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学问

相关日志

搞科研与做学问之间的关系
热度 2 Enago 2016-9-13 11:27
搞科研跟做学问在本质上并无不同。王国维先生在 《人间词话》 有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 更多精彩文章 请造访 【英论阁学术院】 --- 同样的境界也可以用来描述做科研。凡是科研人员,只要在一个方向上钻的久了,就会发现跟自己一个小方向上的人很少,周围的同事、朋友虽说一个大方向上的,但是在具体到某一个细节的时候却一点忙都帮不上。于是遇到问题了也只能自己一个人孤独地在探索。久而久之,也终于上可以望尽天涯路了。回首科研经历,最充实的、最快乐的时候往往是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在那段时光,自己的全副身心都放在解决某一个问题上,当真是为伊消得人憔悴。到最后终于解决了问题,再回首,原来自己曾经走过那么多弯路,原来答案曾经是那么近。 做学问和搞研究都需要有自己的观点,梁漱溟先生说做学问有八层境界,第一层就是要有自己的观点。要产生自己的观点,需要阅读大量的资料,从中筛选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可是,就像起点相同的两个人,思路不同,做事方式不同,目标不同,到最后也会天各一方。搞科研跟做学问一定是有所不同的。不然,几千年来中国出了很多学问很好的人,却产生不了科研的土壤。不然,也不会在十年前,还有“钱学森之问”,而且到现在还给不了一个系统的答案。 学问是很笼统的概念,万物皆是学问。做学问的过程是研究事物的基本、全局性的问题,然后给出自己的思考,至于对错,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但是做科研则不同,毕竟得遵守客观规律,得出的结果还要经得起验证。从心态上来说,做学问要轻松得多,因为没有急切的需求。但是做科研则不一样,现在的科研越来越趋向于应用,来解决当前紧要的问题。用来资助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的潜在应用的经费则是越来越少了。对科研人员而言,科研压力也随着出成果的要求而增加。如果做项目本身已经有点疲于奔命了,那怎么会有好心情好好静下心来做点学问呢? 也许就目前而言,退休之前是在搞科研。学问呢,那就等到退休之后吧。 § 博客内容皆由 英论阁 资深学术专家团队撰写提供 § ------------------------------------------------------------------------------------------------------------------------------------ 您可能感兴趣的博文: 1. 科研人员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科研能力? 2. 985、211工程以及总体方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3. 出版或灭亡?数字化时代下纸质期刊的影响力 -------------------------------------------------------------------------------------------------------------------------------------
个人分类: 科研感悟|5881 次阅读|2 个评论
学习汕头大学的《大学问》-感动不仅是怀念家驹,还有生命的思考
y555120 2016-7-4 22:12
我们纠结于创新,却忽视了所有学生的梦想。我们为了所谓的职称奔波,却忘了我们的初心。我们在社会奔波,很少会想起奉献!我们不屑于金钱,却为之忘记尊严。我要多听听这首歌,不要迷失。附上网上链接: http://v.ku6.com/show/XLPXHHsGbp6QnxykMkgRFA...html 大学问 曲:BEYOND 词:林夕 --为汕头大学2008年毕业典礼所填 知道什麼叫天高地厚 内心的天空 也要懂得探究 知道什麼是海市蜃楼 人海的感受 也要去进修 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怎麼做事 在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吸收是为了奉献 才能承先启后 生命不止坚毅与奋斗 有梦想才是 有意义的追求 成功不止付出与拥有 有承担才是 最高的成就 知识跟世界细水长流 智慧用思考照明宇宙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怎麼自救 在学做人的操守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吸收是为了奉献 才能承先启后 我们懂得学问没尽头 学会终身学习 才没辜负一番造就 我们懂得学习的理由 活出生命的光彩 才无愧於春秋
个人分类: 人生|395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不喝酒甚至不吃饭才像个学者
热度 13 SoSoliton 2016-1-8 09:37
“做学问”与“吃午餐”有关系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另一问题:“作诗”与“喝酒”有关系吗?“汝果若学诗,功夫在诗外”,字面理解陆游先生的话,作诗的功夫不在诗内,而在诗外。这诗外的功夫是什么呢?“李白斗酒诗百篇”,从诗圣李白身上,旁人感悟这诗外的功夫最要紧的,喝酒当算之一。其实,从古诗词库里百度一下,还有好多酒证,例如,“醉里从为客,诗成觉有神”(杜甫);“俯仰各有志,得酒诗自成”(苏轼);“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等等。 由此及彼,推而广之,做任何行当都有该行当之外的功夫。做学问的“诗外功夫”是什么?做学问的人与作诗的人在今天看来都算学者,但做学问(这儿尤指做科研)的“诗外功夫”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好像与喝酒不沾边。尽管喝酒在某些时候、某些环境可以喝来做科研必需的经费和条件,但谁人见过有科学家喝出诗圣那样的传世之作? 英国肯特大学Sally Fincher教授等人因其承担的一个项目需要,对英国大学里做研究的学者作过一个调查,他们意外发现,典型现代学者的“诗外功夫”竟然是——不仅不喝酒,还最好别吃饭。他们指出,有否忍受“学术饥饿”(academic hunger)的功夫,对形成自己的学者形象或获得学者职业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以午餐为例,吃得简单、草率甚至不吃,才能成就一个学者,也才能让人感觉像个学者。这与“大师”们看相的判据有一比:红光满面、大腹便便、衣冠楚楚的家伙是干什么行当的?“大师”们会测出那家伙是个学者么?当然,真做学问的并非绝对不喝酒,但他们往往是“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偶有“一杯酒”,更多“十年灯”,所谓“十年磨一剑”,说的也是这意思。历史表明,有酒喝,能出诗;常忘食,真学者。想喝酒、经不起饿,便过不了“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一关,到不了“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还是趁早别入学者那一行,除非当诗人。 Fincher 教授等人的意外发现源于受邀学者们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每月15号所记的日记。值得指出的是,研究人员并没有特别要求受邀学者在日记中提供食物信息,然而,在249位参与者的1454个日记条目中,有864个(约60%)以某种形式提到了食物。让人感动却并不意外的是,日记显示,学者们的午餐大多在办公桌前解决或根本不吃,因为他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吃午饭。Fincher教授说,这不只是个别人和个别现象,这样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发生。 学者们为什么午餐吃得简单、草率甚至不吃?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机构残忍,但调查发现,“机构合谋”(institutional collusion)——例如一些部门故意在午餐时间安排会议,让员工没有机会正常用餐——偶有发生,但不是主要原因。如此多的学者毫不在意午餐,不能只从管理上找茬子。 说来也许令学术圈外的人不可理喻,学者们不吃午餐或吃得简单、草率,竟然是发自学者内心的一种自觉自愿行为,甚至已内化成学者们的一种天性。学者们的心目中都有理想化的学者餐饮标准,如古老的大学食堂、教师休息室或大学自助餐厅里的伙食。他们吃的每一顿饭都在与这种标准作比较(这也叫“严于律己”吧)。很少有学者在意吃什么,他们对“讨厌的超市三明治”、“恐怖的校园比萨”或有损健康的垃圾食品都吃得津津有味,一幅狼吞虎咽样。学者们有种迷信:他们的每一顿饭都对他们的职业身份有深远影响。三明治,学者们吃或不吃,不只是被错过的一顿伙食,而是现实与人们脑海中理想化的学者生活之间的距离。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支撑学者们不吃不喝却拼命工作呢?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人类情怀等等固然是决定性因素,但如果反观身边的麻将迷们也许可以立马从另外角度明白其中的奥秘。时常有好朋友好心劝老文:做学问太苦,要悠着点儿,累坏了身子不值得;偶尔打打麻将,放松放松,多活几年才是正道。在老文看来,打麻将与做学问属同类性质的活儿,应该一样苦一样累,而且,纵观麻坛,废寝忘食、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的场景远比学坛上比比皆是,但麻友们为什么认为打麻将是放松而做学问是苦逼呢?老文能想到的答案是:关键是认识问题,你认为某件事情有趣、好玩,做它便是享受,便既不会在意环境太糟、条件太差,更不会叫嚷睡得比鸡少、吃得比猪差,你都恨不得不吃不睡了。 麻友们最爱找什么样的麻友玩?以老文之观察和体会,吃饭的点儿上必吃饭、睡觉的点儿上必上床的麻友不是真正的麻友,不会有太多的麻友喜欢,除非“三缺一”时。以前,老文也很少按时吃午饭,甚至不吃午饭,谣传老文可能得诺贝尔奖的人特别多;如今,老文吃的每一顿饭就像鸡进笼一样可有规律了,连对学问一窍不通的传达室的老马都看得出来:老文现在已不做学问了。 (发表于《科技生活》周刊2016年1月18日| 总第3564期 ) 苦逼的学问… 明知当不了院士也能好好生活 搞科学就别娶老婆 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娶漂亮老婆的科学家伙很难有出息 研究越做越苦? 狗叫和鸡叫才是世界语言 最好的合作是孤独,最好的交流是沉默 这样读博士能读出个什么样的成功博士 读博士要面对25 个极度痛苦的问题 国外博士生都过的啥日子? 想拿基金就别想过年!
个人分类: 谈点正事|11563 次阅读|20 个评论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的人生故事(15)
热度 3 jiangjiping 2015-6-29 21:10
千言万语说不尽我的人生故事( 15 ) ---- 把人生的教训变成待人处世的学问 蒋继平 2015 年 6 月 29 日 高中毕业, 在当时“一人当兵, 全家光荣”的政策导向下,在农村青年人走出农村的唯一途径下, 我毅然地报名参军, 希望在部队的大熔炉里一展青春才华。 经过严格的体检和政审, 我荣幸地穿上了当时向往已久的黄绿色军装, 带着农村青年人特有的, 没有经历过世面的,诚实而又好奇的心情,离开了生我养我的父母和江南鱼米之乡, 来到了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个深山幽谷之中。 砖头和水泥彻成的窑洞, 聚集了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年轻男子汉, 其中比例最高的要算四川,山东, 江苏, 陕西, 山西, 甘肃这些省份的人。 部队新兵是在 12 月份到达军营的。 按照部队惯例, 在新年期间, 每个连队都要举行娱乐庆祝活动。 这种庆祝活动包括象棋比赛等一系列文体游戏。作为新兵的我, 对棋类比赛很感兴趣,当班长问我有什么爱好时,我老实地说我喜欢下棋。 结果班长组织全班进行象棋比赛, 我获得第一, 代表班里参加排里的比赛, 我再次轻而易举地获得第一名。结果排长让我代表排里参加连里的比赛。 当我战胜了其他两个排 的选手, 最后与连里的支部秘书争冠军的时候, 那位帅哥带着一股傲慢的神气对我说: “新兵蛋子, 你知道我是谁吗,你知道我在这个连里已经连续获得 5 年的象棋冠军的历史记录吗?” 看着面前这位仪表堂堂, 气度非凡的对手, 我心里说不出任何感觉, 只是觉得世界上的能人很多, 不知道这位到底有多少才能, 于是, 我恭敬地说:“象棋比赛是比下棋水平的, 不是靠摆架子的,您的水平到底如何, 让我们俩较量一下就知道了, 我们以三局两胜定胜负, 行吗?”当时有很多围观者, 也有裁判在场, 大家一致同意这样的规则。 结果我很轻松地赢了前两局, 大家一致说我是连里冠军。 就在这个时候, 这个支部秘书认为三局两胜不能说明问题, 要采用五局三胜的比赛规则。大家非常奇怪,不过, 除了我所在排的官兵不同意外,许多其他排的人为了看比赛的刺激, 还是劝我再跟他比赛, 直到五局三胜定论。 我为了息事宁人, 同时也是为了游戏, 就同意了他的无理要求。 我照样轻松地赢了第三局。 不过, 我虽然赢了比赛, 却输了仕途。 从此我在连里即使作出比别人多的成就, 也不会获得相同的认可。 当然, 我后来遇到的一位连长也是这样的人, 在乒乓 球的游戏中, 我遇到了时任连长, 在我赢了他以后, 他非常不高兴。 你说, 不懂人情世故的我, 作为一个新兵, 一到部队没有多久就得罪了两位对我人生至关重要的人物,而且, 我在当时还蒙在鼓里, 根本不知道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后来才知道这些真相。 但是, 我只能把这个人生的遭遇当作人生的一个深刻教训。 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读研究生的时候, 我注意到当时在我们这个专业红极一时的一位大教授非常喜好体育运动, 他经常利用中午时间去体育馆打羽毛球。 他是系主任, 美国科学院院士, 年轻时是威斯康星大学的排球队主力队员, 天生的体育身材。我也是一个体育爱好者, 平时对许多体育运动都感兴趣, 而且也掌握一些基本技巧。 我利用一些机会主动地和他打羽毛球。 不过,在与他打球的时候, 我把人生的教训当成学问来用。 凭我细仔的观察,我发现这个教授的好胜性很强, 即使无关紧要的游戏, 他总是想赢。 我觉得世界上凡是成功的人士都有这种个性, 就是不服输的精神。 知道了这个道理和现实后, 在与他打球时, 我总是尽量让着他, 但是, 也不轻易让他赢, 在我遥遥领先时, 快要结束整个比赛时, 故意输球, 让他追上来, 到决定最后胜负的时候, 总是打成平手,一直打到 30 平, 33 平等。 这样做让他感到我的体力和反应不错,但是, 又不伤他的面子, 最后让他赢了, 让他高兴。 在这种策略下, 他对我的印象很好。 这为我今后的学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有一次, 是双打, 他和一位印度裔教授在一组,我和一位系里的博士后一组, 在打到 20 : 21 的时候, 那位教授一个扣杀, 将球击出后场线一尺以外, 按规定我们赢了。 可是, 那位教授坚持认为球落在后场线以内, 这个美国白人博士后非常生气, 不同意, 与他争吵。 我当时尽力劝解我的队友, 我说我们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 不是争输赢, 何必如此认真。 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在这些体育游戏中, 我得到一个人生感悟, 对于这些无关紧要的输赢, 实在没必要讲认真, 免得伤和气, 伤感情, 也可能误及人生的前途。 由此, 我也感谢在部队中获得的在课堂上学不到的教训, 使我在后来的人生旅途中可作为知识学问来用。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701 次阅读|6 个评论
创新与创业 - 哲学的沉思
benlion 2015-6-6 08:11
人类文化体系,包括,1)宗教、史学、文学艺术和2)科学、数学、工程技术,而以3)哲学为核心和纽带,1)属于比较普遍的教育和娱乐,2)属于比较专业的教育和职业,只有3)往往只属于很少人感兴趣的领域,涉及逻辑学、伦理学和美学,而且,多为理解和解释模式的学习与历史研究。 哲学究竟是什么?质疑、思考和阐释是核心内涵,构成几乎所有学科领域的概念、原理和思想内核;因而,当构建和诞生新学科、新理论、新思维和新方法时,就涉及到哲学的思考与探索。 哲学的难度在于思维深度和创造观念,也就是在人类知识和信息库里,增加新的概念、新的思想等创造思维,渗透到宗教的神学、科学的理论,以及史学哲学、技术哲学和艺术哲学等内在思想、观念的创造。 近代实证科学的奠基,源于学者的思辨传统与工匠的技术传统结合,包括,哲学思维、数学运算和艺术想象、技术操作等,涉及到1)概念分析、逻辑论证和2)工具发明、仪器设计等,而核心仍然是新的思维、新的方法。 然而,科学方法、概念体系和研究范式一旦建立,以及科学的组织、交流与传播模式形成等,就可以提供大众的一个常规科学的模板或规范化的教育模式,从而,加速了知识发现与数据处理的科学发展。 理论创造(creation)、知识发现(discovery)和技术发明(invention)、产品创新(innovation),分别属于不同的概念体系,随着科学认识的深入,理论可以成为工具或阶段的操作方案,也就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发明特征,而技术的操作方法和途径,也具有一定意义上的知识发现特征。 然而,创新却明确是形成产品和商业的经济学概念,包括,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商业文化、经营模式等。创新是产品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创业是经营的社会实践与管理能力,前者比较诺贝尔与诺贝尔奖,后者比较大学教育与公司管理。 当混同创新与创造、创业与创作乃至语言与文字等概念时,就导致了管理上的决策和操作不规范,从而,也就难以贯彻从创造到创新的发展路径 - 即,科学与技术、技术与产业的相互促进与转化机制。 -(2011 年-2015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创新创业|10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社会机器 – 创造与发明
benlion 2015-5-20 12:16
- 及其与大众传媒、社会管理和经济行为 创造和发现,一般指科学和学术研究,发明和创新,一般指技术和产品开发,而创业是指投资创办企业,一般不是指已有公司再异地开设公司或拓展市场。 创业与创新不同,中国与美国也不同,而创新型创业非常不容易,国家提后者的目标是与国际大公司相比 - 提出的背景是市场换不来国际高新技术;然而,文化氛围和管理体制尚没有建立起来,并不适合于美国硅谷模式的创新型创业,而且,实际操作过程,往往把学术和高资历就业称为创新,把引进企业投资或技术入股开设独立法人机构称为创业。 美国优势是技术和资本,而且,医疗、教育基本不属于盈利机构,中国优势是人口和资源,而且,很多份额是房地产,在学术上和技术上看关系和看人情的社会,也难以产生创造和发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都在于对思想和新颖的学术敏感,中国与美国的关注度就相差极为不同,中国的创造和创新,往往率先被美国和西方发掘。 例如,输卵管生物反应器(oviduct bioreactor)的概念、词汇和方法,1994年在中国北京中关村提出,属于原始发明,而到200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开发成功的产品,才称为创新(innovation),中国有一家企业就想直接获得上游产品;然而,已经存在系列专利产权的壁垒,必须在起初就投入开发,才可能建立系列专利措施,美国Avigenics公司和英国罗斯林研究所,就是在中国刚提出时,就立项投入技术和产品开发,从而,获得了整个产业发展的优势。 创造和创新都是需要付出艰辛,珍珠不会浮现水面,只有能得到回报的社会,才会投资商或企业承担风险和导致创造发明的涌现。做科学和学问,常常是苦行僧的钻研和挖掘文献和数据资料的思考与探索,科学的2个传统就是实践的探险和理论冥思的探索,当今世界热衷于已浮出水面的热点和时尚,就难以潜心投入和承担风险的探宝。 熊彼特提出的“创新”一词很早就在中国泛化了,就必然导致管理的困乏而难以产生创新(innovatiuon) - 经济学的产品开发和设计新的商业模式,麦当劳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苹果是设计的成功,因特尔是技术的成功等。 知识和学术、理论和科学,以及开拓型技术属于创造和发明,体制和管理属于改革的概念,词汇的精细化也是反映思维的精细和分析逻辑的发达程度,而这又决定了科学和技术、金融和产业是否具有实力的程度 - 科学方法的2个传统里的逻辑学部分,这也是爱因斯坦特别强调的西方科学不同于古代中国发现的方面。 越复杂越精细,这是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组织化历程,从中古代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到近现代欧洲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而到当今的工程与人工科学和工业管理的创新型模式。 - (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模式|2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年表 - 概览
benlion 2015-3-7 00:05
- 回顾与展望 -(探索与思考)-
个人分类: 人生|1959 次阅读|0 个评论
也谈发达与发展国家的人才现象
benlion 2014-12-17 07:54
我很少谈人才,因为,谈人才就意味谈一类或一批人才,人才与人才尤其内心世界和个体差异非常不同,无法一概而论。 然而,读到有关谈人才的文章,也就谈一下看法: 人才是天下大事,不是人才可有可无,十个人才也是一个、一个人才组成,一亿人才也是一个、一个人才组成,不能说谁重要或谁不重要,也不能说谁是人才或谁不是人才。 人才能不能回归或人才去何处,世界各国都是关键的课题,都在想方设法建立吸引人才和发挥人才的体制。人才,包括,政府组阁、企业团队和学术合作等,都涉及到人才或人的组织,只要是人才,没有人才是不想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获得社会的尊重,乃至实现人才的人生价值观。 人才,关键是能够发挥人才或人才能够效力的体制建立。 人才,不只是做学问的人才或做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艺术创作的人才,也包括管理型人才、领导型人才,乃至于政治人才、创业人才、商业人才、传媒人才,无论地位高低,也无论是做学问、经商或从政的人才,都是人才,社会管理也必须有管理人才。 发达社会之发达,不发达社会之不发达,关键就在于培养人才、鉴赏人才与发挥人才的社会机制,包括,文化氛围和管理体制。 -(人才论)-
个人分类: 201415|1564 次阅读|1 个评论
生物科学与产业
benlion 2014-12-15 00:34
科学有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艺术有纯粹艺术和实用艺术,医学也有病理与药理等基础研究和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应用,以及器械设计和药物开发的医药工业等,科学、艺术、医学和工业等涉及到理论思维和技术方法的结合。 从科学哲学和文化哲学探索医学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深入医学的科学则研究疾病发生的机理和医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应用医学科学而发展临床医学和检测与治疗技术等,技术也有属于科学研究的技术和工程应用的技术。 医学科学属于生物科学范畴,而重心在于疾病与治疗的研究与应用,应用生物科学的产业化,包括了在农业、医药和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也包括了生物技术的实验室技术和产品等。 实验生物学与医学发展到系统生物学与医学,形成了复杂的交叉与综合学科,以及技术集成方法等。 1910年合成生物学提出到2000年重新提出,属于化学合成、DNA重组和人工合成分子的概念,1968年系统生物学提出到1993年再现于神经疾病研究的系统生物学方法,仍然属于理论生物学和数学方法的概念,而到1992年和1994年的系统医学与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则是系统与综合思维的哲学观念,以及生物系统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结合和工程生物系统的研究等。 然而,生物系统机理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不同于人工生物系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设计,也就是说,科学、艺术和医学等,都必须在学术探索与产业发展的2个不同方向上做出抉择。 -(博客日记)-
个人分类: 201415|1678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管理是什么?
benlion 2014-12-14 14:16
谁适合做管理? 一位做学问的同仁,回国后,不久也做大学管理,就说到必须在学术与管理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而近年来我也是困惑于做学术研究或做企业管理的困惑;因而,应该在感觉不再想做学术的时候,选择做管理比较适合。 古代社会的“科学”或技艺,远没有发展到现代的体系化发达和组织化程度的复杂;因而,一方面是更多的有关个人修养、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学问(基督教或“儒释道” 的精神守护 )或学堂和书院,一方面是其它领域大量分散的学问,包括,农学、医学、戏曲、工艺和历法及商业的筹算等书籍或师徒传承。 然而,现代社会的私立大学、研究所和企业等与古代社会的私塾学堂、书院和作坊等乃至实用主义,仍然应该属于同一特征。近代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其中,一个原因是理论思维不够,也是我去以色列和欧洲的部分原因,当代中国,在理论深度和技术创新却存在双向欠缺,需要引起思考。 现代社会的科学发达和工业化规模,导致了理工、农医等学科的比例占了大份,而文科的比例却很小。大学形成了庞大的学科教育体系,科学研究机构也形成了课题组、工业科学和国家乃至国际组织的大型研究机构和实验中心,典型的是高能物理学、大型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著名的曼哈顿工程,就体现了既精通科学而又具备管理能力的双料人才的培养需求。 因而,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和系统管理的思想,也就是适应现代科学、工业组织化程度和管理复杂增加,导致了现代社会对科学管理型人才需求。 - (创新型社会) -
个人分类: 人物|3087 次阅读|2 个评论
做学问的境界
热度 39 weijia2009 2014-10-19 13:10
做学问的境界 贾伟 前阵子诺贝尔奖“发榜”,科学网照例狠狠地热了一阵,而热议的话题历年都相同,一年一度,山重水复:为嘛中国学者又被诺奖擦肩而过了?说说诺奖里面的黑幕白幕以及石榴裙的故事,我与诺奖得主他小舅子的邻居曾经很熟络,如此等等…… 一直以来世人喜欢用王国维的一段话来阐述做学问的境界。王在《人间词话》第二篇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有人把这“三境界”的说法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归纳,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本人或许是因为从没完全经历过这三个境界,至今也不认同: 怎么可能呢?有木有搞错!这山就是山,这珠宝怎么看还是珠宝嘛! 王国维先生用了三句情意款款的词来说做学问的境界,让后人跟着浮想联翩了好几十年。我个人觉得这样的三句词表述的仅是一种探求过程,或者说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而做学问之境界,应该比这简单,用两句话可以概括。第一个境界用《诗经-国风秦风》里的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第二个境界是陶渊明的《饮酒》中的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前一个境界是在一种外因诱导下的追索;后一个境界是一种兴趣使然。前者说的“伊人”是一个虚景,实景中是奔跑着的追逐目标(功利)的我;后者展现的是一种“无我”,没有我,只有景,或者我也在景里。所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过去的十年里,我参加过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报告人有诺奖获得者,外国科学院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工程院的院士。其中除了报告内容比较精彩外,中外院士们在同台报告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让我感到很有意思。 说实话,中国院士与国际(大牌)同行同台探讨学术前沿问题,这件事本身就有点意思。因为我们心中清楚,只有为数很少的国产院士能够这么做。我在此点评一下过去一些场合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和外国(主要是美国)院士之间做报告的差异。差异大致有三个地方。首先是表达上的,我们抛下语言差异(中国院士有的讲英文,也有是讲中文由大会同声翻译),中国院士们的表达大多喜欢用空乏、模棱两可的语句和方式、甚至创造出来不知所云的新词来说话,不少人喜欢提及历史悠久、中医博大精深等外围的东西,喜欢引经据典,把演讲的圈子划得很大;外方院士表达则多是主题明确,言之有物,深入浅出(而不像中国同行浅入深出),数据的展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当然外国院士有些也喜欢以科学与人文并重、医哲互融的方式来探讨问题,但他们更喜欢用实验证据来支撑每一个说法。第二个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中国大牌科学家们近年也经常发些“高点数”的文章,因此,喜欢在台上把他们发的最高影响因子的几篇论文一一讲出来,但给人的印象是在发散性地讲论文,而文章结论相互关联度并不大;外国大牌科学家也讲论文,但多半是以一个明确的主题把论文也包括小论文都串起来,一个故事娓娓道来。最后一个差别严格意义上讲微不足道,但我还是多次在笔记里记下了相同的观察。在演讲最后一张鸣谢的幻灯片上,外国科学家多半列出3-5个课题组的成员,外加一大批合作者;中国科学家们则列出一大批课题组成员,有的喜欢秀(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的)全家福照片。 这三个差别反映的东西不一样。第一个是科学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第二个反映的是科研目的上的差异,国产院士们有不少对科研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做文章”上,通过“做文章”这样一个可以量化的东西来看科研,我发的文章达到顶级刊物了,所以我也跟你们外国院士一样,是顶级科学家了。第三个差异是科研方式上的,它告诉我们这些“顶级文章”是如何得来的,这个地球人都知道,无须多言。 回到前面的三个境界论或者说三个阶段论,我觉得国内很多(也包括国外不少)的大科学家们几乎每个人都越过了这三道坎,因为他们每个人都很成功,买卖做得都很大。但从境界上看,就不一定了。绝大多数应该在我划下的第一重境界 - 在功利的驱使下前行。他们能搞定对岸雾霾中的那个“伊人”,但不一定能看到陶老师眼中的“南山”。
15421 次阅读|74 个评论
对学问的深入程度到此为止?
whiskymay 2014-9-17 11:11
本人爱好音乐,自认为音乐的基础是客观乐理和主观感受力,对乐理的学习也是逐步深入,锲而不舍。本人有一好友也好音乐,对乐器技术钻研更深。对于乐器技术,本人自认为不如好友,便时常与之切磋,以求炉火纯青之境界。不过好友似乎对乐理并不深究,便问之为何。 “学得太深似乎就失去音乐的美感了,啥都能解释,没有意思。” 本人不能赞同。我感觉若是能轻易解释的音乐作品,确实没有什么味道。所以才更希望提升自己解析音乐的能力,希望能拨开浮云,望得音乐的大山,深谙作者的情感与所处环境。 对所有学问,事物的探究,都不能有到此为止,或者已经满足的感觉。要不怎么能更深地感受,留更值得回味的给记忆!
个人分类: 看着你的眼睛|2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BonJean 2014-7-31 10:41
梁漱溟 先生的自传文集 《我生有涯愿无尽》 。 原文:《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层境界 》 作者:徐浩然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
个人分类: 学术人生|1015 次阅读|0 个评论
要"学"还必须"问"
xinliscau 2014-7-5 16:58
两年带两届有机化学,成绩差别比较显著,究其因,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关系特别大 1)A 大班 学习特点: 下课从来没人问问题,作业做的不认真,迟到较多,考前复习也有缺课。 2)B大班 学习特点: 下课学生能问一个小时的问题,作业非常认真,基本无人旷课(课间每个班会有人上来点自己班学生名字进行考勤),考前复习认真。 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学风,不一样的成绩。体会最深的就是,学生问问题的多少对成绩影响很大。说实在,问得很多细节问题有时我自己还要到图书馆查书才能解释,有跟着学生一同进步感觉。其实科研也是如此,有些问题导师也不一定懂。但是,只要学生问出来,我想导师还是很快可以搞定,要不然也不会轻易当上导师。所以,你会发觉,很多爱问“为什么”的研究生,进步比较快,导师可能也会比较喜欢,日积月累研究水平就会慢慢表现出较高的研究水平。发现问题永远比解决问题重要。因此,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好学生或者研究生,要学还必须问。
个人分类: 教学记事|78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学问的层次
热度 4 phd9992000 2014-6-23 16:42
中国做学问比较复杂,大致分为以下层次:1)第一层次:要有学问;2)第二层次:有学问还不行,要表现出有学问;3)第三层次:有学问还不行,表现出有学问也还不行,要找到平台表现出你有学问;4)第四层次:有学问不行,表现出有学问也不行,找到平台表现出你有学问也还不行,关键是要让领导认为你有学问。 所以很难混的。
个人分类: 科教感悟|2212 次阅读|6 个评论
知识,学问,才能,价值和命运的关系浅析
热度 11 jiangjiping 2014-4-24 04:18
知识, 学问, 才能,价值和命运的关系浅析 蒋继平 2014 年 4 月 23 日 网上经常有关于读书有用还是无用的讨论, 有的人认为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而有的人认为读书是无用的。 前几天太太接到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 这个朋友告许她, 杭州的一个初中同学已经当上了一个银行的行长。 这个初中同学没有上高中! 听到这个消息, 太太问我读书有什么用呢。这又引发了我开始对读书是否有用这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的思考。经过反复的分析和思考后, 我觉得要弄清楚读书是否有用, 需要弄清楚知识, 学问, 才能, 价值和命运的关系。 下面是我对这个关系的个人解析。 首先我们讲的知识, 是古人对自然和社会观察和思考的记录, 是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总结。我们从学校的课堂中学到这些知识,我们从别人的讲话中学到这些知识 。 因而 , 知识是一种死的东西。而学问包含已经学到的知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 和应用这些知识和经验的技能。因而, 学问包含知识,可以看成是活的知识。 才能指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人的天赋,后天努力的程度和应用学问的技能。 人的天赋包含形态特征和个性特征两大方面。 有的人生来就能说会道, 善于察颜观色,随机应变,这些都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和锻炼,有的人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有的人善于审时度势, 把握机遇 。 这些都是一个人具体才能的表现。有的人天生丽质。 这与一个人的学历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所以, 读书只是才能的一小部分, 学问也是才能的一小部分, 天赋占着 才能的主要部分。 价值是人们和社会对一个人才能应用的认可。 一个人才能应用的结果体现在这个人为世界作出的贡献上。 比如说, 一个长得非常美丽的年轻女子,又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但是, 智商不高, 在一个需要漂亮女演员的导演眼里, 就很有价值, 而在一个博导眼里, 其价值就低的多。 因而 , 同样的一个人, 在不同的领域, 在不同的环境中, 具有不同的价值。 一个人的能力就是要找到最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优势的环境场合, 从而体现出自己的最大价值。 笼统地来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 学问, 才能和价值。 那么, 它们与 人的命运的关系如何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在知道了上面的解释后, 就可以进行合理的推论。因为知识是死的学问, 要是不会应用, 或者没有应用的地方, 或者用错了地方, 都不会产生任何的价值。 所以, 知识只有用对了地方, 才能充分体现它的价值, 要不然, 就毫无价值。 这就是读书有用和无用的根本区别。 那些认为读书能改变命运的人, 一定是找到了应用知识的良好环境, 而那些认为读书无用的人, 一定是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学到的知识的人。 进一步来说, 一个人的知识多, 读的书多, 并不能代表他的学问多, 更不能说明他的才能大和 作出的贡献大。 没有贡献, 就没有价值。 这点大家可以从上面的解释中自己得出这样的结论。 让我们再来给命运一个合理的定义。 在我的词典中, 我把命运解释成人生中人事发生变化的趋势。 在当今社会, 人事变化由许多因素决定, 其中社会关系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同社会关系的人, 虽然具有同等的学问和才能, 但是很可能面临明显的不同命运。 而社会关系不是读书可以改变的。 弄懂了这个道理, 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正常情况下,知识, 学问, 才能, 价值和命运之间的关系都是正相关。关键是看每个人的应用技能和运气。 它们对人生的命运起着正面的作用。 但是, 因为社会关系严重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 不同社会关系的人, 不能进行命运的比较。 只有同等社会关系的人才能进行命运的比较。 举个例子来说, 省长的子女只能与省长和部长的子女比, 不能与少数政治局常委的子女比, 更不能与农民的子女比。农民的子女只能跟农民的子女比, 城市一般市民只能与市民比。 在这种同级别的比较体系内, 大家很容易看到, 凡是学历高, 本领大的一般有比较好的命运。 当然, 我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我们谈论的命运标准不是以金钱为唯一指标。 这是因为人生除了金钱财富外, 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方面, 比如说, 生存环境。只有初中文化的高级泥瓦工也许能拿比坐在空调办公室内的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更多的钱, 但是, 两者的环境条件相差很多。 简言之, 在同等家庭背景下, 一个人的学历越高, 越有发展机遇,当然, 这是指 总体情况。 人群中具有特殊才能的很少。 所以, 初中生学历的人当银行行长是极个别的现象,我们不能把这样的例外作为评判人生命运的标准。 所以, 我的看法是,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命运, 但是, 还是能够改变一些生活质量的。
个人分类: 观点交流|2966 次阅读|26 个评论
学问与德性实为一事
yanjundu 2014-3-28 12:03
钱穆先生给时为高二学生的李敖写信时提到“当知学问与德性实为一事,学问之造诣,必以德性之修养为根基,亦以德性之修养为限度,苟忽于德性,则学问终难深入,此层务盼注意。”这点, 的确值得我们年轻人反省自己,德行为先。我想起了明史中的一段: 年轻的太监冯保,是掌印太监吕芳的门生,仗着吕芳的势力,让人把裕王(未来的皇帝)的人给打死了。那一年,北京一直没下雪,人们都有怨言,嘉靖皇上也在祈福下雪。终于有一天的黄昏,开始下大雪了,太监们都开心地喊起来,“下雪了!下雪了!”,冯保让太监们闭嘴,不想让皇上听到,随后他自己跑到皇上跟前去报喜。吕芳等几个大太监本想一起去给皇上报喜,结果知道冯保已经报过喜,非常恼火。冯保看到吕芳等人非常生气,知道自己错了,就跪在院子里,一直冻僵了,才被吕芳找人抬进屋。吕芳狠狠地教训了冯保一顿: “瞧你那嚣张气,为了往上爬,头几天打死周云逸,今儿又抢着去报祥瑞,我不记恨你,可周云逸的同僚、特别是裕王能不记恨吗?要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 随后,吕芳教给冯保两句话,一句是文官们的话,一句是武官们的话。下面是文官们的话: 做官要三思,要思危,思退,思变。 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为危险,这叫思危; 躲到人家都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 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再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冯保最后听了吕芳的建议,到了裕王府当裕王儿子(后来的万历皇上)“玩伴 ”,最后得到了裕王的信任,等万历登基以后,成为掌印太监,与张居正一起合作,成就了一段历史。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3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丘成桐:我研究数学的经验
热度 1 kinglongguo 2014-3-13 11:49
看大数学家谈做学问,有几点收获: (1 )做学问是为了追求真和美; (2) 不能光看,一定要动作动手去做(习题); (3) 要做一些有挑战的和重要的题目; (4)基本功一定要扎实,才能做好的研究; (5)多听别人的研究和别人交流。 以下是演讲全文: --------------------------------------------------------------------------------------------------------------------------------------------------------- 我研究数学的经验—丘成桐在台湾交通大学演讲 主持人林松山致辞: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能够请到丘成桐院士来演讲,不是讲深奥的数学而是讲怎么去做深奥的数学,好的数学。这讲题是我研究数学的经验,是丘院士研究数学的经验,我们欢迎丘院士。 今天林松山叫我讲关于应用数学的问题,我想一想,讲做学问的经验也好。因为我来台湾也差不多五年了,我想很多研究人员做研究的方法并不见得是最好,尤其是我觉得很多年轻人员为什么在国外能够念的好?这是很值得思考的。 所以,我想讲讲我自己的经验,或是我对数学的看法,让大家参考一下。 我想第一讲是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有热忱,最主要的就是求真的精神,是始终要培养的。我们做学问是为了求真,无论是对自然界的了解或是从数学方面来讲,我们有不同的观念,可是真跟美就数学来讲是最重要的。追求真跟美的热忱很重要,因为我们整个做学问的路上要碰到很多不同的困难,假如我们没有热忱的话,就没有办法继续下去。所以追求学问的最崇高目标,无过于真跟美,追求的目标无误,热情才不会熄减。我们非想办法培养自己对追求学问的热忱不可。几天我在去看我父亲的遗作,其中有屈原: 路漫漫其修远兮,余将上下而求索。 做学问的路很长很远,我们一定要看得很远,因此我们要上下去求索,要想尽办法去求真。怎么去找真跟美,能够始终不断的坚持下去,这是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没有热忱的话,就永远达不到做大学问的地步。我们再举一个国外的例子,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里,我们的竞争很厉害,尤其在物理方面或其它实验科学方面的研究,真是分秒必争;有一个题目刚好出来的时候,大家晓得其他人也会做这个问题,很多post doctor 或者是faculty 聚在一起往往工作到深夜,甚至整个晚上不睡觉。这上面当然有一个竞争性在里面,就是希望达到一个目标,比人家快了一点;可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求真的热忱很大,刺激着我们使我们不肯放松。否则的话,很多有tenure 的faculty,没有必要这样拼命,可是很多faculty 还是愿意这样子作,我想热忱很重要。我们要晓得,作研究的路是很远的,我们要在中间低潮的时候还能够坚持做下去。很多作研究的人,他往往觉得若不在中心的地方,他不敢去做。有些人去到过最好的地方,他也不敢去碰难的题目。这有很多不同的原因,等一下我们再慢慢谈,可是一个最要紧的我想是基本的功夫要做好。基本功夫没做好往往会出现上述问题。中学的时候,大学的时候或者在研究院作研究生的时候,很多基本功夫都要培养,很多学生在年轻的时候不将基本功夫做好,以后做研究就很吃力。 交通大学着重应用数学,可是我们晓得应用数学主要的工具是从纯数学来的;很多的学生人认为既然是应用数学就不用学纯数学或者是应用物理就不必学基本的物理,这是很大的错误。很多基本的功夫非在作学生的时候学不可,为什么呢?我们要做习题,并且要大量的去做,这是学习基本功夫的必要过程。我想很多现在毕了业拿了博士学位的人看一本书的时候不再去做习题。遇到一些比较复杂计算的时候往往不愿意去,可是很多基本的想法就是要从计算里面领会得来的。我们所做的命题,最后的时候可能留下很简单很漂亮的结果,可是中间往往要花大量的计算我们才晓得这结果是怎么得到的。做好的研究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往往做了一百次,九十九次是错的,最后一次是成功的。但成功的时候,我只跟你讲成功的结果,不会跟你讲九十九次失败的经验。错误的经验往往是很好笑的,因为经常犯很明显的错误,要在做完的时候才知道。可是当讲给人家听的时候很少会跟人家讲错误的那部分,其实做错误的结果让你眼睛明亮,它帮你忙,让你向前走。其实你能做错的结果,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因为很多初学的人连怎么进去做这个题目都不能够做到。譬如来讲,你给我一个化学上的问题,我从什么地方开始做我都不晓得,因为我没有这基本的功夫,我根本不晓得要从什么地方开始。 一个好的数学家至少要能够掌握两门以上很基本的功夫。基本功夫不是一朝一夕学来的。譬如讲,有代数的方法、有分析的方法、有几何的方法等种种不同的方法,我们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学。有些人喜欢几,觉得代数没有什么意思不想学,或者是学代数的人不想学几何,各种想法都有,可是最后我们发现真的做研究的时候全部都要用到。有人说我只做一个特殊的题目就永远只去做这方面的题目,结果连这方面的问题也不见得做得好。因为数学的发展是不停地在改变,不断地在改变。自然界能够提供给我们的问题,不会因为你是几何学家就继续不断的提供几何方面的问题,而往往是与几何结合在一起的问题。到了题目来的时候,要用到其它工具,我没办法去了解,我就比其他人吃亏了。 例如,很重要的一门群表示理论,一般来讲很多地方不教这门课,可是在应用科学或者理论科学要用到,群表示理论在物理也要用到。有些好的数学家可以很技巧地运用群表示理论分析很多问题。我们可能没有这些办法,这就是因为我们基本功夫没有做好的缘故。我想群表示理论大概是进了研究院或者大学后半期的时候学的。中国数学家在这方面的训练不够,因此不如国外学者,可见有些基本学科一定要学好,同时要很早就学。我们学数学的不单是要学数学上的基本功夫,在物理上的基本功夫也要学,这是在大学时就要学的。力学、电磁学我们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因为物理跟数学这几十年来的发展越来越接近,很多问题是从物理上提供的。我们假如对这些基本的观念完全不认得的话,我们看到题目就比不上其他懂得这方面的数学家,能够很快的融会贯通。到了这个年代,很多的数学的问题往往是从其他的学问如理论物理、应用数学或其它的科学里来的,他们甚至提供intuition和方法。我们想了很久的一些问题,往往因此得到了解决,假使我们从来都不接触其他科学的话,就完全落伍了。 举个例子来讲,代数几何学家这二十年来已有长远的发展。可是到了这几年来用古典的方法或者纤维丛的方法,都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结果从理论物理帮助我们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可能。由于本身知识的局限,很多代数几何学家遇到这个困难的时候没有办法接受这些专家的看法,遇到理论物理就不敢去碰它。可是物理提供了,解决了我们基本问题的方向,代数几何学又觉得很难为情,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去了解,所以这是一个很困扰的问题. 假使你不肯学物理学上的基本功夫,你就很难接受这个新的挑战。记得我看过一本书, 序言里讲作者很感谢代数学家Albert,他为什么感激他呢?他说Albert教我代数,使得我坐下来的时候,看代数问题不会恐慌,使我能够坐下来好好地对待代数上的问题。就是讲我们基本功夫能不能做到如此,我坐下来,看到几何问题或应用数学的问题,可不可以坐下来就想个办法来对付他,我想这是很重要。我们往往看到问题,坐下来的时候,恐慌的不晓得怎么办,因此就算了,我想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你做基本功夫一定要做到你看一个题目,明明是unknown、unsolved的问题,你还是可以坐下来,然后花工夫去解决它。即使你不能够解决它,可是你至少晓得怎样去想办法,同时不会恐慌、放弃,我想这是最重要的。往往我们因为基本功夫没做好,当一个深的题目或看法出现的时候,我们就拒绝去接受,认为这些题目不重要,这是去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能够去做某一个问题的时候最自然的方法。训练基本功夫要在研究生、大学生或中学生的时。基本功夫怎样学好呢?有时看一本书完了就放在一边,看了两、三本书后就以为懂了,其实单看书是不够,最重要的是做习题,因为只有在做习题的工夫里面你才能晓得什么命题你不懂,也理解到古人遇到的困难在那里。习题不单在课本里找,在上课和听seminar时也可以找。我们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不愿意去写笔记,不作笔记的话根本不可能去念任何学科。尤其是有时候演讲的人讲的题目是根本不在书本里的,或者是还没有发表的。我常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生不去作笔记,他认为他懂了,其实明明不懂。因为可能连讲课的人自己都还没搞懂,可是听讲的人不愿意去作笔记,也不会去跟演讲的人谈,也不会去跟其他老师讨论。往往你花了一个钟头在那边听,听完了以后就全部忘掉了。因为你没有一个写下的笔记可以温习,怎么可能不忘掉?另一个训练基本功夫就是要找出自己最不行的地方在哪里。我们来看群表示理论的时候,我们有一大套理论。单看理论是不够的,在应用时往往要知道群表示怎么分解的,你不能够将它写下来则理论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又例如一个方程式的估计问题,你有没有办法了解其中的方法,就全靠你实际计算经验,不光念一两本书就足够的。 举例来说,我的儿子最近刚学因式分解这个问题,老师教他一大堆怎么分解整数方程的问题。他学了。也学得很好,也学了怎么找根的方法。可是有一次考试是他不知道怎么因式分解?我跟他说,你明明晓得怎么找根,为什么不能够因式分解?主要是他学的时候没想到找根跟因式分解是同一件事情。问题就在于训练基本功夫的时候,要去想清楚数学命题间的关系,了解清楚为什么要解这些命题。我们去看很多人写以前人的事,写了很多很漂亮的介绍和批评。可是你自己没有经历过这一条路的话,你事实上很难了解困难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人家会这样子想。要得到这个经验,不单要做习题,还要做比较困难的习题。做困难的习题有什么好处呢?困难的习题往往是几个比较基本的问题的组合。 我自己看书的时候,常常会一本书一下子就看完了,觉得很高兴,因为看完了;可是重新再看,反而什么都不懂。我想大家都有这个经验,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没有学好这学科,做比较困难的题目的时候,你就会发觉会遇到困难。尤其是我们做一些题目的时候,往往就觉得似是而非,在脑子里面想,以为已经懂了、可以解决了、就一厢情愿的很快的解决它,很快的看完那一本书,事实上这是欺骗自己,也不是训练基本功夫的方。一个好的题目,你应当坐下来用笔写下来一步一步地想,结果你会发现很多基本的步骤你根本没有弄清楚。当你弄清楚的时候,你去看你以前需要的定理在那里、怎么证的、我想你会慢慢了解整个学问的精义在哪里。所以说,动笔去做题目是很重要的,我们做大学生的时候还愿意做这个事,往往做研究生的时候,就以为了不起,毕业以后更不用讲,不会动手去写。 一个题目在那里,我们很了不起地以为自己懂了,有些是很明显,但有些是似是而非,好像差不多了,事实上不是,里面有很多巧妙在里面。我们一定要动手去做,当你在一门课里面,基本功夫搞得很清楚以后,你就发现书里面很多是错的。 在发现书本里的错误时,你的基本功夫也不错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学生不看课外书,连本身的教科书也不看,很使人失望。做研究大家晓,自己要去找自己的思。单单上课听听,听完以后不看书,做几个习题就算了,怎么用都做不好。因为你没有想自己的思路要怎样子走。我做大学生刚开始第一年半的时候,因为刚开始将数学严格化,我觉得很高兴。因为从整个logic看去,可以一点一点地推导,从前有些几何或分析上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慢慢将它连起来,我觉得很高兴。我讲这个事情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现在很多大学生或研究生对于宏观的数学看法并不热情。就想课本上有题目拿来,能够做完它,你就觉得很高兴。你没有整体地去想整个数学、或者整个几何、或者整个代数,我们须要研究的是什么事情?我们须要追求的是什么对象?我想去考虑这些事情其实并不会花你太多时间,可是你要有一个整体性的想法。整体性的想法是非要有基本功夫不可,就算很琐碎的事情你都要晓得以后,才能对整个科学有一个基本的看法、一个大范围的看法。 现在谈谈我个人的经验,我记得我念中学的时候我学了平面几何。大家都晓得平面几何很漂亮,我觉得很有意思。书本上的平面几何的问题大概我都懂得怎么做。可是我觉得还是不太够,所以我将很多基本的问题连在一起,之后开始慢慢想。去发现一些书本没有的问题,去想书本的方法能够有什么用处,是不是大部分平面几何上的问题都可以解决?我想找一些命题是这些方法没有办法解决的。我记得我初中的时候想过一个问题,我发觉没有办法去解决。花了很多工夫去想,看了很多课外的书来帮忙,最后很高兴地找到一个本书讲那个问题不可能用圆规和直尺来解决,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证明。因为经过很多不同的想法,有半年的工夫,完全不晓得圆规和直尺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因此看到人家将这个问题解释清楚,就觉得很高兴;那时候是中学生,没有了解Galois理,所以还是不太搞清楚是怎么证明的。可是我至少晓得有问题是不能用圆规和直尺解决的。也因为经过很长的思考,所以我开始对这类问题的了解清楚得多。也开始欣赏到做数学的精义。我想我们做一个习题或研究,我们最好花些工夫去想想着整个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多看一些参考书,这对你的帮助很大。因为数学无非是很多方法放在一起解决很多不同的问题。这是一个工具,我们了解一下这整个方法的局限,对基本功夫有很大的帮忙。基本功夫是一个工具,不是一个终点,是一个起步。基本功夫没搞清楚的话,没有办法去讲某个学问好,某个学问不好。 记得从前在香港念大学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比现在差得很多,图书馆根本没有什么书,也没有什么很好的导师,但是还是看了很多课外书,也看了很多文章。但现在看来浪费了很多精力,这是眼界太浅,坐井观天,不知数学的发展与方向的缘故。以后我到berkeley,也看了很多文章,得益良多。一方面当地图书馆收藏丰富,一方面良师益友的交往,心中开始建立对数学的看法。我中学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好的书要看,不好的书也要看。数学里面不好的书我也看,你可能奇怪为什么不好的书我也看;我是觉得这样子,你一定要晓得什么是好的书,什么是不好的书,所以你看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作者写文章并不见得是了不起。有些作者,你晓得他的著作是了不起的可以多看,可是从不好的文章里面,你也可以看到许多现代的发展。因为有时候,从简单的写法里面,你反而看得比较容易一点,可是你一定要晓得他里面所讲的命题并不见得是有意思的,你一定要经过你自己大脑去搞清楚。可是他里面的组织往往是有的,普通水平的文章里面往往会引出有名的文章,也会介绍出有名的文章里面讲些什么事情,同时往往会写的比较容易看一点。因为它的水平比较低,它可以学一些大数学家的文章,你看了以后,很快就晓得怎么进出不同的地方,可以和好的文章比较。这是我自己的经验,你不一定要这样子做。我的建议是大部份的时间看大数学家的作品,小部份时间浏览一般作品,并做比较。我当研究生的时候,有时候从早到晚都在图书馆里面看期刊、看书。当时因为在Berkeley没有研究室,研究生没有研究室很好,整天在图书馆里面坐。几乎主要期刊的文章我都看过,看过并不表示仔细的看,但至少有些主要的定理都看过。当时大部分都看不。看不懂没有什么关系。往往你要花很多工夫才能够在细节的部份搞清楚一篇好的文章。因为你第一眼看得懂的文章并不见得太好。并不是讲一定不好,简单的文章有时也有创见,多看文章让你晓得当时的人对于哪一个方向的问题有兴趣,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有很多学生跑来问我问题,我跟他讲某某年有谁做过、做到什么阶段,他们听了很惊讶,为什么我晓得?没有谁讲给我听,是我自己在文章上看到。这很重要,因为你做研究的时候,你要晓得什么人做、解过哪些问题,对你的帮助很大。因为往往做研究的时候,你须要晓得得只是谁做过、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这个方面的文献,你以为有了这个帮助以后,你可以跑回去找这个文件。甚至你只要晓得那一年代谁碰过这个问题,对你也有很大的好处。有很多名家的文章往往比人家做快一步,就是因为他晓得谁做过这件事情,他可以去找这方面的文章,或者去找某个数学家帮忙,否则的话,做数学的有十几万人,你根本不晓得谁做过这个方面的问题,谁没有做过。所以在这方面多学一些人家做过的问题,无论出名的文章也好,差的文章也好,都看一看。我当然是建议你多看一些出名的文章,因为差的文章等于是消遣性,看武侠小说一样,看完就放在一边。你有追求的热情以后,慢慢地在将不同的看法放在一起。到了这个第一步以后,我觉得你可以开始找自己的题目。因为你开始晓得整个数学界主要在看什么问题。一个好的数学家怎么找自己的问题是很重要的。当然有不同的找法,有些人要发展一套理论,有些人要解决难题,理论的目标最后还是要解决问题的,所以解决重要问题是发展一般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环。 举例来说,像Poincare Conjecture,它是三维拓扑中最主要的猜想,我们晓得前人花了很多心血去解决它,到了现在有很多不同的尝试方法,各自成一个气候。这个命题已经变成一门学科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这是三维空间的结构问题,需要彻底解决此猜想才算圆满。另一方面有些人为什么对Poincare Conjecture 有兴趣,对其他问题兴趣不大,那是因为它是公认的难题。我想选题方面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有很多朋友是很出名的数学家,他们只想解决出名的问题,我认为这是错误的选题方法。在数学上,我们应该有整个的有系统的想法,想整个数学目的在那里,应当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你们可能都念过王国维讲的做大学问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晏殊说的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 这是王国维讲做大学问的第一个阶段,要解释这一段话,我要再说明基本功夫的重要性。如果基本功夫没有做好,你根本望不远。你叫中学生去望尽天涯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最后讲一些空谈的。对数学或者科学上的历史不了解的话,你根本没有资格去谈以后的事。不是叫你去全部了解,至少有一定的了解。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研究生,我觉得比较头痛,教他做一个小题目, 做了以后,一辈子不愿意放。不停的写小文章,写了文章当然可以发表,对某些年轻人来说讲,他认为这样子很好,不想重要的问题,今天能够写一篇小文章,明天能够写一篇小文章,就可以升级,假如不写出来的话,生活上会受到困挠。这都是对的,可是你真的要做一个好的题目,其实也不见得那么难。一些研究生的论文是历史上有名的著作。为什么他们能够花三、四年的工夫,做出这么出色的工作?他们是从不懂到懂,然后还要再向前进。表示真的要做好的题目,并不是像你想象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够做到,问题是你的决心是怎么样。昨夜西风凋碧树,就是说你要望很远的话,要将前面小的树去掉,才能看的远。假如我们眼界里面看的都是小题目,永远都看不远。我们要懂得怎么放弃些渣滓,才能够做一些好的题目,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请。你不愿意放弃你明明晓得不会有前途的问题,就永远做不到好的问题。这是一个困难的选择,因为你觉得毕业、升级的问题,而不愿放弃你明明晓得不会有前途的问题,那你永远不会成就一个大学问的。我记得我刚学几何学的时候,当时流行的度量几何,所有工具都是三角比较定理来的,我始终觉得对几何的刻画不够深刻,后来我和我的朋友和学生开始一系列用到微分方程做工具的几何研究,我也很庆幸当时愿意放弃一些小的成果,走一条自己的路。我们选题的时候,可以跟出名的数学家、跟导师或者是从书上去看,可是最后的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才能做成大学问。因为你自己没有你自己的想法,你始终跟着人家走,是没有办法做好学问。可是你可能没有资格做这一件事情,因为你对于这一门学问还不懂。我一开始讲了一大堆,就是因为我希望你们去想一想基本功夫要做好,要你对这一门学问里的不同命题要晓得。就像你去买货,你要晓得百货公司里面有可能出现什么东西,你才去挑。 王国维谈学问的第二阶段是柳永的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寻找真理的热情就如年轻的恋人对自己的对象的追慕,那是很重要的事。在追求一个好的命题的时,中间要花很多工夫,有时候甚至是很痛苦的。可是我们只要晓得,最后的成果是值得的,我们就会花很多工夫去做,就像爱情一样。很多年轻人找对象时,朝思暮想,当做学问却没有这种态度。假如你对做学问没有热情没有持久力的话,你就不可能做成大学问。其实屈原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比柳永更来得彻底。接着下来大家都晓得王国维的第三阶段是: 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然这是辛弃疾的诗,不是我讲的,可是基本上我们都有这种感觉。你真的做过一个好的文章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我们花很多工夫做一个好的命题,有想法的时候,你考虑这个想法对不对有时候晚上睡不,想得很辛苦。有时候想的辛苦了,就一睡睡很久,假如你做学问做到这个地步,你会解决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想没有人是特别聪明,可是你花了很多工夫,能够进入交通或清华大学,应当资质都不会太。我想你花了那么多工夫进研究院,一定希望有一些成果。我们做学问跟爱情不太同,有时候不一定看到一个目标,而是看到其它。就像我刚才讲的,我们要解决Poincare conjecture,最后还没解决它,可是解决了其它的命题,这是数学历史上常常有的。每一个人都有这个经验,你明明要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发现解决了其它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做这个题目的时候,不晓得走法对不对,可是你将这个工具全部搞好以后,基本的想法、有意思的想法你自己晓得以后,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了。在这个路上走的时候,思想不要太顽固。你要知道还有其他有意思的问题。就是你发展了一套想法以后,往往有其它的问题你刚好可以解决。可是也因此你要晓得,你在整个做研究的过程里面,你眼睛要睁开,眼睛怎么睁开呢?很多学生不愿意去听colloquium,也不愿意去听其他人的seminar。不听seminar就不晓得人家在做什么东西。明明你的方法可以解决他们在做的问题,但你眼睛闭起来、看不到,这是一个很大的困难。 很多学生尤其是中国学生,讲我的论文是做这个,这个seminar与我的论文无关,我不愿意去听、不愿意去看、不愿意去跟人家来往、不愿意去跟人家谈。结果你做的论文可能不是你能解决的问题,可能你的方法刚好可以解决人家的问题。因为你不愿意去听、去看,你就解决不了问题。一个人的思维有限、能力有限,你不可能不靠人家的帮忙。什么是人家的帮忙呢?一方面是看文章,听seminar,一方面就是请教名家。你自己去请教别人的时候,百分之九十五人家不晓得你在做什么,也不可能提供你直接的意见。假如能够直接提供你意见,帮你直接地解决问题的话,你这个问题不见得是很重要的问题。可见你刚开始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多重要。但不要紧。多请教别人总是有好处,至少晓得这个问题有多好,还是不好。假如你怕发问,就在seminar或colloquium的时候要多听,多听对你的好处多得不得了。你在seminar里面就算听不懂的话,至少你在看他写的头两个字,你就晓得最近人家在做什么事情。你可能觉得莫名其妙,可是事实上你可以得到好处,这是很要紧的。所以能够有机会尽量去听不同的,对你是有很大的好处;念纯数学的也应当去听应用数学或物理方面的课。听seminar时,即使relax一天,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总比在家里面无聊或看电视好。怎么在一个孤立的地方,也能够做一个好的学问。 我举个例子来讲,十四年前,复旦大学有一位学生,他要来跟我,我答应了收他。结果因为当时复旦大学的校长怕留学生全部走掉了,所以不准他出国,因此他没有办法来跟我。但是他将我80年写的问题集,大概有一百题的样子,选了其中的一个题目去做,拼命的在做。我不晓得他拼命的在做这一个题目,虽然他在一个比较孤立的地方,可是十多年来只做这一个题目,最后去年做出很重要的结果。我觉得很高兴,因为这一个题目是一个很不简单的问题。可见你只要找对了题目,同时你拼命的花工夫去做,就算你不跟人家来往的话,也不见得做不出来。当然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完全不跟人家来往,因为复旦大学里面也有一些很不错的数学家。我想不可能全部都不跟人家来往。可是在交大、清华这些地方是不能讲是全部孤立的地方。在这个条件之,我觉得绝对是可以做好的学问,只要我们将整个思路搞清楚、整个问题搞清楚。 今天讲的主要是我觉得来了五年,我想讲一讲我念书的经验,希望你能够参考,我是这样子的做法。可是不见得每一个人都要有这样子的做法,因为每一个数学家都有对学问不同的看法。你可以追随不同的路,可是我想最开始所讲的基本工夫要做好,是永远少不掉的。然后要尽量去开发自己的领域,题目一定要做重要的。后来真的做得到的可能是比较小的结果。可是总比一开始只想做不重要的题目来得好。到了解决整个主要的问题以后,你的看法或对于整个学问的看法又不同,你会有不同的想法。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201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