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选拔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高考是选拔性,中小学必然有竞争
jiangming800403 2020-4-3 19:03
中小学教育直到高考都是选拔性的,而大学是通过性的,因此中小学必然是竞争性的,因为大学的唯一录取标准是高考成绩。义务教育不等于中小学教育,高中就不是义务教育。不同孩子之间天资有差异,所以高中必然有三六九等,还有一大部分是职业高中,必然需要中考来区分和选拔学生。既然中考是选拔性的,初中和小学高年级必然就会存在竞争。天资差一点的学生只有通过勤奋和辅导班去弥补。课外补课,也是广大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教育局不可能完全站到社会对立面。当然,我认为,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真的不需要什么竞争,因此,完全不存在输赢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而且,靠辅导班拔苗助长的学生,虽然可能也有一时的好成绩,但最终很大可能是归于平凡,小留学生也是一样。真的爱孩子就给他在一二线城市投资一套房产吧。 要 相信天分。 家长和孩子都不要迷信勤能补拙。就像并不是每一个人经过了刻苦训练就能成为奥运金牌运动员一样,任何孩子都有学习的极限,一个难以逾越的分数线,这是无论投入多少精力,补多少课,都难以突破的。对于清华的学霸,700分同样也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所以数学大师陈省身教育学生不要考100分。 补课或者辅导班最多是挖掘学生尚未开发的潜力,而不大可能提高学生所能达到的高度。潜力之所以没有充分发挥,最主要的还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过于依赖补课或者辅导班,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人总要独立工作,工作以后,不可能一辈子有辅导班、“吃小灶”。 超前和重复学习,其实并不符合教育规律。任何考试都不是终点,而是新阶段的起点。靠不断的强化训练,即使能进入重点高中、名校,但是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这对孩子不一定是好事。 学生之间天分和智力之间的差异,是分级分类教育的内因,是无法改变的。一个通过不断的勤奋形成的伪学霸,当他和真正的学霸一起竞争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痛苦的。 推娃是现在城市中产阶级,特别是新中产阶级的一种综合症,这既是“中产焦虑”的一种体现,也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自己小时候没有经历的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说到底,还是因为社会财富在不断的增长。就像胖子(我也是)越来越多,是因为对饥饿的焦虑一样。千百万年来人类意识的不断增长,使人类无法摆脱焦虑,摆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所以父母只要有能力,就不惜代价的去推动孩子的学习。其实城市的新中产阶级主要是通过个人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他们的遗传基因和文化水平也决定了他们的孩子绝不会太笨,只要正常的引导,孩子成长的空间会更大。但是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非得有比自己更多的成就。父辈没有实现的梦想,也没有必要要求孩子去实现。 如果一个孩子如果只在动画片里见过老黄牛、大白马、小毛驴、白山羊,大肥猪、小白兔、大黄狗、小花猫、大公鸡、小鸭子(实际上农村也都不太常见了),.......,不知道花生和红薯是长在地下,而以为是长在树上,他的知识结构肯定是有问题的。教育首要问题是培养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任何功利性的目的,虽然立竿见影,但往往扼杀这种好奇心。所以我认为,对于小孩子有时间的话是要多带他出去玩,认识大自然,认识大千世界,而不是从一个辅导班到另一个辅导班。 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投入学钢琴的浪潮里面,地秧歌、皮影、大鼓书、..........越来越多的传统曲艺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弹琴跳舞是素质,吹拉弹唱、敲锣打鼓、爬墙上树是不不是素质呢?做饭和杀鸡又是不是素质呢?毕竟吃饭才是人生活的第一问题,以后才是文学、艺术以及其他。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赵建民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05477.html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2211 次阅读|0 个评论
选拔性考试的属性和试题要素---研教散记13
tangchangjie 2010-1-17 16:51
选拔性考试的属性和试题要素 --– 研教散记13 ( 唐常 杰) 《研教散记12》 解析了考试作为指挥棒和选择压力的角色。 怎样利用考试来引导学生的学习资源分配呢?考试可分为选拔性和非选拔性两类,此文先议 选拔性考试 的属性。  如果远方的外星人友好地问候地球上的人类, “How are you getting along ?” 在很多很多想说的话中可能还有一句,“Not easy”。不容易,人类在地球上生存得不容易。人类的生存要依赖许多资源,包括物质、机会和荣誉;但常常是需求N多,而资源K少。人类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就为资源的分配伤透了心,也用够了心。     在资源分配的竞争过程中,有两种情况: (a) 没有公认的且可操作的排序协议 。文则抓阄,请老天排序;武则打仗,让实力排序;  (b) 有公认的且可操作的排序协议, 通常表现为 选拔性考试 或竞赛。按协议排序,前面K名获得资源,即 Top K原则,这是文明的原则,是使社会较安定的原则。     给一个粗略的描述, 选拔性考试=考生集合 + 公认的排序协议 + Top-K 原则。    为实现淘汰,Top-K选拔性考试的合格线是后验的,即考试完后才知道的第K名的分数。为拉开差距,参与博弈的考官一方会出难题,甚至偏题、怪题,较难的题目在分类树上有较大区分度(用数据挖掘的术语,有较大的信息熵增益);参与博弈的考生一方以及被利益驱动的第三方会对试题进行研究,且成果颇丰,古今中外都有正面的技巧、灰色的机巧和黑色的舞弊。远的如科举,近的有高考;真实的如奥林匹克,虚拟的有华山论剑。   对选拔性考试的试题最有研究、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高考题的出题专家群体。下面针对亲身体验过的研究生入学试题说一些体会,也许只摸到了这只大象的耳朵,仅供参考。   研究生入学试题的有两个学术之外的元素。 (a)教育部分配的招生名额K,即在考生中选择Top-K, (b)教育部或学校规定的最低的分数线(例如,有时规定某单科不低于55分或60分)。   教师既想招到学生,还想招收到好学生。 题目出太难了 ,登上及格线的考生集合可能为空,无才可辨、无生可招。吃亏的不只是考生一方,还会影响招生方的学科发展,是博弈的双输。   记得刚恢考研那几年,有个宁缺毋滥的口号,字面上的“毋滥” 永远正确,所以提出者天然免责,从而容易被反复提出。但作为口号被执行后的结果可能是 “宁缺毋中”,甚至“宁缺毋中上”,录取率 1-2%甚至更低。事隔十年、二十年后,领导们教授们冷静反思,从学校发展大局看,略略有些后悔。那时候,经过十三年的沉淀,还能浮到上面的30%,都是人才, 如果那时候大胆一些,理智一些,多收一些,例如收前面 5%-7%,则多一些能干人为我所用,而不为竞争对手单位所用,对学校的发展也许会更好一些;刘邦、曹操就有这样的眼力和魄力。    题目出太容易了 ,容易题目的区分度(信息熵增益)不高,因而辨材不准。可能录取的不一定是最优秀的,最优秀的不一定进入Top-K。对人才是埋没,对学科是影响。试题对人的过滤,比较冰冷,比较机械。为弥补其不足,学校逐年调整了复试和面试的权重。人对人的考察,比较温暖,比较全面;对非智力因素有较正确的评估;而非智力因素,如不怕困难、如表达能力,如团队精神,如价值取向,精神面貌等,也是选才的重要指标。   和若干同事讨论过,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一般是闭卷考试,可能有下列考察点: 1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占30%-40%。有几个要点: (a)间接地向次年的考生公开了此研究方向必须的基础知识范围,陈述了考生在入学前需掌握,研究中将用,但在读研中可能不再排课的那些知识和技能。考试的压力逼迫考生把这些将用的(也是不太难的)基础知识学好,将来少补课,多爽的事。 (b) 有一点点送分的意思,中上水平的学生能完成,但仅做会这些还不能及格; (c) 有助于保证跨越最低单科线的考生集合不空; (d) 有同事认为,这部分慎用选择题和解释概念题,那会引导次年的考生死记硬背。 2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30-45%。 见到过下列的题目: (a)给出问题和环境,请建立理论模型,概念、结构或给出定理;这类题目也许有利于应届生; (b)给出问题和环境,请做项目选题,写项目申请书,或作项目方案; 这类题目也许有利于有工作经验的考生。 ……. 还有多种其他考察分析问题能力的题目。 3 研究能力,占25-40%。 这是拉开差距的题目,旨在考察智力,数学基础,以及攻克难题的能力。 看到过一些教师移植研究成果为题目。在Michael Sipser的《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Computation》和Jacobson的抽象代数两本书中,常常看到把一篇论文的成果分成几个小题,必要时加以提示。 这种分解本身,指明了化大为小的正确方向;这种提示,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可能是研究者历经拼搏才悟出来的灵感;  此类题目引导考生在正确路径上做完几个小题,不知不觉地独立地完成了(前人的)一项科研课题。这样的题目考的是真实的科研能力。 相信,能从研究型题目中突出重围的考生将来在科研中一定能表现才华。 关于非选拔性考试的议论正在整理,稍后将在 《研教散记14》 中出现。. 相关博文(考试,出题系列) 选拔性考试的属性和试题要素 技能性课程考试当如考驾照 进化、人工选择和考试 其它系列博文的入口 唐常杰博客主页 科学博客主页
个人分类: 教学科研|10072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