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最大的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最大的

相关日志

[转载]关于绩效工资的一则笑话(转帖)2011-06-20
xianlaoguo 2012-1-23 21:26
 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    1、 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    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     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看我的。     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为了争夺到大点的肉,狼群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自己连平均的那点肉都没拿到。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2、 第二天     狮子依然把肉分成11块,自己却挑走了2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10只狼看了看9块肉,飞快的抢夺起来,一口肉,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法吗?……    3、 第三天     狮子把肉分成2块,自己却挑走了1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群狼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狼打败所有狼,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狼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狼再来吃,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     从此狮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操心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4、 最后一天     狮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让狼去吃草。因为之前的竞争,狼群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好逆来顺受。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和谐社会
172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选择
jiaguangjia 2012-1-17 18:04
最快的脚步不是跨越,而是继续;最慢的步伐不是缓慢,而是徘徊;最险的道路不是陡坡,而是陷阱;最大的幸福不是得到,而是拥有;最好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健康;最棒的祝福不是将来,而是现在。
1273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研生活中的无奈
热度 20 孙学军 2012-1-11 06:37
选择了科研,则生活会丰富多彩,不仅有成功的喜悦,也包括无奈和苦恼。没有接触而且不懂科研的时候,单纯凭感觉去追求做科学家的愿望是最幸福的;刚接触科研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对科研的几乎完全无知,会遇到许多具体困难,最大的困惑是从好奇转为自己对将来从事科研工作缺乏起码的自信;刚独立开展科研的时候,受客观条件和科研能力不足的限制,对一下无法拿出令自己满意的成果而苦恼,挣扎在科研工作的边缘;随着经验的积累,当遇到机遇的时候,如果能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也不难在国际上占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尽管这个领地似乎不是一个令人神往,蕴含宝藏的区域,这个时候最大的苦恼是无法拿出领先国际、胜过科研同行的思路和手段。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回顾一下自己的科研生活,基本上有上述体会,这里分步与大家分享。 一、彷徨的研究生阶段 20 年前,我在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当时国际上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与现在相比中国的学术整体水平更落后于西方国家。当时我们学校对研究生毕业没有任何发表论文的要求,毕业答辩通过就等于拿到学位,那个阶段对 SCI 论文都没有什么概念。但感觉导师要比现在的要求严格,对待课题设计、试验、毕业论文和答辩都非常看中,唯一不重视的是开题报告。那个时候最难的是能使用的试验技术太少,一个试验室基本上就会几个简单的不太化钱的技术方法,昂贵的技术只能到试验中心去做,国外的试剂是要斟酌再三,反复论证才订的,主要是经费不是太充足。 等到博士毕业的时候,这个阶段试验技术和经费相对比过去充足,技术和眼界也和硕士阶段不一样了,有了一定提高。学校也开始对硕士和博士学位有发表论文的要求, 1998 年的拿博士学位证书是要求毕业后 2 年内 2 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硕士学位要求 1 篇核心期刊论文,博士毕业的时候知道了 SCI 论文的说法,但自己没有发表过。记得当时有个别人即使没有论文,只要找关系通融一下也能拿到学位证书,基本上大家都没有问题。至少我的同学中没有因为论文数量不够的原因拿不到学位的。 研究生阶段最大的无奈是一直挣扎在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科研和喜欢做科研的梦想之间。一方面觉得自己很没有能力,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很希望能在科研上有一定成就,总觉得我喜欢科研,但科研似乎不待见我。 (待续)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1174do=blogquickforward=1id=528162
个人分类: 研究生培养|10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日禅:人生最大悲哀 迷失于自我偏见
gangli1978 2012-1-5 10:56
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只有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1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NLP 历史上最大的媒体误导:成语难倒了电脑
liwei999 2012-1-4 16:27
NLP 最早的实践是机器翻译,在电脑的神秘光环下,被认为是 模拟或挑战 人类智能活动的机器翻译自然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其中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机器翻译笑话,为媒体误导之最: 说的是有记者测试机器翻译系统,想到用这么一个出自圣经的成语: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 (心有余而力不足) 翻译成俄语后再翻译回英语就是: The whiskey is alright, but the meat is rotten(威士忌没有问题,但肉却腐烂了) 这大概是媒体上流传最广的笑话了。很多年来,这个经典笑话不断被添油加醋地重复着,成为NLP的标准笑柄。 然而,自然语言技术中没有比成语更加简单的问题了。成语是NLP难点的误解全然是外行人的臆测,这种臆测由于两个因素使得很多不求甚解的人轻信了。其一是NLP系统的成语词典不够全面的时候造成的类似上述的“笑话”,似乎暴露了机器的愚蠢,殊不知这样的“错误”是系统最容易 debug 的:补全词典即可。因为成语 by definition 是可列举的(listable),补全成语的办法可以用人工,也可以从语料库中自动习得,无论何种方式,都是 tractable 的任务。 语言学告诉我们,成语的特点在于其不具有语义的可分解性(no/little semantic compositianlity),必须作为整体来记忆(存贮),这就决定了它的非开放性(可列举)。 其二是对于机器“理解”(实际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误解,以为人理解有困难的部分也必然是机器理解的难点,殊不知两种“理解”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很多成语背后有历史故事,需要历史知识才可以真正理解其含义,而机器是没有背景知识的,由此便断言,成语是NLP的瓶颈。 事实是,对于 NLP,可以说,识别了就是理解了,而识别可枚举的表达法不过是记忆而已,说到底是存储量的问题。可是确实有人 天真到以为由冷冰冰的无机材料制作的“电脑” 真地具有人脑那样的自主理解 能力/机制。 引用 成语的本质是记忆, 凡记忆电脑是大拿,人脑是豆腐 。 当然要大词库,无论何种方式 建立,只要想做就可以做,因此不是问题。 所谓自然语言“理解”(NLU),就是把 open expressions 分解成词典单位(包括成语)的关系组合(术语叫 semantic compositionality)。凡事到了词典层,理解就终结了。无论semantic representation 如何摆弄,那都是系统内部的事情(system internal),与理解的本质无关。 摘自: 【 立委随笔:成语从来不是问题 】 【后记】为写这篇短文,上网查阅这个广为流传的笑话的原始出处,结果发现了冯志伟老师有专文讲述这个故事的来历和变迁,根据冯老师的考证,这个笑话是杜撰出来的(见 《冯志伟: 一个关于 机器翻译 的史料错误 》)。本文的主旨是澄清这一误解。杜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笑话的娱乐性以及媒体与大众对于娱乐的追求使得一种似是而非的误解经久不衰,得以深入人心。 【相关】 泥沙龙笔记:在知识处理中,很多时候,人不如机 2015-11-05 贴身小蜜的面纱和人工智能的奥秘 2015-11-04 有感于人工智能的火热 2015-11-03 《立委科普:机器可以揭开双关语神秘的面纱》 2015-11-03 再说苹果爱疯的贴身小蜜 死日(Siri) 【置顶:立委科学网博客NLP博文一览(定期更新版)】
个人分类: 立委科普|7356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天人合一論--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钱穆先生遗稿
cxcsnow 2012-1-2 22:04
近日与友人探讨生态文明问题,间隙读到钱穆先生遗稿,忽然有豁然开朗之感。推荐钱先生宏文《天人合一论》与同道者共勉。 天人合一論--中國文化對人類未來可有的貢獻 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雖是我早年已屢次講到,惟到最近始澈悟此一觀念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去年九月,我赴港參加新亞書院創校四十周年慶典,因行動不便,在港數日,常留旅社中,因有所感而思及此。數日中,專一玩味此一觀念,而有澈悟,心中快慰,難以言述。我深信中國文化對世界人類未來求生存之貢獻,主要亦即在此。惜余已年老體衰,思維遲頓,無力對此大體悟再作闡發,惟待後來者之繼起努力。今逢中華書局建立八十周年慶,索稿於余,姑將此感寫出,以為祝賀。中國文化過去最偉大的貢獻,在於對「天」「人」關係的研究。中國人喜歡把「天」與「人」配合著講。我曾說「天人合一」論,是中國文化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從來世界人類最初碰到的困難問題,便是有關天的問題。我曾讀過幾本西方吹洲古人所講有關「天」的學術性的書,真不知從何講起。西方人喜歡把「天」與「人」離開分別來講。換句話說,他們是離開了人來講天。這一觀念的發展,在今天,科學愈發達,愈易顯出它對人類生存的不良影響。   中國人是把「天」與「人」和合起來看。中國人認為「天命」就表露在「人生」上。離開「人生」,也就無從來講「天命」。離開「天命」,也就無從來講「人生」,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人生」與「天命」最高貴最偉大處,便在能把他們兩者和合為一。離開了人,又從何處來證明有天。所以中國古人,認為一切人文演進都順從天道來。違背了天命,即無人文可言。「天命」「人生」和合為一,這一觀念,中國古人早有認識。我以為「天人合一」觀,是中國古代文化最古老最有貢獻的一種主張。西方人常把「天命」與「人生」劃分為二,他們認為人生之外別有天命,顯然把「天命」與「人生」分作兩個層次,兩次場面來講。如此乃是天命,如此乃是人生。「天命」與「人生」分別各有所歸。此一觀念影響所及,則天命不知其所命,人生亦不知其所生,兩截分開,便各失卻其本義決不如古代中國人之「天人合一」論,能得宇宙人生會通合一之真相。所以西方文化顯然需要另有天命的宗教信仰,來作他們討論人生的前提。而中國文化,既認為「天命」「人生」同 歸一貫,並不再有分別,所以中國古代文化起源,亦不再需有像西方古代人的宗教信仰。在中國思想中,「天」「人」兩者間,並無「隱」「現」分別。除卻「人生」,你又何處來講「天命」。這種觀念,除中國古人外,亦為全界界其他人類所少有。   我常想,現代人如果要想寫一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的書,莫如先寫一本中國古代人的天文觀,或寫一部中國古代人的天文學,或人文學。總之,中國古代人,可稱為抱有一種「天即是人,人即是天,一切人生盡是天命的天人合一觀」。這一觀念,亦可說即是古代中國人生的一種宗教信仰,這同時也即是古代中國人主要的人文觀,亦即是其天文觀。如果我們今天亦要效法西方人,強要把「天文」與「人生」分別來看,那就無從去瞭解中國古代人的思想了。即如孔子的一生,便全由天命,細讀<論語>便知。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於予」。又曰:「知我者,其天乎!」「獲罪於天,無所禱也。」倘孔子一生全可由孔子自己一人作主宰,不關天命,則孔子的天命和他的便分為二。離開天命,專論孔子個人的私生活,則孔子一生的意義與價值就減少了。就此而言,孔子的人生即是天命,天命也即是人生,雙方意義價值無窮。換言之,亦說說,人生離去了天命,便全無意義價值可言。但孔子的私生活可以這樣講,別人不能。這一觀念,在中國乃由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所闡揚。 讀<莊子齊物論>,便知天之所生謂之物。人生亦為萬物之一。人生之所以異於萬物者,即在其能獨近於天命,能與天命最相合一,所以說「天人合一」。此義宏深,又豈是人生於天命相離遠者所能知。果使人生離於天命遠,亦同於萬物與萬物無大相異,亦無足貴矣。故就人生論之,人生最大相標、最高宗旨,即在能發明天命。孔子為儒家所奉稱最知天命者,其他自顏淵以下,其人品德性之高下,即各以其離於天命遠近為分別。這是中國古代論人生之最高宗旨,後代人亦與此不遠,這可說是我中華民族論學分別之大體所在。近百年來,世界人類文化所宗,可說全在歐洲。最近五十年,歐洲文化近於衰落,此下不能再為世界人類文化嚮往之宗主。所以可說,最近乃是人類文化之衰落期。此下世界文化又以何所歸往?這是今天我們人類最值得重視的現實問題。以過去世界文化之興衰大略言之,西方文化一衰則不易再興,而中國文化則屢仆屢起,故能綿延數千年不斷,這可說,因於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自古以來即能注意到不違背天,不違背自然,且又能與天命自然融合一體。我以為此下世界文化之歸趨,恐必將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宗主。此事涵意廣大,非本篇短文所能及,暫不深論。 今僅舉「天下」二字,包容廣大,其涵義即有,使全世界人類文化融合為一,各民族和平並存,人文自然相互調適之義
356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贴:老板的三句话
热度 1 tang64 2012-1-2 01:17
一个男人在外工作20年,终于要回家了, 老板问他:你是要20年的工资还是要3句忠告?男人说我明天上路,明早给您答案好吗?老板说可以。当晚男人未眠… 早晨,他对老板说:我要3个忠告。于是老板给他3句话。 一、不要试图寻找不可能的捷径,世上没有便宜的事,只有脚踏实地才是最好的方法…无论做何事。 二、不要对明知不是好事的事过分好奇,有可能你会因此而丧命。 三、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否则这个决定就有可能成为你一辈子的遗憾。说完老板给男人一些钱和三个面包,并叮嘱:最大的面包在到家后才能吃。 男人上路了…他走了好几天…把第一个面包吃了一半了,没过多久遇到一个路口,他打听:请问到**走哪条路近?路人甲:走小路吧,近。路人乙:走大路吧,安全。他迫不急待要与妻子见面,于是走了小路。走了没多久就听到有路人说附近闹山贼,于是他想起了老板的第一个忠告:不要试图寻找捷径。于是他回头去走那条大路。 又走了几天,第二个面包也吃了一部分了…他找到一家极便宜的客栈投宿。半夜听见有女子哭声,他睡不下。于是决定出门看看。这时他想到了第二个忠告:不要对明知不是好事的事过分好奇。于是他又睡下了。第二日起程时,店家惊道:你还活着?他不解,遂问原由。店家说他有个疯女儿,发病时用哭声引人出来再将其杀害,昨晚投宿的客人只有你一个活着。男人长叹:啊… 又走了几天,当第二个面包吃完时他已离家不远了。他更加激动了。天刚黑下来没多久,他就走到了自己的村子。到家时他刚准备敲门,却听到屋里有男人的声音。他气极了,拿起一把砍柴刀就准备冲进屋子将那男的杀掉。但这时他想到了第三个忠告:不要在冲动时做任何决定,可能这个决定会让你后悔一辈子。于是他冷静下来,在屋外坐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很早就敲开了门,妻子见他回来十分高兴。但他却很冷漠:那个男人是谁?他妻子笑曰:那是我们的儿啊…你走后没多久我就…这时他 发现 这个年轻小伙竟和自己长得相似极了。父子初次见面,相拥而泣…一阵关切过后男人拿出第三个面包准备和妻、子一齐分享…切开之后却 发现 20年的工资全在里面。
1603 次阅读|1 个评论
化学教育工作站简介
yaoronggui 2011-12-31 15:42
化学教育工作站网址: http://www.jxteacher.com/chemedu 化学教育工作站宗旨:面向未来教育 服务化学教学 化学教育工作站口号:免费 共享 交流 化学教育工作站目标:打造国内最大的化学资源分享和教学教研交流平台 化学教育工作站内容:知识涵盖(初中化学、高中化学、大学化学)、教学反思(汇集本站团队教师平时的教学反思)、校园风采(汇集本站团队教师教学与学生平时学习的风采)、教育资讯(汇集化学教育资讯)、网站管理(汇集建站日志及经验) 化学教育工作站栏目:图片新闻、团队介绍、成果展示、研修日志、学习资源(名师教案、快乐学案、精品课件、试卷中心)、学术交流、工作简报、友情链接、最近更新、热门推荐、化学博览、教育新闻、化学视频、化学图库、竞赛自主(化学竞赛、自主招生)、软件教程(化学软件、常规教程)、教法学法(教学研究、学法指导)、论文中心、班级管理、校园风采(教师风采、学生风采) 团队成员:征集中…… 化学教育工作站教师交流QQ群:11541544 化学教育工作站站长QQ:80723774
个人分类: 个人简历|37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免费国内医学全文服务 64461篇(1949-2011年)
xupeiyang 2011-12-30 15:02
提供国内文献全文免费服务的网站很少,这个是文献量最大的。 http://www.alljournals.cn/search_by_author.aspx 全文获取类型 完全免费 64461篇 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64461篇 出版年 2011年 1367篇 2010年 2043篇 2009年 2121篇 2008年 2163篇 2007年 2089篇 2006年 2229篇 2005年 1515篇 2004年 1718篇 2003年 1433篇 2002年 1542篇 2001年 1537篇 2000年 1599篇 1999年 1189篇 1998年 1095篇 1997年 716篇 1996年 907篇 1995年 930篇 1994年 938篇 1993年 976篇 1992年 1036篇 1991年 915篇 1990年 1014篇 1989年 981篇 1988年 952篇 1987年 861篇 1986年 952篇 1985年 903篇 1984年 929篇 1983年 962篇 1982年 1011篇 1981年 872篇 1980年 825篇 1979年 938篇 1978年 1024篇 1977年 1000篇 1976年 774篇 1975年 732篇 1974年 790篇 1973年 663篇 1972年 643篇 1971年 607篇 1970年 661篇 1969年 768篇 1968年 877篇 1967年 1064篇 1966年 847篇 1965年 1023篇 1964年 1125篇 1963年 1004篇 1962年 1054篇 1961年 1106篇 1960年 1230篇 1959年 862篇 1958年 831篇 1957年 698篇 1956年 696篇 1955年 687篇 1954年 436篇 1953年 404篇 1952年 393篇 1951年 399篇 1950年 416篇 1949年 389篇
个人分类: 信息交流|1771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个伟大的级数:Taylor and Fourier
huozhenhua 2011-12-28 10:12
Taylor级数将函数的一点用其临近点表示,通过各次导数之和建立函数两点之间的近似关系。 由此可知Taylor级数是函数自身的一种描述,如果人体是一个函数的话,可以用胳膊来近似的表示大腿。 这样的近似从感性认识上比较好理解,和分形的处理方式有些类似。 Fourier级数将函数分解为三角函数,从感性来讲几乎无法理解,但这个级数好像抓住了更本质的东西。 像用各种细胞来表示人体,当细胞种类和数量足够的时候,人体就可以近似的表示。 Fourier级数最大的贡献是将频率做为一个变量引入到级数项中,建立了可变换函数与频率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我们的信号。
个人分类: 地球物理|2840 次阅读|0 个评论
情报支持科研,快乐来自博客
热度 3 xupeiyang 2011-12-26 21:29
2011年就要结束了,忙忙碌碌一年,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又要订个2012年的个人博客工作计划 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是我最大的快乐。 利用科学网博客平台,每天收集、分析、发布国内外科技信息,是我的职业、义务、责任。 也是我与科研人员学习、交流的好途径、好方法。 提供信息,不管有用、没用;不分主动,被动。也许对科研人员有点用处,有点启发,有点参考价值。 我们将数据加工处理,经过信息分析,获得情报,与农民兄弟姐妹的这种工作方法差不多。
个人分类: 我的日记|2506 次阅读|8 个评论
节日怎么过
热度 1 zchvictory 2011-12-25 15:22
曾有人说过,中国人除了清明节,可以把所有的节日变成“情人节”。 我的工作QQ里N年没有动态了,没有发表过日志,没有变动过QQ说说。16号,我们班一位同学留言说:“您的空间要有些生气才有节日的氛围呢,是吧?”,我看到一愣,节日,什么节日?哦,圣诞、元旦、腊八、春节…,是啊,节日来临,我似乎没有什么感觉。过惯了吧?节日和平时有什么区别吗?平时不是过节吗?也许真的不是! 昨天平安夜,LD下班,我硬拉着到我们附近最大的超市,底气实足的说:今天,吃的喝的,你随便拿,我管饱。LD转了一圈,称了几块小面包,说不饿,这就可以了。天,这就是过节吧。 记得小时候,过年过节确实与平时不同,因为有大鱼大肉,有馓子,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很难得吃上。可儿子这一代就不同了,因为平时吃的没有短缺过,并且我们隔几天会一家去下馆子。所以每次我出差回来,一说带吃的,儿子就没有兴趣。因此,我说去超市,儿子的反应就是:不去,太累了!于是丢在家里看电视。那节日怎么过呢?玩?!平时也不少玩,隋唐植物园、洛浦公园、王城广场,没少去,也没少玩。仅今年,我们就一起出去了三次。 节日怎么过,我也不知道。
个人分类: 博文自乐|2775 次阅读|2 个评论
减肥日记三十一
热度 2 gl6866 2011-12-24 10:27
上文书说到,我能够连续在泳池中游上二个半小时。但又能怎么样呢?并不感觉累和有什么健身的感觉。不行,肯定是我的方式方法有问题。蛙泳的确是个最基本但又是最困难的游泳方式。其特点就是可以让人持久地游下去。那些抢险救灾,武装泅渡用的都是蛙泳。可是作为健身,似乎蛙泳就差点儿劲了。要改换姿势,用其他运动量大些的姿势游。 四种标准的游泳的姿势中,只有蝶泳是从蛙泳演变而来。另外二种先不去管它了。蝶泳是这四种姿势中用力最大的。而且是那种爆发力,所以国际泳联的蝶泳也只有二百米的项目。我在小的时候会点儿蝶泳,那是在海里。由于风浪大,所以也蝶不起几个来。这次到了泳池中,没有风浪了,可以试试。还行,我竟然能慢慢地蝶出25米的距离。蝶泳真给力,一趟下来要休息半天时间。看来还是找对了方式了。 不过蝶泳也是不大好练的一种姿势,尤其是蝶泳腿的运动。对于游好蝶泳至关重要。练习蝶泳腿也不容易。需要费很大的力气。我通过这几天的尝试,发现在练习蝶泳腿的同时,对我腰腹部的锻炼非常有益。其他的部位都还次之,我健身减肥关键就是把腹部的赘肉减下去,而我终于找到了一种比较好的且不易受伤的方式达到此目的。至于蝶泳的姿势是否好看,那就另当别论,不是运动员,又不参加比赛,能健身减肥就是目的。
2790 次阅读|2 个评论
托起明天的太阳-------第一次上讲台
热度 1 lindentian 2011-12-19 20:37
92年师专毕业,走上了盼望已久的教师岗位,孩时的梦终于实现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让我这初入茅楼的年轻老师讲,自己还真的是有点紧张。尤其是看到那一张张天真、可爱、稚嫩、无暇的笑脸。我无数次的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孩子们感受到历史的动听,让孩子们在学习历史中感受到快乐和兴趣,同时,让他们永远记住中华民族所受的屈辱和无数儿女顽强的拼搏精神。 当讲完课后,问学生有何疑问时,一位同学忍不住的说:“老师,您讲的真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也是我最大的愿望。 到现在,永远记着哪位同学给我的鼓励和赞叹时哪张可爱的笑脸。 94年评上了新青年优秀教师,更使我有信心做好教师,为托起明天的太阳而努力工作!!
个人分类: 工作趣事|2744 次阅读|4 个评论
对王铮论文“饶毅先生应该冷静了及失恋哲学”的反驳
热度 5 xuehuazhao 2011-12-11 20:38
饶先生是从美国回来的,美国最大的特点是民主制度。。。。但是院士制度却是一种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一种参与者的大众选择,既然是大众选择就要让参与的大众理解,在这里就是参与投票的院士理解 : 院士是大众的选择,科学院能是大众的选择吗,这是学术研究,是真正的科学,能说我喜欢,不对的就对吗,论文的质量就是能反映学术水平的高低,你看不懂,难道你就能说,它质量差吗?真是一派胡言。 所以我劝过饶毅先生把自己的成果以较为科普的形式公布出来。 : 饶先生的文章用科普公布出来,为何其它参选院士的就不要求科普公布呢,难道其它院士的成果,大众都能看懂吗?只会出下流点子。 你说施一公落选是“逆向淘汰”,其实“逆向淘汰”是民主社会为了稳定必然的选择。中国是这样,国际上也是这样。二战胜利了,英国选民投票选择自己的首相,丘吉尔携二战胜利之功,以为一定能当首相,结果英国选民选择了别人。英国采取了逆向淘汰。丘吉尔接受了。 : 请问你真的了解历史吗?丘吉尔未当选首相的原因你知道吗?不知道就别乱找原因,这是哪跟那它,瞎找例子,真是一派胡言。 有人不服气,说院士是选举科学成果呀。你知道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吧,用他的“相对论”提名他获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没有通过,不是评审委员水平低,逆向淘汰,而是科学发展也需要稳健路线。。。。大众选择稳健,这是一个进化结果。 : 你了解爱因斯坦,真正不能依靠相对获奖的原因,就在这是胡说八道,是因“需要稳健路线吗”? 有的人吃了几颗洋面包就硬说是中华文化导致所谓“逆向选择”,是学识浅薄的表现。 : 你了解饶先生的逆向选择的含义了吗,你自己不理解,别将你理解的另外一个意义的“逆向选择”加到饿先生头上,看懂了再说。 我劝饶先生冷静,一个人搞科学,是一种本能追求,不是功名追求。 : 你一个人搞一次试试,国家每年出哪么多钱让人搞,搞不出东西的分钱,搞不出东西,就叫一个人搞科学,是一种本能追求,不是功名追求呀,不发你工资,你自己搞点东西去,说的简直是廖论。 有些海龟,看到院士的福利和某些不足,抱着“和尚摸得我为什么摸不得”的阿Q心理,回国的目的就是为了抢院士,实际上是自寻烦恼。 : 你别以小人之心测君子之腹,行不行,你这种人永远不会有人类、祖国的概念,只看到院士的福利,人家不回国在外面比国内待遇还高呢,人家回家还是为福利吗? 你就这眼界,根本就不配发这文章,评价别人,特别是各方面都比你高的人,因为你的思想根本达不到哪个高度,所以你也想不到人家的思想,就自以为是的写。 还有很多,就不再写了,总之一句话,这篇博文,写的什么也不是,无思想,无论据,一派胡言乱语。 ------------------------一个普通国内的学生读后的感言
2803 次阅读|6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1: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