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计生委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计生委

相关日志

说说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网站的山寨特征
francy 2016-6-2 15:00
魏则西不幸病逝引发的官方调查5月3日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在5月3日发布卫生计生要闻 《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 http://www.nhfpc.gov.cn/zhuzhan/wsjsyw/201605/3a67f9f57016405784c2dcc74a790e01.shtml )进入一个新高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6-05-0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日“魏则西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家网信办会同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调查。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局联合对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 即:5月2日是网信办联合国家工商总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调查组进入百度公司,5月3日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局联合对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进行调查。 光明网在5月3日发表了光明网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公权力在莆田系深水中摸不着石头?》文中提到了: 为什么莆田系采用的这种手段可以屡屡得手,涉嫌虚假广告的传播无人追究,其造成的医疗事故没有被认真查究和通报,以致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在成立时,已经“拥有全国8600多家民营医院会员,提供100多万医护人员就业,年营业额达2600多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http://guancha.gmw.cn/2016-05/03/content_19937546.htm ) 本人对这个“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很感兴趣,百度一下,找到的官方网址: www.99169916.com , 然后去查了一下它的域名所有人,发现它是由个人“朱江”所有, 而它的备案信息是“个人”---“方世杰”,备案名:“健康产业网”。 这样,我们就对这个“总会”的问题感兴趣了。下面是一段对话 : 沈阳:“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这个从哪里可以查出它有获批准?是否合法?从名称上看象是个山寨版! 专业人士:民政部,因为是中字头,民政部有个社会组织管理司有独立网站!我个人认为是假的,惯例不会中国+括弧!而且,中国放在中间的肯定不对。如果是国外在中国的机构,也有问题,外国社会组织管理办法刚刚发布,没可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 沈阳:全国协会可以设分支机构 不过 地方协会可不允许全国设机构,这个名称就是山寨特征! 【附一】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大会精彩回顾》(节选) 28日下午,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以下简称“总会”)在莆仙大剧院成立,这将是中国民营医疗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莆系医疗精英、国内外医疗专家出席了大会,与会人员1500余人。   大会上,罗豪才等相关领导人为总会及总会成员代表授牌并作了致辞讲话。大会宣布了总会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总顾问、荣誉会长、高级顾问等第一届领导成员名单。总会执行会长林国良与6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达到1600多亿元。执行会长詹阳斌与北京大学医学院签订人才培养战略合作协议。总会首届会长林志忠做了就职讲话。   莆田市委书记梁建勇在讲话中表示,过去莆田民营医院在夹缝中求发展,演绎了“野百合也有春天”。在今后,莆田将抓住国家支持社会资本发展健康产业的有利契机,发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策略联盟作用,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总会将设于北京,在全国31个省市设立专业分会,在总会内部按区域和医学专科予以归类,整合优化资源,制止恶性竞争,倡导规范经营,提升专业管理和运营水平。同时,将推动对外整体公关,强化综合维权,统一塑造形象,打响行业品牌,促进健康持续发展。该会将是全球最大的健康产业联盟组织,拥有全国8600多家民营医院会员,提供了100多万医护人员就业,年营业额达到2600亿元人民币。   据统计,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营医院1.13万家,其中,莆田籍民营医院约占80%,莆田常年在外从事医疗投资行业的人员超过6万人,带动从业人员150万人。莆田籍民营医院总投资约3400亿元,年产值约2500亿元,年采购总额超过1000亿元,涉及妇产、心胸、肿瘤、神经、眼科等专业。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第一届总顾问、荣誉会长、高级顾问、名誉会长、顾问名单   总顾问:陈至立   终身荣誉会长:陈德良   高级顾问:殷大奎   名誉会长:詹国团 陈金章 翁国亮   顾问:张守臣 吴良好 陈春玖 林福元 林宗金 詹清荣   第一届领导成员名单(同职务按姓氏笔画排序)   会长(理事长):林志忠   监事长:黄德锋   执行会长:林国良 詹阳斌   秘书长:苏金耀   常务副理事长: 苏元族 苏庆灿 杨文秀 吴曦东 陈国兴 陈新贤 林玉明 林国良 詹国连 詹阳斌   常务副监事长: 王文龙 刘亚勇 苏金耀 林长青 林志程 林金土 林金宗 卓朝阳 柯向阳 黄开添 游文龙 蔡兵洪 (下略) (出处: http://www.99169916.com/about/rules.html ) 【附二】 《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分会章程(草案)》(节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英文名为:Putian (Chinese)Health Industry Association,缩写:PTHIA。分会名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莆田健康产业分会。   第二条 本会是由从事健康产业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相关人士自愿结成的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组织。 (中间略)  4.本会终止清算后剩余资产在业务主管部门和社会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总会理事会   第四十三条 本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本章程经莆田市民政局核准之日起生效。 (出处: http://www.99169916.com/about/rulessys.html ) 【相关文章】 《魏则西事件给中国医疗医药界乱+互联网一个警钟》( http://w.org.cn/user1/4/archives/2016/3776.html ) (作者沈阳 是《中国域名经济》丛书主编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健康网络媒体分会分会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客座研究员 )
个人分类: 域名科普|2435 次阅读|0 个评论
应该举行一个关于生育政策的大讨论
热度 2 yanghualei 2015-7-15 21:31
最近看到计生委有全面放开二胎的意愿,当然我不赞同全面二胎,如果因为养老负担大,我想是养老制度的问题,或者是纯人口学意义上的负担大,如果因为劳动力短缺,我想是低端的劳动力短缺,正好也是给我们淘汰落后产业‘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机会,如果是因为大家想生,我想资源和环境压力,以及生活质量,长期我们更应该关注。何况短期放开生育,对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过大的缓解不起作用,甚至对经济系统的作用是负的。中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就是人太多了,资源环境压力大,影响可持续,人多了,各项指标都不好了。如今计划生育才开始见效,人口才开始减少,各项指标才上去,正好是我们抓住机会,改变养老制度,升级产业,改善环境和提升生活质量的好机会,因为所谓的传统的家庭养老压力大,大家就叫起来,这不是解放前,养老靠儿女 ..(即使回到解放前,儿女自己吃不饱,十个儿子都没用,儿子有本事,养十个老子都不问题)。一项基本国策,一百年不能变,怎么说变就变,这不是国家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这不是要退回原始社会,家庭养老情景吗,这不是开历史倒车吗。我们现在如果真的放开生育,我们是在剥夺后代的生育权,侵占后代的资源。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452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卫计委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等13项标准公告
gdn 2015-2-14 23:04
关于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GB5009.15-2014)等1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公告 时间:2015-02-13 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食品安全法 》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管理 办法》规定,经 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现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GB 5009.15-2014)等1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GB 5009.1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铬的测定    GB 5009.1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锡的测定    GB 5009.223-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测定    GB 8270-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甜菊糖苷    GB 15193.6-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GB 2225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    GB 3162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杨梅红    GB 3162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天然胡萝卜素    GB 31625-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二氢茉莉酮酸甲酯    GB 3163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氯化铵    GB 31632-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镍    GB 31634-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珍珠岩   特此公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5年1月28日
8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口原料鱼油适用标准问题的外行复函
热度 1 gdn 2014-11-28 00:44
鱼体内的油我们都吃过,从鱼的体内用物理的方法提炼出来的油却“ 不得直接销售供消费者食用。”这是为哪般? 质检总局办公厅: 你厅《关于请明确 进口 原料 鱼油 适用 标准 问题的函》(质检办食函〔2014〕909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12) 不适用于来函所提用于精炼加工但不供人类直接食用的原料鱼油(又称“毛鱼油”、“粗制鱼油”、“半精制鱼油”等)。为保障消费者健康,上述产品应当仅用于生产企业精炼加工,不得直接销售供消费者食用。 专此函复。   国家 卫生 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11月17日
2358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
gdn 2014-9-2 23:07
国卫食品发〔2013〕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委直属有关单位:   为规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和许可工作,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和《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 》的规定,我委组织制定了《 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 》和《 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规程 》(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政务信息栏目 下载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将执行中的有关问题及时反馈我委。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3年10月15日    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新食品原料申报与受理工作,根据《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申请新食品原料行政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生计生委)所属卫生监督中心申报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估材料,应当符合本规定。   第三条 新食品原料应当具有食品原料的特性,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且无毒、无害,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慢性或者其他潜在性危害。   符合上述要求且在我国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以下物品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和受理范围:   (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二)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   (三)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   (四)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    第四条 以下情形不属于新食品原料的申报范围:   (一)不具有食品原料特性;   (二)已列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2760)、《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GB14880)的;  (三)国家卫生计生委已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四)其他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新食品原料管理要求的。   第五条 申请人应当如实提交有关材料,对申请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    第二章 申请材料的一般要求   第六条 申请人应当提交申请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4份。申请材料应当完整、清晰,前后内容表述一致。外文应当译为规范的中文,文献资料可提供中文摘要,并将译文附在相应的外文资料前。   第七条 新食品原料申请材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照下列顺序排列成册,逐页标明页码,各项间应当有区分标志:   (一)申请表;   (二)新食品原料研制报告;   (三)安全性评估报告;   (四)生产工艺;   (五)执行的相关标准(包括安全要求、质量规格、检验方法等);   (六)标签及说明书;   (七)国内外研究利用情况和相关安全性评估资料;   (八)申报委托书(委托代理申报时提供);   (九)有助于评审的其他资料。   另附未启封最小包装的样品1件或者原料30克。   第八条 申请进口新食品原料的,除了提交第七条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进口新食品原料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产品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   (二)进口新食品原料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   第九条 申请材料中除检验报告及官方证明文件外,原件应当逐页加盖申请单位公章或骑缝章;如为个人申请,申请材料应当逐页加盖申请人名章或签字,并提供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   第十条 申请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网上申报,填写申请表,同时填写第七条第(二)至(六)项可以向社会公开的内容。    第三章 材料的编制要求    第十一条 新食品原料研制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新食品原料的研发背景、目的和依据;   (二)新食品原料名称:包括商品名、通用名、化学名(包括化学物统一编码)、英文名、拉丁名等;    (三)新食品原料来源:   1.动物和植物类:产地、食用部位、形态描述、生物学特征、品种鉴定和鉴定方法及依据等。   2.微生物类:分类学地位、生物学特征、菌种鉴定和鉴定方法及依据等资料。   3.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成分以及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名称和来源等基本信息,新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等资料。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还应提供该成分结构改变前后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等资料。   4.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来源、主要成分的理化特性和化学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物质用于食品的情况等。   (四)新食品原料主要营养成分及含量,可能含有的天然有害物质(如天然毒素或抗营养因子等);   (五)新食品原料食用历史:国内外人群食用的区域范围、食用人群、食用量、食用时间及不良反应资料;   (六)新食品原料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及相关确定依据;   (七)新食品原料推荐摄入量和适宜人群及相关确定依据;   (八)新食品原料与食品或已批准的新食品原料具有实质等同性的,还应当提供上述内容的对比分析资料。    第十二条 安全性评估报告应当包括下列材料:   (一)成分分析报告:包括主要成分和可能的有害成分检测结果及检测方法;   (二)卫生学检验报告:3批有代表性样品的污染物和微生物的检测结果及方法;    (三)毒理学评价报告   1.国内外均无传统食用习惯的(不包括微生物类),原则上应当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慢性毒性和致癌试验及代谢试验。   2.仅在国外个别国家或国内局部地区有食用习惯的(不包括微生物类),原则上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若有关文献材料及成分分析未发现有毒性作用且人群长期食用历史而未发现有害作用的新食品原料,可以先评价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和致畸试验。   3.已在多个国家批准广泛使用的(不包括微生物类),在提供安全性评价材料的基础上,原则上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28天经口毒性试验。   4.国内外均无食用习惯的微生物,应当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致病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生殖毒性试验。仅在国外个别国家或国内局部地区有食用习惯的微生物类,应当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致病性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已在多个国家批准食用的微生物类,可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致病性试验、二项遗传毒性试验。   大型真菌的毒理学试验按照植物类新食品原料进行。5.根据新食品原料可能的潜在危害,选择必要的其他敏感试验或敏感指标进行毒理学试验,或者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验证或补充毒理学试验。   (四)微生物耐药性试验报告和产毒能力试验报告;   (五)安全性评估意见:按照危害因子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危险性特征描述的原则和方法进行。   其中第(二)、(三)、(四)项报告应当由我国具有食品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CMAF)出具,进口产品第(三)、(四)项报告可由国外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的实验室出具。第(五)项应当由有资质的风险评估技术机构出具。    第十三条 生产工艺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动物、植物类:对于未经加工处理的或经过简单物理加工的,简述物理加工的生产工艺流程及关键步骤和条件,非食用部分去除或可食部位择取方法;野生、种植或养殖规模、生长情况和资源的储备量,可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集点、采集时间、环境背景及可能的污染来源;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   (二)微生物类:发酵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和各环节关键技术参数等;菌种的保藏、复壮方法及传代次数;对经过驯化或诱变的菌种,还应提供驯化或诱变的方法及驯化剂、诱变剂等研究性资料;   (三)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分离的和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详细、规范的原料处理、提取、浓缩、干燥、消毒灭菌等工艺流程图和说明,各环节关键技术参数及加工条件,使用的原料、食品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的名称、规格和质量要求,生产规模以及生产环境的区域划分。   原有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成分还应提供结构改变的方法原理和工艺技术等;   (四)其他新研制的食品原料: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说明,主要原料和配料及助剂,可能产生的杂质及有害物质等。   第十四条 执行的相关标准应当包括新食品原料的感观、理化、微生物等的质量和安全指标,检测方法以及编制说明。   第十五条 标签及说明书应当包括下列新食品原料名称、主要成分、使用方法、使用范围、推荐食用量、保质期等;必要的警示性标示,包括使用禁忌与安全注意事项等。   进口新食品原料还应提供境外使用的标签及说明书。   第十六条 国内外的研究利用情况和相关安全性评估资料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 国内外批准使用和市场销售应用情况;   (二) 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对该原料的安全性评估资料;   (三)在科学杂志期刊公开发表的相关安全性研究文献资料。    第十七条 申报代理的委托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载明委托申报的新食品原料名称、受委托单位名称、委托事项和委托日期,并加盖委托单位的公章或由法定代表人签名;   (二)委托书载明申报多个新食品原料的,首次申报时已提供证明文件原件的,在申报其他新食品原料时可提供复印件,并注明本次申报的内容;   (三)申报委托书应当经真实性公证;   (四)申报委托书如为外文,应当译成规范的中文,中文译文应当经中国公证机关公证。   第十八条 进口新食品原料的证明材料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允许该产品在本国(地区)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出具。无法提供原件的可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须由出具单位确认或由中国驻该国使(领)馆确认;   (二)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应当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出具。无法提供文件原件的,可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须由出具单位确认或由中国驻该国使(领)馆确认;   (三)应当载明新食品原料名称、申请人名称、出具文件的单位名称并加盖单位印章或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人)签名及文件出具日期;   (四)所载明的新食品原料名称和申请单位名称应当与所申请的内容一致;   (五)一份证明文件载明多个新食品原料的应当同时申请,其中一个新食品原料提供原件,其他可提供复印件,并提供书面说明,指明证明文件所在的申报产品;   (六)证明文件如为外文,应译为规范的中文,中文译文应当由中国公证机关公证;   (七)凡证明文件载明有效期的,申请人应在其有效期内提出申请。   无法提交证明材料的,可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    第四章 审核与受理   第十九条 卫生监督中心接收新食品原料申请材料后,应当向申请人出具“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   第二十条 卫生监督中心对接收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下列情况在5个工作日内分别做出处理:   (一)不属于新食品原料申报和受理范围的,出具“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二)申请材料需要补正的,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补正的申请材料仍然不符合有关要求的,可以要求继续补正;   (三)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并符合要求的,予以受理并出具“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   第二十一条 “行政许可申请材料接收凭证”、“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受理通知书”、“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均应当注明日期并加盖行政许可专用印章。上述文书一式两份,一份交申请人,一份存档。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接到《 行政许可技术评审延期通知书 》后,应当在1年内一次性提交全部补充材料原件1份。补充材料应当注明提交日期。  逾期未提交的,视为终止申报。如因特殊原因延误的,应在逾期前提交书面说明。   第二十三条 终止申报或未获批准的,申请人可书面申请退回以下材料:   (一)申报委托书;   (二)由出口国(地区)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出具的生产或者销售的证明材料(载明多个产品并同时申请的证明文件原件除外)及公证书;   (三)生产企业所在国(地区)有关机构或者组织出具的对生产企业审查或者认证的证明材料(载明多个产品并同时申请的证明文件原件除外)及公证书。   其他申报材料不予退还,由卫生监督中心存档。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往有关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原卫生部《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规程》和《新资源食品卫生行政许可申报与受理规定》同时废止。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解释。
9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生计委关于征求拟批准结冷胶等物质为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
gdn 2014-9-1 21:50
各有关单位: 根据《 食品安全法 》和《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 》,经 审核 ,拟批准 结冷胶 等9种物质为 食品包装材料 用 添加剂 新品种;1-十八碳烯与1-十六碳烯和4-甲基-1-戊烯的聚合物等5种物质为 食品 包装材料用 树脂 新品种。现公开 征求意见 ,截止时间为2014年9月15日。 传真:010-84088654 邮箱:zhangsu123123@sina.com 附件:1. 拟批准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新品种.doc 2. 拟批准的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新品种.doc   国家 卫生 计生委办公厅   2014年8月8日
11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发布《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的公告
热度 25 何裕民 2014-6-16 16:45
为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制定了《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现予发布。 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三)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四)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五)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六)中药保健是利用中药天然的偏性调理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服用中药应注意年龄、体质、季节的差异。 (七)药食同源。常用药食两用的中药有:山药、莲子、大枣、龙眼肉、枸杞子、核桃仁、茯苓、生姜、菊花、绿豆、芝麻、大蒜、花椒、山楂等。 (八)中医保健五大要穴是膻中、三阴交、足三里、涌泉、关元。 (九)自我穴位按压的基本方法有:点压、按揉、掐按、拿捏、搓擦、叩击。 (十)刮痧可以活血、舒筋、通络、解郁、散邪。 (十一)拔罐可以散寒湿、除瘀滞、止肿痛、祛毒热。 (十二)艾灸可以行气活血、温通经络。 (十三)煎服中药避免使用铝、铁质煎煮容器。 二、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十四)保持心态平和,适应社会状态,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工作。 (十五)起居有常,顺应自然界晨昏昼夜和春夏秋冬的变化规律,并持之以恒。 (十六)四季起居要点:春季、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 (十七)饮食要注意谷类、蔬菜、水果、禽肉等营养要素的均衡搭配,不要偏食偏嗜。 (十八)饮食宜细嚼慢咽,勿暴饮暴食,用餐时应专心,并保持心情愉快。 (十九)早餐要好,午餐要饱,晚餐要少。 (二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 (二十一)妇女有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等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二十二)不抽烟,慎饮酒,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二十三)人老脚先老,足浴有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 (二十四)节制房事,欲不可禁,亦不可纵。 (二十五)体质虚弱者可在冬季适当进补。 (二十六)小儿喂养不要过饱。 三、常用养生保健内容 (二十七) 情志养生: 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 (二十八) 饮食养生: 根据个人体质类型,通过改变饮食方式,选择合适的食物,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 (二十九) 运动养生: 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 (三十) 时令养生: 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 (三十一) 经穴养生: 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采取针、灸、推拿、按摩、运动等方式,达到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 (三十二) 体质养生: 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种。 四、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三十三) 叩齿法: 每天清晨睡醒之时,把牙齿上下叩合,先叩臼齿30次,再叩前齿30次。有助于牙齿坚固。 (三十四) 闭口调息法: 经常闭口调整呼吸,保持呼吸的均匀、和缓。 (三十五) 咽津法: 每日清晨,用舌头抵住上颚,或用舌尖舔动上颚,等唾液满口时,分数次咽下。有助于消化。 (三十六) 搓面法: 每天清晨,搓热双手,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到额部两手向两侧分开,经颊而下,可反复10余次,至面部轻轻发热为度。可以使面部红润光泽,消除疲劳。 (三十七) 梳发: 用双手十指插入发间,用手指梳头,从前到后按搓头部,每次梳头50~100次。有助于疏通气血,清醒头脑。 (三十八) 运目法: 将眼球自左至右转动10余次,再自右至左转动10余次,然后闭目休息片刻,每日可做4~5次。可以清肝明目。 (三十九) 凝耳法: 两手掩耳,低头、仰头5~7次。可使头脑清净,驱除杂念。 (四十) 提气法: 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后,在缓缓呼气放下,每日可做5~7次。有利于气的运行。 (四十一) 摩腹法: 每次饭后,用掌心在以肚脐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30次左右。可帮助消化,消除腹胀。 (四十二) 足心按摩法: 每日临睡前,以拇指按摩足心,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有强腰固肾的作用。
2305 次阅读|25 个评论
一个医学生谈谈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热度 1 DXYniliu 2014-2-24 13:18
作为一个医学生也算是半个底层医务工作者吧,就最近卫生计生委颁布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谈谈个人的看法。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国家或卫生计生委拿出来缓解当前急剧的医患矛盾的一个招式而已,不得不说最近的杀医伤医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得多。国家大佬坐不住了,这么闹下去怎么行呢。没办法,只好想招了,刚好近年来一些所谓的砖家极力支持住院医师规培,这些天的医闹无疑是推进和加快了这项措施的节奏。但是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佬砖家们可又曾站在我们广大底层医务工作者的角度看问题呢。没有,我敢肯定没有。又有谁知道一个懵懵懂懂的医学生从踏入大学那一天就注定这一辈子的结局,最好的结局是等你七八十岁时医院只要你上上门诊(我们医院70岁老前辈还经常带着我们查房),坏的结果很多种,最差的便是死于非命。这些所谓的国家行政专家们可曾知道我们从踏入医学院到摊入医院成为正式的一名医生需要多久?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博士+3年规范化培训,这期间还要一切顺利,还不能碰到延迟毕业什么的意外。这14年下来才是一个小小的住院医,工资和奖金就不提了,说多了就是泪。相比之下其它专业(如教育,金融,材料工程等)他们4年本科毕业出来就开始工作,就算读个研究生再加3年也就7年。我们整整是他们的两倍。同样都是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结局竟相差如此之大。等我们14年开始正式工作时,没房没车,娶老婆都成问题,其他专业的同志们,他们已经有了7年 基础不说人人都有房有车有老婆,但也是绝大多数有了吧。你们这些砖家们竟然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这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活路了?这样只会让广大的高考学子以后对医学院这三个字望而却步。不止一位医生曾立下组训:以后的子孙后代谁要是敢学医立马逐出家族,不得踏进家门半步。再说说以后再医院的工作情况,每天十几个小时工作算是正常的,一天到晚在医院不停干活的也大有人在,住院总24小时医院随时待命,经常是忙得焦头烂额。我碰到过在医院待的时 间最长的是一位刚进院不久的年轻医生,竟在医院待了3天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刚租的一个小房间里。这些你们砖家们可曾看到过,可曾经历过?随随便便的一个法规,却可知道对我们的一生影响有多大。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为底层的医务工作者舒舒心中的一些无力的反驳。请你们记住医生也是人不是机器、更不是神。 PS : 以上看法只属于我个人观点不牵涉任何其它人和我单位
2529 次阅读|2 个评论
是要法治社会还是“特事特办”的人性社会?
热度 1 wya 2014-1-23 09:49
博主注: 安徽是原计生委主任、现卫计委主任主政过的地方,是不是某些地方官员先知先觉意识到计生政策要调整,以先锋队的姿态走在了群众前面,提前生育了二胎? 不知 安徽省计生委补办生育证有没有日期界限?是不是自从1980年以来 单独夫妻已怀孕或生育二孩的都可以补办?这可以称得上大赦天下了,比人口普查大赦好得多!人口普 查时违法生育上户口还必须是交过社会抚养费才行。 (特别说明:本文纯属调侃玩笑,各界人士不要当真!) 权与法到底哪个大? http://news.163.com/14/0123/01/9J82MLGF0001124J.html 1月23日起,安徽正式施行“单独两孩”政策。 安徽省计生委副主任表示, 在政策实施前 , 单独夫妻已怀孕或生育二孩的,只要身体条件没有问题,可在政策实施后补办《生育证》,相关部门也将“特事特办”。 http://news.163.com/14/0212/08/9KSB8QTM0001124J.html 核心提示:据报道,争夺拟上市公司高管的子女,是投行公开的秘密武器。美国曾经调查摩根大通雇佣唐双宁之子和张曙光之女是否触犯法律等。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面试的第一句话,便是你的父母是做什么的,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50 次阅读|0 个评论
国家计生委官员公开说假话
热度 7 zhuhong 2013-9-4 07:20
http://news.sohu.com/20130904/n385804204.shtml 计划生育就是暴政,其危害程度远超文化大革命和大跃进!!!计划生育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 纵观国际经验表明,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人口数量从增长到稳定、甚至下降,靠的不是计划生育, 主要因素是社会发展!!!!!...
60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国家人口计生委摘牌或源于自身对工作重点的认识不清
热度 3 wya 2013-6-4 12:04
博主注: 在 中国人口进入持续低生育水平的新发展阶段,计生委没有与时俱进地把握未来人口工作重点,即人口合理分布及健康城镇化,仍然继续以生殖健康、出生性别比、奖励扶助乃至人口预测为主业,与卫生、公安、民政等部委争食,最终把人口宏观管理的特色领域拱手送出。 可见,即使是国家政府机关,在履行职责的时候也必须了解专业知识,特别是学好基础理论,不能受一些半瓶子专家的忽悠,把握不住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http://www.chinavalue.net/Management/Blog/2013-6-4/974639.aspx 国家人口计生委摘牌随想 马瀛通 一个人口相对过剩,规模超十三亿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 相关不同发展时期的人口问题内涵却截然不同, 这种不同主要是由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相应人口问题重心、任务、目标所决定。因此,厘清人口问题重心,才能辨析不同时期人口问题的任务、目标,分清不同时期人口问题的本质与非本质,才能防止混淆与认识不同时期人口问题,才能避免以认识及解决前期人口问题的任务、目标,来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 伴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新型工业化中期发展步伐,而随之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实质是一个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已转变为以城市为中心,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的新时期。 此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已跃居为影响生育水平下降的主导因素,故不仅抑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且低生育水平的稳定也已成定势。 因此,完全可以断定,此间计划生育工作,虽然主要仍是提高出生质量、解决出生性别比失调、搞好流动人口服务与继续落实相关奖惩政策, 但 是人口问题已不再是以降低生育水平为主旨的计划生育,而是转移到了以解决城镇化及城镇人口畸形分布等为主旨的新时期人口问题。 其实,新时期人口问题早就在实践中凸显出来,由此而产生的诸多问题, 不仅无不与城镇化及城镇人口畸形分布等休戚相关,而且也已成为制约近期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 步入新时期后,国家人口计生委既缺乏以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充分认识与汲取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工作经验与教训,也没有与时俱进地认识到新时期人口问题,当然,也不可能意识到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在全局发展中的至关重要地位与重大意义(另专题论述),故以国家人口计生委摘牌随想为题,简述如下七个问题,供学者与决策者思考。 一.缺乏以实践检验标准认识最佳生育政策 1970 年,由群众首创的 “晚、稀、少”计划生育两孩 ,是在高生育水平下,将家庭与国家的困难与利益一并考虑的智慧结晶。鉴于其从紧,紧的合情,从严,严的合理,故效果始终颇佳,因而在1973年,被政府确认为实施计划生育的全国政策。这一反映来自群众,代表大多数民意的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说, 也基本符合了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所以,在短短不足10年间,全国人口自增率就从1970年的25.83‰,急剧降至反映1979年实施效果的1980年11.87‰;粗略(指一定假定条件下)反映当年育龄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的年度总和生育率值,则从1970年的5.81急剧降至1980年的2.24。无论是自增率还是总和生育率值,均在此间温饱问题都尚未解决前提下,取得大幅超半下降的事实, 无疑则被国际社会誉为是近代以来世界生育史上的奇迹 。从经济社会诸影响因素归因看,完全可以归咎为是实施计划生育的成效;从实施的领导组织机构看, 因此时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尚未成立 ,无疑则应归功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从此间国情看,计 划生育工作可谓是基本既无行政措施又无行政命令 。晚、稀、少”二孩生育政策,之所以有如此显赫成就,主要是此间经济濒临崩溃边缘带来的困难与压力,使过快增长的相对过剩人口问题凸显出来,令政府、社会与家庭都颇感人口非控制不行。因此,在广大群众中确实蕴藏着自觉实施计划生育的积极性,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生育一经国家提倡,过快增长的人口,就在合情合理政策及政府提供免费避孕上门服务下,得以如此有效抑制的缘故。 亿万群众实施“晚、稀、少”政策创造的生育率下降奇迹,一方面映现出群众是驾驭人口变动的主人与主体,一方面又映现出群众识大体、顾大局的客观事实。按那时死亡水平推算,1980年总和生育率值实际已降到了更替生育水平水准。无论从 政策落实进程还是 从年龄结构变动来分析,只要“晚、稀、少”政策稳定不变, 生育水平与人口增速的下降态势,也 必将 持续 , 2000 年末总人口无疑将控制在12.3亿左右, 肯定要远比后来实现 的总人口大幅减少! 生育率就是假定 在1980年后长达20年间不再有任何下降,即以截至1979年实施 “晚、稀、少”, 初步形成的1980年生育模式不变,所推算的上世纪末总人口,基本可以认为是,其后长达20年曲折过程,历经1980年的大幅“紧缩”生育政策,1984年后的完善生育政策与其后稳定政策,以尽最大努力,才最终取得的结果。 这就足以说明: 1980 年至1984年初期,不足5年的强力推行“一胎化”,以适得其反的巨大负效应告终 ;之后为增加“一胎化”政策实施可行性、减少负效应,而进行的必要政策完善及其稳定,效果也大不如“晚、稀、少”二孩政策,从而使计划生育走了一段不小的弯路。因此,在泾渭分明的事实面前,是否坚持以实践检验标准,以最佳效果抉择生育政策,竟因客观认识与主观认识的分歧,而成为持续至今的焦点问题。 二. 缺乏 以 实践检验标准 汲取沉痛教训 1980 年总和生育率值降至2.24与人口自增率降至11.87‰,是在出生一孩中,未达晚育比例还高达49.17%;出生二孩中,未达晚育年龄或间隔年限的比例竟仍高至82.75%的条件下取得;也就是说,落实“晚、稀、少”政策的任务远还没有完成,毫无疑问理应继续实施。 然而,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与仕途私念作祟的少数学者,因受“左”特别是“文革”极“左”思潮遗留影响,仍旧还是只认顶层指令而毫无顾忌是否可行,故在根本不具任何“收紧”这一政策的客观条件下,把1978年末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竟移花接木到计划生育,误导把生育政策重心转移到“只能生一孩”。 上个世纪80年代初, 为影响决策, 宋健 等同志 根据有限可耕地与淡水等相关资源, 以 人口为主线,通过 所谓 系统动力学 模型 推算,便简单机械地得出,百年后中国养育的人口最大规模是6.53亿,非此则将没水喝,同时还给出2000年优化规划的最佳人口为10.56亿,因此,极力主张推行一对夫妇只生一孩。 20 世纪80年代, 邓小平同志既指出了“人口多,土地少,资源相对缺乏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指出了“我国地大物博,这是我们的优越条件。但是很多资源还没有勘探清楚,没有开采和使用,所以还不是现实的生产资料”。 因此,只以已勘探清楚的资源,又不考虑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互通有无与优势互补,那么, 在封闭条件下,无论是建立在静态理念上计量的适度人口,还是以适度人口为基础计量的最大人口容量,都远不符合实际。所以,以数学模型模拟人口与发展,并将其数据作为决策参考的作法,实在不可取。 中国在人口与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有力表明了 人类有所作为的发展前景 ,而且也充分认识到,尽管人口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但也决不能以 “人口决定论”来认识与解决 发展问题 。 然而, 宋健等同志 却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至高科学名誉,以人口周期长的特征为由而力推“一胎化”,实质是要力行主观强迫客观就范,把长期历史形成的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压力与困难,幻想在极短十多年解决。 遗憾的是这种极“左”主张,竟在客观既毫无可行性又违背公共政策制定原则条件下,对涉及千家万户利益的生育政策,在1980年初期便唯意志地进行了意义迥然不同的“转移”,以不分城乡差异“一刀切”成的“只能生一孩”,取代了家喻户晓的“晚、稀、少”二孩政策。从而使计划生育工作一夜之间变成了人所共知的“天下第一难”。 其难,就难在广大农村群众普遍不接受,以种种不正常方式抵制,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施,失去了大多数育龄夫妇主体的支持基础,迫使一个时期的基层计划生育部门,不得不转为以组织计划生育“小分队”推行。因此,导致原以经常工作为主、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措施自主选择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不得不转为以行政强力推行的“突击”为主,“通不通三分钟”为主,及“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为主。诚然,反映此间计划外怀孕妇女,在东躲西藏环境下,出生人口素质大幅下降的“超生游击队”现象,以及节育措施事故大幅增多问题,都无不与“紧缩”生育政策、工作脱离群众紧密关联。 1980 年,强力推行不分城乡差异的一对夫妇只能生一孩,酿成人口自增率从1980年的11.87‰大幅回升到1981年的14.55‰,1982年继续回升, 竟高达16.01‰,甚至较1975年的15.77‰还高;总和生育率值从1980年的2.24大幅回升到1981年的2.65,1982年继续回升,竟高达2.86 (1980年后的最高值 );农村总和生育率值从1980年的2.49大幅回升到1981年的2.93,1982年继续回升,竟高达3.20 (1980年后的最高值) ,若此值假定粗略反映了1982年全国农村育龄妇女一生的平均生育子女数,那么,该年全国农村生育水平,则是普遍都生了三个孩子,生四个孩子的比例也高达20%。初步形成的“晚、稀、少”生育模式大幅倒退,致使第三次全国人口出生高峰提前一年于1986年到来,人口规模增量大幅提高。 这些都有力地验证了“收紧”政策,适得其反地导致了令人吃惊的多生之果! 此外,强力推行“一胎化”,不仅使计划生育形象在广大群众中受损,而且在国际社会也造成不良影响;为有益于边疆地区的民族融合与经济社会发展,1980年前一直强调的, 在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不推行计划生育的战略决策也被改变。 1980 年至1984年初,尽管强力推行只生一孩的时间短暂,但受其影响,及其后政策完善不到位影响,即没有恢复“晚、稀、少”二孩政策,所以,后来即使规定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也仍使上世纪末总人口,较“晚、稀、少”政策不变的应有效果,要多生半个多亿!这一沉痛教训务必要认真记取 。 三.缺乏以实践检验标准辨析正负效应 面对“紧缩”政策导致的负效应,遗憾的是,那时竟有那么多人口学者、统计工作者,乃至计划生育部门领导者,却都陷入了把“紧缩”生育政策,等同于是把生育水平“紧缩”下来,主观定能强迫客观就范的认识误区。误以为人口与生育水平的大幅回升,是对“只能”生一孩政策的完善 (形象比喻为“开小口、堵大口”) 所致成 。然而,只要将此间历年人口自增率与总和生育率值按年份顺序划分,以生育政策完善的准确时间是始于1984年来分析,就可一目了然地厘清何为事实,何为颠倒事实,从而可醒悟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没有以1984年开始完善生育政策的时间为标准划分,来准确地分析其前后生育度量指标的大幅变化,才产生了想当然的如此糊涂认识。所以,才那么留恋“一胎化”,误认为今天的低生育水平与“紧缩”生育政策紧密相关,甚至把对执行不下去的“一胎化”,从政策完善来加以修正的“正”效应,也扭曲为“负”效应。实质上,这是把“是”与“非”扭曲。 1980 年起不足5年的强力推行“只能”生一孩,所产生的诸多方面负效应,之所以没被上下逐级领导机构充分认识,因为在强力推行“一胎化”后,一是普遍把完善政策误认为是放松计划生育;二是把通过完善政策纠正存在问题、改进工作,误认为是否定从紧从严的计划生育;三是“一胎化”形成的那种意识形态依然存在;四是面对那时计划生育的如此实践背景,对数据敏感的误导者来说,深知如此实践效果映现的政策内涵。为掩盖其误而自然选择了将“一胎化”导致后果,强加在1984年完善政策头上, 因此,才在关键的时间,反复利用不同媒体平台,乃至召集所谓外行专家向中央写报告,反复大造是“开小口、堵大口”的政策完善,导致了“开小口也没堵住大口的人口失控、半失控”后果。显然,这是以易使人误解的“开”及“没堵住”所筹划出来的一种,用以欺骗舆论的似是而非论,对此,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蓄意转嫁行为。 如果给 中央常委讲授 人口问题的学者,那时能把全面 (而非其后少数典型实例) 实施不同生育政策,历经实践检验的不同效果说清楚讲明白, 我相信恢复二孩生育政策早就实现了 。如果能把新型工业化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任务大不同于前期,及其成因、显著差异与发展的走向厘清楚,能把那些服务于国家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全国城镇化规划与区域城镇化规划问题、城镇化速度与质量问题,以及稳中求质、求效、求速的发展问题和极大改善民生问题,都与新时期人口问题密切相关,分别说清楚,就会令决策层耳目一新地发现,新时期人口问题的性质,不仅已发生改变、工作重心须转移,而且任务的科学内涵因大幅提高而更加复杂、艰巨。 遗憾的是,讲授者无论是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发展历程的系统了解,还是对实施不同生育政策,导致实践效果差异极为显著的认识,不是欠缺广度与深度,就是该肯定的未肯定,该否定的未否定,或是根本还未真正搞清楚。 当然,对转入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是仍滞留在往昔阶段的过时认识上,而无与时俱进的新见地。因为在反映不同生育政策实践效果的数据面前,连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得出令人信服结论,建议恢复或完善到二孩生育政策的能力都明显不足,也就更不用说提出新时期服务于全局发展,面临的新人口问题了。可见, 这种严重滞后的学术研究水平,根本不适应科学决策的需要,乃至还影响到今天的人口和生育决策。 四.缺乏以实践检验标准揭示本质及人口结构认识问题 20 世纪80年代初,那些只考虑需要而不考虑可行,更不考虑群众可接受程度的误导者,以及怀有心计的宁“左”勿“右”后续伴随者,之所以至今都仍反对生育政策完善到二孩,就是继续要为其误导致成的失误遮掩,不敢正视与承认实践检验已做出的回答。 其在当前的主要代表人物宋健与蒋正华同志,若敢于晒晒为其误导而遮掩的那种带有革命色彩的“左”的意见,并参与到一场阳光下的辩论中来,那么,在亿万群众实施不同生育政策,实践效果却大不相同的面前,通过媒体平台让数据事实说话,必将使关注政策问题的决策者切实认识到,1980年把“晚、稀、少”政策紧缩为“只能”生一孩的“大跃进”, 宛如邓小平同志该年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针对超越客观可能的形“左”求速,而导致更慢实“右”结果,所指出的那样:“如果稳步前进,巩固一段时间再发展,就可能搞得更好一些。1958年大跃进时,高级社还不巩固,又普遍搞人民公社,结果60年代初期不得不退回去,退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是何等类似!关于“左”的问题,他在1992年更加明确地指出:“‘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5页 ) 。 此外,实施两孩生育政策的国家及地区,诸如韩国与台湾,其实践均已表明,生育水平都早已稳定在低生育水平下运行,也是有力佐证。 中国是一个人口相对过剩的国家,稳定相当一个时期的低生育水平,是解决相对过剩人口问题的客观需要,而稳定低生育水平,也需将生育政策稳定在二个孩子的基础上,因为这既是合情合理制定社会公共政策的需要,也是计划生育实践检验证实的正效应经验与负效应教训,客观要求恢复或完善到二孩生育政策的需要。 人口与发展按相适应关系,可把人口分为相对过剩、不足与适宜三类。任何一个人口总量,都是其全部分年龄人口加总之和;任何一个人口总量变动,都是出生人口和其余所有分年龄人口的尚存变动综合体现。这就表明人口规模变动与新生人口和所有分年龄人口的尚存变动,是一个同步、有机、不可分割的变动整体。 因此,那种把中国人口问题割裂开来,误认为近期与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而不是总量,甚至误认为解决总量与结构发生了掣肘性矛盾,显然,这是一种曲解, 因为人口的相对过剩、不足与适宜,其相应的年龄结构也必是相对过剩、不足与适宜。 中国解决相对过剩人口,只能从出生“阀门”,通过对其相应过剩年龄结构,一个年龄接一个年龄的解决过程来实现。而解决相对过剩人口规模的过程,也即是解决其相应年龄结构而使其合理转化的过程。 这种年龄结构合理转化,因也被称之老龄化,故中国老龄化无疑是大好事。由此不难得出,在人口相对过剩、不足及适宜前提下,度量与分析年龄结构变动的年龄构成比指标,其所表征的统计意义也大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这就有力表明年龄构成比指标,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通用, 从而也部分诠释了著者近期首创的人口转变与年龄结构转化新理论 ( 见“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合理转化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2,N0.1;也见“Reexamining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Age Structure”,《China Economist》Vol.7,N0.4,2012 ) 。统计分析显示:老龄化及老化程度,相对大多数人口相对适宜的发达国家和人口相对不足的国家来说,其意义与人口相对过剩的中国及普遍与中国类似的发展中国家,则迥然不同。 因此,那种以所谓年龄结构不合理, 或以相关人口老龄化为由,作为疾呼实施二孩生育政策的依 据并非恰当。这也正是与我建议尽快恢复实施二孩生育政策,根本不同之所在。 五.缺乏以实践检验标准反思昨天认识今天 1984 年7月,著者与国家计生委政研处张晓彤同志,在《公开信》发表后,就2000年人口控制目标12亿以内及相关生育政策等若干问题,给中央写过一份《关于人口控制与人口政策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报告, 很快就被全文印发为中央书记处《 会议参阅文件 》1984 号。时任总书记、总理、书记处书记及中央办公厅主任,都分别做了重要批示。 胡耀 邦同志批示是 :“启立、建秀、兆国同志:同意紫阳同志的意见。这是一份认真动了脑筋,很有见地的报告。提倡开动机器,深入钻研问题,大胆发表意见,是我们发展大好形势,解决许多困难的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我主张按紫阳同志提出的请有关部门测算后,代中央起草一个新的文件,经书记处、政治局讨论后发出”。 耀邦同志恰恰是因为在《公开信》发表后的不长时间,见到这份来自实地调查与利用普查等资料,提出若干见地完全不同的研究报告,诸如,针对人口目标与政策制定所依据的数据参考,因为都是来自宋健等的人口预测,故在方法论上,提出其选用的是错误控制量 — 总和生育率;在测算的准确程度上,提出其结果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在认识与建议上,也都提出与那时所思所做截然不同的认识和对策建议 。该研究报告正是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导,推陈出新大胆地发表了言之有理,令人信服而赋启迪性的不同意见,所以,耀邦同志才那么感慨,那么动情,那么重笔地高度称赞:“这是一份认真动了脑筋,很有见地的报告”。 国家计生委根据批示精神,在请有关部门测算后,于1984年9月23日至28日,召开了有多学科,多部门各界人士与专家学者,高达数十人参与的《人口控制与人口政策中的若干问题》论证会。 论证会的最后一天28日,我们以题为《科学是规律的反映 实践是历史的见证》,对与会者提出的诸多问题,不仅做了全面的一一解答与阐述,而且还对报告中数据由来当场做了演示。 此外,对涉及的测算方法论及其他方面问题,也都分别做了清晰而详细的说明。因此,既充分论证了报告的测算,是一个留有充分余地的结果,也充分论证了所提对策建议适宜可行,最终得以一致确认 ( 见马瀛通著《人口控制实践与思考》,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 。 论证会开得如此民主,直至再无新问题提出才告结束。遗憾的是,经过如此民主形成的集体意见,又经如此充分科学民主论证,却因受不明原因影响而搁浅,但其后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实践,一方面充分证实了耀邦等同志批示的正确与远见卓识;另一方面也充分证实了未落实所导致的后果,不仅大幅远离预期目标而且还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对此,有所为可做的只能是,将其作为沉痛教训来记取, 并但愿如此科学民主决策能成为一面镜子 ,令学者与决策者反思,以使后来的工作与发展少些遗憾。今天看来,这一史实已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映以耀邦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尊重科学与实践,时刻牢记“左”的教训,有错必纠,勇于解放思想,勇于实事求是,力求科学民主大发展的一个典型史例。 20 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跃居为影响生育水平下降的主导因素,故致使生育水平降至更替生育水平以下而发生了质变。之所以称是发生了质变,一是这种低生育水平,从本质上改变了人口内在发展方向;二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居主导地位而产生的低生育水平, 既相对稳定又不易反弹 。 今天,以历年人口统计数据映现出的近30年计划生育实践轨迹,来回顾这段历史,数据表征的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初期,强力推行不分城乡差异的“只能”生一孩,实际是一种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想”,即使是在今天的全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也仍毫无实施的可行性。 大多数农村地区家庭的生育现状是,凡能生育的夫妇基本都生了两个孩子,终身只生一孩与多孩的都是少数。实际生育水平并非像过低总和生育率值所表征的那样低, 其主要原因:一是总和生育率值如实反映生育水平的前提是稳定人口,而中国人口与稳定人口仍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二是出生瞒报、漏报相当严重;三是受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人口管理问题影响,不仅难以准确统计其主要生育旺盛年龄段人口,真实出生人口,而且因其受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影响但又不能定居城市,故致使其生育行为仍主要以二个孩子为主。然而,终归因城镇人口比例增大,基本又都是生了一个孩子,故全国的低生育水平应是客观事实。随着“农民工”人口有序市民化,在其考虑久居城市生活与抚养、培养子女的成本时,家庭自觉选择生一孩的比例将有不小提高,即使在二孩政策下,有一部分城市家庭要生二孩,只要有序进行,生育水平也不会有大的波动。 20 世纪80年代,中国两次全国生育抽样调查均表明:在全国育龄妇女中,终身丧失生殖能力的比例只有2%左右。而那时欧洲五国调查的结果表明:育龄妇女分年龄丧失生殖能力的比例,20-24岁为3%,25-29岁为6%,30-34岁为10%,35-39岁为31%,40-44岁为31%,45-49岁为100%。 30多年后的中国,育龄夫妇在受到来自不同途径、不同程度污染影响的同时,因又受一些人的饮食结构不以五谷为主,若干转基因食物不断累积的潜在影响,以及性生活过早、婚前人工流产增多与性开放弊端影响,故致使终生丧失生殖能力的育龄妇女所占比例,现时恐怕不会低于那时的欧洲。 今天,中国育龄夫妇的文化素质已大幅提高,生育意愿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育龄夫妇也不可同日而语。在少生、优生、优教,已成大趋势背景下,终生丧失生殖能力的育龄夫妇比例较大上升,实际已成为中国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的内生因素。因此,涉及与低生育水平相关的主要问题是,低生育水平在持续多久后,才需将之回归更替生育水平而得以稳定,这是需提早研究、历经论证而加以酌定的问题。 六.缺乏以实践检验标准对不同生育政策效果显著不同的认识 中国计划生育实践对实施不同生育政策效果的检验结果,以雄辩的事实表明:群众首创的“晚、稀、少”,是人财物投入最少,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降低生育水平实效最佳的政策; 生育政策重心转移到不分城乡差异的“只能”生一孩,非但使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倍增,而且还使人口增速及生育水平大幅回升,即效益与实效都为最差的政策;以增加“只能”生一孩可行性而从政策角度对其进行完善,虽然相应投入不少于“只能”生一孩,但对抑制人口增速及降低生育水平的实效,却是远好于“只能”生一孩政策而大不如“晚、稀、少”二孩政策。面对如此实践检验结果,参与过误导“只能”生一孩的学者,虽甚感尴尬,但却一反常态地以“公开信”中,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实施时间长度是一代人为由,说其现已完成了一代人使命,因此,生育政策今天应完善为二孩。 这不禁令人要问,强行推行“一胎化”及生育政策完善不到位,所导致的20世纪末总人口,较比政策若是“不折腾”,即一直实施“晚、稀、少”二孩政策,要多生人口半个多亿。 因此,所谓现已完成了一代人使命,实质是以幻想的一代人使命落空而告终。显然,这也决不是完成一代人使命的本意。 计划生育实践检验结果还表明:那种把群众按计划生育政策办的生育行为,视为是政策允许其生一,还在生二,若政策允许其生二,还不都生三?纯属是一种背离政策实践效果的悖论。照此逻辑推论,岂不是不准生育,才可能生一孩? 其实,生育政策一旦脱离了经过教育,群众所能接受的程度,也即脱离了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原则,那就必然失去基本的约束力而起反效果。可见,无论是学者还是决策者,都应从实施“晚、稀、少”二孩政策,反倒使育龄夫妇终身只生育一孩的比例提高,终身生育多孩的比例大幅下降的事实中得到启示。 七 缺乏对 新时期 城镇化中人口问题的 认识 与故伎重演问题 农业与工业及第三产业相比,农业的弱势产业特征是不可改变的,否则就没有必要走工业化道路,而没有工业化则没有城镇化。 所谓城镇化,虽是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来表征的指标,但其内涵却是综合反映,伴随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新型工业化进程,以城市发展为中心,以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渠道,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基础上,不断有序引导农业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由农村向城市转变,励精图治,确保非农业人口比例增长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及服务业需求互为适应、互为促进。 中国作为人口超13亿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尽管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与扭转人口内在发展方向的任务业已完成,但作为与工业化相伴的新型城镇化中人口问题,虽早已凸显出来却一直未能认识,诸如近些年来人所共知的“春运潮”,就是一个最为典型的实例。 那种将“春运潮”归咎为运力与管理问题,虽年复一年地大力解决运力与改善管理,可到头来却总未如愿以偿,因为下大力所解决的那些问题只不过是“春运潮”的表象而已,其实质是城镇化中人口过度向大城市聚集,致成的城市人口畸形分布问题。 因此,只有伴随城市人口畸形分布问题的解决,“春运潮”才能随之消失。 近代以来的世界城镇化表明:城镇化发展的健康与否,其结果则截然不同。健康城镇化带来的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否则,将会掉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到那时再来纠正,所付代价将十分可观。这就是说,城镇化如何发展,其最终结果将大不一样。 目前,中国实际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滞后工业化进程,而且城镇人口分布还呈畸形分布状态。城镇化之所以发展至此,既有旧时等级化城市资源大不同,发展水平差异大的原因,也有后继发展,对旧时等级化城市资源差异大及城镇人口分布不合理,未加以改善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初期, 宋健等同志旨在凭借所谓 系统动力学 模型,以人口与土地、淡水等多种相关资源的计量模拟,作为举荐制定全国及区域人口与发展规划的依据 。对此,我与张晓彤曾以发达国家对相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系统 阐明 了这是一种建立在,以静态概念“适度人口”为基础的相应主观臆断。明确指出了其在 各种假定条件下的推算,若作为一种假定后果的探索是可以的,而将之用作人口与发展问题的决策参考,则万万不可取。 30 年后的今天, 学术上与宋健等差距较大的蒋正华同志,从政前,就未见在学术上有过新见地;从政后,又未从事过科研;从时间长度看,从政要远大于从事科研。然而,令人见怪的是,相关人口方面重大科研课题,却时常花落其手;令人不怪的是,如此学术水平且研究又无连续性,出不了新成果自然则在情理之中。 因此,作为宋健等后继者的蒋正华,近期,只有把类似那时宋健等同志的作法,从形式上,以改称“人口与发展数学模型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从 性质上,以换汤不换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掩盖华而不实的内虚。之所以这样下定论,主要因为 只要承认一定条件下的生产要素,不是静态而是动态 变动, 那么适度人口概念就无所依附,而相应数理模型就不能成立。 当然,作为其结果,因后 继 者同其前者作法无本质区别,也 只能是又一次脱离实际的故伎重演,或 脱离实际更远的虚幻数学游戏 。 在持续的低生育水平下, 后 继 者同其前者一样, 都仍会以低生育水平为标准,认识新时期人口问题。 因此, 必然会误以为当前的人口状况与发展,将适应现在与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需要,甚至还会误认为此间无人口问题。究其原因关键是仍尚未 认识到何为新时期人口问题 。诚然,以此认识水平做决策支持系统政策模拟,岂不是重蹈误导决策覆辙? 中国在转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后,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影响,从滞留在发展模式、经济结构、资源配置、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的诸问题中,可显见那些与市场经济简政放权相悖的计划经济印迹。 只要从市场经济理念,充分认识目前仍以人口与发展数学模型所做的模拟,就会明确而清晰地识别出,此作法完全有悖市场对生产要素等资源配置,起基础调节作用的主旨,其结果必然也是与实际脱离的纸上谈兵。 这种早已被国内外学界视之为劣品的理念,实践又证实为悖论的作法,竟被《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作为一项社会科学软课题《人口与发展数学模型与综合决策支持系统》的大项目,不能不说这是科学上的一大悲哀! 这 怎能不令人质疑参与此项目的评审者,是否为界内人士? 如果是,那就不得不质疑,是否是这方面的相关内行?若是内行,是否有走关系及有意“放水”之嫌?科技部如此管理与审批科研项目,管理者的权力与责任,以及评审学者的学术道德与责任感都哪里去了?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任何一项科研新成果,都是真才实学者勤奋努力,不辞辛苦、脚踏实地、长期深入实践、汲取前人成果与经验,探索发现问题,不断反复比较、鉴别、论证与智慧累积、灵感“顿悟”的结晶。尊重科学,就要尊重人才、尊重科研规律与科研过程。在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又难以有效监管的科政不分体制下,一些科研项目与某些在职或不在职的官员、官员学者及惟利是图随从者,实际已形成了一个利益群体。 这些科研项目,只要将其投入,最终研究报告,连同项目负责人、科研单位与参加人员,在科技界公示,就会发现很难有任何新见地或独具的任何知识产权。可见,科研体制若不改,一些科研项目则变味为“行政科研”,诚然,“行政科研”也只能出那种,假定条件的“大虚空”式“科研”报告与庸才。科学是规律的反映与探索规律的学问,科研工作就是探索与研究规律。科研若都不能按自身规律办,何能出科研新成果与科研人才? 20 世纪80年代中期,这位在学术上未曾有过任何新建树,而在仕途上却宛如“火箭”式升迁的后继者,竟百思不得其解地模仿美国学者寇尔构建的世界分区域模型生命表,来构建中国分区域模型生命表。 寇尔之所以这样做,目的是将有限的分区域死亡数据构建的分区域生命表当作模型用,作为死亡水平类似人口,在缺乏死亡数据时的替代模式。当然,不短缺死亡数据的人口,仍须以其实际死亡数据为依据。 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口死亡数据丰富,而在那时构建中国分区域模型生命表,实质是一种不知模型生命表用途的无的放矢模仿,无论其在学术上还是在应用上,都无任何实际意义。 就是这样一个总以曾居官位,不时地来驾御人口学术领域的自以为是官样学者,竟能时常招揽到科研大项目大资金,可就是从未见与大项目大投入相称的科研成果与新见地面世。 屡屡的科研大投入与极不相称的产出矛盾,不能不令人质疑资金的流向及是否存在腐败问题? 一些无人口学专业背景的领导者,近些年来,因为一直误将他作为是一个把持方向盘式的专家型领导,而他也时常以不知为知之,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地,对人口科研等工作颐指气使。然而,遗憾的是因其水平有限,却总也没有把握住新时期人口问题,所以,不仅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定位找不到北,也使为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服务的新时期人口任务不明确。 因此,无论是提出所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程服务大人口观,还是反复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等,都未能抓住服务于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大局的新时期人口任务,诸如,如何规划区域城镇化与全国城镇化,如何定位各大中小城市的城镇化,以及如何从现城镇化中发现与解决相关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人口问题等。 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中,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迁移变动与城镇人口分布的合理与否,都系关着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以此为前提的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等重大问题。发达与中等发达国家城镇化的水平、质量,都大有可借鉴的经验、教训及可循的基本规律。从其走过的城镇化道路可知,中国城镇化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发展的相当复杂过程。鉴于国情不同、大中小城市发展的基础与水平差异大,故不同城市发展的效益与推进城镇化的作用,在不同时期也大不相同。因此,规划一定时期的城市人口规模,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既有区域城镇人口合理分布问题、全国城镇人口合理分布问题,也有涉及相关度量、评估城镇化与城市体系建设的问题, 足见,新时期人口问题在城镇化中的举足轻重作用。 然而,作为那时国家政府职能部门的人口计生委,却没有认识到新时期的人口问题,当然也就无法将之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联系起来,而是竟做一些与其他职能部门重复的事。 人口专家本应以前瞻性研究成果,供政府职能部门参考与向中央反映,然而,若干专家注重的却不是这些,更不是客观发展的实际,而总是紧盯政府部门主要领导者所言,将注意力与精力都集中在做领导所言的诠释上或获取经费上。这些专家的研究能不滞后客观发展的实际吗? 能领悟到新时期人口问题及任务,较之过去如何大不同与如何艰巨吗? 如果认识人口问题,一直还停留在都已经解决了的人口过快增长和低生育水平稳定上。当然,从中央角度看,怎能不撤并国家人口计生委呢? 未来人口问题的工作重心,应转移到服务于城镇化上来,而不是在任何别的问题上,否则,就与现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任务不相符了,这正是我对《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之所以提出质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从《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看,鉴于其根本没有提出新时期的人口问题与新任务 ( 见价值中国网马瀛通网站的 《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的若干问题与科研体制问题》 ) ,而仍是滞留在前期已解决了的人口问题上,这实际上就已提供了 撤并国家人口计生委的根据。 须强调指出的是,新时期人口问题,已从解决生育水平问题转移到解决健康城镇化的问题,因此,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仍任重而道远。 城镇化过程从理念上说,主要涉及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两个方面。健康城镇化,不仅紧密与科技创新为驱动力的体制建设、城市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异、国家战略安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节约与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及相关协调管理、高效协调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相关,同时也紧密与城市体系、房地产、启动内需、物质文化生活文明问题相关。足见,研究与解决相关城镇化的新时期人口问题,是在一个时期稳定的低生育水平环境中,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无形手”和政府有效调控作用的“有形手”,划清市场职能与政府职能的界限而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在合理城镇化规划范畴,积极引导与解决城镇人口合理分布,促使城镇化健康发展。 显然,高度重视与解决新时期人口问题,是一项服务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全新艰巨任务。
个人分类: 人口学大师思辨|2436 次阅读|6 个评论
卫生部与计生委合并,准生证盖40个章就能改观吗?
wya 2013-3-11 09:15
博主注: 回顾准生证盖40章事件,不难发现,来回踢皮球的主要是育龄妇女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街道和计生委部门,与卫生部门何干??媒体、专家一无实际办准生证经历,二没认真分析案例,怎么能把准生证事件的皮球踢到卫生部门去呢?准生证是两地基层政府和部门内部之间的扯皮,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 不改变政府办事效率和方便群众的办事原则,扯皮事件难以杜绝。 人口计生委分拆,是对2003年改名和职能增加的否定和修正吗?十年前众多“智囊”、官员的为改名的“努力”付诸东流? 卫生部与计生委合并 准生证盖40个章将改观 http://news.163.com/13/0311/02/8PLE5NP300014AED.html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陆杰华表示,过去计生委是从卫生部划分出来的,现在回归到卫生部符合当前卫生和计生工作的发展需要,整合后将更有利于公共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计生部门来说,原来计生委的主要职能是“四术”,即上环手术、取环手术、人流手术和引产手术,而当下为公众提供更好的优生优育服务是面临的新问题。就研究拟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及人口政策职责划入发改委而言, 陆杰华称,2003年,计生委曾改名叫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增加了宏观决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等职责,和发改委有重合。 双方如何发挥自身优势 陆杰华认为,计生和卫生两大部门将在优化现有职能的同时,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一方面,计生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服务网已较为健全成熟,可以起到服务网底的作用,提供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除医疗服务外,作为卫生部门另一主要功能之一,公共卫生服务有技术和硬件优势,两者优势互补,即可在孕产妇的围产期保健、产后访视等方面提供更好的初级保健服务、降低新生儿和孕产妇死亡率,“过去偏远地区的初级保健中,计生委并没有这个职能”。 此外,“二合一”的整合势必将减少行政审批环节, 办一个准生证盖40多个章,街道、卫生、计生等多部门来回“踢皮球”的情况也将得到改观 。生育险和医疗险的接合也可以期待。 “目前,一些地区已经有了试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陆杰华表示,部分乡镇因基层服务力量有限,已经先行将地区内的计生和卫生部门“二合一”。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692 次阅读|0 个评论
撤销计生委,其决策之英明不亚于当年的改革开放!
热度 1 zhaoyunxue 2013-3-10 23:25
有网路数据显示,2011年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达694.38亿元(数据不知是否属实),远高于国家自然基金年度科研经费总投入。 计生委的撤销对中国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足可与改革开放媲美!
202 次阅读|2 个评论
计生委是最邪恶的利益集团
热度 7 jiangjinsong 2012-6-30 16:28
肖重发: 计生委是最邪恶的利益集团 看了南方周末的“ 中国陷入超低生育率陷阱 ”,根据现在这种趋势搞下去,到了2100年,中国就只剩下5亿多人了。文章透露的一个内幕是计生委为了自己的部门利益,刻意隐瞒中国的出生率,中国的出生率一直在1.4-1.5左右,可是计生委却一口咬定是1.8。文章表达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中国再不放开一胎化政策,中国将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口学者以及经济学家的多年共识。 现在,我们真的需要反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了。我曾经下载过科学网博主 易富贤 的大作《大国空巢》,看后怵目惊心。我对这玩意不懂,仅仅说说自己的粗浅感受吧。 1 、中国把计划生育当成国策有没有必要? 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国家也实行计划生育?为什么中国一定要对生育实行这么严格的“一刀切”。我们不谈最基本的“人权”,仅仅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在资源配置中,为什么一定要对“人力”这个因素实行“硬约束”!我们老是说当年老毛错了,不应该批判马寅初。现在看来,对人力进行硬约束不一定符合经济学的规律。中国早已经是市场经济了,可是对于生孩子却还是实行计划政策。 2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计划生育是利还是弊? 我觉得中国很多问题,如果追根溯源的话,其实是可以归结到狗日的“一胎化”政策。我自己做父亲了,体会更深。如小孩子是小皇帝;小孩子的性格问题;以后孩子长大以后的负担问题;现在猖獗的“拐卖小孩”等问题。说一个具体的例子吧,比如药家鑫,如果他不是独子的话,他的性格应该不会如此,他父母也不可能给他买车,说一句很不好听的话,就是药杀人死了,如果药家鑫父母还有儿女的话,药父母也不会如此悲伤,现在父母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就像把全部的鸡蛋放在一个篮筐里一样。出了问题对家庭是致命的,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幸福的家庭,这个社会好不到哪里去! 3 、计划生育的执行是多么的野蛮啊! 因为有了国家基本国策的尚方宝剑。计生委基本上就是个黑社会。我小时候看到很多人为了多生一个孩子,房子被拆掉,家里的东西全部被掠走,父母亲戚还要受牵连。很多老实本分的“公家人”因为这个失去“铁饭碗”,丢掉工作!就是现在,城市里社区的计生工作人员还是强迫妇女一定要上环。而上环的危害我想大家都是很清楚!总之,计生委完全成了一个打着国家利益的幌子完全谋取自己部门利益的邪恶利益集团。 4 、计生委彻底绑架了国家的利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计生委就吃什么??不就是吃人啊!最近几年关于计生委买孩子的报道不少。如: 计生官员抢婴,贩卖到国外牟利(湖南邵阳计生官员抢婴牟利 每名3000美元外销) 凤凰网对此有 专题报道 。其实据我所知,计生委这方面的情况非常普遍:父母多生孩子后转入儿童福利院,然后父母再以领养的身份抱回自己的孩子。当然一般情况下,父母抱回自己的孩子出血一万元以上是正常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文章一开头说的,虚报军情,本来计生委没有必要存在了,可是为了部门利益,恶劣的对最高领导封锁信息,让计生委这样的怪胎继续害国害民! 总之,计生委早死早超生。否则必将千夫所指!把国家拖入到万丈深渊!
个人分类: 精彩轉帖|2976 次阅读|16 个评论
倡议解散国家计生委,停止杀人行为!
热度 34 jiangjinsong 2012-6-15 16:33
倡议:解散国家计生委,停止杀人行为,向全民道歉,为几千万被杀胎儿举行超度大法会!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4398 次阅读|79 个评论
微博:大月份引产???
热度 16 xcfcn 2012-6-15 15:01
中国人最喜欢玩文字游戏! 什么大月份引产??? 这是一级谋杀罪!!! 但愿这是计生委灭亡前最后的疯狂! PS:我们那里说杀猪的屠户会断子绝孙!不知道那些计生委的人渣会不会也如此! PPS:我小时候知道乡政府的唯一功能就是搞计划生育!通常是一群人过来,上房揭瓦!杀猪出谷!而且殃及九族!万恶的旧社会以及邪恶的黑社会也望尘莫及啊! PPPS: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计生委就是吃人!现在吃人已经成了中国最暴利和最暴力的行业!
个人分类: 杂论|740 次阅读|28 个评论
孟立联悲剧
xcfcn 2012-4-21 17:05
孟立联悲剧 看了夏新宇老师的 制造“ 贪官微博” 的孟立联为什么不合群 ,再顺着看了一下孟立联的学术论文 / 所谓的干货 “ 人口安全与人口政策 ” ,发现孟立联确实有才气,并且对中国的计生政策有自己的独立看法。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要亲手制造 “ 贪官微博 ” 事件呢?我觉得不能光从个人心理因素看,该事件其实反而凸现了官场尤其是计生委官场的荒谬性,可谓双重悲剧! 1 、计生委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现在是解体的时候了! 孟立联作为计生委的老人,又是一个有才气的人,自然知道计生系统的整个问题所在,所以 一旦对计生“ 国策” 有想法,就很难认同中国计生部门的使命(mission ),也就自然而然地难于和寄生于这个系统的浑浑噩噩的同侪打交道。 所以他的不合群不是性格问题,而且打心里不认同这个体制。 2 、官学不分,官学商精英之间需要旋转门! 孟同学虽然有才,但是就他现在的学术水平,如果没有官员的身份,他其实当教授是不够格的。也就是说他的有才仅仅是相对于官场他周围的同事来说。孟同学虽然不认同这个官场体制,但是他还是愿意在这个官场上爬,至少是窝在这个官场上,而不是转身彻底走上学术的道路,转到学术界当一个或许清贫但相对独立相对具有批判性的学者。那是因为官员掌握的资源太多了,他在那里虽然是一个小角色,但他还是不舍得放弃。其实,学者的身份和使命应该是孟同学内心深处所认同的东西。 在这一点上,大陆真的应该学习台湾。马英九是哈佛大学的博士,但是他至今也就是一个副教授。其实台湾官学联系很紧密,很多普通教授可以一下子官拜部级,也可以一下子从部长退下来当一个普普通通的教授。这归根于他们有一个旋转门,可以请假三年从政,很多已经从政的官员是很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教授身份的。 总之,孟立联事件让大家反思计生委的使命,以及建立官学商旋转门的必要性,而不是官家通吃!当然对于孟立联本人,其实可以追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或许当一个全职教授会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
个人分类: 杂论|1002 次阅读|0 个评论
大方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您单位会是什么性质?
bison55 2012-4-17 07:58
我为这个意见叫好!希望此建议使我不再担心社会资源体制性浪费,也不再担心医疗教育极端功利式发展,甚至基础性、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工作因此而得到尊重! 美国没有组织部,所以没有买官卖官;没有国土部,所以没有强拆;没有铁道部,所以没有黄牛倒票;没有宣传部,所以记者可以探究真相;没有文化部,所以文化繁荣;没有广电总局,所以能拍出大片;没有科技部,所以科技发达;没有国家民委,所以民族和睦相处;没有宗教局,所以宗教能济世利民。所以阻碍中国发展的基本就是中国的政府部门! 烟草局是个什么单位?后来才知道是事业单位!我当年卖烟草时,无论多贵的烟,一包只让我赚5毛钱,街头到处是烟草店,除了房租、税收和支付工资之外,这些小店何以为生?原来,一边立牌坊,一边逼良为娼,一边控制绝对暴利,一边拥享绝对权威,是谁造就官方式的暴利阶层的疑问,今天终于给予定性——企业单位!!! 计划生育委员会为什么那么多钱花不完?"社会抚养费”到底“抚养”了谁呢?2009年,有网友公布了一个镇计生服务站的“社会抚养费”支出:在共计191万元的社会抚养费支出中,有44%列为“其他支出”;21%用于职工的工资;11.5%上缴镇政府。而用于独生子女奖励的只有0.42%;手术服务费也不足4800元,占0.25%。其余均被购车、吃喝、名目繁多的各种奖金、补贴和业务外开支占用。跟一计生委朋友交往几天后发现,人均日消费两千元以上,原来人均10元的标准一直没有降,计划生育功能和职责早已退化后,委员会成员为了花销巨额经费,甚至都头破血流了,可大家清楚,缺钱的重要部门多的是。今天,终于可以“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 私人诊所如何定性?给医生各种福利后,工资一般都会高出当地医院近2/3,甚至有些医生被聘工资是他原工资三倍,让患者承担的医疗费用却低于当地医院2/3,甚至1/2不到,除此之外还要参与医疗行业各类公益活动,如中小学生牙病预防等等。我一直没想明白,高收入的医院患者还看不起病的情况下,医生却低收入。因‘私人’二字,使门诊不仅没有平等待遇,而被广大群众所差别看待,我想今天可以多少有所改变。这就看如何理解“公共卫生”了。 幼儿园——基础公益,还是赢利行业?幼儿园市场化和事业化双轨制是否会持续?这跟“承担义务教育”有关! 您的单位是什么性质,可以尝试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 》解读,自己先行确定! 大力发展公益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这些政策必然要带动相关行业发展,也会影响某些行业调整,如企业为了减税,做一些公益活动,要想被认可,必须经过评价,企业行为因各类评价而改变。
个人分类: 文化观点|515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生委工作性质并不需要经常出国,花那么多钱出国干什么?
wya 2011-7-20 17:08
http://news.163.com/11/0720/15/79DSNSRV0001124J.html 国家人口计生委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470.54万元,占五成以上。公务用车费用超出当年预算5.71万元。 就2011年的预算数据,国家人口计生委为956.49万元,比2010年实际支出高出近30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494.01万元,占比依然达到五成。 针对国家人口计生委因公出国费用超五成,有网友质疑说,中科院出国(境)费多是为了考察高科技,商务部出国(境)费多是为了谈生意,人口计生委的工作性质决定其并不需要经常出国,花那么多钱出国做什么?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0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计生委为什么因公出国
热度 1 geoallan 2011-7-20 09:26
计生委为什么因公出国 2011-07-19 21:28:07 归档在 人口时评 | 浏览 4097 次 | 评论 5 条 计生委为什么因公出国 何亚福 7月19日《东方早报》报道:在社会的关注和质疑声中,在拖延近20天后,中央多个部门终于坐不住了,开始密集公布“三公经费”开支情况。仅昨日一天,就有8个部门公布。其中,国家人口计生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三公经费”支出927.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支出470.54万元,占总支出的五成以上。同时,公务用车方面支出193.7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62.96万元。 按照一般的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公出国的主要目的是国际合作、国际交流。然而,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上99%的国家都不实行强制计划生育,更没有什么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那么,中国计生委与哪些国家有合作、交流的必要呢?如果不是为了出国旅游,中国计生委工作人员有什么必要出国呢?我认为,如果真的是因公出国,中国计生委应该到如下国家进行国际交流: 其一,韩国。韩国人口密度比中国高得多,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韩国的生育率很高,例如1960年的总和生育率高达5.9。在这种人口压力下,韩国政府从1962年开始实行鼓励节育的政策。随着韩国在60年代至80年代的经济起飞,韩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到1990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59。 在90年代前半叶,韩国出现了是否应该继续实行人口控制的争论。支持人口政策调整的一方认为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将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放宽人口政策不会造成人口膨胀。反对调整人口政策的一方则认为,考虑到韩国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极高的人口密度,仍应坚持人口控制政策。在这种情况下,韩国政府在1995年成立了由20位人口专家组成的人口政策审议委员会进行研究,根据该委员会大量的讨论、听证和研究,韩国政府于1996年批准了人口政策的改变,取消控制人口出生政策,防止生育水平进一步下降,并在二十一世纪初开始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这些新政策没能有效扭转生育率下降的趋势。现在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左右。 中国计生委了解韩国的人口政策历史后,应当吸取韩国人口政策的教训,向决策层建议尽快改变人口政策,取消生育限制。 其二,非洲国家。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国家是在非洲。下面是一些非洲国家在2005-2010年的总和生育率:尼日尔7.19,几内亚比绍7.07,布隆迪6.8,利比里亚6.77,刚果6.7,马里6.52。非洲国家生育率如此之高,但非洲国家并不实行计划生育。 中国计生委推荐的新标语中,有一条标语是:“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既然如此,中国计生委应该到非洲国家推广计划生育,这是因为,地球上并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国家,现在中国的生育率已是超低水平(低于1.5),中国为减轻地球妈妈的负担已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按照计生委的说法是:“正是由于中国的不懈努力,‘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被推迟了四年。”)然而,由于非洲国家的生育率居高不下,非洲人口不断膨胀,一些非洲黑人还移居到中国沿海地区(例如广州市)打工,因此,中国计生委有义务发扬国际主义的精神,到非洲国家推广计划生育。 不过,非洲国家肯定不会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计生委可以免费为非洲国家提供避孕药和避孕指导。今年7月12日《健康报》报道:记者从7月11日在天津召开的、由国家人口计生委和天津市政府共同举办的“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获悉,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15岁~24岁的女童和妇女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是同年龄段男性的两倍。在发展中国家,大约2.15亿妇女希望对生育作出计划,却无法实现,无法避孕导致的怀孕占非自愿怀孕的82%。可见,中国计生委在非洲国家是大有作为的。
1733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