:“ 在所有的物理学家中,狄拉克拥有最纯洁的灵魂 。不过 狄拉克属于那种不说话的闷骚男,开派对 属于躲在角落一言不发的那种。和妻子的结识也是在一个派对上, 妻子名字叫 马尔吉特,是 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的妹妹。所以此女的智商和家教可以一窥。妻子马尔吉特在派对上照顾狄拉克,后来就在一起了。据另外一位韩国科学家转述说:“1934年到1946年这段期间,狄拉克发表了十一篇论文...狄拉克能够一直维持研究产量都是因为曼琪为他操烦任何大小事”。 【门当户对篇】 5. Hendrik Antoon Lorentz 亨德里克洛伦兹 亨德里克·洛伦兹是个荷兰的物理学家, 他以与 彼得塞曼发现与解释的"塞曼效应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他也推知变换(质量与速度)方程,后来被用在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来描述空间与时间。 妻子是阿莱塔凯萨琳娜凯瑟(Aletta Catharina Kaiser),莱顿大学天文教授弗雷德里克凯瑟( Frederik Kaiser) 的侄女,约翰威廉凯瑟( Johann Wilhelm Kaiser) 的女儿,任职阿姆斯特丹雕刻学校的主任,也是一个在 艺术上十分杰出的教授 ,且设计了第一个荷兰的邮票(1852)。后来阿莱塔凯萨琳娜凯瑟还成为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的指导。亨德里克·洛伦兹和阿莱塔凯萨琳娜凯瑟的大女儿 Geertruida Luberta Lorentz 也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科学和艺术,走在了一起。撒花 。 6. Werner Heisenberg 海森堡 1925年解决了非谐振子的定态能量问题,提出量子力学基本概念的新解释。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海森堡爱好古典音乐,是个 出色的钢琴手 ,1937年与伊丽莎白·舒马赫(Elisabeth Schumacher)结婚,生有7个孩子。两人是在一个私人音乐会上认识的, 妻子 Elisabeth出身与一位著名柏林经济学教授家庭 。 7. Arthur Holly Compton 康普顿 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康普顿效应”的发现者。 192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妻子是Betty Charity McCloskey,这是 他在College of Wooster念本科生时的同窗 。 【婚姻不幸篇】 8. Wolfgang Ernst Pauli 泡利 就是那个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发现者。 大学毕业后,泡利先后给马克斯·玻恩和尼尔斯·玻尔当助手。 结了两次婚,在1929年第一次, 不到一年就以离婚 收场。第一任妻子是Kethe Margarethe Deppner,没有太多资料。到了1934年,第二次结婚,妻子是Franziska Bertram,也没有太多资料,不过他们 没有孩子 。 海森堡(本文第六个人)的第一对孩子是双胞胎男孩,当时泡利去给海森堡庆祝说这是“pair creation”(源自于海森堡的相关研究pair production)。自己没有孩子,然后还给别人庆祝,这是肿么样的心情哟?泡兄,你果真是伤不起。 9. Max Planck 普朗克 要说婚后悲情,估计是普朗克了。普朗克结过两次婚,第一次妻子是Marie Merck,是普朗克同窗的妹妹,所以智商应该也不低。第一任妻子给普朗克生了四个孩子。夫妻俩搬到柏林住的时期,柏林大学里的诸多教授们就把普朗克的家当成了社交聚会点,常来的人有Albert Einstein, Otto Hahn and Lise Meitner。大概有二十多年快乐的婚姻生活 ,妻子Marie与1909年死于肺结核 。2年后,普朗库娶了第二任妻子Marga von Hoesslin。然后第二任妻子是比普朗克小24岁的cousin,近亲结婚还老牛吃嫩草。 要说普朗克被打击到,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把第一任妻子和自己爱之结晶全毁了,第一任妻子留下来的 四个孩子全部因为战事而被剥夺了生命 。所以普朗克还是蛮凄凉的。 【没有故事才是幸福的】 10. Max Born 波恩 德国犹太裔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之一,因对量子力学的基础性研究尤其是对波函数的统计学诠释,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Born的妻子叫做Hedwig,没有什么资料可以找到。而Born本人也没什么好八卦的故事。可能唯一可以八卦的事情是Born因为婚姻的关系,自己犹太教改成了路德教(妻子是路德教)。 经过历史的洗涤, 没有太多故事给我这样无聊的后人来八卦,应该才是最幸福的吧 。
672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美《大众机械》评出本年度突破奖产品-之“空气净化瓦”
热度 1 carbonate 2011-11-10 17:23
[转载]美《大众机械》评出本年度突破奖产品-之“空气净化瓦”
空气净化瓦 一句话评价:除了阳光之外,不消耗任何能量。 如何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尤其是空气污染,可以说让人们费尽了心力与财力。而下面这项简单有效的创新或许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借助一系列创新的化学处理,常见的瓷砖瓦片就可以由普通的标准建材让沉默不语的建筑们一跃成为对抗空气污染的超级武器:碳化硼铝瓦片外层涂有的二氧化钛,能够与烟雾中的氮氧化物粒子发生反应,并将其中和。而最终产生的副产品亦是无害的,借助雨水便可冲洗干净。与其他防污手段相比,这种巧妙而简易的化学净气法绝对是最优秀的:它无需调用机械,不必安装设备,除了阳光之外,不消耗任何能量。 The 10 Most Innovative Tech Products of 2011 BoralPure Smog-Eating Tile Using some creative chemistry, Boral Roofing has turned a standard building material into a formidable weapon—not just against sun and rain, but also air pollution. The tile's coating contains TiO2 (titanium dioxide), which reacts with and neutralizes NO X (nitrogen oxide) particles in smog. The byproduct is a harmless precipitate that accumulates on the roof and washes away in the rain. That's pollution removal at its best. No machinery. No moving parts. No energy input other than sunlight. Just a clever, air-cleansing chemical reaction. (Price: approximately $650 more than a standard 2500-sq.-ft. tile roof) Read more: The 10 Most Innovative Tech Products of 2011 - Popular Mechanics 空气净化瓦
292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Top 7 hidden jewels
xupeiyang 2010-9-16 08:40
http://www.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686/ News: Top 7 hidden jewels Posted by Megan Scudellari View comments(2) | Comment on this news story #1 Long fingers, long toes Darwin suggested that bipedal locomotion allowed our hands to evolve the necessary dexterity for tool handling, but a new study proposes that human hands and feet coevolved: Selection on the toes led to parallel changes in the hands. Photo by Pierre79, Wikimedia Commons C. Rolian et al., The coevolution of human hands and feet, Evolution, 64:1558-68, 2010. Eval by Daniel Weinreich and David Rand, Brown University. ID: 4935958 #2 New targets for hypertension Mice lacking the ability to oxidize fatty acids do not develop abnormally high blood pressure in the arteries of the lungs, suggesting new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hypertension. G. Sutendra et al., Fatty acid oxidation and malonyl-CoA decarboxylase in the vascular remodeling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ci Transl Med, 2:44ra58, 2010. Eval by Vincenzo Lionetti and Fabio Recchia, New York Medical College. ID: 4956956 #3 Feeling blue, seeing gray A new study points to a possible objective medical test for depression: Depressed patients, medicated or not, are less able to detect contrast between colors. E. Bubl et al., Seeing gray when feeling blue? Depression can be measured in the eye of the diseased, Biol Psychiatry, 68:205-8, 2010. Eval by Eric Stone, New York University Langone School of Medicine. ID: 4916985 #4 Chaperones speed evolution E. coli proteins dependent on molecular chaperones for correct folding are buffered from the detrimental consequences of misfolding-related mutations, allowing them to evolve up to 35 percent faster than other proteins. D. Bogumil and T. Dagan, Chaperonin-dependent accelerated substitution rates in prokaryotes, Genome Biol Evol, 2:602-8, 2010. Eval by William Martin, University of Duesseldorf, Germany. ID: 4886956 #5 Animal extremists pose risk The public is misinformed about the realities and importance of animal testing, a review article argues, and scientists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should play a bigger role in correcting this misunderstanding. D.L. Ringach and J.D. Jentsch, We must face the threats, J Neurosci, 29:11417-8, 2009. Eval by Matteo Carandin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 Murray Sherm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et al. (17 evaluators). ID: 1164890 #6 Silencing sequencing noise Despite the advantages of RNA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many RNA-seq studies aren't rigorously designed to separate valuable data from technical noise. Appropriate statistical designs can be used to insure accuracy. P.L. Auer and R.W. Doerge, Statistic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RNA sequencing data, Genetics, 185:405-16, 2010. Eval by Stuart Macdonald, University of Kansas. ID: 4930969 #7 Making synthetic antibodies Synthetic antibodies can be generated with affinities comparable to those of natural antibodies, but only using the right amino acids, according to new data. S. Birtalan et al.,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of the natural amino acids for molecular recognition, Mol Biosyst, 6:1186-94, 2010. Eval by Gideon Schreiber,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srael. ID: 4916956 The F1000 Top 7 is a snapshot of the highest ranked articles from a 30-day period (as of September 9, 2010) on Faculty of 1000 among Hidden Jewel journals, defined as those that are less obvious. Faculty Members evaluate and rate the most important papers in their field. To see the latest rankings, search the database, and read daily evaluations, visit http://f1000.com. Related stories: Top 7 papers in neuroscience Top 7 immunology papers Read more: Top 7 hidden jewels - The Scientist - Magazine of the Life Sciences http://www.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686/#ixzz0zeH0orxb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17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秘藏珠宝 Top 7 hidden jewels 2010年8月4日 00:01 (星期三)
xupeiyang 2010-8-4 07:25
http://www.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606/ News: Top 7 hidden jewels Posted by Jef Akst View comments(2) | Comment on this news story #1 Malfunctioning microtubules Disruption to cellular microtubules during development had the surprising result of increasing the mechanical stiffness of frog embryos, leading to morphological defects and suggesting microtubules play an even more crucial role in cell movement and shape. J. Zhou, et al., Macroscopic stiffening of embryonic tissues via microtubules, RhoGEF and the assembly of contractile bundles of actomyosin, Development , 137(16):2785-94, 2010. Eval by John Wallingford,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2 Crucial carbon compounds Image of the mitotic spindle in a human cell showing microtubules in green, chromosomes in blue, and kinetochores in red. Image: Wikimedia commons, Afunguy By analyzing genes expressed by a coastal ocean bacterial community, the authors identify compounds that may be critical to the flow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seawater and provide a novel way to study the function of marine bacteria in global carbon cycling. R.S. Poretsky, et al., Transporter genes expressed by coastal bacterioplankton in response to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Environ Microbiol , 12(3):616-27, 2010. Eval by John Hobbie, The Ecosystems Centre. #3 Say no to natural drugs Additional sources of synthetic small molecules may be required to target all the root causes of human disease. New findings show that small-molecule natural products target proteins with mor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than is typical of disease gene products, suggesting that natural products may not be the most suitable starting points for targeting many proteins linked to disease. V. Danck, et al., Distinct biological network properties between the targets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disease genes, J Am Chem Soc , 132(27):9259-61, 2010. Eval by David Triggle, SUNY at Buffalo. #4 How muscles grow Researchers unraveled the mechanism of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They found that it acts by controlling the transcription of a muscle-specific microRNA known as miR-1 during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uscle precursor cells and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Y. Sun, et al.,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regulates miRNA-1 and follistatin in skeletal myogenesis, J Cell Biol , 189(7):1157-69, 2010. Eval by Denis Guttridge, Ohio State University. #5 Animal extremists pose risk The public is misinformed about the realities and importance of animal testing, a review article argues, and that the scientists conducting the research should play a bigger role is correcting this misunderstanding. D.L. Ringach and J.D. Jentsch, We must face the threats, J Neurosci , 29(37):11417-8, 2009. Eval by Matteo Carandini,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S. Murray Sherman, University of Chicago, et al. (17 evaluators). #6 Nameless flowers The number of flowering plants is 10 to 20 percent higher than the current number of documented species, identifying an important source of biodiversity that remains to be discovered. L.N. Joppa, et al., How many spec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re there? Proc Biol Sci , Epub 2010 Jul 7. Eval by Navjot Sodh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7 Most important plant patents A few of the nearly 2,000 patents in the field of plant transgenic technology are likely the most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the review, which highlights new advancements and novel approaches in the field, including a number of inventions that engineer plants for higher stress tolerance. X. Yin and Z.J. Zhang, Recent patents on plant transgenic technology, Recent Pat Biotechnol , 4(2):98-111, 2010. Eval by Ramon Serrano, Universidad Politecnica de Valencia-CSIC, Spain. The F1000 Top 7 is a snapshot of the highest ranked articles from a 30-day period (as of July 29) on Faculty of 1000 among Hidden Jewel journals, defined as those that are less obvious. Faculty Members evaluate and rate the most important papers in their field. To see the latest rankings, search the database, and read daily evaluations, visit http://f1000.com. Related stories: Top 7 papers in neuroscience Top 7 immunology papers Top 7 cell biology papers Top 7 biochemistry papers Read more: Top 7 hidden jewels - The Scientist - Magazine of the Life Sciences http://www.the-scientist.com/blog/display/57606/#ixzz0vaXYQZoc
个人分类: 科学杂志|2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HIDDEN JEWELS | ALL OF BIOLOGY | calculated on 15 January 2010
xupeiyang 2010-1-17 10:41
http://f1000biology.com/top10/jewels/ 1 Exceptional F1000 Factor 13.8 Confirmation Hypothesis New Finding Controversial We must face the threats. Ringach DL, Jentsch JD J Neurosci 2009 Sep 16 29 (37):11417-8 Selected by | MatteoCarandini / S. MurraySherman / Michele A.Basso / JohnReynolds / AndrewKing / Richard GMMorris / PeterKnig / CorinnaDarian-Smith / MarinaPicciotto / RogerLemon / Kevan A.Martin / Jose-ManuelAlonso / WendySuzuki / Douglas Ruff and BevilConway / AlainDestexhe / VivienCasagrande / BruceCumming First evaluation 21Sep2009 | Latest evaluation 11Nov2009 2 Must Read F1000 Factor 6.4 Hypothesis Controversial Four stages of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four types of scientist. Shneider AM Trends Biochem Sci 2009 May 34 (5):217-23 Selected by | EtienneJoly / Armen Mulkidjanian and MichaelGalperin First evaluation 3Aug2009 | Latest evaluation 10Aug2009 3 Exceptional F1000 Factor 9.0 New Finding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lesion of a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Sakurai A, Katz PS J Neurosci 2009 Oct 21 29 (42):13115-25 Selected by | SergeRossignol Evaluated 8Jan2010 4 Recommended F1000 Factor 3.0 Tech Advance Tape-Arabidopsis Sandwich - a simpler Arabidopsis protoplast isolation method. Wu FH, Shen SC, , Chan MT, Lin CS Plant Methods 2009 5 :16 Selected by | JuliaKehr Evaluated 4Jan2010 5 Must Read F1000 Factor 6.0 Hypothesis New Finding Transcriptional competence and the active marking of tissue-specific enhancers by defin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in embryonic and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Xu J, Watts JA, , Zaret KS, Smale ST Genes Dev 2009 Dec 15 23 (24):2824-38 Selected by | Cheng-MingChiang Evaluated 5Jan2010 6 Recommended F1000 Factor 3.0 Tech Advance Quantitative phenotyping via deep barcode sequencing. Smith AM, Heisler LE, , Giaever G, Nislow C Genome Res 2009 Oct 19 (10):1836-42 Selected by | Tao Xu and AnujKumar Evaluated 23Dec2009 7 Must Read F1000 Factor 6.0 New Finding Non-sequence-specific interactions can account for the compaction of proteins unfolded under native conditions. Kohn JE, Gillespie B, Plaxco KW J Mol Biol 2009 Nov 27 394 (2):343-50 Selected by | KunihiroKuwajima Evaluated 13Jan2010 8 Exceptional F1000 Factor 9.0 Hypothesis New Finding A novel membrane fusion-mediated plant immunity against bacterial pathogens. Hatsugai N, Iwasaki S, , Nishimura M, Hara-Nishimura I Genes Dev 2009 Nov 1 23 (21):2496-506 Selected by | EricLam Evaluated 11Jan2010 9 Must Read F1000 Factor 6.0 Hypothesis New Finding Interneurons produced in adulthood are required for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olfactory bulb network and for the execution of selected olfactory behaviors. Breton-Provencher V, Lemasson M, Peralta MR, Saghatelyan A J Neurosci 2009 Dec 2 29 (48):15245-57 Selected by | MichaelEhlers Evaluated 11Jan2010 10 Must Read F1000 Factor 6.0 Confirmation The nature of cell-cycle checkpoints: facts and fallacies. Khodjakov A, Rieder CL J Biol 2009 8 (10):88 Selected by | TomoyukiTanaka Evaluated 12Jan2010
个人分类: 科学研究|1482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