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反虐待动物法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9: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2-19 11:31
#老蒋动保每日谈#20120219: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219 :亨利·伯格与美国的反虐待动物立法 美國與歐洲相比,反虐待動物立法要晚一些。林肯總統派駐俄國的公使亨利·伯格( HenryBergh,1813-1888 )個人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在俄國時,看到農夫毒打拉車的馬的情形大受刺激。 1865 年卸任繞道英國,他會見了英國皇家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RSPCA )的領導者,瞭解了協會的組織和運作情況,決心在美國成立同樣的組織。返回紐約州的第二年,他就通過他的個人影響,創立了美國首家動物保護組織——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ASPCA ),然後促使紐約州制定了《防止虐待動物法》。隨後, ASPCA 被授予權力,執行這部反虐待動物的法律。 紐約州的《防止虐待動物法》禁止殘酷對待所有動物,包括家養動物和野生動物。而在實踐中,法律主要保護的是家養動物,尤其是工作動物。 伯格向法庭起訴的第一個對象是虐待海龜的船長及其船員。他們在運送海龜時,把海龜倒放,腳掌打洞,以便固定在甲板上。但是,法官駁回了起訴,理由非常荒唐可笑:海龜並不是動物,不適用於《防止虐待動物法》。 ASPCA 隨後起訴的案子很多,包括:把動物一只只疊放起來以方便運送的屠夫,觀賞鬥狗並下賭注的所謂“運動愛好者”,城市中讓馬匹工作過度的運輸公司等等不一而足。伯格很快就被人們冠以“特好管閒事”的稱號。伯格“頭戴高頂黑色禮帽,身穿燕尾服,舉止文雅地出現在紐約州的大家上,提醒駕車者說,讓馬超負荷運載,毆打馬匹,讓馬挨餓,以及虐待家裏的其他動物行為,現在都是非法的。”可以想見,當時人們會回敬給他多少嘲笑譏諷。但是,時間站在伯格一遍,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支持伯格保護動物的行為。今天全美五十州都制定了反對虐待動物的法律。 莽萍,为动物立法(代序),为动物立法——东亚动物福利法律汇编,莽萍徐雪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14-16 页。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4463 次阅读|58 个评论
參會討論反虐待動物法
jiangjinsong 2010-3-28 20:21
週六週日即三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兩天 參加在溫都水城召開的中國動物保護與管理法制建設國際研討會 討論擬議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虐待動物法 本網博友田松與鄙人都受邀為責任諮詢專家 以下為著名記者唐師曾先生拍攝的照片 本網博友田松在發言 鄙人在發言 相關博文: 唐师曾:温都:加强 对动物保护的管理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418 次阅读|8 个评论
且看N多年后执行《反虐待动物法》的情景
boxcar 2010-1-27 19:49
由于最近一些年饲养宠物在中国变得很时髦,以至于出现了传说中的宠物热。与此同时,人们又变得越来越追求个性化,考虑到玩宠物也要有个性,所以将来的人如果就抱只猫或者牵条狗出去会很没面子,必须要有创意。怎么创意呢?简单的办法就是对宠物也进行扩招,把更多的动物纳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让他们来当人类的宠物。 当宠物的种群变得越来越庞大、种类越来越多之时,不但猫狗这些元老级的宠物仍然被低层次的宠物爱好者所饲养,还有其他许多动物的名贵品种,也将成为宠物,例如:猪可以是,羊(例如X羚羊)可以是,黄老鼠(好像被叫做金丝熊),小鸡(芦花鸡、三黄鸡之类品种的除外)可以是,大蟒、眼镜蛇可以是,蟋蟀(古称促织)早就是了,或许将来著名的小强(就是蟑螂,周星爷的宠物)等或许也都可以是。。。 因应人类宠物的新变化,将来的《反虐待动物法》必然要多次、反复地进行修正,当出到第N次修正稿时,或许我们会看到里面新加上很多必要的条款,届时,中国已经初步建成了法制社会,该项法案得到很好地贯彻执行。执行结果如下: (1)A因为偷着在黑市上买回猪头肉半斤下酒而被拘留7天,B因为烧火锅涮羊肉8两被的拘留10天并处罚金若干; (2)C因为斩杀一只自家养的公鸡(疑似公鸡,该鸡已忽然开始下蛋)而被判刑有期徒刑1年,缓期半年执行,并处罚金若干; (3)D因招惹蟒蛇,被蟒蛇勒住,幸被解救未至死亡,被处以警告处分,具结悔过并处罚金; (4)E因蟑螂在它家厨房乱跑儿一怒用拖鞋底拍死蟑螂3个,被罚在社区做义工7天。 。。。。。。 到那时,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都很忙,每天必须疲于处理各种虐待动物的案件,拘留所里面塞满了因为偷吃各种法定禁止食用动物而被拘留的人。 【 上面这段描述很荒诞吧?或许也很好笑,但我写下的时候满脸的严肃,因为,我看到我国的立法再次变得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先写这么多,其他的讨论和思考一阵后接续。
个人分类: 社会|4469 次阅读|1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