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螺髻山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古道新路行(3)邛海水烟波浩渺,螺髻山千峰叠翠。
热度 17 lxu2800 2016-1-27 10:02
我们一行早上离开雅安,走雅西高速一路朝南,下午安抵西昌,有诗曰“朝辞雅安彩云间,云隨一路过雅西,隧桥相连数不尽,轻车已过万重山。” 安排好西昌的食宿后,傍晚去了城東南边的邛海,这是一个比杭州西湖大五倍的高原湖泊(水面标高1500米),虽然已近黃昏,又兼绵绵细雨,但望出去仍然“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气势非凡。原中央大学教授朱契游邛海后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关于邛海我就不多说了,“眼前有景道不得,朱契题诗在上头。 ”最难得的是公园里无商贩叫卖声、无汽车喇叭声,宁静伸展了邛海的深邃和幽美,越发使人流连忘返。邛海公园的管理值得国内许多景区学习。 1)雨中的西昌邛海。 2)垂钓邛海。 第二天早上我们又去了西昌市城南三十公里处的螺髻山。螺髻山之名来源于与峨眉山的“姊妹”关系,“峨眉山似女人蚕蛾之眉,螺髻山似少女头上青螺状之发髻。”素有“西子浓汝,峨眉淡抹,螺髻天生”的美誉。螺髻山千峰叠翠,高出4000米的山峰就有58座。 我们乘缆车登山,再步行约一小時,到达黑龙潭。螺髻山有众多高山湖泊,而以黑龙潭最为著名,湖泊宽阔面积达二十多亩,远望湖面呈黑色,但凑近一看,湖水非常清澈,并且看到底层的茂密枯枝丛,这大概是湖面呈现黑色的原因。我们绕湖走了一圈,寒风刺骨,一路走來并非易事,黑龙潭水面标高3600米,比峨眉山金顶还高出五百米!景区很有特色,值得一游,但有高原反应的人士须量力而行。 螺髻山地处亚热带,由于海拔变化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布带,從南亚热带至北温带,共计六种气候带。螺髻山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成为我国少有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不但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考察基地。 3)黒龙潭边的红花。 4)行走在螺髻山的黑龙潭边。湖水呈幽黑色。 5)螺髻山,黑龙潭全景。 6)十分罕见的高山红地衣,只能存活於一尘不染的空气和水中。这是螺髻山一流环保的品牌标志。 7)冰川漂砾:在古冰川运动过程中滞留于平缓山坡或槽谷间的巨大岩块。沉默的冰川漂砾,历经沧海桑田,成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难得的科考原始标本。 8)螺髻山的山泉。 9)西昌晩上的烤鲈鱼,产自边上的邛海。十分细嫩鲜美。 西昌周围的活动结束后,开始规划從西昌到泸沽湖这最后的一段路程了。我们從成都出发,实际上一直是沿着古時的南方陆上丝绸交易路线而行,南方丝路古称“蜀·身毒道”(身毒是印度古名)。这条南方丝绸路从成都出发分东、西两支,西支由成都经临邛(今邛崃)、严关(今雅安)、莋(今汉源)、邛都(今西昌)、盐源、青岭(今大姚)、大勃弄(今祥云)至叶榆(今大理),称之灵关道。 西昌去泸沽湖走的是省道 S307 ,途径盐源县-灵关道上的重要节点,全程長达270公里。这条省道要翻越四千多米的高山,穿越雅砻江大峽谷,路面差,险情多,是我们整个行程中最艰难的一段。为安全计,我们决定包租一辆 SUV ,租车公司还提供专职司机。 10)翻越凉山。我们就是沿那条曲折的小路爬升上来的。 汽车离开西昌不多久,一头钻进了大山,上上下下,左转右拐,几乎一刻没有消停,二百多公里的路花去近七个小時。附近有一个大型工程正在施工,各种工程车排成長队堵塞了车道,而且把路面蹂躏得惨不忍睹。不来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又一个世界级大工程正在这深山老林里加速建设,这就是雅砻江上著名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和锦屏二级水电站。这两个水电站的总发电量将达 400 亿度,几乎是三峽工程发电量的一半!锦屏一级水电站的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高305米,为世界第一高拱坝。我在去泸沽湖途中看到了建设者们爭分夺秒搶工期,过后从新闻报导中得知:2013年8月30日,锦屏一级水电站首批两台60万千瓦的机组投产发电。 由于雅砻江滩多水急,水量丰沛,自然落差大。水资源十分丰富,一个更为宏远的工程正在规划和建设中,这就是雅砻江干流 21 梯级水电站,锦屏一、二级水电站就是这梯级规划中的下游水电站。估计到 2020 年完工時,雅砻江水电基地装机容量将达到1.5个三峡水电站!更让我惊喜的是这里已经建成了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古老的凉山深处飞来了高科技的金鳯凰! 奇怪的是这样世界级的宏伟建设却不见有多少媒体報导,要不是正巧路过这里,我对这些工程一无所知。这几年中国政府一反过去的做法,常常是不显山、不露水,把一些大型建设项目变着法子藏着掖着。只想闷声发财是原因之一,但背后可能也有不为人知的无奈。大型水利工程本身总有利有弊,爭论一起,黃花菜都凉了;有些水利工程会触动邻国的利益(例如北彊的几条向西的河流上的工程)就更不能張扬了。即使你不触动别人的利益,甚至还能给人带来好处,邻国照样会想尽办法坏了你的好事。什么是“摸着石头过河”?我的理解是二只手必须放在水下的,对外只说是在摸石头,但水下的魚虾、河蚌能捞就捞,一点也不放过。这几十年徜在水里摸石头,心里明镜似的:有的事只能做不能说,有的事只能说不能做。 我们的司机小王是凉山当地人,三十多岁,木纳寡言却心细如针,是位十分称职的山区驾驶员。近七个小时的车程中 ,不仅多次远离险情,而且尽量减少车子的顛簸。车子驶离西昌不久,司机说前方一个小镇是他的家乡,车子会在那里稍停片刻让我们放松一下,也可买些水果什么的。他又说,想顺便搭一人去盐源,问老仲是否可以。这种事情国内旅行本是多见,他又事先征求我们意见,车上也还有空位,我们当然不会反对。 上车后才知道搭顺风车的原是小王的妻子,他们的家就在这凉山深处的小镇旁。有她同行,我们在车上有了许多新的话题。千万不能小瞧了生長在穷乡僻壤的农村人,虽说她受的教育很有限,但明事理、识大体、有礼貌。她细诉着他们的父母、他们自己、以及他们子女们的日常琐事,我看到的却是一部真真切切的凉山汉彝藏三大族群的团结奋进史。这中间有沉痛的教训、有艰难的掙扎,但凉山人民却從未中断过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希望。在凉山深处我看到了这里的各族人民相处和睦,从他们的衣食住行上可感觉到他们正在迈向小康。我这一路最深的印象可概括为:“八百里凉山山高路险,彝汉藏携手共奔小康。” 小王夫妇把一儿一女送去离家上百公里的盐源上中学,那可不是上海到苏州的百公里,而是“百步九折萦岩峦”的百公里!她这天搭车前往盐源竟是为了去参加学校的家長会。我问她,会后天黑,百公里的山路如何回家?她说她会找一个借宿处对付过去,第二天再想办法,为了孩子的明天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她。“我听往事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rdquo;与她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从她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华儿女吃苦耐劳、尊老扶幼和重视教育的许多美德,就是凭籍这些美德她们的先祖们在南丝绸之路上爭得了商机,团结了友邦,传播了中华文明。今天的她们仍将是一带一路上的骨干,她们才是中华复兴的核心力量。 11)凉山中的一个小镇,司机小王的家乡。 12)司机小王 夫妻俩。 我在秘鲁旅行时也结识了一对司机夫妇(Reynaldo),这两对夫妇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他们年龄都在三十多岁左右,那一对生活在安第斯高地,这一对在凉山深处,他们都在崎岖的山道上驾车谋生。秘鲁的司机夫妇略通英语,他们似乎更在意取得西方游客的欢心,他们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学好英语、熟知西方礼仪,然后在当地的旅游服务业中掙更多的钱,并留在他们的身边更早地生儿育女。但凉山的小王夫妇却更重视儿女的教育,他们盼望着子女走出大山去北上广,甚至走向更为遥远的地方去干一番事业。小王夫妇有着更深的国家认同感和国际竞爭意识,这两对夫妇虽然都做着同一个梦,但中国梦比起秘鲁梦明显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 车扺盐源县城正是中午時分,在我们的坚持下,他们夫妻俩与我们共进午歺。那天的飯菜还真不差,猪蹄萝卜湯非常可口,用的一定是土种猪、热气肉。分手的時候,小王的妻子一定要送苹果给我们,想來这是她带去学校送给老师的礼物,我们取了几个作为留念。盐源苹果是真正的高海拨,原生态的綠色水果,外观和口感均属上乘。 走筆之此,想起离开凉山已有年余。小王夫妇的儿女在山高谷深的那条省道S307上不知又穿越了多少个来来回回,一年三百六十日,刀霜风剑严相逼。年幼的他们不在父母身边,除了应付繁重的学业,他们还要早早地面对世态炎凉、人心难测。而他们的母亲更为不易,白天可能还好一点,沉重的农务和家事压得她无心旁顾,到了晚上,一定会想起在大山另一端自已年幼的儿女,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我祈求他们一家平平安安,我相信,他们就是那高原上的格桑花,它们柔弱的草茎终能抗住风雪,最后定会绽放出骄人的花朶。 13)盐源的飯店后门望出去。 14)盐源的飯店后园,高原上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中国首个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2010年12月12日在四川雅砻江锦屏水电站揭牌并投入使用,锦屏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是目前世界岩石覆盖最深的实验室。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一流的洁净的低辐射研究平台,能够自主开展像暗物质探测这样的国际最前沿的基础研究课题。目前,清华大学实验组的暗物质探测器已经率先进入实验室,并启动探测工作,而2011年上海交通大学等研究团队也进入这里开展暗物质的探测研究。
个人分类: 行万里路|7438 次阅读|35 个评论
别了,螺髻山
热度 12 liu005777 2014-6-29 12:18
——刘全稳 受歌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影响,长久以来,在我的脑海里,“水”是用来形容女人的,因为它所具有的阴柔性与女性相一致,而“山”则是用来形容男儿的,因为它所具有的特征为挺拔与阳刚。 打死我也不愿意接受苏轼的“西子”指的是美女西施的说法。我曾经一度认为“子”代表男子,“西子”是指苏轼自己,表示自己是一位来自西川眉州的男子。于是便有了令人辗转反侧与不可放弃的对苏轼西子的搜索枯肠。 在心理上我原本是难以接受以女性特征或其他来命名山的实际的——怎么可以用美女来形容山呢,满山的石头不是坚硬就是冷酷,奇丑无比。然而,就有这么个地方爱用女性来形容山,这个地方是四川。 四川不仅有“四姑娘”山,而且还有“峨眉”山与“螺髻”山。 螺髻山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以南直线距离约 38km 的地方。因其几个主峰的组合形态在不同的部位看起来显得既像田里的螺丝壳,又像彝族少女头顶上的发髻而得名。 我在到达位于半山腰的黑龙潭边后放眼对面山上时,其西南方向的两个主峰像极了我所见过的彝族少女头上的两朵发髻。而每一朵发髻又何尝不像那田里的螺丝壳呢。螺髻山——螺状发髻山。 图 1. 远眺螺髻山之主峰 螺髻山的整体是一个走向北北西的背斜构造,主峰位于轴线以西,因而主峰的山体为单斜状,地层岩性主要为震旦系灯影组海相灰岩与云质灰岩,以及震旦系列古六砂岩、凝灰岩等。 所以,在螺髻山,你既可以看到峻峭的山峰,也可以看到喀斯特石林、石海与溶洞;既可以领略五岳山景,又可以欣赏到九寨黄龙之美。 但是,螺髻山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所拥有的古冰川遗迹,最大观赏点在于其丰富的生态特征与雄、奇、险、野、峻、幽、秀的胜景。 螺髻山的索道全长 2292m ,上下高差 1052m ,拥有双人 厢 式缆车(吊 厢 ) 142 个,最大运行速度 1 米 / 秒,单程运行时间 42.2 分,单向运输能力 200 人 / 小时。目前,一条新的缆车索道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图 2 ),建成后的索道运行时间将缩短为单程 8 分钟,运输能力将会提高到每小时 1000 人。 图 2. 正在使用与新建的两条索道 海拔 3683 米的黑龙潭以其一汪黑水而得名(图 3 ),近看可发现这潭水名黑实褐,待人周游一圈即可明白,原来在潭水里满是原生的杉木和倒伏的朽木,是这些腐朽的木质浸染了原本圣洁的湖水而使之变褐。 图 3.  黑龙潭与螺髻山主峰相映 山上下了雪,很冷,冷得我这个胖子懒得多动。我只是简单粗略地绕湖看了看位于黑龙潭中的小岛和湖边的“漂砾”,凭借512汶川地震积累的些许知识,我断言这巨大的所谓的漂砾一定是某次8级左右的地震产物。 如果说黑龙潭是由原来的冰蚀漏斗演变而来,那么,其间一定还夹杂着一段相当长时期的森林时代,潭水属于后期产物。因为在这黑色的潭水中还挺立着许多巨大的粗干的“森林”,潭水的黑色显然是树木经水长时间浸泡后的结果。 在黑龙潭的出水口处,堆积了大量的朽木,那些便是潭中“森林”的残骸体。 黑龙潭周边以冷杉、红棕杜鹃和大白杜鹃形成的常绿针叶与阔叶混交林为主,那些提灯藓、松萝、石耳、枝状地衣、壳状地衣和叶状地衣等则作为“环境指示植物”成为螺髻山环境优美的指征(图4)。因为它们的生长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环境,一旦环境改变,空气湿度降低,其生长就会衰弱,直至死亡。 图 4. 螺髻山环境优美的指征——松萝挂 作为一位地质佬,我本该对满山的冰川遗迹感兴趣,然而此刻我却是一位有许多同行伴行的办刊人。 探讨“螺髻山”成名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那时即已有了螺髻寺,并成为佛家胜地,及至唐代,螺髻寺佛事盛行,曾养僧侣3000余人。 唐代以后,佛事渐衰,螺髻寺也变得门可罗雀,僧移寺毁。于是便有了“隐去螺髻,始现峨眉”。今天的佛家胜地峨眉山,其实为螺髻山的后发之所。 所以,螺髻山与峨眉山都是佛家的仙境,是寺庙的主持与僧侣们赋予了它们女性的特色之名。或许可以说,能让僧侣动心并名状山体的彝美人,应该具有彻头彻尾的美丽。这种美除了体现在佛家仙境的名称上,还体现在西昌的“美姑”和一年一度的“选美”上。 螺髻山之美还体现在清末举人颜汝玉的《螺髻山赋》中,“认烟中之宝髻,尚觉模糊;分雨际之青螺,偏多秀媚”,颜汝玉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螺髻山。 然而,这些美都只是一种表象之美。作为地球的产物,螺髻山之美,更在于它的地质之美。螺髻山的地质之美,美得使全球地质专业人士都愿像信徒一般,宁愿不远千里,纷至沓来,绕山踏勘,一睹螺髻山残存的古冰川的遗迹,体味螺髻山古冰川的巨大自然神力。 置身螺髻山古冰川之境,听地质学家们指点冰蚀地貌的所在(图5),仿佛来到了一座与世隔绝的时空,又仿佛自己就在与古人对话。 图 5. 螺髻山山崖石壁上残存的古冰川刻槽遗迹 在黑龙潭出口的下方,常年的涧水冲刷将晚期的冰碛垄刨开出一道深壑,使对岸绝壁上早期的冰蚀刻槽尽现眼前。 站在留有冰蚀刻槽的石壁跟前,我忽然想到了大足石刻,想到了苏轼的《题西林壁》,又想到了苏轼与章惇书绝壁的故事。自然如此,人生亦如此。(图6) 图 6. 它刻或你题,你走或他留,壁就在那里 就要起身走了,忽然发现在 U 形谷的崖顶绝壁上,到处都有古冰川留下的刻槽遗迹。我已经无暇顾及,然而,我却忽然想起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谁能刻上石壁,终必成一绝。 图 7. 螺髻山 U 形谷及绝壁石刻 我约了几位同行先于人们下山,沿途却不见人迹(图 8 ),我们踏着自己的节奏,在愿停留的地方停留,到处都有让人留恋的美景,尤其是山坳对面的层峦叠嶂,真的是美轮美奂。 图 8.  山那边的风景也不奈 后记:从螺髻山回来,心绪一直不宁,此篇博文断断续续,前后将近一年,今天终于可以作个了结,神情不免为之一爽。 螺髻山属于较低纬度地区,螺髻山主峰以北至种羊场的山脊及两侧山坡,其遍布的古冰川遗迹,表明地史上这里曾经存在着气候寒冷期,地质上叫做冰期。地史进入第四纪,全球进入大冰期,形成了螺髻山典型的山岳冰川地形地貌和冰川堆积地貌,并保存至今。
个人分类: 大自然探索|7462 次阅读|1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