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层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不想从政,考公务员干嘛?等退休吗?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7-9-5 10:13
考试不及格不是因为智商低,是你漠视规则与权威。没说你智商有多高,但是你的雄辩也说明你智商没有多低。 不想从政,考公务员干嘛?等退休吗?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官(从政)的公务员也不是好公务员,因为职务上的晋升是一直是公务员体系中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激励体制。如果公务员都不想当官,整个行政系统会失灵的。 当然,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空间很窄。我国 90% 以上的公务员永远升不到副处级(实职)及以上, 60% 在县以下机关工作。 700 万公务员队伍中,省部级领导只有约 3000 人,不超过万分之五。厅级干部也只有几万人。公务员由科员晋升到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比例不超过 5% 。一个县里面的处级实职(包括人大、政协)也就是二十几个。 作为本科生,起点已经低了,现在基本上只有县级及以下的职位才招本科生。本科生转正定级以后是科员级,但是对于大部分人, 一辈子大概也就是升一级,到副主任科员(副科级),基本上参加工作以后就能预见到退休的时候了 。除非有特殊的机遇,现在本科生以后达到县处级以上实职的机会不大。 我教过的学生里,我只认为 ** 适合从政,,校学生会副主席岂是浪得虚名?做技术工作会浪费了她的才华。当然,只有考研究生,她日后才能有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如果 大学里没当过学生会哪怕是社团干部,这就说明你没有从政的意愿或者能力 。 对于公务员,首先要求 对规则与权威的尊重(不仅仅是服从) ,像军队一样,如果行政系统没有规则与权威,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执行力;其次就是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 要管控自己的情绪 ,特别是保持良好表达与沟通能力,要善于抓住人的心理,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这和市场营销的工作也是一样的。 很多人都喜欢直抒胸臆、快意恩仇,市井吵架没人在意,但是公务员是有身份的,在行使公务的时候(不仅仅是行使公务的时候),任何摩擦与冲突,都可能引起舆论的热点问题。 其实很 多人更适合技术工作,工具是客观的,不像人心那么善变 。
个人分类: 教学相长|4677 次阅读|1 个评论
向中央反应一下基层补交党费情况
热度 17 gaoshannankai 2016-5-29 13:28
今年开始,各基层组织陆续追缴党员拖欠的党费。 作为一个小老百姓,我表示绝对拥护。 从严治党,是我们国家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必要手段。 现在,向中央反应一下基层补交党费出现的问题。 1. 拖欠党费的根子是基层党组织涣散,应该先查基层党组织 而后追缴党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党费是监管盲区,每个党员交的不多,但是人多了,钱不少, 基层组织有大量不法人员,利用党费吃喝玩乐。 不抓一批典型,恐怕后面风气无法扭转,问题依然会存在。 2. 党费现金缴纳,存在巨大漏洞 此前,经常出现大量假钞,我就怀疑是 征收人员,购买假钞予以替换。 党费应该统一收到区一级账号,根据基础组织实际活动予以分配。 不能像小金库一样在基层领导手里,供个人吃喝玩乐。 总之一个原则,发票对发票,不见现金,钱不过手。 3. 长时间大规模拖欠党费,应该区别对待。 对于国企转制或非公务员事业编,特别是遇到经济困难点的普通党员 这类群体,应该予以减免。 对于公务员事业编和收入较高的党员,也要区别对待。 长期拖欠不交的,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党章规定,应该予以除名; 高收入群体,普遍党员,应该追缴10倍以上罚款。 有钱不交,问题比较严重的党支部,要追究负责人的问题。 4. 党费比例不合理,应该根据收入水平拉开差距 基本收入线比如5000以下的,不应该缴纳; 1万以上的,可以设千分之1或2 10万以上的,应该设百分之1或2 对于几十万,上百万的人员,应该一半缴纳党费, 没有党员这个身份,恐怕这些人一万不万 补交党费的,应该按照调整后的进行征收。 现在,基层把这个 本身属于党风建设的事件,简单看做 要钱, 而不管什么手段,死皮赖脸,要到钱就行。 所以,有必要向中央反馈一下,这么搞,不像话。
10093 次阅读|30 个评论
郭高科研手稿
szjsyj 2016-4-22 10:14
郭高科研手稿2012(第一册).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3(第二册).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4第三册(文字)).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4第三册(上).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4第三册(中).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4第三册(下).pdf 郭高科研手稿2015(第四册).pdf
个人分类: 探索与实践|246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的青春在基层(2)
热度 1 wxminmin1987 2016-4-1 13:10
在进入后面的故事之前,我想应该先做一个总体的背景介绍,这样或许更有利于理解后面讲述的故事。 2010 年7月我大学毕业,然后8月我参加了山东省的“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农、支医、扶贫的简称),参加的是扶贫项目。由此,开始了我在威海为期3年8个月(2010.8-2013.7作为志愿者服务三年,之后又作为政府雇员又工作8个月,然后去了国企)的服务工作。我工作的地方是威海市下面的一个镇,也是一个旅游度假区,是个富饶而且美丽的地方。该镇是一个工业镇,根本就不贫困,是威海市的一个工业强镇,贫困的反而是我们。 当时,我们一起去的有三个人,那两位是威海本地人,而我来自鲁中山区。我们都被分到了当时的土地规划局(后来改名叫规划建设局),由于我大学学的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因此被分到了该局下面的镇村改造办公室(简称村改办,其实就是拆迁办)。 我在村改办呆了大约1年零3个月。在这个部门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领导老王,非常感谢他对我的照顾。在这一年多里,我们一共拆迁了三个村,回迁了一个村。陪着领导去做过30多户钉子户的工作。这也是后来一个做文化人类学的老师欢迎我去读他博士的原因吧。在这段时间,我亲眼目睹了因为拆迁带来的巨大利益导致的家庭与村庄的悲欢离合。昔日的邻居因为利益反目,家庭因为利益步入公堂。 从工作中我也发现了我的兴趣,想将来致力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因为在这期间我认识到中国土地制度一再变迁是基层土地问题的源头。因为这些给基层政府积累了许多工作难题,也是基层无法解决的。也发现土地规划与城市规划有着大量需要协调的问题。真的,很多发问题的源头不在基层,但是却表现在了基层。有的时候基层真的就是个“冤大头”,而且他们还解决不了。 在这段时间我还参加了2011年的农村换届选举,大概参与了七八个村的选举工作。当在一个巨大的会场上,看到竞选人乌托邦式的许诺(其实根本实现不了),看到下面村民的欢呼。不知为何,总让我想起一本书《乌合之众》,后来我确实买了这本书,但是没读几页。 我的第二个工作是在测绘科,在这个部门呆的最长,大约一年零9个月。在2011年11月,不知因何原因。我被调到了规划建设局的测绘科(也是建设配套服务中心),主要为辖区企业建设做测绘、验收之类的服务。(这是我不喜欢的一个工作,就像当初我从心里排除拆迁办一样,但我后来喜欢上了拆迁办的工作。)但是后来我的第二位领导刘科(现在已经是某局的副局长)看出来我不适合做测绘,而且知道我准备考研究生,便不再让我出外业,让我好好考试吧,赶紧考走,但考上后得请他喝酒。这顿酒一直到他后来调走当了局长以后才实现。他之所以支持我考研,这或许源于他辛苦工作十几年都没有被提拔,因此有些颓废与怨言,此时他也正在准备考测绘工程师。因此,每逢周末我们就经常一起学习,偶尔中午还会出去买点吃的喝的在办公室小酌一下,他也会跟我讲单位过去的故事。他也是非常理解我考研的同事之一,也非常感谢他。 我的第三份工作是在工程管理科。这源于主管工作的书记与副书记换了,因此对单位的部门进行了整体大调整。我的新领导也姓刘,是一位退伍军人,因为退伍前的副营级,所以很多人喊他营长。在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也经常一副军人做派。在这期间,我的工作还涉及了农民工工资,辖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安全生产。从中我也懂得了权力是具体的,而且是微小的。正是这一个个微权力的组成了更大的权力,而权力的来源是细小的事务。在这里我也收益良多。还认识了另一位神奇的人物老冯,不在编制,却稳坐局里老二的位置,拥有很大威望和领导的器重。其实,仔细考虑也不难,便类似于古代师爷的角色,这便是源于他的专业知识和知识的地方性。这在基层治理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不管谁是领导都得依赖他。不过最近得知,他也辞职下海创业去了,这恐怕是最近习李改革的结果吧。从2013年9月到2014年三月,我在这个部门呆了8个月的时间,之后我就去了日照,去了该市的其中一家投资公司。 本来以为去了国企,没想到的是他们要做新城开发。从一个基层,去了一个更为农村的基层。这是我的第四个工作。我在计划发展部,主要做项目前期的工作,诸如项目可行性报告、环评、各种建设手续的办理,这段时间也锻炼了我的交际能力,也让我后来不怎么害怕陌生人了。当然,在这期间,我确定了要来读研,也就是8月份我会辞职,然后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在这里也感谢放我走的领导,毕竟不是他的允许我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麻烦。在这几个月,我想起一本书,我买了很久也没怎么读完,就是那本《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不是谁画一个圈都能发展起来一个特区,这背后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这就类似一个耗散结构,它要实现有序发展需要巨大的负熵流的输入。但是,这里没有,它需要自己的涨落,不断偏离原来的状态,它可能好也可能坏,未来走向哪里,谁也不知道。在这里,只有祝福这个美丽的地方,祝它有个美好的前途。 四年一晃而过,再回首,历历在目。这期间,我学会了怎么自主学习,怎么发现兴趣,怎么认知社会,怎么与人相处。当我再次踏入大学的校门,我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想学习。但是兴趣与专业之间依旧有差距,因此如果读博士,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改行,学习经济或管理,研究公共政策,研究机制设计理论、或者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 经历是一个人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只有深度挖掘出来才会是社会的财富。 2016年4月1日于乌鲁木齐
个人分类: 社会速记|186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转载自 新华网] “风光”的基层科研项目背后藏着多少“辛酸”
热度 1 zlyang 2015-12-17 09:43
买个服务器,层层报告要半年——“风光”的基层科研项目背后藏着多少“辛酸” 新华网 2015-12-14 转载自: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2/14/c_1117455303.htm 科学网类似内容: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2/333948.shtm   新华网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刘硕 翟永冠 宋晓东)随着年底封账大限到来,不少高校迎来了科研项目报销的高峰期。针对有媒体曝出的“某高校学生排队替导师报销经费”,新华社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类似情况实际上在很多高校都存在。   而费时费人费力的项目经费报销场景仅仅是表面的。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层科研人员反映,项目申请猫腻多、申报文书复杂、经费设计僵化等问题,才是“捆”住科研人员手脚的最大弊端。   项目申请:没点“特殊手段”不行?   准备申请资料是科研项目申请的第一步,然而这项看似简单的基础工作却给基层科研人员带来了很多苦恼。吉林大学一位青年教师透露,申请一个省部级重大或产学研项目,从开始申请到结项,超过10项材料。   湖北一所高校教师王越峰(化名)说,申请一项国家级课题要填报教育部、省厅、学校、学院等几个部门的表格,包括工作汇报表、评估表、课题创新表等各种各样的表格。而填表的内容也十分复杂,包括仪器设备费用、交流费用、调研费用、材料费等预算。   “人文学科项目虽然少了一些科研仪器设备的预算,但是填表依然复杂,基本上一张表填下来都要上万字,而且很多问题都没有实际意义。”某高校新闻学专业教师夏洁(化名)说。   为了提高项目的中标率,有高校还办起了专门的申报指导培训班。北京某市属高校副教授华向峰(化名)表示,现在省部级、国家级项目申请人多,中标率有时不到两成,如果能有名家和业内人士指点,对项目方向等进行把握,成功率肯定会更高。   北京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告诉记者,现在基层科研“僧多粥少”现象突出,为了完成项目课题和论文等重要的考核指标,一些人不得不使用“特殊手段”。“ 科研项目申请时裙带关系和人情非常重要。如果项目组里没有一些‘大咖’坐镇领衔,或者不认识评审专家,没有硬关系,项目基本申请不到。 ”   资金使用:咋就成了“头疼事”?   一些科研人员表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拿到项目,只是更多纠结的开始。其中经费使用是最让人头疼的项目。   北京建筑大学一位青年教师表示,拿到项目后钱不好花已经成为大家面临的共性问题。“在写计划的时候就要把未来几年内所有花钱的计划都列好,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哪一项花多了就要自己补。”   吉林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师告诉记者,在此前做项目时他和同事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其他经费先用完了,但是发论文的经费还没有用完,想申请对资金项目作出调整,又遭到了学校和项目管理方的踢皮球,最终只能自己搭钱完成项目。   武汉一所高校副教授王慧娟(化名)说,课题研究中总会碰到新问题,并不在最初的预算当中,基本上每个课题项目都会有20%的支出经费不能通过财务报销,迫不得已只能找其他途径填补漏洞。   山东省一家科研机构负责人王新(化名)说:“我们要买一个服务器,就要一级一级往上打报告,先给计算中心,再给科学院,再到省级政府采购中心统一采购,正常周期要半年甚至一年,耽误大量科研时间,完全等不起。”有高校教师表示,做项目时甚至连买一本书都要层层上报,往往等批下来了书也用不到了,并且稍有不慎,购书款便会因为“与项目无关”等原因而无法报销。   记者从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部分高校了解到,在科研报销中,不仅排队麻烦、手续复杂,还要承受很多额外的压力:由于负责报销的财务人员一般不懂科研,稍有疑问就拒绝报销,甚至还有财务人员“认熟脸”“看心情”,给基层科研人员带来很多麻烦。   此外,一些项目经费还要被“雁过拔毛”。据了解,一般高校对于本校项目采取不提取或5%左右低比例提取,而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于校内外合作项目等的管理费提取比例高达10%以上。北京某高校一位青年教师人员向记者抱怨:“本来一个5万元的项目,单位直接就划走1万元,极为‘简单粗暴’。”   行政的“手”:不该伸得太长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当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管理体系中,从申报、审批,到考察、结项等各个环节中,行政的“手”伸得过长,“影子”几乎无处不在,对科研人员管理多、服务少,制度设计僵化,不利于基层科研顺利开展。   有高校科研人员建议,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科研监管和审计制度后,科研项目的审批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处理。项目申报、结项审计等大的审批权力应保留在上级部门手中,而增购材料、设备等审批可留给基层科研单位自己处理,科研单位应当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工作及时顺利地推进下去。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行表示,不管容易出毛病,但管理也要有度,留给科研必要的发展空间,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天津市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缓解目前基层科研趋于僵化、矫枉过正的问题,在加强审计的同时,也应该改革目前管理过死的审批方式,建议完善结项审计,弱化立项前预算严格结项审计,让科研活动得以顺畅进行。   一些基层科研人员建议,应该增加项目评审的透明度,建立透明、公开、专业的评审机制,严格避免把个人关系带入其中,同时提高监督管理效率,切实管好用好科研项目和经费。
1417 次阅读|2 个评论
如果是现在,屠呦呦还能拿诺贝尔奖吗?
热度 3 zzmoxue 2015-10-12 21:18
如果是现在,屠呦呦还能拿诺贝尔奖吗?当然这个命题,也只是个假设。但我相信很多人在心底思考过这个问题。 在目前的用人体制下,无博士学位、无海龟背景的屠呦呦,想在一个全国性的协作项目中,担任负责人是不可能的,但作为科研助理或者主要操作人还是有可能的。开明一点的课题负责人,会给助理 / 技术员很多自己的空间,可以有自由探索的存在;但也不乏有的 PI 管理太过精细,自己设计好方案和实施路线,完全把助理 / 技术员当做一双手。如果一个基层科研工作人员, 10 年干一件事情,天天都失败,她不疯老板也疯了。如果她能坚持 10 年,那估计年年绩效倒数第一,科学上她能顶住这个压力、经济上也顶不住。 即使是屠呦呦在今天遇到了一个好的 PI ,给了她自由发挥的空间,也容忍了她多年的失败,她也提取拿到了青蒿素,也会有不同的情况出现,别忘了现在的负责人的外号都叫了“老板”。遇到不需要文章或者开明的老板,发文章给个第一作者算是最好的结局了。遇到自已也需要文章的老板,那文章名次不知道排到第 N 了。哪个化学家不知道发现青蒿素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所以专利申请的时候,按国内目前的流行做法都是老板是第一发明人,屠呦呦能排第几还真不好说。找个机会把屠呦呦直接调离课题组也是有可能的。 那目前,中国的基层科研工作者,还有拿诺贝尔奖的土壤吗? 我觉得不太有。个人感觉,目前的体制下,容忍一个科学家 /PI 长时间不出成果 / 文章的极限是 5 年;而对助理 / 技术员的容忍极限是 1 年。即使屠呦呦热爱科研,即使遇到开明的老板,她也无法长时间失败的做一件事情。再者目前“老板”代替教授、博士等等称谓的情况下,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后能够做个精美的 ppt 给老板去申请经费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已经很好了。拿诺贝尔奖的老板致谢的时候,能够特别提到屠呦呦就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 在提倡创新 / 创业的今天,用人机制上保留基层科研工作者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是有必要的;知识产权体制上保障基层科研工作能够拿诺贝尔奖的可能性,是有必要的。
3284 次阅读|5 个评论
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财政转移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4-2-22 22:09
国家应该加强对基层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其实花在科技和高等教育上的钱可以更少一些。一个 985 院校的一年到账的经费足以养活一个较小的地级市了 ,当然 985 高校的领导是副省部级,而且一个地级市所有正高职称人员总数也可能没有一个大学多。 XX 学者、院士更不用比了,北、清的院士比好多省都多。 实际上 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大体还是羊毛出在羊省上 ,虽然除少数工业化地区与矿区外,全国大约 2000 来个县每年的县域财政收入都在 10 亿元以下,甚至只有几千万元或者更少,总税收贡献不到全国的 10% 。只有三大直辖市和东南沿海的发达省份才是中央财政的奶牛(当然东南数省也有财政不能自给的农业县)。但是现在 国家财政体制下存在相当广泛的税收转移 。 国家财政收入的 90% 以上来自企业,而企业税收主要是增值税, 与居民收入和最终消费都没有必然的关系,税收的发生地与实际税源广泛的不一致,税收的主要转移途径有总部经济这一个“抽水机”,特别是增值税——企业代收的居民消费税 。除非这个企业只在当地生产和销售,既不从外地采购原料、设备,产品也不对外销售,否则 税收就会从消费地转移到生产地 。 其实,中央对县级及以下(特别是中西部)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并不大。一个 50 万人规模的大县,为了维持基层政权(县、乡一级)和基本公共服务一年 10 亿元财政支出基本够用,每年 中央财政转移不超过 3 万亿的钱本就可以满足基层建设的需要,这只占全部财政收入的 30% 。而且这与上述财政不能自给的县市区的实际财税贡献也大致相当。因此, 除了少数特别贫困的老少边穷地区外,一般县级区域的财政支出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并没有占谁的便宜 。 乡镇以下属于村民自治,但是目前 90% 以上的农村集体组织基本空壳 ,难以维持自身运转, 真正有一定财力的村级集体组织,只占总数的百分之几,主要上还处于城市边缘地区,靠卖地发家 。 因此, 基层财政困难的核心还是村一级财务和公共支出,这也是农民负担、农村公共服务、集体债务等诸多问题的根源 。 农业税费改革以后,农民负担不再是主要问题,但是与之而来的 是乡村集体组织瓦解,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设施)衰废,因为集体经济时代作为公积金的村提留也被一并废除了 。 轻徭薄赋当然能得到农民的支持,而且目前支农基金也不少,这体现了中央的关怀。支农基金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针对具体农户的各项补贴——粮食补贴、良种补贴、柴油补贴等等,直接到农民的户头,严禁截留和挪用,但 补贴发放基本是按人头、田亩数,实际上成了每年对农民每人几百元的副食补贴,无助于解决农村公共积累废弛的问题 。另一类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农业、林业、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各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教文卫等专项基金,这种 条条上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公共积累的不足 ,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 实际上村一级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本用不了多少钱,一个 1000 人左右的行政村满打满算大约 10 万元的支出就足够了,其中大体 5 万是各种日常支出和劳务补贴,另外 5 万可以作为村庄基础设施(道路、水利)的建设和维护费用,全国 大约 70 万个行政村, 合计不过 700 亿元 ,不到国家财政支出身上的一根毛。 如果每个村每年的集体积累可以达到 20-30 万元,整个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将会有很大的改观 。而且集体经济只有财政上可以维持、有积累并能够给村民带来福利,农村集体组织才可能要存在。 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集体积累很少,这也是人民公社最终散伙的重要原因 。只有不到 5% 的在合作化时期就搞得比较好的先进典型的集体经济还是保留了下来,当然由于 90 年代中后期的生产过剩和农村信用危机,又垮掉了一大批。 集体积累、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 实际上即使补足村级集体组织的运行费用,加上已有的各种支农途径的投入, 国家财政直接用于村级集体组织与农民省上的投入有 1 万亿足以。这样国家对县及县以下的财政投入总数也不过 4 万亿,在国家财政支出中还是占小头 。
个人分类: 农业、食品与农村发展|2276 次阅读|8 个评论
[礼部]重基层-看视频学当中国领导人
冯用军 2013-10-18 14:55
中国有14亿人,中共党员超过8000万人( 2011年 6月24日上午,中央外宣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秦丰通报, 截至2010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 8026.9 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389.2万个, 其中基层党委18.7万个,总支部24.2万个,支部346.3万个 ),而国家领导只有7-9人,大家自己发动脑细胞、蛋白质算算吧,如果手指头不够,把脚趾头也用上,一个普通科员要从普通人变身中共领导,至少要熬30-50年,跳跃10-20次,还得有殷厚家底、革命传统、贵人相助。 胡总当过工人,习总下过基层。 青椒不要气馁,草根还有逆袭。 相信中国时代,青年总有机会。 努力扎根基层,拼搏成就梦想。 看完下面这段视频,祝各位好运吧: 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yNTA0OTQ0.html 作者:复兴路上 参考材料: 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3/10/17/016140116.shtml 10月14日,中国互联网上出现了一则名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漫视频,引起网友热议。   在这则被网友认为“尺度很大”的5分多钟视频中,习近平以卡通形象出现,以他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等国的领导人产生机制进行对比。这既是中国的干部选拔制度首次通过讲故事形式介绍,也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动漫卡通人物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视频的画面语调轻松幽默,两天时间内,点击量超过了100万次,在此类政治视频短片中绝对遥遥领先,属于破纪录水平。    视频分中英文两个版本   在国际上,国家领导人头像被民间制作成卡通人物很是普遍。但对于中国来说,一直很少见。   在这则时长5分多钟视频中,中央政治局七常委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以往的国家领导人在视频中先后以卡通头像出现,这也是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动漫卡通人物出现在公众面前。   视频有中、英文两个版本,其主要部分是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选拔过程,并与英美两国的总统产生机制进行对比,称中国领导人的产生机制为“中国功夫式的长期锻炼、选贤任能”。整个视频的画面和语调轻松,不失幽默。   视频中说,习近平从中国最基层一级相当于欧美的社区干起,到县、市到福建、浙江、上海等好几个省(市)的一把手,到国家副主席,再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至少经历了16次大的工作调整,治理过的地区人口累计超过1 .5亿人,这一过程前后用了40多年时间。    两天内播放100多万次   视频里未注明来源,只在最后署名“复兴路上工作室”。   南都记者注意到,这则视频最初在10月14日12:06上传,截至昨日中午,中文版视频播放量达到106万次,英文版播放1000多次,获得9500多次“顶”。    视频揭秘   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   用时40多年   经历16次大的工作调整   治理过的地区人口超过1.5亿   这则视频时长5分多钟,以当总统是全世界很多孩子的梦想,但各国圆梦道路却大相径庭开头,逐一介绍美国、英国和中国三个国家的领导人产生机制。   短片的主要部分是以习近平的晋升之路为例,介绍了中国领导人的产生过程。   视频以一个公务员模样的卡通人物一级一级沿着不同的职位向上跳的过程阐述:在中国,干部是分级别的,一般都要从低级别的基层做起,经过乡科、县处、厅局、省部等逐级晋升,仅仅到这里(省部级)为止,从700多万干部中脱颖而出,成为正部级干部的几率只有1.4万分之一,平均所需时间至少23年。   视频称,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为例,他从中国最基层一级,相当于欧美的社区干起,到县、市到福建、浙江、上海等好几个省的一把手,到国家副主席,再到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至少经历了16次大的工作调整,治理过的地区人口累计超过1.5亿,这一过程前后用了40多年时间。视频中称,2012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诞生的新一届领导团队,个个都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迈上来的,7个中央政治局常委曾任职的地方占到了中国版图的一大半”,“通过这样的选拔过程,一个党员成为领导人之前,已经自下而上地全方位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和民情”。   除此之外,视频还涉及到干部考核标准调整纠偏以及官员干部接受各方面监督的问题,称“时下中国,5.38亿网民雪亮的眼睛让问题干部无处藏身,淘汰出局”。   视频最后称:“条条大路通总统,各国各有奇妙招,只要民众满意,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这条路就算走对了,难道不是吗?”    专家分析   视频到底从哪里来?   除该视频外,上传账号未传过其他音像资料   这则视频到底从哪里来,谁制作了这个视频,引起了外界的猜测。南都记者注意到,整个视频未注明来源,只在最后署名“复兴路上工作室”,上传视频的账号为“复兴路上”,坐标北京。除了《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两个版本的视频外,这一账号没有上传过其他视频。记者也未能在网络上检索到该工作室的其他信息。   最初,这一视频只在商业网站上传播,受到网友热捧后,中央网络电视台官网等网站也开始引用。   接受南都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复兴路上坐落着科技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联部、国家地震局、原铁道部等单位,且视频中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都十分权威,有可能为官方推出。他认为,这则视频很可能是由官方制作,意在改变以往中国相对生硬的宣传方式,尝试以一种与国际接轨、公众更能接受的新方式来阐释中国的政治制度,并且选择“干部选拔”这个核心话题进行国际对比,显示出相当的自信。    网友反应   视频受到网友好评   视频受到网友好评,两天内播放100多万次。在网友发表的400多条评论中,多数认为视频生动、有趣,没有刻板严肃,是“跟得上时代的宣传片”。   网友“xcm 6906”:这段视频公开透明了中国的政治,有助于人民了解我们的领导人和政治体制。   网友:应该把这段视频发布到国外网站,让老外看看。   网友:当前不该再盲目崇拜任何(政治制度)模式,支持片子最后观点。
个人分类: Politics Review|141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为敢说实话的女博士叫好
热度 4 Ecosinic 2012-8-10 07:47
几天前,厦大女博士在经历3天的基层调查后,在微博是上发出“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的言论。 虽然这个言论引来了大量而强烈的非议,博士在压力之下也发出了道歉的回应,但这改变不了一些事实。 首先,博士说的是实话。谁愿意下基层,特别是博士毕业之后?高高在上的人们,不要拿什么道德、情操、爱国、爱党之类的帽子来砸人。也不要拿什么国家培养、教育失败、教育功利化、学术浮躁、奉献等待陈词滥调来胡弄年青人。全国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都知道基层、农村是什么样子。只不过一些人见惯不怪,一些人视而不见,一些人认为理所当然,而只有我们心灵没有受到污染的博士说出了真话。 博士的真话吓倒了一些人,博士的真话让一下骗人的假话破产了。年青的博士只用3天时间就看清了一些人刻意编织的谎话,就明白了毕业之后不要下基层,我为她感到高兴。但一些卫道士还是出来了,对年青的博士大加鞭伐。虽然博士为自己的发言道歉了,但我个人认为该道歉大抵是迫于压力;这也说明,我们的博士最终会在大家的教育下,再也不会说真话了,从今后,她只会将真实的想法藏在深处,和那些卫道士一样说着一些言不由衷的鬼话。对此,我感到遗憾。 第二,博士提出了我们需要改进的方向。博士不愿意下基层,我想你也不愿意,我也不愿意,领导也不愿意,那些有话语权的卫道士更不会下基层。这表明,基层的确存在问题。我们的一些卫道士,一些所谓的大人物,一些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者不去解决问题,不去分析博士为什么会有此想法,而只会对说真话的博士大加鞭伐,什么世道?什么道理? 农村或基层有很多问题,不仅是在国家级贫困地区,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基层也有很多那些高高在上的老太爷们不会明白的困难。作为高高在上的老太爷大人物们和自以为是的正义、道德家们,该思考的不是博士说了什么,而是博士为什么这样说,以及为什么博士敢这样说而你几十年来不敢吱一声。
个人分类: 杂谈|4010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台湾代表希望大陆公务员考试可对台湾学生开放
dongzg101 2012-2-21 05:22
台湾代表希望大陆公务员考试可对台湾学生开放 2010年03月13日 23:22 人民网 【 大 中 小 】【 打印 】 共有评论 21 条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团举行全体会议 人民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常红)“福建现在已开放台湾学生在大陆企事业单位就业,并逐渐开放了机关招聘岗位,希望公务员招考也对他们进行开放,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支持。” 1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台湾代表团全体会接受记者采访,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安徽省台联会长陈耀中代表告诉记者,希望更多支持两岸教育合作。两岸高校建立交流机制,大陆成规模派遣,组织学生到台湾学习,但还不够密切。希望教师可以参加培训,院校之间分段学习。福建现在已开放台湾学生在大陆企事业单位就业,逐渐开放了机关招聘岗位,希望公务员招考也对他们进行开放。 关于台湾学生到大陆求学就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妇产科学系名誉主任、全国台联理事魏丽惠代表认为,希望台胞证在大陆可当身份证使用,让台湾学生和大陆学生享有同等就业机会。 台湾学生就业是魏丽惠代表多年关注问题。她说,首批台商子女,很快面临就业问题,他们在大陆求学时凭的是台胞证,毕业面临就业时,台胞证就不好使了,要凭身份证进行就业。由于许多台湾学生没有大陆身份证,所以就不具备在大陆的求职资格,这样许多台湾学生不具备大陆求职资格,虽全国各地出台了台籍就业的聘用方法,现实中的问题是在职人员享受的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工资晋升等他们不能享受,也不能申请科研经费。由于无在职身份,他们的前途发展很受影响。 “福建试行了台湾学生可在事业单位就职,福建经验能否推广到全国?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台生较多的地方,希望对台生放宽门槛。台胞证是否可以当身份证用,通过对他们进行毕业指导,人事代管等把优秀台生留下来。同时也希望台湾尽早承认在大陆求学的毕业生资格。
个人分类: 教育改革|1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河北29岁县长 简历公布 18 岁既 已任 乡干部
dongzg101 2011-9-22 04:32
河北29岁县长简历公布 18岁既已任乡干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9月21日23:13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邯郸9月21日电(马继前)21日,有媒体以《 河北29岁县长三年四次升迁 简历被当地列为机密》为题,报道29岁的闫宁走马上任河北省馆陶县代县长一事,并称这位1981年11月22日出生的年轻人,将和同样在29岁出任县级市湖北省宜城市市长的周森锋并列,一起进入“史上最年轻县长”序列。   引起多方关注的还不止于此。报道称,“北京一位老家在邯郸的律师告诉记者,他很关心老家的事情。以前只要打开馆陶县政府门户网站的领导之窗,就可以看到正副县长的个人信息,包括照片、简历和分管工作。但自从闫宁来馆陶工作之后,就只能看到常务副县长及以下政府领导的信息。而近期,就连网站领导之窗一栏也点不开了。县长的简历是机密,不便对外公开。一位朋友向馆陶县政府工作人员询问后,向记者转达了这样的信息。”   有邯郸市民说,21日下午看到媒体报道后,想登陆馆陶县政府网站了解闫宁情况,但闫宁的简历打不开。21日晚,中新网记者登陆“馆陶县人民政府”网站(http://gt.hd.gov.cn/)发现,“领导之窗”一栏已经可以进入,闫宁名字排在该县县委书记张跃峰之下,点击即可浏览闫宁简历。闫宁确实1981年12月出生,河北永年县人,1999年9月参加工作,200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馆陶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   网站中,与闫宁相关的报道不多,似乎只有一则他出席该县一中建校六十周年的新闻。截至记者发稿前,无论是馆陶县还是邯郸市官方,均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馆陶县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毗邻。全县辖4镇4乡277个行政村,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32.9万人。(完)   馆陶县政府网站发布闫宁简历:   1999.09--2002.06临漳县狄邱乡干部   2002.06--2005.11临漳县狄邱乡副乡长   2005.11--2005.12共青团临漳县委副书记   2005.12--2005.12共青团临漳县委主任科员、团委副书记   2005.12--2006.09共青团永年县委副书记(正科)   2006.09--2007.01永年县洺关镇人大主席   2007.01--2007.07永年县西阳城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2007.07--2009.12永年县西阳城乡党委书记   2009.12--2011.08邯郸市广府生态文化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2011.08--馆陶县委副书记、代县长
113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先想办法让越战老兵劳教两年再说
热度 3 yz2011 2011-7-24 17:36
这个周末很无聊,接待了一个从老家来的做镇里干部的老同学来北京接访(很专业的名词吧)。他告诉我,他们一行人,这几天会分别蹲守在天安门广场和国家信访局门口,寻找他们的上方专业户A,一旦发现,立即想尽办法“劝访”。 老同学在基层工作多年,党的优秀干部,见面后和我一直抱怨基层工作不好做:刁民太多,伺候不好,现在不是如何搞好经济,而是如何维稳;基层千万不能搞民主,因为我们国家没有发展到美国那么富有的阶段;再过几年想不当领导了,做一般工作人员(其实从言谈中他很想仕途更上一层楼,可以理解),这样精神压力小,有利于健康等等。 上访钉子户A君大约50多岁,参加过越南自卫反击战,残疾,立功了,退役后安排在我同学当领导的镇粮站工作。前些年,粮站倒闭,很多职工下岗分流,A君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就不断向上反应问题;得不到解决,就向更高层面反应问题。一层接一层,于是到了中央。其他人也觉得不公平,但没有A君的韧性,所以都旁观A君的结果,最后算计着可以和A君看齐,分的一杯羹。 稳定压倒一切;当然维稳也是官员升迁的必要条件。分管的副市长对A君的不断上访很是头痛,找出了个理由,让公安把A君抓了起来,劳教两年,以为这样可以彻底制服A君。没有想到,本来不复杂的矛盾走到了死结,A君出来后,更是不断上访,这次的目标很简单,以前的不公平待遇可以忽略不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给他平反”,因为他没有任何够得上过错的理由,导致他被劳教两年的惩罚。 现在的问题,矛盾激化了走向死结,就像以色列和巴列斯坦的关系一样。可是,官官相护,谁又能站出来说,当年副市长的劳教要求有问题呢?! 听完故事后,我终于忍不住了,大骂同学的上级“副市长”不是人,是草菅人命,缺乏对法律的基本尊重,对公民权利十足漠视。老同学说我不了解国情和基层实际情况,现在是老百姓在欺负政府。“他是副市长,不可能翻案说他处理有问题。我们多少人被要求加入进来想摆平此事,都花了20多万了。我是接到上级要求,连夜站着坐火车赶过来的。如果维稳搞不好,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呜呼!不知道该如何评价!我们的社会病得不轻了。
个人分类: 争议|3221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我国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滞后 人员素质不高
xupeiyang 2010-12-24 13:47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4日12:15 中国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之鑫(中国网 王锐)   中国网讯 12月2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中国网现场直播。   朱之鑫回答询问时表示,我国基层的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保基本、强基层,是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基本方面。我把情况向各位委员汇报一下,到2009年社区的服务机构是2.7万个,从业人员是29.5万,乡镇卫生院有3.8万个,从业人员是113万,村卫生室63万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是105万。首先肯定这些基层服务的医务人员是做了非常大的努力的,也为我们建立一个网底不破的体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条件,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第一,人员的素质相对来说不是很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只有0.4%,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到卫生技术人员的只有17.9%,这是在城市中的数字。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比例更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卫生技术人员的比例不足0.1%,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只占到5.3%。再有就是村卫生室,具有执业资格的只有14万人,仅占从业人员的11.6%,这是一个基本情况。第二,结构不合理。执业医师、注册护士等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仅占到从业人员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我国的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部分乡镇医院到现在还没有执业医师。其次是医师队伍的执业类别上,全科医生只有6万名,只占执业医师总数的3.5%。国际上通常是要占到30%至60%,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低。二是职业发展的空间窄。三是基层机构的条件差。不仅难以吸引高质量的人员到基层提供服务,而且现有基层的人员还在进一步流失。这次医改发现这个问题之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需要两手抓,一手抓硬件,把基层的县医院到卫生院,包括中医院的硬件建起来,更重要的一条是要高度重视基层医务人员的队伍建设。   六个部门发了一个关于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规划,重点有以下内容:一是健全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制度,多渠道地培养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今年已经开始实施了,启动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项目,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全科医生,今年第一批的5000名国家免费医学生招录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中央财政为每名免费医学生每年补助6000元。二是更多地通过对现有医务人员的培训,解决短期内基层需要的全科医生。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培养五万名全科医生,今年转岗培训有15000名,中央财政拿了9000万,支持中西部地区基层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工作。三是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在职教育,准备用三年的时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村卫生室培训医疗人员36万人次、16万人次、137万人次,显著提高水平。到2020年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要积极创造医疗卫生人才到基层服务的良好环境。通过完善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提前晋升职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高等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执业。二是通过实施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生、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等项目,来招聘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这次医改启动以来,效果还是不错的,已经累计为乡镇卫生院招聘了2万余名的执业医师。三是通过多渠道的对口资源和双向培训。现在所有的三甲医院、部队医院都和地方的县医院建立了对口的支援机制。四是要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全科医生和城乡居民形成稳定的服务关系,这是一个比较新的尝试。第三,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实际上也是三个内容:一是发挥好全科医生的作用,用事业留人。建立健全全科医生职称的标准,根据基层的实际,晋升标准体现在接诊量和群众满意度等因素,解决全科医生的发展问题。二是要建立激励机制,用待遇留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单位内部的绩效工资分配首先向临床一线医生等倾斜,同时照顾到老情况,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也要给予工资的倾斜。需要特别报告的是实行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应该说试点地区很多地方做得很好,比如安徽省,由于基层卫生岗位的吸引力加强,医学毕业生、大学生应聘到基层工作的明显增多,甚至出现部分县级医院的医生主动到基层工作的现象。三是要制定人才流动的政策,用制度留人。打破基层医疗机构用人的地域限制,实行全科医生县乡联动,包括浙江、江苏等省医生县乡联动的试点,也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加强基层卫生医疗队伍建设需要在长效机制上下工夫,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全科医生的培养制度、执业的方式、激励机制等方面突破。实际上,这也是为整个公立医院的改革创造一个好的条件,真正地为人民群众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稳定可靠的基层医疗服务队伍。
个人分类: 医疗改革|153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与一位基层老医生的交流
sstone2009 2010-11-12 16:49
近段时间,到南京的一些社区服务中心,看到了一些现实的情况,比如:基础条件、医生状态等等。我在想,是不是这些服务中心还没有很好的利用起来?假如这些服务中心都能够充分的运用起来,或许我们的医疗状况会有明显的改善。 昨天下午到汤泉,遇见一位61年就参加工作做医生的老医生,桌上放一把巴掌大的放大镜,看病历的时候要把放大镜放在病历上方几厘米处。老前辈十分慈祥,对我这样陌生的年轻医生也很恭敬,我忍不住想与他多聊几句。不经意间,聊了一个多小时。 谈到TAT用法的时候,老人从抽屉里翻出来一摞药品说明书,其中就有TAT的,还有另外的使用说明;老人又拿出一摞健康报,欲找一则有关的实例。这样认真敬业的老医生,实在让我感动。 老人讲起前不久一位车祸伤及大腿的病人转到市里的一家医院,说应该可以就过来的。我看见他的眼里充满了惋惜。我跟他讲起我在商丘救治的一个病例,我在很大的压力下留下病人,并救治成功。他很同意我的意见。医生的责任心特别重要,也要敢于担当风险;面对这样的病人,除了加快加大输液量,还要及时手术止血。 谈话间,来了一个手背部腱鞘囊肿手术后复发的病人,老人有点询问我的意思,我说腱鞘囊肿比较容易复发,手术要尽可能切除囊皮,还要包括一部分正常腱鞘组织。他担心会引起肌腱粘连,我说手指伸肌腱不大容易引起粘连,注意一定的康复训练即可。并我向他介绍了我们对手外伤后功能康复的做法,举例手指屈肌腱断裂的康复,石膏不过掌指关节,术后24小时即开始锻炼,严格主动伸被动屈,注意10天左右时肌腱容易断裂等。 老人听了我这番话,把我介绍给坐在门口的一位中年医生,他是医院的副书记,外科的负责人,老人说他们的手功能康复方面做得很好的。 我是因为宣传介绍我们新成立的骨科出去的,这样的工作有点老套了点,但我还是能感受、学习到些什么,这是可以指示我工作的依据。我知道前路漫漫而艰难,但我从来不会懈怠。这样一位老前辈,他坚守在乡村的医院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于他的乡亲,是足以让我坚定信念的。
个人分类: 医疗实践|3087 次阅读|0 个评论
零工资和基层就业观折射中国之殇
longfo 2010-5-24 12:36
零工资和基层就业观折射中国之殇 本报讯 (记者陈荞)昨天,北京团市委、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联合发布 2010 年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大学生求职心态更为现实,本科学历人群中愿意接受零月薪的比例达到 20% ,与去年的 1.2% 相比大幅攀升。 零工资和基层就业观折射了中国之殇,不仅仅是教育的,而是社会的。 第一、 零工资折射法律危机。劳动法规定零工资值得鼓励?干活不给钱,这是什么理论,置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于不顾,这个社会问题可要好好想想,是不是值得推广。而且据报纸新闻报道,越多的毕业生零工资国家越高兴,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对。这个和赤裸裸的剥削有什么两样呢,这个是否违法呢。 第二、 零工资折射社会对中国教育零认同。百分之二十的毕业生认同零工资,那么企业和国家政府部门的零工资认同的比率是多少呢,应该大于百分之二十吧,他们希望越多的人零工资才好呢。这其实是对我国教育的零认同。这是很危险的信号。社会和学生已经对于我们的教育不认同了,他们认为,几十年的教育根本没有给予他们任何价值。 第三、 零工资折射大学生依赖性增强。零工资怎么活啊,没钱就无法生存啊。那么生存要如何解决,还不是给爸爸妈妈要钱度日。所以,零工资不是好现象,是毕业生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一个写照,要警惕,媒体要认真分析,不要随意引导。 第四、 零工资折射中国产业发和中国教育不协调。上面我谈了社会对于教育的不认同,我再谈谈产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不协调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低端的产业找不到工人,又有百分之二十的大学毕业生零工资,这就是问题了,到底是产业水平决定教育水平,还是教育水平引领产业发展呢,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五、 基层就业观折射西部和基层的需求就低?西部和基层对于人才的需求就低嘛,我看不一定。你在东部混不下去,到西部也难以发展的好,从根上毕业生就不认同西部和基层,所以,基层就业观本身就是对基层就业的否定。 第六、 基层就业观折射西部软硬件缺失。为什么毕业生不想去基层就业,因为基层和西部的软硬件还存在问题。比如重庆,我们县这里招硕士生,但是已经三个多月了,招聘决定还没确定下来,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对这种效率应该早就厌烦了。 第七、 基层就业观折射大学毕业生缺乏竞争力。很多人选择基层不是为了建功立业,而是为了安逸生活,甚至是为了当官发财。这些观念是错误的。当年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更多的是鼓动,引导创业,现在我们国家创业机制还很落后,开发西部,基层就业都是无法就业的无奈之举,难说有多大的社会价值。 零工资就业不是好事,值得思考,折射了社会和教育很多问题,有关部门要谨慎对待,不要一片歌舞升平才好。基层就业观不是要到基层做事,而是要到基层去避难,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 劳动法链接 http://www.cau.edu.cn/xgh/FAGUI/guojia/ldf.html 新闻出处 http://news.sohu.com/20100524/n272296230.shtml
个人分类: 未分类|2019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接受采访的讲话
longfo 2010-4-14 14:15
1、 你的本科专业是? 2、开始三支一扶的时间 3、三支一扶的地点 4、选择三支一扶的原因 5、支教生活(包括和当地人、同事的相处,遇到的困难,得到的帮助等) 6、三支一扶给你带来了什么?(政策优势) 7、寄语(对打算选择这条道路的小朋友们提点建议,告诉他们要做好怎样的准备,包括可能面临的困难等) 8、为什么留在基层的人少 我首先从第一个开始回答。 我本科专业是医学,我是硕士在读延期一年来西部的。我7月的下旬到的重庆,从7月29号开始工作,我当时报名去的是重庆江津一个镇上的卫生院做医学科普类的工作,后来被调整到重庆綦江县委宣传部文艺科从事唱读讲传宣传和管理工作。 我选择做西部志愿者的主要原因是和我的一些所谓的理想挂钩的,人都要有点理想吧(另外我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也比较多,奥运会火炬传递和奥运会我都参与了)。我一直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以前是在医院给人看病,后来做科研,做医学的科普,医学的进步离不开科研和科普,到西部来的本意就是看看有没有机会完善医学科普工作,这也算是一个创业设想。 西部志愿者生活还算是轻松的,主要有这么几块的工作。第一、版画节,在当地是规模最大的,所以每天都加班,最大的收获就是组织了如此大型的活动,而不是仅仅像奥运会一样被人指挥,当时《欢乐中国行》栏目韩红、李小春,陈慧琳等都来了,和明星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第二、 传箴言活动,附带着组织读经典、讲故事和唱红歌活动,都是一些日常的工作,协调政府部门和组织晚会之类。第三、负责当地西部志愿者的管理。我负责组建了西部志愿者团支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组织了很多活动,为当地策划了一些大的项目,已经成功的有青少年共学中心,还在策划进行中的有朋辈心理辅导、青少年志愿活动孵化中心和一个农业项目,希望启动当地的内在动力帮助当地失学儿童,关爱留守儿童,提高当地教育水平,完善新农村建设。 在当地最大的困难是语言和饮食,不过慢慢就适应了,还有就是喝酒。当地人都是很好的,尤其我的同事,每次出差或者大型活动喝酒都替我挡着。我到农村去,很多人听不懂普通话(这个很汗),同事都会帮忙翻译。但是志愿者整体素质不高,给组织和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当地团委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我们有什么需求,比如资金和资源都会得到满足。再有的话就是寂寞,毕竟观念有差别,所以自己会显得比较孤立。 三支一扶有很多优惠政策,一般就是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已经很优厚了,如果单纯的考虑这些的话,我建议还是不要来做志愿者,因为志愿者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和自身的成长。有一些想法的人参与西部志愿者对自身成长会有一些帮助,在西部你可以调动政府资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锻炼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交际能力,当然这些需要争取,当地不会主动提供给你。 对希望参与西部计划的人提一些建议:第一、注意安全,在西部牺牲并不是遥远的事情。第二、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能独立生活。不要随意在当地被改变,因为你的生活不在当地。要能独立生活,毕竟你已经参加工作。第三、自己可以排异寂寞。寂寞很害人,情感问题要自己会处理,西部志愿者因为情感问题出事的也不少。第四、公益要积极主动。除去工作,志愿者还要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多做有意义的事情。第五、要能适应不同的工作。我来重庆做过的工作,记者、教师、公务员、健康咨询、农业技术、管理、会计,工作来了就要能完成,这才是志愿者。 很多人不愿留在基层原因有很多,就我个人认识谈一下:第一、基层不好留。想留在基层的人大有人在,但是现在留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条件也很苛刻,想留不一定就能留。这是最大原因。第二、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很多熟悉城市生活的毕业生对基层生活有抵触。第三、社会舆论压力大。现在社会舆论压力还是很大,对于留在基层的人来讲,需要去适应。第四、配偶问题。很多人觉得基层没有合适自己的配偶选择。第五、基层生活压力不低于城市。现在压力集中在住房、医疗和子女教育,很多志愿者权衡认为基层压力也很大。第六、未来的前途。这次我推荐了一个朋友来綦江工作,选拔进入第二轮面试了,但是他一直担心未来的前途,因为现在他比他的领导年龄都大,今后如何发展,他还不得而知。
个人分类: 未分类|2367 次阅读|0 个评论
惩治学术腐败,应从根源入手,避免片面化
lidonglvyan 2010-2-2 08:25
现在关于学术腐败的新闻越来越多,院士造假,长江学者造假,校长造假,学校造假,学术腐败几乎成了一个造假的专有名词了。个人出现了造假现象,其单位出面进行新闻发布,跟踪事件的发生的前因后果,一般的结果都是个人遭到惩罚,单位却成了执法者。学术腐败仅仅成了个人的问题。关于由此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在下略发感慨。 一、学术腐败的根源 1、学术腐败首先由于单位的原因引起。由于现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片面追求学术排名,要求科研工作者完成大量的学术指标,导致广大的科研工作者不得不每年发表一定数额的文章。然而,学术文章的层次首先来源于其科研成果的等级,往往科研不是一蹴而就的,导致可能出现编造数据应付发文章的局面出现。在发文章的初始阶段,
个人分类: 抨击时政|2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8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