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冷空气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冷空气

相关日志

本周将有三次降温过程:关注12月6-7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2-12-3 14:21
本周将有三次降温过程 山东明日最低温-6℃ 2012年12月03日 07:20作者:崔艳红来源:商报 我要评论 最近冷空气非常频繁,南北风经常急速互转,让人摸不到头脑。2日,冷空气已开始逼近,预计2日夜间到3日凌晨就会给齐鲁大地带来大风降温,海上将会有9~10级,半岛地区北风6~7级阵风8级。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崔艳红)最近冷空气非常频繁,南北风经常急速互转,让人摸不到头脑。昨天白天还刮着南风,晚上却要转换成大北风了,而气温也随着大北风的到来而迅速下降,预计4日我省最低温可达-6℃。本周冷空气频繁南下,预计有三次,其中 8-9日各地最低温普遍在-5℃,最低或可达-8℃ 。   2日,冷空气已开始逼近,预计2日夜间到3日凌晨就会给齐鲁大地带来大风降温,海上将会有9~10级,半岛地区北风6~7级阵风8级。为此,山东省气象台于12月2日6时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根据山东省气象台预报,3日到来的冷空气只是拉开了本周冷空气频繁南下的序幕,预计主要有三次降温过程,分别在4日、5日和8~9日,温度总体偏低, 本周最低气温将出现在8~9日,其中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8~-6℃,其他地区-5~-3℃。   具体来看,3日,半岛地区天气多云间阴部分地区有小雨雪,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2℃左右,其他地区0℃左右。4日,全省天气晴转多云。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6℃左右,其他地区-3℃左右。5日,半岛地区天气多云间阴,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5℃左右,其他地区-2℃左右。6日,全省天气多云间晴。7日,全省天气多云。8-9日,全省天气多云转阴,半岛地区有小雪。   本周最低温-8℃ 山东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省天气较冷。2日,省气象台发布预告, 预计本周主要有三次降温过程,本周最低气温将出现在8日~9日,只有-8℃左右。 责任编辑:刘宝才 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212/t20121203_7753562.htm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2012-11-8 03:06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组合 推荐到群组 2012年12月潮汐组合:地震可能进入高潮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杨冬红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2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三个月。全球7级以上地震,9月发生1次,10月发生2次,11月上旬发生1次(截止到8日),地震增强趋势明显,伴随厄尔尼诺的增强,11-12月地震可能进入本轮高潮。 潮汐组合A:2012年12月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12月13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2955度,三者最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 00102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2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863度,28日为日月大潮,26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较大值。21日为冬至,太阳在南回归线(南纬23度半),28日月亮潮和太阳潮近似在同一纬度,潮汐南北摆动恨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变化差别最大,易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发生极端事件的几率增大。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333.html 2012-2013年冬季发生冷冬的四大原因: 一、2013年年太阳黑子高值可能减弱“冷冬”的强度。 二、2010-2012年连续发生的3次8.5级以上地震地震和海啸可能导致冷冬。 三、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和拉尼娜年易发生冷冬。 四、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为强潮汐时期可能导致冷冬。 相关部门应该汲取2009年厄尔尼诺发生后预测暖冬的历史教训,认真听取不同学术观点,避免预测失误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489.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29680.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1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14-16日潮汐组合:长春地区降温明显
杨学祥 2012-11-11 09:44
关注14-16日潮汐组合:长春地区降温明显 杨学祥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长春天气预报 (2012-11-11 08:00发布) 日期 天气现象 气温 风向 风力 11日星期日 白天 中雨 高温 5℃ 东风 3-4级 夜间 暴雪 低温 -1℃ 东风 3-4级 12日星期一 白天 大到暴雪 高温 1℃ 西北风 4-5级 夜间 大到暴雪 低温 -3℃ 西北风 3-4级 13日星期二 白天 中雪 高温 -1℃ 西北风 3-4级 夜间 阵雪 低温 -4℃ 北风 微风 未来4-7天天气预报(2012-11-10 18:00发布)仅供参考 14日星期三 白天 阵雪 高温 -1℃ 北风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7℃ 西南风 微风 15日星期四 白天 晴 高温 -1℃ 西南风 微风 夜间 多云 低温 -7℃ 西南风 微风 16日星期五 白天 多云 高温 -2℃ 西北风 微风 夜间 晴 低温 -10℃ 西北风 微风 17日星期六 var vjAcc="860010-2151030100"; var wrUrl="http://c.wrating.com/"; vjTrack(""); 白天 晴 高温 -2℃ 西北风 微风 http://www.weather.com.cn/html/weather/101060101.shtml 2012-10-2 10:01 2012年11月潮汐组合:关注厄尔尼诺发生的天文条件 杨学祥,韩延本,乔琪源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1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在本月增强。 2012年9月22日秋分是地球自转变慢的高潮时期,秋分过后,有利于厄尔尼诺的条件将逐渐增强。2012年11月18日-1月23日(66天)为地球自转加速阶段,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可使厄尔尼诺进入高潮。2012年10月-2013年1月强潮汐时期可增大厄尔尼诺的强度。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7253.html 潮汐组合A:2012年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11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纬20.92119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较大,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11月7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46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变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1月14日为日月大潮和月亮近地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0.91616度,三者强叠加,潮汐强度最强,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1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5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1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0.92609度,28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潮汐南北摆动最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18506.html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30676.html |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6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空气来袭北方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关注26-31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0-27 06:25
冷空气来袭北方将有大范围雨雪天气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26日18:33 中央气象台网站 明天起东北大部开始降温(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后天起全国将有明显降温(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24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48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重要天气   1. 强热带风暴“山神”向西偏北方向移动   今年第23号强热带风暴“山神”(Son-Tinh)的中心26日17时位于海南省三沙市东南方大约27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就是北纬15.2度、东经114.1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1级(30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0百帕。预计,“山神”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未来将对海南省造成风雨影响。   2. 东北地区有明显雨雪天气   26日夜间~28日,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西北部和东北部局地有中到大雪(3~6毫米);辽宁南部和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有中雨,局地大雨。   28日到29日,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西部、江南中西部偏北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3. 中东部地区有雾霾天气   今天夜间到明天上午,我国中东部地区有大范围轻雾天气,部分地区能见度低于1000米。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26日20时至27日20时,新疆北部、青藏高原中东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云南东南部、贵州、重庆南部、华南南部、江南北部、江淮、黄淮中东部、华北东部、东北中东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辽宁东南部、江苏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海南大部有大到暴雨,东南部局部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内蒙古中东部、东北西部有4~6级风。渤海、黄海6~8级风;受“山神”的影响,南海中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山神”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10~12级,阵风可达12~14级,南海北部和南部海域、琼州海峡将有6~7级大风,部分海域阵风可达8~9级。   27日20时至28日20时,西藏中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内蒙古中部偏东地区和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东部、江汉西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中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广西南部、广东南部、海南有大到暴雨,海南南部局地大暴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华北北部等地有4~5级偏北风。受“山神”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南海中西部海域、北部湾将有7~9级、阵风10~11级的大风,“山神”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10~12级、阵风可达12~14级,南海西北部海域、琼州海峡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偏东风。   28日20时至29日20时,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祁连山区、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南部及河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南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华北东北部、山东半岛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西北部、贵州东北部、广西西南部有大雨,局地暴雨。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026/183381941.html 2012-9-6 09:15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预警 2012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时期首月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0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 潮汐组合A:2012年10月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02474度,5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潮汐强度最小,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B:10月15日为日月大潮,10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10月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2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0.5752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1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9679.htm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93 次阅读|1 个评论
我国北方明起冷空气来袭局地降温达12℃:关注13-17日潮汐组合
热度 3 杨学祥 2012-10-14 01:51
我国北方明起冷空气来袭局地降温达12℃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13日17:56 中国天气网 微博 明起新一股冷空气来袭局地降温达12℃(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24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48小时全国天气预报(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重要天气   1. 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   受冷空气继续影响,13日夜间~14日,东北大部、华北东部和南部、山东半岛等地将有4~6℃降温,局地可达8℃。14日起,一次新的较强冷空气将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4~8℃,局地10~12℃降温,并伴有4~6级偏北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9级;15~16日,北方大部地区将有一次降水过程。   2. 西南地区持续阴雨天气   13日夜间~16日,青藏高原东部有小雪(雨)或雨夹雪天气,西南地区大部、湖北、湖南北部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天气,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彝良震区多阴雨天气,雨量以小雨为主。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3日20时至14日20时,新疆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黑龙江东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南部、江淮西部、江南西北部、云南西部和南部、广西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新疆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有4~6级风。东海东南部、台湾海峡有7~8级、阵风9~10级东北风,东海北部和西南部有6~7级、阵风8级东北风。   14日20时至15日20时,青藏高原东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西部偏东地区和中部、华北中西部、黄淮西部、江淮西部、江汉、江南西北部、西南地区大部、广西西北部等地有小雨,其中内蒙古河套东部、山西西北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贵州东北部、重庆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局地大雨。新疆大部、甘肃西部、宁夏、内蒙古大部有4~6级风,新疆山口地区风力可达8~9级。台湾海峡、东海东部有7~8级、阵风9~10级东北风,东海西部有5~7级、阵风8级东北风。   15日20时至16日20时,青藏高原东部、甘肃中部、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河北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东北大部、黄淮、江淮大部、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西南地区大部、广西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新疆东部、甘肃中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大部、华北、东北、黄淮西部等地有4~6级风。东海南部、台湾海峡有7~8级、阵风9~10级东北风,东海北部有6~7级、阵风8级东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1013/175681534.html 2012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时期首月 2012-9-6 09:15 |个人分类:潮汐预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潮汐预警 2012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时期首月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0月是10-12月强潮汐时期的第一个月。 潮汐组合A:2012年10月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02474度,5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潮汐强度最小,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B:10月15日为日月大潮,10月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10月17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2日为日月小潮(上弦),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0.5752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强度小,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10月30日为日月大潮,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13度,11月1日为月亮远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9679.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081 次阅读|6 个评论
未来三天北方多冷空气:关注22-23日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23 04:17
未来三天北方多冷空气 南方阴雨频繁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22日18:33 中央气象台网站 未来24小时全国天气预报(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48小时全国天气预报(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未来三天,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内蒙古等地,在冷空气影响下,以降温降雨天气居多,在南方阴雨蒙蒙将成为天气的主旋律。需要注意的是,今天夜间至明天上午,华北南部、陕西南部、黄淮、辽宁等地有轻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   秋分已至,冷空气的出勤率也高了起来。今天在一股冷空气的影响下,新疆北部降温剧烈,部分地区降幅达10~15℃,再加之雨水相伴,天气更加阴冷,局部地区已经由雨转雪,降下了2012~2013年冬季的初雪。无独有偶,东北地区也受到另一股冷空气影响,以阴雨降温天气居多。   预计未来三天,新疆北部、内蒙古、西北地区中东部等地将有4~6℃降温,局地可达8~10℃,并伴有4~6级风。降水方面,未来24小时,新疆北部、东北大部、山东半岛、江南南部、华南大部、西南地区大部、青藏高原东部、西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黑龙江东北部、山东半岛、西藏东南部、贵州南部、广西北部、广东北部、福建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   秋分过后,日照减少,天气渐凉,伴随着增多的阴雨,则会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感。因此,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同时,还要多锻炼身体,注意保暖。   另外,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杰拉华”于今天上午加强为强热带风暴,17时的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大约97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预计,“杰拉华”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未来3天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0922/183380962.html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2012-8-17 09:32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9月是8-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 潮汐组合A:8月31日为日月大潮,9月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9月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24597度,7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潮汐强度最小,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5度,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1.1354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9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1度,30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没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强叠加,但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强弱分明,易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307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8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冷空气将至西北 华北多地有中到大雨:关注9月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9-6 05:27
冷空气将至西北 华北多地有中到大雨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5日18:25 中央气象台网站 24小时天气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明日最高气温变温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48小时天气预报图(图片来源:中国气象视频网)   近几日,除东北地区、内蒙古等地以外的北方大部地区都是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的好天气,但由于受到冷暖空气的影响,今天华北中南部雨水已经开始“现身”,其中山西中部、河北南部等地出现了小到中雨,预计明天,华北等地降雨范围将有所扩大。同时,新疆甘肃等地在冷空气的持续影响下,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将出现4-5级风,局地风力可达7-8级。   预计5日夜间至6日,华北中东部将有小到中雨,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天津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偏西地区有暴雨。   受冷空气的影响,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有4-5级风,新疆阿拉山山口地区风力可达7-8级。上述各地民众室外运动时,请注意防风;同时还需加强防范火灾的发生。   针对南方地区而言,今天上午,海南东部、广东雷州半岛出现了大雨天气,局地达暴雨量级,预计今天夜间到明天白天,广东西南部、海南东部的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局部暴雨;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较强降水易造成城乡内涝和交通拥堵,提醒海南广东等地外出的朋友注意携带雨具,提前安排好出行的时间和路程,避免去往滑坡、泥石流灾害易发生的地区。    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   一、重要天气   1.华北中东部有中到大雨   5日夜间~6日,华北中东部有小到中雨,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和东北部、天津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地暴雨(50~80毫米),上述地区局部并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2. 西北地区东部、江汉等地有大到暴雨   7日~8日,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东部、江汉中西部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30毫米)。   二、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5日20时至6日20时,新疆沿天山地区、内蒙东北部、黑龙江北部、青海南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安徽东南部、江南东部、华南南部、西藏西南部和东南部、川西高原东部、云南中西部和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部偏西、广东西南部、海南东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局部暴雨(50~80毫米);上述地区局地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部、辽东半岛有4~5级风,新疆阿拉山山口地区风力可达7~8级。   6日20时至7日20时,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中东部、黄淮南部、江淮、江南东部、华南南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雨,其中,江苏中部和安徽中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25~49mm);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7日20时至8日20时,西北地区东南部、四川盆地东部、江汉中西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广东中东部沿海有中到大雨,其中陕西南部、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北部以及云南西部和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100~130毫米);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2/0905/182580423.html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2012-8-17 09:32 2012年9月潮汐组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9月是8-9月为弱潮汐时期的第二个月。 潮汐组合A:8月31日为日月大潮,9月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2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2012年9月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24597度,7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三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潮汐强度最小,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和地震火山活动。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 潮汐组合C:9月16日为日月大潮,1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75度,19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弱叠加,潮汐强度较强,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9月23日为日月小潮(上弦),2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1.1354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强),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9月2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41度,30日为日月大潮,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达到最大值。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弱),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本月没有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强叠加,但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强弱分明,易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603072.html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441 次阅读|2 个评论
下周冷空气来袭 降雨后大风降温:关注5-8日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2-4-8 15:23
下周冷空气来袭 降雨后大风降温 来源:今晚报 关键字:降雨;大风降温;级偏北风;日最高气温;气象专家 作者:曲彤 2012-04-08 13:56 天津频道 | 天津休闲   本报讯 (记者曲彤)受弱冷空气影响,今天上午将刮起3-4级西北风,午后转为南风2-3级,预计日最高气温在21℃。随高空环流转平,明天本市天空云量将逐渐增多,天气转为多云,日最高气温在23℃左右。   气象专家表示,受一股较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周二前后将出现小雨天气,雨后陆地将出现5-6级偏北风,气温随之下降,降温幅度为4-6℃,市区的最低气温将下降至5℃左右。随着冷空气的移出,周后期天气以晴为主,气温再次回升至20℃以上。 责任编辑:李淼川 http://www.tianjinwe.com/tianjin/tjyl/201204/t20120408_5504511.html 吉林省长春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发布日期:2012-04-08 13:35:28 长春市气象台2012年4月8日13时继续发布大风蓝色、沙尘蓝色和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市已经出现6级西南大风,并伴有扬沙,预计今天下午到半夜我市仍将持续6级左右偏西风,瞬时风力可达7-8级,并伴有沙尘天气,火险气象等级较高,请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注意做好防风、防尘和防火工作。 http://www.weather.com.cn/alarm/newalarmcontent.shtml?file=1010601-20120408133528-0501.html 吉林省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发布日期:2012-04-08 13:37:30 吉林省气象台4月8日13时19分继续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沙尘蓝色和黄色预警信号、吉林省气象局和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继续联合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午后到傍晚,我省中西部地区将有5-6级西北风,瞬间风力可达8级以上,并伴有沙尘天气,其中松原、长春、四平、吉林地区西部局部地方将有沙尘暴天气,全省火险气象等级为3级,请相关部门和广大群众注意做好防风、防火、防尘工作。 http://www.weather.com.cn/alarm/newalarmcontent.shtml?file=10106-20120408133730-0501.html 2012年4月潮汐组合:关注强震活跃期 2012-3-11 13:26 2012年4月潮汐组合:关注强震活跃期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4月是上半年第2个强潮汐月,3-7月为超长强潮汐时期和地震活跃期,潮汐强度相对变大,地震活动增强,5月进入地震高潮。今年冬春弱潮汐在前,强潮汐在后,后期较冷,时间延长,有利于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A:2012年4月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76度,4月7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大,4月8日为月亮近地潮,三者两两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B:4月13日为日月小潮(下弦),潮汐强度小;11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1.81396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摆动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C: 2012年4月21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大;22日为月亮远地潮,月亮潮强度减少35%;18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26度,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幅度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强度较低)。 潮汐组合D:4月25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1.73923。潮汐南北摆动幅度较大,可激发冷空气南北震荡。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E:5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127度,4月29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46479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765 次阅读|0 个评论
0驳“某专家桉树无害论”
热度 2 zhouqiang15898 2012-3-30 11:30
这位专家举例 雷州半岛种桉树 无害来证明桉树无害 ? 真的吗?我们分析一下: 下雨有三种方式! 1.第一种有大量水汽且有一定量凝结核的 暴雨或台风式 降雨 这种在水汽特别丰富的地方比较多见,如沿海或水汽被阻的上风处 2.第二种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的 冷热空气交汇式 降雨 冷热空气交汇的地方就有可能发生,但在冷空气一方或在热空气一方一般是很难下雨的 3.第三种有足够多凝结核的 森林式 降雨 有丰富森林的地方,特别是有一定面积的小乔木以上的森林的地方 而云南因为地理特殊,第一种和第二种降雨很少,主要是森林式降雨,一旦森林损失是致命的!!( 详情可以看《云南为什么干旱及解决办法》) 所以对于云南来说 种植桉树 却是致命,因为桉树根本是破坏当地生态的,他除了吸收地下水,根本不输送水汽和凝结水汽,而且更致命的他容易森林大火!所以桉树对云南来说就是 人祸 ! 而 雷州半岛 是沿海地区,他具有 第一种 降雨方式,甚至 第二种 ,所以他对于第三种森林式降雨有没有,影响不是很大(还是 有影响的,原来那里和海南原始森林特别多的时候,那里雷电特别多,所以才会叫雷州,又因是个半岛,所以称雷州半岛 )!!虽然桉树对沿海降雨关系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内陆水汽输送来说,他却不是好树种,桉树会阻碍 大量水汽 向内陆输送,容易造成内陆干旱!而且桉树非常自私,他会 侵占 其他物种的生存地,造成本地物种的单一,对水汽输送更危险,而且容易引起本地病虫和森林大火!! 注:摘录气象解释:“ 通过分析广西上空大气结构,专家发现受 厄尔尼诺( 他成为气象的万能的上帝 ) 现象影响,在台湾岛至中南半岛之间,形成了一条 长3000多公里 、宽度跨越4个纬度的 巨型高压坝 。水汽明显被阻 西南大旱跟各省(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破坏 森林有直接关系,同时各省种植桉树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所以要切底解决西南大旱,恢复原始森林(按自然保护区恢复)是根本!! 所以从整体来说,桉树就是个人祸,整个澳大利亚那么大的面积只有水汽特别丰富的东部(3000以上)有一条带状“森林”5%。而且有90%以上是桉树,澳大利亚的水汽是非常丰富,但为什么就只剩下他?而且可怜的5%?是因为他又贪又自私, 损人又不利己 ,结果害了别人,自己也好不到那里!!我们如果不吸取澳大利亚的教训,早晚要灾殃!!广东,广西,云南的桉树祸害整个西南地区,造成西南地区干旱!而云南是首当其冲,广东,广西因是沿海,但森林大火也是不可避免,整个物种灭绝是早晚的事,到那时只怕 广东,广西环海是物种单一,属于生态荒漠,其余也是干旱!跟澳大利亚一样! 看看这个可怕的图片!桉树掉皮!其他树种没皮就的死!桉树整个皮掉了也没事,简直是无懒行为! 经济林桉树很特别,只要干旱,他就把树叶全掉了,如果再旱,他更绝的是他可以把树皮,甚至枝杆全掉,剩下"光杆司令"!如果还干旱,他就成倍释放易燃物质香精油,甩"恐怖"无赖,让整个森林着火!所有其他植被和动物全完蛋!而他照样活下来!这种"森林大火"的事情少侧3到5年发生一次,多侧几十年上百年就会来一次! 水汽为什么被阻可以参看《物体的流动力在气象上的应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91772do=blogid=544376
个人分类: 研究灾害|299 次阅读|6 个评论
武汉度过28年最冷“九九”: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杨学祥 2012-3-12 04:29
武汉度过28年最冷“九九” 2012年03月12日01:37 武汉晨报 武汉晨报   九九八十一天的“数九”到昨天正式结束。气象部门统计,今冬的九九平均气温仅为3.7℃,创近28年来最低纪录。   从去年12月22日冬至起,江城进入数九寒天。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正如民间流传的“九九消寒歌”所说:“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今冬“九九”81天平均气温仅3.7℃,比常年偏低1.5℃,为1984年来最冷的九九,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第6位。俗话说“冷在三九”,可今冬“三九”平均气温却达4.6℃,比历年高出1.2℃。相反,其他数九天里气温都比常年偏低。   气象专家说,今冬数九天遭遇“极寒”天气,主要原因是拉尼娜现象造成的大气环流异常,同时与影响我市的冷空气偏多偏强有关。   (记者陈永权 通讯员赵昭炘)   作者:陈永权 赵昭炘 http://roll.sohu.com/20120312/n337392134.shtml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已有 4911 次阅读 2008-4-26 09:17 |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 推荐到群组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杨学祥,杨冬红 2008 年初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的冰雪冻灾把拉马德雷现象推向前台,它能加强拉尼娜现象,是中国南方严重冻灾周期性发生的原因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8.5 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拉马德雷现象的提出 太平洋十年涛动亦称 “ 拉马德雷 ” 现象是美国海洋学家斯蒂文 · 黑尔于 1996 年发现的,在气象和海洋学上被称为 “ 太平洋十年涛动 ” ( PDO )。科学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 PDO 同南太平洋赤道洋流 “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娜 ” 现象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喻为 “ 厄尔尼诺 ” 和 “ 拉尼娜 ” 的 “ 母亲 ” 。 “ 拉马德雷 ” 是一种高空气压流,分别以 “ 暖位相 ” 和 “ 冷位相 ” 两种形式交替在太平洋上空出现,每种现象持续 20 年至 30 年。近 100 多年来, “ 拉马德雷 ” 已出现了两个完整的周期。第一周期的 “ 冷位相 ” 发生于 1890 年至 1924 年,而 1925 年至 1946 年为 “ 暖位相 ” ;第二周期的 “ 冷位相 ” 出现于 1947 年至 1976 年, 1977 年至 90 年代后期为 “ 暖位相 ” 。 当“拉马德雷”现象以“暖位相”形式出现时,北美大陆附近海面的水温就会异常升高,而北太平洋洋面温度却异常下降。与此同时,太平洋高空气流由美洲和亚洲两大陆向太平洋中央移动。厄尔尼诺现象变得强烈。当“拉马德雷”以“冷位相”形式出现时,情况正好相反,拉尼娜现象变得强烈 。 图 1 太平洋十年涛动海表温度和海平面压力异常 2 拉马德雷冷位相能给世界带来什么?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1998 年 6 月 -2000 年 8 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发生拉印尼 8.7 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 27 万人死亡;飓风卡特琳娜 2005 年 8 月 29 日 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007 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 2007 年 8 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08 年初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1 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近 50 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1950 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发生了 11 次,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6 次( 1954 年 4 月 -1956 年 2 月拉尼娜是将最强,强度指数为 121 ),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 4 次( 1988 年 6 月 -1989 年 3 月拉尼娜最强,强度指数为 80 ), 2000 年 -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 2 次( 1998 年 6 月 -2000 年 8 月强拉尼娜事件处于冷暖位相边界) 。 根据 1870-2000 年期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在 1890-1924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了 3 弱 4 中 2 强共 9 次拉尼娜事件;在 1925-1946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了 3 弱 1 中共 4 次拉尼娜事件;在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发生了 2 中 5 强共 7 次拉尼娜事件;在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发生了 3 次强拉尼娜事件;在 2000-2030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前 7 年,发生了 2 次强拉尼娜事件 。 两组数据都表明,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事件强度增强次数增多。 2.2 8.5 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 根据我国的统计资料, 1889-1978 年,全球大于等于 8.5 级的地震共 18 次。在 1889-1924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发生 6 次,在 1925-1945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发生 1 次,在 1946-1977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及其边界发生 11 次 ,在 1978-1999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发生 0 次 。 根据国外的统计资料, 20 世纪以来 8.5 级地震在 1900-1924 年发生 2 次, 1925-1946 年发生 1 次, 1947-1976 年发生 7 次, 1977-2000 年发生 0 次 。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在 2004-2007 年已发生 3 次 8.5 级以上地震。 2004-2030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 , 2.3 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 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厄尔尼诺年易发生低温冷害。中国东北严重低温冷害年 1957 、 1969 、 1972 、 1976 年都是厄尔尼诺年 。 依照 1952-2008 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统计图 , 1954-1955 、 1964 、 1977 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得到验证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超过 4 天的年份有 1955 (拉尼娜年)、 1957 (厄尔尼诺年)、 1964 (拉尼娜年)、 1969 (厄尔尼诺年)、 1972 (厄尔尼诺年)、 1977 (厄尔尼诺年)、 1984 年(拉尼娜年)。其中, 6 次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 次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最大值年的集中时期, 1954-1955 、 1964 、 1977 年湖南最严重的三次低温冻害发生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在 2000-2030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8 年初中国南发发生了 50 年一遇的严重冰雪冻灾,低温冻灾频发的趋势值得关注 。 图 2 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历年变化 2.4 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 1972 年前苏联天灾造成的粮食巨幅减产,就曾诱发世界小麦、大米和玉米价格成倍增长。 1947-1976 年的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自然灾害频发曾导致前苏联农业歉收和政治解体。 我们在 2004-2007 年先后 5 次指出,准 60 年的拉马德雷冷暖位相交替周期表明,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2004 年印尼地震海啸已经揭开了自然灾害再现的序幕,根据美国国防部秘密报告和灾害准 60 年周期, 2010-2020 年全球气候剧变, 20 世纪 50-60 年代中国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和 70 年代前苏联农业歉收可能重演。历史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增加粮油储备,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是当前不容置疑的燃眉之急。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减肥,电荒和水荒呼唤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保护资源的务实政策 。 2007 年世界粮食危机验证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粮食变化特征 。 2.5 南极海冰消长周期 近 30 余年来 50 o S 以南各区域都存在着一个变暖倾向, 50 o S~90 o S1957~1993 年 10 年平均变化趋势为 0.20 o C ,增温幅度大于全球平均的 0.3~0.6 o C/100a 。其中在南极半岛地区近 30 余年来, 尤其是近 10 余年来增温最为显著。气温变化导致南极大陆海冰的同一趋势变化 。 从图 3 中可以看到,西南太平洋 (120 o E~120 o W) 以罗斯海海冰为主题的海冰累计距平变化比较平稳,从 1973 年到 1975 年上升,海冰是增加阶段, 1976~1977 年达到最大值,持续时间为 2 年,之后 1978~1981 年迅速下降,然后缓慢的下降几乎是平稳不变的,至 1986 年后又开始迅速下降,至 1987 年 10 月达到最低值,然后较快地上升,至 1991 年达一小峰值,然后又迅速下降,至 1994 年又达到最低值。东南太平洋(包括南极半岛)海冰变化在 1973~1994 年 5 月期间是一个大的单峰期,最高峰期在 1980 年 3 月,比其它地区滞后 4~5 年,最低谷值在 1994 年 5 月,比其它三个区滞后 6~7 年。以此速度计算,南极半岛海冰将在 2000 年以后开始增加 。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如, 1947-1976 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99 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海冰变化有 3-7 年的滞后期。 图 3 南极大陆海冰净冰面积指数历年月平均距平累计变化趋势 德国阿尔弗雷德-魏格纳极地和海洋研究所( AWI ) 4 月 21 日 发布消息,该所的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在为期 10 周的南极科考中发现,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这一发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系统评估有重要意义。 在德国科考船发布这一消息的同时,由卫星拍摄的图片也显示,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气候变化的新征兆或是偶然现象,还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证实。由 58 名科考成员组成的德国极地之星号科考船,对南极洋流的水温及海水含盐量等数据进行了为期 10 周的考察。科考船负责人埃伯哈德·法巴赫称:“从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类似的考察一直确认南极海底的水温在变暖,但这次却发现了转折的趋势。”科学家测得的变冷幅度仅为百分之一摄氏度,但对于极地海洋来说已经很明显了。在南极,海洋的上层温度约为 2 摄氏度 ,海底下层约为零下 1 摄氏度,即海洋上面似乎还维持较暖温度,而海底深处已趋于冷冻。法巴赫对这一现象也表示惊讶。科学家认为,南极的变化有可能与北极不同,详细的变化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来确认。德国 AWI 目前与 18 个国际南极考察站合作,共有 65 套观测装置,能够对极地冰层下的各种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法巴赫表示,将对南极海洋对地球气候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影响进行全面研究。他称,南极水温转冷的趋势可能是全球海洋温度变化的一部分,将势必对全球气候变化起重要作用 。 南极海底深处的海水在经历多年变暖后开始转冷,南极的冰层区域有扩大的趋势 。这符合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增加、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南极海冰减少的一般规律。根据德雷克海峡海冰气候开关效应,海冰增加将增强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 2.6 温暖期和低温期的交替变化 近 140 年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和我国近 120 年的平均温度变化表明, 1890-1924 年是低温期, 1925-1946 年是高温期, 1947-1976 (在中国为 1986 年)年是低温期, 1977-2000 年为高温期 。温室效应无法解释其中的两个低温期的产生原因。 全球气温变化与拉马德雷现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 1889-1924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对应 20 世纪初低温期;在 1925-1945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对应 20 世纪 30-40 年代温暖期;在 1946-1977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对应 20 世纪 60-70 年代低温期;在 1978-1999 年 “ 拉马德雷 ”“ 暖位相 ” 对应 20 世纪 80 年代全球迅速变暖;在 2004-2030 年 “ 拉马德雷 ”“ 冷位相 ” 应该对应低温期 。 图 4 1850-2005 年全球地表温度与拉马德雷冷暖位相对比(网上资料) 在过去 150 年中全球的平均气温已上升。从 1961 年到 1990 年这段时期是图 2 的对照点,在 0 处用水平线条表示。此图显示与这一平均数相比每年气温的异常或起伏程度。用蓝点或红点表示给定年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 1900 年这一年的气温就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低 0.2 ° C 。本记录中最热的一年是 1998 年,几乎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6 ° C 。蓝色和红色的粗线描绘 5 年期的全球平均气温。例如, 1998 年 到 200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200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比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高 0.4 ° C 。 1958 年到 1962 年的平均气温(图中 1960 年位于其中点位置)正好与 1961 年到 1990 年的平均气温相当。该图表根据 East Anglia 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的数据绘制 。 1940-1980 年的低温时期确实存在。 规律表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是全球强震的集中爆发时期和低温期。 2000 年进入了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4-2035 年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根据拉马德雷现象变化规律和郭增建的“深海巨震降温说”理论,全球气温将逐渐降低,引发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灾害链。 2.7 飓风和台风变化周期 2005 年以来,我国台风登陆多,时间、地点比较集中,造成损失较大,部分地区重复受灾,损失严重。中国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登陆台风急剧增多。从 1995 年起,每年大西洋主要飓风的数量平均为 3.8 个, 明显高于 60 年来的平均数量 2.3 个。科学家分析发现,近 60 年的数据记录中,飓风的出现存在一个周期性模式。据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上一次的飓风高活动期是从 1926 年到 1970 年,曾重创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从 1970 年到 1994 年飓风转入低活动期。 1995 年,新一轮的飓风高活动期开始。研究者说,美国因此将面临新一阶段飓风高活动期的威胁 。 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规律:从拉马德雷暖位相转到冷位相,飓风为高活动期,从拉马德雷冷位相转到暖位相,飓风转入低活动期,飓风产生于海洋表面高温,最终导致深海冷水上翻,海洋表面降温,其物理机制也很明显。 1995-2030 年是拉马德雷从暖位相转入冷位相,飓风活动正进入高活动期。伴随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地震和飓风的增强,近 20 年内全球气温将逐渐变冷 。 飓风卡特琳娜 2005 年 8 月 29 日 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先后席卷了路易斯安纳、阿拉巴马、密西西比等州,布什称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8 中国沙尘暴变化周期 据康杜娟和王会军的研究,沙尘暴在 1954-1956 年、 1964-1967 年和 1974-1976 年出现三个高峰期 ,与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三次禽流感爆发一一对应,而 1954-1956 年、 1964 年、 1967-1968 年、 1975-1976 年都发生了拉尼娜事件。拉尼娜事件与沙尘暴也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共同形成与禽流感爆发的一一对应前兆(见图 5 )。此种拉尼娜之后的厄尔尼诺事件是禽流感爆发年。 康杜娟和王会军的文章揭示:在沙尘活动频繁年代 (1956~1970) 和稀少年代 (1985~1999) 冬、春季的气候和大气环流有显著差别 。 1956-1970 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1947-1976 ), 1985-1999 年处于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 1977-1999 )。沙尘暴与禽流感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即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频繁爆发,在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逐渐减弱。强沙尘暴时期可以作为禽流感爆发的更准确的前兆。 2007 年可能发生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 图 5 北京 1954-1999 年沙尘暴天气日数的年际变化 1. 沙尘天气; 2. 沙尘暴; 3. 扬沙; 4. 浮尘 2.9 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 综合 1890-2004 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流感大流行的 6 大气候特征: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及其边界;前一年或前两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拉尼娜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中国强沙尘暴年;前后一年或当年为中国东北地区冷夏年( 20 世纪 50-70 年代同时为严重低温冷害年);当年为中等强度以上的厄尔尼诺年;当年为太阳黑子谷年 m 或峰年 M , m-1 年, m+1 年或 M+1 年。 1889-1890 年、 1900 年、 1918-1919 年、 1957-1958 年、 1968-1969 年和 1977 年的禽流感爆发都满足这 6 大条件,同时,在 1890 年以来,满足这 6 大条件的只有以上 6 次爆发。第 7 大特征是当年为冬季或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第四大特征为中国南方严重低温冻害后 4 年内爆发流感大流行。后三次流感世界爆发都满足这两大特征 。 2008-2009 、 2011 、 2015 、 2018-2019 年是可能的厄尔尼诺年, 2013-2014 年、 2016-2017 年是可能的拉尼娜年。加强这些年份的地震和禽流感的防范和监测非常重要。如果 2007 年是太阳黑子谷年 m , 2008 年则是 m+1 年,预测为厄尔尼诺年, 2008 年为夏季强潮汐南北震荡持续天数异常年( 44 天),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年( 2000-2030 年内)和太阳黑子极值年易发生低温冷害。这样, 2008 年就具有较高的概率发生流感爆发。 2006-2008 年是否是强拉尼娜与强厄尔尼诺相互转换是禽流感是否爆发的关键。 2007 年的拉尼娜现象及其伴随的强沙尘暴,为 2007-2008 年的禽流感孕育和爆发增大了发生几率 。 3 结论 统计表明,强拉尼娜现象周期性发生、 8.5 级以上强震的周期性发生、中国南方和北方严重低温冻害的周期性发生、南极海冰增长的周期性发生、飓风和台风增强的周期性发生、世界粮食危机的周期性发生以及流感世界大流行的周期性发生,都集中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 年进入拉马德雷冷位相, 1998 年 6 月 -2000 年 8 月发生了长达两年以上的强拉尼娜事件;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发生拉印尼 8.7 级强震并伴随强烈海啸,导致 27 万人死亡; 2005 年 8 月 29 日 飓风卡特琳娜从墨西哥湾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2007 年爆发世界粮食危机; 2007 年 8 月发生强拉尼娜事件; 2008 年初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冰雪冻灾。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拷问整个世界:拉马德雷冷位相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参考文献 1.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强拉尼娜事件导致冰雪灾害 . 杨学祥 .  刊发时间: 2008-02-04 10:48:39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04/content_732105.htm 2. 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中国低温冻害频发 . 杨学祥 . 2008-2-28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5550 3.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26 ( 3 ) : 151 - 155 4. 魏松林 . 厄尔尼诺事件对黑龙江省低温洪涝灾害的影响及其预报 . 自然灾害学报 . 2001, 10(3): 79-86. 5. 张家诚 , 李文范 . 地学基本数据手册 . 北京 : 海洋出版社 , 1986. 186-188 6. 郭增建 . 海洋中和海洋边缘的巨震是调节气候的恒温器之一 . 西北地震学报 . 2002, 24(3): 287 7. 杨冬红,杨学祥。地震周期的数值估计。国际地震动态。 2005 ,( 12 ): 37-43 8. 杨冬红,杨学祥。“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全球强震和灾害。西北地震学报。 2006 , 28 ( 1 ): 95-96 9. 杨学祥 , 杨冬红 , 安刚 , 沈柏竹 . 连续 18 年“暖冬”终结的原因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2005, 35 ( sup1 ) : 137-140 10. 丁一汇 . 透视“大雪灾” . 日期: 2008-02-24 来源:文汇报,科技文摘。 http://wenhui.news365.com.cn/kjwz/200802/t20080224_1768467.htm 11. 湖南暴雪冻害可以预测的五大特征 . 杨学祥,杨冬红 . 2008-2-13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5393 12. 杨学祥 .  未来 30 年内低温冻害有可能频发 . 刊发时间: 2008-02-27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02/27/content_740049.htm 13. 杨学祥,杨冬红。五次世界经济长波与太平洋十年涛动。 2004-8-1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998 14. 杨学祥。关注预防大灾的粮油储备:气候突变与国家安全。 2004-7-15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34 15. 杨学祥。关注预防灾害的粮油储备:从崇祯大旱到三年自然灾害。 2004-7-16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850 16. 杨学祥 . 灾害天气导致粮食安全隐忧 . 2006-12-17 光明网论文发表交流中心。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1486 17. 杨学祥。粮食危机阴影笼罩全球:从石油争夺到粮食控制 . 2007-11-22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7-11/22/content_701187.htm 18. 世界市场不是中国的可靠粮仓:富国对穷国的掠夺? 杨学祥 . 2008-4-23 http://www.gmw.cn/03pindao/lunwen/show.asp?id=16410 19. 周秀骥 , 等 . 南极与全球气候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6. 32~39, 74~80, 81~85, 370~377, 43~50, 2, 12, 380~392, 104. 20. 杨学祥 . 厄尔尼诺事件产生的原因与验证 . 自然杂志 . 2004, 26 ( 3 ) : 151 - 155 21. 顾钢。德科考船测得南极海底有转冷趋势。 2008 年 4 月 25 日 ( 气象港 *20080425*kx10342* 朝霞 * 自科学网 - 资源环境 2008-4-24 来源:科技日报 ) 。 http://qxg.com.cn/n/?fc=ndcid=0nid=18502 22. 杨冬红,杨学祥。澳大利亚夏季大雪与南极海冰三个气候开关。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7 , 22 ( 5 ): 1680-1685 。 23. 丁一汇,张锦,徐影,宋亚芳。气候系统的演变及其预测。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 。 27 , 31 , 70 。 24. 杨学祥。灾害链规律不容忽视。文汇报。科技文摘专刊(第 683 期)。 2008 年 3 月 2 日 第五版。 http://whb.news365.com.cn/kjwz/200803/t20080302_1777631.htm 25. Schlumberger 。全球气候变化及能源 气温变化历史记录。 http://www.seed.slb.com/zh/scictr/watch/climate_change/change.htm 26. Mark Alpert (张涛译) . 飓风是怎样“炼”成的 . 《科学美国人》中文版 . 2005, (2): 11. 27. 奇云 . 2005 飓风将频频“造访 ”美国 . 大众科技报 . 2005 年 09 月 08 日 . http://www.cpst.net.cn/dzkjb/2005/0908/4%A3%AD1.htm 28. 杨学祥,杨冬红。“太平洋十年涛动”冷位相时期的全球飓风等灾害。海洋预报。 2006 , 23 ( 3 ): 30-35 29. 康杜娟 . 王会军 . 中国北方沙尘暴气候形势的年代际变化 。 中国科学 D 辑, 2005, 35 (11): 1096-1102 30. 杨冬红,杨学祥,刘财。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与全球低温。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 21 ( 3 ): 1023-1027 31. 杨冬红,杨学祥。流感世界大流行的气候特征。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3 ): 1-8 。 2007 年 8 月 22 日 发表,可查网址: http://qxg.com.cn/n/?fc=ndcid=43nid=14661 32. 杨冬红 , 杨学祥 . 潮汐和地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7 , 1 ( 4 ): 5-12 。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230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1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生态环境危急》连载之六十:沙尘暴起因
蒋高明 2012-3-1 00:35
蒋高明 沙尘暴频发要具备一定的气象因素,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和冷空气频繁。影响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是强风,是第一位的因素,风速变化与沙尘天气次数、沙尘释放量一致;而 影响起沙的最关键因子是春季源区近地面累积风速。在自然因素中,沙是第二位重要的原因。“风沙风沙”,风与沙是相辅相成的。沙尘天气的产生是风与沙共同作用的结果,其 中沙是内因、风是外因;有风无沙或有沙无风都不会产生沙尘暴。地面上沙子的裸露是近年来我国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这个因素主要来自人的地面破坏,即我们常说的土地荒 漠化。 在气候带上,我国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区,有面积115万平方公里,占总荒漠化土地的43.6%;半干旱区有97.18万平方公里,占36.9%。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面积之和约占 国家总土地荒漠化面积的80.5%, 即八成多的荒漠化发生在这类地区。亚湿润干旱区尚有荒漠化土地51.4万平方公里,占总荒漠化面积的19.5%。 产生荒漠化的原因无外乎天然和人为两种原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天灾”和“人祸”。客观地讲,近代发生的荒漠化,上面两个原因都是同时存在的,缺少其中之一形成不了荒 漠化。就自然的原因而讲,形成荒漠化的天气条件或者地质条件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干旱区中的戈壁的形成就是强风、干旱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国境内的八大沙 漠,就是这样形成的。这八大沙漠名单如下:乌兰布和沙漠(内蒙古)、狼山沙漠(内蒙古)、腾格里沙漠(内蒙古、甘肃、宁夏)、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柴达木盆地沙漠(青海)、 库姆达格沙漠(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新疆)。 今天出现的荒漠化大多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有关。我国荒漠化土地98.5%来自新疆、内蒙古、西藏、甘肃、青海、陕西、宁夏、河北8省(自治区),这里生态环境的特 点就是脆弱,人类的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叠加上短期气候振动的干旱少雨,加速了荒漠化进程。因此,目前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迅速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人为作用引起的 ,即“人祸”而非“天灾”。 让我们再从支持生态系统的六大环境因子的变化中分析一下荒漠化的成因。第一,光照并没有变化;第二, 温度正常波动;第三,氧气含量也没有变化;第四,二氧化碳增加部分 (从工业革命前的290 ppm 到目前的350 ppm), 但这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第五,水分虽有变化, 但总体雨量正常, 部分年份还会出现偏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是限制植物 生产的主要因子,但即使很严酷的环境,也会有天然植被分布,这是地球生物圈长期演化的结果。既然适合植物生长的气象条件仍然存在,那么植物的生长为什么一年不如一年呢 ?原因存在于:第六,土壤和矿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被人为中断了, 土壤损失严重。在草原上,植被所依托的土层充其量只有1米多厚(许多地方土层 不足10厘米),下面就是几百米厚的通体沙。很明显,这1米多厚的土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有草丛严严实实覆盖的时候,土层才不会被风吹走。一旦当保护土壤的草丛遭到破坏 ,土层就会变松动、活化,最终变成沙尘飞到北京,甚至飞越太平洋。 因此,我们不主张因天气的变坏而造成沙地草地退化。尽管有学者认为,全球变化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干旱化。为了说明这一点,不妨举两个事实:其一,在中国呼伦贝尔、 锡林郭勒盟的东部地区退化草原(高度小于20厘米)的对面,蒙古国的草原依然高度在1米左右,那里仍然有上万只的黄羊活动,而我们的黄羊只有几只。要是天气旱了,他们的草 应当更差才是,因为他们的位置还在我们的北面。其二,在中蒙、中俄10公里宽的边境线上,草原高度依然保留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高度。后面的例子有力地反驳如下两种观点:其 一,草长不起来是天旱造成的;其二,牲口不啃食草原,草原反而长不好!因为大家都知道,边境线上是没有牲口压力的。 “人进沙退”还是“人退沙退” 上世纪五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当时的国人豪情满怀,挥动铁锹做出了人类征服沙漠的壮举。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 外(花费了大量金钱建立的治理模式),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得强大,今天沙尘暴的猖獗正说明了这一点。事实是,虽然我们一直在与沙漠化做斗争,但遗憾的是,土地 沙化速度不但没有得到遏制,而且呈加速的趋势。怎样做才最有效?这需要更多的学者与政府部门认真研究。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正在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 ,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个人分类: 环保呐喊|4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0214:蓝天 阳光 风大 寒冷 PM2.5低 空气质量优秀
热度 2 liuli66 2012-2-14 08:31
以上为个人观察和感觉。 以下来自今天新京报。 本报讯(记者金煜)回暖几天后,冷空气从昨夜开始又来敲北京的门。今天风向主要都来自北边和东边,风力可达三四级,吹走了雾霾,也吹低了体感气温,今日出门,还是要多注意保暖。   昨天虽然都是乌云遮天的,光照很弱,但裹在云层下的城市,气温倒并没有太低,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还是达到了4.8℃,出现了一点雾霾,空气质量并不太好。   昨天夜里开始,一股冷空气快速南下到达北京,带来了三四级北风。冷空气会在今天和今后几天继续影响北京。白天多吹偏北风和偏东风,先是三四级,继而转小变成二三级,北风大时会吹散云层,让天空放晴,但到晚些时候,随着风力减弱,又会重新变成多云天。夜间保持多云间阴的天气,偏东风转偏北风。   今天的最高气温预计在4℃左右,但风力大的时候,体感温度会明显下降,夜间最低气温-6℃。   未来几天,冷空气还会频繁造访北京,北风不断,在带来好空气的同时,也会令气温回落。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2-02/14/content_317324.htm?div=-1
个人分类: 杂感|755 次阅读|5 个评论
广州发布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关注春节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2-1-23 11:50
广州发布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3日02:24 金羊网-新快报 寒冷天气挡不住广州市民逛花街的热情。新快报记者陈昆仑/摄   已发布寒冷橙色预警信号,天气小雨转阴天   ■新快报讯记者曹洪梅报道   昨天广州可谓是冷到了极致,冷雨飘落不停,北风阵阵吹来,市民普遍感觉寒冷。目前,强冷空气正在影响广东。   为什么大过年的,雨水也来凑热闹?据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林良勋介绍,目前在华南地区上空吹的是西南气流,有一种回南天的感觉,尽管温度较低,但空气较为潮湿,为后期雨水提供了水汽条件;随着冷空气影响广东,南北出现差异,南边吹南风,北边吹北风,南北冷暖空气的对峙为降水提供了支持,由于冷暖空气长时间在广东上空维持对峙状态,因此雨水也将持续出现。   广州天气(寒冷橙色预警信号)   今天小雨转阴天   气温5℃~8℃   相对湿度80%~95%   吹3-4级的偏北风   明天阴天转小雨   气温5℃~7℃   相对湿度75%~95%   吹3-4级的偏北风 http://news.sina.com.cn/c/2012-01-23/022423839498.shtml 2012年1月潮汐组合:7-9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2011-12-20 05:52 2012年1月潮汐组合:7-9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杨学祥 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2012年8月-9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2年3月-7月,2012年10-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2年1月是上半年第1个弱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变小。今年冬春弱潮汐在前,强潮汐在后,后期较冷,时间延长,有利于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A:2012年1月1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3日为月亮远地潮,比近地潮强度减少35%;2011年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变化达到最小值。 潮汐组合B:2012年1月9日为日月大潮,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221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月16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8日为月亮近地潮,1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1度,三者两两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月23日为日月大潮,2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2930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月2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度,2012年1月31日为上弦,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本文引用地址: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2012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77 次阅读|0 个评论
2012年1月潮汐组合:7-9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杨学祥 2011-12-20 05:52
2012 年 1 月潮汐组合: 7-9 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杨学祥 2011 年 12 月至 2012 年 2 月, 2012 年 8 月 -9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 3 天,为弱潮汐时期。 2012 年 3 月 -7 月, 2012 年 10-12 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 3 天,为强潮汐时期。 2012 年 1 月是上半年第 1 个弱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变小。今年冬春弱潮汐在前,强潮汐在后,后期较冷,时间延长,有利于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 A : 2012 年 1 月 1 日 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 11 月 3 日 为月亮远地潮,比近地潮强度减少 35% ; 2011 年 12 月 30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2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变化达到最小值。 潮汐组合 B : 2012 年 1 月 9 日 为日月大潮, 7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 22.3221 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C : 1 月 16 日 为日月小潮(下弦), 18 日为月亮近地潮, 14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1 度,三者两两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 D : 1 月 23 日 为日月大潮, 20 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 22.2930 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 E : 1 月 27 日 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 0.0002 度, 2012 年 1 月 31 日 为上弦,日月小潮,两者弱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个人分类: 潮汐预警|40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月食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杨学祥 2011-12-12 03:02
月食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杨学祥 潮汐组合B:2011年12月10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1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火山12月9日喷发。依据县火山观测站数据,这是这座火山今年第897次喷发,也是它连续第三年创下最高年喷发次数。 12月10日北京时间19时33分,北京晧月当空,月全食大戏开始上演。据介绍,这是继2001年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 以此同时,当地时间10日晚7点47分(北京时间11日上午9点47分),墨西哥西南部的格雷罗州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 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11日发生里氏5.8级地震。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格林尼治时间11日9时54分(北京时间11日17时54分)发生里氏6.2级地震。 13日开始,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降温4~8℃;华北东北降温6~10℃,伴有4~5级风。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有小到中雪。 相关新闻: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华北东北降温6至1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1日18:27 中国天气网 微博 12月11日20时至12日20时全国最低气温预报图   南部海域有大风   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一 重要天气   1.南部海域有大风   11日夜间至12日,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东北风。   2.较强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   13日开始,将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降温4~8℃;华北东北降温6~10℃,伴有4~5级风。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大部有小到中雪。   二 未来三天具体预报   11日20时至12日20时,黑龙江东部、青藏高原东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四川中南部、云南、贵州西部、西藏东南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贵州西北部局部有冻雨或雨夹雪;内蒙古中部、山东半岛等地有4~6级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中部和西南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10级的东北风。   12 日20时至13日20时,新疆西北部和沿天山附近、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部、西藏东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局部有中雪;四川东南部、云南中南部、浙江东南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内蒙古中东部、华北北部、山东半岛东部等地有4~6级风;台湾海峡将有7~8级、阵风9级的东北风,巴士海峡、南海东北部和中部海域将有7~8级减弱为6~7级的东北风,南海西南部海域将有7~8级减弱为6~7级的旋转风。   13 日20时至14日20时,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地区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有小雪或雨夹雪,其中,黑龙江东部有中雪,局地大雪;西南地区东部、湖北、湖南北部、浙江、福建东部、台湾等地有小雨或阵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等地有4~6级风;东海南部海域、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将有5~7级、阵风8级的东北风。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1/1211/70955.html 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发生6.2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1日19:35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格林尼治时间11日9时54分(北京时间11日17时54分)发生里氏6.2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w/2011-12-11/193523614152.shtml 2011年12月潮汐组合:22-27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2011-10-21 06:38 2011年12月潮汐组合:22-27日冷空气活动较强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2012年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2011年8月-11月,2012年2-3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是下半年第1个弱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11月变小。今年冬季弱潮汐在前,强潮汐在后,后期较冷,时间延长,有利于出现倒春寒。 潮汐组合A:2011年12月2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1月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0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2月10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1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2月18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3度,两者强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有利于拉尼娜发展。 潮汐组合D:12月25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南纬22.3316度,22日月亮在近地点。三者弱叠加,两两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深圳气象台气象专家陈潜预计,今年冬天深圳的确有可能迎来冷冬,而且持续时间比往年略长。但今年10月开始,深圳陆续有南下冷空气入侵,强度、频率都会上升。从目前数据来看,10-12月之间主要有六次较明显冷空气过程,其中出现在12月22日-27日比较强。22-25日是12月最强的潮汐组合,由此可见,强潮汐组合的作用不可忽视。 潮汐组合E:12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2度,2012年1月1日为上弦,日月小潮,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大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较集中,相互作用增强,可激发极端事件发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99225 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发生6.2级地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11日19:35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南大西洋南桑德韦奇群岛格林尼治时间11日9时54分(北京时间11日17时54分)发生里氏6.2级地震。 http://news.sina.com.cn/w/2011-12-11/193523614152.shtml 强潮汐激发火山和地震活动:最强潮汐发生在日食和月食 2011-12-11 14:15 强潮汐激发火山和地震活动:最强潮汐发生在日食和月食 杨学祥 现代研究表明,强潮汐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在日食和月食发生时,日、地、月连成一线,太阳潮和月亮潮相互加强,形成最强潮汐。 12月10日北京时间19时33分,北京晧月当空,月全食大戏开始上演。据介绍,这是继2001年之后,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一次月全食。以此同时,当地时间10日晚7点47分(北京时间11日上午9点47分),墨西哥西南部的格雷罗州发生里氏6.7级强烈地震。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11日发生里氏5.8级地震。 潮汐组合B:2011年12月10日为日月大潮,1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大值北纬22.3315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韩延本,陈震,乔琪源。强潮汐激发地震火山活动的新证据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4):616~621。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7342 日本樱岛火山三年连续高频次喷发是地应力增强表现 2011-12-10 07:37 日本樱岛火山三年连续高频次喷发是地应力增强表现 杨学祥 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火山9日喷发。依据县火山观测站数据,这是这座火山今年第897次喷发,也是它连续第三年创下最高年喷发次数。 2009-2011年樱岛火山连续喷发与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9级地震有构造活动上的相关关系,都是日本地应力增强的表现。 2009年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2010年发生了最强拉尼娜事件,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重返太平洋。密集的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导致东西太平洋海面高度反向震荡,激发地震火山活动。 下次厄尔尼诺事件值得关注:2012年、2015年和2018年可能发生厄尔尼诺事件,2013-2014年和2016-2017年可能发生拉尼娜事件。预计2013-2014年的拉尼娜事件非常强烈。2004-2018年全球进入特大地震频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16840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7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美国暴雪之后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1-7 09:45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美国暴雪之后 已有 20 次阅读 2011-11-6 13:40 | 个人分类: 科技评论 | 系统分类: 科技 | 降温 , 美国 , 冷空气 0 冷空气来袭未来三天将持续降温 最低温仅10度 来源: 2011-11-06 11:35:23 已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 | 挑战编辑部 | 复制链接 | 新闻报料 | 青岛新闻网 青岛新闻网11月6日讯 作为岛城先锋创建活动中青岛市气象局的工作重点,访谈类栏目《气象万千随我行》将于每周日8:30分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首播,同时在青岛新闻网发布访谈实录。在每一期节目中,青岛市气象局的气象专家,将会就新近发生的国内外气象事件、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与听众朋友探讨交流。同时,专家们也会提供未来一周的天气趋势 ,并就即将 出现的天气情况向听众朋友提供生产生活方面的建议。 11月6日 《气象万千随我行》第六十七期访谈实录 主持人:坐看风起云涌,笑谈气象万千。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青岛电台新闻频道每周日上午8:30分播出的《气象万千随我行》,我是李默。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关注一下近期的热点天气事件: 近日美国东北部遭受罕见的暴风雪袭击,积雪最深处达80多厘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回到我国国内来看,本周多个地方也出现了降雪过程,其中新疆的乌鲁木齐和西藏的拉萨都降下了这个冬季的第一场雪。 另外,本周我国中东部地区维持着大雾天气,多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出现了能见度小于200米的大雾。 国内外的这些热点气象事件都造成了哪些影响,事件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请到了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王建林,来和大家一起解读天气事件。王科长,您好。 王建林: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 节目一开始,我们先来关注美国的暴风雪。就像刚刚提到的那样,近日美国东北部遭受了罕见的暴风雪袭击,造成了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这方面的情况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王建林:好的。10月29日,大雪降临美国东北部地区。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达到了25厘米,能没过脚踝了;但这样的积雪并不是最多的,在马萨诸塞州的一座城镇里,积雪厚度达到了80多厘米;新罕布什尔州个别城镇的积雪厚度也将近80厘米。 主持人:对我们成年人来说,80多厘米的积雪也快要没过大腿了,大家可以想象得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应该说,美国这次降雪的量是非常大的,那么从降雪时间上来看,这次10月末的降雪,算不算是最早出现的呢? 王建林:这的确是美国几十年中经历的最早的一次的降雪,而且这场雪还打破了多项纪录,甚至超过了百年的气象纪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纽约中央公园自100多年前开始记录气象以来,10月份降雪先前仅出现过3次,而今年的这次10月降雪创下了纽约当局自1869年以来10月降雪的最大记录。 主持人:嗯,1869年以来10月份最大的一场降雪, 这么罕见的暴风雪肯定造成了很大的灾难。 王建林:的确这样。这场暴风雪让美国东北部的多个州进入紧急状态,数百所学校停课,许多城市的万圣节活动被迫推迟,并且导致了320万户家庭断电。另外,刚刚我们提到的宾夕法尼亚州等地方还因为暴风雪出现了人员伤亡的报告。 主持人:出现人员伤亡的事情总是让人心痛的。除此之外,这场暴风雪还给哪些方面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王建林:这场暴风雪还导致美国东岸部分地区交通中断。像费城国际机场、肯尼迪国际机场等机场的大量航班被延误长达数小时,至少有1000趟次航班被迫取消。暴风雪甚至导致新泽西州的机场一度关闭。 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出现飞机延误、取消的情况,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旅客滞留现象,耽误了很多旅客的行程。 主持人:这场暴风雪一定给美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到我们国内来看,这一周我国也有地方下雪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建林: 受冷空气影响,10月29日新疆北部地区出现了明显的雨雪天气,北疆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多在10毫米以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疆的乌鲁木齐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的初雪。与降雪同行的还有降温,30日早上5点乌鲁木齐的气温降到了-1℃,这也是今年下半年以来那儿的气温首次跌到0℃以下。 主持人:在不造成雪灾的前提下,每年第一场降雪的出现总是让人欣喜的,这个周还有没有哪些地方落下初雪呢? 王建林:有的,不仅是乌鲁木齐,本周拉萨也降落了初雪。拉萨的降雪要比乌鲁木齐来得稍晚些,出现在11月1日凌晨。虽然持续时间不长,过程降水量也不大,但拉萨周围的群山都披上了一层白色。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雪白的群山,雪白的云朵,蓝蓝的天空,这样的场景是多么得赏心悦目,这样的风光也让到拉萨旅游的人们多了一个以雪山为背景拍照留念的机会。 主持人:王科长,刚刚我们说到的降雪出现在我国的西部地区。 对于我们国家的其他地方来说,本周有哪些主要的天气现象呢? 王建林:在上个月末,我国东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维持着轻雾或大雾天气,部分地区大雾垂直厚度超过400米。 主持人:大雾这个话题我们在之前的节目中关注过很多次,特别是在10月份的那几次节目中。那么,现在进入11月份了,大雾天气还在持续吗? 王建林:是的。像11月的这头几天,江苏的大部分地区就再次出现了大雾天气,局部出现了能见度在100米以内的浓雾。 主持人:大雾天气的出现,自然会再次对交通带来影响。具体的影响都有哪些呢? 王建林:大雾天气使我们刚刚提到的这些地区的航运、公路、铁路交通受阻。比方说,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这5个省的局部路段就因为能见度低,实施了道路封闭。另外,多地的航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延误,像首都机场就有163架次航班因为雾气太重而一度取消。 主持人:大雾不仅对交通出行有影响,近日还有报道称,持续的大雾导致北京整个10月份的空气质量仅有19天达标。应该说大雾天气下,空气质量也是明显下降了。 王建林:是这样的。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我们现在说到“雾”的时候,经常和“霾”结合在一起。像我们青岛,在10月26~31日,就连续六天出现了雾霾天气。应该说,随着城市的发展,霾出现的次数和频率也是越来越多了。 主持人:是的,“雾霾”这个词现在的确是经常出现。单从字面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天气下,除了雾以外还有霾,这两种天气现象是共同存在的。 王建林:是的。雾和霾,都能使能见度降低,但是二者成因不同。雾主要是因为水汽凝结,形成能见度降低的现象;而霾主要是因为工业生产出现了大量的微粒、浮尘,使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主持人: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区分雾和霾吗? 王建林:应该说,有时候很难清晰地划分雾和霾。大家可以简单地从色彩来判断。雾主要是偏白色的,而霾因为成分不一样,有时候可能会有偏黄或者灰红色。另外,雾或是霾出现的时候,空气湿度是不一样的。出雾的时候空气湿度较高,在90%以上;而出霾的时候空气湿度要小一些,一般在80%以下。 主持人:其实一般来说,我们出行时不需要对雾或是霾区分的很清楚,但我们要注意到它们对能见度的影响,以及对我们自身健康的影响。 王建林:是的。在雾霾天气出行时,大家要特别关注路况,注意行车安全。行车时应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车辆间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避让停车的准备。 此外,晨练应该避开有雾的天气。我们都知道,雾气笼罩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空气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大家在雾霾天气里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如果雾气或是雾霾比较重的话,戴口罩外出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老人和小朋友,这会对我们的健康有利。 主持人:您现在正在收听的是《气象万千随我行》。大家可以通过发送短信,参与我们的讨论,我们的短信平台是0532-88885858。另外,您也可以进入青岛新闻广播的新浪微博给我们留言。如果您对身边的天气现象有疑问或是有需要气象专家解答的问题,都可以联系我们。今天做客栏目的嘉宾是青岛市气象台预报科科长王建林。王科长,上周我们介绍过,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受到了三股冷空气影响,那么这个星期,新的冷空气都对我国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王建林:近期我国北方地区冷空气活动频繁,但强度都比较弱。具体到本周来说,11月2日,一股新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我国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等地迎来了明显降水。在冷空气和阴雨天气的共同相伴之下,3日早晨,西北、华北出现降温,特别是甘肃、青海北部和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一带。随着冷空气逐渐东移,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出现降水天气过程,局部地区雨量较大。 主持人:对我们青岛来说,本周也是有降雨出现的,应该也是受到这股冷空气的影响吧。 王建林:是的。这次降雨是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的。从3号夜间逐渐产生降水,5号逐渐结束,其中4号夜间的降雨相对比较明显。这次降雨整体是小雨量级,局部地区出现了中雨,像莱西的姜山出现了19.4毫米的降水。 主持人:虽然说本周有雨水出现,也有弱冷空气影响,但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往年这个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冷了,但是今年的情况不一样,应该说这个周都算是比较暖和的。 王建林:是的。这个周,我市的平均气温在16度左右,与常年相比高了3度左右。之所以出现气温偏高的情况,主要与冷空气影响位置偏北,对我市影响不大,以及副热带高压的位置有关。 主持人:那么展望下一周来看,天气还会是比较暖和的吗?下周岛城的整体天气走势如何呢? 王建林:从形势分析来看,未来一周,我市将受到三股冷空气的影响,分别出现在8号、10号和 13号。下周我市的天空状况前期以晴间多云为主,后期以多云天气为主。冷空气影响期间,局部地区有阵雨。风向以偏北风为主,风力4级左右,不会出现大雾天气。未来一周的温度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当中,尤其是最高温度,市区最高温会逐渐降到15度左右,郊区会降到13度左右;最低气温方面,市区在8度左右,郊区在5度左右。 主持人:看来下周的气温要走起下坡路了,也提醒大家要注意天气变化,适时添衣保暖。其实现在这个时候气温下降是大势所趋,毕竟从下周开始,我们都要进入到“立冬”节气当中了。 王建林:是的。一说到“冬”,大家自然会联想到冷。人们常以凛冽的北风、寒冷的霜雪,作为冬天的象征。“立冬”就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今年的“立冬”出现在11月8日,下周二。 单从字面来看,“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了,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立冬”时节,我国各地的气候和农事是有很大差别的。 主持人:这个倒是很容易理解,毕竟我国疆土面积广大,各地气候各异。像我了解的东北地区,现在就应该是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了。王科长,我国的其他地区,现在都有着哪些特点呢? 王建林:除了你刚刚说的东北地区之外,我们由北向南来看看。现在的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了;而江南地区现在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移栽油菜;再往南看,华南地区现在处在“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应该说,这些地区因为气温、气候的不同,农事活动也是各不相同的。 主持人:这么说来,把“立冬”这天作为我国各地冬季的开始并不合适。 王建林:是的,所以在气候学上是以气温来划分季节的。只有当连续5天的日滑动平均气温低于10℃,才算作是进入冬季了。这样也比较切合当时当地的物候景观。 主持人:按照这样的温度划分,我们青岛一般会在什么时候进入冬季呢? 王建林:从我市全市来看,入冬时间有北部早、南部晚的特点,前后相差了10天左右的时间。北部内陆地区一般在10月末入冬;南部沿海地区大多在11月上旬入冬;我们青岛市区入冬时间最晚,通常在11月上旬的后期入冬。 主持人:那么今年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是可能提前入冬呢?还是推后呢? 王建林:今年到目前来看,我市的深秋还是比较暖和的。刚刚也介绍过,未来一周的冷空气不是很强,所以今年岛城入冬的脚步来得要稍迟一些。 主持人:其实不管是早还是晚,11月份我们终将从秋季迈入到冬季。在这个月里,会出现两个季节。 王建林:是的。在青岛,11月份正是季节转换的时节,温度变化剧烈,温差加大,平均气温会从10℃以上逐渐下降到5℃左右。当有冷空气影响时,往往伴有很强的降温和大风天气,“一场雨一场寒”的感受更加明显,稍不注意就容易受凉,所以提醒听众朋友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加衣服,防寒保暖。 主持人:这个由深秋向初冬过渡的11月份,温度的起伏变化是非常大的,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景色非常美的季节。 王建林:是这样的,现在正是欣赏红叶、欣赏落叶的大好季节,要在我市饱览这样的美景,大家可以先到郊外观赏,再回到市区来欣赏。 主持人:这话怎么理解呢? 王建林:一般来说,10月中下旬开始,崂山这样的地方就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与郊区相比,我市市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更加明显,秋天进城的脚步就要迟缓一些了。当山里的叶子快要落光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当中才刚刚焕发出浓烈的秋色。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八大关景区了,明黄的银杏、猩红的枫叶,即使散落到地上,景色都是令人心醉的。 主持人:的确是这样,即使叶子落到了地上,也别有一番景致,如此的美景也吸引着大家每年都去拍照留念。 王建林:是的,深秋的青岛,落叶的树木还是比较多的。从10月末开始,垂柳就会落叶了;我们现在所处的11月上旬,紫丁香和毛白杨会落叶;到了11月中旬,刺槐和合欢落叶;11月下旬法国梧桐落叶。虽然说叶子落下让人有一些惋惜,但是树叶随风而起,纷纷扬扬的飘落,也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主持人:是的,大自然的规律也让我们有了欣赏另一种美景的机会。感谢王科长的介绍,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儿了。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气象信息,可以关注新闻频道在每天早7点30分和上午、下午的每个整点与气象台预报员进行的直播连线,在连线过程中,预报员会把第一手的气象信息播报给大家。另外您也可以拨打电话12121或是定制气象短信,都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天气资讯。节目的最后再次感谢王科长做客《气象万千随我行》节目,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我是李默,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会。 http://www.qingdaonews.com/gb/content/2011-11/06/content_8999107.htm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32277.shtml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2011-10-31 06:32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在纽约中央公园,人行道的积雪已经超过7厘米。   当地时间10月29日,美国东海岸遭遇罕见十月大雪。罕见的提前降雪已致美国东海岸数百万人断电,纽约州有超过20万人断电。 今年冷冬提前出现: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 杨学祥 由于2011年8月拉尼娜现象的重现,国内外气象部门纷纷预测了今年的冷冬。很多网友询问最冷时间是在前、中、后哪一段? 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为弱潮汐时期,我的初步判断为前期暖,后期冷,时间较长,有利于倒春寒发生。因为按照惯例冬季为12月至次年的2月,与实际的入冬时间有出入。 美国10月的暴雪为我们揭开了谜团:今年冷冬提前出现,我们必须做好预防准备。 冷冬都出现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的厄尔尼诺事件和拉尼娜事件前后,太阳黑子谷值年出现极寒,太阳黑子峰值年出现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一般发生在强潮汐时期。 2000-2030年为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201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2010年5月消失,8月重现,预计在11月结束,2009年为太阳黑子异常低的谷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和海啸,这些条件有利于冷冬的发生。由于2011年8-11月为强潮汐时期,美国10月暴雪表明冷冬提前出现。 根据近年的观测记录,美国暴雪是中国暴雪的前兆。中国冷冬可能在11月至12月初发生,11月末到12月初有发生严重低温冻害的可能性很大。希望有关部门关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502894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320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冷空气频繁来袭内蒙古
热度 2 杨学祥 2011-11-5 12:55
冷空气频繁来袭内蒙古 (2011-11-02 11:39:48) 转载 var $tag='降温,降雪,冷空气,呼伦贝尔,休闲'; var $tag_code='23996a7568eef8c6a9d9b222a8970543'; var $r_quote_bligid='49a4812e0102dvso'; var $worldcup='0'; var $worldcupball='0'; 分类: 图说天下 11月2日清晨,内蒙古牙克石市街头,市民全副武装在刺骨的寒风中出行。当日,呼伦贝尔气象台介绍,根河市、图里河地区最高气温0度,最低气温将降至零下19度。 从10月31日起,有一股冷空气影响内蒙古天气。气温下降6~8摄氏度,个别地区气温下降8~10摄氏度。其中呼伦贝尔普遍降雪,尤其是林区普大雪,11月1日,满归降雪持续一整天,积雪深度达18厘米。为了安全起见,当地政府封闭了唯一的公路,唯一的铁路运行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中央气象台消息,昨天5时至今天5时,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东北部、青海东南部、四川西北部降雪1-5毫米。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2日)开始有一股新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将会下降3-6℃,中东部大部地区将会迎来一次降水过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4812e0102dvso.html?tj=1
个人分类: 备忘录|1551 次阅读|3 个评论
冬天一早晨的忧伤
fengzhigu123 2011-10-31 09:05
(我有的忧伤,并不意味我不乐观的生活 ——献给冬天一早晨的忧伤) 整整一个早晨坐在电脑面前沉默 等待冷空气在墙外逐渐脱离真实 我坐在电脑的面前(或者电脑坐在我的面前) 一只思想的苍蝇在冬天飞翔 ——我们热烈的互问平安 宁静象征平和的同时映射一种孤独 我坐在孤独光影下的阴暗中 仿佛就是昨天,仿佛就是前一刻 我热烈的开心,直到这一刻 热情瞬间凝结,呃,我知道 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开始忧伤 为一只不能受孕的蚂蚁 为一只独自飞翔的苍鹰 是为我不能怀抱的昨天 还是为我破碎、些小的灵魂 哦,或者什么都不是 只是为我基因里面那么一只独特因子的忧伤。
个人分类: 诗流成河|28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关注10月最强潮汐组合
热度 1 杨学祥 2011-10-27 12:56
新一股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 局地降温可达10℃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0月27日08:27 中国新闻网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图据中央气象台网站   中新网10月27日电 中央气象台最新天气预报显示,29日起,一股中等强度的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中国北方地区,带来4~6℃、局部地区8~10℃的降温,与此同时,西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有降雨。   最新气象监测资料显示,昨日凌晨至今日凌晨,内蒙古中部、华北西北部部分地区出现小雪或雨夹雪,吉林东部及华北南部、山西南部、陕西南部等地出现小雨。受雨雪天气影响地区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降温。   预计今天,北方的雨雪天气将主要“围攻”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南部,降水量级为小雨(雪)或雨夹雪。   由于目前正值秋冬转换之际,冷空气的活动愈加频繁,其威力和影响也愈来愈大,早晚气温较低,朋友们需格外注意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气温骤降引发感冒等呼吸系统的疾病。   另一方面,南方地区今日将出现大范围降水天气,除江南东部、华南东部外,大部地区都将被雨水覆盖。未来24小时,西南地区、江汉、黄淮南部、江淮大部、江南中西部、华南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或阵雨,其中,贵州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   27~29日,西南地区大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淮南部、华南西部等地自西向东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其中,贵州中南部、云南南部、湖南西部、广西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雨(25~40毫米)。 http://news.sina.com.cn/c/2011-10-27/082723369975.shtml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空气临近 我国大部将明显降温降雨:关注10月潮汐组合
杨学祥 2011-10-11 13:32
冷空气临近 我国大部将明显降温降雨 【字体: 大 中 小 】 2011-10-11 07:00:50 来源: 中国天气网 中国天气网讯 9日开始,一股冷空气由新疆进入影响我国。预计12日至15日,我国大部地区都将受到该股冷空气影响,中东部地区将先后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 受冷空气影响,昨天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大风降温,据气象资料显示,10日14时,新疆南部和东部、青海西北部、甘肃西部等地与前一天同时次相比普遍降温4~8℃,新疆东部局地降温幅度达到了10℃或以上。像新疆的巴里坤就出现了13℃的剧烈降温,降温后只有2℃。 另外,新疆北部地区出现雨雪,部分地区降水量达到10毫米以上,昭苏出现今年下半年来的第一场雪。10日05时至11日05时,新疆北部的雨雪天气明显增多,阿勒泰等地有降雪出现。其中今天凌晨,天池和巴音布鲁克等地观测到有降雪出现。 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还将继续给新疆地区带来大风降温及降水,并逐步向东扩展,影响到内蒙古及华北地区。11~13日,受冷空气影响,新疆东北部、内蒙古、西北中东部偏北地区、华北中北部、东北中西部等地气温将先后下降4~8℃,局地降温幅度达10℃,上述部分地区并伴有4~6级偏北风。 其中今天,西北地区中东部、内蒙古西部、华北中西部等地有小到中雨,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有4~6级风。 明天起,冷空气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大部地区,至15日前,我国中东部地区先后有小雨、部分地区中雨、江南部分地区大到暴雨天气过程。 13日开始,气温也将大范围下降,最高气温25℃和30℃或以上的区域将明显减小。冷空气的到来也将驱散近日盘踞在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雾霾,不过,降雨降温也将带来一定影响,提醒市民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降雨或对出行带来影响,注意交通安全。 14-16日,华南中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寒露风天气;15日前后,陕西中北部、山西中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提醒北方农区利用晴好天气加快秋收进度;北方冬麦区和长江流域油菜产区及时抢墒、抢时播种;南方晚稻产区加强稻田水肥管理。 【热点新闻】 新疆迎来雨雪降温天气 乌鲁木齐气温创新低 新疆昭苏地区迎来今冬首场大雪(组图) 汛期降水偏多 青海湖面积达近11年来最大 青海南部雨雪交加 交通畜牧业再受考验 编辑:鹃子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天气网”。 http://www.weather.com.cn/news/1512960.shtml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2011-9-20 15:17 2011年10月潮汐组合:强潮汐持续 杨学祥 2011年6-7月和12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超过3天,为弱潮汐时期。8月末至11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10月是下半年第三个强潮汐月,潮汐强度相对9月变小。 潮汐组合A:2011年10月4日为日月小潮(上弦),潮汐强度小,10月2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4724度,两者强叠加,地球扁率变小,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B:2011年10月12日为日月大潮,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1度,两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C:10月20日为日月小潮(下弦),17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2.3948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幅度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潮汐组合D:10月27日为日月大潮,24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3度,26日月亮在近地点。两两强叠加,三者弱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地球扁率变大,地球自转变慢,不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E:10月30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2.3624度,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88405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4179 次阅读|0 个评论
冷空气东移影响北方地区 局部有沙尘暴和潮汐组合对比
杨学祥 2011-5-18 13:19
冷空气东移影响北方地区 局部有沙尘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8日07:11 中国天气网 5月18日08时~5月19日08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   中国天气网讯 16日夜间,一股冷空气进入新疆后,继续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其他地区。受其影响,今明两天(18日~19日),北方地区将出现东西降雨中部风沙的局面,局地有沙尘暴。    东北地区与新疆降雨明显 需防范强对流天气   16日夜间,一股冷空气进入新疆,已经给北疆地区带来了降雨降温天气,据气象资料统计显示,17日05时-18日05时,北疆大部地区出现明显降水,普遍为小到中雨,最大降水量出现在精河县,达到17毫米。出降水外,北疆地区降温也非常明显,大部地区18日05时较前日同一时次降温3~6℃,局地降温更是达到10℃。   中央气象台预计今明天,北方的降水主要出现在东西两头的新疆和东北地区,其中,新疆天山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东北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专家提醒要注意防范地质灾害以及局地强降雨、短时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局部地区的雨量较大,可能加重前期东北局部地区土壤持续过湿的情况,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建议各地注意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洪涝灾害;做好农田的排涝工作,防止作物受淹。    甘肃内蒙古等地再迎大风沙尘   冷空气东移过程中,还将给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带来大风沙尘天气。   据气象资料显示,17日新疆、内蒙古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其中16日夜间至17日白天,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境内出现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山前极大风速17.7米/秒,风力达7级;山后极大风速达23.8米/秒,风力达9级,并伴有沙尘天气,能见度较低。   预计未来三天,受冷空气影响,北方大部地区将先后有4~6级风。南疆盆地、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宁夏、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局地有沙尘暴。   由于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大风沙尘天气较多,专家提醒民众做好防风防沙工作,防范较低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农牧民朋友应注意观察大田幼苗的损伤程度,必要时及时进行补播补种。 http://weather.news.sina.com.cn/news/2011/0518/65007.html 2011年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2011-4-11 16:11 2011年5月潮汐组合: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 杨学祥 2011年1-5月,月亮近地潮和日月大潮的间隔时间不超过3天,为强潮汐时期。2011年5月是第五个强潮汐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地球转速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容易激发突发事件。 潮汐组合A:2011年5月3日为日月大潮,潮汐强度较大,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北纬23.42129度,两者弱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强,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潮汐组合B:2011年5月11日为上弦,日月小潮,13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小值北纬0.00056度,两者叠加,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大。 潮汐组合C:5月15日为月亮近地潮,17日为日月大潮,19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最大值南纬23.40006度, 三者两两强叠加,潮汐南北震荡较大,地球扁率变小,地球自转变快,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可激发地震火山活动和冷空气活动。 潮汐组合D:5月25日为日月小潮(下弦),26日月亮赤纬角达到极小值北纬0.0000度。两者强叠加,潮汐强度变弱,赤道和两极潮汐变化较大。 本月天文奇点相对集中,潮汐组合个数减少,变化幅度增大,容易激发突发事件。日月大潮向月亮赤纬角最大值靠近,有利于厄尔尼诺发展和地球自转加速,可激发冷空气活动和地震火山活动。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77do=blogid=431937
个人分类: 科技点评|2384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