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大爱无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双融共赢第一品牌:大爱缔造共赢格局,大智开辟双融途径。
geneculture 2016-4-4 19:36
双融(智慧驾驭金钱),共赢(大爱协调利益) 特邀报告人:邹晓辉Geneculture 第一批听众:大爱智慧产业联盟群成员 2016年4月3日备课,4日八点微信讲座 导读提要(1.引言,2.正文,3.结语) 1. 引言(目的与背景) 本报告旨在阐述这样一个道理:大爱缔造共赢格局,大智开辟双融途径。 回顾人类的思想进程,古希腊爱智慧的哲人,近现代人类大脑自然智力活动成了心理学和教育学关注的焦点,现当代计算机人工智能实际上不仅在心智哲学领域以强弱对立的两个极端进行了理性探讨,而且还分别以行为模拟、神经网络和认知符号三个进路深入展开了经验性尝试。为融智学从智慧、智力和智能三个交叉领域来高屋建瓴地融通融合奠定了基础。从自然语言的形式逻辑到算术语言的数理逻辑再到广义双语的序位逻辑,母语为汉语的融智学基本理论终于推进到了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前沿,形成了大爱育人和大智管人的基本格局。 2. 正文(2.1.大爱育人缔造共赢格局,2.2.大智管人开辟双融途径) 2.1. 大爱育人缔造共赢格局 在家庭,最大的爱莫过于母爱和父爱;在教堂,最大的爱莫过于上帝(神)之爱(其他宗教如佛主或菩萨,如真主,等等,各有各的归属)。对祖国、人民和人类的爱则属于社会之大爱,介于上述两类大爱之间。爱他人(比如兄弟姊妹之爱,父母之爱,恋人及夫妻之爱)与爱自己乃至爱心中的偶像直至宗教的爱,可以说给出了一个基本的伦理层次。真正的大爱,应该涵盖上述所有类型的爱。如果考虑社会市场经济中共赢的爱,那么,我建议从消费者、投智者、投资者、生产者、经营者等多类主体的共赢格局来考虑一种可各就各位且各取所需的利益分配格局。换句话说,就是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体现一种最实际的利国、利民、利己的爱,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作用不仅可重塑市场经济格局,而且,还可重构文明格局。 2.2. 大智管人开辟双融途径 市场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商品等于产品加服务。我从英美市场经济及其引领国际市场发展的理论和现实的五大经济要素(即天然资源、劳动力、技术、创业和管理的才干)的研究发现,五大融资要素的后三项智力要素细分后可提炼九级融智台阶(“意”灵感、思路、体系;“文”著作、专利、商标;“物” 样品、产品、商品),其特点在于企业文化、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中与人的身心密切关联的那部份以质、能、信息绞在一起的可称之为核心竞争力的无形资产,它表现为智权(区别于物权和债权),正是融智或智融的精髓之所在。双融就是融资与融智,其特征主要就是智慧务必驾驭金钱,而绝不能本末倒置,否则就会危机资金链,导致各式各样的旁氏骗局,通俗地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各式各样的自欺欺人。为了识别、避免甚至治理它及其各类变种就必须通过双创不断地开辟双融通途。 3. 结语(作用、价值和意义以及必要的注意事项) 以上围绕大爱智慧产业来讲如何做到双融共赢,为怎样做可预测的系统化的精准营销(上策)这个超越广告推销(下策)和普通营销(中策)的关键创新,也就是在双融方法与共赢目的上如何确保五类主体共赢(系列目标或利益协调)的具体双融途径。这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典型示例来分析。
个人分类: 理论与实践|9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只要心中充满爱,人间处处是春天
热度 4 hebingbing 2014-2-14 12:47
只要心中充满爱,人间处处是春天 罗帆老师 的博文“ 烦恼人生,希望犹存 ” 结尾表白 :她 从教27年,2004年被评为教授,2007年获得博导资格,但始终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今年,我最大的愿望是管院新楼建成,能走路上下班,并拥有一间独立的办公室。 只要怀有希望,等待并且创造,梦想就会成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2818do=blogid=766408 读了罗帆老师的这篇博文 “ 烦恼人生,希望犹存 ” 我真是大有感慨可发!! 老师简陋的办公室及花卉 假期我专程去看望了我最敬爱(以前学校的)老师,虽然她与 罗帆老师有着相似的工作经历,工作在一所不错的 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大学, 但她现在 仍然工作在年久未修的一间非独立的简陋的办公室里,但她爱岗敬业,默默无闻地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为学生们操劳,为社会奉献着爱心。这正如鲁迅所形容的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俯首敢为孺子牛” 的高操的精神境界,在当今时代实在是可歌可泣 .这 激励着后来人(我们)要有勇气冲破前进中的险阻,“激流勇进”“乘风破浪”“奋勇向前”—— 这些小花已经进入盛花期 台面上的小花是去年老师来学校的途中看见年迈的“老者”在寒冷的路边售卖,老师毫不犹豫慷慨解囊,索性地买下了这些“无名的花草”,为的是使售花的“老者”不继续停留在“风中颤栗”,尽早解脱回归家中。同时也把它作为学生(补充的)实验材料。暂存放在办公室的窗台上,工作偶闲给她们灌些水.据老师讲这些小花的适应性极强,假期有时一周多才浇上1次水,但她抗旱性极强,一个月前就已经进入花期了,花期持续长达1个多月之久...... 老师简陋的办公室 在当今“物欲横生”的年代,老师在这样的条件下仍能坚守着那样的生活信念与工作热情,真的是“难能可贵” !!...... 随后,我又来到老师的家中,在她的书房里我看到了观花植物(吉祥)“君子兰”,还有观叶植物“龙爪”“金钱树”,据讲这是老师去年从花卉博览会上买回的自己喜爱的花木,放在家中书房的一角精心呵护着。看,这株君子兰已经含苞待放了,再过10天这株君子兰就能够进入盛花期....... 老师书房中的君子兰(吉祥) 虽然现在外面正值“春寒料峭,残雪消融”,但在我老师的世界里,确早已经“春意盎然”了....... 老师书房中的花卉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与困难,她总是坦然面对;面对外界的“不公正的待遇” 她总能充满了包容与谅解.......坚信“只要心中充满爱,人间处处是春天 ” 。 真是 当之无愧的 “花中 之 君子” “ 玉立亭亭君子兰 ” 君子兰的品格 遒劲婀娜两相宜, 群卉群芳尽弃之。 春夏秋时全不变, 雪中风味更清奇。 ------ 郑板桥 似有“ 富贵不能淫 ,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气势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86287-691908.html
个人分类: 生活感悟|976 次阅读|4 个评论
记住这句至理名言:爱行千里 命无边际
热度 4 sqdai 2013-12-18 06:21
乔布斯无疑是当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综观他的人生,业绩辉煌,令人称羡。然而,在告别生命之前,他在想些什么?他有怎样的人生感悟?今晨读到一篇他的美文,就想贴出来与朋友们共享(见链接)。为便于大家欣赏,我把其中最精彩的话语加粗了。 人们常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乔布斯生前经常妙语连珠,而他的临终告白,更是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他的感悟,可用下面这些话来概括: 人的一生只要有 够 用的 财 富,就 该 去追求其他 与财 富无 关 的 , 应该 是更重要的 东 西,也 许 是感情,也 许 是 艺术 , 也 许 只是一 个儿时 的 梦 想。 无休止的追求 财 富只 会让 人 变 得 贪 婪和无趣, 变 成一 个变态 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 写 照。 …… 我生前 赢 得的所有 财 富我都无法 带 走,能 带 走的只有 记忆 中沉淀下 来 的 纯真 的感 动 以及和物 质 无 关 的 爱 和情感, 它们 无法否 认 也不 会 自己消失, 它们 才是人生 真 正的 财 富, 会 一直 随 着 你 、陪着 你 , 给你 力量和光明…… 人生最开 心的莫 过 于 财 富和理想能 够 相伴而行。 财 富 够 基本生活 开 支就行,多余出 来 的 财 富就 让它 去服 务 理想、服 务灵 魂、服 务 社 会 …… 爱 行千里、命无 边际 …… 说得实在太精辟了! 古往今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熙熙攘攘,无不想在世上更好地立足。很多人追求的是财富和地位,即使像乔布斯那样的伟大人物,也不能免俗,而且他的一生非常成功,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曾经叱咤商界,无往不胜,在别人眼里,我的人生当然是成功的典范。”且看我们周围的人群,不分老幼,有多少人每天享受着他施予的恩泽!但在他告别人生之际,他并不怎么开心,心里有着无穷的遗憾,因此发出生命的最后的呐喊: 要做到“ 爱 行千里、命无 边际 ”,要努力去“ 服 务 理想、服 务灵 魂、服 务 社 会 …… ”。 是的。财富,每个人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活着够用就行了;弥足珍贵的是情感,理想,倾心奉献。只有认清这一点,人生才能真正达到纯净的境界。 作为凡夫俗子,笔者觉得自己远未达到这样的境界。经常遇到的烦恼,还局限于个人或小圈子的利益,而不是与理想、灵魂、社会挂钩,还远未放把它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此时,我想起我的已故导师郭永怀先生,今年此月,是他牺牲 45 周年的日子。他告别人生时的年龄与乔布斯一样,也不到 60 岁。与乔布斯不同的是:他一生积累的财富十分有限。我们知道,他的夫人李佩教授把他俩的终生积蓄倾囊捐给中科院力学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总共也仅仅是几十万元!然而,他的人生不精彩吗?不!太精彩了!因为他毕生以事业为重,以工作为重,为了祖国的四化,他大爱无疆,奉献了他所能奉献的一切!作为学生、后辈,我们万分遗憾,都惋惜他的早逝;但作为他个人而言,他死而无憾。他可以自豪地说,我已经把自己的生命融化在对祖国的大爱中了。 因此,如今读乔布斯的临终感悟,我们自己应该大彻大悟,不再为名为利而烦恼、忧戚,更多地想到大爱,想到理想,想到奉献。 感谢乔布斯,感谢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我们的无价的启迪! 人生最开 心的莫 过 于 财 富和理想能 够 相伴而行。 写于 2013 年 12 月 18 日晨 【链接】乔布斯在病床上对人生的感悟 我曾经 叱咤商界,无往不 胜 ,在 别 人眼里,我的人生 当 然是成功的典范。但是除了工作,我的 乐 趣 并 不多,到后 来 , 财 富于我已 经变 成一 种习惯 的事 实 ,正如我 肥胖的身体——都是多余的 东 西 组 成。 此刻,在病床上,我频 繁地回 忆 起我自己的一生, 发现 曾 经让 我感到无限得意的所有社 会 名 誉 和 财 富,在即 将 到 来 的死亡面前已全部 变 得暗淡无光,毫无意 义 了。 我也在深夜里多次反问 自己,如果 我生前的一切被死亡重新估价后,已 经 失去了价 值 ,那 么 我 现 在最想要的是什 么 , 即我一生的金 钱 和名 誉 都 没 能 给 我的是什 么 ?有 没 有?黑暗中,我看着那些金 属检测仪 器 发 出的幽 绿 的光和 吱吱 的 声响 ,似乎感到死神 温热 的呼吸正向我靠 拢 。 现 在我明白了, 人的一生只要有 够 用的 财 富,就 该 去追求其他 与财 富无 关 的 , 应该 是更重要的 东 西,也 许 是感情,也 许 是 艺术 , 也 许 只是一 个儿时 的 梦 想。 无休止的追求 财 富只 会让 人 变 得 贪 婪和无趣, 变 成一 个变态 的怪物——正如我一生的 写 照。 上帝造人时 , 给 我 们 以丰富 的感官,是 为 了 让 我 们 去感受他 预设 在所有人心底的 爱 ,而不是 财 富 带来 的 虚 幻。 我生前 赢 得的所有 财 富我都无法 带 走,能 带 走的只有 记忆 中沉淀下 来 的 纯真 的感 动 以及和物 质 无 关 的 爱 和情感, 它们 无法否 认 也不 会 自己消失, 它们 才是人生 真 正的 财 富, 会 一直 随 着 你 、陪着 你 , 给你 力量和光明…… 人生最开 心的莫 过 于 财 富和理想能 够 相伴而行。 财 富 够 基本生活 开 支就行,多余出 来 的 财 富就 让它 去服 务 理想、服 务灵 魂、服 务 社 会 …… 爱 行千里、命无 边际 …… 你 想去 哪 里就去那里, 想登多高就去登多高…… 一切都在 你 的心里、在 你 的手里……在 你 的世界里…… 世界上什么 床最 贵 ? ——病床! 可以有人替 你开车 ,替 你赚钱 ,但 没 人替 你 生病!更不 会 有人能替 你 去死。 东 西 丢 了都可以找回 来 ,但是有一件 东 西 丢 了永 远 找不回 来 ,那就是生命。 一个 人走 进 手 术 室 时 才 发现还 有一本 书没 有 读 完,那叫 《健康人生》! ( 乔 布斯 ) http://blog.china50plus.com/blog/article_view.php?blog_id=1359msg_id=1108149
个人分类: 美文共享|6365 次阅读|7 个评论
欲说还休(2)——那些个风花雪月事
热度 7 szc009 2012-4-12 13:26
“人生无非就是风花雪月,少时想象下风花雪月,长时享受下风花雪月,老来回忆下风花雪月。”这是一位语文老师课堂上道出的人生哲学,与故友闲谈,聊起这么位老师。朋友说,真搞不懂为什么?10余年过去了,在江湖上转了一圈,持此人生哲学的还真有不少。俺也不懂,但可以翻译,看俺给直译成数学语言:人生是连续的,这个连续的空间为风花雪月。咋样?不懂也可以翻译的! 今天俺就依此花絮,谈“谈那些风花雪月事”,俺一般不谈,也谈不了,只是谈“谈”。这个是有些许差别的,就好像俺谈“谈恋爱”一样,而不是谈恋爱。俺要是谈“谈恋爱”,您总不至于说俺在谈恋爱吧? 俺一直觉得自己是倒霉并幸运着,而倒霉与幸运其实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西方有句话怎么说来着,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各有所好吧,佛从一粒沙里面看出了整个世界,所谓“一叶一菩提”。俺没有佛的修为,却也有一次 对自己来讲 比较幸运和神奇的经历: 那是一次中考前普通的语文考试,现在看来那次考试好像是特意为俺安排的一样,有一道10分的填空题,考的是鲁迅和陆游的诗句( 见附 ),全校只有俺一人得了满分,其他两百来号同学都是空白的。俺从没正儿八经去背过那些东西,也就俺多看了TA一眼,就记在心上了。鲁迅的诗在书后扩展阅读里,而陆游那句属于课外,也是俺无意间从老爸当年的课本里看到的。小时候家里仅有的藏书是老爸当年中学的教材,俺读高中之前最大的课外阅读量也就仅限于此了。之前俺的语文考试从没突破过65分,那次破天荒的整了个85分,当时也确实小小的激动了一下。记得俺同桌拿着俺的试卷,对着俺的脑袋琢磨了半天,冒出了一句: 你的脑袋确实比我的大 。 后来,有次隔壁班的语文老师,给我们代课,点我的名字喊我回答问题,完了说了句:你们班真是卧虎藏龙。那时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还没上映,确切说应该也还没开拍。而我们当时的导演——语文老师也拍不起,郭老师他每个月也就只有32.88人民币的工资,俺不知道是不是该叫工资,那时候其他跟他一样辛劳的老师基本工资好像是500人民币的样子。据说他做了20多年民办教师,那时候俺还没奔二,好像俺们毕业那年才转的正。俺也是那时候才晓得有个词叫“民办”,现在早耳熟能详了,不过那年俺还学会了另一个词语:“反映”。大家要是不嫌俺唠叨,俺就给大家分享下,这个也跟俺这位郭老师有关,俺不知道这件事是否伤过他的心,俺期待他不知道这么回事。 那时候,俺班上有个大小姐跟我们班主任“反映”,说语文课讲得不好,要求换老师。其实俺也是在班主任拿着我们班其他同学的课堂笔记,去请教了其他几个老师,问我们郭老师的课讲得如何之后,俺也才第一次听说,可以要求换老师。其他老师对郭老师的评价还是很高的,郭老师的教学年龄和待遇也是我们班主任当时跟我们说了,记得当时班主任刘老师最后这么说:“这事就到这儿了,你们好好读书,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土里藏不住夜明珠。”这事是在俺那次考试经历之前,那次俺莫名其妙的考了个第一,心底也想:还有人说俺老师教的不好吗?虽说俺也没攒足劲给俺老师争面子,也没想过。老实讲,俺也是在那次经历后,才喜欢上读书的。尤其是对国文的爱,绵延至今…… 附: 《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 我以我血荐轩辕 。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 , 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 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后记: “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许多事,也不想一一细数,有些人或许一笔带过,不愿意论短长,曲笔难达意,识与不识,终归烟消云散,待烟云再起,又是另一番春秋。
个人分类: 身边那些事|3871 次阅读|14 个评论
大爱无疆 – 记在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度过的一天
热度 2 xucq45 2012-1-15 11:13
2012.1.12,我 接受了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的讲学邀请,乘了一夜的火车,于早晨 6 点 45 抵达了佳木斯。康复医学院院长姜志梅教授等一行人亲到车站迎接。 由于医院和本人的工作安排,这一天的时间安排很近:上午参观医院和讨论几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标书。下午我做有关开展科研和基金申请的学术报告及座谈。当天晚上乘火车返回哈尔滨,姜志梅院长和佳木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淑秋院长亲自到火车站送行。真可谓为: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这转眼即逝的繁忙一天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大爱无疆。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的 前身是创建于 1987 年的黑龙江省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她是我国第一所从事脑性瘫痪防治、康复和研究的专门机构,其创始人李树春教授被人尊称为“中国脑瘫之父”。在李树春教授、李晓洁教授和姜志梅教授三代院领导的主持下,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有了长足发展, 现为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学会理事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康复医学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单位;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日本、英国、美国、荷兰、俄罗斯等国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现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 -- 佳木斯大学儿童神经康复实验室,护理学(康复)和康复治疗学两个本科专业。 我在参观中发现,这些残疾儿童在家长、社会和医护人员的关爱下过的很幸福。甚至我曾把那些和孩子相处如此融洽的医护人员,误认为是孩子的家长,对患儿的爱心实在令人感动!在这所医院,这种大爱不仅体现在对脑瘫和自闭症的患儿身上,也体现在对其他残疾人身上。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很大。但是,李晓洁教授(前院长)欣然将一位勤奋自强的严重小儿麻痹后遗症的病理生理学硕士留在医院的实验室工作。在我学术讲座时,那位身残志坚的男孩还提了不少问题。 愿我们将爱的接力棒一个一个传递下去,做到大爱无疆。 (一)参观医院 (二)讨论标书 (三)学术报告 如果想对 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有更多的了解,请下载浏览下列PDF文件: 佳大康复医学院简介.pdf
个人分类: 人生感悟|6369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永远荡漾在酉水河畔的爱
热度 1 zmpenguestc 2011-6-25 22:31
[转载]永远荡漾在酉水河畔的爱
永远荡漾在酉水河畔的爱 —— 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师德群像素描 他们确实并不伟大,行走大街如你我,他们确实很普通,一生平凡如沙砾。三十年来,但正是他们,却在艰难困苦中锻造出坚韧,在人生的无数坎坷曲折中彰显着赤诚,于平凡的教师职业生涯中演绎着人生的风采。他们是谁?他们就是默默耕耘在湖南省湘西民族贫困地区,无私奉献。在保靖民族中学,把真挚的爱和毕生的精力都全部奉献给了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教师们。 湖南保靖民族中学(老校门) 一、酉水情:永远传承的爱 湖南湘西多山。八面山、白云山、吕洞山、香火山、牛角山,一层层,一排排,从云贵高原一路向东,呼啸着,拥挤着,滚滚碾来。那山重重叠叠,莽莽苍苍,一路风光旖丽。千百年来,群山裹挟着贫穷,贫穷连缀着落后,也伴随着艰辛。湖南省湘西保靖民族中学就屹立在这块沟壑纵横,山峦重叠的土地上。 寻爱:觅求心灵的归宿 艰难的生活条件,本身就是一种挑战。能够来湘西到保靖,本身就需要一种勇气。在保靖民中,有那么一群人,他们说话间夹杂着其他地区的口音,有时候甚至于还需要借助手势来说明原因,可他们与湘西人地交流是那样的坦然和自如,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们。他们就是来自全省全国各地的民中籍异地教师。说真的,保靖民中并不是摇钱树,其待遇也不高。因为仅从 2005 年开始,湘西保靖县财政收入刚刚过亿元,老师们的工资也不过千元左右。即便是在湘西自治州,保靖县的人均收入也不是靠前的。那么,他们何以要千里迢迢挺进保靖民中,挑战艰难呢?还是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吧:我读高中的时候,我的老师就说,保靖民中是一个学习和工作的好地方,那儿才有家的感受……特级教师刘明玉如是说,刘明玉老师原本在邻县一所中学任教,在那里他工作了近十年。 2003 年 9 月,在朋友的举荐来,刘明玉老师举家来到保靖民中,第三年后成为保靖民中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中学特级教师。 王家海,张家界地区人,原本在邻近县一中教语文, 2004 年 11 月,慕名从邻近县一中来保靖民中,盛利华、杨永定夫妇,原本在当地一所条件优越的中学任教,当年广东一所中学以优厚条件的想聘用他们,后在王家海老师的引荐下,离开了邵阳地区的老家, 2005 年春来到保靖民中,并在民中安家落户。夏容豪老师是益阳市人, 1992 年从湖南城市学院物理系毕业,当年原本可以留在益阳,当看到学校关于湘西地区师资紧缺的宣传后,便主动向学校递交了申请报告,来到保靖工作。到保靖民中后,他看到湘西地区贫困落后的教育面貌,便又主动申请到吕洞山水田学区支教。其间有多所学校向他发出了邀请,他都委婉的拒绝了。他的心里,只有湘西这个大山,只有保靖民中这个家。何娜老师是岳阳地区的,原本在广东有一份很不错的事业,可在 2005 年 3 月,她却来到了保靖民中,用老师们的玩笑话说,她的确是来“支援湘西的”,因为她还在保靖成了家,她已经决意把自己的一生安在湘西保靖这块贫乏的土地上了,现在她早已融入了保靖民中这个大家庭。还有钱思成,张伟、丁迎花等老师,他们来自湖南甚至全国各地,他们怀惴着人生的梦想,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湘西,汇聚到保靖民中,成为保靖民中普通的一员。 最让民中师生感动是聂小站老师。她是姜高波老师的爱人,说起她来,有人替她感到惋惜,也有人为她而感动。聂老师原在四川内江师范学院,研究生学历,在内江师范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2006 年秋,聂小站替爱人姜高波找到工作,要求姜高波到四川去工作,姜高波当时很高兴,但很快他就犹豫了,说实在,四川那边的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加上两地分居多年,能和爱人团聚,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可是,当姜高波一走进民中校园,看到熟悉的校园环境,熟悉的同学,熟悉的的同事和朋友们,他又犹豫了,难道自己挚爱的校园就可以这样轻易地放弃?当晚,姜高波老师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久久没有给聂小站回电话。第二天,聂小站老师收到了姜高波的短信:“回来吧!我最爱的人,我离不开校园啊!这里才是你永远的家!”聂小站老师看着短信,忍不住泪流泉涌,这就是自己朝思幕想的爱人啊,既然如此,我又何苦要他背井离乡放弃他所钟爱的事业?于是,一个重大择抉在她心里断然形成,她决定,离开四川,回到爱人身边,回到家里去…… 2008 年秋学期,聂老师毅然放弃四川优厚的工作,调入保靖民中,现在高二年级教语文。 “这里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和谐的人文环境吸引着我们,这里的领导和师生们的热情与温暖融化了我们。在这里有一种归宿感,这里已经是我们的第二故乡!”王家海老师如是说。 挚爱:留守精神的家园 2005 年,随着高中入学高峰的到来,湘西地区部分高中师资紧缺,保靖周边县高级中学纷纷打出广告,许下郑重承诺高薪聘请高中教师,其中学科带头人最高的年薪可达 10 万元。面对如引高额回报,很多教师都跃跃欲试,尤其是优秀高中教师,个别学校还通过电话、朋友等方式,抛砖引玉,但都没有打动保靖民中老师们的心,要知道,在保靖民中,一年工资最高收入加上高考余元。 龙清平老师, 1989 年调入保靖民中,是位数学高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独树一帜,深得领导和师生们的厚爱,在州内高中很有声誉。 2005 年春季,保靖周边两年县的高级中学向龙清平老师发出了邀请函,准备高薪水聘请,但龙清平老师置之不理。因为他当时正在保靖民中高三年级 9 班,这个班是他从高一到高三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他和他的同学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只要一走出校门, 9 班同学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尽管欲请他的学校多次来电来信,龙清平老师都悄悄地把这些消息收藏了起来,当年高考,他班上同学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其中一个名叫黄林的同学还考入北京大学。 何尤华老师是一位在保靖民中工作 20 年的老教师,他性格豪爽,深受师生的尊敬,他曾有多次机会离开民中,但他都多次拒绝。记得五年前,他的一位朋友们曾推荐他去州直一所师范学校任职,那位朋友说,在高中任教苦得很,累得很,挣得几个钱也是劳命钱,不如跟他到中专学校混一混过日子。何尤华老师对他的朋友直说了六个字,“不想,不愿,不去,”那位朋友感到奇怪,连问为什么?何尤华老师说,不想,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到过离开学校;不愿,是因为他从来没有离开民中的愿望,不去,是因为即使别人用八抬大轿来迎接他他都不会走。他的朋友听了,连连感叹说,“有你们这么一个群体,保靖民中真是一块富地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没有理由上不去啊!” 刘劲松老师是一个很阳光的年青教师,精为充实,朝气蓬勃,善于和同学们交流,在思想方法、班主任工作研究和实践方面,堪称学校楷模,他的“周记思想交流”法已成为保靖民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学习的对象。 2004 年周边地区张家界市一所高中向他抛出了“红绣球”,意欲聘请他去该校从教,并委以管理干部待遇。该校在联系时声称,只要他点头同意,学校立即来人接。刘劲松老师在电话中拒绝了这所学校的好意。 2005 年,邻近县又有一所高级中学又以高薪聘请,并且连调动报告甚至相关手续都替他代办,可是刘劲松老师还是没有去。他的朋友们都感到有点遗憾,可刘老师哈哈一笑,这有什么值得想的?天经地义,谁叫我是保靖民中人呢? 诚爱:回报母校没有理由 “ 保靖是我的家乡,保靖民中是我的母校,是我事业的根,是我人生的归宿。回报母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1983 年从保靖民中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毕业后又回来的现任校长陈新华如是说。陈新华校长的话代表了保靖民中 80% 以上老师的心声,生于斯养于斯,拳拳赤子之心随处可见。 在保靖民中 1990 年编撰的校志上,笔者看到了这样一份历史资料:“近十年包送生名单: 陈志霜,女, 1986 从民中包送到湖南师大;龚锋杰,男, 1988 年从民中包送到吉首大学。”而现在,这两位当年成绩优异的包送生都从大学毕业后回母校当了老师,重复着当年老师的先路。其间有很多诱惑,他们都拒绝了。据不完全统计,在保靖民中 290 位教职工中,原本从保靖民中毕业后又返回母校的竟然占八成!在岗的教师中最大的有 59 岁了,年青的还有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的老师,例如彭继明、田宏春从湘潭大学毕业;田雪源, 2006 年从湖南师大毕业;杨刚, 2005 年从湖南师大中文毕业;还有李彬、龙婕等,年青教师在保靖民中占了近三分之二。 这里有必要说说这个李彬。李彬于 1999 年从保靖民中毕业, 2003 年大学毕业后就回到民中,与他原高中班主任老师站在同一个讲台上。在他进校之前,学校没有独立编写计算机程序网站的老师,所以学校就没有相关信息网站。李彬主动向领导请缨,不要学校花一分钱,用 10 天的时间把学校网站建立起来。立下军令状后,李彬坚持白天上好课,抽晚上时间来做网站,每天坚持加班到凌晨 3 点多钟,困了就在椅子上睡一会儿,遇到技术难题用手机打电话向外地的同学朋友们请教,一个星期下来,李彬的电话费猛增了 300 多元。网站建好后,很快主发挥了作用,一位在外多年的老校友,通过学校网站找到了近半个世纪未联系的同学。后来,学校相继建立了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建立了电子备课室和电子监控系统。 2005 年,保靖民中成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李彬老师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把高中比作人才的熔炉,那么学生就是人才的矿石,高中的老师则是“炼石”的工程师。不同的是,老师在为祖国“炼石”的过程中也冶炼了自身。对于保靖民中的老师们来说,夫妻或兄妹同时进入高三年级或甚至于同一个年级是常事。 2008 年高三,党总支书记曹钟云、彭秀勤夫妇和他们的女儿曹雅玲一家三口人同时进入高三,曹钟云老师教学生地理,彭秀勤老师教学生英语,女儿曹雅玲同在高三。当初,父母亲上课,女儿听课,一家人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过了不到一个月,这一家子才发觉有很多东西让他们喘不过来,就拿早餐来说,彭秀勤老师是上的是英语课,每天早上都有口语练习,待曹钟云书记备好了一天的课感到有点饿时才发现,哪里有什么早餐!于是一家人匆匆忙忙跑到食堂和学生一同就餐,有时赶不到食堂的餐就到校外卖一点点心填补一下肚子。只有到了节假日,一家人才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大饱一餐。 2008 年进入同时进入高三年级的还有教务主任彭利国,石利红夫妇,每天早上夫妇俩早上六点就起床,忙活了一整天后,直到晚上十一点多钟小两口才双双回家。在民中,夫妻搭档的还有副校长彭明忠、田清蓉夫妇、彭学军、张凤桃夫妇、彭家松、梁树勤夫妇。 “ 苦啊,真的很苦!”每当老师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总会遥望着蓝天深处,发出类似的感叹。数十年来,艰苦始终陪伴着保靖民族中学。由于资金困难,学校硬件日渐落后。 2003 年,高中生入学高峰到来,保靖民中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师资严重缺乏,老师严重地超负荷运转:从校级领导不管是党总支书记、副校长,还是普通教师,全部满工作量,尤其是班主任,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超过了 12 个小时,就是连担任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的曹钟云也累得整天唦哑着嗓子!党总支副书记彭家松除了满工作量上课,还担任高二年级组长和班主任,如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培优和转化后进生……这一切的一切,都沉重地压在这些当代愚公瘦弱的肩上。副校长何俊彪深有感触地说:“开始时还顶得住, 7 、 8 年后就不行了。一上午几节课下来,嗓子就发不出声音了,润喉片、金嗓子也相继失效,只好到医院作紧急治疗,针头一拔,明天还得上……” 。 就说校长陈新华吧,小时候就没有母亲,他和兄弟读书考大学全靠父亲种地卖菜……”父亲的艰难真是千头万绪,如山如潮。而作为校长的他,为了学校建设,有时从家门口过路都只能多看一眼,有时候陈新华真想回到家里好好陪父亲聊聊天,拉拉家常,可学校的事千头万绪,他只能把对父亲的感恩化作学校工作的动力,把思念的痛苦化为烟云,将烦恼染成彩霞,一心扑在学校的工作上!肩头,是沉沉的重任;心头,是深深的愧疚,还有疲惫的身躯,疲惫的心灵……用陈新华校长的话说,回报母校,付出没有理由啊! 二、酉水魂:永远凝固的爱 对于教师而言,疾病有时也是一种尺度,一种衡量其师德和精神的尺度。在自己重病甚至亲属重病的时候,依然能坚守讲台,甚至置生死于不顾,依然勤奋工作,忘我奉献,这是保靖民中教师最真实写照。事业成于艰辛,也许,在教学质量和教育科研方面,这里的老师与先进地区的老师之间,确实存在着差距。但要说起他们在离不开讲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来,恐怕要多出很多了。而且,其中的一些艰辛是闻所未闻甚至于让人感到沧然泪下。 真爱:那份让人掉泪的感动 张贵学老师,是保靖民中的一个奇迹,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完成了一位教师的三级跳。他原本是一个中师生, 1987 年从民师毕业,后通过参加自考,先后取得了专科、本科文凭, 2006 年到 2008 年连续高三, 08 年上高三 19 班和高三 20 班的数学课。他的课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深得学生们的赞赏。 2008 年 4 月份以来,他每天都感到下腹有阵痛,他都强忍着。有时痛得实在不行了,就让同学们自习一会儿,自己在趴在讲台一用手撑下,再继续上课。同学们见状,不忍心老师捂着肚子站在讲台上,叫老师休息一会儿,张老师说没事了,挺一下就过去了。这样支持了一个多月。 4 月下旬,一天下晚自习,疼痛又发作了,他只在走一阵歇一阵,张老师从寝室回到家里,已经 12 点钟了,他爱人见状,痛哭着叫张老师去一下医院,张老师说,学生只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现在是关键时刻,我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学生们耽误不起啊!他爱习只好让他坚持上课。 4 月 30 日,张贵学老师正在上课,突然感受到下腹一阵剧烈的疼痛,他浑身一下,脸色变得苍白,巨大的痛让他再也忍不住了,汗水大颗大颗地滴下来。同学们见状,纷纷站起来,男同学扶张老师办公室。老师们见状,纷纷前来探望张老师,只见瘦小的张老师被疼痛折腾得浑身都湿透了,衣服倦成了一团。老师们强烈要求张老师住院动手续,张老师挥挥手,说:不要麻烦大家,尤其是学生放不下,待高考完后再住院。同学们更是听张老师说完,流着泪要求张老师入院,他们说他们会好好复习,不会给老师增加负担的。在 08 届高三年级组长王家海老师和教务处的顾清松老师、高三年级刘劲松老师的强烈说服下,张老师答应动手续。五一假期过去了,张老师还必须住院观察一星期才能出院,可让医生们想不通的是,张老师强忍着痛出院了。 5 月 6 日,张老师出出在讲台上,脸色苍白的张老师站在讲台上时,高三 19 班和 20 班的同学整齐地站在座位上,用他们朴素的方式——掌声,欢迎张老师回到课堂上,还不少同这热泪盈眶,他们从张老师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爱,什么是付出。后来, 19 班考出了他们最好成绩:全班百分之百的同学考上了大学: 8 个同学上重本, 30 个同学上本二线, 13 个同学上本三线。黄成英老师,化学老师, 2007 年 11 月初因身体不适检查出有子宫癌。得知这一消息的黄老师没有告诉大家,继续坚持上课。一位老师从医院得知消息后告诉了大家,老师们才知道黄老师患病了。校长让黄老师去医院仔细检查,不要耽误病情。黄老师眼看同学们明年就毕业了,还有些知识点需要讲,就对校领导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待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们放假了再去医院检查也不迟。这样一直坚持到 12 月底。 2008 年 1 月初,黄老师感到越来越不舒服了,才前往上海红房子妇科肿瘤医院就诊。根据医嘱,此病必须在上海马上手续,否则癌细胞就要扩散至全身。黄老师在上海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月租费 3000 元的廉价病房,进行化疗。每一次化疗都让黄老师疼痛,头发大把大把地往下落。由于远在上海,黄老师感到十分孤独,她特别想念她年仅 11 岁的儿子和她的学生们。保靖民中的老师们知道黄老师的病情后,纷纷解囊相助,仅高三年级组老师们就捐了 6600 元,黄老师所任教的 5 班和 1 班的 110 名同学写了满满三大本祝福辞,学校委托高三年级刘劲松老师携黄老师正在念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和保靖民工师生们的祝福,来到上海探望黄老师。黄老师见到刘老师的第一句话就是,班上学生学习情况如何?会不会因为她分扰了同学们的学习情绪?当黄老师看到同学们充满深情的祝愿时。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教室,她禁不住泪水夺眶而出。黄老师知道,同学们祝福她也是在想她。她想在三月份以前完成第一阶段的化疗后争取回到教室上课。上海的专家们听了黄老师的想法后感到不可思议,因为根据专家们的解释,黄老师的肿瘤切片切到第 23 层还发现有癌细胞,病情比想象的还要严重的多,因此建议黄老师化疗后要好好休息,然后再做下一上治疗方案。可让上海的专家们想不到的是,黄老师治疗了四个月后,也就是 2008 年春学期开学后就久,黄老师们主动走上了讲台,还担任高一年级 9 班和 7 班两个班的教学任务。还有余荣繁老师 ,2008 年春 , 不慎骨折 , 稍稍有步好了 , 她就来上班了,田雪源老师, 2006 年参加工作,高一历史教师。 2008 月春不慎骨折 , 稍稍有步好了 , 她就来上班了;陈贞洁老师 ,2008 年春学期 , 患了重感昌 , 为了不影响上课 , 把药瓶带到办公室里,一边打针一边批改作业。 疼爱:那份让人欲哭无泪的孤独 田中平,高一年级 18 班班主任。在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眼里,田中平老师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每天从早上早操到晚上查寝室,他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深得老师们的信任和同学们的敬重。 2008 年 10 月底,期中考试前一天,田中平老师接到爱人从长沙打来的电话,爱人在电话里长哭不语,正在办公室里备课的田老师就明白了,压抑了许久地田中平老师顿感悲痛,忍不位仰面长号泪如雨下!泪眼婆娑中,田老师的直觉告诉他,他活泼可爱的女儿病情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他爱人在哽咽中告诉他,女儿患的是恶性脑瘤,湘雅附二医院的专家们善意的告诉她,女儿的瘤正长在脑颅骨正中间,手续风险很大,也很复杂,需先把脑积水倒流到腹腔中,待伤口愈合后,再做伽玛刀手续。田老师的女儿今年 11 岁,聪明伶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十月的一天她突然感到头晕,随即倒了下去。她的母亲得知消息后,向单位请了假,把女儿送到长沙检查,结果让她不敢想象,年幼的女儿竟然遭受如此大难。校领导很快得知田中平老师的女儿患病的消息,陈新华校长、曹钟云书记纷纷打电话安慰田老师,并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帮助。面对女儿的病情,田中平老师把一位父亲对女儿的爱深深埋在心里,仍然坚持给同学们上课,可他每天都吃不下饭,只要一静下来,他就想起女儿,想起远在长沙承受病魔打击的女儿。一连三天田老师都没有吃饭,形容枯稿,精神萎缩,何俊彪副校长担心田老师身心俱损,怕田中平老师承受不了解此次痛苦,再三安慰田中平老师要直面现实,勇敢地站起来,并要田中平老师安心陪同女儿去治病。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学校指派李军老师陪同田中平老师前往长沙。在长沙,面对憔悴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田中平老师号然长哭,因为他无法想象女儿在重病的折磨下是何等的痛苦。但是田老师的女儿很懂事,她依然露着甜美的笑脸,倒还宽慰父亲不要为她难过!在长沙去了四天后,田中平老师就和李军老师回来了,李军老师感到不解,田中平老师强忍住泪说,女儿的病想方设法治疗,但同学们的课一刻也不能耽搁! 也许,面对学校前面的滔滔酉水,可以看到她流泻干枯,但面对保靖民中的教师,能讲得完保靖民中老师们生活的艰辛与全心敬业、全心奉献的故事么?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啊!谁叫他们是保靖民中的老师呢? 三、酉水歌:永远流淌的爱 人们常说,教师与父母一样,都是用自己的心血,自己的实践、自己的爱来造人。与父母不同的是,老师需要面对更多更大的群体来塑造着人的灵魂。 严爱:精心育人才 凡学之道,严师最难。在这里,“严”是教师精神的一种体现。现高三年级组长、高三( 16 )班班主任彭图良老师,以严格要求学生著名。无论是从高一到高三,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他都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哪怕这位老师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侯德辉,八年级 2 班班主任,在学生一入校时就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在男生寝室里,她亲自为学生示范折被子、挂放衣物、摆设鞋袜等,教学生学生整理内容,简陋的寝室被她料理的简洁、整齐而又不失典雅,男生们敬佩地看着比自己还矮小的班主任老师,既感到不好意思,又充满了感激,调皮的男生们从心底里喜欢这个班主任,他们按照侯老师的要求,对寝室一日三查:即查卫生打扫干净了没有,查内务整齐了没有,查公物(门窗)关好了没有。一个月下来,该班的寝室卫生、内务整理及公物爱护三项指标位居全校第一。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励同学们热情,侯德辉每月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掏出 50 元奖励获得校优秀文明的寝室,尤其是家庭贫困的学生寝室,她还给予他人更多的奖励,最多的一次还奖励了 100 元。此举在同学们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很多同学说,因为侯老师的鼓励,我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及行为习惯。由于管理有方,侯德辉老师班上的寝室卫生、内务整理每月都稳居全校第一。语文教师何安琪,今年刚 58 岁,但是在师生们的记忆中,他似乎从来就没有年轻过。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而艰辛的工作,使他过早的衰老了。随便翻开他所任班级学生的作业本,你都会看到密密麻麻的批注,一个错别字,一个标点符号,他都从不放过。他对待教学工作,却从不马虎。三十年来,他写下的教学笔记、教案堆起来近一米高,而且一笔一划,工工整整。 在保靖民中,以严著称的老师可以随口说出,如数学老师龙清平、葛民彬,语文老师彭明忠、化学老师彭家松、物理老师李书印等,在学生中只要一提到他们的名字,无不让学生们感到肃然起敬。 慈爱:如春风雨露 刘劲松老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很有热情,“周记交流法”是他担任班主任工作并且使班工作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法宝。进入民中 6 年来,从高一到高三,他已经送走了四届毕业生,当了 6 年的班主任。在全校师生中,他的班主任工作是最富有特色的一个,因为学生们都很喜欢和他交流。对学生的周记,刘劲松老师不是简明扼要的审阅,而是把周记作为与学生心与心交流的工作,作他作为班主任工作的思想武器,有时候学生不经意在周记中流露出的一句话,刘劲松老师要揣摸好一阵子,写出的评语有比学生的周记要多,这让同学们感动不已,因为他们从刘老师用心凝结的文字中体会到了老师对他们真诚的爱和希望。陈微微,是 08 届高三 20 班学生,该同学大大咧咧,却又害怕失败。 2008 年 4 月的月考结束后,陈微微在她周记中只有一名话:我无法面对失败,我没有再一次面对失败的能力和勇气,可我真不知该何去何从。刘老师在她的后面接着批语:老师就站在你的身后,难道因为一次失败就让你从此一筹莫展?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走来,这才是当代青年人的风采!在刘老师的悉心引导下,该生从人生的迷茫中醒悟过来,最后考入了河北北方学院。 2008 年 11 月 27 日,星期四,是感恩节,刘劲松老师收到近百条短信,其中一条短信充满了感激:刘老师,感恩节快乐!要抬头站在人前,背后真得要吃很多苦。其实我是个软弱的人,每次遇到困难我都感觉没有出路,是你给了我很大勇力和信心,刘老师,每当在最紧张的时刻,我都会想起你给我的那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在节日的祝福中,带着深深的祝福和敬意,谢谢老师。这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名叫陈兴贵的同学发来的问候。陈兴贵是 08 届 20 班一个让老师头痛的学生,曾有一位女老师被他的恶作剧气哭过。正是这位自以为是的同学在高三时遇到了刘劲松老师,才把多年的心结解开,在高三最后的阶段,陈兴贵同学格外地努力,最后以 598 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由于细心的工作,刘老师的班级总是最有凝聚力的。 由于保靖民中是保靖县唯一的完全高中,既承担着向高校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还承担了全县普高的任务。学校生源素质和层次差距很大,有的学生品学兼优,十分突出,有的学生则起点很低,加之近些年以留守青少年为主,学习心理辅导极其需要加强。自 2003 年,学校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向健慧老师于 2001 年从湖南文理学院毕业,学校把这一重任交给了她。向健慧老师除了完成常规的教育教学重任,还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心理咨询。 2008 年高考前的一个晚上,向健慧老师突然接到一位女生的哭诉电话,该女生流着泪说,她不敢面对高考,想退学逃避,甚至于想到自杀。向健慧老师接到电话时感到十分震惊,马上就要高考了,一旦发生了不幸事件,不论对学生还是对学校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向健慧老师首先镇静下来,稳住该生的情绪后,把该生引到心理咨询室,和该生彻夜长谈。待该生心理平静下来后,向健慧老师把自己过来的人生感受与女生进行了交流,该女生在向老师的引导下,慢慢恢复了情绪,最后,经过一天的休息,该女生以饱满的姿态走进了高考考场,走进了大学校门。 2007 年以来,向健慧老师就收到求助电话 80 多次, 120 多封求助信,网上谈心纪录 500 余人次,在保靖民中,一个班主任就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一名任课教师就是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因为老师们的付出,年青气盛的少男少女们一颗颗受伤或迷茫的心慢慢走向了健康和成熟。 关爱:呵护如子女 对学生的关爱,有如父母之情。从学生一走进民中校园的那一天起,学生们无不感受到师德之光的温馨。 时间回转到 2008 年年初。自 1 月下旬开始,天气越来越冷。 1 月 24 日,湘西州教育局紧急通知各校,原定的高三期末质量检测推迟,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立即组织好学生防寒抗寒,并通知学生家长前来学校接学生回家。无法联系到学生家长,学校一定要保证学生不能挨冻挨饿。 1 月 22 日,高一高二学生已经放假。学校高三年级的 1146 名学生来自全县各个乡镇,还有少数来自龙山、古丈、花垣、吉首等周边县市。由于路面结冰,交通中断,保靖民族中学决定,启动应急预案,教师全员上岗,随时听候安排。 1 月 24 日,高三学生陆续离校。学校电话、班主任手机开始了超负荷运行,班主任老师手机 24 小时开通,随时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1 月 25 日中午,城镇 532 名学生全部安全到家,还有 614 名农村和少数外县籍学生滞留在学校。由于冰雪,全县 16 个乡镇中,偏远的清水坪镇、高寒的野竹坪及吕洞山区四个乡镇的电力设施几乎瘫痪,学校根本无法联系到学生家长。高三年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临近年关,学生回家心切,教师尽可能安抚好学生们的情绪。然而,更大的考验还在后边。学校所有的自来水管被冰冻,县自来水厂的饮用水无法送到学校,生活用车根本不能出车采购大米和蔬菜等生活用品。为保证学生一日三餐生活所需,学校总务处副主任桂兴树发动食堂工作人员上街采购,挑的挑,背的背,抬的抬;各班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主动到自来水厂为学生背水。校医务室医生背着药箱,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地检查学生身体情况,有感冒的学生,就立即打针吃药。 气温越来越低,零下 5 摄氏度,这是保靖 50 年来的最低温度。冰雪天气严峻考验着人们。 1 月 28 日下午,保靖县副县长龚迎春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对滞留学校的学生离校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乡镇一把手在家待命,由学校组织人员把学生送到各乡镇政府,再由乡镇政府组织或通知学生家长接学生回家。 1 月 29 日,学校根据学生所在乡镇,将高三年级老师分成 8 个组,护送学生回家。龙民健老师负责最远的吕洞山区葫芦镇、水田河镇和夯沙乡。这 3 个乡镇地处保靖县最南端,距保靖县城 120 公里。龙民健是水田河镇人,又曾在该镇中学当过校长,无论学生还是学生的家庭住址,他都了如指掌。但最大的困难是,这一组女生多达 22 人 , 为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他号召男生为女生服务,大同学为小同学服务,大家抄小路回去。一路上,大家齐声高歌《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走累了,在农家院落休息一下;渴了,喝山泉水;饿了,在农家购买干粮吃,然后继续上路。彭学军副校长主动申请带领阳朝乡 43 名学生回家。因为他腿脚有病,在翻越海拔 800 多米的南竹山时,脚下一溜,差点儿跌下山崖,手被冻得又红又肿。彭利国和彭明先老师负责水银和涂乍两个乡的 40 名学生。他们整整走了 8 个小时,彭利国的皮鞋磨破了底,他的双脚起了一串串血泡。由于路滑,他摔倒了好几次,雪化成了水,彭利国和彭明先的鞋子湿透了。 1 月 30 日下午, 8 条线路的领队教师从各乡镇打来电话,学生们全部安全到家。晚上 9 时,彭利国回到家里,脚都不能沾地了,但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因为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路人,都在说老师们真不错。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老师更尊重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雪灾,学校教师们用双手连接起一条安全通道,将 614 名滞留在学校的农村学生平安地送回家中。他们用责任和爱心,温暖了这个寒冬,也温暖了 614 名学生的心。学校教师护学生回家的事迹在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等国家媒体报道, 5 月,学校被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全省抗冰救灾先进集体”。 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 ,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 级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灾情始终连着保靖民中全体党员同志的心。学校召开班子会议,讨论为灾区人民做点什么实事。会上,有人提议到灾区去支教,有人提议领养一个灾区的孩子,还有人提议到灾区去抗震救灾。鉴于学校工作实际情况,会议决定当务之急就是发动全体党员同志捐款献爱心 , 及时地为灾区人民送上温暖。 5 月 16 日上午九点,学校在办公楼前举行了向灾区捐款仪式。学校党总支和行政班子成员带头捐款,全体师生员工也主动投入到捐款的行列中。龙先田老师捐款 1000 元,九年级( 1 )班向君赐同学把积攒了近三年的零用钱共 506 元捐给了灾区。在捐款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二次、三次返回来捐款,还有部分同学和老师不愿意留下姓名就悄悄地走开了捐款现场。捐款活动从上午九点到一直持续下午六点, 16 日当天,全体师生累计捐款达 83482 元。 5 月 26 日上午,党总支又在教学楼前举行了“情系地震灾区交纳‘特殊党费’”的党员捐款仪式。党总书记曹钟云又带头捐款 300 元,校长兼副书记陈新华、副书记彭家松各捐款 200 元。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党员教师纷纷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刘劲松老师捐款 200 元,向泽凤老师捐款 200 元,大家你 200 元我 100 元他 50 元,把对灾区人民的爱心款投进了募捐箱。年青的党员向亚琼远在上海,她托自己的母亲把 200 元爱心款献给了灾区。在外地出差的党员桂兴树听说学校党总支正在交纳“特殊党费”,他打电话托自己的爱人代捐了 100 元。离退休老党员吴壮行刚刚从长沙回来,看到学校党总支的活动,行李都没有放回家,就掏出 100 元捐进了募捐箱。身患鼻炎癌的老党员胡德厚,因为多年的治疗,家中一贫如洗,现在每天都要花 300 多元的医药费。他得知党总支的活动后,来到募捐箱前,把 100 元爱心款投了进去。 26 日短短的一个上午,学校党总支 60 名党员共缴纳“特殊党费” 5115 元。 助学:无声的爱 保靖县有 29 万人,土家族、苗族少数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 85% ,且分散在保靖的穷乡僻壤中。为了解决贫困学生的入学,保靖民中设立了贫困生救助中心,专门负责救助事项。据该校贫困生救助中心提供的数据, 2007 年救助贫困大学生 150 余人次,救助贫困高中生 1000 余人次,发放贫困生救助金 200 余万元。救助中心专干何娜每年 7 至 8 月要深入到全县各乡镇调查摸底。 2008 年暑假,无论是在保靖最偏远的苗寨如葫芦镇、夯沙乡,还是最贫困的土家山村普戎镇、野竹坪镇,她背着一个水壶,只身一人跋山涉水,整整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走访了 140 名贫困大学生的家庭。碗米坡镇的彭鹏是个孤儿,自小就和爷爷生活在一起,可他的爷爷年岁已高,不能为期提供足够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从高一年级起,学校救助中心就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如碗米破电站等,给他每年 3000 元的生活救助。 2008 年 7 月,彭鹏接到了中国石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的爷爷拄着拐杖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到学校,学校救助中心四处为其联系,最后,碗米坡电站彭鹏捐款 2000 元,保靖万佳超市陈老板愿意拿出 4 万元解决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费用。彭鹏的大学费用解决了,他 70 岁的老爷爷感动的直流眼泪,第二天他又专程来到学校,从尼龙袋子里掏出一只老母鸡,送给救助中心。 副校长彭一慧坚持每年救助两名学生, 2008 年给高一年级彭双艳 537 元,给高二 11 班龙海波生活费 500 元。老教师何安琪今年 58 岁了,在 07 届高三年级,他资助的学生就有 9 班的彭俊、 6 班的张强、 9 班的吴少竹等同学,每生获生活资助 1000 元,这三名同学都以优秀成绩考入了大学。学校考虑到何老师年岁已大,便安排他在高二年级带一班的语文,何安琪老师二话没说就走进了课堂,据了解,每到一年新的年级,何老师都要坚持 2 名资助有困难的学生。 刘劲松老师和他的同学一起创办了一个“向日葵助学金”,每年筹集资金 10000 多元救助学生,三年时间已救助学生 20 余人。 2006 届学生罗正坤,家里相当贫困。刘老师每个月给他提供 100 元生活费,帮助他完成了高三学业。当他以优异成绩考入长沙理工大学后,因学费不够无法上学,刘老师又给他资助了 2000 元学费。 2007 届学生龙晓勤父母关系不好,处于离婚阶段,对他不闻不问。刘老师每个月给按时提供生活费,并且主动和他父母联系,取得了他父母对他学习的支持,让他最终完成了高三学业,考起了怀化学院。 自古湘西以山为名。在这片从浩如烟海的山脉中,蕴藏着多少感动啊!正是因为这许多的感动,我才不顾自己的笨拙与木讷,给大家讲了这个故事。也许,从我的讲述中,您只读出了平凡;或者,您也读出了某种崇高。但无论您从中读出了什么,保靖民族中学的老师们依然无怨无悔地努力工作着。他们依然像昨天那样,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毕生的精力,默默地诠释着“师德”的内涵与精神,演绎着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我只想再对他们说一句话:师爱,永远如山。(徐永生) 转自: 永远荡漾在酉水河畔的爱 —— 改革开放三十年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师德群像素描
个人分类: 经典收藏|22154 次阅读|2 个评论
大爱无疆
BaoHaifei 2010-8-2 09:19
大爱无疆 鲍海飞  2010-8-2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总能让我们涌动一份思乡之情,那是绿叶对根的情义。然而,你再看看那奔腾的大海和绵延的海岸,那海水无尽的奔腾、汹涌澎湃,浪里来,浪里去,潮来朝往,海水击打海岸,卷起的何止千堆雪!那大海和海岸千万年的相守、磨砺,一动一静,一唱一和。任海水澎湃,那弯弯曲曲的海岸有多宽广的胸怀!谁能说还有比这更大的挚爱、忠诚和奉献。 挚爱 Devotion Robert Frost The heart can think of no devotion Greater than being shore to ocean - Holding the curve of one position, Counting an endless repetition. 心难道出有何爱, 能够胜过岸对海 - 固守持一绵绵延, 默数无尽浪打拍。 其实,那是多少的砺炼无尽浪打拍。
个人分类: 英诗译|3797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