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玉门关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长城你是否感觉到蒋继平的心跳频率
热度 1 jiangjiping 2018-6-2 08:17
长城你是否感觉到蒋继平的心跳频率 蒋继平 2018年6月2日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是华夏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 是炎黄子孙护国爱民, 爱好和平的标志性建筑。我小时候读的最多的书是毛主席写的, 记得他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这句话对我幼小的心灵影响很大。 谁年轻时没有当英雄好汉的梦想?所以,在青年时代, 我就在心中立下在有生之年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志向。 我人生中第一次实现这个志向是1996年夏天。 当年我从美国到中国出差, 负责种子生产的质量检查,生产基地主要在甘肃酒泉附近。在一位公司在中国分部的负责人陪同下,造访了位于长城最西端的玉门关。那次我对长城的印象很差,一副破败不堪的样子, 完全没有我心目中想象的那么雄伟壮丽。当时,站在已经相当模糊不清的玉门关长城遗址上,我真切地感悟到唐朝诗人王之焕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凄凉景象。 第二次登上长城是1997年夏天。那是我第二次到中国出差。 这次我和夫人一起游览了长城的八达岭景点。 我和夫人都登上了八达岭的最高烽火台。这次造访长城,彻底改变了我对长城的看法。 站在八达岭的最高烽火台上,举目远望,可见雄伟的长城像一条巨龙游荡在山恋之间, 真使人感到是人间奇迹。 第三次登上长城是2011年夏天。 这是我第12次到中国出差。出差的主要任务是陪同公司从荷兰聘请的一位种子质量管理专家到中国进行田间种子质量检查。这位顾问叫皮得范登堡。 他和他的夫人都是第一次来中国。他们都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很感兴趣。在工作之余, 希望我带他们去举世闻名的长城看看实景。 因为我们住的酒泉宾馆离嘉峪关很近,皮得又是我的老朋友, 又是公司聘请的专家顾问, 所以, 我就在当地聘请了一位英语导游, 带着他们夫妇一起登上了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长城。登上嘉峪关城堡, 塞外风光尽收眼底,在那种境况下, 我觉得天下第一雄关的称号非其莫属。 第四次登上长城是2012年夏天, 这是我第14次到中国出差。这次出差是和我的美国顶头上司一起到中国来的。他是第一次到中国,也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 他希望在北京能够亲眼目睹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万里长城。 我把这个信息告知我在北京的朋友。 他们说最好游览慕田峪长城, 那里游客比较少, 也不堵车, 风景很好。我听从他们的安排。在北京的好友, 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小儿子戴长健亲自开着他心爱的路虎越野车, 在北京世诚科技种业公司总裁张伟和河南工业大学理学院朱光有书记(教授)的陪同下, 我们一行五人登上了别有一番风情的慕田峪长城。 因为慕田峪长城在山岭之上, 有一定的海拔高度,所以, 登上慕田峪长城的最高烽火台需要一些登上运动, 会出现心跳加速的现象。我不知道长城是否感觉到我的心跳频率。
个人分类: 个人经历|2181 次阅读|2 个评论
玉门雄关今何在
热度 2 yag195544 2017-5-7 08:47
玉门雄关今何在 岳爱国/文、摄影 玉门雄关今何在? 玉门雄关留存在边塞诗人的笔端,一千多年过去了,那浓浓的墨渍至今未凝。 玉门雄关静卧在古版的《全唐诗》里,一千多年过去了,曾经印坊间的书香味至今犹存。 玉门雄关藏在世人的脑海里, 每每提到玉门关,王之涣 著名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 亹焕 诗句无需呼唤,便会自觉不自觉地跳将出来,以一幅“边塞大漠方盘城”为形象显现出来。 在许多世人的心底,玉门关就应该像至今雄立着的山海关、嘉峪关一样,存于河西走廊戈壁深处的某一所在,但不知为何,总是没有图片等见诸于任何媒体,令人好生奇怪?于是大家就只好亲自前往,去找寻心目中的玉门雄关了。 不是吗,天南地北的国内观光客来了,他们是来找寻春风所不度的玉门雄关的,只可惜没有找到。好在中国的文物古迹琳琅满目,真的不差这一座城池,也就摇摇头离开了。海外各色皮肤的友人来了,他们因喜爱中华文化、中国古诗词而知晓了玉门关,于是,千里迢迢、万里迢迢地来找寻心目中的玉门雄关,何处去寻?何处去找?于是,脆弱的黑皮肤、白皮肤的姑娘哭了,哭得那么伤心。他们的伤心是有理由的,一座这样著名的雄关怎么可以消失了呢?不可思议! 参观游览了敦煌的大美景致,就要去玉门关了。虽然知晓玉门关早就倾圮于未有记载的年代,但我当时的心情仍是格外激动的,毕竟我是学文学的吗。车子行在路上,我一直在琢磨着,今日的玉门关究竟会是以何样的面目示人呢? 玉门关还存在,只不过早已不是以一座雄关的壮丽形象存留于世,而是以一座残垣的形式兀立于岑寂的雁碛之地。 到了。只见离公路不远之处,有一座基本为四方的土墩矗于一片戈壁之上。这座四方的土墩就是如雷贯耳的玉门关了。一方木牌道出了玉门关的前身后世:“玉门关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戈壁深处。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左右。因西域和田等地所产美玉由此地输入中原,故称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玉门关西距罗布泊东部边缘150公里,南距汉阳关约70公里,两关之间以塞墙相连,形成倚(犄)角之势。自汉晋以来,玉门关一直是中原通往西域诸国的咽喉之地,至今关城犹存,气壮大漠。其关城平面为方形,全为黄胶土版筑,现关城余高9.7米,东西长24米,南北长26.4米。”虽其中文字内容稍有败笔,但还算是言清了玉门关的基本情形。 上面讲到的外国留学生在玉门关前流泪的情景绝不是臆造的,而是我们的导游所亲身经历并讲给我们的。面对眼前的土墩,我虽然没有流泪,但心里却是戚戚焉的。虽然说时间无情、风雨无情,难道时间与风雨就真的容不下一座物质的关隘吗?无法想象,可眼前的景色就是如此,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一切现实。 从甘肃回来后,每每提到玉门关心情便有压抑之感,于是提笔,以《玉门关》为题写了一首诗,既是聊表对玉门残关的一种慰藉之情,也算是宽宽自己的压抑之感。 玉门关 一管悠悠的羌笛 只吹着一支古老的《折杨柳》 呜咽着 奏响了一千多年 只为了却王之涣的一个心愿 引来春风 让春风度到玉门关 春风终于被羌笛的精诚所动 一路向西 再向西 它要去找寻那从未谋过面的玉门雄关 玉门何在 玉门关何在 春风一路走 一路寻 我是应羌笛之邀 是去了却一位盛唐边塞诗人的遗憾 何处是玉门雄关 为何遍寻不见 一座苍凉的黄土墩儿 向着春风呼唤 我就是你要找寻的玉门关 你为何这般摸样 你的玉门何在 你的雄关在哪边 王之涣为何对你情有独钟 难道你就是盛唐边塞诗人们 竭力推崇的玉门雄关 从汉至今 一千多年的岁月 叠加 累积成沉重的负担 我终于承受不起重重的岁月之聚 玉门早成齑粉 城墙屡修屡圮 玉门雄关已然是华不再扬 雄风早已不现 对不起 我心中的玉门关 我来得太迟了 我虽然未能谋面于你 曾经的雄关大隘 但我们彼此终于得以互见 也算圆了羌笛的一片真情厚意 也算了却了王之涣的一个拳拳心愿 谢谢春风之厚爱 虽然我已面目全非 但依然要代表曾经的我 对你表达感激之情 愿你在我身边的雁碛之地常驻 我愿与你永久相伴 只要心中有我 有爱 虽不能长相厮守 我就仿佛永远驻留在你的身边 再见 我心中的玉门雄关 我们将再次相会于 明年的春天 春 天 春 天 作于2017年5月7日
个人分类: 游记|5148 次阅读|4 个评论
玉门关怀古
热度 9 mdzhao 2015-9-10 10:07
玉门关这个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认识玉门关最早是在诗词里,印象最深的要数王之涣的那首 《凉州词》了: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我一直觉得这首诗既有画面又有声音,而玉门关则是整首诗的一个标签。还有李白 的《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油画。所以玉门关在我的想象中,有着一种苍凉的美,有伤感也有豪迈的情怀。 到了玉门关,却发现与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来以为那里应该有一段长城之类的,甚至觉得这么重要的一个关隘,大概有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而从车上下来却远远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土质建筑,孤零零站立在茫茫戈壁中,一时真很难把这个兀立在戈壁深处残破的建筑与历代诗人笔下威名远震的要塞联系起来。走到里面看看,发现这居然还是个天井一样的建筑,顶上是一片蓝蓝的天空。从边上的一个栈道登上观景台,视野倒是非常开阔,望着远处,我拼命想寻找一点古老岁月里留下来的遗迹之类的,却只有沙漠中生命力极强的骆驼草。 回杭州后补了下功课,查了点资料,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它既是西域通往内地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出发点, 早在汉朝时就已经是重要的军事关隘了。据考证,在战国和秦朝,敦煌地区相继为乌孙、月氏、匈奴所占据,这几个强大的民族都曾在中国古代史上留下过辉煌,他们在强盛时期占据敦煌,最终被汉人部分融合或者驱逐向西向北逃亡。直到公元前111年汉代设河西四郡,敦煌正式并入西汉版图,成为汉朝边关要塞上最重要的城市。阳关和玉门关就是在这个时期修建的,玉门关为丝绸之路北路的出入口,阳关为南路的出入口,在 这里进进出出的商贸队伍和使节连绵不绝。传说当时有拉玉的牲畜一过玉门关就倒地而死,后来用玉石做成了玉门关的门,才能避免,玉门关由此得名。 因为玉门关实在从各个角度也没几张照片可拍,不过看看那几张照片,倒是觉得这个地方是所去的那些历史遗迹中最原汁原味的了,没有什么修补加工的痕迹,厚重斑驳的墙体,经历了上千年的风吹雨打,也见证了这个地方的人文和自然的变迁。无论是当年的金戈铁马,还是骆驼商队,都藏在它的记忆中,你那么想和它交流一下,它却始终以沉默应对。。。
个人分类: 旅游相关|5624 次阅读|18 个评论
闲寻旧踪迹:玉门关城迥且孤
热度 1 Mech 2014-10-22 21:11
在一片戈壁中 ( 图 1) ,有座土城遗址 ( 图 2) ,居然就是唐诗中常出现的玉门关遗址 ( 图 3) 。这些唐诗中,最脍炙人口的当推王之涣的《凉州词》 ( 图 4) 。然后乘车而去,走向戈壁 ( 图 5 ,车上向窗外拍摄 ) 。 玉门关遗址比想象中小许多。原来只是小方盘城遗址。斯坦因从挖掘到的许多汉简中断定,玉门关在附近。后来就权充玉门关遗址了。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3625 次阅读|2 个评论
望长安 (遥想当年一小兵)
supanyun 2014-9-15 21:03
望 长 安 苏光松 惊独了寒深秋远,夜有春风玉门关。 不似相逢水云边,半有因缘半有天。
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移动”的玉门关——玉门关始于嘉峪关
热度 1 panjh 2013-8-28 09:23
1 、玉门关之争 1907 年英国人斯坦因( Marc Aurel Stein ) 在敦煌西北 90 公里的小方盘城挖出一批汉简,向世界声称发现了玉门关,中外学者纷至沓来,或申其说或辟其说,迄无定论。国学大师王国维、法国人沙畹( Emmanuel-Edouard Chavannes) 补正玉门关是从敦煌以东西迁来的;夏鼐院士、向达院士、陈家梦否定西迁说,使玉门关始于敦煌说成为主流观点,国家出版的地图也这样标绘。 1982 年赵永复质疑玉门关始于敦煌,争论再起。赵评春认为始于敦煌以东“石门周匝”之地,太初三年西迁;候晓星认为始于疏勒河玉门市一线,终西汉之世并未西迁;候玉臣认为始于瓜州布隆吉附近,汉唐两代都未西迁;李正宇坚持始于敦煌,东汉永平十七年东迁瓜州。 进入 21 世纪,当地文史工作和业余作者收集地方志和民间口传史料并实地考查,考出了汉玉门关的具体地点,得到专家的有限认可。潘发俊和潘竟虎认为西汉玉门关于元鼎二年初置于嘉峪关市嘉峪山石关,东汉永平十八年西迁敦煌,撰文投稿多处不受,终被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录用发表;刘兴义认为石关硖是最古的玉 门关;我校李并成教授 亦认为玉门关始于敦煌 , 其时也说始于石关峡 , 太初年西迁 。 2 、嘉峪山石关 嘉峪关市因嘉峪关得名,嘉峪关位于嘉峪隘口中心,故名。嘉峪南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今名文殊山,山上有碑铭称为嘉峪山。嘉峪北山是河西走廊北山向南突出的山体,古名玉石山,即《山海经》西王母玉山的一部分,北朝改名金山,元又改嘉峪山,清以后称黑山。《重修肃州新志》记:“嘉峪在酒泉西七十里,即古之玉石山,以其常出玉,故名之,乃汉遮虏障之处。”遮虏障即汉长城,玉石山的遮虏障称为玉石障,有遗迹,北起嘉峪北山石关,南止嘉峪南山下讨赖河谷悬崖。嘉峪南山的西端和嘉峪北山东端之间的嘉峪南北宽 10 多公里,可通行地段只有数公里,是河西走廊最狭窄的地段,史称“河西第一隘口”,东面是嘉峪关市,通酒泉;西面是戈壁,通玉门镇,驿道、公路、铁路、电缆、光缆、油汽管线都从这里通过。 然而汉唐丝绸之路不从嘉峪通过,而走嘉峪关西北 15 里的黑山石关峡东口石关儿。《重修肃州新志·关隘》记“石关儿口在嘉峪关西北 ,去(酒泉)城七十五里。”又记“山岭崔巍,石峡险要,泉水环绕,山河襟带,为甘、肃通夷要路,三秦锁钥,五郡咽喉。”嘉峪山石关向东过黄草营、断山口、野麻湾、新城,再折向南经果园乡达酒泉;向西出石关峡,过大草滩、黑山湖,通玉门镇。此道虽较远,但一路多水草。古道都选择依山傍水,以便人畜识途和吃喝,所以汉唐古道沿河西南北山麓,而不走多戈壁、有沼泽的走廊底部。 3 、《山海经》玉门 成书于春秋战国的最早地理专著《山海经·大荒西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这是对玉门的最早记载。大荒即大漠,丰沮即大沼,丰沮玉门的地貌形胜与嘉峪山石关十分吻合。嘉峪山周围是戈壁大漠,石关隘口常年流水,关内外分布着大草滩、黑山湖、九眼泉、双泉等大片湿地,这是讨赖河历史古道和嘉峪关地质断层造成的,近年超采地下水导致泉水断流、滩湖缩小、沼泽干涸,但遗迹尚存。嘉峪山古名玉石山,石关是出入玉山之门,故名玉门。 《重修肃州新志》第 3 页采录《肃州旧志》河西综述《夏纪》一节中引《竹书纪年》云:“太康时,夷人不宾,及少康中兴,世服王化,宾于玉门,献其乐舞。后桀之世,畎夷入居邠岐之间。”玉门早在西汉之前就存在,而斯坦因臆测、广为流传的西汉敦煌“玉门关因西域贡玉而得名”之说没有根据。 4 、西汉玉门关 北宋乐史所撰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五中,引用北魏名儒、敦煌人阚骃所著《十三周志》记载:“玉门县(汉)置,长三百里。石门,周匝山间,才经二十里,众泉北流入延兴。汉罢玉门关屯,徙其人于此,故曰玉门县。”同书记“延寿县在郡西,金山在其东,至玉石障,亦汉遮虏障也。”新旧《肃州志》和当代文献均定西汉玉门县治酒泉西 110 公里的赤金堡,东汉改置延寿县。前述金山即嘉峪山,玉石障在嘉峪山石关,所以玉门县的东端是嘉峪山石关。石关在南北山间,像一道石门,陡峭的石关峡东西长 20 里,峡里众泉和雨季山洪汇成断山口河,流入北面的花海(延兴海)。这些特征与“石门,周匝山间,才经 20 里,众泉北流入延兴”的描述吻合,石关峡向西 300 里内,再无这样的隘口。汉玉门县全境聚点很多,阚骃独书石门,紧接下文“汉罢玉门关屯,”是把“石门周匝”作为描述玉门关的定语,显然“石门”即玉门关,今名石关。“于此”“徙其人”到关外最近的一块较大绿洲——赤金置县,“故曰玉门县”。 玉门关罢屯置县应在伐宛胜利后的天汉二年。四年伐宛开发了敦煌绿洲,置敦煌郡设阳关为新界,玉门关括于内地成为二线。向达认为这个玉门关在敦煌,欠妥。《汉书》说汉武帝一贯“徙民实边”,《后汉书·张奂传》说“旧制:边民不得内移。”屯田军民为何不就近安置敦煌而违规远涉内郡? 5 、唐初故玉门关 唐初高僧道宣( 596-667 )著《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载:“从鄯州东行百余里,又北出六百余里至凉州,东去京师两千里。从凉州而西少北四百七十里至甘州,又西四百里至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又西减四百里至瓜州,西南入碛,三百余里至沙州,又西南入碛,七百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亦名鄯善。”这段记载路线清楚,路程详尽,各地位置准确,对“故玉门关”描述逼真,列入遗迹篇中。前述嘉峪山石关的位置正是这座汉关的故址。 6 、五代玉门 玉门关是中西交通过境的大门,伴随丝绸之路而诞生、迁徙、兴衰。唐安史之乱( 755 )后外族割据河西,长期战乱不息,丝绸之路衰落,玉门关随之消亡。后来又在五代宋初的文献中出现,作为地理名称使用,没有建关设防的背景条件。 五代后晋高居诲《使玉阗记》记:“从甘州而西始涉砂碛,又西行五百里至肃州,渡金河,西百里出天门关,又西百里出玉门关,经吐蕃界。”这段记载对两关的方位和路程都不精准,导致后人多生歧义,怀疑天门关的存在,补正如下:第一个“又”义为继续,从甘州继续西行;第二个“又”义为另外,从肃州又一条路西行;第一个“西百里”应为肃州西偏南一百多里;第二个“西百里”应为肃州西偏北不足百里。向西偏北的玉门关是嘉峪山石关,向西偏南的天门关是讨赖河(金河)天生桥,如天山(祁连)之门,故名。《重修肃州新志》 95 页记:“天生桥,城西南,讨赖河(出山口)之西北百里,南面有山,讨赖河水从西来,至此入地如伏流状,如天然生,故名。”高居诲文的特点是大项不漏,小节不精,他记下了众所周知的玉门关大道,也记下了鲜为人知的天门关小路,《史记》说张骞在大夏国“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就走此道。 7 、宋初玉门 敦煌遗书《西天路竟》说,北宋乾德四年( 966 )诏遣行勤等 157 人西域求法,其中之一沙门行记:“灵州西行二十日至肃州,是汉王,又西行一日至玉门关,又西行一百里至沙州界,又西行二日至瓜州,又西行三日至沙州。”宋人曾公亮《五经总要》前集卷十八酒泉郡下记:肃州“西至玉门关七十里。”同卷河、湟、甘、肃、沙州路下记:“肃州又九十里度玉门关,又四百二十里至瓜州,又三百里至沙州。”今从肃州西行 70 里(一日路程)至嘉峪山石关,即“至玉门关”; 90 里至石关峡西端,即“度玉门关”。 北宋仁宗景祐三年( 1036 )西夏占领河西全境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中销声匿迹了。玉门关从地面消亡 600 多年、书面消失 300 多年后,中西交通再度大开,明初又在嘉峪置嘉峪关,实乃玉门关在新时期的重生。
9107 次阅读|4 个评论
玉门关关址疑案(续)
panjh 2013-8-27 15:38
3 、初置玉门关 “关,境上门也”。元 封四年(前 107 )“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的玉门关,是西域道过境的大门。酒泉郡西境是嘉峪山,玉门关只能置于这一带,不可能设在千里之外的“西域”敦煌。玉门关的初置时间应该是元鼎二年(前 115) ,因为此前西域道未通,此后“列亭障”时玉门关已经存在。此时置关,也符合边郡边关同时设置的惯例。 玉门关址的具体地点是嘉峪山石关,即今嘉峪关市西北 8 公里,黑山石关峡东口石关儿口。清《重修肃州新志》记“嘉峪在酒泉西七十里,即古之玉石山”,“嘉峪山在州西七十里,山之西麓即嘉峪关。一名玉石山,下有九眼泉”,“石关儿口在嘉峪关西北,去(酒泉)城七十五里”,嘉峪山石关是出入玉石山之门,故名玉门,《山海经·大荒西经》曰:“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大荒”即大漠,“丰沮”即大沼,穿越玉石山的石关峡内外,广布泉沼湖滩,水草连绵不断,成为汉唐古道通过戈壁大漠的必由之路,西汉在玉门置关,故名玉门关。北朝玉山改名金山,玉门改名石门,唐初道宣《释迦方志》卷上遗迹篇记“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五代《使玉阗记》、宋初《西天路竟》、《五经总要》均记,肃州“西行一日至玉门关”。元朝金山改名嘉峪山,明清以后称为黑山,故玉门关则称石关。 酒泉至玉门关的酒泉塞,沿酒泉北山向西修到玉门关东北 10 公里的断山口,然后沿断山口河向西北修到 30 公里的花海。断山口至花海亭障是玉门关的北部防线,有亭障遗迹,有出土汉简。嘉峪南山下的讨赖河河谷深百米,成为玉门关南面的天然防线,“因河为塞”,唯天生桥一处可度。自然天成的天生桥是出入天山(祁连)之门,史称天门关,桥东的 靖边墩保存完好,天门关小路是玉门关大道的南路。玉门关的正面防线是玉石山的玉石障,北起玉门关南山顶,南止讨赖河谷悬崖,全长 15 公里,用以封堵嘉峪,亭障遗迹尚存。玉门都尉治所安远寨,位于玉石障中点正东 10 公里,今嘉峪关市安远沟村。关于这所嘉峪山玉门关的地理位置、历史年代、遗址考古,以及有关玉门关的疑案考究,笔者在《 西汉玉门关地理位置考》、《玉门关和玉门道》、《玉门关始于嘉峪关》等文已考,文见《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等。
3697 次阅读|0 个评论
玉门关关址疑案
热度 1 panjh 2013-8-26 15:04
1、西汉初开西域道 汉唐把玉门关以西地区称为西域,西域各国称为西北国,从玉门关通西北国的道路称为西域道。西域道初开于西汉武帝时,记录在司马迁《史记》卷123《大宛列传》第63中。传记河西原著民是月氏和乌孙,被匈奴驱逐到西域,建元三年(前138)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共破匈奴。张骞历13年,两次被匈奴俘而脱逃,至大宛(费尔干那盆地)康居(锡尔河流域)大月氏(阿姆河流域)大夏(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四国,“而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如奄蔡(里海沿岸)安息(伊朗)条枝(地中海东岸)身毒(印度)乌孙(新疆乌什)。途经汗采(塔吉克)于阗(和田)楼兰(罗布泊沿岸)等国,张骞于元朔三年(前126)返回长安。元狩二年(前121)“汉遣骠骑破匈奴西域数万人,至祁连山。其明年,浑邪王率其民降汉,而金城、河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西域道可通。次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劝说乌孙返回河西。至乌孙,“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汗采及诸旁国”。元鼎二年(前115)张骞返回,“于是西北国初通于汉矣……而汉始筑令居以西(长城),初置酒泉郡以通西北国。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犂轩(即大秦,此指罗马属地埃及亚历山大城)、条枝、身毒国……使者相望于道。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余人……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于是酒泉列亭障至玉门矣。”是年元封四年(前107)。上述记载告诉我们:1、西域道开通的前提是张骞出使西域和霍去病下河西;2、西域道开通的标志是“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为通西域的前哨基地,时间是元鼎二年(前115);3、西域道开通后“使者相望于道”,元封四年(前107)河西长城修到酒泉玉门关;4、酒泉郡的地域范围和玉门关的设置时间和地点记载不明确,需要探讨。 2、初置酒泉郡 霍去病下河西后匈奴远去,河西地空无人,大月氏和乌孙又不愿返回,需要分期分批从内地徙民以实边,这就决定了河西4郡35县的设置,也是分期分批,不可能一次完成。首先“置酒泉郡,稍发徙民以充实之,后又置武威郡,以绝匈奴与羌通之道”。“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汉书·地理志》记酒泉郡领9县,分布在酒泉、金塔、玉门三块绿洲上。酒泉绿洲位于酒泉盆地,南抵高峻的祁连,北界低矮的北山,山外是金塔绿洲;东至地势较高的高台县,西临嘉峪山。嘉峪南山俗称文殊山,嘉峪北山俗称黑山,两山之间的嘉峪史称河西第一隘口,是走廊最狭窄的地段,嘉峪外是戈壁,行70公里进入玉门绿洲。元鼎二年(前115)在酒泉绿洲置郡,郡治禄福县(今酒泉城)。元封四年(前107)“酒泉列亭障至玉门”,这段长城沿酒泉北山向西修到嘉峪山,史称酒泉塞,又在嘉峪山修了南北走向的长城,史称玉石障,嘉峪山外的玉门绿洲和北山外的金塔绿洲都划于边墙之外,足以证明酒泉郡前期,其地域范围仅限于酒泉绿洲之内,共置4县。当时的酒泉郡是西汉的西部边郡,嘉峪山是西境边界,嘉峪山以西还被称为“匈奴西域”。酒泉郡所属金塔绿洲1县和玉门绿洲4县,以及更远的敦煌各县,是不断开疆拓土的产物,后来陆续移民而置。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敦煌怀古》诗曰:《明代西疆止酒泉,整师嘉峪欲穷边;风摇柽柳空千里,月照流沙别一天”。 时隔1500年后,嘉峪山边境地缘再度重现。
2457 次阅读|3 个评论
敦煌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地址公园
热度 7 mqjiang 2011-10-12 10:43
敦煌行: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地址公园
莫高窟 莫高窟 莫高窟 沙漠中的大树 月牙泉 玉门关 玉门关 雅丹狮身人面像 我 怪树 雅丹-舰队出海 雅丹孔雀城 月牙泉全貌 月球表面 师徒一行
个人分类: 星际之旅|11590 次阅读|10 个评论
旅途中,手机的15个用处(下)
热度 2 mazheng 2011-8-17 19:49
旅途中,手机的15个用处(下)
(11)闹钟 行程安排中遵守时间很重要,到景点观光通常是早去比晚去好。特别是对一些喜欢拍照的人,早早起来抢天光是常有的事,手机里的闹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不要完全信任酒店里的叫早服务,经常失灵的。何况一些小的旅社,压根儿就没有这项服务。 (12)计算器 开车的时候,计算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计算油量和里程上面。例如这次我从兰州租了一辆车,开始完全不熟悉油耗情况,开往敦煌的一路上都在算计加油的数量和一箱油能开多少公里。主要是因为其后的行程中有一天是从敦煌出发,出玉门关到罗布泊附近的魔鬼城,再去阳关遗址,最终返回敦煌市区,这一路400多公里全部是在戈壁上,其中还有几十公里是碎石路,沿途没有加油站。我必须精确计算是否能用一箱油跑下来。有了计算器就方便多了,随时可以算一算。我租这个车的合约中,里程限制是3150公里,超1公里要多付1块钱。我实际跑的里程是3165公里,仅仅多了15公里,偏差不到千分之五,算得够精明了吧。:) (13)手电 现在的手机屏幕都够大,够亮,当个手电没问题。手机里面有专门的手电软件,可以选择不同的灯光亮度和颜色,还模拟出一个开关按钮,真是实用又方便。 (14)摩尔斯电码 因为是一个人出门,所以在安全方面就要多考虑一些,尽量做到防而有备。手机中有专门软件,可以将文字信息转译成标准摩尔斯电码,然后通过闪光、振动或声音的方式发送出来。万一遇到什么困境,这个东西是很有用的。 (15)仰望星空 白天观景赶路,晚上就有些闲了。手机的娱乐功能可以聊解孤单。游戏机、收音机、播放器这些功能不在话下,更有意思的是利用软件,你可以举起手机,仰望星空,手机会自动感知方位、角度和时间,展现头上的点点繁星和相关资料。如果你对天文略有兴趣,就会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特别提示:注意交通安全,开车不要使用手机。 旅途中,手机的15个用处(上)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900do=blogid=474229 旅途中,手机的15个用处(中)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900do=blogid=475392 旅途中,手机的15个用处(下)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6900do=blogid=476378
个人分类: 图说|4370 次阅读|5 个评论
三个玉门关的前世今生
Flyingriver 2011-7-17 16:13
发现三个玉门关,其迁移变化有何原因? 西北师大李井成教授、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地貌室齐德利博士与央视10套的考察及解答: http://travel.cntv.cn/20110714/103716.shtml http://travel.cntv.cn/20110715/103473.shtml
个人分类: 小品——不止一笑|25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敦煌情
wjwqbit 2010-2-2 21:12
敦煌情 酒盛葡萄夜光杯,飞天壁画风沙鸣。 嘉峪遥望玉门关,雅丹地现阳关情。 又见祁连月伴山,再忆张掖情断魂。 今日离去无别柳,何时重逢月光城。 2009年8月15,由于玉门油田要在8月19日举办70周年庆典,玉门油田展览馆有老板的项目。由于需与阿彪一起来到酒泉。第二天下午,我们乘大巴去敦煌观光。8月19日下午回到酒泉,由于项目已经验收完。于是速回西安。 火车奔驰在祁连山脚下,眼见大漠孤烟,山坡羊群,回忆莫高窟飞天壁画,经过张掖时写下这首诗。希望各位博友多多批评指教。 敦煌值得一游,它正是浓厚的大西北特征的体现,也是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诗中包含一些甘肃的名胜风景,如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和玉门关,雅丹地貌,还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等等,还有正在开发的小景点观音井,10多米高的释迦牟尼铜像等。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莫高窟的佛像和壁画,月牙泉和鸣沙山。 葡萄酒是甘肃武威的名酒,月光杯是祁连山上的黑质玉做的。旅客可以买来做留念。 由于正式盛夏过后,祁连山上的雪已经基本融化,只看到山顶还有白斑点点。祁连山的雪景很好看,7月份来酒泉的时候,山上覆盖冰雪,从车站候车室的窗户往外看正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风景, 很喜欢。
个人分类: 诗歌|2263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2: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