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亚东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在路上(20)—— 错那、墨脱和亚东
热度 8 maocaowu 2016-7-9 15:07
On Road (20)—— Cona, Medog and Yadong 2016 年 5 月 27 日,动物所一行 7 人从北京乘飞机来到拉萨, 4 个多小时就到贡嘎机场了,大家对这么快来到高原,说不出的愉悦。但到了宾馆,休息半小时后,吃饭时,大家却面面相觑:高原反应很明显,嘴唇都紫了,严重的队员还感到恶心,不想吃饭。 第 2 天和第 3 天,按计划大家在拉萨的宾馆内休整适应,但身体状况稍好的队员去了布达拉宫广场上去照相,个别队员还到附近山上去采集昆虫。 图 1 黄苞南星 5 月 30 日,我们从拉萨出发了,过贡嘎、扎囊、乃东、曲松、隆子,到达错那县。错那县城的海拔比拉萨还高, 4300 米,我觉得如果住县城,队员高原反应会更强烈,所以趁天还没黑,赶紧赶往麻玛乡。 图 2 去勒布沟的公路 麻玛乡是勒布沟景区的核心,乡上最豪华宾馆是江淮大酒店,住宿条件虽好,但价格昂贵。如果偶尔住一两晚上享受一下,还是不错的。但我们明显享受不了,我们 9 人要在此住 10 天呢!所以第二天,我们赶快找其它地方,并在第三天早上,顺利搬到 10 公里之外的勒村,住在岗亭农家乐。 图 3 农家乐外景 图 4 农家乐里制作标本 农家乐老板娘叫曲珍,是藏族,对人还可以,但汉语不怎么流利。唯一的服务员叫拉姆,老板娘的表妹,汉语流利、对人和气。大家在这里住了 7 天,关系非常融洽。由于吃饭很贵,老板娘甚至建议在她家做饭。我们真的买了肉菜,最后两天自己做着吃,吃得很好,还省了不少钱。 图 5 自己做的饭菜 6 月上旬的勒布沟,初暖咋寒。但白天几乎都是晴天,采集异常顺利。这条沟里,有四条主要的采集路线: ( 1 )勒村向西拐,上山,新修的柏油路,到达斯木扎景区,也就是莲花生大师 8 岁时留下脚印的那个景区,停车场附近有一大群猴子,很调皮,到人跟前要吃的,还爬上车顶嬉戏。以停车场为中心,周围植被特别多,采集的好地方; 图 6 猴子 图 7 斯木扎景区的原始林 ( 2 ) 边防 6 连,过了勒村的勒旺大桥,继续上山,就是通往六连的路,有 20 多公里长,从海拔 2400 米一直抬升到 3700 多米。高海拔的地方都是原始林,沿路采集非常好,我们在此路上分段工作了三天; 图 8 六连风光 ( 3 ) 从贡日乡岔道,有 10 多公里的山路,到达吉巴乡,吉巴乡为中心,还可以向周边辐射采集,我们仅在次地采集一天,很多路都没有来得及走; 图 9 吉巴乡 ( 4 )从勒村向南,可以走 5 公里以上,前面有两个边防连队,我们停留期间正在修路,大小机械轰鸣,道路难走,只能放弃。 除了这四条大道,还有一些小路,也很值得走一走:( 1 )岗厅瀑布的观光台阶可以走很远,上面还有一个大瀑布;( 2 )在岗厅瀑布北边,有一条路,通往贤村,细细地干一天肯定值得,我们工作了半天,有还两个物种都只采到 1 头,留下缺憾;( 3 )贡日沿河走,有一条通让村的道路,里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大平地,采了不少虫子,我们没到让村,路比较难走,但越野车可顺利通过;( 4 )麻玛乡北 2 公路的抗印纪念馆有一条步行路,可以走很远;( 5 )麻玛乡江淮大酒店的旁边,有路通野狼谷,但去的人说路很短,采集 1-2 个小时就可以了。 图 10 勒布沟采集 所以,在勒布沟停留了 9 天,我一点都不觉得时间长,其实还可以再停留 4-5 天,把单头标本再尝试采一采,增加些数量。由于本次考察还有另外两个地点,所以尽量往前赶,勒布沟以后还可以再来。 图 11 勒布沟标牌 从勒布沟出发,我们到了山南地区的首府泽当镇(乃东县),雅鲁藏布江边的美丽城市。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晚上。晚上到泽当大桥,沙滩上许多甲虫,还有钩虾。 图 12 错那到泽当镇的半路上 在泽当镇,我们面临着两难选择,按计划应该去亚东,但天气预报显示亚东天天阴雨,气温在 5-13 度之间,显然不利于采集活动。所以临时决定去八一镇,如果再冷,可以进墨脱,无论墨脱下雨还是晴天,气温都在 20 度以上,虫子肯定是多的。 从山南到八一,我们走了两天,工作耽误行车外,还有限速和堵车。我们在朗县住了一个晚上,捉到了许多巨蟹蛛,个体有小孩的巴掌那么大,有毒,很吓人。 图 13 巨蟹蛛 朗县到米林、八一的沿路,虽然是干热河谷,但沿途有很多地方可以采集,几小片的植被,也可以干上几个小时,石下是蜗牛、甲虫和蜘蛛,花上是蜜蜂和小蜂。 图 14 扫网 图 15 中餐 八一镇也冷,附近的色季拉垭口还有没有融化的残雪。我们在色季拉垭口又埋了诱杯,捉到不少甲虫,在米林县安装了马来氏网,摆放了诱虫黄盘,也收获颇丰。 在八一镇停留两天,天气预报显示亚东的气温还没有上升。我们决定到通麦小镇,那里海拔更低,温度更高,从八一到排龙,再到通麦,那夺取无数人生命的通麦天险,被隧道和大桥代替,已不复存在。 图 16 排龙特大桥 通麦镇有一个乡村客栈,老板和老板娘非常热情,我们在此工作非常愉快。通麦的桥头有一条路通往易贡乡的路(通麦虽然名义上叫镇,但实际是一个村级单位,属于易贡乡)。里面有易贡地质公园,著名的易贡大塌方,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炸开时波涛汹涌,大水冲毁了当时的通麦大桥、甚至远在百里之外的解放大桥也被冲毁(估计印度损失也不会小)。在易贡路上,我捉到了梦寐以求的距甲。 图 17 距甲和寄主植物 两天后,我们再次商量去不去墨脱,最后大家的意见是:去。 2015 年 8 月已经在墨脱采集 20 天了,今年再进完全是无奈之举,不过不同的季节进入,可能有不同的收获,以往都是 8 月份,今年提早到 6 月中。这不,到了 80K 就捉了一种稀有的茎甲!而在凤仙花上,我们找到了三种拟叩甲! 图 18 茎甲 图 19 拟叩甲 在墨脱背崩,我们又见到了曾老五,老朋友见面,格外亲切。去年在这里,曾经 50 个小时连续下雨,但今年好多了,雨到下午就停了,晚上还给足时间,可以顺利灯诱,等躺到床上,雨又下起来。老天真赏脸! 图 20 背崩的竹节虫 出墨脱时,到 108K 看望了赖老板,也算是老朋友了,每次采集也没少给他添麻烦,去年他还从八一给我们背两个灯泡回来,解决了我们灯泡紧缺的尴尬。 由于 100K 的临时泥石流,我们堵了两三个小时才得以脱身。由于有了保通机械,现在墨脱路塌方、泥石流不再担心。除非象去年 53K ,整大段路基都没了,大型机械连干了 5 天才弄通,而墨脱县城的小白菜已涨到 12 块钱一斤了。 图 21 泥石流 到了波密,天已经黑了,加了油,继续赶往通麦。次日收了马网,回拉萨。 拉萨休整一天,次日准备去亚东,而司机的身份证迟迟没有拿到,由于亚东是边境,没有身份证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只有在甘孜州办事处等,还对工作人员发了一通火,下午 3 点才拿到证件,出发。傍晚路过羊卓雍错,捉了不少虫和钩虾。 图 22 羊卓雍错湖边 图 23 羊湖取样 夜宿浪卡子,这是一个海拔 4500 米的城市,睡觉很不舒服。但老板娘的态度很好,烧水做饭,体贴入微,大家稍感平衡。 从浪卡子到江孜县城(也就是西藏抗英非常出名的地方),再经过康马县到亚东,这一路都非常顺利,路况也非常好。可惜的是,地图上看到的大大的多庆湖,到跟前只有一点点水,其它地方完全干涸,牛羊都在湖底吃草游荡。 图 24. 多庆湖边 在帕里镇的前后,我们停留了两次,捉到了许多象鼻虫和步甲,蜜蜂也扫了不少,亚东已经不再多雨,变得阳光明媚,我们的运气很好。 住亚东教育宾馆,老板很好,服务非常到位。虽然只在这里住了三天,但收获还是巨大的,还破了队伍的一个记录:一晚上捉上千蛾子标本。 在亚东,有三条线可以一走: ( 1 )快到下亚东乡时,顺着大路( S204 公路)向右拐,继续上山,路的名字更改为亚乃公路,过寺庙,继续向上,过检查站、货场,可直通印度边境,我们没走那么远,过了货场,海拔已经快到 4000 米了,我们觉得到了亚东,更多地采低海拔的东西,而不是继续上高山,所以就退回来了; 图 25. 亚乃公路 ( 2 )从下亚东乡继续向下,过阿桑村,然后向左过桥,继续沿路走,逐渐上坡,可能走 5 公里以上,到达不丹边界。听说这是一个环路,可以继续走,到达亚东县城; 图 26. 阿桑村南 ( 3 )从帕里镇到康布乡,然后继续向南,也就是和 S204 近乎平行的一条乡村公路,这只是在地图上看到的路,由于时间紧迫,没有走通这条路,也只得留给下次。 从亚东出来,我们赶往日喀则,这沿路没有多少植被可以采集,除了农田和柳树,路边自然植被很少,到了日喀则也无心停留,沿国道 318 朝拉萨走,终于在天黑之前到达一个叫达竹卡的地方,这是一个停车住宿点,离日喀则市 77 公里,有几十家店铺和餐馆。三家旅馆,都一样差,我们住了一家最靠东边的,以便晚上去灯诱, 7 个男士一个房间, 2 个女士一个房间。累了,无所谓干净不干净,呼噜不呼噜的,这一夜睡的还算好。 图 27 达竹卡的招待所 达竹卡沿 318 国道到拉萨的路,很好走,我们没有直接回拉萨,而是趁天晴,把贡嘎、扎囊、泽当镇(乃东县)沿途的柽柳再扫一下,增加蜜蜂的标本数量。路过桑耶寺,我根本顾不上多看一眼,越过桑耶镇,遇到大片柽柳,狂扫。在泽当大桥边,又是柽柳的海洋,大家集中力量,干了半个小时,远处的乌云渐渐压上来了,等到雨滴开始飘下时,我们已经完工坐上车了。 图 28 柽柳 夜宿泽当镇。次日桑耶寺,好好看个究竟,该寺号称藏区第一寺庙,在藏传佛教界拥有崇高的地位 。我们慕名而来,只看到优美的环境、恢宏建筑、虔诚的信徒,但对于佛像、壁画、雕塑及其中的故事,则全然无知。 图 29 桑耶寺 图 30 手握转经筒的老人 从桑耶寺很快就回到拉萨,大家在市内逛了半天。次日又买了一些纪念品,坐火车,于 7 月 1 日早上回到北京。 考察主要地点(1.错那县,2.林芝县八一镇,3.墨脱县背崩乡,4.亚东县) (完)
8213 次阅读|19 个评论
热带西藏 2011-07-07 14:42
taodeng 2014-2-23 13:25
亚东 翠谷隔春山,氤氲水汽团。 倾盆浇夜雨,入画起晨岚。 草际花葩湿,枝头鸟雀欢。 回肠盘折路,小寺露云端。 林芝 周遭笼碧纱,巨柏发新芽。 比日青松叶,尼洋白浪花。 清凉负氧地,绚丽藏民家。 雅鲁南流去,空余佛掌沙。
个人分类: 行旅之诗|22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山口风云 2010-08-23 08:37
taodeng 2014-2-13 23:18
西藏 亚东 乃堆拉 到现在我都没有想明白,从亚东通往锡金的孔道要从海拔2700米的河谷翻越到4300米的山口。就是在柏油路面的盘旋道已经通往山口的现在,驾驶着大马力的越野车,仍然觉得相当困难。为什么不沿着康布麻曲而下,像樟木那样到海拔2000米的地方去贸易呢?今天的乃堆拉依然有两边的生意人在不辞辛苦地经营着,使亚东就像是一个骡马集市。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462 次阅读|0 个评论
春丕河谷 2010-08-18 21:52
taodeng 2014-2-13 23:17
西藏 亚东 下司马 在英国殖民者的得意岁月里,春丕河谷不光是他们觊觎中国领土的据点,还是在浪漫的下午茶中度过悠闲时光的好地方。西方的博物学家也到这里采集珍贵和多样的动植物标本,因此好些物种都是用“春丕”来命名的。河谷的风光与我们通常印象中的藏地完全不同,到了亚东你就会想到,还有九万平方公里物产更为丰富的领土在等待着收回。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57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帕里色彩 2010-08-16 10:34
taodeng 2014-2-13 23:16
西藏 亚东 帕里 东部的油菜花早已歇了,而在寒冷的喜马拉雅高地上,一片片金黄正开得灿烂。洁白耀眼的雪峰、火红夺目的屋顶、湛蓝通透的天空,与油菜花一道组成最绚丽的色彩组合。这些还不够,粉红的马先蒿和青紫的乌头更添上我们难得一见的颜料。村民的生活配合着自然的多彩,赛马大会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悠闲的牛群也在繁饰的石头房屋间穿行。
个人分类: 登山印象|2274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原神鹰
刘玉平 2008-7-12 17:43
( 歌曲向往神鹰 作词:扎西达娃 作曲:美郎多吉 演唱:亚东 ) URL: http://www.sgpmusic.net/admin/upload/music/20068656838549.wma * * * * * * 高 原 神 鹰 飞向西藏 5年前,有幸参加了国家973项目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带成矿作用,第一次踏上了西藏这片令人神往的圣土,主要考察了藏东铜多金属成矿带,该带的玉龙铜矿享有中国第一铜矿美誉。次年,再赴西藏考察了藏南伸展构造-成矿带。当时,青藏铁路尚未建成,是经由成都乘机进藏的。 自成都出发,先后飞越了邛崃山、大雪山、沙鲁里山、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等山脉,降落在与冈底斯山脉相交处的拉萨贡嘎机场。出发之前,在成都的几位朋友就谈到成都拉萨航线,蓝天白云下,奇峻的雪山、清澈的湖泊、苍莽的草原,真可谓一路美景。当我们乘坐的飞机翱翔在万米高空,轻盈的白云宛如洁白的哈达环绕身旁,连绵的雪山恰似绚烂的彩带一收眼底,湛蓝的湖泊好象镶嵌在高原之上的一颗颗蓝宝石,点缀着牛群羊群的碧绿草原如同铺在大地上的宏大唐卡翱翔在世界第三极之上,真有一种鹰击长空的豪情。此前,虽然多次乘坐飞机,却从未有过这种感受。 第一次进藏,依窗而坐,可惜途中天气变幻不定、屡遇云层,未能尽情饱览大自然的造化。第二次恰有好几个旅行团入藏,没能如愿要到靠窗的位子。 圣洁大高原,奇峰刺苍穹;何时能重游,尽赏您芳容? 途中播放了藏族歌手亚东演唱的《向往神鹰》,虽然这是一首多年前的老歌了,但此时此景却别有一番感受 藏族歌手亚东 亚东,生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全名叫尼玛泽仁亚东,藏语的意思是天晴了,长寿的太阳。16岁时,亚东参军,两年后退役参加工作。 1992年夏天,亚东下海成了歌手。当年,即自费灌制了一张专辑《游子的心》。该专辑一问世便引起轰动,半年发行60万盒。1995年,他以一曲《向往神鹰》在中央电视台荣获MTV金奖,成为当时流行歌坛的一颗明星,被誉为藏族通俗歌曲的第一人。此后,亚东先后录制出版《康巴汉子》、《妈妈的羊皮袄》、《向往神鹰》、《家园》、《天葬》、《羚羊的悲歌》等个人专辑;又参与了风靡一时的《唐古拉风》、《潇洒的康巴人》、《西藏的孩子》、《高原三星》等合集的录制;并在多部电视连续剧里担当主题曲主唱,如《尘埃落定》、《岗啦梅朵》等。 亚东的嗓音浑厚而明亮,声域宽广,歌曲体裁丰富多样,表达了不同的情感。他用饱含真情和思想的歌声,演绎对生活的理解:有的歌曲深沉悠扬,带着你的心走向美丽的草原雪山和遥远神秘的西藏;有的清远高亢,宛若盘旋辽阔天地间的雄鹰,沉浸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有的抒情婉转,像涓涓清泉缓缓流入的心田,给人以心灵的净化和精神的安宁。 藏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能歌善舞,通过艺术展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藏族歌舞享誉海内外,这也正应验了这句哲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主要参考资料来源:藏人文化网和搜狐等 http://music.tibetcul.com/yd/ , http://news.sohu.com/20050424/n225312586.shtml ) 拉萨贡嘎机场 拉萨贡嘎机场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贡嘎县甲竹林镇,坐落在壮丽的雅鲁藏布江南岸,海拔3600米,跑道长4000米,宽45米,机场等级4E,可供波音747、空中客车等大型飞机起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之一。2003年,贡嘎机场旅客吞吐量达70万人次。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地广人稀,地形地质复杂,是青藏高原的主体,高寒缺氧,气候恶劣,境内多高山,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被世界公认为飞行难度极高的空中禁区。然而,随着1956年当雄机场的建成通航,打开了通往西藏的空中大门。1965年3月1日民航拉萨航站组建成立,北京成都拉萨航线正式通航,真正揭开了这个地球第三极的神秘面纱。   52年来,空中金桥是西藏交通的重要力量,为新西藏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拉萨贡嘎机场自1965年开航以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机型由开航时的涡轮螺旋桨式伊尔18,到1983年被涡轮喷气式波音707机型取代,1992年更新为波音757,1998年11月又增加了A340大型客机;航线由通航时的一条增至目前的十多条,其中有一条拉萨加德满都国际航线,国内通航城市有北京、成都、上海、广州、重庆、西安、西宁、昆明、迪庆、昌都以及香港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888324.htm ) * * * * * * 本文图片版权均为本人所有,欢迎下载。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在未征得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用于其他用途,因此涉及到的侵权问题,本人将依法维权,特此郑重声明! (由于是五年前在机舱内用传统相机拍摄的,翻拍后效果不是很好。)
个人分类: 是那山谷的风|5280 次阅读|3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