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青光眼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JCI——神经元缝隙连接是青光眼的潜在治疗靶点
CZC 2017-6-21 22:05
JCI——神经元缝隙连接是青光眼的潜在治疗靶点 Abstract 1.Blockade of GJs suppresses gross retinal injury in glaucomatous eyes. 2.Reactive gliosis in retinas of microbead-injected mice i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GJ blockade/ablation. 3.Blockade or ablation of GJs protects RGCs and their axons in experimental glaucoma. 4.GJ blockade or ablation protects ACs in glaucomatous eyes. 5.Expression of Cx36 is upregulated in experimental glaucoma. 6.Ablation of neuronal Cx36 protects the optic nerve in experimental glaucoma. 7.Blockade of neuronal gap junctions preserves retina and optic nerve function in glaucoma. 经典文章回顾 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预防和保健常识 10条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常识 四条建议教老年人预防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饮食禁忌和饮食调理 2016年阿尔茨海默病10大研究进展 2016年帕金森病10大研究进展 你对老年性痴呆症到底懂多少? 地中海饮食最健康的神经科学分析 八种食物提高记忆力,增强脑活力! 预防老年性痴呆症,先从这些小事做起! 睡眠不足增加肥胖风险的神经科学解释 运动是大脑的最佳保健品 预防痴呆和脑中风,减少PM2.5是我们可以做的 益生菌也能够治疗痴呆、抑郁症和精神分离症? 喜欢我,关注我 拉到最上方标题下,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搜索公众号名称: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 也请你推荐给你身边的医学朋友,感谢你~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1892 次阅读|0 个评论
Science—— 研究发现维生素B3有助于治疗青光眼
CZC 2017-3-3 12:24
Science—— 研究发现 维生素B3有助于治疗青光眼 维生素B3,即尼克酰胺,是NAD+的前体,其在机体能量代谢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最近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B3有助于治疗青光眼,这可能与其减少线粒体损害相关。 1. 首先研究人员发现青光眼中神经节细胞的进行性损害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相关。 2. 接下来,他们给予青光眼小鼠模型维生素B3处理,发现其能够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3. 过表达产生NAD+的酶nm n at1能够显著的减轻青光眼的神经节细胞损害。 总结 这项研究表明青光眼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NAD+的代谢异常,从而诱导了神经节细胞的损害,进而参与青光眼的发生。而通过补充维生素B3,则可以预防青光眼的发生。
个人分类: 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2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青光眼发病机理研究的新思路
sciencepress 2016-3-3 16:34
青光眼是全球第一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相关文献报道,2010年全球青光眼患者约6050万,双眼致盲者约840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预计到2020年,青光眼患者将增至7964万,1120万人可能因此双目失明;而到2040年青光眼患者预计将达到11180万。中国目前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关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对于挽救患者视力、减少致盲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和致盲机理的研究,一直备受眼科医生的关注。传统观点认为,眼内压升高导致筛板变形进而引起视神经轴浆流损害是青光眼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新观点认为,不但眼内压升高可以引起跨筛板压力差增大,颅内压降低同样也可以导致跨筛板压力差增大,从而引起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的发生。因为在解剖上眼球与颅腔是相互分离的两个腔室,所以通常认为颅内压与眼内压是相互独立的两个致病因素,二者并不相关。 北京同仁医院 王宁利 教授领导的iCOP课题组 一直致力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完善相关理论。一方面,从“眼”的角度探讨眼内压在青光眼发病机理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从“脑”的角度探讨颅内压对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的影响。 iCOP课题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结合新近的实验结果提出: 颅内压与眼内压在一定范围内相互关联,从而保证跨筛板压力差的稳定,即颅内压-眼内压平衡区。但是,当颅内压下降超过某一特定阈值后颅内压与眼内压将失去这种关联,即颅内压-眼内压失衡区。由于颅内压与眼内压的失衡,导致视神经相关压力梯度改变是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重要致病原因。 如下图所示,视神经自眼球内发出经眶内达到颅腔,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承受眼内压和颅内压,还要承受各种视神经相关压力梯度的变化(如跨视神经压力梯度、跨筛板压力梯度、跨视神经管压力梯度等)。 视神经相关压力梯度示意图 这种对于颅内压与眼内压关系的最新理解,有助于更好地以整体观念来探讨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机理。不再把眼内压与颅内压割裂开来,而是把眼-脑结合起来研究;不再仅限于跨筛板压力梯度的研究,而是延伸到更广泛的视神经相关压力梯度研究。从而跳出传统医学理念的学科限制,青光眼不再单单是一种眼科疾病,更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从整合医学的角度而言,把青光眼的研究从眼科学扩展到神经科学甚至更广泛的领域,体现了眼科与神经外科跨学科合作的优势,为青光眼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关论文发表于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2016年第4期,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外科 侯若武 和眼科 章征 为共同第一作者。论文 可以在刊物网站 ( http://life.scichina.com:8082/sciCe/EN/abstract/abstract520064.shtml )及Springer网站免费下载( http://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427-016-5022-9 )。
个人分类: 《中国科学》论文|488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家新发现三个与青光眼致病基因
lifescience1 2016-1-30 15:58
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比较分析了3853个来自欧洲血统的青光眼患者和33480个正常人的DNA数据,结果发现了3个新的青光眼致病基因,分别是 FOXC1, TXNRD2和 ATXN2 。这三个基因变异(突变)将会引起青光眼的发生。截止目前科学家共发现了15个青光眼相关的基因。 青光眼是由视神经损伤引起人视力丧失(致盲)的一类眼病,最常见的类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目前全世界大约有6000万的青光眼患者。 由于是视神经损伤是不可逆的,不可治愈的(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由于青光眼早期发病的时候, 先是眼的侧向视野受到影响, 不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等自我察觉的时候,往往到了后期,眼前中央的视野逐步丧失,最后是全部丧失,完全失明,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但是 早期的 日常眼健康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尽早的发现青光眼,早发现早治疗 , 可以较好的控制眼睛视力病情的恶化进程,延长我们眼睛的视力寿命,保持一个相对较好的生活质量。 1. http://www.sciencenewsline.com/news/2016011116480033.html 2. Takamoto M 1 , Araie M . Genetics of 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 Jpn J Ophthalmol. 2014 Jan;58(1):1-15. doi: 10.1007/s10384-013-0286-0. Epub 2013 Nov 21.
个人分类: 眼科学|3861 次阅读|0 个评论
隐形眼镜可协助治疗青光眼
热度 1 zhpd55 2014-2-20 11:27
隐形眼镜可协助治疗青光眼 诸平 据美国化学会 《化学与工程新闻》 ( CEN )周刊网站 2014 年 2 月 19 日 报道,美国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简称 UCLA )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一种生物新材料,使隐形眼镜具有新功能,在过去单一矫正视力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可以协助治疗青光眼的作用。实际上是隐形眼镜成为一种治疗青光眼药物的有效载体,在眼泪中发现的一种酶的作用下可以控制方式释放出药物 , 起到治疗之功效。图 1 就是这种含有治疗青光眼药物的隐形眼镜镜片。 图 1 含有治疗青光眼药物的隐形眼镜镜片 研究人员设计的这种对青光眼有辅助治疗作用的 隐形眼镜镜片 ,是在水凝胶隐形眼镜镜片内嵌入可以释放治疗青光眼药物的凝胶,受到眼泪中一种酶的作用之后,隐形眼镜镜片就以可控式释放药物。这种药物释放与青光眼患者使用眼药水相比较,不仅更方便,而且用药剂量均衡一致。这项研究成果 2014 年 2 月 8 日 已经在 《美国化学会纳米》 ( ACS Nano )杂志网站发表—— Ho-Joong Kim, Kangyi Zhang,Laura Moore, Dean Ho. Diamond Nanogel-Embedded Contact Lenses Mediate Lysozyme-Dependent Therapeutic Release . ACS Nano ; Publication Date (Web):February 8, 2014; DOI: 10.1021/nn5002968 . UCLA 的生物工程师 Dean Ho 谈到 , 对于眼疾治疗大多数眼科医生让患者以滴眼药液的方式 , 但这类方法有其不足之处。经常会出现有许多眼药液流出,用量难以控制每次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瞬间可能使眼药达到某一高浓度的水平,但是又会迅速下降。因此 , 患者必须记住眼药水一天需要滴几次。而日常佩戴的水凝胶隐形眼镜可以全天候释放药物,为青光眼患者提供一种获得必要药物的简单解决方案 , 尤其是那些需要矫正镜的青光眼患者,可以将矫正视力与青光眼治疗融为一体。 Dean Ho 想做一种隐形眼镜 , 它既可以存储药物,也可因为其外侧与眼泪接触引起可控式的释放药物。他将自己目光转向纳米金刚石 , 打算在直径约 5 nm 的碳粒面上做文章。这些面其中有些是带正电的 , 而有些则是带负电荷的 , 所以这些纳米粒子吸引水 , 可以结合和释放各种各样的分子。纳米金刚石被视为抗癌药物的载体,而且已证明是无毒的。 Dean Ho 和他的团队开始制备纳米金刚石凝胶。首先 , 他们用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 polyethyleneimine )来涂饰纳米金刚石。然后 , 在青光眼药物马来酸 噻吗洛尔 ( timolol maleate )存在的情况下 , 他们将聚合物涂饰过的纳米金刚石与多糖壳聚糖( polysaccharidechitosan )交联 , 将马来酸 噻吗洛尔 封存于最终凝胶内。当眼泪中存在的溶菌酶( lysozyme )使壳聚糖开裂时 , 此凝胶便开始降解 , 包含的药物会渗透出来。为了制得可以释放药物的镜片 , 研究人员将此纳米金刚石凝胶与一种水凝胶混合,用于制造隐形眼镜 , 将其倾倒入模具 , 通过紫外光引发聚合。 UCLA 的研究人员想看看究竟纳米金刚石凝胶镜片储存药物,与将镜片浸泡在噻吗洛尔( timolol )溶液中或用分子印迹方法在镜片上印有药物相比较有何不同。他们将镜片沉浸在一种模仿眼泪,但是缺乏溶菌酶的溶液中,纳米金刚石镜片显示没有药物释放 , 但其他镜片在一个小时内几乎释放出所有的包含药物。但是,当添入溶菌酶时 , 纳米金刚石镜片持续 24 小时稳定释放噻吗洛尔。 48 小时后 , 药物释放变得不那么一致 , 但是,这并不会构成问题 , 因为病人可能每天更换镜片。最后 , 研究人员利用人类角膜细胞研究表明,纳米金刚石镜片释放的药物是具有活性的。 Dean Ho 说,纳米金刚石使所有组分固定到位 , 随着时间的推移控制释放才是关键所在。 美国哈佛 - 麻省理工的健康科技部( Harvard-MIT Division of Health Sciences Technology )的生物工程师 Ali Khademhosseini 对此表示赞同。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很难控制 , 但眼泪酶引发的纳米金刚石系统演示了持续释放药物 , 克服了这一难题。 Dean Ho 现在正计划通过动物实验测试药物释放镜片,以及实验调节药物释放的时机,观察其是否有益于临床应用。图 2 中左边是一个用生物响应凝胶嵌入的凝胶隐形眼镜片。右边的图示是隐形眼镜片的剖面图,其中五彩缤纷的球体实际上就是生物响应凝胶球,其中包含青光眼治疗药物 ( 红色部分 ) 、由涂以聚乙烯亚胺 (polyethyleneimine ,绿色部分 ) 的纳米金刚石 ( 黑色部分 ) 构成的凝胶、聚乙烯亚胺与壳聚糖 ( 灰色部分 ) 交联。当眼泪中的溶菌酶使壳聚糖开裂时,凝胶会降解,并在 24 小时内缓慢释放出药物。 图 2 药物直接传送示意图 更多信息请浏览原文: Diamond Nanogel-Embedded Contact Lenses Mediate Lysozyme-Dependent Therapeutic Release .
个人分类: 新科技|7210 次阅读|1 个评论
他汀类药物(Statins):可以降低青光眼患病风险
zhpd55 2012-10-3 11:08
他汀类药物(Statins):可以降低青光眼患病风险
据 2012 年 10 月 1 日 眼科学( Ophthalmology )网站报道,那些服用 他汀类药物( statins )的患者,患青光眼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均有所降低,这是美国一项超过 30 万名患者研究所得出的结论。 一个由约书亚·斯坦 (Joshua Stein) 医学博士领导的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发现 , 那些连续 2 年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病人与未服用他汀类药物病人相比较,青光眼的患病风险降低了 8% 。这项研究是迄今为之关于眼科研究的最大项目 , 其研究结果在美国眼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的 《眼科学》( Ophthalmology )月刊 十月份的一期发表。 斯坦博士的研究是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所引发。因为已经有证据表明 , 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以保护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纤维结构,也是治疗青光眼恢复视力所必需的良好愿景。斯坦博士的研究团队使用了 2001 年和 2009 年之间 , 美国 60 岁和 60 岁以上的不同人群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高血脂水平的医疗索赔数据,分析评估了病人患开放角青光眼 (OAG) 的风险。与较早的研究不同 , 他们对患者的分析有所调整,其中包括有糖尿病或(和)高血压患者,以预防分析结果失真。多项研究发现表明 , 在被确诊为青光眼之前或在青光眼疾病的早期阶段,应用他汀类药物可能是最重要预防措施。斯坦博士的研究可能导致对青光眼新的预防治疗方案 , 特别是对于可能患有青光眼的高风险人群有益,而这些高风险人群包括非洲裔美国人 , 西班牙裔以及那些有家族青光眼病史的人。 据有关资料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有超过 270 万在 40 岁和 40 岁以上的人,遭受到青光眼疾病的影响。如果不经治疗 , 眼睛的视神经将受到损害,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视神经从视网膜向大脑传输信号,而视网膜是眼球后面的一层光敏组织,大脑将这些传输的信号再转化为我们看到的图像。患有青光眼疾病的患者中只有约一半的人知道自己患有眼疾 , 因为在患病早期阶段的症状很少会被注意到,在大多数情况下,视力的丧失过程发展非常缓慢。 斯坦博士认为他汀类药物明显降低青光眼患病风险的能力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因素所致 , 包括改善血液流向视神经和视网膜神经细胞、强化水液流出、降低眼压。虽然这项研究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但是研究者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能有助于拯救成千上万的易患青光眼的人群。斯坦博士表示 , 这项研究结果仅适用于高脂血症患者 , 这种结果对于其他具有不同症状的人群是否同样有预防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 更多信息请注意浏览美国眼科学会(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的 《眼科学》( Ophthalmology )月刊 十月份的一期发表的研究报告全文。
个人分类: 新科技|5685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眼压的预防
zhangqw 2011-5-3 13:54
1、保持愉快的情绪:生气和着急以及精神受刺激,很容易使眼压升高,引起青光眼,所以平时要保持愉快的情绪,不要生气和着急,更不要为家务琐事焦虑不安。   2、保持良好的睡眠:睡眠不安和失眠,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睡前要洗脚、喝牛奶,帮助入睡,必要时服催眠药,尤其是眼压较高的人,更要睡好觉。   3、少在光线暗的环境中工作或娱乐:在暗室工作的人,每1~2小时要走出暗室或适当开灯照明。情绪易激动的人,要少看电影,看电视时也要在电视机旁开小灯照明。   4、避免过劳: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身体过度劳累后都易使眼压波动,所以要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劳。   5、不要暴饮暴食:暴饮暴食大吃大喝,都会使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老年人要“饭吃八分饱,不吸烟,不喝酒,不喝咖啡,不喝浓茶,不吃辛辣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6、多吃蜂蜜及其它利水的食物:蜂蜜属于高渗剂,口服蜂蜜后,血液中的渗透压就会升高,于是把眼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到血液中来,从而降低眼压。除此以外,西瓜、冬瓜、红小豆也有利水降压的作用,老年人适当多吃些,对身体大有好处。   7、常摸自己的眼球、看灯光:青光眼的特点是眼球发硬,看灯光有虹圈,发现后及早治疗。   8、防止便秘:便秘的人大便时,常有眼压增高的现象,要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并多吃蔬菜、水果。   9、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能使血流加快,眼底瘀血减少,房水循环畅通,眼压降低。但不宜做倒立,以免使眼压升高。   10、主动检查:老年人每年要量一次眼压,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发现白内障、虹膜炎也要及早治疗,以免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一不:不要凭着自我感觉走。二要:要终身降眼压治疗,要关注疾病进展。三定期:定期查眼压,定期查压低,定期查视野。 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心理平衡,尽量少看电视,让眼睛多休息,饮食宜清淡,不吃辛辣食物,勿服对眼压有影响的药物。
3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与“红包”
namychan 2010-12-20 06:58
2010年即将结束了,很多地方到了发红包的时候。离退休的爸妈告诉我他们要多发相当于一个月工资作为年终的红包。他们问:辛苦一年,你们可有红包犒劳一下? 您们说的红包是指钱?美国收益好的公司年末可能会发红包,但在大学做学术研究的人,对不起,没有!华盛顿大学医学院通常很小气,系里开个Party会会餐发点小礼物就把从教授到技术员的男女老少统统打发了。好在大家习惯了,没什么指望也就没什么失望。 不过今年我们有另类红包,是大家在科研中额外获得的,被称之为的bonus results。 长话短说。我们实验室一直在做一个眼科临床课题,主要想了解分子氧在人眼内的精确分布情况以及探讨是否与不同眼科疾病之间有内在关联。因为目前这类准确的测量都是侵入性的,要想得到结果只能在病人需要做眼科手术时进行。在征得每个病人充分理解并志愿同意下,这项临床研究从2002年开始持续至今。 我们与一位视网膜病专家合作三年后于2005年发表了人眼后半部玻璃体腔(玻璃体切割手术眼)的氧浓度测量结果以及与核性白内障发生的可能因果关系 1,2 。但这只完成了一半,在这基础上2006年我们与另一位青光眼专家合作对人眼前半部的分子氧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这一做又是四年。我们测量了上百个眼科手术病人眼睛前半部的氧分布情况。 根据不同的眼病分类,不同的手术内容,不同的病史等等分门别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病例的增多,分子氧在眼内的动态分布与周围组织的密切关系渐渐地呈现出来了,比如眼后半部的有玻璃体眼对比无玻璃体(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眼,眼前半部的有水晶体对比白内障手术后安装的人工槊料晶体眼等 ,通过对比我们首次明白人眼的水晶体和玻璃体有我们以前不为所知的新的重要功能。 这是我们第一次涉及青光眼领域的研究课题,这打破了眼科研究分前段后段的传统习惯,证明了一处眼内环境改变导致分子氧浓度增高可能引起的连续性眼内病理变化。比如,一个病人因为眼底病原因做了玻璃体切割手术,这个手术治愈了视网膜问题,但失去了玻璃体会导致发生核性白内障(术后两年内核性白内障发生率高达90%),接着不得不做白内障手术。手术解决了白内障问题,但若干年后病人又发生了难治性开角型青光眼,这颇有一点一损俱损的含意,这个过程相当漫长以至于医生们关注治疗一个病时忽视了其它问题。这个系列病理改变关系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 Stanley Chang于2006年通过回顾性分析首先提出的 3 。为了取得完整资料,为了能讲明白一个完整故事,我们耐心地等待收集了所有不同的阶段的病例,其中最难的是收集经历了这全过程的病例。最后我们收集了9例这种先后做了玻璃体切割手术,白内障手术,最终不得不做青光眼手术的不幸的病例,其结果分析非常有意义,很多是出乎我们预料之外的,对重新认识一些眼科常见病的发病原因,改进今后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方面具有突破性的意义,这也是第一次从临床研究中发现具体的客观数据支持Changs 假设。我们这篇文章今年上半年投稿,很快就被IOVS接受并发表了 4 。 不仅如此,在分析总结资料时我们意外收获了一个大红包,因为这个红包并非事先设计规划好的,可以说得到的相当偶然。 当时我们正在做资料的统计学分析,一个经常来实验室帮忙的医学生对刚读到的一篇文章有些疑问,我接过来一看,是一篇有关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研究。青光眼是一直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它不象白内障导致的失明可以手术治疗,而是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得已才手术,而且手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都较高,是眼科的主要难题之一。美国人的青光眼是以开角型青光眼为多见,(中国人以闭角型为主相对还有些预防方法),其中非裔黑人(Africa American)发病率是白种人(Caucasian)的十倍,这篇文章从流行病研究的角度再次证实了这个结果。那个医学生问为什么黑人的开角型青光眼那么高?我无法给予清晰的回答,因为虽然有许多解释但我们能找到的直接证据很少,现在多半从种族基因的不同进行检测分析。就是这个学生的提问让我想起我们手上的研究,既然非裔黑人的青光眼发病率高,如果我们研究的假设理论是对的,那么黑人的眼内分子氧浓度会不会比白人高呢? 想法一出来就立刻行动验证。我们从资料库将所有相对单纯的病例(因不可能用正常人眼做实验,我们只能将相对单纯的病例作为接近正常的参考组)的结果按非裔黑人和白种人分组统计,结果是在眼前部所有五个眼内测氧点(locations),非裔黑人的氧浓度都非常显著的高于白种人,这个发现着实让我们吃了一惊,有点too good to be true。 但经反复核实后我们确认结果无误,这真象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哈哈:不是天上掉馅饼,馅饼一吃就没了;林妹妹的红楼梦内容丰富,需要不懈地继续探索)。这个发现可能帮助我们找到打开非裔黑人开角型青光眼发病率高这个谜团的钥匙,也给长期来认为青光眼除了遗传因素外,oxidative stress是主要致病原因之一的理论提供了直接支持的证据,即过多的分子氧对于敏感并且自我修复能力有限的眼内组织是种慢性毒害。因为这个意外发现,使我们除了主文章外,稍补增加一些内容另写了一篇专门论文, 现已被Arch of Ophthalmol接受即将发表 5 。 我们不设任何条条框框,跟着深入分析的结果走,又发现眼内角膜内皮处氧浓度与角膜厚度无关,而是与年龄有关。这个Bonus让我们开始了与一位角膜病专家的新合作。目前前期的预实验结果令人鼓舞,这可能会给我们又开创一个新的眼科研究领域角膜病。 一般都知道在美国学术界做研究相对是比较清贫的(中国应该也一样),年末了连拿个红包钱的希望都没有。不过没关系,我们从现有的宝贵研究资料深入分析,自己给自己发了个更值得高兴的红包,我们组同事们都说这个红包是花钱都买不来的哟,老美和咱一样具有阿Q精神! 借新年到来之际,祝科学界的所有同行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多拿红包,开开心心迎新年! 参考文献: 1. Holekamp NM, Shui YB, Beebe DC. Vitrectomy surgery increases oxygen exposure to the len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nuclear cataract formation. Am J Ophthalmol. 2005 Feb;139(2):302-10. 2. Holekamp NM, Shui YB, Beebe D. Lower intraocular oxygen tens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decreased incidence of nuclear sclerotic cataract. Am J Ophthalmol. 2006 Jun;141(6):1027-32. 3. Chang S. LXII Edward Jackson lecture: open angle glaucoma after vitrectomy. Am J Ophthalmol. 2006 Jun;141(6):1033-1043. 4. Siegfried CJ, Shui YB, Holekamp NM, Bai F, Beebe DC. Oxygen distribution in the human eye: relevance to the etiology of open-angle glaucoma after vitrectomy.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10 Nov;51(11):5731-8. 5. Siegfried CJ, Shui YB, Holekamp NM, Bai F, Beebe DC. Racial Differences in Ocular Oxidative Metabolism: Implications for Ocular Disease.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 (Accepted)
个人分类: 未分类|10264 次阅读|3 个评论
青光眼的基因研究国际文献分析结果 1967 - 2010
xupeiyang 2010-9-15 09:27
最新研究论文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0/9/237464.shtm 国际科研小组发现与青光眼有关遗传标记 http://www.gopubmed.org/web/gopubmed/1?WEB0wlc7ht1lh0udI19I1I00h001000j100200010 798 documents semantically analyzed 1 2 3 Top Years Publications 2006 68 2005 67 2009 65 2008 61 2007 60 2004 60 2010 58 2003 57 2002 47 1998 36 2000 31 2001 21 1997 20 1999 16 1996 14 1995 7 1986 7 1991 6 1985 6 1983 6 1 2 3 1 2 3 Top Countries Publications USA 279 Japan 52 Germany 37 China 33 Australia 28 United Kingdom 24 France 22 India 20 Canada 20 Hong Kong 17 Spain 14 Netherlands 12 Italy 10 Sweden 10 Taiwan 9 Finland 8 Turkey 8 Brazil 8 Israel 7 Greece 6 1 2 3 1 2 3 ... 12 Top Cities Publications Iowa City 21 Durham 21 Boston 17 Hong Kong, Hong Kong 17 Tokyo 15 Bethesda 14 Paris 13 Ann Arbor 12 Baltimore 12 Chicago 11 Kolkata 11 Madison 11 Portland, USA 10 Edmonton 10 Bar Harbor 10 Melbourne 9 St. Louis 9 London 9 Chapel Hill 8 Guangzhou 8 1 2 3 ... 12 1 2 3 ... 11 Top Journals Publications Mol Vis 103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86 Am J Hum Genet 23 Arch Ophthalmol 22 Am J Ophthalmol 22 Exp Eye Res 20 Hum Mol Genet 19 Ophthalmic Genet 18 J Glaucoma 16 Br J Ophthalmol 16 Hum Genet 15 Am J Med Genet 15 J Med Genet 13 Clin Genet 10 J Biol Chem 9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8 Hum Mutat 7 Klin Oczna 7 Ophthalmic Res 6 Nippon Ganka Gakkai Zasshi 6 1 2 3 ... 11 1 2 3 ... 266 Top Terms Publications Glaucoma 764 Humans 670 Genes 647 Glaucoma, Open-Angle 325 Mutation 315 Patients 296 Adult 280 Middle Aged 237 Intraocular Pressure 223 Proteins 222 Pedigree 218 Animals 211 Aged 200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7 Eye Proteins 196 Pressure 186 Optics 172 Phenotype 169 DNA 161 Myocilin 157 1 2 3 ... 266 1 2 3 ... 166 Top Authors Publications Mackey D 21 Craig J 20 Pang C 15 Alward W 15 Borrs T 13 Lam D 13 Wiggs J 13 John S 12 Fan B 12 Stone E 12 Haines J 11 Walter M 11 Wirtz M 11 Ray K 10 Wang D 10 Sheffield V 10 Richards J 10 Garchon H 10 Tomarev S 9 Young T 9 1 2 3 ... 166
个人分类: 遗传病学|51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中的“自信”与“不自信”
热度 2 Namychan 2010-9-10 11:10
大概没有科学家会去做自己毫无兴趣、毫无把握的课题。因此,一旦选择了某个研究课题,就应该相信自己的方向,相信自己的实验,相信自己的判断。不然,就很难把研究进行下去。然而,对于自己研究的东西,不时产生某些自疑自问,不时产生某些不自信,也是必要的,不可缺的。否则,就不可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可以说,除了对真理的好奇和追求外,自信和某些不自信,都应该是科学家必不可少的素质。 Research,itisre-search。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总结、否定,再探索、再发现、再总结、再否定的不断螺旋上升的过程,鲜有一帆风顺的事例。自信人生二百年的虎气、霸气,可能不适合于科学研究领域。 最近,我们研究组的一位同僚收到Dr.StanleyChang的一封email,并转给我们每个成员。这位受人尊敬的著名眼科专家,对自己四年前根据长期观察、研究得出的一个观点和结论产生了疑问,主动来信询问我们是否有有关的新发现或信息无论是支持或反对的观点他都想倾听和了解。 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原并不知道Dr.StanleyChang很多,我是后来才知道他是美国眼科界的一位牛人。我想他也不了解我们,是不约而同的研究兴趣和结果将我们联系在一起了。 说起来故事颇长。我在日本读PhD时,研究的内容是白内障,来美国后希望继续沿这个方向做下去。本来,白内障是人类眼科发病率第一高的疾患,但是,由于现代白内障手术技术不断提高,治疗它已不再是难题,因而无论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其研究投入均大大减少,近十多年来日本和美国白内障研究队伍更严重萎缩,致使对其发病机理和预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幸运的是我加入的实验室PI,Dr.DavidBeebe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眼胚胎发育细胞生物学专家,而且是一位医学视野开阔高、对临床研究很感兴趣的人,我们都渴望突破目前白内障研究中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严重脱节的状况。我们认真阅读了前人提出的各种理论和临床资料,逐一讨论分析,去粗取精,结合我们各自的研究背景知识,提出了分子氧可能是年龄相关核性白内障主要致病机理的理论。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做了一系实验,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2004年,当我们第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问世时,曾遭受一片反对、质疑声。记得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作有关演讲时,演讲还未结束,我看见台下麦克风前准备提问的人已排成了一长串。一位德高望重、在本领域非常活跃、对我非常友好的美国教授私下严重警告我:你们方向错了,分子氧导致白内障,怎么可能这么简单?! 然而,基于事实和推论,我们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当时,我们认真地听取了人们的质疑,其中有些问题还不能马上做出回答。我们的证据确实还不够充分,当时还缺乏动物和人体的活体研究结果,所以我们的自信中也有一些不自信,还得根据后续研究结果再做判断。 在研究过程中,玻璃体切割手术是我们高度重视的一个特殊病理模型。所谓玻璃体,是指占据眼内最大体积的透明胶状物,它支撑着眼球,让光能穿透到达视网膜。当视网膜有病变或玻璃体变浑浊时,医生往往通过手术将它切除。由于玻璃体不能再生,切除后只能用平衡液代替填充。这个手术的后遗症是,90%的病人由于在两年内发生核性白内障,因而不得不再做一次手术。我们的临床人体研究发现,玻璃体切割术不仅在手术时立刻引起眼内急剧氧分压升高,而且数月和数年后眼内氧分压也显著高于没有做过玻璃体手术的人。这是第一次在人体上证实分子氧在玻璃体手术后增高,它进一步说明了分子氧升高与核性白内障的可能相关关系。 那时,我们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玻璃体与白内障的相关关系上,我们文章的题目是:VitrectomySurgeryIncreasesOxygenExposuretotheLens:APossibleMechanismforNuclearCataractFormation(AmJOphthalmol2005;139:302-310)。文章一发表,就受到ColumbiaUniversity(NewYork)Dr.StanleyChang的关注,并引用了其中的某些内容。他在美国AMERICANACADEMYOFOPHTHALMOLOGY(AAO)年会上发表的获奖特别演讲中,介绍了他长期观察的结果:玻璃体切割术不仅引起了白内障,而且增加了青光眼的发病率。这种玻璃体切割术后出现的难治性青光眼的发展快慢,又与白内障(水晶体的有无)有密切关系(AmJOphthalmol2006;141:10331043)。他的研究,不仅将我们的研究领域从玻璃体-白内障扩展到了青光眼,而且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到由于分子氧的增加而形成的Oxdiativestress,是主要的共同致病机理之一。随着我们队伍新加入了一位出色的青光眼专家,我们的课题自然而然地将整个眼睛结合起来,从而突破了传统的眼前部和眼后部的区分。这样,我们的研究从玻璃体,到水晶体,再到青光眼,现在还包括了角膜病。我们最新的研究结果,完全支持Dr.StanleyChang的观点。同时,对我们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重要性,也越来越自信了(IOVS,inpressandonline)。 出乎意料的是,Dr.StanleyChang此时却开始质疑自己的观察了。原来,当他reviewing他人文章时,别人并没有发现玻璃体手术与青光眼之间有相互关联,他们的结论是玻璃体手术对青光眼没有风险。对此,Dr.StanleyChang非常认真看待。他特地来信询问我们,是否知道更多这方面的资料?他想知道,他是不是唯一发现这个临床结果的人,是否他自己的观察不全面,或者还是其他原因?这么一位牛人,对自己众多发明、论文中的一篇如此认真对待,让我们由衷地敬佩和赞赏。我们课题组几位主要作者都根据自己了解的信息,与Dr.StanleyChang进行了互动。事实上,我们还知道另一group正在进行大样本的临床资料分析,他们的结论与Dr.StanleyChang类似。但是,确实有其他一些groups得出了相反的研究结论。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这些相反结论的研究,没有区分缺血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例子,我们的研究证明这会影响到分析的结果。另外,疾病之间关系的影响,需要长时间追踪研究(follow-up),如果追踪研究时间过短,就有可能看不到其内在的因果关系。 总之,尽管根据研究结果我们自信研究的方向是对的(ontherighttrack),但也不是绝对自信。我们很小心,每发表一个观点和结论,课题组的临床医生(MD)和实验室科学家(PhD)之间都要互相核对或讨论几十次、上百次。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希望有更多、更好的实验结果或理论来修改、补充、甚至推翻我们的理论。我们欢迎质疑,欢迎挑战,随时准备接受正确的东西,随时准备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从Dr.StanleyChang身上我们看到一个诚实科学家对待不同观点时的谨慎虚心,在我美国同事身上我也看到他们的自信,以及对自己目前未意识到未发现的问题及时吸取准备修正的胸襟有时不自信并非坏事,尤其对于科学家而言。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016 次阅读|10 个评论
[转载]隐形眼镜内嵌无线传感器,及早诊断并有效治疗青光眼
yyt1 2010-3-29 17:27
隐形眼镜内嵌无线传感器,及早诊断并有效治疗青光眼 科讯网信息中心 sharon编辑 2010年03月29日 消费电子和便携设备 MEMS 器件 全球市场领先供应商意法半导体 , 宣布为瑞士 Sensimed AG 公司设计的突破性平台研制一款无线 MEMS 传感器,这款内嵌隐形眼镜的独特传感器,可以作为该平台附加数据读出电子系统的换能器、天线和机械支撑部件。通过及早诊断和针对个人量身订制的最佳治疗方案,这个解决方案能够更有效地照顾青光眼病患。   这个命名为 SENSIMED Triggerfish 的解决方案,基于一种 智能 隐形眼镜,利用一个嵌入式微型应变计连续在一段时间内(通常为 24 小时)监测眼睛的曲率,能够为医生提供现有的普通眼科设备无法取得的重要的病症管理数据。   青光眼 是世界第二大致盲的眼疾,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渐进性眼神经疾病,最终可导致病患双眼失明。青光眼虽然不可治愈,但是如果及时诊断,并得到正确治疗,仍然可以控制病情发展。标准检验是定期到眼科医师门诊使用眼压计检测眼内压 (IOP) 。然而,眼压计可能无法检测到升高的眼压,特别是青光眼病患,因为眼压在一天中变化无常,通常在睡眠或门诊以外的时间达到峰值,常常只有当眼神经受到很大损伤后,才诊断出病情。因为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很多青光眼病患的病情不断恶化。   Sensimed 创新的解决方案由两个部件组成:智能隐形眼镜和配戴在病患颈部的小接收器。除应变计外,隐形镜片还内嵌天线、微型专用处理电路和向接收器发送 测量 数据的射频发射器。隐形眼镜的电能来自收到的无线电波,因此无需连接电池。内嵌组件在镜片上的布局巧妙,不会干扰病患的视野。隐形镜片由眼科医生给病患装配,当病患次日复诊时,眼科医生卸下眼镜和接收器,即可读出在过去 24 小时内记录的完整的 IOP 变化数据。   Sensimed 首席执行官 Jean-Marc Wismer 表示: 试用证明我们独特的平台为青光眼治疗带来巨大好处,下一步是在选定的地区向更多的医疗中心推广这个产品。 意法半导体 在高精度 MEMS 传感器研制方面业绩斐然,又已经具备与创新型合作伙伴合作的完整能力,自然是关键阶段的首选合作伙伴。   SENSIMED Triggerfish 已取得 CE 标志 , 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试用,而且在指定医疗中心已有产品供商业销售。 这个设备简单易用,可以极大地简化并改进病人护理方式。 在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试用 Triggerfish 的 Kaweh Mansouri 博士表示。   意法半导体 工程师正在与 Sensimed 合作,把这项突破性的技术转化成可靠的量产 MEMS 商品。 意法半导体 预计 2010 年第二季度完成 MEMS 传感器的开发设计, 2010 年第三季度投入量产。须经过相关法规的批准,才能向试用中心之外的其他医生和病患推广。 Sensimed 和 意法半导体 预计从 2010 年第三季度起,在欧洲各国推出,并于 2011 年底进军美国市场。   意法半导体 MEMS 、传感器和高性能模拟产品部总经理 Benedetto Vigna 表示: 意法半导体 特别专注为诊断和其它医疗设备研制无线传感器网络,这款人体配戴的自供电无线传感器用于创新的产品,有望救治数百万潜在的以及现有的青光眼病患群体。 Sensimed 富有创新力的应用完美地证明 意法半导体 如何与保健专家合作,融合两种完全不同的学科和技能,利用我们的制造基础设施,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福祉 。 http://www.tech-ex.com/equipment/news/overseas/00465544.html
个人分类: 产业动态|3538 次阅读|0 个评论
领带系得太紧,容易造成青光眼、近视等
sheep021 2010-1-29 09:28
21年视力1.5 打领带3个月变近视, 重庆晚报 医生:领带系太紧,压迫颈动脉和神经,导致眼睛近视 来自九龙坡区最近,九龙坡区28岁的李磊发觉眼睛有点不对劲,原来1.5的视力,现在稍远点的地方就看不清楚。25日,李磊到西南医院检查,视力下降至0.8。与医生一番交谈得知:因领带系得太紧,导致眼睛近视。 爱护眼睛不要将领带系太紧_青光眼_眼科_四川在线健康首页 领带系得过紧会压迫颈动脉和神经,造成脑部缺血、缺氧。生活中许多看似非常小的事情却与健康息息相关,例如说系领带。大家知道,在现代社会中,穿西装、打领带,可以显示出优雅、大方和干练,这是一个男士在正式场合的标准装束。然而,有谁会想到领带的松紧居然与眼睛的健康有一定的联系。   研究显示,倘若领带系得太紧,容易造成青光眼。 本博评论: 凡事不可过度。 有人说了,领带记得太紧,怎么能影响到眼睛呢? 现代医学说了:1) 领带系得过紧,压迫颈部血管,引起眼压上升;2)领带系得过紧,引起出现眼疲劳的症状. 《黄帝内经. 金匮真言论篇》: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 颈肝目的关系就凸显出来了,所以,领带系得过紧,不仅会近视,肝也会出问题 另外,青光眼这个病也很有意思,有没有红光眼,黑光眼呢?
个人分类: 感悟中医|66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