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海冰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黄渤海海冰蓝色警报拉响和潮汐组合对比
热度 1 杨学祥 2011-2-16 09:02
黄渤海海冰蓝色警报拉响和潮汐组合对比 大连降温海滩冻冰 海鸥“断粮”垃圾场觅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5日 11:58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 官方微博 /SCRIPT. id=divSinaSSOManagerContainer style="DISPLAY: none" SCRIPT. src="http://news.sina.com.cn/js/694/2011/0131/10/weibo.js" type="text/javascript." tblog_skin="8;//设置模板" var tblog_channel="42;//设置suda统计参数" SCRIPT. /SCRIPT. type="text/css" 大连降温海滩冻冰 海鸥“断粮”垃圾场觅食   On February 13, a large number of sea gulls flew to the dumping site on the outskirts of Dalian city, China, looking for food. These sea gulls used to find food in the Bohai Bay sea area off Dalian city which was covered by heavy ice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2月13日,大批海鸥涌向大连市近郊的垃圾场觅食。这些海鸥过去是在大连市渤海湾海域觅食。因为最近低温天气,海面覆盖厚厚的冰层,所以它们才转移觅食地。 http://edu.sina.com.cn/en/2011-02-15/115859881.shtml 黄渤海海冰增至3.1万平方公里 蓝色警报拉响2011年02月14日 19: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T|T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新社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阮煜琳)由于近日气温骤降,中国渤黄海海冰面积明显增大。目前渤黄海海冰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14日发布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未来海冰整体将呈现逐渐缓解趋势。 据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显示,2月14日辽东湾浮冰范围约79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30厘米,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14日发布辽东湾海冰蓝色警报。 目前渤黄海海冰面积共3.1497万平方公里,渤海海区海冰面积2.4515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31%。其中渤海辽东湾海冰分布面积2.0642万平方公里,占辽东湾的67%,平台监测海面以尼罗冰、灰冰为主;渤海湾海冰分布面积2091平方公里,占渤海湾的14%;莱州湾海冰分布面积1782平方公里,占莱州湾的20%;黄海北部海冰分布面积为6982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预报台预计,15日至17日,辽东湾浮冰范围将在65-75海里之间,最大冰厚将达30厘米;渤海湾浮冰范围5至15海里,最大冰厚20厘米;莱州湾浮冰范围10-20海里,最大冰厚15厘米;黄海北部15-25海里,最大冰厚20厘米。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台表示,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预计未来海冰整体将呈现逐渐缓解趋势。提醒有关部门注意海上作业和航行安全。(完)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2/14/4665397_0.shtml 2011年1-5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2月是第二个强潮汐月,冬季寒流偏强持续,严防强寒流的爆发。 潮汐组合A:2011年2月3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2月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4度,2月7日为月亮远地潮,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强度相对变弱。 潮汐组合C:2月11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3日月亮赤纬角为最大值北纬24.07787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 潮汐组合D:2月19日为月亮近地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7度,18日为日月大潮,三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最大,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2月2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3.9865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潮汐南北震荡幅度变大。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0444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52 次阅读|1 个评论
[1-28-Science最新文章]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热度 1 chunyinzhou 2011-1-28 18:52
[1-28-Science最新文章]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大西洋暖流加速了向北极地区的热传输作用 Enhanced Modern Heat Transfer to the Arctic by Warm Atlantic Water 原文citation:Spielhagen, R. F., K. Werner, et al. "Enhanced Modern Heat Transfer to the Arctic by Warm Atlantic Water." Science 331 (6016): 450-453. 不断升高的温度(1-3)和海冰面的下降(4,5)证明北极地区正加速变暖,这与长期变冷的趋势刚好相反(6)。北大西洋洋流弗拉姆海峡分支(Fram Strait Branch, FSB,下文同)中相对较暖的大西洋水流(Atlantic Water , AW)正是将大洋热量输送到北极地区的主要载体(Fig.1)。它维持着现今东弗拉姆海峡的永久不封冻环境,并且为北冰洋中低层海水提供盐分,因此而稳固了分层作用(stratification)(7,8)。在东弗拉姆海峡地区,具有2-6C温度、35.0盐度的大西洋水流(下文用AW代替)在50-600m水深位置已经被发现(Fig.2)。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它都被一低盐度的、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混合层以及极冬冰盖所覆盖。这些因素在过去的2000年里也不断变化着,正如如海冰观测和沉积物结核研究结果所表明的一样(5,9)。 Fig. 1 Bathymetric map of the Fram Strait area and the eastern Arctic Ocean (inset; source: www.ibcao.org). Average sea ice coverage for April and September (inset; 1979 to 2000; source: http://nsidc.org) is indicated by white shading. White arrows indicate ice flow direction in Fram Strait area. Red arrows indicate flow direction of Atlantic Water. Atlantic water flow is below halocline waters in the Arctic Ocean proper. Yellow spot marks station MSM5/5-712 at 78°54.94'N, 6°46.04'E, 1491-m water depth. BS, Barents Sea; LS, Laptev Sea. Fig. 2 Water-mass structure of the upper 600 m at station MSM5/5-712. Seasonal variability of temperature (red lines) and salinity (blue lines) in the Atlantic Water (pink) is revealed by our measurements in summer (4 August 2007; bold lines) and early winter (11 October 2006; thin lines). The main habitat of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eastern Fram Strait (16, 18) is marked by a dashed pattern. 晚第四纪时期向北极地区的各种AW对流活动已经由多种媒介(proxies)所记录下来,如微体化石的丰度、流量和沉积物结核中的物种比例(副极地种类/极地种类,subpolar versus polar species)。对流高峰主要是处于相对较暖的时期(间冰期和间冰段,interglacials and interstadials)(10-12)。全新世(过去12千年,ky)在10-9千年期间有一个热高峰时期(thermal maximum),紧随其后的是一个较冷的时期(13)。但是,先前的研究并未能很好地解析几千年来甚至更短时期内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通过研究欧洲气候的历史数据和媒介数据而得到很好地认识(14),并相应地将过去的两千年再细分为罗马热期(Roman Warm Period, RWP, 直到~公元600年)、黑暗时代寒期(Dark Ages Cold Period, DACP, 公元~600-900年)、中世纪气候异常期(Medieval Climate Anomaly, MCA, 公元~900-1500年)、小冰期(Little Ice Age, LIA, 公元~1500-1900年)以及现代(工业)时期(Modern/Industrial Period)。这些时期之间的分界时间可能随地区不同而变化。 为了重建过去~2000年以来FSB中AW的温度变化过程,我们对一沉积结核中的浮游有孔虫进行了研究,这些样品是2007年8月在西斯瓦尔巴(Svalbard)陆缘MSM5/5-712点位采集的(Fig.1)。该位置正好处于AW流入北冰洋的路径上。样品MSM5/5-712-1(表S1)中放射性碳元素测年显示公元前120年-公元1475年期间沉积速率为18-20cm/ky,随后是27.7cm/ky,分辨率为每0.5cm对应28年和18年(Fig.3)。沉积结核顶部属现代时期。底栖生物的扰动作用可能与某些古环境标志有关,但是要量化这些作用是很困难的。我们对流入北冰洋的AW的温度重建研究基于以下两种独立的方法:(i)SIMMAX现代模拟技术(15),该方法可以利用浮游有孔虫种类统计来计算50m水深处的温度;(ii)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的Mg/Ca值。具体的方法细节见参考材料。东弗拉姆海峡浮游有孔虫的栖息和钙化深度为水下50m直到~300m,但是主要分布在150m深以上(16)。在这一地区,浮游生物的爆发通常出现在8月(16)。因此,我们的温度重建反应的是近几十年来AW层顶部的仲夏环境。 Fig. 3 Planktic foraminiferal data and temperature reconstructions of upper Atlantic Water in the eastern Fram Strait over the past ~2100 years from sediment core MSM5/5-712-1. Thin lines are raw data, bold lines are three-point running means. Black triangles on the age scale mark calibrated 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14C ages. (A) Fluxes of polar and subpolar planktic foraminifers (100- to 250-μm fraction). (B) Percentage of subpolar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100- to 250-μm fraction. (C) Summer temperatures at 50-m water depth (red) calculated by the SIMMAX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Gray bars mark averages until 1835 CE and 1890 to 2007 CE. Blue line is the normalized Atlantic Water core temperature (AWCT) record (standard deviations) from the Arctic Ocean (1895 to 2002; 6-year averages) obtained from (21). (D) Summer temperatures (purple) calculated from Mg/Ca ratios in planktic foraminifers N. pachyderma (sinistral). Gray bars mark averages until 1835 CE and 1890 to 2007 CE. Blue line is the sea ice margin anomaly (11-year means, less ice is up) in the Barents Sea (BS) obtained from (5). Dashed lines mark less reliable data before 1850 CE. (E) Terrestrial Arctic and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 anomaly records with reference to the 980 to 1800 CE and 1961 to 1990 CE averages, respectively. 浮游有孔虫组织对于最北部北大西洋水体分布和海洋锋(oceanic fronts)具有极好的指示作用(17)。MSM5/5-712-1样品中浮游有孔虫数据显示了高频(多期,multidecadal)变化条件下多个世纪的变化情况(multicentennial changes)(Fig.3A;物种分布详见fig.S1)。RWP,MCA-LIA过渡期和现代时期以副极地和极地物种的高流量为特点,而DACP和LIA晚期则是低流量记录(Fig.3)。流量变化似乎是对海冰面的反应,因为现在发现弗拉姆海峡海冰覆盖区浮游有孔虫流量最低而海冰边缘地区则流量最高(18)。公元~1900年以前的样品沉积物中,全部浮游有孔虫中有10-40%属于副极地物种。相反地是,反应近~100年来情况的最年轻的沉积物表明,副极地有孔虫流量在快速增长,副极地-极地物种比例也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倒转,在地表样品中达到了66%副极地物种比例(Fig.3B)。因为副极地物种的比例与水体分布密切相关,该比例在北极海水中低而在AW中高(16-18),现代时期样品中含有最高的副极地有孔虫流量和比例,预示着从挪威海输出的较暖的AW具有不断增强的影响作用。 根据SIMMAX和Mg/Ca测量结果,我们可以定量分析温度的升高情况,同时也结合考虑现代时期西斯瓦尔巴地区AW的强烈影响作用。直到公元~1850年,根据SIMMAX模拟结果,平均夏季温度变化于2.8-4.4C(平均±SE:3.4±0.06C),在寒冷时期(如早DACP,LIA)具有较低值,而在早MCA公元800-1100年间具有最高值(Fig.3C)。该结果与北半球及环北极地区温度变化的陆地记录(6,19)非常相似(Fig.3E)。自1890年以来AW温度为4.1-6.0C(平均±SE:5.2±0.22C),因此比早前的2ky高~2C。通过地表样品计算,温度急速增长到史无前例的6C的过程,这明显从1850年就已经开始了。然后,这一逐渐的过渡却可能是由LIA后期有孔虫较为缺乏的沉积物和现代时期有孔虫较为富集的沉积物由于生物扰动而混合形成的假象。根据Mg/Ca测量值得出的温度重建结果与SIMMAX的结果非常相似(Fig.3D)。现代时期以前的变化很大(0.7-5.7C),其原因可能是由于Mg/Ca方法不能准确重现3C以下的温度造成的(20; 见参考材料讨论),但是3.6C(±0.3C,SE)的温度平均值证实了SIMMAX的结果。同样地也适用于现代时期:根据Mg/Ca数据计算结果,自1890年以来温度变化于4.4-7.1C,平均值为5.8C(±0.5C,SE)。两种方法中,现代时期的温度平均值均超过了先前两千年中的所有个别值。这些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20年里北极地区FSB中最上部AW温度快速变暖达~2C,与巴伦支海海冰面的后退(5)、陆地古气候参考记录(6,19)(Fig.3, C-E)以及大气观测(3)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值得注意地是,现在东弗拉姆海峡最上部AW的夏季温度比MCA时期平均温度最大值(根据生物扰动作用和采样平均)还高1.5C以上。 自LIA时期以来~2C的变暖结果,与根据过去~120年观测数据所获得的AAWL(Arctic Atlantic Water Layer)的温度升高是一致的(Fig.3C)。目前为止,还没有亚世纪尺度的公开海洋媒介数据来研究过去的两千年里北冰洋中AAWL的温度演化过程。更进一步,在东挪威海,根据硅藻类(22)和浮游有孔虫的稳定同位素(23)研究得到的夏季海洋表层温度(SSST)变化高精确度记录显示,西挪威海自LIA时期以来有~1.5C的变暖。但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东挪威海SSSTs并没有明显MCA时期周期性的变化(22,23)。相对于过去的2000年时间里(包括罗马时期和中世纪里的温暖期),东弗拉姆海峡变暖的现代AW温度,反应了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扩大(1,24)的一面。最近的模拟结果(25,26)表明了海冰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一个可能的放大器的巴伦支海地区的大气压强的作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与异常变暖的AW对流有关。 20世纪北极地区的工业气体和AW温度及其他,显示了准同步多期波动变化,使得远离工业化变暖趋势十分困难(3,21)。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海盆观测检测到多年来北冰洋地区AW扩张,以明显的变暖和对北冰洋流入量增长为特点(7,27,28)。尽管我们目前还不能根据我们的数据去定量分析先前流入北极地区的体积的变化,但我们的温度数据和以上所观测到的联系表明,现代AW暖流活动(平均20-30年)在过去的2000年里是异常的也是独特的,而不仅仅是一系列自然多期波动的最后一幕。两种作用——温度升高以及体积运输增长,导致对北冰洋大量的热输入。尽管AAWL没有与北极地区大洋表层直接接触,但增长的热输入将会造成深远的后果。上世纪90年代北冰洋强烈的AW热事件导致AW结核变浅以及对表层的热流量增强(29),同时伴随着海冰量的减少(4)。最近来自拉普捷夫海(Laptev Sea)陆缘的海洋学数据显示了较暖的AW相关的水体对浅部大陆架的影响作用(30),这一特征并未在过去的80年时间里观测到。这些数据同样证实了流向上覆大陆架海水的显著热流(30)。即使对垂向热传输过程不做任何调整,AW和表层海水冰点之间的巨大温差,将会引起垂向上大约40%的热流。任何正反馈机制都将会扩大冰盖上的这种热增长作用。填补冰和大气层之间强烈反馈(1)以及AW层的不断变暖,这些在过去的2000年里是全所未有的,而这可能是面向未来无冰北冰洋的过渡时期的关键要素。 Supporting Online Material 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31/6016/450/DC1 References and Notes J. A. Screen , I. Simmonds , The central role of diminishing sea ice in recent Arctic temperature amplification. Nature 464, 1334 (2010). doi:10.1038/nature09051 pmid:20428168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R. G. Graversen , T. Mauritsen , M. Tjernstrm , E. Kll é n , G. Svensson , Vertical structure of recent Arctic warming. Nature 451, 53 (2008). doi:10.1038/nature06502 pmid:18172495 CrossRef Medline Web of Science P. Chylek , C. K. Folland , G. Lesins , M. K. Dubey , M. Muyin Wang , Arctic air temperature change amplification and the Atlantic Multidecadal Oscillation. Geophys. Res. Lett. 36, L14801 (2009). doi:10.1029/2009GL038777 CrossRef J. C. Comiso , C. L. Parkinson , R. Gersten , L. Stock , Accelerated decline in the Arctic sea ice cover. Geophys. Res. Lett. 35, L01703 (2008). doi:10.1029/2007GL031972 CrossRef D. V. Divine , C. Dick , Historical variability of sea ice edge position in the Nordic Seas. J. Geophys. Res. 111, C01001 (2006). doi:10.1029/2004JC002851 CrossRef D. S. Kaufman et al ., Recent warming reverses long-term arctic cooling. Science 325, 1236 (2009). doi:10.1126/science.1173983 pmid:19729653 Abstract/FREE Full Text B. Rudels, E. P. Jones, L. G. Anderson, G. Kattner, in The Polar Oceans and Their Role in Shaping the Global Environment , O. M. Johannessen, R. D. Muench, J. E. Overland, Ed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Washington, DC, 1994), pp. 33 – 46. U. Schauer , E. Fahrbach , S. Osterhus , G. Rohardt , Arctic warming through the Fram Strait: Oceanic heat transport from 3 years of measurements. J. Geophys. Res. 109, C06026 (2004). doi:10.1029/2003JC001823 CrossRef S. Bonnet , A. de Vernal , C. Hillaire-Marcel , T. Radi , K. Husum , Variability of sea-surface temperature and sea-ice cover in the Fram Strait over the last two millennia. Mar. Micropaleontol. 74, 59 (2010). doi:10.1016/j.marmicro.2009.12.001 CrossRef D. Hebbeln , T. Dokken , E. S. Andersen , M. Hald , A. Elverhi , Moisture supply for northern ice-sheet growth during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Nature 370, 357 (1994). doi:10.1038/370357a0 CrossRef T. M. Dokken , M. Hald , Rapid climatic shifts during isotope stages 2 – 4 in the Polar North Atlantic. Geology 24, 599 (1996). doi:10.1130/0091-7613(1996)0240599:RCSDIS2.3.CO;2 Abstract/FREE Full Text R. F. Spielhagen et al ., Arctic Ocean deep-sea record of northern Eurasian ice sheet history. Quat. Sci. Rev. 23, 1455 (2004). doi:10.1016/j.quascirev.2003.12.01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M. Hald et al .,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extent of Atlantic Water in the northern North Atlantic during the Holocene. Quat. Sci. Rev. 26, 3423 (2007). doi:10.1016/j.quascirev.2007.10.005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H. H. Lamb, Climate: Present, Past and Future (Methuen, London, 1977). U. Pflaumann , J. Duprat , C. Pujol , L. D. Labeyrie , SIMMAX: A modern analog technique to deduce Atlant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from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in deep-sea sediments. Paleoceanography 11, 15 (1996). doi:10.1029/95PA01743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R. Volkmann , Planktic foraminifers in the outer Laptev Sea and the Fram Strait: Modern distribution and ecology. J. Foraminiferal Res. 30, 157 (2000). doi:10.2113/0300157 Abstract/FREE Full Text T. Johannessen, E. Jansen, A. Flaty, A. C. Ravelo, in Carbon Cycling in the Glacial Ocean: Constraints on the Ocean ’ s Role in Global Change , R. Zahn, T. F. Pedersen, M. A. Kaminski, L. Labeyrie,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1994), pp. 61 – 85. J. Carstens , D. Hebbeln , G. Wefer , Distribution of planktic foraminifera at the ice margin in the Arctic (Fram Strait). Mar. Micropaleontol. 29, 257 (1997). doi:10.1016/S0377-8398(96)00014-X CrossRef Web of Science A. Moberg , D. M. Sonechkin , K. Holmgren , N. M. Datsenko , W. Karl é n , Highly variable Northern Hemisphere temperatures reconstructed from low- and high-resolution proxy data. Nature 433, 613 (2005). doi:10.1038/nature03265 pmid:15703742 CrossRef R. Kozdon , A. Eisenhauer , M. Weinelt , M. Y. Meland , D. N ü rnberg , Reassessing Mg/Ca temperature calibrations of Neogloboquadrina pachyderma (sinistral) using paired δ 44/40 Ca and Mg/Ca measurements.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0, Q03005 (2009). doi:10.1029/2008GC002169 CrossRef I. V. Polyakov et al ., Variability of the intermediate Atlantic water of the Arctic Ocean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J. Clim. 17, 4485 (2004). doi:10.1175/JCLI-3224.1 CrossRef N. Ko, E. Jansen, in Climat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the North Atlantic Realm , G. Wefer, W. H. Berger, K.-E. Behre, E. Jansen, Eds. (Springer-Verlag, Berlin 2002), pp. 165 – 173. D. Klitgaard Kristensen , H. P. Sejrup , H. Haflidason , I. M. Berstad , G. Mikalsen , Eight-hundred-year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from the Norwegian continental margin and the North Atlantic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Paleoceanography 19, PA2007 (2004). doi:10.1029/2003PA000960 CrossRef M. Serreze , J. A. Francis , The Arctic Amplification debate. Clim. Change 76, 241 (2006). doi:10.1007/s10584-005-9017-y CrossRef H. Goosse , M. M. Holland , Mechanisms of decadal Arctic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Version 2 (CCSM2). J. Clim. 18, 3552 (2005). doi:10.1175/JCLI3476.1 CrossRef V. A. Semenov , W. Park , M. Latif , Barents Sea inflow shutdown: A new mechanism for rapid climate changes. Geophys. Res. Lett. 36, L14709 (2009). doi:10.1029/2009GL038911 CrossRef M. J. Karcher , R. Gerdes , F. Kauker , C. Kberle , Arctic warming: Evolution and spreading of the 1990s warm event in the Nordic seas and the Arctic Ocean. J. Geophys. Res. 108, 3034 (2003). doi:10.1029/2001JC001265 CrossRef I. A. Dmitrenko et al ., Toward a warmer Arctic Ocean: Spreading of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tlantic Water warm anomaly along the Eurasian Basin margins. J. Geophys. Res. 113, C05023 (2008). doi:10.1029/2007JC004158 CrossRef M. Steele , T. Boyd , Retreat of the cold halocline layer in the Arctic Ocean. J. Geophys. Res. 103, 10419 (1998). doi:10.1029/98JC00580 CrossRef I. A. Dmitrenko et al ., Impact of the Arctic Ocean Atlantic water layer on Siberian shelf hydrography. J. Geophys. Res. 115, C08010 (2010). doi:10.1029/2009JC006020 CrossRef R. R. Dickson et al ., The Arctic Ocean Response to th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J. Clim. 13, 2671 (2000). doi:10.1175/1520-0442(2000)0132671:TAORTT2.0.CO;2 CrossRef We thank the captains, crews, and shipboard scientific parties of research vessels Jan Mayen and Maria S. Merian for assistance during cruises JM06-WP and MSM5/5. R.F.S. and K.W. acknowledge support from the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 (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Priority Core Program 1266 INTERDYNAMIK, project HOVAG); R.F.S. received support from the Academy of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Literature, Mainz; and S.A.S., K.Z., K.H., and M.H. acknowledge support from the Norwegian Research Council (projects SciencePub and WARMPAST). All data are available at www.pangaea.de (doi:10.1594/PANGAEA.755114).
个人分类: 最新论文介绍|7096 次阅读|5 个评论
2011年1月1日冰情分析报告
prsdc 2011-1-2 16:35
海面冰情对船舶航行具有重要的影响,航线上的浮冰不仅会降低航行速度,还会对对船体造成损伤,冰情严重时短时间形成的新冰甚至能将船舶围困。为了给中国第 27 次南极考察队提供最新的航线冰情信息,我们极区遥感项目组联合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从雪龙船 12 月初破冰开始一直不间断对雪龙船航线附近海域的海冰进行监测,绘制海冰分布图,分析海冰实时变化信息,并将成果图在一到两天内准实时发送到雪龙船,为雪龙船航线的选择提供辅助信息。 ASAR 数据的宽幅模式采用 ScanSAR 技术,可以提供较宽的成像条带,幅宽可达 405km ,在极区采用 HH 极化方式,有助于区分海冰与海水,而且能够多角度成像,数据覆盖范围广,数据量丰富,适用于海冰监测。本工作利用最新的 ASAR WSM 数据实现了对南极海冰冰情的实时监测,为中国第 27 次南极考察雪龙船航线的选择和安全航行提供了重要依据。雪龙船现场工作人员乘坐直升机在高空巡视冰情时以最新的海冰图为参照将非常有助于航行水道的选择。 第一个图是 1 月 1 日 海冰分布图。图像的成像时间是北京时间 2011 年 1 月 1 日 03:37 ,项目工作人员经过快速处理,在 7 个小时后将数据直接传至雪龙船上。图中绿点代表雪龙船 1 月 1 日上午 10:03 所处的位置,在绿点的东侧稍偏北大约 37 公里 处,有个特别白的亮点,这就是卫星成像时雪龙船的位置点。现在雪龙船西北方向有大面积的浮冰,船南侧靠近埃默里冰架的区域也有浮冰。船在行进过程中要注意海冰的变化。与 12 月 30 日 的冰情图相比,海冰的范围缩小了,并且出现融化状态。雪龙船在进行埃默里冰架考察和大洋作业时应关注浮冰区域,考察时尽量避开这些区域。
个人分类: 南极科考|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11月30日与12月1日AMSR-E海冰图与ASAR图像
prsdc 2010-12-3 20:24
德国不莱梅大学利用AMSR-E发布每天南北两极的海冰分布图,分辨率为6.25公里。这个数据对于行船来说,有参考价值,但是在航线选择上意义不大。因此,需要高分辨率的卫星数据提供海冰分布,为航线选择提供信息。 我们收集到11月30日和12月1日的ASAR的数据,对其进行拼接,产生了普里兹湾图像,为我国27次南极科考雪龙船提供信息。 与德国不莱梅大学的海冰数据相比,ASAR的数据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有分析选择航线。但空间分辨率和重访时间是矛盾,因此,不能每天都能获取到该区域的数据。但对于航线选择来说,ASAR意义重大。
个人分类: 南极科考|4346 次阅读|0 个评论
雪龙船成功穿越西风带
prsdc 2010-12-2 14:54
  从雪龙在线获悉目前雪龙船已经航行至东经8112'39,南纬6147'38的位置,已成功穿越西风带,海面上开始出现海冰,随着纬度的增高海冰将逐渐增多。以下是科技日报随船记者陈瑜从雪龙船发来的最新报道。 成功穿越西风带 本报雪龙号特派记者 陈瑜摄  本报特派记者   12月1日 雨转小雪   东经:88347 南纬:601741   风力:偏北风5级 涌高:3.04.5米   航节:14.6节   早上正睡得迷糊,依稀听到船长沈权广播宣布,在南纬5817发现本航次第一座冰山。   楼道里传来阵阵骚动,大家纷纷涌向甲板和驾驶舱。由于大雾,能见度不高,冰山并没有如传说中宝石般闪闪发光,也看不到浅蓝色的冰芯。   随着船只前行,冰山渐渐增多。冰山是南极海的象征。低纬度海区的冰山,是从南极冰架或冰川上掉下来的,经过长时间漂流,边融化边破碎,形成各式各样的 形状,像古城、像洞门,让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想。老南极说,随着纬度的增高,桌面状的冰山会增加,还会有圆顶型、倾斜型和破碎型的冰山。   在南极周围的海洋南大洋中,漂浮着数以万计的冰山,据统计,南大洋的冰山大约有22万座,平均每个冰山重10万吨。1956年美国人观测到一座罕见的大冰山,长333公里,宽96公里,面积远远超过了大洋中的一些小岛。   我们常说冰山一角,是因为冰的相对密度是0.9,冰山露出海面的高度只占冰山高度的1/10,即冰山海面下的高度是海面上部高度的9倍。更轻的冰山海面上的高度和海面下的深度比是1:5-1:7。   冰山在海上看起来似乎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也在移动。1997年7月,美国国家海冰中心通过卫星影像捕捉了两个冰山,分别进行标号监视并在每周公布冰山 的位置和大小,结果显示这两座冰山乘着南极沿岸西风漂流,以每天69公里的速度流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冰山流动也可以说是一个天然的浮标,从它的漂流也 能得到有关海洋循环的信息。如今,对冰山的监视还变成了解全球范围的水循环不可缺少的观测。另外,由于冰山融化形成淡水,影响表层海水的盐度和环境,冰山 的漂流研究也吸引了海洋学人士的关注。   今天最值得祝贺的事是,下午4点(船时)雪龙号越过南纬60,西风带的穿越历程到此结束。晚上到食堂就餐的人明显增多,多日卧床的同志也下地 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印度洋高压与低压带之间的气压梯度主要集中在南纬50以南,据说这在近年并不多见。特别是昨晚,在南纬57左右,雪龙 号与一个气旋擦肩而过,船只所处区域偏西风达8级,涌高4.5米。   接下来航船将会进入浮冰区,这意味着船不会太晃了,因为大量浮冰会消减涌浪的传播能量。晕船的感觉会减轻,但如何小心翼翼地避开冰山,将是雪龙号面临的新挑战。(本报雪龙号12月1日电) 科技日报陈瑜记者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7d8d750100n4ch.html
个人分类: 极地特快|2557 次阅读|0 个评论
11月份中山站附近海冰变化监测
prsdc 2010-11-29 19:59
2010年11月5日我国第27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驶离上海前往深圳,11月11日从深圳市盐田港起航,赴南极考察。目前雪龙船在南大洋上行驶(11月29日12点时雪龙船位置大约为9415'55E,5039'44S),这个位置距离今中山站(7622'40E,6922'24S)不是很远了,到了南纬60左右时会有冰山出现,再继续前行,会出现大范围大面积海冰。海冰给行驶安全带来隐患,也会影响科学考察的进程。根据以往的考察记录和经验,雪龙船在距离中山站大约100公里附近的地方进行破冰,以期能前行。为了能为雪龙船在海冰区域提供航道信息,我们将根据实时接收到的ASAR数据对普里兹湾海域进行制图,提供冰情变化图。下图是11月2日-25之间在中山站外围ASAR图像。
个人分类: 南极科考|3163 次阅读|1 个评论
海冰融化是北极变暖的主要原因
pony1984621 2010-5-6 22:36
资料来源: www.physorg.com 编译: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发表在 2010 年 4月28日《 自然 》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融化迅速的海冰在过去的20年里大大增强了北极地区 气候变暖的趋势。 主持这项研究的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James Screen 博士说,北极变暖应归因于海冰融化和大气升温的反馈作用。 海冰就像是一层光亮的盖子罩在北冰洋上。当阳光照射时,海冰将大量的太阳辐射反射回太空;当海冰融化后,大量的热量将被海水吸收,然后温暖的海水就会加热它上面的空气。 我们研究发现,在这种反馈系统中,海冰融化导致大气变暖的速度远远大于大气变暖反过来到导致海冰融化的速度, James Screen 博士说 。 通过分析 欧洲中期气象预报中心的最新观测数据, James Screen 博士发现了一个独特的气候变暖模式,该气候变暖模式与海冰融化高度一致。据此,他们建立了气候变暖和海冰的融化的关系模型。 先前,人们对北极变暖主要原因的理解是:低纬度地区的温暖空气向北极流动,或是云层的覆盖。 如今,这项新的研究对先前的看法提出了质疑和挑战。现在的数据可以让我们对 北极变暖现象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过去的 20年,北极气候变暖比地球上任何地区 都要快。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一直试图找出其中的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气候变暖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与此同时, 北极海冰在大幅度减少。到2007年夏,北极海冰已经达到历史最低纪录。尽管这两年出现了 小幅的回升,但长期趋势仍然是不断减少的。 该研究论文的合作者、 澳大利亚 墨尔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 Ian Simmonds 教授说,这项研究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以前人们认为海冰的不断融化可能导致进一步的气候变暖,现在, 我们确认了这是已经发生的事情。 相关资料由 墨尔本大学提供 。
个人分类: 地质灾害|544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50艘船上千游客因海面结冰被困波罗的海(组图)
杨学祥 2010-3-5 18:53
50艘船上千游客因海面结冰被困波罗的海(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05日10:56 国际在线 被困的船只。 受困船只 被困波罗的海的船只。 波罗的海出现大面积海冰。   国际在线专稿:瑞典当局日前表示,波罗的海近日出现大面积海冰,约50艘轮船被困海面,殃及数千名游客。目前,被困船只正在焦急等待破冰船的营救。   据英国天空新闻台4日报道,瑞典海事局透露,50艘被困船只是在驶离该国东海岸后 视频:上千乘客因海面结冰被困波罗的海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午新闻》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2983627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news/w/v/2010-03-05/124256068.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被困在波罗的海的厚冰之中的。海事局表示,此前有关部门就海冰提出过警告,但这些船只没有予以重视。   被困船只中有三艘客轮,共载有1000多名游客。此外还有两艘大型货轮,其中一艘货轮载有56人。   目前,瑞典海事局的营救人员以及破冰船正全力赶往被困船只所在位置。但是,呼啸的海风和恶劣的天气状况致使救援行动进展缓慢。营救行动发言人皮特林德奎斯特表示:救援人员刚刚破开冰面,海面很快就又就冻上了。直升飞机和军用气垫船已经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在必要时实施救援。林德奎斯特补充说,目前被困人员均没有受伤。   哥特堡海上搜寻和营救中心的汤姆戈德布林声称:波罗的海南部区域要比其他区域冷很多。在这个温度最低的地域,破冰船无法发挥正常功能,这无疑给营救行动带来极大的困难。(李杰) http://news.sina.com.cn/w/p/2010-03-05/105619796769.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6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国家海洋局: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警报标准
杨学祥 2010-2-17 07:57
国家海洋局: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警报标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6日17:17 中国新闻网 示意图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风暴潮、海浪、海啸和海冰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冰警报。   实况:根据2010年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20海里。今日渤海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和覆盖面积均有所减小。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发布海冰警报。   预计:未来5天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90-100海里,一般冰厚10-25厘米,最大45厘米;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10-20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20厘米;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5-10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15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15-25海里,一般冰厚10-15厘米,最大25厘米。   趋势预测:2月17-18日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基本维持,19-21日冰情将明显缓解。   请有关部门注意:辽东湾和黄海北部须加强对港口、航道和石油平台周围海区的破冰活动;渤海湾和莱州湾在海上航行和冰区作业的船舶应防止流冰撞击,保障航运和海上作业安全,并密切关注我台发布的海冰预警报,做好防冰减灾工作。   主要港口冰厚预报表   营口港 一般冰厚(cm) 15-25 最大冰厚(cm ) 40   葫芦岛港 一般冰厚(cm) 10-20 最大冰厚(cm) 30   秦皇岛港 一般冰厚(cm ) 10 最大冰厚(cm) --   天津港 一般冰厚(cm ) 10 最大冰厚(cm) 10   菊花岛 一般冰厚(cm) 15-25 最大冰厚(cm) 35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16/171717094522s.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1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渤海遭遇40年来最严重海冰:冷暖争论汇编(10)
杨学祥 2010-1-29 15:33
渤海遭遇40年来最严重海冰 专家谈成因与应对 2010-01-29 07:40:31      来源:大众网 这个冬天,渤海受到了不同于往日的关注,我省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海冰。 渤海冰情为何这么重?北极涛动说、 伪厄尔尼诺说、微型冰河期说一时间,众说纷纭。究竟哪种理论最接近事实的真相?本报记者采访了在济南参加山东两会会的有关专家。 关于北极涛动渤海不是这个冬天唯一的受害者 从去年入冬之后,严寒天气就开始频繁袭击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俄罗斯、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英国、法国,无一幸免。渤海不是这个冬天唯一的受害者。 对此反常天气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丁一汇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北极涛动和非正常厄尔尼诺是导致今冬极端冷时间偏早、持续、频繁发生的原因。 丁一汇说,在冬季,北极有一个大的低气压,非常寒冷,冷空气基本上被限制在极地地区,外面有高气压包围着,冷空气难以往南走,称为北极涛动的正位相。但是,从本世纪初开始,这个南高北低的正位相向负位相发展。这样一来,高压跑到了极地,极地低压被排挤出来。极地的冷空气非常寒冷,形成了寒潮、寒流。 另外,去年7、8月份一直到11月,海洋出现了伪厄尔尼诺现象,它造成的气候影响非常类似拉尼娜现象,海洋增温的中心在中、西太平洋。对于中国眼下的严冬,伪厄尔尼诺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对于这个理论,省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宋金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这个可能因素。 他说:昨天我看新闻,波兰又冻死人了,说明这次变冷不是局域性问题。但海洋环流系统很复杂,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关于人为干扰自然和人力正在博弈 省政协委员、 中国海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广雪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从地球发展的大周期来看,地球已经开始进入变冷的周期,但人力的干预使得全球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短期来看,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会改变,但长期来看,地球要变冷。只不过,自然规律的作用和人力的干预度有一个强弱对比,什么时候这种角逐出现拐点,还未可知。 李广雪介绍,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距离现在21000年。那时候,海洋的水都固化到两极,全球海平面下降115120米,我国的东海、黄海、渤海都是陆地。从距离现在1900015000年时,是全球的冰消期,两极的冰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到距离现在7000年时,海平面与现在就差不多了。 可以说,从7000年前到现在,是间冰期最盛期,理论上,根据地球的周期,全球开始进入变冷期了。不过,除了轨道参数,地球温度还受非轨道事件的影响。 李广雪所谓的非轨道事件,包括火山爆发、地震、外星球的撞击、人力干预等多种因素。在距今150007000年的回暖期,就有500年的突然降温期,时间大概距今1150012000年之间。因为,两极的冰大量融化,冰水温度很低,注入海中,会使海水温度降低,反馈到大气中造成全球降温。 李广雪认为,地球温度会受轨道参数这种万年尺度的影响,也要受人力干预这种百年尺度的影响,还要受太阳黑子这种十年尺度的影响。气候、地质、海流,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仅凭一年的变化,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 关于微型冰河期全球变暖趋势不会改变 有一些中外专家说,现在全球处于一个小冰期,今后的二三十年将是气候变冷,而不是气候变暖,这种说法被称为微型冰河期,但众多专家对此表示反对。 宋金明说:微型冰河期,这个提法不太靠谱。工业革命时,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是280ppmv,现在高达390ppmv,只要浓度增加,热辐射就会多,而且,有数据支撑,全球变暖的大趋势已有证实。突然某一年的波动,对变暖的大趋势不会有影响。不过,我不赞成两极融冰吸收热量导致我国北方寒冷的提法,这个提法的前提是地球上的热量守恒,两极吸热,温带或热带必然要降温。但地球上的热量是不守恒的,二氧化碳在逐年增多,升高了温度。 有道理,远了不敢说,但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变暖的趋势不会改变。省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广雪表示。 关于海水盐度渤海盐度在提高冰点在降低 海水由于盐度大,冰点很低,零摄氏度的时候是不会结冰的,持续十几天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情况下,海水就会结冰,这次大面积的海冰肯定与持续低温有脱不开的关系。但有专家说,此次海冰是由于降雪使降水量增加,导致海洋盐度下降,继而导致冰点提高,容易结冰。这个看法完全不成立。宋金明指出,海洋的盐度不是同一的,近海盐度低,远海盐度高。 影响海水盐度最重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蒸发量,一个是径流输入。近几年气温升高,蒸发量越来越大。而渤海的主要输入径流是黄河,黄河上的众多工程,如小浪底工程,使得黄河水入海量越来越少,根据我们的监测,渤海的盐度在逐年提高,冰点越来越低。 宋金明还介绍说,正常海水的盐度是32,而渤海离入海口近,淡水输入多,水交换能力差,所以海水盐度小于30。理论上,雪融化后,雪水注入海里,会降低海水浓度,但实际上,雪水不同于雨水,雨水会注入江河湖海,而雪水大部分会转化成地下水,注入海中的量很少。因此,雪水稀释海水的说法站不住脚。 海冰形成是积累的过程 对于持续低温这个造成渤海千里冰封的元凶,众位专家判定成立。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警室海冰首席预报员刘煜说,海冰形成不是一日之寒,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气象科研所首席研究员王以琳提出了相同的看法。据王以琳介绍,形成海冰重要的自然条件就是温度。今年渤海海冰形成的原因,主要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有关。2009年12月26日以来,渤海沿海的最低温度一直在零下8℃以下,山东北部沿海的最低温度达到零下15℃。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0-01/29/content_18902147.htm 渤海遭遇40年来最严重海冰 专家谈成因与应对 2010-01-29 07:40:31      来源:大众网 海冰应对之惑 山东海冰历年较轻海冰专家多在大连 莱州市海庙于家村52岁的渔户姜进钢从1989年起驾船出海,在海庙港附近的近海已经捕了二十多年的鱼。在他的记忆中,莱州湾几乎年年冬天都结冰,渔民们有些见怪不怪了,但这个冬天海冰尤其严重,让部分没来得及收扇贝的养殖户遭受了损失。 据报道,在青岛胶南226.5余吨网箱养殖鱼类冻死,全市7500亩紫菜养殖筏架冰封塌架,养殖贝类不同程度冻死冻伤,饵料生物冻死严重。初步统计,截至1月13日,海冰对青岛造成的养殖损失约计1.2亿元。 针对海冰灾害的严重影响,山东省以及各市都派出专家赶赴重灾区,指导灾区防冰减灾工作。 那么,除了灾后的帮助,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省政协委员、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宋金明指出:虽然海冰是除风暴潮外最严重的海洋灾害,山东也是海洋大省,但毫不客气地说,目前山东省没有研究海冰的权威专家,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 据宋金明介绍,我国沿海海域每年都结冰的地方主要是辽东湾北部,营口港最严重。山东海域虽然也有,但多是薄冰,没有形成大的冰害,所以研究海冰的专家都在大连。 在宋金明看来,海冰不可预防,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建立海冰预警预报机制,加大科研投入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有人说我国的破冰船太少了,但我认为没有增加破冰船的必要,这样的冰灾40年才出一回,而且冰期短,大量的破冰船闲置也是一种浪费。最好的办法就是渔民提前准备,企业及早储备相关物资、运输业调整方案。应对冰灾要做的就是将损失降到最低。 流凌曾撞倒采油平台次生灾害更可怕 最近,气温回升,渤海冰情有所缓解。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对此表示担忧,因为,隐藏在冰封后面的次生性灾害,更让他们担心。 这次海冰,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的飞雁滩、大王北油区部分油井被迫停产。 最近胜利油田很着急,和我联系多次,要监测海冰的影响参数。实际上,在海洋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海冰的影响参数是考虑其中的,只不过,这次海冰提醒我们,海洋工程的设计需要更高的参数,设计标准、建设标准提高,抗冰灾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省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李广雪表示。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宋金明对1969年的冰灾记忆犹新。当时渤海冻得很厉害,1号采油平台在冰冻的时候倒了,事后有人推测,可能是由于冰块挤压、腐蚀等原因造成的。后来冰层融化形成流凌,把2号采油平台撞倒了,损失远远大于1号采油平台,所以海冰的次生性灾害更可怕。 海冰刚破又被冻上关键在于及时预警 对海冰的预防,渔民们有着天然、直接的经验。莱州渔民姜进钢家最显眼的就是卧室里的那台大彩电。年年捕鱼已经让姜进钢和妻子李月梅养成了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山东卫视、烟台电视台、中央台,还有莱州本地电视台。老两口每天要看四个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这让他们觉得放心。 去年入冬,村里大喇叭经常吆喝着通报这两天刮大风,降温很厉害,各家各户尽量不要出海啦,大家都因此安安分分呆在家里。 然而,这样简单的经验,在40年一遇的海冰面前,显得单薄而乏力。 省人大代表、赤山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玉春告诉记者,应对冰灾,人力能做的很少。整个滩涂都冻住了,一点办法也没有。唯一能做的就是池塘破冰,我发动了上千人破冰,船上加了冰刀破冰,但成本太大,破了又冻住,循环往复。把养殖场放在深海又不现实,深海风大浪大,不利于养殖,而且没有附着物。 预警,关键是及时预警!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气象科研所首席研究员王以琳也表示。灾害性天气在所难免。我们只能加以研究,力求准确判断、及时预报,通过预警第一时间告诉公众做好防范,力求将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莱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施海波老家就是莱州三山岛的,在他的记忆里,莱州的海边几乎年年都会出现海冰。 年年出现海冰,是否应急措施已经很完善了?施海波告诉记者,现在莱州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安全信息网络,渔业局、乡镇、渔村和渔民连成一线,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从上到下,层层互通。除了信息下达,每一次灾害天气前,渔业部门还会做好24小时的救助准备,一旦有渔民遇到困难,渔政船会随时备航,准备出海抢险救助。 我们还刚刚起草了关于处置莱州海冰、海啸等灾害天气的应急预案!施海波告诉记者,为了预防大规模的海上结冰,莱州渔业部门在1月中旬起草了应急预案,经市政府审批后,今后一旦再出现这样的天气,什么部门干什么、怎么做都将会有指导性意见了。 监测预报能力不足部门联动可望救急 虽然大连等地对海冰预防有较为充足的经验,但是也难免遭受损失。 有关专家称,目前,我国应对海冰灾害的能力十分薄弱,缺少破冰通海的利器。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环保处副处长王炜阳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艘民用专业破冰船。 王炜阳指出,我国对海冰的实时监测缺少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海冰航空监测缺少机载专用海冰监测设备;海洋监测部门海上尚无具有破冰能力的专用监测船只,陆岸缺少定点、连续进行高分辨率的观测站点和设备,缺少海冰应急监测设备;对海冰灾害的预报和研究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副主任江崇波对新华社记者强调,由于多年来海冰冰情较轻,各级政府和群众都放松了对海冰灾害危害性的认识,防灾能力缺乏。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认为,关于应对海冰灾害的应急预案目前仅仅是一项部门预案。由于海冰灾害涉及到交通、渔业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联动,共同应对,海冰灾害的应急预案有必要从部门预案上升为国家应急预案。 同时,林山青建议在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培养建立有破冰能力的队伍,配备破冰船,平时可用于海上调查,遇到海冰灾情发生时,即可全力破冰。 大量准备破冰船?一旦闲置会造成很大浪费!人力破冰?成本太大!深海养殖?不太现实!如何将损失降到最低?专家们认为,要加强我国海洋预报预警机制的建设,各部门联动共同应对。◎深度影响 海水盐度变化或致生物链断裂 宋金明举了一个让人不得不重视的例子。通常,水越浅,冰越厚。深海里没有1米厚的冰,但2米深的海域能结1米厚的冰。我们知道,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它结冰,因为冰里的盐度很少。这就意味着,如果2米的水结了1米厚的冰,那么原来28%的海水盐度就会变成近56%。盐度的突变,会让冰点更低,水温更低,不喜冷的生物不能抵抗低温,就会冻死,不能适应高盐度,也会死亡,生物链会断裂。而海冰快速融化后,大量淡水注入海中,海水盐度又会突然降低,大起大落,对生物是双重影响。 责任编辑 闫婷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0-01/29/content_18902147_1.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低温冻害信息:渤海51%海域被冰层覆盖(组图)等两则
杨学祥 2010-1-24 10:06
渤海51%海域被冰层覆盖达入冬以来最大值(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4日00:19 中国广播网   1月23日,新华社记者登上中国海监北海航空支队的直升机,沿渤海海岸拍摄沿岸的海冰冰情。这是渤海近岸海域由于潮水推拥形成的堆积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山海关老龙头附近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辽东湾最大岛屿菊花岛附近海域由于潮水推拥形成的堆积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这是渤海山海关海域近岸形成的海冰(1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任勇摄   中广网北京1月24日消息(记者汪群均)根据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新卫星监测资料综合分析显示,由于前两天强冷空气的影响,23日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覆盖面积有所增长,渤海51%的海域被冰层覆盖,渤海的海冰面积过半,达到入冬以来最大值。 视频:黄渤海地区冰情严重 海军派出破冰船救援 来源:东方卫视《东方新闻》 var sinaBokePlayerConfig_o = { container: "p_player", //Div容器的id playerWidth:298, //宽 playerHeight:250, //高 autoLoad: 0, //自动加载 autoPlay: 0, //自动播放 as: 0, //广告 tj:0 //推荐 };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Load = 0; sinaBokePlayerConfig_o.autoPlay =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id", 28546096); SinaBokePlayer_o.addVars("as",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logo",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pid", 1); SinaBokePlayer_o.addVars("he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AD",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tj", 0); SinaBokePlayer_o.addVars("vblog", 2); SinaBokePlayer_o.addVars("singleRss", "http://video.sina.com.cn/iframe/fourlists/news/c/v/2010-01-23/204553011.xml"); SinaBokePlayer_o.showFlashPlayer();   根据海冰遥感分析,目前辽东湾海冰覆盖面积20682平方公里,占海区面积67%;渤海湾海冰覆盖面积12719平方公里,占渤海湾80%,海冰面积增大明显;莱州湾海冰覆盖面积6086平方公里,占海区面积64%;黄海北部6531平方公里。目前渤海、黄海北部海冰总面积达到46020平方公里。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预计:未来5天辽东湾最大浮冰范围55-65海里,一般冰厚15-25厘米,最大40厘米;渤海湾最大浮冰范围20-30海里,一般冰厚10-15厘米,最大30厘米;莱州湾最大浮冰范围30-40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30厘米;黄海北部最大浮冰范围15-25海里,一般冰厚10-15厘米,最大35厘米。   预计1月24-28日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基本稳定并稍有缓解。在此提醒有关部门注意加强对港口、海上航道、石油平台周围海区的破冰活动,保障航运和海上作业安全。 http://news.sina.com.cn/c/p/2010-01-24/001919532416.shtml 暴风雪致新疆塔城100余万亩冬小麦损失严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24日07:52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塔城1月24日消息(记者孙涛)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6时43分报道,塔城市是新疆小麦的高产区,连日的暴风雪导致100余万亩冬小麦不同程度受损,当地积极开展抗灾自救。   在塔城市二工镇哈尔墩村,挖开70厘米深的积雪后,记者看到,麦田已经被2厘米左右的冰块覆盖,很多绿色的麦苗因为被冰凌和积雪覆盖,已经开始变黄、面临死亡。   村民李为民今年种植了170余亩冬小麦,正常情况下,可以卖到18万元,但暴风雪让他的希望落空。他蹲在地上,手扶着被冻黄的麦苗,十分心疼。   村民李为民:这些黄的就属于死了。这样,就减产多了。目前减产1/3。如果再出现霜冻和大雪,还要往下减,可(损失)能要超过60%。这个损失不可估算了。   灾情发生后,广大麦农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抗灾、救灾。   塔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站长周永金:利用拖拉机带着圆盘耙,破坏雪的表面,让其尽快的融化,使冬麦能正常生长。开春一旦出现大面积的冬麦死亡,我们就和农民及时沟通,早播春麦,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4/075219534255.shtml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27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卫星图像:龙尼-菲尔希纳冰架上的海冰迅速解体
pony1984621 2010-1-15 16:30
资料来源:美国航天局 编译:马志飞( Bei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 在短短的 24 小时之内,一片比美国罗得岛州( the state of Rhode Island , 3144 平方公里)的面积还要大的海冰, 迅速脱离了 龙尼 -菲尔希纳冰架( the Ronne-Filchner Ice Shelf ),并解体为成许多粉碎的冰块。美国宇航局 Aqua 和 Terra 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 MODIS )在 2010年1月12到13日拍摄到这一连串的景象。 既长又窄的冰舌( tongue of ice )是连接 A-23A 号冰山( iceberg )与南极洲龙尼 -菲尔希纳冰架的桥梁。冰桥( ice bridge )是一种快速冻结的冰,或是不能移动的海冰,因为它总是固定在岸边的,与冰架相比,它只是海洋中的一层薄壳。在这几幅图像上能够看出它们的厚度不同。   规模巨大的冰架是南极特有的景观,它是南极 冰盖 向海洋中的延伸部分,冰架的平均厚度为 475 米 。冰架能以每年 2500 米 的速度移向海洋,在它的边缘,断裂的冰架渐渐漂移到海洋中,形成巨大的冰山。 图1: 1 月 12日下午 图2: 1 月 13日上午 图 3:1月13日下午 高清图像 龙尼-菲尔希纳冰架上的海冰迅速解体
个人分类: 卫星图像|5376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转载)
杨学祥 2010-1-11 10:00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1 /7)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被海冰围困 2010年01月11日 07:33 连日来,受持续寒潮大风天气影响,山东沿海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水结冰现象。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监测资料显示,截至1月10日16时,黄海北部海域近岸20海里、渤海湾近岸15.5海里的海水出现结冰,冰层最厚接近一尺。目前,结冰海域相关部门已启动抢险救灾紧急预案,积极帮助受海冰影响的单位或个人做好防寒抗冻各项准备,确保海上作业人员安全。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人民图片网 孙树宝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678_10717.html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2 /7)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被海冰围困 2010年01月11日 07:33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3 /7) 胶州市一名海产养殖户在破冰加氧 2010年01月11日 07:33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4 /7) 青岛营海边防派出所民警在帮助被困渔船返港 2010年01月11日 07:33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5 /7) 许多渔船还没来得及靠岸就被冻结在海面上 2010年01月11日 07:33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6 /7) 莱州湾被冰层冻住的渔船 2010年01月11日 08:17 山东近海出现近30年罕见海冰冰情 ( 7 /7) 莱州湾被厚重冰层冻住的渔船 2010年01月11日 08:17 http://slide.news.sina.com.cn/c/slide_1_678_10717.html#p=7
个人分类: 科普文章|4021 次阅读|4 个评论
2009年2月22日和26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杨学祥 2009-2-27 03:20
图 1 2009 年 2 月 22 日 和 26 日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 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杨学祥 2008-11-21 04:48
图 1 2008 年 11 月 17 日 和 20 日全球海温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我在 11 月 18 日 指出,比较 2008 年 11 月 13 日 与 17 日海温异常图(白色为海冰)可以看到, 17 日南北太平洋热异常区环流形势已经形成,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我们在 10 月 28 日 指出,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 11 月 18 日 - 1 月23 日 (66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加速阶段,是季节性的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原因。所以,今年 8-10 月厄尔尼诺进展缓慢与季节性气象不利因素阻碍有关,表明各种因素相互抗衡,季节性因素决定了异常变化的方向。这意味着厄尔尼诺的快速进展将发生在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与季节性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相一致 。 10 月 30 日 至 11 月 3 日 ,赤道太平洋增温受阻。频繁的东太平洋海岭的地震和扩张,以及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将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到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西风。 2008 年 11 月 18 日 - 2009 年1 月23 日 (66 天)的地球自转加速阶段会激发西风的发生 。 7 月 30 日 - 11 月6 日 (109 天)为地球季节性自转减速阶段,不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赤道太平洋海温变暖受阻的情况将持续到 11 月 6 日 。 11 月 6 日 阻碍厄尔尼诺生成的因素开始消失。 11 月 18 日 开始正异常区将快速发展 。厄尔尼诺的发展将加剧地震火山活动 。 我们还可以看到,德雷克海峡海温变暖增强。这表明环南极大陆海流加强,秘鲁寒流减弱 。 11 月 20 日 继续保持这一势头。 图 1 表明,一切继续按自然程序正常发展,厄尔尼诺蓄势待发。环太平洋地震带的频繁地震将加快厄尔尼诺的到来。 Recent Earthquakes 11/20/2008 M 5.0, Baja California, Mexico( 墨西哥 32.387N, 115.320W) 11/19/2008 M 5.7, south of the Fiji Islands( 斐济 22.160S, 179.724W) 11/19/2008 M 6.1, Panama-Costa Rica border region( 巴拿马 8.295N, 82.928W) 11/18/2008 M 5.5, Vanuatu( 瓦努阿图 18.892S, 169.479E) 11/17/2008 M 5.6, Arctic Ocean( 北冰洋 79.681N, 115.326W) http://www.iris.edu/hq/audience/public/earthquakes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北冰洋频繁地震 厄尔尼诺蓄势待发 . 发表于 2008-11-18 5:48:1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7230 2. 杨学祥,杨冬红 . 8 至 10 月厄尔尼诺进展缓慢 11 月下旬开始增强 . 发表于 2008-10-28 9:57: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421 3.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4. 杨学祥 . 关注东太平洋海岭快速扩张:地震与厄尔尼诺的关系 . 发表于 2008-10-31 5:32:3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4857 5. 杨学祥 . 11 月 6 至 10 日赤道太平洋海温正异常区面积基本稳定 . 发表于 2008-11-11 5:58:1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6229 6. 杨学祥 . 赤道太平洋海温变化不大变暖受阻持续 . 发表于 2008-11-4 7:27:5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5349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36 次阅读|2 个评论
9月11日德雷克海峡海水继续增暖: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
杨学祥 2008-9-12 10:53
全球海温异常图像显示, 2008 年 9 月 11 日德雷克海峡海水继续增暖,南极半岛海冰明显减少,这为海洋南极环流疏通了通道,减弱了北上的秘鲁寒流,使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暖,有利于厄尔尼诺形成(见图 1 )。 图 1 2008 年 9 月 8 日 和 11 日德雷克海峡海水温度异常比较(白色为海冰)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转换导致的东西太平洋海面反向升降 40 厘米 。由此形成的地壳均衡运动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和火山带的地震火山频繁发生 。我们称之为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 。 2008 年 9 月 11 日 ,日本北海道发生 7.1 级地震,该地处于海温增暖异常最高地区(见图 1 红色区域)。 证据显示从 1964 到 1987 年南方涛动五个最低值和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20 o S 到 40 o S 插入式的地震活动相关。这个地区包含了地球上最广阔的山脉体系之一,巨大的能源通过海底火山和热液活动释放出来。不顾它们无规律的循环速率和周期,厄尔尼诺和地震群几乎同时发生。在过去最持久的 6 个厄尔尼诺与最反常的插入式地震活动相一致,它们在 1964 到 1992 年沿东太平洋隆起从 15 o S 到 40 o S 同时发生 。厄尔尼诺和地震群的相互关系同时受到强潮汐的激发作用 。 参考文献 1. Walker D A. More evidence indicates link between El Ninos and seismicity. EOS , 1995, 76(4): 33, 34, 36 2. 杨学祥 , 韩延本 , 陈震 , 乔琪源 . 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 地球物理学报 , 2004, 47 ( 4 ) : 616-621.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589 次阅读|7 个评论
瓦努阿图7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杨学祥 2008-9-9 08:51
瓦努阿图 7 级地震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杨学祥,杨冬红   新华网惠灵顿 9 月 9 日 电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报告,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 9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 0 级地震,目前尚未有关于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道。报告说,地震发生在瓦努阿图当地时间凌晨 5 时 52 分(北京时间凌晨 2 时 52 分)。震中位于桑托斯岛的卢甘维尔以北 225 公里 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 121 公里 处。 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未发布海啸警报。该区域 8 日曾发生里氏 6 . 6 级地震 。 我在 9 月 5 日 指出,如果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水均衡导致的太平洋地壳跷跷板运动将增强全球的强震爆发规模,使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强烈,这或许能暂时缓解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地震频发的困局。其后,在青藏高原东移和太平洋板块西移的夹击作用下,青藏高原的东半部值得关注。如马宗晋院士所说,青藏高原的东半部有一些活动,但是不能就此肯定 9 月份甚至 10 月份之内在青藏地区的东南部要发生更大的地震。阿根廷和斐济的 6 级地震可能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 9 日凌晨发生里氏 7 . 0 级地震,这表明环太平洋地震带重新开始活跃。 9 月 8 日德雷克海峡海温异常变暖,赤道东太平洋暖水明显向西移动(见图 1 )。德雷克海峡海冰的融化意味着环南极大陆海洋环流的加强和秘鲁寒流的减弱,伴随赤道东太平洋变暖海温区的西移,厄尔尼诺现象将快速发展,环太平洋地震带将趋于强烈。 海温异常、潮汐激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发展与地震频发的关系值得关注 。 图 1 2008 年 9 月 4 日 和 8 日海温异常对比 参考文献 1. 黄兴伟。瓦努阿图海域发生 7 级地震 尚未有伤亡报告。 2008 年 09 月 09 日 07:11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qq.com/a/20080909/000136.htm 2. 杨学祥 . 下一个 7 级强震: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2 月强潮汐时期 . 发表于 2008-9-5 10:18:4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7759 3. 杨学祥 . 秘鲁地震与赤道东太平洋暖水向西扩展 . 发表于 2008-8-27 8:30:00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227 4.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地球物理学报。 2004 , 47 ( 4 ): 616-621 。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4210 次阅读|7 个评论
关注厄尔尼诺现象迅速发展:4天趋势比较
杨学祥 2008-7-15 16:56
我们在 7 月 14 日 指出, 2008 年 3-7 月南极半岛连续冰架裂解坍塌和 7 月阿根廷冰河国家公园竟然出现冰河急速崩解的罕见景象,表明德雷克海峡正在经历异常变暖过程,与同时期拉尼娜事件的迅速减弱密切相关 。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减少将拓宽德雷克海峡的环南极海流通道,减弱秘鲁寒流,加快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与更大规模的南极半岛冰块破裂出现在 2002 年和 1995 年相对应, 2002 年 5 月 -2003 年 2 月、 1994 年 10 月 -1995 年 5 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6 年 8 月 -2007 年 2 月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与德雷克海峡海温变暖相对应 。 7-9 月是德雷克海峡海冰逐渐增多的时期(见图 1 白色区域),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异常变暖的海温和气温可能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见图 1 红色和黄色区域) 。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 2008 年 8 月 1 日 在极区发生的日食是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达到 12 ,将导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海温两年波动特性,我们准确预测了 2006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2007 年的拉尼娜事件: 2006 年 8 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 8 月发生拉尼娜事件。预测同时表明, 2008 年 8 月后厄尔尼诺事件也有可能发生 。 2008 年是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转换年 。 图 1 2008 年 7 月 10 日 和 14 日厄尔尼诺现象发展状况比较 与 7 月 14 日 给出的 7 月 10 日 全球海温异常相比较, 4 天后 7 月 14 日 全球海温异常变化非常迅速:深蓝色的冷水区域明显变浅,黄色和红色的暖水区域显著扩大。 德雷克海峡海水变暖意味着海冰相对减少,流量增大。这将减弱流向南美洲的秘鲁寒流,加快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 关注厄尔尼诺现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 . 南极半岛巨型冰架坍塌与厄尔尼诺事件 . 发表于 2008-7-14 6:01: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2126 2. 杨学祥 . 厄尔尼诺快讯:东太平洋海温变暖速度加快 . 2008-4-12 5:17:0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91 3.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4.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9, 42 ( 6 ) : 732 - 738. 5.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 26 ( 3 ) : 151 - 155 6. 杨学祥 .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242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极半岛巨型冰架坍塌与厄尔尼诺事件
杨学祥 2008-7-14 06:01
南极半岛巨型冰架坍塌与厄尔尼诺事件 杨学祥,杨冬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7 月 11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 10 日表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新迹象已经显现,与南极洲相连的一大座漂浮的冰架正在坍塌。欧洲航天局在一篇新闻公告中表示, Envisat 遥感卫星拍下的照片显示,威尔金斯冰架与夏科岛之间只连着一点点儿了,夏科岛是该冰架与南极半岛相连的重要系缚物之一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3 月 26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 25 日表示,一块面积大约相当于 7 个曼哈顿的南极巨型冰架突然坍塌破裂,这次破裂说明即使面积更大的流动冰也处于危险之地。卫星图片显示,这块面积 160 平方英里的西南极洲冰架不受控制的破裂开始于 2 月 28 日 。它是威尔金斯冰架的边缘部分,已经在那里停留数百年可能是 1500 年。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大卫沃恩说,冰块破裂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冰山自然脱离南极大陆并出现类似破裂是非常罕见的,但最近几十年,这种事情却变得更为频率。在此之前,更大规模的冰块破裂出现在 2002 年和 1995 年 。 中新网 7 月 8 日 电 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现在正是冬天,不过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当地冰河国家公园竟然出现冰河急速崩解的罕见景象,让人怵目惊心。现在是南半球的冬天,原本应该冰山雪地,不过位于阿根廷冰河国家公园里的莫雷诺冰河,却正在溶化,从 4 日开始,莫雷诺冰河不断崩裂,巨型冰块几乎是以垂直角度急速脱离冰河表面,落入阿根廷湖,场面相当震撼。因为这是阿根廷第一次在 6 到 8 月的冬天,出现冰河冰块崩裂现象 。 2008 年 3-7 月南极半岛连续冰架裂解坍塌和 7 月阿根廷冰河国家公园竟然出现冰河急速崩解的罕见景象,表明德雷克海峡正在经历异常变暖过程,与同时期拉尼娜事件的迅速减弱密切相关 。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减少将拓宽德雷克海峡的环南极海流通道,减弱秘鲁寒流,加快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与更大规模的南极半岛冰块破裂出现在 2002 年和 1995 年相对应, 2002 年 5 月 -2003 年 2 月、 1994 年 10 月 -1995 年 5 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6 年 8 月 -2007 年 2 月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与德雷克海峡海温变暖相对应 。 7-9 月是德雷克海峡海冰逐渐增多的时期(见图 1 白色区域),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异常变暖的海温和气温可能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见图 1 红色和黄色区域)。 图 1 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形成与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异常变暖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 2008 年 8 月 1 日 在极区发生的日食是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达到 12 ,将导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 。根据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理论和海温两年波动特性,我们准确预测了 2006 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和 2007 年的拉尼娜事件: 2006 年 8 月发生厄尔尼诺事件, 2007 年 8 月发生拉尼娜事件。预测同时表明, 2008 年 8 月后厄尔尼诺事件也有可能发生 。 2008 年是拉尼娜事件和厄尔尼诺事件转换年 。 据联合国网( www.un.org ) 7 月 10 日 报道,近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一次会议上, 200 多名与会专家和政策制定者警告说,由气候变化导致的海洋温度和其它条件的改变,将对海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影响,并将进一步影响到一些特定人群的粮食安全。粮食粮农组织专家科克伦( Kevern Cochrane )表示,在一些地区,气候变化已经显示出对渔业的影响,同时气候变化所形成的后果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多;指出人们已看到更多的风暴,南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对沿海农业和渔业造成严重问题乃至威胁的现象 。 如果厄尔尼诺事件产生,我国气候当年以干旱为主,次年以洪涝为主。有关部门应关注 2008 年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孝文。南极一座巨型冰架正大面积坍塌 ( 组图 ) 。 2008 年 07 月 11 日 12:01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8-07-11/12012320822.shtml 2. 杨孝文。南极巨型冰架坍塌 大小堪比 7 个曼哈顿 ( 图 ) 。 2008 年 03 月 26 日 10:28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8-03-26/10282101030.shtml 3. 阿根廷莫雷诺大冰川冬季崩塌 ( 组图 ) 。 2008 年 07 月 08 日 17:51 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8-07-08/17512312294.shtml 4. 杨学祥 . 厄尔尼诺快讯:东太平洋海温变暖速度加快 . 2008-4-12 5:17:0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1391 5.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6. 林振山 , 赵佩章 , 赵文桐 . 日食 - 厄尔尼诺系数及其应用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9, 42 ( 6 ) : 732 - 738. 7.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 26 ( 3 ) : 151 - 155 8. 杨学祥 . 2008 年自然状况展望:气候变化持续异常 . 刊发时间: 2008-01-07 11:43:0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1/07/content_719991.htm 9. 马根喜。粮农组织:气候变化将严重影响渔业和水产业生产。 2008-07-11 18:22 文章来源:驻法国使馆经商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首发子站:驻法国经商参处子站)。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m/200807/20080705660153.html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南极半岛巨型冰架坍塌与厄尔尼诺前兆
杨学祥 2008-7-12 07:20
南极半岛巨型冰架坍塌与厄尔尼诺前兆 杨学祥,杨冬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7 月 11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欧洲航天局 10 日表示,受全球变暖的影响,新迹象已经显现,与南极洲相连的一大座漂浮的冰架正在坍塌。欧洲航天局在一篇新闻公告中表示, Envisat 遥感卫星拍下的照片显示,威尔金斯冰架与夏科岛之间只连着一点点儿了,夏科岛是该冰架与南极半岛相连的重要系缚物之一。公告中称:因为与该岛相连有助于稳住这块冰架,所以这座桥梁的坍塌很可能会让冰架剩余部分处于危险之中。在它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始撤退之前,在上个世纪的大半个世纪里,威尔金斯冰架一直很稳固,覆盖大约 16000 平方公里 (6000 平方英里 ) ,或差不多有北爱尔兰那么大。从那以后,几个大的部分相继坍塌,今年两次大面积的断裂使得冰架与夏科岛和附近的拉塔迪岛之间只剩一座窄窄的宽约 2.7 公里 ( 1.7 英里 ) 的冰桥了。南极半岛从白色大陆向北朝南美洲伸出的陆地的舌头是近几十年来气温升幅最高的一个地方。但有关冰架断裂的最新情况很不寻常,因为现在正值南半球冬季,也就是气温最低的时候。一种观点是,南半球海洋的暖水延伸到该冰架的下面,然后从下面迅速使其变薄。在过去 30 年来, 6 座南极冰架已经彻底坍塌高兹塔王子道 (Prince Gustav Channel) 、拉森口 (Larsen Inlet) 、拉森 A(Larsen A) 、拉森 B(Larsen B) 、伍迪 (Wordie) 、穆勒 (Muller) 和琼斯 (Jones) 冰架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 3 月 26 日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 25 日表示,一块面积大约相当于 7 个曼哈顿的南极巨型冰架突然坍塌破裂,这次破裂说明即使面积更大的流动冰也处于危险之地。卫星图片显示,这块面积 160 平方英里的西南极洲冰架不受控制的破裂开始于 2 月 28 日 。它是威尔金斯冰架的边缘部分,已经在那里停留数百年可能是 1500 年。英国南极调查局科学家大卫沃恩说,冰块破裂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结果。冰山自然脱离南极大陆并出现类似破裂是非常罕见的,但最近几十年,这种事情却变得更为频率。在此之前,更大规模的冰块破裂出现在 2002 年和 1995 年。根据沃恩的推测,威尔金斯冰架将在大约 15 年内破裂。最近离它而去的冰块占整个冰架的大约 4% ,虽然比例不大,但这次脱离却可能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即触发进一步破裂。沃恩说,威尔金斯冰架剩余部分在 2009 年继续存在的机会仍是存在的,原因在于:南极洲的夏季即将结束,更为寒冷的天气很快就要到来。科学家表示,他们并没有将这一次的破裂与海平面上升联系在一起,但他们指出,破裂无疑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征兆。沃恩说,南极洲的大部分地区并非温暖之地,一些地区异常寒冷。然而,包括威尔金斯冰架在内的西半岛由于突入海洋,温度相对较高。对于南极洲的这个半岛,科学家最关注的莫过于因冰融导致的海平面上升。 中新网 7 月 8 日 电 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现在正是冬天,不过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当地冰河国家公园竟然出现冰河急速崩解的罕见景象,让人怵目惊心。现在是南半球的冬天,原本应该冰山雪地,不过位于阿根廷冰河国家公园里的莫雷诺冰河,却正在溶化,从 4 日开始,莫雷诺冰河不断崩裂,巨型冰块几乎是以垂直角度急速脱离冰河表面,落入阿根廷湖,场面相当震撼。因为这是阿根廷第一次在 6 到 8 月的冬天,出现冰河冰块崩裂现象。国家公园官员认为,导致冰块崩裂的原因是地球暖化,掉落湖中的冰块融解成浮冰,使得湖面水位不断上升。上升水位不断冲刷冰河,加快冰河崩解的速度,冰河上清晰可见道道裂痕,骇人的景象一再突显,这更加证明地球暖化的脚步没有减缓,反而是愈来愈快了 。 2008 年 3-7 月南极半岛连续冰架裂解坍塌和 7 月阿根廷冰河国家公园竟然出现冰河急速崩解的罕见景象,表明德雷克海峡正在经历异常变暖过程,与同时期拉尼娜事件的迅速减弱密切相关。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减少将拓宽德雷克海峡的环南极海流通道,减弱秘鲁寒流,加快赤道东太平洋海水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与更大规模的南极半岛冰块破裂出现在 2002 年和 1995 年相对应, 2002 年 5 月 -2003 年 2 月、 1994 年 10 月 -1995 年 5 月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 2006 年 8 月 -2007 年 2 月的厄尔尼诺事件也与德雷克海峡海温变暖相对应 。 7-9 月是德雷克海峡海冰逐渐增多的时期(见图 1 白色区域),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异常变暖的海温和气温可能加快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见图 1 红色和黄色区域)。 图 1 厄尔尼诺事件正在形成与德雷克海峡附近海域异常变暖 参考文献 1. 孝文。南极一座巨型冰架正大面积坍塌 ( 组图 ) 。 2008 年 07 月 11 日 12:01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8-07-11/12012320822.shtml 2. 杨孝文。南极巨型冰架坍塌 大小堪比 7 个曼哈顿 ( 图 ) 。 2008 年 03 月 26 日 10:28 新浪科技。 http://tech.sina.com.cn/d/2008-03-26/10282101030.shtml 3. 阿根廷莫雷诺大冰川冬季崩塌 ( 组图 ) 。 2008 年 07 月 08 日 17:51 中国新闻网。 http://tech.sina.com.cn/d/2008-07-08/17512312294.shtml 4.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2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