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转载]蒸包子的学问
kd652 2011-9-1 13:57
科大643同学冯大诚著 下面是我早些时候与一些老同学、老朋友的一篇网上通信,说的是蒸包子的事情: 昨天,家里来了两位小朋友还带来一位小小朋友,说是小朋友,其实也是三十七八岁的人了,一对夫妻。正说着话,小小朋友有点饿,我们就给她熥( teng )了几个我们自己蒸的包子。小朋友们吃了都说好。女小朋友说起他们家(当然包括小朋友的父母)蒸的包子,刚打开锅看上去很好,不一会儿就全都塌了。 前些天,我的一位毕业已经几年了的学生来我家,聊天时也说起这个问题。他们家蒸出的包子,也是看着好好的包子几秒钟内全都塌了。 他们的父母都是北方人,年龄与我相仿佛,但是都不会蒸馒头、包子。我想,我的同学们也未必都会。所以,还是来一个“曝日之献”,讲一讲蒸包子。 为什么要自己蒸包子?主要是有一点闲工夫,又怕外面买来的或面不好或馅不好,于是就自己动手。正如侯宝林所唱的:“我的包子是好白面,我自己和面我自己蒸”。自己做的更放心,另一方面,生活也应该丰富些。 现在各人家发面大都用酵母粉,按照酵母粉说明上的用量,提前两三个小时把面和上。这些,都没有任何问题,大家都是这样做的。他们的包子之所以发的不好,或打开锅盖就塌,原因就在于缺少以下步骤: 1. 包子包好后需要放置 10 分钟; 2. 包子用大火蒸好之后,需要用很小的小火继续蒸 3 分钟,然后再关掉火。 3. 关火后还要过 3 分钟才能打开锅盖。 在我把这几点告诉我那个学生以后的第二天晚上,就收到这位博士的短信:按照您的方法蒸包子,完全成功,一个都没有塌。 几天以后,高分子专家周重光师兄对我说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他说: 冯氏蒸包子工艺的关键词是“过三分钟”。 想想实在有道理! 包子皮是面粉做的,面粉的主体是淀粉,淀粉是天然大分子。大分子集合体有三种状态:玻璃态、髙弹态 ( 也有称作橡胶态的 ) 和粘流态。 这句话好象太专业了。举个例子吧。以前小孩子在夏天都会穿塑料凉鞋。穿的时间长了,有的部分会断掉。现在生活好了,爸爸妈妈会把破的凉鞋扔掉,买一双新的。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爸爸会找一截断锯条,放在煤球炉上烧热,再在凉鞋断裂口上烫一烫,这时凉凉的、硬硬的塑料马上变软、很快又变粘了。做父亲的手疾眼快地把两个断口按事先估摸好的搭接面积和角度合在一起,用手一直按压到凉鞋条由粘变软、再变硬后才放开。这时凉鞋就又可以穿了。凉鞋在可以穿的时候是处于“玻璃态”的;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料变软时,就是处于“高弹态”的;而当温度再高时,在塑料变粘可以随意变形时就是处于“粘流态”的了。显然,大分子处于什么状态是取决于温度的。 包子蒸好关火时,锅内温度大概是使淀粉大分子处于髙弹态与粘流态之间的。这时立即开盖,包子内的馅的温度和空间的一些气体的温度突然下降,导至它们的体积收缩。这时支撑着包子皮的力量突然变小,因而淀粉大分子的粘流性使包子皮下塌变形了。如果把蒸包子工艺按冯氏方法来操作:停火后过三分钟再开盖,那么情况就不同了。这时包子馅和空间的气体温度不会突变,支撑包子皮形状的内力不会突然变小。而随着停火后锅内温度慢慢下降,淀粉大分子的粘流性慢慢消失,进入“高弹性”。这时包子皮的形态就不会变动了。开盖后,包子依然挺立饱滿! 看来,生活中到处都有学问。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914 次阅读|0 个评论
如何评估科技人员的知识和学问
热度 7 jiangjiping 2011-7-18 07:01
p { margin-bottom: 0.08in; } 如何评估科技人员的知识和学问 蒋继平 2011 年 7 月 17 日 作为一名在科技界工作的人员,我们都想知道自己掌握的知识和学问, 并以此来估计自己的“身价”, 从而, 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可以合适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知识和学问, 听起来好像差不多, 很多人也觉得确实很难区分两者的不同。 新华词典是这样定义“知识”和“学问”的:知识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学问:是系统的知识。 这个定义很笼统, 还是不能有效的区分两者的不同。 我本人对知识和学问的理解是:知识是我们知道的, 记住的, 从书本上学来的, 在大脑中储存的常识,技巧,方法,公式和定律;学问也包含我们所掌握的所有知识,但是学问更是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我用下象棋来作为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知识和学问的区别。棋盘,棋盘上的棋子的名称,它们各自的功能,它们的运作规则都是属于知识范畴,这些规则, 或者说知识, 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但是, 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达到最佳结果,却因人而异。 能够巧妙和熟练运用这些规则的人, 一定是一位象棋高手, 我们称之为棋艺造谐高深的人。 象棋爱好者博弈的是另一位同样的爱好者, 是一场棋盘上的公正较量, 运用的是同样的资源和知识, 要想战胜对手, 唯一的做法就是运用自己的智慧, 尽量多想一想,多问一问自己, 我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 科技人员面对的是科研难题, 与下棋不一样, 可是其原理也是一样的, 那就是必须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有限资源和知识来达到最佳结果。 科研人员的知识从客观形式上可以依据获得的学位来评估, 如学士,硕士和博士。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对于少数人来说,学位并不等于掌握的真正知识。 至于学问, 那更不用说了, 掌握的知识不一定会成为学问。 这里有一个知识和学问的关系问题。 我将这个关系分成三种层次: 1 。 没有知识, 很难作学问; 2 。 有知识,不会有效地运用其做学问; 3 。 有知识, 并且能够高效的运用其做学问。 这第一类就不用多说,是属于没知识,无学问的人, 很难在科技界立足。 这第二类的人, 属于“书呆子”, 这类人平时在工作中总是夸夸其谈,大道理一大套, 说起来头头是道, 但是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一筹莫展, 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不用谈创新意识了, 这类人属于有知识, 但是无学问的人。 第三类人是即有知识, 又能做学问的人, 他们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善于刻苦专研, 善于思考, 遇事善于问一个为什么, 这类人有创新意识, 能够经常出成果。 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我们应该能够精确地评估自己的知识和学问的。自己的知识就是自己已经获得学位, 加上平时在生活中学到的常识, 道理,规律和方略。 自己的学问就是自己已经做出的成绩, 比如说, 研究成功了多少新的方法,或者新的产品, 或者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 并且被别人证明是正确的。 这些可以反映在已经发表的论文上, 被工业界采用的新工艺上, 或者获得的专利上。 鉴于此, 招聘单位在登载招聘广告时, 总是要求应聘者提供有关学历,已经获得的成就,发表的论文,工作经历和至少三封推荐信。 这三封推荐信就是同事或者上级对应聘者的知识和学问的评估, 是非常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位优秀的科技人员应该是能够熟练地运用学到的知识来作学问的人。 人类历史上记载的都是那些善于做学问的人。 知识最多, 不能转化为学问, 那也是没有用的。 所以, 作为一个科技人员,我们要尽量掌握更多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 要学用所用, 开拓创新, 为后人提供更多的知识。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5417 次阅读|15 个评论
怎样才能“多做学问”!(科学网.毛宁波)
热度 8 毛宁波 2011-6-28 14:36
教育部要求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一门课,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俺最近这几年对教学的投入很大,亦取得了一些包括国家精品课程在内的公认教学成果。刚刚送走了心爱的毕业生们。。。接待了专门回校看望我的毕业生。。。6月30日7.1建党90周年的大会上,我还要作为教书育人的模范共产党员做典型发言。朋友刚刚告诉我在学校的校报上,有我的巨幅照片。很多朋友关注我的博客,我家阳台上的小鸟安家( 鸟儿在我家阳台上安家-----正在孵化新的生命 ),是喜事的兆头。。。感谢这些朋友的祝愿!女儿刚刚也在海外大学毕业了,昨天回家了,下半年还要去英国伦敦大学读研究生。。。真的有喜事连连的兆头。。。 正当我沉浸在喜事连连,陶醉在家庭幸福,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的喜悦中的时候,今天一个做领导的“朋友”给我发来短信告诫我,要我“多做学问”。我初次看到这个短信的时候,真的很不快乐!我在教书育人取得成果的当头,要我“多做学问”,一定是认为我的学问做得不好了,或者是做少了。后来冷静下来,真的要“感谢”他,他对社会的理解比我更“深刻”。我知道他所指的“学问”狭义的指“科研”,其实他还真的没有理解学问这个词的内涵。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 教书育人算什么,“科研”才是一个学校出名和排名的主体。教书育人多么软性,科研经费,获奖和三大检索才是学校政绩工程的体现。教书育人再好,怎么看得出来! 我一上午都在反思。。。。在一个二本的学校我已经尽力在做科研了。。。MIT邀请我去访问研究。。。也有科研获奖。。。每年也有科研项目(尽管经费不多)。。。昨天还有研究院在也门石油勘探中出现了难题,请我咨询和帮助。。。我只不过诚信罢了。。。能做的研究就做。。。。不能做的绝不转包和糊弄。。所以我的经费不足挂齿。。。。但是这些年我对专业的钻研和理解自己感觉到有了很大的进步。。。。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我才把自己毕生的成果和经验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得以升华。。。我记得有个大教育家说过:学问做的不好的老师肯定不能教好书(因为他对专业的理解过于肤浅)。。。其实只做“科研”不知道还有培养和教育学生责任的老师是好老师吗?。。。学生能分享你的科研成果吗。。。看到的或许是你一个又一个项目名称和获奖的报道。。。学生说:再有“科研水平”的教授不给我上课和交流,我们不认他! 作为一名高校教授真的应该要“多做学问”,要多做对社会有用的学问,对下一代有帮助的学问!做到有学问很难。。。或许是一个人一辈子的追求!你还记得这些描述有学问的成语吗?大家对照一下,自己有学问吗? 出口成章 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而不厌 好学不倦 精益求精 名满天下
个人分类: 教学改革|2282 次阅读|9 个评论
学习漫谈(49):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热度 23 sqdai 2011-6-22 07:57
上个周末,在京工作的一位研究生时期的老同学来访,又邀约了他的本科同学(我的老同事)聚谈。青年时代的老朋友,可以无话不谈;书生之间聊天,三句话不离本行,话题总是绕着学问转。我的这位老同学,“文革”后到国外访问,兴趣转向地球流体力学,回国后转到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学术方面颇有建树,至今仍在埋头苦干。 我们回忆起四十多年前,正当青春年少时期,在一起快乐地用心钻研功课的往事,他突然冒出一句话:“总而言之, 学问是用时间堆出来的 。”我的脑子一闪,觉得这句话说得真妙!值得记下来,可加以发挥。可不是吗?上苍在时间的给予方面,对于每个人是公平的,只要你活着,每天总是 24 个小时, 1 分也不多, 1 秒也不少。至于拿时间来派什么用场?每个人有自己的自由。怎样高效地利用时间,也得由自己来琢磨。你可以目不斜视,抓紧时间,潜心做学问,长见识;心无旁骛,争分夺秒,专心做工作,作贡献,最后总能学有所成,没有成就,也会有成绩、成果。当然,你也可以得过且过,浑浑噩噩,热衷于声色犬马,大手大脚地挥霍时间,到头来一事无成,到了白发苍苍之时,就会哀声叹息,悔之晚矣! 举一个用时间来“堆学问”的例子,昨天刚从电视里看到的。 近日经朋友介绍,每天傍晚,我只要在家,就从 17 : 39 开始,专心收看北京卫视的保健节目“养生堂”。在这档节目里,每天由名医(中医、西医)针对实际情况给中老年朋友传授保健知识,内容精彩迭出。昨天的主讲嘉宾是中国推拿按摩学会副会长臧福科大夫,专门讲如何对常见的肩周炎(亦即“肩关节周围组织炎”)进行按摩治疗。从中,我听到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堆按摩学问”的故事。我发现,他对肩周炎的发生机理十分清楚,对关节构造了如指掌,对合理运用按摩指法胸有成竹。 他提及早期推拿按摩治疗肩周炎时因急于求成导致失败的教训。他经初步学习后,知道此病的诱因是关节液纤维化,引起关节粘连。因此,就用很重的手法,努力撕开粘连的关节,由于用力过度,没有撕开粘连,反而把关节囊撕裂了,造成病人病情恶化的结果,后来还是他师傅挽救了危局。此后,他接受了这个深刻教训,重练基本功,一面向师傅学习,一面熟读医书,同时在医疗实践中细细体会,进行创新。他足足用了十年时间“堆学问”,最后琢磨出“滚、摇 - 提、抖”“三部曲”。其中 3/4 的时间用于“滚”这个“预备”环节,所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独创手法。 讲了基本原理之后,找出一位患有严重肩周炎的现场听众,他一边继续讲解,一边让助手用上述“三部曲”施治。奇了,不到五分钟,病人霍然而愈!本来抬不起来的左手臂,居然可以绕过头顶做梳头动作了!这位病人说,过去她也接受过按摩治疗,疗效从未如此神奇。( 以上是回忆后的记录,医学上有不当之处请指正 )。 这就是化十年时间“堆学问”的结果!真是十年磨一剑啊! 那么,怎样利用时间来“堆学问”呢?这里有一个提高时间的利用率问题,前几天在博文评论中与大家讨论过,现在稍加系统化。 众所周知,每天 24 小时,除了吃喝拉撒睡这些“必修课”所占的时间以外,其余时间的“清醒度”大有区别,有时很清醒,有时很迷糊;而且每个人的清醒时段和迷糊时段各不相同,还因季节而异。因此,第一步就要分析自己的清醒度与时段的关系。 根据自己的实践,我总结出如下规律性做法: 梦醒时分计划全天事项 (分清轻重缓急,安排好做事情的次序); 清醒时分从事艰辛工作 (读难懂的书籍文献,做深刻的思索等); 迷糊时分进行简单劳动 (打字、画图、整理资料、做实验准备等); 大段时间做系统性工作 (读专著、读文献、一气呵成写论文等); 零碎时间干累积性事情 (记忆英语单词、读科普著作或方法论专著的一章一节等); 休闲时间抓突发性灵感 (赶紧记下灵光一现的思路,甚至可因此中断休息)。 下面简单地解释一下。 我主张科学工作者不管老少,都应该“赖床”,也就是说,梦醒了不要蹦起来下床,最好迷迷糊糊地再躺它半个小时(急于上班上学的另当别论),这段时间是产生“顿悟”的最佳时段,关于顿悟,以后再谈。我习惯在梦醒时分计划全天要做的事情,通常至少有三五件,把它们一一排序,做起事情来就有条理性。 每天的清醒时段最可宝贵。青年人精力充沛,大部分时间都清醒着,年纪大了就容易犯困。比方说,我目前全天的清醒时段为 5 : 00 ~ 8 : 00 ; 10 : 00 ~ 11 : 30 ; 15 : 00 ~ 17 : 00 : 20 : 00 ~ 23 : 00。 我就充分利用这些时段做那些非做不可的正事,累了就歇息。 每个人每天总有相对迷糊的时段,这时就要量力而行地从事机械性、重复性的琐事,即使出错也无大碍。做科研的难免要做一些大段打字、准备或清洗实验用具等小事情,就不必占用宝贵的清醒时段。 学习、科研要有好成绩,经常需要连绵不断的阅读或“长考”,那就不要吝惜整段时间干活,必要时可以不眠不休。我年青时有过一次连续工作 36 个小时的经历,身边放着点心、茶水,饿了就用来充饥,端坐在书桌前一气呵成地写成两万字的文章。当然,这样做是一时兴之所至,极有害于健康,不宜再做,更不宜推广。 时间的“边角废料”应充分利用,以前的博文常有谈及(例如参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0732do=blogid=412425 ),这里不赘述。 如何抓住休闲时间突然冒出来的灵感?这一点也放到日后讲“顿悟”时再说。 上面是我的体会,不一定正确。关于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每人可以有各自的想法和做法。 综上所述,请朋友们记住:学问之塔,是用时间一点一滴地堆砌起来的;要想有学问,没有现成的捷径;而在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方面,人人都可以挖潜。 写于 2011 年 6 月 22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1389 次阅读|32 个评论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会逼自己!
daylighter 2011-6-12 19:10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用来形容遇到难事时学会“逼自己,耐住性子”这门学问很恰当。 就拿撰写paper这事来说,“灌水”对大家可能都比较容易(注明:灌水不一定是垃圾,此处的灌水指的是相对自己较容易发表的期刊)。但要写一篇好的文章,真的要 逼迫自己, 耐住性子,不甘满足现状,从全局大段幅地调整就很重要。本人愚见,例如物理类的投篇APL,PRL,第一次撰写不大幅修改十几次,小修斟酌几十遍就先不要报太大希望。 学会逼自己,真的是一门学问。我做事就是那种比较急的,只要手上有事就一阵子把它完成,要不然就老想着是个事,不喜欢拖泥带水的感觉。我的导师经常告诫我无论是投文章,还是做学问都不要太着急。我理解导师的意思,一个好的东西往往都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二十年磨一剑,十年磨半剑,这些道理我都懂。但让我们这些“急性子”待毕业的博士们如何学会逼自己,出好的东西,真的是一门学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自己现在就像一台机器,要不断得调试,才能做出好东西),我慢慢地理解到了一句话——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在这里,很合适!不知道有过经历的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触? 个人认为,博士期间没有必要发表那么多文章,只要达到了毕业的条件之后(一般都是2篇SCI),应该努力逼迫自己,出些好的东西,才好。只有在读书期间有发表高档次文章的经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才有信心冲击高档位文章(一般工作时的平台都不比读书期间的平台好)。
个人分类: 感悟点|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镜子微博:学问与为人没有什么“相关”
liwei999 2011-5-6 09:06
回答: 冰儿"越有学问的人出言越是平和,对批评也越大度"是愿望,不是事实 由 为你好 于 June 01, 2005 20:59:55 引号的用法:不是在“冰儿”,而是在“报复”上。 学问与为人没有什么“相关”。批评的大度与否,一个决定于心理素质,一个是“环境条件”。先帝只做到了原谅“反对过自己,并且是反对错了的人”,而对“反对过自己,并且是反对对了的人”就不能宽容了。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2117 次阅读|0 个评论
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
热度 2 SoSoliton 2011-2-22 12:56
认真拜读了曹广福老师的博文《 做学问又有学问的人 》,很受启发,我也奉献一篇。为了避免抄袭之嫌,我把题目颠倒过来,谈谈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 我是做学问的人,但我不是有学问的人,但我的目标肯定是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但我看到曹老师转述的某位高官的话后(高官说:“有些院士学问很高深,就像钻井一样越钻越深,钻到最后自己跳下去不上来了。”),我又不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了,因为我怕自己跳下去后上不来了,但我反观身边有学问的人后,我又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了。纠结呀! 我 想成为有学问的人,但我不想 自己跳下去后就上不来。 这好办嘛! 有了学问以后不做学问不就得了嘛! 我本来是做学问的人,我不做学问靠什么养家糊口呢?问这个问题的人,本身就不应该上来,没得救了,活该!你有学问了,你什么不能做呀?你什么都能做!什么都需要你做!你什么都做也行,你什么都不做也行,争你抢你夺你哄着你供着你的人大有人在!反过来,你有了学问后还做学问,在别人看来,你就是傻冒,你就是不知足,你就是不和谐因子,你还想上来的话,人民群众不答应! 总之,有学问又做学问的人是傻冒。举两个有了学问后还做学问的傻冒例子,这两个“傻冒”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学问的人,是最有说服力的铁证。 第一个例子是伟大的牛顿与两个猫洞的故事。 牛顿同志除了搞牛顿定律,也养猫, 养了大小不同的两只猫。猫要经常进进出出他的房间,他太懒,不想经常起身开门关门,于是便叫来 工匠帮他在门上凿一大一小两个洞。工匠不解 猫进猫出为啥需要两个洞, 牛顿说 两只猫两个洞,各行其道, 大猫走大洞,小猫走小洞。 工匠嘲笑牛顿 傻冒, 说小猫也可以从大洞走呀,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呢?牛顿同志听后,自己也承认是 傻冒, 于是“遗臭万年”。 第二个例子是伟大的爱因斯坦不知道回家的故事。 爱因斯坦的确是一个对待学问像 钻井一样越钻越深的人,连走在 回家的路上都要 钻井 。有一次,他 钻着钻着就钻 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道回家的路了。 爱因斯坦还是聪明的,他决定打个出租车回家。坐到出租车上,司机问爱因斯坦要去哪里,谁知老爱如此弱智,连 自己住在哪都不知道。但 爱因斯坦还是聪明的, 他决定给秘书打个电话问问自己到底住在哪。电话通了,秘书说,爱因斯坦博士的家庭地址是保密的,无可奉告。爱因斯坦急了,说:秘书同志,我就是老爱呀。秘书撂下电话,气愤:又一个骗子! 爱因斯坦在给人类奉献了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同时,也奉献了经典笑料。 如果老牛和老爱同志有了学问以后不再做学问,人们可能会认为他们更伟大。
个人分类: 无所事事|5141 次阅读|1 个评论
遇到人品不好的老师,学生该怎么办?
热度 33 qpzeng 2011-2-15 20:58
老师的人品与学问,按“象限论”的说法,有这样几种情形: 人品好,学问也好;人品好,学问不好;人品不好,学问好;人品不好,学问也不好。 人品与学问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之所以提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一直对改编自钱钟书小说《围城》的同名电视剧中几个栩栩如生的“教书先生”很有感悟。赵辛楣(英达扮演)大概算 人品好、学问也好 的老师;方鸿渐(陈道明扮演)大概算 人品好、学问不好 的老师;李梅亭(葛优扮演)可以归入 人品不好、学问好 的老师;汪处厚、 陆子潇、顾尔谦等混入教师队伍的“败类”只能被贴上 人品不好、学问也不好 的标签。 可是,学生在学校遇到的老师并没有电影中的人物那么具有“戏剧性”。 对于有的老师,并不能一眼看出他属于哪一类,只有相处久了,你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他。 最常见的一种情形是,学生在选择老师时,往往只关注他的学术水平,因为这个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而对于他的人品,则不那么容易了解,等到学生真正了解到老师人品不好时,几乎已经“生米煮成熟饭”,悔之晚矣! 好在学生跟老师的关系不是“婚姻”关系,没有一辈子的承诺,也不需要“磨合期”,充其量只是“打工仔”跟“老板”的关系,熬过“合同期”就可以拜拜了。 问题是,在求学期内,遇到人品不好的老师,学生该怎么办? 如果老师的学问做得好,对你也还算过得去,你就应该学会把老师的人品与学问区分开来,只管一门心思地把老师的真本事学到手,否则这段学习生涯就全赔上了。 学生总是处于弱势地位,跟强势的老师“硬碰硬”无论如何是不明智的。当然,你已经是成年人了,对于有些“不开窍”的老师,还是可以用些“点到为止”的计谋。 有些老师只是口头上假惺惺地关心学生,只见频开“空头支票”,不见“硬通货”到手!平常催促干这干那,公务、私活一大堆,既没有生活补贴,节假日也不发奖金,而他口袋里真的“不差钱”。 这时,你可以“激将”一下这位“不自觉”的老师,比如不经意提到某某老师如何给学生发津贴,又如何令学生及家长无比感动,也许对他有所触动而变得不那么吝啬。如果这位老师招的学生不多,手下缺人干活,你的绝招就是哭穷,说生活很困难,恐怕读不下去了之类。不过,我不是在这里教你撒谎,也不是教你趁人之危。事实上,学生在求学阶段全靠父母供养,经济上很拮据也是实情,按理说老师给学生支付点“辛苦费”绝不过分。 有些老师对于喜欢做实验的学生不但不表扬和鼓励,反而冷嘲热讽,因为你买试剂大把大把地花了他的钱,而他并不一定希望你有什么真才实学,只要你能少花钱混毕业就行了。 如果你是个认真的学生,你就应该据理力争,说你做的东西很有用,不继续做下去可惜了,而且做出成果也是给实验室增光啊。只要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你的真诚还是可以打动老师的心,同时你也要保证尽量节约经费,不乱用,在购买试剂前一定征得老师同意。他即使再横蛮不讲理,你能少花钱、多办事,给实验室多出几篇paper,他应该没有理由不乐意! 恰恰相反,有的老师成天把学生当“劳工”和“苦力”,就怕你偷懒! 但你做出来的东西却全被老师拿去申请专利、发表文章了,并且都要争当第一作者,全然不顾学生也要至少发表一篇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才能毕业。有些学校规定,导师排第一,学生排第二,也算数,那还好办,否则你还是得好好跟老师沟通一下,至少要让自己发表一篇文章顺利毕业。如果他执意不肯,你恐怕就不得不做个小论文去发表了! 如果你运气不佳,遇到一位脾气很差的老师,动不动就训人,甚至破口大骂或大打出手,简直不可能再延续师生关系! 你就只得通过各种渠道向上反映,并争取尽快改专业、换导师,大不了退学,人不能没有尊严!对于不尊重人权的老师,你虽然不可能让他改过,但你完全可以远离他。 学生求学本来就不容易,如果遇到一位人品好的老师,在自己的学业上必定“如虎添翼”,而遇到一位人品不好的老师,不仅在学业上无异于“雪上加霜”,而且会给自己今后的人生投下阴影。老师们啊,你也许可以打骂你的子女,但你一定要善待你的学生!
个人分类: 教研心得|13561 次阅读|109 个评论
题记大师问
Ecosinic 2011-2-11 07:58
世事纷纷河汉星 大师一问动乾坤 仲尼千载方成圣 怀沙到老是明星 治学无他凭积累 为师有道靠传承 共和今日齐百载 只栽小树不封林
个人分类: 诗词|21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屁胡和大胡
gl6866 2010-12-29 13:08
麻将是国人的一项传统娱乐项目。而且在当下这个令人感到无可奈何的时代里,麻将更成为人们一种打发时光的工具。闲来无事,摸上几圈,长城之外,各有心计。规矩之内,得心应手。有的屁胡,有的大胡。全在玩家自己。屁胡者,有吃吃、有碰碰,没摸上几圈,吼上一声,胡了,于是大家推倒重来。倘若手气好,牌运大,一晚下来,战绩也是相当可观的。可平心而论,屁胡一晚上,虽然当时乐不可支,却没几副值得回味的牌。可谓纯粹游戏矣。 对于想成就大胡者,情形就会全然不同。他们宁可不胡牌,也不会去像屁胡者那样,胡上一把就有找不到北了的那种感觉。他们讲求的是理智和心机,追求的刺激和回味。屁胡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没劲透了。因之,一遇上屁胡,就算自任倒霉,毕竟规矩在那里,人家搅局了。所以,修养好的自然也就罢了。可是还有一种,便有所表露,并对屁胡者嗤之以鼻,以为这是什么玩意,小打小闹。如果遇上修养不好的甚至会有粗口出来。这就与游戏娱乐的初衷大相径庭了。 打了几年麻将,突然悟出个理。原来做学问也同屁胡和大胡差不多。初来乍到,学会原理,上了场子,屁胡几盘,实于进而求之的士气有利。若津津乐道于屁胡而不能自拔,虽然吼的次数不少,可始终是浅尝,体会不到其中的苦赖酸甜。白首到老,不过游戏一场,淡来淡去。这是做学问的大忌。 可话又说回来,时下的裁判标准大都是按胡牌的次数,而非大小。自有聪明人识得此理。于是求屁胡者为之雀起,对于做大胡者,反而却不屑一顾。说他们好高骛远,不如他们左右逢源。此实裁判不公矣!若有朝一日,规矩变了,论大小而不论多少,则又当何论呢?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7962 次阅读|3 个评论
坚持做清白的科研, 不做摇尾巴的狗
qilin2008 2010-11-23 16:37
有关中国科技经费分配制度的讨论愈演愈烈,其实我们讨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下的潜规则。现行的每一项制度当然不是尽善尽美,但白纸黑字上的东西总得不那么离谱才行。如果都按xx法、xx部的政策来行事,恐怕引起的纷争也没那么强烈。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间还有潜规则。中间的和下面的一起发作,防不胜防。 其实体制下的潜规则又何止是经费分配问题。一位不怎么牛的老板为了与一位牛老板扯上关系,接受了一位关系(注:此关系非彼关系)不大的牛老板的学生,没过多久,这位不怎么牛的老板从牛老板单位获得了迄今为止数额最大的一个项目。不要告诉别人仅仅是巧合?一位领导相中了一个人,让他加入自己的课题组,可惜这个人不识抬举,因专业不符就没答应。事后在领导管辖的范围内穿遍了各种小鞋,当然都能找出被和谐的正当理由。这位领导还亲自、貌似得意而又掩饰得意地、语重心长地对这个人说:不要被边缘化啊,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啊。难道都不能做人,只能做狗不行?无语....... 每一个体制内的以及非体制内关心此事的人又当如何?无怪乎有以下几种选择(遗漏之处,敬请补充,先行告谢): 一是壮哉如施、饶两位先生,奋笔疾呼,慨慨然应者云集,成为了革命的先行者。当然此处说革命为之过早,革命乃自下而上的革命。用改良二字也许更为准确,因为疾呼的目的似乎还是为了唤醒上面的当权者,能够良心发心改变一二,使下面人多一份生存的机会或尊严。当然盛世最好的办法似乎仍只能是改良,难道要完全推翻现行的制度吗?合理吗?可能吗? 二是体制内的普通人们,没有二位先生那样的影响和气魄,即使想振臂疾呼也应者了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若不想同流合污,则只能坚持做清白的科研,不做咬尾巴的狗了,如题。当然,在现行状况下,最多也只能不被饿死,不要做多分一杯汤的美梦了。刚刚看到一篇新闻,做学问需要什么样的背景 http://news.cn.yahoo.com/newsview/xuewenbeijing/index.html 。最好的背景竟然是我爸是李刚。能力不如关系,书记院长堵塞了没关系的学子的所有的路。其实进来之后又如何?没关系还不是一样找不到路。 三也是体制内的普通人们,不管为了什么理由就那样同流合污了。傍大牛,献殷勤,有付出才有收获。其实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些人平常牢骚满腹,抨击各种不公平现象,但在事实上却充当了不合理现象的走狗。想想如果都不巴结有权的人,有权的人如何给更有权的人交差啊,那不是逼着他们公平的使用权力了吗。太理想化了。只有永远的利益,利益在,潜规则就在。
个人分类: 社会视角|289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学问之前先学做人
Henry2007 2010-11-19 15:43
上学易,求知难;考试易,睿智难;文凭易,学问难。 平平庸庸混日子容易,做好学问难。尤其难在要先人一步做出站在科技前沿的一流的原创性的成果。学问需要积累,事业的根基需要磐石。价值观多元化后的现代社会,人生挑战多、诱惑多,如果一个人能够长期隐忍,经得住贫穷和困惑的考验,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且不为浮躁的社会和功利的心态影响,坚持自己的人生正路,那就是永远值得称赞的高尚行为。 人常讲做学问难,其实难就难在创新,低水平的研究重复很多,关键也就在创新不够。试想,为了发SCI文章,为了高水平的研究,确实需要做出惊人的努力,需要惊人的毅力,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甚至要经常忍受社会和他人的不公正评价和看法。人生境遇不同,此时,有的人可能会用各种手段,有些人则可能道德水准下降,行为不为他人看好,在做人方面走了弯路。还是那句话,做事之前先学做人;学问之先定要做人。做人,通俗地说就是做好人,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只要是好人,无论怎样困难,他都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成功地赢得别人的信任。过去曾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古代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抱持此信念确也曾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了个人的至高境界。大学时代,不少学生奉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说此话的人,虽然给人感觉清高,但是在个人的追求与社会和公众的标准尤其是来自朋友和他人的评价冲突时,确实是缓解个人压力聊以自慰的一种做法而已。无奈,别说改变社会了,没法改变别人,只有改变自己,提高自己,让自己适应社会(这也有个保持高尚德操,适度保持个性的问题)。而在转型社会,旧的体制处于崩溃边缘,新的体制由于改革频频不断变换,真正公义的规范社会并未成型。少数人奉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死去吧!。道德标准一降再降,虽然身处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危害别人俨然成为了好人的标准。在鬼神两极的灵魂梯级中,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兽性、人性到神性)依次经历畜生、小人、好人、君子、贤人、圣人、真人。每个人的道德追求不一,甚至有的人在功利主义面前没有了道德追求。 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心理和谐,家庭和谐,人生于世,自然不可避免要与人交往,老死不相往来、万事不求人的小农封闭思想再也不再适用了。现实社会中,处处为人找想,利他,有道德追求的人别人与之相处时会感到特别愉快。自然,科学家也不例外。还是那句话,做学问之先先学做人,做大学问之先,必先做好人。人都不行了,研究再好有何用?!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90 次阅读|1 个评论
优秀的导师=做好学问?
热度 1 liguoshuai 2010-10-27 18:59
做学问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处理导师之间的复杂关系,加入碰到死板的导师可真谓是一件棘手的事,优秀的导师是一笔很大的财富,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机会碰到这种幸运的财富。复杂的人际关系始终与做学问冲突得很,在国内这种环境你如果要清心地做学问,容易被扼杀创造性和积极度,原创性都没了,你还在学术路上可以走多远?优秀的领路人真的很难找,如果碰到一个架子大脸面大的导师的话,可以说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死刑。究竟是不是跟优秀的人在一起你会变得更优秀?还是假的骗人玩的。跟着导师读书是一种熏陶,有时候导师的言行举止思想观念会渐渐地影响到我。难道年轻的导师害怕学生被超越自己,于是会发现还是年老的导师给人舒服的感觉。我们中科院崇尚:博学笃志,格物明德,可是我只懂得为荣誉而战,尽管我只是做学问,但我懂得荣誉甚至比生命重要。我不管年轻的导师会给你设置什么障碍,就像年老的导师说的释迦摩尼在修成正果以前会经历很多的磨难,现在的你正在经历着那些困难,咬紧牙挺过去才能出成绩,决不能放弃。我只能坚信着为了自己的学术前途狠狠地折腾着
个人分类: 教育得道|3362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漫谈(10):学分归学分 学问归学问
sqdai 2010-10-21 06:09
学分制、选课制在国际教育界并不新奇,我国在 1952 年之前的大学教育中也实行过,后一度中断,而近期在大力倡导并恢复推行学分制、选课制方面, 钱伟长 先生功不可没。正如 周哲玮 教授所说, 钱 先生 1993 年在上海工业大学开始推行全面学分制,第二年在刚合并的整个上海大学推行,遇到很大的阻力,也受到很大的压力。但是几年之内,就在全国风行,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学生如何设计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选课,在这么多的可能性里,如何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且要对自己的选择后果承担责任,实际上是对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这样的框架里,我们提供给学生多种选择的可能:可以自主选择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课程,同样的课程里选择老师。这些年来, 学分制、选课制在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育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上面的引文中, 周哲玮 教授特别提到了选择的问题,极有见地。 对大学生选课事宜,我一直有一些浅见,如骨鲠在喉,一吐为快。 在实行学分制、选课制的过程中,少数同学在认识和实践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l 过分重视学分,以修满学分为主要目的;忽视学问,不重视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l 在选课时,特别在选定选修课时,以是否容易过关或是否有利于求职为主要标准; l 在选择讲课教师时,不充分注重老师的学养和授课水平,只 关注 老师是否心慈手软、是否会放选课学生轻松地过考试考核关。 这些想法很要不得!我这里要大声疾呼,年青学子们应该认识到,学分归学分,学问归学问,学分不难修满,学问则永无止境,在大学里的一项要务,就是追求学问。在选课时,应首先确定自己宏大的人生目标,在学期间应珍惜时间,像海绵吸水般吸收最有用的知识;应该认真分析自己现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填补其中的缺陷。 钱伟长 先生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在清华物理系求学期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的目标,发愤苦读,不但修完了物理系的全部课程,还主动选修了数学系和化学系的主干课程,从而为日后成为大师级学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后来者,必须从上述认识误区中跳出来,充分利用学校所创造的优越条件,为自己夯实知识基础付出更加辛勤的劳动。 在此,向理工科的年青学子献计献策,为他们的选课提出如下建议: 1. 把学分和学问加以区分,把增长学问作为选课的主要目的。 修完必修课之后,审视自身知识结构和社会需要,选修最能充实自己的专业基础课,视野宽一点,领域全一点,只要有需要,数理化照单全收; 2. 选修难以自学的课程,放弃选读易于自学的课程。 有一些理工科课程是描述性的,只要有一定的汉语水平,不需要高智商就能学会,这样的课程大可不必去选,自学就行了;有些课程(如一些高深的数理化课程),内容艰深,非要老师引领后方能自学,就必须选学;本校没有合适的选修课,可到外校去短期听课; 3. 选择最有学问、讲课水平最 高的 老师的课。 听他们讲课,不仅可顺利学到实际知识,而且可以学到科学方法论,一生受益; 4. 选学一些文史哲知识 。到文科类的学院接受名师的熏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当然,这方面提高的主要途径是自学,理工科学生千万不能成为文史哲盲。 上述学分归学分,学问归学问的思路也适用于在读研究生。据我所知,我国现行研究生制度对学生的学分要求的门槛不高,修满学分较为容易,但是,按培养计划修够学分后,并不意味着已经有了顺利从事科研(或撰写学位论文)的足够基础,还应该为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适应未来科研的需要,多学几门必须学的课程。我在本世纪初招收了一位副教授级的在职博士生,他是应用物理学专业学士、实验流体力学专业硕士,到我所继续研究流体力学,他希望在解析、数值和实验能力方面有全面提升。在按要求修读了五门学位课程之后,他还在本校本所、复旦交大听了十几门课,有些课听完全程,有些课听了基础性部分后进行自学,与此同时既做理论分析,又做新设计的实验,完成了一篇相当优秀的博士论文。三年半之后,他本人和我都感到他在学术上已旧貌换新颜,其间他付出的艰辛劳动可想而知。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又到上海交大做了两年博士后,如今已成为本单位的学科带头人了。我认为,这是对学分与学问的关系有正确理解并取得成功的例子。 期盼着一批批学子迅速成长,他们有丰富的学识和全面的科研本领,并潜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效力。 本文参考资料: 周哲玮,教育家钱伟长, 钱伟长 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3 : 131 - 146. 写于 2009 年 3 月 3 日晨 http://blog.lehu.shu.edu.cn/sqdai/A59552.html 改写于 2010 年 10 月 21 日晨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10623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点菜的学问
windlight 2010-10-18 16: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42cd8c0100lofe.html
个人分类: 吃行天下|1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学问,与王维《过香积寺》
ssglwu 2010-10-15 09:03
吴国林 王维的诗很有禅意,意境高雅,恬淡宁静,令人颇多回味。我想,做学问,如能达到安禅制毒龙,学问再差也不会差到那里去。下面他的《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个人分类: 杂记|3344 次阅读|3 个评论
庚寅杂诗
CAUwzg 2010-9-5 20:38
其一 作文自古无定法,起承转合有格律。 穷极余生悟此理,浮华若梦黄粱熟。 唐宋文章八大家,诗词歌赋传美誉。 诘屈聱牙随意解,一字捻断数根须。 其二 自古学问得不易,读书百遍方有论。 千里河山收眼底,万家灯火照环宇。 柴门苦寒清净地,参悟大道定乾坤。 虽处江湖远庙堂,不敢轻谈卦中巽。 其三 一日复一日,归期忽又至。 人生屈指数,哪堪几别离? 阳关无故人,曲终各东西。 但愿四海平,知己总可觅。 其四 落日西天铺余辉,霞光缕缕映红云。 栖身村南卧听雨,不问世事闲著文。 后记: 暑假回老家,闲来无事,再读古诗百首,羡先贤才情,自叹弗如也。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5958 次阅读|2 个评论
哪门学问是人类最高的学问?
热度 1 famingkuang 2010-8-20 11:42
中发发在干着体力活的时候,我问他一个问题: 哪门学问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学问? 中发发答:没有! 我进一步问:数理化是吗? 答:不是! 问:英语是吗? 答:不是! 。。。。。。。。。。 发发: 这些学问都不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学问,这些学问学好了最多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工具。一个能被别人利用的工具、一个对别人来说有使用价值的工具、一个自己不能真正左右自己命运的工具。 发发: 人类社会最高的学问是如何驱使别人为自己服务的学问,或曰领导学,或曰帝王术。 发发: 学好了这门学问,他人的知识就是我的知识,他人的智慧就是我的智慧,所以说人类社会最高的学问不是别的,而是领导学或曰帝王术。但这门学问在课堂上学不到,没有人能教会你,你只能在生活中去学习,向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学习。 过了一会,我再问他: 知道什么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学问了吗? 答: 明白了! 四十而不惑,人到中年才真正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东西,但就算不惑了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了! 年青人如果在人生的关键时刻能被有智慧的人点化那真是莫大的幸福!
个人分类: 智慧点滴|5588 次阅读|1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04: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