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研究生招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民办高校首次获研究生招生资格
longtuteng 2011-10-17 08:48
参与2012年研究生招生的院校中将首次出现民办高校。记者昨天获悉,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此举标志着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 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分布在北京、河北、陕西等省市,其中,北京城市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介绍,今年初,教育部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要求各院校开设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 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北京城市学院申报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最终获得2012年研招资格。 刘林介绍,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0人,主要面向北京市已在社会工作部门,特别是社区工作的人员。由于该项目侧重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对考生的工作经历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考生须工作1年以上,如应届本科生则需具有600小时的社会工作经历, 并有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才有资格报考。 考生除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外,还将参与学校与北京社工委联合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该项目将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设置弹性学制,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年完成学业。同时,学校将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除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将聘请部分社会专业人员、社区干部等担任实习导师,为学生提供实操指导,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据悉,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11月启动,首批研究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 参与2012年研究生招生的院校中将首次出现民办高校。记者昨天获悉,包括北京城市学院在内的5所民办高校已通过教育部审批,正式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办高校首次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此举标志着民办高校学历培养层次进一步提升,打破了过去研究生招生由公办高校、科研院所独家垄断的局面。 首批获得研究生招生资格的民办高校分布在北京、河北、陕西等省市,其中,北京城市学院是北京地区唯一入选的民办高校。北京城市学院院长刘林介绍,今年初,教育部启动了“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试点,要求各院校开设一批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培养项目。 结合北京实际情况,北京城市学院申报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项目,经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评审,最终获得2012年研招资格。 刘林介绍,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计划招生30人,主要面向北京市已在社会工作部门,特别是社区工作的人员。由于该项目侧重社会工作和实践管理能力培养,对考生的工作经历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考生须工作1年以上,如应届本科生则需具有600小时的社会工作经历, 并有相关单位出具的证明才有资格报考。 考生除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外,还将参与学校与北京社工委联合组织的复试,择优录取。该项目将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设置弹性学制,考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3年完成学业。同时,学校将采取“理论+实习”的双导师制,除学校的专业教师,还将聘请部分社会专业人员、社区干部等担任实习导师,为学生提供实操指导,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据悉,民办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将于11月启动,首批研究生将于明年9月入学。
21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wangyunwu 2011-9-28 21:07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教育学科为省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及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具有教授8名、研究生导师16人(不含兼职),承担有2项国家级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5项、教育部一般项目及省级课题6项;主持建设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门省精品课程,先后获8项全国多媒体教学软件奖和全国多媒体课件奖(2008年获特等奖1项),获6项省级和全国电视大赛奖,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精品教材。 本硕士点具有研究生招生规模大、培养质量高、学术气氛活跃、研究生科研成果多、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好的优势。每年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30多名,招收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多名,面向各学科在职中小学教师招收非全日制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硕士30人左右。已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半数以上在高校工作。近5年研究生在权威刊物、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1部。3名研究生获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9名研究生获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资助。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热情、能力和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每年通过远程视频联线等方式邀请国外专家对研究生进行授课和开展研究生国际交流,对研究生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奖励,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每年选派多名研究生参与“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双导师联合培养计划(简称为双导师联合培养)”,选派的研究生将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进行为期近一年多的学习。 先后邀请60多位国内外学术领军人物进行学术交流,师生300多人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学术会议,建设有年访问量达百万人次的“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网”( http://www.edutech.net.cn ),2009年成功举办云集500多位中外专家和学者的第八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教育技术学硕士点设有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与网络教学、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影视与网络传播、教育软件设计与开发等5个专业方向。 学科代码:078401教育技术学(科学学位);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考试科目: (1)教育技术学技术 主要考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开发应用 参考书:谭浩强、张基文编著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三版)和王秀英主编的《SQL Server 2005实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教育技术学理论 主要考教学设计、教育信息化 参考书:何克抗、林君芬、张文兰编著的《教学系统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和教育信息化部分的复习,主要参考2010年、2011年各期的《中国电化教育》杂志。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点隶属于信息传播学院。信息传播学院是发展迅猛的学院,现拥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校特色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为苏北唯一的该专业)、1个省重点学科、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专业实验室、1个省级基础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有6000平方米的教学实验大楼和1200万元的教学科研设备。拥有校影视制作中心、校园电视台等20多个校内外学生实践教学基地。 http://www.edutech.net.cn/viewthread.php?tid=5631
个人分类: 博客新闻|2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招收本校推免研究生的尴尬事
热度 3 ilovelynn 2011-9-27 20:45
昨天上午推免研究生的总成绩出来了,下午是师生互动时间,有两个学生来找过我。 一个基础知识扎实,但沉默寡言。一个交流轻松,但英语欠佳。 到底选哪一个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我纠结了一晚上。 今天稍微多了解了一点情况,才发现美好的愿望全落空了。 落实了本专业其他各位导师的招生意愿,自己却没有了可供选择的学生。 联系来我这里读工程硕士的学生有好几个,在学术型硕士3年学制、工程硕士2.5年学制的情况下,不想考虑招工程硕士。 理科化学专业一起面试和笔试,26名学生,22个名额,我居然没招到学生。 有机化学已经如此,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将情何以堪? 明天确定拟录取名单,到时会有人在现场“投诚”吗?抑或,有人放弃脚踏两只船?
个人分类: 心情随笔|3535 次阅读|8 个评论
研究生也有自主招生
ywang69 2011-9-24 16:50
这几天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工作紧张地进行,许多学生欲孔雀东南飞,想去上海北京等地的学校。 从一位学生口中获知,东南沿海的某些985大学研究生招生也开始有自主招生了,即暑假的时候学校搞特殊夏令营,接受来自全国各地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的三年级学生,学生必须参加学校的校史教育并在实验室参观和参与实验,完了还有形式灵活的考试,并且公布拟录取名单。承诺只要进入拟录取名单的学生获得所在大学推荐面试研究生指标就铁定录取。 看来研究生生源大战早已经悄悄打响。 建议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也采取类似的方法吸引优质生源,否则东南沿海的985,211的学生推荐免试到地处西南的成都是很有难度的。来自东北的高校倒是有可能。
个人分类: 教育教学|520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 招生 专业目录
dongzg101 2011-9-22 04:58
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1日 11:25 新浪教育 微博   新浪教育讯 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发布: 点击进入查询页面 更多信息请访问: 新浪考研频道 考研论坛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11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生招生还有名额
热度 1 xiegming 2011-9-9 14:45
最近很多同学发邮件联系保送,由于刚开学 事情实在多,没有一一回复。夏令营的时候本来我预招了一名学生,但后来的沟通又让我放弃了这名学生。所以目前还有名额,欢迎大家联系申请!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4652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年该如何招生?
热度 2 xiegming 2011-5-26 15:16
每年都在变化,一年一个样!今年又是吹风,又是调研,结果公开信满天飞,到现在感觉是一团糟,不知道该怎样把握! 时间不等人啊,很多学生都开始联系了,招还是不招,能招多少,要掏多少经费,完全不确定,怎么和人家说啊! 先请同学们参加夏令营吧。 http://www.coe.pku.edu.cn/subpage.asp?id=3208
个人分类: 研究生招生|4559 次阅读|1 个评论
研究生推免比例增加是馊主意吗?
孙学军 2010-11-26 07:18
最近社会上关于研究生推免比例增加有许多讨论,科学网上关于这个话题也有许多,也有不少好文章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感觉有一个非常大的倾向观点是反对,社会上也是反对声音更大一些,这一方面说明这个事情可能会影响到许多人的利益,甚至是多数人的利益。反对推免比例增加的主要理由是认为这个政策不公平,虽然对这些重点高校自身有很多好处,但会减少一些三流学校的本科生进入重点高校深造的机会,认为这是一个馊主意。但我对这个改革的看法是肯定的,我支持研究生推免比例增加。 首先,推免比例增加符合研究生培养目的。 这个看法大家似乎没有疑义。我们先看看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目的:( 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 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招收攻读 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作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显然研究生培养目的是培养高级人才。而研究生招生是作为选拔研究生的手段,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选拔优秀的人才,而目前研究生招生的方法主要靠入学考试,这种考试与高考是类似的,就是看考试成绩,虽然有复试可以再选拔。但入门的关键是考试,考试与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实际上是不相适应的。而推免的方式是过去一直就存在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至少在我们考研究生的 90 年代就有这样的方式,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在选拔优秀研究生方面有许多优点。现在几个重点大学扩大推免比例,显然是这些学校品早就尝到甜头。 其次,在具体操作上应注意学生来源多元化。 高等学校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非重点院校,提高自身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鼓励多单位交叉培养,一个学生从本科到博士在同一个学校确实不利于自身发展,当然也可以在博士或者博士后阶段来解决交叉培养的问题。 既然扩大推免比例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采取这样的改革就是符合学校发展规律的事情。不过在扩大推免比例的同时,要注意避免本校学生比例过大。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扩大推免比例造成的,即使采用传统的考试方法也无法避免。因为在同样的考试成绩条件下,导师更愿意招生自己过去的学生,这早就为大家所了解。 最后,推免比例增加并不一定增加不公平。 过去曾经存在许多院校以给其他院校输送研究生为目标的不良做法,这显然是有一些学校的定位出现了问题。也是造成现在许多重点院校热衷于扩大推免比例的一个外部原因。许多人担心推免比例增加会减少普通院校本科生读研究生的机会,认为这是不公平的,他们在考大学时已经失去了进入重点院校的一次机会,在研究生又再次失去机会。这个方面的方法可以考虑从全国所有院校招生推免研究生,但推免比例要参考过去该校以往研究生的质量,这样就可以避免让一些真正优秀的非重点院校学生失去深造机会。至于有人认为学校是全国人民的,应该采用统一标准选拔人才,这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按照这个说法,许多国内外著名大学大量招国际留学生又是什么性质?显然他们不是帮别人做嫁衣。学校虽然是全国人民的,但学术水平上不去,没有选拔好人才,才是最要命的。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5348 次阅读|0 个评论
几类人慎招
longfo 2010-9-12 07:38
教育部:研究生招考品德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其中我发现了一个亮点,可以作为今后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利器。 录取将考虑身心健康情况 教育部表示,录取硕士研究生时要根据明年全国招生计划,依据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我提一些建议,科学网也有很多博导、硕导,其实这些问题在招生的时候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 吸烟者要慎招。吸烟者戒烟不易,我是戒烟成功者,深知戒烟之不易,所以一旦一个吸烟者进入科研圈子,那么他势必会寻找场所吸烟,要么在宿舍,要么在实验室,可是这些本来都是公共场所,吸烟是很容易出问题的,考虑其身心健康状况,吸烟者慎招。 第二、 作息不规律者慎招。最近我招了几个武术学生跟我学太极,感觉身体好了很多,之前他们作息不规律,身体素质很差,假设我们招来了身体素质很差,且不注意身体锻炼的学生,一旦夭折在校内尤其是实验室或者宿舍的话,无论是对他个人还是课题组,还是宿舍舍友都是不幸的。 第三、 集体活动少者慎招。如果科研项目需要集体力量的话,那么集体活动参与程度低的人慎招。很多专业需要集体热情和付出精神,如果单兵作战的话,很容易出现问题,研究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集体主义精神,建议,集体活动参与少者慎招。
个人分类: 呼吸生理和社会|2483 次阅读|0 个评论
炒冷饭,贻害无穷, 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顺便批研究生贬值说
DNAgene 2010-9-2 09:46
炒冷饭,贻害无穷--评《中国博士质量调查》 -------------------------------------------- 补充说明: 本文是我还没有看到众多网友对有关新闻博客的回复时写的。看到网友对该新闻的回复,以及网友对唐常杰老师《 新导师首次招收多少研究生 》一文的回复,我感觉还是有一些学校名额确实宽松。只是不知道宽松的学校占多大比例,所以呼吁广大网友对本人的另外一个帖子《 为什么不同学校研究生名额差别这么大,请教育部给个说法?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8524 予以支持,提供自己知道的各单位研究生名额方面的信息。 下面评论,权当研究生名额普遍紧张的前提下,对《中国博士质量调查》的批评。如果研究生名额普遍不紧张,权当下面是废话一堆,请原著作者和记者原谅。 ----------------------------------------------- 研究生名额宽松,想招多少个就招,每个导师一年招十几个博士生,总共在校学生达几十人。这是几年以前的事了。作者拿着这样旧的数据,写出所谓的著作,大肆炒作。 我们先看看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现状,再想想这本书的害处。 本人就职的北京某985高校,(学术)博士生招生名额与导师人数基本相当,也就是说,1个导师1个博士生名额。硕士生,我们前两年的规定是,教授每年有两个名额,副教授一个名额。由于招生名额减少,教师人数不断增加(引进人才还是应该的),平均每个导师1.2个左右名额。我了解的北京大学,除极少数特殊人物外,每个老师也是只有一个名额。 凭个人印象,至少国内较好的学校研究生名额都不宽松。欢迎其他网友提供自己单位的信息。 如果说个别学校还有一个导师几十个研究生的情况,那是极罕见的,全世界多少代君王不才出了一个希特勒吗。在目前招生名额紧张的情况下,如果一年还能招十来个博士研究生,此导师在学校一定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的希特勒式人物。他(她)一人的兴旺意味着周围十来个实验室由于缺人面临关闭。 现在的主流已经不是名额太多,而是名额太少。现在,大肆宣扬2008年以前个别人物扩招的不负责行为,会造成严重的误导。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有关部门会进一步压缩研究生名额,也就会造成高校和科研单位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光杆司令。如果一个年富力强的导师没有学生,每年国家还要掏钱给这个导师发工资。这不是浪费吗。提醒教育部,如果要进一步压缩研究生名额,不如干脆把现在的高校教师开除一半。这一半人如果招不了研究生,留在高校也是浪费国家钱财浪费自己的青春。 顺便批评一下所谓的博士贬值说。大学生多了,大学生贬值了,博士生多了,博士生贬值了,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比例稍有增加,小木虫网站就有人喊,国家基金贬值了。 我们倒着看,先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这本是高校科研单位研究人员实验室运转、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费用,现在竟然成了一个大荣誉,一个只能少数人独享的荣誉,拿到后可以高高在上的资本。稍微人多一些,就担心自己高高在上的资本受到威胁。如果基金资助率进一步提高,评职称不管用了,评奖不管用了,因为拿了基金并不代表杰出了。在一些人眼里,贬值啦。基金就是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是用来做研究的不是用来评这评那的。 大学生,天之骄子。了不得,当然也多不得。但仔细想想,凭什么一些人可以上大学,另外一些人就是不能上,这公平吗! 高考成绩低一些,除了个人素质因素以外,还有中学教学水平的巨大差异、个人心智成熟早晚等很多因素影响。我国包括饶毅在内的很多高手,本科出自一般学校就说明了高考成绩差将来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小。想想,如果那时候就喊贬值,把一些不好的学校砍掉,不许他们招生,饶毅、杨子恒现在也许都只能在家养猪了。多一些名额,就多一些人有了机会,改变人生走出大山的机会。 博士生是不是精英那只是一些人的主观判断,在我眼里,博士帽给了很多人更广阔的就业机会。 大学生和博士生不能无限度扩招的理由应该是教师有没有精力和能力教好,导师有没有精力和能力指导好。毫无悬念,至少在自然科学,现在大学教师的水平普遍比80年代提高了很多很多(再早一代教师是被耽误了,不是个人素质差)。80年代国内所谓顶级学校又有几个人能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呢,现在随便一个省属院校就有一批可以发表国际期刊论文的老师。现在老师们的能力可以放心。只有精力的问题,现在应该的是呼吁、督促导师们更加敬业,也不是限制招生名额。不负责的,每两年一个也不一定能指导好,负责的每年两个照样可以培养出保值的研究生。 ------------------- 另请参考 冯用军老师的博客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56153 周光礼《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可信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37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什么不同学校研究生名额差别这么大,请教育部给个说法?
热度 2 DNAgene 2010-9-2 09:32
前几天,一则新闻气得我头晕脑涨,《中国博士质量调查》。该报告称一个导师指导47名博士生,也就是每年招15-16名博士生。怎么可能呢,现在名额这么紧张。现在每年只有一个名额,再这么宣传下去,教育部以为研究生名额还是太多,再压缩,我们就只能几年招一个博士了。 看到该新闻,我立刻给《长江日报》打电话,抗议。接线员导师挺客气,就是记者不喜欢理财不同观点,我的抗议石沉大海。 后来,看到该新闻被科学网、新语丝等众多网站转载,影响相--当大。怎不忧心。 但看后面引出的网友评论,我惊奇地发现,现在名额宽松的学校还真不少。最近四川大学的 唐常杰 老师在建议新导师第一年招3个硕士生。羡慕极了,川大网友回复说现在最多招6个了。我不是针对川大,而是综合很多网友的说法,感觉各单位之间(硕士、博士)研究生名额差异太大了。我周围的,北大、北师大、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没有哪个单位平均每个导师达到2个硕士名额的,博士就更紧张了。在这几个单位,估计院士、校长一年也没有6个名额。 请网友踊跃回复,我们调查一下各单位研究生名额紧张与否。请注意前提,不包括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专业学位都是XX班,与各位科研人员乃至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名额差异确实如网友回复所显示的那么大,我们就需要教育部给个解释。 求求大家了,为了各位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乃至我国整体科研水平,提供你们的信息吧。 ------------------------------------------------- 另请参考冯用军老师的博客 http://www.sciencetimes.com.cn/m/user_content.aspx?id=356153 周光礼《中国博士质量调查》可信吗?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8114 次阅读|11 个评论
本课题组诚招2011年入学的研究生深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
热度 1 jyx123321 2010-8-29 11:41
由于本课题组正在承担973计划课题、NSFC项目等科研任务,所以诚招2011年入学的研究生,在本课题组的研究基础上深化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微纳米结构层内增刚/层间增韧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分析、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固化变形分析与优化设计、表面显示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准静态压痕损伤分析,等)。 期待着有志于科学研究、严谨求实、态度端正、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团结友善的青年学子加盟我们课题组,共享科学发现和创新的乐趣!
个人分类: 未分类|5364 次阅读|1 个评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张德礼教授生物信息学研究生招生公告
delizhang 2010-7-22 23: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张德礼教授生物信息学研究生招生公告 张德礼从1999年开始学习从事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分别师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润生院士、北大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马大龙教授和清华信息科技国家实验室李衍达院士进行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博士后研究,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清华信息学院与北大医学部引进的教授,自2007年以来一直是我校生物信息学与预防兽医学两个学科点的博士生导师,主攻病毒免疫与肿瘤病理。 张德礼教授1997年曾为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员;2002年曾被推荐为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会员(HUGOmember,因故未接受参加);2004年应聘北大医学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师,在北大教授首次校内外公开竞聘的教授会学术报告中通过,因此拟安排研究员岗位;2005年应聘南开大学杰出三类人才、物理系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教授通过。 现有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7项课题均为病毒感染免疫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范畴,并建立起生物信息学平台有相关SCI论文发表。已经培养毕业生物信息学专业硕士生3名,在读生物信息学专业博士生1名,硕博连读生3名,硕士生6名(其中2名在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培养,为生物制品与免疫技术研究方向,但实际从事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拟创建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方向,争取下次学科调整时该方向上简章)。 从2011年开始只在生物信息学科点招收博士生,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技术硕博连读生与硕士生招生作为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一个方向研究生在动物医学院招生,将来可转博到、提前免推或公开招考到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科点上博士研究生。 因此,特别欢迎本校创新实验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医学院、理学院与动物科技学院各专业在计算机与数学方面有特长的本科生免推动物医学院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方向硕博连读生,也欢迎报考著名学术机构落选需要调剂选定张德礼为生物信息学导师的考生在生命科学学院生物信息学科点复试,合格后转到动物医学院上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生物信息与系统生物技术研究方向硕士生。 另外,特别欢迎本校生命科学学院各专业在计算机与数学方面有特长的本科生选择动物医学院张德礼完成生物信息学方向本科论文。 张德礼 2010年7月22日 主持基金项目情况: 1.“HPPRRSV感染SPF猪PAM早期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经费43万元,2011.01-2013.12,主持人) 2.“人类新基因电子克隆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建立与实验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自由申请项目(No.30270342,20万元,2003.01-2006.12,主持人) 3.“HuN4株HPPRRSV感染SPF猪发病过程中蛋白质分子演化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重点项目(No.SKLVBF200905,18万元,2009.01-2010.12,主持人) 4.“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过程中磷酸化蛋白质分子演化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GREKF09-05,12万元,2009.09-2011.08,主持人) 5.“义乌株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A549株人肺腺癌细胞系过程中相关miRNA的筛选与功能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2010KF13,10万元,2010.01-2011.12,主持人) 6.“甲型H1N1流感病毒miRNA发现和感染SPF猪发病过程中miRNA分子演化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基金资助课题(No.SKLBC09F04,2万元,2009.12-2010.12,主持人) 7.“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相关miRNA的筛选和功能分析”,浙江大学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2010KLEP002,2万元,2010.01-2010.12,主持人) 8.“畜禽抗病毒感染免疫组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含人才专项资金项目延续资助:HPPRRSV和PCV2共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相关蛋白谱和miRNA谱的筛选与功能分析);极高恶性横纹肌样瘤(MRT)细胞分化的信息基础及动物模型成瘤过程中分子演化网络的系统生物学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才基金资助项目(No.01140406,20万元,2006.09-2010.12,主持人) 9.“人类新基因电子克隆的自动化软件系统建立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200266021315092002,2003-2006,主持人) 10.“人类新基因的电子克隆、实验确认与功能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920011217608062000,2000-2002,主持人) 11.“第八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项目(No.30310203017,2003.04.21-2003.05.15,主持人) 主要研究条件与氛围介绍: 本校预防兽医学专业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预防兽医学平台依托国家“985”工程二期“畜禽养殖与重大疫病防治”科技创新平台、国家“985”工程三期“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和临床重要疾病防控”科技创新平台和农业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农业分子生物学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建成目前西北高校独有的动物生物安全国家三级实验室(ABSL3),通过国家环境评估在认可委认可中。本校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2009年末建成高性能计算平台(分配给张德礼教授有10个帐号),具有32个计算节点的IBM高性能刀片服务器机群,每个节点含2颗E5520CPU,24GB内存;网络架构使用DDRInfiniband高速交换模块。该32刀片IBM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硬件价值200万元,另外购进配套软件价值135万元。 自2008年以来,在生物信息学方面,本人与本硕博均为西工大毕业的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系主任张阳教授互为对方硕博生的第二导师,同时还有擅长开发来自西工大的李建良副教授协助指导,在本校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双方研究生展开学科交叉合作。本人现有在读生物信息学研究生10名,在自己独立的2间机房一起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本人有2倍于生物信息学专业的硕博生(预防兽医学与动物生物技术两个专业)可测定部分组学实验数据并进行必要实验验证。因此,生物信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有保障,相对于学术型硕士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不低于3.0的要求,工程硕士发表EI论文是很自然的事,本科生完成生物信息学毕业论文具备很好条件。 导师介绍见 官方网页 http://dyxy.nwsuaf.edu.cn/newsite/jianli.php?clu_id=20art_id=24 官方网站 http://vir.nwsuaf.edu.cn 官方博客 http://delizhang.bokee.com 业务专长: 预防兽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传染病学、肿瘤病理学 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microRNA组学、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医学 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制品与免疫技术 主要社会任职: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信息学、临床医学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评审系统专家与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医学免疫学与生物信息学)评审专家(2003年起) 2.2003年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分组会议主持和2006年中国科学院智能计算与生物信息学学术研讨会(WICB2006)程序委员会委员 3.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人、答辩委员与博士后出站报告评审委员(2004) 4.农业部第一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委员(2009年起,猪蓝耳病与禽流感组)、四川省侨光医药保健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年起) 获奖情况: 1.2002年4月,Nature出版集团(NPG)组织的第七届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HGM2002)Poster竞赛(与会代表2000多人,参赛论文680篇)的全球5个获奖者之一,因“InSilicoCloningofNovelHumanGenesandTheirExperimentalVerification”获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HUGO)基因命名委员会Poster奖。这是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首次获奖,HUGO基因命名委员会代表推荐为HUGO成员 2.“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及其免疫研究”获1989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3.“Vero-2和MA-104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致瘤性研究”获2000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4.2003年11月因《生物循环选育和新基因识别与验证》获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研讨会暨院士论坛优秀学术论文奖第一名(从大会录用的110篇参赛论文中评选出14篇优秀论文) 5.《动物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致瘤性和恶性横纹肌样瘤(MRT)起源研究》(论文编号09060201)由中国农业大学上报教育部推荐参加2001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获得提名(综合评定成绩85分,居全国120余名,进入终审阶段) 6.1998年1月,因在《Biologicals》同一期上连载两篇重要论文而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执行主席致函免费授予AAAS会员证书 7.1991年因在《中国科学》上发表的论文被列入我国优秀科技人才结构状况调查对象(见《科技导报》1992年1期相关软科学调研报告) 8.2002年被家乡推荐为“陕西英才” 标志成果: 1.张德礼、李六金、黄高升、夏耕田、高步先、刘尚高、何旭玉、方福德、徐镔蕊。“军犬疫苗制备用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安全性评价和横纹肌样瘤起源”于2002年10月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组织的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获得很高评分,获军队后勤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第2002121008号) 2.张德礼、于永仁、夏耕田、韩慧民、殷震、王树志、刘尚高。“水貂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研制与应用”获得国家生产批准文号(农业部(99)农牧(药文)字第40号)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并获得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农业部(98)新兽药证字第13号)视同通过鉴定(2004年4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登记号:京科登字20040602号),可参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马传贫免疫理论突破人、国家发明一等奖获得者、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沈荣显院士推荐) 3.张德礼、李六金、黄高升、白晓鸿、高步先、刘尚高、何旭玉。“横纹肌样瘤的起源研究----高变异率BHK-21细胞致裸鼠产生恶性横纹肌样瘤的实验研究”于1999年1月通过北京军区联勤部组织的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成果鉴定(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突破性成果,7位医学病理学评审专家一致推荐给予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技术规范 1.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细胞系试验研究指导原则(VB/Gu001/Ver01)。兽用试验研究生物制品技术指导原则。农业部兽药审评中心。2006.6,P12-17(张德礼等最先在国内开展的犬五联疫苗和猫三联疫苗制备用动物细胞系的致癌/致瘤性系统研究为本原则的制订起到关键作用))(2006年7月12日 农业部公告第683号----关于兽用生物制品试验研究技术等指导原则 http://www.ivdc.gov.cn/syglzcfgzt/syglxgjsgf/200903/t20090319_32026.htm) 2. 张德礼。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及其免疫研究:矿油疫苗和铝胶疫苗制造与检验的方法和技术。中国农学通报,1991,5 代表性论文: 生物信息方面标题为“Theproteinandgeneticinteractionnetworkplayaroleinthedivergenceofduplicategenes”,“Developmentofasoftwaresystemfor insilico identificationcloningofnovelpiggenesandtheirvalidation”等几篇研究生在修回SCI论文或在撰写论文属于我们的生物信息平台基础。 1.ZhouPF,ZhangF,ZhaoZH,ZhangWQ,ZhangY,ZhangDL.abinitioSVMclassifierforporcinemicroRNAprecursorprediction.LifeScienceJournal,2010;7(2):25-27(SCI-E) 2.ZhangWQ,WuWW,DaiL,ZhouPF,LinWC,ZhangY,HuangJF,ZhangDL.DecipheringHeterogeneityinPigGenomeAssemblySscrofa9byIsochoreandIsochore-likeRegionAnalysis.PLOSONE,2010,inrevising 3.ZhouPF,ZhangF,ZhaoZH,ZhangWQ,ZhangY,CaoYC,ZhangDL.DiscoveryofnonconservedporcinemicroRNAfromsmallRNAlibrary.Int.J.ofDataMiningandBioinformatics,2010,inrevising 4. ZhangDL ,LiuSG,YanLF,LiLJ,HuangGS,FangFDetal.Carcinogenesisortumourigenicitytestingofanimalcelllinesforvaccinepreparationbycolonyformationonsoftagarandbyagglutinationunderplantlectins.CellBiologyInternational.25(10):997-1002,2001(SCI,IM收录). 5. ZhangDL.Studiesonisolation,serum-freecultivationandmanufactureofminkenteritisvirusoptimizedforvaccinepreparation.Biologicals,1997;25(1):103~111(SCI,IM收录) 6. ZhangDL,YinZ,WangSZ.Evaluationofimmuneresponseandprotectioninanimalsgivenminkparvovirusvaccines.Biologicals,1997;25(1):93-101(SCI,IM收录) 7. ZhangDL.Studiesonpreparationofinactivatedvaccinesfromcellculturesofminkenteritisvirus(MEV)andtheirimmunity.ScienceinChina(ScientiaSinica),SeriesB--Chemistry,LifeSciencesEarthSciences,1991;34(8):947-962(SCI,IM收录) 张德礼 。水貂病毒性肠炎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及其免疫研究。中国科学B辑,1990;(4):399-408 8. 张德礼 、丁培国、凌伦奖、陈润生、马大龙。人类新基因C17orf32的电子克隆和编码区序列RT-PCR验证。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29(4):543-549(SCI收录) 9. ZhangDL ,DingPG,SunXJ,LingLJ,ChenRS,MaDL.InSilicocloningandexperimentalverificationofnovelhumangenescorrectserrorsappearedinNCBIGENOMEANNOTATIONPROJECTREFSEQs.ProgressinNaturalScience,2002;12(8):639-640(SCI刊物) 10. ZhangDL .SuccessinpreparinginactivatedvaccineswithmineraloilorAl(OH)3geladjuvantfromserum-freecellculturesofminkenteritisvirus(MEV).ChineseScienceBulletin,1990;35(2):174-176(SCI刊物) 11. ZhangDL .InSilicocloningandexperimentalverificationofnovelhumangenesandtheirfunctionalstudies( InvitedSpeaker, 大会特邀演讲佳宾 ,20分钟).见(In):FeridMurad,ZhuChenandJiepingWu.BOOKLETOFTHESECONDSINO-USSYMPOSIUMOFMEDICINEINTHE21 ST CENTURY,OCT.26-28,2002;p65-67. 12. 张德礼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首届京港生命科学前沿研讨会”上作 特邀大会专题报告 《动物细胞系染色体组型分析与致癌实验研究》20分钟,2000年10月。 13. 张德礼 。从系统生物学角度看人类新基因的电子克隆、实验确认与功能研究( 特邀大会报告 ,40分钟)。见(In):中国遗传学会青年科学家研讨会(六届三次)论文汇编.北京:中国遗传学会,2002;1-19 14. ZhangDL ,WangW,ZhuGF,HongT.Viralvectorsforgenetransfer----Effectivetoolsforgeneticengineeringofeukaryoticcells.ScienceFoundationinChina(Englishedition),1996;4(2):50-59(EI刊物) 15. ZhangDL ,JiL,LiLJ,HuangGS.Systematically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oncarcinogenesisortumorigenicityofVEROcelllinesofdifferentkaryotypesinnudemiceinvivousedforviralvaccinemanufacture.ActaGeneticaSinica,2004;31(7):647-660(IM收录) 16. ZhangDL ,LiLJ,XiaGT,HeXY,GaoBX,BaiXH,HuangGS,LiuSG,YanLF,FangFD.ExperimentalresearchesoncarcinogenesisortumorigenicityofMDCKcaninekidneycell(CKC)linesandanalysisoftheirchromosomekaryotypes.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2;1(7):816-827 17. ZhangDL ,LiLJ,XiaGT,HeXY,GaoBX,BaiXH,HuangGS,LiuSG,YenLF,FangFD.EstablishmentofmastercellstockandworkingcellbankofMDCKlinesandselectionandevaluationofthelinesandcandidateviralsubstratesforapprovalproductionofcombinationalcanineattentuated-livevirusvaccines.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2;1(9):1054-1066 18. ZhangDL ,LiLJ,XiaGT,HeXY,GaoBX,BaiXH,HuangGS,LiuSG,YanLF,FangFD.FurtherreportonexperimentalresearchesoncarcinogenesisortumorigenicityofMDCKcaninekidneycell(CKC)linesandanalysisoftheirchromosomekaryotypes.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2;1(11):1293-1301 19. 张德礼 、李衍达、季梁。用电子克隆新基因C17orf32和ZNF362对NCBI人类基因数据库模式参考序列5种错误类型的分析与纠正。遗传学报,2004;31(4):325-334(IM收录) 20. 张德礼 、李衍达、季梁。通过新基因计算机识别与实验确认对NCBI人类基因数据库一些模式参考序列错误的分析与纠正。遗传学报,2004;31(5):101-113(IM收录) 21. 张德礼 、孙晓静、凌伦奖、陈润生、马大龙。人类SR蛋白超家族新成员━━SFRS12(SRrp508)的基因克隆和特性分析。遗传学报,2002;29(5):377-383(IM收录) 22. 张德礼 、李六金、夏耕田、何旭玉、高步先、白晓鸿、黄高升、刘尚高、阎隆飞、方福德。动物细胞系的染色体组型与遗传变异率分析。遗传学报,2001;28(4):327-344(另附2个图版)(IM收录) 23.何建锋、张彦明、段会娟、曹金锁、 张德礼 。人天然免疫基因BCL10的猪同源物的识别、克隆与初步表达分析。遗传,2008;30(6):747-54
个人分类: 未分类|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很希望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的领导不要那么胡作非为!
cqq2008 2009-4-10 11:28
网络可以被正义的人用于抨击社会黑恶,也常常被龌龊的人用于诽谤攻击他人,而且被抨击的社会黑恶通常总是声称他们被诽谤了 该博文可能被认为对他人和组织机构进行了恶意攻击和诽谤,博主自杀该博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646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