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剖腹产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从自行剖腹产的案例思考人类
热度 1 beckzl 2018-3-12 00:55
本内容由【SME】公众号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乏勇士。   在很多文学或影视作品当中,总会看到中弹的主角自行取出子弹彰显英勇。   这种明明可以求医却非要为了英勇而英勇的行为显然不是那么真实。      不过这种自行做取子弹手术至少听起来还有点可行性,历史上也不乏经典的例子。   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女性假扮男人参军打仗,不幸在一场战役中大腿中弹。   按理来说应该是去找军医的,可是他担心被军医发现自己是个女人,把她赶出军队。   最终只好自己用小刀将自己腿上的子弹挖了出来,成就了一段传奇。      然而这种自体手术只能算是历史上众多案例中的小儿科。   有很多医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考虑自己进行手术。   最经典的一例发生在南极。一位医生独自守在考察站照着镜子给自己完成了切除阑尾的手术。      而最传奇的要数发生在墨西哥农村的一次自行剖腹产手术。    手术的实施人只是一名农村妇女,没有医学知识,也没有良好的卫生条件。    有的只是保全孩子的决心和过人的胆量。 ____________   在墨西哥偏远的小镇,有一位平凡的母亲Inés Ramírez。   她养育着7个孩子,与丈夫一起种田为生,勉强支撑着生活。      墨西哥贫穷的农村   这一次她又一次怀孕了,作为一个已经生下了7胎的妈妈,临产的这些征兆已经是烂熟于心了。   但是她还是有些担心,因为最近的助产士都离这里80公里远,去医院更是要8个小时。   可是此时她的肚子已经开始阵痛了,条件已经不允许她去寻求他人的帮助了。      前几次生产都是靠丈夫的帮忙,但是这一次丈夫恰好跑到酒馆里喝酒,寻不见踪影。   Inés Ramírez心里总有一种侥幸,这一次应该不会比之前更困难吧。   于是她自己在家里独自一个人努力。   然而,阵痛持续了12个小时,时间已经来到了半夜,没有半点进展。    Inés Ramírez      她的心开始慌了,虽然已经有了7次成功的分娩经历,可最近一次的失败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两年多前,她第八次怀孕,生产时的情况与这一次如出一辙。   出现产痛之后迟迟无法分娩,最终由于生产迟滞导致孩子胎死腹中。   那一次丧子之痛让Inés Ramírez非常难过,也非常内疚。   孩子是无辜的,作为妈妈她自然会非常责备自己。      而这一次,又出现了上次难产的状况,可她却不能再一次眼睁睁看着肚子里的孩子又一次夭折。    “我无法再一次地忍受丧子之痛。假如我的孩子会死,那我决定也要一起死。但假如他可以长大,我也要陪他看他长大。”   Inés Ramírez做了一个听起来有些惊悚的决定——自己剖腹产子。   她一个农村妇女不懂得任何医学知识,但是她宰过不少动物,起码知道如何下刀。      她步履蹒跚地走向厨房,抽出一把15厘米的菜刀,又喝了三杯丈夫的烈酒。   她抓起菜刀,从肋骨底部下刀,一直划到了耻骨处,剖开了一个足足17厘米大口子。   但是,切开了皮肤仅仅算是第一步,接下来是更痛苦的脂肪层、肌肉层,最后才到子宫。   InésRamírez像是在屠宰牲口一样,一刀刀仔细地划开各层组织,强忍着伤口的剧痛和产痛。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她终于割开了自己的子宫,找到了赖在肚子里的小男婴。   她用尽最后的力气把孩子从子宫里拉出来,并剪断了他的脐带。   听见孩子发出了健康有力的啼哭声,她终于松了一口气,立马就昏迷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Inés Ramírez再度醒了过来,看到自己还敞开着的肚子,又看看已经安全了的儿子,终于想起了自己的危险。      她让自己6岁的孩子出门求救,自己则用衣服把肚子绑住,以免肠子掉到地上。   足足等了7个小时,孩子才带着村里的一个医疗助手和另一个男人回来。   两人看到Inés Ramírez的样子都惊呆了,虽然母子两人此时神志都十分清醒,但是肠子都已经挂在肚子之外了。      于是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把肠子塞回到肚子里头,用缝衣针草草地缝合起来,赶忙把她送往8个小时车程外的医院去。   到了医院,医生也一脸惊讶,马上安排了手术,先缝合好子宫的伤口, 结扎了输卵管。   在仔细清洗了她的腹腔,一层层地缝合好,最后还用上了三种抗生素,防止感染。    Inés Ramírez被缝合好的肚子      手术后的Inés Ramírez虽然鼻子还插着管无法进食,却已经给孩子喂上了奶。   然而她自己的恢复状况却并不理想,医生又一次开腹检查才找到了症结。   十天之后,Inés Ramírez母子平安出院,成为了一段无法复制的传奇。      InésRamírez的经历也许听起来十分惊悚,但历史上最初的剖腹产可不像如今这样,同样也是充满了血泪。   曾经的剖腹产并不是能给产妇选择的选项,而是用于产妇死亡后取出胎儿的。   罗马帝国在公元前700多年就颁布了关于剖腹产的法令,规定在孕妇分娩死亡后,医师必须将胎儿取出。      但孕妇死亡之后,胎儿的存活时间只有5-20分钟,即使能够及时取出也都非死即残。   有记载的一例成功的剖腹产实际上和Inés Ramírez的经历有些类似。   大概在1500年代,一个屠夫的妻子难产,他请来巫婆施法但并没有任何效果。   情急之下,屠夫拿起了自己的杀猪刀,凭借多年来累积的杀猪经验顺利地帮助妻子取出了胎儿,而妻子也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      此后,给活人剖腹产的做法才慢慢普及开来。   但在连细菌都不曾知晓的年代,剖腹产后能存活下来只能算是奇迹中的奇迹。   更多的案例是产妇在伤口缝合后引发感染或大出血,没有几个能幸存下来。   随着医学的发展,剖腹产从一项风险非常大的急救手术变成了产前孕妇可选的安全操作。      然而如今剖腹产因为操作方便、产妇痛苦低等因素,比例甚至有超过自然分娩的可能。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剖腹产的比例高达46.5%。   当然中国也有中国的特殊情况,只生一个让很多家庭过度“关爱”胎儿。   例如在怀孕期间大量进补,生怕孩子营养跟不上,结果把孩子养成了巨大儿。      巨大儿几乎无法进行自然分娩,必须要剖腹产。   再加上只生一个的计划,剖腹产对二胎生产的影响也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导致剖腹产滥用的客观原因。   过去认为剖腹产比自然分娩要更有优势,产妇和医院上方都更加省事,甚至有观点认为剖腹产下的胎儿更健康。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剖腹产对胎儿和孕妇都并非无害。      2012年5月末的《儿童疾病档案》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 剖腹产的孩子在三岁时出现超重症状的几率是顺产的两倍 。   研究对美国波士顿的1255名婴儿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剖腹产的孩子中有17.5%在三岁时超重。   而顺产的孩子中三岁时超重的只有7.5%。   另一项更早的研究则发现 剖腹产会导致孩子日后更容易发生喘息性疾病 。      这些都被认为与生产时胎儿有无充分接受到来自母亲的菌群相关。   Inés Ramírez这位传奇母亲的事例其实引出了一个非常深层次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剖腹产这种非自然的生产方式。   它除了充当难产时的紧急救治手段之外,是否能作为非必要时的方案被实施?      我们知道与生殖相关的性状自然界中是最受容易被自然筛选的。   胎儿或产妇如果出现了不利于生产的性状很容易一尸两命,被残酷地淘汰。   例如产道狭窄、婴儿头部过大等,近来的调查研究发现现代新生儿头部大小已经发生了显著增长。      但我们身为人类,当然不能眼睁睁地任残忍发生,我们有昌明的医学可以拯救这些弱势群体。   然而我们的科学力量可能过于强大,甚至左右了这些缺陷的淘汰。    可原本施加于个体的残忍又会不会被积攒至整个人类群体之上呢?    *参考资料   白映俞、劉育志.勇敢傳說─自行剖腹產子的母親.泛科學, 2013/01/23.   秦惠基.剖腹产率上升的利和弊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87(03):136-137.   阮小明.剖腹产历史溯源 .医学与哲学,1993(08):49-50.   胡雯雯.剖腹产的孩子易超重 .发展,2012(08):63.   李亚男. 剖腹产对日后发生喘息性疾病的影响 .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儿科呼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12:1.   葛岩.首次剖腹产切口的选择对二次剖腹产手术的影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08):55-57.
5979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产妇坠楼事件看,与任何机构打交道时都需要自己全程影音记录
wya 2017-9-7 02:02
关于榆林产妇坠楼事件,有几点疑问: 1、即使产妇签署了授权书,在产妇被麻醉前后的清醒状态下,治疗决策权究竟是属于产妇还是被授权的亲属? 2、在产妇脱离亲属照顾,进入隔离区的待产室期间,产妇的监护责任是属于亲属还是医院?备用手术室是否应配备门锁、门禁或门卫,以防外人随意进入,破坏设施或无菌环境? 3、由于一个护士平均要护理2.5个病人,是否就可以对剩余的1.5个病人不用负担任何责任?比如A病人出了事,她就可以说我在护理B病人,B病人出了事,她可以说我在处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如此推断,她可以不负担任何责任。 4、产妇对亲属跪下的动作就只能被解释为:请求家属同意剖腹产?没有其他任何可能性?当医院发现患者可能被亲属胁迫无法表达自己真实意愿时,是否有责任报警或直接征求患者的意见后进行剖腹产?难道医护人员看到这种情况,只能束手等待?国外看见邻居孩子被打都可以报警,因为他们懂法,知道应该保护谁的权利不受侵犯,我们的医护人员只懂按照家属的意思治病救人?是否该给医护人员上一次基本法律和人权课程? 5、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顺产或剖腹产请求,以及医护人员对该请求的处置意见,医疗档案是否应该有所记录?特别是当医患双方意见不一致时,是否应该清晰、明确记录该处置过程? 6、上级管理部门对医院是否 有顺产率的考核或建议指标? 看来,当双方各执一词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确定谁在撒谎的,只能靠自己全程录音录像! 当法律法规 没有赋予弱势群体举证倒置权利 时,自行记录应该变成每个公民的常态化行为! http://news.ifeng.com/a/20170906/51892395_0.shtml 此外,榆林市第一医院提供的外科护理记录(即前述产程记录单)显示,8月31日17:30左右,产妇马某宫口近全,患者极不配合, 要求剖宫产 ,给予心理安慰,同时给家属交代一次,家属表示理解,拒绝手术,继续观察;此后,当日18:05,患者自行走出待产房,经医护人员劝解后,由家属陪同送回产房,家属仍拒绝手术;当日19:19,患者仍不配合,再次走出待产房,再次由医护人员劝解后, 产妇仍坚决要求剖宫产 ,家属仍拒绝手术,并陪同产妇送回产房。 (产妇本人两次坚决要求剖宫产,此时医院就该遵从患者本人意愿开始治疗,而不应该以家属意见为准!此为过错一!) 刘晔建议,该记录是打印版,医院可进一步出示家属的签字。 “授权”之问 该事件中,医院和家属双方都认同,产妇马某曾多次要求进行剖腹产。但事实是,产妇马某自己的这一决定,始终未被认可。 (患者的决策权和处置权被医院漠视!) 9月5日,榆林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家属不同意产妇剖宫产(也叫剖腹产),而延先生是产妇的丈夫,也是她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该负责人表示,顺产,医院收费一两千元,医疗保险几乎可以全部报销;剖腹产,医院收费七八千元,医疗保险只报销一半多。如果家属要求剖腹产,于公于私,医院都不太会拒绝。 榆林市第一医院提供的授权委托书显示,委托人(即产妇马某)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决定在榆林一院住院期间授权延壮壮(马某丈夫)为委托代理人,委托权限包括:选择和决定前述有关医疗活动的同意书。 在8月30日签署的该文件上,马某、延先生和主治医师李瑞琴都签了名。 该负责人提供的文字材料称,产妇入院时签署了该《授权委托书》,授权其丈夫全权负责签署一切相关文书。在她本人未撤回授权,且未出现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时, 未征得被授权人同意,医院无权改变生产方式。 (医院是法盲?知情同意和授权的关系不懂吗?患者只委托了签署文书权利,没有委托自己清醒时的决策权吧?医护人员没有经过法律培训,看不懂自己制定的法律文书,此为过错二!) 律师刘晔表示,委托代理人要根据委托人的意愿来行动。如果委托代理人违背委托人的意愿,该授权委托书应当视为自动失效;当两人出现矛盾时,以委托人的意愿为准。 主治医生被停职 9月5日下午,榆林第一医院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产妇马某坠亡前, 尚在待产状态,因此不能使用镇痛药物,而其疼痛也尚未达到峰值。 前述院方负责人还表示,马某的主治医师李瑞琴在该事件发生后,已经被停职了,目前正全力配合警方调查。 据该负责人介绍,产妇马某发生坠楼的窗户位于医院妇产科的分娩中心。这个分娩中心很大,包括待产室、产室、手术室、备用手术室等,是一个很大的区域。家属都在分娩中心门外等候。产妇马某是在备用手术室的窗户那儿跳的楼,是五楼的一个窗户。 该负责人提供的资料称,事发处窗台高1.3米,符合建筑安全规范,不具备意外坠落的条件。之所以事发区域的窗户没有安装防盗窗,是因为消防法明确规定,医院、学校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门窗不得设置阻碍救火和人员撤离的障碍。 (窗户不能加护栏,门上也不能加个锁或门禁吗?医院对隔离区内的设施没有监管措施,无法防止非法闯入,此为过错三!) 榆林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和绥德县公安局政工科工作人员均向澎湃新闻证实,警方勘察后认定,排除他杀,马某系自杀身亡。院方前述负责人5日晚向澎湃新闻表示,该院刚刚收到绥德县公安局出具的关于上述勘察结论的书面报告。他没有透露关于该报告的更多信息。 该负责人说,待产室和产室跟备用手术室隔着一个两三米宽的走廊, 但同在分娩中心里,家属不能进入, 也没有监控。 (既然家属不能进入,监护责任就只能属于医院!) 5日深夜,榆林市第一医院官方发布《关于8.31产妇跳楼事件有关情况的再次说明》称, 产妇马某系成年人,且无精神病史, 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即使在待产室内医院也无权限制其人身自由;一般产妇顺产的产程长达数小时,中途多数会起身在分娩中心外与家属谈话或散步助产;该产妇曾多次走出分娩中心与家属沟通,因此其最后一次走出待产室时, 助产士未料到 该产妇会进入待产室对面的备用手术室跳楼身亡。 (既然医院承认患者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就知道可以为自己身体进行决策!助产士未能料到产妇独自活动的严重后果,此为过错四!) 当然,家属一再漠视患者要求,没有及时、果断、坚决的要求医院采取剖宫产或缓解疼痛措施,是有一定的瑕疵的,但法律责任应该属于哪一方,本身已经很清楚! 其实,还有个问题就是:究竟谁在说谎??? 8月31日,在陕西榆林市第一医院,待产孕妇马某跳楼自杀身亡,一尸两命。 事件发生后,医院发表声明称,院方之前向产妇、家属建议实施剖宫产,然而 家属坚持顺产 ,并在《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表示希望顺产。 而另据媒体报道,马某的丈夫延先生并不认可这份声明,他说他曾主动跟医生说,她疼的话就剖腹产。 但医生说,检查后产妇一切正常,快要生了,不用剖腹产。 (刚入院时,患者或家属可能是要求顺产。但两次患者下跪后,家属是否有所动摇?是否建议过医院进行剖宫产?医生是否拒绝过剖宫产?医院是否应该对此承担举证责任而不只是空口无凭?) http://www.xwtoutiao.cn/p/sqpiueez/ 每日人物:视频中孕妇是下跪还是蹲下? 杨主任:看了整个视频, 你认为是下跪还是疼痛就看你的态度了,就比如电视剧一样,我觉得是喜剧,你觉得是悲剧。这都是主观判断,没有声音的。 我认为是向家属乞求的姿态,疼痛到支撑不了那种感觉。从我们整个医护人员的反应来看,她是跟家属说能不能快点,她已经受不了,就给家属提这样的要求。 每日人物:医生有没有主动跟患者说要换成剖腹产? 杨主任:如果有医学常识的话,临床诊断这是一个巨大儿,正常婴儿头径(胎儿头部左右两侧之间最宽部位的长度)9.1公分,他9.9公分,所以医生和护士会时时刻刻按照医疗准则跟他们说可能生产不利,可能要剖腹产。医生和护士随时都要和患者联系这些问题,医护人员肯定会说什么方法好,什么生产方式顺利。 但这都是口头的,没有记录的 ,如果病人对这个怀疑的话,那也可以怀疑。但现在的医患关系这么紧张,不要把这些问题当做染剂。 每日人物:医生是什么时候跟患者说的要换成剖腹产? 杨主任:我从资料上查的,(只有)部分资料,因为很多资料都被公安局封锁了。第一是知情同意书上患者家属写了字,规避风险的事大家都能看得到。第二就是患者到待产室的时候,应该是31号的下午,不能具体说什么时候,不太确定。那时候她已经开始痛了,所以 医生就说等会可能需要剖腹产。 (每个人对疼痛的感觉和耐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医生护士能等待,患者往往等不了,因为疼痛不在医护人员身上!对患者感受的漠视,没有同情心,无法及时减轻患者病痛,才是医患矛盾的核心!) 每日人物:医院要先征求家属的同意才能剖腹产? 杨主任:对。医院现在的医疗程序和二三十年前的程序不同, 三十年前我可以根据我的方法治疗,现在治疗做手术,用什么方式做、哪种治疗方式,由病人选择 ,如果不按病人的意愿操作,医院和医生要负完全责任。医疗不能违背患者和家属意愿,这是医院的原则问题,但就这样,医患矛盾还这么严重。 (医患矛盾的根源之一就是医院没有时间去向患者及家属认真、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措施,也没有严格遵循患者的决策权!一两句话打发或等待观察就是习惯性做法。) 每日人物:为什么不问孕妇,一定要听她家属的? 杨主任:入院的时候会有一个委托协议, 孕妇在麻醉过程中没有自主能力,要有个人给你当委托人 ,签这个协议。 每日人物:但是她当时在清醒状态。 杨主任: 这和清醒不清醒无关,都要签监护人的协议。 因为在医院做手术,医院都会问主意由谁决定,比如我爸爸、我妈妈或者我爱人,这是医疗程序必须过的一关。除非她说我取消这个协议,我自己拿自己的主意,这还要一个协议,这是程序的问题。 (杨主任前面还知道是在麻醉时需要有个委托人,后面就不承认该委托协议的前提条件了!) 每日人物:医生有没有中途说过不能剖腹产? 杨主任: 我觉得世界上不会有这么蠢的医生 ,医生会根据病情说剖腹产或者不剖腹产,所有医生都知道这是医疗常规。我们总不能说,你不能剖腹产,当患者和婴儿有严重的生命危险的时候,如果顺产出现意外,出现影响生命的问题,医生会给家属说必须剖腹产,会有强制措施,医生的职责是保护患者生命为第一,而不是你的程序多精致。主管医生、助产士都跟患者家属说,如果你要求顺产,我们可以按照你的要求顺产,但到时候顺产不顺利的话,还要剖腹产,肯定是跟他这样说的。这个是没有视频录像证据,没有签协议,你们要知道这点。 (当患者病情处于可以顺产也可以剖宫产的模糊边界时,医院只能等待?就不能按照患者本人的意愿进行剖宫产?) 每日人物:一般医院要换成剖腹产都会给一个书面的协议,而不是口头? 杨主任:就是 我们还没有决定是剖腹产还是顺产的时候 ,这个孕妇由于情绪的问题,可能是跟家属沟通的问题就已经跳楼了,就是说还没有到生产的时候她已经发生了意外。 (医院的决定过程是否太缓慢了?能否告知患者你们从开始考虑剖宫产到最后决策出来一般需要哪些程序?多久时间?考虑过患者的感受吗?) 每日人物:就是如果万不得已还是会给产妇做剖腹产? 杨主任:对,只是这个患者还没有到剖腹产的时刻就跳下去了。媒体这两天说,剖腹产和不剖腹产是导致这个后果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不是,这个跳楼是产妇与家属沟通情绪和疼痛下发生的,与是不是剖腹产甚至无多大关系,我给你说的是负责任的话,用你们的观点来说,纵使刨腹产就不疼了吗?如果刨腹产后,她又跳楼,谁又负责?这不是因果关系。 每日人物:你觉得产妇为什么会跳呢? 杨主任: 我认为第一点是产妇和家人沟通不畅 ,第二疼痛难忍, 好多都说宁愿跳楼都不生孩子,就是因为疼痛难忍,肯定与家属沟通不畅,导致情绪失控。 (其实,记者应该问:产妇为何能成功跳楼呢?你们的备用手术室随便人都可以进?生人进入后还消毒吗?) “家属是典型的医闹,医生和护士都跟我说家属们胡说” 每日人物:存不存在护士数量不够? 杨主任:现在产房和住院部住那么多人,不可能一个病人一个护士,国家实行护士和床位0.4比1的编制,所以两张半床位配一个护士,这是正规的,比如现在有50个病人,不可能一上班就有二十个护士, 不可能一个死守一个,很可能护士在处理其他问题的时候 ,她就跳下去了。 (护士能够处理其他问题的前提应该是首先保证病人的安全,预防可能出现的意外!) 每日人物:医院为什么撤下医护人员的照片? 杨主任:医护人员的照片可能是家属撤下去的,或者是科室怕家属闹事报复,采取的保护医护人员的措施,不是有意为之,如果是有意为之我还没有听到其他部门的一些具体说法。医院肯定没有拆医护人员的照片, 如果是科室拆下的话,一定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安全。 (如果科室能够首先想到保护患者的安全,这个时候医患矛盾就可以彻底解决了!如果卫生部门首先做患者的娘家,替患者做主,医患矛盾一定能解决!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物质、文化需求,再坚固的钢盔、保安和盾牌都是抗不住的!以人为本,是应该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的利益!人最终都是患者,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医生。决策者们如果能够善待患者,就是善待未来的自己!) 每日人物:你们有考虑剖腹率的问题吗? 杨主任:没有,我们医院任何医生都没有,网上有的人说剖腹产利润高,平产利润少,第二说医院要求剖腹产多少,顺产多少,这是不切实际的,是形而上学的理论,我想从来都没有,我们是按照需要的。医生不可能说就要顺产不能刨腹产,你想医生这个工作危险系数大,医生会有这么傻吗?会冒这么大的危险吗? 每日人物:现在怎么处理和家属们的关系? 杨主任: 医生和护士都跟我说家属们胡说。 患者家属在找事情的发泄口,你们不要听家属的一面之词,这个对整个事件的走向都不灵。 家属是典型的医闹性质,他们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感觉他们都想往医院身上推责任,你们应该以事实为主。家属和医院各有说法,但是我作为医院的发言人, 我是有事实依据的, 社会上公认家属是弱势群体,可能会有傻瓜相信他的话。现在一切都在取证过程中,会有权威的办法,到时候谁是谁非,究竟是家属的错还是医院的错,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http://www.cb.com.cn/zjssb/2017_0906/1198417.html 榆林产妇跳楼背后: 严控剖宫产率是重要考核指标 2017-09-06 23:28:17 来源:中国经营网 评论: 0 本报记者 郝成 “将控制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率列为重要考核指标……陕西通过调整和完善支付方式,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与控制剖宫产率有效结合。”国家卫计委在给政协提案答复时称,至少在2014年时,即已在三个文件中明确了将控制剖宫产率(即剖腹产率),且有相应考核办法。 2017年8月31日,产妇马某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待产时,跳楼身亡。9月3日,医院发出声明,称马某生产期间因疼痛烦躁不安,提出剖宫产建议,但被家属拒绝,“最终产妇因难忍疼痛,导致情绪失控跳楼”。 该声明引发几乎一边倒的网络舆情,此后马某丈夫撰文表示医院撒谎,称自己同意剖腹产,但医院检查后说不需要。随后医院方面又贴出监控视频,称产妇马某曾两次下跪与家属沟通被拒绝……一时双方是各有说法。最新消息是,医院主治医生停职接受调查。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榆林市第一医院在2015年时经复核, 进入国家卫计委“全国爱婴医院名单”,而该复核标准中重要一项,即对剖腹产率的考核。与控制剖腹产率直接相关的考核评分为10分,其中“制订降低剖宫产制度和措施”占2分。 国家卫计委在2012年时称,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截至发稿,记者未能从榆林市卫计委及榆林市第一医院获得关于降低剖宫产率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未能从陕西省卫计委了解到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办法。 卫计委在2014年答复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192号提案时,称:“2014年我委印发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新形势下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爱婴医院复核标准》和即将印发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标准》中,均将控制非医学需要的剖宫产率列为重要考核指标。” 该回复中还称:“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的途径,湖南、云南、陕西通过调整和完善支付方式,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与控制剖宫产率有效结合。江苏、广西建立了医疗保健机构助产技术服务评价制度,制定了评审标准,逐级开展助产技术服务质量评价。” 而2012年国家卫计委在新闻发布会上称:陕西、河南、湖南、陕西、甘肃和重庆加强产科质量管理,通过项目实施有效控制剖宫产率, 其中陕西省农村孕产妇剖宫产率由2008年的32%降至2010年的26%。 2016年1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计委再次称:我们将控制剖宫产率纳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和医疗机构的目标管理 ,包括通过推进“爱婴医院”的复核,加强助产技术的管理,严格控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 “ 印象中,之前因为我国剖宫产率高曾引起国际关注,那之后就开始强调要控制剖宫产率。 行业媒体开始不断发文章,指出剖宫产可能给孩子和产妇带来的影响,但变为一种考核,应该是最近几年的事情。”9月6日晚,东部某地市医院院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从国家卫计委官网检索,不同时期对于控制剖宫产率的措辞表述并不一样,有的是“逐步控制”“合理控制”,有的则是“严格控制”。 而卫计委2014年公布的爱婴医院复核标准里,“将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和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纳入产科、儿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纳入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岗位责任目标体系。”占4分。 另一项考核则占8分:促进自然分娩,近3年非医学需要剖宫产率逐年降低。该项又细分为1.做好宣教,促进自然分娩,降低非医学需要剖宫产。(6分)2.制订降低剖宫产制度和措施。(2分) 此外,记者检索发现,各地均有控制剖宫产率的具体目标等。其中,2013年陕西汉中市卫生局出台《加强产科管理的若干规定》,要求:“严禁滥用剖宫产,控制剖宫产率,市内三级医院要控制在40%以内,县级产科急救中心、妇产科(妇科)专科医疗机构等要控制在30%以内,其他二级医院要控制在25%以内,从2014年起,在以上控制指标的基础上逐年下降。” http://news.sina.com.cn/c/2017-09-06/doc-ifykpzey4695394.shtml?cre=newspagepcmod=floc=7r=9doct=0rfunc=73 在这一事件中,很多人都产生了这样的疑问?选择哪种分娩方式,到底谁是“第一决策人”?产妇?家属?还是院方? 其实,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例书写基本规范》等法规都明确规定,对自己身体有处分权的只能是患者,而非家属。 之所以出台“家属签字”制度,是为了满足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能征得患者本人意见的时候,医疗机构必须征得其同意,同时也应当征得家属或被授权的代理人同意。但别忘了,代理人的作用仍然是获得知情权。《病例书写基本规范》规定,对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只有在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能力、无法征得其同意时,医院才应让患者法定代理人签字。而且,《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均规定,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而在现实操作中,一些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对“手术签字”制度狭隘理解、机械执行,加之院方为了撇清责任,认为即便是患者完全有能力,也必须要家属签字同意才能实施救治,这是不对的。 关于此次事件,南京大学法学院邱鹭风教授表示,产妇家属有莫大道德瑕疵,该被谴责。但是医院也应承担部分责任。 因为在产妇自身清醒的情况下,就该让产妇自己签字。 人身权是专属权利,夫妻人格并不合一,这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所以《侵权责任法》的医疗损害赔偿方面,并没有授权医院剥夺产妇自身的生命和健康决定权。需要丈夫决定的情形,只能是妻子神志不清的情形。发生这种悲剧,在法律上,家属完全可以要求医院赔偿,至少女方父母可以。 此次事件,具体内情及最后的责任认定,尚待权威调查;但必须向公众普及的法律常识是:身体处置权、手术签字权,首先属于患者本人。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病例报告:狂犬病孕妇临死前剖腹产下健康婴儿
热度 1 yanjx45 2017-4-30 05:56
中国(河南):狂犬病孕妇临死前剖腹产下健康婴儿 据河南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Luohe Medical College )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医学专业杂志《 Journal of Venomous Animals and Toxins Including TropicalDiseases (有毒动物和毒素包括热带病杂志)》)上的病例报告: 2013 年,中国河南有一位狂犬病孕妇在临死前剖腹产下健康婴儿。 据报道,该女子 25 岁,居住在河南省农村地区, 2013 年 5 月,在怀孕已有 4 个月时,被狗咬伤右脚。她的伤口曾在当地的诊所接受处治,但她没有接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 PEP )。 六个月后,在医院产房,该名妇女出现狂犬病感染症状。报道说,她的儿子是次日经剖腹产出生, 婴儿健康,可能是由于胎盘的保护作用或因为狂犬病人不出现系统的病毒血症。 研究人员说,在分娩当天,该孕妇的症状逐渐加重,包括口渴、头痛、恐惧、胸部难受、汗渍和吞咽水困难,她被给予镇静剂。 1 天后,她出现了进一步的感染征象,包括恐水、呕吐、疯颠、吞咽困难和恐惧, 因此被临床诊断为狂犬病。 第二天,她被转移到一家传染病医院,被隔离,并用地西泮( diazepam )处治易被激惹。据报道,她出院后不久就在家中因呼吸衰竭死亡。根据世卫组织的指导原则,她的丈夫和婴儿按狂犬病 III 类暴露接受了狂犬病疫苗接种。在接下来的 4 周内,他们分别接种了另外 4 剂狂犬病疫苗。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将近 2 年后),他们仍表现为未被感染。 对婴儿适时接种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有助于他的生存。 研究人员向中国官员们推荐了可以通过更好的监测和动物管理来控制狂犬病的几种方法。例如拉美国家通过大规模免疫接种狗,成功控制了狂犬病。 此病例再次证明, 患狂犬病的孕妇也可能分娩健康婴儿 , 即 狂犬病通常不会经母婴垂直传播。 参见相关博文: 狂犬病可经母婴垂直传播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486592.html ) 参考文献: Qu et al. Survival of anewborn from a pregnant woman with rabies infection (一名狂犬病感染的孕妇产下的新生儿存活) , Journal of VenomousAnimals and Toxins including Tropical Diseases (2016) 22:14 DOI10.1186/s40409-016-0068-5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123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女孩,你以后会选择剖腹产吗?
热度 4 Ripal 2012-9-9 01:08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刨腹产,所以逐渐对剖腹产很感兴趣,查查了国内外剖腹产的情况: 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剖腹产仅次于墨西哥,我想现在应该是第一了;2011年数据显示,德国近三成的妇女选择剖腹产;据世卫生组织调查,全球剖腹产人数剧增。 到底剖腹产和自然产相比,对后代的影响大吗?一直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想设计个相关的课题。最近看到杨焕明的言论: 顺产的孩子免疫力更强吗?   人是否会得疾病,并不单一由自身基因决定,还与体内的各种菌的基因相关。因为人体在运作过程中,有体内的各种细菌、真菌参与其中,这种菌先天的好与坏,也决定了人的健康。   杨焕明院士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认为,顺产的孩子比剖宫产的孩子身体免疫力好。这是因为,新生儿在自然分娩时,第一口吸进的微生物是母亲产道内的大量益生菌。这些益生菌携带着良好的基因,它们在婴儿无菌的消化道“安营扎寨”,然后形成多样化的菌群,让人身体保持健康平衡。显然,剖宫产的孩子恰恰却失去了这个“良机”,让他们“输”在了免疫力的起跑线上。当然,这些研究才刚刚开始。 更加坚定了我设想剖腹产课题的信心!目前不解的是:小鼠剖腹产能反映人类的剖腹产吗?如果小鼠不行,是不是猪更接近一些? 剖腹产对孩子怎么样,看转载的知识,看完我想问:女孩,你以后会选择剖腹产吗? Anyway,母亲很伟大,不管是剖腹产还是自然产! 致敬! (转载)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 女性 在生孩子时都会选择 剖腹产 ,认为 自然 生产孩子痛苦,而剖腹产打上麻药不感觉就生了。其实,自然 顺产 ,恢复时间短,恢复快,对孩子还有好处。而剖腹产就成为一个大手术了,恢复时间长,对孩子还有一定的危害。让我们就这个话题看看下面的内容。 自然生产对孩子 呼吸 系统的未来 发育 特别好。当 胎儿 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它生活在羊水中,整个的呼吸系统里存在着一定量的羊水和黏液,而在自然生产的过程中,经过子宫收缩和产道挤压,孩子呼吸道中的羊水和黏液就可以被充分挤出来。而剖腹产的孩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剖腹产的小孩儿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如前所述,剖腹产的小孩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与刺激,免疫系统和肺部发育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后天就更容易患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小儿肺炎、哮喘等病症。英国有个统计,剖腹产小孩儿患哮喘的概率比正常顺产的孩子高80%。 2、剖腹产的小孩儿更容易患统合失调症 由于剖腹产的小孩儿头部没有受到挤压,小孩儿脑子可能更快一些。但事实是,这些孩子往往是脑子比手快,即想得挺快,但动手动脚的能力弱,会滞后,导致常做出半途而废的事情。 所谓统合失调症,就是想的和做的不是一回事,他们的思维往往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剖腹产正是导致孩子统合能力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 3、自然生产的小孩儿意志力更坚定 其实,人的一生跟出生时从产道出来的情形差不多,都是要自己寻找道路,然后千辛万苦地出人头地。所以说自然生产的小孩一开始就得到了磨练。 自然生产的小孩儿从潜意识里抱着一定要出去的决心,自己找道路,历尽艰苦,才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意志力会更坚定,吃苦精神与生俱来。而剖腹产的小孩儿则没有受到外力的挤压,他们丧失了一次先天的人生洗礼,这对其在意志力方面,就造成了一种先天的缺失,会导致其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挫折或苦难,就轻言放弃。 4、自然生产的小孩儿独立性更强 剖腹产的小孩儿对肌肤之亲的需求会更大,这也与婴儿没有经过产道挤压有关。自然生产的小孩儿相对比较独立,后天做事往往更能独当一面。 我们总结一下本节,自然生产的小孩子在生产过程中无形地具备了很多素质,有方向感,更坚定,更能吃苦,更会活动身体,运动协调能力好,呼吸系统和神经中枢都能很好地被刺激到,所以肺气更足,身体更强壮。所以,我认为,如果母子都正常,仅仅因为母亲娇气,胆小怕疼,那真的没必要剖腹产,一定要选择自然生产,这样对母亲的身体恢复和孩子将来的发育都有巨大的裨益。 5、自然生产可以强健孩子的肺 生产过程中,子宫的收缩是有节律的,受到这种有节律的压缩和扩张的刺激,小孩子的肺会更加强大和容易扩张。 对于小孩儿的第一声啼哭,古人还有更深层的理解。他们认为,小孩子在母体中是特别快乐的,因为只有先天特别圆满,才能仅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完成人类几亿年的进化。而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等于进入了一个苦难的世界,人不能指望别人给你快乐,要靠自己好好地修道,好好地学习,转苦为乐,才能得到人生的大快乐与大智慧。 原来剖腹产有这么多危害宝宝健康原因,你看到了么?看来还是顺应自然的顺产对大人对小孩都有好处,而且收费还低,恢复还快。当然,如果通过检查医生认为你不合适顺产的,还只能选择剖腹产。
3012 次阅读|7 个评论
与王玉东讨论剖宫产
fs007 2010-10-25 06:07
寻正 我在博客上发布了《帝王切开术在中国》一文,被科学网编辑收录为精选作品,随后科学网博主王玉东医生发出了质疑,认为 本来我曾经有一篇博文关于剖宫产谁之过,是想针对网络及媒体的一些争论,从医疗的角度坦白地在科学网址沟通和讨论。但是点击率不高这也说明民众本身就对观点有一定的倾向性。 随后又说, 廖先生的博文我看过了,作为科普文章写的还是不错的。但是涉及到医疗本身的一些事情,个人认为有许多不妥的地方,我就事论事地提出来可以讨论。 对于王医生的抱怨我无能为力,点击率从来不说明什么,但我对医生动辄指责民众不懂医,或者媒体带有偏向性的确有自己的偏向性,这种说法不太可靠。我的印象是中国医生几乎是无原则地偏向医务人员,千方百计为之辩护,很多时候既有违医学伦理,也有违法律。 王医生的质疑有欠妥当,比如这里他声称我的文章有许多不妥的地方,听起来好象我的错误一大堆,结果真正质疑的地方很少,赞同的地方好象还占了多数。科学讲求精准,如果我要批评别人有一大堆,或者许多错误,那么我会起码列出5个以上的硬伤来,否则,有几处,就说几处,而不是笼统地否定。 王医生的真正的质疑我列举如下并解答之: 1. 极不发达国家剖产率低与发展中国家剖产率高有矛盾?导致剖宫产的产科原因有一定的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这是WHO推荐剖产率的基础,我实在看不出这二者之间有什么矛盾。 2. 我引述历史上的传说,都是有据可查的,并没有什么不洽当。相反王医生的评论是不洽当的,诚然以前剖产死亡率很高,可能99%以上,但100%是套不上去的。传说不可靠,而19世纪欧洲的探索者针对非洲土著的纪录就不是传说了,只要成功了一例,你这100%就不能成立。 3. 英国产科专家沙维基是一家之言?王医生还很瞧不起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说什么该杂志本身就不具备说服力,沙维基发的是社论,王医生的这些说法有失严谨与对学术的尊重。沙维基可不是一家之言。胎儿电子监护的无效性几乎是业界常识,不光是产科医生知道,连搞医疗服务研究的都动不动拿它来说事儿。 4. 脐带缠绕中国医生紧张得很,国外助产士都不把它当回事,最好查阅一下专业文献。 5. 王医生说剖宫产对医生没有好处,只是给医院增加了收入,这样的说法事实上也证实了我的讨论,对于王医生来说,医院与医生是分得很开的,患者可分不开的,而且,我的写作是针对普遍现象,反驳我的医生动不动就拿自家的医院说事儿,你的医院很特别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医院跟医生是利益联动体,医生不直接得利不见得不是搞诱导性消费的理由。 其它的直接或者间接的赞同在此谢过。
个人分类: 实事评论|4706 次阅读|2 个评论
帝王切开术在中国
fs007 2010-10-22 12:14
寻正 中国不是世界第一 2010年2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其针对亚洲与拉丁美洲地区医疗服务机构生育方式的研究调查报告,一时间,国内外媒体纷纷跟进,大幅批评中国在剖宫产率世界第一,国人被指责对相关问题麻木与淡漠。 事实上却不是这样,中国剖宫产率过高早已不是新闻,世界上只要经济卫生条件过得去的地方,剖宫产率就过高,只有那些极不发达地区,比如非洲的很多国家,剖宫产率过低,很多产妇得不到适当的治疗,导致胎儿新生儿死亡率过高。 WHO的调查集中在拉美与亚洲地区,拉美地区的调查集中在2004-2005年。拉美地区同样的调查显示剖宫产率为35.4%,远远高于亚洲地区2007-2008年的27.3%,但是针对拉美地区的报告没有进行国别比较,因此,没有哪一个国家摘得了世界第一的桂冠。拉美地区剖宫产率全球最高在业界广为人知,真正的世界第一不出两个国家,巴西与智利,这两个国家的剖宫产率超过40%。在巴西与智利,私立医院剖宫产率达到了80-90%,几乎是见人就剖。 WHO的这次调查是针对卫生服务机构的抽样调查,不是针对人群的抽样调查,由于需要进行剖宫产的人都会进医院,而顺产的则未必进入医院,抽样的医院集中在大医院,所以针对医院的抽样不能代表人群的剖宫产率,会显著高估这个率,针对中国来说,尤其明显,因为很多农村产妇并不入院待产,城市产妇也未必全部进入医院生产。 在2007年,WHO发布过一个针对中国人群剖宫产率的调查公告,该调查结果是中国在2001-2002年间剖宫产率达到24.8%,不过,WHO并不认为它有全国代表性,因为调查地区主要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中国上述地区在1993-1994年间剖宫产率只有8.9%,2001-2002年增加到24.8%,因此,中国在将来是有希望成为剖宫产率世界第一的,但现在不是,据现有的资料估计,中国的剖宫产率也就在20-30%之间。 帝王切开术见证人类沧桑历史 剖宫产在英文中叫Caesarean Section,据传罗马帝国君主凯撒的祖先就是因此术而得活,故而名之,在罗马帝国,当时法律规定如果产妇已死或者没有希望生下小孩,必须剖腹救子。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剖宫产被直译为帝王切开术。 剖宫产在罗马大量展开,在其它文化中也不鲜见,在古希腊、印度、埃及、以及欧洲国家都有大量的传说涉及剖腹生子。最早的剖宫产记录发生在瑞士,1500年,一位叫佳可*牛费尔的阉猪匠拿刀剖开了难产的妻子的腹部,产出一子,活了77岁,其妻子后来还生了5个孩子,包括一对双胞胎。历史学家怀疑其真实性,但在19世纪,欧洲人到达非洲,在乌干达就见到了古代的剖宫产术,乌干达人用香蕉酒麻醉产妇,剖腹取子,按摩子宫促其收缩后,腹部创口用铁针关闭,局部敷以草药,母子均安。 如果你仍然怀疑没有现代医学的剖宫产是否值得相信,那么墨西歌人依丽丝*拉米瑞丝*佩雷斯的故事足够征服你的铁石心肠。2000年3月5日,40岁的她临产第九胎,12个小时过去了,产程进行得一点都不顺利,丈夫不在身边,最近的诊所在80公里外,害怕象两年前一样失去胎儿,她拿起了菜刀,喝下了三怀烧酒壮胆,剖开了自己的腹部,从上至下整整17厘米,然后她又割开了子宫,取出了婴儿,婴儿幸福而悲壮地哭了,这位英勇的母亲仍然有时间为他断脐包扎,令她6岁的儿子寻求邻人帮助,最后昏迷过去。8个小时后她辗转进入临近的医院,16个小时后医生帮助她修补了子宫与腹部的创口,10天后她顺利出院。她的案例在2004年报道在《国际妇产科杂志》上。(作者严正警告,不要在家中尝试自剖) 选择性剖宫产有害无益,但反对剖宫产从来都不是任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科研工作者的用心,读者需要牢牢记住上面的故事,不反对有医学原因的剖宫产。 剖宫产的医学原因 剖宫产有四大类医学原因,首位是难产,其次是胎儿危机,第三是胎位不正,第四是其它原因,包括妊娠并发症、性传播疾病、胎儿过大(一般超过4000克)等等原因。前三位的是最常见的原因,难产多发生在生产进程中,对于产妇与家属来说,比较显而易见,作出剖腹产的决定并不困难。 胎儿危机指胎儿宫内缺氧、脐带脱垂、或者胎盘的异常(多叶、附颈、深植等)导致胎儿供血供氧障碍,判断胎儿危机的金标准是胎儿宫内监护(EFM胎儿电子监护),不过,医学专家担忧胎儿宫内装置会提供过多的虚假情报,导致不必要的剖宫产,英国产科专家沙维基在2007年5月《妇产科杂志》上发表编辑评论说,进行电子监护,要常规进行胎血采样进一步确诊,他建议在健康产妇放弃电子监护。 中国医生的一个缺乏常识与良心的医学借口是脐带缠绕,无论是缠绕在哪里,一般而言,都不足为虑,胎儿本身在宫内要运动,脐带的适当长度是这些运动的根本条件,因此,脐带缠绕甚为普遍,极少引起胎儿危机,有的胎儿在颈部缠绕两圈都能顺利生产。中国产科医生应当检讨自己的执业学识与道德水准。 胎位不正最常见的是臀位生产,可高达到所有生产的6-7%。臀位生产中的大多数都能顺产,当然,会比头位生产更复杂一些,目前普遍的采用剖宫产导致了医学专家担忧产科医生在未来丧失进行臀位顺产基本技艺。臀位生产是需要剖宫产的一个比较弱的理由,如果信得过医生,可试着顺产,不行再剖。 在众多的原因中,先前的剖宫产也是剖宫产的一个常见原因,现在学术界提倡剖宫产后阴道产(VBAC),不把先前剖宫产当作一个剖宫产的理由,但对医院的技术力量有较高要求,医院要能够在发生危机时顺利进行剖宫产,毕竟,先前的剖宫产给此后的阴道产带来了更高的风险,这也是为什么要强烈反对选择性剖宫产的原因。大部分人VBAC仍然可以顺产。 选择性剖宫产有更多的风险 患者的确会因为一些不恰当的想法而选择剖宫产。没有明确医学原因或者证据的剖宫产称为选择性剖宫产。2004年柯克兰评估总结了针对患者进行的信息教育降低选择性剖宫产的有效性,很令人遗憾,结果几乎毫无影响,患者有可能面临选择性剖宫产时很顽固不接受科学意见,不过,更大的可能性是患者在医生面前无计可施,只能听任摆布,最终在医生明示暗示下弃守科学底线,一剖了之。 选择性剖宫产究竟对婴儿与母亲有什么影响呢?WHO的报告发布以后,有倡导顺产的科普文章指责父母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婴儿的健康,说顺产儿学习更好,动作灵敏、协调,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智商较高,这些不顾科学证据的说法会产生不必要的社会后果歧视剖产儿,科普要立足于事实与研究,不能为了一个立场而瞎编乱造。生产方式造成的后果主要是近期的,远期效果即使有,也比较微弱,况且少有研究。 巴西的布兰柯等人对顺产儿与剖产儿出生后的哭声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顺产儿哭声更能持久。在WHO2010年2月的报告中,选择性剖产儿与顺产儿相比并没有增加的死亡与疾病风险,不过,在其它研究中,的确有发现增加的死亡率与患病率风险的,比如先前WHO针对拉美地区进行的调查(2006年《柳叶刀》367期),采用多元回归控制因医学原因而进行的剖宫产,发现选择性剖宫产有害无益,婴儿有更高的死亡率与更严重的患病率(增加约10-20%的风险)。 选择性剖宫产的主要危害在母亲,表现为增加的母亲死亡率与患病率,在WHO最近的报告中,基于亚洲抽样,母亲在产程中临时选择不必要的剖宫产,其死亡率与犯病率综合指标增加13倍多!产前决定剖宫产者增加近2倍。此前拉美地区的抽样也证实了选择性剖宫产增加母体风险远多于婴儿的风险。 在发达国家,阴道产母亲死亡率为万分之1,而剖宫产为万分之4。2006年德纽克斯-沙雷克斯等人用1990年代的数据,证明在母亲死亡率上剖宫产是阴道产的3.6倍风险,该研究控制了基础死亡率的差异。而此前哈泊尔等人进行类似的研究发现3.9倍的风险。基于加拿大的围生期监控系统提供的14年的数据,样本高达230多万,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选择性剖宫产并发症3倍于顺产。 医生始终有自己的利益取向 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医生有自己的利益取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倾向得不到社会的抑制甚至相反而被鼓励。中国普遍低估医生费用,生活压力迫使医生增加提供便于收费的项目,而剖宫产提供了医生医院收费的良好借口,中国不针对医生费用进行合理改革,为了图看起来便宜而继续低估医生服务价值,其结果最终会使中国医生把所有愿意让他们剖的产妇都剖了,真正成为世界第一。 医疗活动的真正决定权在医生手中,而医生则要听从经济的调动,这是为什么新富国家剖宫产会大幅增加的根本原因。在针对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时,研究者或者记者往往忽视了一个关键现象,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解释存在着合理化倾向,换句话说,就是寻找初始原因之外的借口。由于经济动机更不为社会认可,医生会寻找其它理由解释自己的行为。 医生的理由之一是患者的要求。诚然有部分人会因为对剖宫产的误解而要求进行剖宫产,不过,腹部的伤痕以及延期的愈合这种明显的弊端会让他们的人数不多,大多数病患的要求恐怕都是医生误导产生的,而即使是患者主动要求,医生也很容易劝说打消其疑虑,我将患者要求归入笨拙的借口一类。 另一个借口是保护性医疗,相对于患者要求而言,这一借口似乎看上去不错,不过,如前所述,选择性剖宫产有着更大的健康风险,更有可能产生争端,它保护了什么?唯一的可能是因为经历了手术,患者提高了对术后风险的期望,在健康风险发生后不追究医院医生的责任,这种潜在的保护医疗手段,比直接报告经济动机更为阴险,令人难以接受。 在WHO的调查报告中,中国病例占13.5%,除中国外,其它国家报告产前有剖宫产指诊为8.5%,而中国样本中占到了19.6%,比其它国家两倍还多,不排除医生放宽记录尺度,或者干脆加入臆造的临床指针的可能性,就象他们用脐带绕颈这样的借口来糊弄患者一样,中国的保护性医疗更多地表现在伪造与修改病历,为他们的经济驱动的行为寻找医学上的借口。 那么,剖宫产究竟有什么样的经济动力呢?首先,剖宫产相对于顺产而言,起码可以让医院医生的收入翻倍。其次,这翻倍的经济收入要求投入的时间更少,做剖宫产手术,熟悉的医生从开始切口到取出胎儿,5分钟就完了,手术时间总共不超出1个小时,而阴道产,初产妇光第一产程就要8小时,然后还要1个小时经历第二产程,把小孩生出来,经产妇也共需要4.5小时。第三,选择性剖宫产大多可以规化到医生方便的时间进行,而自然生产则要听从自然的召唤,往往会在医生不那么方便的时间,比如深夜发生。 要降低剖宫产率,在医院使用比医生更为便宜的助产士负责自然生产过程十分重要,中国医院定价传统上对人力资源的普遍低估,压缩了医生辅助行业,导致了助产士几乎消失,中国不要说降低剖宫产率,遏制其增长势头,都任重而道远。剖宫产率世界第一,是一个现实的期望。
个人分类: 医学普及|7123 次阅读|8 个评论
剖腹产可能会有六大副作用
XUPEIYANG 2010-10-17 10:10
世界卫生组织 ( WHO )对于剖腹产的比率设置了一条警戒线:低于15%。我们国家在大多数医院这个比率通常在40~60%,某些医院已超过70%,个别达到100%。 1 麻醉风险,虽然极少数人才会发生麻醉过敏或因呕吐而发生吸入性肺炎等问题,但是,一旦发生就可能造成产妇的生命危险。 2 日后可能造成膀胱、腹壁、子宫壁沾粘的后遗症。 3 剖腹伤口因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会留下疤痕。 4 发生感染、大出血的机率较自然产高。 5 胎儿因为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肺部功能较自然产的婴儿弱。 6 术后恢复时间较自然产长,住院时间较久,此外,如果是自费剖腹者,要花费一笔不算少的费用。
个人分类: 文化艺术|2886 次阅读|1 个评论
剖腹产谁之过?
laizhouwan 2010-4-17 20:05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近半产妇都选择剖腹产下婴儿,剖腹产率为全球第一。WHO专家指出,剖腹产应该仅在医学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如果被滥用则不仅会危及产妇的健康,对新生儿来讲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Public health officials in the U.S. are worried because nearly a third of births here are c-sections, more than twice the rate public officials say would be appropriate. But in China, the rate is far higher: 46%, according to a WHO study published this week in the Lancet. 这个统计结果对于妇产科医师来说,肯定是不吃惊的,或者说,在某些地区要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不吃惊的是这个统计结果,吃惊的是这个统计调查可以发表在LANCET上。作为中国妇产科医师是有些汗颜了,不过,好象也不是可以在世界上为国人炫耀的,如此安慰自己了。 吃惊的是,某些媒体把此作为攻击妇产科医师的利剑。因为剖宫产的收费高于平产。 还是不了解医师的工作,特别是妇产科医师的工作啊,,, 一般情况下,晚上比白天分娩要多。多数妇产科医师的夜班是妇科、产科、急诊一起值班的(一般是3个医师),可以统计一下,哪个医师喜欢晚上开剖宫产?除了助产师开心一点,其它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都要把你骂个体无完肤,,, 从收费上说,平产一般3000左右,但是全归本科室收入;剖腹产5000左右,但是麻醉科要收取2000左右,手术室护士要收取,,,一句话,手术费用是1000左右。孰多孰少? 真正的原因是社会大环境-人文修养。 2个真实的夜班时的故事: 例1:我的同学在国外多年,回来分娩(可以父母照顾)。第二产程中胎心一度降至100bpm以下,先露还高,考虑娩出需要1小时左右,劝她剖宫产终止妊娠。劝说了30分钟,终于同意,到了手术室又拒绝了她说自己生孩子是她的权利,是作为母亲的权利(USA人多数是这个观点)。麻醉师乐得不要打麻醉,又拖延了40分钟,在手术室分娩,新生儿评分:7分(1分钟)10分(5分钟)。 例2:某产妇在第一产程宫缩时大喊受不了了,产妇的先生大怒,要求医师剖宫产终止妊娠。答曰:无剖宫产指征。先生拍桌大骂:你要保证一定能平产,否则我把你产房铲平了,,,,后来又闹到总值班,总值班半夜里再找主任,,,最后是息事宁人剖宫产。 谨以2个事例让大家考虑吧。愿天下的产妇母子平安!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898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WHO:中国成“剖腹产王国”引人担忧
xupeiyang 2010-4-7 08:30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近半产妇都选择剖腹产下婴儿,剖腹产率为全球第一。WHO专家指出,剖腹产应该仅在医学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如果被滥用则不仅会危及产妇的健康,对新生儿来讲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剖腹产风险更多 为了进行研究,WHO共收集了9个亚洲国家的数据,包括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专家们对超过10万名产妇进行了调查分析,她们中接受剖腹产手术的比率为27.3%。 WHO随后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3倍之多,而且剖腹产产妇更容易大出血,接受重症监护的几率则会增高10倍。 对于新生儿来说,未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则比顺产生下的婴儿要高得多。 中国孕妇最爱剖腹产 WHO的报告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有超过46%的中国孕妇都是通过剖腹产生下了自己的宝宝。然而专家指出,这其中25%的孕妇其实根本没必要采用剖腹产。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产科医生说:太多孕妇都要求剖腹产,我们也一再告诉她们其实顺产就可以了,但是她们就是不听。剖腹产并不值得鼓励,自然分娩的方式才是最理想最健康的。 盲目跟风听信偏见所致 既然非医学必要的剖腹产会带来如此多的风险,为什么准妈妈们还前赴后继地选择这种生产方式呢? WHO的报告指出,在亚洲,由于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孕妇会特选吉日将孩子带到人世,这样当然要借助于剖腹产来实现心愿。此外,一些孕妇害怕顺产过程中的剧痛,因此选择了剖腹产。还有一些孕妇仅仅是错误地认为剖腹产风险更小而甘愿在肚子上划上一刀。 除了产妇方面的考虑之外,对于医院来说,它们也可以从价格不菲的剖腹产中获利不少,因此有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就可能有意无意地鼓励那些不需要进行剖腹产的孕妇进行手术。 此外,一些专家将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腹产手术归咎于对明星的效仿。看到这么多明星大腕都选择剖腹产,这些孕妇就误以为这才是真正健康和流行的方式,其实事实根本并非如此。 这是来自南京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1987年,产妇的剖腹产率仅为7.7%,到1996年时已上升到20.2%,2002年以后每年都以2%左右的幅度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40.3%,2009年的统计数据还未出来,但专家估计肯定要超过40%。 据了解,孕妇剖腹产率年年升高,不仅仅在南京一地,全省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如,扬州市2009年的剖腹产率达到68.7%,2008年也在68.5%左右。而世界卫生组织日前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近半产妇都选择剖腹产下婴儿,剖腹产率为全球第一。 据了解,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最主要原因是孕妇怕疼,担心自然分娩会影响身材等;其次是许多孕妇不符合自然顺产指征,如高龄产妇、孕妇有基础性疾病、孕妇骨盆明显狭小或者有畸形等等,不得不进行剖宫产;还有少部分农村孕妇迷信,认为剖腹产能为孩子选个良辰吉日。 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生诱导孕妇剖腹产,原因是利字作怪:医院剖腹产的费用在6000?1万元之间,而自然顺产的费用只有1500?3000元。 现在孕妇生个孩子八九斤重非常正常,我们接生过最重的一个巨大儿接近13斤。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刘晓梅告诉记者,孕妇孕期营养太好,又缺少锻炼,宝宝很容易成长为超过8斤甚至9斤的巨大儿。产前都要对孕妇的宫内胎儿进行体重估计,超过4公斤,就属于巨大儿,孕妇很难自己生下来,不得不采取剖宫产。近5年来,该院新生儿中巨大儿出生比例一直在9%左右,每年约有700个巨大儿降生。 南京鼓楼医院产科主任胡娅莉指出,尽管剖腹产手术中是无痛的,但是远期并发症却很严重,会引发盆腔粘连等,如再次怀孕,可能出现疤痕妊娠,这种情况下打胎极易大出血,甚至出现子宫穿孔,摘除子宫的情况也有。另外,剖宫产恢复也比自然分娩慢。而对婴儿来说,由于没经过产道的挤压,更易诱发新儿肺炎,免疫力也会有所降低。 南京中大医院儿科两年前对南京地区2486名6岁至11岁的学龄儿童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34.9%的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症。该院儿科专家唐洪丽教授说:感觉统合失调症的孩子,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课堂上好动、动作协调力差、组织能力差等。这些行为需要及时矫正,否则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而在多动症儿童中,剖腹产的孩子占到了七八成。 《江苏省助产技术服务评审标准》规定:严格掌握孕妇剖腹产指征,剖宫产率25%。然而,在孕妇有意愿、医院有趋利性的前提下,一纸公文很难约束得住居高不下的剖腹产率。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国家应出台更为严格的考核体系,加大对医院剖腹产居高不下的处罚力度,更重要的是在育龄妇女中宣传剖腹产的危害,让更多的孕妇自觉自愿不去实施剖腹产,这才是治本之举。
个人分类: 女性健康|1994 次阅读|0 个评论
剖腹产国际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xupeiyang 2010-1-19 15:07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161nrefh36lvfI3I1I00f01000j10040001rl 主题词: 剖宫产术 英文名称: Cesarean Section 款目词: Delivery, Abdominal(分娩, 剖腹产);Abdominal Delivery(剖腹产) 树状结构号: E04.520.252.500 相关参见: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剖宫产后阴道分娩) 标引注释: check the tags FEMALE PREGNANCY; anesthesia in cesareans: coord IM with ANESTHESIA, OBSTETRICAL (IM) 主题词详解: Extraction of the FETUS by means of abdominal HYSTEROTOMY. 树形结构1 外科手术 产科外科手术 接生, 产科 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 再 39,144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statistics 1 2 3 4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9 1,587 2008 1,552 2006 1,546 2007 1,476 2005 1,401 2004 1,366 2003 1,292 2001 1,230 2002 1,229 2000 1,191 1999 1,117 1993 1,097 1998 1,088 1997 1,062 1996 1,011 1994 962 1995 960 1992 952 1990 947 1989 939 1 2 3 4 1 2 3 ... 8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5,222 United Kingdom 2,215 Japan 1,212 Germany 1,191 France 1,015 Italy 898 Canada 745 Australia 647 China 561 Israel 548 Sweden 482 Turkey 394 Taiwan 390 India 365 Netherlands 355 Spain 274 Nigeria 274 Brazil 272 Denmark 256 Switzerland 241 1 2 3 ... 8 1 2 3 ... 90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London 579 New York 316 Boston 271 Taipei 236 Paris 231 Laizhou 210 Rome 174 Toronto 173 Chicago 172 Tokyo 167 Stockholm 161 Philadelphia 157 Hong Kong 155 Dublin 150 Berlin 143 Singapur 130 San Francisco 128 Los Angeles 123 Ankara 120 Wien 118 1 2 3 ... 90 1 2 3 ... 154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Am J Obstet Gynecol 2,122 Obstet Gynecol 1,544 Zentralbl Gynakol 634 Eur J Obstet Gyn R B 609 Acta Obstet Gyn Scan 586 Int J Gynecol Obstet 577 Int J Obstet Anesth 558 Anaesthesia 537 Geburtsh Frauenheilk 524 J Reprod Med 517 Ginekol Pol 483 Brit J Anaesth 480 Br J Obstet Gynaecol 466 J Obstet Gynaecol 442 Anesth Analg 437 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 (paris) 410 Minerva Ginecol 410 Aust Nz J Obstet Gyn 409 Ginecol Obstet Mex 383 Akush Ginekol (mosk) 361 1 2 3 ... 154 1 2 3 ... 803 Top Terms Publications Cesarean Section 38,374 Pregnancy 33,729 Humans 33,284 Adult 17,787 Infant, Newborn 13,798 Women 11,151 Patients 11,099 female pregnancy 6,787 Obstetrics 6,070 Hospitals 5,314 Hospitalization 5,308 Infant 5,115 Pregnancy Complications 4,307 Diagnosis 4,289 Fetus 4,207 Anesthesia, Obstetrical 4,199 Delivery, Obstetric 4,190 Pregnancy Outcome 4,164 Incidence 4,110 Gestational Age 4,091 1 2 3 ... 803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1/227441.shtm WHO:中国成剖腹产王国引人忧 转变观念势在必行 据美国媒体1月1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前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国近半产妇都选择剖腹产下婴儿,剖腹产率为全球第一。WHO专家指出,剖腹产应该仅在医学需要的情况下才能被使用,如果被滥用则不仅会危及产妇的健康,对新生儿来讲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剖腹产风险更多 为了进行研究,WHO共收集了9个亚洲国家的数据,包括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和越南。专家们对超过10万名产妇进行了调查分析,她们中接受剖腹产手术的比率为27.3%。 WHO随后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没有医学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腹产手术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3倍之多,而且剖腹产产妇更容易大出血,接受重症监护的几率则会增高10倍。 对于新生儿来说,未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几率则比顺产生下的婴儿要高得多。 中国孕妇最爱剖腹产 WHO的报告还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那就是有超过46%的中国孕妇都是通过剖腹产生下了自己的宝宝。然而专家指出,这其中25%的孕妇其实根本没必要采用剖腹产。 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妇产科医生说:太多孕妇都要求剖腹产,我们也一再告诉她们其实顺产就可以了,但是她们就是不听。剖腹产并不值得鼓励,自然分娩的方式才是最理想最健康的。 盲目跟风听信偏见所致 既然非医学必要的剖腹产会带来如此多的风险,为什么准妈妈们还前赴后继地选择这种生产方式呢? WHO的报告指出,在亚洲,由于受封建迷信的影响,孕妇会特选吉日将孩子带到人世,这样当然要借助于剖腹产来实现心愿。此外,一些孕妇害怕顺产过程中的剧痛,因此选择了剖腹产。还有一些孕妇仅仅是错误地认为剖腹产风险更小而甘愿在肚子上划上一刀。 除了产妇方面的考虑之外,对于医院来说,它们也可以从价格不菲的剖腹产中获利不少,因此有些不负责任的医生就可能有意无意地鼓励那些不需要进行剖腹产的孕妇进行手术。 此外,一些专家将越来越多的产妇选择剖腹产手术归咎于对明星的效仿。看到这么多明星大腕都选择剖腹产,这些孕妇就误以为这才是真正健康和流行的方式,其实事实根本并非如此。 更多阅读 美联社相关报道(英文) http://hosted.ap.org/dynamic/stories/A/AS_MED_RISKY_C_SECTIONS?SITE=CAACSSECTION=HOMETEMPLATE=DEFAULT Jan 12, 5:34 PM EST WHO survey: Half of China's births are C-sections By MARGIE MASON AP Medical Writer // var urlArray=document.URL.split("?"); //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