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千万富翁的一些话,搞学问的看看
outcrop 2010-8-14 21:55
同路刚巧遇到一位千万富翁,说是千万,只是资产是这个级别,实际上是几千万家产了。一路上聊了2个多小时,摘录一些印象深刻的话,就我的理解还原下,记录在这里,一起感悟品评: 有学问的人,就应该做你们这个层次的事情,你要是和我这种大老粗做一样的事情,那你这书就是白读了。哪怕你一年赚20万,就别做我这种一年赚100万的事情。 念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一辈子还为生计奔波的话,这书还是白读了。 学历越高的人越胆小。 毕业后十年,同学之间的差别那是天壤之别。 中国人多,人才少,人才难找。 不论你多高学历,多大能力,打工的时候就要摆正心态,知道谁是老板;只要这个世界上有第二个人能做你做的事,你就不能拽。 成功?成功最重要的是心态。机会很多,人人看到的机会,安全系数高,回报不会高;回报高的风险大。 我每天上海台的财经节目。 有技术的,最终还是自己做是出路,不可能打一辈子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还有一些,感触颇深,有的也不方便写出来。这位老板初中文化,05年左右10万元起家,白手的起家的很彻底,正当生意人。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4948 次阅读|7 个评论
科学依赖于公德——再与陈安兄讨论学问与人品的关系
周可真 2010-7-23 17:34
陈安博士 标题:我所敬仰的方克立先生   评论内容: 不知道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在婚姻、爱情问题上有点那个啥啥啥的人,算道德、人品问题不?呵呵 居里夫人,拿到现在说,可能整个就是一小三。 如果再把领域扩展到艺术圈,说到毕加索这类人,那就彻底完蛋了,简直就是一流氓嘛,朝三暮四,劈腿,人品大大地坏了,还谈何家呀。同样,科学界也有类似问题。 所以,学问与人品之间,我个人觉得,完全独立,没有丝毫关系。 做学问符合做学问的基本要求,比如不剽窃、有创新等,就可以。与他的生活中的人品就谈不上什么联系了,有些情景下,还可以算得佳话。 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完整地反对周兄的看法。 博主回复: 我说的是中国传统学术领域,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学问,它本质上是所谓修身、正己、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这种学问是中国传统学术观念中旨在成圣的君子之学,与您所讲的学问应该是有所区别的。但即使是您所讲的那些学问,是否就完全是如您所说,恐怕是值得讨论的。毕加索这类人在您的伦理观念中可能简直就是一流氓,但在另一种伦理观念中是否也是如此呢?您所例举的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内在的例子,都是涉及婚姻、爱情之类,认为他们就是在道德、人品上有问题的人,我觉得您这么看问题是很成问题的。举个例子,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未婚同居被普遍认为是属于见不得人的有伤风化的不道德行为,如今谁还把这类行为视为不道德行为?从时间维度来看道德观念的变化是如此,从空间维来看道德观念的差异应该也是如此,在中国人看来是不道德的行为,在西方人眼中就未必是如此;在法国人眼中是不道德的行为,在美国人眼中就未必是不道德的行为。所以,您的反对意见以及所举之例,不足以说服我。 这里我再做些补充说明,与陈兄作进一步的讨论。 按照我的理解,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是属于公德范畴,公德是一种公共规则。逻辑则从来都是一种公共规则。习惯于遵守逻辑规则来进行思维的人,也容易按照公德来为人处事,因为在遵守公共规则这一点上它们之间是一致的。一个缺乏公德意识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公共规则意识的人,因而他也难以严格遵守作为思维领域的公共规则来进行思维,这样的人显然是不适合从事科学工作的,因为科学思维一定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的。这是现代公民社会里道德与科学的一致关系,即为人与为学的一致关系。 中国传统学术主要是经学,经学也就是儒学,而儒家所提倡的道德是宗法等级制社会的道德,这种道德相对于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是属于私德范畴。具有这种私德的人可以做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学问,或者说,缺乏这种私德的人是难以做成当时社会所需要的学问的,这是传统宗法等级制社会里道德与学问的一致关系,即为人与为学的一致关系。 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汉代,以举孝廉的方式来选拔官员,这正是表明了当时有儒学且能履践孝道的人,其学问就能也才能得到官方的认可。隋以后的科举时代,其情况也大抵如此。被摒于科举之外的学者的学问,通常只是为民间学者所认可,官方是不承认的,这种情况只是到了清朝康熙以后才有所改变,像黄宗羲、顾炎武这样的体制外的学者也获得了官方的承认。 不过,康熙以后被官方认可的学问主要是考据学,这种学问与传统的儒学(心性之学)有质的区别,故它所需要的道德也不同于原来的那种道德,因为考据学已属于科学范畴,科学所需要的道德本质上是一种公德,它的原初形态就是思维领域的逻辑思维行为,但清朝时候还没有一套形式逻辑的思维规范体系,所以当时的考据学与道德之间是互相脱节的,它既与传统道德相脱节,更与新道德相脱节,在这种情况下,考据学只是在科学归纳过程的收集材料和辨别真伪方面做出了一些成就,却未能形成相应的科学理论,并把它运用到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而形成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这也说明,一种学问如果没有相应的道德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取得大成就的。清代的考据学虽然属于科学范畴,但因其缺乏科学所需要的道德,所以它不能真正结出科学的硕果。 今天的中国,无论在思维领域,还是在社会领域,人们依然缺乏公民社会所要求的公德意识和科学研究所要求的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所以至今中国大陆也还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出足可获得诺奖的科学成就来。当今中国的学术腐败,本质上是学者们普遍缺乏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所必然导致的。当然,另一方面,人们对学术腐败的痛恨,多少也表明了中国学术界的公德意识有某种程度的觉醒。然而,应该看到,这种公德意识还仅限于诚信意识,即使是方舟子也只知道提倡诚信而打假。这种意识当然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思维领域和学术领域,如果没有一套明确的并且得到严格执行的公共规则系统,学者的诚信之德就必然要流于空泛而落不到实处。在现代公民社会,诚信不只是一种抽象的观念或意识,它更是对一整套的公共规则的严格遵守和执行,人人都严格遵守公共规则来思维和行动了,人们之间的诚信关系就自然而然的确立了。 我曾提出执政党和官员应该忠于宪法,忠于国家,忠于公民,这里忠于宪法是最重要的,因为宪法是现代公民社会具有最高权威的公共规则系统,如果这个公共规则系统都不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其他一切公共规则就绝难得到贯彻执行,整个社会的公共规则意识或公德意识就难以确立,从而为人们所渴望的诚信之德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在我看来,只有实行宪政,使宪法这样的公共规则系统得到全体国民和一切政党的充分尊重,公共规则意识或公德意识才能在我们这个国家普遍地确立起来,思想界和学术界的公德(公共的逻辑规则与学术规则)意识也才能普遍的确立起来,唯其如此,中国才有真正的学术,真正的科学。 要之,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为人与为学都是一致的,而且它们也应该统一起来,对学者来说,他们的确应该德业双修,才能取得学问事业的成功。
个人分类: 科学之思|3243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累积
llgkyy 2010-7-20 11:26
天天读是文革期间的一种活动。任何人都必须带《毛主席语录》,每天集体阅读一小时。后来把这种天天读的制度扩大到读《毛泽东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些专书。所以凡经过十年文革的人,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书都比较熟悉。我记得的是1970年从阿尔巴尼亚讲学三年回来后,被分配到二年级的一个班里,每天八点准时到指定的一个学生宿舍,每个人都翻开马列的著作,阅读一小时。我记得那时候,我先后选择了《毛泽东选集》、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恩格斯的《自然辨证法》。当时读恩格斯的这本书,缺乏知识,读得不太懂。但读了多遍,在书本上面画了许多道道,红的,蓝的,花花绿绿,现在找出来看,也不知当时为何要画那么多道道。但是因为看的遍数多了,其中有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后来对我的学术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恩格斯在书中提出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不一定非此即彼,可以亦此亦彼。这是一种思考问题的重要方法,我不但记住了它,而且后来看问题,就往往采用亦此亦彼的方法。由此看来,天天读在当时诚然是整人的办法,但有心人可以利用这机会读书,一天读一小时,可以读很多书,可以累积许多知识。 我为什么想起文革的天天读呢?原因是前几天,读了胡适1929年说的一段话,他当时是上海中国公学校长。他在学生毕业典礼上讲了话。他劝毕业生说:毕业后,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希望大家不要抛弃学问,要天天读。他说: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位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胡适讲的也是天天读,每天都读一小时,三十年后,你就可以使自己成为一位学者。其实,胡适讲的是累积的道理。读书,只要我们确定自己喜欢的一个专业,天天去读,天长日久,就一定会使你对于你所读的专业书,熟悉到如数家珍的地步,那么就一定会有自己的体会,你把自己的体会理论化,那么学问也就会源源不断地做出来。 我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一直告诉学生一个道理:没有学问是做不出来的,问题在你是不是持之以恒,永不停歇地钻研你的问题。特别是对现在只是二十多岁或三十多岁的年轻人来说,如果能确定一个专业的方向,天天读书,坚持不懈,二十年或三十年后,你一定会成为某一个专业的出色的专家。时间是挤出来的。你可以少看一小时的电视,少读一小时无聊的小报,在吃喝玩乐中少浪费一小时,并把时间集中到读书上面,那么成功就会向你招手。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学问家,都承认这样一个道理:累积,不停的累积,这是一种巨大的可怕的力量。( 2010-7-19) 本文转引自童庆炳先生的博客,地址: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45490
个人分类: 未分类|35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写写博客算了吧
周可真 2010-7-15 21:10
今听了朋友之言,方知 这年头,在理工科,真正做学问的人搞不到项目;在哲学社会人文学科,真正做学问的人发不出文章。 这年头,还有什么学问可以做? 这年头,还是写写博客算了吧!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4136 次阅读|22 个评论
郑板桥怒砸百姓讲坛
shxzhang 2010-6-29 01:14
潇湘渔叟 郑板桥做过几年教师,后来再转行当官。 朋友们觉得可惜,相聚时不免问及原因,板桥感叹说:学问没做好,做先生会误人子弟;与弟子们相处时,总发现不知之物甚多,羞愧难当。而今已做官场客,遮却人间一半羞。 推杯换盏之中,朋友们出言无忌,都对板桥说法表示异议,说:板桥兄此话差矣,学问没做好,做官会误黎民百姓。学而优则仕,学问做好啦,才能做官的。 板桥语塞良久,才说:也是,看来还得另想谋生之法。 板桥做官时,经常视察辖区各书院。一次,在某书院讲坛外,听到一位先生带弟子们读临财母狗得,反复若有三五遍。临财母狗得,板桥听着,既不知此话出处,甚觉不好意思,决定 向 先生求教。 讲歇时,板桥恭敬地 向 先生提问,先生拿出《曲礼》篇,指着临财毋苟得,欲做解说。 板桥看见那五个字,顿时明白,恼怒地说:你这厮,把临财毋苟得读成临财母狗得,还敢做先生!不用再进讲坛,快卷着铺盖走人。 先生吓得脸色苍白,发着抖说:罪过,罪过。晚生温习不够,加上近来患着眼疾,才把毋字看成母字,万望大人宽恕,不脱晚生教席之籍。 山长等出来说情,说此人学问的确很好,只是患眼疾,才弄出母狗笑话。 板桥听过,退让一步,说:教席之籍暂且保留着,回家治疗眼疾,同时补课。本官有一个上联,《曲礼》篇中无母狗,等眼疾治愈,对出下联,本官再定是否留你教席之籍。 数月之后,板桥又视察辖区书院。在另一书院讲坛外,听到一位先生带弟子们读两个黄鸟鸣羽木,一行白鸟上青天,窗口西山千秋雨,门泊东吴万里舟,反复若有三五遍。板桥听着,既不知此诗出处,甚觉不好意思,决定 向 先生求教。 讲歇时,板桥恭敬地 向 先生提问,先生拿出《千家诗》,指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欲做解说。 板桥看着那首诗,勃然大怒,说:你这厮,学问如此低劣,当先生纯属误人子弟。立马卷着铺盖走人。留在书院,充其量只能做杂役! 两年之后,母狗先生眼疾治愈,求见郑板桥。 板桥问:眼疾治好否?下联带来否? 母狗先生有些惭愧,说:眼疾半年就治好啦。只是,为了下联,晚生用功读书,用心思考,夜以继日,两年才得。晚生所对下联,是《谷梁》传外有公羊,请大人斧正。 板桥听后,连声道:对联不错,可见亡羊尚可补牢。可以再到书院任教。 送走母狗先生,板桥想起黄鸟先生,决定再到那家书院看看。在那家书院,板桥向山长询问黄鸟先生去向。 山长说:在下想黄鸟先生毕竟认得很多字,把他留在书院做杂役;书院人手不够,有时让他监督弟子早晚课。想不到这两年他倒发达啦! 板桥问:黄鸟先生如何发达,说来听听? 山长说:书院没他讲课处,他与数家戏班老板合伙,在那勾栏处做百姓讲坛,讲些《论语》章句与《三国》故事,已经腰缠万贯啦,还十万分瞧不起书院的名牌经师哩! 板桥听说百姓讲坛,甚是好奇,说要到勾栏看看。走到勾栏,正逢黄鸟先生讲《论语》。 那黄鸟先生说:列位,子曰,狗治于人矣,无恶也。孔子说,养一条狗,主人要狠狠地治它,治服它,管好它,它就不会作恶咬人啦,这样主人就不必因为狗咬邻居而扯皮啦。哈哈,列位听官,你们说在理不在理?这是孔子处理邻里关系的大法之一。 说得好!说得好!那听者之中,有人捧角似地喊道。 板桥这次,立即想起《论语》原话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想不到那黄鸟先生不但未改过自新,还做百姓讲坛来抢白孔圣人,板桥怒气不打一处来,跃上台子,朝那讲坛猛砸一拳,吼道:学问如此低劣,当先生误人子弟,做百姓讲坛误百姓,着实可恶! 见此状况,随行官员忙将板桥扶出勾栏,说:大人息怒。得糊涂处且糊涂! 板桥平静之后,严厉地说:自今日起,本官辖区严禁此等百姓讲坛。有如此讲坛,叫本官如何糊涂! 民间故事不是历史,更不是现实。请朋友们勿索隐坐实(历史之实与现实之实),勿对号他观与自观;为避免此类不快,阁主特将此文列入诗文偶得类,即文学作品类。
个人分类: 詩文偶得|3017 次阅读|6 个评论
做学问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王铮 2010-5-14 06:33
2010/05/14 一个研究生,甚至一个研究人员怎样保障得到正确的成果?最基本的一条是要遵守科学规范。然而最近一些事情让我发现急功近利的做法让一些研究生和学者背离了这个原则。 要说这个问题,先帮助大家回忆一下高等数学。在高等数学里,一个可导的函数可以在某点附近做泰勒级数展开,然后把它在这点附近的函数值、一阶导数值代入,求得一个在这点附近微小变动影响的近似公式。这个方法的发展到了系统论中,一个非线性系统,可以在每个平衡点附近展开,求得一个逼近原系统的近似系统,分析它在平衡点附近的演化行为。为了求得这个近似系统。这个平衡点的位置是重要的,近似系统的数学形式(方程)的参数,要从这个平衡点位置计算出来。 现在回到正文。最近几年经济学的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 )方法流行起来,借助某些软件,可以开展政策模拟。使用 CGE 的一个基础就是要完成一个叫社会核算矩阵的表( SAM ), SAM 的功能就是决定平衡点,为成千上万的 CGE 方程提供某些参数。编制 SAM 很烦,以我的学生为例,他们建立个 CGE ,大约要 3~6 个月编制 SAM 。最近看了一些 CGE 文章,他们居然不要 SAM 了,走捷径,猜测一些参数建立了 CGE 方程,当然这种猜测方法有的也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多数是不严谨的。显然,这样得到的方程,根本不是平衡点附近的近似方程,这样模拟的结果,当然不是正确的结果,应用起来,可能导致经济出问题。可是这种错误或者不严谨得到的政策模拟结果,在国内却流行起来。 喜欢不准确的 CGE 计算的流行,并不是这些学者和研究生不知道泰勒展开,不知道 SAM 矩阵的重要性,而是编制 SAM 太烦,涉及的数据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地去找。于是他们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动下走捷径了。这个不要 SAM 的捷径在学习 CGE 时是使得的,在应用 CGE 时,特别是在用 CGE 探讨国家重大政策时,就大大使不得了。所以对捷径完成的学位论文,我一般是认可的,因为主要还是能力训练,论文构造的模型、方法有价值。可是不要 SAM 的重大政策模拟结果,是我是不能赞成的。反过来对研究生,我要问: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论文特别是设计重大政策的文章做严谨呢?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呀。 一个同学告诉我,某个流行的软件就提供这种捷径估计,这个流行软件因此好用很流行,这是一个更严重的问题。软件商唯利是图的发行粗糙的计算工具,在某些简单情况下可用,但是学者却用它唬人,用它解决世界经济的重大问题,这是对科学的不负责任,这是大大不应该的。更有甚者,据说有一个叫 NSPSS 的软件, SPSS 是统计软件,你提供实验数据,它可以帮助你完成统计分析,得到科学结论。据说, NSPSS 的功能是你提供一个你要的统计结果,它可以帮助你产生一批支持这个统计结果的数据,然后你说,我用这写实验数据得到了什么结论。告诉我这个故事的人说,某个新科医学院士的手下流行这个软件,希望是谣传。不然,这个归国学者用日本话说:良心,大大地坏了。 反过来,我们提醒国家有关部门和整个学术界,在大力使用西方流行软件的同时,我们需要发展自己的软件,要有一批人搞清楚模型结构和软件特点,不要依赖傻瓜软件。科技部、基金委和有关部门要扶持这种明白研究,不然我们就只能如毛泽东所说: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爬行。并且不仅如此,简化的、投机取巧的软件,还会让我们爬进泥坑。 曾经有一个洋奴式的学者问我:自己编软件,谁能保证你正确。我回答说科学和良心保证我们正确。 科学和良心,是我们研究生和学者做学问的基点,是科学的规范实在。套用一句政治术语,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做学问,中心是创新,两个基本点是科学与良心,不要这两个基本点,积极的创新就实现不了。国外的像NSPSS这样的无良软件,即使外国人用了,我们也要抵制。 特别说明,本文没有校对具体个人的意思。 特别提醒:匿名问题,一律不回答。非博客用户攻击他人的评论,将予删除。
个人分类: 为科学而科学|6238 次阅读|7 个评论
问问题是一门学问
热度 3 ningjia09 2010-4-23 18:02
逐渐发现,问问题是一门学问。生活当中,我们被各式各样的问题包围,通过提问和解答问题我们和他人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展现自己的水平同时也发现别人的内涵。一个会问问题的人留给人的是有内涵有能力的印象。会问问题的人问的问题恰到好处,既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询问的问题,又会让回答者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来解决问题,双方各有所获,一方问题得到了解决,一方得到了满足感、成就感以及助人为乐的快乐感。 从小到大,自己都被教育要学会问问题,会问问题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由于初高中一切以成绩为重的学习氛围,自己并不喜欢问问题。然而来了科院以后,学习氛围的变化,自己逐渐发现了问问题的重要性! 昨天晚上,一个小师弟问了我一个 GIS 专业方面的问题,他本身并不是这个专业的,于是当他把他自认为用较为专业的说法来表达的问题抛给我时,我愣是没看明白。怕他的问题确实是自己没有涉及过的,于是又询问了周围的相关专业的同学,结果大家都没弄明白。后来无法,只能 QQ 问他,一步步询问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啊,问题的原理是什么啊,在他半专业半外行的回答中,终于弄明白了问题,片刻,他回了这么一条信息:师姐,你是第一个懂我问题的人,太高兴了!(流汗) 由于是跨专业考研,所以以前的大学同学通常会问我一些本专业的问题,情况大致如此,有时候我根本搞不懂他们到底想问什么,原因在于他们用了一些自认为相对内行的说法来问,而他们所认为的内行的表达实际上根本不专业,直接妨碍了我正确理解他们的问题。问了问周围的同学,他们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当我们作为外行来问内行问题时,为了能够让内行很快明白我们的问题,我们会使用一些内行用语,而这些用语可能既不准确又不规范,结果是内行们无法了解我们的问题。依我看来,最好的问法就是直接将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将自己要得到的最终目的告诉内行,让内行用他们的思路来给予我们解答,如果以前有思路,那么再将内行告诉我们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即可解决问题。 上次周末听讲座时,第一个提问的男生站起来说了老长时间,扯东扯西,最后坐下时,全场都没明白他到底想问什么。去年上课时,老师有个地方讲错了,最后我站起来问,为了准确的让老师明白我的意思,于是谈了很多,做了很多铺垫,后来坐下时,同学小声问我,你到底问什么了,同样的老师也没明白我的意思,后来又一男生站起来问,直接点明重点,当时还纳闷,明明就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老师明白他的,没明白我的呢? 后来反思了一下,是自己说太多,导致模糊了主要内容。这可能与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关吧,我们习惯在说一件事情的时候做好铺垫,我们生怕回答者不懂我们的问题,于是说扯上很多别的知识来解释这个问题,而最终的结果是我们模糊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回答者抓不住我们的重点,自然无法准确理解问题而作出相应回答。依我之见,我们问问题时,应该直截了当地点出我们的问题,适当做些铺垫是应该的,但不能太多而淹没了问题。 去年研究生复试时,由于是专业第一名,第一个进去面试,于是就受到了七八个老师半个多小时问题的折磨。开始由于紧张,后来由于前面没答好影响了心情,感觉自己表现并不好,因为好几个问题当时都没反应过来,没有准确的回答出来,当时也感觉主要是没弄 明白 老师到底是想问我哪方面的知识。其中一个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你是学地理的人,已经知道了 GIS 空间分析方法有哪些,那么地理分析方法有哪些。当时直接懵了,仔细 搜索所学的内容,实在是没 明白 老师这是问哪个方面的知识,实事求是地回答不会。 后来 老师略带不爽地问,你们不是学过计量地理学嘛,没学吗。可能由于自己不自信吧,当时回答说时间太长了,自己没有好好学等等,过后感觉相当难受。吃晚饭时想复试的问题,猛然间 明白 老师到底想问什么了,估 计 老师是想问地理学中的一些经典统计方法,而这些是自己掌握的很牢固的知识,如果当 时 老师能给个提示,相信自己肯定能回答出来。不过考虑到老师这么问是为了好好考试我吧,我自己也掌握不牢固,但是当时要给点提示的话就不会这样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也会提问一些问题,然而很多时候可能是由于我们学生的知识不够,也由 于 老师的表达不清晰,我们根本搞不懂到底在问哪方面的知识,然而当老师把答案揭晓时,同学们往往是恍然大悟,原来老师问的是这个啊!作为学生,若老师是为了考验我们的能力,想要看我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在问问题的时候最好能表达的更清晰些,或者给些思路与提示,让我们能够正确地思考下去,而不是浪费时间在揣摩问题上。而我们在询问别人时,也应将大问题缩小,点名我们想要答案的方向,免得对方无从回答我们的问题。 还有一件事,上学期外教英语课结束时,外教允许大家提问问题,当时听见大家提问的问题,十分好笑。老师,你对奥巴马来中国什么看法?(外教是加拿大人)老师,你平常到餐厅买饭还是自己做饭啊?诸如此类,不是过大,三言两语根本说不过来抑或是让老师无法回答,就是过小,感觉没什么意义呢!如果私下问,第二个问题还是可以问的,但是公共时间,这种问题感觉还是不要问了。 上课的时候,会有同学起来问老师一些自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不喜欢这种同学,因为他是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具体而言,我觉得问问题应该针对被提问者所具有的知识、人生阅历、经历背景等来问合适的问题。如果是外教,那么我会去问一些关于如何学习英语的建议之类,或者询问他的人生经历,让他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做人等提些建议。 老师一直都鼓励学生多提问问题,但是我现在坚持的原则是如果我感觉提问的问题没有水平的话就不问了,否则问了只能凸显出了自己水平的有限,譬如听讲座的时候,没有好问题的话还是认真听听别人的问题比较好。还有平常学习当中,遇到问题,我喜欢自己去琢磨,有些问题往往当时解决不出来,沉淀两三天之后就容易解开了,而且多了个自我思考的过程。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老师们是怎么样的想法,这些都是自己平常思考得出的,可能有些片面,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个人分类: 假装科研|8359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问的窍门
liuxiaod 2010-3-15 11:11
老张刚读博士的时候,导师出国考察去了,老张选了一门基础课,悠哉游哉,等导师回来的时候,叫老张汇报工作。 老张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想法,一定能得到导师的赞扬。可是导师听了就皱起眉头,导师说此次出国考察,去了日本,美国,欧洲,历时半年,与本专业内的所有知名学者都见了面并详细交谈了业内发展方向,没有听说你讲的东西,你怎么肯定能做出来呢? 老张表示很有信心,只要把细节落实一下就可以做开题报告了。导师有些不耐烦,告诉老张说,如果我让你做这个题目,估计要花50万到100万的样子,你可能需要干5,6年,还不能保证成功,如果不成功,我损失了钱,你损失了时间,如果让国外同行知道了,还会笑话我,丢我的脸,也丢我们国家的脸。 老张很窘迫,向导师道歉,表示决不能给导师和国家脸上抹黑。导师开导老张说,做学问要认清楚大方向,找一个热门的题目,因为大家都在做,所以能保证这个题目一定能做出来,做错了也不是你的错,先跟着大家做,然后努力争取做的最好,这样在学术界你就能获得声誉,成为权威,这是成功的正确道路。千万不要自己做一个偏门,别人都不知道你在干什么,即使做出来也没有人给你叫好,而且这种情况下99%是不可能成功的。 老张从此安心做课题,顺利拿到学位。很多年以后,发现国外一项颇为热门的工作与自己当年的设想完全一样,追踪文献,开山之作比自己还晚一年。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33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 ”对学者是有害无益之论——与鸿飞商榷
可真 2010-3-15 06:14
鸿飞兄最近又发 怪论 :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 其理由是: 学问,尤其是科学,是年轻人做的,年轻人生来就是浮躁的,不浮躁怎么做学问和科学? 老子早就有 静为躁君 、 归根曰静 、 复归于婴儿 之类的论述,按照这些论述所表达的观点,人生来都是安静的,不浮躁的。换言之,浮躁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性。 习性的养成取决于生活着的人与他的具体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环境创造人,人也改变环境,这是人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 环境创造人,是环境对人的制约关系;人改变环境,是人对环境的支配关系。由于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他们对各自的环境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比较满意自己所处的环境,有的人则较不满足于自己所处的环境,于是人心也各不相同:对环境较满意者,其心也相对比较安静,即改变和支配环境的愿望和要求较低弱;对环境较不满意者,其心就相对比较浮躁,即改变和支配环境的愿望和要求较强烈。 鸿飞所谓年轻人生来就是浮躁的,实指相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具有比较强烈的改变和支配环境的愿望和要求。据此,所谓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和科学 ,可以理解为做学问和科学是出于改变和支配环境的愿望和要求;如果没有这种愿望和要求,就根本不会去做学问和科学。如果这样来理解,则鸿飞在这里实际上不过是表达了这么一个观点:认识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如果不求改变世界,就不需要认识世界。这个观点恰恰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列宁《哲学笔记》: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哲学家们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为了改变世界而认识世界,这无疑是正确的,从而说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和科学 当然也是正确的,但这仅限于认识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意义。如果离开了这个意义而说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和科学 ,那就不见得正确了。 认识世界当然是为了改变世界,并且也只能在改变世界的实践中去认识世界,但是,认识与实践毕竟不是一回事,认识是不同于实践和相对独立于实践的一种意识活动或精神活动,在这种活动中,认识者应当也必须全神贯注地观察和思考所认识的对象,否则就不能认识这个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要求做学问和科学的人静下心来和不计功利,当然是合理的,符合认识规律的。由此来看,鸿飞所谓还有人振振有辞地说,做科学需要静下心来,要不计功利,这纯粹就是阉割科学家和反科学,这就不对了。 认识对于实践的相对独立性,体现在社会分工上,就是人们的社会活动有劳心与劳力的区别,这种社会分工上的区别使一部分人成为专门劳心的劳心者,另一部分人成为专门劳力的劳力者。 劳心者与劳力者是借用孟子的说法,在这里是分别指当今社会中专门做学问和科学的职业学者和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在哲学的抽象中,这两部分人就是认识者和实践者。反过来说,哲学上所谓认识者与实践者被还原为分工社会中的社会分工现象,就是所谓劳心者与劳力者。 因此,就整个社会生活而言,这种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们认识世界只是为了改变世界,劳心者的活动不过是为劳力者的活动服务的。在这个意义上,所谓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和科学 ,就是要求劳心者的活动积极配合劳力者的活动,使劳心者的活动能够为劳力者的活动服务,这是在于强调分工但不分家,即强调分工社会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关系。但在另一种意义上,从社会合作必须以社会分工为前提的意义上, 劳心者与劳力者又应当各司其职,各安其业,从而无论是劳心者还是劳力者,他们都应该全神贯注地从事自己的职业活动,即不仅做学问和科学的人要静下心来和不计功利,而且做其他事情的人也要静下心来和不计功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些年来,人们议论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人心浮躁,实际上是指生活在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的人们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做任何事情都不是首先考虑怎样把事情实办好,而是首先计功利并在这种功利心支配下去办事,自觉于己有利则为之,无利则不为,如此唯利是图地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所谓人心浮躁,说白了,就是人心唯利,更彻底地说,就是人心唯钱。以利字当头,钱字当头,来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之浮躁的实质。这样的浮躁是值得鼓励的吗?我认为是不值得鼓励的,而且是应予反对的。所谓 不浮躁怎么做学问? 这 对于学者来说 是有害无益之论。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53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拥有一颗“真切”的心灵
YonLushgry 2010-3-6 13:04
拥有一颗真切的心灵 2009 年 10 月 16 日在中央党校北院综合楼第三教室,我有幸参加了题为中国与科学发展的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首届全国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时隔几近半年之久的光景,现在回想起来,当时一切的场景均依然历历在目。 多读书、真读书、爱读书,之于读书经典不能跳跃;从生活与知识中探寻、捕捉和增强求知欲;拥有一颗真切的心灵,求真务实,敢于、勇于说真话;做一个有性情的文人、学者;带着问题在读书、科研、写作、生活的过程中认真求解、解决问题;论文的写作要避免和克服罗列现象、死板等问题和毛病,写作的过程中要拥有写作即为活的思想过程的意识,逐渐更新、超越旧有的思想、观点、论据等;主动并善于探索与培养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精神;注重逻辑思维的运用和锻炼;学术领域的新学人在平时要多写文章、多动笔,不要害怕写文章、写论文,要经常磨练,在摸索中前进,使自己的写作与科研水平潜意识和无意识地进步与提高。 以文会友、建筑友谊、共同发展;科研和写作要关注现实、立足理论,具有学术风范、志在引领理论;要创造出有价值、有意义、有创新、有规范的成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书磊、研究生院院长卓泽渊的教育、指导、忠告、要求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长久的印象与记忆。 在来自不同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与会学生之间、我们和在场的中央党校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着深入的交流,也有观点针锋相对、论证铿锵有力、讨论热情激烈的场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辉映是我一直期盼的结果,当然,之于我更多的是学习、欣赏与锻炼。 就在这次论坛会议中我通过会友领略到不同的学校、科研院所有着不同的学术风格和学术品位,在理论与现实、严谨与宽松、实证与文本等等方面都有着不一样的侧重点。不过,做学问的劲头都是有的,做学问的精神也都是不可缺少的。 加上我敬爱的导师时常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和我的同门:做学问、写东西、搞科研要务实、有问题意识和专业技能,要从严要求、具有专业理论修养、符合专业规范,付出学术努力、具有学科特色、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拳头产品、拥有属于自己的看家本领等等。 所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我、勉励着我、鞭策着我继续铺展我的学习生涯。 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半以来,现在,我个人对于我自己的评价是:走上学术之路,早着呢!早在研一刚刚开始之际,在学科和学习的定位上,我给自己下了这样的目标总的趋势:与劣势战斗,向哲学进军,走学术之路,究伦理之道。两三年来我很喜欢给自己定位:生活上、学习上乃至人生上的。我认为,只有尽量地给自己定好位,自己才能脚踏实地地走下去。只可惜,努力仍旧不足啊! 有人说,做学问要有怎样的胸怀和境界?到目前我只知道:国际视野、中国思维,国际思维、中国视野;汉语语境、国际背景,世界语境、中国背景;为生活而生活、为学术而学术、为求真而求真、为至善而至善、为唯美而唯美、为人生而人生。这些应该是我学习与做学问的条件、格局、要求、目的和境界。 信心、虚心、有心、细心、诚心、良心、宽心、用心、爱心、恒心都需要一颗真切的心!当然,忠诚之心与感恩之心同样需要拥有一颗真切的心灵: 知遇之恩乃人生之最美典章,吾须怀揣感恩之心描绘个人生活之真篇章。 为学如为人,但为人乃为学之基石。吾须善始而敬终,崇真尚善、唯美力行。慎、慎、慎,慎而又慎! 中共中央党校:2010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论坛征文邀请函
个人分类: 学之术|2146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难的学问(摘录)
jlxt33 2010-1-9 23:48
最难的学问 马尔科.阿尔丁格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述自己的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山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预测到不可知的未来。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师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年轻人不解,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 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林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看得见自己的睫毛吗?它可是就在你的眼前啊!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他们预见朦胧的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7期)
个人分类: 看看社会|4137 次阅读|5 个评论
《立委推荐:shijie-师姐专辑》
liwei999 2010-1-2 17:50
《立委推荐:shijie-师姐专辑》 Posted by: 立委 Date: November 19, 2007 11:02PM 立委按: shijie 者,立委师姐也,为人豪爽大气,学问深不见底。自从被立委拖下水,每日脚池洗脚,间或星湖小资,自得其乐,兼济天下,众帮菜无不叹服,人称大家的师姐(与戴安娜 Peoples Princess 的称号可有一比)。 师姐以前是语言学权威的爱将,曾在语言学最高殿堂执掌一个部门。师姐汉语造诣极深,精于说文解字,引经据典而不晦涩。师姐的文字,清晰明净,晓畅利落,暗含机锋,不乏幽默。立委特收集师姐散落在脚池和星湖的大作,在此与各位分享。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45,23220
个人分类: 师姐专辑|3472 次阅读|2 个评论
胡须、脸皮和学问
phd9992000 2009-12-26 16:36
很久没有写博文了,别人的倒是读了不少,很受启发,也留下了很多记号,倘不合适,敬请见谅。我的原则是,宁可少写或者不写,也不愿意转载。因为,转载的东西犹如别人的孩子,横竖看着不如自己的顺眼。 言归正传。当代学者的大概外貌,一般是西装革履,衣着光鲜,很有学者的风范的,大多没有留胡须的。这与北洋、民国时期(这2个时期可简单合并为万恶的旧社会)不太相同。那时的学者,很多是留胡须的,有的还颇长,例如闻一多、鲁迅。根据现在人的认识,那时候学者的学问比较今天而言,做的并不差,因为那时候是做学问,而今天是搞学问。学问都可以被搞,当然结果不会太妙,于是搞出了很多惊世骇俗的研究成果,例如:洪灾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自行车对环境的污染比汽车大,堵车是经济繁荣的标志,等等,不一而足。没有胡须的原因,并非是因为剃须太频繁,我猜测可能是因为脸皮太厚,以至于胡须长不出来。例如脸皮有6寸,而胡须暂时只能长4寸,自然就看不到胡须了。没有胡须的学者,形象、脾性上颇像宦官,常说的就是:主子教训的是,奴才这就去办,当然也是言行一致的。由此可见,脸皮厚度与胡子长度之和是一常数,脸皮厚,胡子就短,反之亦然。 万恶的旧社会的学者,大多是有胡须的。有胡须自然像个男人,有男人的个性和血性。很多人面对不公,拍案而起,大声说不。所以,胡须可以看作是特立独行的标志。而特立独行是作出真学问的前提。所以,要做出真正的好学问,应当留胡须。例如科学网的 祖乃甡 老师,胡子长,学问也很好,堪为榜样(不好意思,您的胡子印象深,拿来做论据了,多有得罪)。 结论就是,做学问,要少剃胡须勤洗脸。胡子留起来,可以培养自己特立独行的学问个性;多洗脸,可以使脸皮变薄(倘若辅以八荣八耻洗液,效果当更好)。脸皮变薄,胡须自然露出的更长,不但可以明白学理,知道不应该抄袭、造假,而且增强了自己的学问个性,利远大于弊。 (女学者因为自然原因,不适用本文。勿对号入座)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090 次阅读|4 个评论
嚼“筋头巴脑”酱牛肉与钻研学问
热度 1 boxcar 2009-12-23 16:54
看过电视剧《闯关东》(上篇)的人大概都会对那个在哈尔滨处处给老朱家使坏的潘五爷有深刻印象,当老朱家被弄得没法儿决定离开之际,潘五爷登门拜访,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以下图片截取自网上的视频): 潘五爷绝非等闲人物,吃牛肉都吃出独特的品味来了 看,不简单吧?! 潘老爷子好这口那也是有原因滴。。。 这个答案让朱开山有所领悟,咱们是不是也能悟出点儿东西出来?! 所以,吃筋头巴脑的酱牛肉也是有成就感的。 顺丝顺绺的牛肉不好吃,因为 朱开山,虽然你也曾英雄了得,在这方面还得跟人家潘五爷学着点儿! 难怪这两年筋头巴脑在餐饮市场上这么火。 吃筋头巴脑:,那也是有条件滴。。。 服了吧?! 看完了这段带有我自己点评的连环画不知大家有何感悟? 我的看法是,钻研学问其实和吃东西差不多,最有意思的部分是那些堪比筋头巴脑的最艰深的学术问题,敢对这些问题下手去钻研,通过反复思考取得些进展,实际的收获是最大的,这就象吃了筋头巴脑,通过细细地咀嚼,咂摸到了其中的滋味,而且吸收了当中独特的养分一样。 当然,思考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个人的能力是个严峻的考验,确实也需要一副好的牙口儿,倘若牙口儿不济,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倘若问题没搞清楚,时间和精力却耗进去不少,难免有一种虚度光阴、碌碌无为的悔恨。 其实知识和学问是有很多不同的类型的,求学阶段在正常课业中学习的很多知识,就如那些顺丝顺绺的牛肉,几乎可以直接吞进去,拿来填饱肚子没问题,也有一些寻常的养分,但这些知识和相关的问题,对人的能力和水平并不构成挑战,所以对优秀的学生或有实力的思考者没有多大意思,他们或许更需要筋头巴脑型的知识和问题。
个人分类: 教育|11366 次阅读|13 个评论
学科制高点,没有硝烟的战场
lihf 2009-12-22 11:31
学科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往往存在某个学科制高点,能否看到并占领这些学术高点,从学科讲,关系到学科发展以及走向,从政治上讲,是真正关系到祖国长盛不衰,子孙后代的大事.然而,由于缺少顶级学术天才或顶级学术天才无法就位,一种潜在的损失正悄悄发生.尤其是,在一种理所应当地认为:中国科技水平不如西方的共识和掩盖下,正漫无边际地无限期推迟着中国科技的崛起和毁灭着科技崛起的希望. 某个关键学术概念\方法的建立可统治一个 领域几十年或上百年,这个大家没有疑问吧.大家都熟悉的Office 软件就是一例,当你不明白的时候,人家做出来了;当你还在感慨老外做的很少的时候,人家已经在悄悄商业化了,当你明白了还能这样做的时候,并考虑怎样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就只能都感慨老外就是先进了.然而,现实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还在襁褓之中就被扼杀住了.不是在与西方同行真刀真枪的拼抢中,太遗憾了. 但有识之士应该认识到: 去拼抢学科制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得之则得天下,失之则失天下. 只有抬起头,睁开眼,最聪明的人才能通过重重阻力站在上面.
个人分类: 建议|3683 次阅读|8 个评论
学问与学位
JYH64J98Y99H 2009-12-10 13:48
读了中科院王德华教授的撰写的博文《学位与学问》,我深为赞赏。本来我是跟着插话的,没想到话越说越多,可以独立成篇了,这简直有点附庸风雅,喧宾夺主了。我索性将题目题目倒个顺序,就叫《学问与学位》吧。 王教授的论述非常出彩,可谓句句掷地有声,如“做好了学问,才能获得学位。学问深了,学位就高”。再如“没有学问,不能获得学位。有了学位,一定有学问”。特别是其“有学问,不一定有学位。有学位,一定有学问。”充满了学者对学位制度的“应然”理解,他同时批评了社会上被扭曲的现状,揭示了“应然”与“实然”不尽一致之处。说得很客观,很实在,我完全同意。这个话题,我也有兴趣,我想再接着说几句。 现在的情况是,学问难测,学位难辨。学问与学位严重背离。 一是学问难测。 一个大家认为很有学问的人,因为其韬光养晦,虚怀若谷,他感到自己很平淡,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学问。一个大家并不以为然的人,因为其夜郎自大,好为人师,他觉得自己很有学问。盖因为学问有自己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有的人,知识面很宽泛,有的人知识面很狭窄。有的学问可以被试卷测量出来,有的学问根本无法在试卷上反映出来。 有的学问看似深广,但实则纸上谈兵,漏洞百出,往往在关键深刻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有的学问看似肤浅,但因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往往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做出令人羡慕的成绩。国内的,如风靡全国的傻子瓜子,走红全国的娃哈哈集团,甚至如没有倒台的厦门远华。国外的,如横扫全球的麦当劳,席卷世界的肯德基,甚至如没有垮掉的雷曼兄弟。此时,真可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了。 有的学问只是学问,闲云野鹤,澹泊宁静,孤芳自赏,自命清高,所谓“处患难而不忧”“遇权豪而不惧”;有的学问结合市场与官场,不但能产生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在现实的世界掌握着充分的话语权,一字不著、尽得风流。有的学问看似很肤浅,但若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好死不如赖活,普通百姓大多有颐养天年、寿终正寝之处所;有的学问貌似很深奥,但智者千虑,总有一失,聪明反被聪明误,省部级高官也难逃锒铛如狱、死于非命之时辰。 为了获得更高的社会评价,有人要装着很有学问的样子,到处破墙开店,招摇撞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怎么个装法?不外乎出“砖著”,写论文,开讲座。一个人抄袭人家一群专家团队的,号称集成。我听说过家用空调有一拖二的,没想到学术“砖著”还有一拖三的。 某“211工程”大学盛传这样一则校园新闻:一个学术不端者他的学术论文数量不够,质量更糟,他为了早日评上教授,就在学术著作上耍起了花招。他花钱买了一个书号,抄袭剽窃、粗制滥造了三本书,用同一个书号将他们一起出版,满足了学术成果达标的完成形式。其抄袭剽窃手段之贪婪、之放肆、之猖狂,堪比劫持过往船支的索马里海盗,以至于今天的学术论文需要公益性学术批评网站编队护航。 与他一同评教授的同事愤然揭穿了他的把戏,结果两败俱伤,当年双双落马。真是见过无耻的,还没有见过如此无耻的。此事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但是,没有事,因为大学需要成果,只要上级领导乐意保驾护航就行。当然,学术不端者也很知趣,他只是为自己爬上正高找一块垫脚石而已,他还没有把自己的所谓成果当成文学遗产留给后人。他不将图书交出版社公开发行,而是自己取回来,堆放在一个被学术遗忘的角落里,让其“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 风平浪静之后,他将“砖著”卖给了废品收购商,以为从此可以化为纸浆,万事大吉。谁知道,废品收购商是个营销意识极强的精明商人,转手将外观装帧考究的“新书”倒卖给了古旧书店。古旧书店老板更是营销高手,特别善于网络销售。现在只要输入该学术不端者的姓名,其涉嫌剽窃的著作基本上就可以一网打尽。如果谁有“索隐”的兴趣,不妨输入疑似学术不端者的姓名加“旧书”上网一试。验证立竿见影,命中十有八九,这既是欲盖弥彰的典型案例,又是扩写版的当今中国《儒林外史》,更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动缩影。 需要说明的是,他的同事只知道他一号多书,还不知道他已经涉嫌学术剽窃。一部长篇小说的题材,因为当事人的疏忽,只被写成了短篇小说。我为他感到惋惜,他有斗争的勇气,而无斗争的利器。奈何,奈何! 文章要么抄袭,要么请人捉刀,要么依托权力,要么笼络关系,甚至做个“学霸”,称雄一时,贪婪地争个第一署名,不就是那么几招?把稻草说成是金条,把黄铜说成是黄金,把一堆垃圾装进精美的盒子里送给上级部门验收,反正上级部门正是买椟还珠的主。珠宝他们都不稀罕,他们能够稀罕垃圾吗。千万别以为上级部门是个傻子,他们大多是人中翘楚,他们高瞻远瞩,大智若愚,看看那些拼了命去报考的国家公务员考生们,看看2009年那100多万人争夺1.5万职位的“惨烈”竞争程度,就可以知道公务员的待遇是多么令社会羡慕,“学而优则仕”,古来如此,“于斯为盛”。十年寒窗苦读,莘莘学子不正是奔着他们的地位与待遇去的吗。不然,中国人怎么会把“跑步前进”说成“跑部钱进”?这可是周瑜打黄盖的双赢好事。 至于开讲座,许多副教授自己标榜自己是教授,甚至确实获得比教授更好的现场演讲效果,真糊涂到底谁才有学问,谁才真该是教授。有一个副教授,就凭着一顶博士帽和三寸不烂之舌到处留下雪泥鸿爪,他把自己打扮成教授还不过瘾,有时还要把自己打扮成博士生导师,打扮成著名学者,今天上电视,为别人婚恋支招,明天进中学,兜售高考法宝,后天进企业,传授锦囊妙计。让你感到他的学问莫测高深。 所谓“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像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像教授。”你明明就是价格只值几十元的“五粮醇”,最多也就是价格一百多元的“五粮春”,你非要把自己贴上价格五六百元乃至上千元的“五粮液”标签,甚至还要卖出与星级酒店相匹配的高价位,严格地讲,你属于非法经营,你涉嫌价格欺诈,应该在工商管理部门查处之列。 还有的培训专家,纯粹就是冒牌货,来路不正,犹如就是勾兑的假酒,也能堂而皇之地“周游列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都说教育产业化不好,可是真正从事过产业化运作的人,他们都承认教育产业化,像一块臭豆腐,闻起来很臭,吃起来很香。许多高校像商场一样喜欢拉横幅,喜欢搭建拱形门,喜欢悬挂氢气球,喜欢营造锣鼓喧天、彩旗招展、人声鼎沸的热烈场面,大学里存在浓郁的商业气息。相反,在商界,却存在着追求高雅文化的趋向。如中国移动通信,典型的国有大型企业,它们的行业理念更像是大学校训:“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再如,中国建设银行,典型的国有商业银行,它们的理念“善建者行”,语出《道德经》,原话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企业赚足了钱,致力企业文化建设,听名家授课,越来越高雅;学校不甘贫穷,到处化缘,迎来送往,越来越媚俗。是在今天的大学里面,副教授职称以下的住别墅与正教授职称以上的住公寓并存;资深本科学历担任博士生导师的与资深硕士学历难评教授的并存;残疾的躯体里生长出“极度健康”的精神与健康的躯体里滋生“极度残疾”的精神并存;火速提拔、跑步前进领导的与缓慢前行、止步不前的员工并存。 有时,我很纳闷,有的人十年换了十份工作,不断晋升,还能够事事成功,有的人十年干一样工作都很难获得肯定的评价,都是所谓的知识分子,都是在同一个社会环境与学校教育影响下的教师,做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学术界真乃气象万千。有一句话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有时真不知道谁的学问深,谁的文章好。 二是学位难辨。 现在的学位制度,更像是在玩一个莫名其妙的成人游戏,而我们的规则又残缺不全、漏洞百出,不出现荒唐的事情才怪。 一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级博士学位考试。 很多年前就流行着考不上硕士考博士的说法,也充满着类似生动的例证。有的女同胞甚至面临要么去“人流”要么读“博士”的艰难选择,而有的女同胞,工作照样干,孩子照样生,学位照样拿,时间一点都不耽误,全看你跟对了导师与学校与否。 二是所谓同等学力,其实是变相放水。 折射了管理部门对“体量”与“成果”的极度渴望。要么唯我独尊,不断设置关卡,喊出什么宁缺勿滥的口号,苛刻地近乎吹毛求疵;要么“六亿神州尽舜尧”,培养条例形同虚设。如此头脑发热,如此急功近利,如此超常规发展,不沉渣泛起才怪。有一次会议间隙,我与一位学界朋友谈论某学院的三位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学术发迹史,竟从晚上七八点钟聊到次日凌晨时分,还意犹未尽。三国有“煮酒论英雄”的典故,我们戏称自己是“品茗论狗熊”。学术仿佛是一场饕餮盛宴,里面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杯具”。 当今学界,自己管学位,自己拿学位的,有之;同事管学位,同事拿学位的,一样有之。老婆管学位,老公拿学位的,有之;老公管学位,老婆拿学位的,一样有之。面对这样的现实,还能搞什么学位崇拜吗?一个走私分子,通过走私,搞到了一大笔钱,如果村子里的人都搞货币崇拜,岂不是鼓励人们去走私、去偷盗、去洗钱? 真的假博士,假的真博士,真真假假,谁又能辨得清。就像旅行社带领游客进景点,往往要检查谁是带帽子的,带了帽子的,一律放行;没有带帽子,你说自己就是这个团的,你说你什么费用都交纳了,有时连导游都不敢相信,只好三堂会审,验明正身了。 有时,学位显得一点都不重要,有时,学位又显得比天都重要。学位不是官衔,学位很低的,可能他是领导,学问很高的,可能他是员工。学位不是职称,学位很低的,可能他是教授,学位很高的,可能他是助教。学位不是薪水,学位很低的,收入颇丰,出入有房车,学位很高的,囊中羞涩,“出入无完裙”。有的人,手中的学位仿佛充满了魔法,可以呼风唤雨,可以价值连城。 有的人,手中的学位不过是一本合法的经营执照或驾驶驾照而已。学位不过是一种制度而已,它一度被束之高阁,又一度让人们趋之若骛。关于为人与为文,古人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想得明明白白,说得透透彻彻,今人反倒糊里糊涂,真不知道是利欲熏心还是利令智昏。“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功夫,减除物累,便臻圣境。”( 洪应明《菜根谭》) 当然,别以为学术不端者都一定会祸害社会,至少我不这么认为。他们一旦混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样会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抬高了就业的学位门槛,高等教育就可以像蓄水池一样多蓄水,多扩招,既扩大了内需,又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假导师可以带出真学生,因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网络更是打开了学习的围墙,学生恰进入了“不教之教”的学习境界。 正所谓“粪虫虽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大自然是真正博学的老师,它让我们领悟一个道理,污秽中可以诞生洁净的东西,黑暗中孕育着光明,黑暗的时刻与光明的曙光距离并不遥远。每一个学者,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乃至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流动站要跟多少老师去学习,可是,有一位伟大的导师常常被我们忽视,那就是大自然,那就是我们头顶上的浩瀚星空。让我们敞开胸怀,倾听大自然的教诲。我们的时候单调吗,我们想多一点幸福吗?“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会景不在远,逢窗竹屋下,风月自赊。”我们想获得公平的对待吗,我们遇到了不能容忍的事情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那个海归啊,你干嘛要去跳楼?是环境险恶,还是你对父母、妻儿、自己的心理太险恶?那个副院长啊,你干嘛要去跳江啊,是别人的言行不可理喻,还是你自己的做法不可理喻?我真希望年轻学子以他们为镜鉴,多给自己的心理补种“疫苗”,能够在任何艰难、困苦、险恶的环境中获得生存,获得幸福,获得尊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脚踏在坚实的大地上,我们可以悠哉游哉,闲庭信步。我们也可以昂首挺胸,仰望星空。这才是属于我们自己掌控的力量!这才是我们自己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有一个我认识的博士生因为家庭、学习、工作的原因,别人3年就可以完成的学业他花了整整6年学习时间,直到某一天的深夜时分,他才在他爱人的帮助下把博士论文制作完毕。我给他开玩笑,这是名副其实的“大器晚成”。还有个文学博士,在她的博士论文后记写道,她写完最后一个字,天空已经露出了鱼肚白。面对这样的文字,说实在的,我更多的不是感动,而是感慨。 如果她说得是假话,耍点小心计,施展苦肉计,我相信,因为她的导师就善于学术造假,“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师必有其徒”嘛。如果她说得是真话,是肺腑之言,我同样相信,因为导师的功力不足,就必然会掠夺式地压榨学生,维护其虚荣心和窃来的学术地位。苗子要自己先挑选,对学生要求要严厉,不少学校对博士生论文发表的要求,貌视合理,实际上涉嫌雁过拔毛,有时近乎是敲诈勒索、敲骨吸髓。这可能就是他们所谓的“严师出高徒”吧。好好想一想吧,老师的学术成就到底在哪里?别人不清楚,你跟在老师屁股后面学了三年还不清楚?说实在,也冤枉了这些可怜的博士生们,他们其实并没有见过导师几次,有的人见面是在出行的飞机上,有的是在开学典礼上,有的是在学术会议上,有的干脆就在某个活动的间隙。看看老师没有多少学术含量的博文竟也是博士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叫人唏嘘不已。如果不是听他们亲口说,我都不太相信。 谁批评学术不端者最有力量,我看,主力军就是身处一线的学术编辑与学术评议人、审稿人。生力军就是学生,特别是那些活得不太正常的博士生们。“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学习了三年,老师肚子里装了多少墨水,学生都不知道。怎么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了。看来,学术不端者将老师、学者甚至学术大家的外衣穿戴得体,天衣无缝,功夫过人,应付裕如,隐藏得真深,堪比“潜伏”。 写之前,我还觉得自己想清楚了,写着写着,我就犯糊涂了。我们正处在难得糊涂的发展阶段,正处在各种关系有点混乱的学术季节。今天,她被你口口声声喊成师妹,明天,她可能就是你的师母;今天,他可能是你的师兄,明天,他可能就是你的师父;年龄很小的,她就是老师,或者已经嫁给了老师,可能辈分很高,明显例如妙龄美女宋庆龄嫁给至少三婚孙中山,简直让她爸爸宋耀如活活气死;年岁很大的,可能辈分很低,明显例如同样至少三婚蒋介石迎娶妙龄美女宋美龄,实在让她姐姐宋蔼龄心花怒放。什么叫学问,自己认为自己有学问就算?自己认为自己没有学问就不算?别人承认的才算学问?别人不承认的就不算学问?什么叫学位,难道只要能拿到国家认可的证书就是?难道那还不是?两者到底有什么关系,真的就说不清楚了。 “道可道,非常道”, 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此话题充满禅机,就此打住,缴械投降吧。
个人分类: 杂七杂八|3471 次阅读|5 个评论
一只兔子的传说
ecosinic 2009-11-25 21:07
下面这篇关于一只兔子吃掉狼和野猪等等的传说在3年前我就有听说过,但那时没有这么长,兔子也没有那么猖狂,下场也没有那么悲惨,内容也没有这么丰富,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兔子的传闻,兔子的能力可谓不可同日而语。故录在这里供整日研究学问的大家取乐消愁。 这只能干的兔子让我们心悦臣服,但以我N年来积累的科学素养,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如说,森林里的动物们需要写毫无用处的论文吗?他们能如此简单地用语言交流吗?狮子是住在山洞里的吗?老虎生活的地方有羚羊吗?等等。。。所以,读一读笑一笑,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该怎么走路就怎么走,让兔子们做兔子们的事去。 1 只兔子吃掉了狼和野猪 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 一只狼走了过来,问: 兔子啊,你在干什么? 答曰: 写文章。 问: 什么题目? 答曰: 《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一只野猪走了过来,问: 兔子你在写什么? 答: 文章。 问: 题目是什么? 答: 《浅谈兔子是如何把野猪吃掉的》。 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 《一只动物,能力大小关键要看你的老板是谁》。 这只兔子有次不小心告诉了他的一个兔子朋友,这消息逐渐在森林中传播; 狮子知道后非常生气,他告诉兔子: 如果这个星期没有食物进洞,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继续在洞口写文章 . 一只小鹿走过来, 兔子,你在干什么啊? 写文章 什么题目 《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哈哈,这个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别胡弄我了,我是不会进洞的 我马上要退休了,狮子说要找个人顶替我,难道你不想这篇文章的兔子变成小鹿么 小鹿想了想,终于忍不住诱惑,跟随兔子走进洞里。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写文章 一只小马走过来,同样是事情发生了。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是: 如何发展下线动物为老板提供食物 。 随着时间的推移,狮子越长越大,兔子的食物已远远不能填饱肚子。 一日,他告诉兔子: 我的食物量要加倍,例如:原来 4 天一只小鹿,现在要 2 天一只 如果一周之内改变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于是,兔子离开洞口,跑进森林深处,他见到一只狼 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狼吗 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于是兔子把狼领进山洞。 过了一会,兔子独自走出山洞,继续进入森林深处 这回他碰到一只野猪 ---- 你相信兔子能轻松吃掉野猪吗 野猪不信,于是同样的事情发生了。 原来森林深处的动物并不知道兔子和狮子的故事 最后,在山洞里,一只狮子在一堆白骨之间,满意的剔着牙读着兔子交给它的文章 题目是: 如何实现由坐商到行商的转型为老板提供更多的食物 时间飞快,转眼之间,兔子在森林里的名气越来越大 因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个很历害的老板 这只小兔开始横行霸道,欺上欺下,没有动物敢惹 它时时想起和乌龟赛跑的羞辱 它找到乌龟说: 三天之内,见我老板! 扬长而去 乌龟难过的哭了 这时却碰到了一位猎人 乌龟把这事告诉了他 猎人哈哈大笑 于是森林里发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猎人披着狮子皮和乌龟一起在吃兔子火锅 地下丢了半张纸片歪歪扭扭的写着: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还有强中手啊!!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森林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记了 不过一只年轻的老虎在听说了这个故事后,被激发了灵感 于是他抓住了一只羚羊,对羚羊说,如果你可以象以前的兔子那样为我带来食物那我就不吃你。 于是,羚羊无奈的答应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的进了山洞。 可是三天过去了,也没有见羚羊领一只动物进洞。他实在憋不住了,想出来看看情况。 羚羊早已不在了,他异常愤怒。正在他暴跳如雷的时候突然发现了羚羊写的一篇文章 题目是:《想要做好老板先要懂得怎样留住员工》 .....
个人分类: 杂谈|42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教学语录(外一则)
热度 1 phd9992000 2009-11-21 13:00
我走的路比你们过的桥多,所以你要相信我的话。 一个人缺少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这个人基本上就是一个废人。 我宁愿相信母猪会上树,也不相信一个不会自我管理的人能成为人才。 诸位上学,最重要的是生命、健康和安全。宁可毕不了业,也别跳楼。 我不代表别人,别人也不代表我, 我只代表我自己说:大学不必100%精力学习,应当20%锻炼身体, 70%学习专业,10%课余社交。 大学毕业时候,你们如果能达到幼儿园大班的道德水平,中国就大有希望。 敬畏自然,敬畏你以后的职业。 你们的幸福和成功是老师的骄傲。 对天、地 、君 、亲、 师 要有适度的尊重,这些并非都是封建糟粕。 君子不器(《易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大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人 张载 语) 同学考博(外一则) 一硕士学弟投考某名校。先生以其非清大、克莱登、湖图大等名校出身,欲拒之,故劣其弹力 分数。及面试,师弟曰:吾仅错一小题,断不至得此不堪之成绩。先生与我互出题做,看谁 得分高。可乎?语毕,满座瞠目。先生愧,遂取之。后亦对师弟不敢小觑。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278 次阅读|4 个评论
要有学问,还要有思想
shxzhang 2009-10-28 08:02
张 少 雄 学问不等于思想,思想不等于学问。 在现实中,学问和思想经常不相关联。 学问是知识、特别是已往的知识的积累。 知识,林林总总,或如事实性( factual )知识、方法性( methodological )知识、观点性( ideational )知识,或如特殊性( specific )知识、一般性( general )知识,或如无益知识、有益知识,不必详述。 思想是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思想,形形色色,或如偏失的( biased )思想、中正的( unbiased )思想,或如无根据的( groundless )思想、有根据的( well-grounded )思想,也不必发凡。 有人有学问而无思想。他们的学问,或丰富,或渊博,或如海如洋,言谈之中,无处不传递知识,有时指头缝里漏出的都是高深知识。然而,看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演讲,或与他们交谈,却有被瞌睡虫缠绕的感觉。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没有思想的光亮,没有思想的呼唤。 持有、特别是机械地持有他人的思想,无论思想多么中正、多么有根据、多么光辉,都只是有一种观念性知识,而不是有思想。有思想,是有个人的、独特的思想。 有人有思想而无学问。他们之中,有些人的思想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多数人的思想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思想,如果来得太匆匆,也必然去得匆匆,只像一阵风刮过。思维活跃而学问积累不够者,脑子容易成为思想凉亭,思想如风来去匆匆,来去不留痕迹。 不产生思想的学问,不是有意义的学问( significant learning ),不是真正的学问。 没有学问支持的思想,是危险的思想。说它们是危险的,是因为它们容易自倒,容易被人推倒,是因为它们容易误导他人,容易误导思想者自己。思想不是拍脑袋拍出来。 胡适 先生提倡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拍脑袋只是大胆地设想的开始,离思想的形成还有很大距离。思想,经得起时间检验,才是有意义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思想,而这样的思想往往建立在坚实的证据基础( substantial ground )之上。 没学问、没思想不是好事,有学问没思想、有思想没学问也都不是好事。 要有学问,还要有思想。这一点值得年轻人注意。
个人分类: 教育漫話|3829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