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沙龙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认识我自己,之一——思维方式,附记一次学术沙龙
热度 3 lvnaiji 2012-3-10 09:42
吕乃基 “认识你自己”。这是刻在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三句箴言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世上最难之事。 “ 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 ” (尼采) 一直想对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一番梳理,却迟迟未能动笔。没时间是托词,主要原因还是缺乏对自身解剖的勇气和利器。 自幼喜爱音乐,特别是 19 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也曾操弄过几件乐器,不过都是皮毛。看过几本小说,附庸风雅而已,谈不上“深刻领会精神”。喜欢旅游。开会,除了内容外,首先就是考虑旅游景点。在旅游中以自然风光为主,在自然风光中以山为主。仁者乎?常常耽溺于崇山峻岭之中,难以自拔。写了 感悟张家界(上) 、(中)、(下),还有 观月有感 、 天目湖的光和影 。游黄山,向往那云雾飘渺的处所…… 本科化学。动手能力欠佳,玻璃仪器损坏位居班级前列,实验报告的讨论倒是津津有味,时有出格之处。研究生修自然辩证法,论文是由化学史上的哲学问题引出马克思所提出的“两条道路”(参阅: 武 谷三男的 “ 三阶段论 ” 和马克思的 “ 两条道路 ” )。似乎长于思辨。 如果说长于思辨,说来惭愧,与当时其他同学和涉足哲学者相比,没有受过系统严格的哲学训练。既没看过大部头的康德、黑格尔,也未研习现代大家如海德格尔等。不是没有试过,而是实在是看不下去。曾在 编码知识、隐性知识和中国-知识论之二 中提及, 什么样的书叫哲学书?翻开来,每一个字都认得,但是合起来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东西。 也就是说,思辨,但不是纯思辨。其一,不是严格扣概念,而且在没有明确边界的概念间云游。大概是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思维方式,松弛而“不紧绷”,与浪漫主义音乐有几分相通之处;其二,是一种相对接近地面,接近事实的思辨,这一点与化学有关。 这么说来,最适合于我做的,大概也就是我的主业“自然辩证法”或科技哲学了。说来幸运。 30 多年前误打误撞的“分岔”( 分岔的交汇与别离-人生感悟之三 、 他/ 她的一生:从分岔到分岔—— 人生感悟之二 、 人之初……—— 人生感悟之一 ),竟然恰好与我的思维方式耦合。此乃人生一大幸事!相信有不少人并非如此,有多少人并非如此且并不知觉…… “松弛”,大概是我之为我的特色。也或许正是这一点,让在本科期间就有严格哲学思辨训练的朋友不以为然。 近日应邀参加一次学术沙龙。在学者被课题和奖项弄得不知所措之时,在浮躁和急功近利之风盛行之际,几所大学的中青年教师自发定期讨论学术,实属难能可贵。博主讲了最近的学术心得:科学家的“原善”。年轻朋友奉劝我要扎扎实实做学问,并对“原善”一词穷追猛打。一开始真难以接受,再回过头来想想,诚者斯言!有些概念一开始自己也不清楚。又怎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呢?回来后自己也一阵“穷追猛打”。现在好了,至少眼下自以为理清楚了。看来,我的“松弛”有待“严谨”的互补。 本想梳理自己的学术资源,动笔之后不由自主,流淌出来的却是这篇短文。这大概也是“松弛”所致吧。 上载之时,旋即又想起列维 - 斯特劳斯的名著《野性的思维》。徐奕春认为该书主要研究未开化人类的 “ 具体性 ” 与 “ 整体性 ” 思维的特点,并力申这种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性思维不是分属 “ 原始 ” 与 “ 现代 ” 或 “ 初级 ” 与 “ 高级 ” 这两种等级不同处于不同阶段的思维方式,而 是人类历史上始终存在的两种互相平行发展、各司不同文化职能、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的思维方式。 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即分别与这两种思维方式相符 ; 正如植物有 “ 野生 ” 和 “ 园植 ” 两大类一样,思维方式也可分为 “ 野性的 ” (或 “ 野生的 ” )和 “ 文明的 ” 两大类。 张闳认为,野性的思维既不是野蛮人的思维,也不是原始人或远古人的思维,而是被看成是 未驯化状态的思维 ,以有别于为了生产一种效益而被教化或被驯化的思维,并非理性的匮乏或缺损, 它是现代理性所遗忘了的一种遥远的意识形态。是对另一种形态的 “ 理性 ” 的发现 。 我的这种“松弛”,大概就是“野性的思维”吧。 松弛或野性,也可称为“发散性”思维,旨在联想和创造;抽象及逻辑,也可称为“收敛性”思维,旨在令思维抽象、严谨。 野性过分,规训不够;发散有余,收敛不足。这大概是鄙人博文“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陈安博士, 在科学网闭嘴2 年以后,还有谁会被大家想起? )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3483do=blogid=529956 ” 的主观原因吧。
个人分类: 社会评论|4360 次阅读|4 个评论
《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报告会在植物所召开
蒋高明 2011-10-4 22:20
本消息来自中科院植物所网页 http://www.ibcas.ac.cn/News/201110/t20111002_3358642.html 9月23日,《科技导报》学术沙龙和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香山生态论坛联合举办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学术报告会,同时举行了《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特刊发行式。这是该杂志针对中国科学家系列成果进行大范围报道并举办学术研讨的首次尝试。 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人员有《科技导报》杂志社副社长王务林、编辑王芷、李娜、马骁骁、杨书卷博士以及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40多人。《科学时报》、《科技日报》和《今日中国》等媒体记者到会并进行了现场采访。 报告会由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蒋高明研究员主持,副主任张齐兵代表重点实验室致辞,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感谢《科技导报》杂志社对该项工作的特刊报道。王务林在致辞中提出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到底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什么地位?”、“中国人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贡献,是否解决了国家的实际问题?”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呼吁中国科学家摆脱功利思想,将高水平原创成果在中国人办的刊物上发表。 在学术报告中,蒋高明首先回顾了我国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10年来所做过的各种尝试、经验和教训,指出正在进行的“以禽代畜”试验示范是保证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提高牧民经济收入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随后参加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的科研人员针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从“中国温带疏林的地理分布、生态地位和成因”、“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榆树疏林景观格局”、“浑善达克沙地C3和C4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干液流动动态研究”和“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柴鸡生态与经济效应”等方面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与会者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肯定了科研人员为解决中国草地退化和农田地力下降的难题而提出的“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和“畜南下、禽北上”的创新思路,并讨论了如何利用在内蒙古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山东平邑县的研究基地进一步开展草原生态研究工作。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欣然为《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特刊以《生态学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为题写下卷首语。他勉励中国生态学工作者面对国家实际需求,在生态科学的“奥运”舞台上,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科技导报》杂志是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于1980年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目前主编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个人分类: 自然与社会|568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技导报学术沙龙预告: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
热度 1 蒋高明 2011-9-22 00:56
科技导报学术沙龙预告: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
蒋高明 主 题: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机遇与挑战 主 持 人:蒋高明 研究员 时 间: 2011 年 9 月 23 日上午 9:00-12:10 地 点:植物所生态中心二楼会议室 详细报告题目参见: http://www.ibcas.ac.cn/xueshu/201109/t20110921_3352288.html 中国科协主办的《科技导报》杂志, 于2011年第25期 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在浑善达克沙地连续进行 10 年的生态恢复实践及取得的重要科研进展进行全面报道。自 2000 年以来,笔者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内蒙古正蓝旗浑善达克沙地连续开展的生态恢复大型实验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该成果被美国《科学报道》,并进入了美国大学教科书。 《科技导报》由杨振宁、 李政道 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于 1980 年在 美国 创办, 1984 年转至 中国 办刊并正式建社, 1986 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 香山生态论坛由中国科学院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系列生态学讲座,邀请国内外著名学者针对生态学前沿问题展开讨论。该讲座计为博士生态学位分数。 本次会议主题: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报告会将围绕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效果、植物生理生态、生态系统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沙地草地保护中的“替代生计”等展开学术研讨,并邀请媒体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生态效果进行报道,同时举行《科技导报》“生态恢复十年专题”特刊发行式。 《科技导报》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十年特刊封面 图2 美国《科学》对浑善达克生态恢复实验的报道 图3 美国教科书《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封面 图4 教科书引用浑善达克案例内容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3572 次阅读|2 个评论
2010年《科技导报》学术沙龙关注节能减排
kejidaobao 2010-12-21 15:14
2010年《科技导报》学术沙龙暨院士咨询项目研讨会于2010年12月21日在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成功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研究所、电工研究所,北京化工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企业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科技导报社社长、主编冯长根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建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远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理化研究所李来风研究员主持会议。 本期沙龙以节能减排对策及污水污泥综合利用中新技术为主题,探讨了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中节能减排问题,重点关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和新技术应用。《科技导报》2010年22期已以专题形式刊出了相关研究内容。 《科技导报》编辑部 2010年12月21日
个人分类: 学术沙龙|1688 次阅读|1 个评论
办学术沙龙有感
jllhuang 2010-11-23 00:25
一直向往有一个可以轻松自由的学术交流平台,于是就非常热心地参与组织了博士后的这样一次学术沙龙。平等、自由、宽松的交流常常能激发出让人臆想不到的科研灵感,这个方面西方有很多方式是值得借鉴的,于是筹办的过程中我们就向很多有国外经历的老师的请教经验,也得到了很多热心老师的提点。最后我们拿定了这样一个方案:活动在周五傍晚举行,我们给参加沙龙的每一位博士后提供一个工作餐和一些点心水果,为了吸引眼球我们还请了所里两位百人过来作演讲嘉宾,通过他们的演讲来带动大家的思考和讨论。活动的前期都如我们所料,但是感觉在讨论环节积极参与讨论的人并不多,大部分人则习惯于倾听,我想这是咱们中国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所致。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大家只要往桌子边上一坐就习惯地把自己固定在了这个地方,而不是积极地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圈子来加入进去,这个时候我想到自助餐的意义所在了。所幸的是还有那么一批博士能积极地思考和讨论,也给了我们将这个学术沙龙继续下去的动力。 组织完这次活动后我的感觉是要引入一样新的事物真的很不容易,尤其是涉及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简单的拷贝并不奏效,而需要的是一个长期的对习惯的一种改变,可能坚持才有效果吧!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935 次阅读|3 个评论
匡老师二三事
merry228 2010-9-1 20:35
今天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因为我们研究所迎来了匡定波老师的八十寿辰。匡老师是我们研究所的创立者,在我们所工作了52个春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今天上午我们所专门为匡老师组织了一场庆贺会,下午又组织了一场学术沙龙,我们所的学术沙龙由来已久,当初正是匡老师为了在我们所创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而发起的,每周风雨无阻。 两场活动中,当年和匡老师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匡老师的四代学生代表等纷纷讲述了匡老师科研和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在此,我谨摘录其中几个与我们青年工作者比较相关的故事,以飨各位博友。 首先是匡老师的求学经历。匡老师当年第一次高考,是按照父母的意见,考取上海交通大学的化工专业,其理由是,当时社会动荡,学其他的没什么用, 学化工以后可以造香皂 。可是进了大学之后,匡老师发现自己对化学专业没有兴趣,于是选择重新高考(当时无法校内调专业),第二年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物理系。这个故事在现在听来很熟悉,也拉近了我们和匡老师的距离,但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却是很罕见的。 其次是 匡老师的渊博学识和扎实的技术基础 。匡老的同事谈到,在过去,每每遇到项目上的重大难题,匡老总是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且好点子一个接一个。匡老的一个学生谈到,80年代的时候,他和一个同事调试迈克尔逊干涉仪,花了两个小时都没有调出干涉条纹,后来匡老师刚好经过,只用了5分钟就调好了,当时匡老师已经转而从事红外和遥感20多年,干涉仪这东西还是当初在大学和工作初期玩过。 没想到时隔20多年,匡老师还能驾轻就熟,其基本功之扎实,着实令人叹服 。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学习模电学习数电等专业基础课所做过的试验,到如今,很多基本理论甚至都记不住了,更不用说那些试验仪器的使用了,单从这一点来说,我所做的比起老一辈的科学家已经差之甚远了。 再者是 匡老师为人谦逊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今天匡老师说的最多的是谢谢和不好意思。谢谢是因为各级领导和单位以及学生们送来的生日祝福,不好意思则是因为匡老师觉得特意为他办庆贺会占用了大量资源,更占用了各部门老师和学生宝贵的时间。但是匡老师可能想不到的是,今天我们青年工作者从他过去的科研经历和逸闻趣事中收获了启迪,收获了坚强,收获了一颗勇敢的心。针对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匡老师说: 遇到难题,不应该把脖子缩回去,而应该勇往直前 。针对寿辰,匡老还说,不管是80寿辰还是90寿辰,人总是要过去的。凡事看开点就行了。匡老一生知足常乐,心胸豁达,对科研却是一丝不苟,令人钦佩。 最后是 匡老师对学生极强的责任感和关爱心 。在这方面匡老的学生们讲了很多故事,我挑几个来说。 匡老早期的学生徐某,个性活泼,喜欢撬锁(是为了让大家看电视),很多老师不愿意接收,找到匡老,匡老觉得他本性不坏,而且有个性有潜力,遂将其收下。今天刚好在匡老讲话的时候,徐某打来了电话对老师表示祝福。还有一个学生张某,读研究生之前曾有犯罪前科,选导师的时候四处碰壁,最后还是匡老接受了他,如今他们都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室主任汤老师也是匡老师的学生,这已经是90年代的事了。当时匡老师担任所长,工作非常繁忙。而那时正值汤老师准备撰写博士论文。由于匡老师让汤老师先写一份提纲交给他。 当时的汤老师想,匡老工作那么繁忙,而且又不是写论文,只不过是写提纲而已,写了老师也不一定看 。于是,汤老师就像交差一样的写了一点东西交给匡老。提纲返回来的时候让汤老师大吃一惊,因为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用汤老师的话话, 匡老写的评语和意见比他的提纲字数还要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年鲁迅先生的老师藤野先生。 匡老师在我们所被称作匡先生,因为他不仅是个好老师,对待学生更是像对自己的子女一样,充满关爱。因此,学生们遇到学术上的问题,遇到人生的抉择,总是喜欢去找匡先生,每每与匡先生促膝长谈之后,学生们都会觉得受益匪浅。所里一位老师说, 匡先生就像一盏明灯,既指引了我们所发展的方向,也引导了众多学生前进的道路 。 目前匡先生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他时刻不忘关心我们所的发展,因为我们所就是他多年来呕心沥血培养的孩子。匡先生每周依然坚持开办学术沙龙,在沙龙上各个研究室的学生老师们畅所欲言,用匡老师的话说, 在沙龙里没有职称,没有级别,大家一律平等 。为了研究所的事业,匡老师不遗余力,直到今天还经常加班加点,每每看的我们心疼不已。 今天在沙龙上,匡先生给每位到会者赠送了他精心制作并亲笔签名的照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幅匡先生笑容满面的照片: 正如匡老的一位学生所说,真希望匡老可以青春永驻,永远笑容满面。 真诚的祝福匡老。
个人分类: 孺子牛的内心世界|37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的学术沙龙带给我什么
merry228 2009-12-4 23:07
做好眼前的事情,努力做得更好,不去想太多的事情,否则一事无成 在匡院士的主持下,所里自06年底开始每周五举行的的学术沙龙一路走来,几乎风雨无阻,到今天已经是第126期了。今天的话题依旧和我的课题没有直接的关联,但我还是准时参加了。 今天出席的嘉宾是方院士和我们研究室的主任。这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方院士,比我想象中年轻许多,很是和蔼可亲。前段时间在看汤院士文选的时候刚知道原来褚院士和方院士都是汤院士的嫡传弟子,果真是名师出高徒,让人钦佩。 今天的沙龙中,方院士谈到了他早年的科研经历,特别提到了匡院士(现在所里多尊称为匡先生)对他的极大帮助,在他人生的几次重大的抉择上给他提供指导,为他排忧解难。方院士谈到,他研究过程中几次有了一些奇思妙想之后,深夜给匡先生打电话甚至时直接闯到匡先生家里,几个人挤满匡先生家狭小客厅的事情,让我们一次次震撼和感动。作为曾经的所长和现任的学术委员会主任,曾有好几次都是匡院士力挽狂澜,让我们所的大船驶向正确的方向。在三年前,年近八旬的匡先生在所三期创新基金讨论会上力排众议,大力支持***探测器的研究,从而才有了今天这一期的学术沙龙,才有了我们所在该探测器方面世界先进的研究成果。 每次参加匡先生的学术沙龙都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退休近20年的老科学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引领着研究所的发展,在几次科技攻关的重大难题上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匡先生对研究生的发展更是关怀备至,所早期的各个项目组一直都是几个老面孔在负责,匡先生为了培养新人,推出了三期创新基金,来支持35岁以下年轻人的创新工作,并且规定研究室主任,重大课题负责人不许申请,多年来这项基金为所里培养出了一批新人。 匡先生的话语总是很朴实,却充满道理,让人回味。这段时间因为课题更换和忧心前景的问题,我心里一直不痛快,今天沙龙之后特意找匡先生谈心。匡先生说, 选课题应该看的长远,但做事情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最重要 。针对我对技术的担忧,匡先生表示,我和好几个同学以及曾经的前辈一样,总是以为技术没有什么意思,其实技术也是研究,技术领域也是充满挑战,只有深入进去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匡先生鼓励我稳定心神,潜心做一段时间我的课题,如果一年之后我还觉得这个课题没意义,到时候再换不迟。 匡先生一席话让我猛然惊醒,心里也踏实了许多。说不定今天匡先生对我的帮助,也会影响我一生。 PS:吃早饭的时候,如果起床够早的话经常可以看到匡先生在健身房活动,匡先生老当益壮,真真羡煞我这个普通人了。
个人分类: 孺子牛的科研经历|350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沙龙
gaojianguo 2009-11-15 15:33
最近研究生学会要组织一个学术沙龙,以增强学院的学术氛围。我有幸参与此次活动的组织工作,这两天一边忙策划方案,一边也在想一些关于学术沙龙的事情。 所谓学术沙龙( Academic Salon ),是指若干有关(或无关)人员对某一或几个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探讨的活动,同时它也是一个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观点的场所。 就学术沙龙的本质而言,我个人觉得可以概括为: 自由的、参与的 。 非自由,不学术;非参与,不沙龙 。一个好的学术沙龙,与会者都应该充满激情的参与其中(衡量活动质量和影响力的两个标准:参与人数参与度,学术沙龙评价的标准应该是参与度)。 同时我也认为学术沙龙的根本属性是: 交流的、互动的 ,与本质也是统一的。 举行学术沙龙可以以多种形式,内容也可以千变万化。如可以以学术报告、论坛讲座的形式进行,内容上可以是某些问题(学科交叉)的泛泛而谈,也可以就某一个细小的专业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讨论。在这里学术沙龙的内容和形式可以统一也可以不统一。 总之,只要定位准确,组织得力,让每一个参与者有所感、有所获、甚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为,就可以称得上一个有特色的、成功的学术沙龙。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自己特色的学术沙龙)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14592 次阅读|3 个评论
学术论坛,让人欢喜让人忧
zhangxilin 2009-10-11 23:56
近日收到师兄发给我的一封邮件,告诉了我一个参加某国家级学术论坛的消息。本人一直以来都承蒙师兄的关照,想到可以借助于参加学术论坛跟师兄见面就很是激动。但看完学术论坛的邀请函后,冲动的喜悦像潮水般慢慢消退。会务费加住宿费加来回火车交通费花费在3000以上。想着自己工资卡上的数字,自己又没弄个一官半职可以报销,由不得自己啊,只好放弃了,心里觉得很对不起师兄的一片好意的。 学术论坛一直是我向往甚至神往的,因为可以见到一些学术大家了。但惭愧的很,直到现在参加过的不超过五次,都是在本地举行的,或者是不花自己一分钱的那种。不知何时开始,个人收到的各种乱七八糟学术论坛邀请函开始多了起来(估计是写了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乱七八糟的论文导致的,学术研究领域不集中害人啊),会务费从800开始,慢慢的好像随着CPI开始涨价了,1000多涨到3000多甚至个别加出国考察的要两三万的;会务时间从2天开始延长到三五天,考察的时间越来越多,开会的时间越来越少。组织机构除了某个专业学术学会以外,往往都增加了其他商业公司等协办单位。商业化操作嘛,自然要赚钱嘛,至少不能亏本不。咋还是能理解的。只是苦了我们这帮穷青年了。一不是大家泰斗,别人抬轿来请你去,还倒贴你经费,毕竟泰斗门撑门面啊;二来呢毕业脱离老板了,在江湖上顶多就是小pp一个,一没资源二没财源,只好遗憾地对论坛说声:宝贝对不起,不是不爱你,只是没有米,才让我伤心...
个人分类: 学术沙龙|5107 次阅读|4 个评论
学术沙龙开张了
yuliping 2009-9-6 17:46
虽然工作 20 年来一直在学校,但是前 15 年时间几乎没有做什么科研,稀里糊涂过着教书匠的日子。大概在 5 年前,我考上博士,准备转型进行科研工作,由于刚入道,一切都很陌生,对科研更是摸不着头脑,那段时间,我多次和扬州大学几位博士以及我的几个志同道合的同事讲,我们应该成立一个小型的学术沙龙,大家定期交流科研经验,共同提高。后来也偶尔进行过小范围的交流,但是学术沙龙一直没有搞起来,最大可能的原因是读博期间各个师门都有自己的 Seminar ,加上其他一些专题课程替代了学术沙龙。 暑假前,我的同事 L 老师向我提出,让我抽点时间给几个年轻老师讲讲一些定量研究方法,让我又一次联想到学术沙龙,我说行啊,我们民间组织吧。上学期,我在校内开过两次学术讲座,一次是讲论文的写作与投稿,一次是讲科研课题的申报,通过学校科研处组织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效果并不理想,每次讲座来者也就 10 人左右,可能与高职院校教师侧重教学有关。根据学校的规定,校内教师开讲座每次补贴 100 元,两次 200 元,钱是小事,应者寥寥可是相当挫伤积极性的。 暑假期间,碰到薛博士、唐博士,我们交流一些科研方面的想法,我说时机成熟了,我们搞个学术沙龙吧。现在大家博士纷纷毕业,回到各自单位,应该采取某种形式,加强联系,增进友谊,同时也提高学术水平。在薛博士的组织下,昨天下午,学术沙龙正式开张,由我来开第一讲和第二讲,昨天讲了评价理论,今天上午讲了效率分析。参加者 10 人左右,总体感觉不错。沙龙和讲座不一样,首先是参加人数没有要求,三、五人亦可,一、二十人也无妨,讲座人太少了就没有激情了;其次,讲座一般重点讲创新,而沙龙则没有什么限制。由于大家本来都是朋友,所以气氛很好。研究生小赵忙前忙后为大家提供服务(谢谢了!),沙龙结束后掼蛋(流行江苏的一种打牌),然后聚餐,其乐融融,一片和谐。 下面就是要加强组织和协调,确保学术沙龙的可持续发展。 2009.9.6 俞立平 于邗上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5090 次阅读|5 个评论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遇与挑战
热度 1 suqing1961 2009-8-28 10:25
本文将刊载于《科技导报》 2009 年第 17 期本刊专稿栏目 0 引言 2009 年 5 月 18-19 日,《科技导报》举办主题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机遇与挑战的学术沙龙。沙龙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矿山生态安全教育部工程中心教授胡振琪主持,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机构的 30 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北京部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 20 余位研究生列席。与会代表就 20 年来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与实践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期为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十二五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中国 95% 以上的能源、 80% 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 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开采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的同时,也对耕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确保 18 亿亩耕地是耕地保护的一条红线。而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资源开发向深部、西部的战略转移更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及采后重建的研究提上日程。 2009 年恰逢中国《土地复垦规定》颁布 20 年,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总结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理论、技术、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并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凝练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探讨土地复垦未来科学发展的道路和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本文结合本次沙龙研讨的内容,论述国内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态势、研究进展、困境、国外经验及实践案例等。 1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态势 中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截至 2003 年初,全国已发现矿产 171 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共 158 种,矿产地 2 万余处,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矿产资源大国和矿业大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彭苏萍在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报告中 指出,在全国已探明的化石能源资源储量中,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所占比重分别为 94% 、 5.4% 和 0.6% , 这种富煤、少气、贫油的能源资源结构,决定了中国能源发展必须以煤炭为主。他还指出, 中国煤矿开发过程中遗弃很多煤矸石和固体废弃物, 堆积固体废弃物失稳导致了许多灾难事故,对土地与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中东部平原区人口稠密、土地资源稀缺,大多数煤矿在平原地区开采引起地表沉陷、积水,迫使村庄搬迁,从而加剧了人地矛盾。西南部分地区煤质差,很多煤中含硫量高,一些煤矿中含有砷、氟、放射性等有毒有害元素,污染较重。北方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退化、荒漠化问题进一步加剧。 胡振琪教授在中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回顾与展望报告中 也指出, 近年来,矿产资源开采在为国家贡献大量能源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比如,矿产资源开采导致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大气污染源主要来自煤、煤矸石、尾矿、自然粉尘、扬尘和一些易挥发气体,其中矸石堆自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大气污染源。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李培军在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机理与生态修复报告中指出, 矿业活动还会产生各种废水,煤矿和各种金属、非金属矿的废水以酸性为主,并多含大量重金属及有毒、有害元素。大量废水未经达标处理就任意排放,使地表水、地下水及土壤受到污染。此外,矿产资源开采破坏了大量耕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生态恶化。矿山开采造成的土壤污染以金属矿山危害最为严重,金属矿区和冶炼厂三废排放使金属废弃物向土地系统转移,并在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汇集、残留于土壤环境中,通过迁移作用影响作物生产,进而直接造成对生态安全、食物安全、人体健康、环境质量和社会安全等的严重影响。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已开始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产品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全国受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农田达 3.6 10 7 hm 2 ,受重金属污染的农业土地约为 2.5 10 7 hm 2 ,其中,严重污染土地超过 7 10 5 hm 2 ,有 1.3 10 4 hm 2 土地因镉含量超标而被迫弃耕。全国每年因土壤污染而损失的粮食达 1.2 10 10 kg 。土壤污染不仅导致大气和水体环境污染,还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必须对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污染土壤修复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中国土壤污染呈现如下特点:① 污染面积增加明显,一些地区土壤污染由局部污染开始呈连续分布污染;② 污染物种类增加,复合污染特点日益突出;③ 污染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部分污染物来源尚未查清;④ 城市土壤污染严重;⑤ 矿区、工业基地土地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在东北老工业基地,高强度矿山资源开发,化工 - 石油 - 冶金 - 制造 - 煤炭等重化工业密集建设,污染治理滞后,已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及水质性缺水、土壤污染、水 - 土 - 气混合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已成为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开展环境污染形成机理及生态修复研究已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 2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研究进展 胡振琪教授指出 ,中国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问题处于自发探索阶段;之后陆续颁布 le 一些关键的政策法规。 1988 年颁发的《土地复垦规定》实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由用地单位和个人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 20 世纪 90 年代是试点示范阶段,当时的国家土地管理局进行了许多试点工作,国家环保局做了一些矿区生态环境破坏的调查研究,并开始对矿产资源开发征收矿产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目的是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察、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财产权益。 1997 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对矿山开发中的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做出了具体规定,要求不能履行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责任的采矿人,必须向有关部门交纳履行上述责任所需的费用。 1998 年颁布的《土地管理法》规定: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缴纳土地复垦费,专项用于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应当优先用于农业。 由此产生了国家投资的开发整理复垦项目。 2006 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土地复垦前期管理,做好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评审和报送审查工作; 2009 年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采矿权申请人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时,应当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而《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 - 2020 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08 - 2015 年)等都对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中国矿业大学国土资源研究所教授卞正富 关于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基础研究的思考的报告 认为, 近 20 多年来,中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在理论和技术两个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理论研究方面,在 土地破坏机理、复垦土壤生产力模型、土地复垦界面演替、残余变形预测、矿山区域土地与生态价值评价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如果没有这些理论为指导,复垦工艺、复垦技术、具体的采矿措施就不可能提出来,或者提出来也不一定有依据。在技术上,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源头控制,一是事后治理。源头控制主要包括 采矿 - 复垦 - 生态恢复一体化,地下开采矿山排矸与塌陷区复垦一体化,充填采矿控制沉陷与复垦一体化等。事后治理是指针对开采导致的沉陷土地所采取的复垦技术,主要包括 非充填复垦和充填复垦两类技术。非充填复垦根据积水状况与地貌特征,大致分为疏排法复垦、梯田(或台田)式复垦及平整土地工程技术复垦。填充复垦主要是利用 煤矸石充填、粉煤灰充填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如城市垃圾和河泥等)充填,还包括挖深垫浅、深耕改良、微生物改良及复垦土壤重构技术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付梅臣在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报告中 指出, 土地复垦是资源枯竭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主要途径,尤其对东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更具潜力。因为东部地区有些地方地下潜水位比较高,沉陷后,在沉陷深部位存在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增添了水域生态系统,生态景观异质性增加。复垦时,首先,采用挖深垫浅的工艺流程,可以建立高效基塘生态农业系统,同时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增加生态位,建立良性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系统,更好地发挥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其次,发展湿地公园和郊野公园。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土地复垦方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边缘的沉陷地规划为湿地公园或郊野公园,可以为城市提供广阔的生态腹地。这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应考虑如何将水系、绿带等生态用地融入城市发展空间,另外还需做好景观功能的分区和景观类型划分,提前做预复垦或预规划的方案。第三,发展矿山公园。这需要对矿山旅游资源配置进行全面规划、评估,应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的大、中型矿山,或者历史价值、矿山遗迹保护好的的矿山规划矿山公园。一般说来,这些大、中型矿山的采矿设备、采矿场景以及地质景观等都具有教育意义和科普价值。此外,还应加强矿山旅游产品的定位与开发及矿山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监测。针对露天开采矿山和井工开采矿山类型的不同,矿山公园的定位与开发也不尽相同。 付梅臣教授 指出 , 资源枯竭矿区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 是一项综合应用技术。从类型来说,主要包括 农田复垦技术,河流水系修复技术,湿地修复技术,水体修复技术,村落恢复技术,山体恢复技术及林地重建技术等。农田复垦技术要解决内部组织协调(田块、廊道)和外部组织协调(农田防护林、道路、沟渠)问题。对于非积水塌陷区,可直接平整利用或自然恢复利用;对积水较深区域,则可采用挖深垫浅法,建立塘基式农田;对未稳定沉陷区,则需要预复垦。河流水系的修复不仅要做好水系疏通与河道修复,还需做好地表植被保护与建设,这样才能使整个水系长期保存下去。同时还要做好矿山水处理与利用,特别是在一些缺水的地方,要注意把矿井水综合利用起来。湿地修复技术可以与湿地公园和其他水质修复结合,在修复过程中,离城市比较近的地方一定要处理好积水区的主体处理与造景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今后建公园再造假山,应提前做好规划。另外,要处理好地表植被恢复与造景、道路系统改造与景观连通,以及采矿遗迹保护与改造的关系。可以采用水体修复技术在积水区建立生化塘,并通过配置动植物以净化沉陷积水水体。对于位于塌陷区的村落,可采用村落恢复技术,在迁村并点时注意保护、规划村落,发展中心村,节约用地,维护乡村特色。 ,矿山尤其是露天矿采矿时常常会破坏山体,可采用山体恢复技术对 山脊生态廊道进行修复,保持山脊线的自然连续性, 并尽可能留出更宽的视线通廊。此外,还要恢复并重建山体的自然生态植被。 在矿区的 矸石山、积水区边缘、鱼塘堤坝、河流与道路两侧,可采用 林地重建技术合理布局林地 ,科学规划树木的种植,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注意煤矸石山抗旱栽植问题 。 胡振琪教授进一步指出 , 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主要包括 采煤沉陷(塌陷)地复垦技术、露天矿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尾矿库复垦技术、土地复垦信息系统、土地复垦管理技术、 3S 技术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监测、评价)、生物复垦技术、污染土地修复 等。 3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面临的困境 胡振琪教授指出 ,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是一个交叉学科,涉及土地、环境、矿业、农业等多个学科,目前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面临诸多挑战。该领域的 名词概念多、不统一;管理存在交叉重叠现象,缺少协调的机制和机构。例如,在矿山开采生态补偿方面,本来补偿的目的是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到或超过原生态环境生产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对造成环境污染者收费或对损失价值予以经济补偿,政府生态管理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交叉、分工不明确,导致了管理者对采矿企业生态补偿行为的监管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 目前,中国的矿区究竟破坏了多少土地,有多少土地需要复垦,全国到底有多少矸石山?这些问题尽管有统计数据,但数据的真实性存在很大质疑,需要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监测、诊断、预测、预警。当前,我国的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尚缺乏革新,矿 - 粮复合的采煤塌陷与粮食生产矛盾巨大,距二者兼得尚有很大差距 ; 煤矸石山的污染治理也存在技术盲点 。 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魏忠义认为,对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学科定位,目前最紧迫的是归纳出土地复垦理论体系,作为一个核心理论指导。现在许多问题都是由于没有理论指导而产生的,谈理论倒不一定非得归属哪个学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白中科在生态脆弱矿区生态恢复重建的方法与关键技术报告中指出,应淡化矿区土地复垦的学科问题,强化矿区土地复垦的科学问题。集成不同学科的复垦与重建技术,从源头控制矿区污染,将有利于中国不同类型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的诊断,以及矿区复垦土地生产功能、环境功能和生态功能恢复对策的正确选择。 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国家土地复垦研究中心中西部中心主任 Chugh 教授也认为,土地复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如果把它放入单独某一个学科,会有一些风险。比如现在培养研究生,可以从农业科学、土地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招收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教育和培养。 李培军研究员认为,土地复垦在学科上的确没有必要过多争论,但还是要尽可能明确一个学科定位,否则申请国家项目、申报奖励都将没有归口。他同时认为,更重要地是搞清楚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内涵。例如,辽中地区整个生态环境状况一般,它正好处于辽宁东部山区和辽河平原交界处,矿山开发使一座座矿山变成了生态退化的板块,复垦并不是简单地把它恢复到原貌,而是把一个个生态退化的板块变成具有生态服务功能、辐射能力强的生态岛。现在复垦的内涵很深、很广,要做一些新的思考。现阶段把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并列起来是一个很好的提法,在并列的前提下可以对它们的内涵做一些扩展,在内涵扩展前提下进而可以对研究的内容与对象做一些相应的调整。这样,自然而然就深化和丰富了原来意义上的复垦内涵。 4 国外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经验借鉴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土地复垦率均达到 50% 以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这得益于这些国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地复垦制度。 根据美国有关土地复垦法规,凡具有毁损土地的商业行为,都有复垦的义务,这有些类似于中国的谁破坏,谁复垦政策。美国的土地复垦起源于民众对露天采矿所引起的生态和人居环境破坏的关注。露天采矿业发展初期,由于规模和范围比较小,公共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矿区发展对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露天采矿业发展,采矿业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露天采矿业土地管理与复垦问题成为环境保护的焦点之一,美国一些州的民众和民间团体开始关注露天采矿的土地和生态环境问题,强烈呼吁制止露天开采,要求恢复破坏了的土地和生态环境。这由此迫使一些州政府和立法机构不得不考虑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以限制矿业主采矿对公共环境的破坏行为,促使矿业主恢复对业已破坏的土地生态和环境。 1939 年,西弗吉尼亚州首先颁布了第一个管理采矿的法律 《复垦法》( Land Reclaim Law )。 1975 年止,美国已有 38 个州制定了有关土地复垦法规,其余州则制定了土地复垦管理条例; 1977 年 8 月 3 日 颁布了第一部全国性土地复垦法规 《露天采矿管理与土地复垦法》(下称《复垦法》),以法律规定为依据确保履行土地复垦义务。这些法律或管理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对土地复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采矿破坏的土地得到控制,采矿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 《复垦法》的要旨是从法律上规定矿业主开采土地若造成了破坏,必须恢复到原来状态,不得对公共环境造成危害。为此,美国联邦法律规定,经批准的采矿区,开采前必须有包括地质、地形、土壤状况、植被种类密度、野生动物种类密度、地下地上水等一系列详尽的调查记载。同时要求边开采边复垦,采矿结束后经过几年复垦整治,已经恢复到开矿前状况,即向相关部门申请验收。每 5 年为一个检验期,未通过检验的需再恢复 5 年才可进行第二次验收。从总体上,美国已经建立了一整套土地复垦机制。美国的复垦标准和要求也相当苛刻。针对露天采矿,包括从环境保护、自然景观恢复到消除对土地生态和周边环境的污染,土地复垦标准涉及矿山废弃物处理、采矿土地恢复诸多方面的内容。 Chugh 教授在美国采矿与土地复垦报告中指出,美国实行采矿许可证制度,包括露天采矿许可证、地下采矿许可证。若不持有州管理机构或者内政部颁发的许可证,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进行新的露天采矿作业或重新打开、开发已废弃的矿井或矿区。尤其是在申请许可证时,开采者还必须对采矿和复垦对矿区及流经矿区的水可能产生的后果予以评价,并提供采矿后的复垦计划。通过实施这种许可证制度,可以有效地保护矿区周围诸如空气、土壤、水、植被、动物等环境,从而切实保护好公民的权利以及矿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及其相关权利。 许可证签发之前,申请者必须收集大量采矿和复垦的环境、资源信息数据,以回应如下这类问题:是否有必要进行这样的采矿行为?如何进行采矿?如何进行复垦?将采取何种措施使采矿行为对当地水资源的影响最小?所实施的相关措施是否有利于保护环境?如何保证采矿行为及之后的复垦行为能够有利于恢复环境?一旦实施了采矿行为,还要随时回应并妥善解决下述问题:采矿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如何?有哪些潜在的水文影响以及破坏程度如何?是否采用了相关的监测措施?可能产生哪些污染,以及对水质和当地社区的污染影响如何?针对排放的废水和沉淀物制定了哪些控制规划?经过上述申请和论证,有关部门据此确定此采矿行为能否保护环境,能否保护濒危的物种,是否有助于保护鱼类和野生生物,并最终决定是否颁发开采证。在美国,管理者重点强调的是煤实际上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而土地却是永久性资源;采矿只是一个短期行为、临时性行为,因此,需要确保在采矿行为结束后,通过这样一个许可证,采矿企业与当地政府形成一种合同,最大程度地保护当地环境及水资源,使这片土地重新恢复到原来的状况。 采矿业对矿区 环境和景观生态 环境的破坏是不可否认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生态的永久性破坏。德国的矿区景观生态重建的成功经验证明,通过合理的整治和复垦规划,这种损害是可以恢复的。 德国最早的土地复垦记录出现于 1776 年,当时的土地租赁合同明确写明采矿者有义务对采矿区域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系统地对土地进行复垦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 。德国的土地复垦可分为 4 个阶段:第一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中期)的土地复垦主要是试验性地植树、造林。第二阶段始于 1946 年。战后的德国百业待兴,对煤炭的需求量急剧加大,对土地的占有量也随之加大,政府发现对环境的重建不容忽视,并首次将在矿山企业开采过程中和完成后,应保护和整理地表,重建生态环境写入法律。第三阶段自 20 世纪 60 年代初至 80 年代末。 60 年代前西德对林业复垦的状况进行了改进。一是把早期种植的杨树砍掉,取而代之的是橡树、山毛榉、枫树等。二是随煤炭开采力度的加大和矿场的迁移,土地复垦不再是植树造林,而是兼顾多种用途。而前东德在 60 年代主要是林业复垦, 70 年代开始重视农业复垦, 80 年代则因对煤炭的开采力度不断加大,所造成的土地和环境损害随之加重,但由于资金短缺无力进行土地复垦。东西德合并后,土地复垦进入第四阶段。由于生态意识增强,政府逐渐重视重构生态系统。目标从以林、农业复垦为主,转向建立休闲用地、重构生物循环体和保护物种,即所谓的混合型土地复垦模式:农林用地、水域及许多微生态循环体协调、统一地设立在一起,从而为人和动、植物提供较大的生存空间。成功的例子是汉巴赫矿区外排土场的复垦,如今,该外派土场已被重建成为一个别具特色的风景区。 德国的生态重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可操作体系,它所遵循的原则是:将现存的和潜在的威胁到人类和生态的危险彻底根除掉。根据德国矿产资源法,矿区景观生态重建和对矿产的勘探、开发和开采均属采矿活动的组成部分。土地复垦不仅是将损坏和压占的土地恢复到可利用状态,而且要重建良好的矿区环境,使新的景观在许多方面相似甚至优于开采前的状况。景观生态重建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从对矿产的勘探和开采,直到优良而健康的环境在该区域内重新生成为止,使土地被赋予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用途。德国景观生态重建目标可归纳为: ① 根据规划进行有序治理;通过恢复、重建富于变化和多用途的新景观消除采矿造成的不良后果; ② 通过复垦,重建一个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 ③ 在满足社会和生态的要求下,使开采占用的土地与复垦的土地达到动态平衡。 在澳大利亚,采矿被认为是一种暂时性土地利用方式,而土地复垦就是要将干扰过的土地恢复稳定和有生产能力,且适合社区或社区能够接受的状态。澳大利亚的土地复垦一般要经历初期规划、审批通过、清理植被、土壤转移、存放和替代、生物链重组、养护恢复、检查验收等阶段。同时,澳大利亚还执行复垦保证金制度,这使得该国的土地复垦卓有成效。例如,新南威尔士州 Bridge Hill Ridge 曾经的砂矿区,经过复垦后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现已归入 Myall Lakes 国家公园。 许多其他国家也都有各自比较完善的 复垦制度,如巴西的退化土地复垦计划、西班牙的采矿破坏区复垦计划、加拿大安大略省的闭坑计划等。这些制度在有关的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说明,有的甚至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保障其得以贯彻执行。 5 实践案例 中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东部等地,是全国 最大的老工业基地、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原油产量占全国 46% ,石油加工占全国 26% ,钢铁产量占全国 14% ,有色金属占全国 11% ,商品粮占全国 1/3 。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李培军研究员结合霍 林河煤矿和辽宁省菱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与土地复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认为 目前减缓退化问题的主要手段依然是复垦和重建,但对一些化学污染较为明显的地区,应将修复、复垦、重建结合起来。如果不考虑对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修复,即使重建生态系统,风险也很大,可利用的方式和途径也会受到严重限制。而且,污染胁迫在一定程度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恢复、生态重建应尽可能与污染物减量化和生态利用相结合,使其资源化。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对当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都将做出重要贡献。 霍林河煤矿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西北部, 是中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 矿区地质地貌为山地丘陵、堆积台地、冲积平原,属中温带温凉地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 0.1℃ ,年平均降雨量 383.39 mm ,蒸发量 1 544.2 mm 。 霍林河煤田产褐煤,探明储量为 130.14 亿吨, 煤矿开采规模为 3.010 7 t/ 年。 随着霍林河煤矿的发展, 1985 年 11 月,国务院批准建立霍林郭勒市。 霍林河矿区开采、霍林郭勒市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对霍林河造成了严重威胁。 矿区工业废水 3 000 m 3 /d, 生活污水 6 000~8 000 m 3 /d ,总量约 10 000 m 3 /d 。经研究,利用城市污水土地处理工程、污水慢速渗滤土地处理工程、排土场复垦示范工程, 生活污水经过一级处理后,加氯消毒,建成 400 万 m 3 容积的污水库,在灌溉季节将污水库的水提出来,一部分自流,一部分提灌。 大部分污水通过布水系统灌溉人工林地,灌溉林地 1 万亩以上,慢渗区杨树、樟子松、落叶松林的生长量比对照要高出 30% 以上,有效地解决了水环境污染问题。 霍林河煤矿 采用单斗挖掘机采装、自卸汽车运输开采工艺,沿煤层倾向方向全长拉沟运输,用推土机推平倾向拉沟。建矿初期,剥离物完全外排, 1992 年开始内排。现有矿山外排土场 4 个,占地 17.3 km 2 ,总排土量 6.0 10 8 m 3 。 在排土场复垦研究中,通过苗木筛选、菌根及保水剂等试验,发现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可能使用当地土著品种和适生品种,就近筛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品种。 八五、九五期间,通过在霍林河露天矿排土场建立面积达 40 hm 2 的示范区,探索出适宜于半干旱地区排土场平台、边坡与坡下治理的综合技术体系,目前复垦面积已超过 100 hm 2 。 菱镁矿是中国的优势资源之一,其储量、产量与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辽宁是中国菱镁矿储量最集中的地区,海城、大石桥等地菱镁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 85% ,占世界总储量的 20% 。这些地区菱镁矿开发利用历史悠久,开采强度高、规模大,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李培军 课题研究组以辽宁省镁矿资源集中地区为研究目标,旨在研究、解决下述问题:探明矿山环境破坏与污染的范围、程度及其危害,建立矿区生态恢复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板结层形成机理,为缓解矿区土地退化和控制板结层形成提供理论依据;筛选出适宜于菱镁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种类,开发推广相关技术,实现植被的快速恢复;研究菱镁应用生态工程方法修复矿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污染土壤与废弃土地,提供菱镁矿区不同土地类型复垦技术与示范工程。他们在具体研究中,根据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板结层厚度、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镁含量、水溶性钙镁比、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建立菱镁矿区土壤修复与植被快速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逻辑信息分类法对上述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和量化分级,判定影响菱镁矿区土壤修复与植被快速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课题研究组调查的区域为海城、大石桥多家镁矿石开采加工企业及其周边地区。调查点 pH 值范围在 8.76 ~ 9.34 。受镁粉尘污染较轻地区的 pH 值在 8.7 ~ 8.9 ,而矿石运输沿途、矿石冶炼厂以及排土场等地受污染较重, pH 值均超过 9.1 ,最高可达 9.34 ,表明镁尘污染严重地区的土壤已严重碱化。镁在土壤中以 Mg(NO 3 ) 2 、 MgCl 2 、 MgSO 4 、 Mg(HCO 3 ) 2 的可溶态和 Mg(OH) 2 、 MgO 的不可溶态存在,各形态间可相互转化。可溶态镁进入土壤胶体中进行离子交换,可改变土壤交换性能和盐基饱和度,过量的镁可能以 MgCO 3 状态在土壤表面结层形成硬壳,改变土壤理化性能,破坏土壤团粘结构,使土壤 pH 值升高 pH 值达 8 ~ 10 时,土壤将发生次生盐渍化。距菱镁矿开采、冶炼排放源 300 m 以内范围为镁粉尘排放源的重污染地段; 300 ~ 1 200 m 范围为中污染地段; 1 200 m 以外范围为轻污染地段。 板结层形成趋势分析表明,粉尘不断沉降造成板结层变厚,主要体现在中层硫氧镁盐拦截向下迁移的物质、碳酸镁大量积累,而受蒸发和板结层密封作用影响,底层碱式碳酸镁不断增加。板结层修复对策包括: ① 生物方法:增加植被覆盖度、苗床抚育。该方法具有生态补偿功能,能够阻挡粉尘进入土壤,控制板结层形成; ② 物理方法:机械式破除、减少耕作。这种方法简单直接但费时费力; ③ 化学方法:通过施撒磷石膏、有机土壤添加剂、 PAM( 聚丙烯酰胺 ) 延缓板结层形成,为生物修复提供保障。但是,这种方法会产生二次污染且成本高。 为比较改良剂对板结层结构以及渗透性能的影响, 李培军 课题研究组选取 CaSO 4 、 PAM 、 Ca(H 2 PO 4 ) 2 作为改良剂,采用轻烧 MgO 粉末均匀撒在土壤表面,投加改良剂,比较渗透速度和板结层结构变化。研究表明, MgO 粉尘形成板结层后明显降低土壤渗透速度;添加 CaSO4 土壤渗透速度降低,但随着干湿交替次数上升,渗透速度降低;添加 CaSO 4 +PAM 后改良效果优于 CaSO 4 ; Ca(H 2 PO 4 ) 2 使得土壤渗透速度随干湿交替次数上升而增加,具有潜在的改良效果;增加 PAM 后尽管初始渗透上升,但渗透速度随干湿交替次数上升而降低;仅施加 PAM 时,虽然第一次渗透时最终渗透速度非常低,但随着干湿交替次数上升,达到最理想的改良作用;本实验说明 PAM 对板结层土壤渗透改良效果最优。 土壤修复须采用糠醛渣、磷石膏等改良镁污染土壤的性质, 平地整坡以 解决平压问题 ,以土著植物为先锋物种改善适种环境。 6 结束语 1)中国科协长期致力于倡导学术争鸣的风气,《科技导报》也在努力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学术研讨、学术争鸣,激发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在 2008 年 7 月 9 日 成功举办首期学术沙龙 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 的基础上, 《科技导报》第 2 期学术沙龙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机遇与挑战再次关注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并期望就此问题予以更加深入的研讨。 2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在为国家贡献大量能源的同时, 也对耕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使我国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经过 20 年的发展,无论是从政策法规,还是理论研究、技术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鉴于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属于多学科研究领域,综合相关学科优势进行联合攻关,对于该学科理论体系的完整构建和实际生产的有效应用,继而促进该学科的进一步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紧迫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 彭苏萍 . 中国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 . 科技导报 , 2009, 27(17): 1. Peng Suping.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9, 27(17): 1. 胡振琪 . 中国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 科技导报 , 2009, 27(17): Hu Zhenqi.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9, 27(17): 卞正富 . 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 . 科技导报 , 2009, 27(17): Bian Zhengfu.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9, 27(17): 付梅臣 , 吴淦国,周伟 . 矿山关闭及其生态环境恢复分析 . 中国矿业 , 2005, 14(4): 28-31. Fu Meichen, Wu Ganguo, Zhou Wei. China Mining Magazine , 2005, 14(4): 28-31. Lange S, Stormer A. Der BetriebsplanInstrumentarium fr die wiedernutzbarmachung //Pflug W. Braunkohlentagebau und Rekultivierung. Berlin : Springer, 1998: 68-77. 陈广仁 , 苏 青 , 吴晓丽 , 等 . 加强震后生态评价 , 促进灾区生态修复 . 科技导报 , 2008, 26(15): 19-26 Chen Guangren, Su Qing, Wu Xiaoli, et al . Science Technology Review , 2008, 26(15): 19-26 (本刊记者吴晓丽,朱宇,陈广仁,苏青,齐志红)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13602 次阅读|2 个评论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青年呼吸学者沙龙活动纪要
DrSun 2009-7-8 12:55
2009年7月6日下午,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在丰联广场举行了沙龙联络员(通讯员)会议,来自北京地区十余家教学医院和三甲医院的呼吸科主任、学科骨干和青年学者到会。会议由孙永昌教授主持,沙龙主要发起人、北京朝阳医院院长王辰教授及其他多位沙龙老联络员和积极分子纷纷发言,对沙龙的组织形式、新老交替和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了保持沙龙组织成员的年青化,各单位的名老联络员纷纷退居二线,推荐产生了新一代沙龙联络员。到场的各位青年才俊年龄都在40岁以下,都是各医院的学科骨干,言语之间并无老一代青年学者的顾忌,对沙龙的更上一层楼显然都信心十足。经王辰教授提议,推举孙永昌教授担任呼吸沙龙新一代联络员的总召集人。 北京青年呼吸学者沙龙已经走过了12个年头,在老一代沙龙发起人和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下,呼吸沙龙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北京地区呼吸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均与沙龙一起成长。到会的各位老联络员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参加以后的沙龙活动,更期待年青的联络员发扬传统,积极创新,把沙龙活动办得更活泼、更有吸引力、更富学术水平。 (详细内容请参阅即将发行的沙龙通讯)
个人分类: 学术交流|4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遇与挑战——科技导报社成功举办2009年第1期学术沙龙
suqing1961 2009-5-21 00:56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遇与挑战 科技导报社成功举办2009年第1期学术沙龙 2009 年 5 月 18-19 日,科技导报社 2009 年第 1 期学术沙龙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在北京西郊宾馆成功召开。本期沙龙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所长胡振琪教授主持,会议主题为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机遇与挑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丹麦等 30 余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出席,以及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 20 余位研究生列席。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科技导报社社长、主编冯长根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乔建永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做了题为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战略的引领性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朱旺喜 博士和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 司黄圣彪 博士分别从国家战略需求角度进行了相关介绍。 美国南伊利诺斯大学教授 Y. P. Chugh ,德国 Freiberg 科技大学教授 Carsten Drebenstedt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973 首席科学家李培军研究员,以及主持人 胡振琪 教授等 10 余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专题报告。 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我国 95% 以上的能源、 80% 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 70% 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都来自于矿产资源。而 矿产资源开采在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和原料的同时,也对耕地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确保 18 亿亩耕地是耕地保护的一根红线。而环境安全、生态安全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资源开发向深部、西部的战略转移更是将生态环境保护及采后重建的研究提上议事日程。今年,适逢我国《土地复垦规定》颁布 20 年,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迫切需要总结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理论、技术、实践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并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凝练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探讨土地复垦未来科学发展的道路和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 本次会议从论文发表、科研项目及成果、理论与技术进展、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了我国 20 年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回顾,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内容涵盖东北老工业基地、煤矿、金属及黑色矿区、资源枯竭矿区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进展及问题,并分别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学科定位和科学、理论问题,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政策保障及技术标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监测、评价、预警、规划以及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及装备等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时还就相关领域的重点问题和关键技术展开了深入研讨,最终形成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十二五发展战略建议。 此期沙龙营造了一个非常良好的研讨环境和交流氛围,搭建了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畅所欲言,促进了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相关学科的发展。《科技导报》将就本期学术沙龙举办特刊。
个人分类: 编辑心得|4308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信所第五期青年学术沙龙:文献标引与领域词汇获取相关主题
timy 2009-4-14 12:53
关于举办中信所第五期青年学术沙龙的通知   题目: 文献综合自动标引与词语聚类研究 时间:4月17日(周五)下午2:00 地点:中信所办公大楼333室 承办单位:研究生部 形式:沙龙以研讨为主,拟请暨南大学副教授刘华博士做主题发言,报告大纲如下:     1. 基于关键词主题度的文献综合自动标引研究 良好的信息组织和资源表示是高质量信息利用的基石,文献综合自动标引,即类目、主题词和摘要的标引,是信息组织和资源表示的核心。 目前,文献自动标引基本上是类目、主题词和摘要分别标引,分成三个研究领域:文本分类、主题词标引和自动文摘。 实际上,文献综合自动标引有其共同基础,例如,文本分类的关键步骤类向量构建是基于词语权重计算和选择的,主题词标引更是直接以主题特征明显的词语为标引项,自动文摘的句子权重计算也以词语权重计算为基础。因此,文献综合自动标引都是基于词语权重计算,力图凸显主题特征明显的特征词(如领域术语)。三者在关键词主题度计算的基础,可以合而为一。 关键词是标识和表达文档主题概念的词语,关键词的主要特征是主题性。针对关键词的领域不均匀性和邻界域两个特征,提出并模拟计算了关键词表征文本主题特征程度的主题度。以关键词及其主题度为领域知识,完成了一个文献综合自动标引系统,集成文本分类、主题词标引和自动文摘功能。    2.  词语聚类研究 领域知识获取是文本处理中的基础关键技术,目前,有许多方法来获取领域词语,主要分为两类:基于规则和基于统计的。基于规则的方法主要利用人工构建好的领域知识在大规模语料中利用模板匹配的方式获取领域词语。也有一些知识库主要依靠专家手工构建,如WordNet、HowNet。基于统计的方法简单快速,主要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领域词语获取,如基于Bootstrapping、互信息、TFIDF等的领域词语自动获取。 本报告将简要介绍如何利用大规模分类语料库中关键词标引的特征提取方法自动获取领域词语。并演示相关的实验结果。 主题发言人介绍 : 刘华,男,1975年生,博士、暨南大学副教授。1998年从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学士学位,爱好文学;2002年从云南师大毕业,获硕士学位,主攻语言学;2005年毕业于北京语言大学中文信息处理专业,师从张普教授,获博士学位,主攻计算机软件和计算语言学。 目前主要从事信息组织、信息检索、数据挖掘及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在文本分类、主题词标引、自动文摘、新词语发现和词语聚类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曾参与或主持的项目包括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十五科研课题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在研)、国家语委项目(主持、在研)、广东省社科项目(主持、在研)等。近3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EI、ISTP收录论文3篇。 参加人员:中信所学术沙龙成员,所内广大青年职工。 所学术委员会 所青年学术沙龙 2009年4月13日 欢迎感兴趣者参加,并能参加讨论。
个人分类: 同行交流|4644 次阅读|0 个评论
藏龙小诗:学术沙龙
huabolin 2008-10-24 18:30
中信所举办青年学术沙龙,遂附小诗一首。 学知践行登舞台,术业专攻塑品牌。沙戈沼泽汲甘露,龙吟虎啸唱未来。
个人分类: 诗词对联|4041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信所第二期青年学术沙龙之回忆
timy 2008-10-22 16:17
10月21日,中信所第二期青年学术沙龙在中信所419会议室召开。参加对象主要为博士后研究人员(中信所在站或出站博后和来我所工作的所外博士后)、所内青年研究人员、从所外聘请的客座研究人员、以及其他应邀参加者。会议还专门邀请了万方数据研究院孙卫总工出席。 记得去年来所里做博后时,与青年学术沙龙的发起人之一朱礼军博士进行过多次交流,一直有这样的设想,通过学术沙龙,邀请所内外的青年研究人员,增加相关方向研究人员的沟通和交流。终于在近一年后,也就是今年7月11日,在北京农科农科大厦那举行了第一期学术沙龙,当时的主题是本体技术讨论,重点讨论模块化本体技术。 经过酝酿,第二期学术沙龙定题为科研项目申请经验交流。主持人是张运良博士。这次讨论相对上次,是比较充分的。三个报告人(一位所外客座、一位所内青年研究人员、一位所内在站博士后)各自从自身申请项目的经历、申请书撰写、申请项目失败原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孙卫总工则对每个报告进行了点评,给出了项目申请的若干注意事项,并且提供了一则很重要的信息: 科技部开展10000个技术难题征集活动 ,希望大家都去努力一试。我个人感觉,通过这次沙龙还是非常有收获的。 最后分享一下所内青年研究人员化柏林的藏头诗,希望今后参加青年学术沙龙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注:由于刚办不久,还两次还是相对小的规模,今后可能争取更大规模),同时希望沙龙越办越好。
个人分类: 同行交流|4859 次阅读|3 个评论
最近的看似无关的两件事
zhangxw 2008-10-10 12:37
最近的看似无关的两件事 1. 事件 1 ,这是个敏感的 0 事件,即今年诺贝尔奖继续对我国的学者缺位。在体育、智力、奥林匹克数学等竞赛中屡屡获胜的我国,这个局面几乎让人说:中国科学界的水平比国外差得太多。 2. 事件 2 ,据中国科学院宋正海 20081008 说,他组织的天地人生科学讲座(已经延续了 18 年)被两院(科学院工程院)关注:这次天地生人学术讲座惊动了两院领导(中国工程院、中科院),故通知我,天地生人学术讲座不要再在自然科学史所举办。即一个延续多年的非官办讲座(沙龙)被关闭了。 3. 难道从第 2 件事情里找不到第 1 件事的答案吗? 4. 我感到,中国大陆在科学创新方面的根本问题是官科不鼓励创新精神、不鼓励怀疑精神、探索精神,甚至压制之。即我们缺乏从事科学事业所需要的社会土壤。我们的教育系统可以培养会背课文(定义、公式)的、会计算的、会外文的这些技术层面的人才,而且很出色。但是社会难容有创建的思想、做法、组织。所以我们在科学上只能学会国外的技巧。而拒绝吸收其本质性的科学精神。洋为中用,可以,但是与科学事业有本质联系的思想、观点、办事方法,却不能侵犯现有秩序。
个人分类: 一般科技.2.|5388 次阅读|6 个评论
加强震后生态评价 促进灾区生态修复
suqing1961 2008-7-28 08:58
作者:陈广仁,苏 青,吴晓丽,朱 宇,代 丽 本文将在《科技导报》2008年第15期发表 0 引言   2008年7月9日,《科技导报》首期学术沙龙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在北京召开。本期沙龙由国际著名生态学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科技导报》编委李百炼主持,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弗罗里达国际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3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位多位科研人员出席沙龙讨论,另有近20位在读研究生列席。与会代表就灾区生态系统监测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震后恢复重建中的重大生态学问题及近期与中长期的研究重点,生态学家在重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家园中应发挥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   本文结合本次沙龙讨论的内容,就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的特点、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生态评价的重要地位及作用、灾后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灾区生态修复的具体举措等进行综合评述,力图为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建议。 1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的特点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里氏8级地震 。截止2008年7月14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7 628次 。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湖南等省(直辖市)69 197人遇难,18 341人失踪 ,四川、甘肃、陕西3省受灾严重地区的民房、学校、医院等建筑及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遭到严重损毁,工矿企业、农林作物等蒙受巨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于2008年7月13日发布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报告,确定汶川地震极重灾区10个县(市),重灾区41个县(市、区),一般灾区186个县(市、区) 。这表明此次地震灾害十分惨烈,其救灾、重建工作的困难度和复杂度非常大。   四川大学西部开发研究院王益谦教授在汶川地震灾后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灾区位于中国东南与西北季风交汇区,垂直地带变化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为生物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创造了良好条件,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等生态功能的地位十分突出。王教授认为,该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及中国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其生态功能及地位非常重要,并在以下2个方面得以体现。   1)汶川地震重灾区生物多样性特征十分突出。从物种多样性来看,该区是动植物的避难所和南北生物的过渡区,保存了大量的古老种和特有种, 是整个东洋界植物区系最为丰富的区域。从生态系统多样性来说,灾区复杂多样的气候、地形、地貌及高差,形成了陆生生态系统、盆周山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丰富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从景观多样性来说,该区植被类型繁多,景观资源丰富多样,具有以地带性森林景观、森林季相景观、湿地景观、特有物种森林景观、稀濒兽类种群景观、稀濒鸟类种群景观为主体的珍稀特有物种生境景观、原始森林与湖泊或雪山冰川等复合景观等,分布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3个中国自然遗产保护区、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2)汶川地震灾区生态服务功能十分重要。该区域是岷江、嘉陵江、沱江、白龙江、涪江、青衣江等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区、水源补给区、水土保持区及区域生态安全的重要结点,其水电资源梯级电站的开发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大小直接影响到水电产业经济的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植被的防护功能是促进水电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信息研究中心鲍曙明博士在汶川地震的人口与经济影响评估的报告中指出,受灾情况及灾后评估需要确切、可靠、详实的统计数据,但汶川地震灾区的地形地貌、天气情况很复杂,遥感影像数据很难确切估计地面的受损状况,航拍效果也不理想,只能对局部地区进行粗略评估。汶川地震发生后,鲍曙明博士研究小组根据所开发的中国人口与经济数据系统,运用GIS技术,根据地震中心距离的空间分析、行政单元的空间统计分析、震感地带圈的空间分析,对该地区的人口分布、民族分布、教育状况、产业结构、经济水平等状况做出了初步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影响范围大,地震灾区人口密集度高,医疗力量薄弱,经济规模较小,生产恢复能力较差。他们的评估结果对及时、确切认识并评估地震灾害所造成的影响提供了帮助。 2 汶川地震对灾区生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在汶川地震的生态效应评估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灾区属于中国中西部横断山区的峡谷地带,悬崖峭壁林立,地质结构复杂,景观环境特异,水土流失、植被退化问题严重,人类活动干扰大,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是一类典型的生态过渡带,其地质灾害具有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等显著特点,并可诱发或直接导致各类环境问题。汶川地震造成了地形地貌变化、生态系统损失、耕地水土流失、动物栖息地破坏等严重后果,导致山川移位、山体裸露、河道堵塞、物种损失、植被破坏、生境隔离、环境恶化等,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胡振琪教授在关于汶川灾区生态重建的若干思考的报告中指出,汶川地震的主震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属于龙门山断裂带,其地质构造活动较为活跃,地形高差较大,松散的固体物质较多,是山崩、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的多发区。此次地震导致地形变化、山体不稳、土壤流失、植被破坏、水资源系统紊乱、房屋倒塌、农作物受灾、农业基础设施破坏、道路毁坏,严重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而且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更大、持续时间可能会很长,这已成为灾后重建的主要制约因素。同时,汶川地震断裂带是四川的富矿区,聚集着数百家矿产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汶川地震致使大批工矿企业遭受破坏,给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隐患。   王益谦教授指出,汶川地震灾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① 地质灾害破坏。截至2008年6月底,已排查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9 346处,隐患点威胁人数共计621 789人;② 生态系统受损。森林、草地、农田、河流等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主要生态环境功能、水土保持功能受到巨大破坏;动物栖息地破碎隔离、珍稀动植物死伤严重、原生植被遭到损毁,野生动植物生境受到严重破坏,水源涵养功能下降;③ 工业生产重创。地震重灾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化工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其中国控、省控重点化工企业就有45家。汶川地震使化工企业受到重创,直接威胁当地的经济发展及环境安全;④ 水资源服务功能受损。西南地区水能蕴藏丰富,水电开发曾使生态环境、经济移民、河流形态等付出巨大代价。地震使这些电站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加剧了当地生态修复及经济复苏的难度。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靳强副教授指出,地震的强破坏性颠覆了整个地区的建筑,灾区城镇污水、垃圾填埋场、废物处理场等严重受损,给当地环境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众多化工厂、采矿厂、危险品仓库等厂矿企业生产资料泄露,形成了巨大污染源,连日暴雨冲刷加速了渗流,加剧了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此外,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非常难治理,其污染具有潜在性、复杂性、持久性、长期性。 3 生态评价的地位及任务   《科技导报》副主编苏青研究员指出,生态系统是地球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岩石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等5个圈层构成。而灾后综合评估主要涉及地震灾害影响、地质地貌变化、次生灾害威胁、资源环境变化、人员财产损失、经济发展影响、灾后重建条件等。生态评价是灾区受损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灾后重建的主要依据,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只有充分了解灾区地质、生态状况,掌握灾后生态的变化趋势,才能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并完善重建规划,促进重建工作顺利、科学地进行。苏青强调,汶川地震灾区分布着30余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它们具有国家乃至世界性、历史性的重要价值,对其地质状况、生态系统、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等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评价及修复尤为重要;因此,生态评价必须早期介入,全面深入地展开。   王益谦指出,汶川地震使灾区生态环境质量受到一定影响:① 灾区农田大多处于河谷区域或山体中下部的坡地,强烈地震及其诱发的滑坡、山崩、泥石流等灾害,造成耕地大量损失,表层土壤质量降低,并加剧了土壤侵蚀的潜在风险;② 地震造成工矿企业污染物外泄、垃圾处理系统瘫痪等,对灾区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③ 大量岩石、土壤、泥沙、植物残体、部分腐烂动物尸体、生活垃圾和污水进入水体,威胁灾区生态安全;④ 灾后防疫过程中曾大量使用消毒剂、灭菌剂、杀虫剂,这些化学试剂通过雨水淋洗进入土壤,对灾区水环境、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影响。王益谦教授认为,在一段时期内,基于上述原因,灾区生态环境将存在恶化的趋势。   王如松认为,地震灾害实质上是一场生态灾难,强烈地震使人类常规系统不能适应栖息和劳作环境的偶然、急剧变动。汶川地震还引发了许多比原生灾害更严重的次生灾害,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重大地震灾害的生态影响的内涵包括人类生态、污染生态、疫病生态、城乡生态、农民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生态等。灾后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特征和格局,地质状况及次生灾害发生情况,对森林、草地、河流、湿地的影响,耕地损失及水土流失问题,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的损害等。灾后重建首先即涉及区域生态的评价及修复等问题,因此,应重视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受损情况等的评估,并加强对生态评价、修复、重建及保护的工程技术、保障措施、实施途径等的研究。   胡振琪指出,汶川地震使灾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大量山地植被、森林损毁使生态屏障受损,山崩、塌方、泥石流、堰塞湖等直接威胁灾区的群众生活、生产安全,并将直接影响灾后重建工作的进程及质量。因此,生态环境的评价及修复是灾区生产自救、家园重建的可靠先导、基本保障和物质基础。他认为,灾区生态重建需重视的主要问题有:① 重视生态调查及评价。应加强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损害、地质环境的状况及变化、土地资源的存量及损失、森林植被的状况及损失、矿区环境的状况及损害等的调查与评估,强化信息交流与共享,摸清灾区生态状况,掌握不同类型生态损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自然恢复区、人工恢复区,确定优先治理的区域及问题;② 加强地质灾害的及时监控。摸清灾区生态环境状况、建立危险边坡滑动远程监控系统是生态重建的基础。应重视生态环境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滑坡摄动力远程监测系统等技术,强化地质灾害的监控,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及损失;③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处置。耕地、林地生态系统及矿区环境的修复是灾区生态重建的重要任务。应加强塌陷地及地质裂缝的治理,重视已废弃矿山、化工厂、尾矿库、矸石山、露天矿场等的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强化污染场地的污染控制与修复。   靳强指出,水质污染修复是生态快速、科学重建的一个重要前提,也是灾区用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灾后重建中,土壤和地下水的质量评价、污染修复一定要先于建筑物的重建。应调查地震灾区厂矿企业所泄漏污染物的种类、特点、数量,针对其所处地质、土壤、水源的性质及特点,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污染治理及修复。同时还应加强灾区地质灾害隐患、动植物栖息环境、流域环境状况、乡镇重建地的环境特点及资源容量等的调查、评估,切实落实灾区生态修复及重建措施。 4 灾后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原则及建议   苏青指出,汶川地震灾区地理条件非常恶劣,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重建中可利用的环境资源非常有限。而根据生态学原理,利用生态修复与重建,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工程等技术,人为地切断生态系统退化的主导因子和过程,调整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可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潜力尽可能地修复至原有水平。因此,生态修复与重建是灾区重建的最佳途径。应加强生态评价工作,深入了解地质、工程条件,更好结合地理、环境状况来保护原生态、修复受损生态、重塑或重造人工生态,根据短期要求与长远目标区别对待、逐步实施的措施来指导规划及建设工作,从生态学角度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建议和技术支持。   王益谦认为,汶川地震加剧了灾区人地矛盾,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特别是,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龙门山断裂带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程度远高于东部。因此,灾后重建中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灾区东部水资源条件较好, 应尊重自然规律并加以人工恢复措施,促进生态环境较快地向好的方向发展;灾区西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生态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将继续退化,应采取移民等措施减轻对资源及环境的压力,并加强生态的人工修复;② 灾区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岷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更为缓慢。应加强生态环境恢复与建设,提高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有效遏止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在一些关键区域有必要通过人工干预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快速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③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和敏感、生态地位重要、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和自然条件恶劣等不宜人居的地段,要根据土地供给条件、水资源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创业致富潜力、产业支撑条件、城镇发展及移民安置条件、宗教及文化特色等实际情况,通过劳务输出、投亲靠友、社区迁移、就地或就近安置等措施,进行适度的生态移民。   胡振琪指出,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土地资源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汶川地震灾区本身处于山区丘陵地带,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资源异常宝贵。灾区重建中应关注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 摸清家底,规划先行。应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灾后重建搭建一个基础平台。除在有条件的地方编制各行政区内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外,可在急需土地治理的区域紧急编制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规划,确定开发整理复垦的目标和任务以及优先整治的区域,对重点治理区域(项目)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并尽快实施,以治理、复垦出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所急需的土地资源;② 进行高效、高质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技术的示范工程建设和推广应用。通过采用土壤重构、地貌重塑、地力恢复和设施配套等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技术,实现稳定的地貌,获得较高生产力的土地,开发利用尽可能多的土地资源,并通过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应用新技术,为生产自救提供基本的物质基础;③ 探讨、试验、示范地震灾后适宜于大田作物与蔬菜生产的土地复垦技术。诊断地震灾后耕地损毁的特征及其对大田作物、蔬菜生产的影响,探讨土壤重构与地貌重塑技术和高效施工工艺,开发适宜大田作物、蔬菜生产的土地复垦配套农业基础设施技术,促进农田、林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及服务功能的发挥。   靳强指出,水质的优劣与生态系统的好坏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和互为前提的关系。水质优良是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生态系统良好是实现长期、稳定优良水质的重要保障。但两者的地位并不完全对等,水质污染后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可较快地得到修复,而生态系统破坏后却需很长时期才能修复。目前汶川地震灾区地表水经检测似乎没有问题,但从专业角度看,地下水监测才是目前灾区水质污染监控的重点。为此,靳强认为:① 应加强土壤、地下水尤其是生活用水水源的水质检测,并需增加检测项目和检测频度;② 应采取易工程化的固定化技术,及早确定污染源并尽可能将污染限制于原发地,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③ 应采取有效的原位化学和生物氧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从土壤中去除目标污染物;④ 应对已造成污染的地下水,直接进行原位甚至异位处理;对仍未达到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启动适宜的水质安全保障技术。   苏青指出:① 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强化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加强河流河道、地下水水质、空气质量、次生环境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能力;② 卫生防疫、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应统一指挥、统筹规划、主次分明、科学治理,对环境危害大、影响范围广的环境污染问题要优先治理;③ 灾区重建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加强地震自然灾害的风险区划研究,对地震断裂带的建筑物作出建设规划,或禁止、或限制、或提出强制抗震要求;④ 应维护生态安全,使生态环境指标成为灾区生产力布局的基础条件,将环境评价作为灾区规划、重建的基本依据;⑤ 应重视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环境风险,避免产业整体布局不当所可能造成的污染危害;⑥ 重视灾区生态的自身修复功能,避免二次破坏及急功近利行为。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文华教授等在关于四川灾后重建城镇绿地规划和实施的意见的报告中指出,地震灾区出现了土层颠覆、混乱等现象,应科学处理震后废墟垃圾:① 对建筑废弃物要本着回收、利用的原则进行清理,为森林植被、绿化植物提供有一定营养和足够深度的土壤,保证植物正常生长;② 对无法及时清理的废弃物,应通过规划进行填埋,并做好填埋记录。填埋深度应在土层50 cm以下,在填埋土层上可种植根际较浅的灌木等植被;③ 适当使用适合植物生长的客土进行土壤置换,根据不同地段土壤的厚度、结构、质地、养分、pH等性状来确定适地、适树,并设计不同的品种栽植,以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园林绿化。   鲍曙明建议:① 加强自然灾害的预测评估分析,建立基于现代科技的灾害信息评估分析体系与共享平台,促进合作研究,完善大众参与机制,提高防灾减灾、预测预报的决策水平,尽可能减低灾害损失;② 加强灾后的动态跟踪,强化灾后损失精确评估分析,鼓励大众参与灾后重建规划,提高灾后重建的科学水平;③ 加强灾区生态和环境的自然恢复,避免灾区重建造成二次破坏或实施急功近利的形象工程。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琨指出,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的经济功能。生态修复并不是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原初状态,而是通过修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改善。生态修复应以整个生态系统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它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整体上的恢复与改善,要求人类的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相应进行变革,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协调环境人口容量、更好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王如松指出,大地震考验了人与自然自生、共生、竞生、再生的能力,并提供了积累调查、试验、监测数据的宝贵机会和经验,为地震预测、灾害救援、灾后重建提供了科学研究的机遇和资料。重建规划应从民居、乡村、城镇、流域、区域等不同尺度考虑,结合自然规律、生态原理、生产生活实践经验,通过重建实现宜居、宜业、宜行,并使重建后的设施经得住各种自然灾害和风险。这就给政府部门及生态学家、建筑学家、工程学家提出了新的使命和新的要求。生态修复不仅包括自然生态修复,还包括城镇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并不是要恢复到生态原状,而是一个促进生态适应、进化的过程。生态评价及修复重建须贯穿在规划、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防灾减灾是科研人员、规划者、决策者、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因素,须加强中央和地方、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部门和系统、当前和长远等利益及关系的协调,通过政府、企业、民众、研究机构、媒体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李百炼指出,汶川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给震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其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掺杂有人为因素。中国尤其是地方政府在过去的发展中过于看重经济,有急功近利的一面,因此,重建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因一些近期的利益和单纯的经济利益而牺牲长远的、整体的利益,灾后重建的紧迫问题和重要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资源的协调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灾区重建工作现正紧锣密鼓地展开,短时间、小范围内确定的重建规划,能否真正把生态环境、群众利益、当地现实和周边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科学、长远,这在目前恐怕还是一个疑问。灾后恢复重建应考虑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状况及生态环境,地域互助重建中应防止生搬硬套发展模式、盲目开发、重复建设、高污染企业转移等问题,不能急于求成。他强调,制订重建方案时,应重视深入论证、科学规划、公众参与,在抓好近期重建的同时,要强化中长期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应抓住灾后重建的机会,真正重视生态评价及修复工作,加强科学性、专业性引导,通过整体性生态环境综合评价,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进行规划,按生态系统的管理模式科学地进行重建。 5 灾后重建及生态修复的内涵及方法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科技导报》主编冯长根教授指出,汶川大地震警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生态问题,大地震也把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科技力量凝聚在一起了,昭示各领域科学家共同关注防灾减灾问题。生态评估和灾后重建问题是社会公众、政府、科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其着眼点、立场、目标可能有差异,对待理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的态度和方式可能有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希望能珍惜生命、保护环境,纠正过去发展及建设中在生态规划上的考虑不周之处,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正确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强调,科技界应集思广益,为灾区生态修复、乡镇重建作出较为清晰的目标判断,促进灾区重建工作科学、顺利、健康发展。   王益谦指出,灾后重建是整体性、全方位的,包括生态经济、社会、产业、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根据能源、资源等基础条件,依据原有基础、产业集群等发展条件,沿着道路、河流布局是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但重建中应结合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影响程度、范围、潜在风险对工农业的布局进行重新评价及适当调整。灾后重建并不是简单地归结为将震垮的建筑原地、原样修建起来,而应在更高的层面、用更新的理念重新对灾区进行规划建设。灾区重建及生态修复应重视以下方面的问题:① 调整工业布局。汶川地震重灾区是四川省乃至全国化工行业相对集中的区域,重建规划应重视化工、石化等高危行业的环境风险问题,充分考虑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污染物对大江大河、饮用水源地、集中居民区、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避免整体工业布局不当可能造成的污染事故风险;② 重视生态修复。有必要研究出台符合灾区实际,特别是符合受灾较重的区县实际情况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补偿渠道、补偿方式和保障体系。应侧重研究在流域上下游、生态保护和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生态补偿问题,为全面建立受灾区县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方法和经验;③ 实施生态移民。鉴于灾区恶劣的生存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有限的环境容量、地震灾后家园毁坏,实施生态移民势在必行;应调节优化生态环境容量与人口经济布局的关系,对不具备人类生存基本条件,生态环境问题、民族问题、贫困问题相互交织的地区,可通过实施生态移民,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促进生态环境修复及重建。   鲍曙明指出,人口迁移应与自然资源、社区资源、政府资源相结合及优化,而文化多样性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移民不能只考虑经济发展,还应考虑生态环境、资源存量、人口容量、生产条件、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等问题。应根据地质地貌条件、生态环境特点、资源承载能力,确定适宜人口居住和城乡居民点建设的地点、范围及产业发展导向。   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国际部副部长赵晓云指出,移民要考虑民族风俗、文化传统、生活观念、适应能力、年龄差异、教育条件、生态环境等问题,应使家庭经济、产业发展、社区文化、城镇重建有机结合。   苏青指出,应科学、理性地对待震后灾区的重建问题,应对灾区生态及生产状况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评价,征集、整合社会公众关于重建的意见及建议,充分发挥灾区民众参与重建的力量和作用。灾后重建规划应注意当地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移民问题应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以及当地民众的意愿和选择,避免采取简单划一的行政措施。对灾区群众的救助需要快速应急,而恢复重建则需要慎重远虑,生态保护地的恢复重建更应科学评估、审慎规划,可采取先专业再综合的评估办法,通过信息公开、程序公正、有效沟通、协调合作,加强地震、国土、气象、水利等部门的协调联合,促进地方、部门、系统、研究机构间信息、资源及利益的共享,防止地方主义、部门主义,避免重建工作中的重复建设和投入的一窝蜂。   靳强指出,地震灾区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可利用以下方法修复:① 污染初期、污染源附近的污染物浓度较高,可利用抽取-处理法集中处理;② 对固定污染物,可通过化学或生物渗透性反应墙处理;③ 对包气带土壤及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污染物,可利用空气注入-土壤气相抽提处理;④ 对浅层土壤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可采取植物修复技术治理。应重视研究水质修复与生态恢复的相互响应关系、土壤-水体系中污染物的迁移动力学规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控制和修复系统的优化等问题。   王文华等指出,绿地能美化城镇,还能带来生机和希望,易受灾地区绿地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可起到防灾减灾作用。灾后重建地区的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可持续发展,大片公共绿地要起到避震防灾作用,最大程度发挥绿地的社会服务和生态功能。绿地宏观规划中,绿地分布与人口分布应接近甚至重合,一定规模的住宅区要留出救命用地,在一定服务半径内应规划建造大型公共绿地或成片绿地,并将绿地连接形成廊道,通过采用乔灌草混交的种植方式,增大单位面积上的植物绿量,提升绿地的生态功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高建国研究员指出,森林在维持生态平衡、加强水土保持、提供动物栖息地、减缓灾害损失、促进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汶川地震灾区绝大部分是山区,林业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地震给森林及林产业带来巨大损失,应重视森林灾害损失调查、评价,以生态建设为主来加强森林修复及林业灾后重建。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研究员龚建华等在汶川地震抗灾应急现场信息实时获取与协同会商室研究的报告中指出,基于Java(J2SE和J2ME)、Apache Tomcat和Java 3D 、VRML软件,可设计公众参与式灾后重建协同平台,利用移动式协同虚拟会商室,通过多感知群体交互、数据组织与传输、协同过程共享、场景一致性维护、移动设备连接维持等,可促进灾害监测、评估及应急处置。该系统可帮助多方专家了解灾情及灾区需要并协同会商,从而给政府决策者提供直观的技术支持。   王如松指出,生态重建涉及到天人关系的反思,而目前在管理体制、技术、行为、认知这4方面都暴露出一定问题。地震及其次生灾害是复杂系统问题,在科学技术层面,须加强学科交叉、技术互补、系统运筹,在大尺度范围内对厂矿企业、水利设施、城乡选址、民居建造等规划进行生态、环境的战略评价,各地域、系统、部门、群体都应统筹考虑、科学决策,在重建中实现巧夺天工的效果。对生态问题的认知应防止宿命论的悲观主义、人类中心论的技术乐观主义两种极端倾向,通过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努力发挥自然界的修复及服务功能。   陈琨指出,对地震灾区生态评估应有积极方面、大范围的考虑。灾区重建与修复是在新的生态状况下取得新的平衡的问题,其着眼点不应只局限于汶川地震灾区,还应考虑全球变化及历史影响。生态问题的内涵很丰富、范围很大,包含环境、人口、资源等问题,不能将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等同起来,环境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保护环境并不等于保护生态。政府部门应公布汶川地震灾区调查报告及灾后重建的总体规划,并为直接参加规划的专家与社会公众、专家组成员与非专家组成员、主流专家与非主流专家之间提供对话机会,促进科学界及公众参与重建规划的讨论及完善。生态学界应重视生态评价及修复问题,促进科技界、社会公众、决策机构真正、科学地认识生态问题,使生态调查研究的成果切实发挥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 程学系 教授张慕圣指出,汶川地震造成众多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员伤亡惨重,并给生态环境带来极大隐患,表明此次灾害是典型的土木工程灾害。灾后重建工作中,应加强水电工程、工矿企业、城乡建筑等的安全评估和生态评价,认真探究工程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影响,借鉴防灾减灾的历史经验及国际做法,通过工程学、生态学相结合,制定并优化民居、城镇、厂矿、交通等的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方案,促进建筑物重建正确、科学地选址、设计、施工、加固、维护,真正保障灾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生态化。 6 加强生态调查研究,发挥生态学功能   苏青指出,作为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高发国家,中国应有针对性地着力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重视灾害研究、监测、预警、处置等方面的科技储备,以便在灾害降临时最大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应重视生态调查、评价、修复问题的研究,加强生态系统的演替理论、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与响应机制等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土壤、水体、大气和植被恢复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生态系统的组装与集成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促进灾后生态重建顺利开展。   王如松指出,灾后规划及重建中,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城镇选址、产业重构都应有一定的生态环境基础,须对生态环境进行详实、科学的调查,没有基础数据积累,就不可能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鲍曙明指出,应加强灾后损失的精确评估分析,掌握准确、实际的数据。目前,有关部门对震后灾区的很多基础情况尚未掌握,且缺乏基础扎实的评估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仓促开展灾后规划及重建,将可能存在很大问题。他呼吁,应建立基于现代科技的灾害信息的评估分析体系与共享平台,提高政府决策水平,促进灾害合作研究;应加强灾情、灾害的跟踪,推动分布式的信息共享和研究网络的建设。   赵晓云认为,在指导思想上,应扩大生态重建问题的视阈,结合国家的发展热点进行生态经济问题研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学科建设上,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发挥生态学科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在研究方向上,应重视生态修复、生物修复的机理研究,促进生态修复、生物修复技术的高效发展及应用。   王如松指出,适应环境、开拓环境和生态环境整合是生态学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汶川地震灾害给人类提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人类在掌握这些生态科学方法上尚存在许多欠缺。人类生态包括灾害生态、疫病生态、自然生态、城镇生态等方面,这都是生态学要重点调查和研究的问题。其中,灾害生态主要指在极限条件下,个体和群体应急、避险、逃生、救助的生态问题;疫病生态主要指疾病、疫病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生态主要指水、土、气、矿等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影响;城镇生态包括建筑生态、交通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移民生态等问题。生态系统调查及评价的基础资料需要长期的积累,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生态影响评价,但生态环境的基础数据严重不足,许多流域尚没有详细生态系统调查数据,现有的生态环境数据尚不足以作为规划依据,而中国目前也缺少专门负责生态系统问题研究的部门。鉴于中国频发自然灾害的国情,国家在大部委功能调整方面应有所作为,应加大生态系统的调查投入,逐步建立、完善生态调查、评价的数据基础,切实提高生态评价的科学水平,真正发挥生态评价及修复在灾后重建中的基础作用。   冯长根对本期沙龙进行了总结,他指出,通过学术沙龙的讨论、质疑、反驳,可培育争鸣、创新的学术风气;中国学界不太重视或不太习惯于学术讨论及争鸣,这严重影响了中国科学家、技术专家、工程师在国际上的形象,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顺利发展。为此,他强调,中国科协长期致力于倡导学术争鸣的风气,《科技导报》也在努力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通过学术争鸣,激发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在大灾大难面前,科技界动员的规模相当大,都想利用专业知识为防灾减灾做出贡献,这种环境对产生新的概念、新的判断、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提供了需求和可能。他希望通过学术沙龙一类的争鸣,切实促进原创性、高层次科学思想的产生,促进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战略提升,促进中国由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 7 结论   1)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功能及地位非常重要,强烈地震使震区的地形地貌、耕地水土、物种植被、工矿企业、农林作物等蒙受巨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2)生态综合评价及修复是灾区重建的前导与基础,生态评价可为生产自救、家园重建提供理论指导,生态修复及重建可为灾后重建提供技术支持、基础条件和资源保障,有利于避免重建工作的盲目性、风险性。   3)生态评价包括地质状况、生态特点、资源存量、环境状况、城乡人口、经济特点等方面;生态修复及重建应结合地理、环境状况,利用自然及人工力量,保护原生态、修复受损生态、重塑人工生态。   4)灾后重建是生态、经济、社会、产业、基础设施等整体性、全方位的工程,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原则,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地方经济文化特色,通过科学引导、民主决策、统筹兼顾、逐步推进,在重建规划和重建实施过程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5)科学界应积极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应对自然灾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并利用成熟技术促进灾区重建,真正发挥科技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陈顒. 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 . 科技导报,2008, 26(10): 3. Chen Y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0): 3. 陈运泰. 汶川特大地震的震级和断层长度 . 科技导报,2008, 26(10): 26~27. Chen Yunta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0): 26~27. 陈广仁. 地震科学研究任重道远 . 科技导报,2008,26(10): 96~97. Chen Guang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26(10): 96~97. 截至14日12时 汶川地震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7628次 . 新华网,2008-07-15. 汶川地震已造成69197人遇难 18341人失踪 . 中国新闻网,2008-07-11. 苏青,陈广仁. 汶川地震,不屈中国 . 科技导报,2008, 26(10): 8. Su Qing, Chen Guangr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0): 8. 乔建平,崔鹏,韦方强. 震后滑坡泥石流险情急待评估 . 科技导报,2008, 26(10): 10. Qiao Jianping, Cui Peng, Wei Fangq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0): 10. 姜建军,贾家麟. 严防地震次生灾害 . 科技导报,2008, 26(10): 10. Jiang Jianjun, Jia Jia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0): 10. 唐守正,盛炜彤,高建国,等. 加强地震灾后林业及生态恢复重建工作 . 科技导报,2008, 26(12): 10. Tang Shouzheng, Sheng Weitong, Gao Jiangu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 2008, 26(12): 10. 四川汶川等10个县市定为地震极重灾区 . 新京报,2008-07-13.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638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技导报》第一期学术沙龙在京召开
suqing1961 2008-7-11 16:59
《科技导报》第一期学术沙龙 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在京召开 《科技导报》首期 学术沙龙 汶川震区生态影响评价及灾后生态重建与修复 2008 年 7 月 9 日 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 。本期沙龙由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教授李百炼主持,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科技导报社社长冯长根,常务副社长李桐海、副社长兼副主编苏青出席。参加本期沙龙的 43 位 专家学者分别 来自 美国的 加利福尼亚大学、 密西根大学、弗罗里达国际大学,中国的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云南省科协、中国环保网等学术机构,有关高校和科技机构的近 20 位研究生列席了沙龙。 四川大学开发研究院王益谦教授、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 胡振琪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数据中心鲍曙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如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龚建华研究员分别做了主题学术报告,内容涉及 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考察、灾后生态环境管理、安全区生态重建、震区经济影响评估、灾区生态效应评估、 抗灾应急现场信息实时获取等 。与会代表还就 灾区生态系统监测与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估,震后恢复重建中的重大生态学问题及近期与中长期的研究重点,生态学家在重建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新家园中应发挥的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对灾区重建工作形成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 为营造良好学术研讨环境和学术交流氛围,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及有关科技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丰富《科技导报》的刊载内容,科技导报社自 2008 年 7 月起,将围绕科技热点及难点、重大科研问题不定期举办《科技导报》学术沙龙。沙龙初定每年 5 期,每期资助 2 万元,会期 1 天,参会人数 20 ~ 30 人,并设 1-2 名学术主持人。欢迎广大一线科研人员积极申报。
个人分类: 科坛漫步|3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