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
myvolcano 2015-8-19 16:01
2015年8月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与往年一样还是200人!(详见: 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38/info48785.htm ) NSFC 2015 建议杰青.doc 另外,2015年度的自科基金资助项目,除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3个资助类别外,其他类型的资助项目清单都已上线公布。目前公布的总计37612项目,分布如下: 资助类别 立项数 面上项目 16709 重点项目 624 重大项目 7 重大研究计划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0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38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446 专项基金项目 21 联合基金项目 130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16155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829 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136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0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 0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 8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00 应急管理项目 35 详情可至“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检索查看: http://isisn.nsfc.gov.cn/egrantindex/funcindex/prjsearch-list
个人分类: 交流分享|90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单项选择题] 关于“透明计算”
热度 7 zlyang 2015-2-5 12:55
关于“透明计算” 2014年 “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空缺多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网络计算的模式及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透明计算”。 感谢您回答下述单项选择题。 1. “透明计算”对 于计算机科学发展的贡献: (a) 很大, (b) 一般, (c) 无明显贡献, (d) 无任何贡献。 2. “透明计算”的 应用前景: (a) 很好, (b) 一般, (c) 无明显前景, (d) 无任何应用前景。 3. “透明计算”的原创 性: (a) 顶级原创, (b) 一般, (c) 无明显原创贡献, (d) 跟风。 4. “透明计算”于 2014年获得一等奖: (a) 很合适, (b) 一般, (c) 发早了, (d) 不应该发。 5. 欧美为什么没有提出“透明计算”: (a) 没有前瞻性, (b) 提出了,但没有引起足够关注, (c) 提出了类似概念, (d) 提出了更好的概念。 感谢您补充更多的选择题! 感谢您的回答! 世界十大顶级巧克力排行榜 1. Teuscher – 瑞士苏黎世。2. Vosges Haut-Chocolat – 美国芝加哥。3. Scharffen Berger Chocolate Maker – 美国加州伯克利。4. Jacques Torres Chocolate – 美国纽约。5. Norman Love Confections – 美国佛州Ft. Myers。6. Valrhona – 法国Tain-l’Hermitage。7. Godiva – 比利时布鲁塞尔。8. Richard Donnelly Fine Chocolates - 美国加州圣克鲁兹。9. Richart – 法国巴黎。10. Puccini Bomboni – 荷兰阿姆斯特丹。 5个美国品牌,5个欧洲品牌。 难道别的巧克力都不好? 背景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2015-01-09,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 http://www.most.cn/ztzl/gjkxjsjldh/jldh2014/jldh14jlgg/201501/t20150107_117322.htm 科学网,2015-01-13,解读自然 科学一等奖:透明计算“云”时代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1393.shtm 果壳网,2015-02-04,《科学》网站: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引发批评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9914/ Hao Xin,2015-02-02,Critics pounce on China’s top science prize http://news.sciencemag.org/asiapacific/2015/02/critics-pounce-china-s-top-science-prize 科学网,2015-02-04,中南大学校长 张尧学否认“获奖项目抄袭”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2/312951.shtm Meta OS超级操作系统功能示意图 透明计算扩展冯·诺依曼结构的原理示意图
4458 次阅读|21 个评论
铁基高温超导(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民科嫉妒博文汇集
热度 3 zlyang 2014-1-25 15:59
铁基高温超导(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 民科嫉妒博文汇集 铁基高温超导,2014年初荣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 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的研 究”获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399.shtm 此项奖励引 起“ 民间科学家们 ”的 嫉妒和疑虑。他们纷纷发表博文。现将这些民科的博文汇集如下: (1) 戴德昌 ,2014-01-23,《从赵高指鹿为马到铁基超导拿国家大奖》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761738.html 这件工作的真实水平,从纯粹科学意义上说,是垃圾工作,因为是日本人开创出来的; (2) 李维 ,2014-01-23,《说说201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问题》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761576.html 核心的一句在此:这么多第一,还不是原创吗?显然这是个很大的误解,也是混淆了突破性的进展与重要进展的差别。 (3) 黄秀清 ,2014-01-23,《铁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跟风还是原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80705-761454.html 日本科学家采用方法一,把La FeAs的Tc提高到43K,...... 注意:已经超越了所谓的麦克米兰极限(39K),投稿时间是2008年2月26日(请链接)。 (4) 刘进平 ,2014-01-23,《日 本“铁基超导之父” Hosono对中国铁基超导研究的评价》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761589.html (5) 陈儒军 ,2014-01-25,《创新、跟风与原始创新的辨识 附Hideo Hosono铁超导专利分析》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762141.html 我们可以发现Hideo Hosono教授的专利已经把中 国人的“原始创新”全部 囊括了。 (6) 陈儒军 ,2014-01-26,《铁基超导之父Hideo Hosono教授来信谈中国同行贡献及国内报道》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626-762404.html “中国科 学家首先发现转变温度40K以上的铁基超导体不是事实。我们在《自然》上的文章证明是我们第一次发现了转换温度为43K的铁基超导体。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我们在《自然》上的论文(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53/n7193/full/nature06972.html )轻易核实。 中国科学家在这个领域无疑干得漂亮。我尊重他们的贡献,但不能篡改(我首先发现转换问题40K以上铁基超导体这 一)历史事实。” 欢迎您的补充! 俺旗帜鲜明地反对上述民科的危言耸听! 各位老师,现在俺“官科”吗? 资深民科 以为:这次 真傻 官科 , 太官科了 。 正告以上各位民科,不要嫉妒:自己去拿个大奖!
159 次阅读|20 个评论
说说201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问题
热度 25 liwei999 2014-1-23 16:09
说说2014年的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问题 作者: mirror (*) 日期: 01/23/2014 00:33:17 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有几年空缺了。镜某以为,对空缺的现实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诺大的国家 ,并不在乎那几个奖金,空缺的理由的确是没有什么好的东西可奖。 《铁基超导——凝聚态物理天空中闪耀的新星》 的题目不错。但是重心放在了“中国科学家们的贡献”,并且认为铁基超导研究团队是当“之无愧”,难免一些人有微词。比如说 《铁基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跟风还是原创?》 就是一类有代表性的意见。 如何区分一等和二等?有这样的说法 Quote (1)在科学上取得 突破性 进展,学术上为国际领先,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相关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一等奖。 (2)在科学上取得 重要进展 ,学术上为国际先进水平,并为学术界所公认和引用,推动了本学科或者其分支学科的发展,或者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可以评为二等奖。 显然,国人的铁基超导不够 突破性 进展的档次,放在 重要进展 挺合适的。“赵忠贤研究团队也因此获得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一个理由是“发现在钇-钡-铜-氧体系存在90 K 以上的临界温度,超导研究首次成功 突破了 液氮温区(液氮的沸点为77 K)”,其 突破性 是显然的。而这次的 铁基超导 ,镜某看不到有什么突破性的东西。 当然,对于镜某这等的“消极思维”,有些“批评意见”, 在罗会仟《铁基超导——凝聚态物理天空的闪耀新星》下面有一个评论 就是个典型的说法吧。为了对此年轻人表示敬意,不妨把他的说法引用如下: Quote 韩飞 2014-1-23 00:25 科学网上一帮近乎民科的人对中国超导界取得的巨大成功颇有微词,最典型言论是做超导就是炒菜,中国人的工作并非原创。日本人首先发现了LaO1-xFxFeAs不假,这次的自科一等奖也的确主要奖给了四位在材料生长上首先行动起来的科学家+理论家方忠。媒体报道中宣传的主要是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内中国科学家在1111体系内换稀土的故事,听起来是不难的样子,不就是炒炒菜么,却省略了中国科学家陆续发现的新体系:靳长青的111,闻海虎的21311,陈小龙的KxFe2-ySe2,更省略了中国科学家在物理上的贡献:突破麦克米兰极限的是陈仙辉,最先提出了铁基超导母体中自旋密度波不稳定性的是王楠林方忠,最先使用中子散射实验证明自旋密度波不稳定性的是戴鹏程,最先证明铁基超导s波对称的是丁洪、周兴江,最先观察到铁基超导体中磁通点阵的是闻海虎,最先提出KxFe2-ySe2的母相是反铁磁的245相的鲍威,最先在KxFe2-ySe2中使用微观手段观察到相分离的薛其坤等等等等。其他做得比较有特色的中国科学家还有做角分辨光电子能谱的封东来,做固体核磁共振的郑国庆等。 这么多第一,还不是原创吗? 难道你们要把做超导的原创追溯到Onnes那去吗? 别说媒体记者了,很多理工科出身的都很难理解这些实验手段和科学名词,一听见超导就问超导温度多少?于是貌似容易的炒菜说诞生了。 非常规超导这种强关联电子体系,活跃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都是凝聚态物理领域各方向上的“人精”,PWAnderson都表示“做不动”。在民科的眼中,对于超导的理解无非就是超导温度多少(他们连临界转变温度这个词都说不出),能用吗。对于超导领域科学家的理解也就是烧炉子。在获奖的科学家里面,王楠林是中国红外光电导实验第一人民科知道么?闻海虎是中国磁通动力学实验第一人+STM做的最好的之一民科知道么?方忠、戴西在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理论计算上也是最好的民科们知道么?陈仙辉的输运实验也是做的最好的之一。他们做得无非就是研究不同非常规超导体的机制,找出共性,解决高温超导机理,从而为室温超导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凝聚态物理实验的最顶尖的实验手段都是伴随着对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包括非弹性中子散射、非弹性X射线散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在这些方向上沈治勋及其弟子、戴鹏程、丁洪、薛其坤等人在国际上都是赫赫有名的,在这次铁基超导热潮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科们就知道玩弄下高温超导机理,跟反相对论的一个样,一是吸引眼球,另外反正胡说一气反正也没人知道对不对。 民科们的眼界太窄了,科学界玩什么不花心思去了解,看到的只是表面浅浅的一层。还是那句话,民科们把时间花在发明挖耳朵勺之类的小商品对社会贡献还大些。 核心的一句在此: 这么多第一,还不是原创吗? 显然这是个很大的误解,也是混淆了 突破性的进展 与 重要进展 的差别。 突破性的事件 往往只能有一次(个),而重大事件可以有多次(个)。这是在 “次数上” 的区别。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的指标。 “难道你们要把做超导的原创追溯到Onnes那去吗?”的质疑也很有问题。昂內斯的主要的功绩、原创是在于创建了低温物理这个领域,超导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且不论这个说法是否确实,“凝聚态物理实验的最顶尖的实验手段都是伴随着对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发展起来的,包括非弹性中子散射、非弹性X射线散射、角分辨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如果这些最顶尖的实验手段中有一个是国人第一个做出来的话,镜某都认为是很高级的原创性的工作。可惜,国人的科学家们没有赶上这个机遇。 矬子里也要拔将军。从场面上看,总是缺位也不光彩。因此选一个也未尝不可。但是拿得了一等奖来说事儿,就有些过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18574 次阅读|34 个评论
国家自然基金申请书写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热度 32 lin602 2012-1-31 08:42
今天有博友让我评论一下他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写作方面的帖子,提点看法。在此,简单也说一下自己的心得。 本人从九十年代开始写申请书,到今已经得到五项资助(比大牛们少多了,呵呵,不过我也感到满意了,因为我一半多精力做新产品开发),十多年来,也评审了多年国家自然基金(以前接受纸质申请书,现在网上评审),有四位毕业生及同事的申请书在我建议下做了重大修改后得到了资助。所以自认为还有点经验吧。 从申请书写作上,别人从正面讲了许多,我觉得非常好,我从反面来讲。 1 有的申请书在创新点上保守,越是保守,越难申请,但也不是写得越前卫越好,如果你写得太过份,同样也得不到资助,因为让人觉得你在吹牛。创新点一定要突出,如果评审人觉得你申请的内容已经有人做了,文章已经发表,基本上就没有戏了。有的人为了保险,写得保守,也有人会夸大了写,如果在行家手里看出来,也有被否的可能。 2 申请书写得太多太罗嗦,许多申请书内容我觉得可以缩短到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申请书要写得非常精炼,这段话能省掉就不写,这个字能不写就不写。写得多,评审人没有心思看写的这么多,他要看其中的核心内容。这是目前申请书中毛病最多的。 3 严谨性不行,有的申请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不对,参考文献前后格式不一致,语句不通顺等。一般来说,申请书写得太粗糙,是很难得到批准的,评审人会认为,你连写申请书都这样马虎,做科研怎么严谨呢。写申请书毕竟内容少呀。 4 研究内容太多,大而全,让人觉得这么点时间与钱你根本做不完。这是刚写申请书的人经常犯的错误。其实你只要解决一个或二个有意义的问题就行了,如果你要解决的问题有价值,一个就可以。 5 申请的内容有点偏新产品开发或应用,这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一定要研究基础或应用基础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 6 一定要将已经开展的工作写进来,特别是已经取得的一些数据。否则一点基础没有,说服力不够。 7 研究工作的连续性不好,有的人几年申请书写作是东一枪,西一枪的,让人觉得没有深度。要在一个领域或小研究范围内做深,这非常重要。有的人将申请书给我提意见,我一看就不行,没有深度,只是不明确讲不行而已,否则让人太失望。 8 课题组成员,教师最好共有三个左右,研究生也要有几个,如果没有研究生,教师可以多点。 十多分钟写的帖子,即时想的内容,不一定全面,说出来供大家参考。 补充一下, 我申报国家自然基金经验中最核心的一条是: 屡报屡败,屡败屡报 ,不怕被毙,持阿Q精神再写,以捡漏网之鱼。我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是我‘起早摸黑捡来’的,也可能是装‘自然科学基金’的货车太满了,不小心颠了掉下来的,被我‘守株待兔’捡到了,不花钱,没有成本。(以上密诀,公开传授,不用付专利费,但不负任何责任,自己看着办)。
20182 次阅读|67 个评论
《中国植物志》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pengsm 2010-1-18 11:17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是我国自然科学奖的最高奖项,体现科学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因此,该奖项在过去十年中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共空缺了七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中国植物志》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146个单位参加,312位作者,164位绘图人员完成。全书5000多万字,总计80卷126册,包括9080幅图版;记载中国维管束植物301科、3408属、31142种;采集和查阅植物标本1700余万份;发表新属243个,新种14312个;提出了一些类群的新分类系统。《中国植物志》是中国植物资源的国情报告,增加了经济用途、物候期、物种生境、地方名称等,使植物志的成果更具实用价值,为了解我国野生植物的生存状态和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它的编研是我国植物学发展的基石,是地方志及其他植物学著作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国植物标本资源收集和保藏已达到世界水平,馆藏量从100万号增加到1700余万号。 李克强主持大会(From: 2010-01-12 11:34:26   来源: 科技日报网络版)
个人分类: 转载博文|341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