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巨人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野史记》之一:小人国精英评巨人
热度 3 Flyingriver 2012-1-8 15:17
《野史记》记载:古代一个巨人来到“小人国”。那巨人真是威武豪杰,世上少有。 可是,小人国的精英们,因为个头小和近视严重,怎么也看不到巨人的伟大和英明、巨人的光辉和无暇,只看到巨人的脚丫子里生了点脚气,就说,这是个龌龊的人,还要到处宣扬,他们真的看穿了巨人。其实,他们的个头也仅仅高出巨人脚丫子一英寸而已,除了能够看见巨人脚丫子中的一些污垢,怎么能够看见巨人的伟岸呢? 现如今世上也有个“中人国”,对曾经的一位巨人流行一些负面评价,重演《野史记》上的那一幕剧情。
个人分类: 杂文——还不辛辣|3528 次阅读|4 个评论
即将倒下的巨人-柯达
hehedream 2012-1-6 09:05
曾经分享快乐,留住回忆的柯达即将倒下了。 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留恋于以往的辉煌,转身太慢。 只有被渐渐定格在遗忘的历史角落。 些许记忆,些许叹息,时代挽留不住,任黄花凋零。
个人分类: 在路上|2112 次阅读|0 个评论
站在巨人的肩上
wooxxh3021 2011-11-15 14:31
毕业了,工作了,生活也愈加世俗了。 偶然间游到了科学网,眼睛为之一亮。这里有与我工作紧密相关的“地球科学”,我可以及时地了解到学科的新动态,也可以看各路兴趣相投的人见仁见智。 工作处在起步阶段,慢慢地发现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努力就可以的,还有许多我不能理解的事情。 慢慢学习吧。 也许,我站在这个巨人的肩上,可以拨开迷雾,见多识广,认清现实。
20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专家忆姚明妙解鲨鱼种族歧视:巨人可成外交大使
dongzg101 2011-11-2 00:26
专家忆姚明妙解鲨鱼种族歧视:巨人可成外交大使 2011-11-01 17:46:19 来源: 网易体育   有 105 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华盛顿邮报》专家查理-施弗雷特今日撰文,肯定了姚明在中美文化交流中重要而无法替代的地位,称姚明让美国人看见中国更加贴近生活的一面,也为中国年轻一辈在世界舞台上拼搏争先而大大鼓舞了士气。 网易体育11月1日报道: 姚明 的退役,不仅对篮球本身打击巨大,更在中国和美国的文化交流之间留下了难以填补的空白。《华盛顿邮报》的“中国通”专家查理-施弗雷特今日撰文,肯定了姚明在中美文化交流中重要而无法替代的地位。 “姚明是最近这十多年来中国内地涌现的文化形象代表之一。”施弗雷特写道。 不像许多其他的文化形象代表,姚明之于中国的意义并不在于他做了什么,而着重于他做事、说话的方式。“他从未介入人民币的汇率问题,他也从未公开发表过他的政治观点,”施弗雷特承认,“但他是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一个个人符号;在美国人普遍的观念里,中国就意味着共产主义、长城和神秘的语言,但姚明让美国看见了中国人更为个人化的一面。” 他的亲切、他的谦逊以及他的风趣幽默,都让美国人印象深刻。 比如说,在 2003年的时候,当时的联盟第一中锋沙奎尔-奥尼尔因为不满媒体拿彼时甫入联盟的姚明跟他相提并论,因而在接受一位亚洲记者采访时,故意怪腔怪调地说了几个中文音节(Ching-chong-yang-wah-ah-soh,没有具体意义,不过Ching-chong是美国人歧视嘲笑华人口音时最常用的词),还放话要他转告给姚明听。此话一出,立刻引发华人社区的激烈抗议,但姚明却只是冷静回应。 他说: “两种不同的文化想要彼此理解,总是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对于两个这样大的国家来说。但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所以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要抱持着更大的胸怀去理解其他文化。我相信沙奎尔-奥尼尔只是在开玩笑,但我想,很多亚洲人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好笑的。”最后,他还用其独有的幽默感补充了句:“中文是很难学的,我小时候也学了很久。”姚明这番话,既为自己和自己的文化做出了辩护,又给了奥尼尔一个很好的台阶下,更展现了他自己的胸怀气度。 施弗雷特评价道,尽管这样的时刻不足以让姚明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而他在篮球场上的表现也无法改变世界,但他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不仅仅是时政新闻或是旅游书上的样子。而这,是姚明之前的其他中国运动员甚或文化人士都没能够做到的。 与此同时,姚明对于中国年轻一辈也有重要的影响力:“美国盛产能对全球文化造成影响的人物,所以可能美国人都把这视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对于中国来说,像姚明这样的全球偶像却是十年难遇。”施弗雷特说,“姚明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年轻一代的中国人以及美籍亚洲人树立了行为榜样,告诉他们,有这样一个同文同种的英雄能够在最高水平的舞台上卓越演出。”对于姚明来说,这个舞台即是篮球场,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则可能会是表演、写作、商界或是科学领域。 不可否认好莱坞电影、iPhone或是两国在政府以及民间层级的各种交流都促进了中美文化的沟通互动,但对于位处世界两端的两个大国来说,中国和美国都需要有更多像姚明这样的人在未来的十年之中涌现。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作者:七猫)
124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盖茨与乔布斯 亦敌亦友
热度 1 xupeiyang 2011-11-1 08:23
乔布斯与盖茨:两位亦敌亦友的科技巨人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62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 美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帮助一个发展中的科学巨人
fluorine 2011-10-12 05:2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10/253669.shtm 美国科学院院士:为何帮助一个发展中的科学巨人 理查德·杰尔( Richard N. Zare ) 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教授,研究领域物理化学。原美国科学理事会主席。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伦敦皇家协会外籍院士、瑞典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近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从高速铁路到超级电脑,令人惊叹。根据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的统计数据( http://sciencewatch.com/dr/cou/2010/10decALL ), 目前中国在同行评议文献上所发表科技论文数目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论文被引用频次也位居世界第七。这样的成就基本上都是在中央政府 的资助下取得的,而且这种对基础科学的经费支持近几年来在以每年20%的增长速度递增。这种经费投入的增长率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无疑,中国已逐渐成 为一个科学巨人,其发展速度羡煞世人。 一年多来,我有幸被授权主持一个国际评估委员会(IEC),评估过去25年中国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委(NSFC)的工作。NSFC的职能类似于德国科学基金会 (DFG)和美国的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是中国高等院校基础科学研究的最主要资金来源。IEC的任务是评价NSFC过去的执行情况,并为其今后的政 策制定提出方向性的建议。IEC由众多经验极其丰富的专家组成,这使得评估工作变得容易了许多。特别是两位副主席恩斯特·路德维格·温耐克(Ernst- Ludwig Winnacker)教授和韩启德教授,他们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功不可没。温耐克教授在1998年—2006年间曾任德国DFG主 席,2007年—2009年任欧洲研究理事会秘书长,现为人类前沿科学项目组织秘书长。韩启德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家、院长,他还是中国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主席。今年6月,我们递交了最终的委员会报告,目前正在等待报告的出版和公布于众。我当然很想告诉你们报告的内容,但现 在还不是时候。 中国的发展速度羡煞世人 对我而言,一个政府邀请国际小组来调查并严格地评判他的资助部门的运作是不同寻常的事 情,更不平常的也许是在一年多的评估时间里我们得到了NSFC的全力配合。虽然我们的评估委员会里有几位中国成员,但我们仍能对千万份中国科学家的问卷做 出自己独立的研究。同时,IEC也和一些科学家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些事实表明了中国政府强烈地希望NSFC的运行能最大限度地从国际上给予的最好的建议 中受益。“中国制造”的标识随处可见。很显然,中国政府将来也希望看到“中国发现”和“中国发明”的标识成为主导。在中国,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的进步和经 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西方的很多政治家却未能认识到这一点。 令我惊讶的是,有不少美国科学家问我,我的行为是否有些叛逆。他们认为美国和欧洲正在与 中国争夺经济霸权,难道我没有意识到,我对中国的任何帮助都是在挖我自己国家以及那些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的墙角?我非常严肃地对待这个问题。近日,这种反 对帮助中国的态度导致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法案,即削减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STP)50%的预算,因为OSTP被指未能严格地限制与中国的关系。 希望IEC的评价与建议能够对NSFC有所帮助。难道他们的收获就意味着其他国家的损失吗?我们西方国家倡导的更好的世界是那种削弱与中国关系的世界还是加强与中国关系的世界呢?我十分确信后者才是正确的答案。我们别无选择。 我反对那种认为科学就是零和博弈的观点。在零和博弈里,例如象棋和跳棋,有赢家就必有输 家。如果一个国家有足够的智慧去认知科学进展,并具有先进的技术基础将新的科学进展运用到实践中,那么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取得的科学进展都会带来全球的经济 增长。一个国家不需要在每一个学科都得第一才能受益于进步。其他很多因素,从企业家精神到劳动者素质,都能把其他国家创造的科学进展转变为自己社会的进 步。 科学事业确实是国际性的,我们通过共享学到的东西而受益。尽管和乞丐分享你的食物会让你自己的食物变少,但是,与人分享知识反而往往会使得交流双方更加充实。事实上,这正是教学的隐性收益之一——老师也从教中学到东西。 科学交流是一条双向互惠的渠道。中国的科学研究进展发表在非常有影响的国际科学期刊上, 我们已经从这种开放中受益。我只想给出诸多可能例证中的两个——大连物化所的杨学明教授、张东辉教授及其合作者对基元化学反应的量子本质提出了深刻的见 解,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任斌教授、田中群教授及其合作者运用针尖增强拉曼光谱揭示了单分子结在不同导电状态下的分子结构。 我们希望与中国成为盟友,而非敌人 人类面临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气候变化、饥饿、流行病等等,因此需要全球的努力来寻求解决办法。我们需要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一起工作,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将是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 但这还不是提倡不同国家科学家之间合作的唯一原因。科学,从本质上说,需要勤思好问的态 度来挑战我们以为已知的事物和现象和我们对它们的理解程度。让人们从事这项活动能造就一个更美好的社会。目前,中国在西方国家进行了大量投资,特别是在美 国。西方国家和中国越来越相互依赖。我相信我们真的希望中国成为盟友,而非敌人。仅仅四十年前,人们在中国绝不敢想象会愿意或者看重与西方的联系。而今 天,这种联系已成为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经济中的关键部分。 最后,我们从历史中学到,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总有盛衰沉浮,消除政治障碍的关键就是要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与互信。有鉴于此,建立牢固的科学纽带便是很好的外交。 (译自《应用化学》)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1105242/pdf
个人分类: 转载|2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代翻译巨匠尤金奈达纪念:Eugene Nida,forever
热度 1 carldy 2011-8-27 16:20
今日中午,从迷糊中挣扎起来,想看点什么,打开邮箱,就看到老师发来的消息:Eugene Nida dies!! 刚开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打开链接,接二连三的消息冲击着我的视网膜。 这里引录一则消息,并搜集了一些有关Nida的资料,寄托对巨人的哀思与怀念: Eugene Nida dies Written by Mona Baker Dr Eugene Nida, a giant and pioneer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last century, died yesterday, 25 August, aged 96. The article below is by Dr Philip C. Stine. Eugene Nida, the giant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died in hospital in Brussels on August 25. He was 96. Conveying the news, his widow Elena said, “My adored husband has passed away 10 minutes ago. Thank you for your prayers. He was a saint. The Lord is with him.” For more than 50 years Eugene Nida was the leader of the translation program of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nd subsequently the intellectual leader of the global program of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as well as consultant to that organisation. Dr Nida will be best remembered for the revolution he brought about in the field of Bible translation in the mid-twentieth century. The resulting impac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urch continues to be felt as millions of people in hundreds of languag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access to the Bible because of the approach he developed and promoted. Using concepts from linguistics, cultural studies, communication sciences and psychology, Nida developed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he called dynamic equivalence or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 goal of which was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clear and understandable as well as accurate. He also influenced the emerging field of modern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is generally acknowledged as having set in motion the developments that led to that discipline. Through his numerous books and publications and extraordinary lecture schedule, he was able to help scholars, translators and specialists in Christian missions find new ways to think about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Nida graduate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in 1936, summa cum laude, with a major in Greek and minor in Latin. He received his Masters degree in New Testament Greek in 1939 from 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and doctorate in linguistic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n 1943. In 1943 he joined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nd immediately embarked on extensive travel to work with Bible translators, gradually developing the dynamic equivalence approach. He was an extraordinarily effective communicator, and was able to train translators with a wide range of educational backgrounds how to use his approach. The resulting translations were both accurate exegetically and understandable. The Bible has thereby become available and accessible in an unprecedented way. When a number of national Bible Societies, including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joined together for mutual support and formed the United Bible Societies in 1946, Nida was present at the founding meeting, and subsequently was responsible for shaping the translation programs of the new organisation. Nida recognised the need for translators to have the very best base texts to work from, and led major projects on both the Greek New Testament and the Hebrew Old Testament. He was also responsible for a new approach to lexicography. The Greek-English lexicon project that he headed up resulted in an invaluable tool for translators. His legacy continues in the Eugene A Nida Institute for Biblical Scholarship at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Nida’s wife of 50 years, Althea Lucille Sprague Nida, passed away in 1993. Some time later, he met a distinguished translator and interpreter, Dr Elena Fernandez-Miranda, whom he married in 1997 and who survives him. Dr Philip Stine was Director for Translation,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Services for the UBS from 1992 to 1998. Prior to that he was the UBS Translation Services Coordinator (1984-1992), Africa Regional Translation Coordinator (1982-1984) and a translation consultant in Africa (1968-1982). See http://www.unitedbiblesocieties.org/news/794-eugene-nida-dies/. Born November 11, 1914 ( 1914-11-11 ) Oklahoma City, Oklahoma Died August 25, 2011 ( 2011-08-25 ) (aged96) Brussels, Belgium Occupation Linguist Spouse Althea Sprague (m.1943–1993) «start: ( 1943 ) –end+1: ( 1994 ) » " Marriage: Althea Sprague to Eugene Nida " Location: (linkback: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gene_Nida ) Dr. Elena Fernadez (1997 to 2011) 奈达先生的著述在中国,影响深远。几乎每一个从事翻译研究与翻译教学的人,或多或少都受益于他的理论:功能对等或动态对等。这里引介一下他的翻译理论与语言学理论( Translation and Linguistic Theories): Nida has been a pioneer in the fields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linguistics . His Ph.D. dissertation, A Synopsis of English Syntax, was the first full-scale analysis of a major language according to the "immediate-constituent" theory. His most notable contribution to translation theory is Dynamic Equivalence, also known 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Nida also developed the "componential-analysis" technique, which split words into their components to help determine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e.g. " bachelor " = male + unmarried). This is, perhaps, not the best example of the technique, though it is the most well-known. Nida's dynamic-equivalence theory is often held in opposition to the views of philologists who maintain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 (ST) can be achieved by assessing the inter-animation of words on the page, and that meaning is self-contained within the text (i.e. much more focused on achieving semantic equivalence). This theory, along with other theories of correspondence in translating, are elaborated in his essay Principles of Correspondence , where Nida begins by asserting that given that “no two languages are identical, either in the meanings given to corresponding symbols or in the ways in which symbols are arranged in phrases and sentences, it stands to reason that there can be no absolut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languages. Hence, there can be no fully exact translations.” While the impact of a translation may be close to the original, there can be no identity in detail. Nida then sets forth the differences in translation, as he would account for it, within three basic factors: (1) The nature of the message: in some messages the content is of primary consideration, and in others the form must be given a higher priority (2)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and of the translator: to give information on both form and content; to aim at full intelligibility of the reader so he/she may understand the full implications of the message; for imperative purposes that aim at not just understanding the translation but also at ensuring no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ranslation. (3) The type of audience: prospective audiences differ both in decoding ability and in potential interest. Nida brings in the reminder that while there are no such things as “identical equivalents ” in translating, what one must in translating seek to do is find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Here he identifies two basic orientations in translating based o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equivalence: Formal Equivalence (F-E) and Dynamic Equivalence (D-E). F-E focuses attention on the message itself, in both form and content. Such translations then would be concerned with such correspondences as poetry to poetry, sentence to sentence, and concept to concept. Such a formal orientation that typifies this type of structural equivalence is called a “gloss transl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aims at reproducing as literally and meaningfully as possible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original.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an F-E translation would then be: reproduction of grammatical units; consistency in word usage; and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source context . D-E on the other hand aims at complete “naturalness” of expression. A D-E translation is directed primarily towards equivalence of response rather than equivalence of for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receptor and message should be substantially the same as that which existed between the original (source language) receptors and the message. The principles governing a D-E translation then would be: conformance of a translation to the receptor language and culture as a whole; and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text of the message which involves the stylistic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message constituents. Nida and Venuti have proved that translation studies is a much more complex discipline than may first appear, with the translator having to look beyond the text itself to deconstruct on an intra-textual level and decode on a referential level—assessing culture-specific items, idiom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to achie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urce text and embark upon creating a translation which not only transfers what words mean in a given context, but also recreates the impact of the original text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translator's own language system (linked to this topic: George Steiner , the Hermeneutic Motion, pragmatics, field, tenor, mode and the locutionary , illocutionary and perlocutionary ). For example, a statement that Jesus "met" someone must be carefully translated into a language which distinguishes between "met for the first time", "met habitually" and simple "met". Nida was once criticised for a controversial change in 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Bible translation regarding the removal of the word "virgin" from Isaiah 7:14. However, as Peter Thuesen's book In Discordance with the Scriptures points out, Nida was not actually a committee member for that project. Works : Published Works include the following: . Linguistic Interludes - (Glendale, CA: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1944 (Revised 1947)) . The Bible Translator - (Journal founded and edited by Dr. Nida (retired), 1949- ) . Morphology: The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Words - (Univ. of Michigan Press, 1949) . Message and Mission - (Harper, 1960) . Customs, Culture and Christianity - (Tyndale Press, 1963) .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 (Brill, 1964) . Religion Across Cultures - (Harper, 1968) .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 (Brill, 1969, with C.R. Taber) . L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Essays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 (Nelson, 1986, with Jan de Waard) . The Greek-English Lexicon of the New Testament Based on Semantic Domains - (UBS, 1988, with Louw) .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terdam, 2002) . Fascinated by Languages -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Amsterdam, 2003) 欲了解更多Nida的相关资料,请参阅如下网站: http://en.wikipedia.org/wiki/Eugene_Nida http://www.bible-researcher.com/dynamic-equivalence.html http://www.nidainstitute.org/vsItemDisplay.dspobjectID=C0778174-CF8D-4949-8AC5B837C01C844Emethod=display 奈达先生,一路好走!!
个人分类: 我所景仰的学者 My Respected Scholars|20145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债务危机将使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热度 1 杨学祥 2011-8-6 09:03
债务危机将使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杨学祥  http://www.gmw.cn  2011-08-05 17:37:13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美国最新出台的债务上限法案要求在10年内削减国防开支至少3500亿美元,根据债务上限法案,在第一阶段减赤后,新设立的国会特别委员会将就第二阶段减赤方案提出建议并交由国会投票表决。如果该委员会未能提出建议或国会未能通过该建议,则将启动自动减赤方案,其中国防开支将进一步削减约5000亿美元 。 我在2008年3月指出,美国军费数量对美国经济而言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在美国经济衰退时期,日益增大大的美国军费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卡战争拖入困境,美国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也是美国经济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预测也会得到证实:大国有大国的忧虑 。 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2011年8月4日警告,削减国防开支不应以损害国家安全为代价。他表示,债务上限法案规定的第二阶段减赤措施中有关自动削减国防开支的内容将带来危险后果,有损国家安全,是不可接受的。他强调,削减国防开支必须建立在合理的战略和政策基础之上,并吸纳军方人士的建议 。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希特勒和东条英机被他们自己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吞噬,前苏联为庞大的军事机器所压垮,美国被庞大的军费和伊拉卡战争拖入困境。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个不发达的小国面前束手无策,这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伊拉克是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国际问题必须通过平等协商来解决 。 回顾一下美国在军费问题上的发展历程是很有意义的,其最终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6年2月13日 英国媒体援引美国国会报告说,布什将于明年年初向国会提出,为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追加1000亿美元经费。据报道,美国国会至今已为伊拉克战争拨款大约3790亿美元。而在今年10月开始的本财政年度,国会已为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拨款700亿美元 。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7年2月5日在向国会提交2008财政年度预算报告时提出总额为7165亿美元的军费申请,其中2351亿美元将用于支持今明两年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这笔巨额军费包括2008财政年度(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常规国防预算(又称国防部预算)4814亿美元,用于支持美国本财政年度(到今年9月30日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军事行动的934亿美元追加拨款,以及2008财政年度的伊、阿军费1417亿美元。去年9月美国国会已批准拨款700亿美元用于支持本财政年度美军在伊、阿的军事行动,如果国会批准布什上述军费申请计划,本财政年度美国用于伊、阿的战争费用将高达1634亿美元,成为伊、阿战争费用最高的一年。在上一财政年度中,美国用于伊、阿的战争费用为120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会的统计数字,自2001年布什政府发动“反恐战争”以来,美国直接用于对外战争的经费累计已达到5030亿美元,如果布什的上述申请得到批准,这一数字将增至7300多亿美元。据悉,美国军费的大幅增加是通过压缩内政项目的预算实现的。在布什提交的2008财政年度预算报告中,军费增幅为11.3%,而其它所有非军事项目预算增幅仅为1% 。 西班牙《起义报》2007年12月12日发表文章,题目是“华盛顿宣布全球休战一年”。文章说,为了应对国内的深刻危机,美国计划暂时中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全球休战一年。如今,美国整个经济体系走到了不平衡点上,同时表现为次贷危机和美元的贬值。美元在世界各地的支配权处于危险之中。五角大楼的军事可信度正受到怀疑,因为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都得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许多疑问还有待解答:在没有大规模军事行动的情况下,五角大楼会不会打击其他一些目标,如达尔富尔?结束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真的可以遏制美国经济的倒退吗?但无论如何,美国宣布全球休战的真正目的,是要在这一年当中仔细考虑它是否还要寻求全球霸主地位 。 美国前总统布什在2008年3月14日表示,美国经济“很明显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但仍然对其长远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布什当天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美国经济存在不少问题,如美元走软、原油与黄金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失业人数增加、零售销售额大幅下降以及严重信贷问题的影响还在继续等等。他表示,对经济前 景的担忧已经取代伊拉克战争成为美国总统选举年选民最关注的问题。他说,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0.6%的增长速度“显然是缓慢的”,食品与能源价格的上涨以及房价的下跌对美国经济造成了伤害 。 我在2008年指出,美国整个经济体系走到了不平衡点上,同时表现为次贷危机和美元的贬值。美元在世界各地的支配权处于危险之中,美国在国防预算上的“大出血”也是美国经济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在2007年7月10日指出,伊拉卡战争使美国一霸称雄的地位受到挑战,在多极化和民主化的国际环境中,战争难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不仅伊拉克问题,任何重大的国际问题,军事实力都不起决定性的作用,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 在2008年,面临战略抉择的美利坚帝国最终步入这样的结局:美国计划暂时中止大规模军事行动,在全球休战一年。实践验证了我在2006年提出的预测 。 在2011年,美国最新出台的债务上限法案不得不拿美国军费开刀。美国政府如果不改变称霸世界的政策,债务危机将使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参考文献 1. 美国防长称削减军费不应以损害国家安全为代价。2011年08月05日 09:40 国际在线。 http://mil.news.sina.com.cn/2011-08-05/0940660241.html 2. 杨学祥。大国的忧虑: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刊发时间:2008-03-17 11:26:08 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3/17/content_749371.htm 3. 杨学祥. 战争止步的纪念碑:军事手段解决不了伊拉克问题. 2007-7-10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随笔杂谈。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5082 4. 布什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追加1000亿美元军费。2006年12月15日 08:44。 http://intl.ce.cn/gjzh/200612/15/t20061215_9767442.shtml 5. 杨晴川,潘云召。布什向国会提出7165亿美元军费申请(2007-2-6)。 http://www.fmprc.gov.cn/ce/cekor/chn/xwxx/t295400.htm 6. 张宬。西报:美国经济军事危机深刻 宣布全球休战一年。2007年12月17日15:36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sohu.com/20071217/n254138036.shtml 7. 杨学祥. 美国面临战略转变:华盛顿宣布全球休战一年. 2007-12-18 光明网-光明观察. 国际·军事。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2/18/content_712032.htm 8. 王建刚,吴志强。布什承认美国经济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期。2008年03月15日11:18 来源:新华网。 http://business.sohu.com/20080315/n255721276.shtml  《劳动合同法》:如何不被现实架空 返回频道首页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债务危机将使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凤凰网资讯. 2011年08月05日 17:37 来源:光明网. http://news.ifeng.com/opinion/gundong/detail_2011_08/05/8209212_0.shtml 光明网 观察频道 专家点评 债务危机将使美国军队变为饥饿的巨人. 杨学祥.  http://www.gmw.cn  2011-08-05 17:37:13 来源:光明网-光明观察. http://guancha.gmw.cn/2011-08/05/content_2410069.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1771 次阅读|4 个评论
“巨人们”站在哪里?
xqhuang 2010-10-26 19:06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是大师牛顿的话,它被认为是牛顿谦虚品德的完美诠释。在老师们谆谆教导下,很多中国人从小就把它当成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谨慎,千万不要骄傲,更不能轻易翘尾巴。想起来有点可笑,从小不让骄傲、不能翘尾巴,如今想在国际学术界上为祖国骄傲一回,却拿不出东西来骄傲,想翘翘尾巴已没有尾巴可翘,这能怪谁? 八卦说,牛顿其实一点也不谦虚,是呀,他为什么要谦虚,我要是有他十分之一的贡献,一定要天天翘尾巴,要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共和国建国已整整六十一个年头了,可咱没有培养出一名自己的科学巨人,诺贝尔奖科学奖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啥时候,中国人也能像美国人那样想拿就拿?为了早日实现本土诺贝尔的梦想,有人就想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计划,疯狂呀!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家见到洋巨人就抱大腿、就奋不顾身地往人家肩膀上爬,好一幅科学大跃进的景象!几十年过去了,巨人的肩膀没爬上去,还由于长期的爬行,如今路都不会走了,还谈什么科学创新?追求中的诺贝尔奖也渐行渐远,真杯具! 最近网络流传一组矮人变巨人的照片(如下图),这其中有大家非常熟悉的政治人物和娱乐界明星大腕。 这些照片提醒我们,政治和娱乐明星会找箱子、凳子进行增高,那些被捧为巨人的科技明星,他们难道不会这么做?他们中间到底有多少是真正的科学巨人?当我们仰望巨人头顶光环的时候,为什么不低头看看巨人们的脚下,他们的脚下是不是也垫着箱子,或者干脆就是站在一个高高的凳子上? 别再傻乎乎地想站在巨人肩膀上,先看清楚巨人站在哪里?如果他们站在沼泽地里,你费力爬上去不是找死?这些年,我就喜欢盯着洋巨人的下三路进行琢磨,发现了不少破绽,巨人们的下三路不稳!他们中的不少人,其实并不高大,那些看似高大的身躯完全来自于脚下高高的神坛,把他们请下神坛,你会发现他们比我们还矮小。 最后,借用韩健先生博客中的一句话:真理不怕怀疑,它怕你不怀疑。
个人分类: 猴眼窥世|5451 次阅读|1 个评论
发现(6):呵,这回俺站在了超巨人的肩膀上!
wangxh 2010-9-9 09:54
今天是9月9日,本来是小小纪念一下毛泽东,还有俺奶奶,突然有了一个 新发现 (不知道有没有雷同,如有,纯属巧合)。不是材料类的,也不是工程技术类的,是人类社会的。如果俺是霍金,估计此发现定能轰动世界,几乎等同于其200年地球毁灭之预言! 详见:《 纪念毛泽东主席和俺奶奶 》。
个人分类: 未分类|2808 次阅读|2 个评论
落灰
metanb 2010-5-23 13:44
牛顿和麦克斯韦的大部头著作放在那里落灰, 教科书 在大学生中大肆流行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045 次阅读|0 个评论
怎么会这样
jizw0704 2010-4-5 14:20
怎么会是这样的 当说到别人的时候,都成了巨人 可一说到自己,却又变成了侏儒 吉宗威
个人分类: 观点|2647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果
metanb 2010-1-28 19:46
你必须借助矮子们搭建的阶梯登上巨人的肩膀,那么省省吧,你注定到不了那里!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于是
metanb 2010-1-28 19:38
巨人们变成了传说。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5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牛顿
metanb 2010-1-28 19:31
他成功地绕过了矮子们构筑的围墙。
个人分类: 魔鬼辞典|2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不要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巨人(转载)
jlxt33 2010-1-17 14:34
博主前言:很长一段时间似乎都在关注科学网的博客,今天偶尔想到了冷落了很久的洪晃的博客了,发现一篇最新的博文, 是美国领先的智库/思想库兰德公司对中国的评价。 虽然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些评价并不过分。转发在这里,跟这么多的文化人分享。原文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bdd0a0100ggvp.html ======================================================= 转发:兰德公司对中国的评价 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中国能够阻止日本侵略或者打败日本。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上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不夸张。日本巨额的债务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帮助下,危险似乎已经过去。中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可口可乐早就完成了那个看上去像是神话的目标:卖10亿瓶可口可乐;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在中国卖了很多的别克汽车,在困难时期,中国带来的利润占通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中国联想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的工作岗位。中国提供更低价的生活必需品给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合理意味著中国建造了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导致过度建造,对铁、铝、水泥和其他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看上去似乎会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爬出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的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 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努力工作和牺牲。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他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能源。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2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忽视人的尊严。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狂热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品质漠不关心。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品质,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技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狗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个人分类: 海纳百川|4548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9: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