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iPad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iPad

相关日志

苹果ipad air 2 震动门是故意留下的?
lhj701 2014-11-12 10:40
苹果ipad air 2 震动门是故意留下的? 自己的Ipad被儿子收缴占为己用,对于Ipad的体验还是很不错的,也算买过两代,不论看电子书,还是看视频,学习英语,都是非常好的帮手。因此,在Ipad air 2出来之前,一直坚强的等啊等,坚决不买Ipad air 1,因为网上描述的Ipad air 2的很多新功能,尤其是大存储,非常吸引人,自己的电子书多,又喜欢英语的东西,仅仅一本朗文字典就1G多呢,多看的电子书也是特别多,占据空间多啊。于是终于熬到Ipad air 2发布的那天,然后迫不及待的在晚上好像11多开放预订(白天打电话问官网,说是那天预定,但没有具体时间,那天苹果官网仅仅是网站广告,“网站更新,敬请等待”等等之类,就从晚上7点,搞到晚上11点)。 自己下了狠心购买了一款金色的、128G的wifi版本,还激动的刻上了字,以表示纪念。 等了几周之后,等拿到产品,立即被其轻薄所激动,并且是128G啊,这是自己梦寐的容量,过去那款16G的,经常需要删除资料啊,非常麻烦。可等自己下载了博客App上的英文学习资料,视频啊,听力啊,一播放,我晕了。 这个家伙,估计是太薄了,拿在手上感到震动,刚开始还认为是音量太大,可是将音量减少到2-3格时,仍然感到震动。我晕,美中不足啊。自己还是鼓励自己也许适应一段就好了,可是,找到一个网上视频观看,一会就搞得心烦意乱了----你根本不能控制去感觉那个震动,也就是那个震动已经影响了用手拿着看视频--这可是我过去用Ipad最喜欢的方式啊。 不会是自己这台的问题吧。立马上网上查:完了,网上有人吐槽啊,国外英文吐槽也有了。这次是刚刚发布啊。 再进一步查资料,知道Ipad air 2用了两个喇叭,是立体声。然后就看到了网上有人拆开ipad air 2,原来两个喇叭,根本没有和腔体的隔音处理,声音在整个ipad air 2内的空腔部分回荡,然后估计能够引起共振,因为就我的实验,对于低音,这个震动特别强烈。有人说,那是低音炮。(网上有与ipad air 1的对比测试视频,有个黄色的皮卡丘在ipad air 2上跳舞,还有水杯中的水震动的测试)。 不论如何,我联系客服,刚开始还试图更换一台没有这种问题的,但客服能回答我吗?电话打了N次,转接了NN次,等了NN分钟,转移了NN个距离千里以上的地方,最终退了货。 经过这次经历,有几个问题: 1、是不是苹果故意留下的震动门?因为,对于一个产品,拥有那么大的一个市场,只有傻子才会不去检测产品质量,然后出厂。另外一个依据是这次ipad mini 3 和上一代ipad mini 2除了更换了指纹识别和增大了容量,其他根本没有任何变化。而ipad mini系列据说色域只有63%,ipad air 是100%。因此,对于用户没有多少选择。明年据说要推出12.2 Pro版,莫非为它的出现腾出时间和空间?这是一个小白鼠? 2、网上在产品发表前,官方测试文章漫天飞,为啥没有一家提及这个问题?还必须等待用户亲自提出? 3、网上有人提出这个问题,我也亲自感受了,但为啥有很多帖子为企业说话? 4、至今苹果没有对这个问题有任何回应,我记得好像汽车还有召回制度,虽然一个电子产品值不了多少钱,但毕竟也应该本着对用户负责吧,毕竟是一家有影响力的大公司啊。另外一个疑问,后续的第N批ipad air 2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改进吗?还是硬着继续卖下去,反正你们没得选? 重新粘上旧的博文: 不慎咬到一只故意的烂苹果? 执拗的老乔将啃了一口的苹果坚定的交给了库克。 而今天苹果继续延续着过去的辉煌,因为库克发现,乔布斯早已经领着大家遥遥领先跑到小伙伴们的前面,因此骄傲、喜悦,甚至唯我独尊的气势和孤独,正如老乔一样,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 于是,在薄的令人惊艳的iphone6上必须留着一个小凸起,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凸起,又有多少人能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完美呢? 看,这就是我们的信心:全世界的人都在每年的收获季节对收获苹果翘首以待, 千万千万的追随者,都期待着那个被新咬了一口的小苹果---这个苹果是完美,也是不完美的,但可以肯定它正牵挂着亿万人的心! 于是,音乐可以在ipad上震动,手表必须有个古老的、纤细的表把,而这一切的一切谁又能真正理解呢?因为,被咬了一口的小苹果跑得是如此之快,远远跑在天涯边的飘逸和孤独,又有谁能真正感悟到呢? 一切的一切注定只有被模仿而不能被超越,苹果决定必须将孤独暂时留下,等待下一个真正的、更孤独者的出现和超越。。。。。 PS: 不过,说句实话,苹果的东西体验还是不错的,最新出的iphone6除了摄像头的凸起不太好,其他体验很完美。ipad air 2 因为声音过于震动,我退了货,但我肯定下一代ipad和ipad pro一定会用更好的立体式喇叭和隔音处理,从而保持最完美的用户体验。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0244 次阅读|0 个评论
求购一台二手ipad
liujie40 2013-7-21 13:22
​最近经常出差,之前在家闲暇时间都玩笔记本。现在出差的话带着太沉了。本来想等ipad5出来入手一个。现在迟迟不上市,等不及了。有哪位靠谱的网友能把自己的闲置的ipad转让给我。科学网应该还是很靠谱的。
1845 次阅读|1 个评论
国内公司的生财之道
wya 2013-4-2 15:59
某国内企业承担一近200万元的工程项目,提供给用户作为控制终端的苹果IPAD的电源线竟然是英式插头,估计该ipad为港版货。做政府的项目,竟然敢使用走私货! 而且高薪聘请的监理公司对此竟全然不知,没有为进场设备把好关。 此外,他们说自行开发的控制终端apple软件需要向苹果交纳授权费,即单独新购买一台IPAD还不行,要使用他们为本项目开发的软件,还需要另外交纳授权费! 不好好钻研核心技术,为客户做好监理工作,靠这些小伎俩,国内企业难成大器!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标签”的例子:iPad中MotionX GPS卫星地图的改变
热度 1 陈小斌 2013-3-13 02:18
MotionX-GPS是我用过的IOS系统下最好的GPS定位导航软件。就是因为这个软件,我才买了好几版iPad。 》iPad(一代)。我老婆去美国时托她买的。当时不懂,买的不是3G版,不带GPS芯片。为实现定位导航,自己后来另买了个外接的iGPS360,凑合着用。但在野外也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从这时起,我抛弃了专用的手持GPS。除了没有GPS芯片外,iPad(一代)的另一个缺点是不能照相。MotionX GPS软件中可以为每个定点同时配上照片。没有相机功能,这一功能基本就没有用。 》iPad2。有了经验,前年AGU年会,自己在美国买的3G版。很好很强大,GPS搜星定位很快,精度也还能够满足大地电磁剖面定位的需求,而且还能照相,虽然分辨率不高。利用MotionX GPS软件中的Google卫星地图,野外找点找路非常方便,一年多来,已在多个项目的野外工作中使用。在这些工作中,我已完全抛弃了传统的涉密的纸质地形图。 》iPad MINI。虽然iPad2功能方面非常好,但在野外施工中有一样不好,就是稍微大了些,携带稍显不方便。我就一直希望能够有小一号的iPad。不久以后,iPad MINI出来了,去年AGU年会托朋友带了一个回来。其他方面都很满意,但由于苹果公司的地图策略,MotionX GPS中出现了一个变化:用苹果地图替换了Google地图。 这一变化带来了极大的缺憾!Google地图分辨率极高,大多数地区可以达到18级,在一些城市可以达到20级,完全能满足我们野外找路选点的需要;而苹果地图在大多数地方不到14级。更糟糕的是,在天朝,苹果地图经过所谓的安全移位操作,GPS点位在地图上偏离几百米,根本就没法使用。 在iPad MINI刚拿回来的时候,我安装了最新的MotionX GPS 20.0版。当我打开其中的地图标签时,位图层只有BING和APPLE两个选项,没有了GOOGLE选项。我当时怀疑是MotionX GPS版本过高的原因。由于官网上再找不到MotionX GPS低版本软件,我只好将iPad Mini做了越狱,然后找到MotionX GPS18.0的破解版安装成功。再打开软件时,卫图层面下熟悉的Google标签又回来了!当时一阵狂喜!赶忙拿出去做定位实验,可结果却给我淋了一大盆冷水:虽然标签是Google,但地图本身却还是苹果的! 为什么呢?我后来仔细看了新版MotionX GPS的说明,说的是在IOS6.0版本以后均采用Apple地图替换Google地图。软件是运行在系统之下的,大的系统环境确定了你只能采用Apple地图。尽管低版本MtionX GPS软件中调用地图按钮的标签是Google,但在底层,IOS6.0以上的系统还是给你调用了Apple。 对于我而言,Apple地图确实没法用。于是,我就想着把iPad mini中的IOS系统降级到6.0以下。很可惜,由于MINI一出机就用的6.0版的IOS,没法降级到6.0以下。这个问题就没有解决办法了。我只好在野外偶尔用微软的BING地图。BING地图虽然没有做“安全”偏移,但分辨率和Apple差不多,跟Google没法比。iPad MINI自此就成了鸡肋一般的东西。 本来我的iPad2准备出手转给别人,买主都找好了:如果我的MINI弄好了,我就将iPAD2转让给他。iPAD2已让人家带着出野外几次了,令他爱不释手。但现在这个样子,我需要马上把它召回来。没办法,标签的改变并不能改变系统实质性的问题。
个人分类: 一孔之见|6218 次阅读|1 个评论
傲慢的Apple store(一)
热度 1 lhj701 2013-1-11 22:40
傲慢的Apple store(一)
傲慢的Apple store(一) 如果说苹果产品真得很美,但这个苹果帝国的傲慢却让俺这个不很果粉的apple喜爱者真的好无语,在欣赏这个帝国的同时,等待更优秀和更有生命力的创新技术让路。 先看看最近的报道,《App Store一天赚1500万美元 销售额超Google Play 4倍》( http://www.evolife.cn/html/2012/68391.html )、《苹果放下傲慢姿态 遭受追击示好中国市场》( http://it.sohu.com/20130111/n363171023.shtml )。原来感觉Apple Store 这么厉害,源于乔布斯的创新精神,对apple也是顶礼膜拜。但最近自己的一场经历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 Apple真的很完美吗? 事情源于自己更换了ipad产品,自己原来使用ipad2,由于自己主要用ipad看pdf文档,ipad4出了后,对其高分辨率非常羡慕,终于购买了ipad4,其显示效果真的没得说,但问题在于我原来购买的一款电子商品突然没有了:这款商品从Apple store购买, 朗文当代高级词典(第5版)2009,v3.7.1,开发商:Enfour,Inc( http://bbs.ptbus.com/thread-283025-1-1.html ),花费$29.99,购买日期2011年11月01日, 但自己将ipad4连接到电脑后,突然发现我原来购买的这款商品根本不在我的已购商品中,尽管这款商品还在,但点击后显示“ 您的产品目前在中国商店不提供 ”( 不提供您怎么卖给我的 ?),于是自己拨打了中国地区AppleCare技术支持热线:4006-272-273,对方在上海接了电话,感觉是个说中国话的老外,通话时间是30分钟,绕来绕去,结果让我非常愤怒: 1. Apple Store没有专门的电话和Email联系邮箱(各位,按照上面新闻的报道, Apple Store 一年赚的利润是54.75亿美元,竟然没有一个固定的联系电话和Email邮箱,这是对顾客何等的耻辱和不负责任)。 2.下边附件是他们回的邮件,这个邮件竟然是通过N层的网页递进,用来N多的力量,等了N久的时间,最后显示了网页形式的反馈方式,最令人气愤的是,这封邮件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仅仅给予了一个自己认为最为无赖的回答:“ 对于购买项目丢失,iTunesStore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鼓励客户定期将其资料库备份到外部硬盘上。那样,如果购买项目丢失,您就可以从备份恢复这些项目。” 这种无法让人接受回答,就是在中国购买软件,至少可以有光盘可以重复安装,你一个可以一年赚到54.75亿美元的泱泱帝国,竟然可以不负任何责任,也就是说自己购买了29.99美元的东西,仅仅可以用1年的时间。 附件是对方的来信,附在这儿让大家来评判吧: 尊敬的XX: 您好,感谢联系iTunesStore,我是iTunesStore客户支持Joe,很荣幸在此为您服务! 听闻因AppStore上不再提供“朗文当代高级词典(第5版)”而导致您无法下载该软件的购买副本,我深表歉意。 您可以通过iTunes云服务下载先前在iTunesStore上购买的大部分内容。您或可使用此功能来下载特定的购买项目。( 各位看官,如果云服务上有这个软件,我还用找你吗?) 您需要具有最新版本的iTunes。该软件可从Apple网站上获得: http://www.apple.com.cn/itunes/download 安装最新版本的iTunes不会影响您的资料库或帐户中的任何项目。 要了解如何下载过去购买的内容,请参阅以下文章: 从AppStore、iBookstore和iTunesStore下载过去购买的内容 http://support.apple.com/kb/HT2519?viewlocale=zh_CN 如果未在该列表中看到您要下载的项目,则可能是在您购买之后,该项目已经被删或经过修改,因而不再可供下载。 对于购买项目丢失,iTunesStore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鼓励客户定期将其资料库备份到外部硬盘上。那样,如果购买项目丢失,您就可以从备份恢复这些项目。 以下文章介绍如何备份资料库: iTunes:通过将iTunes资料库拷贝到外部硬盘驱动器来进行备份 http://support.apple.com/kb/HT1751?viewlocale=zh_CN 如果使用的是Mac,则可以使用TimeMachine来自动备份您的资料库。如需相关说明,请参阅以下文章: Mac101:TimeMachine http://support.apple.com/kb/HT1427?viewlocale=zh_CN 此外,您还可以将您之前成功下载该项目的设备连接电脑iTunes后“传输购买项目”至电脑iTunes中,然后同步至新的设备中。若您的电脑iTunes资料库中有此备份,您可以直接同步此应用即可。 若您在传输已购项目至电脑或是使用iTunes时遇到任何问题您还可以电洽我们的AppleCare技术支持团队以获得即时技术支持: 中国地区AppleCare技术支持热线:4006-272-273 如果您在下载任何过去购买的内容或备份资料库时遇到困难,请来信告诉我。 给您带来的不便希望可以得到您的谅解,祝您拥有愉快心情的每一天! 此致, JoeGuo iTunesStore/MacAppStore客户支持 http://www.apple.com.cn/support/itunes/ FirstName:XX LastName:X Email:luo.wireless@gmail.com AppleID选填: XXXX Lang_Country:zh_CN Product:iTunesStore SupportSubject:购买、账单与兑换 SubIssue:如何恢复丢失的已购买项目 GCRMCaseID:397984168 Seeadditionalinfobelow 选取您所在国家/地区的iTunesStore或AppStore: 项目标题:购买的朗文当代高级词典(第5版)找不到了 订单号:M2XK8TMZ31 Details: 我的订单号:M2XK8TMZ31收据编号:171024660716 收据日期:2011年11月01日 我购买了“朗文当代高级词典(第5版)2009,v3.7.1,开发商:Enfour,Inc.(9+) 撰写评价报告问题Enfour,Inc.应用软件$29.99", 原来安装在ipap2上正常,但现在购买了ipad4,这个软件在已经购买软件列表中找不到了,因此无法安装使用。 请帮助恢复!谢谢! 所购软件显示信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63 次阅读|2 个评论
围脖:伟人美梦亦成真
热度 1 liwei999 2012-10-15 18:33
围脖:伟人美梦亦成真
毛刘周陈邓(毛周后面那位是谁?朱总司令?不大像。贺龙??),有远见啊。苹果啊苹果,服了您,谁的idea你都敢偷,太岁头上一样动土。不怪乔布斯生前的座右铭是: 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最早的 iPad iPad 能的,笔记本都能,但是读电子书、看照片和录影 日期: 10/07/2012 15:24:58 感觉就是好。也说不上来哪里好,就是体验很顺滑惬意。一定是细处做了优 化。不过,没有键盘是致命伤,我不习惯,常常打入冷宫,慢待它。一头有手机爱疯的随时随地,一头有笔记本的键盘,iPad 不尴不尬在中间,几乎没有不可替代的场景,没想到能这么火:现在是苹果仅次于iPhone销量的产品了,超过苹果所有笔记本和其他产品(以前看好的有键盘的 Air 超薄笔记本居然没有平板 IPad 的零头,市场疯起来,真是不可理喻)。还有个 iPad Mini,眼看要上市了,苹果这是上下其手要通吃啊,霸气十足。 果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平板市场是苹果掀起来的 日期: 03/08/2012 13:21:10 据业内人士说,平板市场现在除了苹果在赚钱,其他的都在赔钱。 从产业链看,平板赚钱的主体不是平板本身,苹果应对赔钱也要进入市场的对手的手法是: 让利低价 增加门槛 另外,再赶一回时髦,爱疯五世前日到手了: iPhone 5 不错 不错 真不错 日期: 10/13/2012 21:53:20 很多细处见功夫 中文打字有很好的词组 几乎可以与Google媲美了 大概中国客户群越来越大 不敢怠慢了 其他方 面也都很贴心 屏幕长了对于爱上网的我是福音 横过来每个页面可读性显著提高 much faster too 这下ATT高兴了,又要跟它绑下去。 电话老是掉链子,信号在硅谷中心才一个点儿,进了办公大楼常常没了信号,就这种德性好多年了,丫也没改进,我们还跟它,一续再续,贱啊。 都是红娘Jobs当年造的孽!包办婚姻是祸害,无论中外。 昨天中午在公司pre-order,可后来就是打不开购物车 日期: 09/15/2012 08:56:25 心想人满为患。 晚上回家再去order,就成了。 不管人怎么埋怨它,苹果如今是排山倒海气势如虹。其实iPhone 5 还不如 iPhone 4s 上市给人的惊喜多,就是长得苗条了。什么速度快一倍,又不拿它编程序,快一倍根本就没感觉(补记:其实还是快好,感受不一样,快感)。 据说性是使世界多姿多彩的唯一本源 作者: 立委 (*) 日期: 09/26/2012 19:40:36 没有性,就没有色彩,没有区别,没有生气,一句话,没有价值。 苹果走的就是性感路线。登峰造极。 不存在没人买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供不应求到多大程度? 日期: 03/08/2012 13:47:22 我们曾经联系苹果,说我们可以测量你的品牌,把详细的客户情报自动及时返回给你。实际上我们经常用苹果品牌做质 量检测,因为社会媒体这方面的信息太丰富了。 可是苹果那边一点儿也不热心,因为他们目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他们在引领市场和客户,而不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根本就不必太关心客户的意见。 觉得现在的分辨率已经很好了啊。都老花眼了,再高的分辨率也没用 日期: 06/11/2012 14:57:20 看样子又是苹果招摇的一个东东 实际上苹果很多事情做过头了,没必要地追求完美,引导消费。 我在等 Apple TV 的革命 性产品。因为目前 TV 和 电脑还没有无缝连接,我们家 TV 归 TV,电脑归电脑,虽然有朋友告诉我们怎样连接二者,可以看国内任何电视,但是那种连接线的太麻烦。 相信苹果的TV一定是iPhone之后的又一个革命性家电产品。 无缝连接不是简单的连接问题 。。。 你懂滴 日期: 06/11/2012 18:07:25 要是只是连接一下,领导为什么不连 接呢?一会儿捧着laptop看网上电视连续剧,一会儿又转到cable TV 看电视新闻。 肯定还有什么只有苹果才懂的技术难题和顾客心理问题 等今年秋天的 iTV Apple, Google and Facebook 日期: 05/24/2012 07:19:30 苹果在它刚从破产边缘爬出来就开始喜欢上了,但是没想到它会 如此强劲增长。小小的 iPod 是转机,但真正经济上大发展是 iPhone 开始。早就说了,iPhone 不是人力可为的产品,是上帝送来的礼物。 Google 的做大也没想到,因为自己不点击广告,就想不到它怎么可能用广告赚钱来维持免费产品。喜欢Google开始是因为搜索,后来是 gmail, youTube 等“公益”产品。 Facebook 本质上是 Google 的延续,企业精神类似,有一种势不可挡的架势。可以预见它会逐渐推出类似于 gmail 这样给力的产品来,但目前它没有什么产品让我著迷。 IT 这些公司的发展总是打破人们想象的极限,尽管听上去似乎是泡沫。人是要有一股精神的,企业也一样。 李开复的IT见识我一直在新浪微薄 follow 他,觉得很合我胃口。 乔布斯自己就是一个前后矛盾的机会主义者 日期: 02/29/2012 10:58:34 我记得很清楚,在iPod出来以后,记者多次问他要不要朝手机方向做,他断然否定:说是手机市场已经定型,该做的都做了,不去趟浑水。 结果呢,苹果成为全球最富有的技术公司,其根本转机就是iPhone. 如今单爱疯销售这一项的revenue,就超过微软所有产品的总收入(包括微软视窗、Office和企业软件)。市场之大,难以想象。 发现一个早期 Steve Jobs 录像谈个人电脑的革命和苹果的起源 日期: 12/16/2011 04:55:11 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highlights/stevejobs/video/ 这真 是天才的演说家,那么自如自信,具有远见。 骨子里那种魅力四射。 几家欢乐几家愁。 日期: 05/31/2012 14:52:32 苹果iPhone的风行伴随着诺基亚和黑莓的兵败如山。 苹果的股票简直疯了,乔布斯去世一年,苹果市价升值了七成,超过微软和Google两巨头的总和。苹果崛起了,很多老牌公司就倒霉了。在平板冲击下,台式电脑、膝式笔记本双双下滑,还能维持销售的除了苹果自己外,就数联想的 Lenovo 笔记本了。如今的Dell、日本的索尼,甚至HP,都有这种态势了,30年河西啊。 我们很多年都迷信索尼呢,就像迷信苹果一样。前后两个摄像机都坚持要索尼的牌子 柯达(?)不久前不是破产了吗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3552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教你如何彻底删除itunes里不想下载的东西
baiyunrui 2012-8-4 09:38
首先在itunes里删了正在下载的东西 然后进到itunes文件夹 这个文件夹一般在我的文档里自己另外设置的就不说了 目录为 iTunes\iTunes Media\Download\ 下了一半的东西是个文件夹 如果下完了都会自动移动到Mobile Applications文件夹中看清名字把自己不要的删了如果想防止itunes检查购买项以防检查应用更新时又下载 就把那个list文件删了这个文件记录了你没有下完的购买项
个人分类: 上网技巧|52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强力推荐一款ipad软件
心有余而力阙兮 2012-7-13 17:55
强力推荐一款ipad软件
向大家强力推荐一款 ipad 的软件,虚拟毛笔加字帖。超爽!既有手(指)写毛笔字又有字帖,还可以自己拍字帖上去。可以保存。可以更换纸张背景,包括自己拍的照片做背景。很多做学问而又喜欢书法的同仁,往往没有很多时间去捣腾笔砚纸墨,用这个东东就可以随时过过瘾。贴一张我刚用它写的字,"豪雨覆江城"(武汉一直暴雨)。还有一个毛笔手写日记软件也很好。都是免费的。我只用免费软件^_^。 “城”字不合草书书写规范哈,纯属“杜撰”。
个人分类: 瞎掰|3092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iPad? What does “i” really mean?
zuojun 2012-6-27 00:39
Apple has created a brand of i-products that are arguably unparalleled in function and design . So much so that customers haven’t had time to stop and ask, "What does “i” really mean?" When Apple debuted its first i-product – the iMac – Steve Jobs, Apple’s co-founder and CEO, said it was “the marriage of the excitement of the Internet with the simplicity of Macintosh,” hence the “i” for Internet and the “Mac” for Macintosh. Internet is probably the word most commonly thought to be represented by the “i.” But Internet isn’t the only i-meaning term – Jobs went on to give others. These are: individual, which refers to the personal nature of the computer ; instruct, as the computer was also intended for educational purposes; inform; and inspire. Since the 1998 iMac debut, Apple has gone on to create several other similarly-designed consumer products using the “i,” including the iPod, iPhone, and now the iPad. By M. Bryner
个人分类: Tea Time/Coffee Break|2007 次阅读|0 个评论
在iPAD上使用eBalance软件
热度 1 wanght 2012-5-1 19:49
在iPAD上使用eBalance软件
远程登录软件可以让我们从一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访问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使用另一台计算机上的所有程序。而且,移动设备上现在也可以远程登录了,所以可以从iPAD或智能手机上去访问、操作一台联网的电脑(PC机或Mac都可以)。 今天试用了一个免费的远程登录软件,终于可以在iPAD上使用我笔记本电脑里的eBalance软件了。步骤如下: 1)在iPAD上免费下载远程登录软件 - PocketCloud; 2)在笔记本电脑上也安装了配套的PocketCloud Windows Companion(下载地址:www.wyse.com/pocketclouddownload); 3)在iPAD和电脑上都输入gmail的账号,程序自动搞定所有的设置; 4)左边是我的笔记本电脑,里面安装有eBalance;在右边的iPAD上点击“连线”,iPAD将登录笔记本电脑; 5)登录后,eBalance就显示在iPAD上了,所有功能都可以使用,例如用手指来操作流程图,终于可以“指点life cycle”了:-) 当iPAD远程登录时,电脑自动返回到登录界面(任何时候只能有一台机器处于登录状态)。远程登录的重要作用其实是供大家分时共享收费软件和计算资源,所以只要在一台计算机上装了eBalance,课题组的同学都可以从自己的计算机联网登录上去使用了。
个人分类: 科研杂谈|7136 次阅读|1 个评论
【微博】这就是向苹果索赔20亿美元的iPAD?
热度 6 曹聪 2012-2-19 02:00
【微博】这就是向苹果索赔20亿美元的iPAD?
有没有搞错啊?
个人分类: 微博|2937 次阅读|14 个评论
iPad的流行带动了平板产业,也许是残缺美?
热度 2 liwei999 2012-1-6 09:41
我是最早的iPad拥有者了,免费午餐,老板发给我做奖品。当时想到有这么个轻便时髦的玩意儿,一定可以代替笔记本。用起来才发现不是这回事儿,简单查email或者上网我已经有iPhone,其他活动还是笔记本好使。关键是不可缺少的键盘虚拟化了,不适应。 虽然是苹果饭多年了,我家的iPad甜甜不爱用,我也不用,躺在那里,经常灰尘满满。还是需要物理键盘才 好。否则就纯粹是玩具。 奇怪的是有键盘的 Air 并没有真正流行,反倒是平板成为时尚。这是一种奇特的现象:取消一个关键零件或功能,反而使得产品更加吸引人。残缺美在市场心理中的折射?? 不过那天看到苹果专卖店前80-90岁的老太太在用平板看图像和录像,那样自如自然,我还是感觉到它的革命性:触摸式交互太intuitive了。笔记本电脑不曾达到过如此的亲民程度。 另外就是平板与网上商店、游戏、电子书的整合,比笔记本更加到位。不理解为什么,但是确实有这个感觉。这也促进了它的流行。
个人分类: 立委随笔|3239 次阅读|2 个评论
儿子(三)
xmtankai 2011-12-17 21:35
儿子最近智力发展太快,超出了父母对他的认识程度。喜欢ipad, iphone等一切可以到手的智能系统,不抛弃,不放弃的摆弄至没电,有木有。中午在床上不肯睡,借橱柜的反光看到窗帘后的我在看ipad,顿时精神抖擞,口中咿咿呀呀,不达目的不罢休,LP的目光要killren
2676 次阅读|0 个评论
Office拟推iPad版,助力ipad办公实用性
lhj701 2011-11-30 22:50
Office拟推iPad版,助力ipad办公实用性 据新浪报道《微软拟推出iPad版Office 售价或为10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11130/210310911170.shtml 。 ipad安静、方便易用,正随着Apple商店源源不断的各类应用而不断推进,但一直不用ipad的办公功能,实在是因为用惯了微软的office软件。当然键盘也是一个因素,不过ipad也有无线键盘的配件出售。 但不用办公功能,感觉ipad也着实有些功能不全。现在微软要推出iPad版Office,并且仅仅10美元,也就是70元左右,感觉还是能够消费得起,期待微软的office软件早日出现在ipad上。
个人分类: 社会新闻|3686 次阅读|0 个评论
iPad被Kindle Fire超越[转载]
热度 3 halcon 2011-11-14 06:08
最近玩ipad发现的确很好玩。不过两天下来还是希望能多读些东西,除了读一读arxiv上的论文,想看书就不太方便了。相对于ipad的很炫,我还是更喜欢kindle可以一只手就握在手里的感觉。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11/1113/A20111113937266.shtml 【文章摘要】亚马逊Kindle Fire和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两大平板电脑之战中,Kindle Fire略胜一筹。亚马逊的Kindle Fire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开始销售,而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将于两天后的11月17日开始销售。   国外媒体报道,亚马逊Kindle Fire和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两大平板电脑之战中,Kindle Fire略胜一筹。网站pcmag.com周五公司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读者中有约39.5%表示,他们已经预订或即将购买亚马逊的199美元的Kindle Fire。   在接受该网站调查的8808名读者中,约有29%表示选择Nook Tablet,但有39.5%的读者表示选择亚马逊的Kindle Fire。在这次调查中,大多数购买者认为,如果需要不停地读取内容或者不需要连接网络时就选择Nook Tablet,如果喜欢亚马逊的服务和希望享受亚马逊Silk浏览器、亚马逊金牌服务(Amazon Prime)以及更多服务内容,那么Kindle Fire将是好的选择。接受调查的一位读者写道,“ Kindle Fire合适的用户,是那些不经常外出或经常在Wi-Fi覆盖区域的群体。Nook Tablet适用的人群是外出者以及经常移动的人 。” 亚马逊Kindle Fire平板电脑   在这次接受调查的读者中,约12.5%或者说有1,106位读者表示他们更喜欢苹果的iPad,尽管苹果iPad价格更高;约有4%读者表示更愿意选择79美元的Kindle和99美元的Nook;另有11%的读者表示愿意选择诸如华硕Transformer Prime等这样的平板电脑;还有8位读者表示喜欢惠普的HP TouchPad。   亚马逊周五宣布,Kindle Fire将向读者提供超过400家全彩页报纸内容,在明年3月1日之前订阅的用户将能够获得康泰纳仕集团(Conde Nast)旗下17种杂志三个月免费阅读,这些杂志包括美国著名文化生活类时尚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男性时尚杂志《GQ》、《连线》(Wired)和时尚杂志《Glamour》。   亚马逊的Kindle Fire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1月15日开始销售,而Barnes Noble的Nook Tablet将于两天后的11月17日开始销售。
2370 次阅读|6 个评论
在川航上丢了我的iPad
热度 7 SNPs 2011-11-1 02:30
30日晚上七点半由重庆来深圳,路上把我的iPad忘在了飞机上,到了酒店才发现,去电话给机场和航空公司,还没有结果。 希望能碰到好心人归还给我。。。 有希望吗?
3965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Free RSC Mobile app launched
yolandahongmei 2011-10-8 22:06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has launched a free mobile app that is now available on iTunes. RSC Mobile provides readers with access to search RSC journal content from the RSC Publishing Platform. Users at any institution or organisation that currently subscribe to RSC journals can access the same content on the RSC Mobile app using its wireless network. The benefits of RSC Mobile include: Up-to-the-minute access to RSC journals; Full text HTML and PDF access via wireless networks for subscribing institutions/organisations; The latest news from the RSC Publishing Platform; Saving articles for offline reading; Share your favourite content via email, Twitter or Facebook. Notes for editors: · The RSC Mobile app is available for iPad, iPhone and iPod and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is currently developing the Android version, which will be available early 2012.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see: http://www.rsc.org/AboutUs/News/PressReleases/2011/Mobileapp.asp
个人分类: 英国皇家化学会|3402 次阅读|0 个评论
【陈热闹语录】爸爸的最大特点
热度 4 陈安博士 2011-8-17 23:06
  昨天,让陈热闹总结她爸爸我的最大优点,结果说成了特点:      1,爱吃瓜子。吃起来甚至连味道都不顾了,只有一个动作:吃。      2, 爱写博客。这是陈热闹妈妈灌输的。      3,爱玩游戏。这是她在和我抢了几次iPad之后得出的结论,十分不靠谱,因为我其实很少玩游戏。      4,爱上网。早晨起来先去上网,然后再吃饭。      她爸爸我自己则总结自己的特点如下:   1,爱唱歌,甚至连红歌都唱。不过一个月平均也就是去唱顶多一回。   2,爱旅游爱写游记,志向是旅游过程中写完1000万字的游记,当然顺带也会写别的。当然会上载到博客上去。   3,爱“玩”应急管理,只"玩"不科研。   4,爱讲演,以一个小时为最佳,讲演水平在全国应在前十名,嘻嘻。   不爱的事情有:      1,不爱喝酒。曾经喝过,实在不行。   2,不爱抽烟。曾经抽过,发现也不行。   3,不爱运动。这是极大的弱点和缺点,改正中.....
个人分类: 趣论|3064 次阅读|10 个评论
创意之作
wyc 2011-8-16 10:40
今天看到网易相册有一张橙子削制成的工艺猫 和另一张猫头嫁接在兔身上的 “猫头兔”, 觉之好玩, 姑且一议 。 很多很多年以前 , 我曾经看过一篇报道, 说猫与兔子嫁接成的 “猫头兔”, 既吃草又抓耗子。 当时我想, 脑与胃, 倒底谁指挥谁啊??? 当年还以为是瞎编旳。 今天, 终于让我看到了照片,长了见识。 谨向互联网致敬!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47 次阅读|2 个评论
感受iPad的魅力
热度 11 cherrylu1960 2011-7-4 23:10
虽已知天命,倒也不算Out,有时喜欢尝试新事物,新产品,只是半拉老辈子人,在花钱人还是比较保守,故也不像年轻人追新的瘾头那么大。说句心里话,真不想给霉国企业做广告,再说人家也不需要。人家手伸得好长,很会赚全世界人民的钱。不得不说,人家的产品确实好,营销做得更好。比如苹果的产品,原不以为然,今天正经玩了一会儿,不得不说,东东确实不错。 开始对LG送俺iPad 2作为生日礼物确实不太满意,因为大致知道这东东怎么回事儿,不能代替笔记本电脑,没多大用。年轻人玩它不外是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上网。不过一拿到它,就有点喜欢上它的外观,超薄的白色外壳,只有600克重,手感不错。由于以前接触过苹果的产品,如iPod Touch,iPod Classic,苹果的东东大同小异。故没费多大劲激活了产品,掌握了大概。这东东功能确实强大,集上网、音乐、视频、图片浏览、照相、摄像等功能于一身,总之您想要的功能都有了。手指一点一划,所有的操作界面尽现眼前,可缩可放,可现可隐,操作十分方便,可满足不同的视觉需求。与PC的同步也很方便,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把你想装入它的视频等文件导入其中。文件的兼容性也较过去的产品有很大改进。 iPad的超前还在于它专为WIFI和3G设计,有了网络的支撑和介入,还怕没有市场吗?反正我拿到它的第一件事,就是体验它的上网功能,家中用无线网,轻松通过WIFI上网,其自带的Safari浏览器也很好用,关键是对我们这些眼神不好的老人,浏览界面可以随意放大,字可以放得很大,太方便了。 苹果产品为全世界而生,可支持多种语言,官网的服务功能也很强大。唯一感到不足的是充电的小小不便,通过USB普通电脑给力不够,普通接线板好像欠压还是怎么的,不太成功。不过都是小问题了,不算难事。 电子产品这东东就是这样,更新换代太快,尤其是苹果产品,短时间内频频升级,其实只是在某些功能上有小小的改进,比说IPAD二代和一代的主要区别就是多了俩摄像头,外观上稍有改进,可就凭这个人家就能不断吊起消费者的胃口,掀起抢购的狂潮,毕竟是二百多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的MG啊,在产品的营销上手段超强。有人说,苹果征服了全世界,有点言过其实,但制造了相当一批苹果迷,并不断从他们腰包里往外掏钱,这确是事实。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有好的品牌就要不断有好的产品,品牌需要不断维护,保持好的口碑。这点中国的企业差得很远。 才一天的时间,有点喜欢上苹果,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确让我有点感到它的魅力了。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努力去亲近它,感受它,对新的电子产品也不例外。有一个熟悉和习惯的过程。唉,强迫自己授受一些新东东吧,可以不断学习,重要的是,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到来。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87 次阅读|26 个评论
便携移动: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位误区
热度 1 renxiang 2011-6-15 19:10
电子书是数字出版中最红火的部分,而电子阅读器是 电子书的主要载体和商业模式的基础。作为纸本图书的替代品,电子书一方面要克服纸本的厚重、成本高、不宜携带等缺陷,同时又必须在视力健康方面达到纸介媒体的水平。于是,便携性和电子墨水成为电子书阅读器的主要卖点。 随着 Kindle 的推出,移动阅读与便携电子书成为了电子阅读器的核心定位,这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走路行车要看书、躺着歪着要看书,鼓励人们离开书房、图书馆和教师,到大自然、咖啡馆、私家车里去看书。这一产品定位本身其实是——为了移动而移动,为了便携而便携。这是个严重的误区:因为这些行为不符合人们阅读图书的习惯。 人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新闻、报纸、乃至杂志是可行的;当然,随身携带一本平装小说,在地铁上阅读也是伦敦等文化都市的一道风景。但是,把阅读完全移动起来,把便携列为电子书的首要优势,就本末倒置了。阅读的本质是知识的获取,电子书可以提供读者的是海量而低价的知识,是方便的存储与检索,是未来交互式乃至社会化的阅读体验,这些是电子书,或者说是电子阅读器应有的定位。 局限于不超过 7 寸的小屏幕,在便携性上做文章——这使电子阅读器的发展思路出现了偏差,也埋下产业危机的种子。很快,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Android 带来了大屏幕手机, IPAD 等平板电脑带来了移动的计算机,在这一大一小的双重夹击下,电子阅读出现了危机。 Kindle 虽然保持着增长,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读者发现,它的阅读体验很差,版式乏味、屏幕狭小、反应迟缓,这种对 Kindle 骗局的怀疑态度正在威胁电子书产业的未来。而国内,汉王、爱国者等电子书终端厂商更是被 IPAD 打得溃不成军。 根本原因,就是电子书阅读器的定位误区,电子书的核心卖点不是便携性,不是移动性。电子书阅读器的真正定位应该是书房和办公桌。所以,大屏幕电子书阅读器将是产业的发展趋势,国际大 16K 尺寸的阅读器很快将会出现,届时 1 : 1 地还原纸本的效果,真正将万卷图书完整地保存于小小阅读器,这才是电子书不可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 不要拘泥于便携与移动,把这个市场留给苹果和诺基亚吧!电子阅读器应该瞄向深度阅读和阅读体验,这才是突围之路。 本文已有《出版参考》杂志刊载。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392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新一代基于iPad的数字出版平台(编译)
congting13 2011-5-23 18:58
Push Pop Press 是一个新的数字出版平台,它重新定义了出版和阅读的体验。使用这一平台,作者可以将文本、图片、食品和互动图表融入多点触控的互动图书中。更重要的是这一全新的平台并不需要复杂的开发技术,相信这将更加促进电子书3.0产业中创作者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你无法想象的未来出版业! http://pushpoppress.com/about/
个人分类: 数字出版|19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iPhone和iPad包含位置跟踪信息 或泄露用户隐私
yizhenzhong 2011-5-8 11:55
4月21日消息,据Appleinsider报道,周三手机安全研究人员称,苹果iPhone和iPad使用的iOS 4移动操作系统,可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并将数据保存在设备中的一个隐藏文件里。 彼得·沃登(Peter Warden)和阿拉斯戴尔·艾伦(Alasdair Allan)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iPhone还是3G版的iPad,都会“定期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一个隐藏的文件中。这些数据甚至在设备迁移时也可通过iTunes备份和恢复。 他们认为苹果收集数据是“故意的”,因此他们联系了该公司的产品安全团队要求解释,但没有得到回应。 艾伦表示:“更糟糕的是,此文件是未加密和毫无保护的,可以保存在任何与iOS设备同步的设备上。如果设备落入坏人之手,也可很容易地访问。任何访问了此文件的人都可知道过去1年,即iOS 4发布以来,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 位置数据被保存在一个名为“consolidated.db”的文件中,数据包含了经度、纬度坐标和时间。他们表示,虽然坐标并不“总是精确的”,但“相当详细”。 艾伦称:“文件可能包含成千上万个数据点,而且似乎从iOS 4发布起就开始收集,因此通常有1年左右的信息量。我们希望的最好结果是,位置是由基站的三角测量计算出来,记录的时间是不规则的,可能是在基站之间移动或手机本身的活动导致更新频率差别很大”。 不过他们也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数据被发送给其他人。他们还提供了一个工具,允许用户查看保存的位置数据。现在,用户可通过iTunes对备份加密。这可通过将iPhone或3G版ipad与Mac或PC连接实现。用户可在iTunes上点击设备,然后选择“选项”中的“加密iPhone备份”。 这两名程序师称,自推出iOS 4后,基于该系统的苹果产品就开始跟踪并存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带有时间戳。该行为完全是在后台进行的,因此用户毫不知情。平且苹果iPhone会在秘密文档中记录用户的所在地理位置,并在iTunes同步的时候自动同步到iTunes当中。 这两名程序师为此开发了一款名为“iPhone Tracker”的程序,用来显示iOS 4设备收集用户地理位置的情况。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iPhone持有者的所有行踪记录都会出现在该软件中,其工作生活空间完全被暴漏了出来。 iPhone Tracker泄露iPhone持有者的活动范围 itracker
个人分类: 研究微博|194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iPhone和iPad包含位置跟踪信息
胡俊峰 2011-4-21 15:46
[转载]iPhone和iPad包含位置跟踪信息
iPhone和iPad包含位置跟踪信息 或泄露用户隐私 2011年04月21日 08:43:26  来源: 网易 【字号 大 小 】 【 收藏 】 【 打印 】 【 关闭 】 4月21日消息,据Appleinsider报道,周三手机安全研究人员称,苹果iPhone和iPad使用的iOS 4移动操作系统,可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并将数据保存在设备中的一个隐藏文件里。 彼得·沃登(Peter Warden)和阿拉斯戴尔·艾伦(Alasdair Allan)通过研究发现,无论是iPhone还是3G版的iPad,都会“定期记录设备的位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保存在一个隐藏的文件中。这些数据甚至在设备迁移时也可通过iTunes备份和恢复。 他们认为苹果收集数据是“故意的”,因此他们联系了该公司的产品安全团队要求解释,但没有得到回应。 艾伦表示:“更糟糕的是,此文件是未加密和毫无保护的,可以保存在任何与iOS设备同步的设备上。如果设备落入坏人之手,也可很容易地访问。任何访问了此文件的人都可知道过去1年,即iOS 4发布以来,你曾经去过哪些地方”。 位置数据被保存在一个名为“consolidated.db”的文件中,数据包含了经度、纬度坐标和时间。他们表示,虽然坐标并不“总是精确的”,但“相当详细”。 艾伦称:“文件可能包含成千上万个数据点,而且似乎从iOS 4发布起就开始收集,因此通常有1年左右的信息量。我们希望的最好结果是,位置是由基站的三角测量计算出来,记录的时间是不规则的,可能是在基站之间移动或手机本身的活动导致更新频率差别很大”。 不过他们也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些数据被发送给其他人。他们还提供了一个工具,允许用户查看保存的位置数据。现在,用户可通过iTunes对备份加密。这可通过将iPhone或3G版ipad与Mac或PC连接实现。用户可在iTunes上点击设备,然后选择“选项”中的“加密iPhone备份”。 这两名程序师称,自推出iOS 4后,基于该系统的苹果产品就开始跟踪并存储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并带有时间戳。该行为完全是在后台进行的,因此用户毫不知情。平且苹果iPhone会在秘密文档中记录用户的所在地理位置,并在iTunes同步的时候自动同步到iTunes当中。 这两名程序师为此开发了一款名为“iPhone Tracker”的程序,用来显示iOS 4设备收集用户地理位置的情况。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iPhone持有者的所有行踪记录都会出现在该软件中,其工作生活空间完全被暴漏了出来。 iPhone Tracker泄露iPhone持有者的活动范围 itracker
2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新入手iPhone,touch及iPad的朋友介绍几个有用的网站
FrankZhao 2011-3-3 13:56
http://www.weiphone.com/ 这是威锋社区,其中的论坛部分有许多有用的资源,从越狱教程,系统固件到各种破解软件,电子书,电影和MV等应有尽有。另外,该社区也新近开设了限时免费软件的栏目,可以不时关注一下。 http://www.iappstoday.com/ 这个是国内的网站,上面会每天更新最新的限时免费的苹果软件,时不时的看上一看还是会有收获的。 http://freeappalert.com/ 这个网站的功能和上一个类似,只是这个是外国的网站,每天限时免费的软件较多,也较杂,不像国内的那个网站会有简短的描述。软件的排列方式是原来的定价自上而下排。 http://apptrackr.org/index.php 这个网站极其值得推荐,上面有各种苹果软件的破解版,我的很多软件也是在这里下载的。但是这个网站用遨游打开的话显示会有问题,我试着用火狐浏览器打开可以正常使用,IE浏览器没有试过。
个人分类: Apple相关|2983 次阅读|0 个评论
说说IPAD之教育效果
热度 5 fpe 2011-2-22 03:40
说说 IPAD 之教育效果 今早到办公室,在 10:21 分发现一份 Email 通知,校内关于 IPAD 之教育使用效果的分享讨论会在 10 点钟开始,我冲了过去,赶上了后两个研究者的报告,作了一点笔记,这里来分享一下结果。 由于错过了开头,我不知道这一研究项目的启动背景,不过从 4 月 IPAD 公开发行, 8 月开始探索 IPAD 的学生使用效果来看,学校方面还是蛮重视这一研究的,至少每一个参加者都得到一台免费的 IPAD ,以便调查 IPAD 相对于其他硬件媒体的使用效果。 不幸的是,该项研究的内容都是社科领域,如公关、设计和法律,因此没有多少我可以借鉴的科技或工程教育结果。不过从一堆参数中,可以发现学生在接受 IPAD 前与一个学期之后的态度变化。通常,我们都关注 IPAD 的 EBOOK 之功能,把它当作一个 Kindle ,而统计表明,学生在习惯使用 IPAD 之后,很少作深入阅读,只作网上冲浪(短时阅读)。检查 Email 和上网是 IPAD 的主要功能,基本不变。作游戏平台的用处在熟练使用之后有所增加,而音乐平台、 Networking 、调查功能,和社交功能保持持平,阅读功能比预期要低,看网上录像的功能也有所下降。同时发现,学生们首选 iTunes U videos ,大概这是指导老师的制定的媒体,其次是 Youtube 。 所以 IPAD 给人带来的最大方便是 Email 和上网,这一点与智能手机的功能有所重合。 研究还发现,原来的 Mac 用户,对 Ipad 比较习惯, 93% ~ 100% 说好,而原来的 PC 用户,只有 70% ~ 76% 说好。看来用户的习惯不会轻易消除,人们对新技术都有很大的惯性或惰性。作为Mac机的老用户,韩健对IPAD的欢迎还是有历史原因的。 对于公关专业,学生们主要用 IPAD 来看录像、作移动平台、 Apps 使用方便、便于组织和分享,与其他成员的沟通协作等。对设计专业,学生们把它当作主要的技术平台或职业发展的必要工具,认为这是发展职业的必要手段,同时维护网上社区也是重要的功能。对律师专业,强调独立思考,防止泄密或诉讼,因此不喜欢社交功能,而是对立即获取信息这一点感兴趣。 学生们反馈,使用 IPAD 之后,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努力,这大概是因为老师们为了测试效果而增加的各种额外工作使然。一般而言,如果是有固定答案的测试工作,学生的表现(有没有 IPAD )差不多,而对于没有固定答案的群体 Project ,则学生们的表现要好很多,因为交流共享更方便了。 教育的效果,可分为 Meaning ( Experiencing ), Practice ( Doing ), Community ( Belonging ) , Identity (Becoming ) 。作为获取知识的手段, IPAD 与传统的 PC 差不多,但在交互式练习和群体学习方面, IPAD 有优势,优势来源于 Mobility(移动性)和Instant Access (即时可获得性),因为 PC 开机需等待,而 IPAD 开机即用,这种即时可获得性,是使用 IPAD 带来创造性的主要原因。我想,这也是科学网博主韩健博士鼓吹 IPAD 好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cb75b90100kyus.html )的原因。创业的源头来源于想法,而想法通常是一闪而过,如果不能及时记录或搜索引证,再好的点子也经不起时间的损耗。 IPAD 开机即用,是其优于其他媒体的最大好处了。而西方教育所重视的团体协作,开创性思维又需要社区交流,因此 IPAD 是一种未来的发展方向,我的看法不过是别人观点的回响。 我对 IPAD 的兴趣,在于其多媒体功能可以把网上练习(云计算)、在线反馈(即时调查)与教科书( EBOOK )整合在一起,会对未来的教材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看看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结果,对于工程教育还是有好处的,他山之石,或可攻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有道是,社会发展快快快,一键即开信息得,知识技能保职业,沟通社交促成才。
个人分类: 工程教育|4888 次阅读|13 个评论
《IPAD:互联网的“终结”》令人大开眼界
zy2007 2011-2-17 15:29
我们国家第一代互联网人蒋亚平先生是人民网的创始人之一。虽然源于人民日报社体系,但人民网起到了网络媒体的先锋角色。我和他曾经有过一年在Cambridge的厮混,当时他在哈佛的Nieman新闻研修项目,我在MIT的Knight科学新闻研修项目。虽然我们之间年龄差距很大,但很快成了忘年交。 从个人色彩来说,我回国后在单位支持下,启动科学网项目,很多思路来自他的指点。 朋友不在于经常联系,更在于放在心上。今天有幸拜读他的作品《IPAD:互联网的“终结”》,收益匪浅,仿佛又回到当前和他一起进修时倾听他的很多战略性思考。 特转于此,供更大范围传播。 IPAD:互联网的“终结 ” 蒋亚平 一 从第一次听到关于苹果公司IPAD产品的介绍,脑子里就一直闪亮着这样的一个意象:互联网的终结。到现在,半年了吧,这个意象,团团转转的,就是不去。 普通的中国人开始知道互联网,约是在1994年左右。那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副总统科尔对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很是兴奋,赞美有加,全力推广。中国IT界一些先知先觉如张树新、万平国等,陆续办起了瀛海威、中网一类的ISP公司,即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为一般老百姓提供上网服务。我是当时瀛海威的一名用户。上网电话拨号,用的是256K的Modem。 自己最早用的电脑是8088。约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从一个叫刘享龙的朋友那里借的。他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下海,自己在中关村开了家计算机公司。至今记得,8088电脑偌大个机箱,里面好像可以装一床薄被子。没有硬盘,只有一个五寸的软区,软盘就是一张薄的黑色塑料片,拿在手里晃晃荡荡的,容量是1MB。 那时候,社会上了解互联网的人不多,有上网和消费能力的人更少。政府部门开始关注,基本态度是把互联网当成洪水猛兽。当时我在人民日报社经济部工作,部主任是艾丰。他是一个能够与时俱进的领导。给大家最初配的电脑是80286,没有硬盘,但是已经有了三寸的软驱,与8088比,速度快许多,数据的安全性也好一些。 1996年开始,互联网开始流行了,上网成为时尚,IT行业也逐渐火爆了起来。我那时在人民日报社负责筹建人民网。主管领导是充满创造力的朱新民副社长。前前后后,到现在,十五年了。这期间,事情大大小小,很多,英雄辈出,潮起潮落。到这次IPAd问世,更是互联网和IT领域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情。 二 就是情不自禁地、由衷地喜爱IPAD。就像喜欢一个人,总是在想着,在脑子里不走。喜欢IPAD的外貌,喜欢它的风情,和它的精神。伴着喜欢的,是此样的念想:随着IPAD的问世,随着它的巨大成功,近十几年来市场上种种与互联网及其产品有关的故事,开始进入收官阶段。关于互联网市场应用的第一个时代,或者说互联网进入市场后的第一次战争年代,可以话别了。 这十几年来,许许多多与互联网有相关的故事,被成功地引领进魅力无穷的资本市场,多是高擎的技术创新大旗。其实,从真正在市场发生了有效应用的角度看,与互联网技术服务和内容服务有关的主要技术,这些年来,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比如说吧。至今依然引领江山、风情万种的门户网站,其应用的基础技术,包括网站结构和基本服务,并无大的变化。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博客,就是在十多年前互联网流行之初推行过、也曾火爆过的个人空间的现世版。校园网、开心网,所有以SNS为特征的社交网站及其服务,就是网上交互功能在新消费环境和新应用环境下的放大。眼下盛极一时的微博,其实就是一个放大了的、立体的BBS论坛,再加上了最初就开发并且非常成熟的聊天室(chat room)和新闻组(news group)的功能。 阿里巴巴、淘宝一类的电子商务平台,给了互联网应用巨大的惊喜。但是它们本质上仍然是内容服务提供商。其服务网民、服务消费者的主要技术及其架构,同各ICP大同小异。同十几年前相比,大同小异。不同的只是信息内容的性质不一样,和多出了相关的支付和验证系统。 另一方面,互联网领域,变化确确实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可以说基本都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初就存在的、就很成熟的一些技术基础上,因相关条件变化,和其他一些技术变化引起的各种量的变化。这些年来,与互联网应用和推广相关的技术,没发现有重大突破。换句话说,支撑当下红红火火的互联网的,还是先前的各种基础技术,和这些技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环境下的排列组合。 与互联网相关的其他一些事情,却天翻地覆。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社的人民网登陆互联网时,中国的上网人数是24万人。那个时候,张朝阳先生最近说的目前有资格进入中国互联网市场做最后决斗的七大互联网公司,都还没有踪影。1997年10月31日,CNNIC成立后的第一次中国互联网调查,网民为62万人。现在呢,到2010年6月底,已有4.2亿人。其中无线上网的手机网民2.77亿。与24万人比,增长了约1.9万倍。与62万人比,增长了6774倍。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市场经济后,三四百年了吧,有何样的应用和产品,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俘获了如此多的人们?互联网的魅力,真是妙不可言。 三 互联网的基础技术没有大变,网民的数翻着斤头往上蹿,什么东西在起作用?看来看去,影响互联网应用的因素,影响互联网市场的,是这样两个大的方面,五个要素。 一个大的方面,三个要素,属于硬件环境。一是带宽,二是芯片,三是存储器,如内存和硬盘等等。 先说带宽。在信息高速公路系统中,带宽就是实实在在的跑车的路的宽度。记得1997年人民日报社去邮电部为人民网数据中心要专线时,主管的周德强副部长给了当时国内最高待遇,2Mbps。那时国内的总带宽(国际线路总容量)才是25.408Mbps。现在呢?到2010年6月30日,达到了998,217Mbps。增长了39287.5倍。 再说芯片。芯片相当于信息高速公路上所有大车小车上的发动机。从上世纪开始做IT和互联网的人,都知道有个摩尔定律,即单个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提高一倍,性能提高一倍。创始人是Intel公司的创始人摩尔。四十年过去,这个定律还在被验证。1971年4004处理器上的晶体管是2300个。到1997年Pentium2是750万个。据说到2011年可能达到10亿个,每秒可以执行一千亿条指令。芯片这个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发动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成本越来越低,而且越来越省电,散热越来越快。 数据存储能力的发展,也大体是摩尔定律这样的速度。4004处理器时代,一般电脑根本没有硬盘,一个五寸软盘的数据存储能力只是1兆。现在,不过二十年的时间,一般个人电脑的硬盘也有500G,就是512,000兆。 芯片、CPU和存储器能力的这种梦幻式的变化,甚至让人怀疑,从最一开始,像Intel这样的公司,就知道自己的芯片一类产品的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实际上没有限制。当时对技术局限的担心,和在所谓科研突破基础上新产品的推出,都是国家安全需要和企业利润需要支配下的成熟、有序的市场策略。 这期间,软件能力当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软件的能力,取决硬件的能力。随着内存设备容量的增长,系统软件包含的程序代码的行数也剧增。如Basic的源代码,1975年只有4000行,20年后发展到50万行。微软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1982年第一版只有27000行代码,20年后增加到200多万行。最新一版的Word的代码,更是有巨大的增加。 另一个大的方面,两个因素,与钱有关。一是互联网的资费,一是网民的消费能力。某种意义上,这两者的状况,决定了市场和相关产品的基本面。它们对互联网应用的影响,比技术和硬件环境的影响还要大。与钱直接相关的资费和消费能力,是引起一切产品和应用变化的动因,又是结果。邮电部1998年优惠给人民网的两兆专线,如果按当时规定的计费办法,专线费加上流量费,要三千多万元。但是现在,两兆的线路费用,500元就可以搞掂了。 四 回到关于IPAD的话题。 约是在1997年左右,IT界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争论,就是未来究竟是用PC,还是NC。PC是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NC是Net Computer,网络计算机。其实,NC也是个人电脑一种。不同的是,它的配置相对简单,更像是一个容易操作、成本相对低廉的输入输出的终端。更多的一些的应用,可以通过整个网络系统解决。有趣的是,这个想法,同现在领风骚的云计算,是完全匹配的。 NC开始提出来时,人们觉得这个概念干净,有力,且合理。说其合理,是这个理念,考虑到了当时的技术环境、硬件能力、资费状况、消费能力的局限。但是,PC和NC的争论很快就了无踪影。装备齐全、无所不能、价格能够接受的PC迅速占领了世界。为什么?因为人们对电脑的需求,随着上面讲到的带宽、计算、存储能力的变化,随着成本的下降,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在PC上逐步得到了满足。NC在当时失语,还有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缺少一个类似可以进行云计算的网络系统在后面支撑。这在当时的技术环境下,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后来出现的两个大的事情,PC完全可以风光无限地走下去。 这两个大的事情,一是手机的普及,短信的应用,及其相关功能同互联网平台的联姻。一是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完善和发展。 手机短信及其同互联网服务的联姻,极大地振兴和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时间是在本世纪初期,此时此刻,对刚进入21世纪、处于胶着状态的互联网业,特别是对于商业模式不成熟、不稳定的门户网站来说,既是雪中送炭,又是锦上添花。众所周知,手机短信服务及其收益,给当时的一些门户网站注射了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无线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根本上拓展和重塑了手机的功能,扩大和丰富了当代通讯的外延和内涵。这样的种种变化,意味着用于通讯的手机,和用于上网的PC,除了规格、外形的不同,实际上形成了两个功能完全可以互相重叠、服务可以交叉的平台。也就是说,对消费者来而言,它们已经具备同一能力,可以互相替换。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3G技术呼之欲出。这意味着巨大的视频产品市场,也将由以前的广播电视部门经营的电视机一家独霸,变为与手机和计算机三分天下 这便是为什么最近这些年电讯市场和互联网市场,包括广播电视领域,如此生机盎然,如此生生不息,如此热闹折腾的根本。对于这三个行业来说,都是不进则退,关涉生死存亡。 在这个过程中,基于对市场的预测,来自手机和电脑二者、但是方向完全不同的关于产品的期待和欲望,日日勃长。既然技术上完全可行,为什么不可以在一个终端上综合手机和计算机的功能,并且努力让这个终端大小适中、用途适中、价格适中,来代替功能太少、界面太小的手机,和功能太复杂,不便携带的PC,包括已经可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现在,因为有前面谈到的带宽、芯片、存储能力,包括成本和消费能力的变化,有已经见到雏形的云计算,和因这些变化引起的投资商投资和创新的欲望,人们完全可以做这样一个大一统的念想了。 五 实际上,在苹果推出IPAD前,来自手机和电脑两个方面的类似尝试,已是琳琅满目。几乎所有名牌手机,都有基本上具备了电脑全部功能的产品,能够上网只是一个小Case。同样,几乎所有品牌电脑,在追求轻便、小巧上,有了不同规格的产品。在电脑上是否配上通讯功能,不过是一个想法的选择,甚至与硬件无关,只是相关软件上的一个取舍。人们注意到到,比较两种不同、趋向对方的极端产品,它们的模样,长得越来越像。 现在,我们得谈手持终端了。最开始,它是指人们在一定技术环境下,开发的一种能够拿在手中使用,但是不具备通讯能力和上网能力的电子阅听设备。当然,实际上,最近十几年来,手持终端一直在这三个领域不懈地探寻:通讯、上网和线下阅读娱乐。 手持终端最初确实与通讯和联接互联网无关。其主要功能是满足诸如游戏、听音乐和读书这样的一些离线需求。十几年前,就出现了这样的一些手持终端产品,即PDA。一些PDA产品甚至是在BBP呼叫机上发展而起,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中后期。最初的这些PDA产品,许多是怀有与PC一起共舞互联网世界的壮志。伴随着电讯、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的迅速成熟,大部分有远大志向的PDA产品都壮烈了。 这种情况下,PDA发生分化,兵分四路。一路主要用于听音乐。最成熟和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是苹果的IPOD。另一路随着传统出版业的电子化,和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演变为电子书、电子阅读器。典型产品是亚马逊的KANDLE,和中国的汉王。还有一路,就是Netbook,即上网本了,同开始的NC概念,很有些异曲同工之妙。IPAD未面市之前,上网本大有与PC一决雌雄的态势。其实,上网本,就是一个能够上网的大规格PDA。第四路是电讯化。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风行欧美上层的黑莓手机了。这其实就是一个能够通电话的PDA。 手机电脑化的努力,更是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每个著名的手机厂商都在这方便不敢有丝毫懈怠,如最注重用户体验的苹果产品IPhone系列。在IPOD的成功市场形象牵引和烘托下,IPHON在同类产品中,后来居上。 如果不是挟苹果挟各产品之威霹雳登场的IPAD的出现,各大佬公司分别在三个领域精心耕耘的三类功能交叉、但是各有侧重的产品,或许还会沿着自己的路迹,巍巍向前。 IPAD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六 怎样来描述和表达IPAD呢? 尽管还是最初的产品,但是,IPAD几乎拥有了目前我们所看到的与电讯、阅读和上网有关的终端的所有的东西。或者说,我们近二三十年来建立的所有与IT、Internet、视频、游戏、学习、娱乐有关的应用的概念,都可以在通过把IPAD捧在手中,得到诠释。而且,她漂亮,亲切,实用,合手,不贵,甚至觉得有点,性感。这几个特点,正是她的魅力所在,杀伤力所在。 人们注意到,目前上市的第一代IPAD,缺少一个功能,不能打电话。但是,谁都清楚,这完全不是一个问题。或者说,这是一个分分钟都可以解决的问题。眼下的IPAD,之所以没有加上手机功能,很可能与苹果公司想减少同政府和行业摩擦,降低产品成本,用合适价格迅速占领市场的想法有关。但是,最可能的,是她要把同手机市场有关的机会,留给已经手机在市场上有王家风范、朝气蓬勃的IPHone,特别是3G的IPHone4。现在看清楚了,苹果一直在凭着自己的产品的实力,以最优的用户体验和合理的价格为核心竞争力,打着一套从容、优雅、然而又是致命的组合拳。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苹果这套会令人眩晕的组合拳的高潮还在后面。IPAD的推出,是一个序幕。苹果有太多可以打的牌,而且都是有很大杀伤力的大牌,王牌。比如,立足于全球战略,将有3G功能的IPhone4做大做强。在适当时机,适时稍改规格和稍稍增加应用模块,便是了一个有通讯功能的IPAd。同样,在适当时机,就可以在IPAD上附上手机所具备的全部通讯功能。 此时,Iphone即IPad,IPad即Iphone。两军会合,将是何样风景。 还有,别忘了苹果的另一路伏兵,即在市场非常独立和成熟的IPOD,她可以随时从容地分别和同时向通讯和上网两侧策应。就在IPAD和IPHONE4在市场时领风骚之际,关于“苹果皮”的新闻和产品,也同样抓获了人们的眼球。只需花上三百多元,就可以把一个IPOD,变成漂亮实用的IPHONE。特别有意味的是,当人们欢呼苹果皮是中国人发明并以此赞美中国人的创新能力是,却发现苹果早将此类的装置,申请了专利。一切都有了周到和久远的安排。 此等态势,如果一天,人们发现,在功能通用的手持终端市场,亮出了一片片白色、绿色和红色的苹果,真是不足为奇。 七 这些年,电讯市场和互联网市场发展的焦点,越来越指向无线终端。无线,宽带,规格,和人机界面,是四个关键点。背后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应用,都是围着这几个关键点在找接入,找平衡。这当中,一个多大,多重,多厚,多少功能,多少钱可买,多少技术可以兼容,拿在手中舒服,看在眼里舒服的终端,是所有关键的关键。当然,这样的终端,一定要是最早出现,有可能成为标准的终端,或者能够成为人们想象中的标准。至少在目前,IPAD看起来具备了这一切。 互联网从美国军方最初的一个技术应用,短短二三十年,发展到现在,成为可以从里从外、彻头彻尾改变世界的一个东西,已经发生了太多的故事。现在,随着IPAd的出现,似乎可以做一个大的清盘。 这几十年,电讯,互联网,广播电视,包括所有真实世界里的信息的数据化,那么多的产品,都围绕着或技术为王,或内容为王,或渠道为王,依依展开。归根结底,这所有的故事,都要在一个能够让人体、人脑舒服,而且能够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物理的东西上---一个产品上体现出来。这个物理的东西,这个产品,是一个中介,是一个非人体,但是又能够为人体和人的思想所自在接受的中介。这个中介,在目前的技术和社会环境下,就是人的体和人的脑的自然的延伸。或者说,是作为人体的人,同周围的社会和自然发生关系的一个渠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似乎应该是终端为王。 IPAD,就是这样的一个产品,一个中介,一个渠道,一个终端。就是对互联网这样的一个清盘。这个清盘,即可以从实践,从技术,从物理的存在,来证实我们同类中一些天才在多年前对地球村主要特征的预测:中介即媒体,中介即信息;也可以对几乎所有正在开发与互联网与通讯有关的产品的人们说:请注意,一个大一统的标准已经出现。 也许我们永远不能说什么事物会终结。对年轻的互联网来说,更是这样。但是,至少,我们可以说,在目前我们所有技术所能实现的范围内,IPAD、及其相应的“事物”的出现,确实终结了一个时代。或者说,在一个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时代的探索中,IPad以它的真实存在,和它的理念,做为人与虚拟世界,人与真实世界的真实信息连接的中介,帮我们在当下这个时空,找到了一个共认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享受我们的过去,可以开辟我们的未来。苹果可以不姓乔布斯,IPAD可以不属于苹果,甚至IPAD会消失,耀眼的会是WPAD,GPAD、FPAD。最近的消息说,黑莓手机即将推出自己的平板电脑,尺寸比IPAD小,功能比IPAD多,价钱还不贵。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我坚定的相信,关于互联网世界及其最终的中介和终端的故事,包括伴随这故事生发出的种种的战争,随着具有IPAD这样一个形体的产品的出现,已经结束。硝烟还会弥漫,战场将有不同的人打扫。但是,在可以预料到的时间里,这一阶段的互联网战场上的战争已经结束。随着这个盘点,这个结束,我们人类自进入信息时代为获取信息、展开行动的发现人体和环境之间最有效连接的那个终端、那个中介的努力,已见端倪。 事实上,IPAD及其相应的产品,将成为附属于信息社会里生活的人们的人体的一个新的器官。与其他器官不同的是,它不是由肉和骨和血的搅拌,而是塑料加上点点点金属的合成。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为这个端倪的问世,为这个人体的新的器官的出现,而欢呼呢?! 当然,新的时代一定会到来。那时,我们人类获取任何信息,不需要终端,或者准确地说,不需要体外中介。我们根据需要,只是在身体中的某个部位植入一定程序的芯片,用我们的呼吸、语言、眼神、脉搏来操控。 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开始传行世界之时,就有人惊叹,这是一个与火一样伟大的发明。正是IPAD,将这个伟大发明,真正地送到了人身。 八 昨日上腾讯微博,看到老友、前大洋网总裁董宝青先生织的一条QQ围脖:说不定那一天IPAD会瘦身变小。 前日,在新浪微薄看到一条消息,人民网开了IPAD版。有网友惊呼:是否以后可以公费买IPAD。 再前日,大约是18日,即IPAD在中国大陆上市的第二天,报道说,尽管价格比美国贵将近20%, 仍比没上市以前的水货价格便宜两千元。而且,国美、苏宁供不应求。 十月一日,中国国庆日,中青网报道说,苹果承认Iphone4在中国断档。 ………….. 感谢INternet!感谢IPAD! 2010年9月16日 2010年10月2日修改
476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计算机进口税率昨起减半 iPad最低征300元
Fangjinqin 2011-1-28 11:52
中国计算机进口税率昨起减半 iPad最低征300元 2011-01-28 02:18:15 来源: 新京报 (北京)  核心提示:国务院发通知称,1月27日起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税率从20%调整至10%。备受关注的iPad进口税,将从1000元降至最高500元,原价3000元的iPad进口税相应调整为300元。一些地方海关表示,已收到通知并称已按照新规执行。 税号 税率(%) 物品名称 1 10 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电影片、幻灯片、原版录音带、录像带、金、银及其制品、计算机, 视频 摄录一体机,数字照相机等信息技术产品、照相机、食品、饮料、本表税号2、3、4税号及备注不包含的其他商品 2 20 纺织品及其制成品、电视摄像机及其他电器用具、自行车、手表、钟表(含配件、附件) 3 30 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 4 50 烟、酒、化妆品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昨日发布通知称,从1月27日起,计算机、视频摄录一体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和照相机进口税率,从20%调整至10%。这意味着,之前备受关注的iPad进口税,将从1000元降至最高500元。 政策调整 进口税减半 通知称,《进境物品税调整方案》已经过国务院批准,具体内容是,将进境物品进口税率表中原归入税号2的计算机、视频摄录一体机等信息技术产品和照相机归入税号1中,税率相应地从20%降低到10%;此外,将原归入税号2中的“摄像机”更名为“电视摄像机”,税率维持不变。目前所指的进口税,包括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没有给出调整税率的原因。该通知落款日期为1月24日,发至海关总署。 调整之后,进口税率10%档的,包括新增的计算机、视频摄录一体机、数字照相机等信息技术产品,还包括书报、刊物、教育专用电影片、幻灯片等;进口税率为20%的档次的,包括纺织品及其制成品、电视摄像机及其他电器用具、自行车、手表、钟表等;进口税率为30%的包括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进口税率档次最高的为50%,囊括的物品仍为烟、酒、化妆品。 海关现场称已接到通知 记者昨日了解到,一些地方海关表示,已收到通知并称已按照新规执行,针对iPad产品,完税价格也根据不同的产品做出了不同的调整。 此前,海关认定iPad为计算机类产品,适用5000元的完税价格,适用税率为20%,即应缴纳1000元的进口税。但有些iPad本身就只有3000多元,却按5000元的完税价格缴税,引发各界关注。 北京首都机场海关税收征缴的工作人员昨日表示,已经接到通知税率调整至10%,针对iPad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完税价格,比如存储容量32G的完税价格为3000元,相应的进口税率为300元,64G的完税价格为4500元,相应的进口税为450元。通过比较当前国内外不同型号iPad价格,北京海关确定的完税价格都低于实际价格。 上海浦东机场工作人员称,iPad现在进境的进口税为300元,税率在昨日进行了调整,从之前的20%调整为10%;此外iPad产品的完税价格,也不局限在之前所定的5000元,如果进境旅客能够提供的发票价格,显示与5000元相差较多,则将按照3000元的完税价格计算,相应应缴纳的进口税为300元。 福州海关昨日表示,中午刚接到通知,计算机类产品进口税率调整至10%,而完税价格没有调整。深圳海关也表示对进口税率做出了调整。 回顾 iPad千元进口税曾遭质疑 从1000元降至300元,这意味着几个月来备受关注的iPad进口税风波有了结果。 去年10月,各地海关加强个人行邮物品的纳税征管,带一台iPad入境需要缴纳1000元的进口税。由于不少型号的iPad产品本身只有3000多元,进口税却缴纳1000元,这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 去年11月,商务部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海关规定与WTO规则有不相适应之处,WTO《信息技术协定》要求IT类产品降低关税至零,目前我国增值税税率最高为17%,而计算机关税是零,也没有消费税,因此iPad的进口税率为20%明显过高;其次,iPad许多产品价格仅3000多元,海关对iPad计为5000元完税价格的规定,与WTO《海关估价协议》不太一致,因此1000元的进口税明显过高。 海关总署对此回应称,相关规定符合WTO规定,适用5000元的完税价格,主要就是为方便旅客,对行邮物品中的笔记本电脑征税税率为20%,是根据国务院2006年批准的《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实施的。 此次,有关方面对《进境物品进口税税率表》做了修改,这一持续数月的争论尘埃落定。 (本文来源: 新京报 作者:胡红伟)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2093 次阅读|0 个评论
最常見獎品與一幅近期常見的電腦桌布
LEOLAND 2010-12-30 18:10
曲津華 現代知識人大都用電腦,電腦使用者大都用過便攜電腦,便攜電腦用家大都嚮往平板電腦,平板電腦粉絲大都喜歡iPad,而關注iPad的人大都熟悉這樣一幅圖片。 作為一款開闢了平板電腦新紀元的先鋒產品,iPad自年初問世以來,其受到如此多的關注,以至於:眾粉絲排隊幾十小時爭相購買;海關機構專項在各處國門大力查剿,課以重稅;更有無數商家用其作為吸引客戶和消費者的誘人禮品。 一款蘊含強烈技術美學理念和整合諸多新科技應用的數碼產品,讓世人如此關注、癡迷和渴求,iPad無愧於王者的榮耀,也將覬覦者比較遠地拋在了後面比較遠的地方。可以預見,一兩年內能出其右者的可能性極小。 這裡把iPad炫目的原配桌面圖片貼上,有興趣者可以選用。 2010-12-30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928 次阅读|0 个评论
iPad一周使用体验
lightw626 2010-12-19 19:07
收到哥哥给的生日礼物苹果的iPad,呵呵~玩了一个星期,每天吃完饭往沙发上一靠,膝盖上放个靠垫,iPad小板儿往上面一放,开始上网。一边儿上网,一边儿听着电视,偶尔抬头看看电视,美呀。老公说要送个iPad的本儿套,样子看上去挺斯文,我也不客气欣欣然接受了。 才玩了一周多点儿,主要玩的是上面免费的游戏,然后就是上网,从发现新大陆的心情,渐渐转成使用者挑剔的眼光:怎么每次看已经打开的网页还要重新下载网页呢?怎么不能听百度的歌曲呢?怎么不能随便把U盘上的照片存到iPad上呢?怎么不能网上购物呢?。。。难怪大家要去越狱,挣脱这种束缚。。。。上周刚刚接受了小徐同学的关于iPad的调查问卷,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搞来的~~问我了一堆问题,什么觉得哪里使用不方便需要提高的,什么觉得多少钱会买,什么会接受它的哪种服务,等等。iPad真的有点像我以前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会吃金币的娃娃,说的是一种玩偶玩具,买的时候不贵,但是她需要很多后续的付费服务:新衣服、首饰、房屋,于是因为买了这个娃娃后面还要为她付出很多金钱。iPad就是这样的一个娃娃,Apple在网上放了很多付费游戏和应用软件,看上去有些很便宜,1块钱,2块钱,甚至不到一块钱的价格,令人不知不觉地、放心大胆地把钱花了出去。哇赛!Apple来到了中国,如果iPad在中国得到了普及,那将是一笔怎样大的财富啊,一人花1块钱,轻松几个亿就到手了,呵呵~所以当我被调查对iPad的心理价位的时候,我说,1000块吧,小徐同学很有些为苹果打抱不平的意思,说:普通一个上网的本就要2000块呢。要我说,这还真不太一样诶,上网的本2000,卖给你了他就不赚你的钱了,基本上是属于一锤子买卖,iPad呢,那可是个娃娃,要是真的把付费应用做好并且被接受的话,根本不用害怕收不来钱,赚头在后面呢,不知道3年5年后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要是CERNET有这么个娃娃就好了! 调查问卷里还涉及了3G服务、广播、电视等服务,看来苹果的野心很大,我不禁不着边际地想起科幻电影说的高科技平民化给地球和地球居民带来的无线污染,想起第五元素中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空间利用。资源是宝贵的,最初地球就像是一张白纸拥有很大的空间,随着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这张纸被填充了形形色色的东西,最后实在是啥也放不进去了,THERE IS NO ROOM!!! 就像现在看到的放满车辆的小区,每月激增十万新车、拥堵的城市交通。。。所以我并不支持iPad提供这种广播电视的落地服务,差不多就行了吧,路上看看书,听听音乐,玩玩游戏就好了,不过这样的话,现在手机也可以了,呵呵~ 对了,如果你是个iPad的新手上路,并且无法让iPad通过WIFI上网的话,告诉你一定要把家里的无线路由器的频段改为6,不然你就会像我曾经那样要纠结一阵子了。GOOD LUCK!
个人分类: 随笔|3096 次阅读|0 个评论
iOS4.2
ArthurZhai 2010-11-25 12:46
iPad 上的iOS终于上到了4.2版本。改进有一大堆,最重要的改进应该算是支持了多任务。最让人不适应的变动,则是屏幕锁止键变成了静音键。
个人分类: 关于APPLE的一切|27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因為iPad,MOFCOM怒責海關
LEOLAND 2010-11-15 18:25
曲津華 對iPad的重要性,從其發佈的當日就有關注( 今夜 , 蘋果迷 無眠 )。果然,蘋果家的東東就是不錯,擁躉日眾,令到咱海關也對這個物件發了一個專門的指令帶入境內的iPad一律徵稅1000 RMB! 結果是坊間責駡海關者也開始多了起來,因為按大多數人購買的機型配置,都是4000 RMB不到,海關眉毛鬍子一把抓地簡單粗暴執法,讓廣大蘋果粉絲很受傷明明沒有到5000 RMB的納稅額起點,卻要再付出千元稅款。這次,海關的打擊面可是不小。 對此,另一個有關部門打起了親民牌對海關的不親民行为,商務部不幹了,拿出WTO規則來批評海關兄弟。這一下,就輪到海關沒電了。 應該說,在iPad入境收稅問題上海關是輸定了。要看的是,它將如何狡辯。已被罰款的機主要保留好票據,未來某天海關會找個臺階下,把亂罰款退回的。 2010-11-15
个人分类: 时报时评|2042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购买的iPad付费程序
ArthurZhai 2010-10-9 16:41
iPad入手将近一个月,安装试用过程序无数,最终留下来的没多少。程序商店里的各种程序数量是巨大的,但真正高素质的,实用性强的程序其实并不多,值得购买的付费程序更是寥寥。经过筛选,目前,我的iPad里有如下付费程序。先做列表,有机会写评测。 1、GoodReader 不得不说,这是iPad最超值的程序,0.99美元,必备。除了是个基本通吃各种格式的阅读程序外,还提供了完整的文件管理功能。不推荐都觉得对不起开发者:) 2、ideaWallets 不是很有名气,但是创意十足的产品,用来管理你的创意。界面简洁直观,功能强大。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主要组件都有相应的免费版本。付费版则把所有功能打包整合,使用起来效率更高。4.99美元,物有所值。 3、informant HD 完整的GTD工具。其实类似的软件很多,多入牛毛,销量最好的其实是Things。最终选择informant HD原因有两个,一是更好看(果粉们大概多少都有些视觉系通病),二十赶上降价,6.99美元,比Things便宜不少。 还计划购买的软件: 财务管理软件,考察了很多,没有合用的。继续搜寻中。。。
个人分类: 关于APPLE的一切|6064 次阅读|2 个评论
加州试点用iPad替代传统数学课本
jiangxun 2010-9-9 10:23
作者:蒋迅 HMH Fuse's Homework Help feature provides step-by-step support via hints and examples. Source: The Centre Daily Times 据美国 国会山新闻 报导,加州教育局和出版课本的出版商 Houghton Mifflin 公司联手试点用iPad替代传统的数学课本。今年,他们将在 Long Beach、Riverside、Fresno 和 San Francisco 四个学区随即选择400名八年级学生,给他们发放已经安装了电子版的代数教科书的iPad,而不是传统的代数教科书。在美国,中小学的教科书都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学校将跟踪这些学生的进步并与其他学生进行比较。除了电子版的教科书以外,这些iPad上还有400个教学视屏,作业辅导的动画模拟。学生们还可以用iPad记笔记和完成作业。 Houghton Mifflin 公司是第一家进行这种试验的出版商。他们希望在明年 (2011) 一月份可以看到试验的结果。
个人分类: 谈数学|5054 次阅读|1 个评论
苹果爱拍(iPad),教我如何不爱它
liwei999 2010-6-13 21:39
教我如何不爱它iPad 作者: 立委 (*) 日期: 06/12/2010 07:49:03 YouTube 用了 iPod 用了 Safari 用了 洗脚用了它 睡觉捧着它 看着它就喜欢 教 我如何不爱她
个人分类: 其他杂碎|5148 次阅读|0 个评论
READING REVOLUTION終於爆發了
LEOLAND 2010-5-26 12:39
曲津華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在數字閱讀方面,這個時點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如果說數字急先鋒蘋果公司的 iPad 是數字閱讀時代的一個重要標誌,一點都不為過。幾個月前,在 iPad 初發佈的當天我曾寫過一篇博文《今夜,蘋果迷無眠》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0689 ,贊其意義非凡,現在僅僅過了這幾十天,就比較明顯地看到了其帶頭大哥的巨大效應。 這個五一,剛剛過去不久,稍微回頭看那麼一下,就能回顧出若干可以連成一線的事件: 第一,蘋果的 iPad 銷售極其火爆。雖然它還有很多難以容忍的設計缺憾,卻不妨礙全球各國網友的熱烈追捧,其衍生應用及周邊產品迅即湧現,讓人眼花繚亂; 第二,中國的電子類出版物(指電子圖書的內容,非閱讀器件)的產值日前一舉超過印刷類出版物,讓國人大跌眼鏡; 第三,世界級的深圳電子一條街突然大量涌出以電子閱讀為導向的高性價比平板電腦。這批平板電腦可稱之為 AA 數字產品,即 CPU 是英特爾的 ARM 內核, OS 平臺是穀歌的安卓 Android ,都是 16:9 的 7 寸液晶觸摸屏, MS Office 和 PDF 文檔通吃,可經 WIFI 上網,充滿電后可連續用 2-4 個小時。這不僅是地地道道的電腦,而且是最時尚的平板電腦兼穀歌電腦。還有,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大而輕,體量都只在 400 g 左右,用來看書舒適非常。 第四, MP4 播放機近期出現新動向,即向大屏化和電子書化轉移,其目的還是電子閱讀。一個可以確認的事實是,近期 7 寸大屏頻頻湧現,機器中除了早已有之的 TXT 文本電子書模式之外,紛紛新加入 PDF 閱讀功能。畢竟看視頻圖片沒有看書更有意義,這種轉變也是形勢使然。 第五,作為電子閱讀器的呼應,第三代有聲圖書也開始風行於市。在點讀發聲書之後,二維碼的引入使得有聲圖書進入了新時代。而近期出現的隱形二維碼圖書,更推動了有聲圖書的發展,這類有聲圖書與普通圖書已經看不出區別,卻可以神奇地發聲。 閱讀,作為人類最獨特、最有意義的行為,它所具有的影響,套用一個說法,就是怎麼讚美都不過分。而今,大量的電子文檔暢行於互聯網,讓人們的閱讀有了非常非常豐富的選擇。雖然我們可以用台式、便携式 PC 专事電子閱讀,但始終不夠專業。在蘋果 iPad 的一聲號令之下,平板電腦應聲而起,這對以閱讀為本的現代人來說,不啻一個巨大的利好。有報導說,近期的跡象,預示著一波平板電腦的井噴很快就要發生,人手一台平板電腦的日子就在不遠的地方等著我們。因為,這一類新東東廉價得讓人難以置信高度集成的專用芯片讓最低配置機型的成本只有 400 元,而上周末深圳華強北商家的零售報價已經降到了 500 元整,也就是兩年前一台 MP4 的價錢。 基于此,是否應該說,電子閱讀想不火都難?! (搜索用主題詞:7寸谷歌电脑) P.S. 黑白顯示的電紙書被所謂的品牌商家啟動於上年,至今價高和寡,性能也難入數碼大眾的法眼。所以目前除了公款消費之外,百姓並不太看好。筆者要等到有 8 英寸以上、支持 PDF 重排、觸摸屏技術成熟的彩色產品再予以關注。 2010-05-25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73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快览:IPAD——介于笔记本和智能手机的平衡点——苹果的新武器
edwina 2010-4-16 21:46
撰文:Rob Pegoraro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苹果的新产品iPad价格定为499美元。这个价格让更多的人能够负担得起,比起苹果的其他产品来说也算走了中低端路线,但是这并不是说它会满足人们所有的需要。 iPad不会是你唯一的电脑,因为使用iPad时你还需要一个机器来运作Mac OS X (苹果家族机器所使用的操作系统)或者 Windows操作系统和安装软件的升级程序。并且这个设备的大小、重量和能力缺陷限制着iPad无法替代智能手机。 而且,iPad还需要在上网本或电子图书阅读器等小工具的围堵下寻找突破口,否则它就很容易被其他工具代替。 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很多方法已经被实验过了,你还记得微软的智能显示器和 超移动电脑吗,这两者就是曾经的试验品。 当然iPad要比这些简陋的设备好很多,但是它也并不能称为魔术般神奇和具有革命性。(苹果的广告用语)使用加州库佩蒂诺公司699美元、64千兆字节的样机一个星期,你同样会经历哇!和啊?的事情。 毫无疑问,iPad将驱逐掉一些咖啡桌上的笔记本电脑、从手提行李中催生一些电子书读者。但是这仅仅说明,与iPad的优点比起来,上网本的设计显得很草率、电子书比如亚马逊的Kindle系列和Barnes Noble's Nook的能力也很局限。 优点一:可以浏览网页。iPad有9.7英寸的触摸屏和加速处理器,支持无线上网,这些性能使它远远超越苹果其他的小型设备。网页翻页的速度和台式电脑并无差别,而且你也用不着放大或滚动到侧面去观看网页的内容。 优点二:易于打字。iPad屏幕上的按键有成人手指头那么大,用起来会比孩子的手指头大小的按键容易得多。iPad会锁住侧面的网页,使得因触摸突然变化屏幕不再困扰你。或者你也可以使用蓝牙无线键盘。 但是iPad没有Adobe的动画软件,许多网站上包括留言板在内的互动形式都将不复存在。因为许多网站都自动提供可移动性和提供免费视频,所以这个缺点在iPad上表现得比iPhone还要明显。 优点三:iPad个头大可以安装持续时间很长的电池,但是更换iPad内部自带的电池需要专业的设备。打开无线网络、把iPad的屏幕调亮并保持亮度、同时播放音乐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用iPad看几乎12个小时的电子书。如果把无线网关掉,持续时间还会增加半个小时。 优点四:同样的原因,因为有美国广播公司、Netflix和其他为网站提供电视节目和电影的媒介的帮助,iPad比iPhone或iPod在拍照效果和视频观看效果上也要好得多。(但是iPad的iPod音乐软件把洗牌回放选项隐藏的很好,所以我不得不在菜单中寻找回放键。) 今年秋天软件正在更新的时候正是iPad发挥其功能的时候,当你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你可以让iPad播放着网页的音乐节目。 优点五:你是不是想iPad将是一个很有用的电子书阅览器呢?其实不然,因为它的硬件无法达到这个目的。屏幕上显示的文本颜色是白色为底色再加上轻微偏蓝色调,其反光涂料会反射来自太阳和任何头顶光。同时它5.5英镑的重量也不适合站立时拿着它阅读。但是它也有它自己的优点。它可以不用分心的停顿就显示颜色和翻页,不同于电子墨水依靠基板和墨水的原理。 缺点: 苹果为iPad提供了一个新的电子虚拟书店,但是它比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店的功能差了很多,同时在一些测试案例的费用上也比亚马逊的要高。你也可以在iPad上面打开亚马逊的Kindle电子书店,或者读一些报纸和杂志的电子版本。 虽然开发商把一些创意式应用程序安装在iPad里面,但iPad的最弱项还是它的生产能力。虽然9.99美元的iPad版本的苹果纸张看上去非常漂亮,但是我还是不会想到我能把它想成是文字处理器把你的工作和这个设备联系还是有点好笑,而且它也不能打印文件。 忘记iPad 与现存的iPhone应用程序相兼容的广告词了吗:他们或者在屏幕中间的小框框里面或者以模糊型和图形的形式粗暴的、放大式的出现。 购买者想买到iPad的兼容程序,但是这个程序必须附带有应用程序商店的标志。但是他们同时希望iPad尤其是小型iPad的开发商,能够设置登录App Store的通道。App Store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司,这个公司办理拒绝或移除解释不清原因申请和显示出缓和的迹象的业务。 潜在购买者也很担心未来版本的iPad使得目前的iPad成为1.0版本。比如,移动宽带兼容模式,另加130美元即可安装的模块定于这个月末上市。(这个月开始,花14.99美元,你就能够从AT&T购买无线接入模块。)但是将来会怎样呢?苹果会不会开发出更轻便的、平装书大小的模型呢? 同时,你还能期待或者幻想电子书籍和上网本厂商会发起他们的竞争攻势。 iPad可能是第一个好的并不是伟大的填补笔记本和智能手机间空白的设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是你买的第一件设备。
个人分类: 海外之音|2699 次阅读|0 个评论
iPad,到底是iPad
pkuzeal 2010-4-11 22:48
在 iPad 公布之前,就有人预测这将改变人们观看视频的方式。根据 iPad 上市后的数日内的统计数据表明,苹果已经成功地将 iPad 成为了人们观看在线视频的理想工具。 尽管市面上的 iPad 数量并不多,在市场统计公司 MeFeedia 的统计数据中, iPad 已经占了很大的数目。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 iPad 已经成为排行第六的观看视频的移动设备。排在 iPad 之前的是 iPhone, iPod touch, 塞班系统, Android 以及黑莓。并且,统计数据显示, iPad 的用户花在在线视频上的时间是其他用户的三倍。 值得注意的是,该数据是通过 MeFeedia 及相关搜索引擎的浏览在线视频而获得的,这仅仅是一个较小的采样数据。由于 iPad 不支持 Adobe Flash ,数据仅包含了基于 HTML 的视频。考虑到如上因素,这个数据还是非常有震撼力的。 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其他理由相信 iPad 能在在线视频领域大显身手。 Netflix 和 ABC 名列近几日应用下载的前三甲。 市场人士更认为目前大家见到的仅仅是冰山一角。尤其是更多为适合 iPad 的基于 HTML 的视频文件的上传以及第三方应用传程序中的视频开售。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从苹果公司iPad 想到的
nevergu 2010-4-7 02:10
苹果公司的iPad 本周六在许多苹果迷期盼中正式上市,据说许多Apple专买店的该款产品当天就销售一空,大大超乎原来的预计。iPad是苹果最新推出的一款数码产品,采用9.7寸IPS显示屏,支持多点触控,没有设计物理键盘,好多人把它称为平板电脑(TabletPC)。实际上,它是一款全新的数码产品,与我们所说的平板电脑有本质的区别。 很多人说iPad 可能会成为未来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和行业标准。 想当初,Apple乔布斯刚推出iPad时, 许多人对此款产品充满质疑,有人说是一个大号的IPHONE。确实它们之间有一些相同之处,比如,都支持多点触摸控制,采用iPhone OS 3.x系统等。但也有很多不同, 比如,iPad屏幕更大,为9.7寸;iPad分辨率也更大,为1024x768;iPad 3G版除了可运行iPhone所有的应用程序,iPad还具有专有的HD版应用程序可用;iPad处理器主频达到1GHz,等等。 我无意推广APPLE产品,只是想到品牌效应。在世界一片经济衰退中,我国经济可以说一枝独秀,保持着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高增长率。现在美国经济萧条,大量举债过日,尤其是从我们中国借贷。我们大家都很兴奋,毛主席他老人家时代就已经提出的赶超英美日的目标好像终于实现了。 说句老实话,我不懂经济,所以也没有办法从经济学指标来比较是否已经赶超,或者需要多少年超越。我只想用各国拥有的常用产品品牌来比较比较(仅以美国市场为例)。汽车:在美国销售最好的是日本的丰田和本田,尽管由于最近的质量问题有所下降,但应该还是龙头老大,其次是美国福特,克莱斯勒等,还有德国的大众等。电视:以前的低端市场有一部分电视来自我们国家,现在的平面和液晶电视主要是日本的索尼, 松下,韩国的三星,LG等,还有一些便宜的美国国产货。电脑:美国的dell , 惠普,苹果,日本的索尼,东芝等,还有联想收购的IBM 笔记本。数码相机和摄像机:主要是日本的奥林巴斯,索尼,松下,美国的柯达等。游戏机:也是日本的任天堂,索尼,美国的IBM占主要市场。尽管我们国家有好多MP3产品, 但是那一个又能与APPLE 的iPod相比。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你很难找到一个来自中国的耳熟能详的品牌,尽管这些产品很多产于中国(Made in China)。 按照我们的平均国民收入,我们科技投入可能并不算低, 我们科研人员待遇和普通老百姓比较也并不低。我们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加上缺少有力的专利保护,我们创新成果少的可怜。现在好像更多的是通过仿制,改造,大到精密仪器,药物研发,软件开发,小到日常用品。到处充斥拿来主义,各种商品无不投机取巧,假冒伪劣。一则新闻称,中国山寨版iPad很快就会上市,售价800人民币。看到这则报道,不知是喜是忧,喜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可以低价享受高科技产品,忧的是这样的做的长期后果会是什么? 期盼我们国家在不久将来也会出现更多的著名品牌, 到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宣布: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
个人分类: 新闻评述|5122 次阅读|4 个评论
iPad来了
mapletian 2010-4-6 21:43
可能没有哪个公司能像苹果这样,每发布一款产品都能引来无数的追捧,同时也伴随着数量相当的批评,但苹果依然我行我素,几天前,终于正式发布了其最新产品iPad,这无论对于Kindle还是国内的众多电子阅读器的厂家来说,都可能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不仅如此,对于上网本、平板电脑的厂家也一样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iPad是什么?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大号的iPod Touch,也可以说它是一款平板电脑,甚至说它是一个没键盘的上网本,但是谁都没法说清楚iPad到底是什么。乔布斯大爷就这样,总是会带给大家一个四不像的东东,长得异常漂亮,在某些方面有异常漂亮的功能,但似乎又要和微软对着干,往往缺少主流的、常用的功能,让人又爱又恨。 下面是转自iPad中文网的有关iPad的优缺点对比,或许对你的选择有些帮助: iPad的优点: 光滑、轻薄、银黑相间。 极佳的电子书与期刊阅读设备。(Mossberg 认为比 Kindle 强) 能运行所有 iPhone 程序。 大屏幕能做很多事情,比你想象中的还多。(这个优点属于过度假设) 如果主要用来上网、记笔记、SNS、收发 E-Mail、浏览期刊图书、收看视频,那么 iPad 很适合你。 速度超快且轻,屏幕很亮反应灵敏,软件很容易就能上手,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 Pogue 认为 iPad 有资格成为一个新的门类。 以 Mossberg 的经验,iPad 比任何笔记本和上网本都轻都薄。(吓!) 有一个大且亮丽的 9.7 寸显示屏占据了前脸的绝大部分。(大家都知道) 喇叭音质不错,且附带麦克风。 电池续航强劲,在 Mossberg 的不间断视频播放测试中,iPad 取得了 11 小时 28 分钟的成绩,比官方宣称的 10 小时还要长,而且在此期间还开着 Wi-Fi 和后台邮件下载。 iPad 的速度:「巨快」。 输入快且准。 Safari 很出色。 观影、相片、听歌、读书、游戏「令人满意」且「充满乐趣」。 总的来说,同款程序的 iPad 版比 iPhone 版更好,但价格也更贵。不过也有免费的程序。 Photo 程序引人注目,更像是 Mac 级的软件。可以当做数码相框。 Mossberg 表示 iPad 是他所见过最棒的「报纸阅读器」。 iBook 优于 Kindle 且不伤眼。(Mossberg) iBook 有文字搜索功能。 简单的扩大屏幕却带来颠覆性的体验,使「地图」成为真正之地图。 没有捆绑合约,设置里有订阅数据服务的入口。 索尼和任天堂要开始紧张了。 预期在开售日会有 1000 款软件上架。 iPad的缺点: Pogue 说 iPad 本质上是放大版 iPod touch。 没有物理键盘。(我觉得把这个当做缺点好可笑) 没有摄像头。 没有 USB 口。 没有多任务。 随机不配耳机。 编辑长文档不便 无 Flash。 不可换电池。 不可升级闪存容量。 站不住。 iWork 导出到 Office 文档会有问题。 iPad 比 Kindle 重。 大多数人得用两手才能抓住 iPad。 iBook 不能做笔记。店内首发的 6 万本书比 Amazon 少。 邮件程序无法创建本地文件夹,也无法依照某些规则来重排邮件。 邮件程序不支持群组功能。 Safari 没有标签功能。 Wi-Fi 版没有 GPS。 不适合播放宽屏视频。 Pogue 认为虽如此,iPad 仍无法挽救新闻和图书行业。 iPad 很快就会让人觉得沉重。 无法在其他设备上阅读在 iBook 商店购买的书,即便在 Mac 和 iPhone 上也不行。 屏幕一关,指纹立现。 阳光下难以阅读。 Pogue:「iPad 正常体位下打字极为不便,转过 90 度后也只是刚刚可用。虽然可以购买 70 美元的键盘接口,但便携性也降低了。」 Pogue:「问题在于,花更少的钱,你就能获得拥有全键盘、DVD 光驱、USB 插口、SD 卡槽以及摄像机的笔记本电脑。」 许多 iPhone 程序会在屏幕上出现盲点问题。 Skype 看不到视频。 Pogue:「iPad 不是笔记本电脑,不适合内容创作之用。」 Pogue:「iPad 极其适合消费内容 读书、听歌、看视频、上网、发电子邮件等。」 你得投入 iTunes 的怀抱。 还需额外购买 29 美元的相机连接套件才能导入照片。 Baig:「很多人还是更需要传统的电脑。iPad 上无法编辑视频,虚拟键盘发发邮件写写便条还是可以的,但我可不想经常用它来写文章。」 iTunes 不带 Coverflow。
个人分类: 关于出版|5581 次阅读|1 个评论
苹果(Apple)还要干什么?
gl6866 2010-3-1 20:49
苹果电脑一向以其典雅的设计和流线型的造型而闻名于IT界。至今,它仍然是业界的翘楚之一。但是由于当前无线网络越来越发达,苹果也跟跟上了形势。首先它于2008年推出了一款叫iPhone的手机,目前在我国也有销售,而且还是3G的。与苹果电脑一样,其售价也是令人瞠目,高达6000元,当然最近降到了2000多元,但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还是望而却步。可是,中国人也有能力,你不是贵吗,那我就出山寨版,价格一下子就降到几百元。其实,iPhone就是个玩意儿,日常我们也不可能用到那么些功能,而且也没有时间去开发它所设计的那些功能。 iPhone代表了新事物,但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这种创新的新事物会怎么样呢?时隔两年的2010年,苹果公司又推出一款称之为iPad的 触控式平板电脑,希望继麦金塔电脑(Macintoh)、iPod和iPhone之后,继续扩大其在消费电子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乔布斯又来了,带着被他称为从业以来最伟大的产品iPad。但是,与iPhone引发轰动不同,iPad却备受争议。 但苹果公司却不以为然,标榜iPad的锂电池续航力可达10小时、待机1个月,重量仅700公克,并支援多点触控功能与Wi-Fi、3G与蓝牙无线通讯技术,此外还内建电子书程序。那么在再两年呢,还会有什么呢?让我们猜猜看?
个人分类: 评论述评|3841 次阅读|1 个评论
苹果公司真的敢用“iPad”这名字?
pkuzeal 2010-1-29 10:46
iPad 似乎在蓄势掀起一阵热潮,但其高层似乎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条路注定要崎岖。 危机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 1. 富士通 富士通从 2002 年期生产一种给店员使用的成为 iPad 的手持式电脑,很早就进行了商标注册,审批还在进行中; 2. 意法半导体 早在 2000 年意法半导体就为其专有的半导体技术注册了 iPad 商标,并沿用至今; 3. 西门子 西门子有权将 iPad 用在发动机和电动机上, 4. Coconut Grove Pads Coconut Grove Pads 从 2008 年起可以合法使用 iPad 用于其加垫文胸。 目前的情形让人回想起 2007 年,当时苹果首次宣布推出 iPhone ,而该名称的使用权为思科系统公司 (Cisco Systems) 所有。思科对苹果提起了诉讼,后来两家公司达成和解,同意共享这一名称,和解条件从未被披露。 意法半导体表示,该公司正在调查情况,尚未做出任何采取行动的决定。富士通表示:(公司)知晓苹果宣布推出 iPad 的消息以及它可能对我公司商标构成的侵犯我们目前正与我们的商标律师讨论可选方案,暂不做进一步评论。 虽然商标纠纷很少阻碍产品的发布,或者迫使一方更改名称,但如果苹果无法推翻富士通的申请,或者证明两种产品不会被混淆,它可能不得不从富士通那里购买使用权。
个人分类: 未分类|1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夜,蘋果迷無眠
LEOLAND 2010-1-27 18:27
曲津華 今天是美國蘋果電腦公司新產品平板電腦的發佈之日。按時差,美國1月27日的黃金時間將是北京時間的夜晚。 對蘋果這個新東東期待很久了。蘋果爲了給世人一個驚喜,對這個里程碑式的產品保密超嚴,甚至連名字都絲毫不透露,以致蘋果迷們給出的猜測也超多。也許,iPad是個比較靠譜的。 算不上蘋果迷,明早上班看看究竟吧。 http://tech.163.com/10/0128/01/5U313QLC000915BD.html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54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