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印度洋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印度洋骚客簇群岛上的奇葩
热度 2 KUOLONG 2012-12-15 17:51
印度洋骚客簇群岛上的奇葩
说明 照片取自于互联网 文字撰写系博主 骚客簇群岛 (Socotra Island) 有 堪称世外桃园的风貌景观。 认识 它 是源于即将来临的圣诞节期间孩子们要寻找外去度假游玩的地方 。群岛由四个相对独立的小岛构成,全岛长约 132 公里 、 宽约 50 公里,隶属于也门。地理位置上位于非洲角以东 240 公里,距离阿拉伯半岛 380 公里的印度洋。 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离, 骚客簇群岛形成了 它独特的 、 让人们叹为观止的动植物区系。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物种属于绝无仅有的活宝。当地居民约 4 万, 2008 年以前岛上没有公路 ,更甭说汽车。 在2008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以后 ,也门政府投资建设了第一条公路,兴起了生态旅游。您想去那儿是可以的,可是没有餐馆亦无宾馆,但有的是炎热和干燥。 撕开它神秘的面纱,瞧一瞧看一看 : 沙漠玫瑰 ( Adenium obesium ) 黄瓜树 ( Dendrosicyos socotranum ) 龙血树 ( Dracaena cinnabari ) 当地民居
5797 次阅读|6 个评论
世界文化地图
热度 1 benlion 2012-10-5 10:48
世界文化地图
从 到 - - - - 轴心文化模式整合。 (以色列与地中海 - 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来自baidu) (中国与太平洋 - 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来自ifeng) - (注:我的“博文”基本属于网络日记,限读次数的设置隐藏。) -
个人分类: 2012|2412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印度洋地震暗示印澳板块断裂
杨学祥 2012-9-28 02:54
印度洋地震暗示印澳板块断裂 字号 欢迎发表评论 2012年09月28日00:18 来源: 科学时报 作者: 赵路    震中远离板块边缘,表明新的边界可能形成 2012年4月发生的地震至少沿着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4条断层破裂,从而在两个小时内导致了两场8级以上的地震。   图片来源:Keith Koper, University of Utah Seismograph Stations 本报讯(记者赵路) 发生在4月11日的两次震撼印度洋的大地震可能预示着地球表面形成了新的板块边界。 根据发表在9月27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3篇论文,分裂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地质应力很可能导致了8.6级和8.2级的大地震,并且在之后的6天里沿着断层释放了无数的余震。 地震学家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怀疑,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或许正在分裂。然而第一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地球物理学家Matthias Delescluse表示,4月11日的地震代表了这一过程中“最壮观的例子”。他说,在全世界,“这也是新的板块边界形成的最明显的例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的流行理论,大约1000万年前,印度—澳大利亚板块便开始在内部产生变形。随着板块向北移动,靠近印度的区域逐渐与亚欧大陆板块碰撞,从而使喜马拉雅山脉抬升,并使印度缓慢下沉。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板块中的澳大利亚部分还在继续前进,由此所产生的扭曲 张力 使得板块在印度洋分裂。 Delescluse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今年地震发生前不久,通过模拟压力变化,从而推断出这些地震应力的存在。他们发现,更早前沿着东部板块边界发生的两次地震2004年在印度洋引发巨大海啸的9.1级地震,以及2005年发生的另一场地震很可能通过在板块的中央增添沉积的应力来触发了2012年的地震。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市斯坦福大学的地震学家Gregory Beroza表示,这个模型是一个可能的解释。他说:“2004年和2005年的地震本身并不会造成其他地震。必须还有其他的压力。” 当两个板块在其边界发生碰撞,并且其中一个板块滑到另一个板块下方时,大部分的大型地震便会发生。相比之下,当板块或部分板块沿着一个断层水平滑动,通常便会导致较小型的“走滑型”地震。 然而,发生在4月11日的第一场地震挑战了作为历史上最大走滑地震的预期,并且成为发生在远离任何传统板块边界的最为强烈的地震。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积累的应力遍布于板块内部,并在4月11日的第一场地震中得到了释放,从而形成了迄今为止观察到的最为复杂的断层模式之一。与大多数地震仅仅沿着单一断层震动不同,这场地震沿着4个断层破裂,其中一个断层滑动了20到30米。 这项研究的作者、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地震学家Thorne Lay表示:“这场地震真是一个"贼头"。” 尽管之前的工作已经确认了这场8.6级地震的多个走滑断层,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项这样细致地分析了滑移量。Beroza表示,Lay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论文中“为了剖析这场非常重要的地震做了一件出色的工作”。 虽然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两场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但一些学者同时也研究了大地震的后果。在第三项研究中,科学家注意到,在这一事件发生6天后,全世界发生5.5级甚至更大规模地震的频率几乎是正常水平的5倍。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物理学家Fred Pollitz表示:“余震通常都受限于同主震的紧密性。”他说,4月11日发生的情况挑战了有关大地震后发生的余震有多快以及多密集的传统定义。 帕萨迪纳市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地震学家Hiroo Kanamori认为:“每次地震对于研究而言都很重要,但这场地震是独一无二的。”有这么多不寻常的特征有待检验,4月11日的一系列地震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用来扩大研究人员对于地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认识。 《中国科学报》 (2012-09-28 A2 国际) http://tech.hexun.com/2012-09-28/146339139.html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3491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气科学写作)印度洋海盆尺度增暖对东亚夏季气候的影响研究进
hgiap 2012-8-2 21:08
个人分类: 科研想法。。|0 个评论
[转载]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Logo
hgiap 2012-4-13 23:14
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Logo项目公布Logo设计方案 近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 调控作用”(项目编号:2012CB955600)的项目标志(Logo)设计方案公布: 整个Logo的思路巧妙,设计精美:左边的篆体“水”字,代表海洋中的海流,突出了项 目的研究重点——海洋动力学;右侧上方的“Climate change”指向项目的气候变化方向,其 中的“C”代表云彩,与左侧的“水”字一起突出项目的另一研究重点——海洋-大气相互作; 用下方的地球面向太平洋-印度洋海域,强调了本项目的研究区域。Logo整体又似中文“海” 字,既突出了海洋在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又强调了本项目的海洋特色。
个人分类: 气候新闻|236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学时困扰我的物理问题(三)洋流如何产生
热度 2 qianlivan 2012-2-28 18:46
中学的地理课是非常有趣的课。课里描述了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其中最令我惊奇的就是洋流。最著名的洋流当然是给欧洲带去温暖的北大西洋暖流。关于洋流的产生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地理书里的说法是,一般来说,空气的流动(也就是风)驱动了洋流。我对此比较怀疑,因为和水的密度相比,空气的密度太小,似乎很难驱动洋流。而且海水流走,流向何处了呢?流走的海水又是怎么得到补充的呢? 前几天看了一部关于地球的纪录片( http://www.56.com/u12/v_MjkyNzczMzc.html ),里面讲述了地球上的洋流。和中学地理课里罗列各个洋流的方式不同,这部纪录片只讲了大西洋和印度洋里的几股洋流。不过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这些洋流是互相联系的!除了中学学过的那些海洋表面的洋流以外,海洋深处还有一些以前知之甚少的洋流,这样一来就清楚了。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流到北方的洋流温度下降、盐度增高,从而密度增大,下沉到海底,形成海底的洋流,这些洋流再从北方流回,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循环。实际上,洋流的范围很大,大西洋、印度洋表面的洋流加上海底的洋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 考虑到海底的洋流就可以理解海水的循环。但是海水为什么会流动呢?以北大西洋暖流为例,确实是风吹动的么?北大西洋暖流的流量大约是s1=8000万立方米每秒( http://baike.baidu.com/view/1152882.htm ),流速大约是v1=1千米每小时。要驱动这么大的洋流,使那么大量的水定向运动,假设空气流动的速度是v2,那么空气的流量需要达到 $s_2=s_1(\rho_1/\rho_2)(v_1^2/v_2^2)$ 才能具有和洋流同样的能流,其中$\rho_1$、$\rho_2$分别是水和空气的密度。假设$v_2$=10千米每小时,那么$s_2$=8亿立方米每秒。北大西洋暖流的宽度大约是100千米,也就是必须有大约1000米厚的大气流动,并将能量传递给海水,才能驱动北大西洋暖流。这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不好想象的。 我觉得洋流的产生其实和大气流动的产生有相似之处,它们都是温差造成的。下层大气被加热以后,密度降低,上升,其他地方的大气补充过来就造成了大气流动。而同时,高层大气有相应的流动使得大气流动形成完整的循环。这段叙述是不是和前面对洋流的叙述有点类似?只不过洋流是因为温度降低而下沉,在海底形成和海面相应的洋流使得海水流动形成完整的循环。从力学上来说,大气受热上升驱动了大气流动,而海水则是受冷下沉驱动了洋流。但是从能量上来讲,导致大气和海水流动的能量都来源于太阳。而从热力学上来讲,大气和海水的流动都是由温差造成的,大气和海洋都是巨型的热机,把大量的太阳能转换为动能,这样的热机的规模是任何人类制造的机械都无法比拟的! 2013年3月26日补记:2013年《环球科学》第三期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洋流的产生可能是大气流动和海水温差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北极的融冰不一定能阻止北大西洋暖流。
个人分类: 思考|4408 次阅读|3 个评论
印度洋中南部水域金枪鱼延绳钓钓钩钩型对钓获对象的选择性研究
Jimcandy 2012-1-1 23:22
基于 2008 年 9 月至 2009 年 4 月在印度洋中南部水域金枪鱼延绳钓渔场收集的数据,本研究分析和比较了三种钓钩钩型(传统金枪鱼钩、 J 形钩和圆形钩)的渔获效益及对钓捕对象的选择性。结果表明:( 1 ) 从渔获种类上看,大眼金枪鱼和大青鲨金枪鱼钩钓获比例最高, J 形钩和圆形钩的钓获比例相当;而长鳍金枪鱼则为金枪鱼钩钓获比例最高,其次为 J 形钩和圆形钩。( 2 )大眼金枪鱼存活率以金枪鱼钩最高, J 形钩最低;长鳍金枪鱼则为 J 形钩稍高于圆形钩,金枪鱼钩最低;大青鲨则以圆形钩最高, J 形钩最低。( 3 ) J 形钩钓获的长鳍金枪鱼和鲨鱼平均叉长较金枪鱼钩和圆形钩稍大;而金枪鱼钩钓获的大眼金枪鱼平均叉长较圆形钩和 J 形钩稍大。( 4 )三种钩型钓获的长鳍金枪鱼、大眼金枪鱼和大青鲨叉长分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2821 次阅读|0 个评论
今天可以进行年终盘点了吧?
热度 1 陈安博士 2011-12-31 20:01
   很多媒体喜欢在12月开初就进行年终盘点,但是,每每遇到更大的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没结束前就进行盘点,看来是有点太早。    比如说,2011年的大事,刚盘点完,二胖就呜呼了,立刻成为世界级的大事,甚至都能成为排名第一第二的大事,过早盘点的媒体有点尴尬了。    还有一年也与应急管理有关,就是有媒体盘点完了,结果印度洋就大海啸了,于是,而这件事必然地会成为年度最大(之一)的要闻。    不过,今天盘点,应该大差不差了。总不至于大晚上的,再出啥事情吧。
个人分类: 时论|2913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度洋上有块“中国地”!
mychinasea 2011-11-29 12:23
  11月18日,中国大洋协会秘书长金建才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奥敦通在北京签署《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勘探合同》。这是国际上第一份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资源勘探合同,合同的签署是我国大洋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开发利用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资源方面迈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我部条法司副司长贾桂德等出席签字仪式。   在中国政府的担保下,中国大洋协会于2010年5月率先提交国际海底区域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申请矿区位于西南印度洋海域,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今年7月19日,国际海底管理局第17届理事会核准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硫化物矿区申请,我在西南印度洋获得1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硫化物专属勘探矿区。这是国际海底管理局根据2010年《“区域”内多金属硫化物探矿和勘探规章》核准的第一块多金属硫化物矿区;也是我继2001年在东北太平洋获得多金属结核矿区之后,在国际海底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 多金属硫化物是重要的海底资源,具有重大的开发价值,我在新一轮的国际海底新资源竞争中抢得先机。      深海海底——资源宝库   1873年,英国调查船“挑战者”号在非洲西北的大西洋海底采上来一些土豆大小的深褐色物体。此后英国科学家又在别的大洋海底采集到了类似的物体。化验后发现是由锰、铁、镍、铜、钴等多金属组成的化合物。因其中以氧化锰为最多,又像结核病人的结核,故名锰结核或多金属结核。   1959年,美国科学家发表了关于锰结核商业性开发可行性的研究报告,认为其经济价值巨大。由此,锰结核资源开始引起高度重视。20世纪60 年代起,英国、美国、苏联、日本、原联邦德国、印度等纷纷开展锰结核资源的勘探工作。现已查明,世界洋底约有15%的面积被锰结核覆盖,主要分布在中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水深4000米~6000米的海底,资源总量达3万亿吨。   另外,自1977年人类首次在东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海域发现海底热液区起,3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在大洋中脊又发现160多个热液区。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富钴结壳或多金属结壳。“富钴结壳”富含锰、钴、镍、铜、铂、稀土等,主要分布于水深1000米~3000米处。      国际海底区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伴随着深海底矿产资源的不断发现,对海底争夺的序幕也随之拉开。传统海洋法理论信奉“公海自由原则”:深海底,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所有,海底资源属无主物或共有物,只要你有能力、有技术,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开发取用。这显然对发达国家有利,对没有资金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呼吁对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勘探开发建立新的法律制度。   1967年马耳他常驻联合国代表帕多建议宣布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床洋底及其底土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1968年联合国建立“海底委员会”,专门研究有关海底的法律原则和制度问题。1970年第25届联大通过决议,宣告占世界海洋65%以上的深海大洋底及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其勘探与开发应由行将建立的国际制度和机构来管理等。   依据上述决议,1982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勘探开发确立了一项以“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为基础的全新的法律制度。《公约》第十一部分专门规定“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任何国家不应对“区域”的任何部分或其资源主张或行使主权或主权权利,或据为己有;对“区域”内资源开发的一切权利属于全人类,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行使;国际海底的勘探和开发实行“平行开发制”,即一方面由代表全人类的国际海底管理局通过其企业部直接进行,另一方面由缔约国及其公私企业向管理局提出申请并签订合同进行勘探和开发。   1994年7月联大通过《关于执行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1部分的协定》,以现实可行的制度和办法保证了《公约》创立的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的实施。   《公约》和《执行协定》1994年11月生效后,国际海底管理局正式建立,开始履行组织和管理国际海底资源活动的职责,并对国际海底区域制度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工作。      中国的深海寻“宝”历程   中国对深海底矿产资源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   1976年,我国海洋调查船首次进入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深海底区域进行科学考察。1978年4月,“向阳红05”号海洋调查船在太平洋埃利斯群岛以西4784米水深海底首次捞获锰结核。此后,经多年调查勘探,中国在太平洋中部海区探明了一块可采储量为20亿吨的锰结核富矿区。1981年中国宣布已经具备了国际海底先驱投资者的资格。1990年,中国政府成立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并以其名义向国际海底筹委会递交将中国登记为“先驱投资者”的申请。1991年中国大洋协会的申请获批,使中国在太平洋中部获得了15万平方公里的锰结核开发区。中国继印度、法国、日本、俄罗斯之后,成为第五个注册登记的大洋锰结核采矿“先驱投资者”。此后,中国大洋协会集中国内优势力量,在该“开发区”进行了十个航次的调查研究工作,依据《公约》规定的区域放弃义务,选出其中的一半7.5万平方公里作为中国的开发区。2001年5月,国际海底管理局与中国大洋协会在北京签订《勘探合同》。这个合同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大洋协会已由国际海底开发活动的先驱投资者成为国际海底资源勘探的承包者,我国对位于太平洋上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的大洋矿区具有了专属勘探权,并且在锰结核进入商业开采时具有优先开发权。   另外,从1997年起我国开始进行大洋富钴结壳的调查。经过14年、16个航次的富钴结壳调查工作,在中太平洋海山区、西太平洋海山区的广大海域开展了地质取样、海底摄像和照相、多波束测深、重力、磁力、地震等地球物理测量工作,为我国在太平洋海底开辟新的富钴结壳矿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国对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的调查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进步快。2005年中国科学家在东太平洋中脊已知热液区采集到了200多公斤重的热液硫化物,在西南印度洋首次采集到热液硫化物矿石样本。2007年在西南印度洋成功发现新的海底热液硫化物活动区域,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此后,中国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使中国具备了向海底管理局申请勘探的资格。2010年5月中国大洋协会正式向海底管理局申请勘探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今年7月20日,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会核准了这一申请。      为中国、也为人类找矿,印度的担忧有何理由   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在印度洋的一举一动都给予高度且往往是过度的关注。此次中国在印度洋矿区申请获准的消息一传出,印度一些媒体就大肆炒作,甚至捕风捉影地妄加评论,称中国向印度洋获得开采权“除为中国在印度的后院获得大量海洋资源数据外,还为中国在该地区派遣军舰提供了借口”。有媒体还援引印度海军情报局的表态称,“此举的军事意涵相当明显,印度海军必须予以监控”。   事实上,中国在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开采权,是中国依据《公约》采取的合法合理行为。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属于全人类,不属于任何国家。每个国家,不论其地理位置如何,均有权向海底管理局申请勘探开发。   申请者向海底管理局提交探矿区申请后,或将其申请的矿区划分为由海底管理局保留矿区和申请者自己勘探矿区两部分,或者可仅提交一个矿区,但应确保海底管理局企业部参股开发和获益。   中国申请国际海底矿区(包括中国在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开展资源勘探活动),无论是采取向海底管理局提交保留矿区,还是确保海底管理局企业部参股的做法,都是既为自己找矿,也是在为全人类找矿。
1420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注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水声学研究
kejidaobao 2011-8-4 16:18
关注深海高技术领域的水声学研究
李启虎,浙江省温州市人,水声信号处理和声纳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科技部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现为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 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空间和海洋技术。而海洋技术又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六大前沿技术之一。深海高技术则是重点关注的领域。我国的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我们走向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深海。 按照美国著名水声学专家R. J. Urick的解释,“深海”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测深学意义上,大致以沿海大陆架延伸为标准,大约100英口寻(约200米)以内为浅海;水声传播意义上,没有多次海底海面反射的水声信道为浅海。按这个定义,浅海的水深是一个模糊的数值,它是随地缘而变化的。由于声波是迄今为止人类知道的唯一能在海中远距离传播的能量形式,所以在深海高技术的发展中,水声学(海洋声学,声学海洋学)具有重要的作用,并担负重要的使命。 美国学者H. Medvin说,“海洋声学或声学海洋学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双面神Janus(他有两张朝向相反的面孔):从一面看是海洋声学:研究海洋作为声信道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对目标检测,识别的影响等;从另一面看是声学海洋学:从声学的角度研究海面、海底、水体的特性,研究内波、中尺度涡、风暴潮等对声纳设备性能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国防水声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德昭先生提出了发展水声事业的战略方针: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们已经到达了向深海进军的关键时刻。水声信号在浅海和深海传播具有很多相似性,又有一些非常不同的规律。在发展深海高技术的过程中,水声物理,水声工程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它在水声遥测、遥感、通信、水下有人/无人载器、水下滑翔器、深海资源勘探等领域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 美国海军在《2000—2035年美国海军技术》中指出,1960年以来,潜艇噪声已降低了35分贝,使大洋的对潜探测距离已减少到只有几公里,远远低于武器的作用范围。海洋声音的相干性则是最终确定声纳性能的一种特性。相干性所涉及的科学技术问题都与环境条件有关。所以对海洋环境的研究是基础性的工作。声纳必须能有效使用的沿海海区可能很浅(1—200米深),也可能很深(几千米深),还存在大陆架间断。在浅水区和大陆架,潮汐和地形会产生水平各向异性的强烈内波,对声音的传播速度会产生很大影响。在上坡-下坡区,由于波浪的相互作用和声径不断变化,会使表面声道传播中断,并影响到相干性。在出现海底折射声速剖面的情况下,海底折射对相干性会产生很大影响。即使是在深度不变的浅水区,由于不同区域的吸声性各不相同,也会产生问题,而在坡度变化大、崎岖不平的地区,问题就更大。深水区的相干性比沿海海区更大,在信号不产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尤为如此。这就提供了利用相干性大幅度增大探测距离的机会。对海洋气候进行声学监视的赫德岛水声-层析试验计划(ATOC)试验说明,在几千公里的距离都具有相干性。 通过采用能充分利用信号场水平特性和垂直特性、性能更好的基阵,就能提高未来声纳系统的性能。只要看看石油勘探工业所取得的成就,就能了解提高声纳系统性能的潜力。在石油勘探中,现在已能使用18个多线列拖曳阵,每个有8公里的孔径,传感器的总数已达到2104。 海洋的时间相干性也能进一步加以利用。深水区的相干积分时间间隔可以(50赫时)大于1/2小时,浅水区可以(500赫时)大于3分钟。 在我们冲出第一岛链,走向深海的过程中,水声学起着特殊的、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水声学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海上试验,因此是一项高风险、大投入、长周期的科研工作,必须有国家层面的计划。1996年实施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海洋领域的工作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个人分类: 栏目:卷首语|53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洋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的长期变动
Jimcandy 2011-6-11 21:43
利用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 IOTC )提供的数据,结合 FishBase 所提供的相关鱼种的营养级,本文分析了 1950~2003 年期间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的平均营养级( TL i )变动情况。结果表明, 1950~1960 年代, TL i 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1960~1980 年代, TL i 呈波动上升趋势; 1990 年代以后, TL i 趋于稳定。 1950~1960 年代,金枪鱼渔业产量与 TL i 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 1960~1970 年代, TL i 随着渔业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1970~1980 年代,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关系; 1980~1990 年代,金枪鱼渔业产量与 TL i 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 1990 年代以后, TL i 随着产量的增加,趋于稳定。 1951~1956 年, FiB 指数呈直线增长趋势; 1957~1975 年, FiB 指数呈波动式增长; 1976 年以后, FiB 指数基本上呈直线增长。
个人分类: 我的科研|2454 次阅读|0 个评论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表现
杨学祥 2010-7-14 05:04
图 1 1997-1998 年 20 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 图2 1998年6月-2000年8月20世界最强的拉尼娜事件(1999年)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表现 杨学祥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周期性现象,会使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而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则会降低。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与东京大学、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对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水温500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十多个月前,印度洋东侧表层水温将有所上升,而印度洋西侧表层水温则有所下降。 与之相反的是拉尼娜现象,会使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降低。通常拉尼娜事件会和亚洲大部以及澳大利亚这一区域出现的强度更大的季风相联系。一次拉尼娜事件也常和大西洋热带地区更加活跃的季风季相伴随。 WMO 表示太平洋今年可能将迎来拉尼娜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发布时间: 2010 年 07 月 13 日 17:03:00   厄尔尼诺的孪生姐妹拉尼娜,常会导致从亚洲到澳大利亚东部广大地区产生比以往更强的季风。就在上周二( 7 月 6 日 ),世界气象组织( WMO )宣称,在未来数月,拉尼娜很可能会降低太平洋热带地区海水的温度。同时还提到,天气因素也会助长大西洋热带地区风暴(包括飓风)的发展。    2009 年底,拉尼娜现象的同胞厄尔尼诺现象盛行。到了今年五月初,厄尔尼诺已经迅速消退。联合国相关机构称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了目前的状况。太平洋热带地区已经到了拉尼娜事件的临界状态,不过拉尼娜的强度还不是很大。   世界气象组织表示:目前这些临近情况极有可能在 2010 年下半年演变成一场大范围的拉尼娜事件。   为此,路透社记者今日在瑞士日内瓦采访了世界气象组织拉尼娜现象方面的专家 Rupa Kumar Kolli 先生。他表示:尽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拉尼娜很可能会加强,但是就 2010 年拉尼娜事件的时间和强度大小等具体因素的问题,依然还是未知之数。   他说,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还不足以让世界气象组织能够断定拉尼娜事件确实发生。绝大多数预报模型也还不能仅仅根据海水表面温度这一点就确切地指明将有一次非常强的拉尼娜事件发生。    Kolli 说, 通常拉尼娜事件会和亚洲大部以及澳大利亚这一区域出现的强度更大的季风相联系。一次拉尼娜事件也常和大西洋热带地区更加活跃的季风季相伴随。 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其他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美国政府一家顶尖的天气机构预测,从 6 月 1 号开始的风暴季将会是大西洋自 2005 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风暴季。 2005 年,超强飓风卡特里娜致使超过 1000 人丧生,并摧毁墨西哥湾能源设施从而导致该地区石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当被问到拉尼娜是否能够帮助英国石油公司( BP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故的清理工作时, Kolli 说:在那个区域,拉尼娜本身不会起到什么直接作用。但存在这种可能性,即在活跃季里,飓风显然会搅动海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泄露原油的扩散。不过能否达到这一效果还要看飓风的路径、强度大小以及一些其他的因素。   如果一次拉尼娜事件确实发生了,那么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大气温度将会出现小幅度地下降, Kolli 表示。而这也将对全球的平均温度产生影响。   (孔岩编译自路透社网站 责任编辑:颜昕)    http://www.cma.gov.cn/qhbh/newsbobao/201007/t20100713_73698.html 大西洋将迎来最严重飓风季 或恶化墨西哥湾漏油危机 2010 年 05 月 31 日 14:15:36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据法新社华盛顿 5 月 27 日 报道,美国官员警告, 2010 年的大西洋飓风季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飓风季之一。人们担心,这可能会使墨西哥湾漏油危机恶化,并给海地带来新的灾难。 美国官员说,预计将于 6 月 1 日 开始的大西洋海盆飓风季今年会达到活跃至非常活跃的程度。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预测,将形成 14 到 23 个有命名的风暴,包括 8 到 14 个飓风,其中又可能有 3 到 7 个强飓风,风力达到每小时至少 111 英里。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简卢布琴科说: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今年的飓风季将是有史以来最活跃的飓风季之一。 今年,在墨西哥湾地区,人们对飓风的担心尤为强烈。因英国石油公司海底油井泄漏而进入墨西哥湾的数以百万计加仑的石油正在流向在生态上非常敏感的沼泽地。 在海地,在一场毁灭性地震发生 4 个多月后,成千上万人仍住在临时搭建的难民营。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作出今年的风暴将比平均水平更多更强的预测基于数个因素。 预测称,由于东太平洋的厄尔尼诺现象消失,在 2009 年抑制了飓风活动的风切变今年可能减弱。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周期性现象,会使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异常升高,而加勒比海和大西洋的海水温度则会降低。与之相反的是拉尼娜现象,会使太平洋海水水温异常降低。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说,大西洋洋面温度已经比平均温度升高了 4 华氏度。管理局气候预测中心的飓风预报员格里贝尔说:是否达到预测范围的最高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今年夏天是否会出现拉尼娜现象。 他说:目前,还处于中间状态,但情况正变得越来越有利于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 05/31/c _12161847.htm 研究称厄尔尼诺现象可提早一年预报 2010 年 02 月 22 日 15:17: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东京2月22日电(记者蓝建中)日本和法国合作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约一年前,印度洋表层水温会出现变化。研究人员因此认为,如果利用人造卫星监测印度洋表层水温和其上空云团的变化,提早一年就可预报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 所谓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南美洲秘鲁等国家外海所处的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水温上升带来的全球异常气象。每当厄尔尼诺现象严重时,全球一些地区将暴雨成灾、洪水泛滥,而另外一些地区则久旱无雨、农业歉收。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与东京大学、法国海洋开发研究院合作,对太平洋和印度洋表层水温500年来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十多个月前,印度洋东侧表层水温将有所上升,而印度洋西侧表层水温则有所下降。 研究人员由此推断,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大气循环系统紧密相连,只要着眼于印度洋表层水温的变化,就能够预测约一年后太平洋可能出现的变化。这一成果已于22日刊登在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网络版上。 目前,国际上已存在不少厄尔尼诺预报模型,其中一些曾数次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几个月就成功预报,但总体而言成功率并不高。日本的这项新研究成果则将预报时间提早到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前约一年,不仅大大提早了预报时间,也为研制更准确的预报模型提供了新思路。 《自然地球科学》杂志在为这项研究配发的一篇文章中说:如果要扩展有关厄尔尼诺预报的视野,那么无论是经验预报模式,还是动态预报模式,都要把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情况同时考虑在内。 (责任编辑 : 冯彦强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 02/22/c ontent_13025745.htm
个人分类: 全球变化|10458 次阅读|3 个评论
大洋新的里程
siodolphin 2009-8-2 17:35
时间过去的很快,本来想回来就写上的,但还是过去了半个月。 7月18日,大洋一号满载着在南海试验成功的各类科考设备,同时也满载着祖国的希望,开始了中国大洋第21航次的科考行程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9/7/221592.shtm )。本次航次带上新试验成功的水下机器人---海龙II号ROV(见下图)。第一批来自全国十多个单位的几十位科学家,也满怀信心的踏上了这一新的征程。 每一次航次的出发,都是一个新的里程,都标志着中国大洋事业和能力的发展和前进。在未来300多天的时间里,大洋一号将穿越中国南海、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最终再由中国南海回到祖国。这是一个新的壮举,也是一个无奈的壮举(见上一篇文章)。在世界三大洋里,科学家将尽其所能,努力为国家发现所需要的成果,包括了生物、化学、水文和地质等方方面面。 我将在后面时间上船,进行人员替换,我祝愿航次顺利,硕果累累。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67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外地震研究的趋势对比:科技创新还是按图索骥?
杨学祥 2008-12-14 11:00
1. 从印度洋 2004 年地震海啸说起 2004 年 12 月 26 日 ,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8.7 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几个国家,遇难人数近 30 万,是百年来最强地震之一。      海啸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水体运动。海啸发生有多种原因,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大规模海底滑坡都会引发海啸,其中最严重的就是海底地震。 在太平洋发生大海啸的可能性其实要比印度洋大得多,每 10 年就有 1 到 2 次。太平洋板块从印度尼西亚东部到日本,直到阿拉斯加,然后到智利,整个环太平洋地区都是海啸的多发区域。于福江研究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根据 1700 多年来的统计,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 260 次,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 80% ,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 8% ,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发生的地震约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 60%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受危害最重的国家 。 这样的海啸,近几百年都没在印度洋出现过。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杨华庭研究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在世界海啸警报系统中,包括了整个太平洋地区,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东北部靠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地区,根本不包括印度洋,我参加的几次国际会议上,也没有来自印度洋地区的学者。 杨华庭研究员说,对印度和斯里兰卡来说,因为距离震中比较远,如果有预警系统的话,应该有足够的时间疏散 。 没有海啸纪录,缺乏海啸经验,不在世界海啸警报系统中。这是印尼地震海啸损失惨重的基本原因。 2. 苏门答腊未来 30 年或发生 8.8 级大地震 最近,科学家从珊瑚礁内层研究出苏门答腊西部岸外 700 年来的地震史,从中预测未来 30 年内极可能发生高达 8.8 级大地震,最坏的情况可能再次引发大海啸,受波及的地区有超过 100 万人口。   一组来自美国、台湾、印尼和新加坡的地质学家发现,苏门答腊西部岸外的明打威群岛( Mentawai Islands )一带,过去 700 年来的地震周期为 200 年左右,而在去年 9 月发生的矩量级 8.4 地震,相信是接下来一系列大地震的前兆。   身为研究员之一的新加坡地球观测与研究所主任西凯瑞( Kerry Sieh )教授日前和媒体分享了研究结果,研究报告也获选在美国权威期刊《科学》发表。   明打威群岛下方是巽他大型逆冲区( Sunda megathrust )的一部分,逆冲区全长 6000 公里 ,从缅甸、苏门答腊、爪哇和峇厘岛岸外数百公里向陆地潜没。   西凯瑞透露,科学家目前将苏门答腊岸外的逆冲区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北部一个长 1600 公里 的部分在 2004 年崩裂,引发印度洋大海啸。   在 2005 年 3 月接踵而至的第二次大地震,处于印度洋大海啸崩裂部分的下方。去年,位于明打威群岛底下的其中一部分又断裂,引发几次地震,其中一个达矩量级 8.4 ,但在这个部分和在 2005 年地震断裂的部分之间,还有一部分完好无损。这一部分最后两次崩裂并造成强震分别在 1797 年和 1833 年。   为了预测这个部分的断裂时间,科学家在明打威群岛的北巴盖( North Pagai )、南巴盖( South Pagai )和锡波拉( Sipora )三个岛屿收集珊瑚礁样本,并从它们的骨骼生长线了解过去 700 年的水位变化,从中得知这里约每两百年就会发生一系列地震。   在过去的地震发生前,印度板块不断潜没到苏门答腊底下,使岛屿跟着下沉,而珊瑚礁则生长在海底。当板块再也承受不住压力而崩裂时,断裂的部分就会像被释放的弹簧往上弹,岛屿的海拔因此升高,而珊瑚礁则因突然露出海面而枯死。 科学家于是,发现过去 700 年有三个地震周期,平均使岛屿的海拔升高 1 公尺 到 2.5 公尺 左右,而去年的地震仅导致海拔升高 73 公分 ,因此那可能只是更大规模地震的前兆 。 苏门答腊西部岸外的明打威群岛( Mentawai Islands )一带,过去 700 年来的地震周期为 200 年左右,从中预测未来 30 年内极可能发生高达 8.8 级大地震,最坏的情况可能再次引发大海啸,受波及的地区有超过 100 万人口。这将改写印度洋的地震史和海啸史,使其成为今后 30 年全球地震海啸的关注重点。 3. 汶川 8 级强地震将千年不复发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袁海良说,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组织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和本局的知名专家,对成都市所处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地质状况、主要活动性断裂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清理和研究,并在收集国内外权威地震学者对汶川地震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初步研究报告。 报告表示,成都市外围地区有多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裂带分布,但其中距成都市最近、对成都市威胁影响最大的,还是龙门山断裂带。根据多种方法研究,龙门山带 8 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在龙门山带上再发生 8 级或 8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龙门山断裂带复发 8 级及以上强地震的周期大约在 2000 年 ~6000 年之间,保守估计约为 3000 年。因为,超强地震的能量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朱介寿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 26 年至今长达 2034 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 8 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 7~7.8 级的地震共 19 次,差不多 100 年一个 7 级地震 。 我在 2008 年 11 月 26 日 指出,在人为全球变暖的大形势之下,气候变暖的速度和地壳均衡的速度都难于估计。我们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比过去 80 万年的排放总量都多,我们可能正把自己往另一极端推,那就是 500 万年前曾经发生过的热室地球。目前的温室气体集中程度可能和 300 万年前类似,它高到足够在几十万年中阻止冰川期的到来。由此而来的地壳均衡运动规模就可想而知。按历史常规速度估计的千年不能重复的地震,相对几十万年的时间尺度收缩就没有精度可言了 。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苏门答腊 8.7 级地震发生时,人们就没有查到该地区发生同样大震的历史记录,更没有查到该地区连续发生三次 8.5 级以上大震的记录。事实上, 2005 年 3 月 29 日 和 2007 年 9 月 12 日 该地区又发生两次 8.5 级以上大震,这能量是怎样积累的呢 ? 气候剧变海平面升降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活动生物大规模灭绝。这就是地球气候变化史、构造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尽管时间循序千差万别。读懂这个历史,对当前防灾减灾很有意义 。气候变化已经无法用历史记录来推测,难道地震还会按照历史记录来发生吗 ? 科学家于是研究珊瑚礁生长和突然死亡的周期,发现过去 700 年有三个地震周期,平均使岛屿的海拔升高 1 公尺 到 2.5 公尺 左右,而去年的地震仅导致海拔升高 73 公分 ,因此那可能只是更大规模地震的前兆 。这是下列过程的证据:气候剧变海平面升降地壳运动火山地震活动生物大规模灭绝。这就是地球气候变化史、构造演变史和生物进化史,尽管时间循序千差万别。 4. 科技创新还是按图索骥? 西方科学的发展动力在于不断发现新的事件纪录,不断改写该事件的历史和数据,从而进一步认识该事件的发展规律。通过发现个别,到丰富一般,科技创新导致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 与西方科学快速发展相对比,中国从四大发明的文化古国沦落到鸦片战争的落后大清帝国,沿用先皇之制,压制改革创新是根本的原因。通过不健全不完善的一般来限制个别,是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2004 年 12 月 26 日 印尼地震海啸近几百年都没在印度洋出现过。在世界海啸警报系统中,包括了整个太平洋地区,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东北部靠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地区,根本不包括印度洋。这是否就是印度洋的真实历史,是需要资料验证的。一组来自美国、台湾、印尼和新加坡的地质学家不为现有的历史资料所束缚,通过研究珊瑚礁生长和突然死亡的周期发现,苏门答腊西部岸外的明打威群岛( Mentawai Islands )一带,过去 700 年来的地震周期为 200 年左右。从中预测未来 30 年内极可能发生高达 8.8 级大地震,最坏的情况可能再次引发大海啸,受波及的地区有超过 100 万人口。这明显是一个科技创新。 与注重原始创新的原则相反,中国的地震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 26 年至今长达 2034 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 8 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 7~7.8 级的地震共 19 次,差不多 100 年一个 7 级地震。根据多种方法研究,龙门山带 8 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在龙门山带上再发生 8 级或 8 级以上的特大地震。问题是,龙门山地震史料是否完整无缺,这是需要严格论证的 。按图索骥可能将宝马漏判,因为宝马也不能千孔一面。 世界上有仪器准确记录的地震资料仅有百年的历史。地球在整个地质时期都经受过地震,文字记载可追溯到过去的几千年。在中国,学者们曾从很早以前的历代王朝文献、文学作品及其他来源得到地震证据。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 1831 年的山东省地震,该记载仅提到 泰山震 ,但从公元前 780 年起中国北部的地震记载就已经相当完整了。这些历史记载如此之详细,以致现代研究者根据它们可了解当时破坏的分布情况,从而得出地震的大小。从数据对比中可以看到,越是早期的地震,数据就越少,漏记和数据遗失的情况在所难免,特别是无人居住边远地区的地震。更早的地震记录就无据可查 。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记录都是不完整的,不连续的,科学研究不仅需要推理和想象使历史纪录变成连续完整,而且需要寻找证据验证这些推理和想象。因此,仅仅靠不完整的地震记录就得出龙门山 8 级地震千年不复发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5. 根源与结论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历朝历代中国人在 农历腊月 23 辞灶日送给灶王爷的对子。报喜不报忧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历朝历代,报喜者封官加爵,报忧者贬官流放,就是在科技界也不能幸免。这个传统流传至今仍绵延不绝。 2008 年 5 月 12 日 的四川汶川地震不幸被龙小霞 2006 年的论文预测到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学者们本应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一下相关的可公度理论的有效性和实用价值。事实正好相反,龙小霞被指责连构造地质、地球物理这些研究地震所必需的课程都没学过,预测地震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追根溯源,其导师也受到株连,罪名是学术转包,浪费点经费,造就几个混饭吃的人才。一个学术问题,竟变为刑事诈骗案,欲加其罪何患无辞 ! 关于地震不能准确预测的争论,分歧在临震预测,中长期地震预测的可能性是没有分歧的,国内外地震研究者一直在预测中长期的地震。不过在中国地震预测的大环境下,地震研究者更偏重不震时期的研究和报道,象预测未来 30 年内极可能发生高达 8.8 级大地震,最坏的情况可能再次引发大海啸,受波及的地区有超过 100 万人口这样的预测,在中国是很少见的,尽管中国 8 级地震接连发生( 2001 年昆仑山口 8 级地震和 2008 年四川汶川 8 级地震)。中国地震预测的落伍令人忧虑。 通过发现个别,到丰富一般,科技创新导致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通过不健全不完善的一般来限制个别,是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地震预测也是如此。用科普知识来评价衡量科技创新,其后果则可想而知。按图索骥不过是其形象的比喻。 参考文献 1. 于达维。我国曾发生 29 次大海啸 海啸预报难于地震探测。 2005 年 01 月 05 日 16:19 瞭望东方周刊。 http://news.sina.com.cn/c/2005-01-05/16195433140.shtml 2. 陆彩霞,郑琇瑜。苏门答腊未来 30 年 或发生 8.8 级大地震。( 2008-12-12 )联合早报。 http://www.zaobao.com/yx/yx081212_502.shtml 3. 漆小均。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汶川 8 级强震将千年不复发。 2008 年 11 月 25 日 01:48 第一财经日报。 http://news.sina.com.cn/c/2008-11-25/014816715788.shtml 4. 杨学祥 .  汶川 8 级强地震真的将千年不复发?刊发时间: 2008-11-26 14:37:48  光明网 - 光明观察 . 经济科技 .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1/26/content_862862.htm 5. 杨学祥 . 构造运动中的天文因素 两极冰盖融化的威胁 . 发表于 2008-10-13 6:41:51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439 6. 杨学祥 .  速度非均匀的海平面上升和地壳均衡运动 . 刊发时间: 2008-11-26 14:31:14  光明网 - 光明观。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1/26/content_862860.htm 7. 杨学祥 . 龙小霞预测地震的遭遇:浪淘尽千古科学人物!发表于 2008-5-30 22:35:0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264
个人分类: 学术争论|3363 次阅读|3 个评论
印度洋频繁地震值得关注:欧亚地震带非常活跃(2)
杨学祥 2008-10-18 05:55
2008 年 10 月 14 日 北印度洋发生 5 级地震, 16 日南印度洋发生 5 级地震, 17 日西南印度洋发生 4.3 级地震, 17 日埃塞俄比亚红海边缘发生 4.6 级和 4.5 级地震。印度洋海岭和 红海 的扩张已经十分明显了, 13-17 日为潮汐组合 B 激发时段 。 喜马拉雅 - 地中海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的地震非常活跃,从西北端的德国、波兰和希腊, 经过土耳其, 一直到东南端的中国西部、 印度、 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大陆的北移和 红海 的扩张值得关注 。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M) 发震地点 2008-10-18 03:13:15.370 13.41 95.30 315 3.8(mb) Andaman Islands, India Region (印度安达曼群岛) 2008-10-18 02:53:15.890 42.89 45.37 23 4.5(mb) Eastern Caucasus (东高加索) 2008-10-18 02:15:51.010 31.47 103.91 10 2.6(ML) Sichuan , China 2008-10-18 02:03:06.160 30.72 83.18 50 4.0(mb) Xizang, China 2008-10-18 01:23:37.050 12.36 95.26 255 4.0(mb) Andaman Islands, India Region 印度安达曼群岛) 2008-10-17 23:45:20.930 12.14 39.68 17 4.5(mb) Ethiopia (埃塞俄比亚) 2008-10-17 23:34:22.540 32.34 104.36 10 3.0(ML) Sichuan , China 2008-10-17 22:19:26.020 30.70 137.04 587 4.6(mb) Southeast of Honshu, Japan (日本) 2008-10-17 20:22:17.580 31.36 103.70 10 2.9(ML) Sichuan , China 2008-10-17 18:57:38.070 12.81 41.90 90 4.6(mb) Ethiopia (埃塞俄比亚) http://bulletin.gddsn.org.cn/seisbulletin/main.seam Disclaimer FAQ Date Time UTC Latitude degrees Longitude degrees Depth km Mag. Region name 2008-10-17 18:53:19.3 43.07 N 46.34 E 88 CAUCASUS REGION, RUSSIA (俄罗斯高加索地区) 2008-10-17 18:48:23.5 36.99 N 29.17 E 7 MD 3.0 WESTERN TURKEY (土耳其西部) 2008-10-17 18:42:39.2 38.88 N 20.78 E 60 ML 4.0 GREECE (希腊) 2008-10-17 18:21:11.6 36.98 N 29.16 E 7 MD 3.2 WESTERN TURKEY (土耳其西部) 2008-10-17 17:48:51.9 38.27 N 38.86 E 7 MD 3.0 EASTERN TURKEY (土耳其东部) 2008-10-17 17:01:19.4 38.99 N 29.91 E 9 MD 3.1 WESTERN TURKEY (土耳其西部) 2008-10-17 16:27:56.8 39.82 N 27.60 E 18 MD 3.0 WESTERN TURKEY (土耳其西部) 2008-10-17 16:12:14.7 40.45 N 37.64 E 7 MD 3.0 CENTRAL TURKEY ( 土耳其中部 ) 2008-10-17 15:49:12.7 39.43 N 37.37 E 7 MD 3.1 CENTRAL TURKEY ( 土耳其中部 ) 2008-10-17 13:15:37.0 36.95 N 37.52 E 5 ML 3.0 TURKEY-SYRIA BORDER REGION ( 土耳其 - 叙利亚交界地区) 2008-10-17 12:43:01.0 39.93 N 74.03 E ML 3.1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0-17 12:19:21.0 39.94 N 74.40 E ML 3.0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0-17 12:09:11.9 41.27 N 35.77 E 5 MD 3.0 CENTRAL TURKEY (土耳其中部) 2008-10-17 11:52:42.0 46.44 N 84.10 E ML 3.2 NOR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0-17 10:42:05.9 64.46 N 17.69 W 1 ML 3.7 ICELAND (冰岛) 2008-10-17 09:47:21.1 46.08 N 25.62 E 100 ROMANIA (罗马尼亚) 2008-10-17 07:23:39.6 38.42 N 44.15 E 3 MD 3.0 TURKEY-IRAN BORDER REGION (土耳其 - 伊朗交界地区) 2008-10-17 07:03:56.0 37.80 N 69.81 E ML 3.5 TAJIKISTAN (塔吉克斯坦) 2008-10-17 02:54:04.9 15.29 N 92.82 W 40 mb 4.2 CHIAPAS, MEXICO (墨西哥) 2008-10-17 00:55:25.0 41.00 N 81.74 E ML 3.8 SOUTHERN XINJIANG , CHINA 2008-10-17 00:08:07.1 35.46 N 0.15 W mb 3.8 NORTHERN ALGERIA (阿尔及利亚东部) http://www.emsc-csem.org/index.php?page=home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南亚成为主要震区: 7 级地震的危险增大 . 发表于 2008-10-7 6:28: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741 2. 杨学祥 . 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 . 发表于 2008-9-1 7:29 :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68 3. 杨学祥 . 10 月 5-7 日潮汐组合 A 激发地震:新疆乌恰县发生 6.8 级地震 . 发表于 2008-10-6 6:56:3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599 4. 杨学祥 . 中国地震的印度洋体制和太平洋体制 . 发表于 2008-10-10 11:35:5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151 5. 杨学祥 . 印度洋频繁地震值得关注:欧亚地震带非常活跃 . 发表于 2008-10-17 20:46:25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3063 6. 杨学祥 . 2008 年 10 月 16 日 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地震目录(转载) . 发表于 2008-10-16 6:57:53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859 7. 杨学祥 . 哥伦比亚加莱拉斯火山喷发敲响了自然灾害警钟 . 发表于 2008-10-16 19:35:1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936 8. 杨学祥 . 低纬地区地震火山活动: 13-17 日潮汐组合 B 的作用得到证实 . 发表于 2008-10-17 7:05:48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987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824 次阅读|5 个评论
印度洋频繁地震值得关注:欧亚地震带非常活跃
杨学祥 2008-10-17 20:46
2008 年 10 月 14 日 北印度洋发生 5 级地震, 16 日南印度洋发生 5 级地震, 17 日西南印度洋发生 4.3 级地震, 17 日埃塞俄比亚红海边缘发生 4.6 级地震。印度洋海岭的扩张已经十分明显了。 喜马拉雅 - 地中海地震带(欧亚地震带)的地震非常活跃,从西北端的德国、波兰和希腊,一直到东南端的中国西部、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 印度大陆的北移值得关注。 发震时刻 纬度 经度 深度 震级 (M) 发震地点 ( 震相总数 ) 2008-10-17 18:57:38.070 12.81 41.90 90 4.6(mb) Ethiopia (埃塞俄比亚) 2008-10-17 17:41:51.540 14.14 43.42 471 4.1(mb) Western Arabian Peninsula 阿拉伯半岛西部) 2008-10-17 16:36:32.590 -27.62 63.61 274 4.3(mb) Southwest Indian Ridge (西南印度洋海岭) 2008-10-17 16:20:16.230 26.66 141.57 380 4.5(mb) Bonin Islands, Japan Region 2008-10-17 12:10:37.960 -5.02 156.00 480 4.4(mb) Solomon Islands 2008-10-17 08:55:34.740 41.53 81.33 10 4.9(Mw) Southern Xinjiang, China 2008-10-17 07:25:46.470 -1.30 149.71 490 4.2(mb) New Ireland Region, P.N.G. 2008-10-17 03:41:52.180 -4.66 -78.92 591 (ML) Peru-Ecuador Border Region 2008-10-17 03:02:41.340 29.26 69.30 10 4.4(mb) Pakistan (巴基斯坦) 2008-10-17 02:33:17.460 30.81 104.93 10 3.1(ML) Sichuan , China 2008-10-17 01:41:41.480 -3.73 150.41 11 4.6(mb) New Ireland Region, P.N.G. 2008-10-17 01:35:22.930 32.42 105.43 10 3.1(ML) Sichuan , China 2008-10-17 00:02:00.090 -3.85 151.24 49 4.8(mb) New Ireland Region, P.N.G. http://bulletin.gddsn.org.cn/seisbulletin/main.seam GFZ Potsdam GEOFON Global Seismic Monitor GFZ Potsdam - Earthquake Bulletin New search Legend Origin Time UTC Mag Latitude degrees Longitude degrees Depth km AM Region Name 2008-10-17 04:10:05 4.8 5.75 S 152.47 E 78 M New Britain Region, P.N.G. 2008-10-17 02:53:58 4.1 14.53 N 92.52 W 45 M Near Coast of Chiapas , Mexico 2008-10-16 23:24:44 4.8 3.96 S 150.77 E 62 M New Ireland Region, P.N.G. 2008-10-16 19:41:30 6.6 14.51 N 92.46 W 63 M Near Coast of Chiapas , Mexico 2008-10-16 18:28:55 4.8 1.82 N 127.39 E 115 M Halmahera, Indonesia 2008-10-16 11:49:29 4.9 42.54 N 142.62 E 108 M Hokkaido, Japan Region 2008-10-16 09:46:17 4.8 31.22 N 103.80 E 10 M Sichuan, China 2008-10-16 06:39:41 4.7 37.17 N 57.89 E 10 M Turkmenistan-Iran Border Region 2008-10-16 04:28:49 5.0 3.10 S 81.35 E 10 A South Indian Ocean(南印度洋) 2008-10-15 19:29:29 4.2 39.02 N 23.54 E 10 A Aegean Sea 2008-10-15 18:37:19 3.1 51.34 N 16.01 E 5 M Poland (波兰) 2008-10-15 16:35:54 4.9 6.49 S 129.66 E 186 A Banda Sea (班达海) 2008-10-15 14:28:21 5.3 15.69 S 166.81 E 66 A Vanuatu Islands 2008-10-15 08:02:01 5.1 2.01 N 97.66 E 46 A Northern Sumatra, Indonesia 2008-10-15 03:33:09 3.8 51.52 N 16.04 E 10 A Poland (波兰) 2008-10-15 00:17:53 4.9 15.09 S 72.20 W 100 A Southern Peru 2008-10-14 19:51:39 5.0 4.24 N 69.20 E 10 A North Indian Ocean (北印度洋) 2008-10-14 19:00:38 4.2 50.08 N 12.81 E 10 A Germany (德国) 2008-10-14 16:52:49 5.3 21.21 S 178.44 W 335 A Fiji Islands Region 2008-10-14 15:06:53 4.9 43.44 N 46.31 E 32 M Eastern Caucasus (东高加索) 2008-10-14 10:17:17 3.4 51.25 N 15.86 E 5 M Poland (波兰) 2008-10-14 05:49:03 2.8 50.20 N 12.47 E 5 M Germany (德国) 2008-10-14 04:05:48 3.4 50.17 N 12.40 E 5 M Germany 2008-10-14 04:01:35 3.7 50.19 N 12.40 E 5 M Germany 2008-10-14 02:17:06 4.6 38.86 N 23.66 E 38 A Greece (希腊) 2008-10-14 02:06:39 4.8 38.80 N 23.65 E 10 A Greece 2008-10-14 01:04:25 5.1 5.56 N 124.05 E 498 A Mindanao, Philippines (菲律宾) http://geofon.gfz-potsdam.de/db/eqinfo.php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 . 南亚成为主要震区: 7 级地震的危险增大 . 发表于 2008-10-7 6:28: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741 2. 杨学祥 . 中国中西部中强地震已经开始向青藏高原外围扩展 . 发表于 2008-9-1 7:29 :42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6868 3. 杨学祥 . 10 月 5-7 日潮汐组合 A 激发地震:新疆乌恰县发生 6.8 级地震 . 发表于 2008-10-6 6:56:39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599 4. 杨学祥 . 中国地震的印度洋体制和太平洋体制 . 发表于 2008-10-10 11:35:54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2151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2534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博客对我国地震分界“线”讨论留存
陈龙珠 2008-10-10 07:35
近日看到科学网两大名博王铮先生、杨学祥先生关于中国大陆地震分界线的讨论( 你家会地震吗:当前地震活动幕的相对安全地区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757 , 杨先生首篇讨论文章如下段;两人后续文章附后 ), 对象我这样非地震专业但有些相关的人来说,收益不小。他们进行学术争论所展示的风貌,也令人学习! 我对上述大陆地震线划线原则的初浅理解,主要是其两侧孕育地震机制上的不同。除王、杨两位先生切磋的胡焕庸线外,在杨先生文章安全地区质疑:中国东部新华夏构造带与胡焕庸线(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41971 ) 下面有游客很好留言认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以及2004年的印尼巨大地震的发生,很可能表明本轮活跃期地震主要是由于印度洋\印度板快的活动而引起,相应地,中国的地震将主要活跃于中国西部地区。1964年在智利附近的南太平洋海域发生了历史最大地震,随后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比较强烈,正是由于太平洋板快活动属于当时地球活动主要区域的原因。他/她似对大陆地震分界线分法有着另一种想法,思路与上述胡线有所区别,值得关注。我对此认为,游客很好关于本轮西部地震活跃期源自印度洋\印度板快活动的看法,是有道理的;但关于上一轮在我国大陆东部地震活跃期(似应包括1976年唐山地震)的看法,目前还未见足以获以支持的科学证据,需要进一步论证。 为对进一步讨论提供相关信息,我在上述杨先生的文章下面留言提到,葛肖虹先生博文( 汶川地震形成背景分析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0402 ) 中亚洲GPS地形变矢量图显示,近期我国大陆(尤其是福建、广东)沿海区域地壳位移方向几乎均是指离大陆方向的,似乎与青藏高原板块运动(源自印度洋板块运动)有一定的关联性,而与太平洋板块运动影响方向相反, 两种板块对地壳运动影响的分界线又似在日本-台湾省-菲律宾的环太平洋地震带区段而不在中国大陆版图上 。这些现象对大家讨论地震机制分界线不知道有无参考价值? 葛先生上述那篇文章最后的相关部分,包含了他对我国大陆地区受周边几个板块运动影响所做的评价。 (注:为便于选我课的同学和其他有兴趣的博友们了解相关文章和讨论,特此汇总并试作点评留存)
个人分类: 防灾减灾|4566 次阅读|0 个评论
2008年中国灾害与印度洋海温关系(续):中国南方冰雪冻灾
杨学祥 2008-9-7 17:18
2008 年中国灾害与印度洋海温关系(续):中国南方冰雪冻灾 杨学祥,杨冬红 2008 年 1 月中国南方遭到 50 年一遇的冰雪东在袭击。 1999 年 -2008 年 1 月 9-12 日海温异常比较表明, 2008 年 1 月 10 日 印度洋北部海温也异常偏冷。 2007 年 8 月 -2008 年 4 月强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偏低,是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冰雪冻灾的前兆。 1999 年 5 月和 2008 年 5 月一样,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偏低,东亚强震十分频繁 ,但是, 1999 年 1 月没有出现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偏低的情况,也没有出现中国南方的罕见的冰雪冻灾。 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偏低值得关注! 图 1 1999 年 1 月 9 日 海温异常 图 2 2000 年 1 月 11 日 海温异常 图 3 2001 年 1 月 9 日 海温异常 2001 年 1 月 15 日 北京地区出现 27 年来的最低温,田间观测值达 -21.3 ℃ 。有人认为, 2001 年是拉尼娜年。印度洋北部异常低温与中国低温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见图 3 )。 2006 年 1 月印度洋北部也出现了异常低温,与之对应的是, 亚欧大陆遭遇暴冷冬天 、俄罗斯严寒等事件与强潮汐对应 和欧洲寒流挑战全球变暖 。这为 2008 年 1 月印度洋北部异常低温与中国南方罕见的严重低温冻害的对应关系提供了有力证据。 图 4 2002 年 1 月 11 日海温异常 图 5 2003 年 1 月 11 日 海温异常 图 6 2004 年 1 月 10 日 海 温异常 从 2006 年 1 月 16 日下午 开始,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气温骤然下降,从前几日的 -3 ℃ 降到 -28 ℃ ,到 18 日凌晨,市区气温已经降到 -30 ℃ ,郊区气温则降到 -35 ℃ 。气象专家预测,最近几天莫斯科的气温还将继续下降,严寒天气将持续到本周末。英国《泰晤士报》援引一些气象机构的分析说,今后几天内莫斯科的最低温度可能会达到 -42 ℃ ,为 1940 年以来的最低纪录。尽管大多数俄罗斯人对于寒冷天气已习以为常,然而最近俄罗斯的寒流则是非常罕见,仅 18 日一天就有 24 人死于寒冷天气,严寒天气也导致俄罗斯境内能源消耗量猛增 。 2006 年 1 月 18 日 起,美国东北部地区出现罕见大风,狂风刮断大树、电线造成大面积用电中断,公路、铁路、航空也受到影响,给居民、特别是上班族带来极大不便。据美联社 1 月 18 日 消息,截止到记者发稿时,狂风已经造成两人死亡。据悉, 1 月 18 日 下午,波士顿地区的风速已经达到 96.6 公里 / 小时,而在波士顿南部的米尔顿气象台,那里的风速更是一度升至 137 公里 / 小时 。 黑龙江省气象台 2006 年 1 月 15 日 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从 15 日夜间开始,我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温天气,预计 16 日我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将下降 8 到 10 ℃ 。 15 日晚开始,随着一股强冷空气的入侵,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强降温天气。预计到 16 日夜间,齐齐哈尔、绥化、大庆、哈尔滨、牡丹江最低气温将下降 8 到 10 摄氏度 ,哈尔滨 16 日最低气温将降为 -30 ℃ ,北部地区降温达 12 ℃ 。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在降温的同时,还将伴有降雪天气 。   自 2006 年 1 月 17 日晚 至 19 日晨,河南省大部分地区连续遭受大雪袭击,气温骤降,河南省境内连霍、京珠等高速公路被迫关闭,造成干线公路车辆拥挤,部分路段拥堵严重。郑州新郑机场也因大雪关闭。郑州市区地面积雪达 10 厘米 左右,市内交通严重受阻,给市民的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 图 7 2005 年 1 月 11 日 海温异常 图 8 2006 年 1 月 10 日 海温异常 2005-2006 年冬天给北半球的人们唯一的感觉就是冷,而且是超乎寻常的冷。在暴风雪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之后,亚洲也跌入冰窟。印度首都新德里 2006 年 1 月 8 日 遭遇 70 年来最低温,一天之内数百名流浪汉冻死在街头。据印度气象部门提供的数据,新德里 8 日气温骤降至 -2 ℃ ,这也是该市自 1935 年冬的 -6 ℃ 以来遭遇的最低温度。一名气象部门官员说:往年的正常气温都是 7 ℃ 左右,我们原本预计这次寒流会带来 2 ℃ ~ 3 ℃ 的最低温,可是实际情况却糟得多。对印度这个地处低纬度的南亚国家来说,低温跌破零摄氏度简直是百年一遇。除了印度外,多个亚洲国家近日也遭遇寒流袭击。暴雪 7 日侵袭了日本北海道、北陆、山阴等地。而自去年 12 月至今,大雪已造成日本 63 人死亡,伤者超过 1100 人,全国共有 579 栋房屋由于不堪积雪重压而倒塌。 7 日,韩国西南部地区也出现降雪,东北部地区气温则降至零下 20 摄氏度。而在巴基斯坦北部地震灾区,严寒夺走了至少 18 人的生命,还有更多的人挣扎在死亡边缘。亚欧大陆遭遇的暴冷冬天是最好的例证 。 图 9 2007 年 1 月 9 日 海温异常 2007 年 1 月 9 日 印度洋北部出现弱低温异常。中新网 2007 年 1 月 5 日 电 地球温室效应显然并没有使印度和孟加拉的气温上升,尤其今年的冬季特别寒冷,夜晚摄氏零度至五度的气温,对两国来说更是奇寒,两国已各有数十人被冻死。综合印度官方统计,北方各省连日来已知至少有四十人冻死。在观光古迹名胜最多的北方省 (Uttar Pradesh) ,据省政府官员表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陵地区,最近夜晚气温降至摄氏五度左右,是当地历来最酷的气温,其他地区也有降至摄氏四度左右。在毗邻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 (Punjab) ,气象局官员表示,当地夜晚最低气温为摄氏零下零点五度,较往年正常气温低五度。另悉,地处热带的孟加拉国几天来受到一股来自北方的强烈寒流侵袭,在该国北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有至少 56 人被冻死,其中大多是流离失所的街头乞丐 。 图 10 2008 年 1 月 3 日 海温异常 我在 2006 年 1 月 20 日 指出,寒潮袭击与 1 月 14 日 的日月大潮有关。 2005 年 12 月 -2006 年 3 月的强潮汐预警已经得到一个多月的强冷空气活动的证实。 2005 年 12 月至 2006 年 1 月,全球强冷空气活跃,加拿大特大暴雪,日本罕见暴雪,欧洲暴雪,中国持续低温和威海大连暴雪。原因在于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发生在月亮近地潮、日月大潮附近,三者叠加,形成最强烈的潮汐南北震荡 。 现在看来,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变低是主要的原因。 2007 年 8 月 -2008 年 4 月强拉尼娜事件和印度洋北部海温异常偏低,是中国南方 50 年一遇冰雪冻灾的前兆。 1999 年以来的资料统计表明, 1 月印度洋北部异常低温与中国低温冷害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学祥,杨冬红 . 2008 年中国灾害与印度洋海温关系:南亚地震频繁发生 . 发表于 2008-9-7 8:51 :27 科学网。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8075 2. 刘军,杨福银,王小伟。北京地区葡萄露地越冬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果树学报 2002 年 06 期。 http://scholar.ilib.cn/Abstract.aspx?A=gskx200206009 3. 杨学祥。亚欧大陆遭遇暴冷冬天原因何在? 2006-1-10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7257.htm 4. 杨学祥。欧洲寒流挑战全球变暖。 2006-1-23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7301.htm 5. 杨学祥。俄罗斯严寒等事件与强潮汐对应(修改稿)。 2006-1-20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67290.htm 6. 杨冬红,杨学祥 . 印度与孟加拉遭寒流袭击验证强潮汐预警 . 2007-1-5 上海环境热线 . 绿色论坛 . http://www.envir.gov.cn/forum/2007/200710365.htm
个人分类: 灾害预测|30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印度洋周边气候今年将出现异常(转发)
杨学祥 2008-7-20 05:29
科技日报国际要闻   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预测 印度洋周边气候今年将出现异常   本报讯(记者 葛进) 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网站报道,该机构的研究表明,引发周边地区暴雨、干旱、酷暑等自然灾害的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今年可能再度出现。该机构在过去的两年间曾对IOD现象的出现进行过成功的预测。   所谓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是指与平常相比,印度洋热带海域东部海面的水温变低,而西部海面的水温升高的自然现象。该现象通常出现在5、6月,10月左右最明显,12月开始缓和,与太平洋热带地区出现的厄尔尼诺现象非常相似。   据介绍,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利用设置在印度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洋观测仪对海水的温度进行了持续观测,结果显示,从今年5月下旬开始,印度洋东部热带海域的海水低温化趋势日益明显。日本科学家进而通过卫星对该地区海面的水温和降水量分布情况进行观测,结果发现,在印度洋热带海域东部,确实出现了海面水温低温化和降水量减少的趋势,而在印度洋中部到西部地区则相反,表现出水温升高和降水量增加的趋势。   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已经在前年和去年连续发生。在前年,受其影响,非洲东海岸(印度洋西部)各国频发洪水,上百万人流离失所;而在印度洋东部的澳大利亚则连续两年遭受干旱。据日本研究人员称,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的出现也给东亚地区造成了影响,最近几年夏天,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天气,就与其有直接关系。   一般来说,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出现后的第二年,海水水温下降区域的温度就会上升,而上升区域的水温就会下降。但是连续三年出现印度洋偶级子模态现象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这在1950年以来还是第一次。根据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的预测,今年夏天印度和东非地区将会出现经常性大雨天气,而印度尼西亚西部等地区将会干旱少雨,因此他们提醒相关各国应该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http://www.stdaily.com/gb/stdaily/2008-07/19/content_840348.htm
个人分类: 备忘录|2079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