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灾难管理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灾难管理(100205)
ymin 2010-2-5 16:09
灾难管理(100205) 闵应骅 社会越现代化,就越关心人。过去在战争中,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不管他/她是所谓敌还是友,反正他们都是人。而当时人们关心的是谁胜谁败、谁是高级军官。其实,不管是官,还是兵,他们都是人。今天,一次事故、一次地震、一次命案,哪管是死一个人,那也是灾难。不要以为灾难是百年不遇的,就全社会而言,灾难天天在发生。当灾难来到的时候,现在有所谓应急预案。这就属于灾难管理。 现在技术的进步给灾难管理提供了与过去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灾难管理有赖于三方面的技术。 1。社会网络化 在紧急情况下,灾难的首位发现者需要直接和政府或救援机构取得联系,而不是层层上报及层层布置,而是在最短时间内的快速反应。这就需要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都与网络社会相联。而且要有发达的传感器网络,能及时有效地传递灾难地信息。Web2.0就大有用场,例如Twitter,博客,wiki等。下图是2008/5/12汶川地震时一人正用手机照相,记录震后情景。 2。图像技术 一个虚拟的灾难观测器提供给救灾部门和保险公司,以确定灾难的精确时间、地点和严重程度。在2008年汶川地震之前后曾有100位工程师去做这件事。而灾难观测器可以坐在屋子里完成这事。卫星图像传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3。容错技术 技术复用,像手机在平时是作为个人通信工具,而在灾难时却是信息的传感器和传播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通信和信息技术学院开发了一个P2P事故通告系统,所谓人类感知器可以收集、中继事故信息,如火灾、交通事故,用到语言识别、内容自调整、评价用户报告信息的可信性,同时通过电话或文本通告事故给所有相关用户。平时的火警电话119 匪警电话110不是占线,就是反应慢。各种冗余技术提高系统自身的可生存性。 周到的灾难管理才构成一个真正人性化的社会。
个人分类: 学术导航|3997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