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各得其所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和平方略将超越战争方略:零和博弈的旧观念会被逐渐淘汰
geneculture 2019-6-1 17:04
和平方略将超越战争方略而明显改善人类的生存及发展的意识(具体表现就是信智三观逐步取代质能三观淘汰零和博弈的旧观念)-邹晓辉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1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理顺关系:各就各位(合法)各尽其能(合情)各得其所(合理)
geneculture 2018-1-26 19:42
理顺关系,即:各就各位(合法)+ 各尽其能(合情)+ 各得其所(合理) 理顺关系是做好教管学用社会化系统工程必须的基本条件。 -邹晓辉Geneculture
个人分类: 融智学前期探索|2005 次阅读|0 个评论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观控实验
aloofgk 2010-2-2 11:21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观控 实验 《观控》课题组 于宏义等 提 要 : 观控实验揭示所论对象 HBS : 各尽所能 良, 各得其所 差 , 趋真机制 中, 离散风险 RISK 7.9 % ;这在当今世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值得深入关切和探究。 关键词 : 观控实验;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自动容错纠错 趋真机制 考量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 Building on Strengths. Each gets corresponding place ), 务须力求主观向客观无限逼近。其观控实验意义,特别有益于简化强化人们的认知和实践。 观控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一定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科学,必须要有科学实验作支撑。在万国互网、跨域一体的现代技术条件下,最经济最便捷的是利用数字化网络化观控技术进行 观控实验。 现实 实践的有限性和思想的无限性,促使观控实验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娱乐、生活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对 BOS ( Building on Strengths. Each gets corresponding place ) 进行必要、可行、有效、乐意的观控,直接关系人们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 观控 , 是 广义的观与广义的控 , 同知与行、认识与实践相对应,而且内涵更充实、更生动、更真切。 观与控 是同存并在的 。如骑自行车行进,观控并行自洽。 有意识有目的地感受、获取信息的动态过程及其功能表现,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机体觉、运动觉、平衡觉、态势觉、情意觉、心灵觉等所感知和意识到的一切,统称为观。 对感知和意识到的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以及由此五项科学基元 互联、互转、互导、互生、互克形 成的五元五互泛系及其种种复合),进行有意识有目的地综合、分析、比较、选择、运筹、谋划、组织、协调、管理、决策、实施、跟踪、反馈、指挥、监督、调度、运作、调节、控制、操作、检验等等一系列复杂的或简化的动态过程及其功能表现,统称为控。 观控实验旨在:感庶物之机,悟万律之理,索浮沉之秘,究天人之际,求和谐之谛,扬百家之义。 从超然的视野看,我们面对着 必然世界 、 实然世界 、 应然世界 (参见《 公信力观控实验 》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09/12/200912283057621813.pdf )。 必然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律定又随机的客观存在。如:时间、空间、物质、能量、信息,任何一元都不能单独存在,而且既随机又律定地互联、互转、互导、互生、互克。因此,基于这五元五互的整个世界,既相当有序,又富有生机活力。 实然世界是我们已经和正在经历体验的现实世界。实然世界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同存并在;时时处处的是非、利害、荣辱、功过、苦乐、兴衰,屡见不鲜。 应然世界是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并愿为之奉献的理想世界。媒体宣传和人们想像中的应然世界,往往受信仰正确或政治正确左右,往往将应然世界混同于必然世界。 争斗多在实然世界,问题多在应然世界,结果依归必然世界。 只有当我们面对的应然世界、实然世界、必然世界足够切实地逼近大统一,人类社会才可能趋近足够的完美和谐。 哲学和宗教,以及科学、美学、法学,务须切实应对实然世界、必然世界、应然世界。 什么理念可以在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中都能自如地立足生根开花结果而且会切实有效地促使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趋近统一? 我们的回答是: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若另有高见,恳请赐教!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是 必然世界的本质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关注的必然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 世界绝对不需要的东西是绝对不可能存在的正因为必然世界需要 各位存在,于是有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是 实然 世界的实质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经历体验的 实然 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才有足够大概率的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之所以只是 大概率的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是因为人对实质的认知和把握不能不受现实历史发展阶段的局限。这种制约正是人类进化的内在机制因不圆满促使人的观控(即知与行、认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探究、不断深化、不断升华!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是 应然 世界的理想属性。无机界如此,有机界亦如此;非生命体如此,生命体亦如此;植物动物如此,人类亦如此。我们期望和追求的 应然 世界,是因其需要才有各位的存在,才有足够理想的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并激励我们心地愉悦志愿 为之奉献一切! 中华文明一向关注和推崇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在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中自然自如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且促使必然、实然、应然三个世界朝着趋近统一的方向持续演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理念是否应该特别值得我们关注和推崇呢?! 观控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必须 以人为本,确立人文情怀和科学理性与现实、历史、逻辑趋近统一的基本理念,在 考量其自然性、客观性、人文性、主观性的同时,还须 融哲理 - 数理 - 技理 - 中西文明于一体,蕴涵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 ,使观控的方式和内容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既是有效的又是乐意的,使观控的结论 既可证实,更可证伪促进 人 们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升华。 观控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BOS ( Building on Strengths. Each gets corresponding place ) , 可从 各尽所能 、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三个维度,足够简明确切地考察描述表达 所论 观控对象。这里 BOS = ( BOS 1 , BOS 2 , BOS 3 ) = ( 各尽所能 ,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 BOS1 : 各尽所能 映射 所论 观控对象具有足够多的样本表明所属的各位近 2 年和前 4 年, 在学习、工作、娱乐、社交、自律等 实际作为方面尽其所能 的集中趋势; BOS2 : 各得其所 映射 所论 观控对象具有足够多的样本表明所属的各位近 2 年和前 4 年, 在吃、穿、住、行、用等基本生存方面恰 得其所 的集中趋势; BOS3 :趋真机制 映射 所论 观控对象近 2 年和前 4 年,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与客观环境的需求制约相磨合主客无限逼近和谐的自动容错纠错趋真机制。 各尽所能 、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的 原始信息, 都按 九级分类量化, 并 以一般同层同类系统的 中位水平作为评价基准 : 与 评价基准 相当的量化序为 5 ; 比 评价基准 好一点、好一些、好许多、好极了的量化序分别为 4 、 3 、 2 、 1 ; 比 评价基准 差一点、差一些、差许多、差极了的量化序分别为 6 、 7 、 8 、 9 。 所论 观控对象的性状态势, 可以方便地用自然语言 按 九级分类量化 逼真表达。 九级分类量化 基于实验心理 - 物理学 ,其隶属度公式为 F ( I ) = Ln ( max{I}+2-I ) / Ln ( max{I}+1 ) 式中, I 为排序序号, F ( I )为 I 的对应值(即 观控 隶属度)。当 max{I}=9 时,即成 九级分类量化 I 1 2 3 4 5 6 7 8 9 F ( I ) % 100 95 90 85 78 70 60 48 30 可查询《 观控隶属度》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1087 观控实验既便于作国际比较,也便于分层分域考察检验。 欲考察所论观控对象系统, 先须估量不同视角评价的 百分 占比 ,即: 在熟识 所论对象 的人群中 , 看好 的人 P1 占百分之几, 看差 的人 P2 占百分之几, 一般 看的人 P3 占百分之几, 公正 看的人 P4 占百分之几;并且使 P1+P2+P3+P4=100% 。 切实 估量占比 映射评价者的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 。作为专门考察则可进行抽样检验。 宜用 方式进行。 抽样检验,务须要有 足够的不同 信源类别 的样本 , 如 A. 实业界评价、 B . 学术界评价、 C . 公务界评价。综合分析比较 不同类别样本的评价结论,可为观控对象的性状态势 提供重要信息。 〔超然扮演〕是指熟识观控对象(如 HBS )和观控主体(如 KS01 )的观控者(如 Aloof ),以自身的实际感悟体验,超然逼真地模拟扮演观控主体作出 自行估量 。这种 ,蕴涵 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 ,便于科学地进行抽样检验,真实地考察观控对象。因为观控者的模拟信息,在直接表达扮演对象的看法 - 见解的同时,也表现观控者自身的看法 - 见解 把扮演对象 扮演 得 过好 或 过差 映射 观控者自身缺乏知人之明或扮演失当 都会使观控者 丢分 。这,可按蕴涵 = = 的集中趋势,对其进行公正 - 科学检验。 按 九级分类量化 细化表达 各尽所能 、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 :详见〔 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观控实验 〕 。 经 泛系观控实验软件 PGKE 处理后的 各尽所能 、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的 输出信息 按均权归并 : BOS 90.00 的为 优 , 78.00 < BOS 90.00 的为 良 , 60.00 BOS 78.00 的为 中 , BOS < 60.00 的为 差 。 详见 。 实践检验表明: 认真地而不是敷衍地通过 〔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观控实验〕,可使观控实验者的素质能力显著提升―― 领悟天地之间有杆秤你就是定盘的星。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观控实验 编号 : A_20100109_HBS_KS01_Aloof 指称 占比 ( % )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 备注 (观控对象; 观控主体; 观控者 的姓名,身份证号,电子信箱等) 看好的评价 20 2 5 4 Aloof @yahoo.com.cn 看差的评价 20 6 7 7 一般的评价 40 4 7 6 公正的评价 20 3 7 6 自我真实评价 3 7 6 注 : A_20100109_HBS_KS01_Aloof 中的 信源类别 _ 年月日 _ 观控对象 _ 观控主体 _ 观控者 及其评价由填卡者自行改写。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观控实验 编号 : A_20100109_HBS_KS01_Aloof 指称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趋真机制 备注 (观控对象; 观控主体; 观控者 的姓名,身份证号,电子信箱等) 观控对象 HBS 79.08 58.78 65.65 Aloof @yahoo.com.cn 实验操作: 实验签发: 观控实验分析 均权归并 BOS =(79.08+58.78+65.65)/3=67.84 Aloof 〔 超然扮演观控主体 KS01 〕认为 观控对象 HBS : 各尽所能 〔良〕, 各得其所 〔差〕 , 趋真机制 〔中〕;均权归并 BOS = 67.84 ,离散风险 RISK 7.9 % ;从总体上看 HBS 在 同 类同层系统 中属于 中 。 这在当今世界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值得深入关切和探究。 若有足够多的不同信源类别的样本,如 A. 实业界评价、 B . 学术界评价、 C . 公务界 评价,所得观控分析结论会足够可信。 普及这种具有严谨科学量化测度支撑的观控实验,可为建立健全 自动容错纠错趋真机制 向优化强化无限逼近,向 必然世界 实然世界 应然世界 大统一无限逼近。 观控实验服务 不同类型不同对象的观控实验已进行了一代人( 20 多年)。曾成功用于公务员测评、先导产品观控、基因辨识、风险决策、人生观测度、融合技术观控实验、思维能力观控实验、素质能力测度观控实验、执政能力测度观控实验、企业生机活力观控实验、和谐社会测度观控实验、 人之 分层聚类 观控实验、 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这里提出的《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观控实验 》, 《观控》课题组 YHY01@yahoo.cn 可提供观控实验服务 。 参考文献 吴学谋 . 吴学谋 . 从泛系观看世界 .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01-105. 于宏义 . 素质 - 能力测度 观控 实验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1):139-140. 于宏义 . 执政能力测度观控实验 . 情报与决策, 2004 年第 7 期(总第 192 期) . 于宏义 . 观控技术及其应用 . 系统科学理论与应用 . 成都 : 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6.(678-682). 于宏义等 . 知识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预研 . 科学中国人 .2000(1):18-20. 于宏义,冯向军 . 观控存储系统 . 中国专利公报 .2001 年第 52 期 . 于宏义 . 泛系观控技术 . 世界华人一般性科学论坛〔论文集〕 2005 电子版 http://www.sciencenet.cn/blog/admin/images/upfiles/20076221266390711.pdf . Yu Hong Yi; Leon (Xiangjun) Feng; Yu Ran. Pansystems GuanKong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quantization. Kybernet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Cybernetics. Year: 2003 Volume: 32 Page: 905 911. 观控隶属度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file/2010/1/2010129919883544.rar   《观控》课题组负责人: 于宏义   本文由课题组成员  于燃 余朝辉 刘珊珊 于罡 余晓 于宏义等协同完成。
个人分类: 超然观控|4091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