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学问的“气味”
热度 12 jydai 2013-1-17 14:15
学问的“气味” ——忆石声淮先生 戴建业 石声淮先生离开我们虽然十五年了,先生当年课堂上的风采,先生过去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们中文系七七级的同学聚会时,石先生总是大家谈得最多的上课老师,同学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与怀念:有人模拟他的神态,有人模仿他的口音,更多的人是惊叹他的学问。 说起先生的学问,大家首先就要说到他那超凡的记忆力。石老师给我们上秦汉文学时,讲《史记》从来不带教材和讲稿。课堂上讲名篇能脱口而出,你也许说是他课前特别预习过,课后不管你问哪一篇哪一节,他照样都能对你娓娓道来,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中华书局点校排印本《史记》有十大册,只是对《史记》细读几遍,断然不会熟悉到他那种程度,我想先生早年对《史记》无疑下过苦功。我们常人背诵几首短诗几阙小词,过几天就记得不全,过几年就全不记得。石老师对整部《史记》许多篇章竟然能闭目成诵,要么是先生背过《史记》很多遍,要么是上帝让先生能过目不忘。 俗话说“不贤识小”,我做学生时听课向来不太认真,一个学期结束往往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石老师课堂上很多“正儿八经”的内容现在都记不起来,先生课堂中无心穿插的言笑,偶尔谈及的字词,顺便说到的典故,随意画出的那些图画,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先生“扯野棉花”更能见出他的渊博,也更能见出他的性情,如阐述女孩揩汗小手卷的变迁,不同时代男性发式的变化,又如解释“斤斤计较”中“斤斤”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大道”才算是“康庄大道”等等。先生课内课外的那些“闲话”,不仅能引起我的好奇,也能激起我求知的兴趣,还能拉近我们与先生情感上的距离。听他讲“斤斤计较”后,我才明白什么叫“一知半解”;听他讲“康庄大道”后,我才知道什么是“似懂非懂”。从小我们就常说“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可我一直以为“康庄大道”就是宽阔的大道。记得有一次先生引《尔雅·释宫》说:一条路通一处谓之“道”,通二处谓之“歧”,通三处谓之“旁剧”,通四处谓之“衢”,通五处谓之“康”, 通六处谓之“庄”,所谓“康庄大道”就是四通八达的道路。 通常情况下,我不太相信“天才”一类的论调,但石先生的记忆力的确让人不可思议。他的泰山大人钱基博先生是我校的名教授,病逝于 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之后,后生小子无缘一睹钱老的风采。他的内兄钱锺书先生,其记忆力之强让人瞠目结舌,可钱锺书先生门墙高峻,我们大多数人都只能得之耳闻。我大学听石先生讲秦汉文学,研究生毕业后又回到先生身边工作,有幸得以追随先生杖履。石老师在教研室里活动时,即使讲笑话也常常“言必有据”,即使闲谈也习惯性地“引经据典”,引用典故从高堂典册到稗官野史风俗掌故,在课堂传授之外,在纵意谈笑之中,处处都能“见到”先生学问的渊博。我们文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石老师生前的时候还是“四世同堂”,我的老师和老师的老师都是石老师的“徒子徒孙”。大家学有疑难第一时间就想到去问石老师,只要是中国经史子集中的疑难,先生有时能直接说出原文,有时告诉查找的出处,很少有把他“问倒”的时候,正如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序》中所说的那样:“小叩辄获大鸣,实归不负虚往。”石声淮先生兄弟四人都是各自领域的名家。兄长石声汉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并获植物生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同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农学院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著名的植物生理学家、农史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晚年致力于整理、研究中国古代农业科学遗产工作,先后完成《齐民要术今释》、《农政全书校注》等 14 部巨著,是中国农史学科重要奠基人之一。石老师的三弟石声河先生,是我校前身华中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弟石声泰先生在美国获工学博士后留美工作,解放初回到上海参加新中国建设,是上海冶金研究所著名专家。兄弟众人中有一人聪明只算特例,兄弟四人个个都聪明绝顶就只能归结于遗传——石先生及其兄弟的成就,快要让我相信天才论了。 听石老师首届研究生佘斯大、周禾教授说,石先生先 秦典籍烂熟于胸, 儒家的十三经都能成诵。他在本科中讲授先秦两汉文学,招研究生也限于先秦两汉,可他的学问涵括经史子集。他是我国现代治《周易》的专家,他不带教材可与研究生讲一年《周易》;他是苏轼专家,与学生一起合注东坡词;他又是元结专家,文化大革命前就注成《元次山集笺注》,可惜交给出版社后“史无前例”的大革命就开始了,这部笺注到现在还找不到原稿。以先生的渊博治任何一家一派都会成为哪家哪派的专家,只是先生这样的学者不会囿于哪家哪派,他是文史领域的大家和名家。其实,石先生的学问也不限于中国,不限于古代,他精通德文和英文,到晚年还能与英美同行进行交流,听说六七十岁时还坚持阅读外文文献,这一点上酷似他的内兄钱锺书先生。石声淮老师就其知识容量的广博而言,有点像一座可以移动的图书馆,就石老师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来说,他在现代学者中十分罕见。现在一想起石声淮老师,我就很容易联想到庄子《秋水》中的名言:“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谁要是当过石老师的学生,谁要是与石老师有过亲身接触,石老师学问的广博一定会让他望洋兴叹。 石老师的广博也不仅限于文史书本,他擅长绘画是我亲眼所见,在黑板上寥寥几笔他就将人物画得惟妙惟肖。著名小说家 唐浩明先生是 他的首届研究生,唐浩明兄眼中的石老师“ 虽然致力于历史文献的研究,却有诗人艺术家气质,‘有音乐和绘画的天赋。’对先生当年随手画在黑板上的古代服饰与器物印象深刻。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诗人中,石先生尤喜李商隐。 ” 在给唐浩明这位湖南老乡上课时,石老师曾用长沙话按照古韵声情并茂地吟诵过李商隐的《无题》,唐浩明一直到今天还深情地说,“《无题》浓丽而凄美的诗句,让我的审美情趣从此不能离开中国古典,能够抵御受到时尚潮流的干扰。” 石老师虽然身高一米八以上,但以石老师晚年的模样揣测,他学生时代可能还算不上“英俊青年”。大家都知道师母钱钟霞女士是钱基博先生的掌上明珠,是国宝钱锺书先生的小妹。钱师母优雅多才而又温婉贤淑,石老师可能主要是凭自己的学问才华赢得钱师母的芳心,成为钱基博先生的快婿。我同学中武汉大学语言学教授 万献初兄,前年在《国学名师与经典背诵 —— 并记石声淮先生一二事》博文中说:“ 华师广传钱基博选石声淮作女婿的轶闻:钱基博的女儿钱钟霞美丽端方,二十五六岁还侍伴老父而未论婚嫁。这时钱基博的得意门生石声淮也是单身,但个子不高,其貌不扬,然老师却非常喜欢这个才华出众学生。一天,钱基博在家里一手牵过女儿,一手拉过石生淮,把俩人的手放在一起,郑重地宣布俩人结为夫妻。钱钟霞本不情愿,但不敢违抗父命,只好依从。”石老师另一得意门生傅道彬兄,在这篇博客后面跟帖表达过“抗议”:“石声淮先生身高一米八二,在老一辈学者中堪称巨人,怎么成了‘个子不高’,可见作者有误。‘其貌不扬’,也不准确,至少我看到的晚年石声淮先生是儒雅的有风度的。”万献初兄记载的这则轶闻显然是以讹传讹,说钱老先生为千金择得佳婿不假,说师母是违背心愿遵从父命则不可当真。这可能有违历史的真实,对我们石老师也不公平。石老师年青时估计说不上风流倜傥,但肯定不能说他“其貌不扬”。他说话语调平和徐缓,举止从容安详,闲谈时很有点冷幽默,在教研室常常弄得大家忍俊不禁。像他这样有才又有趣的幽默男性,石老师与钱师母无疑十分恩爱。石老师渊博的学问一半得自他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一半可能要多谢师母为他所作出的“无私奉献”。记得师母逝世半年后,石老师有一天到教研室对大家说:“我现在会下面条了。”一位老师笑着问他:“石老师,要怎样下面条呢?”“要等水烧开后再放进面条。”我们听后都笑得肚子疼。可见,师母在世的时候没有让石老师下过厨房。我们学校还流传着石老师另一则趣闻:“有一次师母到北京看望兄长钱锺书,临行前交待他到什么地方买日用品。不巧,她走后不久卫生纸用完了,石老师走到附近师母交待过的百货店,一进门就看到里有面包卖,他扭头就走了,石先生以为卫生纸这种东西,不可能与面包在同一个商店出售。后来还是委托邻居才买到卫生纸。”可见,师母在世的时候,基本不让石老师料理家务。 石老师生前满腹才情学问,身后却没有著作等身,这与其说是天大遗憾,还不如说是千古谜团。石老师平时咳唾成珠,为什么不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留给后世呢?通常人们都将此说成是他秉承孔子“述而不作”的传统,但这显然疏忽了孔子所谓“述”与“作”的区别。前年在澳门大学与傅道彬兄谈及此事,傅兄提出了另一种解释:石老师不需要写一个字,仅仅钱基博先生选他为女婿这一件事,就足以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华学问。当时我深以为然,事后仍觉不妥。像石老师这样既饱于学问又富于才情的学者,即使无须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华,也往往会有一种表达新见的冲动。他宁可将自己对知识的发现和对人生的感悟,藏在胸中带进天国,可能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他走进学术界后国家的政治形势越来越严峻,学者的言论空间越来越逼窄,天天见到因言获罪和因书招辱的恐怖场面,特别是岳父钱基博先生打成右派以后,石老师不仅自己不敢著述,也把钱先生未付梓的著述付之一炬,这样,他自然就从治学的严谨变成了处世的拘谨;二是石老师对学问、人生和著述可能有自己独特的体认。钱锺书先生讽刺今人读一本书写两本书,现在可能有人不读杜集就能写出“杜甫接受史”,不懂 ABCD 就能写出中西比较文学的宏文。与这种才俊相比,石声淮老师读进的书与写出的书真不成比例。不过,我们大可不必为石老师遗憾,这也许正是石老师“求仁而得仁”。在我所见到的老一辈学者中,只有石老师谨守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遗训。石老师求学以为己,其旨在因心以会道,今人求学以为人,其意多在借学以求利,写书以邀名。到底何者为得?又何者为失呢? 我读大学时受业于石老师,研究生毕业后又亲承謦欬,但我一直不敢写对先生的纪念文章,也很少向别人说起自己是石先生的学生,我觉得自己的学问才华都不配。要不是《华中学术》主编张三夕兄昨天向我约稿,我可能一直将对石老师的思念藏在心底。晋朝东海王司马越对他儿子说:“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我自己虽然没有什么学问,但有幸当过石声淮老师的学生,又有幸很长时间在石老师指导下工作,所以有幸“闻”到过学问的“气味”。 2013 、 1 、 16
个人分类: 杂谈|8154 次阅读|13 个评论
周末闲话-19:学问诚可贵 诚信价更高
热度 25 sqdai 2013-1-5 07:56
我的几位好友经常给我发来从网上搜集到的有价值的或有趣味的材料,平时只是匆匆看过,不及细想。这次趁假日闲暇,细细品味了其中的若干份,特别是读到了题为“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的网上文章(见链接 1 ,可惜原件未标明出处),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这是关于一位中国留学生的故事,很普通,却发人深省。这位国外名牌大学的留学生很优秀,能力超群,但在求职时却屡战屡败,他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弄明白了,原因是他搭公交车时留下了逃票记录!原来,在留学期间,他发现所在城市的公交系统检票不严。他动用他的“小聪明”后发现,乘车逃票的被发现率仅为万分之三,于是就肆无忌惮地无票搭乘公交车,留下了三次逃票记录。就是这一“诚信污点”,使得原本欣赏他的背景、学问和能力的用人单位,毫无例外地紧闭了接纳之门。而且他听到了一句振聋发聩的评论:“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就是这种“道德的空白”使得他到处碰壁。 我由此产生了这样的感想: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学问诚可贵,诚信价更高! 接着,又引发联想:尽管文中所述是个别的案例,但是,现如今,不少年青学人愿意全心全意追求学问,而在自身修养方面注意得不够,因此像文中年轻人那样的诚信缺失并非个别现象。 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是由于两年前我与年轻朋友通过博文交流修身问题时的经历。 2010 年 9 月 12 日 ,我把乐乎博客上关于修身的五篇博文汇编起来,以 “ 讲给青年朋友听的修身佳话 ” 为题,发布在科学网博客上,内容涉及无私、宽容、克己、诚信、安贫等方面的范例。发布后,大部分博友对其中的内容表示认同,但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而且措辞尖刻。其中典型的意见是: 现实世界中多数年长的人并不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能仅以这种道德教导来促进人们素质的提高,归根到底还应是制度建设。因此,三天后,我写了题为“年青学人是否需要修身”的博文,对此作了讨论(见链接 2 )。 应该承认,现实世界中确实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害群之马,他们不仅践踏诚信,而且肆意妄为、贪赃枉法、行为卑劣,尤其是其中有些人身居高位,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因此,我们这些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常有“世风日下”的感觉。最为令人恼火的是,经常听到弄虚作假、危害大众利益的事件。尽管近年来,上下重视,关注道德方面的制度建设,这种抛弃诚信、唯利是图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我们学人要不要注意修身、恪守诚信?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做学问的人都知道,学问无止境,穷毕生精力,也只能窥见知识的沧海一粟,因此,只有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有斩获。然而,就在这种投入中,也不能忘掉修身,而其中,讲究诚信是最基本的一环。在这方面,至少应该做到: ——言必信,行必果。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必以诚信为本。 ——日三省其身,把不良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恪守学术道德,远离抄袭、掺假、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 社会上总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作为布衣,我们没有能力荡涤社会上的污泥浊水;但作为社会一员,我们要从自身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要相信,如果绝大部分人恪守道德规范,人间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记住这句话:“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 愿与朋友们共勉之。 写于 2013 年 1 月 5 日晨 【链接 1 】智慧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在某个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是一位当今颇具知名的青年企业家。 节目渐近尾声时,按惯例,主持人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请问:你认为事业成功的最关键质量是什么?” 沉思片刻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平静地叙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十二年前,有一个小伙子刚毕业就去了法国,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活。 渐渐地,他发现当地的公共交通系统的售票处是自助的,也就是你想到哪个地方,根据目的地自行买票,车站几乎都是开放式的,不设检票口,也没有检票员。甚至连 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 他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或者说以他的思维方式看来是漏洞。凭着自己的聪明劲,他精确地估算了这样一个概率:逃票而被查到的比例大约仅为万分之三。他为自己的这个发现而沾沾自喜,从此之后,他便经常逃票上车。 他还找到了一个宽慰自己的理由:自己还是穷学生嘛,能省一点是一点。 四年过去了,名牌大学的金字招牌和优秀的学业成绩让他充满自信,他开始频频地进入巴黎一些跨国公司的大门,踌躇满志地推销自己,因为他知道这些公司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但这些公司都是先热情有加,然而数日之后,却又都是婉言相拒。 一次次的失败,使他愤怒。他认为一定是这些公司有种族歧视的倾向,排斥中国人。 最后一次,他冲进了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办公室,要求经理对于不予录用他给出一个合理的理由。 然而,结局却是他始料不及的。下面的一段对话很令人玩味。 “先生,我们并不是歧视你,相反,我们很重视你。因为我们公司一直在开发中国市场,我们需要一些优秀的本土人才来协助我们完成这个工作,所以你一来求职的时候,我们对你的教育背景和学术水平很感兴趣,老实说,从工作能力上,你就是我们所要找的人。 ” “那为什么不收天下英才为贵公司所用?” “因为我们查了你的信用记录,发现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 “我不否认这个。但为了这点小事,你们就放弃了一个多次在学报上发表过论文的人才?” “小事?我们并不认为这是小事。我们注意到,第一次逃票是在你来我们国家后的第一个星期,检查人员相信了你的解释,因为你说自己还不熟悉自助售票系统,只是给你补了票。但在这之后,你又两次逃票。 ” “那时刚好我口袋中没有零钱。” “不、不,先生。我不同意你这种解释,你在怀疑我的智商。我相信在被查获前,你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 “那也罪不至死吧?干吗那么认真?以后改还不行吗?” “不、不,先生。此事证明了两点: 一、你不尊重规则。不仅如此,你擅于发现规则中的漏洞并恶意使用。 二、你不值得信任。而我们公司的许多工作的进行是必须依靠信任进行的,因为如果你负责了某个地区的市场开发,公司将赋予你许多职权。为了节约成本,我们没有办法设置复杂的监督机构,正如我们的公共交通系统一样。 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雇用你,可以确切地说,在这个国家甚至整个欧盟,你可能找不到雇用你的公司。” 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 然而,真正让他产生一语惊心之感的, 却还是对方最后提到一句话: “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链接 2 】相关博文 1、 讲给青年朋友听的修身佳话(五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2272.html 2、 年青学子是否需要修身?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0732-363211.html
个人分类: 寄语学子|9641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事为深处皆学问
myfang888 2012-12-10 10:53
“世上不论做什么事,只要做到深处,都会有学问”, 出自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名《小李飞刀》
个人分类: 生活随思|2143 次阅读|0 个评论
发短信的学问和“联系管理”有学问
热度 2 Greg66 2012-10-30 12:21
经常看到有些人发的会议等活动组织通知,字数没几个,但是问题都说得很明白,时间地点联系人等等信息都不少。这对于初次组织活动的年轻人实在是值得学习的。年轻人经常觉得活动组织是“打杂”,其实这里面学问可大了,而且是每个人开始做业务必须学习的,无论你是在国企民企还是外企,都基本是这样。联系时要仔细思考,不要草率,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最好不要发第二个短信,麻烦又容易误会。 联系管理,这个事情也很重要,但是我提的是,不要更换联系人。一个活动组织过程中,联系某个专家、老师、领导的人,最好不要变化,被联系的人很不方便,感觉你的管理也很混乱。 此外,你给别人的联系信息,不要老是变化,给别人造成非常的不方便。现在联系方式有很多,通讯录经常是分组的,一个联系人可能在好几个组,你变化了,对方可能做很多修改,这是个非常麻烦的事情。给别人发邮件,也不要经常变化你的地址,免得别人使用邮件地址查阅你以前的邮件时遇到困难和遗漏。 年轻人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发了短信不留名,以为别人都有你的联系方式而自动显示,其实很多时候是“否”。 “联系管理”其实还有很多方面,主要是要考虑对方的方便和估计对方的理解。
个人分类: 11|3936 次阅读|7 个评论
学这些有什么用啊?
热度 6 wangdh 2012-10-21 16:30
学这些有什么用啊?
可以这么理解“知识有什么用?” (王德华) 我根据开会期间与一位研究生的交流记录,写了点文字: 这个时代读研究生还有什么价值啊? , 很受青年朋友们的关注和鼓励,也促使我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思考 。 我记得当时那位同学说,他的父亲对他说,多读书没有错的,只要能够读书,就要读下去,能读到什么程度就读到什么程度。这句话,与我父亲当年对我的要求是一样的,尽管那年高考后回家去玉米地里喂化肥的时候,老父亲也随意说了句“今年考不上,就回家干活吧”,后来他对我的学习是义无反顾地支持,可以说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我父亲一辈子崇尚有知识的人,有学问的人。他深夜到村里有藏书的好友家里去给我借书的事情我一直记着,我也记着他深夜回家把用报纸包着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小人书和《西游记》等名著拿出来摆在炕上时那种高兴劲。 读书有什么用?知识有什么用?这样的问题时不时困惑着正在读书的年轻人,也在困惑着一些拥有硕士、博士学历的年轻人。很多研究生也时常发问,现在做的课题有什么用啊?现在学的知识和技术将来有什么用啊? 很多时候是不好简单回答“有什么用啊”这类的问题的。喜欢读书的人,喜欢思考的人,自己心里会有一个答案。为什么读这本书啊?喜欢啊。为什么喜欢啊?有趣啊。哪里有趣啊?读读不就知道了吗。 今年 7 月份在青海西宁出差时买了一本《读者》( 2012-14,7 月版),上面有一篇叶倾城的文章:“ 有什么用” ,写得很美。回答一个问题,用这样美丽的文字,很是羡慕。文章对纳兰容若的诗句“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解读,很是欣赏。文章的结论是想说明“知识最高,智慧最宝贵”,所以,“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是有用的。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也许它真正的、唯一的用途,就是让万籁俱寂,它是宁静的布幕板”。 你不会也会发问“学问和智慧有什么用啊?”这样的问题吧。 昨日北京浓雾,今日北京阴雨。 网上搜到了这篇文章,转载一下: ***************** 有什么用 叶倾城 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有路灯,把夜色稍微推开一段,是掳上去的袖管。 我一路问小年课上了些什么——遗忘与记忆同步,两小时内学到的知识就忘掉 70% ,为了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必须立刻复习。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 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她五岁,已经很自然地有了美国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这么直接地以儿童体现。历朝历代,都拿童谣当作天谶。 我老怀大慰,又加一句:“围棋也要好好学哦。”我们学围棋也快一年了。 她扭头问我:“为什么?” 这应对出乎我意料,我一愣:“当然了,学就要学好嘛。” 她居然认真起来:“我又不想当围棋老师,去美国要下围棋吗?为什么要学好围棋?” 上一次被问类似的问题,是在新东方附近的茶餐厅,熙来攘往,隔邻多有洋人,外文单词单句混在中文的洪流里,像甜点上嵌的杏仁。与我同桌的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子,托福刚考了 113 。我问:“听得懂?”她眉睫一拍是微风下的檐雨,笑容里全是自负。 我一时多事,说了句:“其实你英文已经很好了,有时间可以看看古文,背背古诗词什么的。” 女孩诧异地看我,满脸都是那种“这人老糊涂了”的不解:“为什么呀?英语、数理化、游泳,都是工具,将来用得着,古文……”她撇撇嘴,“有什么用”四个字不曾出口,用身体语言体现。 如果她是成年人,我可以理解这是粗俗的挑衅,但女孩一脸的认真,我于是想了又想,说:“说一个你可能知道的诗人吧,纳兰容若——清朝宫斗片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有不可磨灭作用的。他有一句诗:‘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你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因为它的浅显,随意记下来,然后很快的忘掉。你现在初三,马上面临分离,这么要好的、视为姐妹、以为是一辈子的好同学好朋友,会渐渐淡掉,总有一天,你会惊骇地发现他们都变了。而他们说:不,是你变了。也许你心里会五味杂陈,感觉孤单,仿佛一刹那被朋友和时间同时抛弃。你有那么多感受,却不知从何说起,向谁,怎么说。你疑心只有你一个人,经历过这一切。这时,你想起这句‘却道故人心易变’。于是,你明白了……文学的意义就在这里,说出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我们脱离人猿已经数百万年,我们所需的,不止是工具。” 女孩应该是听懂了,但,她听进去了吗? 如果技能与谋生无关,如果知识不用来生存,如果它不是通往美丽新世界的桥梁,那么,它有什么用?我尽量用小年能听懂的语言说:“围棋可以锻炼头脑,让你有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这是所有学问和智慧的基础。”——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答案,因为她可以追问:学问和智慧,有什么用? 连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这样抱怨:光电效应有什么用?三角函数有什么用?立定跳远好干嘛?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时他们是焦灼的父母,在质疑教育制度,而我,只觉啼笑皆非。 天文有什么用?它让我们知道,我们的一生像微尘一样轻;美有什么用?刺绣或者音乐,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惊喜,是擦过皮肤的战栗;那些你一生用不到的冷知识有什么用?你了解雪兔一冬一冬的变色,即使你不想当猎人(我估计雪兔也是保护动物吧),你是否会感到既轻微也巨大的悲哀:原来随机应变不过是与生俱来的智慧……甚至,眼泪有什么用?除了滋润眼部、让眼睛不会太干涩之外,它还可以洗净我们的灵魂。 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也许它真正的、唯一的用途,就是让万籁俱寂,它是宁静的布幕板,让小年有机会问出她的“大哉问”:有什么用。 她会用一生,慢慢的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而在我自己的人生谱系里:知识最高,智慧最宝贵。美,就是美。正如爱情就是爱情。我爱这所有的无用之物。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6615 次阅读|7 个评论
想起一件送礼的事情
scientister 2012-9-11 16:37
刚才看到议论教师节给老师送礼,老师该不该收。 我觉得,老师可以收学生的小礼物,但是对学生不能偏心,要一视同仁。这样的老师素质才高,才是好老师! 突然想起一件事情,说出来给大家知道。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经常去外教宿舍走动,主要目的是为了多接触多练习口语,效果也很好。我的同伴曾经帮外教画素描,送老师电影票,等等,跟外教老师聊天等等更是常事,外教也很欢迎我们。我们是诚恳去交流和学习的哈,所以他们也很乐于接待我们。 有一次,记不清我们是去外教宿舍做了什么,当时有一位老外教师没有在场,晚上他在另外一个老外的陪同下,摸到了我们宿舍的门口,来答谢我们的好意,让我尴尬的事情是,外教老师拿来半包饼干,那种散装的纸袋包装的饼干(这种纸袋现在似乎很少见了),作为礼物来送给我。我心理难以接受。我觉得他太草率,不尊重我,也坚决不肯接受。虽然语气很温和很客气,但是坚持没有受他的礼物。 老外走了之后,一个同学跟我说,老外是诚恳来致谢和送礼的,我应该承受人家的好意,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文化,送人吃剩的饼干也是可行的,不算无理。我却不这样认为,觉得他过分随性。虽然我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但是,这样一来,我自己还是有点纠结,一直到今天。 现在说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请大家告知我西方的礼节,希望有机会解除我的纠结。 呵呵。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總結一下孤魂罵人帖子的精神實質!
热度 12 jiangjinsong 2012-9-7 13:57
老吳天天在網上罵人,是科學網上著名的碎碎念! 而且和科盲我的碎碎念不一樣,老吳念叨的是做學問的事。 我天天讀他的帖子讀煩了,試著總結一下,總結錯了,你們也別當回事,笑笑算了,蔣科學他畢竟是科盲嗎! 我認為老吳連篇累牘沒完沒了罵人,就是想表達這個觀點: 要做堂堂正正的工作,不要做猥瑣下流的學問!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927 次阅读|29 个评论
学问就是自以为是
hy517hy 2012-8-28 12:49
学问就是自以为是 关键在于能不能从“自”转化为“是”。 自,目上有一撇,表示高看一眼,能够高看一眼是做学问的基础。有些人看到了一些东西,写出来,以为是学问,其实只是有了做学问的基础。 是,从下向上看,人、下、曰,表示会做人,低调行事,有目标。 学问不只要能说,更要能做。要从自以为是转化为人以为是。 要人接受,直到自觉传播,关键是要用学问得到利益。 在当今这个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的时代,涌现出很多学问。有些只局限在自说自是的界限内。 做学问要突破自我陶醉的小圈子,要能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人生一种奇妙的体验。 我每天写作,如果是为自己着想,没什么好写的。如果是为人民服务而想,就会思如泉涌。 核育论与象形学在中央党校,清华,北大都讲过了,人民日报,中央网络电视台,中国能源报,中国产业等中央媒体做了报道或专访。经历了自以为是的兴奋期,现在的新感受,都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获得的。 学问的真实性质就是为人民服务。适应这一性质就会快乐,叛逆这一性质,就会痛苦。 坚持为人思想,为人民服务,是做学问,得快乐的原则。
个人分类: 思想火花|3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老板真叫好,春风化雨一师表
热度 2 hailang0 2012-5-17 18:45
今日看到科博上说起国产导师人品胜过学问的话题,心中大是不满,以下咱就夸夸自己的老板,让那些人品与学品不齐者好好扪心自问一下:还应不应该占着茅坑不拉屎地当“导师”? 我是 02 年被我的博导 Q 老师拉进他的门下读书的。说来惭愧,毕业这么多年,弄出书的专著还是当年的博论一册,真是愧对师门,三生有愧哉! 但是说起我的“老板”,那是没有一个先生、同门不夸他好的。好在何处? 一是学问好。 老先生是建国后不久的北大研究生科班出身,毕业后去西北的大学支边,晚年才回到南国故乡。学问是没得说的了,当年敢考他的博,就是拜读了其著不少。那本小说演变史,据说权威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准备再版,过去却是畅销了几十年的专业读物。在三年读博期间,没少受恩师的耳提面命,精心指导。光是学位论文,就整个地按照了先生确定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完工的。 二是人缘好。 Q 老师待人以诚,古道热肠,几乎没有树过敌。何以然呢?在新疆会上我见识了一幕:当时有位老者对他的文章提出了一点商榷意见,原以为他老会像他请到榕城讲学的北大师父一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地跟他再“理论”一下,却不料我的老板只说了一句“以后再交流吧”,恁是没有擦出思想交锋的火花。这边被“质疑”的文章后来我又在核心 mqxs 研究刊物上看见了。 就是因为这种与世无争,与人不争的态度,让吾师得到了很多的“便宜”。他自己讲,当时从西北回乡,他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怎么回事?原来为了单位的第一把手领导职务,几个副手领导争得不可开交,只有置身事外的他老人家,被校领导和单位的其他同事一致看好!于是直线晋升为一把手,领导全系员工第一个申请到了本省首个古文硕点,后来又是第一个古文博点! 三是心肠好。 Q 老师既是我们同门弟子中的好老师,又是我们心目中跟父母一样贴心的恩师。平常交往,就不见他有任何架子,和和气气,啥都有商量,什么都好办。别说分派什么任务,让我们替他打短工了——根本没有的事!反而是我们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援手应助的,自己还没有开口,吾师早就出手来襄助了! 比如那时我因为跟原单位不愉快,每月宁可分文不动单位工资,只拿学校给的 277 元助学金维持一人的生活(老婆孩子由她们自己在家乡去谋生)的时候,每月总会被“老板”照顾着改改卷,上上课,得点外快,让每个月的日子过得并不是那么干巴、局窘。 最让每位“上路”的弟子觉得贴心窝的事,不仅有论文的帮发,还有工作单位的一力成全!我现在工作的单位就是自己没花一丝气力由“老板”安排、上岗的。而我当时为了跳槽,投寄出去的所有求职自荐表全部石沉大海,正准备回到原来不愉快的单位继续混日子的了! 四是其他什么也都好。十全十美的一个为人师表的老师,作为 Q 门弟子,在下亲密接触这么多年,实在是没有发现他到底有什么自己认为不好的地方。因此我在西域去的那次会议上,当着一大帮子台下的代表们说: 我们这次开的侠义小说会,我写的是林纾的侠义,其实 Q 师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 我可能对不止一个两个人说过:我的导师不是人…… 他是个活佛! 他“循诱善导”,他“雨露周匝”,品、学兼优,为人师表之楷模。我写过林纾真诚勤勇的完美人格的文章。说我的“老板”是林纾的同类,又有何不可?! 【 我的老板真叫好:人品学问兼优 堪为天下导师之表率】
个人分类: 追 忆|394 次阅读|3 个评论
优秀科学家需要的知识和学问
热度 17 jiangjiping 2012-4-18 07:48
优秀科学家需要的知识和学问 蒋继平 2012 年 4 月 17 日 在科技领域工作的知识分子,都希望成为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这种愿望是好的, 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 有许多因素影响到一个人是否会成为优秀科学家。著名科学家袁隆平认为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科学家, 靠的是汗水, 知识,灵感和机遇。 从袁老的成功经验中很容易看出, 成为优秀科学家有四个要素,知识是其中之一。 那么,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成为优秀科学家呢? 或者换一句话说, 知识对于科学家的成功到底有多少作用呢? 面对这样的问题,每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 我谨以个人的感悟来谈谈本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 首先, 我们知道, 大学之前我们学的知识都是差不多, 到了大学阶段, 根据兴趣爱好和学习成绩选专业。 在大学里,同一个专业的课程几乎也是一样的。 可是, 到了研究生阶段, 除了几门核心课程外, 即使是同一个专业,在知识课程的安排上, 会出现很大的自由选择的余地。 因而,专业知识的多少主要出现在研究生阶段。 不过, 谈论知识, 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楚知识的含义。 在我看来,知识有两个内容,一是书本知识, 另一个是实践知识。 前者是死知识,后者是活知识。 中学阶段我们学的几乎都是书本知识,即使做一些实验, 也是按照老师的安排来做的。 所以,中学学的是死知识 。 大学中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仍然是书本知识, 虽然有一些课外实践,但是, 那是很有限的。 在这些课外实践中, 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不是很大。 到了研究生阶段, 除了几门核心课程外,学生的主要时间是做实验。 这些试验的内容不应该是导师设计的, 也不是书本上的东西, 而是导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程序。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 我在大学中上了 27 们课, 那是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们一起上的课。 因而,就知识的范围而言, 我们学的是一样的,只是成绩有些不同。我在研究生阶段学了以下这些“核心课程”。 植物病理学 真菌学 细菌学 病毒学 线虫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生化统计学 植物生理学 除了这些核心课程外, 还有许多其它的课程,主要是涉及到生物和生化的课程,比如,植物学,生物化学等等。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实事求是地说,我在大学学的知识基本上可以用来对付绝大多数实际问题。 大学的 27 门专业知识已经涵盖了方方面面。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习专业知识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很好地运用已经学到的知识。 袁隆平好像没有读研究生, 他照样成为非常优秀的科学家,是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 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做基础, 是很难出成果的。 拿我这个专业来说, 植物病理学涉及到生物生态的各个方面。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植物病理学家, 必须掌握微生物,植物和环境三大方面的科学知识。 光微生物就有真菌,细菌,病毒和线虫四大类, 每一个大类有至少几万个种。还有植物品种也很多。 一种微生物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使某种植物生病。 因而,掌握微生物,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植物病理学家的最主要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是书本上可以随便学到的, 而是必须依靠在科学实践中自己总结和感悟。 简言之, 专业知识是一个科学家的必备工具。 可是, 光有专业知识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科学家。 换句话说, 专业知识的多少不一定与优秀科学家成正比。 书本上学到的都是死知识, 这些知识必须在科学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 并且加以改进。那些能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 并加以改进,创新的人一定是优秀科学家。所以,优秀科学家只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 但是, 更重要的是具有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这些知识的才能。 而那些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但是不会灵活运用,不能在科研中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新的方法和知识的人, 就是“书呆子”, 永远也成不了优秀科学家。
个人分类: 经验交流|7831 次阅读|36 个评论
本來就沒學問,再不講究道德,那就更一無是處了。(微博)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4-3 12:52
對於我們中國學者來說 本來就沒有什麽學問 再不講究道德 那就更是一無是處了 怎麼能對人品道德的問題如此輕視呢? 我實在搞不懂!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2352 次阅读|10 个评论
学问与文章
热度 2 xiaolxlqiang1 2012-2-27 16:13
做学问与做文章一直是一个困扰我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在做学问,是不是大部分人只是在做文章???在国内的科研路上奋斗的很难出大成绩,是不是大部分人只是在做文章?而没有踏踏实实做学问? 读博士的人无法安心做学问,做的只能是文章。一方面有杂七杂八的事,另一方面也要为毕业而奋斗,毕竟没有文章是无法毕业的。 好不容易毕业了,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青椒,想好好做学问了,却无法安心去做。当一个人连温饱,连50平的容身之地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或者终于解决了容身之地,连买点吃的都得精打细算的时候,怎么安下心来做学问?安下心来做学问可能很久都发不了文章,发不了文章可能就得卷铺盖走人了,在面包与学问之间,首选的必然是面包啊!! 而当温饱解决的时候,大部分人早已习惯了做文章,再也做不了学问了。或者本身自己是倾向于做学问的,但前期一年能发6篇文章,突然想6年发表一篇文章了,这样的转型是不是有点大?是不是太难让人接受了,自己可能接受的了,但一个人总不是为自己而活的,还有很多很多的无奈。毕竟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这是不是中国科研存在的巨大问题呢?
3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书是该有灵魂的
热度 46 cwufp 2012-1-12 20:58
最近和蒋科学等几位科学网博主在微博上聊起了有关写书的问题。和 SCI 一样,俺个人的看法是被看做异类的。 写书本来是一个文人或者科研工作者的职责之一,而这种职责的意义就是教育。然而,在现行的评价体制下,写书是一种业绩,是绩效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争取资源能力和资本的办法,因此,写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再是义务或者责任,演变成了一种手段。 俺知道很多书是如何出炉的,譬如大名鼎鼎的大牛们合著或者编著的书,其实大部分与该大牛本人无关,而是他手下操办的结果,却也不是手下写的,而是他们的学生们按照该书章节的要求和规划,找出来很多的相关参考文献凑出来的,至于语言,我看大多数中文是通顺的,因为编辑毕竟是审阅了的。但是,科学的逻辑上甚至内容上又是错误百出的。这种情况在各种“导论”或者“ **** 材料”的“著作”中更为明显。在很多年前,俺曾经把这种书叫做用剪刀和浆糊写出来的书,现在这种情况已经不存在了,因为技术进步了,更多的是改成了“ copy ”和“ paste ”,外加金山词霸或者谷歌的翻译。 或许很多人会讨厌俺的做法:俺曾经严格禁止博士生看中国人写的中文书的。规定只要让我看见他们在实验室看中国人写的中文书,马上撕掉,并让他赔图书馆这本书。不需要任何解释,随便翻开书的任何一页,我都可以找到科学上或者逻辑上的错误。有一天,一位博士生在看一本中文专著,俺看见后马上制止,并让他翻开书的任意一页,认真的给他讲解了书中一段内容的错误和不合理。由于他没有听到过我的禁令,不知道规矩,所以,并没有把书撕掉。 写书对作者而言,应该是自己整理知识并形成学问的过程,而学问的形成是有一条主线的,那就是思想,体现做学问的逻辑和思维方法。更具体或者体现在操作层面的,应该是价值观。在收集素材或者作出评论时,都应该有这样一个灵魂贯穿始终。这样的著作不会是素材的罗列和拼凑,也就避免了所谓的逻辑错误或者科学错误,可以很有效的剔除那些貌似创新实际上只是猎奇的研究结果。而目前中国人写的中文专著,尤其是化学或者材料学领域,俺基本没有看到。当然,不排除我不看书所以没看到。欢迎别人推荐给我值得看的中国人写的书。 写书应该也和在科学网写博客一样,是一个有感而发的过程,是一种自愿并自发的贡献,并不需要列入什么考核体系,更不能在绩效考核中体现出点数,否则,好事儿就变成了坏事儿,毫厘之间的差别造成结果的差别就是那句成语。那些学有所成、好为人师的人、有责任感的人,不会因为是否列入绩效考核的点数而写或者不写,但对于那些投机的人,对名利贪婪的人,却会为了某些目的去拼凑一些书,牺牲的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换来的是个人的名利,浪费的是社会的资源,祸害的是民族的未来。很多学生都会以为这样就是做学问,而这种学风的扩散其实与贪污或浪费没有什么两样。 俺也曾经因为盛情难却参与写过几章书,基本上不涉及编著的问题,而是本实验室研究结果的一个小结。 这一生,书还是准备写的,至少写一个小册子,但目前还不想写,因为思想还没有成熟,自己都没有理顺,看问题还不够全面,更谈不上深度。俺不会因为绩效的点数去拼凑,更不会让学生去为我的绩效去拼凑。 书是不仅仅该有知识,更该有灵魂的,而不是用于挣绩效分和争取资源的厚厚一本印着文字的纸。 很多博友一直在讨论一些话题,俺看都很有见识,关于这个问题,也希望听到有见识的看法和观点.
5448 次阅读|112 个评论
微博:学问为了谁?
热度 7 周可真 2012-1-6 01:25
学问为了谁?国家。如果没有国家,为了谁?人类。如果没有人类,为了谁?就没有学问。
个人分类: 学者.学术|3221 次阅读|10 个评论
做科研象武侠
热度 4 zls111 2011-12-13 10:46
昨天写了读 研(博)绕不过去的坎 ,今天继续讨论下做科研中的几个重要的关键点,这也是个人的看法,供大家批评指正。传统的一般是成功了,有经验才会讲这些观点,我就反其道, 有两点, 一,同龄人的看法(不成熟)意见可能更有借鉴意义, 二,请大家批评指正,继续学习。 我的印象中,练武之人一般讲究基本功,特别是少林寺中,还有门派。从基础打起,一步步向前走,有序可循。各行各业差不多是如此,科研中也类似的。 但武侠小说中的大侠一般不是这样,先经历曲折,突然得到一本秘籍或某人指点,开始独树武林。科研领域也有很多这种类似现象,会垂涎于你吗?会垂涎于年轻人吗?当然会的。武侠中哪些高手差不多都是年轻人,而现实中的高手大多也是年轻时候发迹的。 科研中的秘籍是“重要(关键)的问题”,重要的是你能把握住关键问题吗?抓住关键问题,就如得到秘籍,接下来就是解决(练习)。 解决问题就是手段,方法,这点上得有的,要不然怎么去解决问题。重要的问题很多,能解决的问题才是可行的。这个时候你得对一些基本方法有些掌握,知道就你的能力能解决哪些问题。当然掌握的基本方法越多越好,不过也是相对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可以学习的。 也就是有一个相对的基础,基本的技能,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的学习,再寻找更合适的问题,放长线钓大鱼。 刚看到《 丘成桐在华南师大演讲:为学与做人 》,看看真正大师的论述,深感共鸣。 这些在丘先生那里论述是: 做学问的态度: 找到正确的方向,做重要的问题。决定后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 我想,同学们都会惊讶:我们还是本科生,很多学问都没有学过,你凭什么说十年内我们会对科技有重要的贡献?那是因为你们太小看自己了。你们把基本科学学好,技术熟练后,很快就可以海阔天空地去闯、去创新了。回顾历史,大部分科学上的突破,都是在科学家三十岁以前完成的。 牛顿、爱因斯坦、克里克、沃森、费曼和杨振宁等人最重要的工作都是在他们年轻时做出来的。这些划时代的,甚至可说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工作,虽然成于少时,但决不是凭空创造的。事实上,它们都是有迹可循,经过艰苦学习,多次失败,最后才成功的。” 还有: 当时詹姆·沃森才二十出头,跟你们年纪不相上下。他的基础虽然很好,但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靠无比的专注和热情,深信可以攀登生物学的高峰,完成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之一。他找到一个好搭档,那就是弗朗西斯·克里克。他们合作期间,曾遇上停滞不前的低潮,但他们并没有放弃,透过学习并利用同行最新的结果,终于比竞争对手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早一步,测定了DNA的结构。 从詹姆·沃森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 年轻人要有充实的基础知识。 一但碰到重要问题时,能有足够的工具来解决它。即使工具不够,也懂得找合适的学者合作。西斯·克里克就是詹姆·沃森的合作者,他们的知识是互补的 。(这里有两点:掌握工具,和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让你去发现和掌握问题,工具是解决问题,) 做学问要有热情,有了热情才能够专注。重要的成果往往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才能够完成。 找到正确的方向,做重要的问题。决定后便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这三件事情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但真正实行时,却不见得人人能够做到,这是甚么原因呢? 具体的论述请参考 《 丘成桐在华南师大演讲:为学与做人 》。 还有个重要的,道理看似简单,其实水也很深,要不然大家都成为大师了。领悟道理是个门槛,而跨这个门槛最重要的策略是独立,你得有自己的见解。上面论述那么多,没有独立,一切是如鸡同鸭讲,这种独立也是要学习的,不是天生,只有经过很多次锻炼,才会使这种“独立”不会走火入魔,不断的独立,不断的培养正确的独立能力。一个有效的判断是比如你看到一个重要问题被人家解决,是不是有恍然大悟,我好像差一点,就是欠缺一些。还有看到大师的论述一些道理,这些道理在你的脑子中之前也有类似的想法,只不过没有他们那么系统,那么简练。再从这些论述中,对一些道理(问题)领悟更深,好像发现了一点点敲门。 头绪有些论,再来总结下。有三个关键点,1.有充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发现可解决的重要问题,3,独立。这三个点能把握的好,不断的锻炼,我相信是能钓到大鱼,只不过需要时日而已。
个人分类: 科研笔记|3854 次阅读|6 个评论
试着说说饶老师学问的“档次”
热度 7 liwei999 2011-12-10 18:45
试着说说饶老师学问的“档次”。注意:不是说做学问的“档次”。 作者: mirror (*) 日期: 12/09/2011 23:08:24 很多“小屁孩 儿 ”借着施饶选院士的事儿来 起腻 ,有必要灭一道 。 施老师做学问的绝对水平不错。但是这并不是选院士的绝对标准。两个人在一个接近的领域里,就要有个二选一的问题。在体育比赛里,这就是淘汰赛里强手相逢的比赛场景。这个事情说过了,不再论。 “小屁孩 儿 们”需要知道的是不要与规矩过意不去。您虽是“海龟”,但这里是“龟定”! 镜某不知道饶老师 做学问 的“档次”,但是对饶老师 所做的那门学问的“档次” 还是有所了解的。有人会质问: 学问难道也有档次么? 镜某以为: 做学问 有“档次”, 学问本身 也有“档次”。每门学问都可以有独立、唯一等等的 说辞 ,但是在人们的内心里,学问的档次不同是个不争的事实。一个学问的“人气度”就可以认为是它在人们心目中的档次。同样是“眼”科,肛门科就档次低。当然,这个档次会随着时代发生变化。有从来就没有过人气 儿 的,有过去有人气 儿 ,今天没人气 儿 的。 人气 儿 的沉浮主要是来自这个学问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相关性。百姓们听都没有听过的学问自然就没有人气 儿 了。医学上, 不管用 的科别没有人气 儿 。比如精神(病)科,基本上没有什么管用的治疗法,别说百姓那里没人气儿,就连学医的也多不愿意读精神(病)科。 设备的档次也是个判断学问档次的一个指标。能用高级设备的研究档次就高。一个飞行员的档次就比一个大头兵高,因为飞机比步枪值钱。 神经科学是个多领域交叉的混合领域。有生物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解剖学、生理学;生化学、药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工学乃至数学和医学。这意味着从神经科学“包括”的每个领域里看,神经科学都不是那些个学科的主要领域。说得不好听些,就是小老婆养的“庶出”。再次强调一下,这不是说学术的问题,而是在说 不同学术领域的社会地位 。比较一下胸外的大夫和病理的大夫,就可以感受到不同学术领域的不同社会地位。小屁孩儿们,跟得上么? 施老师、饶老师和张老师们做学问用的设备是什么呢?这也是个档次的问题。百度里这样介绍施老师的研究方向 Quote 施一公选择癌症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的课题是:细胞凋亡和癌症发生的分子机理。致癌原因一直是全球科学家致力研究的目标之一。2003年,由于破解了这一类生命科学之谜,当时年仅36岁的施一公获得全球生物蛋白研究学会颁发的“鄂文西格青年研究家奖”,成为这一奖项设立17年以来首位获奖的华裔学者。   迄今为止,施一公已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系统地揭示了哺乳动物、果蝇和线虫中细胞凋亡通路的分子机理,已有若干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研发。 对饶老师的研究方向介绍得少些,“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维基对张老师的介绍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参与突触信号传导和细胞极性调控过程的各类复合物的构架、组装、转运等的分子机制;主要研究手段包括X射线晶体学和NMR。施、张的研究中都强调了同步辐射、NMR等高档的实验手段,而在饶老师的领域里,说得不大好听些,没有什么高档的东西。恐怕是处在光学显微镜不足,而电子显微镜又过大的一个困难的地界。 也正是这样,饶老师的研究领域才 有发达的潜力 ,而施、张两位的领域则趋于饱和了。今天的“小屁孩儿”们再选择他们的领域,很可能毕业后就没有工作。 不确定性 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无情。 如果能有识别工具上的革命,可以看到亚微米,纳米级别的神经结构了,饶老师的研究领域立马就可以升个档次。那时候,恐怕就是院士的顶戴要追着喊着找饶老师了。这个时代能否来、什么时候来?不知道,至少镜某不知道。镜某只知道如果不做识别工具、识别方法的研发的话,那个时候绝对不会来,但做了也不一定能来。 “小屁孩儿”们,听明白了你们面临的处境了么?知道为什么饶老师不如施张的道理了么?能理解为什么饶老师的“ 反击 ”是“ 犯忌 ”了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4505 次阅读|7 个评论
坐公交的“学问”
zhangwb2010 2011-10-31 16:03
每天上下班坐公交,特别是下班地铁站换乘的时候,那种有时挤人,有时是被人挤的感觉,从刚开始的不适应,逐渐地到习以为常,没有感觉了。记得有一次碰上上车的时候还有座,当时那个吃惊劲儿,好像是自己彩票中了500万似的。直到前不久,在网上看到有人不堪天天被挤的生活,感叹“该死的***路公交,就不能多几辆啊”,才开始第一次对这种日子有所注意和思考。 我在经受挤人与被人挤的日子里,总结出了很多“规律”。如从下车的车门上车,就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方法。最初的日子里,老老实实地在遵循“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这一从小就学习的知识,但发现前门大多数上不去车。仔细观察过几次,有了一些新发现: (1)前门首先是有个刷卡机占一部分空间,再是自动售票机占一部分空间(虽然已经被胶带将投币口封死了,但机体还在)。 (2)最要命的是,站在前门的人凭借这良好的“自然条件”,岿然不动,俨然一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后边的人自然挤不上去了。 (3)更有意思的是,从前门上车后,售票员一个劲地说,刚上车的往里走,于是好不容易挤到中间位置,结果下一站或下两站,呼啦啦从后门上来一大群人,售票员又说往里走,结果又被挤到前面了。当时心里那个卧火劲儿,哎~ 在被“折磨”的日子里,曾经也给售票员和司机多次说过为什么不严格遵守“前门上车,后门下车”那个醒目的乘车规则,都笑笑不语。时间久了,也就时空见惯了。为了自己少遭受一点“折磨”,只能从后门直接上车了。 北京的公交拥堵是人人叫苦的问题,但公交车的设计和司乘人员的引导,是不是在改善后,会起一点积极的作用呢?
个人分类: 生活随笔|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生应该争取有效的积累
热度 31 cwufp 2011-9-24 23:32
当有机会面试的时候,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如何能够面对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而取得面试官的信任?对问题准确的对答如流当然是最基本的,而这是远远不够的。之所以有人被录取,有人被放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在回答问题时是否充分谦虚的展示了自己的才能,而所谓的才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 所谓的积累不仅仅是看了多少书,知道多少事情,那只是为了积累需要进行的学习而已。地质学家叶大年老师说过,一个不会创新的教授只值5块钱,一个盗版光盘的价格。学习知识只是为了积累做准备,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本身确是一种积累,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重新整理和归纳才是积累的开始,找出独到的视角和看问题的切入点才是自己的学问,这才是有效的积累。记得本网博主蒋继平老师曾经专门就知识与学问的关系写过博文,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也一直持相同的观点,即知识是一种大家都可以拥有的通识,而学问则是个人对知识的看法。 一个很有知识却不能形成对知识具有个人独到总结方式的人是没有学问的,而一个知识没有那么多却善于总结和梳理的人却是有学问的。一个用人机构在招聘博士的时候,我想要的并不是知识,而是学问,更看重的是建立在这种学问基础上的能力。 当在面试时,您的回答尽管很流利通顺,所表达的观点却是与大多数人相同,甚至和面试官知道的很多人的答案相同时,估计你没戏了,而当你的回答在很多地方与众却不同又是合情合理时,面试官估计会眼前一亮,机会也就出现了。 任何机构都不会缺知识,招人是为了弥补学问和能力的不足,具有独到见解的人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 这种学问和能力的自我培养不是一天的事情,而是长期独立思考的结果。在俺看来优秀不是一种品质,而是一种习惯,而最重要的就是独立思考。在扎实和广博的知识基础上的独立思考是形成积累的唯一途径,如何实现有效的积累就是自己做学问的方式,也是形成能力的方法。 当社会上还存在猎头公司并获取高额报酬的时候,作为一年只有六万不到的博士入学者中的一员,如果毕业时出现找不到工作的情况,或者在面试中屡战屡败,应该深刻的反思一下自己:知识的准备够了没有?有没有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自己有没有学问?这些学问是否成功的转化成了能力? 养成良好的对知识的梳理和归纳习惯,培养自己独有的思考方式,是有效积累的开始,长期坚持,是把自己变成有学问和能力博士的途径。
12992 次阅读|80 个评论
人生曲线
热度 1 blsm 2011-9-7 22:31
人生曲线
人生曲线 晚上和一位师兄 请教科学研究上的问题,偶然谈到人生,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回来后思索了一下,画了几张图,可能不成熟,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人这一辈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活法,若以成功或学问 论之,无怪乎有如下几种人生曲线 : 1、如图1所示:人生中遇到挫折或达到某一点后,不再增长;甚至是走下坡(如虚线所示)。 典型例子: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成人后泯为众人) 2、如图2所示:人生中经历起起落落,最终走向失败或消极下去。 具体又可粗分为①②③三个小类。其中①②皆为有起落之变。且②相对和缓一些;③为一直处于上升或平缓期,但遭遇重大人生变故,一蹶不振! 典型例子: 贪官(如最近的 刘进军) 3、如图3所示:人生中经历起起落落,最终走向更高的成功。 具体又可粗分为①②③④四个小类。其中①②皆为有起落之变。且②相对和缓一些;③为一直处于不断上升期(但在上升初期有小的调整回落点),④为最理想的人生,不断处于上升期,达到生命中的智慧最高点! 典型例子: 邓小平 (三起三落,终成大业!) 注: 虢师兄 学问:据南怀瑾老师《论语别裁》一书所解,即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之所在。而一个人读书多仅可称其为学识高或知识渊博。但与古人所述之学问差之远矣。 人生曲线一词系作者所想,但应该不是原创。未查证。 想想人生挺有意思的,您的人生曲线是如何?
个人分类: 人生旅途|3969 次阅读|1 个评论
做托的学问-旧事重提
热度 1 dongzg101 2011-9-2 08:21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家的时候听爸爸说,有个厂里的师弟考进了清华化学系,后来有一天终于有空,不用受导师的折磨。就去清华找他玩,我跟他吹了一早上,这家伙不信我也懂建筑,居然还找个个建筑系的哥们来考我。后来出来见到一鸟人,单车一丢,要排队,一问凤凰卫视某人来清华演讲,赶紧去维持秩序,围着围着就到前面了,寒暄了几句,得了一张票。闪人。下午演讲还没开始的时候,听说要提问,趁没人注意,赶紧上台侧边说:吴姐姐:你好,等我我要问你一个问题,你一定要点我额。吴姐姐穿了白色的裙子,好漂亮。后来第三个提问问了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发展的问题。吴小莉的回答让比较悲观的我有了一些希望。
1809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