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采购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下午参加图书采购评标会
zt1234 2012-4-10 13:51
GOOGLE一下高校图书采购主要考虑先进性、实践性、服务性等指标。先进性主要是学科内带有纵览行前沿性的书籍,多是给研究人员用的,但书籍作为第三类媒体的先进性不能太高了。实践性主要是给学生用的,前两天收到某出版社的样书,多是抄袭重复的老套知识,缺乏理论的完整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国内出书的质量真是问题。服务性大概是给管理人员的。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打假特刊:2011年科研采购维权报告
xupeiyang 2012-3-16 15:25
打假特刊:2011年科研采购维权报告 http://www.biomart.cn/dajia/19/index.htm
个人分类: 学术不端|1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动车天价采购,南车集团的答复毫无力量
daladala 2012-3-7 09:17
南车集团,您否认媒体报道失实, 你倒是拿出几个价格来说说啊!!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动车“天价采购”南车称价格不实 正文 我来说两句 ( 3354 人参与) 2012年03月07日04:26 来源: 新京报 作者:刘春瑞 复制链接 打印   昨日, 中国南车 就媒体报道“奢侈”动车采购回应称,所报道动车组配件采购价格与实际严重不符。   最先报道“奢侈动车”采购的财新传媒昨日对此回应称,严格遵循了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必要时候会公布《名录》。   5日,盛光祖接受采访时表示,动车制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四方股份 17.41 -0.24 -1.36% 新世纪 13.57 -0.28 -2.02% 中国南车 4.79 -0.12 -2.44% 造商中国南车不是铁道部下属企业,其招标中有无腐败问题具体应该去问中国南车。   南车:媒体曝光价格与实际不符   中国南车昨日在其官方网站回应媒体。   回应称,“南车 四方股份 公司系中国南车的子公司,是我国高速动车组的主要研发制造基地,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企业管控体系建设。我们注意到了最近有关媒体对动车组配件采购进行的报道,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所报道动车组配件采购价格与实际严重不符。铁道部自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招投标管理的举措,我们作为供应商十分支持并积极配合,感谢社会公众与媒体的关注,欢迎大家监督。”   中国南车相关人士称,相关情况已经进行了核实,并向上做了汇报,只是涉及商业机密不方便公开而已。这么大的动静,不过问怎么可能?该是黑的不会是白的,作为企业毕竟是要经营的,顾及的方面比较多,不能图一时口快,更不是为了争口舌是非。   南车是独立核算国有企业   据了解,中国南车集团的前身是铁道部下属的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2000年9月,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一分为二,重新组建成北车集团和南车集团两家大型公司,两家均为中央直属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脱钩之后,这两家集团变成独立核算的企业。   据铁路人士指出,南北车集团生产的动车组没有出口,最大且唯一的客户就是铁道部。   铁道部:南车要清查配件价格   今年2月20日,媒体曝出CRH2型动车多项设备采购价格都远高于市场价。   媒体援引铁道部知情人士的话说,铁道部高层已经就此事约见了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等高管,要求南车清查配件价格问题,对自主招标采购的配件要严格管理阳光采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要求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并在以后招标中予以体现。   南车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回应   财新传媒   严格遵循新闻伦理   昨晚,财新网发布声明称,财新报道的价格信息,源自记者所获一份《CRH2型动车组配件供应商名录》(下称《名录》)。   经过对多个独立信息源的采访核实,财新编辑部确认了这一目录的真实性,并由此展开负责任的调查,最终报道披露了其中一部分配件的采购价格远高于同类型配件市场价这一事实。   如《奢侈动车》报道所述及财新记者采访获知,《名录》显示的配件价格是南车降价两次之后的采购价格,与截至发稿前的南车采购价相差不到10%。   在该报道的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财新编辑部严格遵循了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尤其注意到相关事实对公众和有关单位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保持了相当的审慎。   针对中国南车的本次《说明》,财新传媒坚持《奢侈动车》的报道立场,并愿在必要时候公布《名录》。   回顾   媒体曝动车设备采购单   今年2月20日,财新传媒《 新世纪 》周刊曝出一份CRH2型动车的设备采购清单,多项动车内设备的采购价格都远高于市场价。   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   据了解,CRH2型动车组是铁道部引进日本新干线列车技术,由中国南车生产的动车组。   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通过调查发现,动车组配件供货商很多并无从业资历,却通过与外资合资方式成为高铁供应链上的垄断者,将其他老牌供应商挤在门外。部分公司完全凭关系进入,没有研发生产实力,仅仅通过倒卖产品和技术获利,但由于有高层关系撑腰,主机厂没办法换掉它们,真正有技术的企业也要依附这些公司才能进入高铁。   本组稿件/本报记者 刘春瑞
302 次阅读|0 个评论
笑一笑18:爆笑!高铁采购天价纸巾(上)(搞笑)
zhenghaoran 2012-3-1 14:03
1187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国没有PM2.5监测设备生产能力但北京监测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热度 4 liuli66 2012-1-10 09:50
信息来源: http://news.bjnews.com.cn/2012/0109/145247.shtml 年内逐步完成采购;目前国内没有颗粒物监测设备生产能力   本报讯 (记者金煜)北京目前的大气颗粒物监测设备均从美国、法国和意大利进口。   昨日,市环保局国际合作处处长明登历表示,目前国内没有颗粒物监测设备的生产能力,待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出台之后,市环保局将开始进行财政申请,全球招标PM2.5监测设备,年内逐步完成采购。   市环保局近日表示,等到国家新标准和相关监测规范发布后,将按照监测规范,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先在6个监测子站开展PM2.5监测,同时发布实时数据,并根据监测设备采购、调试工作进展,逐步增加PM2.5监测子站。据悉,国家环保部可能在本月底前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   据明登历介绍,目前北京27个环境空气子站的大气污染物监测设备,无论是粗细颗粒物还是其他污染物,其设备均购买自美国和法国。此外,一些流动子站的监测设备是奥运前夕与意大利政府合作时所得,我国目前还没有生产监测设备的能力。   ■ 对话   “北京监测技术已达国际一流水平”   市环保局国际合作处处长表示,国际专家完全认可市环保局监测能力   新京报:市环保局在大气颗粒物监测方面的国际合作多吗?   明登历:我们跟美国环保署、法国巴黎大区空气质量监测中心及意大利、瑞士、瑞典都有着十多年的合作。业务上,国际专家对市环保局的监测能力是完全认可的,认为我们的实验室和监测技术完全可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新京报: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否推出较晚?   明登历: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治理煤烟型污染,基本解决后再进入防止工业污染造成的空气污染,再治理由汽车等造成的PM2.5和臭氧污染。但北京目前燃煤污染、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和扬尘污染几乎同时显现出来。美国第一个空气质量法案1963年就推出了,我觉得北京现在的污染物浓度水平跟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情况差不多。美国环保署修改空气质量标准更为频繁,1971年首次制订后不断修订。1997年加上了PM2.5,2006年又修改了一次,缩紧了浓度值,现在是日均35毫克/立方米,年均15毫克/立方米。   新京报:美国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上和我国有什么区别?   明登历:新的标准出来后,美国各州就会自己申请一个开始实施的日期,环保署要求它在五年内达标,达不了标的要写报告说明为什么不能达标,再申请延后五年。即使过了十多年,现在美国有的地方还是没能达标。
个人分类: 杂感|730 次阅读|11 个评论
中国公共采购大事记-委任新主席
laojing 2012-1-5 20:25
1094委任新主席.pdf
2553 次阅读|0 个评论
桌面HPC选购杂谈
illusioncn 2011-12-14 20:37
桌面 HPC 选购杂谈 前言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利用计算机对研究对象进行仿真研究成为了节约时间,经济性高的解决方案,特别是一些实际物理世界中无法或难于进行试验的研究,采用仿真方法进行研究更是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为了提高仿真研究的精确度,往往需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各种参数,细化仿真方案,带来的问题就是仿真时间消耗大幅增加,甚至很多仿真成为了不可能事件。 为此,采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仿真成为了趋势。天河一号等世界计算机性能排行榜上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提供超级计算能力,但对于很多研究人员来说,实际上并不需要用到如此高端的计算能力,也不可能在自己的研究中利用到这种层次的超级计算机。 目前,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纷纷建立了超算中心,但正如同高校软实力建设一样,仅有超级计算机硬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更为关键的是如何提供对研究人员来说更友好,更有效的超算使用生态环境。可从目前来看,很多超算中心对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趋之若鹜,但对应用环境建设严重滞后,指望一般研究人员学习利用命令远程提交作业,管理作业,分析数据难度颇高,而对于机时预约和分配,计算费用等管理方面更对一般研究人员设置了非常高的门槛。 因此,选购一台计算能力满足需要,能放置在自己办公室内,可以方便使用,不需要很多专业知识管理,也不需要特别建设空调、防静电设施机房的超级计算机成为了研究人员的一种可行性选择。 现在关键的问题在于,在预算许可范围内,什么样的计算机可以满足自身的研究需要? 也就是如何评估自己对计算能力的要求,保证选购的超级计算机( HPC )可以满足研究工作的时间和经济性需求。 对于一般研究人员来说,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可能他们熟悉的只是自身专业常使用的软件,对于计算机本身的知识相对缺乏,对于这种评估工作难于完成。当然,对于百万元级别的 HPC 选购,肯定要经过招投标,也会有很多计算机厂商为你提供专业咨询服务,但这些厂商也很难对你的专业领域软件,你的仿真程序有深入了解,他们能提供的咨询服务也仅仅是从计算机运算能力本身提供参考。由于仿真环境,仿真算法的复杂性(例如:采用的软件能否支持并行计算,支持何种并行计算,算法的特殊限制等),往往造成 HPC 硬件搭配的不合理,也就是说,单纯计算能力高(一般用 flops 指标来评价)的计算机,未必对你使用的仿真程序能起到预想中的效果。对于很多预算有限(比如 10 万元以下)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能获得的专业咨询就更加少。因此, 评估自身专用仿真程序的工作,最好还是由研究人员自己来完成。 由于最近研究工作的需要,主要是利用有限元软件对一复杂振动系统的仿真工作,按照目前笔者计算机( Q9300 四核 CPU , 2G 内存, 9800GT 显卡)的计算能力来看,大约需要 2-4 年时间,这还不包括模型修改,计算错误,数据分析等。因此研究了一下 HPC 的选购问题,下面将心得总结一下,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本人非计算机专业,对 HPC 了解也有限,如文中有错误,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对与其它领域不太了解,但有限元计算应该是超算应用的一个大用户群,这里只以有限元相关软件来说明问题。 HPC 基本情况介绍 HPC 基本情况: 从选购的角度来看。大概可分为胖服务器和计算集群。胖服务器就是单台机器多个 CPU (多路计算机),集群就是很多台计算机一起工作。从应用的角度来说,胖服务器应该是更容易使用和管理,对一些软件来说兼容性也好一些,但缺点就是扩展能力稍差。集群管理起来相对麻烦很多,但是扩展能力强,可以先购买少量计算节点,将来根据需要再添加(不过个人觉得作用有限,估计等发现不够用的时候,与其扩展计算节点不如重新采购来的合算了)。 从 HPC 组成来看,一种是纯由 CPU 组成的 HPC ,一种是异构结构,就是 CPU 和 GPU 共同组成的 HPC (天河一号就是这种结构,貌似也是现在 HPC 发展的一个大趋势,关键就在于,新加入的 GPU 单元相当于一个协处理器,由于减少了缓存单元,使得计算单元大大增加,计算能力远超 CPU )。对于纯 CPU 组成的 HPC 就不说什么了,兼容性好,一般各种可以并行计算的程序都会支持这种架构。而关键问题在于异构 HPC ,但从计算能力上看,同样的采购价格,异构 HPC 能提供的计算能力和纯 CPU 组成的 HPC 往往不是一个数量级。看了几台机器,一般计算能力上异构 HPC 都比纯 CPU 的 HPC 高几十倍以上。问题出来了,那么是不是我们都应该选择更多 GPU 单元的 HPC 呢?答案是否定的,关键问题是你使用的软件是否支持 GPU 计算,还有就是 GPU 计算的效能如何(这点在下面软件部分具体再说)。不过一个好消息是,越来越多的软件公司意识到了支持 GPU 计算的重要性,大家可以查查新闻,一年之内,有多少重量级软件开始支持 GPU 计算。 仿真软件的问题: 无论计算机的硬件能力如何,对于研究人员有意义的还是仿真程序本身的计算速度是否能通过购置新的硬件获得提升。这个问题就相对复杂很多了。我大概分下面 4 种情况说明一下。 1. 软件本身不支持并行计算 遇到这种情况是最为悲剧的,这个时候,你除了等待软件厂商提供新的可以支持并行的软件外,基本别无它法。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你买几核 CPU 都是无济于事的。那么,如何判断程序是否支持并行计算呢?最简单的方法是去问你的软件供应商,或者查看软件的说明书。一般来说,现在软件如果能提供并行计算能力,都是一个很好的卖点,在软件更新说明或软件说明书中都会明确提及。如果你无法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判断,比如程序是个人开发的,没有技术支持也没有说明,简单的方法就是找一台 CPU 是双核以上的电脑(不要说你的电脑还是单核的,那是上个世纪的古董了),然后全速运行你的程序,打开任务管理器,如果显示 CPU 占用率为 100%/CPU 核数,也就是说,你的 CPU 是四核的,程序稳定运行了只有 25% 的 CPU 占用率,如图 1 。那么恭喜你,你中奖了,你的程序不支持多核计算,你购买 HPC 对你没有任何的帮助(这点也不是绝对的,比如,你的程序可以多开,就是说可以同时把你的程序打开好几个分别进行计算,那你买 HPC 还是有一些用处的,起码可以同时计算多个任务,但要注意的是,这样对单个任务还是没有任何提升,只适用于需要多次对不同参数模型进行仿真的场合)。这个时候你可以的选择就是选择一个单核计算能力强的 CPU 而不是购买 HPC 。 Figure 1 无法并行的程序运行时 CPU 情况 2. 软件部分支持并行运算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软件在某些工作中,可以使用并行计算,而有些特性不支持并行计算。比如 Marc 软件,该软件很久以前就开始支持并行计算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算法都支持,比如我用到的欧拉梁元素,就死活不能并行计算,搞得我花大价钱买的的四核 CPU 毫无用武之地。 这也说明了, 在购买硬件设备前,对自己的应用进行必要的评估的重要性,这也就是我一直强调的 HPC 选购 - 应用为本的原因,必须对自己的应用针对性的进行实际评估,不能人云亦云。 遇到这种情况,也只能等厂商的产品更新了。如果有些算法本身无法并行,那也实在没有办法了。 3. 软件支持并行计算 遇到这种情况你就非常幸福了,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购买 HPC 设备来加速自己的研究工作。需要提醒的是,要弄清楚软件提供哪种并行计算能力,如果软件只能支持线程并行,那么,你只能购买胖服务器,如果可以支持 MPI 并行,那么任何选则都是可以的。 4. 软件支持 GPU 计算 遇到这种软件,我觉得你应该给软件公司送一束花。因为这意味着,你可以通过更少的投资,获得更快的仿真速度。想想前面提到的,同样投资可以提高几十倍计算能力(这点也可以参考 NVIDIA 公司的 CUDA 介绍,里面很多程序计算能力提高从 3 倍到几百倍都有,如图 2 )。 Figure 2 GPU 加速效果图(转自 NVIDIA 公司网页) 但是各位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支持 GPU 计算也并不意味着完美的支持。什么意思?是不是被我说晕了,我的意思是,好像采用多个 CPU 计算一样, GPU 加速卡也可以安装很多个,但支持 GPU 计算的程序未必能支持多 GPU 卡计算。这里用我的亲身经历说说,当我被 Marc 不能并行折腾崩溃的时候,无奈转投 Abaqus 门下。最新出来的 Abaus6.11 版的一个重要改进就是支持 GPU 计算。图 3 显示了 Abaqus 一个计算实例的 GPU 加速效果。 Figure 3 Abauqs 的 GPU 加速效果(转自网上公开资料) 看到这个新闻当时非常兴奋,我其实早在 07 年 NVIDIA 公司刚公布 CUDA 技术的时候就开始关注 GPU 计算,后来还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现在看到自己的研究可以使用 GPU 加速当然倍感亲切。于是想利用我的 9800GT 显卡测试一下我自己仿真程序的加速能力。于是,悲剧发生了。首先发现,在 Abaqus 的 GUI 任务管理界面中,没有 GPU 加速的相关东西。查看说明(这个非常必要,用软件不看说明的人都是乱来)。发现目前 GPU 加速只能使用命令行来启动。于是输入命令行,悲剧 2 出现,目前 Abaqus 只支持很少的几种显卡,我的 9800GT 游戏卡不支持。这点一直感觉很奇怪,我的显卡 CUDA 程序一直运行的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 Abaqus 公司非要限制显卡类型,只支持高端专业卡,因为从 CUDA 程序设计的角度来说,不同的卡只是计算速度的问题,没有本质区别(嘿嘿,好在还有 CUDA 编程的经验)。再仔细看看说明(这个真的非常重要),目前程序只支持单卡、 standard 的 GPU 计算,也就是说,你有多个 GPU 卡也是没用的,你想使用显示算法的话 GPU 也没用。 可见, 这里再次说明了一直强调的问题,对自己的仿真软件和程序一定要作针对性专门评估,千万不要只听计算机厂商忽悠,仅看计算机理论计算能力(关于理论计算能力下面再说明,并不是理论计算能力高就一定有用,还要看计算效率问题) 。 当然, GPU 异构计算是一个大趋势,你多投资的话在将来某个时间总会有用的。 5. 一些影响并行计算的题外话 对 HPC 计算效果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采用的操作系统,现在为了支持 HPC 的大内存,一般都采用了 64 位系统。传统认为, Linux 的效率比 windows 要高很多,甚至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不过 windows 毕竟还是我们最熟悉的系统,很多软件也比较好找,特别是 windows2008HPC 版出来以后,看微软的评估,其效率已经大大提高,好像 4 核以上的效率已经可以和 linux 下一致了。大家这点可以自己查看微软的网站。如何选取看个人的计算机水平,所用软件的支持等因素了。 调查过程中还看到了这个说法。关于 CPU 核与内存容量的比例,每个核与内存数据计算量大概在 1:4~8 比较合理 ,例如 4 核对应内存 16GB~32GB , 8 核对应 32GB~64GB , 12 核对应 48GB~96GB ,当然内存越大越好。 关于计算机性能评估和采用 HPC 后可能性能提升的评估 1. 理论计算能力评估 计算机理论计算性能评价主要以 flops 指标 为主。就是每秒钟的计算次数。常见的指标有: 一个 MFLOPS (megaFLOPS) 等于每秒 1 百万 (=10^6) 次 一个 GFLOPS (gigaFLOPS) 等于每秒 10 亿 (=10^9) 次 一个 TFLOPS (teraFLOPS) 等于每秒 1 万亿 (=10^12) 次 一个 PFLOPS (petaFLOPS) 等于每秒 1 千万亿 (=10^15) 次 通过对计算机 flops 的测试,我们应该可以大概估计出购买新的 HPC 后,自己的应用可能的性能提升。从而指导自己按照需要的性能来合理采购。目前新的 CPU 计算能力大概在 GFlpos 这个级别,专业计算用 GPU 大概在 TFlops 这个级别,天河这类超算达到 PFlops 这个级别,正在向更高迈进万万亿次计算能力。 当然,软件计算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因素非常复杂,这里只是一个大概的估算,只能提供一定参考,不能完全作准,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准备购买的机器上作一次实地测试,当然这个有时候是恐怕有一定难度。 这里的 Flops 评估对应于上面的 HPC 组成,也应该分别评估 CPU 和 GPU 的理论计算能力。这里,推荐两个小软件 LinX 是一个评估 CPU 计算能力的软件,如图 4 ,而 CUDA-Z 是一个评估 GPU 计算能力的软件 ( 应该是只有 NVIDIA 公司的产品 ) ,如图 5 。可见,我的 Q9300 的计算能力大概是 23GFlpos (这个还是超频以后的),而 9800GT 的单精度计算能力为 337GFlpos ,我的显卡比较老了,所以没有双精度测试数据。这里 GPU 比 CPU 速度超过 15 倍左右,要知道,这两个可不是一个时代的产品, CPU 价格更是高过 GPU 不少,这里也明确看出了 GPU 发展的潜力。 Figure 4 LinX 评估 CPU 性能 Figure 5 CUDA-Z 评估 GPU 性能 2. 程序的线性加速能力 线性加速能力指的是,当用 1 个 CPU 计算时,用 8 分钟, 2 个 CPU 可以用 4 分钟, 4 个 CPU 用 2 分钟, 8 个 CPU 用 1 分钟。这里只是理论上,实际由于计算过程中的其它开销,不会达到这种加速比。但如果程序多 CPU 计算能力呈线性的话,起码意味着,我多投资一个 CPU ,就可以知道一定会有收获。(这里也要注意,由于计算过程中的数据传输等其它消耗,实际上,当 CPU 数量大于一个阈值的时候,计算性能反而会下降。) 3. 程序的计算效率 软件计算效率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说,一个软件能否完全充分的利用系统的硬件资源。目前看来,软件 CPU 并行一般来说稳定性较好,一般 100% 可稳定运行,但 GPU 一般很少有 100% 运行的,能稳定在 70% 的就是非常不错的软件了。可以打一个比喻, CPU 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干什么都能全力以赴,高效完成,但 GPU 是一个书呆子,只会一件事傻干,不会脑筋急转弯,因此,遇到程序有控制部分的时候效率就大打折扣。 这里 CPU 的占用率用资源管理器就可以看到,如图 6 ,而 GPU 的占用率要用 GPU-Z 这个软件才能看到,如图 7 。 Figure 6 CPU 计算效率 Figure 7 GPU 计算效率 4. 软件算法决定的 HPC 选择 这里只能说说还略有了解的有限元情况。有限元计算目前主要有隐式算法和显式算法,隐式算法计算时间与 DOF 呈二次曲线,而显示算法呈线性,如果可能尽量采用显示算法,显示算法好像并行能力也更好一些。对比如下表(下面两个表来自中关村在线): 算法分类 隐式算法 显式算法 主要应用 静力、模态、屈曲等 接触、碰撞、冲击 算法特点 内存占用多, 硬盘 IO 多 内存占用少,硬盘 io 低 对硬件要求 内存容量大,磁盘 io 快,读写带宽高,进程通信量大 CPU 要求高 因此,对于 HPC 的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分类 CPU 核数 内存 硬盘 IOPS 硬盘带宽 隐式计算 ( 静态) 高 高 中 低 隐式计算 ( 动态) 低 高 高 高 显式计算 高 低 低 中 因此,我们选购 HPC 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自己要采用的算法,从而决定在配置的时候,更侧重于 HPC 哪方面的能力。 5. 其它计算性能影响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外,硬件系统总线带宽,内存类型,是否支持 ECC ,硬盘阵列类型,集群系统的网络传输能力等也对最终程序的运行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 CPU 能力不是唯一因素。 6. 最终需要的 HPC 计算能力估算 到这里,发现自己的废话已经写了十多页,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不好意思。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可以评价一下自己的现有计算机性能和应用程序的运行情况了。下面,就是要大概估计一下,购买什么样的 HPC 才能让自己研究的仿真运行时间达到自己想要的一个合理水平上。 举例来说,现在你的计算机计算能力是 10GFlops ,你的程序可以支持并行(这点很重要,不然就全白说了),仿真一次的时间是 1000 分钟,因此,如果你想要让仿真时间缩短到 100 分钟,你需要购买的 HPC 计算能力起码要超过 100GFlops( 理论上 ) 。 OK ,现在你应该知道自己大概需要一台什么样的 HPC 了吧。现在,你可以上网去找各家计算机厂商提供的设备参数,一般 HPC 计算机都会提供整机 Flops 这个指标,如果没有的话,你只能依据 CPU 型号,去网上查查它的 Flops 值是多少,然后看看几个 CPU 能满足你的需要。 这里要注意的,上述只是估算,考虑计算过程中的各种消耗,大家还是要给最终的选择多留一些计算冗余量来保证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采用 GPU 计算的时候,记得先测试一下程序的 GPU 计算效率,这样在考虑 GPU 节点的时候,要给它乘以一个系数来作为最终的 Flops 值。 总结 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废话,希望对大家选购 HPC 能有点帮助,这里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做个总结。 1.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 HPC 是不存在的,必须针对自身应用来选择 HPC 。 2. 购买 HPC 前,必须对自身的仿真应用进行针对性评估,这点不要依靠计算机厂商来完成。 3. 建议先构建好仿真应用,再去选择 HPC (这样才可以进行针对性测试)。 4. 建议对 CPU 和 GPU (如果需要)分别进行理论计算能力测试。这些数据很多也可以在厂商或者媒体评测中找到。 5. 分析已有系统上程序运行情况(计算时间)、已有系统理论计算能力、最终想要的得到的计算消耗时间来推算出需要的HPC大致计算能力。 6. 理论计算能力上加一些性能冗余、特殊考虑一下实际 GPU 的计算效率问题,得到最终能够达到你想要目的计算能力的 HPC 性能指标。 7. HPC 是一个整体系统,不要只考虑硬件本身,厂商提供的服务也很重要,比如集群系统中,厂商提供的集群管理软件。这些软因素对用好 HPC 也是非常重要。 8. OK ,去市场上选购吧。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吧程序拿到目标机器上实地测试一下。 上面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觉,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参考,也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3094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小小少年
CHENGJIANLAN 2011-12-11 09:10
我的小小少年
17岁孩子因比同学小点的缘故,军训回家很郁闷了一阵,听同学谈话,再听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感觉“幼稚”!于是孩子一直试着往“不幼稚”上努力。可早晨我在他枕边看——分明还是一个可爱的娃娃,尽管他站在我身边说话时,我需要仰着头才行。不过细想他的言行,确是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成熟了的呀! 今天早晨,先生采购去了。 我跟孩子商量:“咱们买个液晶电视吧!再把数字机顶盒接上,怎样?” 孩子从电脑屏幕上收回视线,挥挥手果断地对我说:“等有了钱再说!” 看着小人煞有介事的,我忍住笑说:“现在已经可以正常消费了。” “那你还说要关这个灯那个灯的。”我知道这是在发泄我让他节约用电的不满。 我说“不浪费就行,该用的钱还是可以花的。” 孩子没再吱声,过了一会儿他想起什么似地说:“那为什么不跟爸爸商量呢?” 这个问题让我有点为难。因为知道,一和先生商量,这段时期节约惯了的先生会立马赠给我一双很圆的卫生眼珠的,但我不能这样对孩子讲。 灵光一闪我说:“我们先拟一个可行性计划,考虑好了后再叫老大定夺!”看得出孩子对答案很满意,说“这还差不多,以后慢慢说吧。”再也不理我,玩自己的去了。 偶尔不经意闪念回忆起孩子成长的点滴,会禁不住莞尔、失笑、感慨。 去年先生出国那天,孩子背着书包,在快过马路离开的时候在爸爸耳边说了句话,他爸爸的眼眶顿时红了起来。我忍不住问,先生说:“他说:“我们大家都要好好的!””哦,这句话,确实有些让人感慨。 我对少年懂事的谈吐、行为平日里有好多领教。在我俩单独外出时,孩子一般会有意无意用肩膀将我顶到马路的靠边处;过马路时,会不明显地拉我与人同行。心下有丝丝感动,再望向他,脸上严肃的表情,好象在说:小心点,这也要我操心。 孩子15岁在北京西站的那晚,因时间充裕在小商场逛,当时先生不在一旁,我看到一串10元工艺手串很喜欢,把玩了半天又放回去,刚要走,只见孩子从自己裤子口袋里掏出折得很乱、压得扁扁的十元钱交给我说:“妈妈,喜欢就买!”我很诧异,没想到他会有这个举动,心下很感动,就接过他的钱——那张不知在他兜里装了多久的十元钱,从此,我的匣子里就多了一件宝贝。 不久前,孩子冷不丁地对我说:“妈妈,你需要美容一下,那会更精神!”想着先生对美容品的反感,再对比孩子的话,感觉一种崭新的活力在周身涌动——知己呀! 孩子对整洁的、美好的东西有着很强的向往。 孩子听的各种新潮的音乐教化、熏陶着我们渐渐地也变得时尚起来。 偶尔他在忙乱的间隙会想起来什么似地说:“好长时间了,妈妈你不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我说:“妹妹马上要中考,你也要期中考试,爷爷奶奶知道咱们惦记他们。”“哦!”孩子听明白了,可我心里却很感慨,是啊!我要记着主动问候老人了。 记得他还在吃奶的一天,奶奶说:“这个伢,吃奶的时候眼睛这样一眨不眨地感激地盯着他妈妈!”我再观察,是啊!分明是一双很有深意的眼睛哦! 孩子还在车椅里被爷爷奶奶推着出去玩的时候,就有着分明的爱憎态度,遇到哭得很难看的小朋友,孩子的脸马上会越憋越红,小拳头越捏越紧,爷爷奶奶察言观色到,如果不将他推开,会惹祸的哦。 就有一次,没有及时发觉他的愤怒,他在车椅里,呼了旁边正哭着的小朋友一巴掌,爷爷奶奶马上上去给对方大人道歉。 这样的事情在他越大越明显,他就是看不惯别的小朋友哭! 刚会走路,到东湖玩,在小桥边,他看到一个拿着奶瓶小朋友张着嘴在那哭,记不得那孩子大人在哪,突然,他走了过去,恶狠狠地抢过那孩子的奶瓶,奋力扔进旁边的湖里,我发觉后再去探望,已经够不到了!赔没赔记不起来了,记得最清楚的是,他的小胸脯在那之后仍旧很剧烈上下起伏啊,脸上是红红很生气的表情。 总之一句话,跟着他就需要到处跟人赔礼道歉!因为我很诚恳,大多数时候算幸运的,没怎么挨别人骂。 记得孩子两岁多还不怎么说话,一天,我骑自行车带他,不小心在门前被下水道盖板别了一下,连人带车奇怪地倒下,我的腿压在自行车下,孩子在后座的腾椅里。还没起身,忽听一个很细小的声音传来:“过点细沙!”我赶紧挣扎地起来,一转身,惊恐地看到孩子还扣在藤椅里,正用那双小小的眼睛担心地望着我。周围一个人都没有,那么刚才的声音是他发出的?可他还不怎么会说话呀!估计平时我们在嘱咐要小心的时候他记住了那句话。我赶紧将小人从自行车里解救出来,心下有深深的内疚和疼惜,也有感动,这件事情让我对他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岁多的孩子喜欢在楼下那个医务室的院子里骑他那辆童车,到了骑得很好的程度,会将速度加快,体验那份刺激,好在腿长,实在有什么,双腿一支就可以停住了。不巧,那天没有及时发现危险,听爷爷讲,他突然在快速骑行的过程中飞了出去,童车也掀翻了,医务室的护士尖叫地跑过来察看孩子的情况,不想,孩子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大声惊奇地指着地上对她喊:“这里有个洞!”据爷爷讲,当时孩子脸上的神色,好比哥仑布发现新大陆那样!至于摔得疼不疼,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很是让爷爷和护士疑惑不解! 有一天,他幼儿园的女同学在外面见到他,很嘹亮地叫他,奇怪的他就是一言不发。问他,很冷静,也不回答,很让我们惊讶。 孩子非常喜爱到湖上开船,左转舵右扭转,五岁的孩子俨然船长模样,目光专注、果断。 一天在船上,远远望去湖边有一丛火红的果子树,我情不自禁道:“好漂亮的红果子呀!”船已开出好远。好一会儿,孩子拐呀拐地转着方向盘,没留意船又来到那丛小果树旁,我诧异地问:“怎么又到这里了?”“你说这个红果子树好看的,我让你再看一次!” 很感动哦,五岁木讷的孩子无声用自己的努力想让妈妈再开心一会儿。 记得小学时孩子有一天高兴说漏嘴,说他不怎么会系鞋带子,偶尔会花五毛钱让一个小女孩帮助他。 上初中他爸爸一天兴起骑自行车送他,打赤膊的爸爸被同学发现,结果,他有个“最武汉爸爸”的称号在班上传开来,从此爸爸就再也不能送他到学校去了。 要平等对待两个性格、境况迥异的姑姑。 要经常去看看你自己的妈妈(他的话)——他的姥姥。 别老躺着,要出去活动活动啊! …… 少年就是这样一次次影响和感动着他的妈妈! 写于2009年5月
个人分类: 悠悠岁月|27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利用进口设备大额采购,促进国内装备工业发展
热度 1 kejidaobao 2011-12-9 15:31
文/张少先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在2010年进出口总额达2972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4.7%;其中进口额为13948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8.7%。能源、原材料、高端零部件和生产设备是进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行业都以中国为主要的产能增长地,我国正是这些行业设备厂商的核心市场。订单总金额超过1亿美元或总数超过100台套以上的大额设备订单本身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如能与相关政策配套使用,可以产生很多积极的附加作用。本文以带动国内相关装备工业和设备进口地的经济发展为例进行了简要讨论。 1 建言的由来 笔者从事太阳能技术国际转移工作,最近在江、浙、徽三省进行考察,访问了一批太阳能相关企业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其间接触了一批投资百亿级的太阳能、显示和半导体照明等行业的在建项目,从中了解到这些项目大部分的投资用在进口设备采购上,其对设备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以光伏行业为例,仅在合肥的3个项目:赛维、晶澳和海润的3年总规划产能就是7GW,占2011年全球光伏产品总需求的35%左右,毋庸置疑这些项目对国际光伏设备厂商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可以以这些项目为契机,来要求国际设备厂商在当地建立设备整装厂以及区域物流与售后服务中心,并以此来发展当地装备工业。 2 可能产生的影响 1) 利用大额进口设备采购推动地方企业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各个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因其对其它产业提供技术手段,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其它产业的竞争力。所以利用采购进口设备来提高我国装备产品的质量、水平、性能,对降低工业综合能耗、提高整个国民经济效益、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作用巨大。 利用我国生产企业对大额进口设备的采购,附带要求国外设备企业在设备引进地建厂,从而推动地方经济和装备工业的发展。 现在大多数行业的技术升级速度都很快,比如,半导体和光伏相关行业通常以2年左右为一个技术升级周期。缺乏连续性的产业(设备)升级会使生产型企业的产品很快落伍,而在本地建立设备整装厂及物流与售后服务中心,可以促进设备引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 国外设备企业有利可图。 在大多情况下,通过将设备装配部分转移到中国来,国外设备企业可以在短期内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就近为主要客户提供长期服务,同时也提高了其产品的竞争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在维护本企业长期核心竞争力、知识产权保护、本土就业等方面有所顾虑。 3) 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装备工业是技术密集产业,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大。随着装备工业不断吸纳高新技术,以及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在装备工业中的普及应用,技术装备日趋软件化,先进的装备工业将有更多的产业及其产业进入高技术产业范畴。 装备工业附加值高,辐射面广,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强。当地可以通过大型生产项目设备采购的契机,以设备装配为起步,逐渐促进本地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大批的高级技术人才,进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为地方经济的长期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 3 建议 具体操作需要多方面的系统化操作。首先鼓励设备引进企业要求其进口设备商来当地落户。鼓励政策可以与企业急需资源(比如生产用地等)结合起来。例如,企业如能促成其进口设备供应商在当地建立整装企业,就可以享受一定的生产用地和税收优惠政策等。这样,设备引进企业就会有动力来要求其进口设备商来地落户。 笔者曾经在国际主要半导体设备生产厂工作过,可以确定,国外设备企业会考虑大额订单客户对其在大客户所在地发展的要求。在大额订单客户的强烈要求(比如列为竞标条件)和地方政府相关措施及服务到位的情况下,并且开始只是要求建立设备整装厂以及区域物流与售后服务中心,大多数国外设备企业会同意开展相应工作。 对地方政府而言,不需要出台新的额外优惠政策,只要善用或组合已经出台的政策,调动设备引进企业的积极性,为待落户国外设备企业提供相应服务(包括推荐本地设备企业与国外设备厂商的合资合作等),就有很大可能以点带面地培育当地产业生态,为本地区的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结语 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大多数行业在产能方面已经居于世界领导地位,这也使得我国在能源、原材料、高端零部件和生产设备方面成为世界上的主要采购方。大额采购除了带来一些与具体行业有关的复杂问题的同时,自身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比如国家间常利用大额采购来平衡国际贸易和调整国际政治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如果措施得当,大额采购也能够成为一种有效的杠杆,来有效带动相关产业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深入讨论,在实践中探索具有一定普遍参考价值的操作方式。 (转载自《海外科技工作者建议》2011年第3期)
个人分类: 栏目:科技事件|2951 次阅读|1 个评论
10博士班射频识别技术与图书采购参观活动
WHUSIM2010PHD 2011-12-2 23:08
10博士班射频识别技术与图书采购参观活动
11月21日下午,我班同学组团参观了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物流中心,对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科学知识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三楼的馆配中心现场,我们体验了现代化图书采购的整体流程。手持射频识别枪,只要对准心仪图书的条码进行扫描,图书的信息立即显示出来,并且附有相关的馆藏信息以避免图书馆重复采购的问题。射频识别技术是现代化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技术,见证新兴技术走出神秘的实验应用于商业活动中,这更坚定了我们作为国家高学历与创新型人才学以致用、学以报国的决心和信念。 周磊 供稿
15 次阅读|0 个评论
“混得好”之天价采购
热度 1 罗岚 2011-12-2 08:48
早就有这样的笑话:不买最好,只买最贵。如果是私人行为,社会和舆论基本上只可以旁观;如果是体制链条上的集体行为,价值观体系、上层建筑都有参与、评论和管理的权限。中科院:“天价内存条”合同已终止: http://news.163.com/11/1130/00/7K2NRTR70001124J.html 采购和我们平时的购物是一回事:农村的田间地头、农贸市场、杂货店、国营商场、海外超市、大型仓储、奢侈百货的购物环境、购物价格显然不同!但是高技术产品从理论到硬件基本上走的是免费路线,所以天价采购只能评价为“混得好”:各个行业都是这样,形成了通识,强行搬倒仅仅是做愚公的工作。 从硬件跳到软件,我们现在使用的技术类产品都是从理论文章上来的:这类文章与政府绝缘;与科研院所相关,一篇大学生产的 SCI 文章,科研院所至少花费 NFSC 面上的价格可以加为第 N 作者,钱花不够或者免费,显然是不行的 —— 这也是天价购位置,和购硬件没区别。硬件与政府有缘,放开垄断的限制不提,杂货铺式的电子产品购货环境与科研院所的购货环境显然差别大;况且,拿着公款为公家采购,如果处处为公家省钱,成为不了宣传的先进就会成为大家口头上的“想不开”。政府采购还有海外一类:第二世界卖给第一世界常常是免费试用或者成本价;卖给第三世界是天价,包括有购货资格的“赌城之旅”、“海滨之旅”、“红灯区之旅”!比一比这样的奢侈采购之旅,天价内存条真正是小巫:构造这样的账单表明以这样的价格采购仍然可以产生剩余价值。所以,存在即合理,这里善意提醒的是:现在的理论和技术真是在“赤字或者免费”的前提下进步或提高的,天价采购只要 HOLD 得住、混得开就是合理,否则早就消失、陨灭了。 看看上述的“混得好”的门类,政府或者事业线条上产生硬件的支配、价格控制权限只能到“天价”的地步,否则帐面上的钱兑不了现;软件类,名气、作者、荣誉是链条上不明码标价、但也可以用钱量化的因素 —— 像科学网上我这样聚类成第一作者的家伙,显然“混得不好”;大家好好混,把价值观的链条弹性用足! 快递一则欧洲 ICT2007-216676 项目资助的 SHA3 前五的研究,涉及一个新颖的聚类方法“等于零就都等于零”!他们对前五的排序显然按照英文字母检索,哪天有空再去 SHA3 动物园 ZOO 逛一逛,看看有没有蓄意的排序!
4061 次阅读|1 个评论
美国政府的采购
热度 6 fpe 2011-11-30 13:50
说说美国 政府的采购 最近看到中科院的采购清单,高出 6 倍实在离谱,这里显然有内外勾结的嫌疑。不过,我曾经给美国政府采购制定过价格(供货商的价格),因此知道一点美国政府采购的内幕,这里闲聊一二。 美国政府采购主要通过 GSA ( Government Service Administration )进行,把全国大小供货商,制定清单,然后制定一个统一的软件( SIP ),让大小供应商在相同的背景下竞争投标。当然对于电子产品,太小了,不值得投标,一般是查看一下相关的所有供货商,低价者订货?非也,美国政府有规定,政府支出要保护中小企业,所以对于小规模的订单,政府部门优先看小企业的产品价格,在不太离谱的情况下,小企业的优先。那么为什么不直接向制造商订货呢?那样更便宜,可能会便宜 30% 以上,但是那样做,会带来垄断的危机,因为你不知道供货商给你的价格是打折,还是加倍 (因为美国企业垄断市场程度很高,规模出效益),让小企业参与之后,至少避开了大企业的垄断,让大家都有活路。政府的支出,那是民脂民膏,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美国政府是民选政府,在政府合同中,向“小亏少女”倾斜,就是为了保护小企业,还不赚钱的企业,少数民族企业和妇女当头的企业。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多样化,让那些潜在的微软和苹果,不至于被激烈的竞争所拖垮。 2009 年初,经济危机最高潮的时候,美国政府拼命采购,就是为了挽救中小企业,保护未来的盖茨们。当时有一道非常离谱的政策,就是政府采购的大项目,大公司一定要捆绑一个小企业(至少 5% 的合同额),才能够接大型的政府合同。我所在的小型服务公司,主营业务由打印墨盒(易耗品,非常赚钱), 被日本佳能公司的美国代理拽去,就是为了赢得一项政府大型采购计划。当然,后来不了了之,可能是捆绑计划被人攻击了,后来计划有所改变。总之,美国政府在扶植中小企业方面是不遗余力的,因为他们知道,中小企业是创造力的源头,是社会稳定的关键,也是未来选票的关键。保护好了中小企业,微软苹果都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那么,这项优待计划不会被人利用么?这就看制度监督的效果了。如果你老是不交税,一旦被人查出,就要加倍惩罚,这是灭顶之灾。所以,贪便宜的人有,但不成大气候,因为有制度和文化的制约。那么移民美国的中国富翁,一旦登陆,就会发现 FBI 的税务调查无所不在,你坐在家里什么不干,也需要为地产税(包括消防和医疗福利等)所操心。美国人有两件事逃不了,一是死亡,一是交税,所以富翁移民美国,等于是自投罗网,给美国人民送钱来了。 美国政府对垄断型企业的制约和对中小型企业的扶植,是我们的当家人需要学习的,只要有监督,就不会发生太离谱的事情,现在发生了太离谱的事情,就看我们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了。我把以人为本打引号,使因为大部分没有出过国的人, 不知道什么是以人为本,把以集体为本当作以人为本,南辕北辙,缘木求鱼,岂不可惜乎? 有道是,政府支出乃民脂,审查对象为保护,避免厂家防垄断,社会多样才健康。
个人分类: 消防以外|505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某研究所采购内存6274元1条
热度 2 pinjianlu 2011-11-30 09:59
http://news.163.com/11/1129/12/7K1DFRDD0001124J.html
个人分类: 精华|1536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谁耍了中科院
热度 3 sfw111 2011-11-29 19:10
最近,网上爆料,中科院研究所采购内存6247元1条 市场价不过300元。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所一位工作人员证实,“采购行为的确存在”。对于网上出现的采购合同以及其中透露的价格,这位工作人员也没有否认。针对网友关于“天价内存条”的质疑,该工作人员称,此次采购活动所有的采购程序都是合法的,价格也是透明的。至于为何价格高得离谱,该工作人员认为,这可能涉及他们的特殊专业要求,所以会贵一些。“如果大家有质疑,可以去中央政府采购网进行查询,那里的价格都是公示的”。 “天价内存条”中是谁耍了中科院?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11/29/10967881_0.shtml
个人分类: 社会科学|407 次阅读|3 个评论
中国公共采购大事记
laojing 2011-11-7 09:49
中国公共采购武汉设采购服务中心 1094合作框架协议.pdf 中国公共采购 ( 01094 .HK)公布,与国采科技及武汉东湖管理委员会订立框架协议,有意於武汉光谷成立全球公共采购服务中心,总投资5亿 美元 (约39亿元),分三年投入,注册资本为9800万美元(约7.66亿元)。 另外,三方又将各自成立公司,或与若干战略投资伙伴共同成立合资企业,总投资额预计约为50亿元人民币(约60亿元),分三年完成投资。 该等公司及实体将向建议项目下即将设立的中国全国电子公共采购平台提供各种支援服务。 根据框架协议,武汉东湖管理委员会负责就建议项目之批准事宜与有关政府部门联络。
个人分类: 网有网事|26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公共采购【HK1094】大事记20111008
laojing 2011-10-9 17:26
1094关连交易201110.pdf 1094股东大会201110.pdf 期待新气象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4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的开端(续二)
热度 6 boxcar 2011-8-29 08:14
前天和昨天,我写下了 20 年前作为本科生开始科研时做过的两个小课题的情况【 1, 2 】,今天我将继续那段回忆。不过,今天要说的没那么严肃,也不打算涉及具体技术细节,而是写几段轻松的逸闻趣事,调节下气氛。 长长的领料单 要做实验研究,除了纸面上的研究方案,当然还需要有实验材料。所以,在我们开始自己的研究工作的时候,初步方案敲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备料。当时的大学有一个实验材料购销渠道通过设备处进行的,设备处设置了 5 个仓库,分别负责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电子元器件、低值耗材、玻璃仪器、劳保用品等物资材料的对外采购和对内销售,需要采购这些物资的课题组,只需要在目录中进行查找,然后填写并向仓库保管员提交领料单,即可领用材料,统一用校内小支票进行结算。去领料的老师或同学,一般有比较统一的着装——白大褂或蓝大褂,工具是一个红色的塑料桶,去的时候里面装着单据,回来的时候则满载物质。我和文俊同学在裴老师的指点下第一次去领料,自然也是这个套路。因为要做电路实验,所以第一次领料时的重头儿是电子元器件。那时候因为刚刚开始实验,所以需要用到的元器件的种类和参数很繁杂,但每一种的数量并不多,少则一个两个的集成块,多则五个十个的金属膜电阻,以至于我们连抄带领地忙下来,居然用了一个多小时!当时的领料单是用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大概有 2-3 张打印纸那么长,然而实际领用的实验材料总量和总金额并不太大,我们的举动搞得当时 2 号库(电子元件)的库保员老师很困惑,而且印象极其深刻。以至于 5-6 年后,有次我去领料,她还提起当时这张很长的领料单。 “密探”! 设备处的仓库其实只能帮我们解决一部分实验材料,但绝对不是全部的,那些在设备处领不到的元器件,就只能到校外的电子元件市场上采购了。因此,我和我的伙伴们在做这两个打算去参加“挑战杯”竞赛的课题时,要经常跑那些设在工农大路西北段(新民广场和红旗街之间)的大大小小的电子元件销售店铺(现在有了一个个摊位的电子市场和淘宝网,就比那时方便多了)。在当时,根本没有专门的针对本科生科技创新的官方经费支持,指导我们的里老师是从他并不宽裕的科研经费和实验室经费中挤出点儿钱来资助我们进行实验的。作为学生,我当时深知导师的不易,加上自己也算穷人家的孩子出身,花钱一贯比较“抠门”,所以当时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要货比 N 家,选一家最便宜的买(当时市场上的奸商和假货还不多)。十几家店铺地跑,靠脑子记忆住每个元件价格是不现实的,只好拿一张纸悄悄地记录价格。很不幸,我的这个举动某次被一个店员发现了,问我在干嘛,我据实相告,他半开玩笑地说:“你像个密探!”现在想想,当时的这种做法确实有点儿窃取商业机密的嫌疑了。要知道,在目前的很多电子市场商铺中,给客户装商品的包装塑料袋都用黑色的了,据说是为了防止其他商家注意到客户采买的商品,以后有意地压价兜售揽客。 “发表文章居然要掏钱?!” 那个暑假,我们有几组同学都在做实验,其中一个隔壁寝室的哥们儿当时是在磁学教研室做居里温度测量的实验。有一天晚上我们闲聊,他提起在实验室看到了一封老师的稿件录用通知,里面“居然”要求支付论文发表的版面费!这个现如今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在当时让我们这些本科生大大地困惑了一下,因为此前我们都天真地以为发表文章杂志社要给作者付稿费的,谁都没曾想学术论文的发表还要作者自己先掏版面费。后来知道,稿费其实也是有的,只是版面费中很小的一部分罢了。要想不花版面费还能赚到稿费,稿子只能投到销量巨大的大众读物,或者工业广告很多的技术类期刊了,销量不大、又没有广告来源的作风严谨纯学术类期刊,若不收取版面费,想维持下去都难,更别说提高一下杂志社老师的收入了。 参考: 【1】吕喆:科研的开端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80049from=space 【2】吕喆:科研的开端(续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11635do=blogid=480363from=space
个人分类: 科研|5628 次阅读|15 个评论
构建规范化采购谈判管理系统模块
shuhualu1016 2011-5-26 12:03
作者:舒化鲁 规范化管理实施指导网首席专家 (一)采购谈判管理系统模块的功能作用 采购谈判 管理系统模块,是物料购配管理二级子系统的第一个基本子系统。保障企业经营所需物料的有效供给,是从找到货源,确定优惠的供货条件为前提的。 这一系统模块的功能作用,是寻找企业所需物料的供给货源,通过谈判,筛选供货商,讨论确定供货条件,明确双方的责任和权利。其目标是保证物料购配的质量和稳定,谋求物料采购的成本优势。 从企业组织物流营销系统的角度分析,企业组织物流营销系统的有形活动就是从这一系统模块的运行开始的。但这一系统模块的运行,还主要只是收集信息、筛选信息、锁定目标、确定供货合作关系,并没有发生实际意义上的物流营销系统。但这一系统模块却是物料进入企业组织运行过程的入口。由它确定谁可以进来,门向谁打开。 在企业组织运行现实中,这一系统模块的功能作用,一般都会高度重视。这不仅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成本的高低,而且往往在这一系统模块的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企业组织内部职务犯罪和腐败问题。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的购买活动决策人,在这个市场选择过程中,就拥有支配权,因而往往不免发生与供货商进行私下交易,侵害企业整体利益的事。这也是所有企业都感到头疼的事。 这一系统模块,与采购履约管理系统模块关系极为密切。很多企业对它们二者之间是不加区隔的。之所以进行区隔,也是为了实现权力制衡,减少和消除职务犯罪和腐败。它们二者之间直接是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 (二)采购谈判管理系统模块功能作用健全完善必须完成的事务工作内容 1. 根据企业组织运行的需要,制定物料采购计划,事先做出协调控制安排,以为企业组织运行所需物料购配的及时、有效性提供支持。 2. 收集所需物料的货源信息,以为物料购配商的选择提供选择基础。 3. 对供货商进行筛选比较,包括对他们的供货质量、价格、信誉、发展稳定程度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并对可选择的供货商进行排队,确定供货梯队。 4.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计划,选择确定供货的方式方法。 5. 谈判议定采购协议草案,以获得供给稳定、质量有保障、价格相对低廉(价格性能比达到最大)的物料供给渠道。 (三)采购谈判管理规范化的标准要求 1. 效益性要求。对货源信息,要尽可能广泛收集,至少要覆盖有影响的主要厂商,以“货比三家”来保障物料购配的效益。所需物料总量规模比较大,或者单项采购数量规模比较大时,必须通过招标形式来完成货源信息的收集和采购谈判等一系列的供货商选择工作。能集中采购的物料,必须集中采购,以保证规模采购所能获得的折价效益。能稳定供货关系的,必须稳定供货关系,以保证连续采购的供货折价效益。 2. 保障性要求。对供货商实行分级管理,一般要求分为三个层次:能直接大量供货的主供货商,只是小批量供货的辅助供货商,以及作为下一步选择的后备供货商。当主供货商的供货发生问题时,由辅助供货商和后备供货商提供物料供给。一方面把供货商之间的竞争引入到供货履约的监督中来,以保障供货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避免发生任何形式的因物料购配导致的企业组织运行中断事件。 3. 稳定性要求。对于主供货商、辅助供货商和后备供货商的选择,必须根据供货质量、价格、信誉、供货商的发展前景预测等四方面的内容,加权综合评价后进行选择。所选择的后备供货商必须在供货能力上保持一定的倍数限制,以绝对保证物料供给的可靠性。 4. 严密性要求。与供货商谈判商定物料供货协议草案,内容必须具体、严密,对物料的品类、型号、质量、数量、供货时间、交货地点、付款方式、验货程序等内容都必须明文界定,以为供货履约提供
个人分类: SH研究理论|1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产仪器研发之“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热度 2 boxcar 2010-1-18 18:33
吕喆 上周一气写了国产仪器研发面临的牵-钱-浅-欠【1】和国产仪器研发面临的牵引问题【2】两篇博文,不过由于没有多少人关注,结果我也没啥动力写这个系列的后续的博文了。但有些话总是要说的,今天饿着肚子(我通常是饿着肚子写博的)把这个国产仪器钱的问题再说说,就是那句著名的话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先说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话的字面意义很容易理解,也算是句经常被挂在嘴边儿的话。放在国产仪器研发这个具体环境下来理解,就是说如果没有足够的研发经费投入,肯定干不成事儿,因此,仪器研发经费的投入是非常重要的。这钱可能无外乎几个来自几个渠道:(1)用于仪器研究的专项经费。这在一些基金和计划里面有安排,但问题是似乎并不多,而且也不好申请。(2)科研项目经费中的仪器研发预算。很多项目中都会编列这部分预算,但并非专门的费用,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课题中急需的专门仪器的研制,由于做这部分的也不一定是专业的研发队伍,经验和精力有限,通常是时间紧、任务重,具有原创性的仪器研发似乎很难指望这种模式。实际上这部分经费的使用在管理上还可能会有各种限制,结果并不利于仪器的研发。(3)企业或相关部门为了完成任务或研发新的仪器产品进行的投入。这种经费的投入也都有具体的目标,所研发出的仪器直接得到应用或者投放市场,应该是见效最快和最明显的,但通常和科研项目类似,也是要短平快的产出的,没有立竿见影应用的东西不大容易争取到投入。原创型的科研仪器由于研发战线过长、见效慢、市场前景不明朗等原因,很难指望这类投入。(4)其他渠道筹集的研发经费,这可能更加困难。总之,研发经费投入在目前的中国绝对是不足的,而且象其他经费的投入和使用一样也是不均衡的,这必然是一个长期困扰此领域的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钱不是万能的。 是不是有了足够的投入(无论这投入来自何方)就一定会有好的原创国产科研仪器出现呢?那也未必。毕竟仪器是高素质、有实践经验的人设计出来的,这些人还必须要基础扎实、立足于科学前沿、对所涉足领域的科学问题非常清楚,知道目前的研究最需要什么研究手段和实验技术,要能提出好的、原创性的解决方案,并有办法整合现有的资源去实现自己的设计。所以,只有钱不行,还得有高水平的设计师。设计完成以后,还要有高素质的加工生产队伍和加工条件、必要的基础材料和其他配套技术,这些综合在一起,才能做出一台好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国产科研仪器。而这一切,并不是只有钱就能全部解决的。钱虽可以买到高档的原料、可以聘请到一些高水平的设计师和技术人员,但没法买来需要靠一个团队长期工作积累才能取得的研发经验,没法靠钱自己完成这些优势资源的整合。 说完了与研发有关的钱的问题,再说几句与科研仪器采购有关的钱的问题。其实现在用在采购上的钱,有一部分就是未来用到研发上的钱(企业投入)。如果国内的科研院所都能花比较多的钱用于采购国产的新型科研仪器,就可以使国产科研仪器的创新-研发-销售形成一个顺畅的良性循环,企业会乐于投入大笔的经费在研发环节,这样研发和生产的队伍也容易稳定,自然会对创新非常有利。其实在科研仪器采购的经费安排上,应该有适当的政策鼓励科研院所采买国产仪器,虽然这些国产仪器在技术指标上尚不能全面和国外进口仪器抗衡,但是却在使用维护维修的成本方面要比进口仪器便利得多、更便宜得多。这样就不至于出现花大钱采购一流的国外进口设备,被用到二流的水平,一旦损坏就无法运转而长期陷入搁置状态,这是因为实际目前大学里面的大型仪器采购的费用主要靠985、211的建设经费,而高额的进口仪器的更换配件和维修费用却没有出处(科研经费和测试费收入是杯水车薪),这样其实对科研的持续稳定发展并无好处。 其实钱的问题其实是和已经说过的牵引的问题以及后面要说的浅和欠的问题都是有牵连的。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投钱或不投钱那么简单,需要各个层次的人尽量多关注。 参考: 【1】吕喆: 国产科研仪器研发面临的牵-钱-浅-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442 【2】吕喆: 国产仪器研发面临的牵引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6447
个人分类: 科研|8059 次阅读|1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4 21: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