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啮齿动物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老鼠、鼠类和啮齿动物
热度 1 wangdh 2020-1-28 12:25
老鼠、鼠类和啮齿动物 王德华 今年是鼠年。尽管人们对老鼠、耗子并不陌生,但对哪些动物属于鼠类,以及鼠类、鼠科动物和啮齿动物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还是经常有些混淆。根据文献,谈点个人意见。 关于“鼠”的定义 《现代汉语词典》( 1979 ,商务印书馆):“哺乳动物的一科,种类很多,一般的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汉英双解新华字典》( 2000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老鼠,俗称‘耗子’,体小,尾长,门齿发达,长咬衣物,又能传染疾病。” 《简明生物学词典》( 1982 ,上海辞书出版社):“哺乳纲,啮齿目部分动物的通称。主要特征:无犬齿,门齿与前臼齿或臼齿间有空隙;门齿发达,无齿根,终生继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主食植物或为杂食性。种类甚多,常见的有褐家鼠、黄胸鼠、黑家属、小家鼠、黑线姬鼠、巢鼠、仓鼠、田鼠、麝鼠、鼠平、鼢鼠、沙鼠、跳鼠等。危害农林草原,盗吃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并能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病原,是“四害”之一。” 网络上《科普中国 - 科学百科》关于“鼠”的解释是:“鼠是鼠科动物的总称”、“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繁殖方式是胎生,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 古人对鼠的描述,《说文》中说:“鼠,穴虫之总名也,象形”。“鼠”是象形字,头部象锐利的鼠牙,下象足、脊背和尾巴形。鼠是穴居的动物,也就是说老鼠是在挖洞生活的。 《广韵》中说:“鼠,小兽,善为盗”。这就更清楚了,鼠是小型兽类,喜欢偷盗人类的食物。 有学者认为:“鼠类通常指哺乳纲中的中小型啮齿动物以及兔形目中的鼠兔科动物”。 鼠科和啮齿动物 在动物分类学中,分类阶元一般分为:纲、目、科、属、种。例如我们熟悉的小家鼠,其分类地位的科学描述是:哺乳纲 (mammalia) 、啮齿目( Rodentia )、鼠科( Muridae )、小鼠属( Mus )、小家鼠( Mus musculus )。 鼠类是鼠科动物吗?鼠类是鼠科动物,但鼠类又不仅局限于鼠科动物。鼠科动物是啮齿目中最大的一个科,也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科,据记载鼠科包含 5 个亚科、 150 个属,大约有 730 多个种,约占啮齿目物种数量的 32% 。在我国,鼠科动物的种类大约有 50-60 个物种。鼠科动物属于啮齿目动物。 有不少人将鼠类等同于啮齿动物。鼠类是啮齿动物,但啮齿动物也不都是鼠类。 什么是啮齿动物呢?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类群,物种数量有 2200 多种,占整个哺乳动物数量的 42% ,大多数是植食性种类。啮齿目动物突出的特点是上下颌都具有一对没有齿根的终身生长的门牙。学者们认为啮齿目包含 5 个亚目:松鼠形亚目、河狸形亚目、鼠形亚目、鳞尾松鼠形亚目、豪猪形亚目等。 说到啮齿动物,有必要说一说兔形目动物。兔形目动物的门齿也是终身生长,但不同的是其上颌具有两对前后重叠的门齿,下颌具有一对门齿,与啮齿动物一样无犬齿,在门齿与前臼齿之间有很大的齿隙。所以以前兔形目动物是归在啮齿目中的,后来学者们根据化石资料等,把兔形目动物独立了出来。所以啮齿动物应该包括啮齿目和兔形目两个目的动物。今天很多人已经将啮齿目动物与啮齿类动物等同了。有两个英文术语, Glires 包含啮齿目和兔形目动物, Rodents 一般就指啮齿目动物。 鼠类包含哪些动物? 我国著名兽类学家夏武平先生曾对《说文》中的:“鼠,穴虫之总名也”进行过解读。他认为这句话今天可以理解为鼠类是以穴居为主的小型哺乳动物。中文名称偏旁有鼠的动物有很多,大概包括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食肉目(鼬科),以及兔形目的鼠兔科动物。 食虫目的鼩鼱、食肉目鼬科的黄鼬(黄鼠狼)、攀鼩目的树鼩等,形态上像鼠,但不属于啮齿目动物。体型较大的豪猪、水豚、河狸、旱獭等,在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动物,但名称中没有“鼠”。有袋类中的袋鼠和负鼠,虽然名称中有“鼠”,但也不是鼠,属于有袋类。所以,鼠类绝大多数是啮齿动物,但也不能把啮齿动物都认为是鼠类。也有人认为啮齿动物是广义上的老鼠。 所以,汉语中的“鼠”、“老鼠”应该不仅限于啮齿目中的鼠科动物,也不仅局限于啮齿目动物,还应包括食虫目(鼩鼱科)、攀鼩目(树鼩科)、食肉目(鼬科)的一些种类和兔形目的鼠兔科动物等。兔形目动物也是啮齿动物,其与啮齿目不同的是具有两对上门齿。 水豚,体型最大的啮齿动物 旱獭,啮齿动物 河狸,半水生的啮齿动物 豪猪,啮齿动物 黄鼬(黄鼠狼),食肉目,鼬科 鼩鼱,食虫目,鼩鼱科 负鼠,有袋类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30344 次阅读|2 个评论
鼠类,自然界中举足轻重的群体
热度 6 wangdh 2020-1-24 13:56
鼠类,自然界中举足轻重的群体 王德华 ( 按:由于长相和习性,鼠类在人们心目中似乎没有好印象,如一些说法“鼠目寸光”、“贼眉鼠眼”、“抱头鼠窜”“獐头鼠目”、“鼠财重义”,诗经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等。鼠是十二属相之首,恰逢鼠年,写几句关于鼠的文字。祝福各位朋友新春快乐、鼠年大吉! ) 你们生性机灵,生命力强,繁殖力高,是哺乳动物中的最大群体。 你们分布广泛,几乎光顾了地球上所有的地方。 你们以草为食,以种子为食,以果实为食,以昆虫为食,可素,可荤。 你们啮食,得力于那一对独有的不停生长的永远锋利的钢刀门牙。 高山、草原、沙漠、河滩,你们无处不在。 上天、入地、爬树、下水,你们无所不能。 你们有的耐受严寒,有的耐受干旱,有的耐受低氧。 你们有的一年四季都很活跃,有的则冬季来到就睡眠。 你们有的能忍受寂寞独处,有的也喜欢热闹群居、几代同堂。 你们有的是水下宫殿的工程师,有的是草原地下隧道的建造能手, 有的是森林种子的搬运工,有的是林中滑翔运动员。 你们对季节轮回反应迅速,对气候变化敏感。 你们有的生命短暂,也有的很长寿。 你们爬火车、坐轮船,长途跋涉、跨洋过海,开辟新领地。 你们的超强能力,让人类自叹不如。为了人类医学的发展, 为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奥秘,你们一批一批壮士义无反顾、献出生命。 鼠类,一个值得惊叹的群体! 鼠类,一个非同小可的群体! 鼠类,一个在自然界中举足轻重的群体! 更格卢鼠 Dipodomys ,北美沙漠中非常耐旱的鼠 鼯鼠,会滑翔的鼠 裸鼹形鼠,真社会性鼠,抗癌、耐低氧、最长寿的鼠,分布在非洲 麝鼠,半水栖生活,建筑能手。主要分布在北美,后被欧洲、亚洲等引入饲养 澳大利亚的水田鼠,水栖的鼠 高原鼢鼠,青藏高原上营地下生活,非常耐低氧的鼠 (说明: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祝朋友门新春快乐、鼠年大吉、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8905 次阅读|6 个评论
鼠年说鼠
热度 5 wangdh 2020-1-18 13:06
鼠年说鼠 王德华 2020 年是鼠年,鼠在十二属相中排名第一。鼠的象征意义是它的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鼠类包括哪些动物呢?我国著名啮齿动物生态学家夏武平先生曾有论述,汉语中的“鼠”指的是与啮齿动物相似的小型哺乳动物,可以包括大部分的啮齿动物,兔形目的鼠兔,食虫目的大部分种类(如鼩鼱),甚至灵长类的树鼩和食肉类的鼬类(黄鼠狼)等。鼠类主要是啮齿动物,但啮齿动物不都是鼠类,如体型较大的豚鼠和豪猪。也有些形似鼠类的物种,如分布在南美的负鼠,则是有袋类。 啮齿动物的共同特征是有凿状的上下门齿各一对,无齿根和犬齿,门齿与臼齿间虚位的间距大。啮齿动物是哺乳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群体,除了南极洲外,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现在有记录的啮齿动物大约有 2272 个物种,占整个哺乳动物物种数量的 42% 。据新公布的数据,我国的啮齿动物有 215 种,占我国哺乳动物种类的 32% 。台湾大鼯鼠、海南大鼯鼠、藏仓鼠、中华绒鼠和青海松田鼠等都是我国的特有种。大多数啮齿动物的体重在 20 克到 100 克之间,如体重较小的五趾心颅跳鼠和巢鼠等,体重一般在 10 克左右,板齿鼠和白腹巨鼠的体重可达 500 克,也有体重较大的如生活在南美的水豚,可达 50 千克。 鼠类几乎可以在各种自然环境中都能够生存,从寒冷的冻原到炎热的沙漠都有鼠类的分布,如栖息在沙漠干旱环境中的沙鼠,营半水栖生活的麝鼠和河狸,地下生活的竹鼠、鼢鼠、鼹鼠,树栖生活的松鼠和鼯鼠等。鼠类既能够耐受严寒,如北温带的田鼠,也能耐受干旱,如布氏田鼠,还能耐受低氧,如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哺乳动物中唯一具有飞翔能力的是蝙蝠,但鼠类中的鼯鼠也具有短距离“飞翔”的能力,如我国南方分布的大鼯鼠和毛耳鼯鼠、东北地区的飞鼠等,身体上有皮褶形成的飞膜,从颈侧与体侧延伸的皮褶与四肢连成一片,这些鼠类在树间可以滑翔 30-50 米,大鼯鼠甚至可以滑翔 450 米远。 鼠类的食性广泛多样,如植食性的田鼠和鼠兔,食虫类的鼩鼱,杂食性的褐家鼠和小家鼠,草原上取食种子的小毛足鼠,森林中取食坚果的松鼠等。鼠类的活动节律有昼行性的,如高原鼠兔、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等,有夜行性的,如五趾跳鼠、小毛足鼠和大仓鼠等。有全年活动的,如田鼠和鼠兔,也有冬眠过冬的,如黄鼠和花鼠。有全年取食的,如东北地区的红背 鼠平 和棕背 鼠平 ,也有储存食物越冬的,如华北农田环境中的大仓鼠、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青海高原的高原鼢鼠等,大仓鼠储存的食物可达 4-10 千克。鼠类的社会组织有群居的,如布氏田鼠和长爪沙鼠,有独居的如高原鼢鼠和达乌尔黄鼠等。鼠类的婚配体制也是多样的,有一夫一妻的,如北美的橙腹田鼠,有一夫多妻的,如草原田鼠。有意思的是高原鼠兔,婚配体制从单配制、一夫多妻到一妻多夫都存在。 鼠类的性成熟早,妊娠时间短,世代时间短,每年产仔数多,所以繁殖能力强。如小家鼠的性成熟时间为 1.5-2 个月,妊娠时间为 28 天,每年生产 2-4 胎,胎仔数为 4-7 。褐家鼠的妊娠时间为 21 天左右,每年产 2-4 胎,胎仔数为 8-10 。大仓鼠的性成熟时间为 1-2 个月,妊娠时间为 19-22 天,每年产 2-4 胎,胎仔数为 8-10 。布氏田鼠每年产 3-4 胎,胎仔数为 8-10 。高繁殖力是鼠类动物的生态对策。 鼠类与人类的关系紧密,对人类既有害,也有益。一些鼠类啃食农作物、牧草和树木等,对农业、牧业和林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有些鼠类会传播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如旱獭、黄鼠和长爪沙鼠等是鼠疫的储存宿主和传播者,黑线姬鼠是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者。伴随人类生存的大家鼠和小家鼠等,也会窃食食物、毁坏衣物和传染疾病等。 鼠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取食植物,属于次级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鼠类也是艾虎、鼬类和猛禽等肉食动物的猎物,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维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说明:本文刊发在《科学画报》2020年第1期上)。 (图片来自网络,致谢!)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11799 次阅读|10 个评论
Zoologger:公然藐视致癌物质的啮齿动物
热度 2 arthurw321 2013-8-26 17:46
2013 年 8 月 19 日 13:28 安迪科格伦 种类: SPALAX ehrenbergi 盲鼹鼠 栖息地:如果你碰巧住在地中海东部,那它们就在你脚下的土壤里,潮湿、黑暗又缺氧的地下坑道里。 中东盲鼹鼠将其 20 年的寿命几乎全都匆匆忙忙间花在了缺氧、黑暗还发霉的地下坑道里。但是关于它还有个问题:在近 50 年对这种啮齿动物的研究里居然都没有发现它们会患上癌症。我们最终也可能会将枪口对准这种辗转腾挪躲避肿瘤的技能。 鼹鼠已经成功进化了两次。皮毛是唯一能区分非洲裸鼹鼠和亚洲盲鼹鼠的特征,但这两种动物居然在啮齿类动物完全不同的进化树分支。 在这两种里,属于一个 bathyergids 家族的非洲鼹鼠可能更特殊些。两个非洲品种 - 裸鼹鼠和达马拉兰鼹鼠 - 它们是世界上唯一两种像白蚁般社会化的哺乳动物在:一个的女王一样的雌性产下所有其他成员。 spalacid 家族的亚洲鼹鼠并不遵循这种不寻常的繁殖行为。但它们却和它们的非洲兄弟共享一个特征:它们从来不会患上癌症。事实上,研究人员刚刚发现,即便把中东盲鼹鼠暴露在一些强力致癌化学物质里,它们也不会患癌。实验把 20 只鼹鼠暴露在强力致癌物长达三年,但是只有一只得了肿瘤。 “我们已经证明,无论鼹鼠是年轻还是年老,它们都几乎不可能患上癌症,”以色列海法大学的亚伦 Aaron AVIVI 说。相比之下,大鼠和小鼠暴露于相同的化学品里短短几个月内就会得上肿瘤。 顽强的免疫力 鼹鼠 顽 强免疫力可能的成因是,他们的细胞和组织中含有某种物质可以保护它们甚至免受最强力致癌化学物质的危害。亚伦和他的同事们正试图找出这些物质,从而用新颖有效的方式去和人类癌症相抗衡 - 他们已经有所斩获。 这个团队把从鼹鼠腋下获得的成纤维细胞与人体肝癌和乳腺癌细胞培养在了一起。成纤维细胞迅速杀死了人体癌细胞。所以成纤维细胞分泌的液体里有可能有某种东西可以抗衡癌症。而当他检查实验时,亚伦发现,成纤维细胞和他们的分泌物并不会损害健康的人体细胞。“它只针对癌细胞,”他说。 相比较而言,实验室正常的大鼠、小鼠和另一种被称为刺鼠的啮齿动物其成纤维细胞和分泌物都无力阻止人类癌症细胞的生长。 好粘 ! 今年早些时候,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在非洲裸鼹鼠的体内发现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似乎可以保护它们免于受到癌症的危害。维拉 Vera Gorbunova 和她的同事们得出的结论是这种化学物质是一种高分子量透明质酸( HMM –HA )——鼹鼠通过分泌这种粘性物质来在密闭蜿蜒的地下隧道里穿行。 当维拉用遗传工程手段来处理裸鼹鼠使其不能再分泌 HMM-HA 以后,他们变得极易患癌,这表明该物质是保护他们的关键。 但是亚伦并不确信, HMM-HA 就可以解释他的中东鼹鼠为什么不得癌症。他说,鼹鼠的成纤维细胞提取物里确实含有粘性物质,但是它似乎并不会在动物的天然抗癌能力里发挥关键作用,在实验室中抵抗癌细胞也并不活跃。 维拉说,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机制在共同起作用。中东鼹鼠的细胞会分泌另一种被称为β - 干扰素化学物质,它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她仍然相信,保护裸鼹鼠和盲鼹鼠的关键化学物质是 HMM-HA 。 亚伦同时还在继续检查其他能杀死癌细胞的化学物质。“我们未来的工作就是去发现鼹鼠的细胞到底分泌了哪种能杀死癌细胞的物质,“他说。 Zoologger: The rat thatdefies powerful carcinogens · Updated 13:28 19 August2013 by Andy Coghlan · For similar stories, visitthe Zoologger and Cancer Topic Guides Zoologger is our weekly column highlighting extraordinary animals – andoccasionally other organisms – from around the world Species: Spalax ehrenbergi Habitat: Dark, suffocating tunnels in damp soildeep beneath you – if you happen to live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As anti-cancer regimes go, this one isn't going to get many takers. The Middle East blind mole rat spends almost all of its 20years of life hurrying down dark and fusty tunnels full of oxygen-deprived air.But for reasons unknown, it works: in 50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rodents, nonehas ever spontaneously developed cancer. We might finally be zeroing in on anexplanation for their tumour-dodging skills. Mole rats are so successful they've evolved twice. Fur might seem be theonly thing distinguishing the naked mole rats of Africa from theblind mole rats of Asia, but the two animalsactually sit on entirely different branches of the rodent evolutionarytree . Of the two groups, the mole rats of Africa,which belong to a family called the bathyergids , are probably the more peculiar. Two African species – the naked mole ratand the Damaraland mole rat – are the only mammals in the world to have optedfor a termite-like eusocial existence: a single queen gives birth to all other colony members. The Asian mole rats – in the spalacid family – do not go in for this kind of unusual breeding behaviour. But theydo share one thing in common with their African doppelgangers: they neverdevelop cancer. In fact, researchers have just discovered that the Middle East blind mole rat will not develop cancer evenwhen it is exposed to some potent cancer-causing chemicals. After three yearsof exposure to one of two powerful carcinogens, only one of the 20 animalsstudied developed any tumours. We've shown that whether the rats are young or old, it's almostimpossible to induce cancer in them, says Aaron Avivi of the University of Haifain Israel.By contrast, rats and mice exposed to the same chemicals developed tumours in amatter of months. Stubbornimmunity A possible implication of the mole rats' stubborn immunity is that theircells and tissues contain substances that protect them even from some of themost powerful cancer-causing chemicals. Avivi and his colleagues are now tryingto identify such substances, in an effort to find new and potent agents tocombat cancer in people – and they are making progress. The team took fibroblast skin cells from the armpits of the rats and grewthem in culture alongside cancer cells, including two types each of human liverand breast cancers. The fibroblasts rapidly killed the human cancer cells. Sodid fluids secreted by the fibroblasts, suggesting that there's something inthere of great value to combat cancer. And when he checked, Avivi found thatthe fibroblasts and their secretions didn't harm healthy human cells. Itwas only cancer cells, he says. As controls, fibroblasts and secretions from normal lab rats, mice, andanother rodent called the spiny mouse were powerless to stop the human cancercells growing. Globbygoo Earlier this year, a research team from the Universityof Rochester in New York identified a chemical in Africannaked mole rats that seems to protect them against developing cancer. Vera Gorbunova and her colleagues concluded that the chemical is high-molecular-masshyaluronan (HMM-HA) – a sticky, globbygoo that the rats secrete to help them slither through tight tunnelsunderground. When Gorbunova genetically engineered naked mole rats so that they couldnot make HMM-HA, they became vulnerable to cancer, suggesting that thesubstance is a key to protecting them. Avivi isn't convinced that HMM-HA can explain why his Middle East mole rats do not get cancer, though. He says that theextracts from their fibroblasts do contain the sticky substance, but that inspalacids it does not seem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animals' naturalresistance to cancer or activity against cancer cells in the lab. Gorbunova says there are some other possible mechanisms. The Middle East mole rat cells might secrete anotherchemical, called beta interferon, which kills cancerous cells. But she remainsconvinced that the key chemical protecting both naked and blind mole rats isHMM-HA. Avivi, meanwhile, is continuing to check for other cancer-killingchemicals that might be responsible. Our future work is to try to findwhat Spalax cells secrete that only interacts with andkills cancer cells, he says.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dn24055-zoologger-the-rat-that-defies-powerful-carcinogens.html
个人分类: 小楼一夜听春雨——翻译|4341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双酚A扰乱神经系统发育重要基因
crossludo 2013-3-1 00:27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6日报道,美国杜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大鼠及人类皮质神经元的观察发现,长期接触存在于塑料和树脂产品中的双酚A(BPA),或会抑制对神经细胞功能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至关重要的一个基因。此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25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BPA是一种可模拟雌激素和干扰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分子,广泛存在于热敏纸、塑料瓶和金属罐内衬等各种工业品中。这种化学物质一旦渗入包装容器内的食品和饮料中即可被人体摄入。 此前的动物研究发现,暴露于BPA环境可导致行为异常、内分泌和生殖紊乱、肥胖、癌症及免疫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婴儿和幼儿极易受到BPA的影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为此于2012年7月下令禁止在婴儿奶瓶和水杯中使用BPA。 杜克大学的研究旨在揭示BPA损害神经系统发育的机理。研究小组针对啮齿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细胞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弄清了BPA是如何诱导基因改变并扰乱基因调控的。 在神经元的早期发育阶段,细胞内存有高浓度氯离子。氯离子的浓度随神经元的成熟而下降,一种称为KCC2的氯转运蛋白会将氯离子搅出细胞外。如果神经元内的氯离子浓度持续高企,就会损害神经回路,并危害发育中神经细胞向大脑正确位置迁移的能力。神经元暴露于微量BPA中,会以某种方式关闭KCC2基因,从而改变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延缓从神经元中的去氯进程。 研究表明,对正常大脑功能非常重要的另一个蛋白MECP2,或是隐藏在此种变化之后的罪魁祸首。在暴露于BPA环境中时,MECP2会更加丰裕,并以更高的频率绑定KCC2基因,帮助其关闭。研究人员怀疑,BPA或是雷特氏综合征的诱因,雷特氏综合征是一种只发生在女孩身上的严重的泛自闭症疾病,其特征便是产生MECP2的基因发生突变。 研究还发现,虽然男性和女性的神经元均受BPA的影响,但女性更易受到BPA毒性的影响。
个人分类: 分子生物|15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干细胞研究或迎来“黄金时代”
xuxiaxx 2012-7-1 12:30
10多年来,干细胞疗法一直被认为能够给那些遭受遗传和退行性疾病折磨的人带来希望。而就在几天前,随着两个研究团队在于日本横滨召开的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年会上宣告了他们在人类临床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一项聚焦于罕见的遗传神经病,另一项则着眼于老年人的视力丧失,这一希望又朝着现实迈出了一步。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瓦克市干细胞公司报告了用人体神经干细胞治疗梅氏病(PMD)所取得的鼓舞人心的研究成果。PMD是一种渐进式的致命疾病,该病通过基因突变抑制了髓鞘的正常生长,后者是大脑中包裹神经纤维的一种保护物质。缺乏髓鞘,神经信号便会流失;病人,通常是婴儿,便会经历运动协调能力退化以及其他神经病症状。据干细胞公司负责研究的副总裁AnnTsukamoto介绍,该公司之所以选择PMD来测试其神经干细胞技术,缘于目前尚没有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且通过基因检测和磁共振成像能够确诊这种疾病。她说:“这便为最有效的早期介入创造了一个机会。”   该公司建立了一个从成熟神经组织中分离出的高度纯化的神经干细胞库。研究人员将这些神经干细胞注入啮齿动物体内后,它们并没有形成肿瘤,事实上,这些细胞在小鼠的大脑中游走,并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其中就包括分泌能够保护神经纤维的髓鞘的细胞。Tsukamoto介绍说,当神经干细胞被注入小鼠后,它们表现出了“强大的移植和迁移能力,并形成新的髓鞘”。   该公司如今正赞助对4名PMD婴幼儿患者进行该技术的初期安全试验。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向每位患者大脑中的4个区域中的每一个区域移植了7500万个神经干细胞,并随之进行了免疫抑制治疗,这样受体才不会排斥外来的细胞。Tsukamoto报告说,在试验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安全隐患。此外,在18个月后进行的磁共振成像显示,在轴突周围形成了新的髓鞘,并且对患者进行的临床观察表明,他们的运动机能保持稳定或出现了小幅提升。干细胞公司如今正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试验。Tsukamoto表示,一旦这种疗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它将带来多发性硬化、大脑性麻痹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神经干细胞新疗法。   在这次会议上,神户市日本理化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干细胞研究人员MasayoTakahashi,报告了她的研究小组在针对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的临床前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在AMD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生长出现了问题,并且位于视网膜下部的血管出现了渗漏。这些情况导致眼睛中心部位的视力下降。Takahashi的研究小组研制出一种方法,即用外科手术摘除有问题的血管,同时用源自病人自身细胞的新RPE细胞替代受损的RPE细胞。利用被称为细胞再编程的一项技术,研究人员采集了病人的皮肤细胞,并将其转化为所谓的诱导多能干(iPS)细胞,这种细胞能够分化成人体中的所有细胞。研究人员随后将iPS细胞转化为RPE细胞。由于iPS方法使用的是病人自身的细胞,因此避免了对免疫抑制药物的需求。   由Takahashi小组生成的RPE细胞表现出了真正人体RPE细胞的特征结构和基因表达模式。她报告说,将它们注入小鼠并没有引发肿瘤,并且这些细胞在移植到猴子体内后存活了6个多月。Takahashi希望在得到必要的批准后,能够在1年内开展人体试验。   英国剑桥研究学院癌症中心的干细胞研究人员FionaWatt指出,在ISSCR上发表的这些研究结果将帮助该领域“积攒力量”。而美国哈佛医学院的干细胞科学家GeorgeDaley则更为乐观。他说,记住这次年会上报告的这些进展;并表示对明年在波士顿召开的2013年ISSCR年会充满期待。(记者赵路) 来源: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8240809.html
15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老鼠会传播狂犬病吗?
热度 20 yanjx45 2011-8-15 21:25
原载《健康报》(8月15日)“知识与健康”栏目,现全文转载并略有补充: 今年 4 月 4 日的《健康报》“知识与健康”栏目曾发表笔者写的短文:“ 被兔子咬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吗?”此文认为 被兔咬伤通常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其实兔子性情较温顺,人被兔子咬伤的情况较少发生。相对而言,人被老鼠(属于啮齿动物)咬伤的机会更多――占所有动物咬伤人事件的 3 %一 10 % (犬咬伤约占 80% - 90 %)。 被鼠咬伤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此问题,国内流行的观点是一律应当接种,而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观点却截然不同。 2004 年《 WHO 狂犬病专家磋商会首篇报告》特别提到“ 啮齿动物中的狂犬病” :“对北美洲和欧洲狂犬病流行地区成千上万的野生和住宅区啮齿动物的检查显示,很少发生啮齿动物感染狂犬病的现象,说明 这些动物不是该病的贮存宿主。 ”该文件在 关于“狂犬病暴露后预防指南”中 特别说明:“暴露于啮齿动物、兔和野兔后很少需要专门的抗狂犬病暴露后预防。” 即 被鼠 咬伤,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 在美国,除大型啮齿动物如土拨鼠会偶然感染狂犬病之外, 小型啮齿动物 ( 主要指老鼠 ) 在 20 年 (1985-2004 年 ) 的监测期内未检出 1 例阳性 ,更未记载过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而 在这 20 年里美国在多种野生食肉动物和蝙蝠中经实验室检测共确诊有超过 10 万例的狂犬病病例 ( 实际病例当然更多 ) 。 美国疾控部门未将鼠列为狂犬病危险动物 。 我国文献报告中偶有鼠传人的狂犬病病例统计报告,但其致伤动物的确认均靠患者或其家属口述回忆,科学价值有限,而且总数也极少。 据笔者多年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认为 WHO 的上述观点也基本适用于中国 。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 被鼠咬伤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 鼠不易传播狂犬病的原因 鼠对狂犬病毒人工感染确实高度敏感,鼠类是狂犬病的极方便的实验动物模型。但在自然界,鼠 不是狂犬病毒的贮存宿主 ,即 在鼠群内部不能维持狂犬病毒的传播 ;鼠如果患狂犬病,只能是偶尔被其他疯动物咬伤引起。 狂犬病的自然宿主主要是食肉动物,老鼠体型太小,被大型疯动物袭击后岂能逃生而且随后有机会慢慢发病?在人类生活的环境中,鼠感染狂犬病只可能来自被疯狗或疯猫咬伤。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通常躲在洞里。试设想一只鼠正巧被疯狗(或疯猫)咬伤、未被咬死、然后又成功逃脱、又能存活若干天直至发病,然后又有机会咬伤人 … … 这一系列事件的每一个环节发生的可能性都很小,最终全部发生的概率接近于零。 所以 鼠 对狂犬病流行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 小白鼠是生物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目前国内使用小白鼠进行研究工作的人员中,常听说有的人尽管其研究工作与狂犬病毒无关,但只要在实验中被小白鼠咬伤或抓伤,就赶紧去接种狂犬病疫苗。这些小白鼠的年龄可能只有几天,在专门的鼠笼中饲养,有的还属于 SPF( 无特殊病原体 ) 级别,它们根本没有感染的来源,怎么可能传播狂犬病呢。许多研究生物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甚至他们的导师,平时处理各种生物学问题时都聪明绝顶,但在对待小白鼠传播狂犬病可能性的问题上,却常常会“糊涂一时”,犯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因被实验小白鼠咬伤而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生物学博士、硕士们,在弄清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后,应该感到脸红才是。你们学了那么多生物学的理论,怎么一遇到实际问题就不会正确应用了呢? 关于鼠咬人后的处置,目前仅 WHO 有上述明确的“指南”,而我国卫生部尚未出台相关的工作规范。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狂犬病的高发地区,鼠传狂犬病偶有报道,肇事鼠难跟踪等,所以对南方重点疫区的鼠主动伤人案例,建议在客观宣传关于鼠咬人引发狂犬病的概率极小的同时,由就诊者自己权衡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 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狂犬病检测中心  严家新 研究员供稿 )
个人分类: 狂犬病防治|64021 次阅读|55 个评论
研究组成果介绍:环境温度影响哺乳的老鼠妈妈对后代的投资方式
热度 1 wangdh 2010-2-6 20:28
研究组成果介绍:环境温度影响哺乳啮齿动物对后代的投资策略 (王德华) 哺乳期是小型哺乳动物生活史中能量需求最大的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母体的大部分的能量是以乳汁的形式散失的。因此关于哺乳期母体的最大持续能量需求的生理限制因素及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备受学术界关注。限制动物的最大持续能量摄入的因素很多,学者们提出了中心限制假说 (central limit hypothesis ,能量摄入受消化系统的能力限制 ) 、外周限制假说 (peripheral limit hypothesis ,能量摄入受动物体内消耗能量的系统的限制如乳腺的泌乳能力、肝脏的解毒能力、肌肉的运动能力等等 ) 等等进行机理性解释。散热能力限制假说 (Heat dissipation limit hypothesis) 是近年解释最大持续能量摄入的一个新学说。这个假说认为动物哺乳期的最大持续能量摄入受到母体加工利用食物和泌乳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 热量散失能力的限制。也就是说,恒温动物的体温调节受到产热和散热两个方面的影响, 30C 的环境对于恒温动物已经是过热区 (在热中性区的上限或超过了动物的上临界温度点),泌乳过程本身就要产生热量,消化食物也产生热量,哺乳过程(母体与后代密切接触)自然也会限制热量散失。按照这个学说,受到散热能力限制的母体能量摄入会减少,泌乳量降低,乳汁中的脂肪成分减少,从而导致幼体的体重较小(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这个假说迄今仅在实验小鼠中有了一些证据。我们研究组以栖息于内蒙古草原的布氏田鼠 ( Lasiopodomys brandtii ) 的室内繁殖种群为研究对象,在研究组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对高温驯化条件下的哺乳布氏田鼠及其幼体的能量收支特征进行了研究。 为了测定哺乳期布氏田鼠最大持续能量收支的生理限制因素,布氏田鼠在分娩当天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养温度为 21 1 C (n=23) ,处理组为 30 1 C (n=23) 。每日测定母体的食物摄入、窝仔总重;在哺乳的第 14-16 天,用双标记水技术 (doubly labeled water, DLW) 测定动物的每日能量消耗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DEE) 。我们发现:高温条件下,布氏田鼠母体的体重并没有发生补偿性变化,两组动物( 30C 与 21C )之间的体重没有差异。 在整个哺乳期,饲养在环境温度为 30C 条件下 的动物,其能量摄入一直低于 21C 组,在哺乳的第 1-14 天内差异显著。在哺乳高峰期, 30C 组动物的食物摄入比 21C 组每天少 3.3 g ,但两组动物对食物的消化效率则表现出差异。两组动物的平均窝仔数也无差异,分娩时 21C 组为 7.3 0.5 , 30C 组为 7.8 0.4 ;断乳时 21C 组为 6.8 0.5 , 30C 组为 7.7 0.5 。 但是,在哺乳的第 14-16 天,用双标水技术测定的田鼠母体的每日能量消耗在 21C 组为 105.7 3.8 kJ/day (千焦耳每天),在 30C 组为每天 75.7 2.5 kJ/day (千焦耳每天),两组动物间差异极显著。动物的泌乳量的计算可以通过母体的可代谢能量摄入 (metabolizable energy intake , MEI) 与每日能量消耗 (DEE) 的差值来估算。计算得知,在 30C 条件下的动物的泌乳量 比 21C 条件下每天 少 23.38 kJ/day (千焦耳每天)。如果窝仔数小于 7 的时候,窝仔总重在两组动物之间没有差异;但当窝仔数大于 7 (包括等于 7 )的时候,在哺乳第 1-14 天内窝仔总重在两组动物之间差异显著,如在哺乳第 12 天时, 21C 条件下的 窝仔总重在比 30C 条件下 重 15.5 g 。 这些结果表明:如果窝仔数较大,那么布氏田鼠在哺乳高峰期的持续能量摄入对热量散失能力的限制比较敏感,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生理限制因素。当窝仔数较小的时候,布氏田鼠母体对散热能力的限制就不是很敏感,其可持续能量摄入可能受到乳腺的泌乳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因此,我们还需要在窝仔数小的物种中对这个假说进行进一步的验证,这样我们才会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那么这个研究结果还有哪些意义呢? 我们的结果已经说明了:环境温度不同,哺乳母体的泌乳量是不同的,自然对后代生长发育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高温环境下,母体的泌乳量减少,后代生长发育慢;相反,在低温环境中,母体的泌乳量多,后代生长发育快。所以,热带地区的妈妈们,哺乳期的泌乳量要少,孩子受委屈;而温度适宜的地区的妈妈们,哺乳期的泌乳量就多,孩子有奶吃。当然这只是一个启示了,在啮齿动物身上的结果是否适合于人类,还需要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如果真有这种影响的的话,全球气候变化(无论变暖还是变冷),对于人类的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哺乳的妈妈和孩子们的健康的影响,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即使对人类没有很大的影响,对大自然中的动物们的影响是不可置疑的。不管气候怎么变化,野生动物(生物)的衣食住行、生儿育女等都会受到重要的影响,这与政治无关。 我们这个结果发表在《实验生物学杂志》上【 Wu SH, Zhang LN, JR Speakman and Wang DH 2009 Limits to sustained energy intake. XI. A test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in lactating Brandts voles ( Lasiopodomys brandtii ).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2, 3455-3465.】 (王德华 2010.1.6 ) 英文介绍: Ambient temperature affects maternal investment strategies in lactating Brandts voles The maximum rate of sustained energy intake (SusEI) may limit reproductive effort, thermoregulatory cap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an animals energy expenditure. Consequently, factors that limit SusEI are of interest. The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suggests that maximum SusEI during lactation is limited by the capacity to dissipate body heat generated as a byproduct of processing food and producing milk.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tested the heat dissipation limitation hypothesis in lactating Brandts voles ( Lasiopodomys brandtii ). Female voles were mated and pregnant at 21(1) C. A random sample of animals was transferred into a hot room 30(1) C on the day of parturition. The energy intake of lactating voles at 30C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at at 21C . At peak lactation food intake was 3.3 ? g ? / day lower at 30C than at 21C .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gestibility. With similar mean litter sizes (7.260.46 pups at 21C and 7.780.39 pups at 30C at the beginning of parturition, 6.830.51 pups at 21C and 7.730.50 pups at 30C at weaning), the milk energy output of mothers, evaluated fro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tabolizable energy intake and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 measured by doubly labelled water, at 30C was 23.3 ? kJ ? day1 lower than that at 21C on days 1416 of lactation. As for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the response to the higher temperature between mothers raising large and those raising small litters. For small litters (7)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litter mass, but for large litters ( 7)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On average, in larger litters the pups were 15.5 ? g heavier on day 12 of lactation when raised at 21C . Our data from Brandts voles support the suggestion that SusEI at peak lactation is limited by heat dissipation capacity, particularly for those voles raising large litters. In smaller litters the peripheral limitation hypothesis may be more relevant. The importance of heat dissipation limits in species raising exclusively small litters needs to be investigated.
个人分类: 科普随笔|6627 次阅读|7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