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东京大学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东京大学校长滨田纯一访谈
热度 8 idmresearch 2016-6-3 15:12
东京大学校长滨田纯一访谈 ——4学期制与推荐入学制 东京大学从2015年度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全校引入了4学期制,为学生在海外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促进了授课内容的改变。并且从2016年度开始第一次引入了推荐入学制。下面是对滨田纯一校长的访谈。 一、导入4学期制,为海外留学提供便利 问:东京大学从2015年度开始全面废除2学期制,在全校范围内引入4学期制,请问这项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4学期制是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因为1个学期变成了两个月,所以能够短期集中学习,弹性地履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国际流动性也是本项改革的目的。理工科学部6月至8月没有安排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参加海外大学组织的夏令营活动。文史类学部6至7月的学期可以尽可能的保持弹性,为海外出行提供便利。此外,9月份将成为新学期的开始,在入学时间上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促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 但是,仅对学期制进行改革,其效果将是有限的。对教育方法的的改革也将是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点环节。 问:接下来想提高学生的哪几项能力呢? 答:学生必备的能力有:认知力、表现力和行动力。虽然增加了英语课,但不等于掌握了“能够使用的英语能力”。理解自己在想什么,不胆怯、不畏惧,即使错了也要大胆的发言。因此,授课不是单方面的听,要增加互动型教学和小班化教学。 二、抛弃应试教育的价值观 问:滨田校长您倡导日本的大学要与国外的大学接轨实行“秋季入学”。如果实施“秋季入学”的话,从高中毕业(4月份)到大学入学的这半年时间学生应怎样支配呢? 答:如果社会对18岁的年轻人怎样规划自己而担忧的话,这种担忧是毫无道理的。从2013年度开始,东京大学实行了“飞翔计划”。入学后的学生第一年主要去海外见习,自主选择社会体验活动,自主选择国际交流活动。2013年有11位同学参加了该项目,极大促进了学生的成长。通过该项目学生体会到了应试教育与实地考察学习之间的差距。在应试教育中形成的“不可以错”“不能失败”等思维定式逐渐消解,深刻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谛,摆脱了对失败的恐惧感。 问:您认为应试教育对当今学生的影响很恶劣吗? 答:这个问题容易被人误解。竞争性考试是非常重要的。与体育竞技一样,竞争性考试能够让人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竞争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只靠分数去考量、只靠一个尺度去考量是不可取的。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尺度,只有高的分数并不能完全代表什么。大学的学习与小学、初中、高中不一样,这样不一样体现在:大学教给大家问题不止一个答案。所以我们应该从新考量唯分数论的大学入学观。 但是东京大学也存在分数至上主义,这样观念也应该主动改变。 三、继续推进秋季入学制 问:东京大学暂时中止了“秋季入学”,转而导入了“4学期制”。请问今后还会推进“秋季入学”吗? 答:会积极推进“秋季入学”制度。校历与国外大学一致,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意识上都是值得期待的。“日本是特别的”将阻碍日本大学的国际化战略。国外的大学多数都是秋季入学,日本的大学和国外大学采用同一个校历,将有助于优秀生源的获取,提高日本大学的整体竞争力。 对于高中毕业至大学入学这段时间窗口(4月至9月),希望社会多给学生们社会实践的机会,共同培养未来的可塑之才。 四、不畏惧失败,培养坚韧耐劳的吃苦精神 问:滨田校长,听说您主张培养“有全球化视野、有韧性”的学生? 答:所谓“韧性”是指“锲而不舍的挑战力”。即使失败也能够坚持正确的想法。即使遇到难题也不放弃。研究者需要有求知欲、好奇心,更要有研究问题的韧性。同样,在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不轻言放弃执着于事业也是非常重要的。与韧性一起的是“全球化视野”。正是在全球化视野中才能锻炼韧性;正是处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所以更要有韧性。 问:“全球化视野”是指去海外吗? 答:“全球化视野”并不仅指与外国人一起做什么。其本质的意义是: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观进行激烈地碰撞,并从世界的多样性中汲取营养。 如果仅限于自己所生活的社会中,思维将受到限制。遇到日本国内课题时,如果有全球化的经验与经历,思考、解决的余地将会倍增。 问:对当今高中生的学习有哪些建议呢? 答:高中生必须要掌握知识,培养理论性的思考能力。时间非常的紧迫。如果没有时间的话,首先要学好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教科书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增加也是思考能力的训练。这是大学学习的基础。在这之上,如果有时间富余的学生可以多参加社会实践和旅行,有可能的话可以去留学,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视野。 进入大学以后就会发现世界的宽广,也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力量。现今,要把当前的知识好好掌握,打好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推进推荐入学制 问:为什么东京大学从2016年度开始导入了推荐入试制度呢? 为了学生的多样化。竞争性考试是重要的,但只以分数来选拔人才也有其弊端。这样将为不同的人才设定不同的衡量尺度和评判标准。当然,推荐入学者基本上都有非常优异的学习成绩。 问:听说东京大学各学部的筛选非常注重专业潜质。 答:东京大学在推荐入学的过程中重视的是:入学后学生怎样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只有在专业领域上具有杰出才能的学生才能够在东京大学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从这方面考虑的话,确实比较注重专业素养。 每个学部的面试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个学部都在认真思考究竟想追求什么样的学生。起初的筛选过程是很辛苦的,但是现在东京大学已经明确了将要追求的学生类型,并期待能够发现更多有能力的才俊。 问:听说东京大学为做好推荐入学工作,特别重视与高中的合作。 答:东京大学想向高中传达的信息是:推荐入学,不以分数论英雄,请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欲。现在一些高中提倡学生自由学习、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在大学里也行得通。现在恐怕没有专门为了东京大学的推荐入学而专门设计教学方法的吧。相反正是因为高中生具备了一点的能力和意欲,才有了东京大学的推荐入学。 (编译:アサヒ,同济大学助理教授 文章来源: https://www.koukouseishinbun.jp/2014/11/25897.html )
个人分类: 域外动态|8881 次阅读|8 个评论
复旦宣传片的规则是官方永不认错
热度 12 gaoshannankai 2015-5-29 08:54
复旦宣传片被指抄袭东京大学 校方连夜发布新片 官方一口咬定是独立创作。 http://cul.sohu.com/20150529/n414031420.shtml 两个片子对比,很明显,复旦的用了东京大学一个 非常重要的创意,以一个女宇航员为线索贯穿整个剧情。 你就不能找个男的么?你就不能找个潜水员么? 你就不能找几个人么?非要找一个人来贯穿整个宣传片么? 我找个残疾人都比你有创意,你信不信?垃圾 严格来讲,这个不是抄袭,只是借鉴了人家的创意。 实在不行,你可以找一只狗一只猫,一只大熊猫, 或者兵马俑,找一帮子民工组成人体长城,起码和别人不一样吧。 更多内容请看 http://www.sciencenets.com/home.php?mod=spaceuid=272do=blogquickforward=1id=4537
1868 次阅读|17 个评论
震灾后听不到的声音
xuxfyuwp 2014-4-23 14:08
将在日本听目黑教授讲座的内容整理了一下,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上。 影片《唐山大地震》中有一段情节:男主角方达看到同事们慌乱逃避时喊了一句话:“小震不用逃,大震逃不了。”这使我回忆起不久前在日本东京大学听过的一次地震灾害防御讲座。 演讲人是东京大学的地震灾害研究学者目黑公郎教授。为了掌握地震发生后的真实信息,目黑教授曾走访过多个地震灾害易发国家,也到过中国的汶川地震灾区,细致地研究过三十多个地震案例,如1996年秘鲁纳斯卡地震、1999年土耳其伊兹米特地震、2001年印度古吉拉邦地震、2003伊朗巴姆地震、2005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震等。特别是对发生在1996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的日本阪神地震,做了非常详细的调查分析。他出了一本专著《错误百出的地震对策》,对防震对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独到的看法。例如,有人在震后发现搜救犬可以在废墟中寻找到幸存者,就主张应该通过购买或训练搜救犬来开展震后营救工作。但经目黑教授对多个国家震后救灾的实际资料调查分析,真正通过搜救犬发现的生存者是极个别的案例,如土耳其和印度地震各通过搜救犬发现过一名幸存者,多数情况下只能发现少量遗体。因此,目黑教授的结论是:搜救犬的作用有限,新闻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 做研究时,目黑教授特别强调“看现场”、“实践性”和“从重要问题入手”,在演讲中也处处有所体现。我清晰地记得教授展示出的一张图:上面是阪神地震死亡人数按年龄的分布曲线。从图上可以看到在60岁以上的老龄区间出现了死亡分布峰值。教授向听众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分布?”有人回答:“年龄大的人反应和行动都慢,体质也弱,来不及躲避。”教授说有一定道理,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他又指着图问:“为什么在20到25岁年龄组也出现了一个死亡高值?”这次没容听众回答,教授自己开始解释:经过现场调查,造成老年人死亡比例大的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他们的住宅都比较老了,早期的建筑抗震能力差,且老年人腿脚不便,更愿意住在一层,而一层楼在地震中受到的剪力最大,破坏也最严重。此外,20到25岁的年轻人的死亡,多数是因为他们刚参加工作,经济条件较差,会租用价格便宜但质量不够好的房子。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房屋质量是致命的主要原因。 为了补充说明这一点,教授又给出了另一张图。上面显示了死亡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统计表明:死亡地点86.6%是发生在自己家里,92%的死亡是在6点前发生的。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死亡的人都没有机会逃离他们的住所,且是在地震发生后十几分钟内丧生的。这些事实进一步证实了教授的结论,由于建筑质量问题,这些在震后死亡的人确实是没有机会逃离,这是关键所在。类似情况在其他国家也同样存在,如2001年印度古吉拉邦地震、2005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震,都是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房屋倒塌,造成数万人死亡。 目黑教授提出:要听听不到的声音,看看不见的事实。面对沉寂的废墟,要下功夫去挖掘事件背后的真实。有的奇迹可以提供新闻价值,如搜救犬发现了某处的生命存在,但不能在次要问题上投入很大精力,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事。 目黑教授还讲了其他一些内容,如“100美元加固法”,一种可以在欠发达地区实施的简易房屋加固技术,以及他所做的评估试验等,这些都是围绕着提高房屋质量这件“最重要的事”而展开的。 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目黑教授在震后所做的细致调研分析。这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精神和求实的工作态度,不轻信、不武断,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化解无谓的纷争,使任何事前的假定和判断都能最终基于量化的事实与分析。 有了目黑教授等学者在阪神地震后所做的研究和得出的结论,日本在震后制定了抗震改建促进法,在全国范围进行抗震诊断和抗震改建,文部省还从1996年开始实施学校建筑抗震改建5年计划,后来又延长了两次,至今还在进行。目前日本的学校经加固后,都可以在地震发生后作为避难场所。 中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对各种灾害案例进行细致的调研和分析,发现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工作中的科学防范水平,相信日本学者的做法对我们会有借鉴意义。 (原文写于2010-08-13 15:07:19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感|23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赴东瀛(7)---目黑公郎教授
xuxfyuwp 2014-4-22 13:36
目黑公郎教授是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城市基础安全工程学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对地震防御有很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在研究中特别强调“看现场”、“实践性”、“重要性”。他对城市防震对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曾出版了一本专著:《错误百出的地震对策》。 目黑教授确实很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研究,提出对策,他对日本和其他国家的30多个灾害发生地点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也到过中国汶川地震灾区。特别是对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凌晨5时46分的日本阪神大地震所作的调查分析,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说,目黑对神化地震后的死亡人的年龄分布、死因分布、地点分布等都作了细致的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根据这些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很有说服力。 在调查中发现,死亡者最高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目黑教授问我是为什么。我说大概是因为年龄大的人反应和行动慢,体质也弱,来不及躲避。他说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造成老年人死亡比例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住宅都比较老了,早期的建筑抗震能力差,且老年人愿意住一层,而一层楼在地震中会受到的剪力最大,破坏也最严重。此外,在20到25岁年龄组也出现一个相对死亡高值,这是因为年轻人刚参加工作,经济条件较差,往往会租用较差的房子。 分析还表明死86.6%的死亡地点是发生在自己家里,92%的死亡者是在6点前发生的。做这些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建筑质量问题。其他原因,如预报、通信,搜救犬、物资储备、社区和谐等问题,都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关键。目黑教授提出:要听没有听到的声音,看看不见的事实。有的奇迹可以提供新闻价值,如搜救犬发现了某处的生命存在,但不能在次要问题上花很大精力,而忘记了最重要的事。 基于目黑教授等学者这样的研究、分析,日本在阪神地震后,制定了抗震改建促进法,在全国范围进行抗震诊断和抗震改建,文部省还从96年开始实施学校建筑抗震改建5年计划,后又延长了两次,至今还在进行。目前日本的学校在地震发生后都可以作为避难场所。 有人问,在中国有大量质量不高的民房,很难全部改建,该怎么办。目黑教授对这一问题确实作过细致的研究,且有了实际成果。他针对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很快投入大量资金开展旧房改造的现实,提出了一种100美元加固法的方式,用PP带对简易房屋进行捆绑式加固。所谓PP带,我理解就是很常见的打包带,据介绍有结实、耐磨、抗腐蚀、价低等优点,一方面在试验室进行了大量试验,取得数据后又在巴基斯坦、伊朗、爪哇等国进行了实际检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以使死亡人数降低90%左右。最近目黑还到过中国西藏,在拉萨也开始进行试验,并取得初步成果。 (原文写于2010-06-06 17:48:07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26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赴东瀛(4)---东京大学
xuxfyuwp 2014-4-22 13:30
东京大学世界上著名的大学,建校于1877年,已有133年的历史了,在日本也算最老的大学了。据介绍世界大学排名稳定在第10到第20位,2009年排名第11。我问他们是如何排名的,回答是按论文引用率。东大的地位在日本有点像中国的北大、清华,是年轻学子向往的求学之地。有人称其为人才的摇篮,已培养出多位诺奖得主,如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江崎玲于奈、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2002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小柴昌俊、2008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南部阳一郎,凭这些杰出人物的涌现,东大排名亚洲第一应无疑问。也有人说东大是日本官僚的温床,许多日本议员、内阁成员,也包括首相大臣都毕业于东大,如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宫泽喜一等。 东大校园独具特色,建筑谈不上漂亮,第一印象会觉得有些陈旧,但又能从中感受到厚重的底蕴。与这些建筑相伴的是许多古老的树木。特别是那些排列在道路两边的高大银杏树令人印象深刻,据说到了秋天,满树都是黄叶,落在地上也没人扫,一片金黄色,构成一道十分独特的景观。 进出东大校园是通过那个著名的红门。这个门虽不是学校正门,但很有名,日语叫“赤门”。在日本,说去红门和去东大是一回事,如果说是从红门毕业的,也能明白是咋回事。红门不算大,也没有任何标记,连东大的牌子也见不到,若不知其背景,真想不到这里就是著名的东大。红门是江户时代藩主迎接家眷的地方,东大建校后一直保留了下来。 看不到正门,总有些不甘心,便沿着院墙去寻找。院墙很矮,由砖垛与铁栅栏相间构成,透明度很高,若想翻越应不费事。在离红门不远处,发现了正门,竟然也没有校牌。还好,在门旁边的墙上发现了一个标明开门闭门时间的牌子上,能看到东京大学字样。不挂校牌,这在中国较少见,不知是否表现了东大的独特霸气,这是瞎猜了。 东大也招收了不少中国学生,在校园里不难见到,还能看到有关中日学生交流活动的海报。操场上有不少学生活动,有的打棒球,有的打橄榄球,还有踢足球的,脚法很不错。在校园的花园里可以看到一些人散布、遛狗,有点像北京的小区。 (原文写于2010-05-27 23:18:23 新浪博客)
个人分类: 杂记|3238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京大学学术论文造假案的联想
gardening 2013-7-27 16:27
科学网消息: 日本东京大学7月25日宣布,除了已撤回的两篇论文外,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前教授加藤茂明(2012年3月已辞职)的研究小组发表的41篇论文也应当撤回,因为存在大量篡改和捏造实验数据的行为。 在我们的心目中,日本拥有比较完备的预防学术腐败行为制度,如2006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设置了“不良研究行为特别委员会”,并以特别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了《应对研究活动中不正当行为的处理准则》等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日本学者的严谨性更是我们的榜样。但这次爆出的日本东京大学曝学术造假“大案”,有的人为国人屡见不鲜的造假行为舒了一口气,呵呵,普天之下,莫不如此。 仔细比较,其实东大的这次造假案,相比中国的学术造假,可能还算不上太轰动的事件,实事求是地讲,加藤教授还算得上有担当的学者。因此,以这次事件为镜子,照照自己,反思学术文化与研究体制的问题,为抑制学术不端行为创造制度性保障,同时,也要重视和培育学者的良心。 为了获取科研经费,利益共同体已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共同的利益,容忍和掩盖不良学术行为成为学界的潜规则,即使发生问题,也是无原则地力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绝大多数丑闻都是因为“匿名告发”, 论文发表和成果验收的审查过程作用失效,审查机制成了“空架子”,令人感叹。 学术研究以论文数量论高低已经成为学术机构的普遍现象,论文数量、刊物知名度、引用率成为研究人员绩效的关键指标,甚至成为 赢者通吃的“敲门砖”, 只要能发文章,修饰数据、假造材料时有发生,而且不会感到羞耻,而常以逼良为娼自嘲或自解;把所有的问题统统推给“机制”和“体制”,为自己所谓的“被造假”开脱,令人唏嘘。
个人分类: 学术生态|244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东京大学著名教授研究团队43篇论文造假被撤销
gaojiange 2013-7-26 18:33
据 日本共同社 报道, 东京大学相关人士25日透露, 东京大学经过初步调查确认 ,该校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原教授加藤茂明 ( 54岁 ) 所在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中存在多处数据篡改和捏造,其中有43篇论文应予撤销。 加藤 茂明 原是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教授,在日本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造诣颇深, 被誉为 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其很多研究项目使用政府资金。 事情 起 源于2012年初,有人举报加藤所在研究团队发表的论文有问题,东京大学随即对加藤1996年至2011年参与的165篇论文展开调查,发现存在同一图片被反复使用等造假情况。 此事曝光后 加藤 于去年3月辞去了东大教授的职务 ,并 在接受采访时承认“确实存在篡改和捏造”,表示将撤销相关论文。 东京大学初步调查报告称, “这明显是故意的篡改和捏造”、“性质恶劣”。报告还指出,“无论加藤是否直接参与撰写,都损害了社会上对 东京大学学术研究的信任,给年轻研究人员的未来造成了恶劣影响。他应承担重大责任。” 信源地址: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3/0725/c1002-22328936.html
个人分类: 观点碰撞【天下交通】|17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自然》和《科学》今日迅速质疑东京大学Hisashi Moriguchi 教授
热度 3 xupeiyang 2012-10-13 09:57
昨天日本一家媒体报道东京大学客座教授Hisashi Moriguchi(中文?)用干细胞治疗心脏病取得成效。今天,《自然》和《科学》两大科学期刊立刻刊登文章质疑此事,反应极为迅速: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insider/2012/10/breakthrough-stem-cell-results-c.html http://www.nature.com/news/stem-cell-transplant-claims-debunked-1.11584 http://t.itc.cn/GmMJF http://t.itc.cn/G9UwK Nature头条:干细胞重大成果遭质疑 从一开始,事情发展得好似不太真实。就在京都大学生物学家山中伸弥由于其2006年发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几天后,东京大学的一位客座研究员:Hisashi Moriguchi就公布了通过干细胞修复受损心脏的研究新成果,然而这一成果刚刚出来,一些杂志纷纷表示质疑。 http://www.ebiotrade.com/newsf/2012-10/20121015101230450.htm
个人分类: 干细胞学|6195 次阅读|4 个评论
TOU DA TOU DA, 我真地头大了
热度 3 liwei999 2012-8-6 19:15
TOU DA TOU DA, 我真地头大了 作者: 立委 (*) 日期: 07/31/2012 17:17:49 这两个月来,谈到大学报考的话题,甜甜越来越多提到 TOU-DA,后来才明白她谈的是日本东京大学。她说这才是她的 dream school 我告诉她,这是整个亚洲排名第一的学校,其难度几乎可以与美国前三超级牛校(哈佛、耶鲁、斯坦福)比,由于亚州孩子都特别努力,可能录取率更低。还是着重把基本成绩和统考加强,争取到 UC 比较牢靠。如果出师不利,我想到的出路是去加拿大,她的出生地去念书,甚至去欧洲或中国念书,也比日本更加靠谱吧。 我说,你可以考虑进了 UC 后,然后去 “头大” 做一年的 exchange student,同样可以了解日本,她从小最著迷的国家。从日本的动漫开始,她对日本的各种文化现象都很着迷,加上后来一个要好的日本同学的影响,她言必称日本。 日本动漫的成就对孩子们可能有些影响。 作者: mirror (*) 日期: 07/31/2012 18:11:16 总体上来说,迪士尼的故事性与日本动漫的故 事性相比,大约是逊了一筹。 日本政府有个“国费留学生”的制度。有日本政府提供学费、生活费,在日本的国立大学里读书。这个制度应该是很早就有的,大约在二战前就有。 立委不妨去咨询一下日本使馆,看看是如何申请“国费留学生”。一般“国费留学生”有个分配比例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学生申请的比较少,所以获得资助的可能性应该是很高的、进东大的可能性也会很高。就如同外国留学生进北大、清华那样。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在欧洲,大奔可以当出租车,而在北京、纽约就不可能了。同样,人在欧美,在远处读书,比如东大留学读书,因为很异类,最终的结果也许会比在当地读书更好。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3027 次阅读|3 个评论
儿子宁锐与日本总理鳩山由紀夫
热度 2 ninglz 2012-7-7 03:56
儿子宁锐与日本总理鳩山由紀夫
2011年2月间,儿子宁锐的指导老师主持在东京大学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由于宁锐指导老师的母亲在鳩山由紀夫様的事务所工作,因此,请来了鳩山由紀夫様出席会议。宁锐参加了这次国际会议,这是会议期间2011年2月28日宁锐与日本总理鳩山由紀夫于东京大学合影。 鳩山由紀夫様的事务所主页 http://www.hatoyama.gr.jp/profile/office.html 相关 儿子宁锐开始在日立公司的研究所工作
个人分类: 人物|7631 次阅读|4 个评论
聆听数字世界最精确的“心跳”
kejidaobao 2011-9-19 13:50
杨书卷 1秒有多长? 是的,只是“嘀嗒”一瞬间。不过从1967年,“秒”就有了一个平常人听起来颇为拗口的定义:“铯133原子(Cs133)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为了这一瞬间的重新定义,美、英、法、德、日等国从10年前,就已经卷入了这场关于“嘀嗒一声”的火热战争。 8月4日,日本信息通信研究机构发表新闻公报说,该机构与东京大学对双方独立研发的“光晶格钟”生成的频率进行了比较实验,双方的时钟能准确区分千万亿分之一秒的差异,即这两个钟都达到了6500万年仅误差1秒的高精确度,这项成果有望用于对“1秒”进行更精准的定义(8月4日新华网)。 被誉为当今数字世界的“心跳”的时间精确度,具体表现在“秒”的定义。国际计量委员会计划到2020年,实现用新一代原子钟——光学时钟取代传统原子钟,重新诠释“秒”的概念:“光学时钟代表着时钟的未来,到2015年,我们将取得阶段性成果。” 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香取秀俊主持开发的“光晶格钟”,正是全球5个正式候选的新一代原子钟之一,而此次对“光晶格钟”的对比验证,无疑在其角逐新一代国际标准原子钟的地位时增加了可观的砝码。 从1967年沿用至今的“秒”的定义,是量子力学在铯原子钟上的应用结果,在当时它的误差就达到10万年中低于1秒。在1967年前,“秒”是以地球公转为基础定义(1960年前则是以地球自转为基础),其精度误差均比原子钟少3到4个数量级。而被称为“全光学”原子钟,其理论诞生于2001年,以高频不可见光波和非微波辐射为基础,比目前的微波铯原子钟精确了100到1000倍,理论上甚至可以达到几十亿年只差1秒。 让“秒”的稳定度呈数量级的提高,看谁的钟更“准”,并不是科学家们一时兴趣所至的“别苗头”,而是它可能带来的新的科学革命。 飞机发动机的转速测量需要精确到百分之一秒;雷达技术需要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精度;导弹或使用全球定位系统的飞行器计时精度需要达到十亿分之一秒;而科学家研究原子构造、宇宙射线、准确测量光速需要百亿分之一秒的准确度,而他们最野心勃勃的目标,则是将时钟的时间精准到自137亿年前宇宙大爆炸以来分秒不差!这下,我们该知道为什么将“秒”的定义称为数字世界最精确的“心跳”了吧! 在新一代原子钟领域,美国还是当仁不让的老大,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曾宣称制造出在20亿年时间里几乎不会产生1秒误差的光钟(但这一结果尚未进行精确的“对比”检验),英国、法国、德国也都拥有自己的光钟技术,在接下来的10年,这一领域必然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纷争局面。 圈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不仅仅是以“时间精度”为基础的数字世界的事情,生物科学也在进行着这样有关“精确”的创造。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日前培育出了一种病毒,能够作为载体“精确”定位被HIV病毒感染的细胞。 负责该项研究的王品教授说,这种慢病毒载体能够定位被HIV病毒感染的细胞,而后可采用“自杀基因疗法”,让后续药物发现并将病毒细胞摧毁。这个过程非常类似于军事上的“激光标记”——即先使用激光发射对敌方目标进行标记,而后战斗机在激光的引导下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最重要的是,“标记”只限于那些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未被感染的细胞则将完全处于不会受到伤害的“安全区域”,这就极大避免了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实验显示,该法单次能够杀灭35%的艾滋病病毒。虽然这一比例并不算高,但在应用于临床时,可将其反复使用数次,以达到最佳疗效。虽然目前这项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它带来的治疗意义却是非凡的——类似的可定位坏细胞的工具,完全可以用在治疗别的疾病上,这是艾滋病治疗的重大突破,也将成为一种新途径的治疗方法(8月10日《科技日报》)。 类似的有关“精确度”的创新之作还发生在癌症治疗领域。英国New Scientists周刊网站8月6日报道,美国和德国的研究人员日前联合开发出了一种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预测肿瘤生长趋势的数学模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该精确的模型能够帮助医生为患者制 定出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8月4日Nature杂志网络版)。 研究发现,癌症之所以会扩散,就是癌细胞不仅会通过某些血管从人体“盗取”能量,还会借着这些血管转移到人体的其他部位。负责该项研究的美国迈阿密大学物理学教授Neil Johnson说,该数学模型将针对患者个人的肿瘤生长信息,从实时图像中发现肿瘤的局部差异,并能直接对其进行测量,如果结合患者的其他数据,则能够较为准确地对肿瘤的生长趋势作出预测,并指明能够控制其生长的血管。 Johnson进一步解释说,这是基于个人的“精确”生长动力学评估判断,能够为癌症的治疗设定精确的治疗时间间隔和用药剂量,将使癌症的治疗方案更为有效,患者的痛苦也会更小。 从某种角度,科学即是精确的艺术。时间精确度的每一次提高,都能引发新一轮科学技术的“井喷”发展,生物科学的进展,迟早能让人类精确控制某一类细胞的生死。让我们聆听着数字世界越来越精确的心跳,继续追求人类对“精确”永不封顶的梦想吧。■
个人分类: 科技风云|305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京大学学术报告会印象
热度 1 gongshiliang 2011-9-10 18:37
【 作者:徐志啸 】 我们到东京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应日本中国出土资料学会的邀请作学术演讲。演讲进行得很顺利,日本学者对我们的评价也不错,可令我吃惊的,是他们举行学术活动的方式方法。在我们中国,听学术讲座不大会买票入场,但日本却不同,他们发布这次学术讲座消息时写明,入场费500元(相当于人民币40元左右),我难以想象,如果在我们这儿,听讲座要付费,听众会有多少。更令我吃惊的,是演讲完毕的招待宴会,在我们这儿,这毫无疑问是由邀请单位或邀请人负责全部费用,但日本不是如此,至少我们这次演讲结束的招待宴会不是如此,当晚宴即将结束时,几个管会务的年轻人站了起来,走到每个用餐者边上(这些用餐者多是交了入场费的听众),悄悄耳语几句,接着便开始收钱——当然不向我们演讲者收钱,这个情景,让在座的我十分惊诧,至今难以忘却。
个人分类: 自说自话|33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京大学体育馆
shenxzh 2010-2-16 20:29
由于比较喜欢运动,因此是东大体育馆的常客,去过多次后发现这个体育馆还真是不错。首先说说费用,做划算的是办年卡,学生7000日元(约500人民币),非学生10000日元,一年中可以随便去无数次。要是不办年卡,每次去300日元,本来非学生500日元,说几句也就500日元了。对我这样喜欢运动的人当然年卡最划算了。 其次说说里面的设施,有羽毛球、乒乓球场是固定在最边上的,有一块很大的地方不同时间可作篮球场、排球场和足球场。另外边上还有游泳池,一个健身房。健身房因为需要教练指导,因此还会收一点费用,不过比较少。旁边还浴室,最喜欢的就是浴室最里面有一个桑拿房间。每次运动完之后洗个澡再蒸下桑拿,感觉非常的不错,特别是做了一天后,这样运动一下,感觉心理上很舒服。从这些设施上看,年票价格还是非常合理,比国内的价格还低。为了最为合理的利用这年卡,我打算尽量多去:)。 一般像篮球、足球和排球要去的话需要提前预定。现在基本上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时间,每周二和周四下午5:30-7:00是篮球国际场,就是很多不同国家的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在这个点去,会遇到很多人一起打全场。中国人在这里比较多,也单独预定了周五下午的时间。我是有时间这些篮球场都去。不同国家来的人打球特点很不一样。这个以后我有机会可以细说一下。 最后传几张体育馆的照片放这里以后自己看。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581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东大地震研续一
shenxzh 2010-1-25 22:16
首先感谢小波和其他朋友的鼓励与支持,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ERI的三号馆是其中最小的一个馆,也是ERI最年轻的一个建筑。其实应该说这个馆基本上属于 海半球 的。这个研究组有两个大的研究方向。一个是地震学,牵头的是 川勝 均 教授,另一块是地电地磁,牵头的是歌田久司教授。还有一个金沢.敏彦教授,不过我一直没看到过,应该是客座一类的。这个馆一共只有四层,每一层的房间都不是很多。在2-4层右首的大房间中主要是学生、博士后还有一些访问者。别的房间也是随机的安排给不同时期来的访问学者。我是第三次到这里,换了三个办公室,最初是2楼、4楼,这一次在三楼。由于这里来的访问学者较多,因此随着不同学者的来访,实际上这里的知识也在不断的被灌入新的血液。这也许是目前很多高水平研究所的一种共性吧。 ERI各个馆的开放时间一般是早晨8点到下午5点半左右,也算是他们正常的上班时间,不过这个研究所的管理方式上对作息时间要求不严格。一方面是人ERI的员工本身比较自觉,一般不会因为管理方式而主动不来。另外一方面就是他们努力构建一种比较宽松的科研氛围。本身科研就是一件极具创造性的工作,如果什么都规定的无比死板,那无疑让人内心有种潜意识的排斥。当时孙文科老师就给我说过,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作息时间,没必要按时按点或者做给别人看,ERI里面没有这样的习惯的。总之是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憋屈。 各个馆的门在下班时间之外是锁的,不过对于ERI的员工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可以进去的。开门靠的是指纹识别,一般第一次去ERI的人,第一天报道之后做的事情就是采集指纹,这样的话可以在每一个馆里面随时出入。我2007年去的时候图书馆还要特别的一个卡,这一次发现图书馆也考指纹随时出入。进门之后,每一层下面都有一个液晶显示器,上面有每一个员工的名字,每天早晨到了之后,可以按一下自己的名字,别人就知道你到了,而且会有办公室信息,这样子可以方便别人找你。而且每个楼下面的显示器上都可以查全所职员是否到位的情况,由于有些人可能喜欢讨论,这样的话方便掌握相互之间的行踪。要是有事出去可以再按一下。另外出差或者出国,有不同打个颜色提示。 这些很多都是一些细节,不过把这些细节都考虑到,就会发现确实带给了人很多方便。
个人分类: 坐井观天|390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