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三重境界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Carter的创业三重境界
热度 2 张海霞 2017-1-2 10:13
一直在致力于推动青年人的创新创业,今天机缘巧合就来介绍一位真正的创新创业的大家:曾宪章博士( Carter Tseng )。 Carter 是我的朋友,从 2008 年 5 月汶川地震之后,在何志明教授的倡议下一起发起“真爱明天助学计划”熟悉起来的。他是著名的创业家和创业导师、也是我国的政府顾问,人非常地精干和高效,不仅仅是捐赠钱,更是捐助了很多资源给明天计划。我一直做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所以很多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也叫 Carter 来支持,他从来不推辞,在他百忙的行程之中总是抽出时间来,更加意外的是,他每次的讲座都提前很久准备, PPT 会 1-2 个月前发给我,跟我沟通是否合适,然后不断修改和完善,还介绍合适的朋友来参加、共同推动,他对支持青年人的事真的从来不遗余力。在美国百人会发起了“英才奖”,到现在也十年过去了,每年支持优秀的青年领袖,到每一地都组织学生们沟通交流,支持了很多人,也感动了很多人。上个月 7 日在天津的南开大学上《创新工程实践》慕课,是全国直播的课堂, Carter 在课堂上与 8 万学生一起分享他的创新创业的理念、做法和适合中国的内容等等,课堂反响很热烈,下课我就发了朋友圈说 Carter 创新创业的故事,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就收到“瑞霭南天”朋友的留言: “张老师,您好!无意间看到您的朋友圈发了曾博士的信息。您有曾宪章博士的联系方式或者微信么?我爱人和他本是福建漳州宗亲,我爱人叫曾 ** ,我爱人父亲叫曾宪 * ,我爱人要叫曾博士伯伯的,当年我爱人上北师大读本科还是受过他资助。中间还有书信往来,后来失去了联系。如果方便,请转告曾博士,我爱人一直希望能找到他和他联系上。谢谢!” 真的是万能的朋友圈!我转给 Carter 看的时候,有听他分享了很多从 80 年代末回大陆逐渐开展的很多工作:带着他创办的企业与大陆的企业一起做创新创业,教大陆的第一波企业家开拓国际市场、各种各样的资助项目 …… 让人意外的是: Carter 和他幸福的家在北京、台北、美国都是租房子住,从来不买房,而把他们的钱都捐出来做慈善:他做科技创新创业,他的太太做文化创意产业,他的女儿从斯坦福博士毕业后在北大做了博士后,现在正在做不要报酬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真的是让人感动万分, Carter 和他有着家国情怀和大爱的一家人,真的是不断地在实践着他所说的“创业的三重境界”: 人生上半场( 25 岁 ~45 岁):为生计而奔波 , 为赚钱而工作 人生中场( 45 岁 ~55 岁):提升生活的质量,为兴趣而工作 人生下半场( 55 岁→):追求生命的意义,为理想而工作 致敬 Carter ,期待有更多人走上在这样成功的创新创业之路! 下面是《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6 年 12 月 22 日第 12 版对曾宪章博士的整版报道。 30 年创业的三重境界 ( 商界传奇 ) 本报记者 严 瑜   68岁的曾宪章,看上去与附近公园里散步的老人无异。深灰色的羽绒马甲罩在灰色的长T恤外,半白的头发,一张慈祥而安静的脸。然而当这位晓龙基金会董事长、美国百人会理事开口讲话时,清亮的台湾普通话和不时蹦出的英文单词,传递出的却是非凡的创业见解。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在美国硅谷,在台湾科学园,在北京中关村,曾宪章在一波又一波创业浪潮中,见证、参与、思考,自己创业,帮人创业,教人创业。他从与乔布斯同时期创业,到如今站在中国“双创”的浪潮之巅。如他自己所说,“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有这种机缘。”   我曾创业:   面对孤独,跌倒了再爬起来   “非常孤独。”这是36年前,曾宪章开始创业时的感受。1980年,即便在他身处的美国硅谷,创业还是极少数人的选择。没有氛围,没有经验,一切全得靠自己摸索。   谈起最初,曾宪章连说了三遍:“千辛万苦。”   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一周工作7天,每天十几个小时。为了找到第一笔种子基金,他和同伴整整花了18个月;为了敲开德国西门子的市场大门,他在慕尼黑的公司门口被挡了三天三夜。   对于这个头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的高材生来说,坐地铁去谈生意,敲门被拒绝,要接受这些碰壁和冷遇,并不容易。更何况,他们自主研发的两款产品微电脑开发系统和影像扫描仪,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   “开始有一种潜在的想法,我是做研发的,是高高在上的,做销售就是凭一张嘴。”曾宪章坦言,创业之初,自己一点也看不起市场营销,“任性”地和另两名创业伙伴埋首产品研发,将销售外包给别人去做。   但很快,残酷的商场现实敲醒他们:只有能卖得掉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在那个创业还是新鲜事的年代,没有创业导师,也没有成功宝典,选择创业的年轻人得不到太多来自外界的鼓励和帮助。为了解决问题、打开市场,三人之中必须有一人“下海”学习经商。相对外向的曾宪章成了被选中的那个人。   于是,工作之余,曾宪章多了一个新任务:每天晚上回学校上课,学习市场营销。“那段时间是蛮辛苦的。”忆起“回炉重造”的经历,曾宪章无奈地笑说,自己最初也是“心不甘情不愿”,但一想到公司倒了就一无所有了,便只能忍气咬牙地认真学。   “学完之后就飞出去谈,谈完回来再思考,我就当作是教学相长。”渐渐地,曾宪章发现,老师有时甚至还会请他来讲授实际经验,而他也不再只是“技术宅”,销售、财务、行政,都有所了解。再面对市场时,他已然更加自信从容。   8年之后,曾宪章创办的全友电脑公司成功上市,并且一度在扫描仪领域占据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位。“我突然觉得,好像是一夜之间,我从无人知晓变得小有名气。”曾宪章说。   事实上,这个转变并不突然。如他所说,创新创业并非“灵光一闪”,而是需要很多的务实积累。而在那8年,曾宪章做的最多事的就是,跌倒了,再爬起来。   我助创业:   面对“饥饿”,倾囊相授指捷径   创业时,曾宪章走在浪潮之巅;帮别人创业,他同样是走在最前面的领路人。   清华紫光、京东方、TCL……这些如今国内大名鼎鼎的科技巨鳄,在早年发展的关键时期,都得到过曾宪章的帮助。   20世纪90年代,清华紫光的扫描技术获得全友电脑的技术转移,之后曾宪章又为他们引入现代化企业的行销理念,最终通过9年努力,清华紫光在1999年上市,成为中国最大的扫描仪公司。   这样的故事,曾宪章还有许多。这个说话慢条斯理的商人曾有一个颇为豪气的称呼——“科技游侠”。因为从1998年开始,他就放下自己的生意,将绝大部分精力投注于科技方面的公益事业,四处奔走,辅导内地各大高新区、各类企业发展创新。   “饥饿”,这是早年内地高新科技行业留给曾宪章最深的印象。“大家的学习欲望非常高,很希望成为国际品牌。”对于当时跃跃欲试的内地科创行业而言,一切外来经验都弥足宝贵。   而这,正是曾宪章在创业之外更想做的事。在他看来,与其用十多年的时间成立一家又一家公司,成就自己,不如把已有的知识、经验、人脉等资源整合,帮助更多的人创新创业。   如何将无价值的资金转化成有价值的资金、怎样找准市场定位、重视专利申请和研发投入……近20年来,无论是高新园区,还是个人创业者,只要有困惑、有需要,曾宪章都将自己多年的经商心得倾囊相授。   其实,在进入中国内地之前,曾宪章就已是美国硅谷最早的一批华人“创业导师”。如今在华人创业圈颇有名气的公益平台“玉山科技”,曾宪章就是其中重要的创始人。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每月第三个周三,下午3时,曾宪章都会在硅谷和朋友办讲座、搭平台,邀请华人创业新秀们前来聆听经验,结识朋友,分享想法。   在他和朋友的推动之下,玉山的平台越来越大,从硅谷扩展到遍布美国的14个分点,名气也越来越响,会场上的面孔不再只是一群创业“小毛头”,而是“大咖”云集,甚至惠普、英特尔这些美国本土主流的科技企业都慕名前来参加玉山年会。这几年,曾宪章还将玉山科技带到中国,在中美科创行业之间开通“高速直通车”。   “原本要18个月才能打开的门,我帮他们两个月就能打开;他们原本可能要跌倒10次,现在只要跌倒3次就可以了。”曾宪章笑着说,他做这所有一切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为真正热爱创新创业的人指一条捷径。   我教创业:   面对未来,让中国科创引领全球   现在,年近古稀的曾宪章,大部分时间仍在路上。对于科技创新,他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与激情。   每年,曾宪章都会专程去美国两三次,参加旧金山、拉斯维加斯等地举办的各类世界顶尖科技产品展会,了解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无论是物联网,还是机器人,抑或其他时下热门的科创领域,说起其中最新的研发成果,曾宪章都了如指掌,对于信息的掌握丝毫不输于年轻人。   更让他兴奋的,是中国国内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热潮。前不久,曾宪章去了一趟山东淄博。2000多年前,齐桓公在那里设立一座稷下学社,从中走出的孟子、荀子等大家开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盛世。“那是中国创新最厉害的时候。”曾宪章大为感慨,眼神中毫不掩饰向往之情。他同样希望自己能够抓住当下的机遇,成为创新创业精神的传扬者。   “最近3个月,我都在到处演讲,今年刚刚公布的4所双创大学,我基本都去过。”作为国内堪称“教父级”的创业导师,曾宪章如今已是众多创业论坛的座上宾。   面对热情的追捧和热烈的氛围,曾宪章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理性与冷静。“我们不是要让每一个人去创业,而是要让每一个人了解什么是创新,什么是创业。”   作为过来人,曾宪章深知,创新创业需要激情,更需要扎实的基本功。技术、制造、营销、人际、有效的表达……这些功夫缺一不可,而这恰恰是许多前扑后拥的创业者容易忽视的。   因此,相比“术”,曾宪章更重视“道”的传授。就如去高校,他往往不直接给大学生上课,而是先培养老师,因为一个好的创业老师可以引导更多的学生。   接下来,曾宪章还计划将更多国外基础性、系统化的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引进中国,在国内培养真正的创新理念和创业技能。   “我希望有一天中国的科技业能真正站在全球的前沿。”曾宪章说,自己一辈子都在和科创行业打交道,这是他的兴趣,更已成为他的理想。
个人分类: 国际交流|3515 次阅读|2 个评论
提携年轻人的三重境界
热度 46 xuxihb 2014-10-21 09:03
许多有成就的人都有受人提携、培养的故事。当年华罗庚还是金坛中学庶务员的时候以一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引起国内数学界的注意。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把这个只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小伙子调入清华,使他得以开始职业数学研究生涯。华罗庚成为数学名家之后不忘提携后辈。当他收到厦门大学数学系助教陈景润《塔内问题》的论文,看到对自己《堆垒素数论》中论点的修正意见,不仅没有不悦,反而引荐陈在中国数学会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经过华的多方努力,陈被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才有后来在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两个月前,中央领导同志听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 20 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汇报,并同历年“杰青”代表座谈交流。他对这些当年的“杰青”今天的“大牛”们说:“你们是人才,更要懂得珍惜人才”,要求年长的科学家要提携后辈,广纳人才。 其实,科技界提携后辈的事例比比皆是,但仔细分析,境界各有不同,大抵可有三重。 一重境界是培植干将壮大队伍。要在现代科学研究中登封造顶仅靠个人之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有一定成就的科技工作者往往要建立一支队伍,集多人之力把研究做大做深。把有才能、善合作的年轻人招募到麾下,既能共同干大事,也能实现学术传承、互补互长。团队负责人对年轻助手们边使用边培养,自然在学术圈内也多有引荐、关照。达到这一重境界并不很难,毕竟提携年轻人也是提升个人成就的需要。 二重境界是珍惜人才发展事业。能称之为事业的一般不是少数几个人、几个团队能做成的。一个眼界较高的科学家能充分理解自身团队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领域乃至科学事业的进步。如果对年轻人的提携不是局限于“自己人”,而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惜,对事业的负责,那么这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有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可能不一定很少,但能使年轻才俊得以任用、提携往往还需要在学术界有一定地位,甚至掌握一定行政资源的人物的支持。所以,科学领域带头人和学术机构负责人有没有这种境界有时会显著地影响着一个领域或一个机构的发展。 三重境界是超脱自我甘为人梯。做到超脱自我对于大多数人并非易事,对于自身处于上升期的科学家更是一种考验。甘为人梯,意味着付出自己的精力,让出自己的学术资源、空间甚至地位去扶植年轻人,把年轻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延伸。学术地位很高的人帮一把初出茅庐的人不一定很难,但是要把一个有天赋的年轻人培养成为与自己同样有成就甚至成就更大的人,也并不因自己的培养之功分享年轻人的成果和光彩,这需要的就是一种甘为人梯的精神。 从一重境界到三重境界,核心的差别是精神上的升华,而不是学术地位和行政资源。一个普通的学者可能以扶助和培养年轻人为己任,甘为人梯,不求回报,而一个学界瞩目又掌握行政资源的人却可能容不得后起之秀半点超越,也不愿腾出些许资源让新生代有更多独立发展的空间。我认为,一个国家科学界对于培养年轻人才的总体境界,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未来的科学所能够达到的境界。 比之熊庆来、华罗庚的时代,今天的科技产出不可谓不高,科技资源不可谓不丰富,但是一线科学家的精神境界里好像少了一些超脱自我的东西。我们也提携年轻人,但往往跳不出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对后起之秀也称赞有加,但是少有倾心扶持。这是不是也是我们这个财富迅速积累的时代反而难见超一流人才的原因之一呢?其实,每一代英才对下一代英才的爱惜、培育正是科学史上流传不息的一股正能量,正是这股能量托起年轻一代站上前一代巨人的肩膀,人类才得以把宇宙看得更深更远。
个人分类: 青年人才|32832 次阅读|49 个评论
欲穷千里目,更上顶层楼——试析王之涣鹳雀楼中“楼”的三重境界
hillside 2014-7-20 17:36
——“3”之魅!古代名楼多以3层封顶,高达86米的武则天“明堂”亦仅3层 —— 一言以蔽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象仅适用于三层式建筑 —— 曲尽其妙、 一语双关 的“更上一层楼”与“立足楼层” —— 二楼登堂睹白日落,三楼入室窥黄河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白日依山尽”表达失落、失望,“黄河入海流”表达进取、希望 —— 鹳雀楼附近只能见到黄河向正南方向奔涌,“东流”只能源于其他见闻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年代: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流传千年之力作,声名经久不衰。此处先引用摘自网络、司空见惯的的赏析片断: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然而,我今天突发奇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的“穷”与“上”在程度上相差甚远,如将“更上一层楼”改为“更上顶层楼”,“穷”与“顶”在量级上有得一拼。 古代几座名楼多为三层,为何选择“三”?具体原因我尚不太清楚。至少与宗教关系密切的塔则似乎以七层为多见(供奉、观赏为主,人一般难以登临)。一个值得考证的问题是,王之涣所处的年代,纪念性建筑通常是多少层?有无规制? 王国维先生曾将学问之路比喻为三重境界,他在《人间词话》中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网上有篇“三重境界”励志性读后感称:“笔者认为,凡人都可以从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却不是那么简单。成功人士果敢坚忍,不屈不挠,造就了他们不同于凡人的成功。他们逾越的不仅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们自我的极限。成功后回望来路的人,才会明白另解这三重境界的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借用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我认为,王之涣笔下的鹳雀楼底楼(一楼)可以看作是第一层境界,所见风貌与平房无异,乃寻常层次的景物。登临第二层则可以俯瞰大地、指点江山了,到得第三层则已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了。目前为止的一般性赏析都仅停留于“更上”的叠进,而没有体察到隐含于王之之涣心目中的“顶层”意味。 王之涣的“更上一层楼”的妙处是一语双关——既是“更上一层楼”,更是“更上顶层楼”,联系到其他引申层面,更可以说是“一语多关”,真是妙不可言。“欲穷千里目”与“更上一层楼”仅是字面上的对仗,而内蕴的“更上顶层楼”才旗鼓相当、曲尽其妙。 试想,如果身处多层楼阁(大于3层)之某层,“更上一层楼”并无惊人之处、“量变”而已,只有一步登天之“三层楼”(一层与平房高度相同,不足道耳,登临二楼方有居高临下之势)才能实现“二层”与“三层”之间的“质变”。 副标题“二楼登堂睹白日落,三楼入室窥黄河流”明确指出,王之涣“穷尽千里目”后出现于心中的就是类似于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观图景。虽然鹳雀楼距离大海尚有千里之遥,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但是,无论怎样曲折迂回,最终还是要流入大海的。辛弃疾笔下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情同此理。 究 疑:王之涣的“白日、黄河、穷目”意象是在第二层还是第三层成型的? 诗词赏析据说不宜太写实,不过这无法避免。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56944.htm?fr=aladdin 中关于王之涣生发鹳雀楼意象的推想是:“扶栏西望。一轮白日正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哆嗦(CCC:“哆嗦”不妥)远去,远去,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多么雄浑的景象,多么壮阔的大自然!但是诗人知道,大自然实在太大,自己的眼界还很狭小,要想进一步地开阔视野,眺望那更远更壮观的世界,还需要登上更高的地点。而自己,就连这共有三层的鹳雀(CCC:缺失“楼”字)也还没登上最高层呢!” 我认为,目前的各类赏析文章几乎均称王之涣的立足点是在鹳雀楼第二层, 他在此处观览“白日依山尽”与“黄河入海流”,怀想更高处的极目远眺。我觉得似乎并非如此简单,“白日依山尽”是写视野的局限、被近山所隔,如果登临绝顶,想必还能看到山那边的风景与落日余晖。 至于“立足楼层”,我认为,并非一般所认为的置身二层,而是二三得兼、一语双关。表面上立足二层,实际上更合理的立足地点是第三层,即顶层。只有收获“极目楚天舒”(毛泽东语)式快感,才能以过来人的身份诠释“已穷千里目”(注意:不是“欲穷千里目”)之极致体验、浪漫豪情。 如果仅他的位置定格在第三层,即顶层,“更上一层楼”就纯粹是突破与想像了。我认为,在这一点上,王之涣是写实的,通读全诗,也完全是写实风格。王之涣既是由二层所见所想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推想“三层景观”之美妙,同时在登临三层后抒发惊艳之叹。 存疑——为何不用“红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富美? 落日余晖的主打色调是红色,王之涣独取难得一见的“白日”,用心何在?二楼见白日,三楼见红日?白色的含义在此处更丰富、更美妙?白日没有红日刺眼?没有红色光芒的白色更柔和、更突出周边的自然风光? “白日”意象在唐诗宋词中是何面目? 白日容易出现于什么天气?暂且将目光移至当下的中国。此处援引中国天气网北京站的一则消息用语( http://www.weather.com.cn/beijing/sygdt/03/2084270.shtml ):“今天, 太阳以白色面孔行走天空 ,这正是霾或浮尘天气情况下太阳所具有的标准面孔。” 经过琢磨,我认为,“白日依山尽”中的”白日“并非难得一见的奇景,而是寻常的“白日”(白天的太阳),二楼所见的“白日依山尽”仅是超越了“白日依屋尽”,描绘被山(有说中条山,或者是黄河西侧的其他山系)阻隔的无奈(百度百科称:中条山屏蔽着洛阳、 潼关 和中原大地,拱卫着 西安 和大西北,瞰视着 晋南 和豫北),夕阳“白日依远尽”的美景仍无法消受。 严格意义上讲,“白日依山尽”未见得是夕阳时分的日落,而只是先后太阳西移后被高山阻挡,已不能直接见得太阳,而可能此时天色尚早,并未近黄昏,能见度颇佳。 鹳雀楼简介 据鹳雀楼所在地的永济旅游局网页 http://lvy.yongji.gov.cn/sub/viewDetail.jsp?newsid=108546subjectid=10576 介绍,鹳雀楼景区位于秦、晋、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中国魅力城市---山西省运城市境内的黄河岸畔。景区内鹳雀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1年),该楼历唐经宋,元初(公元1222年)毁于兵燹。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风景秀丽,前瞻中条太华山,下瞰巍巍黄河水,唐人留诗者甚多。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千古绝唱《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诞生于此。 新建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 三层 ,总高73.9米,总建筑面积33206平方米。充分体现了唐代风韵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景区规划以古典园林式分布,形成“四区十二点”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国家级旅游景区。 另据百度百科介绍 http://baike.baidu.com/view/56944.htm?fr=aladdin: 鹳雀楼,又名 鹳鹊 楼,古时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该楼始建于北周 。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富盛名。鹳雀楼――旧址原山西省 永济县 西黄河中一座土山上,楼有三层,唐代为游览胜地,宋朝以后随土山被河水冲没。1997年12月,该楼的复建工程开始,2002年9月26日,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新建的鹳雀楼为仿唐形制,四檐三层,尽显大唐的风韵。 附1:以下来自网络 王国维“三种境界”解析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赏析 第 一境界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语出北宋 晏殊 的《蝶恋花》,原意是,“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 萧飒 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 何达 ?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 登高望远 ,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第二境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出北宋 柳永 《蝶恋花》最后两句,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王国维则别出心裁,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第三境界 第三境界:“ 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语出南宋辛弃疾《 青玉案 》词中的最后四句。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他以此词最后的三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 功夫 ,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 必然王国 进入自由王国。 成大事者,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决断自己人生的方向;需“人憔悴”时亦“不悔”,努力加坚持,奋斗不停止;而后才会有意“回首阑珊处”,即使寻他千百度。 其他解读: 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附2:以下一帖系摘录,帖中的名楼(似乎三层居多)美仑美奂、令人心仪,但 “中国三大名楼”之说未必靠谱。 http://mr.cnn.blog.163.com/blog/static/27147102005619102610/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华名楼大观(组图) 2005-07-19 22:26:01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又以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最为出名,并称“中国三大名楼”。   中国古代多在临水之地建楼,取凭高远眺,极目无穷之妙。达官显贵墨客骚人登楼一游,或际会四方之客,或酬唱应和之曲,放悲声,抒情怀,低吟浅唱,壮怀激烈,皆可乘兴而来,尽兴而去。故中国历代名楼皆有名诗佳作千古传唱。三大名楼能够享誉海内外,是和文人墨客、迁客骚人的文化活动分不开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王勃的“滕王序”、崔颢的“黄鹤楼”在成为千古绝唱的同时,三大文化名楼的盛名也就随之而来了。   除了赫赫有名的“三大文化名楼”外,我国的名楼还有:位于山东烟台的“蓬莱阁”、广西容县境内的“真武阁”、安徽马鞍山的“太白楼”、浙江嘉兴的“烟雨楼”、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贵州贵阳的“甲秀楼”、四川成都的“望江楼”、云南昆明的“大观楼”、山西永济的“鹳雀楼”等等。       岳阳楼   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唐开元四年(716年)。宋庆历五年(1045年)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格言,更使岳阳楼名闻天下。该楼高19米,为四柱 三层 ,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楼顶承托在玲珑剔透的如意斗拱上,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为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所罕见。现在的岳阳为1984年重修,保持了原有的历史风貌。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       滕王阁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江西南昌西北,与湖南岳阳楼、湖北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建筑规模很大,阁高九丈,共 三层 。滕王阁饱经沧桑,历史上屡毁屡建达28次之多,世所罕见。现在的阁楼建于1985年,高达57.5米,占地达47000平方米。仿宋风格,临江而立。“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王勃盛赞滕王阁的名句。正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使作为文化名楼而名扬天下。       鹳雀楼   鹳雀楼在其故址所在地山西省永济市,建于北周时期,因鹳雀经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元朝初年毁于战火,重建于1997年。鹳雀楼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景色壮美,历代文人墨客留诗者众多,其中以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登鹳雀楼》尤为著名。整个鹳雀楼景区以鹳雀楼独特的人文底蕴和厚重的黄河文化为根基,以地域历史文化为特色,以弘扬爱国主义为主题,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磅礴气势为主旋律,形成了晋南地区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真武阁   屹立于容县城东绣江之滨的真武阁,相传建于唐代乾元---大历年间(758年---779年),因诗人元结任容管经略史时所建而得名,台上原有建筑早废,现在我们所见到的 三层 纯木结构真武阁,是创建于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的原物,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真武阁轻盈秀美,玲珑剔透,“隆栋蜚梁,斗窗云槛”,“摘星辰于尺五”,“纵目以四方”,“为一邑之具瞻”。         甲秀楼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城区之南,在南明河中一块称为鳌矶石的巨石上。甲秀楼是贵阳市的一个象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后屡遭兵燹,屡经修葺或重建。甲秀楼 三层 高20.7米,台基高2.2米,总高22.9米。底层白色石柱,褐色古式花棂木门窗,额枋饰以清式璇子彩画,绿色琉璃筒瓦厅,镶金黄琉璃瓦脊和宝顶,古色古香,在朝阳照射下,金碧辉煌,十分壮丽。登楼远眺,鳌矶湾两岸景色,尽收眼底。         阅江楼    南京阅江楼是继武汉黄鹤楼、岳阳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后的江南第四大名楼。   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岳,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集中财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后来连中都凤阳的城墙也因耗费巨大而停建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停建,朱元璋总算为我们今天兴建阅江楼写了《楼记》,打了地基,也为我们留下了相隔600多年的悬念,作为后人应该提到这位皇帝。       黄鹤楼    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之巅,原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自古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诵。因这首诗,成就了黄鹤楼“文化名楼”的地位。 hillside注:根据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4%E9%B9%A4%E6%A5%BC 介绍,古黄鹤楼“凡 三层 ,计高九丈二尺,加铜顶七尺,共成九九之数”。1981年10月武汉市政府决定根据历史资料重建黄鹤楼,专家决定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重建新的黄鹤楼。1985年6月落成,成为 武汉 市的标志性建筑。新楼共五层,加5米高的葫芦形宝顶,高51.4米,攒尖顶,层层飞檐,比古楼高出将近20米。 附3:附2中未说明 鹳雀楼层数,此帖说明从二层更上一层就到顶层。 http://www.shicimingju.com/414.html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全诗赏 析 时间:2010-06-15 01:39:05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附4:此帖中明确说明 鹳雀楼为三层 http://www.gudianwenxue.com/tangshi/wangzhihuan/800.html ( 古典文学网 ) 古典文学网 时间:2012-05-09 13:22点击: 363 次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 三层 ,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眺及鸟瞰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摹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磅礴的风发意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给读者展现的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远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落日飞霞、远山如黛、黄河耀金、大海涌波,都表现了登高远眺的特点。“依”、“流”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经过它们的点染,自然景物顿时具备了活泼泼的生命。“依”字一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那种感伤凄凉的语调,展现了落日告别远山时含情脉脉的神态,显示了其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内质;“ 流”字仿佛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让我们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昂扬、壮阔的气势,俯视到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谛听到奔腾咆哮的黄河的涛声。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运用,更使画面具有了立体的层次感。 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胸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虽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从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拘泥于山水楼阁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山水与鹳雀楼之间最突出的视觉特征,给读者创造一种豪放的眼界开阔感。 纪游诗难为,而那种奔意气,耸高格的览胜纪游诗为之则更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之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扩,襟臆浩荡,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没有吞吐千山万壑于胸间、指挥重峦叠嶂于掌下的大气度,难成大手笔;有了这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本文来源于 古典文学网 ( www.gudianwenxue.com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注明出处。 附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53b49e0100boaa.html 古代雷峰塔高几层? ◇ 江南桓进 ◇ (发表于1991年3月22日) 西湖旧照片—— 20 世纪初期从清波门外湖边看古雷峰塔雪景 带有神话色彩的雷峰古塔高几层?近十余年出版的书籍都说是七层。然而再看雷峰古塔倒塌前的照片,却只有五层。 雷峰古塔到底是七层还是五层? 雷峰古塔又名黄妃塔,建于公元975年,完工于976年,当时杭州还是吴越国的都城,吴越国王钱俶因他的黄妃得子,特建此塔以示庆贺。为此,钱俶亲自撰写《建黄妃塔碑记》,对塔的层数高度作了明确的记述。钱俶是建塔者,他的记载自然是很权威的,他说,规划之始,打算建造一座高千尺十三层塔,但后来“以事力未充,姑从七级”,费钱共600万缗。钱俶还明确地说他的碑记写于“塔成之日”。由此看来,雷峰塔当年建成之时,确实是为七层。而且据记载,塔建得重檐飞栋,洞窗豁达,十分壮观。 然而古塔 1924 年倒塌前的塔身又确确实实只有五层,又完完全全是吴越国的旧物。该塔在明嘉靖年间被倭寇纵火焚烧,从此重檐飞栋、楼廊窗户消失,仅存砖结构塔芯。那么是否当初塔芯外木结构建筑有七层呢?也不是,早在南宋时,此塔即为五层,这有《淳祐临安志》的记载可以为证。 建塔者说塔为七层,为何后人所见却只有五层?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说,塔成之后,“复以风水家言,止存五级”。清人吴任臣《十国春秋》也持类似之说。但仔细推敲,这种说法仍难完全释人之疑。该塔为佛塔,钱俶的碑记说得明白,塔中供奉“佛螺髻发”,石刻“华严诸经围绕八面”。同时,塔砖中孔内藏《宝箧印经》,共 8 . 4 万卷。既为佛塔,且七层之塔好不容易建成,岂会因风水家一言便去拆掉两层?何况钱俶的愿望是要建十三层,财力不足才姑且先建七层,他的意思是日后有财力,还要再建得更高些,以符初衷。只是过了两三年,也就是到了公元 978 年,吴越国便归地于北宋,吴越国不存在了,钱俶的愿望自然也就无从实现了。由此可见,钱俶当年实在没有理由在七层宝塔建成之后,反将它再拆低的。 吴越国建成的七层雷峰塔究竟是怎么到南宋时变成了五层的,似乎就是一个谜了。但联系到吴越国时期所建六和塔,南宋重修时比吴越国初建时低了两层这个事实来看,赵宋统治者听信风水家之言,也把雷峰塔拆低两层,并非没有可能。 雷峰塔不管是七层还是五层,都不失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它是古代杭州人高层建筑技术极其高超的明证。它建于农历八月,倒于农历八月,在西子湖畔屹立了足足 949 年。尤为奇者,在被倭寇烧后(注),那仅存的残破赭黄色塔芯还能再坚持数百年之久,并形成比南宋“雷峰夕照”更奇的夕照胜景,西湖十景继续保持完整。如果不是在清末民初,底层砖块被一些无知者盗挖一空,那它很可能至今犹存。——它的牢固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注: 一说为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 清代陆次云《湖壖杂记》云:“嘉靖时,东倭入寇,疑塔中有伏,纵火焚塔,故其檐级皆去,赤立童然,反成异致。” (本文 发表于 1991 年 3 月 22 日《杭州日报》。 本篇是因《杭州日报》“西湖”副刊编辑之约,为“杭州文化之谜”栏目而作。严格说来,不是考证,只是提出一个问题,作出合理推测而已。) 2005/2/22扫描、修订 ——* 补充文章 *—— 七层塔拆成五层是南宋所为 上文提出七层雷峰古塔所以被拆成五层,可能是南宋所为,后来见到一些新的资料,知道历史事实的确如此。 雷峰塔976年建成,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因方腊入杭,战乱中 塔檐等木结构件 受损, 南宋初,重修时改变为五层塔。 因为 雷峰塔 在宣和年间战乱中受损的只是外部 塔檐等,所以 南宋初,重修雷峰塔也只是重修木结构外塔,内部塔身还是吴越国原物。—— 内部砖塔身一直到1924年才倒掉。——倒掉后在塔砖孔中发现的五代佛经文物可以为证。 但是,南宋重修雷峰塔为五层外塔,就必然要把吴越国建成的七层砖石结构的内部塔身,拆去二层。——这与 南宋重建六和塔时拆低两层是相同的行为。从这个事实来看,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所说“复以风水家言,止存五级”,乃赵宋统治者所为。 因此,前文“吴越国建成的七层雷峰塔究竟是怎么到南宋时变成了五层的,似乎就是一个谜了”,应该修改为“这并不是一个谜” 。 现在的雷峰新塔,因为采用的是南宋重修时的造型,所以也就只有五层。 2005/8/2补充 —————————————————————— 2002年新建的 雷峰塔(摄于2003年1月) 【 原创作品, 版权所有 !】 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自《西溪随笔》 附6: 武则天“明堂”重现洛阳城 2012年04月10日 20: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4-10/3809386.shtml 武则天“明堂”想像复原图(hillside注:此图片来自其它网页)   中新社洛阳4月10日电 (记者 李贵刚)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兴建的“明堂”10日重现千年帝都洛阳,向世人揭开其神秘面纱。不过,此次重建复原的“明堂”总高度仅是历史上明堂的四分之一。   史料记载,武则天明堂又称“万象神宫”,高86米,长宽各90米,始建于公元688年,是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作为唐代著名的大型建筑物,明堂毁于公元755年以后的“安史之乱”。 据文献记载:垂拱三年即公元 687 年的春天,武则天毁乾元殿,在此基础上造明堂,这座建筑高二百九十四尺,合今天 86 米 左右,四面各宽三百尺,分为三层:下层象春、夏、秋、冬四时,各随方色 ; 中层法十二时辰,顶覆圆盖,盖上九龙曲附 ; 上层法二十四节气,同样以圆盖覆顶。整个大殿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明堂之下施铁渠,以为辟雍之象,号万象神宫。在顶端施以象征女皇的涂金铁凤,无疑是对礼制的冲击,显示了女性执政的特征。此后,这里成为了她布政、训百官、受尊号、举行神宫大乐舞等的重要场所。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一名王姓负责人介绍说,“新明堂”高21米余,外部为三层立体台基,顶部为八角攒尖屋顶;内部共两层为展示厅,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不过,“新明堂”的高度却严重“缩水”,仅仅是历史上的明堂的四分之一,与历史上气势宏伟、高大的明堂无法相比。 hillside注:附6中综合、增补了其他来源的内容。 附7: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0-11/19/c_13613061.htm hillside注:此文中称,明堂为88.79米,三层结构。我的惊讶是:如此之高的建筑,仅有三层?附7中称,明堂毁于薛怀义,而“武则天‘明堂’重现洛阳城”称毁于公元755年以后的“安史之乱”。从来源的权威性来讲,我觉得附6所言比较可靠,附7近于戏说。 古人也迷高楼:从通天塔到武则天明堂 关山远 2010年11月19日 07:55:1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4版 武则天是一个高层建筑迷   由罗德岛巨像,笔者想到了最近热映的徐克导演的《通天帝国》,电影里,有一座高达100米的通天高塔,为中空的女人像,其壮观盛大,令今人叹为观止。在这部类似中国古代版007的电影中,梁家辉饰演的沙陀,一个被复仇的怒火焚烧的官员,决心对武则天展开一场疯狂的报复———在女皇登基当天,用铁水熔断这座通天高塔,朝着皇宫倒去,将大殿内的人全部砸死。   根据现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十层以上住宅、超过24米以上其他民用建筑属于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则属于超高层建筑。由此看来,这座大唐盛世的通天高塔,则是超高建筑了。   《通天帝国》里的高塔,只是电影中的想象。但是,从史料来看,倒也并非完全是想象,有趣的是,武则天还真是一个高层建筑迷。   建成于唐武则天垂拱4年(公元688年)的明堂,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木结构高层建筑。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因此,对明堂的建造,都由皇帝亲自过问,非常重视。早在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时代就筹建明堂,都因条件不成熟而未建成。   到武则天时,大唐进入盛世,公元687年春,她让内宠和尚薛怀义进宫主持修建明堂工程。翌年正月,明堂正式建成,历时不到一年。修建这个工程是国之大事,《旧唐书》《资治通鉴》《隋唐嘉话》等史书对此都有记述。   据记载,明堂建于唐东都洛阳拆了乾元殿的基址上。高3层,建于三层台阶之上。下层为方形,象征春夏秋冬四时,每边长300尺。中层为圆形,一圈圆形屋顶“盘九龙捧之”。上层为圆形,屋顶为圆形欑尖顶,顶上有一饰以黄金的风鸟。明堂中央有一根粗十围的巨木,“上下通贯”,是主要的承重柱。这一结构形式非常合理,当代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常采用框筒结构,明堂的结构原理与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原理相同。   明堂到底有多高?史载高300尺,后来考古专家折算下来,为88.79米。在当时,真是巨大辉煌了。据《旧唐书》记载:“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入观,兼赐酒食,久之乃止”,可见建成后轰动天下之盛况,游客纷至沓来。就像今天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一般,成为大唐著名旅游景点———当然,只是偶尔对公众开放。   不过,明堂并不算中国古代最高木结构建筑。在明堂的北面,武则天又命薛怀义造了一座天堂。这天堂主要用来安放一尊大佛。据《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说:“怀义作夹大像,其小指犹容数十人。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之,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也就是说,天堂比明堂高得多,在第三层就可以俯视明堂全景。据《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五唐纪二十一所载,“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库为之耗竭。”可见这一工程远大于明堂,其第三层已高于明堂的88.79米,其总高度有可能在100米以上,就如《通天帝国》里的通天高塔了,堪称中国古代木结构第一高楼。   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古代高层建筑的命运,往往都比较悲惨。《通天帝国》里,通天高塔毁于复仇的怒火,而历史上,天堂与明堂,则毁于吃醋的妒火——公元695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刚过。天堂、明堂的建筑商薛怀义得知武则天与新宠御医沈南缪在宫中作乐时,醋意大发,妒火中烧。正月十七日,起更以后,这个小白脸赶到天堂放火,火势迅速蔓延到明堂,更兼风势猛烈,愈烧愈旺。这把火,把一个洛阳城照得如同白天。等天明时,巍峨壮丽的天堂、明堂和绝无仅有的夹大佛全被烧光,变做一片废墟。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是武则天的第一个面首,放了这把大火之后,武则天没有立即杀死他,过了半个月,召他前来,这小子以为武皇旧情复燃,兴高采烈过来时,被一群女子围住,乱棍打死。 象征意义大于实用   在古代,无论中外,高层建筑是权势的禁脔——得天命的标志,号令天下的场所,王朝的象征。平常百姓,哪怕富可敌国,也是不能擅建的——皇宫的大殿最高,依次减除高度,平民的房子比大臣家的要矮,如果臣子、平民把房子建太高了,就算犯法。 附8: http://jpkc.hutc.zj.cn/rwxy/gdwx/xibeiyougaolou.htm , 湖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版权所有 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 ,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 ,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 ,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 ,奋翅起高飞。 《西北有高楼》为《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五首,这首诗所咏的是高楼上飘来的悲凉的歌曲声,引起楼外听歌人对歌者的同情,抒写出“知音稀”的感慨。 交:交错。疏:镂刻。绮:有细花纹的绫。楼上有交错镂刻花格子的窗。 阿(ē )阁:四面有檐的楼阁。三重阶,三重阶梯。言其甚高。 hillside注:“三重楼阁”在中华历史上看来有特殊意味、源远流长。 附9:楼与愁似乎有不解之缘,辛弃疾《摸鱼儿》一词写道:“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更上一层楼”对于辛弃疾可能仅是增加了愁苦。下文是见于网络的一篇长文,作者不详。《论唐宋诗词的“高楼”意象》从不同侧面探讨了唐宋诗人“高楼”诗的内心意识、读来颇有趣味。现摘录少许如下。网上另有几篇期刊论文,如《唐宋诗词中的“西楼”意象解读》等研析了侠骨“楼”情、少妇愁情。… 一上高楼万里愁 ——论唐宋诗词的“高楼”意象 引 言 本文所论唐宋诗词的“高楼”意象及其一系列相关问题,想要将这个问题探寻清楚,我们首先必须明白几个相关的基础概念:意象、高楼和唐宋诗词。唐宋诗词是最为大家熟知的,在这里不多赘言。那么,还剩下两个需要弄明白的概念,即意象和“高楼”。 关于唐宋之前的“高楼”诗词到这里的简单分析就结束了。下面,本文将开始按照唐宋“高楼”诗词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内涵进行分类并作以逐一分析。 …… 二、欲穷千里且登楼 看到“欲穷千里且登楼”这个标题,无疑最容易让人想起王之涣传诵千古的唐诗名篇《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作气势磅礴,虚实相间,并富于人生哲理。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中做如此评论:“二十字中,有尺幅千里之势。”登楼远眺,一目千里,白日依山,黄河入海,凡此种种,尽入眼帘。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不仅仅局限于我们从小的接触,应该还有一种纵横千里、凭视古今的豪迈感和英雄气。这种情感在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②中有着尤为淋漓尽致的体现:今古茫茫之感、天地悠悠之言与古往今来的伟大孤独感所融合,创造出英雄豪迈的崇高之美。 此类“高楼”诗词是由本文第一章第二节所说的“高楼之上的观物与抒情”这一部分发展而来,下面本文将就其新的发展进行阐述。 (一)“千万”模式的阐释及其内涵价值 所谓的“千万”模式是本人根据此类“高楼”诗词的特点,从而总结的与此类作品相对应的写作模式。何谓“千万”?我们先来看看这样一段话:文之思也,其神远也。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这段文字大家都很熟悉,出自《文心雕龙·神思》,讲的是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作家的思维活动特点,作为创作主体的心(即“神”)与作为创作客体的物的融合统一,正是艺术构思活动的基本美学原则。“千万”一词正是取自“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含义。 注:《论唐宋诗词的“高楼”意象》摘自于: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mdeEZpt_PM7m08MD6-dM4WcUU8XSGnfP7Jx1cyDNlbCJewYQi9PbCaI8wwPvx_87R5UkpPHZ8N0iMeXuMUODEb4H3MdVSZLaqmFB1lMsZy 附10: http://bbs.dili360.com/thread-21601-1-1.html 二、宋代《梦溪笔谈》云: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于此留诗者甚多。 三、山西人民出版社《绝句三百首》鹳雀楼:也作“鹳鹊楼”,在山西蒲州府永济县。据旧志,楼在郡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时有鹳鹊,所以称鹳雀楼。后河流冲没,即在城角楼为匾以存其迹。 四、中华书局校刊本《全唐诗》卷二五三 :【题解】鹳雀楼在蒲州(治所在今山西永济县)西南城楼上。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为登临胜地,因常有鹳雀栖息其上,故名。 五、上海教育出版社《古诗词赏析和教学》【注释】 鹳鹊楼:旧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楼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在这里远眺,可看到高高耸立的中条山,滚滚东流的黄河水。因常有鹳鹊栖集在此得名,它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六、1999年,中国黄土、黄土高原大科学家、工程院院士张宗祜著述的《科普院士书系。黄河与黄土高原》,以他多年对黄河与黄土高原的研究和论证,指出了鹳雀楼的位置:汾河入黄河口以南万荣县的黄河岸边,有一兀起的长阜,称为“汾阴雕”,古汾阴县建于雕丘上。西汉建有后土祠,祠内有一高阁称秋风楼,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诗《登鹳雀楼》中的鹳雀楼就在秋风楼以西的万荣县蒲州老城,如今已变成黄河河道。 附11:鹳雀楼附近所见的黄河其实是近于向正南流的,“东流”只能是想像。黄河在永济市外围南侧才拐了一个直角弯,向东奔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0aa6bf0101j7jg.html (该网页有不少鹳雀楼及其周边景色的精美图片) 附12:摘录网上的一则讲解文字,虚构了“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的场面。他们不知道在鹳雀楼附近是见不到黄河东流的。 “(1)这首诗写出了壮丽的黄昏景色。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先向西眺望,看到泛白的太阳依傍着群山缓缓下沉,再俯视黄河,望着奔腾的河水向东流去,这是一幅多么壮丽的景象啊!目送落日,直到它逝去为止;放眼黄河,欲目送它流入大海。既有雄浑壮丽之景,又有留恋遐思之情,情景交融,意境开阔。(2)这首诗还表达了作者开阔的心胸和观察美景的情趣。诗人面对日落水漾的壮丽美景,游兴未尽,不能满足,他急于扩大自己的眼界,还想看得更开阔更高远,于是写出了要看尽这千里风光,必须再登上一层楼。”
个人分类: 语言文化杂谈|54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谈诗的三重境界
malidan 2010-1-27 16:48
谈诗的三重境界 《 红楼梦》不是人就可以写的,但红楼梦是人都可以谈,诗也是。红学家可以长篇大论,以此为职业为饭碗。我们平常人闲来可以只说说湘云,姥姥,大姐儿,凤姐儿也行,我们还不用靠这个吃饭,美其名为乐趣,开心,境界自然高些了:)) 闲来,只要发自内心的吟唱就是诗。不然何以有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据诗我们又说王维是山水诗人,李白是豪放诗人,这就是性情吧。 就是同一个人写的诗境界也会有所不同。 第一重境界就是形境吧,什么是形境?形境就是1、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2、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第二重境界就是意境吧,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1、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第三重境界就是理境吧,什么是理境?理境就是在形境意境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要求,传唱千古不衰的名句也多为第三层次的理境。1、家书抵万金。(杜甫)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3、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如果用一个女孩子比喻诗的话,第一重境界:这是一个天生丽质的美女;第二重境界:这是一个天生丽质的有韵味的美女。第三重境界:这是一个天生丽质有韵味有情有义的美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诗也是一样的。 我一向就坚持我喜欢的就是好的,不讲境界,没有境界。没有境界就是最高的境界了吧?文无常法,兵无常胜。心动不如行动,呵呵。 祝各位寒假快乐!
个人分类: 散文随笔|6809 次阅读|2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9: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