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奥斯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北欧行(12):美在奥斯陆
热度 1 fqng1008 2016-9-14 17:55
奥斯陆是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上最为古老的都城。它的名字来源于古老的挪威语,一个是 “ 神 ”, 一个是 “ 草地 ”,也有说“ 上帝的山谷 ” , 或“ 山麓平原 ” 。始建于公元 1048 年, 1814 年起成为挪威首都,昔日曾称为 “ 克里斯蒂安尼亚 ” ,后改为现名。 其 濒临曲折迂回的奥斯陆湾,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苍山绿海相辉映,使城市既有海滨都市的旖旎风光,又富于依托高山密林所展示的雄浑气势。 我们上午9点半到达,第二天上午8点45离开,只能浮光掠影地简单走走。只是可惜,天公不作美,照片里满是阴云。 1 维格兰雕塑公园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西北角,占地 50 公顷,以挪威的雕塑大师古斯塔夫·维格兰的名字命名。园内有192座裸体 雕塑, 总计有 650个人物雕像,都由铜、铁或花岗岩 制成,是维格兰 20 多年心血的结晶。 园内繁花绿茵,小溪淙淙, 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 米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石桥两侧各有 29 座彼此对称的铜雕。喷泉四角,各有5 幅树丛雕,四壁为浮雕,中央是托盘群雕。圆台阶周围是匀称的 36 座花岗岩石雕,中央高耸着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 公园里 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 2 3 4 5 6 7 妻与前来游览的小学生攀谈 8 9 10 公园里满目青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园外的房舍 21 22 23 24 25 26 出了公园,我们正为如何去王宫而犹豫不决的时候,因为颇有风度的老年女士迎了上来,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助,并非常耐心地为我们指路。 27 街景 28 29 30 31 大街上,无论找什么人问路,都非常热心 32 王宫下面的草坪 33 王宫的卫士们正在操演 34 35 36 37 走到王宫前,一片红色的沙石地的大广场,中央是国王卡尔 · 约翰铜像。左前蹄抬起的骏马背上,戎装的国王左手揽缰、右手攥着军帽,英姿勃勃的看着前方。正是因为卡尔 14 世的决定,挪威才建立起了自己国家的王宫( 1823-1848 年)。 38 卡尔 · 约翰铜像 39 街景 40 又在问路 41 街边艺人 42 市政厅 43 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处 44 美丽的港湾 45 阿克斯胡斯城堡是挪威喻康五世国王为抵御外来侵略,于1300年设计并建造的。 46 47 48 49 街景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078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欧行(10):从哥本哈根到奥斯陆
fqng1008 2016-9-12 13:47
根据旅游公司的安排,这趟北欧行中有一趟游轮,是从哥本哈根到奥斯陆的。 幸亏提前行动,巴基斯坦的的士司机把我们拉错了船码头(他在车上聊天说与我们中国人是好朋友)。我们先下了行李,到检票的地方一问,原来是另外一个码头,只好倒回去5公里。还真是好朋友,的士司机连忙将已经坐上了车的客人和行李请下来,又装上我们的行李,而且第二次的计价没有收费。有惊无险的是,如果他的车开走了,周围没有看到其他的士,还真不知道会不会误船。 DFDS Seaways 是运行这条航线的英国船公司,船上有免税商场、餐厅、酒吧、咖啡屋、电影院、儿童乐园、游泳池等。 后来得知,乘船是很实惠的。既省了住宾馆的花费,还能够游览波罗的海,而且两位女士还到免税店淘到了 又好又便宜的 化妆品和衣服 。 1 登上游轮,放眼码头 2 3 4 游客能到达的最高的甲板是11层,我们在船顶上留念。 5 6 7 下午4点1刻,轮船缓缓驶离码头 8 沿途风光 9 10 11 12 13 我们在8层餐厅 14 15 清晨,轮船已经到达奥斯陆地界 16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227 次阅读|0 个评论
夏日撷影补遗——挪威奥斯陆
热度 21 dmi2007 2013-12-16 13:13
提到挪威,很容易联想到“挪威的森林”。曾经被村上春树的小说名蒙蔽许久,天真地憧憬过有一天能够到“挪威的森林”里漫步。后来知道,披头士的Norwegian Wood这首歌被日本人把小木屋误译成森林了,村上将错就错,以其冠名,成就名著。现在更知道, 小木屋和森林在挪威再普遍不过。去过了, 就不神秘了。 这个夏日, 陪着二妞的姥爷 到处转悠。除了已写成系列博文的维也纳之行,我们还乘坐邮轮到挪威的奥斯陆一日游,丹麦境内就更不用说了。没有精力把所有的游历都整理成文, 所以 ,奥斯陆之行就贴些图和大伙分享。 (1) 从哥本哈根出发 (2) 乘坐的邮轮 (3)海上日出 (4)一只搭便船的白鸥 (5)比格岛一瞥 (6)比格岛二瞥 (7)比格岛三瞥 (8)灯塔 (9)游艇 (10)二妞和大轮船合个影 (11)一头扎进海洋球
个人分类: 摄影|5117 次阅读|59 个评论
[转载]英语起源有新说
zhpd55 2012-12-11 09:55
本人不是搞语言学的,对于英语的起源问题也是刚刚看到一些新材料,也许对于行家里手来说根本就算不上新,既然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就值得关注,将一些来自不同学者的观点转摘如下,供行家进行分析参考。 来自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的( University of Oslo )语言学教授 Jan Terje Faarlund 和来自捷克帕拉茨基大学( Palacky University )的语言学教授 Joseph Emmonds 联合,对于英语起源于盎格鲁 - 撒克逊( Anglo-Saxon )的观点提出质疑 , 宣称他们已经证明了英语起源来自斯堪的纳维亚( Scandinavia )。他们认为英语来自北日耳曼语系 , 就像挪威语。这种观点与其他语言研究者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语言研究者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普遍认为英语直接源自古英语。 Faarlund 教授说 , 现代英语语言是斯堪的纳维亚语的直接分支,斯堪的纳维亚人迁入不列颠群岛的过程中经过了许多世纪 , 是在讲法语的诺曼人 1066 年之前就征服了不列颠群岛。他指出 , 古英语或盎格鲁 - 撒克逊都是一种西日耳曼语言 ,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带着他们从德国北部和日德兰半岛南部而来,当他们定居在不列颠群岛时是在第五世纪。 Faarlund 教授指出 , 古英语和现代英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为什么呢 ? 就是因为古英语很简单地消失了,而斯堪的纳维亚语保存了下来 , 自然会受到古英语的强烈影响。在许多英语母语人士努力学习挪威语的同时 , 并非巧合的是斯堪的纳维亚人 , 尤其是挪威人 , 学习英语相对比较容易,其原因就在于此。 More Information: Linguist Makes Sensational Claim: English Is a Scandinavian Languag e 英语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少语言的影响,吸收了众多语言的大量词汇,其中影响最大的几种当属拉丁语、德语、法语和斯堪的纳维亚语。 据考证,英语形成于公元五世纪中叶。公元 449 年,来自北欧沿海地区的朱特人( Jutes )、盎格鲁人( Angles )和撒克逊人( Saxons )等三个部落。乘罗马帝国衰落之际,入侵不列颠岛,并战胜了当地的凯尔特人( Celts )。这三个部落的人说着三种不同的,但是能够互相听懂的方言,稍后这三种方言汇合成古英语。 England 这个名字来自古英语 Engla-land (意思为 land of the Angels ,盎格鲁人的国土),而 English 这个词(古英语拼为 Englisc )则指的是 “ 盎格鲁人的语言 ” 。 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现广义上指欧洲北部五个国家(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冰岛),当时仅指丹麦、挪威和瑞典。历史上他们是海盗( Vikings )国家,英国人把他们统称为丹麦人( Danes )。公元八世纪开始,他们日渐强大起来,历史上名为 “ 北欧海盗勃发( Viking Outburst ) ” 。在他们中间,丹麦曾一度最为强大。他们曾和朱特人(原先居住在今天丹麦的日德兰半岛 Jylland/Jutland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是近邻,有密切的亲属关系,所以他们的入侵在语言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斯堪的纳维亚语称为古诺斯语( Old Norse ),又称北日耳曼语( North Germanic )。斯堪的纳维亚在北日耳曼语中就是黑暗之国的意思(因其冬季有漫漫长夜)。 公元八至九世纪,英国遭到来自斯堪的纳维亚海盗的侵袭( Scandinavian Invasion ),其中尤以丹麦人为甚。他们给英国人带来了劫难。继而斯堪的纳维亚人大规模入侵英国北部。九世纪末,入侵者占了整个英国的东半部。他们还越过大西洋到达美洲。这次入侵分为三个阶段,到十一世纪初,丹麦国王卡纽特( Cnut 或作 Canute )宣布兼任英国国王( King of All England ),英国成为丹麦帝国的一部分。卡纽特从英国首都统治着斯堪的纳维亚大部分地区,其势力达到了顶峰,现今爱尔兰的首都都柏林就是他们建立起来的。丹麦和英国的这种关系在莎士比亚戏剧《哈姆雷特》中有反映。卡纽特国王统治英国近二十年,于公元 1035 年去世,这之后,丹麦人对英国的入侵和占领才慢慢结束。余下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与当地人和平共处,大约在 1050 - 1150 年间,受到当地人完全同化( amalgamation ),与当地居民一起构成了英吉利人。 这次入侵对英国和英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对英吉利民族的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斯堪的纳维亚人富有自由色彩,重视权利观念,特别是丹麦人,他们是富有活力的个人主义者,其勇于获胜的高傲武士血统和不列颠岛上英格兰土著民族结合起来,给这个民族增加了一种活泼强悍、追求自由的特征。他们长期的海上生活,善于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一种四海为家的秉性。这些以及他们强烈的个人主义性格为英国人自由放任的品性和日后民族特性的形成添上了有力的一笔。 这次入侵还影响了英国的计数法,后来在英国出现的十二进位制就是斯堪的纳维亚人传授的,所以有了一英尺等于十二英寸,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连法庭的陪审团也是由十二人组成。 英国是个岛国 , 主要位于大不列颠岛 the British Isles 上。南面隔英吉利海峡( the English Channel )、多佛尔海峡( the Straits of Dover )与法国相望,东面和东南方面隔北海 (the North Sea) 与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遥对。距欧洲大陆最窄处的多佛尔海峡仅 30km 宽。英国的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包括 3 个地区:英格兰占南部和中部,威尔士占西部山地半岛,苏格兰占北部;其中以英格兰最为重要。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非常曲折,长达 1.1450 万 km 。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为了说明英语的起源,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英语形之前的英国史前史。文物考查已经证明,古代印欧游牧部落西移之前,今天的不列颠诸岛上已居住着旧石器人 (Paleolithic Man) 。那时,不列颠诸岛和欧洲大陆是连成一片的,英国和法国之间还没有今天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莱茵河 (the Rhine) 与泰晤士河 (the Thames) 之间尚由其支流相接、今天的英国仍属欧洲大陆的一部分。大约在距今 9 千年的时候;由于地壳的变迁,大不列颠诸岛从欧洲大陆分离出来。所以史前的旧石器人能够在不列颠定居下来并不足为怪。曾任过英国首相的温斯顿·邱召尔( Sir Winston Churchill , 1874-1965) 在其《说英语的民族史》( History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Peoples )一书中,曾这样描写居住在不列颠的旧石器人:很明显,那些赤身裸体或只披着兽皮的男人和女人或觅食于原始密林之中,或涉猎于沼泽、草滩至于他们所说的语言,尚无史料可查。大约在公元前 3000 年,伊比利亚人( Iberians )从地中海地区来到不列颠岛定居。他们给不列颠带来了新石器( Neolithic )文化,同时征服了先前在那儿居住的旧石器人。大约从公元前 500 年开始,凯尔特人( Celts )从欧洲大陆进犯并占领了不列颠诸岛。凯尔特人最初居住在今天德国南部地区,他们是欧洲最早学会制造和使用铁器和金制装饰品的民族;在征服不列颠之前,他们曾征服了今天的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区;来到不列颠后,一部分凯尔特人在今天的爱尔兰和苏格兰定居下来,其余的一部分占领了今天的英格兰的南部和东部。每到一处,他们都对伊比利亚人进行残酷的杀戮。凯尔特人讲凯尔特语。今天居住在苏格兰北部和西部山地的盖尔人( Gaels )仍使用这种语言。在英语形成之前凯尔特语是在不列颠岛上所能发现的唯一具有史料依据的最早的语言。 公元前 55 年的夏天,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 Julius Caesar )在征服高卢( Gaul )之后来到不列颠。那时,他的目的未必是想征服不列颠,而是想警告凯尔特人不要支持那些居住在高占的、正受罗马人奴役的凯尔特同族人。恺撒大帝的这次‘不列颠之行’并没有给罗马帝国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威信。第二年,即公元前 54 年的夏天,恺撒大帝第二次亲临不列颠。这次,他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发生了一些冲突。恺撒大帝虽然取胜,但并没有能使凯尔特人屈服。不久,他又回到了高卢;在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间,罗马帝国并没有对不列颠构成很大的威胁。 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 (Roman Conquest) 是在公元后 43 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皇帝克罗迪斯 (Claudius) 率领 4 万人马,用了 3 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随着军事占领,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罗马人的服装、装饰品、陶器和玻璃器皿很快在不列颠得到推广;社会生活开始“罗马化”,这必然导致拉丁语在不列颠的传播。在以胜利者自居的罗马人看来,凯尔特人无疑是“低贱的”,凯尔特语自然不能登“大雅之堂”。那时,在不列颠,官方用语、法律用语、商业用语等均是拉丁语;拉丁语成了上层凯尔特人的第二语言。这就是凯尔特语词汇为什么很少能幸存下来的历史原因。在今日英语中,只是在一些地名和河流名称方面还保留着凯尔特的词汇成分。例如 the Thames ,the Cam, the Dee ,the Avon , the Esk , the Exe , the Stour , the Aire , the Derwent , the Ouse , the Severn , the Tees , the Trent , the Wye 等,均是凯尔特人命名的河流。在 Duncombe, Winchcombe, Holcome, Cumberland, Coombe 等地名中,也可看到凯尔特语 cumb (=deep valley: 深谷)一词的成分,在 Torcross , Torquay, Torrington 等地名中,尚保留着凯尔特语 torr (=high rock or peak; 高岩或山顶)一词的成分。英国著名城市多尔佛( Dover )、约克 (York) 的名称也源于凯尔特语。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 400 年,直到公元 407 年,罗马人才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开始撤离不列颠。 大约在公元 449 年,居住在西北欧的 3 个日耳曼部族侵犯不列颠。他们是盎格鲁( Angles )、撒克逊人( Saxons )和朱特人( Jutes )他们乘船横渡北海,借罗马帝国衰落、自顾不暇之机,一举侵入大不列颠诸岛。他们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拖延了一个半世纪之久:到了公元六世纪末,大不列颠诸岛上原先的居民凯尔特人几乎灭绝,幸存者或逃入山林.或沦为奴隶。这就是英国历史上发生的“日耳曼人征服”,亦称“条顿人征服”( Teutonic Conquest )。这次外来入侵.对英语的形成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属古代日耳曼人。分布在北欧日德兰半岛、丹麦诸岛、德国西北沿海一带。在罗马帝国时期,他们往往统称为“蛮族部落”。他们从事畜牧和狩猎,过着半游牧的生活,且很早就知道农耕。他们的土地是氏族的公有财产,农业经营带有原始的流动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氏族公社逐渐解体,出现了氏族贵族和军事首领。他们的财富和权势在频繁的掠夺中剧增。军事首领名义上是由民众大会推选产生的,实际上都出于同一家族。恩格斯曾把这种氏族部落的管理制度称作军事民主制;他这样写道:“其所以称为军事民主制,是因为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民族生活的正常职能。邻人的财富刺激了各民族的贪欲。这些民族把获得财富看成是最重要的生活目的之一。他们是野蛮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性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以前进行战争,只是为了对侵犯进行报复,或者是为了扩大已经感到不够的领土;现在进行战争,则纯粹是为了掠夺,战争成为经常的职业了。”这些所谓的“蛮族”,在摧毁当时罗马帝国的奴隶制,以及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的诞生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征服不列颠后,盎格鲁人主要占领了洪伯河( the Humber )以北地区;撒克逊人主要占领了泰晤士河以南地区;朱特人主要盘踞在英格兰东南端的肯特( Kent )和南汉普郡( Southern Hampshire );以及位于英格兰之南、靠近今天的朴次茅斯 (Portsmouth) 的怀特岛( the Isle of Wight ),形成许多小国。公元七世纪初,这些小国合并为 7 个王国:即南部有撒克逊人的威塞克斯( Wessex )、萨塞克斯 (Sussex) 和埃塞克斯 (Essex) ;东北部和中部有盎格鲁人的梅尔西亚 (Mercia) 、诺森伯里亚( Northumbria )和东盎格里亚 (East Anglia) ;东南部有朱特人的肯特 (Kent) 王国。各国竞相争雄,达两百年之久;在英国历史上称为“七国时代” (the Anglo-Saxon Heptarchy) 。这 3 个日耳曼部族虽然有各自的方言,但这些方言均属低级西日耳曼语 (Low West Germanic) 。有许多共同之处.因此 3 个部落在语言方面基本上是相通的。他们都使用一种叫做茹尼克( Runic )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古代日耳曼各民族通用的文字.它的字母主要由直线组成,以便于刻在木头或石块上,是一种由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发展起来的北欧碑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逐渐形成统一的英吉利民族.他们各自使用的方言也逐渐溶合,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即盎格鲁撒克逊语 (Anglo-Saxon) ,这就是古英语。它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经过一系列民族迁移与征服的过程所形成的。 那末 English 和 England 的名称是如何而来的呢?原来,凯尔特人将征服他们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习惯地统称为 Saxons( 撒克逊人 ) 。早期拉丁语学者仿照凯尔特人的习惯.也将这 3 个日耳曼部族称作 Saxones .并将他们征服的不列颠称作 Saxonia 。到了公元七世纪. 由于用森伯利亚王国和梅尔西亚王国在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影响剧增,而在这 Angli 和 Anglia 指所有的 3 个部族和他们在不列颠所占有的地盘。随后 ,Angli 和 Anglia 在拉丁语著作中分别代替了 Saxones 和 Saxonia 。到了公元 700 年所有的人都把当时通行在不列颠岛上的语言称作 Englisc (盎格鲁人一直就是这样称呼其使用的语言的 ) , 3 个入侵的日耳曼部族则统称为 Angelcynn(=kin of the Angles 即“盎格鲁人的家族” ) 。到了公元 1000 年整个国家则被称作 Englaland (=land of the Angles 盎格鲁人的土地 ) 。由于语言内部在发音和拼写方面发生了演变 Englisc 和 Englaland 才变成了今天的 English 和 England 。 在追溯英语的历史发展时,通常将它分为 3 个时期: ( 一)古英语 (Old English) ,从公元 450 年至 1150 年; ( 二 ) 中古英语 (Middle English) ,从公元 1150 年至 1500 年;, ( 三)现代英语 (Modern English) ,从 1500 年至今。为便于研究,我们常把 1500~1700 年的英语称作“早期现代英语” (Early Modern English) , 1700 年至今的英语称作“后期现代英语” (Later Modern English) 。这样的分期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它有助于我们对英语历史发展全过程的了解和研究。
个人分类: 新观察|2256 次阅读|0 个评论
天上掉下个馅饼
热度 12 dmi2007 2012-5-19 14:33
天上掉下个馅饼
一不小心,天上掉下个馅饼。 母亲节前夕,朋友打来电话,说从哥本哈根开往挪威奥斯陆的游轮在14日那天推出0克朗优惠,预订从速! 有这样的好事却之不恭,俺毫不犹豫预订了一家人的船票,并请了一天假。 14日下午4:45登船,15日早9:30在奥斯陆上岸,当日下午4:45返回船上,次日上午9:30回到哥本哈根。悠哉游哉,在浮动旅馆免费住了两晚,一路走马观花,很是惬意。 说实在的,奥斯陆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致,只是以前没去过,这次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我现在更心仪于自然景观,挪威的卑尔根和峡湾是俺更大的心愿。 比较遗憾的是,天气一般,尤其是两个早上都多云,尽管俺起得很早,也没有看到壮观的海上日出。 贴几张照片,作为此行的纪念。顺便抱怨一下——科学网没有批量上传图片功能,真是不方便啊! (1)晨曦 (2)多云天气 (3)阳光从云层里射出来,照在海面上 (4)换个角度看云中的射光 (5)再换个角度 (6)早起的船上保洁员 (7)船舱 (8)奥斯陆到了 (9)港口一瞥 (10)港口再瞥 (11)港口三瞥 (12)奥斯陆的建筑 (13)看起来像教堂 (14)挪威王宫看起来很一般,而且正在维修,满是脚手架,没有看头。就拍拍卫兵和前来参观的孩子吧 (15)在王宫后花园池塘边戏水的孩子们 (16)皇宫前的雕塑 (17)告别奥斯陆
个人分类: 摄影|4726 次阅读|25 个评论
奥斯陆的建筑街景——感受奥斯陆(3)
热度 8 dkysdc 2012-1-2 20:39
奥斯陆的建筑街景——感受奥斯陆(3)
现在的网络技术就是发达,写材料也不用绞尽脑汁,苦思冥想了。本想写段介绍奥斯陆的市容的文字,查查百度百科,现成的,写得非常好。用几分钟简化一下,只管传照片就是了。 以下文字主要来源于百度百科(文字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48876.htm ) ,非本人原创 。但所有照片皆为本人亲自拍摄于2007年。 特此说明。只是后面的分类让我头疼。您说这篇博文算原创吧,文字大部分是网上的。说转载吧,所有照片都是我自己的。如果论篇幅,照片肯定占大头儿了,因为没有别的分类。我暂时将其归为原创吧,但很适合我的个人分类——“道听图说”。 奥斯陆是挪威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挪威东南部,坐落在奥斯陆峡湾北端的山丘上,面对大海,背靠山峦,城市布局整齐,风格独特,环境幽雅,风景迷人。 奥斯陆是欧洲著名的历史古城,始建于公元 1050 年,从 1814 年起成为挪威首都,昔日曾称为“克里斯蒂安尼亚”,后改为现名。据传说,奥斯陆意为“上帝的山谷”,也有说意为“山麓平原”的,这两种说法皆因与奥斯陆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城市濒临曲折迂回的奥斯陆湾,背倚巍峨耸立的霍尔门科伦山,苍山绿海相辉映,使城市既有海滨都市的旖旎风光,又富于依托高山密林所展示的雄浑气势。   奥斯陆市政建设注意保持浓郁的中世纪色彩和别具一格的北欧风光,市内没有林立的摩天大楼,街道两旁大多是 6 、 7 层的楼房,建筑物周围是整齐的草坪和各色的花卉,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绚丽多彩。   奥斯陆是挪威的航运和工业中心。奥斯陆港长 12.8 公里,有航运公司 130 多家,挪威进口商品半数以上经奥斯陆转运。奥斯陆与德国、丹麦有汽车轮渡相通,与英国、美国有定期客轮往来。奥斯陆市东、西两处有铁路枢纽,与东、北、西郊通电气火车。奥斯陆机场是全国最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有航线通往欧洲和世界主要城市。奥斯陆的工业主要有造船、电气、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 1/4 。   挪威众多的政府机构,如议会、最高法院、国家银行和国家广播公司等都设在奥斯陆,许多全国性大报也在此发行。   市内主要公共建筑和古迹还有建于 12 世纪的阿克斯教堂,建于 13 世纪的阿克斯城堡以及奥斯陆第一座大教堂──圣哈尔瓦大教堂。市内最大的弗格洛纳公园,建筑精巧,装饰华丽,其中又以园中之园──维格兰雕塑公园最为著名。   奥斯陆人十分重视文化传统教育,市内有众多的文化设施和各种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等。奥斯陆的国家展览馆陈列着挪威古代、中世纪和 18 - 19 世纪的珍贵艺术品。在芒奇博物馆里,收藏着以擅长人物画和风景画著称的画家爱德华·芒奇的作品。在国家美术馆内,陈列着易卜生的大理石雕像。在与市中心一水相隔的比格岛上,有一座极具特色的挪威民俗博物馆,里面有许多从别处移建来的中世纪木结构教堂、住宅、作坊和马厩等,这里的讲解员身着古代民族服装,游客进入博物馆犹如返回了几百年前的世界。   历史上,奥斯陆曾是挪威征服海洋的中心,在市内几个著名的航海博物馆内,还陈列着航海家、探险家使用过的船只。 我把每张照片加个编号而不加说明,去过奥斯陆的博友提供建筑或照片说明。特别是其中有挪威的皇宫,有著名的博物馆,有大学,有码头。有些照片我是真的想不起来名称了,不求助博友也不成。 1.刚到奥斯陆机场,就见玻璃墙外的彩虹。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6111 次阅读|21 个评论
散布于大街小巷的街头雕塑——感受奥斯陆(2)
热度 3 dkysdc 2012-1-1 22:43
散布于大街小巷的街头雕塑——感受奥斯陆(2)
2011 年 12 月 30 日将挪威维格兰雕塑公园向大家介绍后,招来一些赞许,也有一些担忧。例如博友Teet问道:“问个外行的问题:为什么都是裸体的?带点儿衣服,有那种衣袂飘飘的感觉不好么 ?” 我一时语塞。看来,想问这个问题的绝不只Teet一人。 以前还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 与Teet一样,我也是艺术的外行。我首先搪塞道:“其实,你应该问问你之前评论本博文的人。为什么他们说精彩,而你会有疑问。 ” 进而我又写了几句:“我是自然科学工作者,真实的美是我的终极追求。我一直以为:自然的,是最美的。这种自然,不排除人类和人体。但我很少涉及,我的照片中基本没有人物。 对于人体,西方与东方在外表截然不一样,你走在挪威、或瑞典、或法国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自然的裸体雕塑,那是自然的、是和谐的、是美的,并没有使人产生特别的邪念。 而在中国的雕塑作品中,即使一匹马,也很少能够看到与再生产相关的任何部件。你再查一下 Google 和百度,凡是与裸体有关的查询几乎是空白的。而这种现象其实是最不自然的。 再想想中国那么多被双规的高级领导,有几个曾经拒绝过色情?这种表里极不一致的说教,导致了中国社会的严重畸形。 这种极不自然的现象,你曾考虑过后果么? ” 再一次向Teet解释一下,上面的话,不是不针对Teet个人的,这是中国的现状。 艺术、裸体与色情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在西方,有艺术,有裸体,也有色情。在中国,有色情,有裸体,而没有让广大普通百姓认可的裸体艺术。 所有中国的网站、特别是艺术网站上公开宣称,露点的照片或绘画不许出现,而中国的“天上人间”开遍所有大中城市,“地下人间”遍布于手机短信和街头发廊,这种强烈的反差和谐么?美么? 想把雕塑与奥斯陆市分开,比登天还难。 奥斯陆人喜欢雕塑,他们把散布在市区公园里、街道旁、博物馆、学校、私人花园等等场所的无数的雕塑视做奥斯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犹如人体中的血与肉,你能分开么? 几乎所有公共场所和大型建筑物前均有风格不同的雕塑,有裸体的,也有“那种衣袂飘飘的”。无论身体上是否有遮盖物,只要你身临其境,你绝不会有异样的感觉,一切都显得非常自然、 和谐,这是人间的美,也是大自然的美。 几年前,我曾经到过中国西部一个小城,政府门前建了一个硕大无比的广场,比挪威皇宫前的广场还要大,据说这样才能“前途无量”。 所以大部分新建的各级地方政府办公大楼前大多以人民公园、体育场的名义无限扩大,以确保“前途无量”。 可笑的是,广场中竟然摆放了一些纯西方的半裸雕像。而几百米之外,垃圾满天,尘土飞扬。 中国的“西部”,不等于世界的“西方”,不伦不类的西方艺术摆放在中国西部的城市广场,是严重不和谐的,很难说是美的。与其这样,还不如放上几块具有中国西部特色的石头。 奥斯陆街头的雕塑,有人亦有物。有穿衣的,也有裸体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小,有伟人、名人,更有广大的平民。特别是可以看到几尊“纯劳动者”工作着的塑像,充分显示了社会对劳动的尊重。 奥斯陆人热爱雕塑,无论男女老幼。雕塑是奥斯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至在最繁华的街头,你可看到浑身涂满金粉的艺人,站在街心扮成雕塑,既可挣钱糊口,又吸引了不少游客。 但我还是尽量将街头雕塑与建筑强行分开了 (并且这辑雕塑中大部分是穿些衣服的) ,不为别的,主要是为了博文的需要。一篇博文不可能包括上百张照片。下一专辑将主要展示奥斯陆的建筑。 下面这些照片是我在奥斯陆街头所见,见图知意,就不作无用的解释了。 母与子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6198 次阅读|5 个评论
Vigeland雕塑公园——感受奥斯陆(1)
热度 9 dkysdc 2011-12-30 15:15
Vigeland雕塑公园——感受奥斯陆(1)
如果没有去过奥斯陆的 Vigeland 公园,很难说你到过奥斯陆,甚至难说你到过挪威。 Vigeland是挪威最著名的雕塑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雕塑家之一。 1869 年 4 月, Vigeland 诞生于挪威曼达尔( Mandal )附近的一个木匠家庭,自幼被送到奥斯陆学习木雕。 1886 年,他父亲突然去世,他匆忙回到家乡。 1888 年,他决意成为职业雕刻家,又返回奥斯陆。 1891 年至 1896 年,他游历了丹麦的哥本哈根、法国巴黎、德国柏林和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在巴黎,他常去 Auguste Rodin 的画室逗留,在意大利,他去体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名品。这期间,生与死、男人与女人的关系成为他后来的终生追求。 1894 年和 1896 年,他在挪威成功举行了两次画展,赢得了高度的赞扬。 1921 年,奥斯陆市政府要将 Vigeland 居住地改建成图书馆,经过长时间的讨价还价, Vigeland 从市政府得到了一个新的建筑,他可以在此创作和居住。做为交换条件,他答应市政府把他的之后的所有作品捐献。 1924 年, Vigeland 搬到了位于 Frogner 公园附近他的新工作室,此后,他用了 20 年时间,工作生活在这里,雕刻了大量作品。所有作品均放置在 Frogner 公园,这就是 Vigeland 雕塑公园的简单来历。 雕塑公园占地 32 万平米,共有 212 尊铜像和石像,全部由 Vigeland 设计。这些雕像,充分体现了 Vigeland 对死亡、对男人与女人的理解。其中最著名的雕塑是位于公园中心的人生柱,最受人喜爱的是一个小男孩暴怒的铜像。其中的的奥妙、情感永远值得人们思索回味。 1943 年, Vigeland 在此逝世,他的骨灰仍然保存在雕塑公园博物馆中的钟楼里。 以下为该雕塑公园的照片(非全部)。 在大量的作品上加盖印章实在是大不敬,请大师原谅,请国人理解。 本人在北极地区考查的照片见:发生在北冰洋上的星地大冲撞——2012启示录(2)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317do=blogid=523464
个人分类: 道听图说|5456 次阅读|21 个评论
9月的北欧:从奥斯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沿途风光(二)
fqng1008 2011-10-25 08:00
9月的北欧:从奥斯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沿途风光(二)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3923 次阅读|0 个评论
9月的北欧:从奥斯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沿途风光
热度 6 fqng1008 2011-10-24 18:10
9月的北欧:从奥斯陆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沿途风光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4496 次阅读|6 个评论
[转载]挪威恐袭嫌犯或入住“最人道”豪华监狱zz
entomology 2011-7-27 09:32
挪威恐袭嫌犯或入住“最人道”豪华监狱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1-07/27/content_1429134.htm 挪威恐袭嫌犯或入住“最人道”豪华监狱 大洋新闻 时间: 2011-07-27 来源: 广州日报 本报讯案件嫌犯布雷维克在首次出庭时,对两次凶案供认不讳,但否认对他的恐怖袭击指控。   据报道,如果最终认罪,布雷维克可能将被送往奥斯陆近郊的哈尔登监狱服刑。这座监狱以豪华舒适的环境著称。   挪威政府用了10年时间,花了2.5亿美元建造哈尔登监狱,这座监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人道”的监狱。   牢房像酒店标准间   据悉,目前,哈尔登监狱中关押了252名犯人,里面有杀人犯、贩毒分子以及其他重刑犯。犯人都有自己的私人牢房,看起来就像是个饭店的标准房间,有浴室套房、平板电视、迷你冰箱,有些房间还有DVD播放器,甚至还能上网。12名犯人共享一个客厅。   报道称,整座监狱都是低矮的砖楼,墙壁上还装饰着挪威顶尖艺术家的壁画。挪威政府官员认为,如此“人道”的监狱,可以降低犯人的攻击性。犯人经常和守卫一起吃饭,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囚犯可学烹饪   此外,监狱中还有很多娱乐活动。如“厨房实验室”,犯人可以在这里学习烹饪技术;狱中还有音乐工作室;监狱还为有配偶的服刑者准备了卧室,他们的亲友可以在这里过夜。   法官海格尔说,布雷维克将被羁押8周,前4周是“完全隔离期”。这段期间,收信、家属探访、阅读报纸、收听广播、看电视、上网等活动都将被禁止。   在挪威,最高的刑期只有21年。不过,如果罪犯被认为对社会仍有威胁,刑期可能再延长。   (宗禾) 被称为“世界上最人道”的哈尔登监狱,位于奥斯陆近郊,图为该监狱的外观 。 哈尔登监狱内的牢房像酒店标准间。 被称为“世界上最人道”的哈尔登监狱,位于奥斯陆近郊,图为该监狱的外观。 哈尔登监狱内的牢房像酒店标准间。
个人分类: 扯闲皮儿 Babble Chat|742 次阅读|1 个评论
天堂成地狱 谁说挪威最安全?
xupeiyang 2011-7-24 12:27
挪威首都奥斯陆22日发生的爆炸和枪击事件,死亡98人。
个人分类: 突发事件|130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2011年度阿贝尔奖
lysyxcs 2011-3-24 17:31
挪威科学院23日宣布,将2011年度的阿贝尔奖授予美国数学家约翰·米尔诺。颁奖仪式将于今年5月在奥斯陆进行。   挪威科学院说,之所以将今年的阿贝尔奖授予约翰·米尔诺,是因为他在拓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等方面所作的开创性发现。“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约翰?米尔诺在现代数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记。许多数学概念、推论等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约翰·米尔诺此前已获得多个相关奖项和荣誉:1962年,他因在微分拓扑学领域的杰出工作而获得菲尔兹奖;1963年,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4年,他成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他获得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斯狄尔终身成就奖。   阿贝尔是挪威19世纪早期的一位天才数学家,他在5次方程和椭圆函数研究方面取得了远超当时世界水平的成就。2002年阿贝尔诞辰200周年时,挪威政府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项国际性大奖,奖金为600万挪威克朗(约合100万美元),从2003年起每年颁发一次。
132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8: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