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科学历史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系统医学 – 转化与靶向、个体与精准
benlion 2016-5-16 15:07
系统生物学实际上开启于世纪之交。1999年BjZeng的第一届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会议及筹备协会的通知,西雅图华盛顿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协会(WBBA)刊物主编,提出要刊登在协会的报刊上。 胡德在1999年到2000年开始搞系统生物学和建立西雅图研究所(盖兹的资持),并因此而闻名和后来成为了奥巴马的总统科技顾问。 美国是典型的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爱默生(林肯称之美国的孔子)自立精神和爱迪生的工业实验室等模式。 精准检测与精准治疗概念,最初出现在新加坡E.刘(现为美国Jax实验室总裁)组织的2009年系统生物医学会议论文集,而后是2013年Nature的会议(Nature Genetics Conference - From GWAS to Precision Medicine http://m.biodiscover.com/news/celebrity/118758.html )。 现代通讯和交通都非常方便,在国内创业的海归,好些每年几次来回飞越太平洋。坐下来闲聊时,特别探讨了海底高速通道。 最新报道的这种车( http://m.sohu.com/n/449058685/ ),将来可以建成海底通道,或经由阿拉斯加穿越加拿大和俄国而到东北。 唯一妨碍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因素,只有一个,就是内斗的文革或内战;所以,必须在思维上就要避免,并改进和健全法制。 注:实用主义是经验主义的延伸,不同于功利主义。 - (2011年-2016年网络日记)-
个人分类: 系统生物学|1948 次阅读|0 个评论
文化复兴与知识就是力量
benlion 2015-5-7 10:23
- 从培根到爱因斯坦 13 世纪欧洲的罗吉尔·培根论述了实验方法,阿奎拉阐述了经验主义和乔托提出透视绘画方法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和笛卡儿的《方法论》,数学论证的逻辑方法与实验仪器的技术结合,奠基了17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科学发展的根基。 13 世纪到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开始于意大利的十日谈、君王论和工程技术发展,经历大学建立、文化中心形成和宗教改革,从神权向君权社会转换。17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建立了实证科学和教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论述了中国儒家和道家、释家(高更)等文化,产生了工业革命和工艺美术运动、文官制度建立,从而,进入了现代民权社会。 中国文化复兴,则实际是启蒙运动和复兴社会的伦理传统,伟大见诸于细微而求真、务实的精神,却不是宏大而空虚、浮华的表象。 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于阿拉伯文献中发现的希腊典籍,中国文化复兴则起因于发现西方科学里的中国思想、文化和技术、艺术。培根论及中国的3大发明用了“发现”,可能是这些机械比较简单而没有太多的人工设计,也可能反映了当时普遍对机械和工具等发明的兴趣,而恰好是近代科学视大自然为机械的哲学观。 莱布尼兹、康德开启了欧洲的系统与演化思维,从机械计算、数学符号到计算机科学、微电子技术,从数理逻辑、语言哲学到形式语言、计算机程序等,发展了分析与综合哲学、工程与人工科学。 而后,实验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结合,诞生了天然机器与人工机器的研究与发展,从而,将进入深海和太空发展新的能源、材料和信息技术时代。 附、培根的《新工具》 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拉丁文为“scientia potentia est”。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他在《新工具》(NewOrganon)第1卷第129节有一段经常被人引用的文字,最早提出了“三大发明”的说法: Again,it is well to observe the force and virtue and consequences of discoveries; andthese are to be seen nowhere more conspicuously than in those three which wereunknown to the ancients, and of which the origin, though recent, is obscure andinglorious; namely, printing, gunpowder, and the magnet. For these three havechanged the whole face and state of things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first inliterature, the second in warfare, the third in navigation; whence have followedinnumerable changes; insomuch that no empire, no sect, no star seems to haveexerted greater power and influence in human affairs than those mechanicaldiscoveries. 许宝騤的翻译(《新工具》,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3页): “ 复次,我们还该注意到发现的力量、效能和后果。这几点是再明显不过地表现在古代所不知、较近才发现、而起源还暧昧不彰的三种发明上,那就是印刷、火药和磁石。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来;竟至任何帝国、任何教派、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力量和影响都仿佛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以上均文献来自吴国盛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34476-887890.html )。
个人分类: 科学方法|2118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的历程– 还原论与整合论
benlion 2015-2-26 20:20
科学精神,涉及到:第 1 原则,知道远少于不知道,探索未知而扩展知识;第 2 原则,推理预测提供检验的途径,实践的正反方法验证理论。 科学 – 复合系统,构件涉及到: 1 )直觉想象, 2 )逻辑思维, 3 )数学方法和 4 )实验技术等诸多方面,而结论却是知识、规律和公式,往往争论中西科学时,就没有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区别和关联。 生物 – 复杂系统,构件涉及到: 1 )生物膜, 2 )染色体, 3 )信号传导和 4 )代谢链等,而结论却是遗传、发育与进化,常常探讨生物起源与进化时,就没有关注信息编制的组织与表达的调控过程。 其实,作为实践的经验与和知识的逻辑体系,科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知识积累、技术发明和方法创造的过程,其中,在阿拉伯形成的代数方程、化学器皿和医疗器械等,已经接近欧洲科学的雏形。 科学的历程: 人类起源,语言相同而文字演变,构成语言谱系,语言是文化意义,文字是符号形态,如同,人类的肤色不同,却是同一个人类物种。 1 )中国 - 阿拉伯(代数、化学) - 查理曼欧洲丝绸之路; 2 )欧洲 – 大航海和传教士, a )文艺复兴 - 大学建立, b )宗教改革 - 市场经济, c )启蒙运动 - 体制分立; 3 )美国 - 人工科学与 II 产业; 4 )中国 – 洋务运动与现代社会转型。 附、关于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是最早的数学模型方法,经络和穴位如同数学的点、物理学的刚体等概念,关键在于经络是否实体结构,可能是与胚胎发育相关的组织液腔或生理机能的针刺敏感点模型。假设有体积和直径就能够测量,就是尚没有技术测量或如同物理学的测不准,仍然是能够测量,必然存在一个针刺、按压等操作的适度空间,可能中医理论的学者尚没有考虑测量精确度的概念 - 或已经做了相关研究,例如,在大学时代,就想过测量皮肤触觉 - 2 个感觉神经元末端之间的距离就是敏感间距。 一个可行的实验设计,确定敏感点的空间和边界:测量穴位周边的细胞群,中医的穴位有一个很确定的针刺坐标点,采用仪器和技术测量或观测周边的细胞类型,通过标记和分析,就可能探究是什么细胞参与了穴位的生理效应,例如,光遗传学的方法研究神经元分布等。 - (人类论:总结) -
个人分类: DNA|2312 次阅读|1 个评论
文化进化图谱
benlion 2014-5-6 11:26
中外都有不少古代和近现代科学史著作;但是,古代不管东方、西方或中东,都是哲学理论、实践技术、数学方法没有结合成体系,也就是梅森《自然科学史》论述的学者思辨传统与工匠技术传统结合成科学传统之前的经验知识或实践方法或哲学思辨,却是后来实证科学诞生和发展的资讯、模型来源或“数据库”,如,欧洲不少近现代科学家研究了东方的相关知识记载、技术发明等。 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范式、组织管理(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模式的发展方向,目的是面向未来的思考。古今中外文献和文物研究,如同笛卡尔建立解析几何,历史科学研究,也应该建立一个坐标系,以人类共性和文化共同部分作为“公约数”等;然后,如同星系图谱、进化谱系、语言谱系等,以及甲骨文与其它语言的关系等,建立文化进化图谱。 以轴心时代为坐标系,从袄教到犹太教、佛教是体系化宗教的发展,以神学(希腊哲学)和儒学(华夏伦理学范式)诠释而完成。科学的体系化、规范化和组织化,以意大利和英国为轴线发展起来,商业和企业经济 的发展则以荷兰建立股市和公司组织到美国的工业实验室形成为模式。 注:学科概念,核心在于内涵和外延的表述,以及传承与发展,如,“神经系统”生物学与神经“系统生物学”、生物系统学(systematic biology或systematics)与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或biosystem science)是不同概念,前后不存在实质的概念连续特征。 - (学术研究与企业管理) -
个人分类: 2014y|172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一切皆是计算 – 发明的方法
benlion 2014-3-4 23:29
Every thing is computation 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都可视为信息科学。 轴心时代,印度 - 希腊文化偏向于人的认知与意志的过程,犹太 - 儒家文化偏重于人的行为与组织的规范,总之,属于人的心理、社会行为的文化模式。 然而,从宇宙到生命,从精神到文明,演化的历史或逻辑的过程,可比拟为信息的形态化转换或展开的演算。结构论探讨关系集合的组织化演变,精神论讨论心理与行为的转换关系,而运算规则或逻辑构成 2 个理论的连通。 在生物学和医学、生物工程来言,细胞作为一个运算单元,细胞内分子网络的物质、能量运输与转化过程,就是一个运算系统,输入与输出细胞就是问题与答案,而将基因组视为信息储存或存取中心( genomic intelligence ),这就是 20 世纪 90 年代形成的生物计算机基本思想或哲学基础。 那么,人的神经网络运算和思维过程,理应也视为计算过程,文化的建立和发展就是这个运算输出的结果;于是,历史学、文化学就转换为了计算历史学。 如何来看运算方法或原则 * 呢? 第 1 个原则,复合或组织化原则。 比如, 中国墨家发明了透镜和小孔成像实验,在荷兰,以双透镜或眼镜片的组合方法发明了望远镜和显微镜。 双缝小孔实验,导致了光学衍射和 X 射线晶体分析等方法。 伽利略的数学方法和天文学仪器发明、思想实验,开普勒的光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等,建立了牛顿力学的基础。 穆利斯( KB.Mullis )从单引物的测序方法到双引物的 PCR 技术发明。 还有,从单链的反义 RNA 技术到双链的 RNAi 基因沉默等。 注 * :其实, 20 世纪 80 年代 -90 年代,还有一个核心的探索路线就是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的方法或创造技法等。 - (随想录) -
个人分类: 随想|26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生物科学史文献
benlion 2013-8-2 10:52
世纪之初,最早检索到 Zieglgansberger W. 和 Tolle TR. 的 1993 年论文中有 “systems biology” 词汇,而后,读到 2001 年 Wolkenhauer 的论文提到 Mesarovic D. 在 1968 年西保留地大学举办的国际会议上提出 systems biology 。 近日查阅文献,发现 S. Brenner 的个性化医学( Personalized Medicine )发表于 2003 年,而早于 L.Hood 的 2004 年。 早已知道与 L.Hood 发表系统生物学论文的 Ideker T. ,到做 L.Hood 的博士生之前在 MIT , 1996 年我与 Hood 通信是因为他也在做转基因研究,而著名的转基因动物研究专家 Palmiter也 在华盛顿大学。 今日读到一则资料: http://engineering.stanford.edu/award/stanford-bioengineering-assistant-professor-honored-white-house 。很惊讶! D.Endy(1970年) 依然只是 assistant professor ,中国以职称的引才计划值得深思! MIT 人工智能实验室 T.Knight ,世纪之交,最初同于N.Seeman做 DNA 纳米技术的分子计算机研究,他的博士生和博士后 R.Weiss 和 D.Endy 是合成生物学主将, D.Endy 是国际上推动合成生物学为工程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并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系统生物学史.1.)-
个人分类: 资讯|2270 次阅读|0 个评论
高校不能数典忘祖
liaoshaoming 2013-4-16 01:37
高校不能数典忘祖 廖少明 高校不能数典忘祖,应该充分 尊重自己的历史,才能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可 。 饶毅教授在“ 对过去不能数典忘祖、对现在不宜编造事实 ”一文中,对我国关于科学家个人贡献作出的不公平历史评价作出了强烈批评,在其他博文中( 饶毅的个人博客 )又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砒霜治疗白血病”这一世界重大成果中个人贡献大小展开了追根溯源的调查,这种努力令人尊敬!因为它对体现了对前辈科学家的尊重和科学历史的敬畏,对于教育后辈,对于科学本身的健康发展,以至于对于国家的科技政策制定都是根本性的问题,不可小视。 我感觉,当下我国高校中这种有意无意地混淆模糊他人的重要贡献,甚者张冠李戴抬高自己等做法已经到了明目张胆,屡见不鲜的程度。君不见,有些高校甚至为了一个并不清楚或编造的一段假史争得头破血流的故事,闹得更是家喻户晓,就像是地方政府争抢刘邦的家乡,屈原的故里,**领导祖籍或宗祠。。。。。。大大有失高校斯文! 记得前几年,国内高校曾兴起修编校史的热潮。本人有幸主持了本教研室的史料收集及编制整理工作。当时老前辈还在,大家都抱着十分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修编”,采访了活着的老人及逝去人的家属,翻遍了档案馆的抽屉。生怕写错了或漏掉了哪怕是一丁点儿细节,成为历史的罪人!但是当若干年后校史重新修编后,我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被莫名其妙地删除了。我想,这些试图篡改历史的人可能指望:过了几十年或一代人或一个世纪之后,就是一笔糊涂账,没有人会知道真相。然而,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 多数情况下,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作为教育者应该深知:人类孜孜追求真理和真相是天性使然,哪怕往前追溯到几千年甚至几万年。 如果一所高校连自己的历史都可以随意修改, 那么我们拿什么来教育在高校成长的学生们呢? 他们还能相信什么呢?这种行为 的后果是深远的, 会严重影响到高校的凝聚力、教学和学术取向。(1)高校学术与文化需要传承和发展,其中传承是基础。老前辈是学校的宝,一个都不能少,否则,历史会被割裂,大学文化会出现断层,学术不能传承。而另起炉灶经常会被人耻笑和蔑视!(2) 校友就是历史,尊重校友就是尊重历史。 一所高校的真正凝聚力来源于校友的支持和爱戴。 当一些有成就的校友,看到昔日自己的老师和导师们在历史中被故意忽视甚至贬低,会很快失去归属感,又怎能真诚地去支持她的母校发展。曾经有一所高校校庆, 尽管有面带笑容的领导接待,但 整整一个专业的校友因为见不到自己的班主任和同班同学的接待,甚感无趣而愤然离校。(3)严谨的教学与学术态度的养成依赖于对科学历史的尊重。比如,教学中教导学生规范引用 参考文献的问题, 尽管学校制定了种种引文规范,加上教师们每次 苦口婆心地反复灌输,一届又一届, 但很多学生就是不能自觉遵守,好像文献作者中随便少一个、多一个、或去掉一个甚至写错了名字都无关紧要。这使人不得不担心:那种“不尊重他人成果”的大学文化习惯已经深深渗透到他们的骨子里,这让人有时感到十分气馁和无奈。又比如,当给学生们讲某某老前辈或老校友的成就时,由于很多学生 只知道官方极力宣传的新牛人,对真正的学术前辈几乎 一无所知。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最终给自己抹黑,因为后人会发现:原来这些后起的大牛们,是把前辈或他人的成果全都嫁接到了自己一个人身上! 这种负面影响,有时候我在想,对大学教育是灾难性的! 后记:这篇博文成稿于早几个月的时候,但一直迟疑未发,拖到现在。
个人分类: 大学文化|2 次阅读|0 个评论
系统生物学 – 从理论到实验
benlion 2012-8-8 09:25
系统生物学, 20 世纪只有一少部分科学家的冷门科学,到了 21 世纪伊始迅速成为了前沿和热门科学,这个突破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分子生物技术是关键。 系统生物学的概念 – 以系统论和数学模型方法的生物系统研究(贝塔朗菲, 1968 年),贝塔朗菲 在 20 世纪 40-50 年代的抗体系统论、物理学与生物学中的系统论研究奠基了系统生物学的根基 ,词汇( systems biology )为 M. Mesarovic 1968年 ( http://systemsbiology.case.edu/sysbio/SysBio.shtml )提出, 我本人在 1992 年 -1995 年发表的是系统医药学、系统遗传学和系统生物工程等概念和词汇。 系统生物学的理论 – 20 世纪的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均与生态系统和动物的通信与行为学等有关,生物控制论和神经控制论尤其属于生理学层次的研究,布里渊的信息是负熵概念和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论、艾根的生物信息分子进化超循环论等将物理学与生物学的系统观在分子层次衔接了起来。 系统生物学的实验 - 到 20 世纪 80-90 年代的生物化学系统论和代谢工程等,从 Leibler S. 的代谢系统鲁棒性( robustness )理论、 Tomita (源自 Venter J.R. 研究组)的 E-cell 模型和切奇( Church GM )的组学芯片系统( systematic )方法等进入的是系统生物学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年代。 系统生物学的机构 – 1999 年我本人筹备国际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协会和 2001 年北京会议, 2000 年北野宏明的国际系统生物学会议(东京)和胡德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所(西雅图), 2001 年国际上几乎同时分别从系统论、计算生物学、组学( omics )生物学等发表论述系统生物学。 也就是说:从 20 世纪 40 年代到 90 年代是系统生物学的奠基或创立时期, 21 世纪是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和研究机构建立的迅速发展时期。
个人分类: 2012|2006 次阅读|0 个评论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2-2 14:48
温家宝:千人一面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 杨学祥 2010 年 1 月 26 日 ,温家宝在听取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界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说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 大学首先应该是学术传授、学术研究和学术争论的场所,没有顶级学术观点的代表人物,没有正常的学术争论,没有公平的学术观点交流,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和独特灵魂,就不能把握科学的精神和精髓。一个学校一座庙,一尊菩萨传其道。培养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根本无法解决现实世界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真理不是靠背诵经文获得的,没有质疑,没有思索,没有争论,是无法认知真理的。现在的大学是培养只有科普知识和一定专长的普通工作者的三流大学,而不是培养顶尖科技创新人才的一流大学。 大学教育应该是向社会开放的,经常与最新科学观点交流,敢与顶尖科学权威观点交锋,则只有这样才能锤炼出一流的学术接班人。 中国大学有自己的独特学术观点吗?自从板块构造理论引入中国,中国的构造理论就变为板块的一统天下,具有中国特色的地质力学、地洼理论、地块理论等通通退出了讲坛。一个只能盲目接受外来科学观点而没有能力传承本国科学理论的大学能成为一流大学吗?中国大学能通过传授和重复国外的权威理论而成为一流大学吗? 据网络资料,陈国达,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 1956 年他创建大地构造新理论地洼学说,提出了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活化区(地洼区)概念和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以及地壳演化运动综合构造单元壳体概念和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说。创立了成矿构造学和构造地球化学,最近又倡议建立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指导找矿及其他有关生产实践方面也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创立一种学说,要付出艰巨的劳动;要使它得到社会公认,则要付出更多的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地洼学说横遭厄运,国家为发展地洼学说设立的大地构造研究室被解散。为了挽救事业上的损失,陈国达整日足不出户,潜心撰写我国第一部研究成矿构造的专著《成矿构造研究法》。洋洋 68 万字,三易其稿,从起草、修改、誊抄到绘图、剪贴,样样靠自己的双手。他知道,当时书稿不能出版,权且孤芳自赏吧!   就在这时,国际上崛起了另一派大地构造新理论板块学说。它源于大陆飘移说和海底扩张说, 1965 年由加拿大的 J . T .威尔逊( Wilson )集大成而创立,论证了大陆移动的动力,打破了地壳以垂直运动为主的传统观念。板块学说与地洼学说,分别是对地槽地台学说从空间(运动方向)和时间(发展阶段)上的突破。正当板块学说异军突起时,地洼学说几乎偃旗息鼓了,陈国达感到心痛。当时他不知道身外的世界,外国人却知道中国有个陈国达。自从苏联科学院副院长A..扬申(Яншон)院士首先将地洼区和第三构造单元的概念介绍到苏联,苏联的地质学家即运用地洼学说研究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成矿规律。对此,苏联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成因协会主席A.Д.谢格洛夫(щеялов)一再指出:我们的构造岩浆活化理论,是在地洼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国达教授是我们理论的第一代引路人。苏联成矿学家И.H.汤姆逊(Tомсон)在《活化区成矿分析》一书中,把地洼学说与板块学说相提并论,认为现阶段地质学的发展,决定于两个新学说:一是板块构造,一是由构造岩浆活化过程所决定的第三构造发展类型,这两个学科都成了重新审查成矿理论的基础。美国《经济地质》杂志更明确地评价说:功劳归于中国的陈国达。此外,在亚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和证实了地洼区的存在,甚至在人迹罕至的南极洲,科学家在那里也取得了证明。    1980 年,陈国达代表中国地质界出席在巴黎召开的第 26 届国际地质大会,受到各国学者的推崇,一致推选他担任国际地科联矿床大地构造委员会副主席,以及《全球构造与成矿学》杂志顾问编委。 1984 年,来自 100 多个国家的 5000 余名地质学家汇聚一堂,在莫斯科举行了第 27 届国际地质大会,陈国达被邀请登上主席台前排就坐,成为国际地质大会 100 多年来享受这种崇高礼遇的第一个中国人。 1988 年,在长沙召开的首届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术讨论会上,经 7 个国家的 30 多名院士、教授倡议,在中国设立国际地洼构造与成矿学研究中心(该中心于 1990 年被国际地科联矿床成因协会接纳为团体会员,相应地成立了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学组),推举陈国达为研究中心主席。   陈国达的名字已被选入英国《世界五千名人》及《有贡献的人》、美国《国际杰出领先者名人录》及《国际名人词典》之中。   可是,现代大学生有多少人知道陈国达和他的低洼说?没有历史就没有科学,忘记了历史就等于忘记了科学,人们是从历史的记录中发现真理的。 中国气象科学的发展更具有戏剧性。当气象学术权威跟风世界的全球变暖主流时, 2010 年的低温暴雪却让世界气象权威重新认识德国科学家的 30 年海温冷周期的理论。早在数月前, IPCC 专家、奥地利著名冰川学家卡泽尔就已在该组织内部发出警告,指出这一错误(喜马拉雅山冰川在 2035 年消失),但当时并没有人在意。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黄锷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从气候门到 IPCC 门,再到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各地频频爆发的寒潮,气候究竟是变暖还是变冷,已越来越扑朔迷离。黄锷透露说,去年 9 月, IPCC 内部的一位德国专家拉蒂夫通过研究发现,未来 10 年地球将进入一个较冷的时期,但他的声音当时被忽视了,直到最近才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这样一系列事件,则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对学术研究本身的思考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德国科学家之前,中国学者很早就发现了气候变化的准 60 年周期: 据任振球的研究,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使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发生相当稳定的准周期变化,与全球尤其北半球气温变化的间隔 60 年振动相一致。在 20 世纪初的低温期和 60~70 年代相对偏冷期,当时( 1901 和 196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分别延长了 94( 相当于日地距离的 0.6%) 和 57 万公里;在 30-40 年代和 80 年代后的暖期,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 1940 和 2000 年)分别缩短了 76 和 44 万公里。 2000-2020 年地球冬至时的公转半径由极小值变为极大值,他推测 2020 年前后全球气候将进入相对冷期 。 韩延本分析了美国宇航局公布的起自 19 世纪中期的全球及南北半球的温度异常变化资料,得到它们存在约 60 年的准周期性波动的初步结果。该周期是它们的中周期波动的主要周期分量之一,它对调制温度的总体变化趋势可起到重要作用。分析表明,该周期分量是时变的,周期长度在 19 世纪略超过 60 年,之后缓慢变短,到 20 世纪后期月在 55 年至 60 年间。所谓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的加剧似乎并未有打乱这一周其分量的存在 。 孙林海和赵振国的初步分析表明,我国气温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年代际变化趋势,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亚冬季风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欧亚大陆积雪面积减小、火山活动减少以及温室效应等,都可能是造成我国冬季持续偏暖的主要因素。我国温度存在着大约 30 年左右的冷暖交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上世纪 20 年代以前是冷周期, 20 年代到 40 年代为 30 年左右的暖周期, 50 年代到 70 年代又为 30 年左右的冷周期, 80 年代后又转入一个暖周期。近 10 多年来,我国正处于暖背景下,在暖背景下,绝大多数年份都会出现暖冬现象 。 在 2009 年 3 月,凯尔斯旺森和安纳斯塔西奥斯托尼斯就指出,在 21 世纪气温总体上升趋势中,会交替出现阶段性的 30 年变暖和 30 年变冷。全球气候在 2001 年至 2002 年间就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 。丹伊斯特布鲁克教授认为,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是影响全球气候冷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一种冷暖交替的周期,在 30 年的暖周期后,现在它已经开始变冷了。地球在 1945 年至 1977 年的变冷就与太平洋上一次的冷周期时间一致 。 如果中国大学气象专业没有这场气象科学大争论的历史纪录,没有相关学者的学术观点介绍的教科书,她怎么能成为一流大学呢? 参考文献 1. 赵承。温家宝:大学功利化是要命问题 须有办学自主权。 2010 年 02 月 02 日 00:27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02-02/002719593576.shtml 2. 黄德利。气候变化研究争议不断 中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 2010-01-25 13:43:43 来源:科技日报。 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25/185515.shtml 3. 任振球 . 当代气候变暖若干问题商榷 . 见 : 丁一汇主编 , 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气候影响研究 . 北京 : 气象出版社 .1997.43-48. 4 .韩延本 , 韩永刚 , 马利华等 . 全球温度异常及地球自转变化中的约 60 年周期 . 见:中国地球物理 200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编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3. 362 5 .孙林海,赵振国。我国暖冬气候及其成因分析。气象。 2004 , 30 ( 12 ): 57-60. 6 . Swanson, K. L., and A. A. Tsonis. Has the climate recently shifted? Geophys. Res. Lett., 2009,36: 6711 7 . Easterbrook, D.J., The next 25 years: global warming or global cooling? Geologic and oceanographic evidence for cyclical climatic oscillations: 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Abstracts with Program, 2001, 33 : 253. 8 . Easterbrook, D.J., 2008, Correlation of climatic and solar variations over the past 500 years and predict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s from recurring climate cycles: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Oslo , Norway . 9 . Easterbrook, Don J. Glacier fluctuations,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cean temperature chang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mate Change NY, 2009.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4666 次阅读|8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