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学术圈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离开学术圈,博士就白读了吗?
NatureResearch 2020-7-16 17:44
本文谈论了博士生要如何为转行做准备,实验室负责人要如何为学生提供帮助。 今年是我博士在读的最后一年,每每想到学术圈黯淡的就业前景,我就感到心灰意冷。这种消极的预期无形中增加了毕业生的精神压力,很多人因此患上了焦虑和抑郁症 (T. M. Evans et al . Nature Biotechnol . 36, 282–284; 2018) 。 科研共同体如果能呼吁人们调整对博士的看法,或能帮助改变这一现状。而 科学家群体可以先从承认一个简单事实开始,那就是离开学术圈的人并不是学术失败者。 来源:改编自Getty 博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必须认识到,博士生深造其实是培养科学思维方式和获得进入各大行业的一块宝贵敲门砖的过程。 如果整个学术圈都能默认接受博士毕业生可以从事不同工作,就能扭转我们对成功的错误定义 ,摒弃这种关注失败的文化,从而回到更健康向上的科研发展轨道上。 要找到契合我的个性、技能、人生规划、抱负和兴趣的完美工作,总是让我望而却步,尤其是当我周围绝大多数人都把学术之路默认为完美工作的时候。但博士生应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负责。我们当中许多人的动力都来自能让我们深感振奋的科研探索,同时,能在实验室中跟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自由钻研学术也让我们深以为幸。 但我们中不少人也在读博期间意识到,自己心目中的梦想工作可能更强调的是人际交往和沟通技能,更追求的是对社会的即时影响力,能产生更丰厚的经济回报、工作更稳定或有更多时间照顾家人。 无论如何,我们的就业方向应当是我们谨慎思考后的决定,而不是对这个行业缺少机会的妥协,更不是因为对“失败”的担忧或恐惧后的逃避。 ▍博士生的准备工作▍ 为了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出最明智的决策,博士生需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准备。以下是对我本人行之有效的一些做法,希望对各位博士生朋友也有用。 / 找到你喜欢做的事情 博士深造过程是完成各种体验的过程,包括做实验、课题汇报和指导学生。我发现一个很奏效的方法是,随时记下你在做其中某件事情时的感受,比如很有意思、很享受、很有压力、很无聊或很烦恼。我坚持了四年时间,并总结出了一套规律, 它能帮我确定我想从事什么样的工 作 。举例来说,通过以上方式,我发现我对讨论和演示数据的喜欢远远超过在实验室收集数据。 / 培养一系列技能 在我博士生涯的早期,我就充分认识到并会刻意培养一些可迁移的技能,如 团队协作、学生管理、项目和时间管理、书面沟通和会议演讲 等。实验室之外也有很多机会去进行各种体验,如 组织活动、教学、公众参与或写博客 等等。我本人就曾协助英国免疫学会组织在牛津举办的会议,我还在英国牛津大学给本科生讲授免疫学课程。 / 关注外界机遇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我发现学校的就业服务中心很不错。很多职业咨询师会定期和一些不确定未来方向的博士生交流,并帮他们建立自我评估体系,让爱好、技能与未来职业能大致匹配。我还会浏览一些招聘广告,了解市面上的工作机会和招聘公司的用人要求。 此外,科研招聘会也是一大资源,你能在那里看到不少潜在招聘机构。虽然网上已经有很多招聘信息, 但现场招聘会有些你从没听过的工作机会。 / 约谈对话 不要指望网上的文章或博文能说清楚真实的工作岗位是什么样的。对我来说, 最有价值的信息都来自于与这些岗位上的人进行直接对话。 我发现, 很多决定离开学术圈另谋高就的人都意识到这是条坎坷之路,很愿意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 组织这些职业研讨会的往往是学生,所以你也可以自己举办一场这样的研讨会。我们系每年会举办四场此类研讨会。在你向系里或项目负责人申请活动经费时,别忘了把这篇文章发给他们看看。 / 搭建人脉 我很早就发现领英 (LinkedIn) 账户是个追踪人脉关系网和进行自我展示的好平台。 如果你在各种会议或招聘会后向交谈过的对方发送信息 ,那么你在将来向他们寻求职业建议或工作意见时,他们往往都会想起你。 拿我来说,很多职业研讨会的发言嘉宾都在会后把他们找工作的详细策略、考虑过的企业等信息发送给我。 / 利用实习机会 利用你 (或你导师) 的关系网或冷邮件,咨询他们有没有实习或见习机会。 今年2月,我通过之前在某会议上认识的一名编辑,有幸得到了在《自然-免疫学》实习一周的机会。 这次实习经历让我充分了解到这份工作的日常内容。我参与了投稿文章讨论,撰写评论,选择论文审稿人。此外,通过与公司内部人员的交流,我还熟知了他们的工作内容:比方说我明白了原创期刊和综述型期刊编辑的区别。 ▍博士生导师的帮助▍ 为了让博士生能在不同的职业选择间进行一次自由开放的探索,就需要一个鼓励他们花时间进行职业探索、并有助于他们收集相关信息的工作环境。 然而,绝大多数导师可能对非学术工作都知之甚少,也没有动力去帮助学生获取这方面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在《自然》2017年毕业生调查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曾得到过导师关于非学术工作的建议。 2016年,我在牛津大学参与组织了一场面向博士生的“医学职业日”,有人建议邀请一些学术演讲嘉宾来平衡参会的人员构成。但事实是,博士生在学术圈中的职业榜样已经够多了,也不乏获取相关职业信息的渠道。而 举办这类活动的主要目的恰恰在于传达一些博士生平时没有机会获得的信息 ,这样才能纠正已经出现的不平衡。 只靠博士生是无法扭转目前学术圈的这种文化的。我认为博士项目和各位博导有责任帮助学生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职业道路。据我所知,很多导师都以此为己任。作为PI,你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为学生提供支持。 / 支持学生的专业发展 让学生有机会教学、督导、主持会议、管理协作和撰写论文和经费申请。就我的经验而言,很多导师都在这么做了,但有的PI却还没意识到这些锻炼机会对学生的重要性。当我在培养某项技能的时候,也是我学习最快、最能收获反馈的时候,比如为一次重要演讲进行彩排。不妨把这种形式变成例行会议的一部分,专门让学生探讨他们喜欢做什么,以及哪方面需要更多训练。 / 建立灵活的工作环境 我所认识的那些在博士快要毕业时就清楚知道自己未来职业规划的人,多来自于那些工作环境灵活、压力较小的研究小组。应该鼓励学生花时间多参与那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我自己有幸尝试过不同事物,但我也认识一些天天困在实验室的人,他们往往感到压力山大。 / 鼓励工作体验 很多正式的博士项目都会给学生一项选择,或者说提出一项要求——在学术圈之外完成一次实习,在我看来这个做法非常好。我有朋友曾用三个月的时间帮世界卫生组织起草政策,还有的帮BBC录制科学纪录片。我知道有过这类实习经验的人都非常珍惜这种体验,导师也能为学生提供相关领域的联系渠道,体现自己对学生进行这类体验的支持。 / 表达出你的支持 导师能做的一件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公开支持那些有可能会离开学术圈的实验室成员和学员。打个比方,你可以在实验室网站上公开表示,支持你实验室成员的职业发展对你来说是很重要,并附上一份最新的实验室校友名录,告诉他们你对这些校友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一些潜在的博士生和博后申请人应该会对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大加赞赏。 ▍高价值的博士头衔▍ 这种关注失败的文化以及这种文化对博士生和博后造成的影响,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那就是读博只对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有价值。换句话说, 只要你离开学术圈,你妈就认为你的博士算是白读了。 说不定你自己也这么想过。 众所周知,大多数博士毕业生最后都选择了其它职业,那他们就浪费了时间吗?绝对不是。你在读博期间逐渐习得或已经习得的技能,是学术圈之外的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你 的抗打击能力极强、勤奋、主观能动性强。 你基于证据做决定,解读数据能力一流,能清晰地阐述各种复杂概念,是个高效的合作者,非常善于把握任务的优先顺序。而且,你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学位证明以上所有能力。 你绝对有理由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信心。 就个人来说,无论我将来选择哪一行,我都不会后悔读博。 ⓝ 原文以 Why it is not a ‘failure’ to leave academia 为标题, 发布在2018年8月1日的《自然》职业专栏上 原文作者: Philipp Kruger,英国牛津大学免疫学博士生 Nature|doi:10.1038/d41586-018-05838-y ▍自然职场职位推荐 1. 南方科技大学: 公共卫生及应急管理学院 管理及教学多岗位 招聘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单细胞组学与疾病研究中心 教学和博士后 岗位 3. 香港中文大学: 生物医学科学院 副教授和助理教授 4.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 学术带头人和研究员岗位 5.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相关阅读 想要招募海内外科研人才?上自然官网自助发布职位 这12个高薪科研教学岗位,等你来应聘!| 自然职场6月职位精选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0Springer Nature Limited.All Rights Reserved
个人分类: 职业专栏|3103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圈里的“骚扰”是如何发生的
热度 3 dancingion 2019-8-3 13:14
在学术圈里也待了挺多年了,虽然近年来听说过很多学术圈里的“骚扰”事件,但身边还一直很纯净,所以一直觉得“骚扰”事件离我很远。直到最近听我一个好朋友跟我讲述了她的遭遇。 事件: 我朋友(以 A 代表)偶然认识了事件男主角( B ),只见过一次之后 B 就开始疯狂追求 A ,并且还炫耀说自己要发 nature 子刊了,可以给 A 挂名。 A 本来就对 B 没有好感,听到 B 居然说出这种毫无学术道德的话,立马果断拒绝同时将其拉黑。几个月过去了, A 潜心享受着科研, B 回国和前女友复合并且结了个婚。事情本应就此结束。 然而, B 不知花费了多少心机,又拿到了和 A 合作课题的机会。 A 当时心里一紧,但后来了解到他已结婚,就又松了口气,心想他应该不会再怎么样了吧。 可是她还是太单纯。 B 借课题合作和讨论的机会,各种打探 A 的私人问题,比如和前男友怎么分的呀,谈了几年呀,喜欢什么样的人呀,之类。并且每次讨论,他的眼睛就一直在 A 身上,关注点从来都不在科研问题上,很少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A 被他盯的浑身不自在,并且对他对课题无思想贡献这一点也很有意见。不过 A 对课题本身就有很细致的设计和把握,只要 B 能把她安排的实验准确无误的做出来,一切也就都忍了。毕竟对科研痴迷的她,很是喜欢这个课题。于是她只是跟他再一次强调:“请注意你的言行和你已经结婚的事实,并且我一点都不喜欢你,永远不会”。他回答“我知道,我有分寸”。 然而, B 的言行并没有丝毫收敛。各种信息骚扰愈演愈烈“我喜欢你”“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喜欢你的人了”“我就喜欢你对我冷冷的样子”。 A 已经被他恶心到不行,严肃告诉他:“请不要拿与课题不相关的事情与我闲聊”。他的回答奇葩到极致:“这不是闲聊,这是关心你呀”。。。她已经到了火山爆发的临界点,但课题正在紧要关头,她又一次为了课题,忍了下去。 他看她仍然态度和善,于是更加变本加厉,找各种理由约她独处,都被她拒绝。于是他又开始以讨论为借口,见了面又是没有任何对课题有价值的观点,同时还开始毛手毛脚!她已经到了发火的边缘,然而课题的数据处理吸引了她全部的精力。直到,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因为他实验过程中的一个愚蠢的错误(其实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犯超级低级的错误了,只不过这次是最严重的一次),这一批数据完全没有用。她彻底崩溃。几个月的时间和心血就被他如此的浪费,并且还忍受着他无止境的无耻的骚扰。无助的她只好求助于她的老板,希望能够与对方老板沟通,不要再让这个人参与这个课题。好在对方老板也极度重视这种骚扰问题,换人应该已成定局。 就此,事情告一段落。也希望不要再有故事。 听完之后,除了替我朋友感到气愤,也出于科研人的职业病:对任何事情都喜欢追根溯源,进行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挖掘,开始思考这种人这种行为的深层原因。我觉得凡是“骚扰”事件的发动者,通常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 “小人得志”心理模式: 有这种心理的人通常在其之前的人生经历中表现非常一般,并且经常遭人鄙视;偶然的机会和运气,小有成就之后(通常也不是什么能改变人类命运的重大突破,而只是前人工作的稍微实用一点的改进,碰上好老板好领域顺道发了篇稍微好点的文章),便开始膨胀,开始为所欲为,以为自己变成了无所不能的“王子”,以为没有自己“求之而不得”的人事。 比如上述事件里的这位,从一个非常非常小的普通学校,然后几经周折,硕士博士七八年受尽煎熬(尤其是博士期间,博士导师是一个非常 push 非常喜欢用语言进行人身攻击 的 AP ),博士后有幸靠上一位较有名气的老板和正在蒸蒸日上的领域,发了一篇 Nature 新子刊(还没有 IF 的),就开始膨胀,以为之前被鄙视的日子现在总算得以翻身了,开始各种嘚瑟(殊不知我认识的人里面发子刊的就很多,他的这种嘚瑟在我们圈里简直显得可笑,非常“小人得志”状态), 甚至开始以给挂名为筹码开始追女生!!! 显然已经开始无视规则,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幸亏我那朋友是一身正气之人,听他说出这话后,果断严肃拒绝他并且把他拉黑。对于这种行为就应该零容忍。否则中国科研圈的乱挂名现象将无休无止,势必拖中国科研国际声誉的后腿。 “小人得志”者通常真实能力很 questionable 。学术生命并不会长久。 真正有能力有思想的科学家才不屑于这种无聊、无耻的炫耀游戏,他们会把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真正科学问题的钻研上。 2 ) 扭曲的价值观,无道德底线,无羞耻之心。 这些人都有一种病态的价值观,觉得只要有文章,就能以此为砝码而纵欲,获得金钱地位甚至女性(且不说他们心中这种物化女性的思想本身就很龌龊)。自私,纵欲,从不顾忌他人感受,没有感恩之心。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爱心、责任心、感恩之心。滴水之恩,都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朝夕相伴、相濡以沫之恩,更应当报以爱和温暖,或者至少报以负责任的心态。我想,那些已婚了还骚扰别人的人或许从没有把他的妻子的感受放在心上,甚至只是把他的妻子当做“仆人”:需要的时候召唤过来伺候着,不需要的时候他的妻子就是空气,不能对“主子”的行为有任何怨言。这都 21 世纪过去将近五分之一了,作为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学术圈里的一员,思想居然还停留在封建社会状态,有这种龌龊的思想,也是够落后。 且,言而有信为君子,言而无信为小人。在我朋友无数次提醒他“你已结婚,请注意你的言行”,他嘴上说着他有分寸,实则言行愈来愈肆无忌惮。婚姻的誓言都不遵守,还能期望他其它方面守信么? 高校以及科研院所在招聘研究人员的时候,除了考察应聘者的科研能力之外,应该增加对其人品以及道德修养的考察。否则这些人将会是一个定时炸弹,不是闹出丑闻毁坏学校声誉,就是搞出点像“中国芯——汉芯一号”陈进一样的闹剧来,浪费国家经费和学校资源。更可怕的是,无道德的 PI 会带坏无数学生,这些学生成为 PI 后又会带坏一批,学术圈乱象将无休无止。 庆幸我那朋友只是和他是同级别的合作关系,大不了少一个课题而已,不愁没课题做。我跟她说这种人就应该把他举报到学校专门的反骚扰部门,美国这边对这种事情都很重视很敏感。她说一旦举报又要来回花很长时间,不想再为这破人破事浪费时间。况且,看在是同胞的份上,暂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希望他真的能改过自新,否则他未来的女学生们,可得修炼好一身正气啊。。。
7572 次阅读|6 个评论
学术圈为何如此八卦?只是八卦的问题吗?
JeanneC 2019-7-3 08:56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JC的博士笔记 从学生立场解答PhD新生的迷茫,用亲身经历带你看清真实的实验室生活。 Hi ,大家好,我是 JC 。 大家刚上研究生时,有没有发现一个与自己的预想十分不一致的事情(你很可能已经发现了):我们所在的科研圈,非常非常的八卦? 1 八卦到什么程度呢?一群研究生只要聚在一起就开始讨论他人的新闻,这个新闻也许是学术上某件事,更多的则是一些无事生非的绯闻和闲话。从前的你认为博士生都是专注搞学术,议论交流也只是为了发现和解决 科研 问题。到了现在你才发现这里闲的蛋疼,夸夸其谈的人真是太多了。 我和一些博后的朋友谈起这个现象,正如他们所说“八卦是天性。很多时候实验压力大,研究氛围太严肃,偶尔八卦一下能调节大家的紧张。” 师姐本人也爱吃瓜,,如果我们讨论的是圈子外的八卦,如娱乐圈,政治界,或者学者界不熟悉的人,我们会很开心,因为这既能表达个人观点,也不会涉及到侵犯身边某个人的利益。 但不是人人都能把握好度,区分好界限的。设想一下,如果你圈子内的人,比如 实验室的伙伴,或者相互认识的同学,在你背后八卦你,说攻击你闲话,,,这种感觉 我不就多描述了。 2 这个现象很早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思考 到现在有近十年时间。 我无数次经历过这种感觉,因为迷茫时期的我总是过度敏感,太在乎他人的看法。我不断地分析这些人这么做的目的,然而我不仅没有减轻痛苦,反而越是剖析就越恼火了。所以我只能独来独往,主动或被动地脱离人群。 直到某天,我终于顿悟了: 原来我只看到事情表面而已,看到的只是那些人这么做的意图和心理。而当我 试图明白“他们为何会产生这种意图和心理,其根源是什么”的时候 ,我瞬间就不恼火了,反而是有点同情,甚至想给他们一颗《黑客帝国》的红色药丸让他们看清自己。 你准备好了吗?接下来的话字字扎心,带来的可能是一个顿悟,也可能是一记耳光或者拳头。。。 (玻璃心请迅速撤离,同时建议取关) 3 无事生非的八卦者主要分为两种: 1 )有些人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太闲太空虚了,就只是想着利用舆论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越是无价值输出的人越是如此。 那么这部分人为何如此需要引起他人注意呢? 因为他心底里并没有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不觉得自己是值得重视的。 他 没 有 被 自 己 重 视,所 以 需 要 别 人 去 重 视 他。 2 )另一些人就是有恶意的想攻击你,所以说你的闲话,还试图让不了解情况的人加入到自己的阵容中来一起贬低你。这部分人就更加可悲了。 他为何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同肯定呢?因为 他打心底里不认同自己,否定自己。 他 没 有 被 自 己 肯 定,所 以 需 要 别 人 去 肯 定 他。 那么攻击的为何是你?因为你做了他希望做的事,你敢成为他希望成为的人。但由于主观客观的原因,他达不到这种状态,于是他要贬低你,在心理上缩小你们的差距。。 (给一分钟的时间你们先冷静一下,因为接下来的耳光会更响亮) 4 探索出这种心理之后,再跳出来看我们的学术圈,科研圈,为何如此的八卦?原因在一开始就决定了。 大部分的博士生都有两个问题: 1 )能力水平不够; 2 )心智不成熟。 而几乎所有对博士培养的目标都只是“提升科研能力水平,直到能你做 science ,发paper ” ,却完全忽视你的心智成长,以及你的身心健康! 这种教育目标上的不足会让研究生进入一个典型的负性循环 : 1)首先年轻的博士生因为心智不成熟, 没有充分而正确地认识自己 ,所以在一开始时由于鸡血效应,就盲目乐观好高骛远; 2) 与这种高期望矛盾的是, 年轻博士生的个人能力水平又不够 ,于是在课题施展与人际关系中逐渐出现了各种问题他没法解决,而科研本来也不是一个迅速出成果的领域,于是热血骚年很快就泄气提不起劲来了; 3)随后他陷入了几年的迷茫时期,他开始用“ 无所谓 ”的态度,不重视自己正在做的事,,也就容易成为第一种八卦者; 4)更严重者他会怀疑自己,甚至 否定自己正在做的事 及其意义 ,,也就容易成为第二种八卦者; 5)更甚者, 由于严重的“意义缺失 感 ” , 会 出现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这可不是开玩笑,这些问题造早就引起了国外学术界的关注,你一定觉得下列标题很眼熟: 所以你是否已经认识到,现在国内对研究生的心智成长方面的教育和重视,是多么多么的匮乏! 看远一点的人会发现,这种匮乏从你小学教育,到本科毕业就一直存在了! 而看得更远的人会发现,这种匮乏从你前辈的小学到本科教育,从他做研究生到成为导师,就一直存在,从没停止过! 最后再问自己一遍,正常就一定正确吗?
32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学术圈现实和科学网差不多
热度 11 outcrop 2016-5-5 09:17
更注重形式与面子,而非价值与深度。 比如高山老师最近提到的系列话题很有意义;关于魏则西,陈安老师的文章也写出了高度。 但精选的多数是中规中矩、冠冕堂皇甚至不少看起来一本正经实际是废话瞎扯的文章。 小编这么做一方面可能因为这么个精选策略安全稳定;一方面可能因为不觉得有价值;一方面也可能是保护博主,避免成为出头鸟。 读者部分也差不多,不大喜欢能带来思考或者拐个弯深点的文章,直接摆出来的玩意最好,能偏激点一起吐吐槽就完美了。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5057 次阅读|31 个评论
大陆学术圈越来越不好混了!
热度 35 dwchen 2015-2-13 11:42
不论是公开讨论,还是私下聊天,大陆学术圈同行大都是面带愁容,明显感到压力山大。 不管是本土精英,还是海归才俊,大家一个普遍的共识就是:大陆学术界越来越不好混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考核指标年年增高,职称晋升水涨船高越来越难 以前评副教授的资料,现在恐怕都没资格当讲师;以前评正教授的材料,现在评副教授都难说一定通过。SCI论文、自然基金,好像大家手里的材料都很多,弄得评委很难做决定。 2. 海归博士越来越多,同行学术竞争压力日趋增大 什么SCI分区、H-index,Citation,现在国内学术界一学就会,越来越与国际接轨。不管是申请项目,还是人才计划,申报材料堆积如山。海归博士越来越多,同行竞争压力很大,成功的比例越来越低,失败的概率越来越大。 这年头,心理素质不好,在学术圈都没法混了 。 3. 财务审计越来越严,科研经费执行难度大风险高 随着政府的“打老虎拍苍蝇”行动向学术界扩展,时常就能听到某某牛人被带走调查了。连院士、校长都不例外,普通教授就更不用报侥幸心理了。申请经费难,花经费也难:花的慢的被警告,乱花的可能要进去。 总之,学术圈也有风险,也有压力,而且现在看来,风险越来越大,压力越来越大。借用证监会的一句话,搞学术有风险,入行要谨慎。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6579 次阅读|37 个评论
中国学术圈是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
热度 17 zlyang 2015-2-8 13:44
中国学术圈是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 一位曾参与国家科技奖初评的专家说: “中国学术圈是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地方, 获奖的 和 评审们 都是业内 大 佬 , 好多项目都攥在人家手里,惹不起。 现在计算机学会出来打了一枪就撤了,我们就更不敢质疑了”。 方乐迪,2015-02-04, 新华网 《烫手的大奖》 转载自: 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5-02/04/c_133968354.htm (1)出处忘了。感谢! (2) (3) http://www.gardenaction.co.uk/images/apple_newton-wonder_original_mine.jpg 知名度、人脉、依托单位 水平
10533 次阅读|33 个评论
学术圈散发的味道,怎样?
热度 2 basil1990 2014-3-8 02:17
一家之言,众家之识;一家之法,众家之用。 这就是学术。 学术实为学习的艺术,当学者到达一定高度后,把自己的知识保存下来,传播出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让大家都知道,都来交流学习。这是学术的初衷。 学术就是那颗砸了牛顿头的苹果,刚掉下来时色彩诱人,香氛飘逸。可是,方面牛顿正思考问题入了神,早已忘记那个砸了自己头,滚落到草地上的苹果了。因此,那颗苹果开始慢慢腐败,散发出熏人的气味,呈现出叫人作呕的形象。 最近在写非实验性论文,论文的开始是由于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新闻中提到了好多小孩子因不安全行为而受伤,我就想找个方法或行为控制模型来降低此类事故的发生频次。 刚开始时觉得自己这个研究方向很有现实意义,但当开始查阅文献,阅读文献,着手开写时,才发现文章可能会走向一个有些偏软的方向,这样的文章在中国不容易发到核心期刊,因此开始打退堂鼓啦,特别是看到同一办公室的已经发过核心,也正在写第二s篇有关事故分析的,心里越发慌张了犹豫。 当即立断,找导师聊,解开心结。 有时候就是没有大局概念,没经验,懂的少,才会焦虑,不自信,甚至弄虚作假。 通过聊天,我知道了论文档次有高低,但是先要有,才能改,也就是说我应该做的是把文章写完,即便很差,只要是自己的,不是抄的,那么就是成功的。 写完,也就是自己的思路已经表达出来,大致框架已经搭好,在看文献写文章过程中也学习进步了。如果论文还能深入研究,那么此时才开始逐步完善。 先完成,再完美。为何要抄了。 我们讨厌臭味,同时知道抄袭不好,保佑些许侥幸,顶着各方压力,为完成各种要求,我们累得忘了那颗苹果,时间久了,苹果烂了。 为什么不先捡起来,即便是脏的不能吃,或有虫,或本身就是不能吃的,那总比扔地上不处理,腐烂后四处散发气味好吧。 学术要做好,各方的协调配合是很重要的。 例如,没有实验器材,那么可以跟有的人沟通啊,想 其他办法啊。 世界不是只有一天路能走,我们要有大树发枝的思维,独辟蹊径或许就在尝试之后。 学术圈需要有艺术修养之人,有道德修养之士,有阳光健康之生。 好好写论文,没有条件,那就先从练手做起,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实现。 懂得多了,创新也就不期而至了。
个人分类: 学习有感|2224 次阅读|2 个评论
地学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研究的异化
热度 4 lijianguo531 2013-11-14 20:33
我们都经历过90年代“泛生态化”的时代,什么“生态城市”、“生态经济”、“生态旅游”等等。生态的概念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从规划到科研到生产生活。今天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俨然成了学术圈中的生态化标志。不可否认二十年来,LUCC研究已经取得了众多重大成果,比如:确定了区域尺度 国家尺度 全球尺度等多尺度的LUCC研究框架与趋势;厘定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LUCC变化的驱动机制及其研究方法;发展了多种不同内核与原理的LUCC刻画与模拟系统;发现并定量表达了不同LUCC所带来的环境效应与生态效应。 我在读硕士的时候也常关注LUCC,我们常读的一篇论文是李秀彬于1996年发表在《地理学报》上的论文《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国际研究动向》,这也是地学中一篇少有的高被引论文,也反映出LUCC在当时地学研究中的火热程度。在论文中主要讲的是LUCC作为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与 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 IHDP )的核心研究内容与内涵以及研究的重要方向与主要的研究组织与国家等内容。还有一本书是史培军于2000年在科学出版社 出版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方法与实践》一书,书中主要讲述的是LUCC研究的主要的方法,如GIS与RS技术等等。 今天“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的研究没有生态化那样影响到普通人生活,但是在地学研究中,作为全球环境变化下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学术圈已经完全被异化,人们将LUCC研究的边界无限的夸大与延伸,变成了可怕的学术陷阱。问题就出在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上,即“不同LUCC所带来的环境效应与生态效应的定量表达”。我们说IPCC已经将LUCC作为全球碳循环、全球变化重要的驱动因素,但并不代表地表的任何环境演变都与LUCC有关,至少IPCC报告里还列举了其他重要的影响因素。LUCC的作用显然被人们夸大了。 (1)LUCC是区域环境变化、全球碳循环、全球气候变化的中的重要驱动因素 这一表述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这在我们平时的研究中和所读的经典文献中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此,我就附上一幅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的一幅图以示说明。 (2)LUCC对于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个说法也可以理解,但是研究的内容就有讨论的余地了。比如,我们说土地的退化(荒漠化、盐渍化与酸化)是表征区域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换句话说,LUCC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但是并不能就索性将LUCC等同于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生态环境变化在环境学和生态学上自然有它更为深刻的理解。比如:在环境学上,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水平(大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声音环境等等)是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而生态学中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是否完整、生态服务功能是否完善、物质能量循环是否进行、信息交流是否顺畅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内容在多数的相关地学研究中都很少关注。 (3)LUCC对区域单体要素的影响 这部分研究是比较混乱的,出现的问题也比较多。比如LUCC对于水系水位的影响,这个就比较难理解了,水位的变化不应该直接受到降雨的影响吗?虽然我们不可否认土地覆被在截留阻滞雨水时有其特定的作用,但这种影响显然是次要的。再比如有人关注LUCC与气候与大气质量之间的关系,气候是大时间尺度的概念,相对变化较小,而LUCC主要体现短期人类活动的方式。即使发现气候有变化那是LUCC的影响还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绑架,我们没有办法去剥离。而且大气环境与质量更多的体现在大气污染物,即便我们可以想象高强度人类活动集中的建设用地扩张会伴随着污染气体的排放,但是也没法建立区域建设用地面积大小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定量关系。换句话说一大片的高新技术产业园还不如一间房大小的塑料厂排放得污染气体多。还有比如LUCC对土壤水分与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也许一场雨后的土壤水分比多年的LUCC影响大得多;一包化肥比你如何调整LUCC都好使。但是在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多只谈LUCC与特定单体要素的关系,我觉得这是不可取的。至少我们从地学的角度出发很难去准确定量评估这些主要因素对于这些单体因素的影响下LUCC对其的影响,如果能剔除这些“干扰”,我觉得这样的研究值得去深入。如果像目前这样的 一味的扩大LUCC的研究边界,夸大LUCC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将LUCC研究异化了。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个人分类: 学术视野|5581 次阅读|5 个评论
研究生导师与学术圈两则
热度 5 wangdh 2013-7-11 18:12
研究生导师与学术圈两则 (王德华) 很早的读博笔记。先向这两位博友致谢。 一、为师 何为导师?如何为师? 曾有博友针对研究生导师提出4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导师是否有足够的水平来指导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 2 、导师是否平时有时间坐下来和学生讨论研究中的问题? 3 、导师是否有能力引导学生向学科前沿问题和方向钻研? 4 、导师招学生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还是为了完成自已的课题?” 个人见解: 研究生导师,确实不是什么人都称职的。做导师,还是需要一些资格的。现在好像很少有人关注这个问题。有了导师的头衔,不知道导师的职责,没有导师的内涵。 不适合做导师的做了导师,对于研究生是灾难。 做导师,是需要舍得花费时间和精力的,这也是是必须的。 导师,是培养研究人才的,不是包工头。 包工头好当,导师不好做。 很简单的问题,周围似乎很普遍。 错误的理念一旦形成主流,就是研究生教育的悲剧。 研究生教育要改革,首先要改革导师群体。这恐怕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二、学术圈 学术也有圈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什么人可进入学术圈?学术是谁都可以做的吗? 曾读到一位博友的评论,很是智慧。 “ 现在总有那么多人为了各种非学术的原因进入学术界这个围城,但可想,这个圈子相对于并不是内心喜欢科研的人,那就是荒漠:工作时间常常比其他时间多得多,收入回报常常比其他工作低得多。 这个圈子,就应该慎入:它是也只可能是学术人的天堂。没有内心的科研动力,那么日常的各种事都可能成为拦路石! 为什么现在一群又一群的研究生叫导师为老板?因为,任务(课题)是老板(导师)给的;工资(研究生补助)是老板(导师)给的。在这些只为找口饭吃找条路走的人群眼中,这就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 但是,别忘了,这是学术圈子!打内心里喜欢科研并且喜欢自己所从事的那个领域的人,学术独立性应该会很明显地体现!课题自己去开发,导师则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导、提供建议等等。跟导师交流学术内心里平等,但语言上能体现尊重!导师学生互利共赢! 再说津贴的问题。为了挣钱,就不应该来学术界!大部分学术界的人,是挣不了大钱的!但我相信,学术界的人,只有真正不为外事(尤其是钱的问题)所困扰时,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才更可能出好的成果!因而,现在人们很多已经意识到要尽量提高学术界人才的待遇,让他们在 “ 挣钱 ” 上少分心。 在我心里,一个理想的学术界人才应该有这样的内心世界:我不求能挣多少钱,但我相信我理应并且有能力过中产水平的生活,不愁吃穿住行和养老;研究生阶段、博后或PI阶段所拿到的补助、工资,只是对我学术水平的肯定,我只是顺便挣点这个钱来保证我的生活——而我所需要考虑的,只是我学术上的问题,只要把这一件事干好,其他的就理应是水到渠成! ” 个人见解: 学术圈,要慎入。没有强烈的内心呼唤,尽量远离这个圈子。 师生平等。要想做好学问,思想必须独立。依靠导师的思维,不会是一个很出色的研究生。 读研究生,不能挣大钱。培养研究生,不能不给钱。 要想研究生安心做出好成绩,衣食无忧是起码的保证。 学术人,不需要为油盐酱醋分心,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担忧。 真正喜欢和热爱探索未知的,有直觉、嗅觉敏锐的,想办法让他们进入学术圈。 让学术圈的人,活得有尊严,过得体面,能安心思考和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这是我国学术界真正需要解决的。 同样,误入学术圈的,不适合做学术的,要有一套退出机制。“清理”学术圈,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当前恐怕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很多职位高的“大学者”,不适合在学术圈。他们的存在,会加剧恶化学术圈的环境。 一支难忘的歌 ​ (2013.7.12 下班车 去食堂 吃早饭的路上)
个人分类: 研究生教育|7529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评论:学术圈因大家一样黑获得了集体安全
热度 1 pikeliu 2013-5-28 09:55
作者:赵振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3-5-25 9:37:52 选择字号: 小 中 大 ​ ​ 评论:学术圈因大家一样黑获得了集体安全 ​ 【核心提示】惩治学术腐败,只有在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提下,真正树立起“思想自由、精神独立”的学术文化和风格气韵,自尊自重才能成为学术共同体的价值标准和文化导向,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才能成为学者的自觉遵循和学术追求。 在当今学术界某些领域,学术腐败几乎发展成为一种环境,如不能适应和理解这个环境,有时你就很难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如若融入这个环境,你还得像江湖上入伙那样递上投名状,也就是必须有追随腐败的实际行动。如果你想置身“界”外,远离纷争,对不起,这个圈子没有世外桃源,回家去“躲进小楼成一统”为好,没人希望你在这里充好人。 因此,拒绝“入伙”、不肯就范,你就难免陷自己于孤家寡人,成为“公敌”。学术腐败有恃无恐,造假猖獗泛滥,这个圈子里的人因“大家一样黑”获得了集体安全,而清廉高洁者却反倒成为异类。中国知识分子千百年来追求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情怀几成明日黄花,至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 学术腐败就像一个贪得无厌的怪兽,正在腐蚀和吞噬着某些空间和各种利益。不仅腐败者本人会逐渐钝化、迟滞,丧失学术能力,失去人格与尊严,更可怕的还在于学术腐败釜底抽薪,直接戕害民族创新能力,衰竭国家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血汗工厂屡禁不止,绝不仅仅因为资本的贪婪和血腥,也不只是地方政府对经济利益追求导致的监管不力的结果。当科学研究因为学术腐败导致创新枯竭的时候,我们的企业就没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发展,而只能指望对资源的无限度挥霍,依靠无限制降低劳动者工资等方式获得有限利润。在学术腐败泛滥、创新衰竭的情况下,血汗工厂实际上有药难医。我们每年生产的科技论文的数量世界排名第一,但我们的企业却难逃加工、代工的境遇;教育产业化让我们拥有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大学生和规模最大的大学产业,我们的大学排名却一再下滑。学术腐败不除,中国社会发展隐忧长存。(作者单位:泰山学院中小城市社区研究所)
个人分类: 科技创新|1437 次阅读|1 个评论
学术圈摇摆的那些事儿
热度 11 zhouda1112 2013-4-26 12:38
其实在前些时看到程代展教授 《昨夜无眠》 的文章及其相关讨论的时候,就想写点东西。而就在前几天,我在跟一位我自认为很有学术前景的朋友闲聊时得知他已不打算走学术之路,而是准备进入实业界。其实回想这些年,我眼见不少有天赋有潜质的身边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这个圈子。今天我想以案例的方式,记录一些关于学术圈摇摆的人和事(当然人物身份和部分内容我会刻意模糊,但相信这并不妨碍大家理解案例)。 案例一:A是那种一看气质就知道适合做数学研究的人。外表上不修边幅,演算思考的时候极为专注。难能可贵的是,A的表达也很好,所以教书也绝对的一把好手。据说当初考大学填志愿是非数学不念,否则他完全可以去一所名气更大的学校。后来他被保送读研,因为他的研究方向牵涉大量计算推导,所以他在演算上的能力就帮了大忙。但也正是因为此,出成果发文章比较快,导致他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跟他的交谈,我明显感觉他一个明显的心态转变是觉得科研“没意思”,他不知道这些研究工作的意义在哪,另外他也表露出对未来经济物质压力的担忧,想“出去”挣钱。当然这想必也是当代很多科研工作者的心态。最终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也挣扎过,毕竟他的publication很有竞争力,可以有很好的工作机会,但最终他还是离开了这个圈子。 案例二:B是通过竞赛的优异表现被保送到大学的。但同时B的综合素养又很高,属于典型的综合能力强,悟性高的学生。相比较其他同龄人,B展现出了极好的科学素养,在交谈过程,明显感到他对于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比较深刻的。加上他的专业训练有素,因此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强。但他的心态变化发生在写论文以及投稿的过程中。我个人其实非常理解这期间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因为论文的写作,尤其非母语的英文写作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不断挑刺的繁琐过程,另外,新人很容易在投稿环节抵触审稿意见。这个过程的确会让心理准备不足的人对科学研究本身的兴趣打一些折扣。当然,我当时觉得在B挺过这个阶段之后,应该心态会有所缓和。但因为此时B有了其它的选项,这个诱人选项的出现让B有了尝试体验其它工作的机会。后来的结果是,人生的多种可能让B选择了另外一种可能,而离开了学术圈这个可能。 案例三:C跟刚才的A,B都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他经历过学术的摔打,也尝试过外面世界的诱惑,但他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对学术的兴趣和自信。以C的能力和科研成果,在国内一流大学找到教职应该是不难的。但是C的问题是他眼中只容得下国内的三两所学校,因为他认为只有这三两所学校的氛围和环境才能让他觉得能平心静气的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否则,他觉得去外面的世界更好。这就好比他心中有了一个排序:“那些大学”“外面的世界”“其它大学”。最终,因为“那些大学”没有办法提供职位,他选择了“外面的世界”。 在尊重个人选择的今天,谈论谁谁应该或不应该如何选择,必定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并且,各行各业都需要有能力的人加入其中,学术圈并非高学历人群理所应当的优先选择。宏观地看,必然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也自然会有一些人愿意留下或从外界加入进来。但是微观地来看每一个案例,会对我们带来一些生动的思考。我个人无意以偏概全地从这三个案例总结出什么规律或者道理,如果某些读者朋友身边也有类似的案例发生并引起共鸣,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多几个维度去体察当下年轻人,特别是研究生之所想,以期有益于学生培养的相关工作。
个人分类: 随想|18456 次阅读|17 个评论
学术圈又有重大绯闻八卦爆料了(仅好友可见)
outcrop 2012-12-13 12:07
爆料涉及桃色事件主角的层次应该是近年来最高; 昨天上的网,今天国内还没怎么传播开。 下一步要么爆发,要么被公关。 为了不给科学网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就不说了。
个人分类: 科技八卦|31 次阅读|1 个评论
从足球圈的好教练到科研圈的优秀人才
halcon 2011-11-3 17:53
刚从一个网站看到的消息,李章洙因为没有 获得过亚足联的执教资格证书无缘最佳教练。消息还无法证实。如果是真的,真想说两句。联想到学术圈的各种评优,我竟然有很是熟悉的感觉。原来科研圈和足球圈的游戏规则都差不多。 最佳教练,顾名思义:最好的教练。何谓最好,当然成绩说了算。这里的成绩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若干年的。总之离不开成绩。成绩最好,却说没有资格证书。那请问,没有“上岗证”,当初是怎么上岗工作的呢?每场比赛都在场边都一年了,管理部门都没看见么? 学术圈也有一年一度的自然基金,973项目等评选。或者几年一度的院士评选等。各个科研院所,高校每年也有教授,副教授等等职称评选。虽说都有各种文件,条例等条条框框写明了申报条件等等。可是每年符合条件的人都很多,背后牵扯的利益也很巨大,每年申报的人总是大大多于分配的名额,正所谓“僧多粥少”。于是每年都会有很多新闻吸引眼球。 其实,这些都没什么。无非是“个体”的情况与“共性”的制度产生了矛盾。人最大的智慧除了彼此合作,再就是善于解决矛盾。我建议的办法是根据对“个体”的新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并且完善“共性”的制度。 信息发达的今天,死守规章只会让行业内部的事情在社会上无限扩大,贻笑大方。最终砸的是行内所有人的饭碗,影响的是行内所有人的声誉。 规则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如何让决策者的角色从“管理”走向“服务”是信息时代很紧迫的课题。因为好事、坏事每个人都在看着呢。
3263 次阅读|0 个评论
whitesun 2010-2-23 01:01
说到科研,大多数人都想到发论文,说到论文的质量。这几年来,我越来越发现大部分人搞科研的一个技巧:进入某个圈。所谓圈就是自己导师及同门可以发论文的一些研究领域以及会议;同时也发现一个现象:通常很多人出了自己所谓的圈,什么论文也发不了或者说发的论文都在圈内的会议或期刊上。 上述做法或现象大家可能都知道,也在遵守着。 不在圈内的,一方面因为科研水平不高进不了圈,另一方面可能是圈特点让圈外之人无法进入。这样一来,哪个圈都进不入的,就发所谓的低水平论文,形成一个大圈,垃圾会议和期刊就成了支持这个圈维系的基础。而进圈规则是科研水平高,而进不了圈科研水平很难提高,结果就出现了鸡生蛋,蛋生鸡的效应。一线希望就是有人带你能进圈,这样一来,也就是出身决定成败。当然,什么事都没绝对的,若能力超强或运气很好,在科研水平不差的情况下,还是有人能进了圈的,但毕竟是少数。 显然,一个很大疑问:为什么很多人知道这种圈效应很不好,为什么还有努力维护或拼命进入呢? 圈就是一个圈,几乎封闭的圈,圈内人说了哪些论文能发,哪些要拒绝,圈也圈主了圈内之人,也圈住了圈外之人,圈内之人唬圈外之人,如果哪个人想进入另一个圈,就会有外行与内行斗的感觉,简直找死。 圈外之人该如何走科研之路?欢迎各位博主讨论与指点。
个人分类: 有思有考|30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博士遗书 ---- “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
xupeiyang 2009-10-22 12:44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10/224333.shtm 博士遗书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海归博士归国三月跳楼身亡 遗书称国内学术圈残酷无情 浙江大学位于玉泉校区的综合楼,9月17日凌晨,涂序新在11楼顶层跃下轻生。 涂序新生前居住的公寓,大门已蒙尘多时。 涂序新回国,可看做浙江大学1311计划的一部分。 博士遗书 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 没有人知道,涂博士是怎么从3楼走到顶楼11层,然后纵身跃下的。 这位32岁的海归,今年6月才从美国芝加哥市返回中国。回国之前,他的悲剧毫无征兆,似锦前程在等待着他。 然而9月17日凌晨2点,在留下了6页遗书后,他走上了他所居住的浙大综合楼顶楼。他正在待业的妻子和3岁的孩子当时应该正在睡梦中,对即将发生的灾难浑然不觉。 可以确认的是,在浙江大学担任教职期间,几乎没有人预料到涂博士的非正常死亡,浙大提供的信息显示,就在跳楼前6天,他还提交了申报副教授职称的相关材料。
个人分类: 有待分类|308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1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