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关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关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博文
黄安年 2010-1-29 22:15
关于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博文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2010 年 1 月 29 日发布 笔者在博客上发布的有关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博文有以下几篇 : * 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查询及其它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7 月 21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2871) * 收看克林顿在国会发表的国情咨文实况随感 (2000 年 1 月 27-28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5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998) * 从国情咨文看布什第二任期的经济政策走向,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4 (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901 ) * 我看布什跛鴨总统的 2007 年国情咨文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4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3912) * 我看布什跛鴨总统最后一年的 2008 年国情咨文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29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33) * 转发文章 : 美国 2008 年國情咨文(全文) (2008 年 1 月 28 日 ) , 黄安年的博客 ,2008 年 1 月 30 日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15172) 笔者在学术交流网上发布转载美国总统国情咨文的文章就更多了 , 现在转发的是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的一篇介绍总统国情咨文沿革的文章 : *************************8 2010.01.27 总统发表国情咨文是美国的悠久传统 总统在美国首都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国情咨文。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IIP )《美国参考》 Bridget Hunter 从华盛顿报道,奥巴马总统于 1 月 27 日发表国情咨文,履行宪法规定的责任并遵循历届美国总统的悠久传统。 美国宪法要求总统每隔一定时间向国会通报国情。宪法的这项要求已演变为总统一年一度地发表国情咨文,以达到多方面的目的。国情咨文通报美国国内外面临的情况,建议今后一年的立法议程,并使总统有机会阐述个人对国家前景的设想。 奥巴马总统在其首份国情咨文中重点阐明了他的国内议程,同时也概述了他的政府的外交政策目标。他在实现既定目标的努力中能取得多大程度的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国会共事的娴熟程度以及他在缩小共和与民主两党分歧方面的有效程度。他对两党分歧有深切的感受。 奥巴马总统说:我并不抱有天真的想法。我从不认为仅凭当选总统就能带来和平、和谐和党派纷争结束的时代。我本来就知道两党已经助长了根深蒂固的分歧。在某些问题上,一些观念上的分歧总是会使我们分道扬镳。这些分歧,有关政府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我们国家的重点目标以及国家安全方面的分歧已持续了 200 多年,这些分歧正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实质。 但使美国人民产生挫败感的是,在华盛顿似乎每天都是选举日。我们不能将竞选活动永久化,以谁能使对手出现在最令人难堪的新闻大标题中为惟一的目标,认为你的失败就是我的胜利。两党都不应该仅仅因为自己做得到就极尽延搁或阻挠之能事。 奥巴马总统表示他不会放弃改变我国政治的基调,他还说:对一切都说不从短期来看也许是很好的政治手段,但这不是发挥领导作用。我们被送到这里来是要为我国的公民服务,而不是出于我们个人的目的。 国情咨文的沿革 国情咨文演说的传统可以上溯到 1790 年,当时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 George Washington )在当时美国的临时首都纽约向国会发表了年度报告( Annual Message )。他的继任约翰亚当斯( John Adams )沿袭了这一做法。 但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 Thomas Jefferson )觉得这样的排场不适合新生的民主共和国。他采取提交书面报告的方式,没有亲自到场发表演说。杰弗逊的这种做法影响深远,在其后 100 多年里,总统都是以书面形式向国会发表年度报告。 在美国建国之初的几十年里,这些报告大多是开列总统要求国会通过的法案。这些法案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和年轻的共和国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演说也涉及到国际形势和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南北战争时期,美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事关国家的生死存亡。亚伯拉罕 ? 林肯 (Abraham Lincoln) 总统向国会提交的报告,在此前所有的总统中可以说是最雄辩高谈,隽永难忘。 林肯于 1862 年写道: 还奴隶以自由,我们也保障了自由人的自由──我们所给予的无上崇高,我们所维护的同样荣光。 1913 年,伍德罗 ? 威尔逊 (Woodrow Wilson) 总统恢复了亲临国会发表年度报告的做法。这堪称非常及时,因为当时美国正处在大众媒体革命的前夕。此后不久,美国百姓可以在家中通过收音机收听总统发表的演说,以后又可以通过电视收看。 到 1932 年弗兰克林 ? 罗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当选总统时,美国人已习惯于从收音机里收听总统的演说,或在影院通过新闻片观看和聆听总统的演说。 1945 年,总统的年度报告被正式称为国情咨文。随着 20 世纪 50 年代电视机销量猛增,电视转播总统发表国情咨文也和电台广播一样,成了重头节目。考虑到电视威力强大,可以向广大的观众传送总统的讲话,林登 ? 约翰逊 (Lyndon Johnson) 总统将发表演说的时间从以往的中午改到晚间,以供更多的观众收看。 反对党对总统国情咨文发表回应的传统始于 1966 年。当年,在约翰逊总统发表国情咨文后,两位共和党国会议员通过电视发表了共和党对国情咨文的回应,其中一位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杰拉尔德 ? 福特 (Gerald Ford) 。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 http://www.america.gov/st/usg-chinese/2010/January/20100128152529abretnuh0.5681835.html
个人分类: 美国问题研究(07-11)|4485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