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科学网 标签 人物 相关日志

tag 标签: 人物

相关日志

致敬:伊丽莎白·史密斯(Elizabeth Smith)
热度 1 d289390715 2020-7-13 18:47
伊丽莎白 ·史密斯女士,礼仪博士学位,掌握多种语言,并具有教育学背景,现任珀斯圣公会教区( Anglican Diocese of Perth )高级传教士( Senior Mission Priest ), 2020 年入选澳大利亚女王生日荣耀名单( the Queen ’ s Birthday 2020 Honours List )。 尽管伊丽莎白从事的是宗教性的工作,但她从不强迫别人去学习宗教或利用其身份来推广宗教。生活中,她是极其乐观、开朗、乐于助人的人,长期义务辅导科廷大学卡尔古利校区国际学生的英语。特别是对于中国留学人员而言,伊丽莎白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友好,其人格魅力深深的影响了很多人。 就我个人而言,伊丽莎白能够入选女王生日荣耀名单,不在于其杰出的宗教和礼仪语言工作,而在于她是这么优秀、友好的一个人,人性的光芒在伊丽莎白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以至于我发自内心的把伊丽莎白作为我人生的楷模。 以下只是几件和伊丽莎白一起经历的美好往事,愿用这些琐碎、细小的往事,记录这样一个鲜活的、美好的生命。 感谢有你,让我发觉人生还可以如此不同! 附:伊丽莎白获奖报道: https://www.eternitynews.com.au/australia/meet-the-ordinary-aussies-honoured-by-the-queen/ 初识伊丽莎白 说来惭愧,本来我可以通过英语学习认识伊丽莎白,但是因为自认为自己英语还可以、不需要参加英语辅导。于是,尽管每周伊丽莎白都来学校义务辅导英语,自始至终我都没有参加过一次她的英语辅导。 刚到澳大利亚,生活存在诸多不适应,特别是饮食和物价方面,中澳饮食存在明显差异,而汇率问题又导致物价很贵,以至于刚开始的生活一直都是胡萝卜、土豆、西葫芦的生活。 终于有一天,某位友人说这周末教会有免费披萨,要不我们去蹭披萨吧。 本来对于这种行为我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因为自己去过 St John's Anglican Church 的外面,一直没机会进教堂内部看看。作为摄影爱好者,想借着这次机会进去看看也不错。于是,就半遮半掩的答应了友人。 到了披萨活动那天,我们还提前几分钟到达教堂。 进入教堂以后,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恢弘,甚至还没有外面看上去那么壮观。 但当夕阳的一些光线透过玻璃窗照进教堂时,瞬间被玻璃上色彩斑斓的颜色给吸引了。 因为伊丽莎白是这次活动和这个教堂的主要负责人,我试探性的问了一下: “我能在里面拍照吗?”之所以会产生这种问题,是因为在中国的时候进入佛寺或道观,这帮宗教人士一般很忌讳在大殿之内拍摄。 没想到,伊丽莎白对我笑了笑,说道: “ Yes, you can take any pic as you want ”。笑容洋溢在伊丽莎白脸上,是那么真诚、开朗。 我确信她是认真的。 于是,按下了快门,记录了那一天教堂窗户上的特殊光线。 我承认,参加这次活动有一部分原因是奔着披萨来的。 本以为会被嫌弃或被特殊的眼神对待,但真的到了吃披萨环节,大人、孩子都非常友好,丝毫没有表现出 “你这个蹭吃蹭喝的”这种神态。 通过这次蹭吃活动,似乎我也部分理解了为啥传教士或教堂对一部分人有吸引力,甚至是教堂和中国传统佛寺、道观的区别。这种区别大抵就在于,尽管你是来蹭吃蹭喝的,但没有人让你觉得很难堪。 你来了就好,你可以不接受宗教,你可以不跟着说 “ Amen ”,你就做你自己就好了。 这种平等的对待,对人的尊重,大抵能触动很多人的心灵吧。 时至今日,我依然不相信任何宗教,但伊丽莎白那一天的微笑和爽朗,我至今记忆犹新。 伊丽莎白:圣诞节,来我家一起过吧! 第二次接触伊丽莎白,是在圣诞节。 友人一直撺掇我:圣诞节我们一起去伊丽莎白家过吧,她邀请我们一起去的! 刚开始我是拒绝的,去伊丽莎白家很远,而且还要每个人做一个菜来分享,我是懒得折腾的。有时间做一顿饭能吃两三天,微波炉热一下就好了。如果分享给别人,就要使出我的洪荒之力来保证饭菜的味道,至少需要半天的时间。而且最关键是的,我的厨艺一直是波动型的,味道好坏根本不知道。万一忙活了一下午,结果全完了,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 不行,我不去,要去你去! 但距离圣诞节的日子越来越近,国外的圣诞氛围也越来越浓厚。后来友人又说我不做菜也可以。经不过几番劝说,最终还是同意去了。 圣诞节当天,伊丽莎白专门开车来学校接我们,一直接我们到她家。她还给每个人准备了一个杯子,杯子上印刷着澳洲特有的动物或植物。 去之前,我和 W 买了点 ginger beer ,名字叫 beer ,实际上就是一种软饮料,在超市就可以买到,也不贵。 下午到了伊丽莎白家的时候,她告诉我们下次千万不要给她带饮料,因为她家里还有好多。然后她带着我们参观了她的家,包括书房和院子。我看了几本关于植物的书,就问了一下能够借阅,伊丽莎白非常爽快的答应了。两本书本来准备看 2 周就还给她,结果一直没看完,看了很久。后来跟她谈起晚一点归还的时候,伊丽莎白说我可以一直看下去,直到我看完为止。 圣诞节的晚餐比较简单,每个人分享了一点自己的食物,一杯饮料,大家一起装点了圣诞树,当圣诞树亮起来的时候,心里一个声音在回荡:哦,这就是国外的圣诞节! 结束晚餐以后,本来想着帮伊丽莎白刷洗餐具,结果她说不用。 再一次,她开车把我们送回了住所。 期间还要坚持把我送到我住的地方,我坚持说送到学校就行了,学校距离住所很近。但伊丽莎白还是想把我送回具体住的位置。 那份热情,是真的! 伊丽莎白:一起去认识植物吧! 澳洲的季节和国内相反,国内是冬天,澳洲是夏天。 卡尔古利的夏天,堪称炼狱! 2019~2020 年之间的那个夏天,最高气温飙升到 42 ℃。 我跟友人开玩笑 :I ’ m not straight, I ’ m not gay, but I ’ m soft in the summer of Kal. 我不是直的,我也不是弯的,我在卡尔古利的夏天是软的! 走在路上,早晨还不到 8 点气温就已经飙升到 30 ℃以上,你可以想象一下,连续三四个月不下雨,再加上这种高温,会多么煎熬。 有一天,伊丽莎白倡议我们一起去野外认识澳洲植物。 对于这个邀请,我是没办法拒绝的,谁让我是一个植物狂热分子呢。 而且目的地的公园距离学校接近 5 公里,往返就是 10 多公里,这么炎热的天气我是不想走过去的。 于是,很爽快的答应了这次行程。 一如往昔,伊丽莎白按时来到指定地点接我们,并带着我们到了公园。 经过她家的时候才知道,最近有个刚到卡尔古利打工的小伙子借宿在她家,她就这么友好的答应了! 到了公园,伊丽莎白还为大家准备了防苍蝇的网帽,非常实用! 这里真的要提一句,卡尔古利这么干旱、炎热的地方,夏天苍蝇超级多!而且就跟没见过人一样,见到了人就疯狂的往你头上扑,非常的烦人。夏天一定要做好防苍蝇的准备。 在公园里,伊丽莎白为我们讲解了多种植物,并揉碎桉树的叶子让我们闻一闻特有的味道,还告诉我们有些看起来是叶子的部位其实并不是叶子,有些植物还区分雌雄。 在公园的短暂访问之后,她开着车带我们到了她家,享用她早已准备好的三明治。 生活虽然简单,但也弥足珍贵。特别是对于喜欢植物的我而言,能更近距离的了解植物,实在是三生有幸! 伊丽莎白:我们去野餐吧, 200公里以外! 2020 年 1 月,国内疫情爆发,紧接着全球多个地方都进入了防疫时代。 澳洲的疫情有些晚, 2 月、 3 月份的时候,各种政策才开始执行。 到我们去野餐的日子,已经是 6 月了。这时候,西澳的疫情已经基本控制住了。 友人第一次邀请我去参加野餐的时候,我依照一贯高冷的作风果断拒绝了。 谁知道,伊丽莎白又在 Facebook 上锲而不舍的给我发出邀请,这里,请允许我引用我们的对话(请忽略我的部分语法、拼写错误)。 伊丽莎白说道: “ Good morning, DU, I hope you are OK. On Monday (the 1st of June) it is a public holiday in Western Australia. I am planning a picnic in the bush, and I would like to invite you. It is at Karalee Rocks, about 2 hours west of Perth. X is coming, as well as Ketty. And another WASM visitor, Rasoul. I have a spare seat in my car and I would like to offer it to you if you would like to come out for some sunshine and fresh air. I will supply everything needed for the picnic. All you need to bring is yourself and your camera, and wear warm clothes and solid shoes or boots. I do hope you can come out! I am very sorry that we have not been able to show you more of Western Australia in the past few months . But now we are free to go out, I hope you can come with us. Please reply and let me know if you would like to come with us. We will leave at 9.00am and come back home by 5.00pm. Best wishes from Elizabeth ”。 然后就到了野餐那天,我直接引述我当天的微薄吧: 今天是 Western Australia Day ,每年六月第一个周一,属于 WA 的公共假期。 上午伊丽莎白开车带着我们到了将近 200 公里外的 Karalee Rocks 野餐。 附近住了一家人, Peter 和他的老伴 Anna, Peter 老爷爷是非常不喜欢人多的人,所以他们家 …… 就是传说的方圆百里只有一家人这种,老爷子 70 多了,老太太 60 多了,但身体非常好。因为疫情影响,一位法国背包客被困住了,已经在他们家住了三个月,难以想象,这种对陌生人的信任、友好会发生在中国,即便是我自己,对陌生人可能信任也达不到这种程度。所以你看,老爷爷不喜欢人多,但有人 需要帮助 的时候, 他 毫不吝啬。昨天是法国小伙 Justin 的生日,因为方圆百里只有他们一家,今天伊丽莎白特意给小伙子带了一个蛋糕 ~ 伊丽莎白还准备了所有的野餐用具,实在是太 nice 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只是希望我们能感受到西澳的美好。如果中国的旅游景区都有这种态度,何愁留不住人呢。 老爷爷给我们煮了茶水、做了特色的食品、吃了烧烤 …… 真的是非常开心的一天! 老爷爷家的店叫 Koora Retreat ,如果你从珀斯到卡尔古利,可以去支持一下两位非常 nice 的老人。因为近年来两位已经高龄了,所以以前的餐饮服务 现在 可能需要自己下厨。但 他们的 人依然非常 nice 。 但愿 Peter 和 Anna 的身体可以一直健康下去,也期待未来有机会我能再来澳洲的时候,回馈两位的善意。 ps. 老爷爷特别可爱,他们家附近这个水库早晨可以看到很多鸟、袋鼠甚至是鸵鸟,当然,也有可能有蛇。怕我们不信有袋鼠,老爷子从一个盒子里拿出了袋鼠屎,哈哈哈哈。还给我们参观了那个生长特别慢的树。 总之,是非常开心的一天。 在澳洲,真的体验到了人间至善! 后记:伊丽莎白图啥?当天驱车接近 400 公里,分文不取,只为了我们能更多的感受到澳洲的美好!人性之光辉,如此足矣! 荣耀与再见 离开卡尔古利之前最后一次见到伊丽莎白,恰好是野餐结束后的一周。 当天从 Facebook 上看到新闻,伊丽莎白成功入选 2020 年澳洲女王生日荣耀名单,这个名单当年只有 933 人入选!我的第一感觉是,我不知道别人是否足够优秀,但我知道伊丽莎白绝对担当得起这个荣誉! 于是,想给伊丽莎白一个惊喜。 首先在 Facebook 上祝贺了她,然后约了她下午在学校见面。 见面之前,我专门去了附近的花店。 超市里一束花大概是 15~20 澳元,人民币 70~100 元左右,不贵。 但超市的花太简单的,不够庄重,花店的会显得更加正式。 于是乎,花了 80 澳元买了一束花,专程写了一张祝贺的小卡片。 下午见到伊丽莎白的时候,她看到我送给她的花。非常感动,并告诉我这是她今天收到的第一束花。 听到这里,我心里竟有些伤感。 一个这么 helpful 的人,在荣获这样的荣耀的时候,也许朋友们有很多祝贺的话,但竟然没人搞一些实物性的祝贺。想想这束花用了我将近 400 元人民币,但我能作为第一个给她祝贺鲜花的人,我觉得很开心。不在于这束花有多贵重,不在于我们只是偶尔的见过几次,而在于我愿意发自内心的敬重这样一个人,愿意分享她的快乐,也愿意用自己小小的举动,带给她一些惊喜。 伊丽莎白接过鲜花,和我合影留念。然后,继续去给国际生辅导英语。而我一如往昔的不会参加这种辅导。 那一次会面,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 她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好多话,不需要说出来。 用一个小小的举动表达,有时候要远胜过万语千言。 感谢在卡尔古利,我能遇到你,伊丽莎白。 你的人格魅力,必将对我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也将带着你的人格光辉,把这份美好传递给更多人。 这份友善、帮助、乐观、无私,是我见过的最美好的风景! 祝您一切安好,有缘再见,伊丽莎白!
个人分类: 个人生活纪事|4855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与历史:大人物、小人物
热度 3 Einstein 2020-6-18 16:45
今天上午10:00-11:30,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主办,笔者利用其在线平台,直播了一段科普书目的分享节目,题目叫:科学与历史:大人物、小人物。按照主办方的要求,要在1个小时内给听众/观众分享6本科普书,然后有半个小时的互动。 之所以命名这个题目,觉得以“人物”为线索或脉络谈科普书比较合适,另外受几年前一本书《站在巨人与矮子肩上:爱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的影响,干脆就起了“大人物、小人物”这样的名字,一方面大科学家自然是从小人物起家的,经过个人的奋斗及机遇的垂青,成长为大人物,另一方面一些小人物会影响大人物,甚至会改变大人物的命运。故这些大大小小的人物贯穿了科学史。 这便是录制节目的一个出发点。下面按照顺序,简要介绍下我选的6本科普书。 1、《发现天王星——开创现代天文学的赫歇尔兄妹》 1859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了一本《谈天》,作者是英国的侯失勒,也就是英文的(约翰)赫歇尔——John Herschel。这位赫歇尔正是该书主人公(威廉)赫歇尔的儿子和卡罗琳的侄儿。 威廉-赫歇尔兄妹生于音乐家庭,后来从德国搬迁到英国,在那里仍在乐队工作,业余爱上了天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即使他后来成了职业的天文学家,收入也不如在乐队,但兄妹二人矢志于此。威廉最大的贡献有三:发现了天王星、基于观测数据初步认识了银河系的结构、发现了红外辐射。卡罗琳早年做哥哥的助手,后来独立发现了8颗彗星和一些星云。1828年,卡罗琳获得了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为了天文事业,威廉50岁才成家,而卡罗琳终身未嫁——活了98岁! 2、《世界上最强大的思想:蒸汽机、产业革命和创新的故事》 该书我过去曾写过一篇短的书评(记得发布过,一时找不到了,有兴趣者可参考《今日科苑》2017年第4期)。我这次主要谈了瓦特前后的几个人,包括纽可门、博尔顿、威尔金斯等。这本书与技术史相关,但视野要宽恢宏得多,对技术创新的若干要素分析得很到位,专利制度、技术发明、资本投入等等。不再赘述。 3、《法拉第和皇家研究院》 我认为,法拉第是一流科学家中励志的典型或第一人选!在他身上,闪耀着对知识纯粹、持久追求的光芒,对机遇的把握,对荣耀的谦卑,在受限于自己固有缺陷的同时,他拥有超凡的想象力,创造了力线那样的概念拓展其思维。还有,他的科普(讲座+作品)激励了无数少年儿童投身于科学事业。他的《蜡烛燃烧的化学史》,我在不同场合推荐了多次,是真正一流科学家一流的科普作品。 我主要谈了伦福德伯爵、戴维与法拉第,特别是后两者的关系。即使在后来两人关系发生微妙变化后,法拉第依然写道: 在我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之后,在科学交往方面我和汉弗莱爵士(即戴维)的关系与以前截然不同了。但是,每当我不揣冒昧遵循他开拓的道路前进时,我总是对他深怀敬意,并对他的才能钦佩不已。 4、《爱因斯坦也犯错:天才的一生》 这是新近出版的一本译作,就是一本体量不大的爱因斯坦传记,普及型的,没有派斯那本晦涩、庞大,也没有艾萨克森那本丰厚。 我主要提了爱因斯坦与格罗斯曼、米列娃、爱丁顿、玻尔几个人的关系。由于爱因斯坦的传记或相关读物太多了,这本书并没有发现一些令我觉得新鲜的史料,中规中矩吧。数日前我就该书写了一简短书评,随后置于博客。 5、《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吴健雄》 这是台湾科学记者江才健先生的作品,我拥有的这本还是签名本——他2008年在国科图一楼做了一次讲座(大概谈科学文化),我带书找他签名的。 我谈了她与胡适、顾静薇/徽、袁家骝、杨振宁、李政道几个人。之前曾读过李政道先生回忆、总结吴健雄先生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这次再翻阅吴传,在封底的推荐人上,有杨、丁肇中、李远哲,唯独没有李。我想大致是因为江先生后来写了杨传(很早可能已经筹划),李有些不满。总之,很微妙。无论如何,杨、李对吴都非常钦佩,毫无私怨。(录制中,并没提上述微妙关系,仅是这里提下) 6、《独具一戈:戈革纪念文集》 戈革先生真是神人一个!余生也晚,遗憾未曾见过。他是物理学史家,一辈子主攻玻尔,以一己之力翻译了十二卷玻尔文集,试问世间能有几人有此毅力和学识!可惜他的名字几乎要被科学史界忘掉了,幸运的是,他的几位学生2018年为其编了一本集子,主要是学生和朋友的回忆文章,从而使其事迹得以流传。我收藏有一本戈先生的《史情室文帚》,嬉笑怒骂、抨击无耻之徒,读来酣畅淋漓!有时觉得他满腹牢骚,但又发泄得可爱,并不觉得他睚眦必报。现在一些“文人学者”,哪里能有戈先生一丝的傲骨与才气。我收藏《文帚》的扉页上,有他的题诗一首,前两句便是: 行遍人间独木桥,阳关大道最无聊 。戈先生正是如此,孤寂地行进在他的精神世界中,身影孤傲、行迹辽远。我等小儿如何望其项背!
个人分类: 科学随笔|5653 次阅读|6 个评论
南京江南贡院
Mech 2020-6-2 22:56
现在建筑意义上的江南贡院,只是沿着秦淮河北岸的狭长院落,属于南京科举博物馆的一部分。历史上的江南贡院,包括整个科举博物馆及其周边区域。 江南贡院的历史漫长又复杂。南京的贡院起源于 1168 年 ( 宋乾道四年 ) 的建康府贡院, 1421 年 ( 明永乐十九年 ) 开始建造江南贡院。明代鼎盛的标志或许是 1534 年 ( 嘉靖十三年 ) 建成明远楼,离秦淮河较远,不在现在的贡院之内。清代江南贡院继续扩建。特别是长毛之乱之后,同治年间在封疆大吏曾国藩李鸿章等努力下,江南贡院规模成为全国之最。 1873 年 ( 同治十二年 ) ,考试号舍有两万多间。 1905 年 ( 光绪三十一年 ) 停科举,随后贡院大部分建筑被拆除。现在江南贡院内的魁星阁始建于乾隆年间,屡建屡毁,原貌似不可考。现存的建筑可能是八十年代所建,不是很确定。“江南贡院”四个大字,不知是何人题写。 贡院内三座全身雕像,分别是郑板桥、吴敬梓和吴承恩。郑板桥三十九岁在江南贡院中举,四十三岁中进士。吴敬梓十八岁中秀才后到江南贡院应试,住秦淮水亭,屡试不中,后来写了《儒林外史》。吴承恩二十六岁到江南贡院乡试,随后多次落第,最终也没有中举,四十二岁被保送国子监就读,后来写了《西游记》。《儒林外史》和《西游记》都是乡试落榜生所写。出口处有唐伯虎雕塑,他十六岁时考秀才名列榜首,二十九岁在南京贡院乡试再次第一,故称“解元”,两年后在北京参加会试因弊案而入狱。后来就无意仕进,长于诗书画。
个人分类: 风光过眼|49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关于对三体中程心与罗辑对错的讨论及相关的历史评价问题
PhilosopherZ 2019-10-24 14:50
这篇文章是我专门写来回应“《三体》中哪段话让你拍案叫绝?”回答的中评论的,并且这个问题可以涉及到我们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等问题,值得阐述。 原回答链接,回答就是下面一段话: 快看,那艘船怎么加速那么快?!”一个女人尖叫道。 “哦,天啊,里面的人会被压成肉膜的。”一个男人说。 然后出现了另一个男人的声音:“你们这些白痴,那样的加速飞船也会被压扁!可它没有,那不是聚变发动机,那是空间曲率驱动!” 曲率引擎?!光速飞船?!光速飞船!” “看来传闻是真的了,他们自己在秘密建造光速飞船,自己逃跑……” “啊呀呀呀呀!啊!!啊!!!”这是第一个女人的声音。 “前面的,拦截它!撞死它!!” 又是那个女人的声音,“啊!他们能达到逃逸速度,他们能逃掉!他们能活!!啊啊啊!!我要光速飞船!拦住它呀!掐死里面的!!” 主要争论集中某位网友在下面的评论 网友A: 这个女人虽然表现出来的是人性的扭曲黑暗,但是其实她自己也不清楚她的咒骂恰恰是正义的,那艘飞船上是程心这个畜生……… 如果人类里有那怕一个人该死,那也是程心,虽然看上去这个女人是在展示人类的劣根性,但实际上任何一个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把程心千刀万剐的行为都是正义而且大快人心的 B@A: 根据唯物史观,不是英雄创造历史而是群众创造历史。 A@B: 二战爆发是历史的必然,但这不能改变希特勒的可恨 我@A: 她的骂应该不是正义的,她不知道是程心,她的骂是基于这个前提的:不管里面坐着的是任何人,她都想掐死他。如果她想掐死她都原因是她认为该飞船应该带更多人走或者以更合理的方式使用而不应该有任何人有特权来享受这样的飞船,那她可能是正义的。但聪书中推断,她不应该是这个意思。显然是因为自己不能坐而有人能坐,嫉妒之类的。 再者,程心有错,但并不是说她一个人的错,是人类的错,因为我们设想那时候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个平行宇宙,我们在这所有宇宙中遍历选取地球上的所有人作为执剑人,最后的情况有多少人能做出和程心一样的来?又有多少人能做出罗辑或维德那样的事来?我想应该有大比例是和程心一样。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觉得她是那么的该死呢? 大刘被大学生采访时被问到了关于大家对程心不满意的看法,他说的是事实上把任何人放到那个位置上,大多数人都会做出那样的选择。 所以我们问题,其实是如何能够从茫茫人海中选出真正带领人类走向胜利的人,我们如何保证我们选出的人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不能,那还会有张心,李心,选一万个人,也是一万个某心。在下一点拙见,希望大家友善交流,批评指正。 A@我: 那个女人不知道飞船里是程心恰恰是小说戏剧性的体现,程心该死,所以别人再怎么恶意的诅咒它,都是它罪有应得,没什么不好的。至于第二点,我像复读机一样说了许多遍,希特勒的罪行也不是他一个人,二战的爆发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这不能洗脱他的深重罪孽。选举制度有不完美的一面,人类绝大多数情况下未必能通过选举找出最合适的领导人,张心、李心的出现无法避免,我们只能像吊丝墨索里尼、逼死希特勒那样处决掉每一个对人类犯下深重罪孽的个体,并把它们挂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供后人唾弃,才能一定程度上引以为鉴,让后人明白程心之流的丑陋嘴脸 我@A 第一点,其实我想说的是骂别人该死的那人也不对,不是关注程心,她是以利己为目的的骂人,而不是处于对广大民众着想的去骂。程心有没有罪和她骂不骂没太大的关系,她做了错事,别人不骂,她也罪有应得。而骂别人的那人明显是嫉妒之类的情绪,她骂的是除了它自己外任何能够坐上飞船的人,她不在乎是不是程心,不能因为程心有罪就说她骂人没什么,她骂人是含有别的目的的。我以达到某种利己的目的去骂一个确实该骂的人,从外在行为上看,她确实没问题,但从其动机来看,举个例子,这和有人不遗余力地骂一个插队的人从而达到他自己能够更快下车的目的有某些类似之处,插队的人,但她骂不是因为她为大家着想,说让大家能够快点下,其实这还算好的,她真正的想法是为什么我不能插队,我倾向于那位骂程心该死的人是这种心态。 A@我 她确实是你说的第二种形态,但是艺术性就在于恰好程心该死,所以产生了一种滑稽的感觉。 所以他这那一点说骂人的是正义的并不正确。 针对第二点,关于程心的 我@A: 程心和希特勒是有区别的:1 程心出发点应该几乎都是好的,而希特勒出发点不一定是好的,程心想要的是拯救人类,而希特勒不一定。即使希特勒以为自己是在拯救人类,那有下面第二点;2 我说了,把大多数人放到那个位置上很可能也是做出那样都选择,所以她的行为是与大部分人的行为符合的。而希特勒的行为遭到除了一些人外全世界的人的反对,他行为不符合绝大多数人。(说个题外话,我还在想如果把任何人放到希特勒的位置上,会成为下一个希特勒吗?我倾向于不会,这点没有太多较强说服力的说法) 程心在那个位置上无从判断自己所做是否正确,我们从上帝视角看她做错了,问题是任何上去,绝大部分人都会做错啊。这些做错的人只能以当时能够达到的条件做出最有利于当时人类的行为来。如果希特勒也是这样认为的,认为他为了人类,做的都是当时最正确的,但利用第二点可以区别他们俩,程心的行为如果遭到全世界的反对,那程心错了,如果没有,程心可能没错,注意这也只能是可能,这里的没错是说当时条件下的没错,从后来看,她当然错了。这其实就像牛顿经典物理学,现在说牛顿错了,问题是当时条件下他是对的啊。我们不站在历史的终极视角上说牛顿错了,问题是他做出了当时条件下能够做出的最好的结论。我们不能强行要求他做出超越他当时条件的结论啊。我们只能说他当时是对的,现在看来是错的。我觉得对程心来说,她当时做的客气点说没太大错,现在看来错了。你说的批评这些人,我觉得适当批评一下也行,有利于我们引以为鉴。 而反观做出正确行为的罗辑,他倒是都做对了,但是这个大众对其的反应真的是值得思考。把他当做神,把他当做骗子等等,问题是如果我们处于当时条件下,很可能大多数人还可能会去骂罗辑(事实上小说里大多数人骂他骗子,要求审判罗辑),审判罗辑,然而他做对了。 当时看来做错了,但事后看来他做对了,当时的人们要骂他,后来的人们崇敬他;当时可能做对了,但事后看来做错了,后来的人们又要骂她。 所以,我们能做到的是对于罗辑,我们说他在那个条件下(当时的人们说他骗子等之类的)做出了那样的功绩,现在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是英雄,但我们也不能说当时的人们错了,他们真的以为罗辑是错的,是该审判的。对于程心,我们说她在当时条件做的可能没错,但事后看来是错了。(注意,她和希特勒不同,希特勒在当时和后来看来,都是错的) 我们应该做的是避免出现程心这样的人,但这何其难啊?几乎做不到。所以我同意你说的后面那个,适当批评批评还是可以的。这其实有一个根本性的矛盾,当时的条件下怎么能做出超越时代的选择?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区分一些人,明明可以做出当时正确后来也正确的结论,却故意做出当时看来正确后世看来错误的结论以达到不可告人的或其他的目的,这就是大奸似忠的人,这是第一种,第二种是在当时条件下能做出正确结论却故意做出当时和后世都认为错误的行为,这是明目张胆的奸臣一般的人物,应该唾弃; 第三种是,做了当时条件下能做出正确的,后世看来是错误的行为的人,不过他真的是表里如一的去做的,做了当时条件下能允许的大部分人会做的的行为。注意第一种和第三种人区别,这两种人容易混淆。第一种故意做出当时正确事实上后来认为是错误的行为,因为他不管后来人的死活,只顾当时他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假如程心其实是罗辑那样的人,但否决光速飞船,其实她是想秘密让制造最后自己逃脱太阳系二维化,让后世的人(事实上后世没人了😂,或者换个,比如有的古代帝王故意装出一副某种面孔,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故意放纵某人,其实想办他)以为她做了当时是正确是事,那她其心何其歹毒,比希特勒都可怕,有可能吃成为以后明目张胆的希特勒,这类人值得大大惩戒,那她应该被大批特批。而程心是第三种不是第一种。 我们能做的是通过发展来提高整体国民科学文化等素质水平和信息传播的能力,尽量做到让在当时条件下能够做出看起来错误但后来证明正确的人在当时不被骂,在当时做出正确行为但后世看来错误的人能够得到正确评价。 最后一段稍有修改。
36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万物之中,梦想至美:致敬默默奋斗的人
热度 1 yanmeibaxia999 2019-10-11 18:49
1. 健康是我们的共同心愿 一次次的疾痛让我们慢慢意识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在我们最喜欢的祝福中,身体健康一定是其中一项。 但你真的以为,你的健康只由自己掌控吗? 新中国建立70年来,全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你知道这背后凝聚了哪些人的默默奉献吗? 中国每年超过230万人死于癌症,无数患者和家庭深受癌症之苦。 但很多人不知道有的癌症已经可以治愈,更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现在大众接受的癌症疗法几乎都来自国外,而且都很贵。 中国追梦人从“以毒攻毒”和“改邪归正”的理念出发,也创造了一个抗癌神药!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很多默默奋斗的人 2. “砒霜”变成抗癌神药? 1971年,哈尔滨医学院药剂师韩太云下乡巡回医疗,惊喜发现一位民间中医“能治癌症”。有的患者宣称病情缓解。神奇的是, 该中医采用的药方是毒药组合(砒霜、轻粉、蟾酥)。莫非这是传说中的以毒攻毒? 1971年3月,韩太云将“砒霜、轻粉、蟾酥”改制为水针剂,名为“癌灵1号”。通过肌肉注射,它对某些癌症病例有效,但毒性太大,只能遗憾停用。 如何减少毒性呢?药剂师韩太云和医生张亭栋合作继续此研究。张亭栋既学传统中医,又学过现代医学。他们开始利用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分别检验“砒霜、轻粉、蟾酥”的作用。 当时是文革时期,研究条件很差,但医治病人的信念让他们坚持下来。他们发现轻粉和蟾酥都具有较大毒性,而且没有治疗作用。 真正有效成分是砒霜(三氧化二砷)。 由于研究条件简陋,药剂师韩太云在实验中遭受多次化学药品中毒,于1988年英年早逝。一心想救人的张亭栋不惧风险,坚持研究,并把研究对象逐渐集中于白血病。 1973年,张亭栋及其同事在《黑龙江医药》开创性报道 “癌灵1号”治疗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都有部分疗效。随后,他们报道近两年治疗效果:“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其中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 年轻的张亭栋潜心研究 由于白血病的种类很多,加上是中西医混合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药效的判定。随着研究的深入,张亭栋及其同事逐渐了解治疗癌症的作用来自于“砒霜”,而不是其他中药或西药,而且“砒霜”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疗效最佳。 白血病种类很多,“砒霜”究竟对哪种白血病最有效呢? 要想知道真相,就得像 侦探一样步步探索。 1979年,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和《黑龙江医药》报道了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的治疗效果:55病例的缓解率为70%!他指出 “癌灵一号”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并明确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 张亭栋是一位无博士学位、无留学经历、无院士头衔的“三无”医生。科学界讲究出身资历和英文论文,并对中药持有偏见。因此,张亭栋自开创白血病砒霜疗法以后的几十年里,在中国和国际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资源。 张亭栋可能也没有意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一心想的是怎么治好病人。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他治好了不计其数的癌症病人。虽然没有得到认可,但是他感觉很幸福。 幸福源自于奋斗和付出! 致敬为梦想默默坚持奋斗的人! 年老的张亭栋依然一心为病人 3. 皮肤病药能治白血病? 20世纪70年代,就在张亭栋开创白血病砒霜疗法时,上海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医生王振义回到了梦想起航的地方。虽然此前近十年里颠沛流离(文革原因),但他心里始终惦记着白血病的治疗。 最爱的祖母因为伤寒去世,王振义发奋走上医学之路。毕业后他进入瑞金医院,并在朝鲜战争后开始从事血液学研究。1959年起他担任白血病病房主任,为了响应大跃进“多快好省”的号召, 他提出“3年之内攻克白血病”的口号。 当一个个白血病患者在他眼前去世,病人的痛苦以及家属的悲切都深深刺痛了王振义的心。面对失败和现实, 他明白了要想成功不能空有热情,还需要知识的武装。 1978年,50多岁的王振义终于返回临床。出诊和查房之余,他沉浸于图书馆研究白血病的治疗,并努力寻找突破口。但国外白血病研究也没有进展,一筹莫展的他突然有了一个灵感。 既然白血病细胞杀不死,那么让其“改邪归正”可否? 随后王振义便从祖国医学中的“改邪归正”的理念出发,尝试各种办法让白血病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 多年的日夜奋斗,没有任何进展,但他依然在寻找希望。 潜心研究的王振义 1983年,他在文献中发现“13顺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疗效。这或许是一个希望。他在全国寻找“13顺维甲酸”,但当时中国没有药厂能合成。 倒是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一个结构相反的“全反式维甲酸”。它是一种治疗寻常性痤疮、白斑、牛皮癣等皮肤病的药物。用皮肤病药物治疗肿瘤,岂不沦为笑柄? 个人利益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希望,就值得尝试。 和国外研究不同,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下,“急性早幼粒细胞”竟然能够分化成“正常细胞”。可这毕竟只限于细胞和动物实验,在人体中是否有效呢? 1986年,五岁小女孩身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当时出血和感染都非常严重,在转诊到瑞金医院时几乎生命垂危。王振义问孩子妈妈:“是否愿意尝试全反式维甲酸?” 一个没有经过临床上试验的药物用在将死的病人上?王振义的治疗方案遭受了多方的压力。好心之人也劝60多岁并功成名就的他,没必要冒这个险。但他觉得: 哪怕有风险,有希望就应该尝试。 上天不负有心人。服用新药的小女孩奇迹般好了起来,并在一个月后完全缓解,至今活着。 随后,王振义治疗更多的病人,并于1992年报道54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4%!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王振义遍尝失败滋味,最终开创了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成功治愈的新纪元。但在他的办公室里,看不到任何奖状奖章。他在家中挂着一副《清贫的牡丹》的油画。他说, “我们应该把事业看得很重,把名利看得很轻”。 致敬为梦想默默坚持奋斗的人! 年老的王振义张依然一心为病人 4. 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抗癌神药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者,也是一位桃李芬芳的伯乐。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培养了一门三院士的佳话(陈竺、陈赛娟、陈国强)。 陈竺初识王振义时,只有中专学历。独具慧眼的王振义,将这个务实好学的青年收为研究生。同时,严谨细致和无比勤奋的陈赛娟,也深得王振义赏识。 1984年,陈竺和陈赛娟在王振义的推荐下,远赴法国巴黎深造。听闻恩师利用全反式维甲酸治愈了很多癌症病人,陈竺兴奋不已,对陈赛娟说:“ 临床药物的成功,需要得到机理研究的支持,才能具有普遍意义。我们回去和王教授会师 !” 当时在全反式维甲酸普及一段时间后,出现了一个新问题:药物治愈的大部分病人在半年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发。陈赛娟和陈竺夫妻毅然双双把家还,勇敢担当起了这个问题。 陈竺、陈赛娟和王振义在讨论治疗方案 他们调研发现哈尔滨医科大学张亭栋等同仁利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疗效不错,但长期治疗后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复发。他们立即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联用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是否可以克服癌症复发? 一方面,他们利用科学的方法揭示联合靶向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试验提供充分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惊喜发现该联合用药可使90%的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获得治愈。 如果成功有捷径,那条路一定是坚持。 陈竺和陈赛娟兴奋地在向国际同行讲述其发现时,也向世界分享了自1970年代起张亭栋和王振义等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的默默奉献。2014年,该“上海方案”被国际推荐为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治疗方式。 谁说癌症治疗药物都是国外研发的? 经过几代中国追梦人的不懈努力,他们创造了第一个从中国走向世界可以治愈癌症的药物。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由于专利权,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药物每盒两万多,无数患者为此倾家荡产。值得一提的是,王振义和张亭栋他们一心为病人,没有申请药物专利。 这种抗癌药物,中国患者用得上、用得起! 一个矛盾的事实是,大众既谈癌色变,又对癌症研究知之甚少。 即使很多癌症患者被治愈了,但大众依然认为癌症意味着死亡,更不知道癌症治疗的背后凝聚哪些人的努力。 致敬为梦想默默坚持奋斗的人! 陈竺陈赛娟伉俪 在做实验 5. 致敬默默奋斗的你和他 治愈癌症,是人类的梦想。 万物之中,梦想至美。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以上故事的主人公,至今依然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健康中国梦默默攀登。 现在,你还会认为自己的健康只由自己掌控吗?这背后离不开所有健康从业者的默默奉献,也离不开祖国在医疗事业各方面的支持。 其实在每行每业里,都有很多人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新中国成立70年得以迅速强大,既有伟大领袖的引领,更有无数平凡人的默默奋斗。 我们与祖国的关系,正如歌曲所唱:“我和我的祖国,一颗也不能分割。无论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致敬所有为祖国健康事业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在自己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致敬所有为祖国崛起默默奉献的人。 主要参考资料 1. Chen Z,Chen S J. Poisoning the Devil . Cell, 2017, 168(4):556. 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3737840.html 3.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18.aspx?id=1378 4. 三氧化二砷发现权之争. http://news.sciencenet.cn/news/sub18.aspx?id=1378 --------------- 看更多走心故事,请关 注公-众-号【逆瘤而上 】 ---------------
个人分类: 癌症故事|4362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怎样自学成才》
if229 2019-10-8 21:00
《怎样自学成才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研究室青少年工作总部编 北京 : 科学普及出版社, 1982
个人分类: 图情缘|328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自学与成才》
if229 2019-10-8 20:53
图书《自学与成才》 出 版 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年份:1981 年 前言 敢峰向微观世界挑战——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曹南薇 钟锡知 赵国通 扬起风帆,前进——记女研究生徐依协 朱庭谟 孙德全 郭梅尼 林百钢 春光不负有志人——记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任海沧 朱庭谟 孙德全 从青工到副教授——李慰萱发奋自学二十年 杨世运 孙兴盛 史祥鸾 数学新星郑伟安 张自强 新星轨迹——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史丰收成长纪实 倪振良 刘堂江 宝剑锋从磨砺出——记自学成才的大学青年教师王晓星 江汀 书山有路勤为径——杜家吉勤奋自学从初中生到研究生的事迹 赵耒明 范挺 “0”与“1”之间的探索——记计算机迷杨静 陈毛弟 在科学的道路上比翼双飞 苗瑞涛 周道纯 林外树木也成才 彭金安 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记工人工程师曹申伯向科学进军三十年的故事 刘先煌 曾忠锵 敢于让理想飞翔的人——记自学掌握多种外语的苏承宗 孟继华 在艰苦自学的道路上——刘钢自学英语达到大学毕业水平 程度 饱经风雨的强者——记青年工程师周继武自学成长的道路 伍国庆 自学之路宽而广——访商务印书馆青年编辑朱泱 舒展 孙亚明 有志者,事竟成 漫波 从小学生到研究生——记朝鲜族青年郑璟彦 全立芳 把命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初中生熊存瑞自学成为研究生纪事 张忠文 王椰林 红梅初放——女青年朱玲是怎样成为研究生的 唐镐 陈昆珍 胡正德 时代不负有心人——记自学青年奚柳芳 徐颖 破土而出的文坛新秀——多产青年作家叶辛的成长道路  杨建业 路,就在你的脚下 ——访青年女作家竹林 袁亮 只有奋斗,才能看到成功的希望——记船闸自动化设计者邱惠斌 卢昌华 青春发出光和热——记太阳能利用助理工程师陈喜德 金雁 技术攻关的尖兵——记助理工程师刘玉才 黄美荣 他,搏击在无声的世界 蔡之湘 龚惠民 探索西红柿的秘密——记“西红柿状元”雷安军 金雁 巧从虫口夺粮棉的年轻人——记青年治虫土专家朱忠厚叱利群 藤玫飘香变“蜀玫”——记研究玫瑰杂交的金德伟 叱利群 地理学界的一株新苗——记青年女工李晓明自学成才的事迹 李鹏图 范西昆 小草之歌——记自学青年田志祥 谭毅挺 精美的图案从何来?——记美术设计先进工作者王贵景 牛灵江 玫瑰正在开放——青年工人万里自学成才的故事 欧阳佳 为了患者的幸福——记自学成才的中医主治医师徐心仁 董维 朱会伦
个人分类: 图情缘|3774 次阅读|0 个评论
名作过眼:拉斐尔的壁画《雅典学院》
Mech 2019-8-9 10:55
拉斐尔 (Raffaello Sanzio da Urbino, 1483-1520) 是“文艺复兴三杰”中最年轻的一位,专注于绘画。据说为人随和,尤其是对仰慕他的女子,来者不拒,因此艳遇无数。情有独钟于一位面包师的女儿。不过,为仕途计,准备迎娶宗教界上层人士的女儿。在新婚前夜恰是耶稣受难日,带病与所爱女子巫山云雨,结果英年早逝。那个女子进了修道院,而未成婚新娘,不知所终。这个临终故事很有戏剧性,但如此隐秘的事情如何为外人所知,我就弄不清楚了。 拉斐尔的画似乎较为分散。去过的几大博物馆几乎都有,如大都会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和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说“几乎”,是在不列颠博物馆似乎未见。也见于一些更专门的博物馆,如伯格赛博物馆、碧蒂宫和乌菲齐美术馆。他的画总体上欢愉明媚协调对称,有着恬静、安宁和和谐,因此看起来有感官的愉悦。这种风格可能与他快乐的童年与随和的性格相关。缺点或许就是缺乏深度力度。痛苦的天才米开朗基罗认为,拉斐尔的成功是由于勤奋而非才华。 我见过的拉斐尔的油画都比较小巧,而壁画非常宏大。我个人更喜欢宏大场面。本系列博文将陆续贴出梵蒂冈博物馆中几个拉斐尔画室的壁画照片。梵蒂冈博物馆有三个房间与拉斐尔有关,统称为拉斐尔画室。按照通常参观路线,最外面的是君士坦丁厅,然后是埃利奥多罗厅;最里面是签字大厅,教皇的图书馆和私人书房。三个房间的壁画都是拉斐尔及其学生所作。这次只说签字厅的画《雅典学院》,在 1510 到 1511 年间绘制。虚拟地汇集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代表着哲学的繁荣。 画面最中心有两个人似迎面走来,粉衣者为柏拉图,右手指着天左手夹他的《蒂迈欧篇》,据说原型是达芬奇;蓝衣者为亚里士多德右手掌心向下左手持他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原型据说是米开朗基罗。这两种对立的手势也代表着两位哲人的对立思想。这两位也常被人从全图中截出单独使用。认为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肖像,其实是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顺便一提,希腊雅典的新古典主义建筑《 雅典学院 》前的 雕塑 ,两位哲人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更有开创性,而亚里士多德为集大成者。 其余人物也多是哲学史先贤,虽然认不全。左边穿绿袍的是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主人公苏格拉底,转身向左扳手指与人讨论。而他身前着水蓝袍的是同时代的色诺芬,读过他的《回忆苏格拉底》和《 长征记 》。色诺芬左边的紫袍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西尼,他是犬儒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柏拉图哲学上的反对者。再左边身着盔甲的青年是亚历山大大帝,可以算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画面左下方有大胡须在一本厚书上写字者是毕达哥拉斯,哲学家数学家。其后上方头缠白巾探头看者为阿拉伯哲学家阿威罗伊。下方边看边记者为德谟克利特,我印象中这位哲学家要比毕达哥拉斯更早,但不肯定。 靠着柱脚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他是无神论者,其著作似乎已经失传,其思想比较系统地体现在卢克莱修的长诗《物性论》中。稳定性的拉丁词根就出于该长诗 ( 《 稳定性漫谈 》 ) 。 上述三人的前方有一个身着白袍神情严峻的女子是数学家希帕提娅,画图中唯一的女性。她在亚历山大城被基督教暴民杀死分尸并焚烧。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故事,我看过以此为故事背景的电影《城市广场 (Agora , 2009) 》。希帕提娅身前面扭头向后看的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柏拉图对话录中有很长篇的《巴门尼德篇》,我过去看过但没有看懂。再前方坐在地上握笔倚桌思考者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就是他的名言。据说他的脸采用了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小堂顶的壁画《创世纪》中的预言家圣耶利米的形象。 宽阔的石阶中间斜躺着半裸老人为古希腊犬儒学派的代表人物第欧根尼。他平时只穿一身破烂衣服,住在一只桶里。面对亚历山大大帝问他需要什么,他傲然回答,“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 右下方躬著身子面对地上黑板是几何学家欧几里得,周围推测是他的学生。在他身后穿黄袍背对观众手持球体者托勒密,他创立了地心说。他身前手持球体的长须老人是琐罗亚斯德,古波斯国教拜火教之祖。在他们俩右边有个头戴深色圆形软帽的青年正是拉斐尔自己。 上述人物除了拉斐尔都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提到,多数人有专章讲解。这是我过去反复读过的书,现在印象也很模糊了。 画面背景是些高大建筑拱门,据说参照修建中的圣伯多禄大教堂图纸。建筑壁龛上的两尊雕像,左侧手持乐器的为阿波罗,右侧持矛并扶着嵌有美杜莎头颅盾牌的为雅典娜。《 雅典学院 》前高柱上的 雕塑 ,也是这两位大神。 名作过眼:波提切利的古典题材绘画 名作过眼: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1 名作过眼:米开朗基罗的雕塑 2 名作过眼:贝尔尼尼的主要雕塑 名作过眼:卡诺瓦的雕塑 名作过眼:罗丹的雕塑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9236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眼中的盖尔曼,兼谈反思科学
热度 6 aejj 2019-5-27 09:32
昨天听闻盖尔曼先生辞世,一些往事涌上心头。我在本科低年级的时候阴差阳错幸运地到他参与创建的圣菲研究所做研究实习。与盖尔曼有过些交流。当时的我是一个之前没什么科研经历的小毛孩,而盖尔曼这样的大人物是我在初中着迷物理科普书的时候就印象深刻的传说中的名字。当时圣菲研究所成员仅有的几本翻译成中文的书,我在高中时也已经读得如痴如醉。正因如此,我在本科低年级之时就能去之前名字如雷贯耳的地方做研究,见到盖尔曼,对当时的我来说实在是梦一般的感觉。而今天,作为一个开始起步做自己研究的博士生,对怎样做科学、怎样看科学家、怎样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历史和进展又有了新的体会。回味当时与盖尔曼先生的一些交谈,不由感慨。 圣菲研究所最好的一点就是它的开放。本来研究所创建的初衷就是一些已经功成但又不 “ 身退 ”, 反而要继续激流勇进的资深科学家,试图打破不同科学之间的交流壁垒。这样的打破不仅仅体现在理念,而且也体现在科学家们平时工作和聊天的物理空间之中。研究所的大部分办公室都是半开放的,要么只有几乎不过肩的隔断,要么就是玻璃墙面,我第一次去研究所,看到走廊由玻璃墙环绕,上面写满科学家茶歇时交流讨论写下的公式和思考,心里的激动难以言表。和我一同去做实习的越南好朋友昆,说这真是他梦想中做科学的地方。 研究所这样的物理空间不仅促进交流,而且打破了等级。研究所的厨房和餐厅里随时摆着些零食水果,谁饿了都可以随便去拿。我那时 20 岁上下,白天不到饭点就饿,胃口也大,也就经常去厨房拿吃的,有一次满嘴塞满苹果之时忽然看见盖尔曼和另一位诺奖得主聊着天走进来,跟我从一个盘子里拿水果,腿都吓软了三分。不过他们不仅没有笑话我的窘态,反而主动跟我打招呼 —— 估计以后我一辈子也许都不会有和两个诺贝尔奖得主在十平米的小房间里,单独吃水果的体验了。另一次我们几个人在紧张的调试程序,盖尔曼从旁走过要去卫生间,死盯着我们看,把我们吓的不轻,正待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时,盖尔曼老先生忽然莞尔一笑,说你们这么认真,是在打游戏吗?我们一听,松了口气,哈哈大笑。 和盖尔曼先生唯一一次深入些的交谈,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带着我们去泡吧的时候, 80 多岁的盖尔曼也去了,正在台球桌前,津津有味地看年轻科学家们打台球。我和我的越南朋友昆,看着银发苍苍的盖尔曼,想跟他说话但是又没有胆量,我们当时的导师见状,便鼓励我们,说别看他看球看的带劲,他正愁没人跟他说话呢。于是我握握拳鼓了鼓勇气,带头走了过去自我介绍,老先生看来的确很高兴,开心地问我哪里人。我跟美国人一般介绍自己哪里来,都说是中国的最西南部,盖尔曼眼珠子一转,用声调基本正确的普通话问; ” 昆明? “ —— 我当然高兴坏了。然后他接着说,好几十年前他还去过那个叫西双版纳的地方。 与盖尔曼交谈,一般人是有忌惮的,尤其如果你是个科学家。连费曼跟他斗聪明或者斗嘴都常常斗不过,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我后来跟我当时的物理老师兴奋地说我见到了盖尔曼,他只是略冷淡地说,盖尔曼自从妻子过世以后,似乎不是那么开心,看起来他和盖尔曼似乎有些过节似的。不过我们两个小孩子,和盖尔曼差的实在是太远,反倒是没有这样的顾忌了。当然,我说话依然很紧张,居然问他建立圣菲研究所的初衷是不是要促进学科交流这样的问题。问完就后悔,老先生倒是完全不恼,估计是把我们当对科学有强烈兴趣的孙辈看待。 不过,听说我当时在做的事情的时候,盖尔曼开始来了劲头。我当时在离圣菲研究所一个山头的学校里读西方经典,这些经典不仅是荷马、柏拉图、或康德、托尔斯泰那些个文史哲作品,也要读从欧几里得到牛顿到爱因斯坦等等的科学经典。盖尔曼一听,说不好不好,这个学校成天到晚,只教你们怎么争论 ( 我们学校绝大多数课都是小班讨论 ) 。我当时比现在血气方刚一点,一听这话,也忘了站在我面前是费曼都要让三分的 ” 夸克之父 “ ,而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看台球和去中国玩儿过的老头子。我说你这话有问题:我们不是叫争论,而是叫讨论、对话,顺便问一句,您看过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吗? 盖尔曼回,看过又怎样。我们现在不这么想了。我追问,那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您到底觉得怎样?他只是又重复:我们今天不再像亚里士多德那样想问题了 …… 后来,我和我的朋友昆在夕阳下的新墨西哥的大山上行走回家。开始我们沉默着,似乎依然有些不敢相信,我们和这位传说中的科学圣殿里的人物可以有这么随便和亲密的交谈。我跟昆说,盖尔曼在说亚里士多德的时候有段时间我走神了,因为他的唾沫不小心溅到了我的左手臂上。我当时瞬间,想的是回去要不要洗手的问题。昆听了,哈哈一笑,说当然不要洗,这个得有多难得。不过他又沉下脸来,说盖尔曼真是和传说中的一样傲慢。我回答,不然吧,试想你自己若 40 年前就发现物理世界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拿到诺贝尔奖,到老了有一天在酒吧,一个小毛孩子跑过来问你有没有读过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你不好好教育一下他才怪哩。昆说,也是,但是我依然觉得盖尔曼有些傲慢。(后来我才知道,昆的父亲是越南的一位诗人,写诗不知为何得罪警察,导致警察上门当着 10 岁的他搜查整个家 —— 这也许导致了昆对任何 ” 权威 “ 所带来的 ” 压迫感 “ 有种近乎本能的敏感。) 之后我又在圣菲研究所做了几个月的研究,盖尔曼也逐渐从书里的传说变成了真实世界里活生生的人。我当然初涉科学的大门,离能跟他讨论具体科学问题还有太大的距离,现在回想当然有遗憾(盖尔曼晚年最感兴趣问题之一是如何用计算和复杂性看待语言演化,现在是我博士研究的问题之一),但是也许也因为如此,我们更能没有忌惮地跟他说话。而圣菲研究所不管在物理空间上还是理念上,都让一个初入科学的年轻人能跟盖尔曼这样的科学家有多次面对面的交流成为可能。 盖尔曼作为科学家的一个传说,不仅仅在物理,而且也在他对 ” 物理之外 “ 都有如此多的了解。原子核的发现者卢瑟福有句广为流传的话是科学分为物理和集邮,其中的一个意思便是看不起 “ 集邮 ” 一样的科学。而在实际中,能对还原性思维和对整体复杂性思维都有兴趣,也都擅长的科学家和学者少之又少。盖尔曼前期的科学生涯引领粒子物理界,发展把世界还原为最基本的物质单位的基本理论, 80 年代后创建圣菲研究所,又引领了另一类型的学者往相反方向探索,看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与整体性如何由科学把握,如何与经典的 “ 还原 ” 思维调和,这样的努力远超一般统计物理和物理学家的范畴。不过更不一般的是,作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 “ 抽象科学 ” 的领军人物之一 —— 不管这样的科学是关于 “ 还原 ” 还是 ” 整体 “—— 他晚年依然保持着对没有经过科学抽象的 “ 自然 ” 的纯真兴趣。观鸟是他一辈子投入的爱好,哪怕几次到中国的时候,他讲学之外惦记的事儿还是观鸟(不管是在北京附近的北戴河还是武汉的东湖)。要知道,盖尔曼 14 岁进耶鲁的时候,最大的兴趣是考古学和自然史。即便他晚年对抽象的复杂性科学的工作和他早年对作为观察的自然科学的兴趣不无关系,但它们之间依然有很大的不同。 今天的我,不管在科学思维上还是阅历上,都比当时在圣菲研究所的时候要成熟了些。加上当时盲目崇拜的劲头过去,现在的我当然可以做一些更好的思考和反思。盖尔曼是 20 世纪科学家中最有名的、几乎被夸赞到了无所不知地步的 “ 百科全书 “ 型学者(另一个不完全一样,但有类似名声的是冯 · 诺依曼)。我后来会想,盖尔曼当然也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但是他有没有连自己都不知道他不知道的东西 ? 盖尔曼去世的前一周,我正好在芝大的朋友中间分享我对最近人脑和人工智能的思考。听众里多是人文和社科背景的研究生。我跟我的朋友们分析了现在人工智能的热潮,通过一些案例,我试图展示的是现在的状况,是少数有激情和胆量的创造力,和多数浮躁跟风的投机心态的并存。这样的矛盾在行内资深的科学家十分清楚,同时,离他们不远不近的一些学科里,比如脑科学或心理学里的一些科学家,因为他们有专业的洞察能力同时又没有处在趋势的风口浪尖,所以也能比较清醒。我们现在一谈到 ” 求知 “ ,这个时代站在 ” 求知 “ 的最前沿,给我们知识和 “ 知道 ” 以最大贡献的,大多首先想起的是科学家。不过我在跟朋友的分享里问的一个问题是,科学家有没有办法知道或意识到自己还不知道什么,尤其是他(她)们处在前沿和热门学科里,正在大显身手或大干一场的状态中的时候(在科学的早期,对这个问题最有意识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自己说自己唯一值得骄傲是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回看人工智能和其他一些科学的历史,科学家们其实经常误以为自己找到了答案,走对了路子,其实后来一看完全不然。那么今天人工智能发展,会有多少重复类似的历史? 现在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之一 Hinton ,有一种很多大科学家都不一定具有一种品质和眼光。在统计学习方法并不流行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坚持自己的思路(从反对他自己的研究生导师 Longuet-Higgins 的一些研究思路开始)。另一方面,在深度学习最近热到发烧的时候,他对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思路又有清醒的批评:他知道统计学习方法和现在的神经网络方法的局限,而且他强调这个局限需要新一代的年轻人,用可能与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路去突破。 我没有听说有谁赞扬 Hinton 是 ” 百科全书式 “ 的学者,但是我想在 “ 知道自己不知道 ” 这件事上,盖尔曼先生似乎有些不如 Hinton 。这倒没有太多批评的意思 —— 不管是盖尔曼或是 Hinton ,他们对我都是高山仰止的楷模。不过敬仰之余,我自己也开始去尝试走自己的路子。哪怕盖尔曼和 Hinton ,他们年少之时也都不知道未来,但也都在对自己和对世界的未知之中,摸索自己的路子。 我说不上有信心成为他们那样的科学家 —— 在我这个阶段,问题是如何将科学与求知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而不是拍胸脯说有没有信心就拍出什么成果来。不过不管我今后的路如何走,在科学上能走多远,我想我与盖尔曼和 Hinton 有共鸣的是对自然和人的现象的基本、但却持续又真切的好奇和兴趣 —— 如此的好奇和兴趣在今天要么在职业训练或社会人的世界里被忘掉或嘲笑,要么成为很多人描述科学家的时候空洞表述和口号。作为成长在城市里的少年(虽然哪怕在中国,昆明也并不算是发达城市),我到新墨西哥的大山里求学的时候,才对盖尔曼小时候对鸟儿和自然的兴趣有直观的感受。那时的我在山上读着古希腊的东西,每周一两次和我的同伴骑着车在大山里驰骋,在另一座山头上的圣菲研究所和学校之间来来回回,谈着科学,谈着山上的研究所里奇怪又有趣的科学家们,谈着我们自己的未来,还有伸手摸着头顶上触手可及的蓝天、鸟和太阳 —— 以后不论走到哪儿,我都愿自己能尽力保持这样对科学、对自然与对人的纯真而具体的情感。盖尔曼先生不仅是最聪慧和渊博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有这样情感的普通人类。
个人分类: 学问|13532 次阅读|22 个评论
[转载]许其凤院士荣获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奖”
jlpemail 2019-5-24 06:13
许其凤院士荣获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北斗奖”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 5月22日上午,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在京开幕,会议设置高峰论坛、高端论坛、学术交流、成就博览四大板块。与往年不同的是,大会增设“北斗奖”,奖励在卫星导航领域取得重大理论,技术突破、获得重大科研成果或作出突破贡献的个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获此殊荣。 许其凤院士系卫星导航定位专家,出生地天津,1958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 6 6年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天文学会卫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现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量与导航工程系教授。 此次大会颁发的奖项,是表彰他在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突出贡献,他在国际上首创采用地球倾斜同步轨道(IGSO)代替中圆轨道(MEO),设计了北斗区域系统最小星座,成功应用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对实现北斗工程的高效率、高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 作者:鞠金春 韩瑞胜 丛佃伟  来源: 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8-12-24 0:17:38*** 《许其凤院士与他的测绘事业 》 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12/214291.html?id=214291 链接2:( http://www.glac.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id=4292 ) 陈俊勇院士和许其凤院士获得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 2018-09-20 14:24:46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18年9月5日,由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四川省绵阳市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第七届年会暨中国北斗应用大会在绵阳举行。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2018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终身成就奖, 孙家栋、沈荣骏、范本尧、刘经南、陈学庚、杨元喜等院士,四川省副省长王一宏,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李志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李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国内外北斗及相关产业技术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 共同祝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其凤获此殊荣。 *************关于北斗的文章******* 许其凤.认识北斗 建设北斗 .中国工程科学,2014,16(8):26-32. ************************************************************************* 博主短文《 从许其凤院士导航卫星星座的设计思想说起 》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55do=blogid=857294
个人分类: 北斗导航|2880 次阅读|0 个评论
前人栽树后乘凉
热度 1 suqing1961 2019-2-17 16:24
春节 ,这 是中国民间 最重要、 最隆重、最热闹 、最喜庆 的传统节日,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信仰 追求 、理想愿望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 广大民众 祈福 还愿 、饮食 团聚、 娱乐狂欢 、休闲调整的最佳时节 。 通常 ,春节 从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团圆守岁起 , 至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吃汤圆赏 月亮贺新春 结束。 这期间,无论天南地北,处处张灯结彩,不管男女老少,个个欢天喜地,一派喜气洋洋景象、热热闹闹光景。 小时候盼着过年,是因为那时太穷,只有等到了过年,才能有肉吃,有新衣服穿,才能得到长辈给的压岁钱。如今,过年省去了熬夜守岁,没有了烟花炮竹,每个人都抱着手机不停地刷屏,年味也寡淡了许多;除夕夜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成鸡肋,如果没有百度发上亿元的红包让人抢,估计已很难有人坚持看完。但是,为什么大家还盼着过年呢?恐怕是: “人人 盼 着 过大年 : 儿时因有压岁钱, 少时无虑乐翻天, 青壮打拼思休闲,中年祈 盼 多欢颜,待老儿孙共团圆。平时论战争红脸,过年一笑捐前嫌。 如今没有鞭炮点, 躲进微信成一统,手指猛按收银钱,红包虽小味道甜。 ” 春节前夕,各级领导看望慰问离退休老同志成为每个单位的优良传统。 2019年1月30日,我和同事一同 看望 了中国科技馆 退休 高级工程师 沈永华先生 。沈老年近九十,双耳失聪,自身行动不便不说,还得照顾五十多岁的一位智障儿子,非常不容易。我们专程看望,就是想听听沈老意见,看如何能给予他帮助。听同事介绍,沈老上个世纪 50年代先后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外文系、上海城市建设工程学校给排水专业,满腹学识,为人低调,做事本分,与世无争。我们约好两点半左右到访,并提前让邻居通知沈老在家等候;我因临时处理追加公务,晚到了半个多小时,没想到房门早已敞开,沈老静坐客厅一直在等候。与其握手,顿感冰凉,我深感愧疚。 沈老平时寡言少语,我们的到来让他非常高兴,刚开始,我还要大声对着他耳朵说话,最后干脆以笔代言,相谈甚欢。听说我曾担任科普出版社社长,他十分兴奋,遂走进里屋,取出《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早期合订本给我看。原来, 1984年2月至1985年8月,沈老曾在科普出版社工作过,任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编辑 。调 到中国科技馆后, 沈老 又负责《科技馆》杂志编辑工作。 我也是搞杂志、当编辑出身,与沈老又同在科普出版社和中国科技馆工作过,两人真的 很有 缘分。 沈老果然 学识渊博,足不出户 尽 晓天下大事, 与我畅谈北京地区科技馆之布局,并多有良策建言,使人颇受启发。老先生 轻易不接受他人帮助, 对我提出的让科技馆共青团员志愿者定期帮助他料理家务的建议,断然谢绝,自称仍可自立生活,不必劳驾他人。我们代表单位带来了慰问品、慰问金,沈老深感不安,执意要回赠我们个人礼物,遂指桌上花瓶、闹钟、饰物等,让我们任意挑选取走。见我们一再谢绝,沈老便坚持要把《知识就是力量》《科技馆》杂志合订本各一册赠我,理由是我爱读书,将来一定能派上用场。 人,最难得的是自尊、自强、自立、自爱。 沈永华 老先生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其言其行, 令我感动。 探望回家,我谨作藏头诗一首,以赞沈老,以表情怀: “赞声齐奉耄童颜,沈思少语学识渊。永系期刊文载道,华显才情书建言。同僚相慕时恨短,行道互珍话喜绵。前人栽树后乘凉,辈出良驹铭先贤。” 春节期间,给晚辈写诗作文寄语,也是近代以来湖南读书人的一种传统和习俗。崔怡墨是我在中国科协一位年轻同事的女儿,今年三岁半,属羊,朝鲜族人,立志高远,性格文静内向,爱好诗书绘画,会一些简单的英语、韩语会话,可谓聪明伶俐可爱至极。遵同事嘱,春节前特为崔怡墨小朋友作藏头诗一首,以表新年祝福之美意,以寄长大成才之厚望。 “祝愿羊宝寄华年,崔巍理想高比天。怡情书画挥笔秀,墨韵诗文颂音甜。学如穿井托慈母,习以成俗赖家严。进退有据劳与逸。步涉英韩汉为先。” 注:欲阅读更多内容,请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
个人分类: 信笔涂鸦|2629 次阅读|1 个评论
Feynman 给他学生Koichi Mano的一封信
xialigang 2019-1-19 02:14
今天我看到一篇 博客 ,里面有一个关于 Feynman 如何判断问题重要与否的故事。1966年,他的一个学生Koichi Mano给他写信,祝贺他拿到诺奖。Feynman问他最近做什么工作。Koichi回复他说自己在做一件很low的事情,(原文是 studying the Coherence theory with some applications to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rough turbulent atmosphere ... a humble and down-to-earth type of problem .)。Feynman 看到他的答复很不安,于是有了下面一封信。里面表达了Feynman如何看待一个问题是不是值得自己去研究。我深以为然!我已经划重点了! Dear Koichi, I was very happy to hear from you, and that you have such a position in the Research Laboratories. Unfortunately your letter made me unhappy for you seem to be truly sad. It seems that the influence of your teacher has been to give you a false idea of what are worthwhile problems. The worthwhile problems are the ones you can really solve or help solve, the ones you can really contribute something to. A problem is grand in science if it lies before us unsolved and we see some way for us to make some headway into it. I would advise you to take even simpler, or as you say, humbler, problems until you find some you can really solve easily, no matter how trivial . You will get the pleasure of success, and of helping your fellow man, even if it is only to answer a question in the mind of a colleague less able than you. You must not take away from yourself these pleasures because you have some erroneous idea of what is worthwhile. You met me at the peak of my career when I seemed to you to be concerned with problems close to the gods. But at the same time I had another Ph.D. Student (Albert Hibbs) whose thesis was on how it is that the winds build up waves blowing over water in the sea. I accepted him as a student because he came to me with the problem he wanted to solve. With you I made a mistake, I gave you the problem instead of letting you find your own; and left you with a wrong idea of what is interesting or pleasant or important to work on (namely those problems you see you may do something about). I am sorry, excuse me. I hope by this letter to correct it a little. I have worked on innumerable problems that you would call humble, but which I enjoyed and felt very good about because I sometimes could partially succeed. For example, experiments on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on highly polished surfaces, to try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how friction worked (failure). Or, how elastic properties of crystals depends on the forces between the atoms in them, or how to make electroplated metal stick to plastic objects (like radio knobs). Or, how neutrons diffuse out of Uranium. Or, the reflec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from films coating glass. The development of shock waves in explosions. The design of a neutron counter. Why some elements capture electrons from the L-orbits, but not the K-orbits. General theory of how to fold paper to make a certain type of child’s toy (called flexagons). The energy levels in the light nuclei. The theory of turbulence (I have spent several years on it without success) . Plus all the “grander” problems of quantum theory. No problem is too small or too trivial if we can really do something about it. You say you are a nameless man. You are not to your wife and to your child. You will not long remain so to your immediate colleagues if you can answer their simple questions when they come into your office. You are not nameless to me. Do not remain nameless to yourself – it is too sad a way to be. Know you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evaluate yourself fairly, not in terms of your naïve ideals of your own youth, nor in terms of what you erroneously imagine your teacher’s ideals are. Best of luck and happiness. Sincerely, Richard P. Feynman
个人分类: 物理妙趣|4213 次阅读|0 个评论
正电子的发现——赵忠尧的贡献
热度 1 xialigang 2019-1-14 23:03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我国科学家 赵忠尧(Chung-Yao Chao) 在正电子的发现中作出了重大贡献。B.A. Li和C.N. Yang在1989年写过一篇文章,详细追述了这一段历史( here )。今天我看了这篇文章以及赵忠尧的原始文章(两个实验结果,见 here1 和 here2 )。看完之后,我觉得和 C. D. Anderson (他和赵忠尧是同学,隔壁实验室)平分Nobel Prize是合适的。 赵忠尧的实验简单来说,就是用 208 Th源产生的2.6MeV(eV是能量单位,一个电子在1伏特每米的电场下走1米,电场所作的功)的光子来轰击各种材料。发现重的材料(重,是指原子序数大)对光子的吸收大于当时的理论预言。这实际上是因为光子更容易在重的原子核附近产生正负电子对,反应式如下。 也就是说他发现了电子对产生机制。 在进一步的实验中,他观察到了这个过程伴随着一种当时未知的反常辐射(anomalous rays),并测量到反常辐射大概是均匀分布,且波长约为22XU(XU是一个很老的长度单位,大概为10-13米, see here ),换算成能量就是0.5 MeV。 这就是电子的质量啊!!! 所以, 他其实发现了电子对湮灭机制 。反应式如下。 下面是赵忠尧第二个实验文章截图,我们清楚的看到他估测了反常辐射的波长约为22XU。
个人分类: 物理妙趣|7099 次阅读|1 个评论
简短点评笑傲江湖人物
热度 2 zywsict 2018-9-15 15:14
花了两周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也许是过了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年龄,读完该书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所以并不能写出让自己满意的读书笔记。不过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还是有点了解,索性就简短点评一下主要角色的个性。 令狐冲:放荡不羁、侠义心肠、信守承诺、愚忠愚孝 任盈盈:忸怩作态、功于心计、善于琴瑟、武功高强 岳不群:虚伪、阴险、伪君子、野心家 宁女侠:慈爱、善良、有骨气 岳灵珊:过于痴情 任我行:独断、霸道、残暴、野心家 左冷禅:野心家、残暴 风清扬:逍遥自在、世外高人 林平之:仇恨冲昏头脑 田伯光:好色独行 桃谷六仙:幽默诙谐 …… ……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文忆天下”或搜索ZYWHQU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3898 次阅读|4 个评论
核裂变:核化学之父与原子弹之母60年恩怨情仇“和、裂、辨”
热度 7 liangsheng 2018-8-17 15:42
科学与人性,智慧与感情,战争与和平,荣誉与利益,理解与误解,物理与化学,善意与恶意……任何编剧也不能写出如此影响人类历史、跌宕起伏、荡气回肠的故事,任何人也很难有机会再经历当事人所经历的发现,兴奋,疑惑,寂寞,悔恨,囵圄,英雄,质疑,无奈……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这是核裂变的发现历程,这就是“核化学之父” Hahn 与“原子弹之母” Meitner 之间 60 年的恩怨情仇…… 我们回顾核裂变的发现历程,重温两个人从建立合作到纠缠一生的“和、裂”的过程,最后,辩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探究物理学界的一个谜题:当年, Hahn 究竟是不是恶意隐瞒了 Meitner 的贡献,独吞了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两位科学家的基本情况: 奥托·哈恩( Otto Hahn , 1879 — 1968 ),德国化学家,放射性和放射化学的先驱,被称为“核化学之父”。为了表彰他发现核裂变现象以及采用放射化学的手段证明了核裂变,被授予 1944 年化学诺贝尔奖。 \0 \0 莉泽·迈特纳( Lise Meitner , 1878 ~ 1968 ),奥地利裔瑞典核物理学家,放射性和核物理的先驱。被爱因斯坦称为“德国的居里夫人”,在美国被誉为“原子弹之母”。 \0 \0 “和”:核裂变的发现过程 Hahn 与 Meitner 从 1907 年开始合作,是曾经被科学界广为传颂的不同国界、不同性别、不同学科背景(分别是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科学家亲密合作的典范。让我想起了杨振宁先生和李政道先生…… 当时, Meitner 作为女性,经过大量艰辛终于获得柏林大学教授职位,与 Hahn 合作研究。但是,历史总是让人无奈,不久之后的德国,纳粹上台了,而 Meitner 是一名犹太裔女性…… 1933 年, Meitner 失去了在柏林大学的教授职位。 二战爆发以后,整个奥地利都被纳粹德国吞并了, Meitner 成了纳粹德国公民。作为犹太人, Meitner 随时可能遭受迫害,刚刚成为“德国居里夫人”的 Meitner 不得不离开纳粹德国,开始了逃亡生活。她辗转荷兰、丹麦,来到了瑞典,随身携带的仅有两个小箱子和 10 马克。 耐人寻味的是, Meitner 离开柏林之前, Hahn 将自己母亲的遗物:一枚钻戒,送给了 Meitner ,让她在需要的时候贿赂检查人员。 Meitner 离开柏林后, Hahn 与另一位德国物理学家 Fritz Strassmann 合作继续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瑞典, Meitner 终于找到了一份在诺贝尔研究所的职位。同时, Meitner 与她的外甥 Otto Frish 开始一起工作。很多资料中 Otto Frish 被称为 Meitner 的 侄子, Meitner 一生没有结婚,她的姓氏应该一直是自己家族的姓氏, Otto Frish 不姓 Meitner ,所以,我觉得更有可能是外甥而不是侄子。巧合的是, Meitner 外甥 Otto Frish 的 given name 也是 Otto ,与 Hahn 一样。大家不要混淆。 至此,参与发现核裂变的 4 位科学家都登场了, 2 位资深科学家分别与 1 名年轻科学家在纳粹德国和瑞典,他们分别是: 柏林: Hahn 与他的合作者 Strassmann ; 斯德哥尔摩: Meitner 与她的外甥 Frish 。 离开柏林以后, Meitner 和 Hahn 每周至少互发一次信件,事实上,他们还在进行合作研究。 柏林的 Hahn 与 Strassman 在实验中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序数 92 ),产生了比铀轻的元素:钡(原子序数 56 )。实际上,这个实验现象就是核裂变: 铀 + 中子 → 钡 + 氪 +3 中子 但是,在当时, Hahn 没有意识到,至少,他不确定这个过程中铀核发裂开成了 2 部分,而且当时还没有“核裂变”这个概念。发现一个现象,距离知道这个现象的本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Hahn 写信向 Meitner 说明他的实验研究进展:“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结果,我们知道铀不可能分解成钡,” Hahn 希望 Meitner 能够对实验提出“物理方面的解释”,而且信中提到“如果你能找到什么值得发表的东西,那么这项研究就算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做的。”这第三个人应该是指 Hahn 在柏林的合作者 Strassman 。 Meitner 立即给 Hahn 回信“我们在核物理学方面已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因此,我们对任何事都不能断然说:这是不可能的。” Hahn 与 Strassman 继续进行实验研究,此时, Hahn 意识到而且相信,在实验中铀核分裂成两块。 而在斯德哥尔摩, Meitner 对实验过程中的质量亏损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利用爱因斯坦质能关系( E=MC 2 )推算出实验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紧接着,在理论解释的引导下, Meitner 的外甥 Frish 进一步在实验中观测到了这个巨大的能量。 正式提出“裂变”( fission )这个词的人,是 Meitner 的外甥 Frish 。此时,美国生物学家 W. A. Arnold 刚好来欧洲访问, Arnold 来到 Frish 的实验室,他们讨论了 1 个细胞“分裂”为 2 个细胞的过程,于是, Frish 用“裂变”这个名称命名了铀核裂开这一过程。 作为一个化学家,哈恩不愿意在物理学中提出革命性的发现。 Hahn 与 Strassman 关于中子轰击铀而产生钡的论文在 1939 年 1 月 6 日德国《自然科学》上发表,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发现。当时 Hahn 因为没有和 Meitner 联名发表,产生了内疚, Meitner 对于她未能分享这一“美丽的发现”深感失望…… 几周后, Meitner 和她的外甥 Frisch 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对 Hahn 和 Strassman 实验结果的理论解释,这就是划时代的铀核裂变的发现过程。 物理学界立即接受了 Meitner 和 Frisch 提出的核裂变概念及其理论解释。 玻尔得知 Meitner 和 Frish 提出的核裂变概念及其理论解释后望洋兴叹:“……啊!我们真蠢啊。” 化学家发现了裂变的实验现象和化学证据,物理学家对它进行了解释和理论分析。 二战后期,美国曾多次邀请 Meitner 参于曼哈顿计划,但是她都拒绝了。被称为“原子弹之母”的 Meitner ,没有参与任何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核裂变被发现仅 6 年以后,两颗原子弹就在广岛和长崎上空爆炸…… “裂”:恩怨情仇 Hahn 因为 发现核裂变现象以及采用放射化学的手段证明了核裂变获得了 1944 年 诺贝尔化学奖。 作为真正解释了核裂变原理的 Meitner 却没有获奖。 一些资料还显示: Hahn 在获奖前后的那段时间,曾经否认与 Meitner 的合作。在纳粹德国当时的特殊环境下,撇清与犹太人的关系, Hahn 这么做有他的迫不得已。 可是在纳粹下台后, Hahn 依旧否认 Meitner 的贡献,声称“她只是一个助手,做了些细小的工作。” 玻尔认为 Meitner 受到了不公平待遇,写信给《自然》杂志,认为核裂变的发现应该归功于 Meitner 和她外甥 Frish 。 Hahnd 的后期合作者, Strassman 也曾经表示对 Meitner 的不公平待遇。 Strassman 曾经宣称: Meitner 是他们智慧的领头人,即使在她离开柏林以后,她仍然与 Hahn 通过书信往来继续合作,始终是他们研究小组的成员。 此后, Meitner 曾经 3 次被诺贝尔物理学奖提名,但始终未能获奖。 晚年的 Meitner 与外甥一起移居英国剑桥,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 Meitner 终身未婚,没有子女,这似乎源于她对物理学的无限热爱, Meitner 曾经 说过:“我爱物理,我很难想象我的生活中没有物理会怎样。这是一种非常亲密的爱,就好像爱一个对我帮助很多的人一样。” 晚年的 Meitner 与侄子一家住在英国剑桥,一直积极倡导和平利用核裂变。 1968 年 10 月 27 日, Meitner 以 90 岁高龄去世。巧合的是,整整三个月前, Hahn 在这一年的 7 月 28 日逝世。 Meitner 的墓碑上刻着“ A physics who never lost her humanity.” 我认为这样翻译比较合适:“一位从未失去博爱的物理学家。” 为了纪念 Meitner , 109 号元素被命名为“ 鿏 ”( Meitnerium )。 关于 Hahn 一个人获奖,而忽略 Meitner 的贡献,一些媒体还使用了非常严酷的词语: “她( Meitner )的研究成果被哈恩夺了去,后者独享了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 Hahn 还一再声称 Meitner 仅仅是自己的一名实验助手,在利益面前,十几年的友谊付之一炬。” “在二战期间, Hahn 将 Meitner 的成果归于自己名下,声称是对她的保护。然而纳粹倒台后, Hahn 依然继续霸占着 Meitner 的研究成果。尽管多位物理学家均对 Meitner 的研究成果予以肯定, Hahn 依然不愿将属于 Meitner 的研究成果归还给她。 Meitner 对此非常失望,最终共事十余年的两人彻底断绝了来往。” 发现核裂变后, Hahn 和 Meitner 之间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1944 年诺贝尔化学奖究竟是不是 Hahn 独吞而霸占了 Meitner 的成果? 根据最新研究 ,我们对以上问题进行解密。 “辨”:事实的真相,历史的无奈,人性的光辉 Meitner 没有获得 1944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没有任何一点,是 Hahn 可以决定的。 (一)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决定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非常特殊,是在战争期间、空缺、推迟一年后,于 1945 年颁给了还被盟军监管、没有自由的 Hahn 。 因为推迟了一年,在颁奖之前,原子弹袭击了广岛和长崎,直接导致物理奖颁给核裂变失去了可能。 Hahn 虽然获得的是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但是颁奖结果其实是在 1945 年才确定的。 1944 年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觉得没有合适的人选,根据章程,将名额保留到下一年,也就是 1945 年再颁发 1944 年的化学奖。 所以就等到了原子弹袭击了广岛和长崎。 1944 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本来考虑过同时颁给 Hahn 、 Meitner 以及 Hahn 的合作者 Strassmann 和 Meitner 的外甥 Frisch 四个人。但是,因为诺贝尔奖的“三人原则”(一个奖项最多同时颁给三个人),导致化学奖无法同时颁给四个人,只能忽略相对年轻的两个人: Hahn 的合作者 Strassmann 和 Meitner 的外甥 Frisch 。 如果一定要颁给四个人,就要同时把这一年的化学奖和物理奖同时都颁给发现核裂变这个贡献。而受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袭击的影响,物理奖委员会不想把物理奖颁给核裂变的发现。如果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能够颁发给核裂变,那么,我相信, Meitner 一定可以获奖!原子弹夺走了几十万人的生命,也夺走了 Meitner 的诺贝尔奖(当然这个损失不能人的生命相提并论)。 当时的一位瑞典物理学家, 1924 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Manne Siegbahn ,不喜欢 Meitner ,可能的原因是当时对女性的歧视,或者是作为化学家对物理学家的不公正评价,凭借自己德高望重的影响力,导致化学奖没有颁给 Meitner 。最终,只有 Hahn 一个人获奖。 (二)化学家与物理学家们的隔阂 当时,学科交叉还没有现在这么被广泛认同。科学家们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很严格。不同学科之间甚至存在一点互相“看不起。” 一些化学家完全支持应该由 Hahn 一个人获奖,理由是授予 Hahn 的是 1944 年诺贝尔化学奖,因此,这个奖应该完全奖励给化学方面的工作。而 Meitner 和她的外甥 Frish 的工作都是物理层面的。 1938 年底 Hahn 在学术会议中介绍自己的核裂变现象的实验研究,下面的听众大多是物理学家,对 Hahn 进行了大量质疑,其中,这个质疑声音最大的就是玻尔。后期,最为大声疾呼 Meitner 应该获奖的人也是玻尔。 Hahn 报道了核裂变的现象之后,真正兴奋起来的是物理学家们!这是 Hahn 作为一个化学家始料未及的,他感到震惊!他觉得他的发现被物理学家劫持了。而且,当时他还不确定发生的就是核裂变,他自己也没有弄清楚他自己的发现到底是什么。 Hahn 说过,他的发现核裂变,第一个用途竟然是原子弹,所以 , 他恨那些物理学家。 (二)当时欧洲对女科学家的职业歧视。 出版社的一名编辑曾经拒绝了早期 Meitner 刚刚从事科学研究时的投稿,理由是: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发表由一名妇女撰写的文章。” 早年普朗克同意 Meitner 加入自己实验室的时候,其实还有两个难以理解的附加条件,一是这份工作没有薪水;二是不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办公室里。 几年以后, Meitner 已经在科学界做出了惊人的成果,甚至超过了很多自诩天才的男性科学家。然而初次见到她的卢瑟福都大惊:“我还以为你是个男的!” 可见,当时对女性科学家的歧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 Meitner 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二战期间 Hahn 的一些行为也保守争议:他一直在自己的研究所研究核裂变,一方面他不和纳粹深度合作,不认同纳粹;另一方面,他也和纳粹当局的管理者频繁接触,争取自己的研究经费。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 Hahn 对纳粹德国的原子弹研制做出过任何贡献。 Hahn 和他的同事始终没有能够成功分离出钚,这是做原子弹的核心材料。另一方面,他的合作者 Strassmann 本人也是一个反纳粹主义者。 我认为: Hahn 一直坚守自己对科学的不懈追求。他从纳粹当局申请研究经费,但是没有为纳粹当局做出任何制造武器方面的贡献。 1945 年 4 月,哈恩和其他 9 名德国顶尖科学家(还有海森堡)就被盟军抓获了,关在那个著名的英国农场, 1945 年 7 月开始对他们进行监听,直到 1946 年 1 月。监听的德语原文已经不存在了,现在的资料只有被翻译成的英文。得知美国的用原子弹袭击了广岛和长崎, Hahn 和其他科学家都震惊了,他表示自己发现的核裂变被用于核武器非常的失望和遗憾,甚至憎恨那些物理学家。 在被关押期间得知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被关押的科学家们还为 Hahn 进行了庆祝。 得知自己获奖之后, Hahn 的 态度非常复杂,矛盾无奈,百感交集。 在被盟军监管的时间里,他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在获得自由以后,他还同时成了一位英雄,不但获得了诺贝尔奖,还被称为“好的德国人”,他可以凭借自己诺贝尔奖得主的威望继续从事自己的热爱的科学研究,他可以改善战后德国科学家的名声,恢复德国科学的复兴。 而在这个极其特殊的这个时候,公开强调和肯定 Meitner 的贡献,削弱自己在发现核裂变以及获得诺贝尔奖中的贡献,需要极大的勇气。 亲密合作的两个人,只要对其中一个更加肯定,不可避免地一定会带来一点对另一个人的肯定的削弱。 自己热爱的科学事业,战后复兴的祖国科学界,长期合作的伙伴和挚友,自己的荣誉和威望,如何取舍?有机会做这种抉择的科学家,可以说,千年不遇。 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要削弱自己的名誉和威望,还是很难的。 Hahn 确实没有这种勇气。他当时的态度是忘记过去,面向未来。 他一方面多次强调,核裂变的发现是一个化学的工作。 一方面,他也 宣称他的团队包括他自己, Meitner 以及 Strassmann 。 他的良心也一直在叩问着他的内心。他把诺贝尔奖金给了 Meitner 和 Strassmann 。 Meitner 接受了和这部分奖金,把它捐给了爱因斯坦创建的原子科学家紧急委员会,用于提醒世界核武器的危害,倡导和平利用核能。 Hahn 退休的时候,曾经表示, Strassmann 没有分享那部分奖金, Hahn 表示很遗憾。 Hahn 还积极推荐 Meitner 和 Strassmann 获得 1947 年诺贝尔化学奖。但是,给核裂变另一个诺贝尔奖已经不太可能…… 深入史料和文献调研,我完全没有发现 Hahn 有任何恶意的证据,他当时只是更在意试图利用他的权威和名声来改善战后德国科学的复兴。 Hahn 和 Meitner 两个人晚年的关系一直非常友好。他们经常一起出席各种学术会议。两个人的共同经历,只有他们两个人心有灵犀。 \0 \0 \0 \0 \0 \0 至今,也不知道, Hahn 送给 Meitner 的钻戒一直被 Meitner 珍藏,还是贿赂给了纳粹德国的盖世太保…… 参考文献: 戴宏毅 , 王尚武 , “Meitner 和她对发现核裂变的贡献 ,” 物理 ,1999 (05) : pp. 55-60. Gerard H. Lander, and Michael Steiner, “Revisiting the discovery of nuclear fission — 75 years later,” Journal of Neutron Research, 18, pp. 3–12, 2015.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0 \0 欢迎关注喜马拉雅音频: \0 \0
个人分类: 学术|18147 次阅读|7 个评论
“瞧,我在NASA工作!”德里克·詹姆斯·罗素的故事
热度 1 jiangxun 2018-7-28 09:25
作者:蒋迅 7月26日是美国的国家实习生日(National Intern Day)。特选一篇实习生的故事发表。 德里克·罗素 (Derek James Russell) 德里克是一位公交车司机的儿子。他的父亲在旧金山湾区的一条30公里的路线上开了30年公交车。德里克出生在旧金山东南边的海沃德(Hayward)市。从小他就是一个特殊教育学生,就是说,他由於某种原因需要学校给他提供特殊的学习条件。由於他弱小内向,他在学校里经常成为了被同学欺负的对象。就因为这个,他妈妈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给他转了三次学校。“我从小学习不好小又老实,欺负人的那些同学把老实当作好欺负。” 但是当他进入青春期后,他整个变了个人。他开始思考自己的将来。“我要证明给自己和他人,我可以学习好,我可以成功”,他说。那他当时落后到什么程度呢?别的同学在学七年级的课程,而他还在学二年级的课程。真不知道美国学校是怎么让他一步一步升级的。他的同学都在嘲笑他。他也一直自暴自弃很多年了。没人觉得他可救。但他自己开窍了。他要学出个样子来。他从此学习依法不可收拾:每天学到半夜,上全世界最大的课外补习学校“公文式”(Kumon)补习数学和阅读。我们中国人一般对这个补习学校看不上,说它是苦蒙。其实这个学校对於像德里克这样的学生还是有帮助的。它的创始人是一位日本人,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数学学得太差,於是自己开发出一套给儿子的教材,成绩显著。我一直坚持,一个学校能存在就一定有它的价值。德里克印证了我的这个观点。逐渐地,他的老师都注意到了他的变化,他的学习成绩也逐渐好了起来,他也给大家留下了新的印象。 来源: Linkedin 2013年他从加州第一所半私立性质的特许学校“领袖高中”(Leadership High School)毕业,然后进入了位於海沃德市的查伯特社区学院(Chabot Community College)。在那里,他修了数学和科学课程。当他发现NASA有一个专门为社区学院设立的一项奖学金( Stem Synthesis Community College Internship Program )时,他立即递交了申请。这是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一个项目,以前是与南湾的迪安萨学院(De Anza College)及山麓学院(Foothill College)合作,现在已经扩大到所有的社区学院。 从社区学院招收实习生就意味着常规四年制大学生不能得到这个机会。这样的“歧视”是有其正面意义的。有些人特别努力,但需要帮助一把。他们在得到这样的机会后很可能会一展才华,成为优秀人才。我以前介绍过一位 越南船民在美国成功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陈惠(Huy Tran)女士就是通过迪安萨学院和NASA的这项计划进入到艾姆斯研究中心的。现在她已经是那里航空学研究部的主任。还有一位 “好奇号”登陆首席施特尔茨纳 属於浪子回头的那种。当一个叛逆青年终於要读书了,那么社区学院就是他走向辉煌的起点。 我看了NASA的这个招生计划要求,很简单: 必须在社区学院注册读书; 必须是美国公民; 必须是理工科 (STEM); 必须自备计算机。 你需要填一个申请表,交一个非官方的成绩单再写一封申请信。美国就是这样,只要你想学习,想努力,那么就有许多这样那样的机会在等着你。特别是作为一名非裔,德里克要求上进,他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他得到了这样一个名额。作为一名2016年社区学院奖学金的获奖者,他正在学习建造和遥控一个敏感器驱动的机器人。 德里克仍然在查伯特社区学院学习。但是社区学院只有两年。他的目标是转到加州大学的一所分校或者一个私立大学去,并学习电子工程或计算机科学。大学毕业后,他还要读研究生。德里克说他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方向和计划。但将来去NASA或者Google也是有可能的。“NASA在我的个人成长经历里起了巨大的作用,因为它给了我所需要的自尊,我不能自我放弃,我要达到我的目标。” 如果你有兴趣申请,请到 这里 来查详情。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资料来源: NASA
个人分类: 航天人|11361 次阅读|5 个评论
[转载]资中筠:爱国的坐标
fqng1008 2018-6-6 09:44
\0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提倡爱国,但是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像近代中国那样以之为最高道德标准,尤其对知识分子是来“民族大义”高过一切。中国古代主要是“天下”的概念,“国家”的含义随时间而异,“爱国”和“忠君”紧密相联。应该说现代民族国家意识是鸦片战争之后被列强的炮舰激发出来的,所以爱国也有了新的内涵,那就是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何以自处,何以自救。在这一时代命题的召唤下,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的半个世纪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从事各种革新探索的思想家,学术讨论终于跳出了“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圈子,也可以说是自春秋战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了接近于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这一批人物,站在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在中国人又经历了一次灾难性的闭关锁国之痛,再次带着复杂的心情面对世界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谁个进步,谁个反动,谁个爱国,谁个卖国,也就是把坐标放在哪里给他们定位?如果说:“以史为鉴,可知得失”,那么就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观的问题了。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沉浮于我脑海中,近读《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袁时伟著)一书颇受启发。史学非我专,不敢妄写书评,只是借此抒发一些久积于胸之见。   抵抗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这是每一个爱国者的本能。但是当时严酷的现实是败局已定,中国已无可否认地落后了,唯有反躬自省奋发图强才能自救,而图强之道又恰恰需要向给自己造成了这么多痛苦的西方列强学习。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有识之士都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他们的不同遭遇正在于这“不同程度”:中国究竟落后在哪里?在当世力量悬殊的形势下如何与西方国家打交道对自己最有利;如何全面、客观地认识西方国家;学什么,改什么才能彻底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推动历史前进,这是衡量每个人的言行主张的坐标。一系列的人物:魏源、林则徐、郭嵩焘、徐继畲、王韬、郑观应、洪秀全、洪仁干(王旁)、曾国藩、李鸿章等等都要以这个坐标重新定位。   《晚清》一书从林则徐与郭嵩焘的荣辱对比开端,层层深入。林则徐是伟大爱国者,也是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史有定论。他除一度遭贬抑外,身前身后备受尊荣。但是比他晚二十年走上历史舞台的同样也是坚决主张禁烟并积极参加两次反侵略战争的郭嵩焘,命运却大不相同。他生前遭到朝野的非议,戴着“媚外投降”的恶名郁郁以终,直到今天的某些历史著作中对他仍有贬词。二人差别究竟何在?事实上,正是由于郭嵩焘晚了二十年,对中国的根本弱点认识更加深刻,主张向西方学习方面更加彻底,走得更远。作为第一任驻英公使,他有机会亲眼考察西方国家,最终痛苦地得出了中国不但在物质上而且在政治制度、文化教养上全面落后的结论。他彻底改变了几千年的夷夏观念,甚至说西方“视中国亦犹三代之视狄夷也”。这在当世可谓石破天惊,怎么能被接受。他还认定英国之强,在于其立国之本是议会民主制加民选市长制,这是它的“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二者相辅相成以成其富强,而造船、制器等等又是“其末中之一节”。凡此种种不但主政者听不进,也远超过传统士大夫所能接受的观念。所以他报送朝廷如实纪录他所见所闻的出使日记,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振聋发聩的作用,反而在大臣中痛遭诋毁,竟至政府下令毁版也就不足为奇了。   实际上在郭嵩焘之前与林则徐同代的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已经批判华夏中心论,已经认识到朝政的腐败不在于明主还是昏君而是制度问题,并对西方民主有了模糊的向往,不过当时他的言论没有引起太大的注意,也就免去了因此获罪。与郭嵩焘差不多同时的王韬、郑观应、冯桂芬、薛福以及第一个留美归国的容闳,都以不同方式表达过相同的思想。他们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的主张归结起来就是说,西方的长处并不止于物质文明,同时也在政治制度和精神文明,中国要改革应学其根本,包括改革政治制度。不过他们本身是传统的士大夫,而且为了能为当世所接受,都煞费苦心尽量从传统文化中找依据。王韬提出了东西方“圣人之道”相通的理论,而且说“泰西诸国今日所挟以凌侮我中国者;皆后世圣人有作所取以混同万国之法物也”,受欺凌之后能够看出对方所恃之强正是实现人类共同进步的条件,这对于当世的中国人来说是何等的眼光和识见!当然他不可能与差不多同时生于欧洲的马克思那样提出人类发展普遍规律的理论。   另一个不断遇到的问题是主战与主和之争。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郭嵩焘、王韬、徐继畲等人都是基本上主张对列强以和为主的方针,避免主动挑衅。其所根据的第一个前提是对西方国家对华政策目标的估计,他们的基本看法是认为西方国家确有“囊括四海”的野心,但是其手段是通过贸易,对中国的基本要求在于通商求利,而不是灭亡和占领。从这一估计出发,中国“迎其机而导之,即祸有所止,而所得之奇巧转而为我用”,这是和的可能性。再进一步是与国外交中占不占理的问题。侵略与被侵略者之间有没有理可讲?郭氏仔细研究酿成“夷祸”,一辱再辱的惨痛经验教训,发现清政府处理失当,站不住理之处甚多:“中国之于夷人,可以明目张胆与之划定章程,而中国一味怕。夷人断不可欺,而中国一味诈。中国尽多事,夷人尽强,一切以理自处,杜其横逆之萌,而不可稍撄其怒,而中国一味蛮。彼有情可以揣度,有理可以制伏,而中国一味蠢。真乃无可如何”。这几句话掷地有声,生动地概括了清王朝外交的昏庸和进退失据。《晚清》用了“泣血自省”字样,确实道出了郭氏深切痛苦的心情。   这里涉及一个具体问题:对于已经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该不该遵守?中国过去盛时所提倡的示天下以“信”的立国之道是否还适用?揆情度理,既然不平等条约是战败后被迫签订的,那么这一条约就是当时力量对比的纪录。更何况它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军事强弱之势,而是全面的、深刻的差距,改变之道在于先自图强。同时,即使是不平等条约,也是国家信誉所系,今天签字明天推翻,既足以招祸又必然进一步失去尊严。例如僧格林沁诱击根据《天津条约》而来的英国船之役,一时“天下称快”,结果招致一八六○年第二次英法联军,造成更加惨重的破坏,最后续订更加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对于僧氏之举,从郭嵩焘到曾国藩都曾强烈反对,曾国藩甚至认为他闯下这么大祸“义当杀身以谢天下”。但是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僧格林沁气不忿打了洋人都被认为是爱国义举,虽败犹荣,而郭、曾的见解则有提倡媚外降敌之嫌。问题在于审时度势,靠这种突然袭击,甚至辱其使臣的做法能否推翻刚刚签订的条约?谁的主张更能保护人民的利益,避免更大的损失?如果不从意气出发而以理智的负责的态度考虑,答案应该是清楚的。   由此派生出的问题是:群众性的排外行动与同仇敌忾的民族正气如何区分?英明的统治者应该善于区分不同情况,正确引导,用今天的话来说是“进行政策教育”。再进一步则是把“民气”引导到励志革新图强,以取得真正与外国平等的资格,如以明治维新为改革开端当日本就是这样的。但是昏愦而懦弱的清政府完成不了这一任务。它的做法正好相反:自己无能保护国家人民的权益,也不敢真正发动和依靠群众抗击侵略,却幻想个别、零星、自发的反抗,甚或是乌合之众的盲目行动可以推翻自己订的城下之盟,始而鼓励群众以卵击石作无谓的牺牲,失败招祸后又屈从于外国的压力翻手加以镇压。慈禧对待义和团当然是众所周知的典型例子。《晚清》一书所举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年)福州神光寺事件,虽是小事一桩,却也颇说明问题:两名并未见劣迹的普通英国人在福州城里租屋半年,却引起轩然大波,已告老在家的林则徐为首的一派主张立即强行驱逐其出城,并且摆出不惜为此一战的姿态;闽浙总督刘韵珂和福建巡抚许继畲则出于“不敢启衅边隅”的考虑,主张采取缓和手段挤得他们最多住到租约期满就离去。就是这一缓急的分歧在当时却惊动了朝廷,徐氏等人被皇帝斥为“抑民奉夷”,屡次降旨追查。半年后两个英国人被迫离去,实际上是按照刘、徐的方针平息的风波,但二人旋即被免官。今天看来如此小题大做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在徐、林之间,显然徐的主张比较稳妥而负责任。当时皇帝不察,处理不公,这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也不足为奇。问题是至今在有些历史著作中对这一事件仍以强硬主张为是,以徐继畲为对外妥协投降。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长期以来我国无论是在写历史中或是在现实的宣传中有一种塑造完美无缺的英雄形象的习惯,进而在意见上也变成绝对正确,这种不客观的态度比比皆是,岂独对林则徐一人为然!其实林则徐在这一件小事上意见不当决无损于他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形象,而在思想上,到十九世纪中下叶不少人物已经比他更为前进,更加开阔,这也是事实。不过徐继畲等蒙冤更本质的原因还在于是非判断中一个最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那就是把排外与爱国混为一谈。因此在鸦片战争之后几乎所有中国人驱赶和打击洋人的举动不论情节如何都受到讴歌,包括上述僧格林沁大沽口之役。   当然,进、退、和、战都只能审时度势个案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暂时忍让与一味退让以求苟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一套利用争取来的和平环境励精图治的方略以及付诸实施的决心。这也正是这一批改革者与腐败的清廷的根本区别,自不能以“主战”还是“主和”划线。 同样,撇开传统的定义,从思想史的角度,以是否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思想发展提供新的内容为尺度评论洪秀全与曾国藩的思想和言行,就很难得出曾国藩反动,洪秀全进步的结论。洪氏所设计的和部分实施的“天国”蓝图在政治上是中央集权而等级森严的专制王朝,在经济上是小农经济和企图消灭私产的空想平均主义,高度集中,一切官办,适足以限制生产力发展,却不足以限制特权的膨胀。他以基督教为旗帜,吸收的并非它的现代精神而是中世纪的神权统治,实质上也就是篝火狐鸣的翻版。按照洪秀全的理想如果成功地取代了清王朝,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他的思想实际上落后于前面提到的一批知识分子。太平天国有一个洪仁干(王旁)提出了代表当时先进思想的建国方案《资政新篇》,但是他到南京时已是“天京事变”之后,这个政权已经腐朽,洪秀全虽然在短期内曾让他总理朝政,却不可能也无力采纳他的改革方案。所以洪仁干(王旁)的思想不能代表太平天国的主流。   从这里联想到对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看法。如果从是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有助于还是有碍于人的解放和文明进步这个标准来衡量,就很难得出农民运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的动力这个普遍意义的结论。试看历史上各种聚众造反的农民领袖哪一个提出过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先进思想,或有别于建立君主专制王朝的政治理想呢?中国历代农民运动由于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所以都归于失败,这已是共识。既然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如何能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如果成功了又当如何?《水浒传》作为文学作品确是不朽名著,但是试设想,这批梁山好汉如果真的坐了天下,会有比宋王朝更利民的治国方针吗?当然文学作品不能当历史教科书来读,过去赋予它这样的角色是不正常的。诚然,反抗总是由压迫而来,是“官逼民反”,百姓总是愿意安居乐业,忍无可忍才会揭竿而起,因此“造反”可能有一定的“理”,并且值得同情,但造反不等于一定具有进步性,不能以唯成分论对待之。相反,这种造反的手段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规模越大造成的对生产力的破坏越严重。农民运动固然有迫使地主阶级实行让步政策的作用,例如轻徭役,减赋税,但是并不能改变生产关系,无法打破压迫--反抗--改朝换代--新的压迫--新的反抗的循环模式,而正是这种模式使几千年中国的生产力发展缓慢,政治上更跳不出君主专制的体制。马克思说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之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人物,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马克思《中国记事》)。这段话过去一向为我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回避。不过话又说回来,太平天国确有与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不同的历史作用,那就是它所冲击的是中国最后一个君主专制的王朝。如果说彼时的中国只有彻底推翻这种王朝统治才有出路,那么太平天国在破坏生产力的同时,给了本该灭亡的清王朝以致命的一击,客观上为以后的种种改良和革命扫除了一定的障碍。也就是它的作用恰恰在于“破”,而不在于“立”。当然不可能要求马克思预见到此后中国发展到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   至于曾国藩,对这个复杂的人物已有许多雄文巨著予以评说,近年了渐趋公允平实。就以与本文主题有关的那部分而言,曾氏所提出的改革主张以及一整套思想显然更切中时弊,更富建设性。他以吸引和培养人才著称,许多了解西方的知识分子,包括第一批科学家都曾是他的幕府。他所创始的洋务运动尽管有种种缺点,发展工业总比太平天国的小农经济进步,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角度论,多少向前推动了一步。但是曾国藩致命之处在于没有摆脱爱国与忠君相联系的传统,他的政治主张及其实施结果都是巩固清王朝的统治,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悖论,最后连他自己都只有急流勇退以避祸。正因为处于这个悖论之中,功之、罪之,令史学家争论不休。撇开政绩不谈,曾国藩至少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晚清这一批改革派所见所识,不论自己主观上是否意识到,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存在了三千年的社会秩序,甚至触及许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种思潮之能够形成,而且居然能成一定的气候,是与外来的威胁分不开的。不管国门打开的过程是多么痛苦多么屈辱,在此之前,在封闭的自我循环的封建社会中即使偶有足以引发根本性改革的新思想,如魏源的二十年代的某些识见超前的言论,只能停留在思想的火花没有成长的土壤,形不成思潮。到来外来威胁使朝廷时时刻刻有危机感的时候,执政者多少也意识到需要某种程度的“变”,所以对改革论着才能容忍于一时。但是这容忍是极其有限的,一切应变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保住摇摇欲坠的皇权以图苟安,而不是从根本上强国富民,只有在二者暂时吻合之处才采纳一些积极的建议。无知、颟顸加偏见和私立,这个政权已彻底腐败,注定了不可能完成自我革新的历史任务。   不幸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依附性决定了他们无论有什么真知灼见只能借助掌握政权和军权者来实现。王韬的曲折的经历最能说明这一点:出自传统士大夫的本能,他先也曾走向统治者建言的道路,以冀自己强国克敌的主张见用于当朝,在太平军席卷江南时还曾为“平叛”上条陈;但是在回了一次太平军占领的家乡见到洪仁干(王旁)之后,又对太平天国产生希望,化名为之出谋划策,为此以“附逆”罪被迫逃亡香港;他在去世前三年还曾见到孙中山,为他润色上李鸿章的意见书。从传统的道德观来看,他是变节动摇,不能始终的投机分子;从以农民运动为革命正统的观点看,他有“反动”历史;从狭隘民族主义观点看,他先在上海租界受雇于洋人,有又在英帝国主义庇护下苟活,堪称“洋奴”。但是从怎样才能救中国这个标准看,那么王韬处大动乱世界,来往于当时仅有的两大政权之间,向在位者推行自己的救国主张,与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在本质上并无大区别;流亡香港非其所愿,但恰是在此期间他建树最大,为开创中国现代新闻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无论在朝在野,这一批以救国为己任的饱学之士在我国政治思想史上留下了熠熠闪光的篇章,其中许多思想直到今天仍未过时,而改革的实绩却不大。尽管他们所继承的是儒家经世致用的传统,是非常入世的,他们也的确曾不遗余力地为自己的主张鼓与呼,但最后罢官的罢官,退隐的退隐。两个旷世奇才:魏源最后皈依佛门,王韬晚年耽于酒色甚至吸毒。著名的《盛世危言》的作者郑观应到后来迷信道教到了荒唐的地步。《晚清》的作者在热情赞赏他们的远见卓识之余,责其“思想敏锐而行动怯懦”,“甘当配角”。当然就个人而言,每个人都有其弱点,但是就总体而言,与其苛责于前人,毋宁说这是时代的悲剧。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他们只能提供一些思想,却不能提供中国所需要的改变政体的革命。至于自己到前台唱主角,独树一帜,直接唤起民众,以先进的思想领导和组织人民革命,那是下一个世纪的事了。不过作为思想家,他们所起的开拓作用功在民族,不可磨灭。   围绕着爱国问题的争论归根结蒂是国门打开以后的中国究竟应该怎样对待外部世界之争。每个爱国者心目中都有一个问题:什么是救国利民之道?犹如天下父母莫不爱子女,但是有的溺爱护短,有的爱之深而虑之远,而责之切;父母多有望自成龙之心,而如何培养子女成才取决于父母自己的眼界和世界观。重要的还是本文一开始提出的衡量爱国和卖国的坐标放在哪里的问题。这个问题今天仍需要一再提出,是因为无论是在对待历史和对待现实用并未完全解决。有意思的是,《晚清》的作者自己还认为有必要在卷首表明:“本书严厉谴责了列强的侵略和压诈”,只是由于旨在本着孟子“不怨胜己着,反求诸己”的古训进行探索,因而没有把大量篇幅放在分析众所周知的事实上。这一申明看来似乎多余——本来每以本书都有特定的主题,不可能面面俱到——其实并非多余,正说明我国特有的国情。   爱国本是一种自然的感情,如同爱家、爱亲人一样发自内心,不是别人强加的,当然也和爱家和亲人一样包含着道义和责任,乃至牺牲。但是外人难以理解的是中国知识分子爱国爱得这么痛苦,“虽九死其不悔”;为爱国而要在本国忍受那么多误解、屈辱,甚至累及身前身后名。近邻日本是民族主义极为强烈的民族,但更多表现在处于弱势时“反求诸己”的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更是从以开始就伴随着知识界、政论家以及文艺作品对时弊的深刻尖锐的揭露和批判而发展起来;近年来“美国衰落说”在国际上颇为流行,其中讨论得最起劲,危机感最强的可能倒是美国人自己。当然也有相反的意见,但是根本不能想像在辩论中会提出爱国与否的问题。衰落论者也不必先表白这是出于爱美国之心,并无灭自己威风之意。同样,他国持美国衰落论者也不会被认为是对美不友好。为什么国人在爱国问题上有那么多复杂的心态呢?辉煌的古代史与屈辱的近代史造成了种种扭曲心理,把盲目排外与民族气节、一味封闭与抵御外侮、正常交往和卑躬屈膝、学他国之长与崇洋媚外、审时度势维持对己有利的和局与卖国投降混为一谈。深层次的是自卑和缺乏自信,尽管有时表现出来的是虚骄之气。新中国成立之后又有一段与世界上几乎所有强于我的国家处于敌对关系的经历,新仇加旧恨,正当的民族自尊心与历史遗留下来的扭曲心态交杂在一起。在一切服从现实政治需要下,学术界对待历史也只能是遵守划一的教条主义的标准。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发展到登峰造极时竟至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发生了火烧英代办处那种与义和团如出一辙的群众“革命”行动。现在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全面开放的历史时期。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空前紧密而复杂的世界中何以自处,仍是不断向每一个中国人提出的问题。爱国主义仍然是当前倡导精神文明中的主旋律。如何理性地、从中华民族的根本需要出发对待历史,评价历史人物,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想,二十世纪末,乃至“跨世纪”的在位与在野的思想精英们理应比十九世纪中叶的先辈心胸更为宽广。什么时候中国人能真正不卑不亢地以平常心对待世界上一切强于我或弱于我的国家,既充满民族自信又虚心学习他人长处,既懂得保持民族精华,又能以开阔的胸怀对外来思想和文化吞吐自如,那就是我们民族真正在精神上建康成熟的时候。 1996 年
个人分类: 读书笔记|910 次阅读|0 个评论
玉骨冰姿—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Mech 2018-4-9 09:13
前几天已经说过《 大学春秋 》,这里再补充几句,说说我觉得小说塑造最好的人物。虽然是次要人物,远比主要人物更为生动有趣。我小的时候看电影,先记住的话都说反面人物说的。现在看那时的小说,印象深的也不是正面人物。这里要说的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来自广州的女生黄美云。 黄美云的父亲是教授,因为历史问题在“镇反”审查中自杀。生前她父亲告诉过她,“只要你自己肚子里有货,随便哪朝哪代都能立足。 (p. 234) ”父亲去世后,母亲给她忠告,“你到北京是读书去的,学本领要紧,少出风头,少和别人吵嘴,只要学习成绩好,到哪里都吃得开。 (p. 236) ”我完全理解,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是社会弱势群体给自己留的希望,虽然对社会的认识还是过于简单化。我父母其实也是这样教育我的。 黄美云对现实不满,对社会有怨恨。开始同学觉得她郁郁寡欢,甚至有些阴阳怪气。她本来要去登长城,玩个痛快,后来登长城成了班级集体活动,她就不想参加了。“春游也有那么些政治,讨厌! …… 玩不玩我总该有自由。 (p. 232) ” 正是由于缺席了班级春游,让黄美云有机会与助教刘鹏交流。刘告诉他,马鸣皋教授看好她的读书报告,准备推荐到报刊上发表。看了她的诗句 我讨厌轻薄的知了, 它只会无休止地噪叫。 开花前的炸弹是块死铁, 它却最懂得什么叫沉默。 觉得颇有才华,只是过于消极。劝告她“古往今来,任何有成就的人,对人生的态度总是积极的;消极的本身,就是对青春和生命的戕害。 …… 消极,就意味着处处被动,让别人推着走;而被动,是免不了挨打的 (p. 239) ”。黄美云听取了劝告。顺便一提,小说中关于刘鹏的描写,例如领导的判断,“业务还行 .…… 但城府很深,不易暴露思想 (p. 334) ”或许暗示可能会有历史问题,是暗藏特务之类,但后面没有说。 黄美云的思想虽然偏执,但坚定。班级到农村去 劳动 ,接受贫下中农教育,落后的降级生傅一夫就幡然悔悟了,放下了地主家庭出生的包袱。黄美云似乎不为所动。反而是率先吐槽,“成天干活,觉得没有意思。要劳动,学校里也行,何必跑这么远呢。 (p. 592) ”引起其他同学共鸣。 期末考试,她学业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而且论文《论海涅的叛逆精神》发表在《黎明日报》的《外国文学研究》专刊上。与书呆子吴学孟都是学习成绩好也有研究文章,但没有评上三好学生。她在班会上出头为吴学孟争取,经验老道的男主人公许瑾马上就意识到她其实是为自己鸣不平,当然没有成功。不管怎样,她还是学生中唯一的没有碰壁、没有受到什么惩罚的反面人物。 她还在精神上征服和激励了碰壁失意的白亚飞。开导他,“我国有句古语,‘识时务者为俊杰。’我看,你吃亏就吃在不识时务上。我们的古人又说,‘大智若愚。’历史上真正的英雄豪杰,并不都是锋芒毕露、锐气逼人的。 (p. 636) ”交谈之后,白亚飞完全拜倒在黄美云的石榴裙下,认为她是“有理想、有抱负而又才智过人的教授遗女 …… 简直有种侠女的风范。 (p. 638) ”虽然按小说的描写,白亚飞人品低下,但也算得上才貌出众。如果驾驭得法,确实可以是有趣也拿得出手的男朋友。 最落后的两位学生,外表就与其他同学不同。黄美云是波浪型的蓬松的烫发,白亚飞正式场合用发油。耐人寻味的是,两人来自广州和上海,现在所谓一线城市,也是当时北京之外仅有的一线城市,这是种巧合吗?我觉得未必。在上海、广州这种商业城市中,市民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价值观,不轻信,不盲从,不狂热,注重自我价值,推崇个人奋斗。这些都不同于五十年代的主流观念。观念的碰撞自然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仔细推敲,黄白两人的的观念还是有些差别。简单些说,就是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差别。黄美云是个人主义者,强调个人尊严,重视自己与他人的边界,自己不会越界,所谓“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 《列子·杨朱》 ) ”;白亚飞是利己主义者,强调个人利益,不为他人牺牲自己,但为自己有时会损害他人。白亚飞的碰壁以及对黄美云的膜拜,可以理解为利己主义者反省自己扬弃缺陷,还有可能走向个人主义。这其实是成熟的过程。每个人在婴儿状态都是利己主义者,区别只是有些人始终停留在那个状态,成为所谓“巨婴”,而另一些人,超越了那个状态。 小说的结构谨严。引言中出现的后面都有呼应。只是刘鹏的许多暗示,后面就不再提起。黄美云也没有在现实中碰壁。小说中这些伏笔,似乎预示着“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或许只是因为最后定稿时,风尚变了,不强调这些了。 在大学时代,推测与我交往多的同学会是黄美云、吴学孟、陈筱秋甚至白亚飞,但不会是许瑾、王月英那些太正面太成熟的人物。这无关意识形态,只是因为自己不成熟有缺点,物以类聚。 不论是否喜欢黄美云,都应该承认,这是小说中塑造很成功的形象。在个性不突出的同学中,犹如冬日的梅花,傲雪怒放。“暗想玉容何所似,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顺便一提,本文标题不是取自莫将的《独脚令》“玉骨冰姿别是春”,而是苏轼的《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前者意思当然也通,但后者更恰当地说明了《大学春秋》中的黄美云,“瘴雾”中的“仙风”。 附:已经贴出学界小说丛谈 大学小说丛谈之概述 且在新年读旧书 — 学界小说丛谈之缘起 华夏大学的肇始 — 学界小说丛谈之民国大学 遥观当年大学生 — 学界小说丛谈之《赵子曰》 校园中的风月案 — 学界小说丛谈之《漩涡》 大学小说丛谈之《南渡记》 “索隐”的尝试 — 学界小说丛谈之《东藏记》 大学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 — 学界小说丛谈之《未央歌》 大学小说丛谈之《围城》 树欲静风不止 — 学界小说丛谈之“十七年”的大学 学府变色 — 学界小说丛谈之《红路》 学人入彀 — 学界小说丛谈之《洗澡》 力争上游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时代》 微动涟漪 — 学界小说丛谈之《勇往直前》 溪云初起 — 学界小说丛谈之《大学春秋》 忆来唯把旧书谈:校园中读校园长篇 大学小说丛谈之当代大陆作品 拨乱反正中的大学校园—大学小说丛谈之《蓝眼睛·黑眼睛》 欲望校园 — 大学小说丛谈之《欲望的旗帜》 教授的“为”与“争” — 大学小说丛谈之《天眼》 大学的历史转折—大学小说丛谈之《感受四季》 大学小说丛谈之《活着之上》 何谓大学小说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大学理想的幻灭历程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无用”学科的危机 — 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小说—大学小说丛谈之《学院大厦》 校园小说《斯通纳》 《斯通纳》关于大学本质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欲读书之大卫 • 洛奇的教授小说 失聪教授生活片段 海外学子的艰难处境 — 大学小说丛谈之《考验》 北美版的儒林情史 — 大学小说丛谈之《在离去与道别之间》 昔日留学生的去留之间 — 大学小说丛谈之《又见棕榈,又见棕榈》 大学小说丛谈之《海之角》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668 次阅读|0 个评论
印度海德拉巴掠影
waterlilyqd 2018-3-28 20:39
印度在人种、宗教、文化、语言、社会阶层等很多方面都具有非常鲜明的多样性。 去年3月到位于印度南边的 海德拉巴市, 与这些 不同肤色、不同服饰、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阶层的印度人近距离接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或疏远犹疑,或拘谨内敛,或开朗活泼,或高雅别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 我所接触到的印度人大多非常友好,很多人远远地就向我投来善意的微笑,也许是出于好奇,不少人还赶紧拿出手机要和我合影(在印度,我是外国人了!)。除了极个别戴着头巾的女孩微笑着摆手说不愿意照相外,大多数人对我提出给他们拍照或者与他们一起照相都不表示反对,不少人看到我拿着大相机,还高声地叫着“photo! photo”要我给他们拍照, 而且很快地摆出酷酷的造型。 据网上资料介绍, 海德巴拉 位于印度中部,曾经是一个独立的伊斯兰王国,历时四百年的尼扎姆王朝在1950年正式宣布退位,融入新成立的印度共和国。 海德拉巴市现在是特伦甘地邦的首府。城市分为新城和旧城,新城较大,无论是新城还是旧城,城内主干道在高峰期都十分拥堵,摩托车、三轮车、塔塔车(一种类似中国的QQ车但还更小的小型汽车)、卡车各种车混杂,人的喧闹声、各种车的喇叭声齐鸣,到处显得嘈杂热闹。 3月的海德拉巴气候宜人,室内温度20多度,但由于空气干燥,太阳炙热,如果曝晒在太阳下,则感觉酷热难耐。 在一研究所内参加国际会议期间遇到的印度青年学者(也有可能是学生) 前去海德拉巴博物馆参观的印度游客 海德拉巴旧城区拍到的印度人(有的也可能是游客) 一研究所内修剪花草和施肥浇水的人员 在没有围墙的奥斯马尼亚大学,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在校园的草坪上或者球场里面玩耍。 在明丽的蓝天和耀眼的阳光下花开得非常艳丽 海德拉巴房屋密集的新城区。这里的房屋多为多层建筑,摩天大厦极为少见。有不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自己买地修房,有的要从修建到装修要花两三年时间,反正是自己的地自己的房子,想怎么建就怎么建,想修多久就修多久。 海德拉巴旧区的大巴扎:城内商铺林立,人声鼎沸,却能清晰地听到附近的清真寺中传来高亢清洌的颂经声。 旧城区的水果摊 这里的三轮车和公交车好像都没有门,也许是为了能够多装下几个人。一个三轮车上往往要载上五六个,有时甚至七八个人。 相关阅读: 海德巴拉 Hyderabad Salar Jung Museum Falaknuma Palace ChowmahallaPalace
个人分类: Around World|304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把13个孩子培养成博士,她是如何做到的?
if229 2018-3-24 09:34
把13个孩子培养成博士,她是如何做到的? 她简静素雅,灵动清婉,之所以被广为人知,是因为她的13个孩子全部考取了博士,其中一位便是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   在她百岁生辰时,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夫妇、率纽约市长夫妇、康州州长夫妇前往祝贺,称赞她是“伟大母亲”。 ,,, 王淑贞19岁那年,嫁到当地富二代李浩民,从此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那个年代,人们都相信儿孙满堂,李家也不例外,王淑贞替李家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 ,,, 1948年,李家举家迁往台湾。天有不测风云,1949年春节前,李浩民在苏南购买了—批鱼苗,在乘“太平轮”运往台湾时不幸遇难,时年50岁左右。 ,,, 丈夫早逝,独自养育 13 个博士 王淑贞的13个孩子个个上进好强,分别在不同行业发挥自己的所长,有企业高管、律师、设计师、科研人员、教师、艺术家和证券分析师等,在各个行业都出类拔萃,并且全部拿到了博士学位。 ,,, 2004年,这位养育出13位博士的伟大母亲与世长辞,享年106岁。布什总统和各州州长都派人前往吊唁。而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女性,康州更是将她的生日定为“李王岸佛日”。 如今,到江苏如皋瞻仰李王岸佛铜像的游人络绎不绝。她慈善亲切的面庞,质朴的神态和书香的气质,使每一个瞻仰者感到可敬可亲。岸佛园两侧的对联:“慈爱似海博大深沉,禅心似铁淡泊澹定”,正是她的真实写照,李王岸佛用自己的言行谱写唱响了中外的母亲颂歌。 来源: http://culture.gog.cn/system/2017/03/08/015477542.shtml 2018-03-24
个人分类: 百事百科|181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讨论·诗词与人物
Fangjinqin 2017-6-18 21:13
ChenRG- 周末阅读 601 - 604.zip
个人分类: 诗词欣赏|10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迂阔”的人,正在改变世界
热度 1 yuguo2012 2017-5-11 15:55
我读余光中散文,读到《开卷如开芝麻门》一文时,发现他曾说过这样的话: 据说有人读过《大英百科全书》,这简直是以网汲水,除了迂阔之外,不知道还能证明什么。 原话,未作删减。 图1 余光中(1928—),著名诗人、散文家 老先生的文字一向温文尔雅,很少带火气,这是个例外。 “迂阔”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不切合实际。 在海峡两岸文学圈,余光中的大名如雷贯耳。就连余秋雨火的发紫的时候也让他三分。 余秋雨在高雄中山大学演讲时说: “中山大学我一定会来,原因之一是余光中先生在这里。我在《山居笔记》后记中曾经写到,自己的散文集在台湾出版,生怕有几个人看到,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位与我同姓的先生。” 倘若我只喜欢文科,余光中老先生的观点,我或许会深信不疑。但我是学理工的,我也关注科技人物在说什么做什么。 图2 比尔·盖茨(1955—),微软公司(Microsoft)创始人 比尔·盖茨小传中提到,盖茨9岁已开始阅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World Book Encyclopedia)。 这是什么书呢?它是世界著名的以青少年读者和图书馆为服务对象的百科全书。1917年在美国首版,最初有8卷,之后卷数陆续增加,到1960年时已达到20卷。 图3 《世界图书百科全书》 按出生年份和读书年龄计算,比尔·盖茨看这部百科时是1964年,那时20卷版已上市4年了。 这部书对盖茨影响很大,它奠定了盖茨的知识结构,几十年后他对它仍念念不忘。 微软后来推出电子百科全书Encarta,与这也有直接关系。 比尔·盖茨的贡献家喻户晓。他创办的微软公司给人类贡献了视窗操作系统Windows,并使Windows操作系统走进了世界亿万家庭,推动了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进而拉动互联网以及整个IT业蓬勃兴起。 如果说他迂阔,我想反对声会盖过飞机起飞的声音。世界史上,不定期会出现一些这样的伟大人物,他们真的能把“不切合实际”转化成“切合实际”。 他们的梦想绝非“空穴来风,可能恰恰在他们开始阅读“不切合实际”的书籍时,理想的飞机就已经离开了跑道。 图4 盖茨的图书《未来之路》 再举一个人,他叫埃隆·马斯克。 图5 埃隆·马斯克(1971—),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特斯拉汽车CEO、太阳城董事长。 这位70后更疯狂,别人正努力把格局开到全球,而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了外太空。 埃隆·马斯克 是一个美国民企老板。移民火星是他坚定不移的人生目标。 有人觉得他荒唐,甚至说他是疯子。但你仔细看看他的成长轨迹,从PayPal、特斯拉,到SpaceX、太阳城,他居然真的在向目标一步步地迈进。 前面说比尔·盖茨开始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是在9岁。埃隆·马斯克也在差不多这样的年龄,开始阅读《大英百科全书》(懂行的人知道《大英百科全书》要比《世界图书百科全书》难很多)。 传记《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中,有一段马斯克的回忆: 大概在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把学校以及邻近图书馆的书都看完了,于是我试图劝说图书馆帮我订更多的书。之后我开始读《大英百科全书》,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而 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 图6 《大英百科全书》 如果我们把事业比作树,知识比作肥料,阅读就相当于吸收(肥料)。 如果你的理想是培育一棵小树,其实用不了多少肥料,你也不必阅读那么多。 但是,如果你的理想是移民火星,这棵树可就大得没边了。培育一棵宇宙大树,即便集合全人类的知识和智慧来灌溉它,恐怕还不一定够。 从这个层面上讲,埃隆·马斯克没把读《大英百科全书》看得多重,在他心中,那或许就是一部科普读物。 社会需求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余光中这样的诗人散文家,也需要比尔·盖茨、埃隆·马斯克这样以科技推动人类进步的伟大人物。 阅读没有什么“迂阔”和“不迂阔”之分,关键是,你想干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阅读决定出路,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图1图2图5图6来源:百度百科 图3来源:picclick.com.au 图4来源:环球网
个人分类: 人物|3759 次阅读|2 个评论
胡适催人写自传
yuguo2012 2017-5-11 15:42
图1 胡适 胡适认为传记是中国文学里最不发达的一门。传记讲究的是记实传真,而中国文人恰恰最缺乏说老实话的习惯。于是他做表率,写了《胡适四十自述》,同时也呼吁好友写自传。 胡适热衷自传与他的性格有关。温源宁说「胡博士不是那种把自己的才能深藏起来的人。他有什么就拿出来什么。他是什么人,全都摆在那儿——在他的著作里,谈话里,作风里。他一点也不想有所隐瞒。他没有神秘之处:一切都在光天化日之下,并无暗影。」 他提倡写自传,出发点很单纯,主要是为了“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图 2 胡适 胡适善交际,朋友多。张中行说,在当时的北京大学,交游之广,朋友之多,胡适第一位。 自然,被他催稿写自传的人,也不在少数。随便列几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字:林长民、梁启超、蔡元培、张元济、高梦旦、陈独秀、熊希龄、叶景葵、梁士诒、...... 催是催,但最后交稿的很少。留下的多是遗憾。 图3 林长民和女儿林徽因 林长民(林徽因的父亲),答应了在五十岁生日前写完五十自述,到了生日那一天,他对胡适说「适之,今年实在太忙了,自述写不成了;明年生日我一定补写出来。」不幸的是,他说完这话不到半年,就在郭松龄反奉战争中,死于流弹。胡适很伤心,他说「(林长民)那富于浪漫意味的一生就成了一部人间永远不能读的逸书了!」 图4 梁启超 梁启超也答应胡适写自传,但迟迟不开工,「他自信他的体力精力都很强」,可没想到他只活了五十五岁。他亲历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中华民国的成立。死前没留下一部自传,真是一大憾事。 图5 梁士诒 梁士诒,这位支持过袁世凯称帝,袁死后数度被通缉的人物,胡适也不放过,认为他在中国政治史和财政史上都扮演过重要的角色,诚恳地劝他写自叙,「写他心里的动机,黑幕里的线索,和他站在特殊地位的观察。」在我看来,这与要求他写坦白材料差不多少,还好,梁士诒在胡适写《胡适四十自述》序之前两个月就死了,不用为躲胡适而发愁了。 最富戏剧性的是位女性朋友,她受胡适感染和鼓励,开始发愤写自传。每写一篇就寄给胡适一篇,胡适一篇接一篇地看,一共看了六七万字,全是实言。他没想到女性这么给力,深受感动。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位女性朋友在一种特殊情绪发作时竟然把书稿全烧掉了。胡适追悔莫及,之前他因为尊重她,不曾替她留下任何副本...... 参考文献:《胡适四十自述》、《张謇传》序。 图1源于人民网,图2图3图4图5源于百度百科。
个人分类: 人物|1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这个中国血统黑客掌握了世界上最多的秘密,还改变了美国总统大选
热度 5 beckzl 2017-3-14 20:20
全球气候变暖,曾经是全人类的共识。 研究者认为,人类自工业革命开始,肆无忌惮地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性的气温变化。 人类将会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惨痛的代价。 然而,这个理论很荒谬,20世纪中叶的人们还担心着全球气候变冷,冰川期让农业系统崩溃。 也有多位科学家明确反对全球变暖理论,认为这不过是地球几十亿年来再正常不过的波动。 2009年11月,仿佛是全球变暖理论支持者和背后势力的末日。 黑客们窃取了多位顶级气候学家的电子邮件,将其公之于众。 这些科学家不仅完全不相信这套理论,还曾篡改数据以支持理论。 这个震惊的消息来自一个传奇的网站—— 维基解密 。 维基解密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民营网站,但爆出的秘密远不止全球气候变暖丑闻一个。 美军在伊拉克滥杀平民、在关塔那摩监狱虐待囚犯,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希拉里与ISIS组织之间的勾结,全都来自维基解密。 可以说维基解密就是新闻界的素材库,只要有新消息,就是国际大新闻。 维基解密 维基解密背后究竟有什么人,竟然胆敢与国家对抗?! 令人意外的是,维基解密的创始人不过是一名无权无势的黑客。 他不合法规地疯狂窥探并揭露组织甚至个人的隐私,本应成为众矢之的。 可是却有大量民众拥护他,甚至将他视为英雄。 … 朱利安·保罗·阿桑奇 ,一个在互联网和政界都沉甸甸的名字。 但多数人都只知其轰动的爆料,不知其坎坷的经历。 阿桑奇的父亲是一名导演, 祖上来自中国 ,19世纪初来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定居。 他父亲在一次反越南战争的游行中找到了真爱,两人在婚前就生下了阿桑奇。 反越南战争游行 婚后阿桑奇的父母建立了一家流动演艺公司,常年居无定所,他从小就过着吉普赛人式的流浪生活。 漂泊的生活加上母亲的政治信仰,阿桑奇自幼就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 幼年的阿桑奇与他的狗 在阿桑奇8岁时,父母离异了,他跟着母亲又嫁给一位有暴力倾向的音乐家。 日子没过多久,家庭便再次破裂,阿桑奇从此开始变得孤僻,几乎封闭了自己。 到阿桑奇14岁时,他跟着母亲已经搬了37次家 ,这对一个孩子来说影响是巨大的。 漂泊夺走了阿桑奇不多的朋友,渐渐地他不再结识新朋友,因为他找到了另一个世界。 在喂猫的小阿桑奇 中学的时候,阿桑奇曾租住在一家电子产品商店的对面。 平日无聊时,阿桑奇便会到店里找找乐子,店家看他兴趣很高,便允许他使用店里的一台电脑。 当时的电脑并没有什么游戏可以娱乐,唯一有些乐趣的事大概只有编程了。 一来二去,母亲见他兴趣渐浓,可能也出于对阿桑奇的愧疚,买下了这台Commodore 64型电脑。 Commodore 64 阿桑奇用这台电脑学会了早期黑客的必备技能,破解了一些常用程序。 不久之后,他不知道从哪搞来了一个调制解调器(国内俗称“猫”),联上了网。 对于阿桑奇来说,网上认识的朋友似乎更加可靠,他们不会因为你搬去外地而与你疏远。 他跟当时熟络的两名黑客组成了一个小组,开始在网上搞搞小破坏,入侵各种加密系统。 和很多黑客一样,阿桑奇无非是希望通过入侵系统体现自己高超的技能,博取别人的关注。 那几年,阿桑奇不仅找回了生活的乐趣,还陷入了热恋,他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20岁的阿桑奇独自入侵了加拿大电信公司的主终端。 他不仅在那里面搞事情,还调侃管理员的智商,甚至留言讽刺系统成本只有5毛。 年轻的朱利安·阿桑奇 古语云:莫装逼,装逼遭雷劈。 就因为这事,追踪他已久的警察终于找到了线索,将他抓捕归案。 幸运的是,虽然罪名多达31项,最高可判监禁10年,但最后当局还是只罚款一小笔就息事宁人了。 不过,经历了这些之后,阿桑奇也开始重新思考,暂时停息了入侵。 阿桑奇也进入了墨尔本大学学习数学和物理,遗憾的是不久后他就退学了。 墨尔本大学是南半球数一数二的名牌高校 之后的十多年里,阿桑奇找了各种各样的工作,他设计过端口的传输协议,也写过开源数据库的补丁。 尽管那些工作待遇不差,但思来想去,阿桑奇还是最迷恋以前的自由。 有什么办法能让黑客的工作变得有意义并且正义呢? 阿桑奇 阿桑奇想起了在昆士兰的故乡,那里的居民总是毫不忌讳地表达对管理者的不满。 曾经当地政府剥夺了媒体报道真相的自由,结果官员们的腐败问题迅速滋生。 阿桑奇明白,自己作为黑客也许能以特别的手段为世界带来一些正义。 2006年,阿桑奇在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他在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空间上架设了网站。 他在网站的安全性上大费苦工,一份资料要发出需要经过几级的代理转跳。 其安全性甚至高于任何一个银行的网络系统。 到年底,这个 “维基解密” 网站放出了第一份秘密文件。 文件是由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的领导签署的一项秘密决定。 这份秘密决定是由中国的黑客提供的,索马里反政府武装声称将处死政府官员。 维基解密中的维基二字指的是一种面向群体的写作方式 消息一出,很快就占领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头版头条。 不过上榜的不是这份解密文件,而是阿桑奇建立的维基解密网站。 阿桑奇被突如其来的关注吓坏了,他知道自己的爆料会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总有一天会死于非命。 在维基解密建立的第二年,阿桑奇在肯尼亚大选的时候爆了一些政客的料,立马就遭受到了袭击。 那天晚上他刚刚睡下,房门就被踹开,几名匪徒闯进来威胁他趴在地上。 还好阿桑奇趁机大喊,惊动了保安,不然可能会送掉小命。 虽然阿桑奇处处都被人视作眼中钉,但他只要过起儿时的流浪生活,也都相安无事。 为了躲避危险,阿桑奇常常将头发染黑 阿桑奇手里的料越多,他也就越危险。 他的不少同事和朋友都说他自从开始逃难式的生活后,变得越发独断专横,性格古怪。 2010年,阿桑奇开始对美国军方开刀,在维基解密上放出了一段美军在伊拉克滥杀平民的视频。 视频中美军可耻地对有孩子乘坐的车辆开枪,导致多人伤亡。 维基解密上公布的美军袭击平民视频 他一气之下公布了一整段完整的任务记录视频,并且没有对视频中出现的人名进行处理。 这一次的爆料引起了全球性的轰动,对原本就被大量美国公民反对的战争而言简直就是火上浇油。 美国政府的颜面一度跌至谷底,高层领导更是坐如针毡。 他们也只能抓住阿桑奇唯一的过失说话,即没有对视频中出现的人名进行处理。 诚然,这一行为的确会让那些军方人员陷于危险之中,不过还没有任何人因维基解密而遭受生命危险。 深知得罪美国政府将会大难临头,阿桑奇逃到了相对安全的瑞典。 阿桑奇希望瑞典的自由氛围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事实也确实如此,初到瑞典的阿桑奇被民众拥护,称他是 新闻业的詹姆斯邦德 (007)。 阿桑奇以为自己可以迎接全新的生活了,可哪有这么容易。 很快,阿桑奇就接到了强奸和性骚扰的指控,这在瑞典可不是轻罪。 两名女性称与阿桑奇发生了非法性关系,但阿桑奇表示那都是自愿行为。 真相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瑞典当局对阿桑奇的通缉倒是十分迅速。 阿桑奇深知这次麻烦大了,但他不愿意落入瑞典警方手里,担心会被引渡至美国。 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前往伦敦自首。 在缴纳了不少的保释金后,阿桑奇又重获自由,外界怀疑此次的强奸指控可能与维基解密的爆料有关。 保释期间,阿桑奇向多国求助,最后厄瓜多尔政府决定为他提供政治庇护。 自此,阿桑奇就躲进了厄瓜多尔驻英大使馆,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两年以来,阿桑奇一共只见过20分钟的阳光 ,缺乏维生素D导致他皮肤苍白、心律不齐。 除此之外,他的肺和血压都有问题,可是英国政府不允许他入院治疗。 尽管身体状况很差,这两年里,阿桑奇依旧坚持运营维基解密,没有停止揭露罪行。 最终,英国政府决定放弃对阿桑奇24小时的监控,以挽救捉襟见肘的财政预算。 长期在室内活动,阿桑奇面色惨白 去年的美国大选,阿桑奇再次引爆头条,他披露了大量希拉里的电子邮件。 揭露了她曾与ISIS之间的种种丑陋的罪行,还包括选举时期对媒体的操控。 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足以说明问题,阿桑奇的确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世界。 … 有人说阿桑奇是一位坚定的反战斗士,高尚的和平使者,但他却说他不是。 有时,国家需要去打仗,并且有正义的战争。但如果政府在这些战争中欺骗人民,然后再让他们为这些谎言贡献税收甚至牺牲生命,没有什么比这更加不仁不义的了。如果战争是有正当理由的,那么就应该把真相告诉人民,让人民决定是否去支持。 世界上的丑闻从没有稀缺过,只是在信息技术不发达的年代,民众只能是雾里看花。 阿桑奇作为信息时代的先行者,揽下揭露者的这份差事,让我们对世界看得真真切切。 无论他的动机是否单纯,无论他的方式是否得当。 也许未来世间有人或直接或间接因维基解密而受害。 可这世界就像是“火车悖论”,谁也不知道“行善”与“作恶”之间有怎么样的联系。 火车悖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阿桑奇的揭露行为触犯了道德,侵犯了隐私,给很多人带来了痛苦。 阿桑奇说: “揭露丑闻会让很多人痛苦?有罪的人才会痛。” _____________ 内容为【SME】公众号首发 欢迎关注
3504 次阅读|5 个评论
真正的学者是这样的人【随笔评论】
热度 1 ggjjhh 2017-2-21 12:15
真正的学者是这样的人【随笔评论】 高金华 真正的诗人是这样的人:在人生的大地上,他比一般人站得高、望得宽;他能告诉我们一些想看而看不到的东西,看到而不觉察的东西,觉察而不理解的东西,理解而没有深深地吸进心灵的东西。真正的诗人能够使鼠目寸光的人看见千里平芜;使坐井观天的人想见莽莽穹苍;使匍匐而行的人抬起头来;使闭户幽居的人走向广阔的世界。——安旗《论抒人民之情》 这段文字富有哲理和文采。把“诗人”换为“学者”也是恰当的,真正的学者就应该是这样的人。 这段文字先是我手抄的,后来打字实现了数字化。抄的时候,不懂科研的基本知识;没有记版次和页数。 书名有震撼力。诗人可抒个人之情,但不能抒他人之情,张三不能抒李四之情;诗人可抒人民之情,因为诗人是人民的一员。这中间隐藏着语言的奥秘。 曾经有人说,一个人的年轻时代是诗的时代。当年我是在热衷写诗的过程中几下这段文字的。当时想象,能够写出这么美妙和深邃文字的一定是位风华正茂的男人。 近日才发现安旗原来是位女性。下面是她的照片: 有一位写文章向安旗商榷的人写到:“安旗通过他的《编年注释》……”。 论辩可以不分男女,但至少应了解对手的一些基本信息。 在“她”字创造出来以后,中国也有人用“他”来指称有学问的女性。但还是在必要的地方标明对手的性别为好。 2017-02-21 11:58
个人分类: 随笔评论|1989 次阅读|2 个评论
评价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的 难处
热度 2 张能立 2016-12-27 07:00
引起 争议的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一般 都 存在 两派:拥派 和 反派。 看 历史 人物(事件)的 优点,就是 拥派。看 历史 人物(事件)的 缺点 就是 反派。一般 拥派的 人 不会 看 历史 人物(事件)的 缺点,反派的 人 不会 看 历史 人物(事件)的 优点。 将 历史 人物的 优点 叠加 起来,历史 人物 往往 成为 圣人。将 历史 人物的 缺点 累加 起来,历史 人物 往往 变成 魔鬼。历史 人物 是 圣人,还是 魔鬼,这是 一个 问题。迄今为止 仍然 是 一个 没有 被解决的 问题。 人 存在 情感 或 情绪,这是 一个 客观 事实 。人 观察 事物 或者 评价 历史 人物,往往 受 先入为主的 引导 -- 期待 什么 事情 发生。这样 看待 事物 或者 评价 历史 人物,往往 存在 非常大的 失真。如图1 所示: 图1 真实 与 幻想 明白了 人类 普遍 存在 幻想 和 看待 某个 事物 或者 人物的 过程,人类 受到 自身的 情感 和 情绪的 影响,例如:坏人 应该 受到 惩罚,好人 应该 受到 奖励;坏人 应该 一无是处,好人 应该 什么 都好 这类 情感 影响 人类 对于 事物 和 人的 评价。各种 观点 严重 对立的 人 进行 交流,往往 是 讥讽、 吵架,乃至 骂人,这个 时候 情绪 影响 人类 对于 事物 和 人的 评价。正是 人类 普遍 存在 幻想 和 情绪,导致 人类 对于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的 评价 犹如 人 照 哈哈镜,人类 脑海 里面的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已经 被 人类 自身的 幻想 和 情绪 这面 哈哈镜 扭曲了。如图2 所示: 图2 认知 哈哈镜 此外,评价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 与 God 相关。God 是否 存在 或 是否 应该 存在,影响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的 评价。 中国人 对于 《西游记》 这样的 文学 名著 可以 说 是 耳濡目染,家喻户晓。这部 名著 对于 妖怪的 处理 就有 两种 方法:一是 通过 孙悟空的 金箍棒 打死,二是 通过 观世音 菩萨 或 太上老君 收走。前面的 一个 标准 是 人的 标准:妖怪 该 死。后面 一个 标准 是 神的 标准:妖怪 不该 死,事情 存在 因果 关系。 视角 切换到 现实 世界。人类 对于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的 评价,就像 被 某种 魔法 定住了 一般,只能 站在 人的 立场 看待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无法 站在 “神”的 立场 评价 历史 事情 和 历史 人物。 综上所述,当下 评价 历史 事件 和 历史 人物,极其 困难。困难 来自 两个 方面:人类的 认知 存在 “哈哈镜” 效应(受 幻想 情感 和 情绪 影响) 和 “神” 是否 存在 或 应该 存在。 总之,人类 存在 幻想,这是 一个 深刻的 事实。 Human have fancy, this a profound fact.
个人分类: 政论|1347 次阅读|3 个评论
[转载]教师节话良师林克椿先生
Fanxia 2016-9-10 16:57
撰文: 刘亚宁(空军总医院) 恩师林克椿教授为人,至柔至刚。 有位老一辈革命家说过:和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相比,我国知识分子所经历的苦难最多,但革命性最强,对祖国对事业最痴心最坚韧。 抗战期间,不愿做亡国奴的人民纷纷迁往大后方。学会理事,北医电生理组的吴本玠教授,跟家人挤火车逃难西南,天上日寇飞机炸,后面鬼子追,地上的兵痞流氓敲诈阻拦,颠簸流离,千难万难。 林先生的经历更严酷,晚辈难以想象的严酷。日寇进犯浙东,中学同学多数回家,林先生决定去贵州投奔父亲继续求学(林先生的父亲是浙江农业大学教务长,已率师生前往贵州)。十五岁的林先生带着弟弟,和同学一起拿了本地图,从丽水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一步一步走到贵州。途中有同学被炸死病死,倒在流浪的路上。日晒雨淋,脱皮起泡,林先生的随身衣物,也在轰炸中烧光,以至到了湄潭考上联合高中,冬天早操时仅林先生一人穿短裤。一年后林先生又被保送进入浙江大学物理系。草篷子里上课,桐油灯下读书。艰苦的生活,塑造了林先生坚毅性格。浙江大学的严格要求,给林先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验功底,一年级结束,二十多位学生仅剩下林先生等五名同学,其他人都被淘汰了;浙大宽松活泼的气氛,自由独立的讨论,扩展了林先生的视野,敏锐了林先生的才思。多年以后,林先生也是这样培养教育他的学生。 沈恂教授说: “ 从物理转向生物的学者,林先生是最成功的。 ” 从物理学的高度去审视、去探索生物医学,会更深刻、更能抓住关键,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但是首先要沉下心来学习描述性的生物学。不少理工出身的专家学者一看到细胞、组织的解剖图片就头大,那些名词概念,个体差异和统计学处理更是令人烦恼。沈淑敏秘书长说,年青时一些搞物理的朋友常对她讲:你们的生物学算是那门子科学,流水账而已!我们林先生五十年前就开始钻研生物学,而且钻研的很深。这不仅仅是林先生的定力超凡,更是源于老人家发自本能的探索精神。 上世纪五十年代,圣 . 乔其( Albert Szent-Gyorgyi )出版了 《 生物能力学 》 ,林先生敏锐地洞察到了其深远的科学意义,立即翻成了中文。其后林先生又翻译了他的 《 亚分子生物学导论 》 ,校对了 《 电子生物学与癌 》 。 林先生的思维是超前的。林先生最先看到了核磁共振波谱及激光拉曼光谱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主要作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给我们讲了个通透,还在几次学术会上宣扬。 “ 曲高和寡 ” ,太超前不易被人理解,甚至被误解。 开展放射免疫液闪技术时,林先生告诫要小心测量杯中钾的低放射本底,没人当回事,折腾许久,才发现林先生说得对。 北医的一次高层会议上,一位搞形态学的大权威问林先生: “ 你那个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是个什么玩艺?看不见摸不着的。”林先生不愠不恼,照常合作。后来改革开放了,科技发展了,大权威也与时俱进了,对林先生很推崇。 研究生期间,我们生物物理专业的课程最多,十三门。免疫学最令人头疼。我们 “ 文革 ” 瞎折腾,人家玩命探索,新发现新理论层出不穷,免疫学的笔记本最厚,概念衍变、功能作用等等,劈头盖脸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弟兄们不想上免疫课了,推举我去反映大家意见,美其名曰: “ 共党共军向来冲锋在前…… ” 。我傻呼呼地找了林先生,林先生微笑着只说了一句话: “ 免疫学发展很快,应该了解 ” 。语调至柔,意志至刚。没脾气,弟兄们都没了脾气,老老实实地听讲、实验、背书,结果都考得不错。起码,至今还用得上。 做论文时,荧光光谱的结果很好,红外吸收测量却不满意。林先生又是轻轻的一句话: “ 发射谱的灵敏度比吸收谱高三个数量级 ” 。样本浓度加大一千倍,果真获得理想的结果。 讲台之上,林先生用的不是轻柔语调。林先生讲课是北医一绝。秀丽板书,抓人眼球;逻辑推理,扣人心弦;抑扬顿挫,绕梁三日。其他专业研究生也来听课,其中一位说: “ 听不太懂,但是一种享受,艺术享受 ” 。 实践出真知。从贵州开始,林先生就没中断过动手,教研组每台新仪器,老人家都亲自调试。在 Stanford 当访问学者期间,林先生就钉在实验室。一天,林先生在显微镜下发现脂质体拧成了 “ 麻花 ” ,直觉不是小事,马上叫来了 McConnel 。 McConnel 是何等聪明何等高傲之人,竟兴奋得当场吹口哨,请林先生立即投稿 Nature 。 回国后,全校佩服,林先生自己却不太当回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国人能在 Nature 上发文的有几人,能上封面的又有几人?校方要成果,好说歹说请林先生报奖,获得了卫生部乙等奖后,林先生再也不打算报更高级奖项了。林先生第二个奖是和北医卫生学院一块获得的,林先生指导的工作,挂上了林先生的名字。申报是由卫生学院运作,林先生没掺和。 “ 利在众后,责在人先 ” ,个人的名利,林先生满不在乎,但凡是涉及生物发展的方向性问题,老人家都会振奋,都会激发出老人家的责任感。本世纪初,林先生利用各种机会鼓励展开 STM 和单分子操作的研究。北医申请有关的 973 项目,恳请林先生起草标书,那年老人家把整个春节都搭了进去,不歇气儿地干了十多天,最后发现自己写的字越来越小,北医三院诊断是脑梗塞,应该发作时就来医院治疗。 生物物理学会领导看望林克椿教授(右二)及其夫人 对于生物物理学会,林先生也是费尽了心力。从筹备到申报到成立到发展,林先生做了很多扎实而细致的工作;为了让中国生物物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林先生默默地做了十几年的铺路石。这些过程,就像早年从浙东迁徙到贵州一样,都是老人家一步紧跟一步走过来的,披荆斩棘,曲折而艰苦。但林先生无怨无悔,当成天职、当成使命去完成。 明年, IUPAB 大会将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的荣耀,学会的荣耀,林先生和学会前辈多年辛劳打下基础,破冰之旅,功不可没。我们不会忘记他们的奉献。 得知贝老仙逝的消息,我正在林先生和苏老师身边。 接到学会秘书长闫锡蕴教授的电话,林先生呆了。苏老师反复自言自语: “ 前天我们跟贝老见面聊时间太长了,贝老太兴奋了,太累了”。两天前林先生苏老师应贝老的要求,前去拜访,聊了两小时,贝老非常高兴。然而苏老师的自责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以的。 “ 节哀顺变 ” 之类的套话,对恩师和师母是完全没有效力的。我赶忙说: “ 贝老专门请您们去,不仅是想念您们,还重点谈螺旋脂质体,表达了心中的叮嘱和期望,老人家就没遗憾了;您们是贝老见的最后一批同仁好友,您们最后见了贝老一面,您们也没遗憾 ” 。 “ 至哀无泪 ” 。听了贝老告别仪式的安排,林先生还是两眼前视,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 苏老师曾在贝老身边工作;从抗战到解放到 “ 文革 ” 到改革开放,林先生一直受到贝老的赏识、信任和器重,这感情怎么能用语言表达? 林 先生 83 寿辰,学生奉献贺诗一首,摘一段录下: 春风细雨,遍地桃李奉轩辕, 厚德载物,学校学会一肩担; 淡泊名利,凿石索玉擎炬火, 小试牛刀,脂质螺旋盖自然。 祈恩师、师母康寿! 注: 本文节选自2011年编印的《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文集》,文章原题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记副理事长林先生”。 2016年9月8日发表于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信公众号(ID: BPSC1979)。
15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传承科学及育人精神, 推动中国电子显微学研究走向世界
Fanxia 2016-9-10 12:27
为纪念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和晶体学家郭可信而举办的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校,到今年为止已成功举办了 9 届。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依托于该暑期学校的冷冻电镜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从郭先生的学生—现美国纽约大学的王大能教授那里比较详细地了解了郭可信暑期学校暨国际研讨会,以及中国冷冻电子显微学的发展情况。 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校(以下简称“郭可信暑期学校”)自 2008 年开办,每年一届,今年已是第九个年头。这个暑期学校是为纪念和传承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冶金和晶体学家郭可信的科学思想和育人精神,由郭可信先生的学生们及郭可信教育基金会倡导和发起,由国内外电镜领域的华人学者们共同努力而举办的。依托于郭可信暑期学校举办的国际研讨会,主题在生物学与材料科学之间每年一次交替,“现在这个研讨会在国际生物冷冻电子显微学领域已经成为一个在世界上水平排名二、三的会议,每年都吸引一大批国外的学生学者来参会。行业里有人认为,近年参会的学者中有两三位不久后会获诺贝尔奖”,美国纽约大学的王大能教授说。 郭可信先生(1923—2006年) 郭可信先生 1923 年出生于北平(今北京),祖籍福建福州。他于 1941 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工系, 1946 年毕业后赴欧洲公费留学时,曾与近代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邹承鲁同搭一条船。郭先生于 1957 年回国,由于历史的原因,有二十多年没太有机会从事科研工作,到 1980 年才焕发科学的青春。 1985年,他带领学生发现五重 旋转对称 和Ti-V-Ni 二十面体 准晶 ,被称为“中国相”,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该成果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几十年中,郭先生花费很多的时间和心血培养学生,共培养120余名研究生,其中有三位后来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关于他培养学生的故事,可以在他的学生叶恒强院士等所著《科学与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郭可信传》 一书中得窥一斑。 郭可信先生 2006 年逝世后,他的学生们及海内外的一些学者认真地商讨,希望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纪念郭先生。想到郭先生在 1980 年代就花大力气把国外的学者请到中国,在学生们英语句子都说不利落的情况下,鼓励他们与国外专家学者交流,并推荐他们到国外接受教育或工作,对他们个人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为传承郭先生这种提携后辈的精神,同时促进国内与国际的学术交流,推动中国电子显微学研究的发展,郭先生的学生们倡导以举办郭可信暑期学校的方式来纪念他,得到了海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同与积极参与。 郭可信暑期学校的前半部分讲电镜基础知识,后半部分是培训国际前沿新技术,特别邀请一些国际大师来授课,暑期学校之后接着举办国际研讨会。这一想法得到清华大学隋森芳教授的大力支持并立即采取了行动 , 2008 年就在清华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当时会议规模还不到一百人。第三届( 2010 年)由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孙飞研究员担任组织主席,并得到了研究所领导徐涛、许瑞明、龚为民等教授的大力支持,活动举办得很成功。为了借助这些活动,能更好地促进国内研究机构学术水平的提高,生物界组委会在第三届活动中决定,以后的会议由各研究单位轮流主办,并且以民主投票方式在海内外各选举一位主席。 2012 、 2014 、及 2016 年分别由中国科技大学(周正宏、毕国强 、蔡刚教授主持) 、 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李慧林、程易凡 、 从尧 、 何永宁教授主持) 、 清华大学及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超微结构显微成像专业委员会(王宏伟 、章佩君教授主持) 主办。今年的会议规模已经达到二百五十人 。据会议主持者王宏伟、章佩君教授称,为了保证会议水平,尚另有一百五十多人参加会议的申请没能被接受。而材料科学的暑期学校暨国际研讨会,也已经非常成功地举办了四届 : 2009 年在郑州大学(张泽院士、秦禄昌教授主持)、 2011 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马秀良研究员主持)、 2013 年在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张锦平教授主持)及 2015 年在浙江大学(张泽院士主持)。 “在郭可信暑期学校暨电镜国际研讨会举办的近十年间,正赶上冷冻电子显微学起飞的时候。结构生物学界,在隋森芳院士及年轻科研人员(如清华大学的王宏伟教授、高宁教授、雷建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的孙飞、朱平等研究员)和他们实验室青年学生的多年努力下,取得了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使得国际同行更加愿意到中国学术交流。加上近几年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及一些突破性成果的获得(如美国加州大学周正洪、程亦凡教授原子水平解析病毒、尤其是膜蛋白结构),吸引了其他领域的科研人员纷纷开始使用冷冻电镜作为研究手段,使得这个研讨会在结构生物学界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建立了其高端会议的品牌形象”,王大能教授说。 在谈到中国的生物冷冻电子显微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时,王大能教授认为, 2008 年暑期学校刚开始时,日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要比中国强得多,而现在中国在水平与规模上均已超过日本。真正实现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并与美国、欧洲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郭可信国际研讨会在推动中国冷冻电子显微学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把国内年青学者推上世界舞台过程中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今年在香港举办的、国际最高水平的三维电镜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是由程亦凡教授任大会主席,而 2019 年三维电镜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的大会主席将由清华大学的王宏伟教授担任,凸显了华裔学者在冷冻电子显微学领域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王大能教授强调,中国及海外华裔科学家在冷冻电子显微学方面的杰出成就与影响力,与大家的团结合作是分不开的。就郭可信暑期学校暨电镜国际研讨会的组织与运行来说, 海外的 周正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程亦凡( UCSF) 、李慧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章佩君(美国匹兹堡大学)、刘骏(美国休斯敦得克萨斯大学)、隋海心(美国纽约州医学研究中心)、姜文(美国普度大学)等教授;国内的隋森芳院士、王宏伟、孙飞、朱平、蔡刚、丛 尧 、何永宁、张兴、沈庆涛等教授,每届会议都积极参加并献力献策,担任会议主席期间就更加辛苦,每届会议来往的电子邮件、微信就有上千封。 作为一个民间发起、运作的学术活动,郭可信暑期学校暨电镜国际研讨会堪称是一个成功的典范。以此种形式纪念郭先生、并推动科学发展、帮助青年科学家的事业发展显然是一个上好的选择,预祝中国的电子显微学研究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叶恒强 , 王元明 , 郭桦 . 科学与人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传记 : 郭可信传 . 科学出版社 , 2014. 2. 第九届郭可信电子显微学与晶体学暑期学校 http://www.icsb-bj.com/en/index.php/Procon/index/id/639/aid/5396/nid/174 3. 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n Microscopy. http://www.grc.org/programs.aspx?id=10865 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信公众号(ID: BPSC1979)。
15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转发] 纪念钱永健—生命科学界的巨星
Fanxia 2016-9-6 10:51
撰文:Michael Xi Zhu(朱曦) 作者于复旦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于美国休斯顿大学获硕士及博士学位,现为得克萨斯大学 休斯顿医学院教授,2011年起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特聘研究员。 Dr. Roger Tsien(钱永健)是生命科学界的一颗巨星,他的驟然去逝对大多数生物学家是个极大的震撼。因为我们许多人都或多或少得益于Roger发明的分子探针 — 在给我们科研带来便利以及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的同时,因为这些探针的使用,让我们对生命科学的方方面面有了更深入地认识。可以说Roger对现代生命科学的影响是无远弗届的! 我本人和Roger的几次会面都是在学术会议上,而且是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前。 当 年,我自己还是钙信号研究领域新人的时候,才疏学浅没法和学术大牛做深入交流,因此交谈的内容都比较简单 , 时间也不长。Roger也的确是个让人望尘莫及只能仰视的人物,无论从知识面的渊博还是看问题的尖锐 度 都是一般人无法望其项背的。不用说他的学术报告有多精彩 多么 富有启发性,即便是他对别人发言的提问也是充满了智慧并切中要点,以致不少人甚至认为Roger是无所不知的。其实Roger本人倒不觉得自己有必要什么都读 、 什么都知道。记得Roger有一次跟我提到 , 有人责怪他 在做报告时 没有引用他们之前发表的工作, Roger 很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并没有责任读遍所有的文章。不过Roger时刻在用脑且记忆力和理解力惊人是肯定的。他也很在意充分有效地利用时间,记得有一次UCLA某系请Roger去做报告,竟然没有安排他和系里的faculty一对一会谈,以致于让他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闲坐着无所事事。那时候笔记本电脑还比较笨重且容量不大, 无线网络和手机都还不是很普及, 可以想见当时他有多无聊,所以后来和我提到时还是挺不满意的。我倒是为那个系的faculty们感到可惜,白白失去了这么好的一次交流机会。 钙信号研究领域的人对Roger一直都不陌生。大家目前 还 在 广 泛使用的Fura-2,Indo-I, Fluo-3等等都是Roger发明的。可以说没有Roger Tsien就没有当今钙信号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 就 没有对钙信号在细胞内改变及其对细胞功能调控的深入研究,也就不可能对细胞内小分子信使有这么深入的了解。因为有了Roger Tsien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明的钙离子探针,才促进了细胞内小分子成像技术的蓬勃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细胞信号在时间和空间上改变与调控的认识。众所周知的荧光蛋白的发展和应用 , 应该或多或少得益于Roger Tsien及其同事们多年来开发利用钙离子探针的丰富经验,其应用价值也更为广泛。Roger也因为对荧光蛋白的开发荣获诺贝尔奖。如今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使用非常广泛,衍生出了不计其数的变种和实验技术,应用于许许多多学科,其中有不少变种和实验技术也是Roger实验室最先发明的,这里也包括以荧光蛋白为基础的新一代钙离子探针的制造和改进。也是因为Roger首开先河,才有了后来的GCaMP和GECO等等,以及类似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说Roger Tsien是个天才绝对没错,我想所有认识他的人都会这样认为。Roger是个很特别的人, 极 其聪明学问 渊博 ,但据说 为人处事甚为 直率,是否真是如此我不是很确定。因为在我和他接触的年代,他不但学问做得好,也积极参与组织学术会议,1999年FASEB Summer Conference on Calcium and Cell Function就是他作主席,会议极为成功,想必他也花了许多的心血。Roger在学术上一丝不苟且勇于创新,和某些人有些争论也在所难免,甚至有些研究的结论不一定对。但他在学术界广泛受到尊重是个事实,与是否 获 得诺贝尔奖无关。即使偶尔和谁学术上有争论或竞争,他也不应该会有真正的敌人。谈到竞争,Roger就如同科学界的菲尔普斯或博尔特,也许偶尔会输个一两次,但总体来说他总是赢的。和这二位运动天才一样,Roger也是靠天才和勤奋取得成就的,而且他勤奋的时间长了很多很多,对社会的贡献也大了很多很多,虽然一般社 会 大 众对对 此可能不是太了解。天才就是天才,他们有自己 的 世界,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但Roger Tsien的确给我们生命科学界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财富,值得我们敬仰,值得我们怀念!因此,我和他虽然不熟,只是多年前接触过几次,还是感念他对我们科研的贡献和巨大影响。此次应 中国 生物物理学会孟凡霞老师的诚恳邀请,写 此 短文纪念这位在我心中有着圣人般光环的伟大科学家! 谨 以此文悼念一位科 学 巨人的 骤 逝 —内 容多属个人片面观察,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注: 本文首发于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微信公众号(ID: BPSC1979), 关注更多相关文章,请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 永不会被忘记的科学天才钱永健
112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 何宏,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
zlyang 2016-9-2 19:11
何宏,2011-09-21, 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家”的采访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20892-488672.html 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家”的采访 为记录中国近代“伪科学”的学术发展史以及其中关键人物,在北京大学的科学传播中心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刘华杰教授曾于2001年3月追踪本人,并以本人为“经院式”“伪科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进行了一次文字采访。此文材料被他以“内部材料”的形式印制了三两百份。 其实就在他现在所工作的北大校园里,还有三位大浪淘沙受我本人尊重的以研究“耳朵认字”、“隔墙透视”和“遗留信息”而介入“人体科学”领域的元老:生物系的陈守良、贺慕严夫妇以及原在中科院工作但家住北大校内的刘易成教授。他们都是跟我一样信心满满、而对自己的工作充满骄傲的人。我敬重他们并认同他们有严密思维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 我不知道是否曾有人向刘华杰教授推荐,而且他以自己的尊重取得他们的信任并获得过他们的回应材料。以我的经验,至少刘易成教授并不介意与感兴趣者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下文的提问者是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的刘华杰教授。 ———————————————————————————————— 1、 何宏先生,你是学物理的,先到德国读博士,又到英国做博士后,后来却回国从事有关“人体特异”现象的研究,最近转到别的领域。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对你的经历和经验都很感兴趣。首先我想知道你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可否介绍一下小学、中学的情况,家乡的情况。(1000字左右) 我于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60 届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因为建设丹江大坝,被分到水利工地的工大教书,文革后期工大被撤消便改作物资调配工作。母亲师专毕业,直到退休都是小学教师。由于两人的家庭出身不好,(我父亲曾考上大学被取消资格,)解放后家境相当困难,所以他们才去读无需交费还有补助的师范。也因为这些原因,我父母在性格上都比较拘谨,做事徇规蹈矩,生活很节简,除开个别亲戚间的来往,没有什么朋友 。 我本人的性格与他们有很大区别。由于是在水利工地长大,班上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大革命或农庭出身对我个人没有多大影响。那时盛行读书无用,我清楚记得父母亲曾商量是否让我学一门学艺,比如木匠,后来送我学了两天二胡,最后认定身体最重要,就从小学二年级把我送进学校文体班打排球。前后还参加过好几届校际比赛。 在周围的人眼里,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爱看书的孩子,上小学之前已经认得不少字。那时父亲给我买的书有两大抽屉,让我至今很感谢。学校院子的人都看到,我八九岁搬个凳子在院里看书,抱着《水浒》、《西游记》或《红楼梦》,一坐大半天。那会儿新华书店兴租书业务,不论厚薄,一本一天一分。虽然没有好书,我到是天天一本看过不少。 77年我进了当地浇筑中学,这会儿才突然注意到成绩好过身边同学一大截。记得我难以忍受课堂进度,不听课捣乱,老师不是批评而是做工作要我体谅同学基础差,要我担任年级干部,还被劝加入最后一届红卫兵,我还记得在大会上代表初一年级向“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表决心。 在丹江大坝完工后,我父亲先被调去参加黄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直到四五年以后我家小妹诞生(我下面有三个弟妹),才被照顾回丹江,不久被调到宜昌参加葛洲坝工程。78 年上半年我母亲办妥调动手续带着一家人与父亲团聚。我自此转到工地上的重点中学葛洲坝一中,初中和高中都在重点一班。我们这帮老同学每年春节都有聚会,常有同学回忆也没见我买课外辅导书,也不做多少练习,轻松地跻身班上第一、二名,而且每学期下来书还是半新的。再一个本事,便是一出考场,就能估计得多少分,大概会是班上第几名。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物理成绩,我经常高出第二名二、三十分 。 2、你就读的是哪所大学什么专业,主要修过哪些课程,最喜欢什么学科?大学时有没有想过将来做什么?(300字) 我参加高考是在82年,虽然没发挥好,仍是葛洲坝考生的第二名。由于我父亲的身体状况,他在80 年底被发现患癌症,当时正是术后的化疗阶段,全家笼罩在阴影之中,在填报志愿时我第一志愿选择了本省华中工学院的激光专业,第二志愿是该校计算机专业,其余全是空白 。 华工的学习氛围不错,记得当年共学了三十五六门课,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工程、大学物理等基础课之外,我们主要学过精密机械、光学工程、电子工程、激光物理、激光器件、微机原理、量子物理等课程。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一踏进校门便使用英文原版的《高等数学》。学习上我基本上没有偏科,印象之中并未觉得更喜欢哪门课,凡靠死记硬背的课差些,而逻辑体系严密、推理性的课成绩便好些。到大学毕业时,各科成绩 在班上仅次于一位同学,被直接推荐为本校的研究生 。 由于性情温和,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又不错,我在中学、大学都是比较活跃的学生,担任过宣传委员、体育委员、副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另外还在“大三”入了党。在80 年代不是组织过因潘晓而起的“人生意义”讨论和因张华而起的“生命价值”讨论吗?想起来挺幼稚,我当时真很感动,屡屡自我感觉自己变得日益越成熟,其实对于毕业后准备干什么,究竟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没有清晰的想法。我在读研究生的第一学期被选定公派出国有很大偶然性,是国家教委分配给了华工四个出国的名额,指定选派研究生出去,我们系因为有个国家重点激光实验室的缘故,摊到一个名额,系里经比较权衡之后,选中我赴民主德国留学 。 3、请谈一谈到国外读书的经过。修过哪些课程?参加过哪些活动?听说你是留学生中的活跃分子。 在国内读书期间,我还是懵里懵懂、充满幻想、幻想爱情却因无法把握未来而不敢尝试的年轻人。选中出国留学之后,我先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了大半年德语,87年9月底与来自各地不同专业的六位青年一起飞往柏林。驻民德使馆教育处的一秘老梁带着几位留学生在机场接我们,半个小时之内我们就换乘火车去大学报到了。事后我们了解到这些公派出国名额源自赵紫阳出访东欧五国,重新恢复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德间签订的政府间合作协定包括每年互换15名访问学者或留学生,由对方提供奖学金。 我被派赴民德西南城市耶拿的席勒大学物理系。该校正式成立于1557年,席勒是歌德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民德当年共有各类高校20多所,称作大学的仅有五所,席勒大学在物理、医学、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算是民德最好的学府。虽然历史上出过好些名人,因为率先提出导致畸视和屠杀犹太人的“种族优势论”,二战时研发大量战争武器,席勒大学曾被视作“褐色大学”。 从柏林机场接我的是老三届背景的合肥工大老师杨继平,他原本是访问学者,出来后在德国朋友的帮助下转成博士生。这样我就成了两国断绝关系近三十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后,席勒大学招收的第二位中国留学生。直到1991年我离开耶拿,到那时留学的中国人前后一共只有四人,每年在民德的中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五六十人。由于人少,中国学人之间挺亲热,与使馆的联系也较多,逢年过节便一起去使馆碰个头,报告一下自己的学习及民德的情况。我们甚至还有党组织生活会,我担任过西区留学生支部的书记,并负责从各人奖学金中按比例收取党费交到大使馆。 在分隔好几十年之后,我们国内基本不了解民德情况,在大学里选什么专业、谁是导师,都是碰运气。作为前社会主义阵营中生活水平最高、文化教育条件最好的国家,民德到是一直有不少邻邦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当时民德还没有出现统一后的排外思潮,因为毕竟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众多的一个大国吧,当地人对于中国人相当热情和友好。另一方面,我国试行改革开放十多年了,而民德的观念还特别传统和保守,他们认为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中国正在朝这个危险的方面发展,所以对我们的言行也很警惕。 民德方面根据我们的专业将我们分到各个高校,我因为是激光专业被安排到席勒大学物理系。最初的三四个月,语言还存在障碍,研究也没有找到合适切入点,大学校长、著名的非线性光学专家威廉米教授这时主动把我要过去,提议我用系里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做些摸索性的研究,后来确定为用激光在真空室里打靶产生等离子体和X射线。但我一直认为这个选题太过狭窄,甚至后来转到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我仍认为原本应该留在热门领域。 威廉米教授在物理界很有声望,是一位著名的非线性光学专家,他的实验室曾创下欧洲最短激光脉冲的记录。就任校长时,他刚满50岁,未及一年又提拨为科学院副院长,负责民德的物理、化学等领域,办公地点也挪到首都柏林。他是我遇着的第一位大科学家,头脑清晰,精力旺盛,热爱事业。我的研究他只是间或听听汇报,由福格勒博士负责一般性日常指导。威廉米的人非常好,也很有权威,我曾发牢骚抱怨课题不好,应该换换,身边同事惊谔地说威廉米定的事,谁敢变?他也真负责任,在上下班途上,他坐在小车为我修改博士论文,为着论文中的某些问题我还被邀请到他家两次。90年11月两德联合之后,他被视为共产党的骨干受到牵连,但他把好多手下推荐到美国去做副教授、助教授,包括我和老杨后来找工作,他也亲自写推荐信。 在耶拿还有一位中国人的朋友,他是担任过民德科学院化学生理研究所所长的伯格教授,此人在电泳分析方面有世界级发现。连不少西德物理学教授也知道他。伯格家收藏有好多东方的东西,他甚至用外汇订阅日本杂志。他对中国的印象很好,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比印度好得多,一有空他就把我们几个中国人请到家里吃饭和散步。他的人品、性格和包容一切的气度,都给我们实实在在的薰陶,我至今怀念这位可敬的老人。 我87年抵达民德,90年12月完成博士答辨。之后获得了两个博士后机会,一个是埃森大学,一个是英国的牛津大学。我自然是选择了牛津大学啊。由于办理签证的手续,我于91年4月离开德国。三年半时间回想起来真是弹指一瞬间,但这也是极特殊的一段时间,我亲眼看到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所完全呑噬。说起这个变化,戈尔巴乔夫负有很大责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时正是他,为了倡导所谓“公开化”政策,屡屡向民德领导人施压,促其改革;89年7、8月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德发生了社会大动荡,先是民众到匈牙利、波兰等国寻求政治避难,要求被递送到西德,接着是社会各阶层的大游行。社会秩序完全失控,政坛更迭,到89年年底不得不进行全民公决。结果是什么?知识分子中的50%和工人中的90%投票赞称两德合并。两德成立统一的议会是90年的11月,但统一货币是90年七月第一周,西德把东德买了下来。尽管东德人后来有很大的失落,但东马克兑换西马克曾带给我们、他们一样的喜悦。 在德国的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超过了牛津大学的影响。我21岁大学毕业,22岁出国,人格、世界观都还没有定型。我看到一个很正统、很保守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民教育、全民医疗、全民就业,说起来生活水平不差,但由于僵化的计划经济,商品价格严重扭曲,民众情绪压抑,缺少积极主动性。不管我们找多少客观理由,只要比较一下同一起点的东西两个国家,在消费品质量、生活水平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眼中看到是危机的社会和沉默的民众,人的苦闷压抑、言不由衷、无可奈何、或者随波逐流或者挣扎反抗都留给人极深印象。我自己性格的好些方面是在德国磨砺出来的,我怀疑很多东西,怀疑空洞的口号,也怀疑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牛津大学非常有名,虽不及剑桥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前后40多位英国首相之中竟有一半是牛津大学毕业生。据说师生之中有不少贵族,但都不显山不显水。我听过不少场科学大师的讲座,但是与牛津的政治、学术精英没有什么交道。我是直接受聘于物理系CLAREND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是利用卢瑟福国家实验室的强激光器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研究精细X光光谱而分析激光吸收、等离子体澎涨等动态过程。作为基础研究这项工作的潜在价值主要是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以及X光光刻和X光波段激光。我所承担的是一个涉及英国、德国和捷克等多国合作项目。 牛津大学一地的中国人就比全民德多几倍,留学生与家属加起来接近400人,各种身份人的都有,有访问学者和博士生,也有博士后,还有人已经是TUTOR或RESEARCH FELLOW。由于自己年轻、未婚、既拿薪水,又有助人的热情,所以经常参加学生活动,还被朋友拉进牛津中国学者学生协会担任两届“外联部长”,主要就是迎新送旧,参与组织一些活动。在第三年还被邀请做过一届“牛津华人辩论协会”会长。那会儿我因为年轻、热情而在同学之中很有人缘。 4、你何时从英国回来?有哪些力量促使你回国?怎么又会研究气功与特异功能呢?放弃国外生活,放弃传统学术领域,跳到很受争议的领域做研究,这需要勇气和毅力。 我从91年4月抵达牛津大学,94年4月离开,前后两个科研工作合同,整整三年的博士后。我的老板加士汀沃克教授当时刚30岁出头,是拿到英国皇家学会的特别资助而从美国回去的,我是他的第一个博士后。他因为年轻,也很有压力,但对我的项目和研究还满意,说起来也有几篇文章发表在PHYSICS REVIEW LETTER和PHYSICS REVIEW上面。虽然老板许诺至少再续两年合同,但我感到了焦灼,无法再满足给人打工的研究,离开的想法渐渐强烈。但是改做什么,的确一度十分彷徨。其间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的徐至展院士曾帮助我申请到王宽诚奖学金,可以持外汇收入回国工作一段时间,但我最后舍弃没去。 谈起为什么决定放下一切突然回国,我想大概有一百条理由。比较重要的几点包括:一,我一直觉得作为公派出国人员应当回国服务,由于自己出生的年代,我受正统思想教育影响较大,走在田野里或街道上,我有时竟不由自主地因普通人的劳作而被感动,我感激自己生命中所获得的关爱。其次,我对工业化的前景并不乐观,觉得中国虽说不得不朝这个方向发展,却无法承受能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我对自己的研究前景也不太看好,不管是为发展核武器而模拟核爆或者为惯性约束热核聚变的激光点火,我或者不愿接受或者觉得不太现实。再还有文化上的失落感,我22岁远离故国,虽然能说流利的德语、英语,却因为乡土之情而感到精神上的寂寞和情绪上的抑郁。哪怕组织和参加好些公益活动,热闹之后反而更觉空虚和生命的苍白:世上几十亿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我悲观地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此外在我们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机系的系主任,台湾的老留学生,殷切地劝我们回国,他说自己在华人中间也算很成功了,但相比没有出国和出国后重回台湾的同龄人,自己比不上他们幸福也没有他们的成就感。他说中国类似于经济腾飞前的台湾,国家需要我们,而我们也需要抓住机会。 当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在牛津的后一段时期频频出现一些神秘体验,使我对宗教和玄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我隐隐觉得在意识和物质之间存在着某些神秘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可以沟通物理学与心理学、科学与宗教,能够对社会人生带来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值得以生命为代价予以探索。我的兴趣全部都吸引到这方面来了,并为自己可能做出一些发现而激动不巳。说来一般人不信,我那一会儿怀着莫名的激动对周围的朋友说,我“顿悟”了,我“开大悟”了,听者十分惊愕,都以为我是练气功“走火入魔”了。由于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原本对金钱、名利也不是太热衷,于是决定投身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毅然放下一切回国了。 回国之后,我对其他的事情都提不起太大兴趣,于是四处寻找研究气功与“特异功能”的专门机构,最后穿上军装进了一家研究所,直到去年转业到地方,我在该部门前后主持了五年多的“人体科学”研究。 5、听说你很早就练气功,不知道起因是什么?你练过哪些功法?在长期习练气功而后专门研究气功多年之后,你能否谈谈自己对气功一些独到认识? 这里有个机缘,我父亲被发现癌症后,又是手术,又是化疗,全家不安宁,我也开始留意书刊杂志上有关保健、养生等内容。那时,我在放学后爱在路边的报栏看报,《工人日报》当时隔三差五地刊登一些健身功法。我很好奇,照着一练,也是缘分,身体真有感觉。于是每期必读,边读边体会,未出一星期就出现明显的气感。 练气功,最重要的就是身体骨骼放松,通过细、匀、长的呼吸进入一种舒适的、特别的生理状态。最初的练功感受通常包括唾液增多,手心、脚心发热,皮肤发紧发麻,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身体局部有气脉流动的感觉,甚至觉得皮肤下面出现气丘。我不认为这全是幻觉,而多是真实的心身反应。在《三思评论》第一期的“五人访谈录”之中我曾提到一次特别的体验,当时极其真切地感受到好象喉头聚起了露水,垂直滴下,击打到会阴部位,产生涟漪和肌肉抽动,伴有强烈的快感。这种体验增强了我的好奇心和练功兴趣,直到前两年我一直坚持练功,短则5分钟10分钟,长则半小时45分钟。神奇的感受虽不常有,但一般都能感到轻松、愉快。 我前后练过松静功、内养功、郭林气功、马礼堂的六字诀等功法,但没有拜过哪怕一个指导老师,象“中功”、“严新气功”、“香功”也没学过,大概这些都是靠收钱办班兴旺起来的,而我除了买些气功杂志从来没有在这上面掏过钱。就象不喜欢辅导书一样,在有了体验之后我不信气功师还能教什么。我记得报纸曾登过武术大师万籁声的一句话,叫“真经一张纸,假经万卷书”,很令我神往。我后来对禅宗很感兴趣,认为若是“悟到”,就连一句话也是多余,所谓“一切有相皆是虚枉”。 我对气功的看法与绝大多数人不同。我觉得在气功时麾的时候,有许多人起哄瞎说;时过境迁气功落入低潮以后,又有人争相恐后予以唾弃。两个极端都缺乏理性。什么是“气”、什么是“气感”、什么是“气功”,对没有身体力行亲身感受过的人而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往往穿凿附会。一些所谓专家说这“气”指呼吸之气,“气感”是暗示的效果,都是似是而非。有句古话叫作“如牛饮水,冷暖自知”,对没有尝过糖的滋味的人描述什么是甜,该怎么说,又怎么让人明白呢。气感是一种很独特的主观感受,你真能觉得有气态物质在体内或体表涌动。气功可以促进脑啡呔的分泌,可以带给人快感、崇高感,以致使人上瘾。没练气功的人怎么知道气功对练功者的魅力,如何相信它可以使某些患身心疾病、甚至器质性疾病的病人获得部分甚至全部康复的效果。当然,其他形式的锻炼或者食疗、音乐疗法也能取得类似效果,但是各门宗教都有静坐、冥想之类共通的仪式,这表明什么?难道里面没有共通的科学道理? 说穿了,气功是抽去宗教内核之后剩下的以修身养性为主旨的静修,它通过呼吸或冥想沟通显意识与潜意识,有时能产生奇特的生理效应。此外,气功可以激发宗教体验,因为它原本就属于一种特殊的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者试图沟通“神灵”或“梵我”的一种技术。 依我看根本不存在哪家功法,说到底只是入门方法略有不同,但都是进入显意识受抑制的非常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从而发挥自我身心调理的机制。由于身体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人练功效果很不一样,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好的一面是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整,出现心旷神怡的感受;坏的一面是出现可怕的幻觉并导致恐怖、惊慌,陷于心理障碍不能自拔。无论气功或宗教都可能发生这两种结果,不过宗教往往通过伦理和道德说教,通过对形而上的“神”的皈依而减轻其负作用;而缺少文化依托的气功往往产生幻象,并引发巫术和鬼神的信仰,容易导致竭斯底里和走火入魔。所以,气功若不能及时科学化,就必定会逐步巫术化。这正是为什么二十年来,朴素的气功一步一步从一般性的健身功法发展到张香玉和严新的巫术功法、再到“宗师”张宏堡的帮会功法,然后是“邪教”李洪志的法轮功。由于视授功者为“大师”,为“鬼神”的代言人,甚至或“仙”或“佛”,产生人身依赖,气功的危害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6、你从什么时候关注“人体特异现象”?前面你也谈到自己有过一些神秘体验,能否举几个例子描述一番?(2000-3000字) 自1979年起,国内开始有报道称儿童中发现了“耳朵认字”现象,随即有人在报上批判这是骗局,这些事我知道但没有多少印象。我对“人体特异现象”发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心灵感受和体验。就这方面,我曾在2000年9-11月《大众科技报》连载的《神秘体验四人谈》之中描述过几个事例。 我最早的体验是“似曾相识”。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会突然觉得整个场面似曾经历过,其实却绝不可能有此经历。我后来从事研究的时候才了解到这种体验许多人都有,虽然有人将此解释成“心灵感应”,心理学的常规解释是知觉错误,即把现在的景象混淆在过去的记忆之中。比如我有过“身临其境”的梦。最早是在德国,我曾在半睡半醒之间见过奇异的光团,后来知道这是宗教型的幻象(我家里人都没有宗教信仰)。后来在英国时,也是自己清醒地躺在床上,而房间里出现了“精灵”的形象。对这些现象当然可以做各种正常解释,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具有震憾力的 练气功时,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分,并对体外信号做到“熟视无睹”和“充耳不闻”。每当此时,头脑中会“沁”出一种声音。后来有人对我说,这是“天籁之声”,是“观音菩萨”修道入静的“海潮音”。我能听见,这就是“佛缘”,是“福报”。 为这种说法,为了亲身体验能修到什么程度,我实实在在地吃了八个月素,戒了八个月酒,练了一年的打坐。这中间曾经有一连串的体验,包括见神见鬼,预兆式的梦,身不由己的意外等等。有人说这全是幻觉或牵强的附会,但我也是学科学的,至少我当时不觉得这些事件能用巧合或概率解释得通。这些现象使我隐隐觉得似乎有一个“神灵的世界”。请别误会,我不是说有某种外在的超然存在,而是指人类或生命的集体无意识可以影响到群体的思想并形成客观效应,有人习惯用“群体暗示”来解释,但我觉得不充分。 再比如好多位宗教信仰者告诉我,当他们祈祷时,能真切地感受到“神”的眷爱。我觉得这其实与气感一样,是同一个机制。但我觉得在幻觉的解释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即宗教者的虔诚以及虔诚带来的心灵感受是互动的。信仰者体验到的即未必是真的,也未必是假的,信仰者的群体无意识可能构建了一个可以为该群体所共同体验的奇异的精神世界。 这样说是不是很玄?因为它承认在怀疑者面前,这个奇异世界相对说来是不可被验证的(这一点并不绝对,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当然作为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我知道不能停留在臆想上,我一直希望通过严格的实验,通过发现可靠的证据,证实或证伪我的想法。 7、您刚刚谈的这一段,很有意思,但又不太明白。科学与宗教的分野就在于一个能够被证伪,而另一个是不能接受检验的信仰体系。这是很不同的。而你似乎企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能不能把你的观点表述得更清楚一点? 你说的对,我的确是想找出办法可以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揉在一起。一方面,我不怀疑建立在数学与物理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但另一方面,练功者的、宗教者的主诉,又让我迷惑,觉得未必空穴来风。表面上,两者一个是唯物的,另一个是唯心的,互相非常抵触,而我的“直觉”认定这或许是同事情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在更高的层面上可能调和在一起。 我至今并不觉得这种想法属于不可思议,其实只要持平常心、平等心就必须会有这样的感悟。按照哥德尔不完备定律,任何貌视严密的体系或系统,包括我们每天使用的逻辑体系和语言系统,究其根本其实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的局限性,所谓“天生的不完备性”。这极符合阴阳对立的辩证哲学。打个比方说,在人类的认知领域也没有绝对的、纯粹的、自持的存在。认识的发生总需要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即对立的主体与客体。假如某个宇宙存在根本不与认知主体发生作用,就不能上升到意识,就压根不能谈及它。我们却把统一的认知分为“客观”与“主观”两部分,我怀疑在边缘问题上唯物主义者是否也是经常把不确定物说得言之凿凿。 所以我在特异功能真实性检验问题上持一种非常独特的态度。我与那些轻易接受特异现象为真的人不一样,我同意一般性的体验不能作为证据,因为从心理学上讲,人是有倾向性的,人是容易被欺骗,也容易自欺的。但我与那些从唯物主义出发,或依据现有科学理论率然否定现象可能性的人也不一样,我认为科学崇尚实践,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如果现象是真实的,不是假象或骗局,就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毕竟科学的每次进步都是确认新现象之后带来的。我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不认为相信者可能成功地发现一位“超人”,他能非常漂亮地完成严格规范的科学实验;但我同时也不认为发现对象做假,在正式的关键性场合做不成严格实验便能断言现象必定都是虚假。我的观点属于玄学一类,但只要承认例外,接受在特殊条件下意识可能与物质直接作用,可能偶尔出现特异功能,那就必然导致玄学。因为一旦承认“客观”与“主观”没有截然分别,可以互相作用,请问如何拿出符合现有科学标准的更客观的实验证据呢? 8、你说的很有意思。但既然连你自己都认为提供不了更科学的客观的实验证据,那这种研究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种研究对于我本人,或者象我这样执着的研究者还是很有价值的嘛!它使我们体验到了一个与别人感受到的根本不同的世界!半开玩笑的话。 科学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至于说真理有什么用,这并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我曾在另一个地方提到,科学二字有不同的涵义。一种认为它代表着客观世界里的客观事实,能被所有的人观察和重复。特异功能绝对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根本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另一方面,是否有可能在某段时间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特异功能”的确是真实的呢?(当然仍必须有一定的可重复、可检验性才能证实其是真实的科学现象,纯粹假就毫无意思了。)在特异现象问题上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有怀疑者的时候,越是在控制条件严格的场合下,神奇现象就越是难于出现,或被发现做假。但对于这同一个现象,批判者说,因为经不起严格的科学的检验,所谓的这些现象根本只是假的;相信者却说,是这些怀疑者的存在或者方案设计无形中影响了现象的出现。站在各自立场,我觉得双方都有一定道理,但我并不先入为主地接受那一方的观点,因为双方都有可能试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是却偏离了事实真相。 9、那么在搞了好几年的专门研究之后,你现在如何看待气功外气和特异功能呢?你认为这些现象可能存在吗,能举几个例子吗? 气功“外气”与特异功能倒底是否存在,不是某个人说“有”或“没有”能解决问题的。在持支持与反对观点的双方阵营中里都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可无论什么人若是离开具体事例说“有”或“没有”,肯定无以服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科学家也会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错误,不必拉虎皮当大旗,不要在科学界搞“两个凡是”。 我国的“人体特异现象”研究实在非常初级,相信者与批判者都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以各自的逻辑做判断,很少人能把它看作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研究,也很少人把它看成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二十多年来,相信者与批判者双方在特异功能问题上发生过许多次的争辩,但都是各说各话的信仰之争,总是情绪盖过了理智。双方喜欢站在哲学高度、理论高度论证对手的荒谬,却少有讨论实验细节,讨论实验中的疑点,大家都只渲染有利于本方观点的证据,却不谈于己不利的任何事实。这都不是科学态度。 在仔细地研究了各项可以搜集到实验报告之后,在仔细地亲自进行了多项实验之后,我个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所谓“特异功能人”都被细心人发现过作假,绝大多数的自称获得“证实”的报告都存在明显的实验漏洞及疑点,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和学风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同意全面否定,我的确发现有个别现象确属异常,难以在现有科学框架内得到解释。我持一种不要把孩子与脏水一同倒掉的谨慎态度。 在气功外气问题上,我否定了早期的顾涵森外气实验,也否定后期的严新与清华大学一些人合作的实验,我知道某些实验室的实验也存在严重问题,我自己在检验气功师时,基本上没有见过任何异常。但是有一次,我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合作者在检验一位妇女的时候,竟然出现过在测试时出现信号突然出现负脉冲,并远远低于噪声阈值的现象,而且这种效果还重复了一次。 对特异功能,我发现绝大多数的“耳朵认字”、“意念移物”、“穿壁现象”都是弄虚作假的卑劣骗局,但是有那么两个实验报告_一个是北京大学的陈守良等人发现个别小孩可以从火柴盒中看出原先曾放在其内的卡片上的图文,另一个是赵莹姐弟接受的隔墙透视_我的确挑不出什么毛病,我差不多相信大概观察到了“特异功能”。在我自己参与的测试中也发现过两次说不太清楚的结果。所以,我个人现在虽然不再继续这方面的研究,至少不会再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个人的体验和实验出发,我以为不能完全排除特异功能存在的可能性。 10、据说您与国外同行有很多学术交往,能否谈谈国外在这个领域的情况? 我是回国以后在研究中逐步认识了解国外情况的。国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这类现象,最初的解释是存在一个可以独立于肉体“心灵”,故称为“心灵研究”;随后大多数研究者都不再接受“灵魂”一说,研究方法上也从现象的观察过渡到实验室的统计学实验,再加上主体研究者多是心理学家,这个研究领域便被逐步改称作“超心理学”。介绍这方面的英文书挺多的。 我本人于97年参加了美国的莱因研究所的超心理学暑期研修班,接着在英国参加了国际超心理学联合会的第40届年会,98年8月又赴日本参加过一个学术会议,这么一来我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著名研究者保持着书信联系,是学术组织国际超心理学联合会的唯一一位国内会员。 特异功能研究在国外同样是受争论的,特异功能研究从没有得到科学界主流的认可,最多只是被宽容。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的人数有限,缺乏研究经费,一百多年来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研究者仍以高涨的热情认为自己是在追寻真理,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最终解开意识之谜。在有些国外研究者中也存在着跳跃性的思维,从不可靠的现象上升到惊人的结论,结果也是被人批判为“伪科学”。但总体看来,国外的学术空气远比我们要浓厚,研究历史比我们长,直接参预实验研究的高水平人物也多一些,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争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较为充分的曝露,并因此而改进。相比之下,国内严重缺乏相关研究信息,缺少学术权威和学术标准,基本上停留在主观体验层次上,而且学术之外的干扰太多,很难做下去,更谈不上出什么真的成果。 2011-09-21 科学网—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家”的采访 - 何.pdf
2661 次阅读|0 个评论
布拉格美景补遗(二)人与木偶
热度 9 dmi2007 2016-8-15 10:53
有网友说,你拍的布拉格怎么人那么少,少了些生气。大家都知道布拉格游人如织,除了矗立数百年的城市古迹,最不缺的就是人了。但是,老庄拍照有点小“洁癖”——拍景的时候尽可能地避开人,拍人的时候也尽可能地选择景。白天做不到,就只好起早贪晚了。人在景中其实也没少拍,不过那都是应大小领导要求的无奈之举。 这次也抓拍了一些人的场景,就单独弄个集子贴出来。 布拉格的木偶很出名。有多出名呢?第一,布拉格被称为世界木偶艺术之都,从1996年起,每年都举办世界木偶艺术节。第二,布拉格老城有好多木偶店,橱窗里挂满了各种造型生动的木偶,售货员也经常在店门口娴熟地弄木偶吸引游客,招揽生意。我们家二妞就没有抵挡住诱惑,我要是不掏银子,估计没一天好日子过。小时候读的“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给我的印象深刻得不行。想想匹诺曹最终也修成了人,我就把拍得橱窗木偶当成“人”也放在这个集子里。 (1)欧洲很常见的景观。饭店外的桌椅、凉棚和就餐的人们让城市更具生活气息和活力。 (2)街头杂耍艺人的肥皂泡吸引着小朋友。 (3) 伏尔塔瓦河上,两男一女在玩SUP(立式划板或冲浪划板) (4)带小小朋友旅游,推个童车能省不少力气。 (5)琴声与背影 (6)清晨,在布拉格广场自拍的游客 (7)手机,已经成了人身体的一部分。 (8)这个美女,大家都见过一次了。 (9)这个同学很专注地在为布拉格城堡写生。 (10)TROLD,布拉格街头的一种小吃。现烤的热热的甜脆卷筒,里面的填料可以是不同的搭配,其中有冰激淋——冰火两重天,有点奇葩的小吃! (11)玲琅满目的木偶 (12)看到这些漂亮的木偶,你有没有为你的孩子买一个的冲动? (13)女巫,童话故事里一般都离不开的形象。
个人分类: 旅游|15366 次阅读|39 个评论
三个外国人
热度 2 mhdwaves 2016-8-6 16:22
茫茫人海中,有些人和你只是萍水相逢,但他们的片言只语却会永远镌刻在你的脑海里,让你久久无法忘记。 1. 叙利亚人 那是在“阿拉伯之春”发生之前的事了。我外出坐飞机,旁边座位上是一个年轻的中东人,一刻不停地在本子上学着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我非常好奇,便开始和他聊天。他用比较纯正的中文告诉我说他来自叙利亚,在浙江省义乌市做小买卖,已经好多年了。这次坐飞机是回叙利亚探亲。他非常满意也非常喜欢他在中国的生活,打算一直一直在中国生活下去。虽然他的中文口语水平已经非常好了,但他仍然觉得还应该学会汉语文字,以便通过阅读更多的中国书籍来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一个外国人如此认真地学习中文,我真的被震撼了,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幅祥和的画面:在繁忙的丝绸之路上,中国商人和阿拉伯商人公平而友善地交换着商品,交流着文化。看看自“阿拉伯之春”之后中东地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混乱局势,美欧政客和一部分选民不需要好好反省一下么?他们不会有片刻的良心发现么? 2. 希腊人 2008 年我去埃及开会。会议期间的一天,一个熟识的法国同行带着我和一个我未曾谋面的希腊教授一起去尼罗河边的一家餐馆吃晚饭。我们谈得甚是投机,海阔天空,无所不聊,话题从学术问题到美国问题、从欧洲到中国。希腊教授说他最反感一些西方人以肤色论人种的偏见。他将自己的手臂伸到我的手臂旁边说:你看,你们中国人的皮肤其实比我们希腊人还白。 彼时北京即将举办奥运会,西方一些国家总是弄出些小插曲,让火炬传递都充满了曲折波澜。希腊教授替我们打抱不平,抱怨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充满了偏见和敌意。他自己一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前,他也认为中国终究会崛起。 还早在 1996 年,香港尚未回归。他的一位香港同事跟他谈到自己担心香港回归后会变得很糟糕,因此在犹豫要不要移民加拿大。希腊教授用很多理由开导他,并说:“回归中国后香港只会更好,而不会变差。”在他的鼓励下,香港同事最终放弃移民国外,留在了香港。 3. 美国人 在南京大学有一位美国外教,个子很高,长得也非常清秀,戴副眼镜,显得非常文质彬彬。他经常到我家对面的旧书店来看书、买书。和店老板总是相谈甚欢,中文相当流利。 有一天,正值南大幼儿园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挤满了家长和小孩。一辆出租车飞驰驶来,在人群前急刹车,司机还不停地按着喇叭。美国外教正好走在车子后面,一向优雅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他握着拳头,使劲地在出租车后备厢上捶了一下,吼道:“这里是学校!”出租车司机显然被激怒了,快速地把车停下,拉了手刹,愤怒地推开车门,怒气冲冲骂骂咧咧地走出来,俨然一副要大打出手的架势。但待他一转身,发现捶他后备厢的是一个比他个头还高的外国人时,他的脸又立刻僵住了,一声不吭,转身缩回到车子里,然后悻悻然把车开走了。 我也干过美国外教的这种事,但结局却很不一样。出租车司机下车要来打我。幸好当时就在南大门口,我飞快地跑到学校保安那儿求助。若不是保安拦下那个司机,我是肯定免不了挨一顿揍的。有一个问题让我久久无法释怀: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和美国外教截然不同的境遇?是不同司机的凶悍程度还是我们身高或是肤色的差异?
4108 次阅读|6 个评论
有一种美是温情
热度 1 张海霞 2016-5-24 21:57
这段时间很紧张,感觉已经很久没有在校园里出现了,今天上午在《创新工程实践》课的实验室跟陈江老师讨论课程的期末安排,看看这学期孩子们的创新作品进展。正好离燕南美食比较近,于是我就早点去吃午饭,来到燕南第一名菜“干烧肉”的窗口,不怎么排队就打到了,没想到刷卡时尴尬出现了:饭卡失灵,师傅说试试旁边窗口,还是失灵,吃不成啦,没想到师傅跟我说: 先拿去吃吧,下午再来刷就行。 端着菜上楼找到座位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朋友圈求助:谁在附近,速速救驾! 没想到马上就有一个学生回了: 老师,我5分钟内赶到! 内心好感动,谢谢同学们,你们的及时回复让我真的感受到燕园温情! 连忙拔完饭,下楼等待,这时看到另外一位学生: 老师,我帮你刷卡! 窗口那位打菜师傅也是爽快极了: 您走好! 真好!想起上次也是在燕南美食,陕西风味窗口,一位小伙子要肉夹馍,女师傅随手就剁案板上的肉,有点肥,小伙子说:阿姨,我今天吃不了这么肥的。二话没说,女师傅就直接切了一块瘦的给他剁好: 孩子,给你! 这就是燕南美食,不仅是食物味美价廉,更美的是师傅们体贴师生的美丽心灵! 出了食堂,心情大好,绕湖而行,吟诗一首: 蓝天白云,绿树红墙,清风徐来,碧波微漾;笛声悠悠,书声琅琅; 少年倜傥,妙笔写生;燕园如画,北大有情,万物众生,乐在其中。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129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家排行榜——Who's bigger
热度 18 Einstein 2016-5-10 14:03
在图书馆发现一本有趣的书,Who's bigger——Where historical figures really rank(2014年剑桥大学出版社),可以译作:《谁更伟大/厉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排行榜》。该书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历史人物进行了排位,当然书中也对比了别的排行榜。本人只关注其中的科学家,所以先列出总排行榜中前100位的科学家: 总排行 科学家 12 达尔文 19 爱因斯坦 21 牛顿 31 林奈 35 富兰克林(政治家+科学家) 49 伽利略 74 哥白尼 81 培根(半个科学家吧) 93 特斯拉(发明家) 按:历史人物总排行前5位分别是:耶稣、拿破仑、默罕默德、莎士比亚、林肯 至于该排行榜是如何用定量方法统计出来的,一两句说不清楚,本人今天刚借到(近400页的篇幅),浏览了下,大概就是按照两个统计指标:一个是gravitas得分,大概就是实际贡献得分;另一个是celebrity得分,大概就是声誉得分。至于这两项得分如何算,书中有详细说明,此处略去。 在该书第10章,专门谈了“科学与技术”,其中一幅图显示了近200年来科学学科门类比例的变化,挺有趣,分享如下,可以清楚的看到“自然哲学”自20世纪以来基本消失,数、理、化、天、地、生的演进情况。 在这一章,还给出了科学家排行榜中前15位的详细得分比例。C/G即“声望得分/贡献得分”,比如第一位达尔文,他的C/G大致为3/1;而爱因斯坦的声望得分与贡献得分大致相等(其实他们统计中有详细得分情况,此表未显示),后面的Sci100是另一个排行榜(与该书无关,列有100位最知名的科学家),比如达尔文在Sci100中列第4位。 注意,上表把弗洛伊德也算作了科学家。此章还有专门对诺贝尔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奖的排名,数学家的排名前10位分别是: 笛卡尔、莱布尼茨、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欧几里得、帕斯卡、欧拉、高斯、巴比奇、泰勒斯 ( 很奇怪,牛顿怎么没进前10名?数学家E.T.Bell说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是牛顿、高斯、阿基米德。看来只要有排行榜,就有争议 )。 该书的两位作者还专门做了一个网站宣传他们的方法和书,见: http://www.whoisbigger.com/ 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下,你会发现许多有趣的排行榜。
个人分类: 科技史教学|18154 次阅读|39 个评论
我的奶奶
热度 4 gaojianguo 2016-1-26 22:18
我的奶奶,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传统的农村妇女,朴实、勤劳和乐观,虽然她已去世多年,但当看到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的老太太依然十分清晰地记起她的音容笑貌。老奶奶很是节俭,记得上大二的那年暑假回家前夕,由于学校调动寝室,加上回家的缘故,很多同学都把“旧的”生活用品当垃圾扔掉,包括床单、脸盘、席子、甚至被褥,看到别人都在丢东西,我也跟风把一个不太旧的蚊帐丢掉。当回到家,看见奶奶竟然在大热的天补一个十分破旧的蚊帐,现在还能记清她带着老花镜一针一线的认真模样。我当时有点触动,顿时被自己铺张浪费的行为感到羞愧。 还有一次,我大堂哥、奶奶和我在捡红薯片子,突然看到一坨干巴巴的牛粪,只见她老人家很坦然地把牛粪拾入筐篓,当时堂哥在一旁一脸错愕地大呼,“为啥要把牛粪放筐里?以后再也不吃你用手做的饭了!”,一连说了好几遍,而奶奶在一旁从容地答道:这有啥来,干净着呢!说起干净,我们当地有讽刺那些“假”干净的人,或不接地气的人的顺口溜:假干净,尿刷锅,驴屎蛋子泡茶喝!很是讽刺,又朗朗上口。 虽然堂哥“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吃奶奶捡牛粪的手做的饭了,你想,这怎么可能呢?有一年冬天,我堂哥与我们家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就都“寄养”在奶奶家吃喝了,奶奶爷爷是那种吃食很是简单的人,每天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粗茶淡饭”,但这些“粗茶淡饭”的味道多年后像烙在味觉 DNA 的基因片段,时不时表达出来“思乡”的冲动。记忆最深刻的是蔓菁死面咸馍,是把蔓菁切成碎条、加上葱花揉进死面片的馍馍,很是好吃,固然食材很简单。 我的奶奶对我学业也是向来很支持的,我当时在初中成绩较好,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我还对课外习题感兴趣,买了不少的 ABC 卷,每次买 ABC 卷的钱几乎都是奶奶出的。 我的奶奶是 2010 年去世的,她叫王翠平,很遗憾的是,在她去世之后才知道她的名字。
4451 次阅读|8 个评论
看《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热度 1 Mech 2016-1-26 09:15
《星球大战》是我最早接触的科幻电影。说接触,其实当时并没有看过电影。还在读高中的时候,只是知道是部很火的美国电影。也在《辽宁科技报》之类的报刊上,看过介绍或者连环画。买了本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小说汉译本。仅此而已!当然,后来看过网上下载的前 6 部《星战》,觉得很不错。 这次看了第七部《星战》仍然觉得不错。影片还在放映中,就不剧透了。虽然换了东家,也换了导演,但第七部仍延续前 6 部的主题。我个人理解,整个星战系列的主题是自由与专制之战,而副题是父子 ( 师徒 ) 之争。自由与专制之战,表面上体现在有光明原力的 Jedi 与有黑暗原力的 Sith 之间的冲突,其实也是在所有人内心深处。专制帝国能够颠覆共和国,而且从战败中迅速崛起,其实是能满足多数民众对强势统治者的渴望。与自由与专制互有胜负不同,代际之争,永远是年轻一代战胜年长一代。中国有所谓“拳怕少壮,棍怕老郎”的说法,星战中激光剑虽然威风,看来也只是拳脚的延伸。 整部电影不如最初的《星球大战》那样令我激动。或许不是电影不好,只是我老了。至少可以说,是部质量上乘的好莱坞商业片。 我比较好奇的是女主人公 Rey 为何天赐原力。想必 Rey 一定有非凡的出身,大致有下列 3 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她是 Luke 的女儿。但鉴于她没有受过什么训练就可以和 Leia(Luke 的双胞胎姐妹 ) 和 Han Solo 的儿子 Kylo Ren ( 原先的 Ben Solo) 文斗比拼精神力量时取胜而武斗也至少打成平手 ( 结果是取胜,但对手受伤至少疲劳 ) ,因此 Rey 的原力之强应该在 Luke 女儿之上。 另一种可能,基于《星战》系列的代际冲突主题,她可以是原始秩序 (First Order) 的最高元首 Snoke 的女儿。这个 Snoke 一定是原力超强的 Sith ,可能是《星战》前传中提到但没有出场的 Palpatine ( 后来的 Sith 大帝 ) 的师傅。那是与 Yoda 同辈的高人,但 Yoda 与他徒弟 Palpatine( 叫 Connt Duku?) 单挑还落败了。因此其子女天赋原力异乎寻常在情理之中。 还有种可能,另外是另一位 Luke 辈有 Jedi 潜质者的女儿。在《星球大战:帝国反击记》中, Luke 训练没有结束就离开 Yoda 。 Obi-Wan Kenobi 的英灵忧心忡忡地对 Yoda 说,他是最后的希望。而 Yoda 的回答是,还有一个。当时我以为是指 Leia 。现在想想, Leia 并没有表现出 Jedi 的潜质,而且本身也在危险中。因此也可能是另有所指。 当然,也许续集表明在这 3 种可能之外,例如 Rey 就是平凡出身,如当初的 Anakin ,开创个新的 Skywalker 世家。总是出乎意料,才是电影值得看之处。 另外还有个小问题, Ben Solo 如何成了 Kylo Ren 。前传中, Anakin 最终变成 Darth Vader 的逻辑虽然有些弱,但毕竟还合逻辑。甚至 Yoda 都有预言,大意是他必须承受他不得不失去的。 Ben Solo 的原力实在一般,却能杀尽同学,让师傅躲到天涯海角思过。这个故事好像不容易编圆。 第七部如标题所示,原力才开始觉醒。希望好戏好在后头。推测觉醒之后,至少还应该有两部,形成《星战》系列第三个三部曲。虽然算不上《星战》迷,我还是期待《星战》的后续尽快问世。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5534 次阅读|2 个评论
一位让人尊重的老医生
热度 43 lixuekuan 2016-1-11 17:25
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写这篇文章,我写这篇文章是不是合适,因为这位医生是我的岳父, 80 岁的核医学专家、山西医科大学退休教授张承刚。上个月,在我夫人的奶奶、岳父的母亲 99 岁仙逝后,我决定要写、一定要写篇文章介绍我岳父。 我岳父今年已是耄耋之年,外观身体很好,至今眼不花,读书、看手机微信不需要戴花镜(他就没有花镜),感觉耳朵稍微有点背,可不影响听力,根本不像 80 岁的人。每年的驾驶员体检都可以顺利通过,所以现在他还是自己开车到处出诊,是太原市少有的高龄司机。可他 18 岁开始高血压,糖尿病史也已经 20 年有余,还有肾结石、椎管狭窄等多种慢性病,有时候他是忍着自己的病痛来解决患者病痛的。 说起出诊,有很多故事。大家知道,医生是很忙的,我认识岳父 30 多年来就没有看到他不忙的时候,从来没有休假,病人在他眼里比家庭和孩子都重要。我岳父是 70 岁退休的,即将退休时他就告诉我,等退休后我就清闲了,打算 5 年内出 3 部专著,把从医 40 多年的经验写出来留给后人参考。可他真的退了休,感觉比上班还忙。白天的出诊一点没有少,感觉还多了,晚上查资料写书。由于没有了单位的限制,下面很多医院请他出门诊他也答应。后来竟然发展到每半个月夜里坐火车到运城白天一天门诊,当天夜里再坐火车回来。每周自己开车去榆次出诊一次。为了多看几个患者,门诊期间他坚持不喝水的习惯,这样可以少上厕所。因此自己患上了肾结石。看着日益消瘦的父亲,孩子给他做工作,不让他到远处出门诊。可他坚持要去,他说我多跑点路,病人就可以少跑路。下面的医院看病便宜,这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直到他自己被尿道结石折磨的无法忍受,到北京做了手术后他才同意不再去太原市以外的地方出诊。就是这样,他还提前完成了自己给自己定下的写书任务,不到 4 年, 3 本专著都顺利出版。至今都 80 周岁了,还坚持每周 1 到 6 上午门诊。 我岳父主要是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疾病。在甲状腺疾病里,甲亢是最常见的。甲亢患者以女人为主,如果焦躁情绪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发火,来看病的当天又不能吃早饭,加上挂上专家号困难,患者在诊室外排队如果有加塞的就可能吵架,甚至动手(我亲眼看到过病人之间动手打架的情况)。所以就是我介绍熟人去看病也不敢在门诊期间加塞。如果有熟人找我岳父看病,岳父就要求必须 7 点半之前或者 12 点以后才能去找他,以免引起甲亢病人的骚动。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甲状腺出问题的人越来越多,找我开后门叫我打招呼让我岳父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对病人粗落分了一下类,特别穷或者非常富裕的人患甲亢比普通人的比例大不少。在我岳父的诊室里,放着他的名片盒,名片上不但有诊室的电话,而且还有家里的电话和他的手机号。为了让病人少跑路,患者都是打电话预约。所以家里的电话和他的手机就经常被患者的电话占线。患者除山西境内的外,还有不少陕西、内蒙、河北等省的,这些外省的患者基本上都是农民,家庭贫困的病人占的比例很大。一次我的一个熟人找岳父看病,岳父让他在旁边等着,等把挂号的病人看完再给他看。这个熟人告诉我,岳父给一个内蒙古的病人开了药方后说带的钱不够取药,岳父问了带了多少钱,马上拿出钱包抽出 8 百元给了病人,作为取药钱和回去的路费。这位熟人对我说,长那么大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医生。我知道这件事后,问了一下岳父身边的护士,她说这样的事情不是一次两次已经发生过多次了。 奶奶去世那天,正好一个朋友要找岳父看病,说好的 7 点半以前到,由于医院找不到车位到达诊室已经 8 点了,没有办法只能等待。 9 点左右姑姑看奶奶不正常,立即给岳父打电话,说妈不行了,让他马上回家。上面我说过病人基本上都是预约的,而且很多是远道而来。我这个朋友见我岳父接完电话从座椅上起来走到诊室门外,向正在等待的患者说:“刚才接到我妹妹的电话,我妈妈病危。我给你们看病的时候可以会快一点,但不会影响你们看病的效果,请放心。”同时让护士告诉挂号室不要再让病人挂他的号。就这样他看完所有等待的病人才回家,他回来的时候奶奶已经咽气 1 个多小时了。 奶奶去世的第二天岳父还是正常出诊了。我们都不理解他的行为,他说患者都是预约的,而且是远道而来,如果不出诊通知他们已经来不及了。后来我们也理解了他,在奶奶丧事期间岳父每天上午坚持工作,仅仅出殡那天上午没有出诊。 认识岳父 30 多年,看到他做了很多让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他看好了患者的病,患者或者家属带礼物来看他,他一定会推辞不要礼物,如果实在推辞不掉收了患者的礼物他会估算一下礼物的价值买一份差不多价格的礼物再送给患者,为此妈妈和我们没有少讽刺挖苦他。上周夫人单位的体检结果出来了,有几个职工出现了甲状腺结节要找他看病,我们告诉他后他说那么多人去诊室不合适,利用下午休息时间他就开车带上妈妈(妈妈是妇产科大夫)到夫人的单位义诊了半天。 这就是一个 50 多年来一直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医生情怀。愿他健康长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526 次阅读|98 个评论
《斯通纳》中的毒舌马斯特思
Mech 2015-12-3 07:45
马斯特思的故事比较简单,如果还算有故事的话。他在第二章中出现又永久消失 (31-45 页 ) 。他有些像西方正宗的知识分子,是语言的巨人。他议论,故他存在。除了《 关于 大学本质 》摘录的议论外,他还分析过斯通纳和费奇的个性特点,并用独特的方式劝斯通纳参军。 关于 马斯特思的特点, 按小说中的叙述,“ 在教师和研究生中, 马斯特思以狂妄自大和莽撞著称,大家普遍认为,他最终拿到学位会有些困难。斯通纳想,他可能是自己见过的最优秀的人,而且对他俯首听命,毫无嫉妒和怨言。 ”而按 马斯特思自己的分析,“ 对这个世界而言,我太聪明了,我总是无法闭上嘴不去评论这个世界。这是一种疾病,无药可治。所以我只好被封存起来,在那里我可以不负责任又很安全。我可以不伤害任何东西。 ”“那里”自然就是大学。 马斯特思这样陈述自己参军的理由,“ 我才不在乎德国人呢,这事儿临头时,我其实也不在乎美国人。我想,自己参军的原因是我参不参都无关紧要。也许等我回来,走向等待我们大家的与世隔绝的慢性灭绝之前,到这个世界上再走一遭可能会很有趣。 ”他也劝斯通纳投军参战。 “ 干吗不去呢?跟我们一起去吧。也许看看这世界是什么样子,对你有好处。 ”“ 不过,你要去的话,看在基督的份上,别是为了上帝、国家和老美人民而且,要为自己而去。 ” 马斯特思不想用他的犀利言辞伤害世界,他仅想看看世界。但世界伤害了他,事实上毁灭了他。入伍一年后,在法国阵亡。马斯特思的悲剧似乎暗示着,适合在大学中避难休养的人,不要轻易出来,会有灭顶之灾。 小说所记载他对斯通纳最后说的话是,“ 你长着副憔悴、饥饿的表情,真的。你注定要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说斯通纳的婚姻的话,倒是一语成谶。
个人分类: 休闲阅读|667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两次拥抱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宇航员马希米诺
热度 2 jiangxun 2015-8-31 07:57
作者:蒋迅 本文删节版已发表。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迈克·马希米诺( Michael J. Massimino ) 宇航员,一个大学生的梦 1962年,马希米诺出生于纽约市东的佛兰克林广场(Franklin Square, New York)的一个意大利后裔家庭。他的祖父母在20世纪初移民到了纽约。他们就在那里。驻扎了下来。小马希米诺就在纽约长大。当他七岁那年,阿姆斯壮登上月球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从小就开始关注航天,阅读与宇航员有关的故事。那年的万圣节,他穿了一身宇航服出去要糖。但他对宇航员这个职业并没有更多的关注,毕竟那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事情。到高中选大学专业的时候,他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他能想到的就是学工,将来做一个工程师,或者是工业政策方面的管理人员。抱着这样一个想法,他报名上了位於曼哈顿的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马希米诺重新对航天发生兴趣是来自一次电影。那是1984年,他正在哥伦比亚大学上四年级。有一天,他去电影院看了一场1983年发行的电影“ 太空先锋 ”( The Right Stuff )。这场电影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电影中的两个情节深深地打动了他:一个是美国第一位宇航员 约翰·格伦 ( John Glenn )从宇宙飞船的窗口看出去那美丽地球的景色。他太想亲自看一下那个景色了。另一个是电影中最早七位宇航员的友情:他们如何成为好朋友,如何帮助对方。马希米诺心想,“我将来也要到这个地方去!”那年夏天,他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的学士学位。 宇航员,经历了四次申请的结果 他知道宇航员都是最最出色的。他也知道NASA有很多科学家宇航员。这就是他要走的路线。这时候,他已经大学毕业,在IBM担任系统工程师。为了他的梦想,他决定要上研究生。经过努力,他终於在1986年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在学校里,他有意做一些与航天有关的研究。他把重点放在了空间机器人系统的人员控制操作上。他的出色工作最后导致了两个专利。1987年夏天,他到NASA总部的航空与空间技术办公室担任工程师。两年后的1988年,他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和技术与政策的两个硕士学位。这年夏天,他到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的人机整合研究室实习。同年秋,他成为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来年夏天,他再次到马歇尔中心实习。按说,这么强的背景应该已经很杰出了。他决定开始走出迈向宇航员的第一步。1989年,他第一次递交了申请。但是NASA对他完全不感兴趣。没关系,就算是一次试水。他还会继续尝试的。他继续按照自己的计划积累航天方面的经验。1990年,他又到 德国航空太空中心 ( DLR )做访问研究。同年,他又向NASA递交了宇航员的申请,但是他再次失败。就这样,他带着两次败记在1992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博士学位。 博士毕业后,他南下休斯顿,到麦道公司任研究工程师,为的是离NASA宇航大队近一点。在麦道公司,他参与开发了航天飞机遥控操作系统在手提电脑上的显示系统,其中的机械手位置显示系统在航天飞机的STS-69次任务中得到了评估。同时他到赖斯大学机械工程和材料系做兼职助教。 现在的他已经是马希米诺博士,是一名真正的研究工程师了,而且他身在休斯顿,并已经参与了航天飞机的项目。这样的成功人士不可能不被NASA注意到吧?也许NASA的两次拒绝都是在等他拿到博士学位?很可能!他在1993年第三次申请NASA宇航员。这一次他得到了面试的机会。但面试之后,NASA还是说:“No”。 连续经历了三次失败之后,马希米诺似乎有些泄气了。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他选择的路径虽然是一个通向宇航员的道路,但万一不能成功的话,他也能实现一个辉煌的一生。他决定向学术的方向做一个尝试。1995年,他得到了乔治亚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学院的助理教师的职位。在那里,他开始讲授人机系统工程课程,并进行空间与飞行系统的人机界面研究。 但是,他打心眼儿里不甘心。难道他真的不如别人?他不信邪,不甘心。於是,已经当上了教授的他在1995年第四次申请那已经失败了三次的同样职位。1996年4月22日那天,他接到了NASA的电话。他心里没底,忐忑不安。电话是NASA飞行大队主任戴威·李斯特玛( Dave Leestma )打来的。“喂,迈克。我是戴威·李斯特玛。你今天好吗?”那边李斯特玛开始说话。马希米诺那里知道好还是不好,因为结果掌握在对方手里。李斯特玛又开始说话:“我认为你在这个电话之后会很好的,因为我们想把你训练成一名宇航员。”终於成功了!他喜形于色,激动地跳了起来。那个心情比他拿到博士学位还激动,比他当上教授还激动。 马希米诺立即辞去了乔治亚大学的教授职务,重新回到休斯顿。而这一次,他已经是NASA的一名准宇航员了。1998年,经过两年训练和严格考核之后,他成了一名正式宇航员,开始等待他作为任务专家的飞行机会。在此期间,他在宇航员办公室机器人研究室和太空行走研究室工作。 第一次给哈勃空间望远镜治病 马希米诺正准备下水训练 Source: missfidget.com 马希米诺正在安装用于冷却系统的电子支持模块 Source: aviationspectator.com 第一次机会终於来了。这是维修 哈勃空间望远镜 的任务。笔者认为,哈勃空间望远镜是NASA至今价格性能比角度上最为成功的项目。关于哈勃空间望远镜,请阅读笔者的相关文章:“ 你不知道的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十项秘密 ”和“ 从小小天文学家到哈勃望远镜之母 ─ 南希·罗曼 ”。但它从1990年4月24日发射的那一天开始就问题不断。刚刚三年就进行了第一次大修(STS-61),又过三年进行了第二次大修(STS-82),将近三年后不得不将计划的第三次大修的一半提前进行(STS-103)。每次大修对NASA来说都是一次重任,因为它在空间里,必须派人乘航天飞机上去操作,但它的轨道比国际空间站要高得多,所以万一出现紧急情况,宇航员无法利用空间站来暂避。而且每次维修都必须经过好几年的准备。宇航员不可能打开哈勃望远镜的内容发现工具没有带够,需要回到地球上去取工具。马希米诺的第一次飞行任务:第三次大修的后一半(STS-109)。 执行这次任务的一共有七位宇航员:两人负责开航天飞机,五个任务专家。马希米诺是第一次上天执行任务,而其它四位任务专家都经验丰富。马希米诺有两次太空行走的任务,两次都是在有过三次飞行经验的詹姆斯·纽曼( James H. Newman )博士带领下进行的。 宇航员们进行的第一次太空行走主要是更换太阳能电池阵列,马希米诺的任务是辅助出舱宇航员。在第二次出舱时,马希米诺就要开始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出舱了。他们去除了一个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然后安装了一个新的端口太阳能电池阵列和一个新的反作用轮组件。这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在执行了这次太空行走之后,宇航员们已经几乎替换了全部的哈勃望远镜上的电源系统。他和纽曼还进行了几项其他小的任务,他们提前完成了任务,并为第三次太空行走做了准备工作。这次行走工作不是太复杂,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不难被拿下,新的也不难被安装上去。他们从航天飞机到哈勃望远镜的路途都是在航天飞机的机器臂上进行的,所以也没有太大的惊险。但是他有了第一次出舱行走的经验。这是他的一次里程碑。 马希米诺的第二次出舱是在两天后的本次任务的第四次出舱。马希米诺与纽曼一起完成了第一次科学仪器的升级,然后马希米诺独自安装了一个电子支持模块。这是下一次太空行走任务的第一步。他们最终要安装一个试验冷却系统。在这次太空行走之后,马希米诺有了第二个里程碑:独立执行舱外任务。 在经过连续五天的五次太空行走之后,他们完成了这次为哈勃望远镜维修和升级的任务。航天飞机于2002年3月12日返回地面。马希米诺的成绩是:10天22小时的飞行,14小时34分的太空行走。飞行距离3千9百万英里(6.2公里)。 第二次给哈勃空间望远镜治病 一个谁都没有想到的事情是,他们这次乘坐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是最后一次平安地把宇航员带回地面。在“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下一次升空后,她的机翼受损,在返回地面之前,机体解体,宇航员全部遇难。NASA随后宣布暂停航天飞机的所有任务。原计划在2005年2月第四次维修任务也被取消,因为当时的NASA局长( Sean O'Keefe )决定,即使航天飞机恢复飞行,也只能到国际空间站的高度,而航天飞机不具有在同一次飞行中到达国际空间站和哈勃望远镜这两个高度的能力。这对於天文学家是一个灾难,因为如果哈勃望远镜不能使用的话,他们只能期待于 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但韦伯空间望远镜最早也要到2018年才能发射。好在新一任局长迈克·格里芬( Michael D. Griffin )既有魄力又有远见。他上任后不久就表示考虑哈勃维修任务。2006年10月,他批准了下一次维修计划,但他强调这将是最后一次哈勃望远镜的维修任务。 马希米诺记得,那天是2006年的万圣节。那天是孩子们的节日。他也跟孩子们一样高兴,因为他从2004年开始就在为这次任务做准备了。他知道这样的任务是有危险的,但是这是他的梦想。他愿意承担这样的危险。现在他又可以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了。他将要执行的任务是维修哈勃空间望远镜一个坏了的摄谱仪( Space Telescope Imaging Spectrograph )。这个仪器是科学家用来检测遥远行星上大气层的。他们可以用这个摄谱仪来分析是否发现了类似地球的可以支持生命的地外行星。就在科学家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的时候,摄谱仪的电源突然断掉了。人们无法再使用这个仪器。 马希米诺和伦斯菲尔德正在检查一个将要安装到哈勃望远镜上的新的电路板。 Source: NASA 马希米诺和伦斯菲尔德正在练习太空行走中的一项步骤。 Source: NASA 事实上,没有办法替换这个仪器或修理这个仪器,因为当人们把它发射到空间时,它被褂讪在一个接入板上,而这块板子正好挡住了那个坏了的电源。这块板子上有117个带垫圈的螺丝钉。为了安全起见,它们都被用胶褂讪住了,这样可以保证它们永远不会松动。但这为以后的更换造成了麻烦。 特制工具 Source: wodumedia.com 马希米诺和另一位宇航员安德鲁·佛斯太尔( Andrew J. Feustel )被指派修理这个仪器。佛斯太尔负责读清单,马希米诺动手执行。从2004年开始,他们就开始设计这次太空行走。他们设计出了一百多个新的工具,他们不但要把螺丝钉都拧下来,还必须保证它们不会飞走而称为太空垃圾。为了他们这次太空行走,NASA动用了数千人的劳动,花费了数百万美元。NASA为他们俩特地制作了一个联系用的仪器,给他们一套工具,这样他们就可以上班练,下班练,吃饭时练,周末练。他们在NASA的200X200X400英尺的大水池里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几年下来,他们的思维和肢体简直就成了一个协调体。 2009年5月17日,马希米诺太空行走 2009年5月11日,马希米诺等七位宇航员乘“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执行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维修哈勃望远镜任务(STS-125)。5月17日,那一天终於到来了。 2002年,马希米诺是跟着老宇航员进行太空行走的,而且他的双脚是褂讪在机械臂上的。而这一次他是一位将带领新手上阵的老将,更上一层楼的是,他由於必须进入哈勃望远镜的腹部,因为不能“站在”机械臂上行走。他刚一出舱的时候,感觉自己在自由的漂浮,虽然有缆绳一直系在他的身上。 马希米诺在“亚特兰提斯”号航天飞机的运货舱里 Source: parabolicarc.com Source: wodumedia.com 如上所述,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除一个挡住了板子的扶手。他顺利地拧下了三个螺丝钉,但最后一个怎么都拧不下来。螺丝已经打滑,任何工具都没有用武之地。他来往于航天飞机和哈勃望远镜之间,尝试了各种办法,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感觉很无助,没有人能帮助他。其实,他不是孤军作战。因为与此同时,地面休斯顿智慧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地寻找解决办法。马里兰的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吉姆·帕克尔(James Parker)想出了解决办法,他们做了试验,确信只要用力一拉就可以把这个扶手拉下来。於是他们通过无线电通知了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们。 马希米诺和迈克尔·古德在第四次太空行走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就在马希米诺回到哈勃望远镜的时候,地面说他们无法收到他头上摄像机的信号。原来地面指挥人员可以通过这个相机看到太空行走的一举一动。但由於时间已经超时了,他们同意他在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实施那个方案。他贴好胶带,然后猛地一拉,那个顽固的扶手终於下来了。他终於来到那个带有117个螺丝钉的板子前。但这时有出现了新的状况:电动工具上的电源没电了,氧气瓶也开始显得供应不足。他不得不再次回到航天飞机里。 马希米诺和迈克尔·古德在第四次太空行走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后面的太空行走正常进行。他弄下那些螺丝钉,装上一个新的电源。地面进行了测试,他们可以从地面上把它接通。一切正常。这个摄谱仪又恢复了生命。在太空行走大约八小时之后,他进入气闸。这时指令长说,“喂,大迈,为什么不到气闸外面去享受一下景色呢?”於是,他又出去了。他把缆绳扣在扶手上,让自己随意飘动。他只管观望。“地球 ─ 从我们在哈勃的高度,350英里之外。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弯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家,我们的行星,是园形的。这是我见过的最壮丽的景色。它是天堂。” 舱外的马希米诺和舱内的宇航员梅根·麦克亚瑟( K. Megan McArthur ) Source: universetoday.com 回想他在太空中感到孤独,他说其实大家一直和他在一起: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邻居们,航天飞机里的宇航员们,地面上工作的NASA成员,“还有我爱的所有人和关心我的所有人,无时不坑诩与我在一起。”他所进行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他服务于全人类,而他永远和全人类在一起。 社会活动 2009年是伽利略发明望远镜400周年。在这个特殊一年里,他将要去空间修理哈勃空间望远镜。他决定要做一点特殊的事情。他专门从弗罗里达的一家图书馆里借到了一个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望远镜的复制品。不过,这个望远镜比他在航天飞机的私人存储箱要长,所以不得不把它分成两半,然后在完成任务后再重新接到一起。他有一张很奇妙的照片:在航天飞机里面是四百年前伽利略的望远镜,在航天飞机外面是当今最先进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两个相隔了四百年的望远镜遥遥相望。这个景色成了四百年来天文观测就成的总结。 他做的第二个事情是带去了一部伽利略的书。原来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里有很多稀有图书,通常是不外借的,但学院决定做一次例外,借给他一本复制的伽利略的书“星际信使”(Starry messenger),让他带到太空中去周游一次。当然这一借就不是短期归还的。学校决定,没有过期罚款。马希米诺把这本书带到了空间,又完整地带了回来。他同时交给学校的还有一个证书。 马希米诺从太空发微博 Source: missfidget.com 马希米诺和宇航员道格拉斯·韦洛克( Douglas H. Wheelock )一起参加社会活动。NASA推特获社交媒体“肖蒂奖”( Shorty Awards ) Source: space.com 他还是太空推特第一人。马希米诺是一位喜欢热闹的人。他早就有了自己的推特帐号( @Astro_Mike ),在哈勃任务的训练中,他是唯一一位推出他的训练情况的宇航员。在他即将登上航天飞机准备出发的时候,他推出:“我将穿上宇航服,下一站:地球轨道!!”他决定在航天飞机上也不停止发推特(微博)。但那上面没有互联网。他只有电子邮件,每天可以有两次接收和发送的机会。於是他与宇航中心的公关代表说好,由他发电邮给她,然后由她推出去。他在轨道上推到:“发射真棒!我感觉好极了,努力工作,欣赏美景,毕生一次的冒险已经开始了!”回到地面后,他仍然沉浸在空间飞行的那些日子里。“从太空观看地球是最漂亮的景色,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体验,不能等待看到,无法等待再次看到那个景色!”这次飞行之后,他的粉丝达到了四万,而现在已经到了一百二十万。 马希米诺跳骑马舞 Source: blogspot.com 马希米诺在NASA骑马舞中出镜 Source: NASA spoofs 'Gangnam Style' video 再说一个爱热闹的例子。当“江南Style”席卷全球的时候,NASA的一帮年轻人也制作了一个“ NASA Johnson Style ”。马希米诺也参加了这个视频的拍摄。在视频中他模仿韩国艺人鸟叔“不以为然”的神情。 马希米诺还是一个体育迷。作为纽约人,他是 纽约大都会 球队( New York Mets )的铁杆粉丝。他带了一个球队的“本垒板”( Home Plate )进入太空。 马希米诺与 迈克尔·菲尔普斯 合影 Source: zimbio.com 马希米诺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非常爱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和他们在一起。在他第一次执行任务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他答应孩子们,等他回来后会帮他们领一只小狗。孩子们说起空间就兴奋,但却是为了那只小狗。那一次,航天飞机的发射时间推迟了四次,这让他们觉得很困惑:怎么能改这么多次?2002年3月12日他回到地面,16日就把小狗领回了家。他还带了一些玩具动物到空间里,然后送给两个孩子,他还省下了一些给宇航员的密封糖果给他们。马希米诺的儿子丹尼尔是美国少年游泳健将,参加了2009年7月在印第安纳举行的全国锦标赛。那时他刚刚执行完维修哈勃望远镜的任务,不顾劳累,亲自带儿子去参加比赛。他在那次比赛期间送给 菲尔普斯 一个STS-125的标牌,让菲尔普斯心花怒放。马希米诺说他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这话不假,因为他跟大多数父亲一样,把平时的生活都围绕在儿女身边了。他是儿子所在垒球和篮球对的教练,是女儿周末学校的辅导员,还是童子军的助理。他每年都到儿女所在的学校去演讲。他甚至跟他们一起在后院搭了兔子笼。他说:“重要的是把你的孩子看成是第一位。” 马希米诺把一面随他傲游太空的一面美国国旗送给了纽约消防博物馆 Source: hpdnyc.org 马希米诺的父亲曾经在纽约消防站工作。在“九一一”事件中,纽约警察局失去了343人。为了表达他对纽约消防站全体成员的敬意,他把一面随他傲游太空的一面美国国旗送给了纽约消防博物馆(NYC Fire Museum)。 马希米诺代表NASA员工向消防员欧文·斐致谢 Source: nyc.gov 2011年,马希米诺还受NASA委托去纽约的一个消防站去感谢一位骨髓捐献消防队员欧文·斐(Owen Fay)先生。原来斐先生为一位身患白血病的五岁小孩卢卡·坎帕纳(Luca Campana)捐献了骨髓,正好小卢卡的父母都在NASA休斯顿宇航中心工作。当这个消息在中心传开的时候,他们的同事都在想能用什么方式表示一下感谢。於是他们推举来自纽约的马希米诺去当面向斐先生表示感谢。他带去了一个专门制作的镜框,照片中有宇航员在空间里拍摄的纽约市照片和马希米诺在航天飞机上带著纽约大都会球队棒球帽的照片。 马希米诺在“生活大爆炸”中出镜 Source: space.com 马希米诺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推出的“ 生活大爆炸 ”( The Big Bang Theory )中友情客串演出了四集,都是跟宇航有关的故事情节。 马希米诺和宇航员佩蒂特一起搞“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车库” Source: spacesafetymagazine.com 马希米诺和佩蒂特( Donald Pettit )一起搞了一个“国际空间站上的科学车库”( ISS Science Garage )系列视频。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 鉴于他对空间探索的突出贡献,马希米诺获得了NASA颁发的2009年“ 美国宇航局太空飞行奖章 ”( NASA Space Flight Medals ),2009年美国天文学会飞行成就奖(Flight Achievement Award),2002年航空航天技术周刊桂冠奖(Laurel Award),俄国科罗廖夫证书(Sergei P. Korolev Diploma),2005年意大利之子马可尼奖(Order of Sons of Italy in America 2005 Guglielmo Marconi Award)等。 他最后给青少年一个建议: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要想那是不是愚蠢,或者自己是否合格。认真朝自己的目标努力。
个人分类: 航天人|5975 次阅读|4 个评论
人们
热度 8 dmi2007 2015-8-16 05:21
(1)老者 (2)拍照 (3)海边闲聊 (4)享受阳光 (5)母亲与孩子们 (6)玩沙子 (7)看海 (8)抽烟 (9)垂钓 (10)拍摄窗外风光
个人分类: 摄影|5225 次阅读|15 个评论
从个体户音乐家到NASA工程师 ── 查莫斯特尼
热度 14 jiangxun 2015-5-19 08:40
作者:蒋迅 本文已在《金融博览》上发表。 黛碧·查莫斯特尼(Debra Zamostny) 黛碧·查莫斯特尼是NASA的一名电子工程师,但是她骨子里却是一名音乐家。她从小就爱上了钢琴。她还记得第一次上钢琴课是8月14日,所以至今每到那一天她都会庆祝一番。她在弹钢琴的时候心里仿佛是感受到有人交给她了一把钥匙,她的心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然后通过十只手指传到了琴键上。中学毕业后,她理所当然地选择了职业音乐家的道路。她在这条自己选择的道路上一走就是十年。在这十年里,她一直快乐着。 天有不测风云。美国经济突然开始恶化,她所在的乐队也无法再经营下去。她突然面临了何去何从的问题。她意识到,以弹琴为生虽好,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一名职业音乐家。她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干什么呢?她想,自己在中学时数学还不错,也许可以当一名电子工程师。但工学院要有一个摸底考试,其中的三角函数部分是她的弱项。於是她跑到社区图书馆里借来了数学书,从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三个星期里把自己关在家里拼命地读。终於在考试前把该准备的东西都过了一遍。不过,她心里还是没有底。所以她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生怕不被录取的话会被人笑话。 其实那天的考题并不多,一共25道题,查莫斯特尼只要做对15题就可以通过。她做对了16题。就这样,她成了克利夫兰州立大学(Cleveland State University)电子工系的大学生。她知道自己的基础不好,所以学习特别用功。大学四年里,她没有退出过一门课。 比较巧的是,NASA正好在克利夫兰市有一个研究中心,正好在查莫斯特尼毕业的时候,NASA派人到学校来找人,而她竟幸运地被录用了。当她到NASA的时候,她完全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她被分到了火箭实验室,她第一天上班就立即被那里的场景惊呆了:一个实验室由多个巨大的有厚厚的墙的房子组成,其中有控制室和试验台。她在那里的工作是火箭实验,就是研发新一代火箭。在实验开始前,首先发生的是30秒的警笛,提醒爆炸即将发生。然后是氢与氧的混合和随之而来的火箭尾端喷出的火焰,一直喷出20英尺远。让她印象最深的是X33小型化冒险之星无人试验机。她还在等离子推进实验室工作过。她在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而且她觉得总是在学新的东西。每一个项目,每次轮到她上手的时候都象是解谜题。现在,她正在参与一个用于真空设备的控制软件。这个真空设备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做全尺度二级火箭在从大气层到外空间条件下的火箭实验的设备。 查莫斯特尼和NASA的同事们在演出 Source: NASA 有机会的时候,查莫斯特尼还会拿起她心爱的乐器。NASA的工程师们里有许多像她这样的音乐爱好者(推荐阅读:“ 从草根摇滚乐手到‘好奇号’登陆首席 ── 亚旦□施特尔茨纳博士 ”)。在这里,她的音乐的理想得以延续。 1969年,查莫斯特尼还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她清晰地记忆著从月球传回来的模糊黑白图像。她记得她当时激动地抛出房子,仰天而望,希望看到月亮上的人物。她为美国骄傲,为NASA骄傲。她完全没有想到,她会有一天成为NASA的一员,为人类飞出地球,飞向火星、小行星而工作。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要在需要转变的时候华丽转身。一个人需要有一个梦想。一个看似完全不现实的梦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查莫斯特尼在演出 Source: ARMY 这是笔者【NASA人的故事】系列中的一篇。请到 这里 继续阅读
个人分类: 航天人|17455 次阅读|13 个评论
太神似了
热度 4 zywsict 2015-3-28 17:49
图片转自哈哈网 http://www.haha.mx/ ###
个人分类: 转载|2025 次阅读|8 个评论
思念我的二姨妈
thinkmyself 2015-2-23 11:51
(新年,还要贴一篇思念一个人的文章) 原文:《 网络亲人——思念我的二姨妈 》 来源: thinkmyself 于 2007-04-21 15:14:15 姨妈是家里第二个丫头,底下还有约么十几个弟弟妹妹,从小在家可谓飞扬跋扈,说一不二,洗脚水都让妹妹给端。年轻的时候那更是风华正茂,参军在部队文艺团滴干活,是个数一数二的美人胚子,那可是个香饽饽,高衔的将官们都看着眼红。据说有个军官人很不错,对姨妈也无微不至,后来甚至马上就要领结婚证了。乖乖,那时候嫁个军人,别说是个大官,就是个列兵也光荣。然而,就在那当口,外公是资本家的历史不径而走(不然也养不起那一大帮孩子),着实震动不小。其实那军官并没如何,倒是姨妈从此变了卦,居然宁死不嫁了。姨妈是个快人快语,说一不二的人,就这样错过了这段缘份。直到如今,其他的姨妈舅舅一提到旧话总不免涉及此事,说得二姨妈蹦不出一个字来。 后来二姨妈转业后嫁了现在的姨父,两人都在一个小地方的初中教书。姨妈虽然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从文艺团来,自然教的也是语文。我从来没机会去听她的课,只知道她和姨父都是常年的全国优秀教师。可姨妈有个和常人很不同的习惯,就是不论到哪里,什么场合,都会准备至少一首诗,一本正经的令所有人震惊危坐。我因为和她接触机会特别少,所以原本不熟悉有这么一茬,第一次正式观摩的时候已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了。 那次是外公过世,好家伙,一大家人聚齐老家,算来几十号人我竟认不得几个。四川的乡下摆的是宽方桌,大条凳,一个灵堂拉通了从门口到灵位足足三十来米,一屋子人全在打麻将,吆喝,吃大块鸡腿,喝大碗白酒,简直热闹非凡,哪里像丧事,简直是娶媳妇。除了门口那几条瘪瘪的白色吊布晃在冬日的寒风中还有那么些凄凉之情。眼看时间快到出殡当口,也没见一个人起身。二姨妈有些摇晃着站起来(她腿不太好),抓把卷纸一抹嘴上的油便大声道:“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同志们,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时间到廖,大家起立!” 由于我没经验,一下闪了耳背,忍不住笑出来,就差没喊“老师好”了。不过这也管用,所有人说停就停,哗啦哗啦推开凳子,都走向灵位前,依次按长幼老少排好。待整好队,二姨妈掏出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也不说什么“转贴”、“原创”的,张口就朗诵起来。讲的什么我大部分都记不住了,旁边的表妹藏在我背后一个劲地笑的哆嗦,害得我使劲白了她几眼。但说也奇怪,等二姨妈念完了,安静下来,从排头年级最大的那头传出了呜咽声,然后越来越大,像多米诺骨牌,一下子推了过来。我有时总觉着自己没心没肺,自然是哭不出来,可我那也算是刚大学毕业了的表妹(就是那个笑哆嗦了的)却嚎啕起来,立马震惊了四野,搞得所有人都去安慰了她,宝贝的不得了。 回过头来说那悼诗,其中有几句的大意我还记得。说得是日前给外公选墓地时发现那宝地的枯土之下居然是五彩石藏身之所,可谓吉人天相,外公定能入土为安了。可能因为我一向以Scientist自命不凡,不信鬼邪,所以好奇心大增,就一直惦记着这事,出殡时一定得瞧个仔细。话说那日众人周折了几里山路,二姨妈一直捧着外公的骨灰哼哧哼哧的。我看她辛苦,便问是否需要我帮忙,她却一脸不乐意,只好作罢。来到墓前,一干人等开始准备挖地开坟,闹哄哄的,还夹着二姨妈那一个劲的唠叨,说要小心,别碰坏了那些五彩石。我本热的心烦,呆在一边看老乡家的两头猪打架,突闻二姨妈叫道:“看那!五彩石,外公哩五彩石!”我立马满怀激情的转睛望去,结果一股寒气从头顶直泻到脚跟,入地起码三尺。原来是几块略微泛黄,带锈色的硬土块,连石头都算不上,估计不是五百年前的乡下狗屎的沉积物,就是没法大力开采的贫铁矿。大家都傻了眼,停下不挖了。二姨妈倒以为大家是为了小心,她抱着外公的骨灰,钻进人群,小心扒开那几块硬土,一并捡了回来,与骨灰盒放在一起,这才回头喝道:“继续挖!莫闲着”。于是大家又忙乎起来,我只看见一旁的大舅噙着泪花。 打这以后,我就特别喜欢听见二姨妈的故事,基本上都是些夸张好逗的事情。据说有一次在大街上,二姨妈看见一个陌生小伙子,上去就说:“嗨,我亲爱的小朋友,你的衣领没翻出来”然后不由分说伸手就去帮忙,小伙子吓了一跳,估计是生平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碰上这邪门的事。但见这位大妈热情的出类拔萃,实在真挚难却,竟也索性不能阻挡,尴尬的在大马路上被修整了边幅。我后来问姨妈后来还见过那小伙吗,她说:“我们现在是好朋友!”然后随口念了首最近的原创新诗。因为不敢当面爆笑出来,我转身说要上厕所溜了出去。 还有一次全家自费出去旅游,路上碰上车子抛锚,当地又是少数民族区,言语不大通,也不着旅店。没办法,就跑到附近老乡家借宿。这年头,大家警惕性超高,人家老乡见我们这一大帮,说的普通话比他们的民族语言可要土的掉渣的多,一白脸,没答应。我们这回又傻了眼,赖在门外坝子里没主意。这时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搬了个凳子出来,自个儿坐下便翻起起了课本。二姨妈一见,便上去和小姑娘说开来。很快,她们俩一块朗诵起来,是那篇“闪闪红星”。小姑娘发音还不是很准,二姨妈就帮着纠正。人们都说两个女人一扎堆就惊天动地的,果不其然,主人家听见也跑出来看,然后又跑进去搬了好些凳子出来,请大家坐下了。其实二姨妈那是一口典型的椒盐普通话,却是愣愣打动了主人的心。 最近一次听说二姨妈念诗是在医院里,她得了淋巴瘤,要做化疗,因此没了头发,也发起胖来,做化疗的半边手臂肿得如长条的南瓜。听医院的护士说她基本上每天一首,速度之快,灵感之多,令人咂舌。每天护士换完药就把这些刚毕业的丫头们和同病房的“亲爱的朋友们”招呼到一起听她朗诵,每次都弄得大家狂笑不止。后来,据二姨妈说有个小护士也挺爱文艺,到现在还和她有书信来往。但我猜那省会大医院的小护士可也不一定是初中生吧。 也许是老天有眼,那肿瘤专家医生说过不了来年的二姨妈硬是挺了过来,还出了院,现在退休在家,有了个闹心的独生孙女,开始和她玩跳棋了。 后记: 这篇短文最早是因为2007年看到网友“网络亲人, 网络亲情”帖子(见下附文),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二姨妈(其实是一远房二孃,网络行文,人物称谓有所变化, 事件时间有所穿越 )而写的。 事 隔多年,因备份旧文重新找到这篇文章,这时候的二姨妈已于2010年去世了,谨以此表达我对她的怀念,以她的性格喜好,我估计她会喜欢老一些的歌,文末补送她一首毛阿敏的《渴望》吧 。。。 附“网络亲人, 网络亲情”原文 来源: killara 于 07-04-15 05:32:53 自从网络盛行自今,人们的虚拟亲近比物理的更近了。电邮、网字聊、网话聊、视频。其形式、内容,广度、深度都远远可能超过物理亲近。直到与老爸、老妈的长途电话、与子女的饭桌交流、与老婆GF或老公BF的睡房对话都变成时间的奢侈品。 然而,对于很多人,与网友,甚至刚认识的网友的网络交流似乎已成为必需品。对某些热情于网上的人们,甚至好像吃饭、如厕一样必需。网络亲情就成为社会学必须研究的了,因为,久而久之,亲近会变成亲情,影响个体、总体行为。 既然如此,任何参与网络亲近的人,势必在某种程度上卷入网络亲情。因此,在行为上必须体现一定的亲情,除非只想短暂的亲近。 长期花在网上时间多于花在自己至亲身上的人们啊,用对自己亲兄弟姐妹的态度对你的网友们吧! 因为,你已经在他们所在的网站、论坛里身上找到了你的至亲,喜欢,或者不喜欢他们。 有亲情,你在发贴、回贴时,应该会照顾网友他们的感受,除非你不想被你的网络亲人们接受。比如,如果你是男网友,回贴给一位女性,不管对方是否是淑女,你会用上一点对你女同学、女校友的绅士风度。如果你自认为是才高八斗、学贯中西的才子才女,一定不会计较网友们的浅薄、或高深。如果你事业发达或财运亨通,你一定会照顾那些事业还在发展过程中、或财运还在等待中的网友,在赞完你你晒、秀之后的感受。如果你爱情美满,你这个饱汉一定会知晓饿汉网友的饥寒。 以上这些,本人KILLARA以前并没有完全感受、做到,只希望今后与各网友们共勉。 《渴望》——演唱:毛阿敏(油管) 《渴望》——演唱:毛阿敏(土豆)
个人分类: 吾汝彼伊(人)•人物|2741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熙凤虐人心理之分析
jlpemail 2015-2-1 08:23
王熙凤虐人心理之分析 文/籍利平 (20150201) (有一种说法,今天是清朝作者曹雪芹的忌日( 1764 )。纪念他!) 也许,算是美貌并且有些管理才能吧,因为得到了贾母这个权威的 宠爱、或者庇护,她居然在男权社会里争取到了一席之地,这本身在那个时代 就比较另类啦。 凤辣子的雅号,反映了这个人的两面性。明火暗刀,是其华美皮囊的底色。 这就让她无论是在妯娌还是婆婆姨妈之间,难以得到真心(贾母例外?)。其实, 贾母也不是例外,这个“老祖宗”需要开心果打发时间,凤辣子就起到了一些心理补偿作用。 说到心理补偿,这就是凤辣子的病态啦。一个所谓的大家闺秀,忙于公务一天,回到家里得不到贾琏的欣赏和抚慰,内心一定搓了极大的火。所以只要被外界,尤其是下层人撩拨,就一准开始大发雷霆,或者实施阴毒的虐人计划了。这样的人,尽管可以伪装自己,伪装成火,内心的寒冷毕竟是无法消除的。尤其是自己的男人再三再四地和不三不四的女人鬼混,其心理不平衡就日趋严重啦! 于是贾瑞这个样的痴情的倒霉蛋,就成了她变态心理的解压阀。实际上,贾瑞之死,对于凤辣子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甚至和可卿之死一样,对她的警示意义,她都没有真正理解。她自然以为自己悟性很高,其实她还是误解了梦中可卿的预言或者警戒。在大厦将倾的时候,不应该苛待他人,而应该维持和他人之间的纽带关系;这正是炙手可热的凤辣子难以做到的。因此,这个掌握了两府权力的人,不思“为人民服务” 的崇高宗旨, 而是利用自己(攫取到的、基础并不稳固的)的权力,算计下属、同僚,这是很危险的。 雪芹先生在“判词”中写得很清楚。凤辣子的权力,是暂时的,终究有被“一休”哥青睐 ---- 请去喝茶的时候。此刻一旦来临,她的悲惨,就没有自己的女儿“巧姐”那般幸运,可以得到“贵人”的帮助啦。起初,刘姥姥把凤姐当了贵人去巴结,哪里晓得,其实日后她是凤辣子之女的“贵人”呢。一个强权女人,沦落到亲舅舅(这个人自然也不仁义!)都落井下石的地步,多可悲呀! 得到爱的,学会分享爱的欢乐;失去爱的更应该珍惜爱的可贵。 有人说法海不懂爱,其实相对于凤辣子而言,还是法海更懂爱! 凤辣子这种小聪明的人,不会明白,或者明白了也做不到这些。她以为,自己有靠山,有权力,就可以有着自己的性子“赏罚分明”了。大错特错! 我们还可以看到,凤辣子也会不吝美言,赞赏一些会来事的能干的小厮或者晚辈。我觉得这并非她真的欣赏他们,而是为了以众人面前表扬这些人,来表达她对于应该有出息的人们的失望。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她左右不了没有出息的贾琏,左右不了上进心不强的宝玉等。她左右的无非是贾瑞呀、平儿呀、袭人呀、晴雯呀,这些人她最得心应手。那个时候,也没有劳动法保护,何况这些人觉得当下级服务员的年收入,尽管连凤辣子一个月的“霞飞”钱都不如,他们还是乐意为奴,乐于奉献,冒着随时可能被解雇的风险。 权力的确会让人心膨胀起来!麻雀栖身于高枝,并等于自身就是凤凰了;乌鸦栖身于高 岭 ,也不等于就是百灵了。高处的良好感觉,让它们感觉太好了!似乎美艳的不得了、似乎沙哑的喉咙就发音动听了。实际上呢,高出没有为它们加分,反而减了。 凤辣子的智商,当然无法和武媚娘相比,虽然她在私生活上,没有后者那般糜烂、可是她也在 当 政期间过着奢糜的生活,是另一种糜烂。最关键的是,这个女人的心,是糜烂头顶的。所以,外表的光鲜亮丽,不代表本质。 在白茫茫、一篇干净的大地上,她不过是六角雪片中的一个、不起眼的棱角。 雪琴的伟大之处之一,就是从细微处,从一个女子、一系列的视觉感受到了、并且描绘出了那个时代的可悲之处、可悲之人。妙笔生花写“雅歌”,另多少自封为才子的人只能在数百年后只能望其项背,无法“平起平坐,面对面地交流”啊。
个人分类: 散文广场|3493 次阅读|0 个评论
王宜的四季人生
yangyongtian 2014-9-24 17:02
王宜 (1949 )ꎬ 河北保定人,天文学家。 1969 年高中毕业 于天津市铁路第一中学,1977 年 4 月于吉林大学物理系理论物 理专业毕业。同年5月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理论天体 物理研究工作。1978 年 5 月调入中国科学院二局数力天文处, 长期从事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研究的组织管理。自1992 年起,任基 础研究局数力天文处处长、1998 年兼基础研究局局长助理,1999 年 6 月晋升研究员, 参与负责筹备国家天文台工作, 于2001 年 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此后,王宜连续 两届连任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多年来,他主要承担如下的工作: (1) 组织 参与国家和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的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发展规划的制定和落实;(2) 组织我国天文大科学工程立项、 实施和管理 工作,主持负责 VLBI、 LAMOST、 FAST等的管理;(3) 参 与和组织了特殊天象的观测与研究, 如哈雷彗星和日全食的观测与研究;ꎮ (4) 优化小环境, 积极推进国家天文台野外台站的建设和运行,创立了 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站和设备的运行专项,保证观测基地的发展;(5) 领导和 建立了中国科学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完成神六、 神七、 嫦娥一期的 监测预警任务,其间,2005年担任国防科工委空间碎片专家委员会指导组 副组长,2006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中心总指挥; (6) 开展了天文学的特殊性和管理模式、 特点的研究;(7) 全程主要参与了天文 委员会—国家观测中心—国家天文台的演替发展。 -------------------------------------------------------------------- 匾 — 津牛献瑞贤达称王 三年前,曾代国家天文台一研究团组为王宜研究员题写过一块牌匾,一是祝贺 他的生日之禧,二是表达对他多年来大力支持和卓有成效领导的感激,实际上 这块 匾表达的也是我对王宜的总体认识。 匾文是以 “津牛献瑞、 贤达称王”为字头的藏头诗,诗中引用了四个成语, 这些 成语恰如其分的再现了王宜既平凡又不平凡的科技人生。 一块没有送出,抑或 就根本没有制作的匾额,却是我对王宜的真实评价。 牌匾是 这样写的: 津 门骄子京城彦   贤 才君子结诤友 牛 饩退敌弹指间   达 权知变纳忠言 献 可替否观宙宇   称 贤荐能成大业 瑞 气祥云靓坤乾   王 宜教授寿齐天 四个成语及语义诠释依次如下所述: 牛饩退敌: 春秋时郑国商人弦高以牛犒劳秦军,使秦退却袭郑之军; 献可替否: 建议可行的方法,废止不可行的方法; 达权知变: 不墨守成规,根据实际情势而随机应变; 称贤荐能: 重视人才,推举贤能。 这些成语恰如其分的既描绘出王宜的人品和领导艺术,同时也形象 揭示他事业成 功的秘笈。 王宜研究员ꎬ 温文尔雅ꎬ 笑容可掬ꎬ 对人彬彬有礼ꎬ 同事们都愿意和他交谈、 和他交流、 和他交往ꎮ 有意见ꎬ 愿意向他反映ꎻ 有困难ꎬ 愿意向他诉说ꎻ 有良策ꎬ 愿意向他献纳ꎮ 王宜和群众既是干群关系也是朋友关系ꎬ 是真正意义上的良师益友ꎮ 这样一种鱼与水的融洽、 唇与齿的相依ꎬ 为王宜研究员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ꎮ 一、 冬 — — — 冬天来了ꎬ 春天还会远吗? 懂人生、懂人际ꎬ与天和谐 1969 年 3 月ꎬ 与共和国同龄的王宜由天津市铁路第一中学高中毕业ꎬ 在上山下 乡洪流的裹挟下来到吉林省哲盟科左后旗 (现在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ꎬ 隶属通辽 市) 甘旗卡公社好力保大队插队ꎬ 接受再教育ꎮ 从这一时刻开始ꎬ 属牛的王宜就开 始了长达 4 年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耕耘ꎮ 每天日出而作ꎬ 日落而息ꎬ 周而复始 ꎮ “面朝黄土背朝天”ꎬ 一辈子没料到会种 田谋生的王宜ꎬ 却开始自己奇特的传统农民式的劳作ꎮ 在 4 年的劳动中ꎬ 王宜总是 勤勤恳恳ꎬ 任劳任怨ꎬ 学习并坚持务农生产ꎬ 还积极参加公社和生产队组织的各类 活动ꎮ 劳动的余暇他还不时动点脑筋来点小发明、 小创造ꎬ 但这些一般都与这一年 的最终收成并没有挂上钩ꎮ 有的年份ꎬ 尽管辛苦更多ꎬ 但收成却不升反降ꎬ 这是为什么? 爱思索的王宜百 思不得其解ꎮ 慢慢的ꎬ 王宜对如日中天的 “人定胜天” 口号产生了疑问直至怀疑ꎮ “靠天吃饭”ꎬ 这是活生生的现实ꎬ 自己不能再充当唐吉诃德了! 慢慢的ꎬ 王宜胸中 ? 2 4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涌出了朦胧的、 朴素的天人和谐的信念ꎮ 由于是接受再教育ꎬ 王宜处处把自己放在小学生的位置ꎬ 真心地听取当地农牧 民关于生产、 关于政治、 关于人生的说教ꎮ 在长达 1460 天的洗礼过程中ꎬ 王宜除了 丰富了自己的劳动技能外ꎬ 还在加添自己的人生阅历ꎮ 这个从校门刚刚出来就一脚 迈进广阔天地的王宜ꎬ 真切的体味了人生、 体味到人际间的交往! 甘旗卡公社的天是蓝蓝的天ꎬ 万里无云ꎻ 甘旗卡公社的地是肥美的ꎬ 广袤无垠ꎬ 这些都装在了王宜的胸中! 二、 春 — — — 一元初始ꎬ 万象更新 懂科学、 懂哲学ꎬ 与科学和谐 王宜的努力劳动和孜孜好学为自己挣脱了冬的桎梏ꎬ 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 1973 年ꎬ 甘旗卡公社的贫下中农和贫下中牧推荐王宜上大学! 经过 3 个月日夜兼程的复习ꎬ 王宜参加了升学考试ꎬ 自信考得还不错! 1973 年 的 9 月他走进了吉林大学的校门ꎮ 此时此刻ꎬ 虽然距离他高中毕业整整晚了 4 年的 时间ꎬ 但总算如愿以偿ꎬ 也算实现了他儿时的梦想 ꎮ 1973 年是农历牛年ꎮ 属牛的王宜在他的本命年步入了朝思暮想的高等学府ꎬ 开 始了理想中的人生旅途ꎮ 王宜学的是理论物理专业ꎮ 后来听老师讲ꎬ 最初学校曾准备把他分在历史系ꎬ 主要是考虑王宜的答卷展示了这方面的才气 ꎮ 尔后由于种种原因终于让王宜成为理 论物理专业的一名新生ꎮ 如果不是这样ꎬ 我们今天就不能得以结识王宜了ꎬ 他的管 理才华也就不能异彩纷呈地展现给我们ꎮ 理论物理学通过为现实世界建立数学模型来试图理解所有物理现象的运行机制ꎬ 通过 “物理理论” 来条理化、 解释、 预言物理现象ꎮ 丰富的想象力、 精湛的数学造 诣、 严谨的治学态度ꎬ 这些都是成为理论物理学家需要培养的优良素质ꎮ 理论物理学的常用方法是理想实验ꎬ 就是在脑子里做实验ꎮ 对于拿惯了镰刀和铁锹修理地球的王宜来讲ꎬ 上理论物理课开始很是乏味ꎬ 提 不起精神ꎮ 但是ꎬ 使命告诉他ꎬ 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 于是ꎬ 王宜调动起在广阔天 地锤炼的意志品质ꎬ 把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铁路技术干部的练达和从当医生的母亲那 里继承的聪慧ꎬ 向理论物理发起了冲锋ꎮ 天道酬勤! 图书馆的灯光和繁星争辉ꎬ 王宜在和时间赛跑! 果然ꎬ 王宜初战告捷ꎬ 并慢慢 ? 3 4 5 ? 王 宜 对专业学习感兴趣了ꎬ 抑或很是喜欢ꎮ 之后ꎬ 数学成绩在提高ꎬ 物理学成绩在大步 提升ꎬ 哲学思想也日蒸成熟ꎬ 这是一笔额外的收获! 由于与科学的和谐ꎬ 带动了王宜科学知识的丰富和哲学思想的确立ꎮ 同时ꎬ 也 为王宜积淀了回报祖国的本事ꎮ 光阴荏苒ꎬ 岁月如梭ꎬ 4 年的学习生活结束了ꎮ 1977 年5 月ꎬ 王宜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ꎬ 时年28 岁ꎮ 由此ꎬ 王宜将改变自己 的命运ꎬ 开始了崭新的 “面朝天” 的工作 ! 三、 夏 — — — 芝麻开花节节高 懂天文、 懂管理ꎬ 与人和谐 “黄山回来不看松”ꎬ 可对王宜来说却不是这样ꎬ 因为 1977 年他最初的几次往 返黄山都没能尽情领略黄山松的雄美ꎬ 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给了黄山天体物理工作 会议的筹备ꎬ 无暇顾及 “黄山四绝” 了ꎮ 对他来讲ꎬ 倒是 “黄山回来与天通”ꎮ 1977 年深秋ꎬ “文化大革命” 后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型天体物理会议在黄山举行ꎮ 为了这次会议的举行ꎬ 到北京天文台报到才一个月的王宜就在 6 月被借调到中国科 学院二局数力天文处ꎬ 负责筹备 “文化大革命” 后的第一次全国天体物理会议ꎮ 但他并没有对失去观赏黄山松绮丽雄姿良机产生任何遗憾ꎬ 因为那时的他有了 更大的收获: 其一ꎬ 真正意义地踏进了天文学研究领域的大门ꎬ 尽管是初步的、 定 性的认知ꎻ 其二ꎬ 认识了我国天文学研究一线的众多科学家ꎮ 参加这次会议的很多 学者ꎬ 是当时国内天文学研究领域的扛鼎者ꎬ 他们中的一些人后来先后晋升为中国 科学院的院士ꎮ 也就是这次不经意的邂逅ꎬ 成就了日后王宜做好天文管理工作的最 重要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保障ꎮ 大会期间ꎬ 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钱三强出任全国天体物理会议大会主席ꎬ 他给会务组成员赠送了拐棍ꎬ 其中给王宜的拐棍上留有他的亲笔题字 : “送给王宜 同志— — —钱三强”ꎮ 比这个拐棍更有纪念意义的是ꎬ 20 年后的世纪之交 ꎬ 耄耋之年 的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院士还向他询问过关于这个拐棍的事情ꎬ 当她知道钱老送的 拐棍还保存得好好的时候ꎬ 露出满意欣慰的笑容ꎮ 这灿烂的一笑ꎬ 对王宜来讲ꎬ 仿 佛是表示何院士对黄山天体物理研讨会会议组织工作的肯定ꎬ 也包含她对钱三强先 生的怀念和对年轻人给予的深切希望和鼓励ꎮ 一年之计在于春! 1978 年 3 月ꎬ 春意盎然ꎬ 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 ? 4 4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ꎬ 全国人民尤其是全国知识分子都翘首以待! 在 3 月 31 日举行的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ꎬ 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发表了题为 «科学的春天» 的著名讲话ꎮ 在讲话的结尾处ꎬ 郭沫若院长激情四溢地喊出了中国科 技工作者压抑多年的心声: “春分刚刚过去ꎬ 清明即将到来ꎮ ‘日出江花红胜火ꎬ 春 来江水绿如蓝’ꎮ 这是革命的春天ꎬ 这是人民的春天ꎬ 这是科学的春天! 让我们张 开双臂ꎬ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王宜和全国科工作者一道拥抱了这个科学的春天ꎬ 他在紧接而来的科学的夏天 正式调入中国科学院二局数力天文处从事科技管理工作ꎬ 由此开始了他既平凡而又 不平凡的科技人生ꎮ 随着科学春天的到来ꎬ 中国科学院进入空间科学研究的鼎盛时期ꎮ 由紫金山天 文台科学家提出的我国空间天文卫星— — —太阳 X 成像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立项ꎬ 中 国科学院组织各路大军进行了公关: 即时组建了空间科学研究中心 ꎬ 负责项目牵头 抓总ꎻ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承担对太阳 X 成像望远镜的关键技术开展预 研ꎻ 紫金山天文台担负凝练科学目标和技术指标的任务ꎬ 开展的一系列调研与方案 设计都达到了新高度ꎮ 在这大好时期ꎬ 以理论物理专业知识为学术背景的王宜如鱼 得水般地找到了用武之地ꎬ 他适时切入到空间天文望远镜的研制和发展的科学管理 中去ꎮ 那段时间ꎬ 王宜既兴奋又觉得生逢其时ꎮ 能把理论物理的高维思索和浩瀚广 袤的宇宙相结合ꎬ 他找到了最大的施展拳脚的舞台ꎮ 后来ꎬ 由于种种不可控的原因ꎬ 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科学研究计划没有获得最终的国家批准ꎬ 天文卫星的研制项目搁 浅ꎮ 但是ꎬ 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科学研究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ꎬ 发展的基础已经夯 实ꎬ 研究队伍继续壮大ꎮ 如今ꎬ 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科学研究已经争得一席之地ꎬ 空 间天文的项目欣逢更好的历史机遇ꎬ 向着既定的目标健康前行 ꎬ 空间天文发展的烙 印深深地印在王宜的心间ꎮ 初到天文处ꎬ 王宜主要分管与紫金山天文台的业务联系ꎮ 紫金山天文台作为我 国近现代天文研究的摇篮ꎬ 侧重毫米波、 空间天文、 人造卫星观测研究三个重点领 域的研究ꎮ 从到天文处的最初时刻起ꎬ 王宜就与这三个研究领域结下了不解之缘ꎬ 他几乎参与了三个方面中关键战役的全过程ꎮ 王宜像海绵吸水那样ꎬ 如饥似渴地吮 吸着鲜活的天文知识ꎮ 他虔诚的向天文学家学习、 向天文学领域进军! 毫米波天文学是 20 世纪 60 年代国际天文学发展最为前沿的学科领域ꎮ 天文学 家利用毫米波技术打开新的宇宙观测窗口ꎬ 首次观测到宇宙中有机分子的存在ꎬ 并 借以研究星际物质的成分ꎮ 我国天文学家也随后在70 年代就开始瞄准毫米波天文学 研究的前沿和毫米波技术的发展 ꎬ 开展了系统的学科调研和技术攻关ꎬ 并率先提出 ? 5 4 5 ? 王 宜 研制生产大口径毫米波望远镜计划ꎬ 为我国的天文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ꎮ 但是ꎬ 当 时国内研发毫米波天文望远镜面临两大难题ꎬ 一是毫米波段受水汽吸收影响比较大ꎬ 地面接收的信号衰减比较厉害ꎬ 需要比较干燥的观测环境 ꎬ 要求年降水量平均低于 3 毫米以下ꎮ 与此同时ꎬ 我国低纬度地区的长时间银河中心观测也是优先考虑确定 台址的重要指标ꎮ 二是望远镜主反射面板加工精度要低于 2 毫米ꎬ 而当时国内的机 械加工能力远远达不到这个技术要求ꎮ 20 世纪 80 年代ꎬ 王宜会同紫金山天文台的射电天文学家一道讨论选址方案ꎬ 开始组织和参与在国内选址的艰苦工作ꎮ 大气干燥和射电背景干净的 “二干” 的特 需天文气象条件把选址工作局限在我国西部尚未开垦的地方ꎬ 艰苦自不待言ꎮ 经过几年的踏勘ꎬ 他们首先否定了国内现有天文台址发展毫米波观测的可能ꎬ 开始了全国选址工作ꎬ 由海南岛五指山一直筛选到青海省境内ꎬ 最后选址方位定在 青海省境内的柴达木盆地ꎬ 因为那里水汽比较少ꎬ 于是在格尔木地区和德令哈地区 开展了定点观测ꎮ 1981 年ꎬ 王宜陪同中国科学院邓照明局长拿着钱三强副院长的令箭向总参作战 部汇报请求ꎮ 然后由张钰哲院士亲自带队ꎬ 组成专家组到青海省的德令哈地区和格 尔木地区进行踏勘ꎮ 初选的候选位置由于是重要军事要地ꎬ 最后只能无奈地放弃ꎬ 不得不远离最初选定的地点ꎬ 决定在如今的德令哈市以东 30 多公里处叫做小野马滩 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ꎮ 观测站址总算敲定了下来ꎬ 但主角望远镜在当时国内根本就不具备制造能力ꎮ 刚刚粉碎 “四人帮” 的中国ꎬ 连一台数控铣床都没有ꎬ 而数控铣床是制造精度极高 的毫米波望远镜面板的必备设备之一ꎬ 没有它ꎬ 就一切无从谈起ꎮ 要是由国外引进ꎬ 得花上 100 多万美元! 80 年代初期对于百废待兴的中国ꎬ 100 多万美元无异于天文 数字! 经过几轮全面周详的研讨以及和外商的反复谈判ꎬ 最后确定了引进美国 ESSO 公司的 13? 7 米望远镜ꎮ 其中ꎬ 精度极高的望远镜面板、 22 位编码器和圆顶蒙皮由 美国进口ꎬ 外汇价格为 55 万美元ꎮ 通过与美国相关公司的反复谈判ꎬ 余下部分由国 内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仿效研制生产ꎮ 随后派出六名技术专家到美国修改图纸ꎬ 把 英制单位改成公制ꎬ 在国内研制生产加工ꎮ 望远镜口径选定为13? 7 米ꎬ 这个方案不仅 仅为国家节省了百分之五十的外汇经费ꎬ 更重要的是因此建立、 锻炼、 培养了一支技 术队伍ꎮ 这个两全其美的方案为我国毫米波望远镜的研制立下汗马功劳ꎮ 正是这支队 伍的骨干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大型天文望远镜设计、 制造的生力军ꎮ “这就是授人以 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所在”ꎬ 王宜从中领悟到ꎬ 这就是经一事长一智吧ꎮ 1986 年ꎬ 望远镜开始在青海德令哈观测站进行安装ꎬ 王宜在现场和国内外专家 ? 6 4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同吃、 同住、 同调试一个多月ꎬ 顺利按时完成了安装调试工作ꎮ 他出色的组织和协 调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认可ꎬ 这段有意义的工作也为我国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 术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ꎮ 随着天文学知识的积淀ꎬ 王宜反而感到知识更加贫乏ꎬ 于是在继续吸纳天文学 知识的同时ꎬ 他还在用心的思索着??ꎮ 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处的工作和职能ꎬ 说到底是一种服务ꎬ 当然是一种 特殊的服务! 它服务于科学任务、 服务于科学目标 ꎬ 归根到底一句话ꎬ 是服务于科 学家ꎮ 因此ꎬ 关键之关键ꎬ 还是做好人的工作ꎮ “和为贵”ꎬ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 宝ꎬ 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ꎬ 王宜把它奉若神明ꎮ 秉持 “和为贵”ꎬ 30 多年来ꎬ 王宜无论对待科学大家、 对待领导、 对待友邻部 门ꎬ 亦或对待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ꎬ 哪怕是新来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科技新兵都一 视同仁的尊重ꎮ 同样ꎬ 他也获得了同样的尊重ꎮ 这是问题的一方面ꎬ 是精神层面的内涵ꎻ 另一方面ꎬ 还得有实质的知识层面财 富的保证ꎬ 它们的相辅相成才使得王宜在实施科技管理的工作中ꎬ 驾轻就熟ꎬ 佳绩 连连ꎮ 30 多年来ꎬ 王宜没有一天停止学习的脚步ꎬ 他学习天文知识、 学习科学管 理ꎬ 通晓国内外天文学发展的框架、 定式、 走势和坐标ꎬ 从而扬长避短的参与到制定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的发展规划ꎮ 在遴选科学目标和项目、 大观测设备计划的制定和 研发、 科研力量的凝聚和培养方面ꎬ 他都有自己成熟的意见ꎬ 并为领导提供可资参考 的决策意见ꎻ 同时ꎬ 他还不断地向社会、 向方方面面的领导部门和兄弟单位宣传中国 科学院天文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前景ꎬ 最大限度地争取他们的了解、 理解和支持ꎮ 加强对特殊天象观测工作的组织和实施ꎬ 就是向社会、 向人民大众普及宣传天 文知识、 破除迷信的大好机会之一ꎮ 1997 年 3 月 9 日ꎬ 王宜和我国太阳物理学家一 起争取到中央电视台对发生在黑龙江省漠河境内日全食和海尔-波普彗星莅临的天 文奇观第一次全程直播ꎬ 王宜协助艾国祥院士认真组织并积极配合做了细致的安排 和导向ꎬ 效果极佳! 全社会了解了天文ꎬ 国家领导也认知了天文ꎮ 之后的一段时日 里ꎬ 江泽民、 温家宝同志先后视察了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台站ꎮ 与此同时ꎬ 一些其他 相关部门和单位、 一些重要的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 一些社会贤达都和天文结下了 深厚的友谊ꎬ 这都为天文领域日后获得更大的经费支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ꎮ 远不止于此ꎬ 一些特殊天象ꎬ 譬如日全食的观测ꎬ 更是千载难逢的获得天文信 息的大好机会ꎬ 这才是全世界天文学家之所以重视日全食观测的最根本原因ꎮ 同时ꎬ 日全食发生之际ꎬ 也是天文学家了解太阳活动天赐良机ꎮ 揭示太阳活动之谜ꎬ 从理论上认识太阳磁场对上述太阳活动现象形成和演化、 ? 7 4 5 ? 王 宜 对太阳活动 11 年周期的形成、 对太阳的结构和演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ꎬ 都是太阳 物理学家的瞩目所在ꎮ 研究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与太阳宇宙线和太阳质子事件的关系、 与 地球空间环境变化的关系、 对地球地磁的影响ꎬ 则是空间物理工作者、 大气物理工 作者和地球物理工作者关注的科学问题ꎮ 由上述科学过程造成的地球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 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以及宇 航员和仪器设备受到威胁、 气象和水文状况遭致影响、 电力传输和管道运输受到影 响等ꎬ 则属于人类生存环境更宏观的大范畴ꎬ 不仅备受科学家的广泛关注ꎬ 更是社 会学家、 政府政要乃至全人类越来越关注的大问题ꎮ 因为这些ꎬ 日全食的观测才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ꎬ 也因为如此ꎬ 天文学研究 才获得国家越来越多的经费支持ꎮ 以此为契机ꎬ 赢得了社会贤达的舆论、 拓宽了天 文走向社会的康庄大道ꎬ 王宜走在队伍的前列ꎮ 正是缘于此ꎬ 王宜还在不断地汲取新的天文知识 ꎬ 从不落伍到与时俱进ꎬ 也就 是 “进得去”ꎻ 同时ꎬ 他还要努力 “跳得出”ꎬ 由于自己特殊的责任和职责ꎬ 就要求 他还要从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悟出特殊的道理ꎬ 并从中总结过去、 正视现实和前瞻未 来ꎬ 进而站在更高层面上再更好的管理服务ꎬ 当中也包括设计天文学发展的未来目 标! 就是怀着这样的认识与追求ꎬ 王宜不仅锤炼了自己的领导艺术ꎬ 还像增稠剂那 样凝聚了天文界的各学科、 各学者、 各项目间的精诚合作ꎬ 王宜像金梭和银梭那样 尽心编织着中国天文学发展的今天与明天的壮美愿景! 凭借这些ꎬ 使得王宜在组织 参与国家的和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学科的 “九五”、 “十五”、 “十一五” 发展规划的 制定和落实ꎻ 在组 织 我 国 天 文 大 科 学 工 程 的 立 项、 实 施 和 管 理 ( 如 VLBI、 LAMOST、 FAST、 2? 4 米望远镜等大科学工程的上马与实施)ꎻ 在参与和组织的特殊 天象的观测与研究 (如哈雷彗星和日全食的观测与研究)ꎻ 在优化小环境ꎬ 积极推进 国家天文台野外台站的建设和运行中ꎬ 创立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台站和设备的运行专项 管理ꎬ 从而保证观测基地的发展ꎻ 开展天文学的特殊性和管理模式、 特点的研究ꎻ 在 全程主要参与的天文委员会—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国家天文台的演替发展中ꎬ 都发挥 了不可替代的作用ꎮ 而这些成绩ꎬ 必将写进我国天文学发展大事记的光辉史册ꎮ “进得去” 与 “跳得出”ꎬ 宛如两只羽翼渐丰的翅膀助王宜在科技人生的广袤天 地中腾飞ꎬ 向着理想的高度ꎮ “进得去” 使得王宜由认知天文到懂得天文ꎬ “跳得 出” 促使王宜由学习管理到懂得管理ꎬ 最终实现了人生蜕变! 王宜深刻地理解到ꎬ “进得去” 也好ꎬ “跳得出” 也罢ꎬ 说到底就是一句话: 与科学和谐、 与人和谐! 盛夏ꎬ 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ꎬ 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季节ꎬ 王宜振动起 “进得 ? 8 4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去” 和 “跳得出” 两只翅膀ꎬ 不断地飞向新高度ꎮ 从 1992 年起ꎬ 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基础研究局数力天文处处长ꎬ 1998 年兼任基 础研究局局长助理ꎻ 肩上的担子更重了ꎬ 许多决策的重大工作摆在了面前ꎬ 需要为 领导提供咨询意见和决策建议ꎻ 同时ꎬ 也要将领导的决定、 要求去贯彻和落实ꎬ 面 临着新的考验ꎮ 1998 年 5 月初ꎬ 江泽民主席到北京天文台怀柔观测站视察ꎬ 同时也和路甬祥院 长明确和肯定了中国科学院的知识创新方案ꎬ 中国科学院又迎来了新的机遇ꎮ 尔后ꎬ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经过整合ꎬ 成为中国科学院首批知识创新试点单位ꎮ 随后ꎬ 王宜调入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入选单位国家天文台的前身国 家天文观测中心ꎬ 担任副主任 (常务) 职ꎬ 并于 1999 年 6 月晋升为研究员ꎮ 2001 年ꎬ 经中国科学院呈报科技部审核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体制改革方案并获 同意ꎬ 然后上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并最终获得批准ꎬ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成立 了ꎮ 在新建的国家天文台成立后ꎬ 王宜连续两届任副台长 (常务) 职务??ꎮ 经济是基础ꎬ 这个命题千真万确ꎬ 即使是在计划经济年代ꎮ 当然ꎬ 有了钱不一 定都能获得巨大的科研成果ꎬ 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取得科研胜利的ꎮ 科学春天来 了后的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的烁烁成绩ꎬ 就充分说明这个真理ꎮ 天文学科在中国科学院六大基础学科中的地位、 规模和人员总量都比不上数、 理、 化、 生、 地等其他五个基础学科ꎬ 但从中国科学院内部政策层面看ꎬ 却一直得 到各届院领导特殊的支持ꎮ 早在 1984 年ꎬ 王宜配合天文处老处长沈海璋积极策划并经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 三强院士的亲自批准ꎬ 中国科学院天文口每年获得 1804 万元科研经费的稳定支持ꎮ 随后ꎬ 在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直接领导下ꎬ 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ꎮ 天 文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对 1804 万元的经费使用进行全程的咨询和动态管理ꎮ 这不仅开 创了中国科学院的一项科学家直接参与科研管理的先河ꎬ 也是中国科学院科研体制 改革的一朵奇葩ꎮ 这笔特殊的经费支持ꎬ 在中国科学院系统既是第一也是唯一的ꎬ 空前绝后ꎮ 在长达 16 年的经费支持下 (后来又有了些许的增加)ꎬ 对号称 “八大 件” 的自主天文研制项目ꎬ 对一些有前瞻性科研项目的启动ꎬ 都起到至关重要的激 励和支持作用ꎮ 可以说ꎬ 没有这笔经费的长期稳定的支持ꎬ 就不会有中国科学院天 文学发展的今天! 在长期的动态管理过程中ꎬ 王宜从参与到主持ꎬ 不断地进行改进 和完善ꎬ 调动天文学家发挥强有力的咨询作用ꎬ 从而不断提高管理效益ꎬ 进一步最 大化发挥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ꎬ 一直是王宜的追求目标ꎮ 随着进入中国科学院第一批知识创新工程ꎬ 独享了 16 年的特殊科研经费也就寿 ? 9 4 5 ? 王 宜 终正寝了ꎮ 说实话ꎬ 这之后的三年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台站的前行的确碰到了很多困 难ꎮ 寻求新的经费支持的重担ꎬ 重重地压在王宜的肩上! 中国科学院创新经费远远 不能满足天文学知识创新工程蓬勃发展的需求ꎬ 寻求国家的更多投入和支持就成为 中国科学院天文口的当务之急ꎮ 王宜多次联系和陪同人大、 政协科技委的领导和专家 视察国家天文台各台站ꎬ 并热情争取他们进行指导ꎮ 其中ꎬ 全国政协的钱正英副主席 还亲自把参观意见和心得上书有关部门ꎻ 科技部和财政部的主管领导也多次到国家天 文台各个台站进行调研和指导工作ꎬ 其中安排财政部教科文司的两任副司长到京内外 台站考察指导工作ꎬ 以便了解并指导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作的进展和天文学科工作 的特点和要求ꎮ 正是由于他们的理解和支持ꎬ 才为争得到国家的支持奠定了基础ꎮ 王宜没有辜负组织的信任ꎬ 勤勤恳恳ꎬ 挑起了这副重担ꎮ 经艰苦工作ꎬ 终于从 2002 年起中国科学院天文口得到财政部的稳定经费支持ꎬ 创立了中国科学院天文仪 器设备和台站的运行专项经费ꎮ 国家天文台也就从这一年起ꎬ 每年都从财政部争取 到一笔不小的经费支持ꎬ 最初的经费为 2000 万元/ 年ꎮ 在王宜的主持下ꎬ 制定了经 费使用管理条例和办法ꎬ 开展科学立项、 支持和实施以及科研经费的安排管理ꎮ 为 此ꎬ 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得到国家的特殊的、 稳定的经费支持ꎬ 并在逐年增加ꎬ 经 费在 2009 年已增加至 7500 万元 ꎮ 这笔特殊科研经费为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发展和 天文口各单位的需求以及各台站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ꎮ 有了钱就要积极办事ꎬ 王宜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我国的天文学基础学科的管 理工作就是要解决把先进的仪器设备放在落后地区的矛盾ꎮ 观测工作要和国际接轨ꎬ 让仪器设备运行在国际水平上ꎮ 优化野外台站的小环境ꎬ 提高天文学观测者的工作 和生活条件ꎬ 首当其冲ꎮ” 多年来ꎬ 利用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投入的不断加大 和专项经费的稳定支持ꎬ 各天文台站不断加强对现有设备的终端升级改造ꎬ 同时加 大运行投入ꎮ 特殊天象的观测与研究ꎬ 是天文学家永不放弃的目标ꎬ 也是向大众和社会开展 天文科普宣传教育的最好课堂ꎮ 中国科学院的天文学研究涉及天文学科的各个领域ꎬ 因而特殊天象的出现ꎬ 也就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天然实验室ꎬ 可以通过开展多学科 的综合观测研究揭示宇宙的奥秘ꎮ 从20 世纪80 年代始ꎬ 王宜先后参与和组织了 1980 年瑞丽、 1997 年漠河、 2008 年金塔和2009 年长江流域的全国日全食科学观测研究ꎬ 还有1986 年在海南组织 76 年 回归一次的哈雷彗星观测研究以及海尔-波普彗星和彗木相撞等大型天文观测活动ꎬ 积 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进一步完善成管理模式ꎬ 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ꎮ 每次大型观测立项之初ꎬ 王宜都未雨绸缪ꎬ 首先确立观测研究队伍ꎬ 并在各级 ? 0 5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领导关心和支持下ꎬ 确定一批研究骨干和积极分子ꎬ 制定研究计划和观测方案ꎬ 召 开动员会议和学术会议ꎬ 除坚持天文学研究本身工作外ꎬ 还邀请相关学科进行联合 观测研究ꎮ 根据每一次观测对象的不同ꎬ 寻找国内不同的最佳观测地点ꎬ 为最终圆满地完 成预定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ꎮ 在海军的支持下ꎬ 1986 年的哈雷彗星观测在西沙永兴岛和海南岛最南端的海军 基地设立了观测点ꎬ 使得对哈雷彗星观测仰角大、 观测时间长ꎻ 1997 年的日全食观 测选在我国纬度最高的漠河 ꎬ 正好位于日食带上ꎮ 实践证明ꎬ 最后取得了最佳观测 效果ꎮ 2008 年选择甘肃酒泉市金塔县为日全食观测的主台址ꎬ 天气条件奇好ꎬ 观测 时间又长ꎬ 从而保证了最终的观测成功ꎮ 经费的筹措也是整个观测工作的重要环节ꎬ 每一次都多方面筹措资金ꎬ 并多次 获得国家基金委、 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ꎮ 作为中国科学院天文财政专项经费 和国家天文台都充当了整个观测活动的坚强后盾ꎬ 王宜作为主要负责人发挥了不容 替代的作用ꎮ 他不辞辛苦地进行协调和运作ꎬ 保证了观测工作的圆满完成ꎮ 天文学作为古老的学科ꎬ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ꎬ 因此每次观测都得到各 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ꎬ 这些都是完成大型观测工作的重要保证ꎮ 宣传工作是特殊天象观测的主要内容之一ꎮ 王宜每次都和当地政府一道利用特 殊天象发生的时机安排做好科普宣传ꎬ 反响极好ꎮ 为了回报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ꎬ 还每次组织院士和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召开相关大型学术报告会ꎬ 把科普与科研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ꎮ 1997 年的漠河日全食观测ꎬ 就配合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全国实况 转播ꎬ 这是首创ꎬ 影响极好ꎮ 2008 年金塔和 2009 年浙江日全食观测均设点ꎬ 由中 央电视台进行现场直播ꎮ 王宜不断摸索并总结着ꎬ 实现了整个观测工作的闭环管理ꎬ 从组织课题和队伍、 选择观测地点、 落实条件和筹措经费、 组织观测和科普宣传、 开展学术交流、 撰写 文章及出版文集ꎬ 到全程领导观测研究工作都有序进行ꎮ 盛夏时分ꎬ 是万物迅速成长的季节ꎬ 芝麻开花节节高ꎮ 与此同时ꎬ 王宜的事业 节节高ꎬ 王宜为国家天文台负责争取的科研经费和学科管理工作也节节高! 四、 秋 — — — 秋ꎬ 是丰收的季节 懂领导、 懂奉献ꎬ 与人生和谐 金秋ꎬ 是丰收的季节ꎬ 而且是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ꎮ ? 1 5 5 ? 王 宜 中国科学院在新的 10 年知识创新规划中ꎬ 明确要求知识创新工作要凝练科学目 标ꎬ 基础研究工作要瞄准国际前沿ꎬ 在国际上要占有一席之地ꎻ 同时也要实现技术 创新ꎬ 满足国家战略需求ꎮ 国家天文台积极落实中国科学院党组的发展规划精神ꎬ 在基础学科部署了九大 领域ꎻ 在高技术发展和国家任务需求方面ꎬ 也进行了安排ꎬ 如探月工程、 空间碎片、 天文暗弱信号的获取和望远镜终端技术的发展等ꎮ 在王宜科技人生的秋季ꎬ 他迎来了期盼的丰收ꎮ 2005 年 4 月 4 日ꎬ 中国科学院对 “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工程” 成立两师系统给予 批复 : 总指挥王宜ꎬ 负责承担国家任务、 组建观测研究队伍、 整合有关单位体制和 建立两师系统模式ꎮ 2006 年 1 月 17 日ꎬ 国防科工委发出 «关于调整空间碎片研究管理组的通知»ꎬ 任命王宜为综合指导组副组长ꎻ 2008 年 12 月 10 日ꎬ 中国科学院发出 «关于中国科 学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相关工作与两总人员调整的通知»: 总指挥严俊 ꎬ 副总 指挥王宜 (常务)ꎻ 2009 年 2 月 26 日ꎬ 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工业和 信息化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三部委联合发文 «关于表彰载人航天工程有功 集体和个人的决定 »ꎬ 王宜获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 光荣称号ꎮ 为了这个丰收之秋的到来ꎬ 王宜历经了 10 多年的卧薪尝胆和艰苦奋斗ꎮ 10 年磨一剑! 早在 1994 年ꎬ 全世界亲眼目睹了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一次天文奇观ꎬ 那就是 “苏梅克-列维 9 号” 彗星 (以下简称 SL9) 与太阳系中的最大行星— — —木星相撞ꎮ 中国科学院各天文台站组织并参加了对彗木相撞全程的观测与研究ꎬ 王宜以主 要责任人的身份全身心地投入全程ꎮ 在后来由中国科学院天文委员会主持的彗木相 撞观测与研究的总结会上ꎬ 几乎都提出一个类似的问题: 如果彗星撞上地球又会怎 样? 当然这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ꎬ 基本在人类有限的生命周期内是不可能发生的ꎬ 这种担心无异于杞人忧天! 但类似的 “天外来客” 不请自到造访地球却会有可能发 生ꎮ 当然ꎬ 这些 “天外来客” 多指一些叫做 “空间碎片” 的客人ꎬ 它们是 50 多年 来混迹于地球空间的人造天体的衍生物ꎮ 所谓空间碎片ꎬ 专指人类在太空活动中产 生的废弃物及其衍生物ꎮ 王宜作为总结会议的主持者和天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之一ꎬ 敏锐的思索着重操 旧业再度建立监测网的构想、 沉浸在制造 1 米监测望远镜的憧憬之中??ꎮ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ꎬ 当今空间碎片监测研究扛鼎者美国也只是刚刚处在起步阶 段ꎮ 王宜的设想当时如果获得批准的话ꎬ 我国也将并列成为该领域的领潮人! 但是ꎬ ? 2 5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历史没有假设ꎬ 因为那个时候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现实需求ꎮ 还好ꎬ 在2000 年ꎬ 我国也建立了空间碎片监测系统ꎬ 终于启动了 “空间碎片行 动计划”ꎮ 但是ꎬ 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的空间碎片监测工作并没有被纳入其中ꎮ 直至 后来为了确保在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行及航天员出仓的人身安全万无一失ꎬ 为了提高 我国自主空间碎片的监测能力ꎬ 才在 2004 年由国防科工委批准ꎬ 中国科学院组建空 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ꎮ 中国科学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由国家天文台、 紫金山天 文台和空间中心三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组成ꎬ 开展空间碎片的观测和研究ꎬ 藉以保 证国家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圆满完成ꎮ 王宜被历史推上了前台ꎬ 勇敢担起了这一 重任ꎮ 机会给予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个机会源于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网 40 多年的经验、 成绩和贡献ꎮ 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网最初始建于 1957 年ꎬ 当时的任务主要是跟踪观测苏 联的全球第一个载人航天卫星的升空及运行ꎬ 最初共 22 个台站星罗棋布的布置在祖 国的东西南北中的广袤大地上ꎮ 这个人造卫星观测网当年声名赫赫ꎬ 由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负责领导和管理ꎬ 获得过很多很多的殊荣和国家嘉奖ꎬ 并赢得国际同 行的钦羡ꎮ 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要求ꎬ 这个网后来只保留了其 中的四个台站! 但是ꎬ 中国科学院人造卫星观测网核心力量还在并有所充实和不断 的提升ꎬ 中国天文学家的卫星定轨水平还是位居国内外之先ꎬ 后来还先后完成了国 家测地任务和各类空中目标陨落的监测和预报工作ꎬ 多次获得国家一等奖等嘉奖ꎬ 这是值得庆幸的! 正是由于这支实实在在力量的存在ꎬ 才保证当国家一旦需要的时候ꎬ 中国科学 院的人造卫星观测网能都无愧的做到: 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 战之能胜! 当然ꎬ 空间碎片的监测和人造卫星的监测有着质的区别ꎬ 观测对象的大小相差 悬殊自不待言ꎬ 而空间碎片的无定常运动让你更大费脑筋: 它仿佛像脱缰的野马在 放纵ꎬ 又好像醉酒的流浪汉在趔趄ꎬ 没有给科学家稍长一点的观测机会及可能的运 行走向ꎮ 这样簇新的任务除了要求必须有精度更高的观测设备投入使用之外ꎬ 更要 求观测网的数据处理能力得有个质的提升ꎮ 王宜长期以来给予这支队伍以强力支持ꎬ 锤炼了扎实的实际的领导才干并和它 建立起难以割舍的情愫ꎬ 所以他才领命ꎬ 所以他才从幕后走到前台、 由军师荣升为 主帅ꎬ 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ꎮ 从 2004 年始ꎬ 为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及宇航员出舱安全做必要的准备ꎬ 王宜出 任主帅组建中国科学院空间碎片两师系统ꎬ 并承担了国防科委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一 ? 3 5 5 ? 王 宜 期建设工程的相应任务ꎮ 王宜重召旧部ꎬ 开始了新的征程ꎮ 由国家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和空间中心为主要力量组建的中国科学院空间碎 片监测预警系统 ꎬ 利用国防科工委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任务投入的经费支持ꎬ 先后改 造两台 60 厘米望远镜ꎬ 即云南天文台 SBG (天文大地自动测量照相机) 望远镜和 紫金山天文台 60 厘米施密特望远镜ꎬ 在国家天文台建设了预警中心ꎮ 此外ꎬ 云南天 文台的 1? 2 米望远镜升级、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 1 米望远镜的改造和乌鲁木齐天文 站的 1 米望远镜的引进建设和吉林地区的 1 米级望远镜的选址工作ꎬ 都在按部就班 的顺利推进中ꎮ 中国科学院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系统为 2005 年神舟六号、 2008 年神舟七号的成 功发射和 2007 年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做出了重要贡献ꎬ 优质圆满完成了任务ꎬ 并于 2008 年 1 月 17 日获得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颁发的 “关于 ‘嫦娥一号’ 卫 星发射和在轨监测预警任务的应用证明”ꎮ 王宜决心再做奉献 ꎬ 为建成 “自主、 完善、 长期运行” 的国家空间碎片监测网 再立新功ꎮ 经过八年的拼搏ꎬ 王宜终于走上科技人生的新高度ꎬ 他既感到欣慰ꎬ 也为能懂 得并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自豪ꎮ 与此同时ꎬ 王宜更认为ꎬ 只有懂得奉献的人才能 更懂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回顾往事ꎬ 王宜在慢慢品味 “天人和谐” 的哲学命题ꎮ “天人和谐” 绝不只是一句口号ꎬ 也不是噱头ꎬ 而是人类必须遵从的科学规律ꎬ 王宜是这样描述他最大的人生感悟的ꎮ 四十年前ꎬ 他离开了他曾 “面朝黄土背朝天” 的那方热土ꎬ 成为仰面朝天的天 文战线的一名新兵ꎬ 巡天遥看一千河! 几十年来他以天文为己任 ꎬ 须臾没有离开他 深爱着的无限的宇宙ꎮ 为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ꎬ 他始终以一名过河卒的姿态ꎬ 鞠躬 尽瘁、 殚精竭虑、 无私奉献着! 这是王宜对自己人生的诠释ꎬ 也是他平凡的四季人生的记录 ! 撰写者 杨永田ꎬ 1965 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ꎮ 大学毕业后ꎬ 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 (现在的国家天文台)ꎬ 从事时间频率的科研工作ꎮ 1986 年ꎬ 调进中国科学报社工作至退休ꎬ 主任记者ꎮ 现为中国科学院退休干部ꎬ 目前担任国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新词委员会委员ꎬ 同时兼任国家天文台怀柔观测基地顾问职ꎮ 1996 年ꎬ 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奖ꎮ 此外ꎬ 先后获不同级别的新闻奖项 20 余次ꎮ 迄今ꎬ 发表文章千余 篇ꎬ 发表图片百余幅及诗词 200 多首ꎮ ? 4 5 5 ?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天文学卷?第二分册
个人分类: 通讯|0 个评论
[转载]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
ailiyakong 2014-9-17 09:58
王小谟 大学生活是我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我上大学的经历,也有些小故事。 十二三岁时,我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大杂院里。京剧是当时的“流行音乐”,我特别喜欢,高中时就成了学校京剧团的骨干。没钱进戏院,我就从收音机里听电波里流出来的“咿……呀……呀”的节韵。那时,我特别想有台自己的收音机,但家里根本负担不起。好在宣武门附近有个小市场,出售日本人留下来的旧货。我就拿积攒了几个月的早点钱,买了一块矿石、一根铜丝、一副耳机、一根铁丝当天线,回家一番鼓捣,组装起来的东西竟能发声。从此,组装收音机就成了我的一门“手艺”。 1956年,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当年考清华没有十足的把握,北方昆曲院相中了我,但家里反对。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挑上了我,免试录取,我对无线电也有兴趣,就听从父母的安排,读了无线电系。 我们学校在当时是德智体三方面发展。第一是教育我们,第二是给了我们好的身体,给了我们比较好的知识,使我们在后面50年的生涯中能够做得更好 。 学校五年,我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呢?当年发给我的录取通知书上有一句话,我至今都记得,那句话说:“欢迎你!未来的红色国防工程师!”当时我们学校就是这样一种气氛——红色国防工程师的摇篮。从那时起,我们人生的目标,就是给国防工业添砖加瓦,现在看来这个信念是非常重要的。那时候,我们不会想到得什么奖,因为国防工程师是默默无闻的,是无名英雄。当时我们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学校在理想和追求上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 ,所以,我们在一个大的环境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理念。 有了好的信念,学校还有非常好的学习风气 。大部分人晚上都到图书馆抢座位,不懂的时候就互相讨论。北理工晚自习还要点名,不来的时候还要批评。我们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感觉非常好。这个氛围是要自己去抓住机遇,没有人强迫你怎样怎样,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就好好学习了。我们当时是无线电系的定位专业,配的教室都是一流的,全国出名。我大学一二年级时成绩是3分4分多,还因为相位没有讲清楚,物理口试才得了2分,用现在的话讲,挂科了。到了三年级以后优就多了,毕业设计时,我首次应用最佳相速方法设计雷达八木天线,获得优秀毕业设计的成绩。说明我在这个环境下有了成长。 另外, 工科学校也给了我们全面的锻炼 。我一直觉得,在大学,别死读书。当时我们宿舍有一些全优的学生,成绩全5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天天抱着书本。我呢,讲得比较好听属于活泼,其实就是不太听招呼,经常上晚自习就溜出去了。我在摩托车队有一帮运动员朋友,骑的是捷克的加瓦摩托车,我们一起去开啊去冲啊,活动也多朋友也多。再比如我喜欢京剧,在大学的时候,我还是京剧团团长。戏剧有乐队、有灯光、有导演、有演员,要把这些人都团结起来演好一台戏不容易。作为一个总设计师,你要让这个集体、这个几百人的班子往同一个目的推进,首先主意要出好,然后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地按照你定的目标去做,这就是总设计师的责任,因此这都是相通的。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我觉得有两条非常重要:第一条,明确的追求目标。他首先要有一个很好的目标,我带的北理工博士生有12位,大部分都很好,有一两位不太行,主要的问题是不用功,对自己比较马虎,推一推动一动。没有把事情当作一回事把它做好。第二条是良好的自学能力。到博士这个阶段需要锻炼自学能力,给你一个题目你自己要知道怎么搞,这是最重要的。从查资料到分析资料,到提出自己的意见,首先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有追求以后再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有一些特别好的博士生,我也向他们学习很多东西,互相一讨论以后就把整个事情提高了。最重要还是第一条,一定要有追求。没追求就是想混一混,混一个博士毕业,现在也很难混。 还有一点,我特别想告诉青年朋友的,就是学无止境。如今的科学领域,特别是搞电子的,更新换代特别快。像我上学时学的电子管,现在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科技前沿,即便是要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除了要有报国之心以外,还要提高科学水平和学习能力,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1122 次阅读|0 个评论
再谈张宗昌
热度 16 xuxfyuwp 2014-9-9 21:22
有同事对我将人工影响天气这样复杂的科学问题与军阀张宗昌联系在一起感到有些滑稽,从写博文的角度,其实仅是个引子,从张宗昌对天发炮引发降雨这个传说引出对人工增雨的认识,并非刻意要写张将军。对于北洋时期那段历史,我也不熟悉,在有限的信息中,对北洋军阀的印象负面成分较重。在近来读到的一些文章中,正面的内容似多了一些,评价也开始多元化。 具体谈到张宗昌,上篇博客中已提到,在名声欠佳的北洋军阀中也是很差的,获得不少负面绰号。除了求雨打炮的段子外,这位文化程度不高的将军还喜爱写一些滑稽的打油诗,在网上流传不少,据说还曾出过诗集《效坤诗抄》,张宗昌,字效坤。特别是其中有不少还与气象有关,从专业的角度,感到蛮有趣的。比如关于抗旱求雨的事,就有这样一首: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你娘。 不知这算不算诗,文如其人,倒是与传闻中的张宗昌有些吻合,玉帝姓张,似确有此一说,不知学界是否认可。还有一首关于闪电和下雪的诗,风格也类似。 《咏雪》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啊筛石灰。 能将飘雪花比喻为天宫大兴土木筛石灰,也算是独特的想象了。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看来气象这些事都是玉皇大帝和天上的诸位神仙干的,与古代先贤们的思路倒也差不多,解释不清了,自有上天接着。 更为有趣的是张的诗句还流传到了国外,被翻译成了英文。几年前曾在杂志上读到过一篇文章,谈到张宗昌的一首诗被翻译成英文后,一位酷爱中国诗歌的外国人读后很欣赏,他有次来到中国向文章作者称赞这首诗,认为孔子故乡的爱国诗人庄重禅(音译)在诗中表达了很深的寓意。遗憾的是文章作者并未听说过这位爱国诗人,更没读过被这位老外又从英文转译成中文的诗句: 遥远的泰山, 展现出阴暗的身影; 厚重的基础, 支撑起浅薄的高层; 假如某一天, 有人将那乾坤颠倒; 陈旧的传统, 必将遭逢地裂山崩。 直到作者有一天读到了张宗昌的原诗,才对上了号,原诗为: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看来翻译还真是一门艺术,翻来翻去,想象与加工可使原诗面目皆非。 评价历史人物不是件简单的事,要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人文环境、经济条件、社会观念、政治体制等诸多因素。不考虑特定的发展阶段,就很难做到真实客观,过于脸谱化的评判往往与实际相距甚远。陈寅恪先生在谈到研究历史人物时曾表达过一种理念:“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其意应是要站在所研究的历史古人角度,考虑当时的特定条件,理解古人的行为与思维方式。 具体到评价张宗昌,除了传说中的那些荒唐不堪的草莽之举外,如能仔细看些史料,也能发现张的所为亦非全无可圈点之处。特别是考虑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即便是写些谈不上高雅的歪诗,也算是表现出了对文化的亲近感吧。何况还不仅于此,1926年张宗昌主政山东期间,很重视发展教育,高薪聘请出清末状元王寿彭出任山东教育厅长,对人才也是很尊重的。 在当年财政困难、军费都吃紧的情况下,张宗昌仍热衷于兴办高等教育,在给教育部写的申办报告中说:“教育为国家根本事业,齐鲁为圣贤桑梓之都,乃自停办科举,兴办学校,将及三十年,而最高学府,尚敷缺口,不得谓非憾事。”能意识到在孔孟圣贤之地没有最高学府是件很遗憾的事,作为一个戎马倥偬、从炮火中打出来的军阀,也算是很有些眼光了。在将军的命令下,合并了6个公立专科学校,在济南建立了山东大学,历史上“山东大学”的正式名号应是从那时开始的。 除重视教育外,张还主持出版了《十三经》,后人对张版《十三经》印刷和装帧给予了很高评价。张宗昌还为其写了一篇《重印十三经序》,因文采不同寻常,没人相信是出自张的手笔。 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张宗昌,还需历史学家认真考证,目前在网上流传的段子很多,按照信息传播规律,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负面、恶意、搞笑的内容确实比例较大,但显然不足为据,疑问较多,难以信之。
个人分类: 文章|14506 次阅读|21 个评论
高考最强逆袭班是怎样炼成的
余孟孟的博客 2014-8-19 15:36
记者 余孟孟 王 昱   让雄鹰穿梭云海不算本事,让小鸟翱翔苍穹才算功力。把原本优秀的学生培养成才不算能耐,让基础薄弱、动力缺失的学生走向成功才算功夫。   今年高考过后,湖南有这样一个班从万千高考班中脱颖而出,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在“聚光灯”下接受大众的掌声和赞叹,它就是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的1101班。这个班34名学生中,当年中考成绩仅有2人达到6A,4个4A2B,其余大部分都是3A3B,甚至还有1A5B的同学。可以说,生源质量非常普通。然而,他们却在今年高考中强势逆袭,分数全过一本线,且全班平均分达到610.8分,高出一本线88.8分,600分以上的有19人。这样的成绩,这样的教育效果,还出现在一所民办学校,就不能不令人吃惊了。很快,1101班就被大众和媒体称为长沙“最强逆袭班。” 更多内容请点击 : 《高考最强逆袭班是怎样炼成的》http://news.hnjy.com.cn/other/107385.jhtml
3552 次阅读|0 个评论
科学网,我来了......
热度 1 chshaini 2014-7-7 08:56
初识科学网,是单位一位超牛的年轻前辈在单位qq群发的一篇帖子,然后第一次浏览了科学网。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科学网上的信息之丰富、知识之高深、人物之谦虚严谨......,深深震撼了我。作为一所省属骨干大学的一个不太强专业的老师,作为一个学历浅、学术差、专业功底还不足的自己来说,深感差距之大,初识时刻心灵遭受重创。 信息之丰富、知识之高深,草草看了一些新闻链接和博文,感觉到专业知识如此博大精深,本人专业知识如此匮乏,对前沿问题一无所知...... 人物之谦虚严谨,表现在博文中大家都很谦虚,分析描述问题客观公正,文字精炼,一看就是学者,心底由生佩服。 价值观的正能量导向性很好。生活在这个物质的世界,身边不乏对物质过分追求的人,看他人小家庭风生水起的,慢慢的也浸染了许多。但是科学网上诸多学者讨论人生、讨论金钱,总体还是正面为多,大赞一个。 无论如何,我来了,受受刺激,开拓视野,争取对自己有个很大的促进。
1707 次阅读|1 个评论
游仙湖:画中人
热度 1 fqng1008 2014-6-7 06:0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个人分类: 人在旅途|2685 次阅读|2 个评论
[转载]【图形图像】【PhotoshopCS5人物化妆与抠图教程】
lcj2212916 2014-6-6 21:59
【名稱】:PhotoshopCS5人物化妆与抠图教程 【作者】:-- 【大小】:7.4MB 【格式】:pdf 【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1人物化妆 有时候,处理MM的一张相片,除了磨皮美白之外,给MM化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次Photoshop实例教程我们就来讲解后期给人物化妆的方法,包括睫毛、眼影的技巧,以及头发和整体的调和,打造一个妆容MM。 ............... 【下載載點】: http://www.400gb.com/file/66055266
1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乐高大电影 The Lego Movie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4-28 22:49
导演 :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编剧 :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主演 : 克里斯·帕拉特 / 伊丽莎白·班克斯 / 威尔·阿奈特 / 威尔·法瑞尔 / 利亚姆·尼森 / 爱丽森·布里 / 尼克·奥弗曼 / 摩根·弗里曼 / 乔纳·希尔 / 查宁·塔图姆 / 查理·戴 / 威尔·福特 / 寇碧·史莫德斯 类型: 喜剧 / 动作 / 动画 官方网站: www.thelego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2-07(美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LEGO英雄传(港) / 乐高玩电影(台) / Lego: The Piece of Resistance IMDb链接: tt1490017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乐高小人艾米特(克里斯·帕拉特 配音)被错当成了“大师建造者”而加入进一支抵抗组织,与一位类似先知一样的人物(摩根·弗里曼 配音)一起力图阻止乐高世界邪恶暴君(威尔·法瑞尔 配音)的阴险计划。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3593132
1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喜剧】【乐高大电影 The Lego Movie (2014)】【美国】
lcj2212916 2014-3-30 20:00
导演 :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编剧 :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主演 : 克里斯·帕拉特 / 伊丽莎白·班克斯 / 威尔·阿奈特 / 威尔·法瑞尔 / 利亚姆·尼森 / 爱丽森·布里 / 尼克·奥弗曼 / 摩根·弗里曼 / 乔纳·希尔 / 查宁·塔图姆 / 查理·戴 / 威尔·福特 / 寇碧·史莫德斯 类型: 喜剧 / 动作 / 动画 官方网站: www.thelegomovie.com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澳大利亚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4-02-07(美国) 片长: 100分钟 又名: LEGO英雄传(港) / 乐高玩电影(台) / Lego: The Piece of Resistance IMDb链接: tt1490017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乐高小人艾米特(克里斯·帕拉特 配音)被错当成了“大师建造者”而加入进一支抵抗组织,与一位类似先知一样的人物(摩根·弗里曼 配音)一起力图阻止乐高世界邪恶暴君(威尔·法瑞尔 配音)的阴险计划。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1431967
349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科幻][雪国列车Snowpiercer][720p BRRip.mkv/2.81G][英语/中字]
lcj2212916 2014-3-22 19:53
◎译  名 雪国列车/最后的列车/末世列车(港) /末日列车(台) ◎片  名 Snowpiercer ◎年  代 2013 ◎国  家 韩国/美国/法国 ◎类  别 动作/剧情/科幻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字 ◎IMDB评分 7.6/10 from 4,973 users ◎IMDB链接 http://www.imdb.com/title/tt1706620 ◎链 接 http://www.pipipan.com/u/2200472 ◎文件格式 720p BRRip.mkv ◎视频尺寸 1280 x 688 ◎文件大小 1CD 2.81GB ◎片  长 2h 5mn ◎导  演 奉俊昊 Joon-ho Bong ◎主  演 克里斯·埃文斯 /宋康昊 /蒂尔达·斯文顿 /杰米·贝尔/艾文·布莱纳 ◎简  介    一场突如其来的气候异变让地球上大部分人类灭亡,一列没有终点、沿着铁轨一直行驶下去的列车成为地 球上最后的幸存者们的“诺亚方舟”,在这里,受尽压迫的末节车厢反抗者为了生存与尊严向前车厢的钱权阶 层展开了斗争。   2031年,人类试图阻止全球变暖的实验失败,地球进入又一个冰河期,极寒造成地球上绝大部分生命死亡 。在冰河灾难中幸存下来的所有人登上了一列由一个叫维尔福德(艾德·哈里斯 饰)的神秘人物创造的如同诺 亚方舟般的列车,列车依靠永动机绕着地球不停行驶。在这列有着等级之分的列车上,饱受饥饿之苦、生活在 恶劣环境的末节车厢的人们在领袖柯蒂斯(克里斯·埃文斯 饰)的带领下,为了生存一节车厢一节车厢的向前 突进,掀起了一场向车头进军的“革命”。革命的另一个关键人物——“开门”专家南宫民秀(宋康昊 饰)和 他的女儿(高雅星 饰)总是是行为古怪,我行我素,似乎另有目的。与此同时,列车的创造者维尔福德和列车 永不停歇的引擎正在车头静静的等待起义队伍的到来...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60725088
3507 次阅读|0 个评论
人渣是怎样炼成的
热度 19 ailincnj 2014-3-21 13:13
小时候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 。 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 。 因此 ,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 ,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这样 , 在他临死的时候 , 能够说 , 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 —— 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虽有点左,但激励了我们一代人,至今不忘。随时代变迁,物是人非,今天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中有那么些人是在混混浊浊中度过,本文毫无恶意,只是提醒他们不要虚度年华,更不要对号入座,本人只是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归纳总结,并非某个人,如确有相似,纯属巧合。 人分四类:一类是人物,如国家元首、科巨匠、行业精英等;二类人才,如从教学科研人员到企业高管等;三是人手,大多数从事脑、体工作者等;四是人渣,不仅创造不了财富,还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记得网上有篇博文谈到大学生培养说:不成人才就是人渣,没有中间选择。当时我还不完全赞同,但细想很有哲理。就想红木雕刻,能用的都会寸木寸用,不能用的只能作废料。人渣怎样炼成立,笔者认为多半从下面几方面造成。  一、缺乏诚信。这种人喜欢耍小聪明,其实都是小儿科,让人一眼就会识破。  二、没有控制力。只要有点诱惑就会上当、上钩、上瘾。如上课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日后就是当官也控制不了贪欲。  三、缺乏自信。无论做人做事都不自信,对未来不是充满期待,不善于迎接挑战,经常怨天尤人,有时甚至自暴自弃。   四、生活缺乏热情,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没有知心朋友。  五、对任何事不感兴趣,见了同学、老师和熟人都不愿打个招呼,基本没有笑脸,好像别人都亏欠他似的,反应迟钝。 六、不愿意用脑思考,思维有种堕性。如出门选择什么路线、坐什么车,一些简单的心算也靠计算器,不会去设法完成任务,对于怎样提高办事效率,怎样节约成本等等都不屑一顾。 七、做事没有计划,像无头苍蝇。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世穷。他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做的事能拖就拖,经常失言、不守时,丢三忘四, …… 。 八、爱上了电子海洛因,患了夜游症。晚上精神来,白天眼难开。包括上课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沉湎在虚拟的空间中。  九、 懒堕成性,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不主动积极做事,不善于观察,有时就是推他也推不动,这种人不可能看事做事。  十、上课是 “ 光板 ” 一簇,没有课本、不做笔记,根本就不听讲,利用现在学校没有淘汰制的福利,到考前再应付。像网上所说:考前一周是分针,开始加快自己预习的速度!考前一天是秒针,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转啊转!但即便这样 ... 也不能改变自己只能在 0-59 间徘徊的悲惨命运!  童鞋们:以上十条请对照一下,如果有六条以上相吻合,你可能中招了,要对自己大喝一声,应该尽快幡然醒悟,重塑人生。   注:因为看到些负面报道和现实身边接触到的人和事,有感而发。 如:某名校毕业生失业在温州饥寒交迫差点送命,某县高考状元毕业几年流落网吧,某名校毕业生无业最后饿死家中,如此事实,不胜枚举。
9687 次阅读|42 个评论
[转载][动画][乐高大电影][cam.avi/1.37 GB][英语][美国][2014]
lcj2212916 2014-2-27 22:01
◎译  名 乐高大电影 /LEGO:英雄传(港) / 乐高玩电影(台) ◎片  名 The Lego Movie / Lego: The Piece of Resistance ◎年  代 201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喜剧 / 动作 / 动画 ◎语  言 英语 ◎字  幕 N/A ◎豆瓣评分 8.5 ◎链 接 http://www.pipipan.com/u/2200472 ◎上映日期 2014-02-07(美国) ◎文件格式 cam.avi ◎文件大小 1CD 1.37 GB ◎片  长 100分钟 ◎导 演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编 剧 菲尔·罗德 / 克里斯托弗·米勒 ◎主 演 克里斯·帕拉特 / 伊丽莎白·班克斯 / 威尔·阿奈特 / 威尔·法瑞尔 / 利亚姆·尼森 / 爱丽森·布里 / 尼克·奥弗曼 / 摩 根·弗里曼 / 乔纳·希尔 / 查宁·塔图姆 / 查理·戴 / 威尔·福特 / 寇碧·史莫德斯 ◎简  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乐高小人艾米特(克里斯·帕拉特 配音)被错当成了“大师建造者”而加入进一支抵抗组织,与一 位类似先知一样的人物(摩根·弗里曼 配音)一起力图阻止乐高世界邪恶暴君(威尔·法瑞尔 配音)的阴险计划。 下载地址: http://www.400gb.com/file/58750750
4287 次阅读|0 个评论
著名蕨类植物学家谢寅堂教授逝世
热度 1 李智选 2013-9-27 13:07
著名蕨类植物学家谢寅堂教授 逝世 谢寅堂教授出生于1924年1月,河北任县人。1931年8月至1950年8月先后就读于河北任县第一完小、河北邢台私立义德中学、陕西城固文治中学、陕西武功西北农学院附设高职,1947年1月至1950年8月在西北大学生物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曾担任植物教研室主任。1954年晋升讲师,1979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1990年5月退休,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12年10月1日10时50分在西安逝世,享年88岁。 谢寅堂教授是我国著名蕨类植物学家,长期从事植物分类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先后讲授植物学、颈卵器植物学和蕨类植物学等课程,编写了《植物系统学》、《植物分类学》等7种教材(讲义);对蕨类植物的形态、分类、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蹄盖蕨属和复叶耳蕨属属下分类系统,发现新种25个,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参与编写了《中国植物志》第三和第五卷、《西藏植物志》第一卷、《秦岭植物志》第二卷,主持编写了《西安植物志》;曾担任陕西省植物学会理事、《西北植物学报》编委、《武汉植物学研究》编委、国际蕨类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等职。 谢寅堂教授治学严谨、为人正直、团结同志,生活简朴,一生服务于教学科研,受到了师生的普遍爱戴和尊重,为 西北大学 生物系 、 学校 以其我国植物学科 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谢寅堂教授的逝世,是我国植物学界的一大损失,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同志,我们要继承谢寅堂教授崇高的奉献精神和优秀品质,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工作,为 国家 的建设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陕西省植物学会)
个人分类: 人物|4588 次阅读|6 个评论
《甄嬛传》涉嫌抄袭《宫锁珠帘》
冯用军 2013-6-17 21:44
《甄嬛传》涉嫌抄袭《宫锁珠帘》 人物、事件、情节等 谦贵人 = 华妃 = 戚贵人 熹妃、公公苏培盛、果亲王老十七 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宫锁珠帘 http://video.baidu.com/tv_intro/?page=1id=10700 别名: 宫2 / 宫锁心玉2 主演: 杜淳 何晟铭 袁姗姗 导演: 李慧珠 地区: 内地 简介: 雍正年间,候补四品典仪凌柱之女怜儿为父请命结识十七王爷胤礼,二人两情依依,本要结为夫妇,没想到胤礼为救老师阿灵阿,不得已娶了阿灵阿之女嘉嘉为妻,伤心欲绝的怜儿在深宫里步步为营,渴望能走出深宫过平凡的日子,不想却被宫中各股势力所利用,李为要跟她结盟,大太监苏培盛要向她报恩,亲如姐妹的玉漱出卖她,表面和谐的深宫里埋藏着各种秘密,就在怜儿快喘不过气时,她意外地被雍正看中,成为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熹妃,而就在这时,她忽然发现所有的事情一下子都变复杂了,停下来就会被迫害,走下去可能连自己也不认识自己了,在三岔路口,她选择了相信阳光,相信暴风雨总会过去的,于是在她坚忍不拔的努力下,终于为自己闯出了一片天。 甄嬛传http://video.baidu.com/tv_intro/?page=1id=12157 别名: 后宫·甄嬛传 主演: 孙俪 陈建斌 杨钫涵 导演: 郑晓龙 地区: 内地 简介: 甄嬛生于清朝一官宦人家,家中长女,有两个妹妹玉姚和玉娆,父亲甄远道在朝廷为官,颇受皇帝器重。雍正元年,太后为制衡后宫与朝中势力,充实后庭,以防年羹尧的亲妹妹华妃专宠独大,危及帝位,为皇帝举办了其在位十三年间唯一的一次选秀。十七岁的甄嬛与好姐妹眉庄、陵容奉命参选,她抱着只不过来充个数的念头,因此薄施粉黛,只等皇上撂牌子让她落选。可命运却跟她开了个玩笑,皇帝偏相中了甄嬛的智慧、气节与端庄,再加上她是爱臣甄远道之女,于是把甄嬛留在了宫中,三姐妹一同入选后宫,都成为了皇帝的妃嫔。初入宫的甄嬛与眉庄、陵容结成一派,周旋在皇后和华妃两派之间。皇后仁懦,华妃嚣张,步步紧逼,甄嬛受辱,几度险些丧命于后宫。等到眉庄被冤,甄嬛初次怀孕被害流产,陵容变心后,天真的甄嬛逐渐感受到后宫的寒冷,慢慢成为后宫精明的女子。皇帝发现年羹尧的野心,令甄远道剪除了年氏一族,甄嬛也用智慧斗倒了华妃。但不久甄嬛又再次遭人暗算而失宠,父亲也被文字狱牵连而遭牢狱之灾,生下女儿胧月后,心灰意冷的甄嬛选择出宫修行。甄嬛在甘露寺受尽欺凌,幸得果亲王十七爷悉心照顾,二人在患难中相亲相爱,只等有机会一起远走高飞,过平常人的生活。十七爷去滇南微服巡视,误传死讯,甄嬛为替十七爷报仇,也为保全腹中十七爷的骨肉,设计与皇帝相遇,重回宫中。太后为权衡后宫各方势力同意甄嬛回宫,为了掩人耳目,皇帝假称甄嬛是四阿哥弘历的生母,是承德旧日宫女,以钮祜禄氏之姓迎回宫中,封为熹妃。甄嬛回宫后,十七爷却活着回来,二人感慨为命运所弄,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甄嬛狠心断绝了十七爷的念想,并决心靠权利保护自己的亲人。甄嬛回宫后不久,太后病逝,后宫人心浮动,危机四伏。暗恋十七爷的叶澜依迁怒甄嬛,放猫害她动了胎气,早产生下与十七爷的一对子女,公主灵犀和六阿哥弘瞻,甄嬛受封淑妃,尽享恩宠。但皇后诬陷甄嬛与太医温实初私通生下双子,逼迫滴血验子,温实初一怒之下自残,眉庄受惊早产一女而死,临死前将女儿托付给甄嬛。浣碧靠小像设计嫁给十七爷,小妹玉娆也嫁与慎郡王。甄远道的冤案终于得以平反,重新被皇帝重用,甄氏一族再度崛起。皇后因没有子嗣,担心自己的后位不保,企图利用陵容小产陷害甄嬛,却误打误撞地让皇帝发现陵容用暖情香迷惑自己,陵容被囚禁,皇后受牵连被冷落。甄嬛亲手捶落腹中不健全的胎儿并嫁祸皇后,但皇帝顾及皇后是纯元皇后的亲妹妹,不肯重责。甄嬛从陵容遗言中发现纯元皇后死得蹊跷,于是借她人之口向皇帝告发纯
个人分类: WMTO世界影视剧协会|3309 次阅读|0 个评论
给31个省市区选科学网代表人物
热度 16 陈安博士 2013-3-15 19:55
江苏:周可真 可真兄可谓温和有才,和江苏素来给大家的印象比较契合。 浙江:大漠孤魂(男),赵美娣(女) 如果一定要挑选一个省让我佩服,我选浙江。早说过,浙江象极了日本,要资源没资源,有脑筋有脑筋,要脾气有脾气。 小赵同学是浙江人吧?俺一直觉得你是成都人,抱歉抱歉。 海南:张玉秀 海南:椰子树的长影掩不住你的情意,摇曳的月光更代表你的心。 好像小张同学不是海南人,但是长期在海南,就勉强代表一下吧。 湖北:Liuli66 你看他都不让写真实姓名,非得穿一件看得见里面的透明衣服,这就是典型湖北佬啊,九头鸟 安徽:陈龙珠、魏东平 安徽人总体温和,之前听说安徽出朝奉,就是当铺的CEO,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说法。 山东:王海辉和俺暂时做代表大家同意吧? 大河向东流! 吉林:鲍永利 东北人的幽默,即便是在女人那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黑龙江:吕喆 不选他选谁? 重庆:王鸿飞 袍哥气象,和山东佬有得一拼。 辽宁:刘桂秋 这个俺也不知道是不是错点鸳鸯了? 河南:刘旭霞 虽然您去了湖北,可是俺觉得还是很河南的。 湖南:刘全慧/袁晓辉 虽然是游客,可是是优质游客呀!代表湖南人辣妹子形象应无问题。 福建:二傻/YC 俩人都是三个字的名字,可都以两个字的名字行于世上。
个人分类: 人论|4074 次阅读|32 个评论
[转载]CV牛人牛事
gexingmeicun 2013-3-6 09:16
文章转自于「视觉计算研究论坛」: http://www.sigvc.org/bbs/thread-548-1-1.html CV人物1:Jianbo Shi史建波毕业于UC Berkeley,导师是Jitendra Malik。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图像分割。其于2000年在PAMI上多人合作发表”Noramlized cuts and image segmentation”。这是图像分割领域内最经典的算法。主页: www.cis.upenn.edu/~jshi/ 和 www.cs.cmu.edu/~jshi/ CV人物2:Kristen Grauman毕业于MIT,导师是Trevor Darrell。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Pyramid Match Kernel,用于图像匹配。她和Darrell在2005年CVPR合作发表了”The Pyramid Match Kernel: Discriminative Classification with Sets of Image Features”。金字塔匹配核函数可快速搜索两个特征集合之间匹配的特征,可应用于图像匹配、物体识别,是该领域经典算法之一。2011年Marr奖得主。主页: www.cs.utexas.edu/~grauman/ CV人物3:Irfan Essa现任教于Georgin Tech佐治亚理工大学,毕业于MIT,其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表情识别。Essa和Alex Penland 在1997年PAMI合作发表了”Coding, analysis,interpretation,and recogni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 结合了几何模型和面部肌肉无力模型,用来描述脸部结构。主页: www.ic.gatech.edu/people/irfan-essa CV人物4:Matthew Turk毕业于MIT,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识别。其和Alex Pentland在1991年发表了”Eigenfaces for Face Recognition”.该论文首次将PCA(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引入到人脸识别中,是人脸识别最早期最经典的方法,且被人实现,开源在OpenCV了。主页: www.cs.ucsb.edu/~mturk/ CV人物5:David Lowe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导师是Thomas Binfold,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SIFT。他是SIFT特征点检测的发明人。由于SIFT具有对于图像平移、旋转和尺度变化不变性的优点,使得SIFT成为近十年来最流行的图像特征点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图像匹配、物体识别、分类等领域。主页: http://www.cs.ubc.ca/~lowe/ CV人物6:Pascal Fua毕业于Orsay,导师是O.D.Faugera。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立体视觉。其在1993年发表了”A parallel stereo algorithm that produces dense depth maps and preserves image features”,提出了利用相关性来估计dense深度图的快速并行立体视觉算法,是立体视觉领域内经典算法之一。主页: http://cvlab.epfl.ch/~fua/ 和 http://people.epfl.ch/pascal.fua CV人物7:Luc Van Gool毕业于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图像特征点检测和摄像机标定。Gool等发蒙的Surf(speeded up robust features)是除SIFT外,应用最广泛的特征点检测算法,surf具有提取速度更快、维度更低的优点,也被广泛用于物体检测、识别等。Opencv开源。Marc Pollefeys, Koch和Goolz 1999年IJCV上发表了”self-calibration and metric reconstruction inspite of varying and unknown in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是摄像机自标定领域内最经典论文,并获1998年Marr奖。主页: http://www.vision.ee.ethz.ch/~vangool/ CV人物8:Michal Irani毕业于Hebrew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超分辨率。她和Peleg于1991年在Graphical Models and Image Processing发表了”Improving resolution by image registration”,提出了用迭代的、反向投影的方法来解决图像放大的问题,是图像超分辨率最经典的算法。我在公司实现的产品化清晰化增强算法就参考了该算法思想哈哈。主页: http://www.wisdom.weizmann.ac.il/~irani/ CV人物9: Jean Ponce毕业于Paris Orsay,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计算机视觉教育、物体识别。他和David Forsyth合写的”Computer Vision: A Modern Approach”被视为现代计算机视觉领域最经典教科书之一。其近年来的研究重点是物体识别,是Spatial Pyramid Matching算法发明人之一,比起之前广泛使用的bag-of-words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一些局部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因此更有效地描述物体特征。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算法之一。主页: http://www.di.ens.fr/~ponce/ CV人物10: Andrew Blake毕业于Edinburgh,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标跟踪、图像分割、人体姿态跟踪与分析。他是世界知名CV专家,两次荣获ECCV最佳论文奖和1次Marr奖。他和Michael Isard在1998年IJCV中合写的”Condensation—conditional density propagation for visual tracking”,将粒子滤波器用于目标跟踪,该领域的经典论文。二人1998年合写的另一篇”Active Contours”是图像分割领域经典算法,该算法用spline函数,通过最小化能量函数,是的样条逼近物体轮廓,在该算法基础上,衍生出了著名的Active shape model。Blake领导的微软剑桥研究院在人体姿态跟踪与分析上去的突破,用于Kinect中。主页: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ablake CV人物11: Antonio Criminisi毕业于牛津大学,导师是Andrew Zisserman 和 Ian Reid。最有吸影响力的研究成果:Image Inpaiting.他在2004年发表”Region filling and object removal by exemplar-based image inpainting”,该方法用于去除图像中大的遮挡物或小的刮痕,结合了采样纹理生成和结构传递的图像修补技术,获得不错效果。主页: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people/antcrim/ CV人物12: Paul Viola毕业于MIT,研究领域:目标检测;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检测;他和Michael Jones在2001年CVPR发表了”Rapid object detection using a boosted cascade of simple features”,真正意义上解决了人脸检测的问题,并开启了boosting算法的一个时代,很多学者受到boosting cascade算法的影响,扩展了该算法的应用领域,牛逼的影响力。主页: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people/viola/ CV人物13: Henry Rowley毕业于CMU,导师:Takeo Kanade;研究领域:大规模图像识别和机器学习;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检测;他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用于人脸检测,该算法是Paul Viola的boosting cascade人脸检测算法出现前,最经典的人脸检测算法。主页: http://www.cs.cmu.edu/~har/ CV人物14: Dorin Comaniclu毕业于Rutgers;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标跟踪、图像分割;他在2000年发表了”Real-time tracking of non-rigid objects using mean shift”。该算法首次将mean shift用于目标跟踪,并在2002年PAMI发表了”Mean shift: A robust approach toward feature space analysis”,并将Meanshift拓展应用于图像分割中。主页: http://coewww.rutgers.edu/riul/FORMER/comanici/ CV人物15: Henry Schneiderman毕业于CMU,导师:Takeo Kanade;研究领域:目标检测和识别;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标检测;他在2000年CVPR上发表了”A statistical method for 3D object detection applied to faces and cars”。该算法采用多视角训练样本,可用于检测不同视角下的物体,如人脸和车,是第一个能够检测侧脸的算法。他创建了PittPatt公司,后被Google收购。主页: http://www.cs.cmu.edu/~hws/ CV人物16: William T.Freeman毕业于MIT;研究领域:应用于CV的ML、可视化感知的贝叶斯模型、计算摄影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图像纹理合成;Alex Efros和Freeman在2001年SIGGRAPH上发表了”Image quilting for texture synthesis and transfer”,其思想是从已知图像中获得小块,然后将这些小块拼接mosaic一起,形成新的图像。该算法是图像纹理合成中经典中的经典。主页: http://people.csail.mit.edu/billf/ CV人物17: Feifei Li李菲菲,毕业于Caltech;导师:Pietro Perona;研究领域:Object Bank、Scene Classification、ImageNet等;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图像识别;她建立了图像识别领域的标准测试库Caltech101/256。是词包方法的推动者。主页: http://vision.stanford.edu/~feifeili/ CV人物18:Jitendra Malik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导师:Thomas O.Binford;研究领域:轮廓检测、图像/视频分割、图形匹配、目标识别等;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形状匹配;Malik培养了众多牛人,牛人的导师,你说牛不牛。培养了Alexie Efros, Jianbo Shi, Paul Debevec, Pietro Perona, Serge J.Belongie, Yair Weiss等知名专家。主页: http://www.cs.berkeley.edu/~malik/ CV人物19:Alexie Efros毕业于Berkeley大学;导师:Jitendra Malik;研究领域:Qualitative Reasoning for Image Understanding、Building the Visual Memex等;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图像纹理合成;他在1999年ICCV发表了”Texture Synthesis by non-parametric sampling”。该论文将MRF引入到纹理合成中。该方法最大限度保留了纹理的局部结构。主页: https://www.cs.cmu.edu/~efros/ CV人物20:Andrew Zisserman毕业于剑桥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视觉几何、目标识别、可视化搜索;他牛逼了,三次获得Marr奖。是CV界权威中的权威。搞CV的人没读过他的多视几何学一书,枉为搞CV的。我2007年起,花了2年时间阅读、编码实现了其中所有两视几何学内容。主页: http://www.robots.ox.ac.uk/~az/ CV人物21:Ian D.Reid毕业于牛津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目标跟踪;他在2007年PAMI发表了”MonoSLAM: real-time single camera SLAM”,是跟踪和机器人导航领域经典论文。在2011年CVPR上,和Ben Benfold发表了”Stable Multi-Target Tracking in Real-time survillance video”。主页: http://www.robots.ox.ac.uk/~ian/ CV人物22:Alan L.Yuille毕业于剑桥大学;导师:S.W.Hawking;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检测和跟踪;他在1992年IJCV发表了”Feature Extraciton from Faces Using Deformable Templates”.该论文首次用可变形模板来描述人脸的特征,如眼睛、嘴巴等。主页: http://www.stat.ucla.edu/~yuille/ CV人物23:David Forsyth毕业于牛津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计算机视觉教育、三维重建、图像与语义信息;他与Jean Ponce合写的”Computer Vision: A Modern Approach”是经典CV教材啊,当初我可是仔细研读、编码实现了的。1993年因论文”Extracing Projective Structure from Single Perspective Views of 3D Point Sets”,而获得Marr奖。主页: http://luthuli.cs.uiuc.edu/~daf/ CV人物24:Ram Nevatia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导师Thomas O.Binford;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物体几何形状描述,人体检测与跟踪;他的关于三维物体的广义圆柱体形状的描述,是早期物体识别经典研究方法之一。主页: http://iris.usc.edu/people/nevatia/index.html CV人物25:Paul Debevec毕业于Berkeley大学;导师:Jitendra Malik;研究成果:HDR、IBR;他是知名的将CV和CG结合研究的牛人。很多成果应用于好莱坞电影中。他发明了light stage人脸捕捉重建技术,是基于他在2000年SIGGRAPH上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被用于AVatar等电影。他因此技术,和合作者获得2009年奥斯卡科学和工程奖。主页: http://www.pauldebevec.com/ 或 http://ict.debevec.org/~debevec/ CV人物26:David Kriegman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导师:Thomas O.Binford;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脸识别;他在1997年PAMI发表了”Eigenfaces vs. fisherfaces: recognition using class specific linear projection”,将Fisher线性判决用于人脸识别。主页: http://cseweb.ucsd.edu/~kriegman/ CV人物27:Michael J.Black毕业于纽约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人的姿态估计和跟踪;他在2000年ECCV上发表了”Stochastic tracking of 3d human figures using 2d image motion”,从单个视频中估算和跟踪人体各个部分的三维姿态。2010年,他因此论文获得ECCV Koenderink奖。主页: http://cs.brown.edu/~black/ CV人物28:Carlo Tomasi毕业于CMU;导师Takeo Kanade;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1998年ICCV发表的双边滤波”Bilateral filtering for gray and color images”。2000年IJCV发表的”The earth mover’s distance as a metric for image retrieval”,该论文将EMD(earth mover’s distance)用于度量由不同图像形成的分布,如颜色、纹理,之间的相似程度,并依据此来实现图像检索,检索结果优于分布直方图。目标跟踪,著名的K-L-T tracking算法中的T就是Tomasi。主页: http://www.cs.duke.edu/~tomasi/ CV人物29:Larry S.Davis毕业于马里兰大学;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视频监控;Davis等人实现的W4实时视频监控系统,是最早的能够实时户外人体检测、跟踪和行为分析的视频监控系统。主页: http://www.umiacs.umd.edu/~lsd/ CV人物30:Marc Pollefeys毕业于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做摄像机标定的人不知道他,我就鄙视你了。Pollefeys,Koch和Gool在1999年IJCV上发表了”Self-Calibration and metric reconstruction inspite of varying and unknown in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是摄像机自标定最经典论文,因此获得1993年Marr奖。2007年俺仔细学习了其主页提供的CV的ppt课程。主页: http://www.cs.unc.edu/~marc/ CV人物31: Richard Szeliski毕业于CMU,导师Takeo Kanade和Geoff Hinton。其编写的这本书不错Computer Vision: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详见 http://szeliski.org/Book/ 主页: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people/szeliski/
445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测测你是金庸小说中的谁(ZZ)
热度 10 lingfeng 2013-3-3 06:29
网址: http://54niuniu.com/other/happy015.html 输入生日血型即可。我试了一下,感觉似乎还比较准。
个人分类: 未分类|9259 次阅读|25 个评论
春生:农民也可以学摄影
热度 42 lixuekuan 2013-1-30 11:14
春生:农民也可以学摄影
春生是河北塞罕坝上的一名农民,现在为去坝上旅游的人做向导,而且与妻子一起经营一个山地四轮小摩托的旅游项目。 知道春生比认识春生要早很多,具体时间忘记是什么时候了。就是在搜狐《自驾游》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帖子是北京旅游者写的。说是冬天(差不多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开车去坝上欣赏雪景,遇到了白毛风,车子陷到了路边的沟里不能动弹。零下 20 多度,几个人想尽办法也无济于事。眼看就要天黑,如果不尽快把车子拉出来回到住处有可能要出人命。 在这危难之时,看到一当地农民路过此地,几个人像抓到了救命稻草,向这个农民救援。由于坝上旅游区多刁民,尤其是内蒙古界内,经常敲诈旅游者。北京的几个伙计认为无论敲诈多少钱只有能够解除现在的困境都可以。 该农民看到几乎冻僵这几位首都人,二话不说就答应帮忙。告诉这几位先在车里稍等,不要再做无谓的运动,他回家拿些工具过来救援。这个农民就是春生。 不知道过了多少时候,远方传来汽车的引擎声。春生开着自己的四驱北京 212 带着缆绳、铁锹等救援设备来回来了。 尽管春生的北京 212 是部不知道几手的老爷车,但自己会修会改,他还经常参加坝上的越野车比赛,对汽车救援很在行。春生指挥大家铲雪、挂钢缆一会就把车拉出来。这时候天已经暗了下来,白毛风还在不停地刮,春生告诉他们现在能见度很低,容易迷路,不要回宾馆了,就去他家凑活一个晚上吧。首都人望望周围也没有其他办法,跟着 212 去了春生的家。 当时春生刚结婚不久,房子还很新,贤惠的妻子已经为大家做好了晚饭。这些人进了家门马上被让到温暖的炕上,吃上了典型的农家饭,大家都累极了,在春生家借宿一天。 第二天早晨天已经放晴,风也停了,首都人在春生家吃了简单的早饭就要上路。这个时候旅游者拿出钱来问春生收多少,春生坚决不收钱,只是交个朋友。相互扯拉了一会,一位首都人悄悄地放些钱在春生家炕头上 ……. 。 由于时间久远,找不到原帖,凭记忆写出这个故事,也许会有点出入,但大意应该是对的。 这样春生在《自驾游》就有了名气,很多人去坝上都找春生做向导,也包括我。 2008 年的秋天我们几个摄友决定要去坝上,行前先与春生电话联系,问好了行走路线和天气就出发了。经过 6 个小时的行程,已经进入所谓的坝上,几个人被这秋色震撼了,我们边走边拍到达塞罕坝已经是傍晚时分,春生在进入塞罕坝的桥边在等我们。 见面少不了寒暄,春生已经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一起吃饭喝酒。决定第二天早晨 4 点起床去拍日出。 当时春生还没有相机,看到我们拍出的片子也想玩玩,我就把我的 DC 让他自己随意拍,就这两天春生对摄影产生了浓厚兴趣。告诉我他也要买相机玩摄影。 我们在春生的带领下度过了紧张愉快的两天,拍了不少经典的大片。 很快就到了 2009 年的秋天,我们与春生联系选了周末再次去欣赏坝上秋色。见面春生就拿出了自己的相机,让我看他这一段拍的景色。春生告诉我去年我们走后他就买了一架二手的富士 9600 相机,说真的当时春生的技术不怎么样,可为了鼓励春生我们几个人一直说很好,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让他以后拍摄的时候注意。在这次拍摄过程中春生已经不再是看客,而是很认真请教构图、光线。中午吃饭的时候春生要求拜我为师。这可把我吓一跳,而且也有点无地自容。因为春生带我们同时还带了两位广东人,其中一位是中国第三位哈苏大师。哈苏每年评一位中国人为哈苏大师,能被评为哈苏大师就证明是最顶尖的摄影师了。当着哈苏大师的面我哪敢收徒?我没有答应,也不敢答应。 尽管没有答应收徒,我与春生在网上、在电话中有过不少关于摄影的交流。 两天很快就过去了,春生总能找到别人很少去的地方让我们拍出意想不到效果的片子。春生告诉我现在他只带摄影团,我们在网上发的帖子也为他带来了不少生意。 本来答应春生今年秋天再去坝上,可由于这种原因没有成行。年底春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他买了架二手单反 60D ,问我选什么样的镜头,我把我的意见告诉他让他参考。并且把他使用单反拍的一张秋色发给了我让我欣赏。 等我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感觉春生进步太大、太快了,尽管照片压缩很厉害,但从构图到光线还是可以看出摄影的功力,春生已经从拍照过渡到摄影了。 这两天春生发了几张冬天的坝上,问我要不过年放假来坝上看看? 春生这几张片子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拍出来的了,也许不久的将来春生可以成为一位著名的农民摄影师。 2 3 4 5 冬天的坝上一样美丽,看到这些片子我有点心动,去还是不去?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6330 次阅读|123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家--刘彦仿先生
kksonne 2012-12-27 17:37
盛弘强 2012-12-27 2012年10月26日至28日,由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病理年会在武汉市举办。第四军医大学刘彦仿教授被授予“中国病理事业终身成就奖”,这是中国病理学界的最高荣誉,表彰从事病理学工作40年以上,为我国病理学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专家。刘彦仿教授是继北京协和医院刘彤华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吴秉铨教授之后又一位获奖者。 刘彦仿教授,1924年生,病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病理学专家。 刘彦仿教授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现任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病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专家组副组长。曾任中华病理学会常委、总后勤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陕西省病理 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南京大学医学院顾问兼职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等职,2000年被评为总后“一代名师”。   刘彦仿教授主要从事免疫分子病理学研究,率先在我国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免疫病理学,发展了如彩色胶体金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我国免疫组化及免疫病理的奠基者和先驱者之一,在发展和推广免疫组织化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刘彦仿教授长期从事肝脏疾病的免疫组化辅助诊断研究、流行性出血热的免疫分子病理学研究和 肝癌的免疫基因治疗研究。从1980年开始,制备了多株特异性较好的抗肝细胞肝癌的单克隆抗体,并进入“863”新药研究计划,继而用基因工程方法对抗体 进行了改造,达到了较好的实验治疗效果,使抗肝癌抗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刘彦仿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所带领的学科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岗位学科,2001年再次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共培养硕士生45名,博士生25名;发表论文320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著《免疫组织化学》、《原位 PCR》、《免疫学基础》、《风湿病学》、《中华外科病理学》等十余部专著。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1 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参考: http://www.ipathology.cn/channel/detail/name/community/article/1556.html http://news.fmmu.edu.cn/nr.jsp?urltype=news.NewsContentUrlwbnewsid=117928wbtreeid=1004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9072 次阅读|0 个评论
猜猜这是哪儿?【外四则】
热度 16 隔壁家的二傻子 2012-10-30 17:47
猜猜这是哪儿?【外四则】
猜猜这是哪儿? 二傻最近去了一些地方,找到一些影响过世界进程的大人物的 老家。。。 回来 发现用拼图的方式,让大家猜猜,挺有意思! 请您猜猜 他们 都是谁?这些地方在哪儿? 猜中有奖哦? 哈哈! 【1】注意:有熊出没。。。 。。。 。。 。 【2】注意:有神光照耀。。。 。。。 。。 。 【3】注意:二傻很激动。。。 。。。 。。 。 【4】注意:其中有“777”的标志。。。 。。。 。。 。 【答案解密】 【1】 杨正瓴 在 评论(5)中猜中。。。 瑞士首都伯尔尼, 伯 尔尼(Bern)就是德语“熊”的英译,环绕全城的阿勒河边还有一个熊公园。 伯 尔尼很 著名的 克拉姆大街,其大街正中间是地下引水渠 ,每隔一段就有一座 带着美丽雕塑的喷泉和饮水处, 目前 仍 在正常使用 ,两旁的建筑沿着引水渠自然弯曲建造,很是 一种特殊 的城市景观。 其中有一处, 克 拉姆大街49号,是 爱因斯坦 1902-1909年 在伯尔尼渡过7年美好时光 的老家。 他在这里结婚,生下第一个孩子,同时也诞生了改变 世界的 狭义相对论 ! 【2】陈安早在(1)楼就猜中啦 !哈哈! 这是梵蒂冈,地球上最小的主权国家,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 ,是真正的“国中国”。 其名字的拉丁文意思是 “先知之地” , 这里 是耶稣十二大门徒之一“圣伯多禄”的殉难 处 。 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伯多禄”殉难处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 到了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 1929年2月11日 , 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 右上角的是教宗牧徽,是梵蒂冈城国的标志 , 其上有两把交叉 着的钥匙和一顶罗马教宗的三重冠冕。金黄色和银白色的两把钥匙是主给"圣伯多禄"的,象征把天上和地上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他;三重冠是主教冠和人间的皇冠结合产生的。按照天主教的说法,罗马教宗为基督在世代表。 左上角的是著名的“ 瑞士卫队”,原教皇卫队,自改组为“瑞士卫队”以来,一直保持着100名队员的规模,其中有70名士兵,25名士官,4名军官,1名牧师。其着装仍是当年由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红黄蓝彩条制服。手持古代长矛、腰间佩剑的他们表情严肃,纹丝不动,保卫着梵蒂冈的安全 。 1506年,梵蒂冈有了自己的卫队。但那时,卫队的人不分国籍,只要符合招募要求就可以入选。真正意义上的瑞士卫队在20年后才出现。 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的军队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最后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对主人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教廷的信赖。从此,教廷卫队便只招收瑞士人。卫队的名称也由“教皇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 梵蒂冈的主要建筑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博物馆等。据说其地下室藏着许多人类历史和未来的诸多秘密。。。    【3】 陈安也早在(1)楼就猜中啦 !而 (3)楼的李维也算猜中一半 。。。 哈哈! 其实,只要看到那个著名的尿尿小孩 “小于连”,许多人就知道这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据说他 无意中发现敌人的炸药导火索正在燃烧,赶紧尿 之, 并因此拯救了 整 个城市被炸毁! 布鲁塞尔始建于公元6世纪。979年,下洛塔林吉亚公爵查理在此修建要塞和码头,称“布鲁奥克塞拉”,意为“沼泽上的住所”, 布鲁塞尔因此得名。16世纪以来,先后被西班牙、奥地利、法国与荷兰侵占。1830年11月,比利时宣告独立,定都布鲁塞尔。 此外,那个著名的“原子塔”, 是布鲁塞尔举办1958年世界博览会时建造的一座金属结构的纪念性建筑物。 这座建筑物是由9个直径18米的铝质大圆球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图案。这个正方体相当于放大了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 还有,就是那个被 大文豪雨果称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的布鲁塞尔大广场(在中国人看来,此广场其实很小)。广场呈长方形,长110米,宽68米,地面全用花岗岩铺砌而成。大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是布鲁塞尔市政厅,它是比利时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整个建筑建于三个不同时期,经一再扩建增修,才到目前的规模。 市政厅对面曾是法国路易十四的行宫,现为国家博物馆。 市政厅左侧门上有个天鹅雕像的是天鹅咖啡馆,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 。 --- 知道二傻为何如此激动了吧? 【4】看来没有人猜到这个地方?哈哈!二傻解密了啊。。。 看到啤酒,应该能想到德国。。。 看到河流铁桥,估计应该想到莱茵河。。。 看到古老的教堂,估计应该想到科隆大教堂。。。 看到那个有着777年历史的老店,估计没几个人知道那就是著名的科隆猪肘子旗舰店“HAXENHAUS”... 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于罗马时代,当时的名字为“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这个名字来自于罗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莱茵河畔诞生的。今天科隆的名字是从罗马名字中的Colonia简化过来的。 进入中世纪后,科隆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455年法兰克人攻占科隆。至6世纪科隆是一个独立的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后来它被并入克洛维一世的法兰克帝国,但是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自主权。市内长时间有罗马人与法兰克人同居。从6世纪到8世纪市内不同民族的人融合同化。法兰克人接受了罗马人的文化比如建筑和玻璃制造业。墨洛温王朝末期科隆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最晚从加洛林王朝开始科隆的主教和大主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科隆对神圣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和解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一段时间奥托二世的皇后提奥法努在科隆出任帝国执政,她本人是希腊人。10世纪里在科隆有多个 修道院成立,市内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此后科隆在一系列很有作为的大主教的领导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思想中心。 1164年大主教莱纳尔德·冯·达瑟尔将【东方三博士】的遗骨从米兰移到科隆,使得科隆成为一个重要得朝圣地。在中世纪中期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科隆的城墙多次扩展。1225年建成的城墙有16个城门,比当时同时由腓力二世建造的巴黎城墙还要大。从12世纪开始【科隆】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一起被并称为【圣城】,它当时的正式拉丁语名称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圣的科隆,罗马教廷忠实的女儿)。当时市民决定建造一座绝无仅有的大教堂来存放圣迹【东方三博士】。1248年【科隆大教堂】奠基。。。 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 屹立在莱茵河边的科隆大教堂高157.31米,它有两座哥特式尖塔,北塔高157.38米,南塔高157.31米。科隆大教堂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双塔教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遭到猛烈轰炸,全城90%建筑被毁,几乎被夷为平地。但是考虑到【科隆大教堂】中那个【东方三博士】的重要地位,盟军决定不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教堂外表已经被战火熏黑(当地人老对游客说那是千年来鸽子粪便弄黑的。。。骗骗二傻还可以的啦!古罗马的建筑为何就不那么黑呢?) 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2月7日和8日,科伦陪审法庭分别以“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的罪名两次传讯并审判马克思、恩格斯等人。1849年5月,马克思被普鲁士当局驱逐出境,前往巴黎... 德国啤酒,天下第一!德国食品,则不敢妄夸。。。除了德国猪肘子! 而德国猪肘子最好的就是科隆的猪肘子。。。 比如那个莱茵河畔的“HAXENHAUS”, 今年恰逢其【777】年周年纪念! 为了此上帝之数,二傻专程到访,与【东方三博士】一起,回味当年亚伯献祭之馨香之气。。。
个人分类: 行走天下|4592 次阅读|56 个评论
系统与合成生物学
benlion 2012-8-10 00:10
- 历史概览 系统生物学,生物系统的系统论方法研究 – 贝塔朗菲倡导( 60 年代)的概念, 1999 年之前“ systems biology ”词汇为 Mesarovic M. 1968 年在“ systems theory and biology ”会议提出和 1993 年 Zieglgansberger W Tolle TR,1993 论文 再次出现 (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8219729 ) 之外 , 检索不到其它文献用了这个 词汇 。 合成生物学 , 词汇 “ synthetic biology ” 1910 年 Leduc S. , 1974 年和 1978 年 Szybalski W. , 1980 年 Hobom B. 等 , 为生物化学合成和基因重组技术 , 2000 年 kool 重新提出也仍然是 DNA 分子的化学合成 ,之后才是人工生物系统的工程研究概念 。 1991 年 -1999 年 , 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 ( Science Engineering of Biosystems , Zeng BJ ): 1991 年,系统科学、人工智能和基因工程 – 太阳能生物电子( SBE )技术; 1992 年 -1994 年,系统医药学、系统生物工程( SBE )、系统遗传学; 1996 年 -1999 年,实验与计算生物学结合研究 – 方法和技术( 90 年代); 1999 年,系统论和实验、计算与工程方法的生物系统与人工生物系统研究 – 即, 2003 年之后的系统生物学与合成生物学概念。 1999 年 -2001 年,起关键重要的科学家: Leibler, Nielsen J., Tomita, Venter, Church, Collins 等, Kitano, Hood Ideker T , Wolkenhauer, Kool, Knight Weiss, Arkin 等,可能在之后的科学家Noble D., Keasling, Endy, Kitney, Benner S. 等。 - 如何走向企业化运作: 资讯结构 – 研究 - 理论与系统、实验与计算; 组织结构 – 机构 - 财政与管理、工程与传媒; 实体结构 – 制造 - 技术与设计、生产与市场。 - (总结 / 个人日记) -
个人分类: 2012|24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家--吴秉铨先生
kksonne 2012-7-23 21:25
盛弘强 2012-07-23 吴秉铨教授 (1930.1.4--) 先后8年就读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继续攻读医学院病理学研究生4年。在医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病理学系主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工作。 在50年病理工作中,前20年致力于诊断病理学和实验肿瘤学 ,后30年从事癌转移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 成就与荣誉 吴秉铨教授曾留学美国,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癌研究所进修,并曾担任美国加州Loma Linda大学医学中心病理系客座教授。在癌转移研究上曾连续获得三次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项目,历时15年。在国际上获得三项纽约中华医学基金项目和一项联 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项目,发表论著百余篇。   曾担任北京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两届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 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太平洋地区病理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主席(APASP)。    曾兼任国内几所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兼职或客座教授,国内外几种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Human Pathology杂志(美国),Acta Pathologica, Microbiologica et Immunologica Scandinavica 杂志(丹麦)    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教授、国际病理学会(IAP)中国部主席、中华病理学杂志名誉总编、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中国癌症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 Pathology International 杂志(日本),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杂志(意大利)的编委和顾问。.曾应邀赴美、亚、欧、澳20余国家学术交流和讲学。 2004年香港医学科学院病理学院授予吴秉铨教授荣誉院士。 (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7754311.htm) ------------------------------------------------------------------------------------- 吴秉铨教授:八十载人生路 一甲子北医缘 推开病理楼办公室的门,笔者见到了耄耋之年的吴秉铨教授。他清瘦健谈,思维敏捷,神采奕奕,一派儒雅睿智的学者气度;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是他的声音和神态时时在空气中播撒着活力和热情。    敏而好学 结缘北医    吴秉铨生于1930年1月4日,祖籍浙江,生长于天津。从中小学时代起,吴秉铨就是一名好学的学生,成绩优异。他启蒙于南开小学,只读了两年七七事变便爆 发了,在一次日本飞机的轰炸后,学校不复存在。他又考入了天津最好的耀华中小学,在这里,他最初接触到了设备完善的生物实验室。他非常喜欢古汉语和外语, 他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英文,除上课之外,还去夜校强化英语学习,打下了深厚的外语基础,在中学时就参加英语的戏剧表演,到了大学,英语是免修的。    年幼便经历了动荡和战争,吴秉铨树立了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理想。回忆起旧时光,他说,他的弟弟们有的投身航天,有的研究化工,但他并不求为国家和时代作 出兄弟们那样的贡献,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救人的人。因此,中学毕业后他报考了震旦大学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前身)。他扎扎实实地学习医学基础知 识,认认真真地学习法语——震旦大学医学院原是法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有深厚的法语传统——他几乎包揽了所有法语考试的第一名。两年后的1948年,一个消息从北方传来——北京要解放了!他向往北方的家,向往社会变革,毅然放弃了在上海的学业,排除困难,重新考入了北京大学医学院(现医学部前身),进入医学 系。    吴教授激动地说:“我1949年报到的第一堂课就在天安门,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国大典上,我们北京大学的学生打着大旗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晚上还提灯游行庆祝——这是我一生中印象很深的一件事!”    那时候包括医学系(前期课程)在内北大的学生都住在沙滩(现五四大街),在红楼和理学院上课,红楼后面的民主广场是他们常常活动的地方。医学系的学生入学 两年,便转入在西什库的医学院上课。吴秉铨1955年毕业后进入病理系,继续了4年的研究生生活,他再也没有离开过北医,一路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 授、博士生导师走过来,从事病理学研究50余年,前20年致力于诊断病理学和实验肿瘤学,后30年从事癌转移生物学和分子病理学,共发表论文200余篇, 主编专著7本,参编6本,主译两本专著,成果累累,桃李满园。    吴秉铨教授在震旦大学的熏陶下,一直非常想到国外去看看,尤其是法国。1964年,他在学校的举荐下,通过层层考查,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第一批公派去西方发达国家学技术的一员,他的这个愿望差点实现了——他甚至已经在上海外语学院,参加了为期两年的全封闭法语培训,等待启程的命令。但就在这个时候,文革爆发了。政治形势的突变使出国学习的计划被迫搁浅,吴秉铨回到北京医学院(现医学部前身,1952年脱离北京大学后更名)继续任教。正常的教学秩序已经被打乱,但外国留学生教育却没有停止,吴教授全面负责组织留学生的四年医学教学工作。有来自日本、柬埔寨、老挝、美国、澳洲和欧洲的青年学生,和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别有情趣。还曾应柬埔寨学生邀请出席了西哈努克亲王与宾努首相的家宴,共度中国年——春节。    1972年以来,学校百废待举,吴秉铨担任了病理学教研室主任,当时便把加强病理学科建设提上了议程。他担任病理学系主任长达26年,直至1998年正式退休,他用26年的辛勤耕耘使北医病理学系得到飞速的成长与发展。其间,他历任基础医学院院长,北京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两届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基础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之一,中华医学会北京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病 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病理学会(IAP)执委和中国部主席,亚洲、太平洋地区病理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主席(APASP);曾代表国家教委参与全国卫生工 作规划的制定等工作,曾兼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兼职或 客座教授。曾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主编,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实用肿瘤学杂志等编委或顾问。Acta Pathologica, Microbiologica et Immunologica Scandinavica杂志(丹麦)、Pathology International(日本)国际编委,Human Pathology杂志(美国)、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杂志(意大利)亚洲区编委等职。至今,他仍坚持每天来到病理学系工作,从来没有松懈过。    目标敏锐 科学创新就是把需要变为可能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他在学校的推荐下,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组织的考试,取得了全国只有两个病理名额的公派出国机会。1980年1月5 日吴秉铨教授赴美,在美国国家卫生科学院(NIH)癌研究所(NCI)任访问学者。在这9个月中,他在实验室工作,并被加州Loma Linda大学医学中心病理学系聘为客座教授。能够在异国为学生讲课,是一件让他感到激动的事。    吴秉铨教授说,刚到美国时,医教研的差距令他惊讶不已。国际组织的支持经费相对较多,但他生活节俭,把经费尽量用于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上,9个月中他共上下飞机24次,参加了各种与病理相关的学术会议。他说:“我出国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我不想长期在美国,我想回来建设我们的病理学系。所以我就尽量多看,寻找我们所需要的,紧盯国际前沿的思想和技术,把我们需要又有可能实现的带回来。”    是的,吴秉铨教授以敏锐的科学观察力捕捉到了初生的病理生物学。回国后,他为这一初生的学科赋予了汉语的名字,在国内开创了先河。病理生物学与原病理学以解剖学为基础不同,而是综合细胞生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等相关学科,为病理学确立了更为宽广的研究基础,从整体、细胞、分子三个层面阐释疾病,适应新时代对学科发展和科学进步的要求。 他大力推广病理生物学的理念。 1982年和1984年两次邀请哥伦比亚大学病理学系教授们在北医举办系统化的病理生物学讲座,把病理学的基本的病理过程以生物学角度加以阐述和论证。全国各大医学院校副教授以上的学者云集北医,中国第一次遍洒下病理生物学的种子。同时,哥伦比亚大学D.W.King教授专著《病理生物学》面世了,吴秉铨教授和他两位同事昼夜工作,科研授课以外的时间全部用来加紧翻译,很快第一部中文版的病理生 物学著作诞生了,198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我们北医应该发挥的作用,但引进来的新学术思想不能只扩大概念,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到行动啊。”吴秉铨教授说。他和同道们大力进行了学科建设,建立了一系列的实验室,深入亚细胞水平建立了超微病理实验室,免疫学、癌细胞、免疫缺陷动物等一系列 实验室,正式建立了中国自己的病理生物学研究基地。    说到这里,他谈起了另一个发现。 最令他感到自豪的是,他找到并引进了一种当时刚刚引起科学家们关注的免疫缺陷动物——裸鼠。 裸鼠先天性胸腺T细胞发育不 良,缺乏细胞免疫功能,可以把人的肿瘤移植到它身上而不引起排斥。吴秉铨教授看到裸鼠后兴奋地认为,找到了解决人体肿瘤的异体移植排斥的关键,这样可使在动物体内研究人类肿瘤的转移成为了可能。这个想法为中国实验病理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传统病理学研究方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吴秉铨教授与国内的动物学家合作,建立了实验室进行培育和实验,率先在国内推动裸鼠的培养和应用。但裸鼠的应用在国外也是刚刚出现,一系列技术难题有待解决。裸鼠是由基因突变并经 17-20代以上的近交系繁殖造成的先天遗传免疫缺陷动物,存活率低;另外裸鼠生长需要无致病菌环境,对饲养条件要求很高。吴教授在国外瑞士、美国看到的裸鼠,都是在巨大的实验楼中,高营养、精确恒温恒湿的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在80年代初的国内很难达到这种条件。对此,他们采用同源正常白鼠与裸鼠杂交,会产生一半正常的白鼠,另一半仍是免疫缺陷的裸鼠,就这样解决了由于近亲繁殖生存能力不断弱化带来的存活困难问题;同时,他不盲目超越条件学习大规模培养, 向学校申请了2万元,建立了一个10平米的小实验室,在这里创造了小型化的培养“实验楼”,专人精致化管理,这简单的“小创新”解决了当时裸鼠培养环境的问题。裸鼠这种新型实验动物的引入,为 中国癌转移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吴秉铨教授与同道一起创建了免疫缺陷实验动物学会,并任第一任主委。在他的带动和呼吁下,这种新的理念在中国得到了肯定与普及。1985年,他应邀参与主持了在丹麦举行的第五届“国际免疫缺陷动物实验医学研究会议”, 并做人癌实验转移学术报告,得到了世界各国同仁的广泛肯定。随之,1988年他更争取到了在中国承办第六届国际免疫缺陷动物实验研究大会的机会。改革开放 不久便取得这样的承办国际会议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在这次会议上,他的学生方伟岗报告了,以人癌的一段DNA,转染永生化纤维细胞,建成可转移的转化癌; 惠培报告了,在裸鼠体内移植生长的人支气管段内,用3-4苯丙芘成功诱发出癌。他作为大会主席,带领病理学同仁精心安排,成功地主办了这次有世界各地学者 参加的会议,不仅促进了国内的实验病理学的发展,而且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吴教授说:“他一生庆幸的是总有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一起工作,共同努力。”    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作为吴秉铨教授门下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亲历了这一系列进程,对此他说:“ 吴教授最早倡导病理生物学,是中国实验病理学的奠基人之 一,也是肿瘤转移基础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他为传统病理学带来了进步和划时代的变化。他最早把病理生物学的新观念引入国内,是他对病理学界的又一大贡献。 ”    在吴秉铨教授的带领下,病理学系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培养出许多病理学人才,许多现已经成为海内外华人病理学工作者中的佼佼者;他带领的 项目组并先后于1983年、1985年、1990年在癌转移研究方面,连续三次获得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项目,历时15年。但他并不满足于现有成绩,放眼世界,着手申请国际基金,在其不懈努力下,1989年又获得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项目。由于研究成绩斐然,又取得了该基金会增加的两大项目,以及一 项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遗传和生物工程研究项目。而在以吴秉铨教授为代表的病理学人的推动下,学科发展令人瞩目,尤其2005年举办的第四届国际病理学会亚 洲太平洋学术大会,是中国承办的最高规格国际病理学大会,吴秉铨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团队中方伟岗、郑杰、顾江等教授任重要职务并作大会报告。有900多位 病理学者出席大会,其中400多位来自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吴教授邀请了国际各病理领域顶级专家做专题演讲着,国内学者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是海内、 外权威性学者难得的一次面对面直接交流和研讨。    吴秉铨教授微笑地说:“科学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它就是创造,以求带来新的变化。它就像捅破窗户纸一样——只要你研究明白怎么去捅。”“创新就是一种意识,不能照搬,就是按照需要,把不完全具备的条件创造出来,使不可能变成可能。    相辅相成 学科建设和以任务带学科相互促进    回顾在基础医学院院长任期内的工作,他注重学科的合理布局和安排、建设,对应发展趋势,建立相应的亚学科,平衡各学科间的关系和合理布局,同时以任务促进 各学科的完善和进步。他说:“主动建设学科和以任务带动学科,是相辅相成的。”他及时提出和推动在基础医学院建立八大学系,各系至少具备三个研究方向。他 在组织研究课题上,重视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合作,甚至是跨学院的,包括药学院和临床单位。当时的生化系童坦君教授、细胞学周柔丽教授、药学院张礼和教授 和临床血液学陆道培教授都是项目组的成员。具有发展潜能的学科的共事合作和扎实工作,是出重要成果、出优秀人才的保证。在那80-90年代,能有上百万人 民币和上百万美元的课题经费,是可以做好许多事。他说:“有准备地进行学科建设与发展,才能有准备地拿到课题。”但是学科建设往往仍跟不上任务的需求,这 样会留下错过机遇的永久遗憾。    “我们也吃了建设不够完善的亏。”他老老实实地说。在转移研究中,他带领的项目组顺利地提取在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生长的人体肿瘤细胞,将其DNA打碎并转染 在永生化动物细胞中,诱发癌瘤和转移。这项成果发表于1988年,原应再次从该癌系中分离出这段整合入的人体DNA进行序列分析。但是当时学科未能达到这 样的程度,缺乏很好的序列分析实验室和成熟技术,提取出的2.3kb,未能测明它的核苷酸序列,致使已经顺利完成的前期工作被迫止步于当时成绩。面对遗 憾,只能致力于转化为继续前进的动力。团队转手投入强化分子层面的实验室建设之中。1992以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实验室格局和分子研究体系,触角深入基 因重组、质粒构建,完成DNA合成、测序,可以制作、标记探针。组建应用在临床分子诊断的四大技术平台。说到这里,他慨叹道:“学科的布局和完善,可以使 你完成更好事业的使命。”    学系是大学肌体中最基础的细胞,构成大学这个更为宏观的层次。吴秉铨教授认真地说,学科本身是一个综合性技术平台,有框架也有点、面,有一定亚学科的内 容,所以学科布局更要有眼光,如果搭配得不好就容易划分得过散;各个团队更要互相关心、配合,才能使整体水平得到根本的提高;更要通过任务看到学科的不 足,不断补充,才能出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人才。    高瞻远瞩 基础研究终应贡献于临床    分子病理学实验室建设完成后,研究方向细化为基础理论和临床诊断两个方面。1990年,年近花甲的吴秉铨教授逐步转向分子诊断这一应用课题。1998年退 休以后,他便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的工作,推动分子病理技术向临床应用转移,并率先引入了“转化研究”(translation study)的概念。吴教授原有团队中,郑杰教授继续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方伟岗教授进行癌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张波教授开展着癌分子遗传学的工作。都 组成了团队,肩负培养博士生的使命。    “我一直关注着病理诊断的工作,60岁以后就在考虑如何使分子病理研究成果对于临床诊断能够发挥作用。”吴秉铨教授说。他开始推动学系与企业的合作,不仅 使研究成果标准化,推动成果更快地进行临床验证,与临床结合,为临床服务,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同时也能够为科研争取到更多的经费支持。他积极地推动基 因检测应用于临床,突破了以往组织学分类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分子层面对基因突变的检查,以分子的不同变异,确定患者对应的不同用药。肠癌是常见癌,病理组 织学分类有腺癌、粘液癌等,或按高、中、低分化区分;但从分子病理诊断角度分析,会首先区分肠癌为染色体不稳定性,还是微卫星不稳定性,进一步通过DNA 检测,明确微卫星不稳定性来自DNA修复基因突变,还是调节异常;它们带给病人的愈后和治疗处理是不同的,是否属于家族遗传性疾病也是不同。目前实验室根 据病人和医生的需求,对肠癌进行K-Ras或BRAF基因测序,对肺癌开展K-Ras和EGFR基因型分析,可指导预后推测和靶向治疗的选择,已列入工作 的常规。分子病理学实验室,开展胃肠道间质瘤的基因测序和基因型分析,接受北到哈尔滨,南至广州的全国会诊检测,分析c-Kit和PDGFRA两个基因的 6或7个位点;这项工作已开展近10年,技术精练并积累了丰富的阅读和分析经验。c-Kit基因检测是实体瘤最早预测靶向治疗的指标。近期发现c-Kit 基因突变不仅见于胃肠道间质瘤,也出现在肠粘暯上的黑色素瘤,并具有相似突变位点和相同靶向治疗效果。各项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他重视诊断试剂的研 发。2003年,SARS肆虐全球。吴秉铨教授清楚地记得,2003年4月10日,加拿大专家公布了病毒序列分析的成果,吴秉铨教授带领他团队的同仁不分 昼夜地研究,从设计到监测仅用了10天时间,4月20日率先便完成了外、内引物和探针设计、引物合成、检测物收集、实验操作流程制定以及临床标本检测,制 成了快速诊断SARS的基因诊断试剂盒,并率先通过WHO组织的室间检验。它不同于当时已公布的免疫诊断试剂盒,不需等到患者感染病毒、发病后进行的免疫 学检测,而是直接检查与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不需要等到患者发病便可以进行血液或痰液检查,进行SARS的早期诊断。北医三院最早应用基因诊 断试剂盒有效地在临床送检血液中查出了非典病例。吴秉铨教授带领的科研人员取得的成果受到了社会和学术界的一致首肯,公认它对早期控制“非典”意义重大。 但是,他们的试剂盒来不及送交有生产资质的药厂进行转化,投入生产和临床应用,只能用于研究。非典的蔓延使吴教授感到异常痛心。他说正是这件事促使他坚信 了与企业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转移的决心。    他的团队拿出研究成果无私地与企业进行共建,并进行临床验证的组织和技术指导,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流程对体外诊断试剂进行验证和生产。当前,与企业合作的成果,已有6套试剂盒通过国家认证,其中5套填补了国内空白。    谈起如何更好地找准适应临床需求的基础研究方向,吴秉铨教授说,这些所谓高科技不外乎三个条件:第一,要捕捉到前沿的国内外信息;第二,必须能把握原材料 关,从生产源头重视质量和功效;第三,要有知识产权意识。他说:“我是一个目标明确的人,作为医学工作者的价值模式就是做社会医疗卫生需要的,改善人的生 活,这个目标推动团队不断去努力,真正要把需要变为现实还有很多要具体去做。我从前做基础研究工作,但终究基础研究建立的体系还是要贡献于临床,为患者服 务。”    把一生和一项事业联系在一起 幸福眷顾淡然的人    吴秉铨教授说,他是一个非常幸运的人。他幸运地亲眼见证了开国大典,他幸运地进入了北大,幸运地一直从事着自己喜爱的工作,他现在仍有很多病理学的工作要做,很满足。    吴秉铨教授现在以80高龄仍坚持为研究生讲授“分子病理基础”课程,他站在讲台前一讲就是3个多小时。他经常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是感恩和幸福,一只裸鼠、一 种新试剂、一个学科他都能谈很久。2010年1月4日,是吴秉铨教授的80生日。他的学生和钦佩他的企业都希望为他庆祝这个生日,他建议将这项活动,办成 第五届海内外病理学术论坛。会议邀请了海外他往日学生,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病理学教授杨熙明和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副教授惠培回母校做学术演讲。论坛会议期 间,福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出资200万元,牵头成立了“吴秉铨病理学发展基金会”。基金会有三大任务:第一,促进国内外病理学术交流,病理学系主办的海内 外病理学论坛至今已举办了7届,基金会将支持该论坛每年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第二,奖励优秀研究成果,从国内三个主要病理学杂志每年评选3篇优秀论文,进 行表彰,扩大影响,鼓励研究,尤其是年轻学者的研究工作;第三,培养年轻的病理学人才,每年资助10名年轻的病理学工作者参加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基金会 由病理学家朱雄增教授任理事长,医学部副主任方伟岗教授任副理事长。方伟岗说,这是病理学自己唯一的一个基金会,我们按照吴教授的要求,不求影响有多大, 只求做些实事。这是对吴教授贡献的肯定,更是希望实现他的意愿,使国内病理学发展赶上国际水平。    吴秉铨教授曾应邀赴美、亚、欧、澳20余国家学术交流和讲学,并于2004年获评香港医学科学院病理专科学院荣誉院士。但这些他从来不提;他也从来不利用关系为自己个人办事,在他看来真正的友谊应是纯净如水的君子之交。    2010年9月,北京医学会授予吴秉铨教授医学工作贡献奖,吴教授将同事替他带回的奖杯和奖状留下,把带回的礼品送给了学生。学生们说:“这是医学会对您 贡献的肯定,您应该高兴吧。”吴教授回答道:“我看到你们80后在这里好好工作,心情舒畅,我更高兴呢!只要你们愿意学,我知道的东西你们都学去才好。”    方伟岗教授回忆起30年前从师吴秉铨教授并在一起学习、工作的时光,告诉我们,第一次见到吴教授就是在病理课上,那时吴教授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病理学家,不 凡气度和学识给他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是吴教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选择了病理学之路。在实验室中,辛勤工作的情景最多,那时候经常工作到深夜,吴老师 住在学校里,随时去找他,他随时就骑着自行车回到实验室来;最快乐的场景莫过于每年吴教授带病理系的同仁进行一次春游和一次秋游;而大家有时包饺子一起吃 的一幕,让他感受到实验室就是一个家。他说,师承吴秉铨教授的期间他受益匪浅。吴教授学术严谨,思维敏捷,紧跟国际发展,即使退休以后,也一直留在学系 里,指导实验室的工作,还经常一起讨论课题。他说“在我心中,他是我最完美的导师。”    吴秉铨教授说,他的女儿、女婿、外孙都在国外,都从事着医学相关的工作,各有造诣,工作兢兢业业,几乎每年都回国、回母校讲学,交流学术。他为他们自豪。 他也曾坐在飞机上想,如果他也像儿女们处于这么好的时代会怎样,但归根结底,他走过的人生之路是幸福的,做出了自己的事业,对社会有贡献;时时被友谊所温 暖;孩子们独立有为——既包括自己的子女,也包括身边一批批的孩子们——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满意的呢。他说:“我的宗旨就是做点本份有益的实事;从实际出 发,开辟新路,永无止境,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医学部即将迎来百年庆典,而吴秉铨教授在这里度过了一个甲子的时光。他见证了从北大医学院,独立为北京医学院,发展为北京医科大学,又重回北大的整个过程。    “肥沃的土壤,定能长出茁壮的芽,开出希望的花。” 他说。 (宣传部: 刘璐 ) 编辑:玉洁 (以上资料 来自 http://bynew.bjmu.edu.cn/art/2012/2/23/art_9606_68384.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563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家--佘铭鹏先生
kksonne 2012-7-23 20:56
盛弘强 2012-07-23 佘铭鹏(1924.2.25--2011.1.29),病理学家,长期从事病理教学、实验病理及临床病理诊断工作。 在确定恶性葡萄胎诊断指标和成功建立“非典”恒河猴模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和光华科技奖二等奖各一次。1997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个人简历 1924年2月25日 出生于 北京市 。   1942~1949年7月 毕业于成都 华西大学 医牙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医学博士(美国 纽约州立大学 )学位。   1949~1950年6月 成都华西大学附属大学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助教。    1950年9月~1951年7月 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进修生。    1951年8月~1960年5月 中国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病理系助教,讲师。  1958年8月~1960年3月 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脱产学习中医(包括在天津中医院实习)。    1960年6月~1974年4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病理系讲师,副主任(1962年~ ),副研究员(1965年~)。     1974年5月~1978年9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组及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副研究员。   1978年10月~2011年1月29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系副主任、主任(1982~1987)、副研究员、研究员、教授(1981~ ),基础 医学 研究所副所长、常务副所长(1982~1985),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主任(1983~1985)、名誉所长(1985~2011)等等。   2011年1月29日8时56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86岁。 人生履历 简介     佘铭鹏,广东珠海人,1924年2月25日出生于北京,1949 年6月毕业于华西大学医牙学院医疗系,获医学学士及医学博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学位。医学院毕业后,留校任大学医院内科助教和住院医师。1950年9月 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进修,师从著名病理学家胡正详教授。 1951年9月结业,根据当时基础学科的需要,留在协和病理科工作。1958~1960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脱产学习中医。 考察    1982~1997年先后5次去美国 华盛顿 三军病理研究所短期学习和考察。他长期从事实验病理研究、病理教学及临床病理诊断工作,是中国著名的病理学家。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华西大学附属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助教(1949~1950年);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实验医学研究所,协和医院及基础医学研究所助教,讲师(1951~1964年),副教授(1965~1981年),研究员(1982~),教授,病理系主任(1982~1987年),常务副所长(1982~1985年);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部主任(1983~1985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83~1998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执行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曾任 卫生部 心血管病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议 委员会 医药卫生专业组成员、副组长(1985~2000年), 世界卫生组织 亚太区咨询委员会顾问(1982~1986年), 中华医学会 理 事(1985~2005年),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1985~2000年)、名誉主任委员,国际病理学会中国部主席(1986~2003年), 《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中华病理学杂志》总编(1985~1995年),名誉总编(1996~2005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93~), 《德国病理学杂志》(1983~2001年),《日本素志兰杂志》(1983~1988年),《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1992~)杂志编委等职。 工作    1955~1978年间,佘铭鹏负责医院临床病理诊断、保健、会诊及病理教学。因任务需要,1973~1977年任慢性支气管炎与肺心病全国病理研究组 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支气管炎与肺心病研究领导小组副组长。通过分析大量现场调查资料、尸检标本病变和动物实验结果,研究导致细支气管炎发作的原因和发展为 肺心病 的病理机制,明确了反复感染、急性发作引起细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及小血管壁增厚、结构重组和肺心病发病的密切关系,获1978年中国全国科学大会奖。 贡献     1976年秋,他参加了毛泽东遗体的保护工作。1980年以后,他继续从事在20世纪60年代所进行的科研协作,重点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分子病理学。 先后得到“七五”、“八五”、“863”、“攀登”和“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他长期承担八年制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病理学教学,培养 博士、双博士及博士后研究生28人,硕士生6人,发表论文150余篇,参加国际上组织的学术会议34次,在国外主持国际学术会议5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两次,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和光华科技二等奖各一次,均名列第一位。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等院校先进科技工作者。 1992及1995年分别获中华医学会优秀期刊总编辑奖和优秀总编辑奖。199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他第二届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先进工作者,1997年授予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等。 学术成就 明确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形态学鉴别标准   绒毛膜上皮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的肿瘤。 1954年,佘铭鹏和中央人民医院(现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产科协作,应用外检和尸检标本,分析绒毛膜上皮癌和恶性葡萄胎的病理形态,鉴别诊断以及随诊预后。 发现肿瘤组织内绒毛滋养层细胞分化的高低及坏死组织的出现,作为衡量良恶性诊断的指标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病人随诊的结果显示,如果能在切片的瘤组织中找到 绒毛 结构(包括保存一定结构的退化绒毛),病人的预后将远较没找到绒毛结构的病例为好,并认为这一现象,可作为恶性葡萄胎(有绒毛结构)和 绒毛膜上皮癌 的鉴别指标,简便易行。   1959年胡正详和杨简教授把这一发现收入到他们二人所撰写的“建国十年来我国病理学的进展” 一文中(中华病理学杂志1959),并建议佘铭鹏扩大观察病例人数和继续随诊。佘铭鹏继续和协和医院妇产科唐敏一教授协作,共分析了恶性绒毛膜肿瘤219 例(其中恶葡84例,绒癌135例),进一步验证了瘤组织中绒毛结构的存在与否和预后的密切关系,同时还研究了绒癌的一些发展规律和转移途径。这项研究结 果,被遴选参加 1967年 在东京召开的第6届世界肿瘤大会,由于文化革命,未能前往,论文于1967年发表于China’s Medicine(即Chin Med J)。 主要贡献 在20世纪60年代,佘铭鹏教授和他所在的研究小组先后开展了对子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通过分析对宫颈癌病人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1960~1961年和中国医学科学院 肿瘤 医院妇产科协作,在分析10例正常妇女整个月经周期每天全部尿内排出的雌二醇、雌三醇、 雌酮 和孕酮的量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和宫颈癌病人的检查结果对比,提出宫颈癌的发生和体内雌激素增高关系密切。     佘铭鹏的知识面比较广,由他组织和进行的研究,多以临床发现的病理改变为基础,应用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等方面技术,探讨与疾病发病机制等方面有关的课题。除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和以上涉及的项目外,1985~1990年,他代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牵头,和卫生部武汉 生物 制 品所、北京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合作,自国家科委医学生物中心争取到一项“乙型传染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中期放大制备”的协作项目,并担任组长。经过 多方面的考察研究,选用了由卫生部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研制和培养,并通过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单位和国内外多家机构分析鉴定认可的配对细胞株,经过国家批 准,试制疫苗。在完成中期放大和通过了由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组鉴定后,圆满地结束了该项国家非常重要的项目。    2003年他参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863”项目:“‘非典’(SARS)恒河猴模型的建立及SARS 病毒 感染后期合并症的发病机理”及“人SARS病毒灭活 疫苗 制备的病理鉴定”课题组的协作,为成功建立SARS恒河猴模型,支持SARS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发扬学术民主,学风正派,对工作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他关心中国病理学的发展,自20世纪50年代末,在 胡正详 、 白希清 、 杨简 、 吴在东 、 刘永 等老一辈病理专家领导下,长期参与和协助处理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的有关事务。在70年代中,他和 刘如松 、 蔡振国 教 授,为筹备文化革命后中华病理学杂志的复刊,做出出色成绩。1985~2000年在他担任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和两任中华病理学杂志总编期间,重视学术和 教学经验交流,并通过省、市不同规模的经验交流会,大力号召提高病理制片的技术质量。1986年他和吴秉铨教授赴维也纳参加国际病理学大会,成功地争取到 中华病理学会作为成员之一,加入国际病理学会(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Pathology,IAP)。为进一步加强中国和 国际 病理学工作者间的学术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理念 佘铭鹏一直认为,病理形态学对临床诊断、科研和医学教学都非常重要。尤其对确定病变组织或 细胞 发生病理变化的位置和其良恶性性质(定位和定性),有其独特的优点。但 病理学 必须吸取其他学科,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免疫学 、 生物物理学 等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丰富本学科的内容,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佘铭鹏教授很欣赏的一句格言是“人不患无才,识进则才进,不患无量,见大则量大,皆得之于学也”。他认为,这里指的“学”是广义的,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实验室,现场和社会;既包括专业知识,也要包括人文科学和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 (资料来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3252537.htm) ----------------------------------------------------------------------------------- 沉痛缅怀佘铭鹏教授 发布时间:2011-3-3 14:40:36 作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名誉所长佘铭鹏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月29日8时56分在北京友谊医院逝世,享年86岁。 佘铭鹏教授曾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主任;卫生部科学委员会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四、第五、第六届主任委员,第七届名誉主任委员;国际病理学会理事、中国区分会主席;《中华医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病理学杂 志》第二届编委,第三届副总编辑,第四、五届总编辑,第六、七届名誉总编辑;《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德国病理学杂志》、《日本素志兰杂志》、《中国医学科学杂志英文版》杂志编委等职。 佘铭鹏教授是我国病理学主要学科带头人之一 ,主要研究方向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生前共发表论文160余篇。曾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访问著名研 究院所。在“七五”、“八五”攻关,“863”计划及攀登计划中均担任主要负责人。曾荣获两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次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 委七五重大成果奖、光华科技二等奖、北京市“健康卫士杯”先进个人奖、中国科协先进工作者奖、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奖并多次荣获院校和所院两级的先 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佘铭鹏教授的逝世是我国病理学界的损失,我们深切怀念佘铭鹏教授为人师表、勤奋工作、淡泊名利、献身于病理学事业的光辉人生。 (http://www.medline.org.cn/new_index/tzgg/201133/1299134436699_1.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58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食管细胞学的创始人--沈琼先生
kksonne 2012-7-23 18:32
盛弘强 2012-07-23 沈琼 (1911年-2005年3月30日), 医学家。中国食管细胞学的创始人。 四川 蓬安 人,就读于当时内迁 成都 的 国立中央大学 ( 南京大学 )医学院(今 第四军医大学 ),1945年毕业。 1950年代起支援 河南 医药卫生及教育事业,在 河南医学院 (1984年改名 河南医科大学 ,2000年合并成为 郑州大学 医学院)工作。 沈琼先生是中国管癌防治研究的开拓者。 1959年 到艰苦的 太行山区 林县 等食管癌高发区现场,从事 食管癌 的早期诊断和综合防治研究,研制出食管细胞采取器,并创立了食管诊断细胞学。 (来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2%88%E7%90%BC) --------------------------------------------------------------------------------- 沈琼教授——以一个癌细胞诊断过食道癌的伟大病理学家! 1976年春天沈琼教授参加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第13届国际肿瘤学大会为中国载誉归来,他以食道癌方面研究的裴然成就为世人瞩目。他来到他过去曾工作过的地方——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病理系演讲这次大会交流的内容——关于食道癌形态学方面的研究。 他向教研组的同道们和全国病理医生进修班的学员们演示一张又一张精彩的幻灯,用他的四川话表述在一张食道拉网细胞学片上就只发现了一个鳞癌细胞,他肯定地说:是癌! 于是当年和他一起活跃在河南太行山一带无数个贫困山区的中国医科院一支医疗手术队对这个就凭一个癌细胞的细胞学报告的患者做了食道切除。手术下来的标本进行了全部的卷曲包埋切片,病理结果证实为原位癌! 当时在场聆听沈琼教授演讲已故病理学家杨述祖教授坐在下面用他的陕西口音极其不服气地发问:“你。。。你。。。就凭那。。。一个细胞就诊断阿(癌)?!阿(癌)?!” “是的,就凭这一个细胞!”沈琼教授无比坚定地说。 这情景已经过去了31年,它没有在我的记忆的长河里淹没掉,恍如昨日。。。 于是1999年我毫不犹豫、动情地把沈琼写进了历史文献《述评:中国临床细胞学五十年的回顾与展望》 历史就是由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所留下来的;他们毕生躬身力行,他们所积累下来的那些宝贵经验与精湛技艺炉火纯青——我们后人为此仰止。 (来自 http://www.pathology.cn/bbs/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04) --------------------------------------------------------------------------------- 沈琼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病理学家,我国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开拓者和食管细胞学的创始人 ,全国劳动模范,第4、5、6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授予的首批博生导 师。2005年3月30日因病与世长辞,享年94岁,沈琼教授带着他对科学事业的执著和对病人、学生的爱走了,他却把一种精神永远地留在了这个世界。   有人说,他是食管癌研究的一个标志,不论在国内国外,一谈到食管癌,研究者就会谈到沈琼。   1959年,沈琼教授到艰苦的太行山区林县等食管癌高发区现场,几十年如一日从事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综合防治研究,研制出食管细胞采取器,被称为“沈氏拉网法”,并创立了食管诊断细胞学,解决了食管癌早期诊断及癌前病变研究中的重大难题。   上世纪60年代,沈琼和当时河南医科大学肿瘤防治队的同志们一起来到林县,他们跑遍了林县的山山水水。   当时林县流行着“得了噎食嗝,吃秋不吃麦”的民谣,有的食管癌高发村,家家都有因食管癌而死的亲人。    检查食管癌,原来用的食道镜,病人恐惧地称之为“吞宝剑”,不但有痛苦,而且一旦查出往往是中晚期癌,无计可施。为了实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对肿瘤要“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指示,沈琼经过反复试验,多次改进,终于研制成功了“食管细胞采取器”,可以在癌细胞刚刚萌发时就及时捕捉到,为开展人群预防性普查和早期发现食管癌提供了简便有效的手段。   在病理学、放射学、内科、外科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努力下,他运用改进的检查、手术和综合 治疗方法,可使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采取“三早”措施,可使早期食管癌患者五年生存率达到90%,有的早期手术可存活10年、15年甚至20年以上。我国在食管癌的病因学、发病学和防治研究等方面,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沈教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癌前病变研究,首创了“食管细胞学”,对食管上皮细胞进行了分级。    他在鹤壁市郊食管癌高发区农村试用粗制核黄素、冬凌草和腐殖酸分别治疗食管细胞重度增生者,3年后筛选出以粗制核黄素为最佳。继续采用粗制核黄素治疗, 至1989年累计癌变率为5.8%,而未治疗的自然癌变率为14.9%。1988年至1991年,再次以1006人群实验3年,证实其癌变抑制率为 63%。   他们还与中国医科院和美国肿瘤研究者合作,在林县采用核黄素和烟酸治疗食管细胞重度增生者,其癌变率下降15%。虽然这项研究还有 待更多实验结果证实,其阻断癌变的机理尚待进一步揭示,但这种“防癌于未然”的思路和已取得的研究结果,使人们看到了防食管癌的曙光,阻断食管癌变比食管 癌发生后再治疗毕竟效果要好得多,其受益面积要大得多。   4月9日,记者在郑州见到了沈教授的学生、省肿瘤病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张云汉,这位66岁的老人提到自己的恩师忍不住热泪盈眶。他说,从1962年大学毕业开始做沈老师的助手,一晃40多年过去了, 沈老师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恩师当年亲自反复吞咽食管细胞采取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是沈老师用妙手仁心告诉他应如何对待病人,是沈老师用孜孜以求告诉他应如何对待事业。 “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妻,以种地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丈夫患食管癌死去,妻子因为悲伤过度也倒地死去,留下两个幼小的孤儿……如此悲剧,真令人闻之心酸,我下决心,致力于食管癌防治研究,以解除人民的痛苦。” ——沈琼 1959 年冬天,刺骨的寒风肆虐着。沈琼和河南医科大学肿瘤防治队的同志们来到了林县(现林州市)。当年的林县,用当地干部的话说就是“三不通”:路不通、水不 通、食管不通,是我国食管癌高发区之一。沈琼和队友们目睹了因为食管癌而食不下咽的群众的痛苦,沈琼被震撼了,他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缚住食管癌这个杀 手! 曾为沈琼做助手的赵恒忠老人如今已是年过花甲,而当年初次见到沈琼的时候他年仅16岁。回忆起那段艰苦而又令人难忘的岁月,沈琼教授的故事涌上了赵恒忠的心头。 “我永远忘不了沈教授曾经说过的话,‘不攻克食管癌我就不离开林县,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骨灰放在林县的龙头山上……’”——赵恒忠 沈琼这个城里人在赵恒忠的眼中,朴素得惊人。吃的是农民的饭、穿的是农民的衣,每天晚上,沈琼在昏暗的煤油灯下,除了看医书,就是埋头做他的“食管细胞采取 器”。当年检查食管癌的时候,用的是食道镜,由于此工具是由铜管制成,所以病人恐惧地称之为“吞宝剑”,不但痛苦,而且检查出来的还是中晚期食管癌。沈琼 期待寻找一种更方便快捷的方式来提取病人食管表面的细胞。 谁也不会想到,沈琼制作“食管细胞采取器”的灵感竟来自于逛庙会。一次,沈琼和赵恒忠去逛庙会,在一个卖发网的摊前沈琼突然停住了。他指着那个卖发网妇女头上的发网让赵恒忠看,赵恒忠不明白沈琼是什么意思,还想着是不是城里人没有见过发网之类的东西。等沈琼回去后把发网缠在套有橡胶指套的抽胃液器上时,赵恒忠才恍然大悟,原来沈琼是想借助发网的摩擦来提取食管表面的细胞。这已经是沈琼 做的第N次试验了,每当细胞采取器改动一次,沈琼就会亲自试一试。他忍着恶心和呕吐,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一个比较理想的“食管细 胞采取器”终于试制成功。 虽然有了“食管细胞采取器”,但到县医院就诊的食管癌病人却极少。一天也就一两个,而且很多是骨瘦如柴、被家人抬 着来的晚期病人。当地百姓形容得了食管癌的人是“吃秋吃不了麦”、“吃麦吃不了秋”,意思是发现得了食管癌后肯定活不过一年。沈琼希望自己能够发现食管癌的早期患者,进而挽救他们的生命。于是他想到“不能在医院坐等病人,而应该主动到农民群众中去检查”。他带着自己发明的“食管细胞采取器”下到一个个村 庄。每次给村民做检查的时候,沈琼常常亲自做示范:怎样才能把“食管细胞采取器”的气囊吞下去。在赵恒忠的记忆里,一般的食管癌病人一生也不过吞两三次 “食管细胞采取器”,但沈琼这辈子最少也吞下去过几十次。林县的百姓总是把这个采取器亲切地称为“沈氏小球”。做完检查后,沈琼会整天泡在显微镜下看采取到的细胞涂片。这个别人看来枯燥的工作却让沈琼常常忘记吃饭。一旦他发现有异常细胞,就会定期去病人家随访,甚至连续几年都在随访,直到最后确认癌细胞的 存在。 20多年来,沈琼的脚步几乎走遍了林县的大小村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林县,提起沈琼的名字,大人小孩无人不知,那时林县的老百姓爱说个顺口溜“看片子(细胞片),找沈大夫”。 除了让老乡们感动,赵恒忠也常常被沈琼感动着。每次普查的时候,沈琼和赵恒忠就会住在老乡家,吃在村里。那个时候两人每顿饭都是两碗稀饭和两个白薯,而每次 吃饭的时候,沈琼都要把自己的一个白薯让给赵恒忠,说“你个子小,要多吃点”。赵恒忠反驳说:“你个子大,更应该多吃点。”但沈琼还是每顿饭都让给赵恒忠 一截白薯。 敬业 “他的敬业、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求实创新让所有认识他的人感动,他把自己毕生的青春和经验都献给了国家。”——杨文献 当年沈琼他们在农村普查食管癌的过程中,能够发现60%~70%的早期食管癌患者,而对那些患有早期食管癌的病人做切除手术后,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90.03%。 杨文献教授,河南省抗癌协会理事长。他当年和沈琼教授一起战斗在林县抗癌工作的第一线。说起沈琼教授,杨文献教授从心里生起了一股敬意:“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敬业的人!”他告诉记者两个故事。 林 县某村一40岁的男子,经过检查,沈琼诊断他患上了食管癌,便动员此人做手术。但当时因为此人是癌症早期,他没有一点病症出现,肩能挑,地能种的,他不相 信自己患了癌症。在沈琼教授的一再劝说下,他才说出自己的苦衷,家里穷,没有钱做手术,也没有粮票进城。沈琼知道后,立刻从家里拿出粮票并买了往返的车票 让此人来郑州做手术,而被沈琼教授这样救助过的人并不止一个两个。 沈琼在研究食管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种种坎坷。一次,沈琼教授采取某病人 的食管细胞,确诊他是早期食管癌,而病人的主治医生都不敢相信。当沈琼提出要对病人做手术切除病变的食管时,医生不敢做手术,因为他害怕万一切错了自己负 不了这个责任。沈琼说服主治医生并下了保证:“你给他做手术,如果切错了,我把自己的食管赔给他!”虽然沈琼说的是气话,但经过手术确认,切除的那段食管 的确发现了早期癌细胞,可见沈琼对自己的诊断结果是多么自信。 执著 “他是我国食管癌细胞学创始人,是我国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先驱。他对食管癌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应该说,这支撑着他走过了几十年。”——李姗姗 因为沈琼在食管癌方面的卓越贡献,1979年,国家将河南医科大学病理学定为我国首批博士点,而沈琼是唯一的博士生导师。但是他的心思并没有放在在大城市的实验室里招收博士生上,仍然常年呆在林县进行调查随访研究,在学校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在1986年带了第一批博士生。现在已经是郑州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 的李姗姗,从1996年开始跟随沈琼读病理学博士,想起当年,李姗姗记忆犹新。 李姗姗说,她很佩服沈老,佩服他在学术上的造诣,佩服他对事业的追求。即使八九十岁时,沈琼还经常出去给别人讲他所研究的细胞,他总是这样说:“我这个细胞啊……”他把他所研究的细胞几乎当成了他的私人藏品,一讲起细胞他就兴致高昂。 正 是因为对研究的专注,才有了他不群的成就,在全国医学界,他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一次沈琼去北京开会,80多岁的他一直在会上滔滔不绝地讲着细胞,不给别 人插话的机会。下面一个年轻人问:“这是谁呀?怎么一直讲?”旁边一长者笑着说:“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沈琼!”年轻人听了之后,啥话也不说了,仰着脑 袋仔细听了起来。 李姗姗说沈琼其实很简单,他可以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顾,因为满脑子想的都是对食管癌的研究。“沈老从没有想过往自己的头上罩光环。”李姗姗说,因此他更值得人敬重。 在他八九十岁的时候,一有人问他:“沈老,你多大了啊?”他就顶人家一句:“你管我多大!” 李 姗姗说沈琼从不服老,80多岁的他还去林县,到了林县后,仍然像年轻时那样骑自行车去农村了解情况。当他90高龄的时候,他的腿已经很不方便了,但他依然 还想着去林县。他还在家里专门安置了一个类似自行车的健身器材,他每天都在上面锻炼,盼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他的腿好起来。除了他自己,所有的人都知道, 他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可是他依然自信:“等我练好了,我还回林县。” 李姗姗说,沈老就是这样,他永远只会想着自己的事业。一个从国外回来的专家给李姗姗他们讲课,其间提到了沈琼,他这样评价沈琼:“说起食管癌,就会想起沈琼,说起沈琼,就会想起食管癌,他本身就是食管癌的标签。” 贡献 “他谦虚、认真、朴实、受人尊敬,用什么样的词评价他都不为过,他的发明解决了癌症早期诊断问题,使原来的幻想变成了可能,这让全世界受益。” ——王国清 2005年4月7日,沈琼教授的追悼会。王国清得知后,专程从北京赶来。王国清,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4月6日晚,记者见到了年已74岁的王国清教授,回忆往事,王国清教授仿佛历历在目。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指示: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就是说要集中精力攻克癌症。当时的口号是:高血压低头,肿瘤让路。王国清教授说,这个口号看似简 单,但实现非常困难。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当时许多和癌症相关的研究人员纷纷下到了林县,王国清也在这些人之列,他去时,沈琼已经早在林县。以后,他们几乎 每年都会在林县相聚,共同的使命让他们成为挚友。 有一名患者,沈琼给他诊断为食管腺癌。此人到北京看病,手术后医生诊断说不是癌,其间沈琼到了北京,他为了明确诊断,就把病人切除的食管带回了郑州。在实验室里,他对食管标本进行了系列切片,最终证实确实是早期食管癌。此人按照癌症治疗,寿命又延长了十几年。 这种例子数不胜数,王国清说:“沈琼对科学十分认真负责,我们不能说他敬业,因为敬业这个词用在他身上还显单薄,他是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了研究食管癌上面,他的认真,几乎无人能比。” “科研贵在研究,有时遇到困难,‘山重水复疑无路’,但转一个角度,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一代又一代接力攻关,食管癌必将被彻底攻 克。”沈琼教授坚定而自信的话仿佛还在耳边。历史不会忘记这位为攻克食管癌而奋斗一生的教授,而他的骨灰也将埋在林县龙头山下,他会时时刻刻用自己那双睿 智的眼睛眺望食管癌被攻克的那一天。 (http://www.ipathology.cn/channel/detail/name/bbs/article/285796.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5734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肿瘤病理学家--顾绥岳先生
kksonne 2012-7-23 18:05
盛弘强 2012-07-23 顾绥岳 (1912~1991) , 字嵩山, 上海市人。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病理科奠基人 我国著名的肿瘤病理学家,他提出了我国肿瘤的病理分类和分型标准。 人物生平 1923年 – 1930年 上海育才公学毕业;   1933 年 – 1938年 上海医学院毕业,医学士;     1947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修外科病理和肿瘤病理学;    1949年 在上海市立镭锭医院(现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创建国内最早的病理科之一。    1957年起负责举办全国肿瘤病理学和细胞学进修班。    1958年在上海首次开展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统计研究工作,建立我国第一个肿瘤防治研究所—上海市肿瘤研究所。    1972年参加制定了我国病理分类命名标准。    1977年提出了我国肿瘤的病理分类和分型标准。    1978年提出中国的恶性淋巴瘤命名分类意见。在肿瘤医院建立病理研究室。    作为首批国家研究生培养基地奠基人之一,相继培养了十多位研究生,包括:沈铭昌、陆孝禹、张霨泽、施达仁、朱雄增、刘亦法、严才楼、刘胜国、娄有蓉、陆其龙、陈丽荣、王志华、金妮等。    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教授、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肿瘤学教研室副主任,肿瘤医院副院长、病理科主任、病理研究室主任,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副所长等职。担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肿瘤专题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肿瘤学会常务委员、上海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上海肿瘤学会副主任委员,《肿瘤》杂志主编,《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上海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科研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 (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311787.htm) -----------------------------------------------------------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232 次阅读|0 个评论
放射病理学家--刘雪桐先生
kksonne 2012-7-23 17:52
盛弘强 2012-07-23 其肖像照片暂缺。 刘雪桐(1926--),奉天(今辽宁)新民人, 放射病理学家 。1948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所副所长,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事理、放射 医学与防护学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开创了我国核试验生物效应的研究领域,建立了一系列研究方法。提出了核武器的致伤规律和损伤特点、骨髓再生的病理诊断标准、再生灶的形态特点和分型,以及肠型、脑型放射病病理分型和分度的划分标准等。合编有《马王堆古尸研究》、《放射医学和防护》等。 (http://www.hudong.com/wiki/%E5%88%98%E9%9B%AA%E6%A1%90) 刘雪桐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古尸体鉴定专家和病理学家,毛主席遗体保护专家,中国核实验小组生物学组组长。 ---------------------------------------------------------- 军事病理学博物馆:揭开武器杀伤与防护神秘面纱 中新网北京4月29日 电 题:军事病理学博物馆:揭开武器杀伤与医学防护的神秘面纱    作者 吴志军 路秀广 郝成涛   北京西郊,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内,建有我国唯一一所军事病理学博物馆。面积不大,展品却十分丰富和珍贵,这里收藏着多种武器致伤的珍贵标 本,目前收集藏品4350余件,包括病理标本2000余件,显微镜、手术器械、人体模型等实物1350余件,战伤档案材料1000余件,可以说是亚洲乃至 世界收集战伤标本最全面的博物馆。   现任馆长王德文教授,一级研究员,亲历我国历次核试验,同时也是我军高新技术武器防护的权威专家,亲任展馆讲解员,武器杀伤与医学防护的神秘面纱在他的讲解中一层层揭开。   走进军事病理学博物馆,战争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件件展品,好像在述说着战争的残酷。   攻和防如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而共存共生于战场。由于攻击和伤害,防护和救治便须臾不可或缺。据王德文教授介绍,现代防弹衣的出现,是常规武 器攻击防护的一次飞跃,最早出现于朝鲜战场的贴瓷片“防弹衣”是防弹衣的雏形,最终发展到眼前展柜中的这件现代意义上的防弹衣。   对于防弹原理及各类特点,王教授做了进一步介绍:现在通用的防弹衣,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软质防弹衣,一种是硬质防弹衣。软质防弹衣可以有效地 防止弹头或者破片贯穿,厚度一般是50层左右,而弹头仅可以穿透20层左右,但它会造成严重的撞击伤;还有一类就是硬质防弹衣,硬质防弹衣是由多块钢板组 成,一般来说是穿不透的,它所造成的损伤通常就是有点轻度的撞击,防护效果比较好,缺点就是比较重一些。   对于新概念武器,防护也同样体现着“新概念”,“你看这件衬衣,初看上去和普通的衬衣没什么区别,但是它的结构和普通衬衣完全不一样。撕开衬布,可以发现里面的‘机关’,原来在里面还有一层铜网,这是一个有效的防微波材料,这种防微波服可以反复使用,还可以洗涤。”   从最初放在走廊里的几个核武器试验留下的标本柜,近乎是白手起家,如今,博物馆已有藏品4350余件。每一件藏品都记述着一个故事。   1971年6月,在一次地面核试验后,王德文所在的车组率先进到距爆心最近的不足100米的地方,发现布放动物的掩体已经被炸塌,试验动物一时 难以回收。为了及时拿到第一手试验材料,作为车长的他当机立断:进行人工挖掘,抢收动物。当时,在场的4名同事都争着抢着要挖,为了使大家少受核辐射伤害,王德文以车长的身份下令:“我已经有孩子了,我留下,其他人后撤!”说完,便借助汽车大灯的照明,挥动着铁锹,一锹一锹地拼命挖掘。深夜的大漠戈壁, 风沙漫卷着放射性尘埃疯狂地吹打着他的头发,沙尘遮蔽了防护面罩,汗水蒙湿了双眼,他丝毫不放慢速度。铁锹用不上时,就用双手使劲地刨。两个小时后,他们 终于把掩埋的试验动物全部收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脑型放射病动物模型。由于沾染的辐射最多,又过度劳累,当天晚上,王德文就感到身上酸痛无力、疲惫不堪。 第二天一查,白细胞总数仅为正常值的三分之一,造血功能明显损伤……   也正是这次不顾危险的抢收实验动物,他们发现了一种重要的核武器致伤机理。   博物馆内的核试验动物标本区摆放着核试验生物效应的代表性动物标本。禁止核试验以后,这些标本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还是从科研价值来说都将是无价之宝。或许没人知道,这组核试验标本柜中的标本竟差点遭受全部扔弃的劫难。   动荡年代,由于对标本的价值缺乏认识,认为走廊放置动物尸体有碍观瞻,有人要将这些“没有丝毫价值的废物”扔掉。王德文教授深知这些标本的价 值,苦劝无用,还差一点儿挨了批斗。夜不能寐中,他想到一个办法:先下手为强,把标本藏起来!他连夜“溜”到实验楼,怕被人发现,没敢开灯,摸索着把几柜 子动物标本化整为零,全部藏到不易被人觉察的地方……第二天造反派发现标本不见了,要追查,王德文还“积极响应”,但找遍了地下室和仓库犄角旮旯都没有, 只好作罢。谁也没想到他把标本藏在自己的办公桌下和抽屉里,有的甚至放在自己的衣服包裹里……   还有这些地雷伤和爆炸火器伤的人体标本。当年,博物馆主要筹建者王晓民实验师为了搜集这些珍贵的标本,奔波几千里,像收破烂一样扛着蛇皮袋子到 我国边境,一点儿一点儿搜寻,一处一处挖掘,遍访当地医院、边境住户居民……也正是那次边境搜寻,他收集到了大量地雷伤和爆炸火器伤的珍贵人体标本、大量 的战伤照片、录像资料,从而奠定了标本馆建设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贺福初少将说,军事病理学博物馆作为军事医学研究、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和进行国防教育的基地以及对外交流展示的窗口,其地位和作用不言面喻。    军事病理学博物馆最初由参加过毛泽东主席遗体保存工作的军事病理学家刘雪桐教授和王德文教授等提议建立,自1992年建馆以来, 33个国家的军事医学代表团来此参观。据知,军事医学科学院计划新建展出面积将近20000平方米的新的博物馆大楼,设立展览厅、实验室、学术报告厅等综 合场所,将成为我国乃至世界进行军事医学科研、教学、培训和参观的综合性基地。届时,军事病理学博物馆将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博物馆”,它将会是亚洲最大、战伤标本最全的军事医学博物馆。(完)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4-29/3008306.shtml) -------------------------------------------------------------------------- 解剖毛泽东遗体之谜 2009年07月30日 星期四 下午 05:18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于0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11日至1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7天隆重的吊唁仪式。9日至18日,全国各地一律下半旗致哀同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 毛泽东很早就患有神经衰弱和失眠症,往往连续24小时甚至36小时无法入睡。医生对此也没办法,便让他服用安眠药,并且剂量很大。毛泽东死的原因,是肺炎和支气管炎引起的中心性呼吸衰竭。5月,6月和8月曾三度心脏病发作。这三次均由医疗小组抢救成功,但他的身体却因此而极度衰弱,毛泽东直到呼吸停止为止,其大脑是完全清晰的。大夫在毛泽东生命的最后一刻始终守候在身边。当时毛泽东曾向大夫问道;“我还有救吗?”大夫安慰他没事。但这句话是毛泽东的最后一句话,不一会他就停止了呼吸。 毛泽东主席逝世,当晚,政治局召开紧急会议,确定要保护主席遗体,让各界人士吊唁,瞻仰,时间初步定为15天。毛泽东生前召号火葬,是政治局里第一个在文告上签字逝世后遗体火化的领导人。所以,最初决定的遗体保护只是为了15天内各界人士的追悼会活动,遗体保护医务人员只做了一般性处理,往遗体里注射了一些甘油,酒精,福尔马林等,以防止腐烂。然而,就在追悼会活动进行期间,也就是9月10日,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共中央又决定进行永久的遗体保护,并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供永久性的瞻仰。9月18号追悼会结束后,中央要将遗体转移到一个代号叫“769”的地方。在北京,各方面的专家成立了“遗体保护组”,以中央的名义请来了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各地的科学家一起开会讨论很多次。最终决定按照北京专家的建议,暂采取液态和气态相结合的原则。所谓液态和气态相结合的原则,是皮肤需要暴露在外的部分,主要是头部和两只手在气态中隐蔽的部分,即身体是在液态中;平时在气态中,一年一度的大保护时在液态中。9月20日凌晨3时50分,一列车队穿过了静静的长安街,驶向毛家湾。早在1969年珍宝岛战争打响后,毛泽东就全国发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号召,各地都挖了大大小小·的防空洞。就在北京城下也有一条沟通天安全门,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一直到西山的秘密通道,四通八达。载着毛泽东遗体的车队徐徐前行,华国锋,汪东兴,刘湘屏,黄树则,以及遗体保护小组的医务人员吴阶平,林均才,徐静等也随车队驶入了这个地下世界。首先映入眼的荷枪实弹的解放军战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战立在大铁门旁。汽车在大门口停下了,人们都下了车步行进入隧道后,吴阶平才发现,这里面十分宽敞,足以让4辆汽车并排通过,大家闻到了一股很重的霉味,显然这样长的隧道,通风条件不是很理想。又走了100多米,方来到了这个神秘的遗体保护室。从1976年9月到1977年8月,吴阶平他们将在地下度过整整一年的时间,执行这代号为“一号任务”的特殊使命。而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震惊中外的变化,也都是在这一年中。 这个代号为“769”的遗体保护室原来是某医院的地下手术室,设施完善,条件齐全。按照遗体保护的要求又对每个房间进行了改造,让其成为一个密封,隔氧,低温的环境。在保护室的中央是一个巨大的,盛放遗体的钛金属器。容器里盛满了药液,遗体就浸泡在药液中。不仅仅要遗体不腐坏,还要注意遗容的颜色,神态,要长期保存,遗容就不能进行化妆,任何化妆品对遗体都是一种损害,只能将柔和的,略带红色的光照射到面部,效果上能够更接近真实。 10月6日晚,以华国锋为首的中共中央正式逮捕了“四人帮”,同时摧毁其整个阵营,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公布关于建立毛主席纪念堂的决定,即:(一)在首都北京建立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二)在纪念堂建成以后,即将安放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决定的公布给承担纪念堂建设和遗体保护工作的人员加了很大的压力。经过一年日夜奋战,克服了无数难题,1977年8月20日凌晨运载遗体的车辆从“769”出发,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驶向了毛主席纪念堂,经过短暂的适应处理后,于当天上午遗体移入水晶棺内,遗体保护最终按照原定的气态,液态相结合的原则,配合这套原则,纪念堂建立了一套安全可靠的升降系统。当纪念堂开放接待群众瞻仰时,毛主席的遗体处在水晶棺中可瞻仰的位置,但不能给水分,因为水晶棺里温度很低,一给水分就会结雾,只能采取干湿结合的办法,在遗体的衣服里都包着水,也就是不裸露在外的地方实际上是处于液态环境,只有面部是处于气态环境。瞻仰结束后遗体降到地下保护间一个特殊密团的容器里,在这里给遗体更多的水分。每年毛泽东的生日之后,也就是12月26日后,都要停止瞻仰一段时间,把遗体完全泡在液体里补给充足水分。毛泽东主席遗体进入纪念堂后,遗体保护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遗体保护的具体技术逐渐规范化。基地的工作继续进行,并在年终举行学术讨论。至此,负责前一阶段遗体保护的专家们胜利完成了他们的使命。此后的工作,遗体保护专家还在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关于遗体保护工作,各方面都认为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1976年12月,毛泽东的遗体解剖开始进行。 从事这一工作的北京军事医科学院著名实验病理学专家刘雪桐研究员 说;“抓‘四人帮’之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封建迷信登峰造极,奉毛泽东为神,对毛泽东的肌体什么也不准动,连‘解剖’这一术语也避讳,只宜说给主席做‘手术’。”毛泽东遗体的内脏取出后,自然不便按科学的常规来处理,因为封建迷信思想绝不是仅仅把“四人帮”抓起来就能消除的。刘研究员说,毛主席病逝于心血管疾病,其它内脏器官保存的防腐措施与一般防腐措施差不多,也是采用血管内灌注和浸泡固定的办法。只不过是所用药品器材,要么是高纯度的,要么是最优质的。刘研员还说;毛泽东遗体的保存系统,是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它集当代有关科学技术为一体,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化的特殊工厂,是当今世界独一无儿的。要求毛泽东遗体千秋万代不变,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保存遗体一二百年是没有什么问提的。 (资料来源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707/09/109289_132060649.s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0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著名病理学专家--史景泉先生
kksonne 2012-7-23 17:00
盛弘强 2012-07-23 史景泉,男 年 月生 年 月入伍 年 月入党 大学文化 现任第三军医大学校 专家 组成员 第一附属 医院 病理科 主任 医师 教授 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著名 的病理学 专家 博士 生导师 总后"伯乐奖"获得者 培养 博士 研究生 名 硕士研究生 名 ( 目前三军大病理研究所主任 卞修武教授便是史教授的学生,卞修武教授是国家 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曾先后兼任解放军医学科学 技术 委员会委员 全军病理 专业 组组长 全军病理学 专业 委员会顾问 中华医学会四川省病理学会副 主任 委员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解放军医学杂志》 《 临床 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四川医学》和《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法医学分册》等书刊的编委 从事医疗 教学 科研工作 年 功底扎实 科研方向为创伤病理和肿瘤病理 对 烧伤内脏病理和吸入性损伤病理 有系统 深入的研究 (http://haodf.health.sohu.com/doctor/DE4r08xQdKSLufLDQgzM21bXlzuR.htm) ----------------------------------------------------------------------------- 注:史景泉先生的著作还有《 现代外科病理学 》、《现代烧伤病理学》和《超微病理学》等 。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90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烧伤病理学家--陈意生先生
kksonne 2012-7-23 16:45
盛弘强 2012-07-23 陈意生,男,1926年12月出生,江西省石城县人。 1949年9月入伍,1979年5月入党,大学文化。 现为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享受军级待遇,文职少将。著名的病理学专家。    从事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48年,治学严谨,积极创新,在烧伤病理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著的学术成就,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他精心育人,培养了博士研究生15名、硕士研究生20名,其中部分已晋升为高级职称,成为 科室骨干力量。几十年的艰辛劳动,陈意生教授赢得了辉煌的人生,2000年获得总后勤部"伯乐奖",他的事迹被收入《美国人物传记研究所》、《英国剑桥人 物传记中心》和《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目前他正在申报主编"十五"国家级《肿瘤分子细胞生物学》教材及教育部研究生教学用《肿瘤分子病理学》。现兼任 全军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军诊断病理学专业组顾问、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常务编委等职。主编专著3部,参编专著10部,其中 《烧伤病理学》为我国该研究方向的第一部专著。 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30余篇。 (以上资料 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2978665.htm) --------------------------------------------------------------------- 第三军医大学专家组成员、第三军医大学病理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病理学专家、总后"伯乐奖"获得者。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6名,主编专著5部,参编专著19部,其中《烧伤病理学》为我国该研究方向的第一部专著。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80余篇,综述或讲座20篇。获国家科技进 步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省部级优秀图书二等奖一项,1992年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全军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副主任委员、全军诊断病理学专业组组长、全军医学教育指导委员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兼任中国病理学工作者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诊断病理学专业组顾问等职。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eb.swhospital.com/blk/web/row3.asp?Key_id=2451)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114 次阅读|0 个评论
著名防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先生
kksonne 2012-7-23 16:29
盛弘强 2012-07-23 程天民(1927.12--),著名防原医学专家,军事病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前校长。 --------------------------------------------------------------------------------- 敢笑蘑菇卷战云--访著名防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程天民 唐雪元 2006年6月31日,他风尘仆仆从重庆来到中南海怀仁堂,同其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一起接受胡锦涛总书记和政治局全体常委的接见。他被安排在第一排的中间,当胡主席握着他的手的时候,79岁高寿的他心情无比激动,腼腆地对总书记说:“总书记,您好!我是重庆来的,我是第三军医大学的。”总书记深情地说:“感谢您对军队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 近日,记者专程赴重庆对他—— 我国著名防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 进行了专访。 进入防原医学 历史永远记住了那个恐怖的瞬间。1945年8月,美国扔下两颗原子弹,顷刻间将日本广岛、长崎两座城市化为一片废墟。 原子弹的巨大杀伤破坏力,震惊了全世界,许多国家加紧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58年,我军卫勤系统决定召开首次放射医学学术会议。消息传开,各有关单位闻风而动。本文的主人公程天民在如此大背景下踏入这一神秘领域,且一干至今。 程天民,1927年12月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竺铁镇。1945年9月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南下,与程天民正在就读的南昌医学院合并成为军队院校--华中医学 院(后曾改为第六军医大学、第七军医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1950年7月,他毕业留校任病理学实习助教。 然而,对于当时的程天民来说,防原医学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甚至连其中的一些专业名词,他也是第一次听说。但程天民没有退路。在没有专业设备条件的情况 下,他和同伴们只能将实验狗用深部X线照射,造成急性放射病,再进行病理观察和研究。是病理学向他洞开一扇通向防原医学的大门,在全军首次放射医学学术会 议和随后的全国第一次放射学术会议上,程天民他们报告的关于《狗急性放射病并发感染的病理形态学观察》的论文,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重视。 1960年初,七医大成立了“三防医学”专题研究组,程天民从病理教研室被调到一号组任副组长,和几个同事一起,专攻核武器损伤中很具代表性的放射损伤复合烧伤的难题。 那个年代,正值“红色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而我国尚缺乏具有独立能力的科技队伍。于是亟待开展、完成的各项建设任务,以及战胜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饥荒,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那时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全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当时七医大所在的重庆,困难时期尤其漫长。七医大最初的防原医学实验室,不过是几间低矮的破旧房子,当狗被致伤后既有放射病又有烧 伤,散发出一股难闻的焦臭味,但他们毫不在乎,把病狗当病人一样抱上抱下。食物奇缺,为了加强狗的营养,他们把解剖后的狗做成肉松喂其它的狗吃。 为保证药物被实验狗完整吞食进去这个大难题,程天民想到了用糯米纸包药的方法,但糯米纸需要粮食提炼,当时十分缺乏,他跑遍重庆所有的糖果厂去搜寻。冬天 重庆又湿又冷,需要给狗保暖,但布匹恰是当时紧缺物品,几尺布也要凭票供应,他们只有把自己家的床单拿来,给狗铺盖。而他们自己也因为食品短缺和营养不 良,许多人出现了下肢浮肿。 然而,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他们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将复合伤的研究达到了当时国内先进水平。 孔雀河边的死亡试验 1965年春天,程天民作为第七军医大学赴西北参试分队的副队长被上级批准亲赴现场参加核试验。 那地方叫开屏,因一条有着美丽名字的河流--孔雀河而得名,然而实则是一无是处的戈壁滩。实验基地那些低矮的土房和帐篷就星罗棋布在遍野的沙石之间。孔雀 河里的水早已盐碱化,生活用水要到上百里外的兵站去拉,一盆水早上洗脸,晚上洗脚,最后还要用它洗衣服。最可怕的还是风沙,啸声撕心裂肺,漫天飞沙走石, 分队住的帐篷就曾被连根拔起掀翻在地,且那些细沙无孔不入,早上起来鼻子耳朵里全是沙尘,门外则常是厚厚的沙堆。那里极少下雨,风沙将空气中的水分过滤得 干干净净,连纸张都脆得一折就断。 程天民他们就傍着戈壁沙丘,傍着丛生的骆驼刺和沙漠红柳驻扎下来了。在核爆炸前,参试人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严格训练,佩戴防毒面具是其中的一项。戴上面 具,满鼻子橡皮味,夏天,汗水淋漓,闷热难耐;冬天,口中呼出的热气沿着面具结成冰凌,搞不好就堵住出气口。从驻地到爆炸区,要坐大卡车在搓板路上连续颠 簸一百几十公里,到达爆区还要在现场观察、抢救受伤动物,记录各种数据和变化,有时要奔走搜集被炸得七零八落的肢体,要把受伤和死亡的动物搬上车,运回实 验室。这些就不仅要预先练习防护衣具的穿戴和操作,练习穿着沉重笨拙的防护衣跑步前进和工作,还要进行抗呕吐和耐力训练。 同时,他们还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还要训练试验动物。程天民告诉记者,在“0”前(爆炸前)的那段十分紧张、辛苦的日子里,他们心里始终充满了一种神圣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他们在期盼着这一辉煌时刻的来临。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这是程天民第一次面对真实的原子弹爆炸。当耀眼的闪光过后,天空出现了一个比太阳还要明亮得多的火球,随后逐渐形成巨大的蘑菇云,尘柱腾空而起。他由衷地 感到那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是一个超越个人、超越时代、超越生命的等待所得到的至高无上的馈赠,那是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个人与祖国一起隆隆上升,直至成为一个巨人的时刻。 这样的时刻,这种馈赠,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哪怕仅有一次,也是永恒。 但他很快就不得不面对另一种悲惨的真实。他亲眼看到,爆炸中心已成为死亡车轮的轴心,死亡区内,烧焦的实验动物扭曲地散落在开阔地上。一些距爆心较远而侥幸生存下来的动物,也是遍体伤痕,惨不忍睹。假如这样的爆炸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那又将会怎样呢?他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此重大。 核试验后,他和同事们要夜以继日地进行解剖、研究,从这些效应动物身上,推论出在不同距离和防护条件下,核武器对人体的伤害程度,研究防治措施。为了研究的需要,还得多次前往那环境条件恶劣的永久沾染区开屏,有谁会心甘情愿呢?但程天民却去了14次,每次短则半月,长则半年。也正因为如此,程天民对防原医学的研究和探索产生了新的飞跃。他先后两次参加了由国防科委组织的“我国核试验技术资料”动物效应部分即医学部分的大总结,并参与主持了其中的第二次总 结,由他主笔撰写的 《核爆炸后狗损伤的病理变化》、《核爆炸烧冲复合伤的病理变化》 两篇专题论文,约十万字,载于被国家领导人誉为国宝的《我国核试验技术总结汇编》——这是我国自己的、唯一的由真实的核武器爆炸所致的 核武器损伤病理学研究成果 ,不仅在国内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国际上也未见如此丰富的病理学 研究资料。 此后,程天民受总后司令部的委托,主编了《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一书,第一版26万字,第二版63万字,由总后卫生部印发全军。这是我国第一部以本国核试验动物效应和防原医学研究结果为主要依据的专业参考书。 激流勇退后的壮心不已 1983年,56岁的程天民被任命为第三军医大学副校长。 1986年11月,升任校长。在他“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治校方略下,三医大取得了的“几 个三”的显著成绩:三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个国家重点学科;三名院士。同时,先后盖起了医院感染科大楼,复合伤实验楼、学校综合楼、辐照中心。 1988年9月,61岁的程天民毅然从校长位置上退了下来,在开学典礼上,他以一袭简短而又充满真挚情感的谢辞演讲,博得了全场师生长时间热烈的掌声后,坦然地回到了防原医学教研室,回到卫防系大楼中部的那间狭小的办公室。 校长的昨天已经乘风归去,教授的今天无比真实地矗立在他的面前,他能伸手握住的就是今天。1989年,经全国范围评审,他所领导的防原医学学科被批准为国 家重点学科,由他牵头组建的复合伤实验室,1993年被评为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1997年,复合伤研究室又被批准为全军复合伤研究所。1996年,在国 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次学科评议组会议上,他提出了将几个有关学科合并建立一个新的二级学科“军事预防医学”的建议,1997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 委批准。紧接着,由他主编的新学科奠基性专著《军事预防医学概论》于1999年出版发行。随后,预防医学系相继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并被评为博士学位授权 一级学科、“军事预防医学”成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在学科不断发展的同时,程天民自己也在不断地取得新的成就。他先后发表论文300余篇,主 编了我国第一部《核武器损伤及其防护》、《防原医学》、《创伤战伤病理学》和《军事预防医学概论》等专著6部, 参编15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和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 1978年,程天民被总后勤部授予“模范教育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6年当选为标志中国工程技术学界最高荣誉和终身荣誉的中 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被总后勤部树为“一代名师”,并获得“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全军院校育才金 奖”。 2001年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签署命令,为程天民荣记一等功。2006年,79岁高龄的他又一下子荣获了三项大奖:“光华科技工程奖”、重庆市首届“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当记者问程天明:“您的事业和人生已达无以复加的巅峰,现在您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是颐养天年么?”程天明面露微笑,略作思考,继而深情地说:“我常想,我 已是耄耋之龄了,有生之年能为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年轻人做些什么?还能做些什么?今后,我除履行好所担任的一些学术职务外,对年轻人,主要设想了四句话: 不做盖子,当好梯子,修桥铺路,敲锣打鼓。……尽快地成长出德才兼备、超过自己的年轻一代,是我最大的心愿和期盼。这个心愿和期盼正在实现,一定会实 现。” ——记者相信,这是程天明的肺腑之言,也是他真实心声的吐露,更相信,这也正是他壮心所系,奋力不已的所在。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cqdj.gov.cn/cqdj2006/146371411740131328/20081107/74469.html ) -------------------------------------------------------- 中山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的前身为 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研究所 ,1932年由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第一批院士(学部委员)梁伯强教授创立,1936年已成为当时教育部的高级进修员(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培养点。1953年院系调整后,成立华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即中山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的前身)。本学科从1953年开始开办第一届病理高级师资班,共办了20多届,为全国培养了包括 杨简院士、姚开泰院士、程天明院士、顾建人院士等在内的400多名优秀师资 , 为中国的病理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课程是1954年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培养 点,改革开放后成为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点,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和博士后流动站学科点,国内访问学者培养单位,卫生部病 理学教师进修基地,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病理学》第一版主编单位,第二、三、四、五、六版参编单位,主编了 《病理学参考书》(该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课程于1999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课程,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病理学教学、科研和医疗高层次人才作出 了重大贡献。 本课程为医学专业基础课,涵盖了10个医学专业,每年上课的学生(各层次)达2000人以上。 (http://jpkc.sysu.edu.cn/2006/binglixue/Course/Content.asp?c=4) -------------------------------------------------------- 一个理念托起一座医学殿堂 第三军医大学坚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 本报记者杨帆   通讯员刘胜江   2009年4月23日,北京。   科技部新闻发布厅,全球医学界将目光聚焦于此。10时整,中国向全球发布———世界首支胃病疫苗诞生。   这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全人类面对疾病挑战的一次胜利。然而,其研制者所在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却格外平静。   面对荣誉,他们说:其实,这只是学校23年秉持的“两个取胜”办学理念结出的果实,还有更多的医学高峰等待我们去攀登……   面对竞争,唯有突出特色   11月20日,程天明院士办公室。   端起茶杯,82岁的老人望向窗外,“今年重庆的冬天来得有些早啊!”的确,屋外寒气袭人,可是,他的心里却是暖的。   抿过一口茶,程院士的思绪飘向20多年前的一次选择。“现在想起来,如果没有那次争论,没有那次思考,学校的今天也许会完全不同。”   上世纪70年代末,国家恢复高等教育学位制。此后,三军医大防原医学成为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位权的学科。   程老回忆,这个学科比较有特色,在全军小有名气,“因此,报考人数比较多,有些出乎学校意料。”   然而,真正意料之外的是一场随之而来的争论。问题很简单———面对充足生源,是扩大招生规模,走规模化之路,还是突出特色,在做强上下功夫。   有人说,扩大规模,把学科所属的复合伤研究所做大;有人说,多招生,研究所前景会更好;也有人说,还是突出特色重要……   “争论可激烈了,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程老说,“最初只是集中在一个研究所的发展上,没想到后来选择的道路成为学校方向!”   何去何从?   学校决策者达成一致认识———   谋求发展,绝非简单的依靠扩大编制、扩大规模,而是集中精力提高质量,走出自己的个性!   此后数年,该学科与所在的复合伤研究所硕果累累:    烧复合伤和烧冲复合伤发病机理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等重大科研项目 …… 这里,有3个超过“70%”的数据佐证其特色化成果:   学校70%以上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分布在军事医学领域;70%以上的领军人才集中在军事医学领域;获得的高等级科技成果70%以上是军事医学成果!   岁月变迁,理念一脉相承   “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思想,从未有过任何动摇和改变。”三军医大政委高福锁说。   正如程老所言,三军医大的改变起始于一次争论。但是,那仅是开始,“就好比种树,只是埋下了一粒希望种子。”   “上世纪80年代,一次考察行动是那次争论的延续”,高政委说,“不过,它更是学校崛起的崭新契机!”   1984年,时任校长兼党委书记的程天民院士带队奔赴全国调研。“通过考察,我们找到了差距,看到了自身优势,更发现了未来之路。”   当时,国内医学院校竞争激烈,强手如林。   那么,三军医大的出路在哪里?———“与国内同类院校相比,我们在编制、体制、规模、经费来源上没有优势”,程天民说,“军事医学特色,教学、医疗和科研的质量水平是唯一可比之处。”   于是,三军医大人开始了新的思考与选择。   最终,“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路子浮出水面。“其核心是突出军事医学,不能办得同地方医科大学一样。”   回头望去,三军医大在沿着这条思路探索,收获颇丰———    烧伤医学、野战外科学和防原医学三大优势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后来强强联合成为全军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将6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收入囊中;全军首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落户校园;多个学科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品牌效益,未来发展出路   一块块“一亩三分地”创出许多大“品牌”……这是三军医大校园里流行的一句话。   校长王登高说,“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品牌学科、一流的科技英才作为支撑品牌医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哲人所言:品牌好比人的眼睛,是外界了解、认识、接受你的窗口和渠道。   翻开三军医大的资料,串串数据让人赞叹———   拥有以程天民、王正国两位院士领衔,包括4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名“973”首席科学家、7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在内的坚实人才队伍;   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从过去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13个,此外还有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拥有“全军医学模拟训练中心”、“全军卫生列车训练基地”等七大训练平台,40个全军专科研究所、专科(专病中心)、重点实验室……   “能拥有这些品牌并不容易”,王校长坦言,“学校确立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基本思路后,创立大品牌是重要目标之一。”本届校党委果断决定:坚持“两个取胜”的办学思路不变,让学校在特色上更具影响力,打造三军医大在医学领域的领先品牌!   功夫不负有心人。   今天,三军医大不仅成为中国军事医学领域的“领跑者”,更是攀登医学高峰征途上的“领军人”。 (以上资料 来自 http://cqrbepaper.cqnews.net/cqrb/html/2009-11/24/content_1021217.htm)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67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神经病理学家--臧旭先生
kksonne 2012-7-23 06:50
盛弘强 2012-07-23 臧旭教授(1923.5)在网上能查到的完整信息并不多,也找不到其肖像照片。能查到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多少能知道这位被誉为 协和病理学四大台柱子的神经病理学家的信息,( 他是中国解剖学家臧玉洤教授的儿子)。 ------------------------------------------------------------------------ http://www.cust.com.cn/cust/kjzy/zjys/exp/webinfo/2011/11/1320887928952362.htm 臧旭教授1952年博士毕业于 协和医学院。 该同志"功能性病体腺瘤的研究"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时 间: 1946-1952 工作单位: 北京大学生物系 职 务: 助教 时 间: 1952- 工作单位: 协和医院病理科 职 务: 助教;教授 著作或论文名称: 实用神经病理学 著作或论文名称: 200例脑血管意外尸检材料的分析 著作或论文名称: 垂体腺瘤150例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分析 著作或论文名称: 颅内肿瘤1344例的病理分析 ------------------------------------------------------------------------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的前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PUMC)病理系,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最早的学系之一。尸检及外检工作在1916年已开始(现有档案资料证 实)。八十多年来为我国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著名的病理学家,如胡正详、白希清、刘永、杨简、李铭新、王蘅文等,都出自北京协和医院,或曾在协和工作。 为我国病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现有工作人员44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7名,副研究员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8名,主管技师7 名,技师6名及技士1名,其他工作人员4名。 刘彤华院士是全国著名病理学家,是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医院及医科院名医。陈杰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主任委员。病理科于2003年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多年来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多项工作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自建院以来,病理病例总数近70万例,近年来每年都以 10-15%的速度增加,今年将超过35000例。随着手术的增加及临床手术医生手术中对快速诊断的需要,术中冰冻明显增加,每年达2500多例。免疫组 织化学染色是目前该科常规外检普遍应用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技术,可以做上百种抗体的染色检查,每年染色片能达到40000余张,并且在持续增加。今年以来, 应用先进的细胞学技术开展了包括宫颈及非妇科脱落细胞检查,目前已完成近万例的检查。该科应用分子遗传学技术开展了CGH,FISH,LOH等技术,开展了软组织肿瘤、内分泌肿瘤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因重排技术的开展为淋巴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更可靠的证据。由于我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及全国疑难重症 诊治中心,除少数常见病外,每年有很多疑难病理会诊。会诊总数已达34000例。为全国许多患者明确了诊断,并得到及时的治疗。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始终坚持以医疗质量为中心,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常规病理门诊小标本规定 3-4个工作日,大标本5-7工作日发报告,对特殊及疑难诊断病例发延迟报告通知书,及时通知临床医生。 70年代末,在刘彤华教授的领导下,病理科在人癌的生长因子、癌基因表达及突变等分子病理学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在消化、内分泌、呼吸、 妇科肿瘤、神经系统疾病及肿瘤等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病理科的研究工作曾多次获得医科院、卫生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尤其是有关胰腺癌的研究工作曾于 1985、1993年两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臧旭教授参加的垂体瘤的研究工作于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全科近年来发表400余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近三年发表70多篇论文。获得多项科研基金的资助,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教委、卫生部基 金、院内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近三年共获得100多万的基金资助。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编及参加多部医学专著的编写工作。如刘彤华教授主编的《诊断病理学》等。陈杰教授主编的全国统编长学制《病理学》教材等。 作为协和医大的病理教研室,每年担负医大八年制本科生的病理学教学及协和医大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及硕士生的病理教学工作。在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 改革,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建有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网站(www.pathology.com.cn),开通了网上教学,申请国家精品课程已通过 北京市评审并上报教育部。教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有明亮宽敞、标本齐全的病理标本博物馆;病理实验室条件完全可以满足同时130位学生的实习。今年斥资 100万建立的数码互动教室,大大提高了学生实习的效果,为学生提供病理实习的良好条件和技术平台。同时还担负业大的病理课程。作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培养单 位,自1978年以来已培养博士生 20名,硕士生 35名,毕业后分布全世界,有的已取得了很高成就,并协助其他科室培养几十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近百名进修医师遍布全国各地,其中很多已成为全国的 病理业务骨干。今年,该科与中华医学会病理杂志社举办全国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学员近100人,学员大多是市一级以上大医院病理科主任或业务骨干,通过 短期培训诊断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近年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病理科有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全国病理诊断中心,制定了10年长远规划,人材梯队建设已初见雏形,困扰多年的人才断档局面有了 一定的改善,病理取材室经过改造环境及通风得到很大的改善。几百万元大型设备的添置使得病理制片质量及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大促进病理制片标准化。病 理科已实现从接收标本开始到病理报告发出全过程计算机管理,全部实现高质量的图文病理报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欢迎。 随着医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病理科的服务必将质量更高、更全面,必将为协和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http://dpt18430.d.yynet.cn/) ------------------------------------------------------------------------ 百度和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a28750100bu0n.html 二十八、三年研究生时之轶事 1963年我考入北京医学院组织学研究生。入学后被分配住在52楼二楼(研究生和留学生宿舍楼),同室共三人,有两位二、三年级即将毕业的研究生。一位是 人体解剖学臧玉洤教授之研究生。这年他的论文答辩未通过。原因据说是他做的是一种神经细胞的变化,在答辩时,被病理学教授林振刚教授认为是病理变化,因而 未通过。北医有规定,论文答辩通不过者再补做一年,如仍未通过则以“肄业”办理,毕业分配不能分到高等院校去任教。这位同室的研究生是北京人,性格内向, 不善言词,不愿再延长,后被分配到湖南卫校作教员去了。据后来有人讲,其中既有人事关系,也有技术问题。临走时我送一程,颇有悲怆之感。另一位研究生叫王 章,他是公共卫生系工业卫生学王士杰教授的研究生,他做的论文题目是实验毒理方面的,结果未有结果,后延长一年,仍未成功,便被分配到甘肃省防疫站,以后 又作了临床职业病大夫。这两件事对我的印象颇深。我接受他俩的经验,做课题一是一定按导师原有的研究方向和大致相同的成熟方法,硕士生的课题不可太好高骛 远。二是与本课题相关的专业,一定要事先多方请教,不可只了解其一,不知其他。三是与导师请教后,如觉两年不能完成时,要尽快换新的比较有把握的课题,切 不可勉强,因为时间有限。这一经验对我后来作导师时,在八个研究生中,有两位(朱、张二人)都是改换题目才做了结果答辩毕业的。 另一件值得回忆的事。1965年,朝鲜向世界宣布,一位教授专门研究汉医的经络问题,他发现在兔的皮下找到一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命名为“奉汉小体”。是世 界科学界从未看到的,此事在国内报刊上也加以介绍了。这件事不仅从事组织学科工作者非常关注,对卫生部和主要的部门,中国的学者们从来没有找到过这种组织 和结构。当时的卫生部长钱信忠和有关专家研究准备派一个学习小组进行秘密访问朝鲜,经过一段联系和准备,决定派北医组织学李肇特教授,我的导师带领国内几 位专家赴朝学习。据说领导上要求去学习时,多看研究,但不要多发言,不要发问,有问题回国后再议论。据报载和学习组回来的人说,在显微镜下看见如小粒大小 的一个结构,其内似有微小管状结构。李教授等学习完回国时,朝方专学家还赠送给他们两个带有小体的标本。李教授带回教研究便邀请国内几位权威专家。记得好 像有吉林长春医学院的鲍槛清教授、协和的张作干教授等人。在大家共同研究下,由技术室杨振欧老师亲自固定作各种方式的切片。结果没有看到这种特别的“奉汉 小体”。大家当时是保密的,这一结果是一年以后才谨慎地透露出来的。以后便不了了之。后来传闻朝鲜的这位专家有虚报之嫌。这件事给我们的教训是很大的。须 知光学显微镜发明几百年了,各种技术方法均已报告过,采用这种原初的方法,不可能再发现新的结构。对于所谓“丰汉小体”的结构,虽然以后无人问津,但我个 人觉得朝鲜金某教授很可能观察到一些固定的结构,只是辩认错误或张冠李戴了。那时我有些粗判断,很可能是动物皮肤深层看到一些神经末梢的特殊结构,如不典 型的环层小体(管压觉的)、位置发生改变的触觉小体(管触觉的)、或是克氏小体、毛细血管球、小动静脉吻合结构等,很有可能把这些误当成新发现的结构,这 说明观察者还是经验不够所致。为什么这么认为呢?我有一佐证。例如当年苏联有位女细胞学家叫勒伯辛斯卡娅,她居然把显微镜下的脂滴小球当成新形成的细胞, 因此便得出结论,细胞可以不必来自细胞。这学说曾经轰动世界。国内有学者有不同看法。医科院薛社普教授曾亲自作实验否定了这个结论。(有论文发表)。 还另有一件轶事,特记之。即在1964年左右,我前述同宿舍的那位 解剖学臧玉洤教授 的研究生,(姓名忘了)北京人。因为课题的结果有误,被当时病理学教授 林振纲给否定了,因而没有毕业。此事据说让臧玉洤非常气恼,也许为此事,一病不起,不久便辞世了。臧是著名神经学家,早年在国外多年从事心理精神研究,他 死前曾嘱家人给他立一块碑,上书“中国解剖学家臧玉洤”之墓。并且写了一份遗嘱,监护人为清华大学校长刘仙洲教授,还有我的导师李肇特教授,还另有一人, 共三人,遗嘱交给他家人,他的儿子 臧旭教授 。 臧旭是协和教授,也是很有名的病理学家。号称协和病理学四大台柱,即胡正祥、刘永和臧旭。 应该说这份遗嘱是很有份量的。臧玉洤死后不久,北医领导很重视准 备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在校党委书记彭瑞骢同志的主持下,将几位遗嘱的监护人和减旭请来在解剖教研室公开拆封,宣读遗嘱内容。据知情者后来追述,其内容大致 有几条:一是对学校当年对他“拔白旗”(反右后对部分知识分子批判后的帽子),表示不同意;二是土葬,不火葬,也不解剖,要一块墓地,立一块石碑“中国解 剖学家之墓”;三是教研室里存放的书藉优先价让北医图书馆,对神经切片和科研卡片赠教研室等。学校领导和几位监护人便都陷入尴尬境地。以后的事情便发生 了。决定取消学校追悼会,改为家中进行。图书馆不收他的书,教研室也不要他的标本和卡片。不过学校还是设法给搞了一块土葬地,立了一块碑。全体教研室的同 志在碑前留影以纪念之。此事就这样结束了。不幸的是到文化大革命时,教研室的同志将此事揭发出来,对教研室几位领导和党员提出批判,认为对这样的教授太过 分了。 然而在几个月后的冬天,组织胚胎学马文昭教授也不幸患肺癌病故。由于马是科学院学部委员(现在称院士),学校决定登报发帖在西城区殡仪馆举行隆重的追悼 会,各级领导和各地亲朋好友都来追悼送葬。马文昭之葬礼与臧玉洤形成了显明的对比。顺便记一笔,在追悼会的那天,组织胚胎教研组全力以赴接待,我和王声远 老师负责给来宾书写花圈的条带。正在接待中,忽进来一位老者。身着水獭领大衣,头戴皮帽,年龄约八十岁左右,操一口河北话,说“我是马文昭的老同学,专程 来追悼”,我们写条带时请问他姓名,他说我叫“翁文灏”,我以惊奇的眼光看王声远,小声说这人是否是国民党“总理”(政务院),王也说可能,便追问了一 下,果然是翁文灏。因年迈特关照之,然后走了,据知翁一直在香港未去台湾。 马文昭教授是国内最著名年资最老的组织学家,河北人,早年在协和作组织学教授,后去美国留学,曾在山西某教会医院做过临床大夫。30年代发表过一系列关于 细胞内高尔基氏器(一种参与细胞代谢的结构)的研究,遂采用大豆卵磷脂喂养动物,可表现增强高尔基器的作用。以后又用大豆卵磷脂进行抗衰老和消除鸦片毒瘾 的研究,全文发表于30年代在国内、外杂志上,应该说这是国际上研究此类课题最早、最杰出的专家教授。解放后,党和政府给他创立了专门的研究室,配备了得 力的助手房世源、王声远,还有两位技术员和两位饲养动物的工友同志。马教授在那么早的时代就能将基础理论与临床的医学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学以致用的先河, 拿现在的话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为人类健康直接服务。 在北医还有一段事值得回忆。1965年夏,毛主席游长江的事情,毛主席还号召要到大江大河里去游泳。这可能是预示要在大风大浪里锻炼啊!于是各个媒体大量 报道。这年夏天全国掀起一场到江、河、湖、海去游泳。此风吹到北京和北医,于是北医便组织了一次颐和园昆明湖大游泳活动。凡会游泳的师生,均可报名,一时 间报名者约有数百人。到游泳的那天,昆明湖上旌旗招展,游泳的路线是从湖北岸的排云殿直到南岸的龙王庙,距离约400米,泳道的两旁有10多只小船,船上 有救护人员。当时我也报名参加。于是一声令下,数百个游泳健儿便向龙王庙附近游去。船上的人不断喊着加油!小心!当我游到龙王庙时,有人宣布,如有精力继 续游的人,可以返回排云殿。我觉得还可以,便又游了回去。来回大约一千多米,没有发生意外。回校后,各教研室便组织大家在学校游泳池中学游泳。我因为会游 泳,被推作“教炼”,午饭时被同志们拉着去教游泳,我便带上泳衣去游泳池。这里没有存衣柜,游泳的人只要把衣物装入袋中挂在一处即可。一两个小时后,我发 现我的衣物全不见了,只留下一双鞋。重要的是我的衣兜内装有一只手表。是瑞士Titenus牌。我便急着喊叫半天,无人理会。于是我便赤身跑步回到52楼 宿舍。立刻向保卫处备案,说明情况。我把表的牌子、特征画了一张详图。表上是罗马字,在四点钟处有一道裂缝。此表是用了近10年的一只旧表,还是我爱人刚 毕业时买的,我来京时让我带的。没有想到第三天,保卫处的一位同志,好像是山东口音,他说你的表找到了,在珠市口一个寄卖行里,赶快跟我走。于是我借了一 辆自行车,随着他的车从学院路骑到前门大街以南,真是一边高兴,一边感激这位同志。直到这家商铺打开柜台拿出一只手表一看,牌子、特征、裂缝完全一致,但 我一看无论如何不是我的那一只,只好灰心返回,那位同志还说不着急,我们再想别的办法。然而以后再无消息了。谁知道经过若干年后,我去天津办事,拜访了在 天津外贸公司工作的我爱人的老同学王师瑾,到她家做客,谈起我在北医丢表的事,她的爱人惊奇的说,北医保卫处的那个人就是我的老战友,我们是一块转业的。 真是无奇不有。事后我回校还告诉了那位同志。谢谢啊!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好同志。 二十九、亲历北医的文化大革命 1966年6月,正当我在北京医学院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研究生科研课题结束,论文和综述均已完成,即将论文答辩之际,一场既突然又不突然的“文化大革命”风 潮开始了。说其不突然,是在年前开始的“四清”,已经对基层领导冲击了一次,在北京是邓拓和彭真领导的。在天津王光美同志在一个小村庄搞的“社教”典型推 广全国。在北京市委主办的报纸上发表“燕山夜话”,已经有很多年了。上述这些后来知道都是文革的前奏。说其突然,在北京大学搞社教时,突然贴出聂元梓一张 大字报向原党委直接发难。后来被毛泽东主席肯定了说这是第一张革命的大字报。既是第一张,就有第二张,和后来铺天盖地的大字报,点燃了文革的序幕。从北京 大学发起的“大字报、大辩论”之风潮逐浙影响到北京各高校,当传到北京钢铁学院时,突然有一天,在北医大饭厅的前边,来了一批钢院的学生,说是“煽风点 火”的,是串联让北医的学生们赶快起来给党委提意见。就在这个地方,一群钢铁学院的学生站在桌子上大喊“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地富反坏右及 走资派的子女一律称为“狗崽子”。这是多么惊人的口号。一时间听的群众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在场的远处,听他们演说,因为我住的52楼距饭厅很近,突然的 吵声引我好奇。奇怪的是我们北医生理教研室一位出身“不好”(指家庭成分)的助教叫汤健,他居然也站在高处响应并赞成这句口号。在此加一句,汤健在运动中 期也被造反派斗争,甚至逼的跳楼自杀未遂。所谓出身好的同学们便凝聚起来,而所谓出身不好的学生们开始沉黙静观。火越烧越旺,先是向党委、党委成员、党和 行政干部以及以后延续到党员,做为学生最直接的领导便是管理学生的政治辅导员,接着就是党的主要领导,包括彭瑞骢等。一夜之间这些人成了罪犯,于是开始在 大操场,把这些同志由两人架着围绕操场奔跑游斗,周围的人高喊“打倒走资派”、“踢开党委闹革命”等口号。这些口号也是从别的院校传过来的。作为普通党 员,不知道如何应对,据说党委的领导也不知所措。不久北京市向高等学校派驻工作组,工作组的任务是将这种局势尽量稳定下来,不要再搞这种过火的行动。但事 态不但未平息,反而更严重。我记得来北医的工作组组长是卫生部的干部陈海峰(上海人)。因为北京医学院当时党的系统是归北京市委领导,而学校行政和业务关 系却是归卫生部直属的单位。工作组的成员有市委的,也有卫生部的。工作组虽然有市委的支持,但终究未能控制局面。后来有说法,说工作组是刘少奇主持中央工 作时采取的是一种“灭火队”的作用。当时据说毛主席到外地视察,不在北京。接着高等院校的这股“造反风”影响到中学校,先是清华附中,小将开始造反,曾得 到毛主席的夸奖,接着全市中学生先后成立了造反派的组织,后来有人称他们为“红卫兵第一司令部”,这些年轻人中据说有几位中央领导的子女,后来又发展到师 大附中,这里有刘少奇的女儿。中学生的造反越煽越大,竟然出现了所谓“联合行动”组织,简称“联动”这个组织的行动便在北京首都开始了“打、砸、抢、”活 动。他们的斗争对象,似乎是一切所谓地、富、反、坏、右,再加上现在的走资派。在街道和胡同机关的配合下,对这些对象突然破门而入,对主人连吓带用皮带乱 打,结果对一些金银财宝和古董字画以及一切可抢的东西一律拿走。经常我们在大街上走,就看见一排骑着摩托车的红卫兵穿着不知哪里弄来的黄军装,腰间扎着皮 带,胳膊上臂或前臂带着很宽的红砸,约有一尺宽,上写红卫兵。这些日子北京医学院有些教授和老师们住在城里,不时的传来消息说他(她)们家被抄了,老太太 被毒打了……等。果然不久,就在北医图书馆和后面楼之间的马路上,搞了一次打、砸、抢的物件展览,有一个两尺高的坛子里装满锈斑的银元,有抄来的各种被认 为是“四旧”的东西,如旧书报、旧字画、古董、摩托车等。最使人惊讶的是把学校微生物一位老的女教师某人家中抄来几箱各种手绢,据说她有这种爱好。什么是 “四旧”,已经没有标准,看来只要是“联动”们想要的都是。一年以后,我参观了在北京西部一座干部子弟中学生搞的一次“联动”罪行展览,院内摆满上千辆的 摩托车,室内有留声机、美女画片、有枪支、有糜烂生活的陈设等等。足以说明他们的所作所为。这种“打、砸、抢”的风气很快被中央文革否定而制止了。这时 候,各高校的师生形成了对立的两派,一派是以踢倒党委闹革命的一派,其成员大多是无党派的非党团员为主,也有部分党、团员支持他们的,后来被称为“造反 派”,各学校的造反派逐渐联合起来,以北京地质学院造反派为领头,以后叫成为“地派”,其实就在医学院的对门。另一派即各学校对原党委及学校各级领导和老 师采取温和的态度,被称为“保守派”,此派以北京航空学院为主,该院内出身好的人数较多,以后被称为“天派”。到这时,北京各学校天派与地派界限明显,斗 争更深入更激烈。对方都声称“保卫毛主席”!“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保卫中央文革”!。此时两派都想掌握运动的主导权,都想把对方推向反对文化大革命 的一边。其实这个名衔是后来加给他们的。这时所谓保守派联合起来,组成所谓“红卫兵第二司令部”。而造反派也联合起来,组成所谓的“红卫兵第三司令部”, 简称“三司”。“三司”的学生领袖就落到清华蒯大富头上了,因为清华大学蒯大富是在1967年4月14日一夜之间从原来的造反派中杀出来所谓八千子弟兵, 成立了4.14兵团,所以成了三司的头头。而北京医学院原来的造反派称为“八一八联总”,(八一八是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正式接见红卫兵的一天), 后又杀出一个“八一八总部”,后者联合加入“三司”。至此,两个八一八,占红卫兵和群众的70%至80%,另外还有一派叫“红旗战斗队”。它虽然人少,但 与卫生部内部造反派“红旗”有联系。当初在卫生部门前静坐并积极参加“火烧老爷卫生部”的活动而出风头,其头头之一竟然是我们这一届研究生的同学。她虽然 人到中年,仍然干劲十足,讲演号召,居然也是北医的一位“女杰”。没想到,当时火烧老爷卫生部时,矛头直对钱信忠部长和张凯副部长。这里后补几句,在运动 后期,钱信忠也没有打倒,仍当部长。后来孙毕业回到协和,当1977年开放第一批保送出国进修时,她申请去美国,结果未被批准,据卫部一位管出国的同志 说,可能就是因为她参加打倒钱信忠的事未批准。第二年放宽后还是出国去了,回国后成为全国产前诊断的首席专家。 在北医文化大革命运动中,一开始我在组胚教研组,最早参加造反派的老师是孙品伟和张兰芬。孙当时给我贴大字报,要我站出来与教研组的保守派分开,让我揭发 当初给我的上课的党委书记杨纯的言论。我认为没有错误的言论,没法揭发。加上我是研究生算是外来户,对党委和学校了解不多,加上不久中央文革宣布造反派是 正确的,保守派的路线是不正确的,于是我便参加了教研组的造反派,即站在孙品伟、张兰芬一组方面,教研组其他人包括李肇特教授虽同情造反派,但没有明显站 在哪一边。这样自然归属于“八一八总部”一派,头头是唐家槐(江苏人)和胡人姣(山东人),无形中便归到高校的地派一方。这种“派性”观,在当时是很影响 每个人的,中间派则多是政治不敏感或有特殊看法的人。 正当两派斗争最激烈时,中央文革表态造反派的方向是正确的,保守派的活动是错误的。这个巨大的声音引起红卫兵巨大震动。因此高校的所谓保守派在学校内有些 灰心丧气,便纷纷到外地去闹革命了。此时中央文革陈伯达传话说要鼓励大家大串连,到外地支持全国各地的造反派,例如湖北的“百万雄师”、长沙的“湘江风 雷”、上海后来的王洪文一派等。说也奇怪,原来在本学校是保守派的,到外地后就变成造反派了。这是因为本来都是保卫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没有本质的差别,二 来在学校两派斗争中造反派似乎借着中央文革的支持不允许或不欢迎别人站过来当造反派。一时间各高校内“保守派”不少人都去外地了,只剩下造反派,于是干脆 也都大串连去外地,故而从1967年9月10日,全国范围掀起一场红卫兵大串连,全国各大城市和农村大、中学生甚至连高年级的小学生也行动起来。红卫兵所 到处,吃饭不要钱,不要粮票,坐汽车、火车不要票,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一人走也可,拉帮结队也可,绝大多数人是去全国大串连闹革命,参观革命圣地以徒步锻 炼,但是也有少数借机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三十、我参加文革大串连 中央文革指示革命的红卫兵可以进行“大串连”。这是一个专有名词,是指北京的红卫兵可以到全国各地,与当地的革命造反派结合在一起,向党内走资本主义的当 权派进行斗争。说具体些,就是革命派夺了权,而且得到中央的肯定,这样全国还不照样夺权吗。于是大串连的实质是红卫兵帮助当地夺权,然后组织新的革命委员 会(革委会),掌管新的政权。 我当年作研究生即将毕业,年龄已35岁了,虽然年纪大,但因为是研究生,仍作为学生,只要有学生证,沿途可以吃住乘车船一律免费。我开始参加大串连,不是 去夺权,而是乘此机会看看全国的革命形势,以及各地的风光。我从北京出发,先乘火车到兰州,带好钱和粮票,背上大包行李,第一站到成都,天气渐黑,火车站 前一字排开有近100个办理手续的服务台,首先验证学生证,只要有学生证,没钱可以借钱只要说个适当的数即可。没有粮票可借,但要登记,然后分配你到那里 住宿。旁边有一辆汽车,喊到走啊去某地住宿,我便爬上去看见红卫兵谁也没带行李,招待所备好铺盖,不交钱和粮票可以吃饭。第二天我从邮局把笨重的行李发回 兰州家中,这一天我随意乘公交车在成都到处转了一下,打听到去四川大邑县刘文彩的私宅的集合地。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便到体育场,那里有数十辆大卡车,任 你坐,我便任坐一辆几小时后到达大邑县城郊的刘文彩的宅邸。刘文彩何许人也?他是有名的国民党西康省主席(此省解放后合并入四川省),刘文辉的胞弟,刘文 辉解放时起义投诚成为有功的政协成员。而他弟弟却是当地最大的恶霸、大地主、土豪劣绅。据说他的土地占半个大邑县。参观他的庄园是让大家看看中国的大地主 是怎样剥削劳动人民,怎样骄奢滛侈的。在约有数百亩大的庄园,黑漆大门第一道院的堂屋左右对称,左边是中国传统式的桌椅条几,条幅字画、古玩毯瓶一派宫廷 味。而右边一室为现代派,沙发书架,油画像片,一派洋气,妻妾住房一派阔气自不待言。后院屋前突见一颗大树,据说此树主人是这里的佃户,他家紧邻刘宅,祖 上种植此树,以后连房带树一股脑收进入刘宅,本人也成为雇工。刘宅周围院落就是这样扩大再扩大的。最后院就是典型的地主收租的院落,周围一圈先是收米、小 斗收大斗出,有刘家专用的斗,接着有吹风木车斗,吹糠去土。有后来雕塑逼租抢粮的塑像。再往后有地下水牢,牢内有水,凡缴不上租者即送水牢处罚,直到交 够。这位刘文彩不仅是地主,而且还是当地军阀。杀人行凶、抢占民女,无恶不作。解放前夕,自觉有罪,私逃成都自尽身亡。 次日回到成都,后乘火车到贵阳,因火车太拥挤,连火车头上都爬满了人,火车不得不暂停调整。红卫兵们也都下车来,暂时各打主意。突然看见一大堆红卫兵围着 两个穿蓝坎肩的学生,坎肩上印有“延安”二字,许多红卫兵围成一圈群起而攻之,指责他二人不是革命的红卫兵,是坏蛋。原因是凡到过革命圣地延安的红卫兵, 因北方天冷,延安人民为红卫兵们缝制了许多防寒坎肩,到延安时借给穿着,一旦离延安就必须脱下来为别人用。这二人竟然穿出来到贵阳,他们群起而攻之。从这 里看出大家是多么自觉地维护革命纪律,在大串联中,大多数红卫兵还是有起码觉悟的。后来有火车要去广西南宁,我便爬上车南行了。次日到达祖国的边陲省会南 宁,下了车被安排住在广西医学院教学大楼三楼的一座大教室安排好地铺上,我睡在靠近窗户处,一棵巨大的八角茴香树枝竟伸近教室,我才恍然知道我们平常烹调 用的八角是长在这么高大的树上,听说全国的八角几乎都出自广西。我睡的旁边分配来了一位小学生,他是山东济南某小学高年级学生,大约14岁左右,竟然只身 来到广西这么远的地方。说起我们是老乡,用山东话交流更亲切,这个孩子恐怕是串连中最年幼的,而我相反恐怕在红卫兵学生中是最年长的。我建议他尽快从南宁 乘火车回山东吧,天冷了,可别远走啦,他答应等车。就在这两天中,我忽然感冒发烧,不想动弹,又饿又渴,真多亏这位热心懂事的小老乡,送水送饭。没有胃 口,很想吃点咸菜,他答应我出去买些,我给了他钱,让他出去买,很长时间才回来,拿着几块苦瓜泡菜,说这里人不吃咸菜,真难为他跑了许多路。南宁是个死胡 同,回北京只有排队等火车。我便改乘汽车想经湛江去广州。次日到达湛江,这是我没有计划,也没有印象的一个南方城市,下车看看也不妨。我步行走到海滨集市 上,宛若来到异国他乡,周围的房舍,似有印尼的风光。想买水果,摊主用很长的刀削好皮插着给你吃,这在内地却不曾见过。(不过近年来在北京用刀削菠萝者有 之)。海滨停泊着渔民打来的各色鱼交给岸上鱼摊贩。奇怪的船主卖几只猫给摊主,询问之,方知这里饭店有猫肉一道菜,是否就是人们常说的“龙虎斗”的名菜。 龙是蛇肉,虎是猫肉。船主们所以养猫是因为在海上多吃鱼,而剩下的鱼骨鱼下料正好喂猫,结果猫长的又肥又胖。此现象在山东海滨却未见过。可能山东人不吃猫 肉吧!另外还看见集市上多处有杀蛇剥皮称斤卖给买蛇肉者。卖蛇人常是将捕来的无数只蛇装在一个大扁框内,上有一小窗口,卖蛇人可顺手进去捉一只蛇出来,全 然不怕被咬伤,然后将蛇头夹在赤脚的大趾和二趾之间,然后用嘴里衔着的小刀划开一个小口,用两手摸出胆囊的地方,用手挤出绿色的小胆囊,放在一个盛着酒的 小碗里,原来这就是蛇胆酒的最初的制作过程,将头钩挂在一处墙壁上,左手抓住尾部,右手用一快刀从头部直到尾部纵身划开长口,然后将蛇皮由上而下剥到底, 再将体内其他脏器一律刮下来,都甩在地下边,以便另行处理。这里我仔细的观看了一天,许多事情对我这个北方人来说真是大开眼界。说这话是1966年冬天, 在那个半封闭的社会里,能出门看到异地风光已经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从湛江去广州没有火车,只能乘汽车了,乘汽车自然免费,只需坐上就走。记得那天开车时天还没有全亮,因为到广州得行整整一天晚上八、九点才能到。汽车要经 过海上轮渡,这是海湾伸入内地较深之故,这一点是后来我看地图才知道的。汽车沿海岸而行,经过阳江县城,颇热闹,下车观光一番,值得回忆的是北医组胚教研 组主任就是阳江人。因为对她有一段历史审查,涉及阳江的事,此事将在以后另述。阳江生产日用小刀出名,特购置一把,以资纪念。果然天黑才经江门到达广州。 被分配到珠江南岸一家农机招待所住下。从这里乘船可横渡到江北岸,也可乘公交车进市内。也可以沿江东行经过广东美术学院,院内正进行批判岭南大画家的“黑 画”,遂进去参看。突见一幅大画面,约有3米长,2米宽,画的是海上狂风恶浪,由于是黑墨画,鲜得灰暗,在正中的浪尖上,飘着一小片红叶。展出者标示为黑 画大毒草,影射现实生活。此画当时似乎觉得有些喻意,但也说不清疑在何处。也不知作者是谁,直到以后回京后才知此人即广东美术学院院长,是国内国画大师。 沿江继续东行,即到有名的中山大学。校园很大,风景优美,这里出过许多有名的大师,如古文字学家商承祚,现代文学家鲁迅。不过那时中山大学还在市内中山纪 念堂附近。这时的中山大学医学院早已分离出去,地址建在市内中山二路。有一天我在市内散步,路过新华书店,偶见北医三年级学生刘鸿章,(他与我有一段交 情,容后再述),他住在中山医学院大礼堂后台地板上,说条件可以,我便随他住下。在广州等了一周,因为中央文革下指示,到12月1日止,全国红卫兵大串连 结束,大家都必须在此日以前返回自己的学校,可已经余日不多,广州火车拥挤,排不上号,只得耐心等待。利用这几天我参观了中山二路上的“广州农民讲习 所”,这是大革命前毛泽东等同志在这里创办的。校舍简陋,有教室、宿舍和办公的地方,从这里培养了许多农民出身的党的干部,如王首道等。王以后还担任过我 们中国优生科学协会的名誉会长哩,因他晚年对计划生育工作比较关心。此外,我还乘车到黄浦港参观大型货轮的装缷过程,那次正好是运来加拿大的小麦,轮船缷 货采用所谓现代化作业,用大吊车的抓斗把散乱在舱内的麦子抓上来,沿着一条半封闭的运送槽,滴里搭拉的直接送入粮库内。不知现在进步到何种程度了,但那时 还觉得挺现代化哩。从码头出来前行,即见不太远的对岸,有一大片建筑,大门口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原来这里就是孙中山先生创建的陆军军官学校, 当时正值国共合作时期,共产党的廖仲凯、周恩来,与国民党的蒋介石等共同组建,并且培养了两党的骨干。可惜没有机会过江去参观校内情况。 按车票时间我便乘火车北上,经过韶关后,天气突然变冷了,当火车行至湖南株州时,因为火车特拥挤,不得不在车站暂停进行调整。恰在此时,在站台的另一侧来 了一趟从贵阳去上海的车,我突然想欲其在此等待,不如先去上海再说。于是我和同行认识的大连师范学院的几位学生,不约而同的拥上这趟车。火车经九江到达杭 州时,这几位大连同学拉我一同下车,打算游览杭州西湖,我便随他们进了杭州站。我突然觉得不行,没有时间了,我又返回上车,站口的同志拦不住我的奔跑,我 刚上车即开动了。杭州我在1959年已游览过了,所以不去也罢。 火车到上海,在接待站就见到北医八一八的红卫兵,一见如故,他们介绍我住上海第二医学院,正好那里有我研究生的师弟王一飞,也许能见面叙叙。没想到我到上 海二医院后,遇到两件事让我为难,一是北医两个对立的八一八红卫兵驻点,我去哪个点呢?二是去组胚,王一飞被统管在大楼里扫厕所。经短时间的考虑,我首先 想到王一飞为什么到现还扫厕所,如果是“黑五类”应该是自我解放了。这一过程比北京晚了几个月。为了能把老同学解放出不来,也为了我是八一八总部的人,那 里只要说唐家槐和胡人姣,那就是同一派人的人,就会格外关照。于是我把王一飞情况向他们介绍,他还是我们北医的研究生,因为该校的保守派掌权时,把他硬是 提前通知回校受审查。真是黑手太长了。我建议王一飞到我们八一八总部来参加闹革命活动。经他们同意后,我便上楼找见王一飞说明各种形势和学校的情况,他同 意“自己解放自己”,(这是文革初期的一种自救方式),便到总部处来,他(她)们对王很亲切,于是王便参加了应该有的革命权利。为此,王一飞还表示感激 我,请我跑到徐家汇街角的一家饭馆吃了一顿。以后王也再没有回北医。直到若干年后,才听说王一飞当了上海第二医学院的院长,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生殖医学专 家,因为他搞组胚,在精子活动方面做出有价值的成果,而且是国内第一个倡导“男科学”(antriatry)的人,又主编了全国性学术期刊《生殖与健 康》,不久后还被卫生部聘任联合国WHO驻日内瓦的中国官员。数年后回国。以后只在1973年全国优生优育协会成立大会上,请他演讲后,我们才见过一面。 旧事免提,自然心照不宣。 离开上海时已经到12月1日了。遂匆匆返京,火车到达天津,我又赶快下车去岳阳路探望了我的舅父高鲁民,他是“老八路”,也参加了血研所的文革活动。当天换车返回北京。 三十一、被派去长沙“闹革命“ 1967年秋天,全国“大串连”停止不久。全国各地两派的群众相斗越来越激烈,尤其湖北的“百万雄师”和湖南的“湘江风雷”,这些组织动辄数万人,对立面 斗争水火不容,经常闹到南北铁路干线(粤汉线和京汉线)因故停运,造成很大损失。这件事反映到周总理那里,通过传达,据说中央决定派北京医学院的革命组织 造反派,组成专门小分队,到湖南长沙火车站,帮助那里的造反派,保证火车正常通行。此行恰巧还有另一项任务。原来在湖南长沙精神病院有一个“病人”,(名 字暂忘)声称自己不是精神病,是受迫害打击送入院的。这个人口口声声说他很早以前就知道刘少奇是个反毛主席的大坏蛋,能说出刘少奇很多的罪行。在当时精神 病院内也有造反派,便纵容他出院,以受迫害的革命者到处讲演。后来介绍到北京来,在首都各大学校和机关讲演,揭发刘少奇。有一次也请来北医大礼堂讲演,我 当时也听了他的讲演,我觉得讲话有些不合逻辑,不像正常人,但也不敢随便表示。这件事也促使中央决定对此人是不是有精神病,应做个调查。因此,就借这次去 长沙维持路况小分队之际,同时组成这位“精神病”调查组。这两项革命任务就落在这个小分队两个小组的肩上。领队的队长是解剖教研室的一位戴正国老师,广东 人,只知他爱人是搞体育的。我当时被分配在调查此病人小组,同组的还有微生物教研室的龙振洲老师,大家管他亲切的叫大龙,组织胚胎教研室的石爱荣老师,还 有病理的一位老师。这个小组约有7至8个人。去长沙车站小分队约有20多人,主要是北医卫生系六年级学生。他(她)们即将毕业。到达长沙后,车站人山人 海,等车离开的人很多。学生分队与车站领导接洽后,开始进行火车疏导工作。而我们以教师为主的数人,便去湖南精神病院进行调查。该院位于长沙市郊区东南方 向。约10多公里。我们到该院后,首先在医院同志们的帮助下,查看了病人住院记录。此档案一般人是不许看的,因为我们是北京派来的,才可以看。据住院各项 记录看,此人诊断是“精神分裂症”。 当我们结束返回长沙市内时,忽然传来不幸的消息,我们学校一位女同学(姓名不记得了)突患“急性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因中毒休克医治无效,突然在医 院病故。她是广州人,是个非常活泼漂亮的女同学,今年六年级即将毕业,临来火车上我们大家还说说笑笑,现在竟然牺牲在来长沙“闹革命”的地方。小队的领导 立刻设法通知她在广州的母亲,结果当天便赶来,大家陷入无限悲痛之中。为此在这里为她还开了一个追悼会。我记得由我编写一幅挽联“长沙站旁显英姿,岳麓山 下埋忠魂”。 在长沙,我们亲眼看见大街上两派相斗的痕迹,好像是一座宾馆都受了伤。我们跨过湘江,瞻仰了毛主席在爱晚亭论诗处。“曾记否……恰同学少年,……鹰击长 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同时也参观了当年毛主席读书和工作的湖南第一师范和附属小学。小学校内几个醒目的大字“先估做学生,后做老师”。发人深 思,引无限遐想。在长沙完成任务后返回了北京。 事有奏巧,几年后,这位领队的戴老师和石爱荣老师夫妇在北医党委王天民同志的带领下,率数十位医学院老师和医务工作者,支援大西北,来到了我们甘肃省平凉 地区安口镇,在那里建立起一个医院。而戴老师分配在平凉卫校任解剖老师。石爱荣老师夫妇先分配到静宁县医院,后调兰州医学院。又过几年后,这些北京来的同 志大多数先后也回到了北京。 三十二、北医组胚教研室的几位老师 马文昭教授是我国最早的组织学(Histology)创始人之一。上世纪二十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并赴美留学,后在协和任组织学教学多年,后转北京大学医 学院任教。中间曾当过基层临床医生,对病家疾苦有所关切。三十年代在组织学和细胞学上有独到的思维和建树,他深入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结构称高尔基器 (Golgi organ),了现这种结构对生命活动极为 而主要,在还没有电子显微镜和条件下,采用镀银等的方法发现服用粗豆卵磷脂可以促进高氏跑龙套的发良和增强活动,从而达到强身保健作用,以后还应用与鸦片 烟隐者的禁烟作用,这在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是关心社会上最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手段。建国后,马文昭教授被推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仍在教学的同时继续进行此 项研究工作。学校给他配备了助手,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室,还请了两位工人师傅饲养大小动物充作实验研究。采用大豆(黄豆)配制的粗豆卵磷脂,像黄油样,口味 香甜,凡来参观学习者,必先让他们口尝一下。取得了很主要的效果。1964年因积劳成疫,患肺癌不治病故。我深深的孝佩与怀念这位世纪老教授。 李肇特教授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早年师从北大李汝琪从事遗传学研究,后在协和医学院和留美研究组织学,回国后即任北大医学院工作。建国后,考师深到学校和国 家重视,曾作为访问学者赴苏联学习。回国后当年从事组织化学研究,他应该是我国首先开拓从事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的领军学者之一,专门研究在不同条件下,人 体内分泌器官的功能变化,培养了许多研究生,和进修师资为国家培养了许多此专业的专门人才。 杨振欧老师,应该是我国最早的组织学实验技术的老师之一。二十年代即在协和医学院解剖组织室工作,曾亲睹国内外数位专家对古人类学有巨大贡献的“北京人” 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在组织学标本制作上有独创的成熟经验,在当年条件下能成功而漂亮的制作出最困难的眼球和耳蜗的标本,为全国各院校组织学教学提供了成套 的教学标本,深受欢迎。同时还为全国有关院校培养了组织标本的实验技术人才。 王声远教授,男,1956年北医毕业后留校,从事组织胚胎教学工作,自五十年代,他便钻研血细胞的组织化学方法和诊断血液病和其它疾病的诊断研究。直到六 十年代,五声远已成为国内最早从事此方面研究的领军人物。在中华血液学和中华内科杂志,甚至外文杂志发表多篇各种组织化学结果的论文。六十年代初王结婚后 工作与生活都非常成功。国内改革开放后,王较早的去美国留学。为久离婚复与台湾赴美的女士结婚,学成后二人同去台湾科学研究部门工作去了。此时,媒体传出 王去台湾是投左奔“敌方”,全国医学界,特别是北医师生都感到惊愕。没想到,国内形势逐步开放,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内学者与台湾学者在科学技术上不 断加大交流,双方往来也越来越多。王声远去台湾已经不是问题了。王也多次回到大陆以及北医原教研室,大家都不记前嫌,反倒促进双方学术交流。 三十三、回兰州医学院“闹革命” 1967年3月,根据中央要求,在校的66、67、68三个年级(俗称老三届)的学生一律毕业分配,绝大部分直接分配到公社一级的乡村医院。我应该是66 级研究生,现在已是67年了,因此也同时分配。当年我导师李肇特从朝鲜考察回国后向卫生部钱信忠部长汇报后,钱准备扩大中医研究院经络研究所,决定调李出 任所长,但北医杨纯书记不同意,理由是李正在带研究生,部长说可以把研究生一块带过来么! 然而这只是借口,杨还是不同意调走,只同意短期借调,于是李教授便每天去东直门海运仓研究所领导工作。李教授便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同意调经络所工作。我与爱人商量,同去李教授家表示,还是回兰州医学较好,于是我便调回原学校。 当时的兰州医学院有三个“革命组织”,联总和三司合并后掌握领导权,而红联当年虽是造反派,而如今却没有得到当地军队的支持。而且与三司常搞对立。我一回 到学校,三司的头头欢迎我参加他们的活动,而我经过再三考虑还是参加了已经不掌权的红联。当时分析的原因有三:一是红联人多气盛,教职员工,特别一些知识 分子都在此;二是红联是个一开始的造反派,还“结合”了原省委胡继宗做领导。这与我在北医的革命派是一致的;三是我爱人石建贞是化学教研室的老师,他们教 研组的同事几乎都在此。当我表态后,即参加了他们组织的“教育革命组”。不久工宣队(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进学校,他们是来“支左”,并搞“大联 合”,但他们却单向的支持了三司。两派的矛盾和斗争不但没有联合好,而且更加激烈,以致学校仍不能进入正常秩序。这次的工宣队是从国营万里机电厂派来进驻 的。突然间学校刮起了“红色革命风暴”,造反派在工宣队支持下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大喇叭时时在呼叫,“地富反坏右和走资派以及现行反革命必须接受统管 交待问题”。一时间把这些所谓有问题的人统统抓进“牛棚”,实际就是隔离管押。在校园的后边,利用学生宿舍的一层楼,成为集中的地方,并严加管制。由于声 势很大,谁也不知道将是怎样的下场。历史有点问题的人,便自动找到牛棚主动参与被管制。记得有生理学杨浪明教授,他还谑头的大声喊杨浪明来报到,病理生理 一位女老师也因某种原因,自动报到。结果夫妇二人都进了“牛棚”,家中只剩下小女儿。当然在“牛棚”里也有不同的对待。有的严加审判,甚至毒打的喊叫,有 的却可以允许活动回家看看。病理的老师吴某是老党员,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被折磨的最重。年迈的老红军老书记吴中同志也被迫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牛棚”内的 种种,一言难尽,完全可以写一本书。另外有一种特殊“学习班”,即由师生混合组成30人左右的学习班,在一个固定的实验室里,每天学习毛主席的著作。把老 师中有些问题的人分散在这些小组里,每组有交待问题的对象1至2人。我所在的小组内,被分配两位老师,除我以外,还有生理学老师张经济。每天要向红卫兵小 将交待学习的结果和交代问题。每天要写书面东西。无奈我就把过去的事胡乱写一些。有一次,学习组要出墙报,需要画一张毛主席挥手前进的报头画,这也是驻学 习班工宣队同志的要求。结果小将们都不会画。张老师说自己可以画,于是找材料黑天白夜的赶出一幅画,结果张贴后,工宣队的同志和小将们认为这张画有问题, 说毛席伸出手画的太黑了,这是故意攻击毛主席,于是上纲上线,小组开始批判,越批越深入,最后把张定为现行反革命分子。张老师原不以为然,以为画的水平不 高而已,然而批判的调子越来越高,随时可以抓进牛棚,而且戴上这顶帽子后果不堪设想。晚上我二人商量如何办?张老师一向是满不在乎的人,忽然失神紧张起 来。第二天批判会首先把我叫站起来,为什么不批张,你是不是一同参与活动的。就这样批了近一个月,慢慢也就消匿了。还有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有一天小组 正批判我的反动思想。一位老师急于表示自己是革命的,对我又拍桌子又瞪眼,好像非致我于死地不可。次一日,在我们小组的实验室隔壁的另一间实验室内的小 组,小将们开始大声批判昨天批我的那位老师,一是他喊错了口号;二是他的历史问题比较严重;小将们研究认为他没有资格批判李。其实是自作自受。 三十四、李崇高挨批判的先后 1966年文革一开始,因为我当过一段北医组胚教研室的党支部书记。原书记冯翰琼因有过失暂停,让我这个研究生暂代理。这时教研室首先“造反”的是孙品伟 老师。开始他给我贴了几张大字报,无非让我站出来揭发党委、揭发学校的问题,可我是研究生是新来的人,怎么么知道许多事呢!这时给我在解剖楼贴大字报时, 恰好兰州医学院体育老师刘宝庆在北京学习结束来看我,正值我挨批判之时,自然劝慰一番。首次挨大字报,心情不适,好在没有什么可批判的。不久便把我拉进了 “造反派”。以后便成了革别人命的人。 1967年毕业分配回到兰州医学院,又因为前述的原因,投入到医学院的“造反派”红联组织。于是当时掌权的一派(三司)便把我看成北京来的“5.16”, 看成是当年旧党委主要负责人王光清的大红人,又是在红联里有影响的人,以及还抬举我说成是医学院四大才子之一(其他三位据说是张经济、侯家骥、姚侃)。他 们向学生散布我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其实我那时也不过是个讲师。幸亏我家庭和政治历史没有任何问题,否则还可能扣个历史反革命和反动家庭等。真是“欲 加之罪,何患无辞”。首先暗中给我戴上了一顶“5.16”的帽子。什么叫“5.16”,我也不清楚,可那时在北京正倒处抓5.16,据说是66年5月16 日在大街上出现打倒周总理的大字报,以后便下达任务,各派都在对立面的一派抓5.16,以便整倒对方。其他也不清楚了。恰在这时,我分配回兰州医学院,又 加入了革命派对立面的红联,于是不知从哪里来的暗流,从暗中开始整我。为什么叫暗中,因为从来没有在公开场合说过此事。我是如何知道呢?一是革命派给我画 的连环漫画,说我是5.16分子,准备与其他走资派和“反革命分子”一同搞一次宣传画展览。结果工宣队的负责人认为此事没有根据,便强行从画展中把我撤 下。但毕竟有人画过,有人见过,他们惊讶的来主动给我说此事。二是把我说成是5.16,就派几个同志秘密外调我,先去北医,北医的掌权派把他们批评了一 顿,说我们在这里还一块抓别人的5.16,怎么你们抓他。据说一位头头还说我们还准备“结合”李呢。(所谓“结合”就是中央要求造反派一定三结合,要有革 命干部和工宣队参加)。此事是去北医外调回来的张汝贵同志告诉我的。三是说我到处扇风点火,说到山东禹城去过。他们竟派了一位外调人员(刘某),跑到山东 禹城我舅父处调查。我舅舅是当地老八路,退伍的中校军官,在当地民政局局长,刚离休在家。听他们来外调李崇高,据说一气之下骂了他一顿。此事以后我舅舅告 诉了我。 尽管他们什么线索也没搞到,但是为了彻底打垮“红联”,他们还是把我当成对立面的重要人物。一天我正在学习班学习,突然一声叫我出来一下,有红卫兵同学把 我带到教学楼三楼阳面一间办公室里,一张桌子后面坐着三四个造反派,周围还有几个人。让我站在桌前地板中间,大声吼叫我交待问题,没等我弄清怎么回事,便 上来两个红卫兵同学,一个按住我,另一个抓住我的头发使劲往下压,把头扬起来,使我痛苦的有个挣扎的面孔,这时学校照相的同志叫王静泉,上海人,给我照了 许多像。待了半个多小时后,问答了些莫须有的问题,忽然王同志又进门来,然后第二次又是按头抓头发,又拍了一些照片。我当时想这样搞是什么意思呢!好在我 “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搞了这么一阵,放我回学习组去了。事情过了几年后,王静泉同志向我道歉,他说:都是他们让我给你拍照片,当时把我吓了一 大跳,怎么突然把李崇高这么搞了一下。由于王受惊害怕。第一次照的像片经冲洗,竟然照坏了,王是个几十年的老照像师,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竟照了第二次。他 说第一次给你照,不是我的错,因为我被迫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第二次却是我有错,让你受了二遍罪。自然我说没什么,还觉得王同志这个人很正直哩!据后来知 道,这次照像就是为了那次没有根据的、没有公开的展览图片。 有一天,我爱人石建贞在校园里走时,一位女同学叫段金娣,因为石老师给她上过化学课,她拉住石悄声的说,你要小心,今天晚上红卫兵要抄你的家,说罢仓促而 去。石便赶回家告诉我。于是我家搞了一场大清理,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怀疑而被追查的,于是马上把所谓“四旧”的东西尽快烧的烧,毁的毁。烧的是我多年收集 的好字帖,如颜真卿写的麻姑仙坛记、郑板桥写的兖州县志、还有珍贵的家传的龙门二十品等。砸坏的更可惜,是我从故乡山东老家带回的民国早期的一套景德镇的 茶碗,上有题字和画。此外,还有借放在我这里的张经济老师最心爱的10多张秦腔留声机唱片。直到晚上半夜12点左右,突然红卫兵学生10多人敲门而入,果 如其来。首先让我站在室中间,他们便胡乱翻箱倒柜一番。说老实话,那时我家中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他们只翻出来从北京带回的几张公开的小报。乱喊了一通便 走了。这件事让我又惊又气。惊的是掌权人想干什么?难道非治我的罪不可。气的是这些人都是我的学生,虽然我没有给他们上过课,简直是一群不懂事受骗的“打 手”,是那样的无礼。事后我想起那位通风报信的女同学段金娣,为了保护无辜的老师,竟大胆地做了一件好事。我们永远忘不了她。后来听说她毕业被分配到河南 洛阳一工厂内当医生去了。 这件事后,我有些担心,不知道哪一天,说抓就会抓进牛棚。我也告诉家里随时作好准备。果然有一天全医学院,包括第一附属医院在大操场开批判走资派和反革命 大会,上千人参加,师生各按次序排列。大会开始,口号声、批判声响作一团。只听得台上喊到:李崇高站出来,于是几个学生连拉带拽把我拉到主席台前,面朝大 家,然后上来一红卫兵,首先把我胸前戴的毛主席像章,一把拽掉,然后台上台下口号,“打倒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李崇高”!我心里纳闷,工宣队是有水平的怎么把 我一个讲师,才35岁,竟打成学术权威。更有趣也更有气的是我的一位老师,当年教我们解剖学的助教老师叫陈东屏,他上台去喊了一通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批判 稿。我也纳闷,一般都是红卫兵学生批判老师,那有年纪大的老师批学生是权威呢?简直是莫明其妙,也说明领导运动的人也太没水平了。当然台前站的还有其他被 批判的对象,也都有相应的人去发言批判他们。我想这次一定要进“牛棚”了。结果批判完,把我仍送回小板凳的坐位上去了。话说两段,大约10年后,陈东屏老 师调到甘肃中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任主任、教授。1978年我女儿李啸红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该教研室当助教。陈对我女儿说,你好好学,我一定把技术都教给 你,当年文化大革命时,我错误的批判了你父亲,现在我要以此来弥补我的过失。我女儿对我说了此事,我非常感激这位陈老师,当年的是非曲直,都不是个人的 事。 又过了十多天,在基础部大教室召开了一次小型批斗会,这次批斗三个人,一是张经济,是批他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和出身;一是批医学院一个老工人叫丁保,这人 无文化,是地地道道的无产者,无家庭,无妻子儿女,旧社会是担黄河水卖水的,在学校搞杂工,因为一人挣钱一人吃饭,所以显得潇洒,别的工人总觉得他有点 钱,常逼他买酒零食。一次造反派的人问他“你说新社会好,还是旧社会好?”他戏言说旧社会好。于是把他列入批斗对象,经常在批斗时弄得大家哄堂大笑。第三 人就是批我,还是批我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造反派对着干等。这种陪斗,有点像中世纪古罗马判刑那样。中国有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 红卫兵斗我可以谅解,最令人费解的是,我们教研室“好同事”,和解剖一位年资高的同事,有一次把我叫上三楼批判室,除他二人外,还有二、三个学生。这位多 年的老同事大声吼,你过去写的《野菜的营养》是在困难时期,有何用意!我说这是我当学生时期1954年写的,以后1958年甘肃日报转载的,我不知道为什 么。免不了这些人编些理由批我一顿。这位“知情人”又说你的论文写人的血细胞可以诊断男女,是何用意?对人民有何用处?我自然也作了解释。我心里想我的科 研论文还有一些实用意义,倒是你的论文才无意义哩! 在另一次小组批判会上,我的这位“同事”,也是教研室主任,与本室一位老技术员与10多位红卫兵学生揪斗原教研室主任张爱诚教授。张已经离开教研室调附属 医院了,还不饶人,采用极其卑劣的方法和取笑的方法,把一位老教授批臭。事情是这样的,他与老技术员把显微镜摆好,然后取两张切片标本,一张是男性前列腺 标本,另一张是女性乳腺标本,这两位老师在学生的吆呵下,考张教授,让他说这是什么标本?因为这两张标本是比较难以区别的,都是分泌腺体,常容易忽略看 错。这两位“同事”设法把切片标本用黑墨涂去大部分只留下局部一点点,这样就是很有经验的人,如不多观察些范围也常搞错。果然张教授一看,一旦看错,这两 位就向学生宣布请看这位教授连男女都不分,草包!草包!这样的批斗法,是我的这两位“同事”的杰作,是得到造反派和工宣队特别赞赏的。我和我们教研室另一 位在座的老师别玉祥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我便想起古代曹丕兄整他弟弟曹植时,他弟弟的诗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这样我的这位“同事”便轻易 捞到了文革时期的教育革命组组长的“宝座”。这个角色相当于现在的“教务长”啊!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6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界“三华”--刘彤华先生,杨光华先生和李维华先生
kksonne 2012-7-22 21:43
盛弘强 2012-07-22 如果说出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批近代病理学家是中国病理学领域最早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们属于是中国第一代病理人的话,第二代病理人大约在出生在20世纪20、30年代。 他们传承了第一代病理人的优良作风和专研精神,推动了中国现代病理的发展。其中被传为佳话的其中之一是中国病理界“三华”-- 刘彤华先生,杨光华先生和李维华先生。 刘彤华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女,1929年11月生,江苏无锡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毕业后就从事病理学的医、教、研工作,现为 中国医学科学院 ,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北京协和医院 病理科教授。    刘彤华从事病理诊断已50余年,有极丰富的经验和很高的造诣,诊断正确率高,深得院内外临床医 师的信任。研究方面长期从事胰腺癌及内分泌肿瘤的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近十年来一直研究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反义癌基因或野生型抑癌基因或自杀基因导入人胰腺癌细胞系,均获得了癌细胞生长抑制,致瘤性消失的效果。又用 Survivin作靶基因合成DNAzyme,以及针对K-ras第12密码子突变模式的不同,设计siRNA,二者均证实能有效地拟制癌细胞的生长。目 前,正在进行胰腺癌和内分泌肿瘤特别是嗜铬细胞瘤的遗传学研究。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医心路 刘彤华诞生于江苏 无锡 ,由于幼年的体弱多病,让她和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从此“治病救人、立志从医”的念头也在她的脑海中萌生,为此,聪颖勤奋的她在19岁那年考入七年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从此踏上了从医之路。   说起来有些遗憾,原本要做一名临床大夫的刘彤华在解放初期国内基础医学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必须服从国家的安排选择一门基础医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出于一种能够接触更多临床病人的质朴愿望,她选择了病理,这一选,就拉开了她今后长达60年的病理学生涯的序幕。    随后,刘彤华来到 北京协和医学院 病 理学高师班进修,虽然进修期只有一年,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却让她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协和情结,并且在这里, 她结识了我国病理学界的泰斗———胡正祥教授 。可以说,师从胡教授是刘彤华一生中尤为重要的转折点,“他看片子非常认真,而且他不是那种填鸭式教学而是引导式教学,比如说给同学一张片子让他自己 看,自己思考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病,然后胡教授提问。同学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只要你认真思考了,就会从中收获很多。”每每忆起与胡教 授的点点滴滴,这位80岁老人的眼中总能闪烁出无比的眷恋和崇敬,也正是这份眷恋和崇敬支持着她、吸引着她在协和病理这片热土上无悔地耕耘、不停地开拓。    不只是恩师胡教授对她的教导让她难忘,更重要的是老协和的那些优秀的品质和敬业、求实的精神让 她感动,谈及张孝骞等一批协和老教授时,她很有感触地说,不论是严格贯彻的大查房制度,还是高年资医师对低年资医师传帮带的意识,都值得现在的从医者认真学习,这些老的传统一定要坚守,唯有坚守,才能给协和带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 事业拼搏 不畏困难    在经历了三年军医大的执教生涯,刘彤华毅然重返协和,并肩负起了建立协和医院 病理科 的重担,那个时候正值文革,协和医院病理系要搬赴简阳,虽然经她极力争取挽留了一部分珍贵资料,但对于建立一个完整病理科的目标来说,几乎杯水车薪,刘彤华就这样带着两个技术员,白手起家开始了艰难的建科之路。    那个时候,医院穷的连制作切片用的玻璃片都买不起,为了节约资源,刘彤华将废旧的玻璃片回收回 来,冲洗、加热、烘干以备再次使用,而且,在人手少、工作多的情况下,还要随时听从安排上街参加游行,加之当时她的居住条件又差,可谓是内外交困,举步维 艰,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彤华依然咬紧牙关,每天早早来到科室,亲手制作切片,在 显微镜 前 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曾经有一次上班挤公交车人太多,让她肋骨骨折,但是她也没有休息多久就又恢复了工作,这种拼命三郎的工作精神和忘我投入的工作热情就 算是在她已经荣誉等身、稳坐中国病理学第一把交椅的今天,依然延续着。前段时间,80岁高龄的她因为摔伤额头缝了7针,但是她休息了不到20天就又出现在 了病理科的办公室,谈到这里,这位满头银发的老人不无风趣地说,摔翻、跌倒对自己而言就是家常便饭一样,有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稀里糊涂地受伤了。幽默的措辞让全场观众忍俊不禁,但是在幽默的背后,没有一个人不在心底对这位年已耄耋但仍严以律己、孜孜不倦的学术大师报以深深的敬意。 工作精神 除了这种不言苦、不怕累的工作态度,刘彤华渴求新知和不断学习的精神更让人惊叹,她曾一个周末就通读完了一本全英文的《软组织肿瘤学》 ,让科室里的年轻人都自愧不如。每天七点之前第一个到达病理科之后,快速浏览最近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是她的第一门功课。从2009年开始,她要求病理科每周五雷打不动必须进行讲课和学习,而她也亲自走上讲台,讲解全球病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且在谈及如何调剂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时,她也强调:看书, 就是看书,只有新鲜的知识和信息才能让你的大脑不会感到疲劳,也才能够不断巩固你在专业领域内的兴趣,不至于为工作的繁琐所累,她甚至打趣地说:“我就给 我的学生说,送别的礼物我不稀罕,要想让我高兴,送我书就行了。”所以,她很意味深长地感叹,现在的时代多好啊,有网络,有电脑,获取知识是多么地便利, 这些都是她那个年代所不能比拟的,年轻人一定要学会利用最先进的工具,尽可能地获取新知,把握时代的脉搏,唯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更新自己,并且能够 迅速地抓住本学科的方向,从而有所建树。 书写奇迹 学习之路    一路走来,从圣约翰大学的青春少女成长为享誉全球的病理学大师,刘彤华书写了太多的奇迹:1969年身挑协和病理科筹建重担,她不辱使命;1985年发现 胰腺癌 浸 润奥秘,震惊医学界;1994年编纂巨著《诊断病理学》,蜚声海内外;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她名至实归;2001年挂帅国内第一个分子遗传病理 实验室,聚焦世界目光。她已然成为业界的一座丰碑,成为学科的一支旗帜。但即使名扬海内外,刘彤华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肩上的另一种责任,那就是培养更多的 年轻人,让他们在自己的思想和知识基础上去探索更多的未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她将一切出国深造的机会都让了出来,而自己却没有真正出国学习过一次,为此 她笑称自己是“土包子”,但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年轻人脑子活,精力旺,给他们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比什么都重要,过去的年代想要谋求一个深造的机会 有多难,我是感触颇深。”所以,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把人才送出去,就算没可能,也要创造可能,搭建桥梁,让我们的年轻人与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接轨,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学成归来     不过说到学成归来,刘彤华的神色有些黯然,病理科在国内被定位为辅助科室,病理系的研究也不像国外那样受人重视,所以这就导致很多人才一旦出国就再也没 有回来,对于一个桃李满天下的老教授而言,没有什么比人才的流失让她更加痛心疾首的了,但是她也能理解学生们为了自己的前途选择不同的道路,所以她也非常 希望以自己院士的身份和能力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病理学的发展、提升病理科的地位,用更优越的条件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总结体会     在谈到自己从师三十余年的体会时,她总结了几点体会,同时也对现在的年轻人提出了希望,那就是———想要成才,必须“勤动手、肯吃苦、戒浮躁、求新 知”。在这里面,“求新”和“戒躁”是她尤为看重的两点,因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不能获取新知,切中时代的脉搏,思维就会永远停留在陈旧的过去,绝不 可能做出骄人的业绩,而正是因为现今时代的迅速发展,信息爆炸,诱惑增多,导致人心浮躁,很多人迷失在花花世界中,荒了基础,废了前程,不能安心做学问, 所以,既要求新,又要戒躁,既要抬头看天,又要低头看路,两者兼备,方能无往而不胜。 主要事迹 简介    刘彤华教授是我国著名的 病理 学家、博士生导师。从事病理工作50年来,刘教授在临床诊断、科研、教学、著作等方面,成绩斐然。她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先后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及协和医院名医。   刘彤华教授长期对胰腺癌线形成、诊断到治愈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数次获得国家级、部级奖,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奋力开启胰腺癌的大门    刘彤华,1953年毕业于上海约翰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得医学 博士 学位。一走出学校的大门,就当了一名病理科医生,一干就是几十年。昔日风华正茂的医学博士生,如今已是两鬃霜染的院士,而在她背后留下的则是一行行闪耀着智慧光芒和奉献精神坚实脚印。    1980年,刘教授对提高胰岛增生和胰岛素瘤诊断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甲级奖。她和她的 同仁们率先在国内应用细针穿刺的方法,从而有效的地提高了诊断正确率,避免了对胰腺的创伤。为了确定胰岛增生的形态变化,刘教授又首先在国内以形态计量法 成果建立了胰岛增生的诊断标准。这些研究成果对临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1985年,刘教授在国内外首先提出“胰内绵脆管环形壁内浸润是胰头癌的一种特殊的 生物 学行为”,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奖。   1993年,刘教授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刘教授对胰腺癌的基因诊断和实验性基因疗法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金标准”的标准   临床医生对疾病的 诊断 , 在很大程度上要以病理报告作为重要参考,病理诊断又被称为“金标准”。刘彤华教授长期担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主任,她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深的造诣,不 但为这所遐远闻名的著名医院敢把“金标准”开,而且每天都要为全国慕名而来的疑难病理进行会诊。刘教授的诊断正确率极高,协和医院的医生有时爱说:“这个 切片已经让刘大夫看过了”。同仁们把刘教授的诊断看做是“金标准”的 标准 。    刘教授经历的疑难病理太多了,她在看切片时,从来不先看别人的诊断结果,而是自己先认真研究;遇到自己也拿不准时,她乙查阅各种有关资料,从不随便下结论。    几十年来,刘教授中午很少休息,利用午休时间看切片。她说,这个时候最安静,没别的事情打扰。 刘教授常年累月把眼睛盯在显微镜上,强光散射的光毒对她的眼睛造成极大的损伤,几年前她不得不做了人工晶体置换手术。但她并没有遵照医嘱还离光毒,她说, 我怎能扔下病人不管呢?    人们在赞誉刘教授高超的医术时,更钦佩这位“协合人”在工作上体现出的“严谨、求实、勤奋、奉献”的协和精神,这无疑是留给年轻一代医务工作者的精神财富。 桃李天下育英才    刘彤华教授虽然肩负着科研、临床的重任,以及担任中华病理学会常委、中华病理学杂志副主编、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美国)编委等国内外专业团体、杂志的兼 职工作,她还为培养我国病理学人才倾注了极大心血。几十年来,刘教授已培养出20余名博士、硕士,一直担任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本科生及病理科进修生的授 课教师,真可谓桃李满天下。 精神   在教学中,刘教授注重把博大精深的 理论 知识,与自己多年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相结合,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使这一较为枯燥的学科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目前,刘彤华教授虽已卸去病理科主任的重任,但她仍勤奋地工作在病理科的岗位上,每天中午仍旧是在显微镜前度过,科研、教学等各项工作继续向前延伸……   她真诚地希望,留在国内的年轻人,努力奋斗提高业务水平,在国外发展的年轻人早日归来,报效祖国。国家创造出更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发展学科,便我国的病理科学水平,追赶上世界先进国家。 荣誉成就 1985年刘教授在国内外首先提出“胰内绵脆管环形壁内浸润是胰头癌的一种特殊的生物学行为”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奖   1993年刘教授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刘教授对胰腺癌的基因诊断和实验性基因疗法的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78331.htm) ------------------------------------------------------------------------------- 杨光华 (1927.4--2006.5.6)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九、十届中央常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政协第八届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四届四川省委主委,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杨光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6 年5月6日22时15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逝世,享年79岁。杨光华教授逝世后留下遗嘱:遗体献国家科研用(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 杨光华同志生于1927年4月,重庆人。1945年9月至1951年9月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病理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副主任等职,1981年至1982年赴美国进修肿瘤病理学,1986年任华西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他毕生致力于我国医学教育事业, 专长于外科病理学特别是肿瘤病理的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 ,长期担任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他在国内较早地将电镜技术和免疫组化用于肿瘤病理诊断,并在淋巴瘤方面率先开展了分子病理学诊断研究, 先后发表论文160多篇,多次获得部、省级教学科研奖励。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第三 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四川省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和四川省抗癌协会理 事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务,还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肿瘤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 《超微结构病理学》(美)、《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美)、《现代诊断病理学年鉴》(香港)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杂志的编委以及北美华人生物科学学会和国际病理学会会员等多种学术职务。 1988年12月至1995年8月,杨光华同志担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华西分院院长,并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第四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加了十余部医学论著及教材的编写。 他参加主编的《中华外科病理学》,是国内目前内容最为全面和丰富的外科病理学专著。 他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为华西医科大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开展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争取到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对学校的重大支持,为学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深受教育界同行的敬重和广大师生的爱戴。 杨光华同志于1956年11月加入九三学社。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团结并带领全省九三学社社员为四川省的改革发展身体力行,积极参政政议政,建言献策,为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加强九三学社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政党作 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贯彻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与中共亲密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为巩 固爱国统一战线,为九三学社的建设与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 杨光华同志对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我国的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他作风正派,严于律已,团结同志,平易近人,治学严谨,师 德高尚,是深受尊敬的教育家。他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热爱党,热爱祖国,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以上资料 http://gzy.hainmc.edu.cn/mingjia/News/2008123117329.html) 杨光华教授   2006年5月6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政协第八届四川省委员会副主席,九三学社第四届四川省委员会主任 委员,川大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华西医科大学校长杨光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9岁。 杨光华教授生病住院期间,学校和医院在他的治疗和生活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关怀和全力保障。他的遗体于昨日上午在新都东林殡仪馆火化 。杨光华去世后,四川省有关领导以及学校、医院、九三学社等有关领导先后前往杨光华的家中,亲切看望慰问杨光华的家属。 医学贡献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办公室,红绸、黑纱、黄花,围绕着杨光华的骨灰。桌子上有一台显微镜,杨光华已经使用了10年 。这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搬家后,专门为杨光华准备的办公室。但由于病情恶化,杨光华从来没有走进过这间新办公室。 身为老师 做人的楷模 按照杨光华教授遗嘱的第三条:遗体献国家科研用(交给华西医院病理 科)。家属把杨光华的遗体交给华西医院病理科作病理解剖。“我们不愿意这样做。”病理科的医生是杨老的学生和后辈 ,他们从感情上难以接受老师的做法。最后是杨老的学生、病理系主任李甘地教授执行了老师的遗嘱。给杨光华老师当了33年 的学生,李甘地眼中的杨老是完美的长者、做人的楷模。“从1973年开始他就是我的老师了。” 作为两个主编之一,杨老耗时5年、主编了600万字的 《中华外科病理学》,这是他这生中最重要的学术成就之一。病理科医生遇到疑难问题时,都翻这套书求解。除此之外 ,杨老主编的第五版《病理学》是全国医学学生的教科书,其中肿瘤一章4万多字,是杨光华亲手撰写的。书中很多电子显微镜 照片都是杨老1982年从美国带回国的珍贵资料。如今,杨光华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博士就有10多人,他们遍布海内外,继承着老师的事业。 作为医生 业内声名显著 “中国病理界有三华,协和医院的刘彤华,301医院的李维华和华西 医院的杨光华。” 10多年前,一位澳大利亚病理学家菲利普·艾伦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中国病理界三华”。   作为病理学医生, 杨老最自豪的是1961年首次在凉山发现一种名叫 克山病的地方病。 克山病1935年在黑龙江克山县发现 ,此前并未在我国西南报告发病。1961年凉山州连续出现儿童不明原因死亡,当年冬天杨光华来到凉山进行病理解剖。“当时条件非常艰苦,还要说服家属进行病理解剖。没有专门的房间 ,杨光华就在山间空坝进行。”曾一同共事的省疾控中心71岁主任医师程云 回忆说。   虽然在专业内声名显著,但杨光华为人非常谦和。在李甘地印象中,杨光华几十年来从未发过一次火,与同事相处融洽 。当遇到疑难病例,科室的医生就把病理切片送到杨老家里,杨光华通过家中放置的显微镜,写下每张切片的诊断结果。 个人魅力 沿着川大华西校区荷花池边右拐,10多棵茂密大树的绿阴下 ,一堵厚实的老墙,一条静静的小路,延伸向一幢一楼一底的小楼房——这里就是杨老的家。没有凄婉的哀乐,没有洁白的花圈 ,这里平静如往日,不同的是,杨光华再也不会迎着清风,踏过小路,慢慢散步回家了…… 对待亲情 温情丈夫民主父亲 虽然相濡以沫一生的爱人的音容笑貌渐行渐远,但在妻子聂鸿恩的心中,丈夫杨光华依然如当初相识般温文尔雅、风度翩翩 。他们相识在1951年下半年,都是刚入学不久(后聂鸿恩进入四川音乐学院,成为钢琴伴奏老师)。虽然两人所学专业不同 ,但从小在家庭熏陶下对钢琴的爱好却将他们的一生紧紧相连。一生琴瑟相通,脚步相随,他俩结婚已有53载,在聂鸿恩的印象里 ,相依相伴的岁月中,杨光华从来没和她红过脸吵过嘴,永远呵护备至、关怀有加……   而在儿子杨果的眼里,父亲是治学不倦的师长,是开明民主的朋友 。儿子女儿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有什么想法、行动,他都一一认真地先听取儿女们的意见,然后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让儿女们自行选择 。拉琴的大儿子杨路在川音硕士毕业后去了美国发展(40岁那年不幸因病去世),二儿子杨果则部分地继承父业 ,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从事显微镜技术方面的工作,小女儿杨晶在《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当编辑……父亲一生的严谨、开明、豁达 、实事求是的作风,是儿女们认为最应该继承的东西。 抗争病痛 冷静豁达平淡从容 大约在8年前的一次体检,杨光华体检表上的一项指标明显偏高 ,而他自己也已开始身体消瘦,体力不支,家人和同事于是劝他详细做一次体检。这一次体检的病理学切片照片,杨光华自己在办公室中用显 微镜仔细看了又看,同时结合临床免疫学检验的结果,他回家告诉家人:是巨球蛋白血症,这一种低恶性的淋巴瘤 。他平淡从容地预言自己的生存期:5—8年!   家人们难抑悲痛,但杨光华却用科学家自身特有的冷静和豁达的生命观,安抚并感染亲人的情绪。而他本人,在积极治病的同时 ,一如既往地进行治学、育人、会诊、科研。   今年5月6日下午,老伴和儿女照常前来看望杨光华,大家有说有笑地聊着家常话。下午6时许,一位同事和两名学生先后 前来看望杨光华。当晚7时40分,两名学生发现杨光华呼吸非常急促,情况异常。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抢救。3名医护人员轮流为杨老做胸外 心脏按压达两个多小时。   但这一切已无力回天,杨光华的生命,如一缕清风,轻轻飘出病房,飘过他奋斗和生活过的医院和学校,飘过悲伤的家人们身边,飘向广袤的天际夜空……   这一夜,连续晴朗多日的成都,下起了久违的夜雨……   本报记者 饶颖 刘瑶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myhxf.org/documents/yangguanghua.htm) ---------------------------------------------------------------------------- 李维华,男,1927年2月出生.甘肃省临洮县人,汉族.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医学院。曾任第四军医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讲师,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副主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及院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常务委员兼秘书,全军病理专业组副组长、顾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 会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于1997年7月离休。 现为《诊断病理学杂志》总编辑、《中国肺癌杂志》顾问、《中华病理学杂志》特邀编审,中央保健会诊专家、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CCP)专家组组长。1991年 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近50年来,一直从事病理学教学、科研及诊断工作。1978年,被批准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1988年,总参、总政授予全军优秀教师称号。 参加编写的有关病理学及其它专著有《病理学》上、下册)、《诊断病理学》、《诊断病理学图谱》、《皮肤组织病理学图谱》、《肿瘤病理学》、《王德延肿瘤病理诊断学》、 《老年病学》、《现代肺癌诊断与治疗》、《现代胸外科学》、《中国军事医学史》、《中华外科病理学》,《中国肿瘤病理分类—肺及胸膜肿瘤病理分类》、《肺 癌的理论与实践一一肺癌病理学》等10多部; 1998年,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张以诊断病理学为主要内容、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具有中、英文两种文本的 《支气管和肺肿瘤的分类及病理诊断》 多媒体光盘。共发表论文及著述150余篇。在肿瘤病理特别是肺癌、肾癌等病理学研究上取得一定成果,共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 学研究)、二等奖4项(肺癌的病理学研究、肾癌的病理学研究等)、三等奖16项。1996年,受世界卫生组织病理学专业组主席美军病理研究所(AFIP) W . D. Travis博士代表世界卫生组织邀请,成为修订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评议组成员,参加了WHO肺及胸膜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修订工作。1998年7月, 又受邀作为评议组成员参加了间质性肺疾病国际分类的复审工作。 李维华教授在诊断病理学上有较丰富的经验,随着远程医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现被聘为国内第一家面向全国的北京远程病理会诊工作站会诊专家之一,己开展远程病理会诊工作,继续为全国各地病人服务。 (以上资料来自 http://ccp.net.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20:2009-12-17-14-53-56catid=14Itemid=41) ------------------------------------------------------------- 关于三华的说法: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DBL601.053.htm 来源: 《诊断病理学杂志》1996年第01期   作者:孙耘田,周旭东 中国外科病理界的名人─三华 中国外科病理界的名人─三华"华"这一汉字是中国的同义同,但也有"光辉"、"繁盛"之意。下面照片中这三位中国资深病理学家李维华、刘彤华和杨光华有时被 称为"三华",这是因为他们在年轻病理学者中具有一定威望并对中国病理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得到《国际外科病理学杂志》的赏识是因为他们在非常艰苦的年 代尽心尽力为中国患者服务,并在迅速变革和发展的年代里指导和培育新一代病理工作者。 李维华教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原病理科主任、专家组成员。还是中 华医学会病理学会秘书和常务委员,全军病理专业组副组长,《中华病理学杂志》党务编委,《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最近担任新创办的《诊断病理学杂志》总编 辑。李教授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从1953到1975年,地在西安第四军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工作,任助教、讲师,1975年调入北京解放军总医 院,历任副教授、教授,病理科主任。他的专业特长为普通外科病理学、诊断电镜和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最近由他描述的肺巨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因为对肺癌 病理学的创造性研究,他多次获得总后卫生部特别奖以及其它奖励,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教师"称号和"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刘彤华教授是中 (本文共计1页) ......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649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妇产科病理学奠基人--林崧先生
kksonne 2012-7-22 21:12
盛弘强 2012-07-22 中国现代寄生虫病学、病理生理学等学科,从历史沿革来看,均从病理学这门学科分离出来。(从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刘永先生, 中国寄生虫学的开拓者--洪式闾先生, 等文可以看出)。但是《 妇产科病理学 》一书却是出自一位著名的妇产科大夫--林崧先生。他是当时天津地区名噪一时的妇产科专家,同时对妇产科病理造诣很深。而且他也是一位 著名集邮家、收藏家。 妇产科专家林崧   林崧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9月2日,出生在福建莆田市仙游县度尾后埔乡一个殷实人家。林崧的父亲是一位留学日本的学者,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    林崧少年时代,家境宽裕,1927年,他考取了梦寐以求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    林崧考入后,受妇产科主任马士敦教授的影响很大。马士敦教授是美国人,是协和医学院妇产科的创建者,任妇产科主任时间最长。他曾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所教 会医院当过院长。林崧在“协和”就读时,注重做学问,马士敦教授对他特别器重。当然林崧选择妇产科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在 中学读书时,见到姐姐、嫂子等家人患月经病、妇女病的较多,其身心蒙受着巨大的痛苦,甚至有的因妇科病而早逝。他的夫人余性稚曾对他说过:“你将来志愿学 医要是学妇科多好,可以多为妇女解除痛苦。”夫人的话给了他很深的印象,促使他立下了这个宏愿。   在协和医学院林崧结识了正在攻读妇产科 医学博士学位的林巧稚,1929年林巧稚毕业并获医学博士学位,被聘为协和医院妇产科大夫,为该院第一位毕业留院的中国女医生。1932年,27岁的林崧 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并被留在母校妇产科工作。   林崧与林巧稚同姓,同乡,同从协和医学院毕业,同留校,同从事妇产科医学的研究,后来同成为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崧一生对老大姐林巧稚很敬仰,林巧稚一生对老弟林崧也很尊敬。1982年,当林巧稚大夫闻知他正在写 《妇产科病理学》 时,十分高兴,欣然为该书写了序言。这是她留给林崧的最后的、也是最珍贵的纪念。 (以上资料来自 http://news.cntv.cn/20120306/100450.shtml) ------------------------------------------------------------------------- 著名集邮家、收藏家林崧 2009-05-26 0:52 林 崧,字肩宇。1905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市仙游县,1927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同年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从事临床及教研工作。 1936年随同谢和平教授出国考察,沿途每逢轮船停泊港口,谢老师总要上岸去收集各地邮票,林也受到感染。轮船抵达德国最北部港口基尔时,该地正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纪念邮票,他买了第一套邮票,这套邮票他一直珍藏留作纪念。回国后任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并与林巧稚医生合作多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协和医院被日本人侵占,林崧教授不愿为日本人服务,辞去协和医院职务举家迁到天津,与几位富有爱国心与正义感的医生,共同组建了恩光医院(解放后与几家医院合并组成了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他的集邮从此产生了飞跃,刚开始集邮时,收集范围广泛,不分国别品种很多,后来集邮范围逐渐缩小,他感到范围广泛,不易有所成就,只收集我国和几个大国邮票,后来逐步完善他的收集范围,集中全力专集中国邮票,最后发展到只集专题邮票。曾参加新光邮票会(1012号),天津邮票会(47号   林崧平素生活一贯清廉自守,衣着朴素,执迷于集邮60多年,他把钱都用来买邮票,几十年来收集了大量的清代、民国、解放区和新中国邮票,同时还收藏了许多 有价值的样票,可谓洋洋大观,其中有不少成了稀世珍品。早期的藏品比较著名的有:大龙三分无齿样票、万寿再版、小龙加大字短距(北海票)、红印花当五元、 蟠龙有水印加“SPECIMEN”、光复、共和各种票册、北京老版黄20元以及包括限新省贴用在内的各版帆船加“SPECIMEN”等,及废模未采纳的原 图“飞鸽、跃鲤、飞雁”母模样票、“中国联省”五角试模试色票。沦陷期间华北伪组织发行的六区大小字,收集难度较大,他竭力收集,其中以河北大字中华版 20元方连,是用数两黄金购得,还有一件未见经传的河南大字加盖中华版20元四方连,具有研究价值。林崧购买邮票是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买入,使他获得 许多颇有价值的邮票珍品,而这些藏品很少公开露面。林老自己特制一个收藏柜,仿同中药铺的小抽屉形式,里面分门别类存放一些珍贵邮票。1989年1月,天 津市举办第三届集邮展览暨林崧个人藏品展览时,他的一部分清代、民国及解放区、新中国邮票及一些样票、变异票、错版票展品,使广大邮人大饱眼福,都为他的丰富藏品震惊不已。  1927年,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岗山建立了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间根据地开始发行邮票,图案为五角星、镰刀、铁锤,象征党的领导和工农革命。抗日战 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于1938年发行了解放区第一枚纪念邮票“抗战军人邮票”,是专供革命战士免费寄家信用的,由于保留困难,这枚邮票为中外集邮界 视为珍品。1942年山东战时邮局成立,发行了一些解放区邮票。林崧当时对收集解放区邮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收集范围集中,邮票又珍贵难得,便产生收 藏兴趣,当时收集区票不是一件易事,既有困难,又有风险,他冒着“通共”的风险去收集,当时偷偷地从邮商或朋友处买来。解放区邮票在抗战年代并不统一,一 个县都可以独自发行邮票,并在那艰苦的战斗环境下发行,因此印制简陋,不那么精美。同时版别大,有的真假难辨,这除了冒政治风险以外,还要担当经济风险, 但他意识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邮票,虽印刷质量粗劣些,但感到很珍贵,很稀少,将来一定会成为革命历史文物。而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见,使得一些稀世 的解放区邮票,得以保存下来。解放初期,华东各解放区邮票不断流入天津,林崧不失时机地从事收集,各种邮票都要买一套,从不放过。有时认为是假票,他也不 轻易毁掉,后来有的区票经查实身份后,成为珍罕品,如中华苏维埃战士图5分票,就是在当时以似是而非的,得以保存下来的珍罕解放区邮票。  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迫使他集邮中断。使他十分痛惜的是,1966年秋,文革运动高潮中,林崧家遭到一场空前大劫难,自己在家烧掉不少美国邮票及民国有蒋 介石头像的邮票,红卫兵曾几次抄家,把他许多珍贵邮票毁掉,因他收藏邮票太多,有不少是用汽车拉走的。红卫兵在他家烧了许多邮品,他亲眼看着有30多枚梅 兰芳小型张被撕坏烧毁了,使他万分痛心。可喜的是他的解放区邮票大部分被单位封存,使这些珍贵的国宝被保存下来。总之损失不算大。   解放后林崧一直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由于医务工作忙,开会较多,没有时间系统整理邮票,收藏品很乱,正因为此,有许多邮票反而得救,例如:他把普五和普九两套邮票放在一个信封里,红卫兵检查时发现普九是新币值,可以贴信使用,便统统拿走,留下的却是珍贵的普五旧面值的邮票,这成了不幸之中之大幸。视邮票 为命的林崧,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抄走了,他对此无动于衷,当他看到所收藏的邮票被糟蹋时,使他痛心地掉下了泪水。不幸的十年浩劫,使林崧失去了全部家 产和积蓄,处境十分艰难,每月仅给少数的生活费,但他仍坚持集邮,节衣缩食也要去买新发行的邮票,虽经过文化大革命冲击,他集邮兴趣仍不减。 粉碎“四人帮”以后,落实了政策,国家形势越来越好,集邮活动复苏,林崧又开始集邮,他很快将“文革”邮票补齐,弥补了中断的空白,还买到了“全国山河一 片红”邮票。虽然他工作甚忙,政治活动和专业活动很多,还要著书立说,业余时间即以观邮、谈邮为一大乐趣,坚持集邮之爱好。在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 表大会,被选为常务理事,天津集邮协会成立时,他当选为副会长   1983年天津举办首届集邮展览,林崧的边区邮票展出荣获荣誉奖。同年12月在北京举行“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他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华北 区)”邮集获金奖。当时全国5人获金奖,天津只有他1人。1984年5月,他的“华北区邮集”又荣获西班牙•马德里国际邮展颁发的一枚造型别致的大银奖 章。198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展览”,这次展出了团体和个人的邮集共144部,香港一些著名集邮家也参加了展出,所展邮 票不仅对研究中国人民邮政史有重要价值,而且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的见证,可以说都是极为珍贵的革命文物。林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东区邮票”邮集 是用180张贴片,以传统方式编排的邮集,集中收集了几乎包括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各边区、解放区的邮票及部分实寄封和邮政史 料,引起了中外集邮家的浓厚兴趣,其中有几枚被公认的珍品。现介绍如下:1.山东战邮清河区五星图深棕色五分邮票,这枚邮票是1941年3月,山东省北部 渤海清河区首次成立“战时邮政”后于6月间发行的,目前只发现两枚,一枚林崧收藏,另一枚浅棕色为中国邮票博物馆保存。2.山东战邮地图一元邮票,此票据 说只发现5枚,而且全是实用过的旧票,虽然现在尚未找到有关发行此票的档案记录,但据几位集邮家研究,认为属于正式发行的邮票。3.山东八一建国节实寄 封,背面贴着朱德像,“八一建军节纪念”邮票8枚,正面贴两枚。这是迄今为止见到的贴有“八一”邮票最多的实寄封,因此,被誉为“孤品   1985年11月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提供两部中国邮集,参加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国际集邮展览”,林崧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华北解放区邮票”邮集,荣获国际大银奖。当时他送往国外参展的邮集,不但邮票比较齐全,而且邮集上的说明文字、序言等,都是自己直接用外文写好,意思表达比较准确,免得请人翻译走了样。1989年5月,他的“中国解放区邮票”,参加“89保加利亚世界集邮展览”获大银奖。同年7月该邮集又参加“89法国世界邮展”又获大银 奖。1996年中国'96第九届亚洲国际邮展,他的“华北人民邮政”荣获大镀金奖。1999年8月,北京“中国'99世界邮展”,林老的“华北人民邮政” 邮集,以90分的高分荣获金奖。也是他集邮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附表)  林老以他的华北区、华东区两部邮集,几次参加国际邮展,分别获得银奖、大银奖、大镀金奖、金奖,为国家和天津市集邮界争得了荣誉。林老对此感慨颇深,他 说:“日本集邮家搞中国区票获金奖,而我们国内却很难搞齐区票,国内有些邮集很好,但大都不全,如想配齐又很少有人出手,有复品也很难交换,如果我们在国 外搞拍卖或交易,情况会好些”。他还认为:“我的邮集曾几次出国参展但情况如何?我不了解,如果参展者也能出去,就可以开拓眼界,交流邮识。现在是两头不 见日头,情况全然不知”。林老还说到当时买区票难的事,为了编组华北区邮集,缺几枚晋察冀边区发行的“大好河山图”的“汇兑印纸”。能够配齐出国展出可为 国家争得更大荣誉,经当时邮票发行局兼邮票总公司经理宋兴民说情,邮票公司却不愿出售零枚,只卖一整套,而且价格较贵,为两千元一套,尽管如此,邮票公司 称这还是几年前的香港价格,如果换个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可见国内买区票是难的。当然,开放改革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林崧集邮真正从爱好出发,不为钱,不为利。爱好伴他终生,使他离不开,为了集邮可以说一辈子省下的钱都买了邮票,平时生活俭朴,有人说他,穿着极普通, 还买了这么多邮票。林崧买邮票从不惜花钱,买进来都保存起来,平时很少动,有好多整版整包的邮品,经过数十年的收集,不但别人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邮票,就 连他自己也很难说清楚。因他收集邮票不怕重复,新的旧的都有,全套的单枚的,可是他从来没有从他手中卖过一枚邮票,他的邮票永不失散。 1981年,林崧去香港探亲,因他声誉远播港澳及国外,集邮界朋友知他到了香港,都想找他做生意,赚一笔钱,但他一枚邮票也没有带去,使香港邮商们大失所望。而在杨乃强处购买了两枚珍宝岛试模票及“全国山河一片红”等邮票。   林崧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经过一生实践,撰写出一部《妇产科病理学》,80万字,800余幅插图片的专著。后来又经他自己用英文出版了这部书,在 国际医学界颇有影响,并在天津和全国举办学习班培养人才。他是我国妇产科病理学的奠基人。邓颖超生前曾称赞他说:“你为中国妇女服务,是林巧稚以后最好的 妇科医生,我感谢你,全国妇女感谢你” 。 林崧集邮60多年,并没有玩物丧志,也没有妨碍过他的事业,相反,集邮丰富了他的生活,促进了工作。他在抓紧从事医学著作研究之余,仍坚持集邮。作为一 位经历了两种社会,两个时代的中国集邮家,林崧象熟悉自己的妇产科专业一样,熟悉中国邮票的知识,向人们讲叙这段历史,使他感慨万千。关于邮学研究方面, 林崧说:“我集邮就是研究邮学,只是由于编写医学著作和教学实践,拿不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专门搞邮学研究,去撰写邮文,一本80万字的妇产科病理学著作,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既然没写,就一个不写了”。 林崧关心和重视群众性的集邮活动,基层邮协搞活动,他亲自参加,1984年天钢二炼搞邮展,他与炼钢工人畅谈集邮。1988年天津市卫生局集邮协会成 立,他参加了组织工作,并任天津市卫生系统集邮协会名誉会长,为基层集邮工作出谋献策。林崧集邮一生,作出了许多不平凡的贡献,是一位著名的集邮家和收藏 家,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林崧教授不幸于1999年12月6日逝世,享年95岁,是我国集邮界的一个重大损失,他为集邮事业奋斗终生的精神, 却永远铭记在邮人心中。为悼念林崧教授,天津市集邮协会、天津市集邮公司将发行纪念封一枚,以示缅怀。 (以上资料来自 http://hi.baidu.com/daawuu/blog/item/f32e648874c7debb0e2444e7.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1285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李佩琳先生
kksonne 2012-7-22 18:23
盛弘强 2012-07-22 李佩琳教授的照片暂缺 李佩琳 (1902.12.25-1979.1.26),1902年12月25日出生,辽宁省海城县城南箭楼子村人。字振声,中国民主建国同盟盟员。著名的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学家和科学家,民主人士。 1927年毕业于奉天专门医科学校(通称沈阳小河沿盛京医学院)。曾先后在盛京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沙湘雅医院、南京中央大学、成都中央大学、昆明中正医学院、兰州西北医院和西安西北医学院等病理科、系任教。1937—1940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博士(Ph.D.)学位。1949年以后,受聘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任病理系(后改为病理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他长期担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病理学分科学会委员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编委等学术职务。同时,还连任沈阳市政治协商会议第一至四届委员、第五至七届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沈阳市副主任委员。曾出任第四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并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因久病医治无效,于 1979年1月26日与世长辞,终年78岁。 (以上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6806587.htm) -------------------------------------------------------------------- 李佩琳, 1902 年出生,辽宁省海城市城西关人。 1979 年病逝。 李佩琳 1927 年毕业于奉天医科专门学校,留校任病理科助教。 1930 年至 1932 年 6 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研究生课程,并担任助教。 1932 年 6 月至 1937 年 6 月,任湖南湘雅医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讲师。 1937 年至 1939 年于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进修,从事肝脏门静脉对内压增加的适应研究,先后发表《小肠壁间神经环肌内层的神经支配》、《涎腺混合瘤起源的探讨》等论文, 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并被接纳为爱尔兰和英格兰病理学会会员。 回国后,李佩琳先后在成都中央大学医院、昆明中正医学院、兰州汉中西北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等院校任病理学教授, 1950 年,担任了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为一级教授。 1952 年,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为揭露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争的罪行,他亲自参加了病理学的鉴定工作,并在国际科学委员会的报告书上签了名,以表明他正直的科学家的良知及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中国医科大学任职期间,他受东北卫生部的委托,长期领导并从事大骨节病的研究工作。他指导《大骨节病早期病理改变》等多项科研课题,并提出大骨节病的营养学说,对 全国大骨节病的科研及防治做出了贡献。 李佩琳是中国民主同盟沈阳市委员会委员,还是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沈阳市政协副主席。 (以上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145286.html) -------------------------------------------------------------------- 李佩琳 教授轶事 http://www.gmw.cn/gmrbsheqing/2007-11/29/content_935590.htm 香花毒草任凭说 ——《第一朵迎春花》背后的故事 殷毅 光明日报新闻内情   1957年春夏之际,先是号召、鼓励鸣放,继而大张旗鼓地反击右派。对于由鸣放而反右,毛泽东曾以谋略家的语言加以概括:叫做“诱敌深 入,聚而歼之。”(《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25页)但是,在鸣放之初,连中央各大报一把手也无从知晓高层的决策机密,大家都从正面领会“鼓励鸣放”的中 央精神,并努力在报道工作中加 以贯彻。   这年4月底,我奉命赴沈阳采访,撰写了以报道东北工学院机械系教师鸣放为内容的通讯《第一朵迎春花》。当时自以为这篇通讯较好地体现了“放”的 方针;后来掌管版面的总编室主任将此文安排在显著地位刊出,证实了我的自我估计不差,曾为之“私心窃喜”。未曾料到,反右的狂风暴雨骤至,原来被肯定的这 篇文章,转眼之间化成了毒草,罪名是“煽风点火”,“为东工机械系右派小集团撑腰”。我这个撰稿人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其时本 报在第一线采访的记者,不少人同我一样,掉进了“右派”的泥坑——其中王少桐最后被折腾得自沉乌江,家破人亡。迨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复查,本报除中 央点名的储安平之外,错划者全部获得改正,竟然没有发现一名货真价实的反党反社会主义右派分子。而当年指控我为之撑腰的东工机械系“右派小集团”竟然是子 虚乌有。而今回首往事,忆述《第一朵迎春花》背后的故事,虽然时光流逝了40余年,依然为这场自戕性的悲剧感到分外悲怆。 一   1957年春天,共和国洋溢着祥和的气氛。   这年春天,毛泽东先后发表两篇讲话,一篇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27日),另一篇是《在全国宣传工作会 议上的讲话》(1957年3月12日)。前者综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各个方面的问题,着重提出繁荣学术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与民主 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后者重申“放”的方针,并向与会者打招呼说,共产党准备整风,批评三个主义,希望大家帮助。老人家讲话的那种从容、 亲切的语气,宽厚、宽容的精神,令聆听者包括听录音报告者深深感动(按:讲话稿后来公开发表时,作了重大修改)。舆论界闻风而动,各大报开始“放”出了一 些不同意见,过去那种“舆论一律”的现象有所松动。报纸上与“春”关联的词语——“春风”、“春光”、“春暖”、“春雨”等等,一时频频出现。人们真的以 为,随着自然界春天的来临,思想上政治上的春天也来临了。   且说当时由“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引伸出来的一个议题,就是作为民主党派联合主办的《光明日报》,其总编辑宜由民主党派人士担任,而时 任总编辑常芝青却是一位共产党员。党中央经与各民主党派协商,决定请九三学社成员储安平出任总编辑。1957年4月1日,储安平在社长章伯钧陪同下走马上 任。   储安平,江苏宜兴人,时年48岁。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5年留学英国伦敦大学。解放前先后在重庆、上海创办《客观》、《观察》杂 志,议论时政。应命来《光明日报》之前,曾担任新华书店总店副总经理、出版总署发行局副局长职务。此人仪表堂堂,举止稳重,谈吐文雅。给我的印象,他是属 于那种学有根底、敏于思考、想干一番事业的书生型的文化人。他可能留英时在著名的费边主义者拉斯基教授门下浸润过深,而对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疏于研习,放 言无忌,终于酿成大祸。这是后话。   储安平到职时,各民主党派中央正召开工作会议,学习讨论毛主席两次重要讲话,京城鸣放气氛日浓。他主政之初,抓了两件事:一是向100 多位高级知识分子发出了约稿信。为了表示对作者的尊重,这些信都由他亲自用毛笔书写并签名;二是决定派记者分赴华东、中南、西北、东北等地9大城市,组织 并报道该地民主党派的鸣放座谈会。对此,储安平在工作会议上说:毛主席讲了话,党中央作了号召,作为各民主党派的机关报,有责任加强有关鸣放的宣传,鼓励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帮助党整风。——“反右”时,此举被指控为派记者到9大城市“放火”,成为储安平的一大罪状。   4月下旬的一天,总编室主任高天(民盟老盟员,入党不久的新党员)通知我:“领导上决定,派你和王少桐去东北报道民主党派的鸣放座 谈。”他还客气地问:“有困难吗?”我答:“没有困难。”附带说明,储主政时不设副总编,由总编室主任秉承总编辑的意图,具体组织领导编辑部各部门的工 作,其权力颇大。   当时我在总编室从事第二版的编辑工作。长期做内勤,临时变换一下岗位到外面跑跑,也是一种难得的调剂,故而接受这个任务时颇感轻松愉快。   我们订了4月30日去沈阳的火车票。   4月29日傍晚,我突然接到总编室的电话通知:“请于今晚8时到会议室听重要传达。”我准时前去,见会议室听传达的只有总编室主任高 天、党派部主任徐亦安和我。原总编辑兼党组书记常芝青传达中央领导的重要指示(储安平到职后,常芝青并未调走,只是不参与业务领导,党的工作照管不误)。 他在传达前说:“殷毅同志马上要出差了,听一听这个传达很有必要。”接着他便传达中央领导同志的讲话——这位中央领导同志是谁?他没有说,但从他传达的讲 话的口气,一听就知道这位中央领导位高权重,非同一般。其中一些重要语句,至今印象鲜明:“现在有些党委书记对鸣放思想不通,有阻力。我说了,谁阻碍鸣放 就罢谁的官。须知,鸣放好了,了不得;鸣放不好,不得了。”“有人提出‘教授治校’,可以试试嘛,有什么可怕?有人提出大学党委书记不懂教学,可以叫他们 去管伙食嘛。”“中央对‘放’的方针是下了决心的,现在就是要排除一切阻力,贯彻这个方针。”   常芝青是一位资深领导干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晋绥日报》总编辑,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就 是在他所领导的报社里发表的。他传达中央指示,从来是“一脸严肃”,照本宣科,不作任何评论。这次传达完毕,他只说了一句话:“看来,中央贯彻鸣放的决心 很大。”   这里要插一句:凭我当时还算机灵的头脑,我并没有发现储安平交代的报道任务与常芝青传达的讲话精神之间有什么差异。如果两者不相一致的话,我肯定会听常芝青的,因为我是一名党员。   临行前听了这个重要传达,增强了我的责任感,觉得应该加倍努力地完成这次报道任务。而后来的事实表明,正是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将我一步步引入了雷区。 二   抵达沈阳后,经民盟辽宁省委协助,商定由民盟省委于5月8日召开一次鸣放座谈会。   在民盟筹备座谈会的间隙,我们探寻新闻线索,把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其时适逢辽宁省政协开会,王少桐前往采访;我则抽空访问了沈阳医学 院李佩琳教授。据民盟的同志介绍,李是民盟盟员,国内著名的病理学家,早年留学英国,为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他对学术研究中贯彻“双百”方针非常拥护,且 敢于直言。鸣放之初,许多人不敢畅所欲言,有这样一位敢于直言的人,无疑是理想的采访对象。我请民盟的同志代为联系,李教授高兴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李佩琳教授 住在一座陈旧的日本式小洋房里。小客厅里一张方桌,四把藤椅,陈设极为简朴。我刚一落座,他便脸带微笑地说:“闻弦歌而知雅 意。”接着,不待提问,他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他先自我介绍,说他早年留学英国,归国后一直在医学院校任教。民盟的费孝通教授,他在英国留学时就认识 了。他说,当前窒息学术思想发展的是可怕的教条主义。他举例说,他们学校为学习苏联,硬要把“病理解剖学”分为“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两门课来 教。他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构造和机能结合起来教比较好,不必照搬苏联的方法。他的观点立即遭到批判,说是资产阶级的、腐朽的,最后还给他扣上一顶 “反对领导”的帽子。他笑着说:“这个问题后来总算有了正确的结论,我不想多说。我想说的是,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学习苏联好不好?”当初东北推广苏联费拉托 夫的组织疗法,他发现加拿大学者西莱(Seyle)的适应症学说基本内容与组织疗法有类似之处,便建议在研究组织疗法的同时,参考西莱的学说,想不到又受 到严厉批判。这样的事例谈了不少,然后话锋一转,谈起该校党委对知识分子缺乏应有的关心和尊重。他所住的宿舍,地板年久失修,人走上去颤颤悠悠,多次通知 学院总务部门,就是不派人来修理。有一天,国务院专家局局长齐燕铭来看他,齐是个大胖子,刚坐上藤椅,不堪承重的地板便突然塌陷,差一点将齐燕铭摔坏。学 校闻讯,第二天就派人来修理。他问:“要是齐燕铭不来呢?”他去北京开会,学校派车送站,那司机故意将车停在马路口,要他提着箱子走好长一段路。他说,这 哪里谈得上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李教授这天兴致极高,侃侃而谈,我只是埋头笔记,几乎没有插话的余地。看得出来,他积郁已久,难得有宣泄的机会,今天终于尽 情倾吐了。时近中午,我起身告辞,他一定要留我便饭,盛情难却,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回到住地,我写了一篇2000余字的李佩琳教授访问记寄回报社(刊于本报5月18日第三版)。   民盟的鸣放座谈会如期举行,12位与会者大部分是高等院校教师,鸣放内容与本报已见报的大同小异。会后,王少桐以我们两人的名义发了一则“本报沈阳专电”(刊于本报5月11日第一版)。座谈纪要由民盟秘书人员整理,于本报5月13日第三版整版刊出。     5月9日,报社电报通知王少桐返京,指示吉林省的鸣放报道任务由我去完成。王少桐于10日乘车返京。我正准备去长春,这时东北工学院却爆出了一条令人注目的新闻。 三   5月11日晨,我拿到了上午10时去长春的火车票。在餐厅吃早点时,随手翻阅当天的《辽宁日报》,那二版头条引起了我的注意:“东北工 学院82位教师联名上书,要求市委书记焦若愚支持鸣放。”报道说,焦若愚表态支持,10日参加了该校机械系的鸣放座谈会,11日座谈会将继续举行。我立即 掂量出这条“鲜活”新闻的份量:大学教师联名上书要求支持鸣放,这是全国首例;而沈阳市委书记表态支持并亲自参加他们的座谈会,无疑对推动沈阳以至整个东 北地区高校的鸣放,将会产生重大影响。这时我想起常芝青传达里的话:“现在有些党委书记对鸣放思想不通,有阻力。”看来东北工学院党委就属于中央领导批评 的“思想不通”者。抓住这样的重大新闻,正符合常芝青传达的中央指示的要求。于是当机立断,退掉了去长春的火车票,在下榻的东北旅社要了一辆出租车(当时 只有高级宾馆有少量的出租车),直奔南湖的东北工学院。   到达时已是上午九点半,在机械系的一个大教室里,座谈会正在进行,约有100多名教师围坐在用课桌拼成的正方形会议桌前,争先恐后地发 表意见。市委书记焦若愚端坐在那里倾听大家的发言。我走进会场,马上引起与会者的注意,一位教师走过来悄悄问我是哪个单位的,我告诉了他,他转身前去告诉 会议主持者。主持者随即请发言者暂停,向大家宣布:“现在有《光明日报》记者参加我们的座谈会,大家鼓掌欢迎!”会场里骤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事后了解到,先是该校机械系部分教师要求校党委召开鸣放座谈会,校党委迟迟不予答复,于是部分教师发动签名,上书市委书记焦若愚。与此 同时,他们自行推选,组成了10余人的鸣放座谈会主席团,其中有民盟盟员陈尚炯、岳从风和王裕生,还有中共沈阳市委候补委员、机械系主任王铭勋教授。他们 之所以迫切地要求鸣放,起因是该校党委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历次政治运动特别是1955年的肃反运动,伤害了一大批教师,而纠偏善后工作又做得不如人 意,故而人们积愤甚深。   我入座后,发言者正接触这一主题。一位教师激动地说:“东北工学院教工共2000人,肃反中受审查批斗的达数百人(具体数字可观,因年 深月久,我已不复记忆),最后落实有问题的仅数十人。错打了那么多人,请问焦书记,东工的肃反,究竟成绩是主要的,还是错误是主要的?”席间不少人齐声附 和:“请焦书记回答!”那激愤的氛围,大声的质问,令我隐隐感到教师们有失冷静,但焦若愚却十分沉着,他站起来从容地回答:“东工的肃反是有错误的,市委 已指示东工党委纠正错误,做好善后工作。”他巧妙地回避了所谓“主次”的问题。一位教师提出,该校有一位受审查的教师跳楼自杀,对死者至今没有结论。人们 要求党委明白宣布,这位教师是畏罪自杀,还是被迫害而死?另一位教师则声泪俱下地控诉他所受的武斗之苦,他说:“我没有问题可交代,可审查人员硬是认为我 不老实,揪住我的头发往墙上撞。”还有一位教师联系解放前后的遭遇,说他在日伪时期当亡国奴,人身自由得不到保障,而解放后又被认作不可靠分子,每次政治 运动都挨整。他几乎是痛苦地呼喊:“我们知识分子还有祖国吗?”类似的发言持续不断,一直到下午一点多,还有人要求发言。主持者考虑午饭时间已过,不得不 宣布座谈会结束。   像这样意见尖锐、揭露肃反错误的座谈会,我还是第一次经历。凭我有限的政治经验,知道肃反是个敏感的问题,能不能报道、或报道时应掌握 什么分寸,是需要请示的。我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张备用介绍信,匆匆填好后,趁焦若愚步出会场时,一边递给他一边说:“我想同焦书记谈一谈。”他看了一下介绍 信,和颜悦色地说:“这样吧,坐我的车一起回去谈吧。”于是我上了他的轿车,跟他到他的住宅。   焦若愚住在一座小的花园洋房内。到家后,他将我带到设置在地下室的餐厅,厨师送上两大盘牛肉水饺,我们一边吃一边谈。他说:“东工的肃 反是有错误的,有人跳楼也是事实,市委已两次派人去做善后工作,没有想到老师们的意见还这么大。”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会上有人认为东工肃反错误是主 要的,成绩是次要的。我不能表这个态,因为中央对肃反已经做了结论——成绩是主要的。”我问:“这个座谈会可以报道吗?如果可以,要掌握什么分寸?”焦 答:“可以报,但不要涉及肃反。”   焦若愚当时40岁左右,给我的印象稳重机敏,说话深思熟虑,周详准确。饭后我便告辞,他让司机送我回东北旅社。   当晚我写了千余字的“本报沈阳专电”发回报社(5月12日二版头条刊出)。我考虑,得到市委书记支持的鸣放座谈会,单发一则消息似嫌不 足,于是又去东北工学院,找座谈会主席团成员,采访有关背景情况。之后去沈阳农学院、药学院了解教师们对东工鸣放的反应,最后写了一篇2700字的通讯, 题目是《沈阳春讯》。遵照焦若愚的指示,文内对肃反一字不提。通讯对东工机械系鸣放过程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文末引述沈阳其他高校对东工鸣放的反应,说它 将引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日风光”。   我在本报第二任总编辑邵宗汉身边工作多时(任总编室秘书),耳染目濡,渐渐养成凡事多思的习惯。这篇通讯写好以后,我琢磨着,为慎重起 见,有必要再写一份情况汇报。因为这个座谈会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不是惯常的自上而下地发动,而是群众自发地举行,且鸣放的主题是对肃反扩大化的意见。于是 我将有关背景,包括市委书记焦若愚的指示,写了一份详细的汇报,随稿件寄回编辑部。   《沈阳春讯》于1957年5月24日《光明日报》第三版头条地位发表,见报时题目改为《第一朵迎春花——记东北工学院机械系教师鸣放前后》。后来知道,此文是我的顶头上司、总编室主任高天亲自编发,标题也是他改的。 四   东北工学院鸣放报道结束,我去长春采访民主党派的鸣放座谈,于5月21日发回千余字的“本报长春专电”(刊于5月22日第一版),旋即返回北京。   到编辑部上班,在院子里碰到资深编辑、有忠厚长者之称的赵西同志(党员),他称赞说:“你这次去东北发回的两篇通讯,以《第一朵迎春花》这篇写得好。”他的这个评价,无疑肯定了这篇通讯是较好地体现了当前的报道要求的。   此时京城十分热闹,大鸣大放已处于高潮之中。李维汉部长主持的中央统战部鸣放座谈会正在举行,一批国内知名的高级民主人士纷纷在会上慷 慨陈词,各报刊发的座谈纪要吸引了全国读者的注意。储安平在统战部最后一次座谈会上以《向毛主席、周总理提些意见》为题,发表了千字左右的意见,他认为三 大主义的根源在于“党天下”。据参加会议的记者说,储安平发言时,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坐在沙发上击节赞叹:“VERY GOOD!VERY GOOD!(非常好!非常好!)”储的发言见报的当天(6月2日),本报编辑部有人拍着桌子叫好:“这篇发言顶得上八篇社论!”京城 各基层的鸣放如火如荼。据说,北大、清华的大字报,新的覆盖旧的,一层摞一层,围观者络绎不绝,如赶庙会。报社内部,党总支书记张友邀请党外人士鸣放,座 谈会开了一次又一次。在此期间,头脑冷静的人在思考,面对鸣放出来的意见,下一步该怎么办,但并没有人对鸣放提出异议,包括报社党内的一些领导同志。(事 后得知,正当人们响应号召,积极帮助党整风的时候,毛泽东于5月15日下达了供高级领导阅读的《事情正在起变化》的党内文件,明确指示要准备反击右派,只 是对外秘而不宣,以便把更多的“蛇”引出洞来。)   有件事值得一记。有一天,去北大采访的记者回来说,北大有位老教授在鸣放会上从不发言,且私下对人说,“毛公在放长线钓大鱼。”我和其 他年轻记者听了,莫不嘲笑这位老教授“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思想太落后了。后来“反右”巨浪掀起,人们才肃然忆及这位老教授的真知灼见。看来“众人皆 醉我独醒”的人毕竟是有的。   这种状态延续到6月上旬,形势发生了突变。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这是为什么》的社论,揭开了反右派运动的序幕,一度热火朝天的鸣放猛然来了个急刹车。   就在这一天,中央各大报的舆论开始转向。   就在这一天,石景山钢铁厂的工人,一批批地轮番到储安平住所,登门“说理斗争”。据说,闹得储安平24小时不得休息。储被迫辞职,从此不再上班。他成了《光明日报》历史上最短命的总编辑——任期只有67天。   就在这一天,成千上万为响应“帮助党整风”的号召而说了一些真话的知识分子,一下子陷入“四面楚歌”之中。   我没有任何反党的念头,更没有在会上提过什么批评意见,故而读了6月8日《人民日报》社论,思想上没有感到压力。虽然对这个急转弯一时理解不了,但相信党中央发动这个运动总是有根据的。其时报社党总支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传达有关反右派的精神和部署,我都照常参加。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飞来横祸正悄悄向我逼近。 五   大约在7月份,沈阳高等院校开展反右派斗争,东北工学院机械系鸣放主席团成员被指控为“右派小集团”,首先被揪了出来。中共沈阳市委机 关报《沈阳日报》配发了该报记者的通讯《迎春花掩盖下的第一枪》,揭发东工这个“右派小集团”如何猖狂向党进攻,并指名道姓地说,“殷毅是储安平的使 者”,他“带着储安平的面授机宜”(这位记者抬举了我,按我在编辑部“普通一兵”的地位,尚够不上储安平对我“面授机宜”。他凭空写来,无非要把我同全国 闻名的“大右派”挂上钩,以加重他所揭问题的“份量”),“参与了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右派鸣放的幕后指挥”。说我写的《第一朵迎春花》为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右 派向党进攻鼓劲打气,东工鸣放实际上是“迎春花掩盖下向党进攻的第一枪!”   此文一出,不问青红皂白,我就被揪了出来。比之后来的“文革”一张大字报就可以对无辜者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党报指名揭发无疑要“正规”得多。我有口难辩。   平日和蔼可亲、对我关爱有加的领导同志,此时骤然变了面孔,对我“冷若冰霜”,一副“大义凛然”的神态。同事们也用异样的目光打量我, 不屑或不敢和我说话了——我这个“右派”就这样被“孤立”了。唯一例外的是马来西亚归国华侨、夜班编辑宋凉赞,有一天在办公室相遇,他看看四周无人,友好 地对我点头微笑。他从资本主义国家回来,似乎还不习惯运动中那种对人的模式。   有生以来第一次沦为批斗对象的我,一时弄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感到迷惘,感到冤屈,感到愤愤不平。我首先想到焦若愚书记,他怎么可以出 尔反尔,自毁诚信?我请示他东工座谈会可否报道,他只要明确表示“不可”,我一定会遵照执行的。他怎么可以许诺在前而加罪于后?——若干年以后,随着阅历 长进,我才悟出焦书记的身不由己。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一员,重要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上面要他鼓励鸣放,他当然要表态支 持;上面要他反击右派,他只能义无反顾地反击。他这样做,毋宁说倒是符合老人家“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略意图的。   我又想到我素来崇敬的报社领导人,他们平日分析问题冷静客观,周详严密,何以运动一来,就丧失了判断能力?他们明知我在沈阳的采访,完全符合“依靠地方党委”的不成文规定,并无任何差池,为何会认定我是“右派”?我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迎春花掩盖下的第一枪》一文强加给我的罪名,其本身就不合逻辑。东工机械系鸣放座谈会只举行了两天(10日和11日),我是第 二天赶去采访的;采访完毕,座谈会也结束了。从时间上推算,纵使我有“参与幕后指挥”的“狼子野心”,也是不可能的。其次,市委书记表态支持在前,我写通 讯报道在后,如果东工鸣放连久经考验的市委书记都没有嗅出其反党的气味,怎么能要求我这个毫无斗争经验的年轻人立时察觉到问题呢?第三,报纸的言论、报 道,在政治上把关,从来是享有高俸厚禄的领导者的责任(记者应对报道的事实负责),如果我写的通讯确有政治问题,把关者为何不站出来承担责任?当然,还有 其他一些令人费解的问题,就不必赘述了。   记得为我召开的批判会只举行了两次就完事了。一是我只有“新账”,没有“老账”,要“深入批判”,实在没有多少话好说;二是待揪的“右 派”太多,要抓紧时间把该抓的“右派”一个个抓出来。在批判会上,那些一年前在吸收我入党的会议上对我表扬多于批评、满怀革命情谊的同志,此时一如川剧之 “变脸”,陡然让我感到陌生起来。他们对我并不存在的“罪行”大肆挞伐。我细细听来,觉得这些发言,与其说表现了对我这个“阶级敌人”的仇恨,不如说显示 发言者个人阶级立场的坚定——在阶级斗争的年月,这一条对于干部的荣辱浮沉至关重要。一些平日过从甚密、相互知心的同事,明知我深受冤屈,但慑于政治压 力,没有一个人敢于站出来为我仗义执言。此时我才深味古人获罪后那种“左右亲近,不为一言”的无助和悲凉。当时编辑部只有一个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站出 来为他人仗义执言的,那就是热情正直、心口如一的张天来。当郑笑枫被点名批判,他居然跑到整风领导小组去为郑争辩。结果,他被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受到 开除党籍、工资降一级的处分。要不是顾念他“红小鬼”出身,戴上“右派”帽子是没有疑问的。   最为尴尬的是参与鸣放报道的记者,和报社内部鸣放时提过批评意见者,此时人人自危,担心那高悬的达摩克里斯剑不知何时会落到自己的脑袋 上。他们在批判会上如坐针毡,神不守舍,但一种避祸求生的本能,又迫使他们故作镇静,言不由衷地“揭发批判”别人。结果当然是徒劳的。过不了几天,甚至就 在第二天,有的人就被揪出来了。事后我常想,人类发明的“政治运动”真是一台怪异的机器,它可以把人的自尊、良知、诚信、道义等处世立身的准则碾得粉碎!   批判会过后,本报8月4日第三版发表了两篇与我有关的报道。一篇是三版头条四栏大标题:《在本报编辑部职工的追击下,右派分子王少桐殷 毅在沈‘放火’真相暴露》,另一篇是转载《沈阳日报》通讯《迎春花掩盖下的第一枪》。报道中揭发我的“罪行”,就是重复《沈阳日报》通讯所指控的“支持与 指挥东工机械系右派向党进攻,并写了歪曲事实恶意中伤的通讯报道”。我至今弄不明白,在整个反右期间,向广大读者揭露本报“右派分子”罪行的单篇报道,只 发了8月4日这两篇。也就是说,只有我和王少桐有此“幸遇”。   我的师长同窗亲朋好友,用不着我写信告知,读报后都知道我“出事”了。这真是“十载寒窗无人知,一朝‘身败’天下闻。”   在此前后,去9大城市“放火”的记者,东北(王少桐、殷毅)、中南(潘文彬、丘林、钱统纲)两路“全军覆没”,西北组揪出了郑笑枫,只 有华东组幸免于难。加上在京采访的记者,以及在报社内部鸣放而获罪者,总数达20余人,约占编辑部人员的25%。其中有5人被开除公职,交专政机关处理。   这里插叙一个当年反右火热的细节:随着运动的深入,本报揪出的“右派”越来越多,时任党总支书记的张友同志察觉到已大大超过了毛主席估 计的百分比(毛主席的估计是:“右派大约占1%、3%、5%到10%,依情况而不同。”),考虑是否要适当控制一下,便电话请示文化部党委(其时本报党组 织隶属于文化部机关党委)。据说,文化部党委领导同志在电话中指示:“《光明日报》是重点(本报是毛主席点名的在鸣放期间执行资产阶级方向的两家报纸之 一,另一家是《文汇报》),右派有多少抓多少!”张友就因打了这个电话,反右后整风时被斥为“右倾”,且作为政治错误记入档案。1979年,我奉命来京落 实政策,在报社招待所巧遇张友,他告诉我他也是来落实政策的,且气愤地说:“现在右派都平反了,我这个‘右倾’还能成立吗?”再说文化部党委那位领导同 志,“文革”中被关进“牛棚”,受尽折磨。粉碎“四人帮”后,他在报纸上发表大批判文章,说“四人帮”对革命干部实行法西斯专政,残害无辜,罪不容诛云 云。我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批得十分正确,但他可曾想过,当年他“有多少抓多少”的指示,给本报一批无辜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多少伤痛和眼泪! 六   运动行将结束的时候,有一天报社整风办公室主任召见我,将打印好的“右派结论”让我签字。我看到上面罗列的罪名共三条,其中主要的一条 是“煽风点火,为右派分子撑腰。”根据便是那篇通讯《第一朵迎春花》(其他两条似是而非,大概嫌一条罪名过于单薄,临时拼凑上去的)。这样的结论我怎么能 签字?可转念一想,如拒绝签字,既定罪名无望改变,反会增加一条“拒不认罪,对抗组织”的罪名,后果将更加严重。我被迫将“是非”搁置一边而先权衡“利 害”,无奈而违心地在结论上签了字。   签字过后,整风办公室主任以教训的口吻对我说:“你要是态度好一点,其实降一级就可以了。”(结论上给的处分,降我5级工资,由124 元降为70元。)他说的“态度不好”是确实的。当时年少气盛,对于妄加给我的罪名,在批判会上忍不住要加以反驳。虽然每次反驳都被会议主持者大声喝断: “你要端正态度!”我还是为自己辩解了几次。鲁迅说:“无论是谁,只要站在‘辩诬’的地位的,无论辩白与否,都已经是屈辱。”我身临其境,三复斯言,感到 鲁迅先生所言深刻极了。后来“右派”集中在报社后院筛炉灰,有一天和韩逸云闲聊。韩是财务科长、民盟盟员,解放前参加过国民党,报社内部鸣放时他提了一些 批评意见而被打成“右派”。在批他的会上,不管人家揭发什么问题,他都“照单全收”,“诚恳检查”,故而被认为“态度好”。我对他说:“你不错,才降了两 级。”老韩苦笑着说:“你是共产党,我却参加过国民党,我要是像你那样为自己辩解,人家会新账老账一起算,把我开除公职的。”原来,所谓“态度好”就是要 学会“自诬”,而且是“作诚恳状”的“自诬”。我自启蒙入学堂,老师都教导我要诚实做人,前人留下的修身养性的著作也都如是说,可我照此行事,却受到了加 重的处分。我反复思量,这决不是师长和古人对我的误导,而是我自己昧于“世事”,没有读懂极左政治那本无字的书,那上面分明写着:“说你是,你就是,不是 也是。”   1958年3月,我和其他同难者6人被发配到北大荒劳动。1961年初,又辗转流放内蒙古。且罪及妻孥,一家子被赶到了塞外。 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阶级斗争的狂热终于悄然退潮,理性和良知终于又回归到我们这个古老而多难的国度。1979年1月8日,本报政治部所作的《殷毅同志右派问题的复查结论》,对通讯《第一朵迎春花》作了比较公正的结论:   “1957年4、5月间,殷毅同志根据报社编辑部的指示,在沈阳采访,写了《沈阳春讯》的通讯。经报社负责人作了修改,并把标题改为《第一朵迎春花》,于1957年5月24日在本报刊出。”   “经查,殷毅同志所写的通讯,基本上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情绪,没有大的错误。”   “采写稿件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当时报社负责人的指示办的,是执行中的问题。原结论说殷毅是煽风点火,为右派分子撑腰的说法是不对的。”   错误的结论既被否定,被剥夺了的各项权利随之恢复。1979年6月,我终于回到了暌违已久的编辑部。被错划那年我29岁,回京时已51 岁,一生中的黄金年华,在颠沛流离中付诸东流。但比之经受不住北大荒严酷的劳役和饥饿的煎熬、最终埋骨于完达山下的难友,我总算侥幸地活了下来。   最后,简要交代原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右派小集团”后来的情况,以结束本文。据在民盟辽宁省委担任领导职务的一位老同学来信告诉我:原东 工机械系“右派小集团”成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部得到平反——历史证明,当年把我划为“右派”的前提就是虚幻的。其中被《迎春花掩盖下的第一枪》一 文点名批判的三位民盟盟员,陈尚炯被评为副教授(1988年病逝);岳从风现任沈阳工业大学教授;王裕生曾任本溪大学副校长、沈阳市政协副主席、沈阳市民 盟主任委员等职务(现已离休)。只有原中共沈阳市委候补委员、机械系主任王铭勋教授结局悲惨。他被打成“右派”后,下放到昌图县双庙子镇农村劳动,据传, 因患阑尾炎未得及时治疗而身亡。他是国内著名的机械原理与齿轮齿形专家,是四化建设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年与之交谈曾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这样一位知识精 英,竟然“墨面蒿莱,赍志以殁”,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低回不已。    1999年1月12日    附录: 第一朵迎春花 ——记东北工学院机械系教师鸣放前后 本报记者 殷毅 潜藏的激流   4月中旬,沈阳市高等院校传达了毛主席的讲话。它给知识界带来了春的信息。   可是,正像残冬里偶尔刮过一阵东风,大地依然是一片沉寂。   真的这么沉寂吗?据此间一位熟悉知识界气候的人士说:“未必尽然。”   记者和知识界多方接触以后,才隐约察觉到沉寂的另一面。它像一条流速缓慢得几乎静止的河流,表面上难以察觉它在运动,而河面下却潜藏着激流。   只要你注意观察,在很多场合可以获得这样的印象:在集会上,有的人旁敲侧击、转弯抹角地表达一个意思;有的人欲言又止,但从他激动的神 情里,似乎能触觉到他在想些什么。在书斋里,人们促膝谈心,滔滔不绝,和场面上又是两个样子。这些,实在使人感觉到,毛主席的讲话确实给知识界带来了无限 的鼓舞、激情和希望,欲鸣欲放的情绪,在增涨着,扩张着。只是领导上“按兵不动”,只是外界空气冷了一些,才使人有沉寂之感,和“春来何迟”的叹息。 要放的不让放,不要放的动员放   在东北工学院,开出了沈阳第一朵迎春花。   东北工学院,同沈阳其他高等学校,多共同之处,少特殊之点。把东工高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看成沈阳知识界的缩影,也未始不可。   东工教师听了毛主席讲话的传达以后,要求鸣放的心情是很迫切的。但是,像其他高等院校一样,讲话传达过后,再也没有什么动静了。   可是,人们思想境界里的春光是锁不住的。有些教师三五相约,关起门来鸣放。北京、上海的报纸,像磁石般地吸引着大家,人们争相阅读,互相传诵。有位教师说:“北京、上海的报纸给我们很大鼓舞,虽然是他乡春色,适足以慰念春之渴。”   大家在背地里兴奋、激动之余,不免又感慨又疑虑:为何彼处春暖,此地秋凉?   就在此时,院领导布置学习了,规定以学生为重点,教师鸣放慢慢再说。   当时是这样布置的:   从5月6日起,学生停课一周,号召教师在自愿原则下参与指导学生学习。作出这样的决定,据说是依据以下两点理由:一、学生人数比教师多,照顾多数,鸣放自然应该以学生为重点;二、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改善一下师生关系。   在布置学习的会议上,当时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根据中央指示的精神,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鸣放的重点在教师而不在学生。对于这些意见,领导上充耳不闻,仍按老一套办事:决定么,就得贯彻。   想不到被领导上认为要求先“放”的学生,有些也不同意把他们作重点。隔五个星期就要大考了,本学期已经因“流感”停课一周,再停课一周 鸣放,大考前的复习时间更短了。有些学生为功课着急,哪里有心思鸣放。学习布置下去以后,有的学生向领导上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习毛主席讲话期间,午睡时 间能不能做功课?”学生不想学,领导上有办法:动员。5月6日,开了一个动员大会。   有位教师评论领导上的措施说:“要求放的不让放,不要求放的动员放,真是‘倒行逆施’。” 自发的鸣放   教师们提出一连串的问号:为何我们的学习布置和北京、上海不一样?为何如此本末倒置?是否不要我们鸣放?领导上是否想“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问题提上去了,却如石沉大海,渺无音讯。   平时被捆缚得谨小慎微的教师,这时竟耐不住了。就在同学开始学习的时候,机械系部分没有参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师,自发地组织了三个小组进行学习。显然,有一股伟大的动力在推动着他们。   自发地组织学习,不能说顾虑都没有了。特别是参加这三个组学习的党员教师,在会上一言不发,态度冷淡,就更加引起非党教师的疑虑:院领导支持我们吗?是否还像以前一样,“放”过以后再给我们算总帐?   明摆着,这些疑虑不解除,会是开不下去的。大家商定请院党委书记来参加座谈,请他表明一下领导上的态度。   院党委书记来了,也讲话了,但是没有正面地明确地答复大家的要求。   教师们于是激动起来,82个人联名写信给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要求支持和帮助。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学习毛主席的讲话,两天来进行得十分热烈。但我们缺乏支持,尚处在群众自发状态。院领导远落在群众的后面,没有下定决心……”   焦若愚支持他们鸣放,10日、11日亲自参加他们的座谈会。就在这个时候,东北工学院走在其他院校之先,突然沸腾起来,划破了沈阳知识界的沉寂。 预兆春暖   东北工学院机械系教师自发鸣放,还有一段小插曲:   10日座谈会散会以后,有个传说,权威方面认为自发鸣放是闹“中民主”。座谈会主席团成员在兴奋之余,听到这些流言,真如冷水浇头,凉了半截。当即开会检查。会上空气沉重、紧张,谁也不想讲话。大家在痛苦地思索着始料所不及的严重后果。   中共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立即批判这种流言,给他们撑腰,认为他们鸣放是健康的、正确的。这才解除了他们的顾虑,出现了11日大鸣大放的局面。   现在看来,机械系教师鸣放,不仅是健康、正确的,而且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机械系主任王铭勋教授说:“在我们东工说,这是‘星星之火’,它唤起了人们压抑着的热情和希望。”   这样的估计可能是恰当的。11日,很多外系教师参加座谈以后,激动地表示:东工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回去也一定大鸣大放。   13日起,各系都鸣起来、放起来了。   但是,它的影响还不止在宫墙之内。当报纸上发表消息以后,在全市高等院校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好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池水,激起了翻滚的浪花。   各校的教师纷纷要求鸣放。沈阳农学院副教授张信达说:“听到东工的消息,大家都跃跃欲试。”药学院副教授刘德仪说:“我们希望东工的风吹到药学院来!”   事实上,这阵风已经吹到了各高等院校。本星期内,各校都先后动起来了。现在,沈阳高等院校再也不似冬日之沉寂,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春日风光。   (原载《光明日报》1957年5月24日第三版)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20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寄生虫病病理学的开拓者--杨述祖先生
kksonne 2012-7-22 16:38
盛弘强 2012-07-22 杨述祖(1903.5.16-1983.12.5),病理学家, 中国寄生虫病病理学的开拓者 。毕生从事病理学教学和病理活体组织检验工作。先后研究了中华分支睾吸虫、姜片虫、绦虫、利什曼多诺万原虫、疟原虫等寄生虫病的病理,阐明黑热病患者的巨脾症是杜氏利什曼原虫刺激脾脏,引起网状组织增生所致。 主编了中国最大型的病理学参考书《外科病理学》, 该书成为病理诊断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 个人履历 杨述祖(1903—1983),陕西华县时村(原在今柳枝镇,1959年迁至西安草滩)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他出生农家,在县教育会高等小学毕业后,于1916年在西安一中求学,次年又转入天津南开中学,1918年东去日本留学。 1928年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又考入东京帝国大学,为病理部研究生,1931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后进入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历任助教.副研究员、研究员。以后曾任上海东南医学院、同德医学院及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解放后,调至武汉医学院,曾任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等职。他是国家高教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还曾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与第六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杨述祖以其病理学研究方面的高深造诣,在医学界享有声誉,他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编写了多部著作,特别在寄生虫病和我国地方病的研究中作出过独到的贡献。他治学严谨,课题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而且周密,所得结果十分可靠,其中一些独特见解纠正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认识,其论文在多年之后仍为国内外文献所引用。早在日本留学时,他就曾用狗作绦虫病与贫血的研究实验,证明绦虫不能引起恶性贫血,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观点,使他的导师十分惊讶。地方病、寄生虫病研究离不开现场调查,杨述祖曾多次深入疫区,访病问病,亲自给患者作各种化验,得到了第一手资料,并取得出色研究成果。在他72岁的时候,领导主持了《外科病理学》一书的编写。在这部200多万字的巨著中,他亲自撰稿30多万字,并对全书逐字逐句地审查修改。《 外科病理学》填补了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成为活体组织检验工作必备的工具书。 书成后,杨述祖坚持以集体名义发表,不同意署自己的名字。 杨述祖除进行教学研究外,每天还要会诊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理切片。他对每例切片都认真仔细观察,详细记录,必要时还绘图,诊断准确率极高。他对待病人,不论身份高低都一视同仁,对于登门请求会诊的普通病人,他总是满腔热情予以接待。他曾说:“作为一个医生,要为病人和病人家属着想,我们虽花费了一些时间精力,心里却坦然。”杨述祖虽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但对学生谆谆善诱,对同志亲切和蔼,对身边的每个人都热情关怀。偶有失言,便寝食不安,唯恐伤害他人感情,往往登门道歉。他对党对社会主义无限热爱,他曾说过:“我坚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中国只能是一盘散沙。”从1956年起,他就申请入党。1982年3月,在他79岁高龄之际,多年夙愿终于实现,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3 年12月5日,因癌症医治无效,杨述祖不幸与世长辞。临终时,他要求死后丧事从简,遗体进行病理解剖,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武汉医学院党委遵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学院图书馆前的花坛内,一份埋在学院病理教研室门前,并种植一棵长青树;一份撒在他的故乡华县的土地上。  1928年, 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后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病理部攻读研究生,获医学博士学位。   1931~1942年,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病理科历任助手、副研究员、研究员。    1935~1944年,兼任上海东南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45~1947年,兼任上海同德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1946年10月~1952年,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馆教授兼主任。    1951年,随院系调整迁至武汉,历任中南同济医学院(后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病理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理事、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职。    1952年,任武汉医学院(今中南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    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3年9月,发现罹患了胃癌,且肿瘤已经发生转移。经医治无效,于1983年12月5日晨逝世。   曾担任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人物生平 1916~1918年6月他就读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同年9月转读于天津南开中学。1921年得到伯父的资助留学 日本 ,毕业于日本东京高等预备学校。1924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医科大学。随后又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传染病研究所病理部的研究生。1928~1931年在著名病理学家绪方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鉴于当时中国 寄生虫 病广泛流行,乃以寄生虫病病理为研究对象。 寄生虫病病理学 1931年4月他辞谢挽留归国,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病理科工作到1942年,继续进行寄生虫病病理学研究。1935年9月取得东京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还先后兼任上海东南医学院病理学 教授 (1935~1944年)和同德医学院病理学教授(1945~1947年)。1946年内迁四川的国立 同济大学 回 到上海,同年10月他应聘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馆教授兼主任。他与由四川复员回沪的病理学馆助教武忠弼一起,夜以继日地清点搬迁从当时的上海德国医学 院接收的设备,在大学附属中美医院(后改称同济医院)内重新组建了病理学馆,并随即着手病理学德文教材的编译,开始病理学教学和附属医院的病理学检查诊断 工作,使病理学馆的工作得以及时全面恢复。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起全国范围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动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他于 1952年春率先举家迁来武汉,在旧华商跑马场的一片荒地上重建新的病理学馆,一直任病理学教授。从1960年代起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 员、卫生部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等职。1983年9月他患了 胃癌 ,而且肿瘤已经发生转移。经医治无效,杨述祖于12月5日晨逝世。 个人成就 诲人不倦   师道楷模    杨述祖毕生从事医学 教育 事业,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他每年都坚持为学生授课,直至晚年,从不稍懈。课前他始终如一地认真备课,查阅大量资料,做好读书笔记,每讲必有详细的讲稿。    他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体贴入微。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备好课,杨述祖常要求他们到他的工作室,给 他们介绍重点、难点,以及目前的进展、重要的参考资料。年轻人若有问题,他有求必应,详细解答;有的问题他一时不太清楚,便立即查阅文献,直至把问题弄清 楚才肯罢休。他还常常去听青年教师讲课,遇有问题,课后立即及时帮助他们纠正出现的错误。    在讲课或与学生接触时常以亲身经历讲述他在进行寄生虫病研究时的见闻,启迪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学生遇有问题找杨述祖时,他总是耐心讲解启发。他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事迹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外科病理学》    1950年代初他由上海迁来武汉以后,担负着主要的讲课任务,并领导教研室同事们进行病理尸体剖检、活体组织检查和科研工作,并参加了 梁伯强 主 编的全国病理学教材的编写。1970年代初,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他与中山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的同事们共同编写了《外科病理学》,这套书分上下册,全书 210余万字,附图2500多幅,参阅文献3400多篇,主要应用自己的材料,总结自己的经验,是一部极受广大病理学工作者欢迎的大型工具书。他编书时每 看一篇文献,都要做好读书笔记;每写一段文稿都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 科研工作   杨述祖一生在专业上刻苦钻研,治学严谨。他常常对青年教师说:“科研工作贵在严格和实事求是。任何一项科研工作只有数据可靠才是高质量的,才有参考价值。”他先后研究了中华分支睾吸虫、姜片虫、绦虫、利什曼多诺万原虫、 疟原虫 等 寄生虫病的病理,尤其是这些病原体引起的造血器官及外周血的变化。他早年曾研究绦虫与贫血的关系,得出绦虫与恶性贫血无关的结论,这与当时流行的观点相 反。他的日本老师不以为然,后来亲自看了他的研究工作后才相信。早在1930年代,他就多次深入到苏北地区邳县一带的农村,对当地严重的黑热病等地方性流 行病进行深入的调查。当时许多患者严重贫血,由于黑热病而患巨脾症。为了查明病因和发病机制,他曾多次带干粮亲赴现场,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患者进行检 查和开展脾穿刺研究,阐明了巨脾症系由于黑热病原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而引起。他又对急性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察。 他的科研成果从1960年代起一直被引用于全国病理学教材之中。另外,自1946年起他一直从事病理学诊断工作,数十年从不间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 研究领域 多年从事寄生虫病和中国地方病病理的研究,对中华支睾吸虫病、绦虫病、疟疾、姜片虫病、黑热病及血吸虫病的研究每有突破。在日本时,曾通过实验证明绦虫不 能引起恶性贫血,纠正了当时的错误观点。他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经常为解决某个疑难问题深入询问,检查病情,反复推敲,有时通宵达旦。对病人体贴关怀,深 受病人和同仁的爱戴和崇敬。其论文见解独特,多年后仍为国内外文献所引用。专著有《黑热病》、《传染性肝炎的病理变化》等,并参加编写《病理学》、《医科百科全书》。晚年倡导和主持编写出版大型病理学参考书《外科病理学》,全书分上、下两册,共计200多万字,附图2500余幅,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 (以上资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539500.htm) ---------------------------------------------------- 更多信息参考 http://tupian.hudong.com/a3_86_66_01300000350658123961668311324_jpg.html 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doc-view-121080 http://www.huaxian.gov.cn/html/201012/n88677260.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36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林振纲先生
kksonne 2012-7-22 16:02
盛弘强 2012-07-22 林振纲(1900-1976)    浙江绍兴人。医学家。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院前身)毕业,曾任北京医学院教授、基础医学部主任等。 对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学、病理解剖学的形态识别和分析有较深造诣 ,并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的病理学人才。著有 《肺吸虫及脑病变之病理》,《病理学》等。 (以上资料 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937813.htm?fr=ala0_1) ------------------------------------------------------------------------ 林振纲,192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30年至1932年留学德国。曾任北平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科兼法医学科主任、教授,沈阳医学院总务主任、病理科主任,中央大学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病理解剖教研组主任,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学会副主任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从事 冠状动脉硬化、肺吸虫病、肺癌、痢疾、流行性脑膜炎等研究工作。 阐明了冠状动脉分布与心肌损伤的关系,肺吸虫在体内扩散的途径和病变发生过程以及肺瘢痕癌的病理特点。 主编有《病理学》等。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uname.cn/celeb/celeb_95381.html) (http://medicine.bjmu.edu.cn/20041027/article/2005-06/4069.htm) ------------------------------------------------------------------------ 医学世家的一些小典故 宣武前门西河沿街222号四合院的一些历史掌故 《法律与生活》半月刊 2008年7月上半月刊 记者/李云虹   提要:一所上百年的宅院,见证了三代人的兴衰变迁。如今,这座风雨飘摇中的四合院,能否完好地保留下来,成了四合院主人心中的一道谜题。   背景:前门大街是北京古老的商业街道。元朝时的丽正门即今日之前门,门外通往郊外的大道就是其前身。   明朝中叶,由于商业的日渐发达,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鲜鱼口、猪(珠)市口、煤市口、粮食店等集市和街道,前门大街成为一条商业街。   明嘉靖以后,各省市在京做官的人为了解决进京应试的住宿问题,在前门大街两厢建立了各地会馆。举人们常到前门大街来购买生活用品或饮酒作乐。   “珠市当正阳门之冲,前后左右计二三里,皆殷商巨贾,设市开廛。凡金银珠宝以及食货如山积,酒榭歌楼,欢呼酣饮,恒日暮不休。”乾嘉时俞清源在《春明丛谈》中描绘出前门大街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盛况。   前门大街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被描绘为“绿杨垂柳马樱花”,马路两侧,红绿相映,往来行人,乐而忘倦。   前门地区曾是老北京迷的圣地、京城老字号的天堂。闻名遐迩的大栅栏、八大胡同、纪晓岚故居、琉璃厂都坐落于前门地区。   历经700多年历史沧桑,前门商业区内的老字号几经沉浮,经营着中国传统商业的百年神话,尽管它们中的一些已有些老态龙钟。   2003年,北京市政府批准了《前门地区修缮整治总体规划方案》。   按照规划,前门步行街将于2008年建成。2004年启动对前门大街东侧路拆迁,并继续以微循环的方式对前门地区进行修缮。   政府的规划蓝图是在前门商业街内不再允许通车,改为步行街,唯有老北京的“铛铛车”(记者注:“铛铛车”是老北京对有轨电车的称呼)可畅通无阻。80余个京城老字号将在改造后的前门商业街(即前门到永定门的中轴路)两旁一字排开,并全部亮出黑底金字招牌。   与此同时,为保证前门地区的全面修缮,而将前门东侧路即正义路南延、西打磨厂街、西河沿等路段纳入市政道路的规划之列。   2008年5月27日,“铛铛车”行驶在了修整一新的北京前门大街上。   它宣告了北京前门大街道路改造施工的正式完工。   2008年6月3日下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内,郭海鹏露出了胜利者的笑颜。作为一起民告官案件的胜诉者,他品味到了久违的酣畅。   两年前,北京市宣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以“城中村”环境整理为由,将前门西河沿街222号的四合院纳入拆迁范围,住在院内的多名居民以“文物建筑”为由拒绝搬迁。   2007年7月4日,北京市宣武区市政管理委员会将未搬迁的郭海鹏及其母亲告到宣武区人民法院。此后,郭及母亲又将宣武建委告上法庭。为此,郭海鹏的母亲请求法院撤销宣武区建委核发的拆迁许可证。   一审法院判决下达,宣武区建委的拆迁许可证对222号四合院无效。宣武区建委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市一中院终审判决:拆迁许可证涉及该四合院的内容无效。 冰火两重天   2008年6月8日上午7点30分,记者来到了位于前门西河沿大街的222号院。   它坐落于北京和平门全聚德烤鸭店后身的狭长胡同内,与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正乙祠戏楼”一墙之隔。许是如此,它多少沾上了国粹京剧的痕 迹。在院门东、西两边的墙壁上,画着大红大紫的生、旦、净、末、丑脸谱,早已褪色的脸谱似乎在诉说着岁月沧桑。靠近西边一侧的几个脸谱被硕大的白色“拆” 字覆盖,在褪色的脸谱的映衬下,“拆”字显得分外刺眼。院门前的施工围挡与院墙之间满是堆积如山的垃圾,而这是“头两天已经清走了一半”后所剩余的。   窄小的院门只能容一人通过,只是门口两侧三面雕花的门墩,透露出这所宅院曾经的辉煌。站在院门口的台阶上往东远眺,在树叶斑驳中能见到正阳门的轮廓。   进入宅院,走过细窄约五六米长的廊洞,首先来到了东院,东院临街的是一个二层灰砖灌浆挑脊的小楼。顺着房外仅一人宽的木头楼梯,登上二 楼。木结构与隔壁的“正乙祠戏楼”如出一辙。迎面的木龛上,300年前建造时雕刻的“寿”字,醒然在目,它像一个吉祥符,护佑着这座“田”字形的老院,经 历数不尽的雨雪风霜,一直支撑到今天。已经模糊的雕梁画栋可以想见其当年的华丽与辉煌,如一温婉贤淑的佳丽被岁月镌刻成为满脸皱纹、风韵犹在的老太太。   举目远眺,整个宅院的四进式构造尽收眼底。   222号院是坐南朝北的四进四合院,四个独立的小四合院呈“田”字形分布。每一进都是由方方正正的南房、北房、两侧厢房组成。4个院子,74间房屋,青砖灰瓦、硬山挑脊、抄手回廊、布局紧凑、古朴典雅。   东院除了目前仍在居住的三户人家的房屋完好外,其余房子都已经破败不堪。在此“坚守”的一户居民告诉记者,自从2006年开始拆迁,大 多数人家都陆续搬迁,“走一户,拆一户”的结果便是如今的满目狼藉。东院的西厢房因无人居住,风吹雨淋,其房顶一角都塌了,透过砖瓦可以清晰地望到天空。   东院与东院的后跨院有一段约五六米长的门洞相通。   据久居于此的居民介绍,“东院的后跨院曾建有一个带瓦拢铁皮屋顶的三层小楼,此楼格局新颖,具有西洋风格,高出正乙祠的戏楼,正对着北海的白塔,天气晴朗时,可远眺白塔的景色。可惜,这座小楼在‘文革’时拆了。”   三个院落的境况令人担忧。拆迁留下来的残砖碎瓦满地皆是,坑洼不平的地上堆积着大量垃圾堆。   选择留守在这里的一户居民告诉记者,“这四个院落中,唯有西院是保存最好的,也只有在那个院子内,能感受到这所宅院的历史。”   隔着上百年的风尘,也许不可寻回222号院的当日之美。   宣武前门西河沿街222号四合院的隔壁邻院是康熙年间由浙江银号商人所建的银钱业公会——正乙祠,挂上“文物保护单位”牌子的正乙祠目前是青瓦红漆地粉饰一新,在鲜亮的朱红色在阳光的映衬下,别样妖娆。   当年在正阳门外左右经营店铺者,大半是浙江商人,这些商人里以经营银号者居多。他们苦于没有集会、祭祀、娱乐的场所,于是各出所有,集资在西河沿街,明代古寺的基础上修建一座公所,建成了当时的银钱业公会——正乙祠,作为他们平时集会、议事、祭祀的地方。   正乙祠规模较大,祠内不但有供祭祀用的祠堂、议事用的大厅,还有一座名贯京华的戏楼。当时许多名班、名角都曾在此演出过。但是此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正乙祠的建筑大部分灭失了,只留下少数房屋和一座戏楼。   历经3个多世纪岁月沧桑的正乙祠真正为人所知的是它里面的戏楼,戏楼尺度略小于湖广会馆戏楼,但布局紧凑,装饰讲究。它是北京京剧最知名的戏楼之一,也是中国最老的保存基本完好的纯木结构戏楼,被誉为“中华戏楼文化史上的活化石”。   一墙之距离,两个境遇却如冰火两重天。   左边是旧貌换新颜的正乙祠,右边是饱经数百年沧桑容貌渐颓,暗灰色淡雅沉稳的222号四合院;左边赫然立了“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而右边的那座四合院却被列入宣武区公益拆迁范围,已被拆得残垣断壁。   222号四合院大宅门:梅兰芳、王瑶卿、李多奎、萧长华等名角唱堂会;见证八国联军蹂躏京师   222号院唯一一处保存完好的院落——西院的主人名叫林培炎,是目前国内著名的口腔医学专家,也是林氏大宅门内的第三代传人。   小院的院门外安上了一道古铜色的防盗门,刚跨入小院,记者就被墙上雕刻的影竹所吸引。青砖上刻着的竹子栩栩如生,植根于石缝之间,一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架势。   院落内丹柿和枣树犹存,树荫蔽日,院子中间摆放着几个大鱼缸,缸内荷花锦鲤,无不欢畅;花木葱茏、古董物件、奇石异草,无不凸显主人的闲情逸致,点滴之处更是彰显当年大宅门的盛景。   性格开朗的林教授打开尘封的记忆,与记者畅谈起林氏一家与222号院的故事。   林家的祖籍在福建。林培炎的爷爷即西河沿大宅门的第一代创始人,是同治年间的进士,任职于户部。   清朝末年,林培炎的爷爷做买卖,被某汇票庄坑了几万大洋,债主讨债,无奈之下,搬到了西河沿。其后,他又将这所宅子的西院买下,并进行了修整,与东院连为一体,形成有70多间房的大宅门。    林培炎的爷爷有3个儿子,大儿子林子安颇有经营头脑,二儿子林振纲和三儿子林子扬则是两位医学界很有名气的一级教授。林培炎是林子扬的儿子。   林家的前门西河沿222号老四合院,在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曾住过德国兵。赛金花也曾在此居住。   1936年,给林老太爷办十周年祭时,前门西河沿222号老四合院其排场之大,曾令人瞠目。祭日由林子安在正乙祠操办。   当时,他请来梅兰芳、王瑶卿、李多奎、萧长华等名角唱堂会,当时的戏单留存至今。   节目单上除有京城名伶,还有天津唱大鼓的“小彩舞”骆玉笙、鼓界大王刘宝全、戏法大师“快手刘”、相声演员侯宝林等名家。政界军界商界报界的名人来了数百人,看演出的近千人,此事轰动京城。林子安也落下了“林百万”的绰号。    二爷林振纲早年到德国留学,获医学博士。回国后一直从事医学病理学的教学研究和临床,他编写的有关医学病理学方面的书,是国内病理学方面最早的专著之 一。他与军委前卫生部部长贺诚是留德同窗,北京解放初,贺诚亲临西河沿老宅,跟二爷倾心交谈,请他出山。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医科大学的基础部主任和病理教研 室主任。    三爷林子扬是国内著名皮肤病和性病学专家。他是师大附中首届毕业生,1922年在国立北大医学院的前身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毕业后担任讲师,1934年留学德国和奥地利,主攻皮肤、性病和热带病。获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医学院任教授。解放后,他担任北京性病防治所所长,为新中国当时取缔妓院、消灭性病作出了重大贡献。   1949~1993年,林子扬一直任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担任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工作。他医术精湛,先后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皮肤病人。邓颖超称赞他“医德高尚,医术高明”。林子扬给人治病不分贫富,街坊四邻找他看病从不要钱。其 90高龄时,媒体报道了他无偿为人治病的消息,一时间西河沿老宅门庭若市。 免遭磨难   著名科学家蒋筑英曾在林家的前门西河沿222号老宅留下了6年的生活足迹。   原来,蒋筑英的母亲跟林培炎的母亲刘尧厚是中学同学,1956年,蒋筑英在家乡杭州考上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他母亲给刘尧厚来信,因家境困难,希望蒋筑英在北京上大学期间,在生活上给予资助,林子扬和刘尧厚待蒋筑英如亲生儿子,他也把西河沿老宅当成了自己的家。   他平时住校,每到周末假日便吃住在林家。林家朴实无华,热心待人的家风给年轻的蒋筑英留下深刻印象。   林子扬一生淡泊名利,生活上克勤克俭,作为名医、一级教授,他的工资不比部长低,但他在生活上非常俭朴,平时吃饭,桌上掉个米粒都捡起来吃了,衣服旧了,缝缝补补接着穿。这一点一滴,耳濡目染,深深教育了蒋筑英,他把刘尧厚给的零花钱,都买了书。   1962年,蒋筑英大学毕业,本来可以留在北京,但他为发展我国的光学事业,与林老先生商量后,毅然决然地去了东北。告别了林家西河沿老宅后,他念念不忘林子扬和刘尧厚的教诲,还经常给林家来信,直到他英年早逝。   林子扬与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交往很深。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北戴河疗养时,林子扬去看望他们,邓大姐亲自为他煮绿豆汤喝,并请他品尝警卫员捞上来的海鱼。   “文革”初期,周总理亲自指示,保护林子扬,使住在西河沿老宅的林子扬家免遭红卫兵抄家,保护了一批珍贵的医学史料和文物。   “文革”期间,这个大四合院被房管局没收后分配给多户人家居住,据了解,最多的时候曾有20多户人家住在这个四合院内。除了林培炎所住的院落为私产以外,其他人多是公房租住。   心善者长寿,林子扬活了91岁,他生前一直住在西河沿老宅。   其儿子 林培炎是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口腔审美学组全国委员,他发明的“非手术性面型矫治”全新疗法,不用开刀矫正脸型,经济简便、无年龄限制,荣获德国优秀科研成果奖,这一成果现在已用于临床,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林子扬住过的老宅正房,生前接待过许多外宾,格局至今未动,古朴淡雅。林培炎在这老屋,每天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使沉寂的老宅又有了生机。   那浸透岁月沧桑的石板路,有穿老“棉窝”的脚轻轻走过;小巧玲珑的砖雕门楼上,丛生的枯草映着夏日瓦蓝的天。滴滴血汗积攒盖起的祖宅,按先人想法是,待后代潦倒到没饭吃的时候,能拥有一片瓦来遮风挡雨。   如今,这座走过上百年光阴的老宅院的主人林培炎却对它的未来深表堪忧,能否使其幸免于难,成为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12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谷镜汧先生
kksonne 2012-7-22 15:07
盛弘强 2012-07-22 谷镜汧 (1896—1968)浙江余姚人梁辉乡杨梅潭村人。病理学家。 1922年同济医科毕业,后留学德国,获海岱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有编著《血吸虫病学》、《病理学总论》、《病理解剖学总论》、《病理解剖各论》、《病理学 总论、各论》等出版,曾捐资家乡浚河,参与筹建余姚阳明医院等。 科研成就     1896年9月26日 出生于浙江省 余姚市 梁辉乡杨梅潭村。    1917年,毕业于青岛德语专科学校。    1922年,毕业于同济医科(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毕业后得同乡银行家宋汉章资助留学德国,进海岱山大学、 柏林大学 。     1922~1925年 赴 德国海德堡大学 和柏林大学深造,获医学博士学位。    1926年,回国任 北京协和医学院 病理科助教。    1928年,筹建创办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科学校),后学校改名作 上海医学院 ,亲自任病理学讲师、教授、教务长。曾代理上海医学院院长。   1931年-1932年7月,于美国西余大学病理科进修(罗氏基金资助)。   抗日战争时时期,转移至大后方,在四川、重庆继续执教。    1932~1936年 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病理副教授、教授。    1937~1945年 任中央医学院、中正医学院、广西医学院、同济医学院病理学教授。    抗战胜利后,历任上海医学院病理科主任教授、教务长、代理院长。解放后,历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中华全国病理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病理学杂志 》副总编辑,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等职务。谷镜汧亦是《 辞海 》主要编写人之一,上海市第四届政协委员。   1946年 代理上海医学院院长,主持上海医学院迁回上海。    1946~1949年 任上海医学院病理学教授、教务长、代理院长。    1949~1968年 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教研室主任、院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理事、病理学会上海分会主任委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中国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中国结核病防治委员会委员。    1968年7月19日,因应急性胃溃疡大出血病逝于上海。 投身教育事业     谷镜汧在上海医学院任教40余年,他十分重视基础课程,从校外聘请数学系、物理系教授来院任课。他非常重视病理教学,坚持认真备课,亲自讲授,到了晚年 仍然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讲课精练、透彻,总是反复强调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在教学中,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病变与临床表现相结 合,倡导在高年级学生中召开临床病理讨论会,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他对青年教师体贴入微,要求严格,亲自指导。他指导观察标本细致而深入,在病理诊 断方面多有独到之处。他极其重视病理学教材的建设,1950年编著《病理学总论》一书。写作中几易其稿,成书后,读者纷纷反映该书概念清晰、论理透彻,深 入浅出,文笔流畅,是一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病理教科书。1960年,他又组织教研室全体教员先后编写《病理学总论》、《病理学各论》、《病理检验技术》、 《实用病理学提纲》等书,为润色文字,他邀请语文专家进行修改。这些书成为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最受欢迎的教材。 正确评价菲尔绍( 魏尔啸 )     1959年,国内掀起了一场批判菲尔绍(Rudolf Virchow,或译魏尔啸、微耳和)细胞病理学的“学术风暴”,上海医学院也不例外。谷镜汧又首当其冲。在一片喧嚣声中,在真理与谬误面前,毫无愧怍地 捍卫了真理。他不人云亦云,不俯仰随人,而是以其远见卓识,慎重对待,表现得非常冷静。他抽出不少时间,去中国科学院上海图书馆认真阅读菲尔绍的德文原著 和有关书刊,先后写出了《魏尔啸生平事迹简介》、《魏尔啸的细胞病理学》等文章。他运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观察问题,既肯定菲尔绍作出的划时代贡献,又指出他许多不正确的观点。他公正客观地评价前人,而不超越历史时代去苛责前人。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没有科学家的良知和勇气是不可能做到的。 积极提倡尸体解剖     谷镜汧身体力行,积极倡导尸体解剖。1950年,他在《 大众医学 》、 《中华病理学杂志》上发表文章,发起签名运动,促进知名的科学家、社会名流生前立下遗言,志愿死后作尸体解剖。他在上海市政协会上多次发言,申述开展尸检 工作的重要意义,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临床学家的密切配合,使教研室尸检工作得到很大的发展,从未有过间断。这也为临床、教学、科研积累了大量 宝贵的资料,提供了珍贵的病理标本。他在上海医学院建立了国内第一流规模庞大、病种齐全的病理标本陈列室。    他在身处逆境、惨遭迫害,身患重病的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自己死后遗体要做解剖的诺言,叮嘱亲属将其遗体送去解剖,查找病变和病因。 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科研     谷镜汧毕生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他在科研工作中的指导思想是“立足于国内”、“理论联系实际”、“洋为中用”。他着重研究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常见病多发病,希望解决中国自己的科研难题,从而建立中国自己的医学科学学派和科研梯队。    早年他的科研兴趣十分广泛。1930年代留学欧美时,他接触到淀粉样变的实验研究。谷镜汧不是 一个一味追随别人,亦步亦趋的人,他的研究着眼于此病为何在西方人中发病多,在中国则甚少。经过研究,他发现淀粉样变的发病与膳食组成成分有一定关系,由 于西方人的食物高脂肪、高蛋白质,而中国人则以植物蛋白质或素食为主,这种膳食成分的差异与该病发病有一定关系。    1939~1941年在昆明,他对当地高发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亲自去屠宰场收集大量猪和山羊的甲状腺肿标本,带回实验室进行研究。他潜心观察和研究克汀病,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精力,最后完成了国内当时惟一的有关克汀病病理变化的论文。    1942~1944年,他在宜宾同济大学执教时,对流行于川南的痹病进行了研究,他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亲自动手,饲喂动物,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研究,最后终于揭开了痹病的真正原因——食盐中的硫酸钡中毒。    1950年代以后,他多次参加中国新发现疾病的研究,如1962年研究江西湖口病的病因,经多学科综合研究发现该病与当地农药中的有机汞中毒有关。他不远千里,多次了解和亲自观察克山病尸检的标本切片,参加全国克山病病因研究讨论会并发表了自己对该病病因的看法。    在谷镜汧的科研实践中,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 血吸虫病病理研究,结核病的病理和发病机制研究,以及肝炎、肝硬变、肝癌的研究3个方面。 日本血吸虫病病理研究     1950年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是 日本血吸虫病 高发地区。谷镜汧组织和领导的科研力量,对血吸虫病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早在1950年代初,谷镜汧从血吸虫病病理尸检材料入手, 亲自整理和分析了近100例尸检资料,撰写了《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晚期日本血吸虫病的病变》等文章。这些论文系统而细致地揭示了该病在全身各脏器的 病理变化,是迄今世界上对日本血吸虫病病变最全面最详尽的文献。在此基础上,他指导应越英完成关于脑血吸虫病的研究;指导程德成等进行血吸虫病引起的先天性侏儒的研究;以后,又进行了一系列利用实验动物有关发病机制的研究,包括幼虫在动物体内穿行造成的损伤和病变,又在尸体皮肤上观察尾蚴入侵的过程。    1963年,他对血吸虫病肝硬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达到了他对血吸虫病研究的“高峰”。他一方面 进行动物实验,一方面利用尸检标本进行塑料灌注和病变的立体重建,分析和研究晚期血吸虫病在肝内门静脉分支系统中一系列细致的病理变化。结果证明,晚期血吸虫病时,大量虫卵堆积于门静脉分支的入口静脉处,引起肝内门静脉区周围高度纤维化,使门静脉血液在进入肝窦之前即发生阻塞——所谓窦前阻塞。由此而产生 的门静脉高压要比一般肝硬变出现得早,食管静脉曲张、脾肿大、腹水等的程度也更严重(因为一般的肝硬变中的门静脉高压系由窦后阻塞或其他原因所致)。这一科学论断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起到重要作用。 结核病研究    谷镜汧对结核病病理形态及形态发生学的研究有许多独到之处。从1950年代起,临床上开始使用一系列抗痨新药,如键霉素、异烟肼等,胸外科也大力开展肺叶、肺段切除术,他对如何控制结核菌株,以及空洞治疗机理、结核球的处理等问题很感兴趣,组织了教研室一批骨干力量,亲自带头与临床学家 吴绍青 、 崔祥宾,微生物学家郑子颖,组成多学科协作组,针对临床提出的以上问题进行研究。他们相互配合,解决了防治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他们研究胸外科切除的肺 结核标本,发现经过以上药物治疗后,结核性空洞吸收加快,肉芽组织丰富,还可以发生开放性愈合。他们认为,近年来结核球病例的增多,患者年龄的变小,稳定 性的增高也可能与抗痨药物的广泛使用有关。    谷镜汧认为无论从临床角度还是从病理角度看,结核球尽管是一种局限性病变,但还是手术的适应证。键霉素治疗可能导致结核性脑膜炎后期粘连并发脑积水,谷镜汧对此也提出了有力的证据。对结核杆菌耐药性问题,他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小鼠 经敏感菌株感染后,异菸肼治疗效果非常显著,受耐异菸肼菌株感染后,则无疗效可见。谷镜汧与临床肺科专家的合作也成为科研协作中的良好典范。 肝病研究     1960年代以前,许多肝脏疾病的根本性问题(如肝硬变的病因学,肝硬变的分类,中国究竟是哪一类肝硬变为主,病因为何)尚未澄清,肝炎的病毒学研究尚 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肝炎如何引起肝硬变,肝硬变与肝癌是什么关系等也不清楚。195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临床认识的提高,一方面由于中国流行性肝炎,实际发病数也有增加。1960年代初,又出现原因不明的“肝肿大”,肝硬变、原发性肝癌病例逐渐增多,这些情况引起谷镜汧的严重关注。    他首先注意到,西方人中的门静脉性肝硬变绝大多数与饮酒有关,即所谓酒精性肝硬变,是以肝脂肪变为基础病变的。而中国的肝硬变情况就不同,他逐一复查了上百例肝硬变尸检标本,排除了酒精性肝硬变的可能。他在《原发性肝癌》一文中指出,中国人的肝硬变中与传染性肝炎最有关系的是坏死后性肝硬变,其次是混合性,再次则是门静脉性。同时又指出传染性肝炎能引起各种类型的肝硬变,并通过肝(或胆管)细胞的 增生、间变,最后发生癌变。因此,他认为传染性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学关系值得重视。此外,他在该论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血吸虫性肝硬变只引起肝细胞严重的萎缩,一般无肝细胞增生,更没有癌变的可能,从而排除了血吸虫病与肝癌的病因学联系。这篇总结了107例尸检原发性肝癌的科研论文,反映了自1938~1960年上海市全部3498例尸检中肝癌病例的病理学,也反映了中国原发性肝癌病理形态学及病因学的基本情况。因此,当该论文在第八届莫斯科世界肿瘤会议上宣读时,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该文是 国内最早全面提出肝炎与肝癌在病因学上联系的论著 。 (以上资料来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98290.htm) -------------------------------------------------------------------------------- 其他参考资料 http://www.hudong.com/wiki/%E8%B0%B7%E9%95%9C%E6%B1%A7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0%B7%E9%95%9C%E6%B1%A7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083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军事病理学奠基人,放射病理学的创始人--吴在东先生
kksonne 2012-7-22 14:44
盛弘强 2012-07-22 吴在东(1905.11.15-1983.3.19),病理学家, 中国军事病理学奠基人,放射病理学的创始人,也是防原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 曾积极参加华东防治日本血吸虫病的组织领导工作。抗美援朝期间曾赴朝鲜参加细菌战的调查。带领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病理室从事核辐射的病理研究,为中国防原医学做出重要贡献。 吴在东,原名星煜,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十五日生于长汀南山大田。民国十二年(1923)中学毕业后,先后在北京协和、圣约翰医学院预科学习。民国二十年(1931)毕业于上海医学院、 留校任病理系助教。民国二十二年(1932)淞沪抗战爆发,他积极参加抗日战地手术队。民国二十三年(1934),留学于英国、德国。先后在伦敦大学、柏 林大学等校病理研究所进修,被推荐为英国 病理学 会会员。不久,发表论文《肺部弥漫性淋巴管内癌症》,受到著名肿瘤病理学家威利斯的推崇。其中一些论点至今仍为中外病理学家所引用。民国二十六年 (1937)春,完成《非特异性损伤所引起的纤维素样变》的实验研究。否定了当时在德国普遍认为“纤维素样变仅是变态反应的一种表现”的片面结论。这一创建在德国病理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深受赞誉。 生平事迹 抗日战争爆发后,吴在东毅然回国。在中共党员杨刚的启发下,他把民族解放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共产党。二十七年(1938)一月,应聘为广州孙逸仙医学院病理 系教授,十一月重返上海医学院执教。翌年,和进步人士共同筹款资助新四军。三十年(1941),率领一批学生赴重庆,途中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被困香港。翌 年一月,经东江纵队营救,进入游击区,积极为纵队培训医务人员,随后,往重庆任上海医学院病理科主任。同年五月,受到周恩来、邓颖超的亲切会见。三十二年 (1943)至三十四年(1945)年,先后在贵阳中央医院、宜宾同济大学医学院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吴在东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十一月到南京中央医院、中央大学医学院及湘雅医学院行医与任教。南京解放前夕,他冒生命危险营救被捕的爱国青年学生,并断然撕去出国护照,满腔热情迎接解放。    建国后,吴在东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曾被推荐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委员。1951年12月任南京市卫生局局长,积极开展防治血吸虫病工作。1957年在墨西哥国际外科会议上宣读论文《日本血吸虫病和结肠癌的关系》,受到国外学者好评。1951年,加 入“九三”学社。1952年,参加国际科学委员会赴朝调查美国进行细菌战的罪行,中央卫生部授予他爱国卫生运动模范奖章一枚。1953年11月,吴在东调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病理系主任。1956年,赴苏联参观学习,并应邀加入苏联病理学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11月参 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并被授予军医上校军衔。1965年调解放军总医院工作,任病理科主任等,并兼任《中华病理学》总编辑等多种职务。    为了发展我国病理学研究事业,吴在东特别重视人才培养。肿瘤病理学家顾绥岳、超微结构病理学家武忠弼、以及沈琼、晏良逐等,早年都受过吴在东的教导。他关心家乡教育,捐款1,000元给长汀大田小学。生前他留下遗言:死后,尸体捐作病理研究之用。    1983年3月19日,吴在东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根据他的遗嘱,去世后没有开 追悼会 ,也没有进行遗体告别仪式,而是将他的遗体捐献出来做解剖和病理分析。 成就 竭诚为病人服务的临床病理学家   吴在东是中国著名的 病理 学家,他十分重视与病人的安危休戚相关的临床病理学。临床病理学是通过对临床病人的活检组织、细胞涂片和手术标本进行检查,以达到为病人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目的的学科。1937年留学归国后,吴在东便一直活跃在临床病理领域,他以竭诚为病人服务为己任,一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非常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诊断工作。由 于他对病变观察全面、细致,知识广博深厚,所以总能在对疑点调查取证的基础上,揭示病变的本质并作出正确的诊断。他的诊断水平早已在医学界同行及病人中享 有盛誉。吴在东倡导并竭诚欢迎临床学家到病理科切磋业务或从事研究,同时也倡导病理医师经常到病房去了解病情。他认为这样做可以密切病理与临床的联系,促 进相互学习,十分有利于提高诊疗质量并造福于病人。吴在东的朋友和同事们,如著名外科学家 黄家驷 教 授、妇产科专家唐淑芝和外科学专家吴之理等,早年都曾在他主持的病理系(科)参观、学习或工作过。吴在东也经常参加各科专家的查房,形成了临床、病理相互学习、关系非常融洽的学术氛围,一时传为佳话。今天,这种做法已在吴在东生前主持工作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坚持下来并形成传统。 军事病理学奠基人 放射病理研究创始人    1953年吴在东调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病理系主任,经过他和他的同事们的努力,中国的军事病理学研究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建立起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学术体系。在学科建设上,他十分重视基础理论对发展学科的重要性,认为病理学应该摆脱单纯搞形态的道路,要同生理、 生化 、免疫、微生物、遗传等学科结合起来,才能得到发展。在科研管理上,他十分重视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科研工作特点进行管理,并联合 朱壬葆 、 刘永 、徐海超教授就此提出了系统的见解和建议。    从1958年起,吴在东带领 军事 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病理室进行 核辐射 的 病理研究,这在当时属于保密工作,不能公开发表论文。为此,他要放弃他所熟悉的临床病理专业,多年默默无闻地从事急性放射损伤病理等研究工作,建立起一整 套国际先进的放射病理研究的方法和程序,为中国防原医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战时特种武器伤害的医学防护》重大成果中,他作为“在完成这项成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同志”列入了光荣册。 教育 吴在东几十年来无私地从事着病理学的 教育 工 作,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病理学专业人才。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丰厚的知识以及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们的敬仰和爱戴。他十分注意 临床与病理紧密联系,强调形态与机能的密切结合,注意启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能充分理解、融会贯通,他的学生至今仍然能清楚地记得吴在东 50多年前生动的讲课内容。    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工作中,吴在东对学生或下级医生总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既重视业务技术 水平的提高,更重视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的养成。他特别注意启发培养他们独立工作与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几十年来,吴在东的学生可谓是 “桃李满天下”,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病理学者,如著名的肿瘤病理学家顾绥岳、在中国最早从事超微结构研究的病理学家武忠弼、在 食管癌 的普查和研究上做出了成就的沈琼和在军事病理学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刘雪桐等,早年都受过吴在东的熏陶。在他晚年有病的情况下,还亲自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还抱病为一名其他导师的研究生反复修改 毕业论文 ,并且带病坚持参加他的论文答辩。    吴在东在学术上追求创新和完美,无意于个人汇编式著述,但却十分热心于指导他的学生和晚辈从事多方面的研究工作,精心指导他们撰写论著。经他字斟句酌修改、审阅过的稿件难以计数,但他却总是不愿在文章上署自己的名字。 评价 早在1932年,吴在东参加了淞沪战争十九路军的战地手术队, 1937年 末 在祖国的危难之秋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毅然回国。1939年,他和一批朋友筹款资助新四军,还准备去新四军开办一所医务学校,由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他被围困在香港而未能如愿。在香港,他利用医生的工作条件巧妙地掩护过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和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1942年,他参加了广东东江游击区的医务工作,同年在重庆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提出了自愿去延安的请求。1942年,吴在东在医学知识上为夏衍编排著名的话剧《法西斯细菌》提供帮助。他还托夏衍转交了捐献给解放区的医疗仪器。    在 文化大革命 期 间,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吴在东也一直没有改变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爱戴和信念,并且一直保持着乐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一贯胸怀全局,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把大部分工资都交了党费,仅在文化大革命前后交的党费累计就有15000多元。他还应总后勤部领导要求,就军事医学科学院组建基础医学研究所的建议案提供咨询意见。    吴在东一生梦求建立一所病理学博物馆,但却因此受到过不公正的批判。他一贯重视病理解剖的开展,认为它是提高中国医疗水平的重要关键,并且为此毕生多方面奔走呼吁。1982年,他在《中华病理学》 杂志 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积极开展尸检,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学科学水平做出贡献》。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919878.htm) ------------------------------------------------------------------------------------------- 其他资料参考 http://www.hudong.com/wiki/%E5%90%B4%E5%9C%A8%E4%B8%9C http://baike.soso.com/v372264.htm http://www.uname.cn/celeb/celeb_92919.html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126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刘永先生
kksonne 2012-7-22 14:16
盛弘强 2012-07-22 刘永,著名病理生理学家,男,汉族,1912年生,江苏靖江县人。 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辐射损伤效应及肿瘤学研究,1949年底回国,任协和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教授、病理系副主任,1957年调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历任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总后勤部卫生部医学科技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兼病理生理学会主任委员 。 是我国病理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 , 是国内早期开展癌症研究的学者 。在食道癌、肝癌研究方面提出的有创见性论点,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1958年起, 他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主持放射病实验治疗研究,曾荣立一等功。 因病于1986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4岁。 ----------------------------------------------------------------------- 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刘永逝世   据新华社北京7月10日电 我国著名病理生理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一级研究员刘永同志,因病于1986年6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四岁。向刘永同志遗体告别仪式最近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刘永同志是江苏靖江县人,1939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从事辐射损伤效应及肿瘤学研究,1949年底回国,任协和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教授、病理系副主任,1957年调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   刘永同志是我国病理生理学会创始人之一,是国内早期开展癌症研究的学者。他在食道癌、肝癌研究方面提出的有创见性论点,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 1958年起,他在军事医学科学院主持放射病实验治疗研究,曾荣立一等功。刘永同志毕生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刘永同志追求真理,热爱祖国,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早年,他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建国后,他放弃在美国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献身祖国医学事业。十年动乱中,他身处逆境,不失共产党员贞节。他治学严谨,为人正派,廉洁奉公,堪为表率。   (1986年7月11日《人民日报》) -------------------------------------------------------------------------- 更多介绍参见:附件 刘永教授生平.pdf 悼念刘永教授.pdf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9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麻风病的克星--秦光煜先生
kksonne 2012-7-21 16:09
盛弘强 2012-07-21 秦光煜教授是中国著名的老一辈的病理学家,学术造诣极深。秦光煜治学严谨,勤于学习,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秦光煜科研兴趣广泛, 对麻风病理学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成绩卓著 ,为中国病理学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秦光煜 - 生平简介 1920年,秦光煜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 本科 。 10年之后,他以同样优异的表现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像很多投身医学的青年人一样,秦光煜也怀抱着悬壶济世的职业理想,对临床内科有着浓厚的兴趣。然而选 择当一名临床内科医生,有限的一生仅仅能为少数病人祛除病痛。其实早在秦光煜还是一名医学生时,他便深感中国基础医学的落后制约了临床医学的发展。个人兴 趣与医学事业比起来,孰轻孰重?秦光煜正是以此为理由,逐个说服了家人、亲友和同学,毅然放弃了临床优厚的待遇,踏踏实实地做起了一名 病理科 教师。 1942年之前,秦光煜在协和医学院病理科先后担任过助教、讲师、副教授。他与其他老教授协同努力,使该院病理科成为中国学术水平最高、资料最丰富的病理学中心。在此期间,他还争取到了赴美研修脑病理学和脑肿瘤病理学的机会,他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渊博的学识,让国外同行赞叹不已。 上世纪50年代初,秦光煜与胡正详、刘永教授合著全国高校教材 《病理学》 ,这是用国内资料写成的一部病理学专著,其中他撰写的 《网织细胞增生症病理研究》 一文在医学界赞誉甚多。1953年8月起,秦光煜调任广州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教授兼病理教研组主任。这期间,他先后发表40多篇论文,对内分泌腺、血液瘤、脑瘤和麻风病等进行了颇有成效的病理研究。 麻风病在沿海各省的肆虐让当地老百姓心生恐惧,但很多医生不愿问津这一领域。1955年,广东省成立了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决定组织一批专家开展麻 风病研究。在肿瘤研究方面如鱼得水的秦光煜再次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为了多数人的安危,他再度牺牲了个人兴趣,欣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 秦光煜 - 严格细致 这是当年的青年 教师 在垂暮之年回忆恩师时的喃喃自语。在一例 血液病 的病例复查中,这位青年教师仅仅因为尸解时没有取骨髓,便遭到了秦光煜的严厉批评。“血液病不取骨髓,缺乏科学根据,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以后不得出现类似情况!”秦教授言辞恳切,但丝毫不留情面。 与秦光煜有过交往的人都说,这位老教授是“出了名儿”的严格和细致。在秦光煜看来,为青年教师复查病例这样的事可大可小,所以他抱定一个态度——从不姑息。一般情况下,他会要求对方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详细观察标本、认真查阅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初步的 诊断 意见。到复查时,他一边仔细地看标本,一边耐心地询问,并一笔一画做好笔记。然后,他还要联系临床实际,分析诊断的根据,最后才字斟句酌地写出诊断意见。对秦教授来说,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必不可少。少了一步,便是对科学尊严的亵渎和对下一辈的不负责任。 秦光煜 - 言传身教 秦光煜教授治学严谨,培养青年教师和研究生 严格 而又细致。他给青年 教师 复 查病例,要求事前有充分准备,详细观察标本,找好文献,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复查时,秦教授边看标本,边询问,并作好笔记,联系临床,提出诊断根据,最后才 字斟句酌写出诊断和总结,严格认真。一位教师请秦教授复查血液病的病例,因尸解时没有取骨髓,复查时受到秦教授严厉批评:“血液病不取 骨髓 ,缺乏 科学 根 据,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以后不得再出现这类情况。”这位教师现在回忆说:“当时秦教授声色俱厉,几十年过去了,但记忆犹新。”一位青年教师上课时在黑板 上写了别字,把“蜡”样变性,写成“腊”样变性。秦教授在教师会上很严肃地批评该教师,认为是由于备课不充分,作为教师绝对不容许出现这样的错误。 秦教授指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写作论文时,也十分耐心细致,对初次写论文的教师,他亲自复查标本,指导文献检索,确定论文重点。初稿完成后,他逐字逐句,包括标点符号,反复修改多次,才最后定稿。秦教授就是这样“身教、言教和笔传”,为中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病理师资和 研究生 。 秦光煜 - 科研成果 秦光煜教授科研兴趣广泛,对肿瘤、 内分泌 、 血液病 、 脑瘤 、寄生虫病和麻风病等病理研究均有较深造诣,著述甚多,发表了40多篇具有深远影响的学术论文。秦光煜教授在学术上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对麻风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麻风病长期以来流行于中国沿海各省。极少有人愿意从事这一医疗职业,对麻风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50年代前后,麻风病肆虐广东,一些流行地区甚至 发生活埋麻风病人的悲剧。为了尽早消灭麻风病,1955年广东省委成立了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秦教授是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秦光煜教授的科研兴趣是从事肿瘤 研究,不过他也常说:“科研工作要结合实际,才能出成果。”因此,当学院领导把 麻风病 基础研究的任务交给他时,他愉快地接受了,并坦诚地向学院领导表示:“虽然我个人的兴趣是研究肿瘤,但政府要消灭麻风病,我义无反顾地接受此任务,为尽早消灭麻风病作出微薄的贡献。”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对麻风病的基础研究没有很好开展,麻风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分类、临床与病理关系、病人出入院标准、病变组织发生等方面认识不一 致。秦光煜教授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广泛收集麻风病人的皮肤病变组织。为了全面观察麻风病人全身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他首先提出开展麻风病人的 尸体解剖 。 尸体解剖本来就是很艰苦的工作,麻风病人的尸体解剖就更是困难。对麻风病人的尸体进行解剖,要克服很大的心理压力,没有对科学献身的精神是很难办到的。秦 光煜教授及其助手,在荒郊茅屋内将尸体垫上木板,解剖者蹲在地上进行操作,真是盛夏一身汗,严冬打哆嗦。他们就是这样不怕艰苦,克服困难进行研究工作。经 过多年努力,终于收集到100例麻风病人尸解材料。他从大量的活检和尸检材料研究中,结合临床资料,对麻风病的病变发生、发展、各类型及其亚型的病理组织 学改变,提出了独到见解,被国际麻风学界誉为“创造性工作”。 秦光煜 - 主要荣誉 秦光煜,病理学家。江苏无锡人。1930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0年赴美国,先后入哈佛大学医学院、耶鲁大学医学院学习。1941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副 教授 ,北平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华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教授、病理教研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是第三届全国 人大代表 。对病理形态学造诣较深。1941年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在视网膜颗粒层发生的理论,至今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1949年提出华支睾吸虫寄生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摸清了麻风病病变发生、发展的规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合编有《病理学》。 1941年提出视网膜母细胞瘤是在视网膜颗粒层发生的理论,至今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1949年提出华支睾吸虫寄生是胆管癌发生的基础。 学术上最主要的成就在于对麻风病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对麻风病的病变发生、发展的规律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各类型及其亚型的病理组织学改变提出了独到见解,被国际麻风学 界誉为“创造性工作”, 为在中国消灭麻风病的事业中作出了重大的 贡献 。 (以上资料来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7%A7%A6%E5%85%89%E7%85%9C) -------------------------------------------------------------------------------- “我一生都在学他,他永远是我的楷模”——记著名病理学家秦光煜教授 “我一生都在学他,他永远是我的楷模” ——君(教授的学生) 一位青年讲师,仅仅因为上课时在黑板上把“蜡样变性”写成“腊样变性”,就当众受到一位教授的严厉批评:“如果备课充分,这样的错误绝不可能出现在课堂上。 作为教师,我们不容许这样的错误!”批评者言辞恳切却不留情面。被批评者面红耳赤,深悔自己的疏忽,从此处处留心,事事严格——这令人难忘的一幕,发生在 1950年代初岭南大学的病理学课堂上。 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教师,也是一名卓越的病理学专家,因对我国防治麻风病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被载入史册。 他追求完美的科学精神,象信仰一样传给后辈,使所在学科成为学术圣殿,众多后起之秀在他的引领下,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最终修成学界精英。 他,就是首批国家一级教授、我国病理学界的泰斗之一——秦光煜教授。 两次出人意料的“毅然决定”:以有限的一生,奉献给最广大民众的健康事业 , 秦光煜出生于无锡锡山的医药世家。锡山秦氏家族是当地望族,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1920年,他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考入协和医学院,十年后以 优异成绩获医学博士学位。继承祖业成为一名受人敬重的良医,本是一条理所当然的康庄大道,然而,28岁的秦光煜却做出了一个出乎亲友意料的决定:留校在病 理科任教。这是一个需要相当勇气的决定。 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病理学才刚刚起步,更因为国人在身体发肤及丧葬礼仪诸方面有着根深蒂固的禁 忌,使得以尸体解剖为基础的病理学成为一门遭人侧目的学科,研究者寥若晨星。以秦光煜所取得的优异成绩,选择病理学不仅需要勇气和远见,更需要对一己名利 的超越。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如果当一名临床医生,只能为不多数的病人服务,而从事病理学,则可推动整个医学事业发展,为更多的人解除疾苦。秦光煜逐一说 服了亲友,毅然迈出了这一步。从此,他在医学教育和病理学研究的岗位上,奉献了赤诚的一生。 25年后,秦光煜再一次“出人意料”——毅然投 身于麻风病基础研究。当时,他已是国内外知名学者,对麻风病防治这一艰巨而不无危险的课题,并无研究基础。然而,他义无反顾,毅然投身于这个世人眼中肮脏 而恐怖的“冷门”。经过数度寒暑的艰苦劳作,他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了一张出色的成绩单,完成了多项开拓性的研究,为我国最终消灭这种顽固传染病立下功劳,而 这也成为他在学术史上最耀眼的一笔。 严谨治学,桃李天下:“ 培养出来的人就是不同!” 自 1930年博士毕业至1969年蒙冤逝世,教授在病理学教学岗位上奋斗了39年。除了为本科生授课外,1951年,他受卫生部委托培养4名高级师 资,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尔后与教授合作举办了多期高级病理师资班和进修班,为全国兄弟医学院校、科研和医疗卫生单位输送了400多名骨干人才,可 以说桃李满天下。 许多学生尽管只受过教授一年半载的教导,却深受影响,没齿难忘,认为自己的学术成就得教授的教导。在“医学教育口述史”采访中,多位教授的弟子提到他当年令人耳目一新的授课方式。 教 授的授课有三个特点:首先,注重整体联系,向前紧密联系生理、微生物等基础学科,向后紧密联系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使学生全面了解疾病。第二,讲授内容都 有统计学、前期学科内容和实验病理学来论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兴趣。第三,总论和各论既分又不分,两者有机结合,例如在讲到总论的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 马上讲授各论的糖尿病。今天看来,教授的授课方式已经包含现今正被推崇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教学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教授指导的每一例病理解剖,学生不仅要详细记录尸解情况,而且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再聘请人用楷书抄正,发给临床大夫,所有报告还将合订成册。这些珍贵的合订册,至今仍保存在病理教研室资料室。 教 授的很多治学习惯,至今仍然被弟子们记得:观察切片必须要把全部组织都看完,而标本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即使极为细微,他也绝不放过;做活检时,即使在切片 中只看到一个癌细胞,也必须负责地做出“XX癌”的诊断:给青年教师复查病例,一边察看标本,一边耐心询问,一字一句做好笔记,最后才字斟句酌地写出诊断 意见。 华西医学院的老师曾对教授说:“你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就是不同!”教授认为,这个赞扬其实是给我们老师的,特别是给教授的。 教授律己极严,绝不文过饰非。50年代初,由于活检来源不多,学员们有时利用已经诊断过的切片来学习。有个学员在一张病理检验报告为非麻风病变的抗酸染色切片中,观察到仅有的一条抗酸细菌,请教授再看。仔细看过后,他毫不犹豫地承认看漏了这条细菌以致做出了错误的诊断。 教 授在当时是病理学界公认的权威,长期担负着国内疑难病例会诊的工作。当年中山医有名的临床病理讨论会,在基础老师充分发表意见后,总是由教授总结和作出最 终诊断结论,就象法官宣判一样。在一些弟子看来,听他总结如同享受:论据有力并佐以经典,字斟句酌而直切要害,总是令大家佩服不已。虽身为权威,但他鼓励 青年教师提出不同意见,并佐以文献来“挑战权威”。 尽教授已逝世四十年,但他的学术之泉依然清流潺潺,其诊病原则和思想方法,通过当年弟子们、现今的病理学界精英得到继承与发展。 迎艰险,担道义:“上山下海寻麻风” 1955年,一个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秦教授的肩上:研究麻风病。 麻风病长期流行于我国沿海各省,群众对此病误解极深极多,导致病人亲属也连带受歧视,甚至连麻风病医生也遭人侧目,因此,少人愿意从事麻风治疗,麻风研究更是无从谈起。50年代前后,麻风病肆虐广东,一些流行地区甚至发生活埋麻风病人的惨剧。 1955年,广东省委成立麻风病防治领导小组,下设临床研究组和基础研究组,秦光煜被任命为基础研究组负责人。 为 了取得第一手材料,秦光煜首先提出开展麻风病人的尸体解剖,但困难显而易见:被传染的危险;科研条件极端简陋;尸体来源缺乏。但他迎艰险而上,并为自己立 下了异常苛刻的工作目标:解剖100例麻风病尸体!为了达到这目标,教授及其助手开始“上山下海寻麻风”,这意味着长期的奋战、艰苦的跋涉、不放过每一个 机会。麻风村、麻风病院无一例外设在荒郊野岭,甚至深山和海岛,交通十分不便,而他们必须在病人去世后24小时内赶到。有时基层麻风病院通知有病例可供解 剖,但教授因买不到车船票而不能及时赶到现场。为此,教授亲自找到省委书记,后由省公安厅发给特别通行证优先购票,才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麻 风病人尸体不得运回城市,教授的团队必须在现场工作,根本谈不上实验设施:荒郊茅屋,屋内一块木板,还有特制的两箱器械——这就是他们的“实验室”。尸体 放在木板上,解剖者只能蹲在地上操作。盛夏则汗流浃背,蚊叮虫咬,异味熏蒸;严冬则寒风侵骨,手足僵硬……条件之艰苦,外人很难想像。 经过 多年努力,教授及其助手们终于收集到100例麻风病人尸解材料。通过对这些珍贵的第一手材料的研究,教授与助手君、邱钜世等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深远影响的 麻风病病理研究论著,成为麻风病理学研究的经典性文献。教授对麻风病的病理诊断标准、分类、临床与病理的关系,以及病人出入院标准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见 解。尤为可贵的是,在界线类麻风病人尸解材料中,首先在心肌、肝、脾、骨髓、神经组织等多个脏器发现麻风病变,这一发现更新了人们对麻风病本质的认识,被 国际麻风学界誉为“创造性工作”。直到1980年代,还有美教授前来病理教研室,教授收集的材料开展长期研究。 富于感染力的温厚人格:“我一生都在学他,他永远是我的楷模” 一位令人高山仰止的大教授,其风采之所以教人难忘,当然在于术业的精专、学识的渊博,但也在于人格的温厚、性情的温暖。秦教授于肃然之外的浓浓人情味,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同样令人感动和难忘。 采访中,那些年逾古稀的老教授们这样提到他们心中的秦老师: 刘子君教授说,他是我一生最主要的导师,他的为人风格,他的治学态度,令我深受感染,所以我一生都在学他,他永远是我的楷模。 教授说:我们喜欢叫他“老师”,而不是“教授”,因为这样更亲切;我们年级是有幸得到他从头到尾讲授整个病理学课程的班级;更幸运的是,当年所记的笔记本经历了多次搬迁和十年文革灾难,一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后来我还把它们带到了美国。 对毕业初刚进入教研室的年轻人,他的称呼是“同志”,不过,有时他也会改口称为“医生”,这时,那名升级为“医生”的同志就会成为大伙祝贺的对象:“哎,今天教授叫你医生了哦,说明你进步啦”。“医生”这个称呼,是在业务上得到老师认可的标志之一。 教授不仅把教授授课的笔记珍藏了几十年,还珍藏着许多教授的感动。 “他 因病或有事不能上班或临时离开实验室,一定会通知我们。”某次感冒发烧,老师就写了一张便条,嘱一位坐校车从岭南校园到博济医院的老师捎给实习医生,大致 内容是:“今天早上我身体不适,体温达摄氏XX度。因此不能上班。你们有事情找区宝祥老师解决”,落款处的时间精确到分钟。有时便条的内容则是“我某时去 理发,大概某时可回来。有问题待我回来再解决”。年轻人感叹,一个大教授,待后辈却如此平等、尊重和认真,实在难得。 广州夏天天气炎热,老师的办公室在珠江边博济医院的二楼,有一个大阳台,入夜后风凉水冷,晚修后,学生们有时就在这凉爽的大阳台上睡上一夜。办公室内有两个大柜,里面是他每页都读遍了的专业书籍,他放心地把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随时可以参考和学习。 胖胖的老师喜欢在盛夏时节到珠江“泡水”,然而他却不会游泳,班里四五个谙熟水性的学生就来作陪。通常,老师会在岭大附近村庄的茶楼请他们“饮茶”,然后乘小艇到河面宽阔处下水,这时,平日严肃认真的老师就会天南地北,无所不谈,师生间其乐融融…… 君教授回忆说: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个月只有肉吃,老师作为一级教授,有特供的若干肉票,凭肉票可到饭馆买肉吃。他看我们这样艰苦,不时就给我一张肉票,他的研究生也不时得到他的一张肉票。 老师因为出身书香门第,善京剧和书法,业余时间爱读古文,写古诗。有时兴致起来,他就唱一段京剧,实验室顿时气氛欢快起来。老师的书法也相当有造诣,据说现在北校区图书馆正面的“图书馆”三个字,就是由他亲笔题写的。 在教授的回忆里,那些与教授相处的日子,弥漫着温暖动人的亲情: “最 让我感动的就是:过春节了,我们外地的同学没地方去。两位教授(秦光煜与梁伯强)商量好了,大年初一,我们到梁教授家去,梁师母是病理教研室的技师,她给 我们蒸萝卜糕。大年初二到秦教授家去,他是江苏人,他的夫人给我们做甜点心。年初一吃咸点心,年初二吃甜点心,我们当时的感觉就像是在家里,那么的温 暖……我在病理教研室进修了一年,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这个大家庭非常温暖。从来没觉得秦教授高不可攀,离我们多么远,不,他跟我爷爷一般,感觉很亲 切……” (以上资料来自 http://hi.baidu.com/aeolianlly/item/16c848ca61bbfad1964452a4 )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6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先生
kksonne 2012-7-21 15:07
盛弘强 2012-07-21 梁伯强(1899 02.01--1968 11.28), 广东 梅县 人,著名的医学 教育家 、病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 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 1955年梁伯强被选为 中国科学院 生物部学部委员(院士)。在科研组织和管理工作上梁教授也取得卓著的成绩。梁教授是一名出色的科研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主持中山医学院科研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几十年的耕耘,获得丰硕的收获。梁教授著述甚丰,其中有30多篇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科院院士、病理学家 梁伯强于1916年以全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同年考进 上海 同济大学 医学院。1922年毕业于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今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1923年,梁伯强被学校推荐到德国 慕尼黑大学 研修病理学,1924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回国后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 副教授 。    1932年受聘为 广州 国立中山大学 医学院 教授兼病理学研究所主任,时年仅33岁。梁教授在 中山大学 医学院任职期间,曾于1937-1938年和1948-1949年两度出任医学院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梁伯强继续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和病理学研究所主任。 医学成就 梁教授从多年研究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要建立我国病理学学科,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病理学资料。因此,他非常强调开展尸体解剖研究。在上海同济任职期间,他便千方百计争取尸体来源;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职期间,他更加努力开展尸解研究。 抗日战争 后,中大医学院在粤北山区 乐昌县 办学的日子里,梁伯强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继续开展尸体解剖。 到1965年 中山医学院 病理学教研室尸解总数已达7689例,居全国之首位,成为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个人研究 梁伯强曾经指导助手, 创立了从尸体中取出完整鼻咽的方法 ,探讨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征和组织发生学问题;研究过肝硬化和肝癌等方面的问题;对肿瘤 的研究,除注意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外,还注意到人体在抵抗肿瘤方面的内在因素;多次举办“高级病理师资班”,培养了许多病理学人才。他毕生从事医学教育和病 理学研究。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极深,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病理学人才。他科研活跃,成果累累;对鼻咽癌开拓性的研究,蜚声国际,为发展我国病理学作出了重大贡 献。    梁教授不仅积极倡导尸解,也非常注重病理研究所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一位 德国 病理学教授曾对梁教授说:“你所用的‘尸解记录’非常好,我们德国的也没有那么完善。” 现在全国很多医学院校病理学 管理制度 、尸解程序和记录等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演绎梁伯强格式。 人才培养 梁伯强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教育青年教师和学生,要有献身事业的精神,当工作、学习出现困难时,要有不怕困难的决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走路、吃饭都要去想解决困难的办法。”他还说:“我的工作计划和科研构思,很多时候是在走路时想出来的。”    梁教授培养学生,既严格又细致,被他的学生称为“严师慈父”。“严”——严格而高强度训练,制 定每周学习和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周末检查,未能按计划完成任务的,毫不留情,勒令“补课”。“慈”——言传身教,细致指导,有针对性地要求青年教师全面 发展。年逾花甲的梁教授,虽然担负着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社会活动也频繁,但每届研究生和高师班开学之初,他都要亲自作尸解示教,认真细致,一丝不苟,不 怕辛劳,解剖长达5-6小时。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梁教授对自己也严格要求,他给学生上课,总是铃声一响,便站在讲台上,从不差分秒。就是到了晚年给研究生和高师班学员上课,还是认真准备,查阅文献,让助手预先绘制图表,精心挑选标本和幻灯片,并预先发给讲授提纲。 科研发展 病理学的发展有赖于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提高。梁教授不仅注意病理学的基础建设,而且也非常重视科研工作的开展,他认为科研是学科发展的原动力。在科学研究 上,梁教授强调科研应结合实际和需要。因此,他在科研选题上重视研究地理环境和卫生习惯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重视研究我国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规律。   梁教授的科研工作具有科学的预见性和开拓性。 早在30年代他就提出:“ 广东 要与肿瘤、结核病和麻 风病三大疾病作斗争。” 在科研工作中,他坚持忠于事实,忠于科学,一切结论以事实为准绳的指导思想。正是这种 辩证唯物主义 的思想,梁教授才能在1928年提出 原发性肝癌是与肝吸虫感染有关 ;于50年代指出 我国肝硬化的原因主要不是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 卓著成绩 例如,1956年,他的《有关 坏死后性肝硬化 的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 外文版1956)的论文。首先阐明我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同时提出在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原因不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缺乏,这与当时国际上强调肝硬化是由于酒精中毒和营养不良的观点大相径庭。    1959年,在《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发病模式。这一科学的见解直到80年代始为病毒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的大量研究资料所证实。    梁教授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病理学教科书《病理解剖学总论》、《病理解剖学各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0、1964)。该书的出版有力地保证和提高了我国病理教学的质量。    经过几年奋战,肝病研究打开了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1959年,梁教授将肝病研究交由他的一位助手负责继续研究,他率领其他助手转而开辟新的研究领域——鼻咽癌的研究。     1962年,在 莫斯科 第 八届国际肿瘤大会上,梁教授宣读了《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的论文, 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组织学分类 ;并详细描述各类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组织发生;阐明不同的组织学类型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并辨证地论述了肿瘤实质和间质互相关系;肿瘤间质对瘤组织发生、发展和分化的影响。这一科学论断受到国际肿瘤学家的赞同。此文与《鼻咽癌发生学的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60)至今仍被视为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经典性文献。    鼻咽癌的研究工作,经过梁伯强等学者、专家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已取得巨大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凝集着从事鼻咽癌研究工作者的心血,亦与梁教授的早期工作不可分割。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87838.htm) --------------------------------------------------------------------------------------------- “八大金刚”驱病魔 本报讯(http://news.sina.com.cn/o/2005-11-04/10437357403s.shtml)   (记者邱瑞贤 通讯员王薇)中国第一家西医院,矗立在广州沿江路上已经一百多年———今天,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正式迎来她 的170岁寿诞,从清朝时期由美国传教士开设的那间眼科医局走到今天这所集医、教、研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教学医院,她见证了广州近两个世纪的沧桑变幻。    是医学系统的“人才摇篮”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西医院,她同时见证着中国西医及西医学教育的肇始。“这里可谓是中山大学附属医院乃至广东省医学系统的‘人才摇篮’!”记者从医院里多名老专家口里,探到这所古老医院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早在1837年,当时的美国人伯驾在中山二院的前身博济医院招收3名青年传授医术,从而开启了中国西医学教育。此后,它成为中国最早西医学堂南华医学校的附属医院,其后移交岭南大学,成立岭南医学院。直到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一批全国声名卓著的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不约而同地纷纷投身岭南医学院博济医院,广东乃至全国的现代医学事业从这里走出了康庄大道。   今年已69岁高龄的中山二院外科教授、曾被称为“华南第一刀”的区庆嘉,神采奕奕地跟记者说起上世纪60年代中国医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八大金刚”在孙逸仙纪念医院工作期间的动人往事。   翻开该院的院志,记者看到上世纪60年代,该院拥有 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 八位一级教授,占全国33 位的近1/4,有人戏称为“八大金刚”。事实上,将他们称为“金刚”,诙谐又不失恰切。他们分属不同的学科,手里持的并非金刚杵,而是听诊器、手术刀、试 管、显微镜,它们并不具备杀伤力,却使得病魔在“金刚”面前落荒而逃。   “作为中国医学界的代表,‘八大金刚’的共同特点很统一———治学严谨。”区庆嘉告诉记者,“八大金刚”在该院工作时,他正在攻读医学之路,耳 濡目染了这批一级教授的教诲和风采。其中,让区庆嘉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当时担任中山二院院长的周寿恺教授。他在医学生入学典礼上的一番话,让区庆嘉牢记了一 辈子。50年前,周寿恺教诲那批投身医学研究的学生:“你做医生对病人最重要的是诊断,先不要着急怎么治,必须先要像侦察兵那样准确的诊断,诊断越正确, 治疗的成果才越好。”   “医学是最讲究临床经验的,现在很多年轻医生往往都急于求成,诊断都没清楚就急着给病人做手术,往往开了刀才傻眼”,区庆嘉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医疗事故和纠纷,根源就在于从医者没有认真贯彻这个“诊断至上”。    钟南山父亲在儿科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八大金刚”中的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就是我国今日赫赫有名的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的父亲,他为今日中山二院的儿科学建设以及我国儿科学、特别是病原微生物研究作出过突出贡献。   钟南山在《钟南山传》中曾这样自述:“记得我刚满13岁那年,也就是1949年10月,在广州解放的前夕,当时任广州中央医院(现广东省人民医 院)院长的父亲,愤怒地拒绝了国民党南京卫生署让他携医院巨款撤去台湾的胁迫,义无反顾地留在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上世纪50年代,国家还很贫穷,科研条 件更是有限,父亲为了研究乙型脑炎病毒,用自己的工资买来小白鼠做实验,我们家也成了他的实验室。‘文革’时,他还是痴心于他的研究,总结自己行医数十年 的经验,在眼睛几乎失明的情况下写成了40万字的专著《儿科诊断和鉴别诊断》……父亲常说:‘一个人能够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父亲的教诲我 一直铭刻于心。”   今日中山大学系统内已经有7所附属医院,其中不少就是由这八位一级教授及他们各路弟子直接担任开科“鼻祖”的。   区庆嘉告诉记者,直接促成岭南医学院、中山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合并的柯麟就是中山大学肺科“鼻祖”,而中山一院建院之初,外科、内科、神经内 科、妇产科的“鼻祖”都由该院走出;中山大学附属眼科中心更是直接由“八大金刚”中的中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陈耀真和毛文书所开创;至于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 院,则由中国临床放射学奠基人谢志光执掌……   翻阅历史发现,中山大学乃至广东的医学人才,要追溯起来,大部分都和博济医院有渊源。    “八大金刚”驱病魔     梁伯强  著名的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我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致力于人体标本研究的他是个长年与尸体为伴的人,非常强调开展尸体解剖研究。   钟世藩 著名儿科专家,是我国著名呼吸病专家钟南山的父亲。上世纪30年代,他成为南京中央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解放后成为中山医科大学的一级教授。   林树模 著名生理学家,它用自己设定的方法测定了中国人的血液化学成分正常值,改变了过去袭用西方人数值的不正常情况。    秦光煜  著名病理学家,是我国病理解剖诊断方面的权威之一。   谢志光 著名临床放射学专家,对我国放射学的创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周寿恺 著名内分泌学家,曾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并兼任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教授。   陈心陶 我国最有成就的血防科学家之一,他运用改变生态环境消灭血吸虫的方法,被前苏联专家称为“伟大创举”。   陈耀真 中国现代眼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和夫人毛文书开创了中山大学附属眼科中心。(来源:广州日报) ---------------------------------------------------------------------------------- http://www.51qe.cn/pic/30/15/11/22/364.htm 中山医科大学隆重举行梁伯强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0年第1期第29卷 消息 作者:林汉良 吴惠茜 陈光华   梁伯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99年11月4日在中山医科大学讲学厅隆重举行梁伯强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暨病理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来宾130余人,包括梁伯强教授早年的学生50余人,其中 有钟世镇、程天民、姚开泰、甄永苏 4位院士。 佘铭鹏教授、吴秉铨教授 应邀出席;广州地区病理界同仁、梁伯强教授的夫人及亲属和黄洁夫校长等出席了这次的纪念活 动。陈汝筑副校长主持了大会,大家在会上纷纷发言,缅怀一代宗师梁伯强教授一生严谨治学、锲而不舍、精益求精、为发展我国病理学和医学教育事业的奋斗精 神;他数十年如一日,辛勤地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病理学人才;在柯麟校长领导下为中山医科大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和鼻咽癌等研究 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朱森林主任、广州医学院钟南山院士及黄洁夫校长为这次纪念活动题词。大会宣布成立 “梁伯强病理科教奖”,用于奖励我校及海内外校友从事病理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优秀中青年专业人员。是日下午举行了病理学术研讨会,6位专家在会上作了专题 报告。 ---------------------------------------------------------------------------------- 鼓励学生超越老师――记著名病理学家梁伯强 (http://www.kjwhsk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21archiver=1) 梁伯强是知名教授,他热情携掖后进,鼓励他的学生超越自己。多次当众称赞自己的学生和助手“许多地方都比我好”,“比我更好”。反“师道尊严”而行之,平和至诚有加,委实感人至深,足以令学生在老师的赞许声中受到无形的鞭策奋力而前行。中科院院士杨简和一大批他的学生就是在他的熏陶之下走向人生的辉煌。 梁伯强(1899-1968),著名的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899年2月15日生于广东省梅县上市禾好塘梁屋;1968年11月28日卒于广州市。 梁伯强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梁邵勤曾先后在小学和梅县女子中学任教,对子女要求严格,勉励子女努力读书。生母梁萧氏是位贤慧、俭朴的家庭妇女。萧氏生有三子,梁伯强居长。在他六岁那年,母染病去世。继母陈招云,性格温柔,疼爱原配三子,深得梁伯强兄弟的爱戴。陈氏生有五子二女。梁伯强自幼天资聪颖。1912年,考入梅县巴色会教会中学(即梅县乐育中学前身),勤奋学习,十分刻苦,每天早起背诵德语词典,用四年时间完成了中学的全部课程,1916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同年考进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1922年毕业。 在同济学习期间,梁伯强深感我国基础医学薄弱制约着临床医学发展,要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必须从发展基础医学入手。毕业后留校,师从著名病理学教授F·欧本海姆(F·Oppen heim)。教学之余潜心从事中国人血型和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 1923年,梁伯强被学校推荐到德国慕尼黑大学研修病理学,继续中国人血型的研究。于1924年获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梁伯强在留德期间,除了精心钻 研西方医学外,时刻不忘祖国医学,他曾著文阐述中国医学的成就,将《黄帝内经》中有关胃肠道解剖的研究介绍给西方。1925年回国,受聘为同济大学病理学副教授。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期间,他常因不同学术观点与当时统治该院的德国教授争论,表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学而不媚、决不苟同的气派。1932年被广州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聘为教授兼病理研究所主任,时年仅三十三岁。他深知只有把教学、尸体解剖检验和科学研究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病理学才能得到发展。因此,他千方百计开辟尸体来源,指导学生解剖,精心设计教学,培养研究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一心扑在病理学上。他以病理学研究所为基地,积极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他把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研究所建设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学术气氛浓厚的学术机构。1936年,德国著名的病理学家H·贝廷格(H·Bttinger)教授参观该所时,称赞该所是“一个很完善的、极有发展前途的研究所”。 梁伯强的研究所创业过程是艰难曲折的。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病理学,只有从积累国人的尸解材料入手,才能了解和阐明我国具体条件下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因此,他十分重视尸体解剖工作。为了改变旧的传统观念,他耐心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亲自向社会、死者家属,向掩埋队和慈善医院反复宣传尸体解剖的科学价值和 对人类的贡献,鼓励人们死后献尸解剖。他的努力,推动了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开展。抗战期间,梁伯强一家随同中山医学院迁入内地,路经河内滞留了两个月。尽管流离异国,处境艰难,生活困苦,但他仍以学术研究为重,坚持作尸体解剖。他主动取得河内印度支那医学院的支持,每天到该院的所属医院太平间作尸解。仅两个月的时间就解剖了30多具尸体,制作了9箱标本,几经周折,辗转运回国内,保证了教学的需要。后来病理研究所到达粤北山区后,他把研究所设在一 间土房里。没有尸解室,他就带领学生到几里路外的一个破庙里做解剖,没有工具,他就请铁匠打制土刀、土剪、土秤,没有手套,他便用凡士林涂在手上以减轻福 尔马林对皮肤的刺激。在制作标本时,他设计出新的固定液来固定标本,而节省了大量当时难于得到甘油;改变配方,用松节油代替二甲苯;用云母片取代需要进口的盖玻片。条件艰苦,经费不足,物资供应异常缺乏,但没有难倒梁伯强。他通过改良方法以适应新的工作条件。他因地制宜,坚持病理学研究。 梁伯强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职期间,曾于1937年至1938和1948至1949年两度出任医学院院长。1949年初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等大学考察医学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伯强继续在中山大学医学院任教授和病理学研究所主任。1953年,他代表我国医学界参加维也纳世界医学大会;会后赴原苏联考察医学教育。在大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为中山医科大学前身),梁任该院病理学教授、病理学教研室主任。1954年任华南医学院第一副院长,主管全院科学研究工作。在他任职期间,积极推动全院科学研究和活跃全院学术气氛;此时中山医学院(华南医学院后易名为中山医学院)在血吸虫病防治、肝病、麻风病、鼻咽癌、防盲治盲以及神经生物学等科研工作是卓有成效的。1963年,他组建了肿瘤研究所和寄生 虫病学、病理形态学、神经生态学、眼科学、药物学等五个研究室;兼任中山医学院肿瘤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有力地推动了全院的科研工作。病理解剖研究工作的条 件大为改善,这更激励着梁伯强勤奋的工作。尽管他精力有限,行政事务繁忙,但他仍经常抽出时间参加尸体解剖操作。由他创建的中山大学医学院病理解剖研究室,到1985年末已做尸体解剖近万例,其数目之多在全国名列前茅。由他指导编写的《病理尸检手册》一书,畅销全国,对推动我国的尸体解剖工作规范化起了积极的作用。 梁伯强1950年任卫生部全国卫生科学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后勤部卫生部顾问和地方病防治委员会委员。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历任卫生 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委医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病理学会理事长,《中华病理学》杂志副总编辑。梁伯强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梁伯强是中国现代病理学奠基人之一。他深刻认识到,要建立现代病理学,必须有我们自己的病理资料。因此,他非常重视尸体剖验,新自向社会、向有关部门、向家属宣传尸体剖验的科学意义。他在尸体解剖室门口挂上“把遗体献给科学功德无量”的横匾。他亲自带领青年教师作尸体解剖。即使到了晚年,身负领导重任,但每学年伊始,仍坚持为研究生作尸体解剖操作示范。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为我国病理学的教学、科研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科学资料。 在科学研究上,梁伯强强调结合实际和需要,生视研究地理环境和卫生习惯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重视研究我国常见病、多发病规律。早年从事血型与地理环境关系的 研究。在《中国人正常白血球血像的研究》一文中,发现中国人正常血的淋巴细胞比欧美人高;而居住在上海的德国人,其正常血的淋巴细胞比居住在其本土和德国人高,充分说明了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在上海同济大学工作期间,便从事肝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病的研究。南来广东后,多年尸解实践发现南方肝硬化发病率高, 便着手从事肝病的研究。 他在研究工作中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他喜欢登山。所以,常用“登山精神”鼓励他的学生。他说:“研究工作好像登山运动。首先要有信心,不怕艰辛;然后一步 一步攀登,一定能到达顶峰。”梁伯强在科研方面是一位有创见的学者。他重视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性等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重视探索研究中国 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理学规律。早在30年代,他就进行了中国人血型的研究,发表了《中国人的血型和地理关系的研究》、《广东血型的研究》等论文。后来通过 深入研究,又阐明了华支睾虫与胆管的关系。他十分重视挖掘祖国医学中病理学成果,曾发表《学习黄帝内经的一些体会》。 梁伯强在担任中山医学院科研副院长期间,对领导和组织该院的科学研究工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他积极发动和组织科研协作,热情关心青年研究人员的成长。梁 伯强早年就有自发的唯物主义思想,解放后他认真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等哲学著作,并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梁 伯强教授治学态度严谨,对自己要求严格,思想作风正派,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把自己的专长期间,无保留地贡献给了党和人民。 梁伯强还是一位出色的管理专家。他在担任中山医院副院长期间,分管科研工作。对于科研管理,他曾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原则,他十分重视科研协作,发扬学术民 主。审批科研计划时,注重调查研究,听取各科专家及其他科研和教学人员的意见,在统一计划下,尽可能让专家接自己的专长选择科研题目,并允许进行一些探索 性的研究。他善于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开创局面。在他的统筹规划下,经卫生部批准,中山医学院在1963年建成了一套科研机构-“一所五室”(即肿瘤研究 所,眼科、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神经系统实验形态学等实验室),从而为该院发展成医学教育和医学研究中心打下了基础。在梁伯强的倡导下,中山医学院 逐步形成了比较浓厚的学术气氛。学术思想活跃,活动较多,经常汇编出版各种学科论文选集,以学院名义举办地区性或全国性专题学术讨论会,从而迅速地推动了 中山医院科学研究的发展。他多次代表我国医学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先后赴苏联、美国、朝鲜等国考察,对增进我国与外国科学家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中 外学术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梁伯强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主要成就在肝疾病和鼻咽癌的开拓性研究。 二十年代梁伯强从尸体解剖研究实践中,发现不少原发性肝癌患、者伴有肝吸虫感染。1928年他与E·G·诺克(E·G·NAUCK)在《中华肝吸虫传染和 原发性肝癌发生》一文中,首先在我国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相关现象,并提出肝吸虫的感染,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原因之一。但不少西欧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是并 存现象,没有因果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争论,直到1956年才取得共识,确认一部分原发性肝癌是由于肝吸虫感染所致。1956年,梁伯强代表我国医学界应 邀出席巴基斯坦第四届医学年会,在大会上他宣读了《有关坏死后性肝硬化的问题》的论文,首先阐明我国有坏死后性肝硬化这一类型,并指出病毒性肝炎是产生坏 死后性肝硬化的原因。同时提出在我国肝硬化的原因主要不是由于营养缺乏和酒精中毒,这与当时国际上强调的“肝硬化的原因是营养缺乏和酒精中毒”的观点大相 径庭。他常常告诫他的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科学研究是探索前人没有认识的事物的本质。既要重视前人的经验,又不能拘泥于前人的框框,这样研究工作 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前进。”1959年在《原发性肝癌的形态学,病因学和在我国发病率的研究》一文中提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发病模式。这一科学 见解直到八十年代始为病毒学、免疫学和超微结构的大量研究资料所证实。当时国际上仅强调黄曲霉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此文发表后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重视,有 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来函索取论文,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愿意进行合作性研究。 鼻咽癌是广东地区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居留国外的广东籍人中,鼻咽癌发病率也远比居留国当地居民为高,因此,国外学者称为“广东癌”。1959年梁 伯强明确地提出把鼻咽癌研究作为中山医学院的科研重点。他一方面派人到苏联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建立了从基础到临床的研究机构,成立了鼻咽癌病因室、病理形 态室、药物研究室、流行病学室和在中山医院附属一一院组建肿瘤科。 他邀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有关单位成立鼻咽癌研究全国协作组。1960年卫生部确认中山医学院为全国鼻咽癌研究中心,北京、上海、四川、湖南和广西为参 加单位。1961年和1962年梁伯强亲自主持召开全国鼻咽癌研究专题讨论会,交流研究成果,统一部署研究计划。参加单位有北京、上海、湖北、湖南、福 建、广西、四川等省市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医学院校,形成一支强大的研究队伍。 研究早期,梁伯强首先在广东省雷州半岛、珠江三角洲、西江沿岸和广州市等县市群众性普查,弄清其流行病学情况。发现在广东的西江沿岸和珠江三角洲为鼻咽癌 高发区,居恶性肿瘤之首位。继而发现广西和湖南两省发病率也颇高。为了早期发现鼻咽癌患者,他提出在高发区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细胞学普查,取得良好的效 果。在临床治疗方面,梁伯强与有关专家共同研究,改进鼻咽癌患者治疗方法,用放射治疗结合化学治疗取代过去单纯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率。 在鼻咽癌病理学研究方面,他全力以赴地进行了这项工作,为医学科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他的指导下首创的尸体上完整取出鼻咽部组织的解剖方法,通过精湛 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系统地阐述了鼻咽癌的组织类型、组织发生学及其生物学特征,为研究鼻咽癌的组织发生和早期癌创造了条件。 1962年在莫斯科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上,他宣读了《鼻咽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特性和组织发生学的研究》的论文。首先在国际上提出鼻咽癌的组织学分型; 并详细描述了各类型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辩证地论述了肿瘤实质的间质互相关系。这一科学的论断受到国际肿瘤学家的赞同。该文至今仍被视为 鼻咽癌病理组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约请梁伯强参与上呼吸道肿瘤组织学分型(图谱)的复审工作,惜当时梁伯强已逝世多 年。 梁伯强在维生素代谢、血吸虫病、化学毒气的防护等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梁伯强受卫生部委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病理解剖学》教材,结束了我国无通用病理学教科书的历史。 参与编写的作者是当时各高等院校富有教学经验和学术造诣较高的教授,大量引用了我国的病理资料和研究成果,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权威 性。 梁伯强晚年致力于肿瘤病理学的研究,重点研究广东多发的鼻咽癌。根椐事物相互联系、制约的法则,他提出要注意研究肿瘤与机体之间的关系。在鼻咽癌的组织类 型与生物学特性关系上,他发现不少病例在初诊活检时所见组织学类型为鳞癌三级或呈梭形、大圆形细胞型,但同一病例尸解都转变为多形细胞癌。有些鼻咽癌病人 初诊时肿瘤分化较好。随着病情发展,肿瘤发生转移,肿瘤组织学类型也由分化好(恶性度低)转变为分化差(恶性度高)。梁伯强认为,“这不仅是局部的改变, 而是与整个机体状态密切相关的。组织学类型的改变是机体反应性改变的表现;肿瘤恶性度升高,说明机体抗癌能力的下降。”但也有一些病人,病情发展慢,而肿 瘤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和丰富的嗜银纤维。梁伯强认为“肿瘤间质是机体抵抗力(即免疫功能状态)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肿瘤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梁伯强 最早提出“肿瘤间质反应”的概念。在肿瘤病因医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他是首先提出这个新概念的人。 梁伯强非常重视人才培养。早年悉心培养年青助教,为他们创设学习和工作条件。并谆谆教诲青年教师要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分配来的新教师要经过一年 严格基本功训练;他以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影响他们。从作第一例尸体解剖开始,尸解记录、病变描述、病变标本选取、诊断等都要求规范化、高质量和按时完成。 他常说:“做学问要勤学多思。”遇到困难时,“走路,吃饭都要想解决的办法。”他还说:“我的工作计划和科研构思,很多时候是在走路时想出来的。”在学术 上他严格要求他的助手和学生,但在生活上对他们又关怀备至,每逢节假日他和他的夫人总是热情邀请他们到家作客,促膝谈心,乐也融融。1936年梁伯强开始 接受培养高级研究员。1951年接受卫生部委托培养高级病理学师资。1953年以后,为了适应高等医药教育的发展,他开办了十多期高级病理师资培训班,招收研究生和高级进修员。他培养了大批病理学人才。满门桃李,不少已成为当代学科带头人;造就出诸如 杨简(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等一批著名病理学 家。 梁伯强热爱祖国,为祖国医学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即使是在“文革”期间,他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 子,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患病住院期间还念念不忘鼻咽癌研究工作。他治学严谨,在教学工作中,梁伯强埋头苦干、一丝不苟,他编写的讲义,字斟句酌,反复 推敲,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他讲课生动活泼,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他主编的《病理解剖学总论》和《病理解部学各论》是我国解放后第一部统一的高等医学院校病理学教科书 ,内容集中反映了我国各地著名病理学家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受到病理学工作者的好评。他生活简朴,平易近 人;每天步行上班,右手拿一把长柄雨伞,在校园内频频与路人点头问好。他善于团结人,与院内外专家教授团结合作,互相尊重,促进各项工作的发展,协助有关 专家建立肿瘤医院和当时全国唯一的眼科医院。他学识渊博,而又虚心学习国外的经验和技术,但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却没有丝毫的奴颜与媚骨。 梁伯强的一生,闪耀着客家精神。他具有坚毅不拔,百折不挠的作风;勤学多思,开拓进取的精神;关怀学子、爱国为民的品格。斯人永逝,风范长存。他的高尚品德将永远激励他的学生和后人,为发展我国医学教育事业而发奋工作。 来源:《客家名人录》 ---------------------------------------------------------------------------------- 更多梁先生的介绍 参见下面链接 http://gtjuh.tongji.edu.cn/person/intro/new_page_5.htm 梁伯强院士简介 http://www.sysu.edu.cn/zdcq/js2.htm 中大春秋-- 梁伯强 http://www.casad.cas.cn/xhcq/200510/t20051018_44008.html 中科院 学海春秋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0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同济双璧”之一--武忠弼先生
kksonne 2012-7-21 13:58
盛弘强 2012-07-21 武忠弼(1919.3.19~2007.11.8),安徽定远县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与裘法祖院士一起被人称为“同济双璧”。 武忠弼,中国当代杰出的病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我国 医学科学领域最早应用电镜技术者之— ,对超微病理学有较深研究。     历任武汉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第十九届理事,中德医学协会第一届副理事长,中国电镜学会第一届副理事长;先后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卫生部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及病理学会常务委员,湖北省电镜学会理事长、病理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主编,《中华病理学杂志》、《同济医科大学学 报》、《德国医学杂志》副总编辑,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政府顾问、黄石市人民政府外事顾问、十堰市人民政府顾问等职。    他一生从事病理学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甲等奖、湖北科技大会甲等奖并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国家教委及卫生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主编主译及合编专著2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180余篇,医学科普文章数十篇。    武忠弼教授不仅在病理学上造诣精深,而且在中德友谊上作出了卓越贡献。武忠弼曾当选为德国科学院院士、德国东亚科学论坛理事,荣获德国海德堡大学荣誉奖章,获得 海德堡大学 及 乌尔姆大学 名誉博士学位。 著作   主编有《中华外科病理学》巨著(上、中、下三册,600万字),著有《超微病理学基础》《超微病理诊断学》《江陵凤凰山168号墓西汉古尸研究》等,主持翻译了《里德病理学》。曾获全国科学大会甲等奖,湖北省科技大会甲等奖并被评为先进科技工作者;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病理学》(第二、三、四版)获原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优秀教材奖、原国家教委、卫生部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先后主编主译及合编专著20余部,发表专业论文180余篇,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数十篇。 人物特写   在忘我的忙碌中,武忠弼教授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他终其一生捕捉的可恶的癌细胞侵入到了他的肌体。同事们不忍见他日渐消瘦,提醒他看病时,他总笑着说:“没事没事,我身体棒得很。”    2007年3月6日,武忠弼教授住进了医院。次日,武老数十年的挚友 裘法祖 院 士主持了有20多位医生参加的大会诊。第二天,武老就接受了手术。在场的人都记得手术后的情景:当时,武老还处于麻醉后的昏睡中。突然,老人连声说:“我 的鼠标呢?鼠标哪去了?”同时,老人的手指也如打字般地颤动着。这种状况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一天多。潜意识中,武老这一天都在电脑前工作。或许在他生命中的 所有记忆里,只有工作永远是难舍的、清晰的。    此后的半年,武忠弼教授拖着羸弱的病体,仍倔强地要求家人用轮椅推他到办公室,来来往往十多 次。他知道自己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直到去世前,他主编的品牌系列丛书——《中华外科病理学》依然尚未完成。所幸的是,由他主译的200余万字的《里德病理学》在他病后得以出版。    与武忠弼教授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老人开朗达观、幽默风趣。即便在病重期间,他还不忘跟为他诊 疗的医生护士开开玩笑,在某些时候甚至还会像个孩子一样对家人扮鬼脸。然而,残酷的病魔并没有放过这位乐观的老人。参加完同济医学院百年院庆大典后,他的 病情日益严重,时常陷入昏迷状态。    就在去世的前两天,在半清醒半昏睡状态中,他为他的学生们上完了最后一堂课。那天,武老醒来就 嗫嚅着说:“同学们,来来来,我们上课了。今天我要讲六点,第一……第二……第六……同学们,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课了,鼓掌。”一辈子从教,这是武忠 弼教授第一次要求学生为自己鼓掌。生命最后的掌声响起,到底是为他精彩的授课,还是为他执着的人生?    一位听过武老讲课的学生说:“武教授特别亲切,跟他说话像跟自己的爷爷聊天一样。他不讲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都是相当温和的,他会认真地聆听和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武老的言传身教,对后辈学子影响深远。   武老博闻强记,有着极强的语言天赋和丰实的人文底蕴。2007年11月8日,武老与世长辞。在诸多送别挽联中,有这样两句令人印象深刻:“一口心忠,忠党忠国忠民忠教忠同济忠中德友谊;双弓百弼,弼前弼后弼上弼下弼时事弼过往今来。” (以上资料来自http://baike.baidu.com/view/293738.htm ) --------------------------------------------------------------------------------- 其他请见 同济百科 (http://www.tjstart.com/tjorg/tjwiki/index.php?doc-view-113)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199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胡正详先生
kksonne 2012-7-21 11:43
盛弘强 2012-07-21 胡正详(1896-1968),病理学家。1896年6月4日生于江苏无锡,1968年11月12日卒于北京。在我国病理学事业的创始、发展过程中,胡正详教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于1924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系,并担任了系主任。为了中国的病理学事业和 《中华病理学杂志》的创建和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早在全国解放前,他就广泛的搜集和整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疾病的病理资料,并 结合临床资料编写了一本有中国人疾病病理特点的《病理学》,为创建我国病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注:合著者有 秦光煜教授、刘永教授) 胡正详,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六月初四日生,无锡县堰桥村前人。 民国元年(1912年)在家乡胡氏公学毕业,入上海南洋公学中院 (即中学部)就读。民国5年考入 上海哈佛医学校 。因学习成绩优异,翌年转入美 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学习 。民国1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随后在 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病理科 随著名的 病理学家麦洛利 (Frank.B. Mallory)从事病理研究。 民国13年胡正详回国,长期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从事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以及病理系主任、教务长。民国21年赴德国,在 病理学家阿少夫教授的实验室工作1年 。30年代,他对黑热病做了大量研究,对这种疾病的传染媒介、途径、病情以及对人体的损害等方面提出了正确的见解并有新的发现。 建国后贡献     建国后,胡正详任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系主任兼教授,并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理事和中华病理学会主任委员。1952年,美国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进行细菌战。 他与其他专家一起到东北地区进行调查研究,搜集和制作了大量的细菌病理标本,向全世界公布调查报告,揭露美国侵略者的罪行。 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开办8 期病理高中级师资训练班,并组织北京地区的医师举行每月1次的病理讨论会。同时负责筹备召开中华病理学会第一届全国病理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探讨学科 的发展方向,并 创办《中华病理学杂志》 。他兼任总编辑。为普及中国病理学,他多年来在教学和临床实践中积累的1000余件病理标本和数千张标本照片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与秦光煜、刘永两位教授合作, 编写出版了一部全部用国内病理资料写成的《病理学》专著。 他从事病理教学和科研工作40多年,先后在国内外发 表74篇论文,对严重贫血、动脉粥样硬化、病毒性肝炎、肝硬变、网织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等病症的病理形态研究,都取得公认的研究成果。50年代后期,他对传染性肝炎的病理作深入研究,提出了传染性肝炎的病理指标,分析了肝功能不全和门静脉高压的关系以及引起病人死亡的原因,作出了肝硬变形态分类等。这项科研 成果,对传染性肝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60年代初期,他通过对不同形态淋巴细胞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发现不同形态的淋巴细胞所组成的恶性淋巴瘤预后有 所不同。这对肿瘤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报告发表后,国内外医学界十分重视。1961年他出席了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肿瘤会议。他两次参与我国医学规划会议,提出了病理学方面的发展规划,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亲切接见。1962年,胡正详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1964年,他被推选为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8年11月1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72岁。 -------------------------------------------------------------------------------------------   胡正祥,1896年生,著名病理学家。1921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医学院,后在美国麻省总医院继续学习病理学5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长,病理系教授、系主任等职,在病理学研究中颇有建树。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编辑,于1955年创办 《中华病理学杂志》并担任总编辑直到1966年。文革中被作为“反动学术权威”遭批斗迫害,因为他研究细菌和疾病,竟有人硬说美国在朝鲜使用的细菌武器是 他制造的。1966年8月某日造反派登门抄家并毒打胡正祥夫妇,事后他俩先后自杀。(from http://huzhengxiang.netor.com/) ------------------------------------------------------------------------------------------- 胡正祥 病理学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文革开始后,遭到批斗与抄家, 1968 、 11 、 12 ,与妻子一道遭红卫兵的毒打,红卫兵毒打胡正祥后,还强迫他的 12 岁的孙子也动手打他。胡正祥用剪刀自杀。他的妻子也随后自杀。胡教授的家变成了红卫兵的总部。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3093410100tgff.html)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28632.shtml   外交部街59号院的孩子们 1946年热带病专家、医学教育家李宗恩受命恢复协和医院,成立了由李宗恩、李克鸿、胡正详、聂毓禅等四人代表中国一方参加的董事会,他请回了钟惠澜、 谢少文、谢志光、张孝骞等一批医学专家, 胡正详两次亲自出面邀林巧稚重返协和,她再三考虑,辞去了两院主任职位,停止了诊所开业,于1948年返回协和医 院.    上面提到的协和董事会的中方四人,是协和教育和医疗系统的四个台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四大天王' 。   李宗恩-协和医学院院长   李克鸿-协和医院院长   聂毓禅-协和高级护校校长   胡正祥-协和医院副院长   现在要说的是,这四个协和的关键人物当时都住在外交部街59号里。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86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寄生虫学的开拓者--洪式闾先生
kksonne 2012-7-21 10:41
盛弘强 2012-07-21 洪式闾 (1894-1955),中国寄生虫学的 开拓者 。乳名锦湖,字百容。 浙江 乐清 人。父亲洪国垣是前清秀才,平日为人正直,轻财好施,热心公益事业,常变卖田地修建校舍,或捐资兴办医院、 育婴堂 等。 洪式闾儿时即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1905年春入温州中学,后随父往河南开封进客籍中学,即后来的中州第一中学。1913年冬至1917年3月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留校任病理学助教。在校期间,深得国文教师马叙伦先生器重。业余爱读名人传记,尤其崇拜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 (LouisPastenr)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他们在微生物学和细菌学方面的贡献及以私人能力创办研究所的业绩,给他很大的影响。 1920年夏,被派赴德国进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病理学科专攻病理,发明“基础膜染色法”,同时写成论文《复形虫赤痢病理解剖学》,在 德国 发表。 这一期间,他深感寄生虫病流行很广,危害甚烈,寄生虫学应从病理学中分出,成为独立的学科,专门研究。 遂转往汉堡热带病研究所专攻寄生虫病学。于 1923年发表论文《动物粪线虫之形态学补遗》。自此开始,三十多年来,他一直执着地从事寄生虫学研究,矢志不渝。 1923年3月回国返校。道经巴黎,参观巴斯德研究所,留有 深刻 的印象。第二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为北京医科大学,洪式闾任教授。一度接任校长,不久汉堡热带病研究所函教育部邀他前往继续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遂得批准带教授原薪前往,于1925年3月成行。到汉堡热带病研究所后,即在弗来朋(ProfFulleborn)教授措导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在该所一年间,于动物体内发现两种新的寄生性线虫,其中一种为纪念弗来朋教授六十诞辰,即以弗氏命名。 同时又将司徒氏钩虫卵计算法加以改良,成为唯一计算钩虫卵最精确的方 法,即现在 世界 上还在通用的“洪氏钩虫卵测量法”。 后又去美国华盛顿农业部动物工业局,随世界著名寄生虫学家拉森(ProfRanson)教授学习。其间,写出多篇论文,有关动物寄生虫病理组织学,新种动物寄生虫虫种的鉴定等。 生平 洪式闾,字百容,1894年5月3日(农历三月廿八)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祖父及父亲皆为清朝秀才。父亲热心教育事业,创办乐清小学,他即毕业于此学校。他初在温州中学读书,后因其父被清朝政府分发河南省候补,乃随父去 开封 , 就读并毕业于中州第一中学。在校时,受到当时号称经学大师的周嵩年赏识,周嵩年向他传授写作文章与著书的方法,时他年方十五、六岁,而周嵩年已近古稀。 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回到乐清,次年到杭州进修英文。1912年,他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在学习期间,他爱读科学名人传记,尤其崇拜巴斯德与北里柴三郎两人,这对他以后筹设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很有影响。同时,他还受到国文教师马叙伦的器重, 马叙伦 鼓励他读了不少关于性理方面的书籍,这使他产生了民族自尊心。 1917年毕业,留校任病理学助教,他开始编写《病理学总论》和《病理学各论》,这两本书由商务印书馆作为大学丛书出版。 由于他的教学和写作出色,1920年,校长汤尔和用教员原薪,派他去德国进修。开始,他在柏林市立医院进修病理学, 发明了“基础膜染色法” ,引起国外同行的重视。以后,他鉴于中国寄生虫病很多,遂转往汉堡热带病研究所,专攻寄生虫病学。 1922年3月回国途中,途经 巴黎 , 他参观了巴斯德研究所,见该所规模宏大,但也看出其逐步建设的迹象。这对他后来在工作中实事求是,不求铺张的作风很有影响。1924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称北京医科大学,校长汤尔和已先一年去职,周颂声接任,因搞派系,遭师生反对。经马叙伦举荐,洪式闾于年初以教授身份出任校长,但因工作难于开展,自知力不胜任,且一心专于学术事业,未及3个月,适汉堡热带病研究所邀请他继续他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遂辞去校长职。1925年3月,他取道日、美、英等国再前 往汉堡,途中参观日本东京北里研究所与英国利物浦热带病研究所。到汉堡后,在寄生虫学F.Fuelleborn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并发明了“洪氏汉堡盖 玻片虫卵计算法”,该法沿用至今。 1926年洪式闾回国。    1927年,浙江省政务委员会成立。应 蔡元培 、 马叙伦等人之邀,洪式闾南下杭州,接收英国中华圣公会广济医院,任院务委员会主任。他对医院进行整顿,同时还收集前广济医院院长英国人梅藤更侵害中国主权 和压迫杭州人民的史实,随时刊印,公布于世。正当医院业务有所发展的时候,不料1928年浙江省民政厅根据蒋介石在南京的总司令部教会医院管理委员会的意 见,迫令将广济医院交还英圣公会,浙江人民对此非常愤慨,他亦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抗议,但均无效。医院同仁忍痛离开广济医院,自动减薪,租用温州会馆,创办私立杭州医院,以示反帝爱国的决心,并推举他为院长,直到1935年,院长一职才由陈光第继任。他深感寄生虫病及其他传染病对人民的危害,于是在 1928年8月,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寄生虫病研究机构——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原计划设立六组二部二馆,但因经费不足,仅成立了病理学、细菌学及寄生虫动物 学三组。该所设董事会,蔡元培任董事长,所长汤尔和,洪式闾任副所长。建所以后,在浙江开展了姜片虫病、血吸虫病、疟疾、钩虫病等地方病的调查和防治研 究。 抗日战争 爆发,该所内迁贵阳陆续工作,因日机轰炸,仪器、资料被付之一炬。以后在四川北碚,该所继续从事寄生虫病的研究,直到1943年。    1936年,洪式闾受聘为南通学院医科主任兼寄生虫学教授,并仍兼热带病研究所工作。1937年,抗日军兴。受军医署之托,医科师生组织重伤医院,医院先设在扬州,后迁衡阳,收治前线伤员。1938年,经教育部核准,南通学院医科与当时迁到湖南沅 陵的江苏医政学院合并,改称国立江苏医学院。该院经贵阳,迁至四川北碚。他任寄生虫学教授、部聘教授。1942年,江苏医学院成立寄生虫学研究所,他兼主 任,并培养硕士研究生。在强敌压境,战火纷飞的日子里,他蒿目时艰,忧国愦世,自歉“枉有疮痍泪,愧非杀伐才”。当时工作和生活条件十分艰难,但他仍坚持 开展钩虫病、毛圆线虫病、疟疾等病的研究,不辞辛劳,定期前往西北医学院和同济医学院讲课。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江苏医学院迁回江苏镇江。1946年冬,应台湾大学之邀,他去台湾兼任台大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1948年3月,教育部无理令台大校长 陆志鸿 辞职,他深为反感,遂辞职返回江苏医学院。同年9月,因高血压症,他突然鼻衄,出血甚多,几致不起,病愈后去杭州修养。    1949年7月,洪式闾赴北平参加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0年1月,应浙江省卫生厅之邀,到杭州筹建浙江卫生实验院,并担任院长。同年12月受中央卫生部之命,兼任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 分院院长。 1951年10月,他被任命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兼任浙江医学院院长。 1950年9月,他出席捷克斯洛伐克第6届微生物学会议,并作了学术报告,介绍中国重要人体寄生虫病的流行学。1955年4月,卫生部在杭州召开肺吸虫病治疗研究座谈会。4月15日,洪式闾以“台湾省肺吸虫病流行概况”为题作大会报告。这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4月17日,他因高血压症突发中风,4月24日停止了呼吸,终年61岁。 主要成就 发展人体寄生虫学学科    中国 寄生虫 病种类多,分布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在1920年代,医学院校的寄生虫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和课程,仅在病理学和微生物学中讲授。对于寄生虫病的研究,大多由教会医院的外籍医师结合临床进行。当时,国内更没有以寄生虫病为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机构。    1924年,洪式闾从德国回国后,在北京医学专科学校(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 )率先将寄生虫学从病理学中分列出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讲授。1928年,他在杭州首先创建杭州热带病研究所,以后一直从事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研究。他是中国人体寄生虫学学科的奠基人和寄生虫病研究机构创始者。    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建立以后,他即以浙江的主要寄生虫病为研究内容。研究所初在杭州浣纱路桂华里,后迁钱王祠井阁,再迁岳坟附近的村庄。他得到友人浙江大学化学教授朱昊飞之助,其夫人变卖首饰,集资为研究所建新舍,底定基础。自建所至1939年,该所共发表论文48篇,附录7种。    洪式闾在研究所工作近9年,这是他在国内从事研究的初创时期。在此期间,他的主要研究课题为姜片虫和 疟疾 。 当时,浙江萧山、绍兴等地姜片虫病严重流行,他亲自到萧山湘湖地区实地调查,除证实水红菱为姜片虫囊蚴的媒介外,还在茭白根部检到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扁卷螺 和姜片虫的囊蚴,提出生食茭白也可感染姜片虫病。根据研究人体姜片虫的形态,他认为姜片虫的形态差异与虫龄有关,姜片虫只有一种,而不是几种。1929年10月,他在日本九州医学会作了题为“关于姜片虫的研究”的讲演,12月,日本九州大学授予他医学博士学位。他有关姜片虫形态研究的论文发表于汉堡热带病研究所主办的杂志上。疟疾是那时浙江又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他率领研究所开展疟疾流行学和临床研究,写了《杭州之疟疾》一书。在实验研究方面,他在病人的外周血涂片中,观察到形态类似动物疟原虫的虫体,单核细胞吞噬恶性疟原虫和红细胞以及再发型隔日疟原虫之锥虫型等现象。对这些研究他先后著 书立说,在疟疾免疫和疟原虫形态研究方面起到了先导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四川北碚国立江苏医学院领导寄生虫学研究所的工作。北碚地处川东,寄生虫病众多。他证实当地有钩虫病以后,即进行流行学调查,表明 钩虫病 在 农村、煤矿中严重流行,接着争取当地行政部门的支持,1942 年他成立北碚地方病防治队,深入农村、煤矿,开展钩虫病的调查和防治工作。除进行驱虫治疗外,他还在农村推行建筑粪坑,储存粪尿,以利杀卵的工作。同时, 他又进行钩虫虫种、钩虫病贫血原因、钩蚴培养方法等实验研究。在研究钩虫病过程中,他发现有的病人同时感染毛圆线虫。于是进一步追踪调查,证明涪江下游的 潼南、铜陵、合川等县有毛圆线虫病的地方性流行,主要虫种为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偶有蛇形毛圆线虫。除了调查流行学和研究驱虫药物以外,他还作了虫种鉴定、幼虫发育与抗力以及动物感染途径等实验研究。这个发现 在中国当时尚属首次。北碚也有地方性疟疾,包括恶性疟流行。他在观察病人外周血涂片中,发现类似泰勒原虫形态的虫体,联系他早年在杭州观察到的疟原虫形态,认为梨桨虫类的虫种有可能在人体寄生。20世纪后叶,国内外已证明梨桨虫类的巴贝斯氏虫(Babesia)可寄生于人体。虽然这段时期岁月十分艰难, 但他清贫自励,奋力工作,可以说这是他一生中研究工作的第二个阶段。 防治寄生虫病     洪式闾的研究工作真正得到发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事,在他担任浙江省卫生实验院院长的时期,他领导该院以防治严重危害浙江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 为主要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影响波及全国。他在浙江诸暨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血吸虫病灭病试点,系统地研究出土埋灭螺、热水灭螺、巴豆灭螺等方法,系统地研究钉螺的生殖器官和产卵过程以及幼螺发育,开始了中药对 血吸虫 作用的体外试验。土埋灭螺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在中国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得到了推广和发展,钉螺生殖研究推动了中国钉螺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植物杀螺剂是当前世 界瞩目的研究课题,而他们在1950年代就进行了巴豆灭螺的研究。在钩虫病方面,他们调查了钩虫病在浙江的分布,研究了驱虫结合粪便管理的防治方法,改进 了洪氏虫卵计算法,并进行了钩虫幼虫的生态研究。浙江省卫生厅实验院后称浙江医学科学院,成为国内研究钩虫病的重要基地,世界卫生组织蠕虫病研究合作中心。肺吸虫病在浙江流行已久,1950年,该院在绍兴兰亭设立肺吸虫病防治研究试点,调查了肺吸虫病的感染方式和流行特征,肯定了皮内试验的诊断价值以及吐根素、氯喹的治疗效果,为当时国内防治肺吸虫病提供了科学资料。洪式闾十分关心浙江的姜片虫病和疟疾,1950年,他在萧山县宪元等姜片虫病严重流行区 开展了防治试点研究,迅速控制了该病的流行。1954年,他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时,成立了浙江省疟疾防治站,迅速控制了青田等地恶性疟疾的流行。在浙江卫生实验院,他工作了近6年,直到逝世。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365428.htm) ---------------------------------------------------------------------------------------------------- 洪式闾 自传 洪式闾(1894——1955),字百容,乐成镇人。留学德国,后又获日本九州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和校长、杭州热带病研究所所长、镇江医 学院、浙江医学院、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院长、台湾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等职。他是国际知名的寄生虫学家。他的基础膜染色法和钩虫卵定 量计数法为世界各国所采用。他爱国爱民、奖掖后进的高贵品质和孜孜不倦的治学精神,都为医学界和有识之士所推崇,值得后人学习。 我在一八九四年农历三月廿八日出生于浙江乐清县城区开元巷一个地主的家庭。其时祖父母俱在,祖父洪沭淋是一个秀才,祖母邱氏,三代同居,共有田约千亩。上 有两伯父,到我四五岁时,我父乃与两伯父分居,分得田约三百亩。以后我父又在城区李宅坦另建新屋。我父洪国垣亦为秀才,嗣补增广生。平日为人富有正义感, 轻视财产。在光绪下诏变法及停科举兴学校之后,即热心于教育工作,往往变卖田地修建校舍,其后来受清政府的奖励分发河南“候补知县”,亦以此故。一九三七 年四月以肺炎病逝于温州大南医院。我母陈氏先三年以脑出血卒于杭州。我有弟妹二人;弟洪仲侯于一九五〇年十一月亦以脑出血病死于乐清,妹洪秀越现任乐清县 妇幼保健所助产士。   一九〇〇年我六岁入私塾,后又转进乐清小学,这是我父亲所创办的。我在幼年时代,颇受我的祖父与父亲所喜爱,除了在学念书之外,并教我朗诵文天祥的《正气歌》、朱柏庐的《家训》与郑板桥的《道情》,由于家长们的鼓励,我从小就养成阅读性理之书,养成了浓厚的封建意识。   一九〇五年春,进入中学,初在温州中学肄业,到第四年时,我的父亲被清政府分发河南省候补,我亦随往,因此转学到开封客籍中学一一后改名中州第一中学。这个学校是河南的官僚子弟学校,我与那时的教师和同学们落落寡合,独为周嵩年先生所关怀。他在当时号称经学大师,非常讲究旧礼教,但他的生活是很严肃 的。他对于我后来的影响确是很大。其时我年不过十五六岁,他就教我作文章与著书的方法。这位老先生时年已近七十,家中藏书丰富,他自己的著作也很多。我在 他的薰陶之下,又养成我的清高思想,这和我以后轻率从事写作的不正确态度是分不开的。   一九一〇年辛亥革命军兴,我又随父亲回到乐清,次年到杭州进修英文。一九一二年冬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至一九一七年三月毕业。毕业后即留校任病理助 教。那时所接受的是资产阶级的医学教育,对于医学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的观点是毫无认识的。其时国文教师马叙伦先生颇器重我,他鼓励我阅读了不少关于性理方 面的书籍,这对于我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能站稳民族立场,是不无关系的。 我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肄业期间以及在任助教期间,业余爱读科学名人传记。因此,我很羡慕科学家,尤其是崇拜巴斯德与北里两人,因为他们对于细菌学既有了很 大的贡献,而又能以私人力量创办研究所,名震全球,真了不起。后来我曾到过巴黎和东京实地参观了这两个研究所,对于他们之享大名,实有“彼何人也!予何人 也!有为者亦若是!”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感慨。此为我后来不顾客观条件与环境,贸然在杭州创办私立杭州热带病研究所的动因。   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开始时,全国呈现一番蓬蓬勃勃的新气象,我尚置身于运动之外。在当时确亦不知道此为全国人民反帝国主义斗争,更不知其为中国民 主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反惑于蔡元培“爱国不忘读书”的论调,结合我本人内在的因素,不懂为谁而学的道理,不敢参加斗争, 依然还是我教我的书,抱定不问不闻的度态。回忆当时的鲁迅宁愿抛弃医学,用文学来鼓吹革命,其认识的正确,品德的崇高,富于革命精神,弥觉可敬。   从一九一七年开始,我就编写病理学总论与各论;次年即分担了一部分病理学教课。当时的医专校长汤尔和,他觉得我的写作与教学都还不差,乃于一九二〇年 夏用教员原薪派赴德国进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病理学科专攻病理,发明了“基础膜染色法”,当时颇以为异,各书争相引用,通过巴甫洛夫学说学习后,才知道是 完全由于操作中温度变化所致,毫无足异。同时业就研究所得,写成《复形虫赤痢病理解剖学》一文,在一九二二年及一九二三年分别在德国发表。那时我觉得我国 寄生虫病很多,单单研究病理学是不切合实际的,遂转往汉堡热带病研究所专攻寄生虫病学,在一九二三年发表了《动物粪线虫之形态学补遗》一文。   一九二二年三月回国,道经巴黎,参观巴斯德研究所。该所规模宏大,但就其建筑物不整齐一点观察,可寻出其逐步开展的迹象。此点对于我后来在工作中能实事求是,不铺张门面是有很大影响的。   同年五月返抵学校,时校长汤尔和已先一年去职,在“五四”运动以后,学生爱国热情高涨,他亦不能不辞职。我与他止于封建师生的关系。在抗日战争开始前一年我正在南通医科,虽曾劝其南来,但不知其是时已与日寇勾结甚深,终至成为汉奸。此后我与他即完全断绝关系。   一九二四年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改称北京医科大学。我以教授兼校长,自知力不胜任,且当时已有决心在学术事业上有所成就,适汉堡热带病研究所致缄教育部邀 我前往继续未完成的研究工作,遂得批准带教授原薪前往。至一九二五年三月成行,取道日本、美、英等国转往汉堡,中途参观东京北里研究所与利佛浦热带病研究 所,益助长我个人英雄思想。到汉堡热带病研究所后,即在寄生虫学专家弗来朋教授指导下,独立从事研究工作。在该所一年期间,于动物体内发见了两种新的寄生 性线虫,其中一种为纪念弗教授六十诞辰,即以弗氏之名名之。同时又完成钩虫卵定量法,即现所通用的“洪氏钩虫卵测量法”。   一九二七年,革命军入浙江,浙江省政务委员会成立,邀我来浙接办英圣公会广济医院,担任广济医院院务委员会主任。在职期间,对于广济医院加以整理,业 务日见发达,初由省每月补助九千元,逐渐随业务的发展减至为二千五百元。并在此期间搜集前广济医院院长英人梅藤更的侵害祖国主权和压迫杭州人民的史实,随 时刊印。不料至一九二八年蒋介石在南京任总司令后,其影响及于广济医院,初由总司令部教会医院管理委员会宋美龄等的建议,酝酿交还东南各省已接收的各教会 医院。浙江人民对此非常愤恨,我亦屡向中央有关部门抗议,终以立场不同,广济医院遂于是年六月底被迫结束,经省府民政厅厅长朱家骅交英圣公会。当时工作同 人,莫不义愤填膺,忍痛离开广济,自动减薪,租用温州会馆,创办私立杭州医院,以示抗拒;并推我任院长,一直到一九三五年七月陈光第医师继任。   我一直是一个苦读书追求科学不问政治的学生,但在接办广济医院期问,深切领会到了帝国主义施于中国的殖民政策,从此我就成为坚强反帝的一员。不过,那 时的我,资产阶级技术观点极浓厚,自觉以一个专门学者办一个不会有发展的医院,总认为不适当,但又以杭州医院为反帝而成立,只好忍耐资支撑。于是筹设私立 杭州热带病研究所,先附在杭州医院内以偿我的宿愿。我是相信在浙江研究地方病最适宜不过的,因为各种地方病又皆属于热带病范围以内的,对于研究所发展的前 途,信心更大。   一九二八年冬马叙伦先生任教育部次长,聘我兼任编审处主任,并许不时来往宁杭间。我之担任教科用书编审工作,是建立于封建师生关系之上的,终究不合于 我的研究兴趣;同时还存一点希望,就是希望教育部补助一些经费以发展研究所,当时仅批准每月补助三百元。同年(一九二九)九月应日本九州医学会之聘,十月 出席该会讲演《关于姜片虫的研究》,并参观日本各大学医科。归国后即辞去编审处主任之职,专事研究工作兼理杭州医院院务。十二月日本九州大学赠送医学博士 学位。当时只顾到封建师生关系的一面,自以为是,现在回忆已犯原则上的错误,没能考虑到当时的政权是属于蒋介石的。在那样反动统治底下,还真正有爱科学的 意思呢!?由此更证明我的痴想是完全无智的。仅仅从表面上羡慕巴斯德与北里的事业,而不追寻其背景,有资本家在支持他们。又不估计自己的客观环境与条件, 逞个人英雄主义的欲望,而不知道私人事业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在此段时期中,写作颇多,计发表论文与书籍约二十余种。   一九三六年夏离杭州医院就私立南通学院约聘,担任寄生虫学教授兼医科主任。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抗日战争起,医科师生激于爱国热诚,我亦奋慨异常,认 为此是民族存亡的关头,决心参加抗战,受当时的军医署之托,由医科师生组织重伤医院,在扬州成立,嗣以敌寇逼近扬州,乃辗转迁至湖南衡阳。其时江苏医政学 院亦迁至湖南沅陵,一九三八年春经重庆教育部核准将江苏医政学院与南通学院医科合并改组为江苏医学院。是时我又感到那样的重伤医院不是真正为国家服务,遂 于五月间离开衡阳至沅陵筹备两校合并改组事,同年十月江苏医学院正式成立,我任寄生虫学教授。迨迁至四川北碚增设寄生虫学研究所,我以教授兼研究所主任。其时医学院师资缺乏,尤其是寄生虫学教授,我不时前往西北医学院及同济医学院兼任教课,直至一九四六年夏,江苏医学院迁回镇江时为止。在北碚期间研究的主 题为钩虫病及东方毛线虫病,并实地从事防治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亦十余种。   在抗战初期,全国人民一致地响应了共产党所拟定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我很有信心投入抗日运动中。讵为时不久,汪逆精卫首先叛变,而蒋介石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我当时精神上的矛盾,非常苦闷。明知救国唯有共产党,但又无勇气走进共产党,这正是知识分子两面性的特征。在当时以及解放前,我自有 一种“理论”,经常与学生们谈及:做人是要“外圆内方”的,就是说外表可以圆通一些而内心必须端正,那么,“可以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消极地作到“独善其 身”了。这些错误观点,直到思想改造时,始加以批判。 学院迁回镇江后,又应台湾大学之邀,于一九四六年冬,兼台大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主持该所研究工作,初去时,不加警惕,尚迷恋该所研究条件之佳,翌年即觉美帝国主义者逐步入侵,情况日非。一九四八年三月底教育部长朱家骅毫无理性地电令陆志鸿辞台大校长职,当时台大教授中并不认为是乱命,我乃单独提出辞职,以示抗议,不待台大允许,即于四初匆匆离台。这亦由于我的觉悟太低,不认为反动政治的本质,往往骤进骤退,自以为有正义感做到不同流合污。现在回忆一下, 过去的经历,无方向无目的,真是一篇糊涂帐。   一九四八年九月中旬血压突然增高至汞柱二百四十毫米,衄血两日,失血太多,陷于昏迷状态,几至不起,卧病三个月后,乃得转地杭州休养。至一九四九年五月中,在杭州解放后,重回镇江江苏医学院。此后便是我的大转变时期。   同年七月扶病赴北京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初次给我一个极大的影响,就是瘫痪了十余年的津浦铁路,在解放后短短的几个月内能直达通车。参加会议虽仅一周,真使我扩大眼界,展开胸襟,听到从来未曾听过的话,见到从来未曾见过的现象。听到了朱德总司令和筹备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同志报告之后,初步认识到全国科学工作者必须团结一致,打破宗派门户之见;初步懂得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科学和科学工作者的遭遇是恶劣的。与人民为敌、与真理为敌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对于科学文化也一贯实行专制政策,不容许科学工作者广泛地有系统地接触实际,联系群众。大多数科学工作者就不可能按照人民的需 要,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只能在小圈子里,在互相隔离和隔阂的情况下,按照个人兴趣来进行效力有限的工作,这确是科学工作者的大不幸,也是国家和人民 的严重损失。豁然知道今后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人民科学工作了。   同年九月再赴北京,自九月二十一日至三十日参加全国人民政协代表会议;十月一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典礼,既感到无上的光荣,但又觉得十分惭愧。我 亦决想不到会参加这样伟大史无前例的会议与盛典。能够直接听到毛主席的开幕辞,听到了“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被人认为不 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我兴奋极了,我的心比平时特别跳得快而有力,因为我在反动统治时代曾三度出国,均遭到了 帝国主义的轻视。至一九五〇年九月出席捷克斯洛伐克第六届微生物学会议,由于国家地位的崇高,到处受人尊敬,这是完全由于毛主席和党的英明领导,与人民解 放军和全国劳动人民英勇奋斗得来的。   自一九五〇年以来,经过土地改革、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三反运动、思想改造学习,直到现在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 会议,在我的思想认识方面不断地提高,才体会到毛主席的话:万里长征只走完了第一步;这就是说,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以至于共产主义社 会。   一九五〇年一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卫生厅筹建浙江省卫生实验院,我应李蓝炎同志之邀来筹备,三月开始工作,受谭震林主席之聘,担任院长。同年十二月一日中 央卫生研究院华东院在南京成立,受中央卫生部之命并经谭主席之同意兼任院长。一九五一年十月被任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卫生厅厅长。一九五一年十月兼任浙江医学 院院长。我以兼职过多,不能照顾单位的业务,尤其是对于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事实上不能经常前往,更谈不到检查工作了。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底前往北京,参加十二月一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讵知于开幕的前一日,又以血压过高,达汞柱二百三十五毫米,头晕呕吐,不能行 动,乃入中央人民医院疗治两个月,乃得扶病返杭,承组织上照顾,再给假四个月,并准迁入浙江卫生实验院居住,逐渐开展工作,至上年八月完全恢复工作。   就我的过去的时间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一九四九年四月以前为一个阶段,因受封建与资产阶级的教育太久,资产阶级的技术观点太深,直到解放以后,才如梦初醒逐渐转变,找到科学方向,循途前进,所以我认为一九四九年以后是我再生的岁月。   一九四九年八月底贺诚同志来书,谆嘱我不可为研究而研究,必须了解技术为政治服务的意义,四、五年来他对于我思想的影响很大。   当我兼长浙江医学院之前,谭震林主席就嘱咐我到学校后不可迁就落后份子,对老教授要尊敬,最重要的是培养助教与后一代教学研究人员,语甚正确,使我明白了办学的方针,我就遵照他的话来做,因此,在医学院工作,两年多尚未发生重大错误。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间列席第一次中共浙江省级机关党员代表会议,听到许多同志的自我检讨报告,深深感到以前没有认清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可教育自已,又可教 育别人的伟大效力。最近(一九五四年三月)列席中共卫生厅党组扩大会议,听到李蓝炎同志的检讨报告,许多同志的发言,杨源时同志的指示以及刘显辉同志的总 结报告,统是发挥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和与人为善的诚恳态度,严肃地批判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技术至上与不服从党的领导的错误思想与作风,使我受到更深 刻的一次教育。因此,我体会到:如果不很好地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来改造自己资产阶级的思想,便不能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更显然是不可能 推动工作与作好工作,所以只有在党的领导之下,才能更好地为总路线服务。   从前总以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高不可攀的,经过巴甫洛夫学说学习之后,逐渐认识到辩正唯物哲学的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巴甫洛夫学说的整体观念以及 有机体与周围环境之统一原则,不仅为马列主义的反映论提出了实验的根据,即在整个基本原则上亦是一脉相通的。更体会到列宁的指示:“科学工作者可以循着自 己的途径来承认共产主义思想。”益促进我进一步学习马恩列斯和毛泽东思想的决心。   在此我必须郑重地交代一件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为笼络人心以遂其统治的意图,在一九四六年五月颁发所谓胜利勋章,当时国内有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在颁发之列,受到了这一侮辱。一九四八年五月光景,教育部才寄来胜利勋章的证书一件,同年年底,教育部在逃亡前夕,又把这勋章寄来。当时我认识到这是国民党反动派垂死时用来麻痹人心的诡计,是他们一贯用腐蚀教育工作者的手段。那时他们用极残酷的无耻手段杀害爱国人士,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境况里,大家满怀信心地期望着解放。在那时候,他们还用这卑鄙的手段来引诱教育工作者,我感到非常的气愤,即把证书烧毁。在一九五二年思想改造前已把这个勋章经由江苏医学院副院长魏善钊同志向苏南区党委呈缴并请求处理。   我因出身于地主家庭,长时受到旧社会礼教的束缚与资产阶级的教育,中毒已深,尚幸遇到解放,经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造学习,受到党的教育,思想认识逐步提高,随时有今是昨非之感。今后抱定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争取入党,在党的教育下,深入思想改造,不断地克服缺点,纠正错误,认真地了解什么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提高自己,为党的最终目标一一在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制度而奋斗到底! 一九五四年三月三十日 (陈朱鹤供稿) 以上内容摘自《乐清文史资料》 (http://www.yqdaxx.org/site/viewthread.php?tid=1514extra=page=pp=1) ---------------------------------------------------------------------------------------------------- 其他介绍有 1.卫生厅长洪式闾 http://www.xzch.net/productshow.php?id=1070442 2.北京卫生信息网 资料如下(http://huigu.bjhb.gov.cn/_60_advanced_workers/_60_AW_name_h/200908/t20090817_9129.html) 洪式闾(1894~1955),男,汉族,浙江省乐清县人,病理学、寄生虫学家。1917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1924年先后赴德 国、美国进修学习。1929年获日本医学博士证书。1924年1月至1925年8月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历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授、国立北京医 科大学教授、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医学院院长、浙江实验院院长、浙江省科协主席等职,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他治学严谨,学术观点多有独到之处。1922年他在德国《热带病学杂志》发表的汉堡盖玻片钩虫卵计算法,为国内外病理、寄 生虫界所采用,一直沿用至今。1929年发表的《萧山人肠内之各种姜片虫》,提出姜片虫只有一个种别,因虫龄不同而形态有所变异,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 视。早期寄生虫学属于病理学。20年代经他倡议,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 0年代他编著《病理学总论》和《病理学各论》两书,是国内最早、最完整的病理学专著 。他在疟疾、钩虫病、肺吸虫病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1928年自筹经费在杭州创办的热带病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寄生虫学的研究机 构。40年代证实四川北碚的“水积病”就是钩虫病;50年代在浙江诸暨建立血防实验区,是我国最早的寄生虫病现场试点。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3.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介绍 http://www.bjmu.edu.cn/art/2009/5/16/art_6_25744.html 洪式闾(1894-1955),男,汉族,浙江省乐清县人,病理学、寄生虫学家。191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 门学校。1920年、1924年先后赴德国、美国进修学习。1929年获日本医学博士证书。195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1月至1925年8 月任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校校长。历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教授、国立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中央卫生研究院华东分院院长、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医学院院长、浙江实 验院院长、浙江省科协主席等职,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会员。 早期寄生虫学属于病理学,20年代经他倡议,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0年代他编著《病理学总论》和《病理学各论》两书,是国内最早、最完整的病理学专著。他在疟疾、钩虫病、肺吸虫病等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40多篇。1928年自筹经费在杭州创办热带病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寄生虫学的研究机构。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338 次阅读|0 个评论
病理“父子”兵--侯建存先生
kksonne 2012-7-21 10:01
盛弘强 2012-07-21 侯建存 教授 (1923.06--) 安徽怀远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病理学教授, 中国病理学科先驱者之一--侯宝璋先生 的二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香港大学名誉院士及校友会会长等,为我国医学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香港回归祖国大业以及九三学社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建存 先生的学术成果有待进一步补充。 ----------------------------------------------------------------------------------- 九三学社医科院委员会历史沿革 作者:九三学社北京市委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350 1951 年, 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兼协和医院内科副主任邓家栋、协和医学院教务长裘祖源教授,完成了第一批土改任务回到北京,由中共院党总支书记祝寿河推荐并由协和医院眼科劳远琇教授介绍加入九三学社。后来又有陈兰英、王诗恒、王文彬、张作干教授等加入,成立了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央直属小组,后改建为支社,由邓家栋任主委,陈兰英任秘书。 原九三学社中央卫生研究院小组,郭可大任组长,随后又吸收周启源、杨恩孚、杨简、彭大惠、方纲、刘维勤、张为申、李惠珍、崔起文、刘培楠、柳忠婉等教授为社员,并于 1954 年成立中央卫生研究院支社,郭可大教授任主委,沈治平任副主委,孟昭赫为组织委员。 1957 年,中央卫生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两院合并为中国医学科学院。 此后不久,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支社,由邓家栋任主委,陈兰英任副主委,郭可大为组织委员。 1959 年,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基础上,又筹备成立了中国医科大学 ( 其领导机构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相同 ;80 年代改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目前已恢复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原名 ) 。 十年动乱期间,九三学社活动曾一度中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党的统战政策得到贯彻,社的各级组织恢复正常活动。医科院支社恢复后,由邓家栋任主委,陈兰英任副主委。 邓家栋、杨简、张作干教 授等著名老一辈专家,都是医学界的栋梁。新中国成立时,在百废待兴之际,他们协助党组织贯彻知识分子政策,团结了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使他们成为医疗、教 学和科研工作中又红又专的学者和专家,为我国的医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邓家栋此后相继出任中国医科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医院副院长、中国医科院副院 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委等。邓老是前辈社员,也是医科院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几十年如 一日,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尽心竭力救治病人,精心培养学生 ; 他生活俭朴,曾两次把个人工资积蓄的大部分捐给了协和医学基金和贫困群众 ; 直至 90 高龄,仍一往情深地关怀着协和的建设,展示了一位老社员热爱祖国、热爱事业的高尚风范。 此外,著名生理学家、时任中国医科院副院长的薛公绰也是医科院支社社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兼组织部长 ; 著名内科专家王诗恒教授曾任第四、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 年,原卫生研究所、流行病研究所等从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出,成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 后又改名为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因此,将这部分社员分出单独成立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支社。此后,医科院支社由陈兰英教授任主  委,其后又选举 侯建存教授任副主委 、赵兴烈研究员为组织委员。 90 年代初,中国医学科学院各院所九三学社社员达 100 余人。为适应组织建设的需要, 1991 年陆续成立了协和医院、阜外医院、肿瘤医院、药研所 4 个支杜 ( 主委分别为郑法雷、陈凌霞、黄俊华、苏树芸 ) ,并于 1991 年 9 月 19 日成立医科院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由侯建存、郑法雷、赵兴烈、陈凌霞、黄俊华、程家宠、苏树芸等人组成,侯建存为主委,郑法雷、程家宠为副主委。 1996 年,基础医学研究所的社员从协和医院支杜分出,成立了基础所支杜,谢益宽为主委、郭上彤为副主委,协和医院支杜由俞宝田任主委。同时,第二届委员会在原组成人员基础上作部分调整,增补杨国忠、范贤俊、余竞光、金磊、谢益宽、俞宝田等为委员,侯建存、郑法雷任正副主委。 在改革开放以后的新时期,医科院的九三学社社员继承社的光荣传统,发挥九三学社知识密集的特点,扎扎实实做好本职了作,并认真履行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职责,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初期在北京医学院作加入九三学社的 老协和 专家吴阶平教授,于 70 年代初又重回协和,并长期 (20 余年 ) 担 任中国医科院副院长、院长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校长,且参与多种社会活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常 委、副主席、主席等职。吴老不仅为我国医学科学、医疗保健、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谐社会建设以及九三学社的发 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著名病理学家侯建存教授解放初期响应周总理的号召,毅然从香港大学到北京中央卫生研究院工作,后来又两度从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返回协和工作,并把周总理亲批的安家费用于建立协和医大病理生化实验室。改革开放以后,他历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香港大学名誉院士及校友会会长等,为我国医学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香港回归祖国大业以及九三学社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他著名老一辈医药学专家,如王世中 ( 生化 ) 、王贤星 ( 病案科 ) 、王慕邹 ( 药物化学 ) 、王凤莲 ( 临床免疫 ) 、内曼颐 ( 心内科 ) 、叶世泰 ( 变态反应科 ) 、冯亦璞 ( 药物化学 ) 、李惠珍 ( 组织胚胎学 ) 、陈兰英 ( 药剂学 ) 、陈玉芳 ( 肿瘤免疫 ) 、陈同芬 ( 病理学 ) 、劳远琇 ( 眼科 ) 、邹路得 ( 耳鼻喉科 ) 、赵兴烈 ( 医学信息 ) 、钮心懿 ( 神经药理 ) 、陶萍 ( 心内科 ) 、曹初宁 ( 药物化学 ) 、蔡良婉 ( 生物化学 ) 等,兢兢业业、成绩斐然,展现了九三学社前辈杜员热爱祖同、热爱事业的风范。 2001 年 3 月,九三学社医科院第三届委员会组成,选举郑法雷为主委,向红丁、谢益宽、金磊为副主委,委员有杨国忠、杨克恭、刘浚、徐丽珍、范贤俊、谢若兰、张允荣等 ; 后又增补顾东风、曾小峰为委员。 2007 年 8 月,组成第四届委员会,选举郑法雷为主委,顾东风、曾小峰、池慧、赵春华、邹忠梅为副主委,委员有向红丁、谢益宽、金磊、杨国忠、刘浚、李卫、李智立、邹小农、张徐兵。 委员会下辖 5 个支社 : 协和医院支杜、阜外医院支社、药物所支社、肿瘤所支社、基础所支社。 医科院的九三学社社员在医疗、教学、科研、开发等方面,勤奋敬业、刻苦努力,为院校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科研方面,一些社员承担着国家 863( 谢益宽、顾东风 ) 、 973( 赵春华 ) 重大项目、 十一五 同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 曾小峰等 ) 、同家 攻关 重大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许多项目的科研任务 ; 而且不少社员已是硕果累累,有的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有的获得重要奖项。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20 余项,获奖成员有蔡良婉、陈玉芳、冯亦璞、顾东风、金磊、李森恺、刘浚、刘迎龙、刘彦信、宁爱兰、王慕邹、向红丁、谢益宽、曾小峰、郑法雷等 ; 申报专利 10 余项 ( 王慕邹、冯亦璞、刘浚、顾东风、赵春华、金磊、刘彦信、曾小峰等 ); 此外,还获得中华医学奖、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医药局科技进步奖 40 余项。 在参政议政和参与九三学社杜务工作方面,郑法雷、刘迎龙、李森恺、池慧先后任全国政协委员,刘迎龙为全同政协常委、社中央委员、社北京市委副主委,郑法雷曾任社中央委员、社北京市委常委,向红丁、顾东风任社北京市委常委,曾小峰任社市委委员。 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有社员 169 人。(摘自:《九三学社北京区级及基层组织历史沿革》,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编, 2011 年 3 月) (以上资料来自 http://tongzhan.pumc.edu.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484 ) ----------------------------------------------------------------------------------- 人民日报1946-2003 - 1997年03月 - 四位医药卫生界委员联名发出呼吁提倡捐献遗体推动医学事业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四位医药卫生界委员联名发出呼吁提倡捐献遗体推动医学事业 本报记者高渊 这些天,全国政协医药卫生界的委员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以实际行动来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3月5日,4位医药卫生界委员联名向全社会呼吁:公民去世后捐献遗体供病理解剖,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这 4位委员,是我国病理学界的知名专家。他们分别是: 第三军医大学程天民教授、北京医科大学谭承项教授、协和医院侯建存教授和北京铁路总医院严庆汉主任医师 。 说起目前遗体捐献方面的情况,程天民感慨地说:“许多疾病在体内的细微病理变化,只有对遗体进行解剖之后才能了解,从而找到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说捐 献遗体是死者对生者最好的贡献,而现在却极少有人愿意这样做。在建国初期,第三军医大学一个月能做20多例尸体解剖,现在还不到一二例。” 侯建存 告诉记者,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协和医院的病人愿意捐献遗体的还不到1%,而发达国家都在50%以上。对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侯建存分析认为,主要是思 想认识上的问题,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死后要留“全尸”的观念,对尸体解剖存有种种误解。他充满感情地说:“这次小平同志捐献遗体,表现出了一位彻底唯物主 义者的崇高境界。我们希望能借此契机,推动这项重要工作。” 委员们还提出3点建议:首先,领导干部以小平同志为榜样,带头捐献遗体;同时,临床医生要懂得尸体解剖的意义,对死者家属做好说服工作;另外,卫生部门区别不同情况,逐步作出相应规定。4位倡议者已郑重表示,他们去世后将捐献遗体供病理解剖,以此作出表率。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3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科先驱者之一--侯宝璋先生
kksonne 2012-7-21 06:53
盛弘强 2012-07-21 侯宝璋 ,中国病理学家。 中国病理学科先驱者之一 。 侯宝璋(1893—1967),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集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 1934年发表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 ,用绘图的方式,把病理学的基本病理改变,简易明了地表示出来,形象而真实地给人以深刻印象。是年,获得罗氏基金的资助,去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工作一年。1942年先后发表《为司马相如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医史丛话》、《中国解剖学史》。1943年发表《中国牙医史》。1946年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赴美讲学。 1947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英讲学。1948年受聘于英国教育部任香港大学医学病理系主任教授,曾代理院长职务。1954年曾相继发表《中国天花病史》、《疟疾史》、《杨梅疮考》。1956年发表《原发性肺癌与华枝睾吸虫感染的关系》, 第一次提出并证明了寄生虫在人体肝内寄生可以引起恶性肿瘤, 因而在学术界引起很大的重视。 宝璋的科研成就,在国际上亦享有盛誉。先后发表论文50多篇,著书3部,1961年香港大学授予其荣誉科学博士,并推荐其为英国皇家学会病理学会终身会员。执教近50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医学科学人材,成为我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曾任 北京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病理学教授 ,被选为全国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国医学总会理事。1967年3月12日,因急性心肌梗死病逝,骨灰存放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人物生平 侯宝璋,幼年在家乡就读于私塾。由于受社会新思潮的驱使,少年的侯宝璋毅然离家出走,投身至社会的洪流中。因为经济来源中断,在安徽省怀远县他找到一所叫民康的教会小医院,在医院的化验室做帮工谋生,偶然的境遇竟决定了他一生的医学生涯。由于他工作优异,民康医院保送他入含美学校(相当于高中)学习,毕业后被保送进南京金陵大学预备班。在金陵大学期间,侯宝璋因参加学潮与几位同学一起被校方开除。但校方宣布,如叩头悔过,便可复学。年轻气盛的侯宝璋宁愿失学也不叩头。被校方开除后只有再回民康医院仍在实验室工作。他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刻苦自学,经常干到深夜时分。民康医院负责人见此情景,大为感动说:“侯宝璋这样的人,若得不到学习机会,太可惜了!”1916年,医院借给他少量的钱,将他保送至北平协和医学校学习。1918年,侯宝璋分班入齐鲁大学医学院 学习。年轻的侯宝璋在校期间极为努力,成绩优异,但生活极为艰苦,夏天他只有一件背心,晚上洗了白天穿,冬天也只有一条薄被。有人送来衣物,他拒不收用。 1920年,侯宝璋毕业于该校并留校工作。     在齐鲁医学院工作期间,侯宝璋成绩卓著。1926年,侯宝璋先后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深造。在柏林大学,他在Ludwig Pick的领导下,接受了极为严格的病理学训练。1934年获罗氏基金的资助,在英国伦敦大学热带病学研究所工作一年。回国后出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和系主任,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侯宝璋,青年时代即热爱祖国,立志毕生致力于祖国的富强、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他早年就 站在反帝反封建行列,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及抗日救亡工作,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精神。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后又入侵华北,抗日战争 爆发。他在山东济南积极参加组织战地救护医疗队的工作,并亲赴喜峰口等处战区支援群众性的抗日工作。1937 年卢沟桥事变后,参加负责和组织齐鲁大学医学院师生转移到四川成都华西协和大学借读办校。在太平洋战争时期,侯宝璋出任华西齐鲁联合大学病理系教授和系主任,并一度代理齐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和兼任中央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教授。在大后方,侯宝璋除在极为艰苦条件下坚持教书育人,还负责安排照顾当时香港沦陷后流亡大陆、在成都大后方借读的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曾任港大医学院内科教授、港府医务总监及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等职的蔡永业(Gerald Choa)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侯宝璋与港大发生密切联系即始于此段时期。1938年,侯宝璋不畏在抗日战争艰苦条件下的艰难,亲赴贵阳参加筹建贵阳医学院 的工作,并担任病理学教学工作。他关心祖国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成长,为祖国医学教育及医学科技人才的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38 年由当时教育部任命为部聘教授。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他作为知名的医学科学教育家和对中国医学史有造诣的专家而接受美国国务院的聘请,赴美讲学沟通中 美文化交流。1947年侯宝璋又受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去英国讲学并接受英国教育部聘请,从1948年起任香港大学战后复校第一任中国籍的病理学教授兼 病理学系主任。在此后的12年里,他为港大医学院设计筹款重建了被日本占领军破坏的病理学馆,并建立了一所完整体制的教学科研为临床服务的病理学科大楼, 用以与东南亚、日本及英美同行科学家进行学术及业务交流,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人物介绍 基本介绍 侯宝璋,中国病理学先驱者,医学教育家,著名爱国民主人士。1920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并留校工作。曾留学美国、德国、英国。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主任,齐鲁大学医学院代院长;香港大学医学院病理系教授、主任、代院长;全国政协四届委员会委员等职。著有《中国牙医史》、《中国天花病史》、 《疟疾史》等专著及论文五十余篇。 留校任职   1916年,医院再次保送他入北京协和医学堂1918 年学校分班,他被分入山东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1920年毕业被留校任职。1926~193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相继到德国柏林大学、 伦敦大学 热带病研究所学习工作。回国后即任 齐鲁大学 医学院病理系教授主任。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齐鲁大学被迫迁至成都,他随校到成都任华西齐鲁联合大学病理系教授及主任,并代理齐鲁医学院院长,1938年教育部任命他为部聘教授,兼任 中央大学 医学院病理系教授。1946年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1947年又受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国讲学。1948年英国教育部聘请他任 香港大学 医学院病理系主任教授,代理院长。因国家病理学研究之需,受周恩来总理之聘, 1962年终于回到北京,任北京 中国医科大学 副校长,兼病理教研室主任。与校长黄家驷合作共事。 医学研究     他一生从事病理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发展中国病理学研究和医学教育方面成绩显著。他对中华分支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的关系、胆汁性肝硬变、绒毛膜癌、鼻咽癌、黑热病,以及中国医学史等方面的研究, 都有独到的建树。在从研究原发性肝癌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关系200例肝癌分析中,第一次证明了寄生物(华支睾吸虫)在人体肝内可引起恶性肿瘤,阐明了此病与种族无关,与喜食生鱼者密切。他又是早期发现绒癌组织有自然消退现象者之一。并提出机体(子宫及各器官)可能有抗绒癌机制。这些成果引起国际医学病理学界广泛的重视。 侯宝璋于1958年当选为伦敦(国际)肿瘤学会执行委员、受聘于英国皇家病理学会终身会员、美国病理学会会员、香港政府医务部病理学顾问, 香港大学 于1961年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所著《实用病理组织学》(1939)一书,是中国首部病理组织学用书。他的学生遍及国内外。 主要著作   与国外病理学家合著有《胆汁性肝硬变》。他对继承中医学遗产,发展中医学事业作过潜心研究,1942年发表《为 司马相如 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撰有《医学丛话》《中国解剖学史》,1943年写有《中国牙医史》,1954年发表《疟疾史》、《杨梅疮考》等文。 传奇一生 医学翘楚 学科巨擘    古代齐鲁因杏坛弦歌、稷下先生等的流风余韵,故有苏辙“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这般感慨;至近代新式教育西风东渐,山东出现了“中国最老的大学”—— 齐鲁大学。齐鲁大学“尤以医科见长”;齐大医学院培养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医生和医药学家,侯宝璋是济济多士中的杰出代表。幼年侯宝璋的文化启蒙是私塾先生。 侯宝璋少时即心怀桑弧蓬矢,立志做大事。他作别家人,独自步行至怀远,索性到当地一所慈善机构:教会办的民康医院化验室帮工学技,一面谋生一面学习。境遇 的驱使竟使侯宝璋与医学结下不解缘,并郑重选择了自己一生的医学生涯。侯宝璋卓尔不群的品行和求知若渴的精神,使民康医院负责人大为感动,决定由医院留用 并保送他入含美学校学习。毕业后又被保送至南京金陵大学预备班。在金陵大学期间,侯宝璋因参加学潮与若干同学一起被校方列入开除名单,但校方宣布:若认罪悔过,便可复学。侯宝璋是有不屈不侮、敢作敢当骨气的;他坚持认为申张正义,维护公理,清白无辜,没有罪过;宁肯失学也不违心伏“罪”。因此被校方开除。 侯宝璋义无反顾地再一次回到民康医院化验室。他白天勤恳工作,深夜发愤自学,朝乾夕惕,夙夜匪懈。1916年由民康医院借给侯宝璋少量的钱,再一次保送他 入学至北平协和医学校,之后入齐鲁大学医学院学习。被褐怀玉的侯宝璋勤勉奋励,品学兼优,而生活方面则含辛茹苦,自律简朴,夏天只有一件背心,晚上洗净凉 干白天穿;冬天也只有一件薄被,别人送来衣物,他概婉言谢绝。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丧权辱国的消息传来,侯宝璋如切肤之痛,义愤填膺,5月4日,北京学 生集会抗议并游行示威。济南学生迅速声援。侯宝璋积极参加了齐鲁大学“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学生游行示威请愿活动,激情投身“五四”爱国运动。1920 年,侯宝璋以秀出班行的成绩和人品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并留校工作。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吞并东北又入侵华北,长城战争爆发。侯宝璋迅 即组织战地救护医疗队,自报奋勇、不顾危险亲自奔赴喜峰口等战区支援军民抗日工作,救治伤病人员。1937年“7.7事变”后,侯宝璋随齐鲁大学迁校蓉城,他虽为国民政府教育部特聘教授,但生活甚为清苦;在抗战困难时期,侯宝璋尽其可能从经济上帮助困难学生,有时是隐名向困难学生提供学费,使他们得以继 续学业。1938年正为抗日战争动荡和艰苦阶段,侯宝璋以公而忘私和献身医学的精神亲赴贵阳,参加 贵阳医学院 筹 建并担任病理学科研教学工作。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东南亚各国相继沦陷,大批华人子弟背井离乡,流亡各地。侯宝璋热心奔走有关慈善机构,负责与教会 合作安置了大批青年到大后方就读。道远知骥,世伪知贤。侯宝璋为人休声美誉,守身如玉。老舍初到成都及从美国回北京经香港均住侯宝璋家中;老舍作品在美国 出版事宜的信函、汇款,都是从美国寄给香港大学侯宝璋,再由他转北京老舍收。 医学翘楚 学科巨擘     病理学是研究病因、发病过程及病变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我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南宋时期宋慈的《洗冤集录》等对病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中医与西医病理学二千多年中按照各自模式发展。近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病理学在中国的发轫肇始于西医学的东渐西被。 1934年,侯宝璋著由中华医学会编译部出版的《实用病理组织学》是中国病理学的肇端之作,是近现代科学意义上中国病理学的嚆矢。由R.W.Raven主 编癌百科全书二卷中肝癌病理学一章为侯宝璋专著;他与英国肝病理学权威Cameron教授合著《病理学专论》系列的《胆汁性肝硬变》专著于1961年在伦 敦出版。侯宝璋对中华分支睾吸虫与二级胆管性肝癌关系研究、肝汁性肝硬变研究、绒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热病研究及中国医学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学术贡 献。1941年,侯宝璋发现一例来自山区的黑热病患儿,便两次在暑期翻山越岭,路远迢迢到四川西北部地区实地调查、研究黑热病传染媒介白蛉子的分布和利什 曼原虫感染流行病学。在抗日战争极端困难条件下,侯宝璋以坚持开展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为齐鲁大学医学院倡导学术风气做出了榜样。他的研究成果见诸美、 英、日本等病理学杂志。侯宝璋的学术成就使他在国际病理学界享有盛名和声誉。1948年,侯宝璋接受英国政府教育部聘请出任香港大学二战结束复校后第一任 中国籍的病理学教授兼病理学系主任;1958年他被选为伦敦肿瘤学会第七届委员会执行委员;1960年当选东京第二届国际防癌会议主席团成员; 1961年香港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他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病理学会终身委员;他是美国病理学会会员;香港当局医务部病理学顾问。1963年1月 26日,从香港回到北京的侯宝璋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受到了刘少奇、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国家主席刘少奇首先与侯宝璋亲切握手致意。一同受到接见的其他著名科学家还有竺可桢、吴有训、华罗庚、钱三强、钱学森、邓稼先、黄家驷等。1964年12月27日,毛泽东、刘少 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宋庆龄等亲切接见了侯宝璋等出席全国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各位委员。1967年,侯宝璋逝世后,CANCER 癌杂志、英国医学杂志(Brit.Med.J.)等均在显著位置发表了悼念文章。 学贯中西 一代宗工     “尔将识真理,真理必释尔”;“齐鲁雄藩泱泱大风”,“汲外存中”,“灌输新知发扬科学”,“为国造英雄”,齐大校训校歌营造了那个时代——齐大医学院 黉门学人科学救国的精神和为国成才立业的氛围。1921年齐鲁大学成立医学编译部,医学院各科教授、主任兼任编译委员会委员。刚毕业留校工作一年的侯宝璋 崭露头角,作为青年教师中佼佼者参加了医学编译部工作;是年4月齐大医学院创办《齐鲁医刊》,侯宝璋兼任编辑。该刊是现代医学的渊薮和《中华医学杂志》的 前身,声迄四海,影响甚大。1926年,侯宝璋赴美国芝加哥大学留学,继之赴德国柏林大学,在Ludwig Pick教授指导下进行病理学的深造和研究;1932年齐大学报改版更名为《齐大季刊》,侯宝璋兼任编辑委员会委员,为六编委之一;1934年,侯宝璋获 罗氏基金资助赴伦敦大学热带病研究所留学并进行研究工作。回国后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教授、主任。1946年第二次世纪大战结束后,他接到美国国务院 的邀请,赴美国讲学;1947年又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英国讲学。侯宝璋还是一位杰出的国学学者,尤其对中国医史研究前无古人,自成一家。开西医学之风后,能用现代医学病理学科学观研究中国医史著述斐然的学者,惟侯宝璋斗南一人。他医史研究的一项工作是在卷帙浩繁的历代文献中搜寻有关疾病的记载和描述,黄卷青灯,博观经典,进而用现代医学作出科学结论。如《为司马相如的病下一诊断(中国糖尿病史)》(1942),侯宝璋研究了文献记载的西汉辞赋家司 马相如的病状,认为司马相如身患糖尿病。他还把历代著名诗人描写疟疾病状的诗辑录成册,独辟先河,开物成务。侯宝璋有关中国医学史研究的论文和《实用病理 组织学》专著现珍藏陈列于香港医学博物馆展览厅、山东大学博物馆第二展厅等处。侯宝璋是一位文理贯通、博学多才的病理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他与齐鲁大学文学 院诸教授时相过从,攀今览古,成金兰之契,如老舍、顾颉刚、钱穆、吴金鼎、商承祚等。他善于以医学切磋文学艺术,又以文化研究医学。科学与艺术的相互鉴借 和沟通使侯宝璋还与关山月、黎雄才、赵望云等成为笙磬同音、心照神交,彼此汲取精神创作营养的契友。关山月曾在《羊城晚报》撰文道:“侯宝璋教授善于从画 面构思和笔法上提出独到的见解,而使画家从中获益良多。”1986年,关山月为“侯老逝世二十周年”赋诗一首,“怀念侯宝璋教授”:“乱世逢知己,蓉城谊 最亲。多才为世重,濡沫见情真。博学兼迷画,崇文更爱人。春晴思故旧,闻笛倍伤神。”吟诗思人,兹情兹意,可见侯宝璋的博学多才、崇文爱人不仅在医学界, 而且在文化界所确立的地位。侯宝璋以经师人师、道业出众闻名。他善于把“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的教育思想精湛地融会于教学之中,而俾众受用终 生。他精通中国古典文学,就某种复杂的病理理论和现象,他可以驾轻就熟地用一、二句谚语、典故加以精辟概括,画龙点睛,揭示真谛,使学生豁然开朗,触类旁 通,深为师生称道。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成都华西坝,南京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金女大)、齐鲁大学以及燕京大学集聚同一校园上课。一天下课前一二分 钟,侯宝璋忽来兴致,笑对学生说:我有一联,请君试对,上联为:“金男大,金女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齐大非偶。”学生们击节称赏,凝思默虑。此事被 《新民报》记者披露公开征对,便有几则应征联相对。“校名联”诸类俯拾即是,病理学家侯宝璋深厚文化功力略见一斑。 如珪如璋 赤心报国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齐大医学院及 齐鲁医院 在 当时国内规模可观;各学院教授工作、生活条件优越,安居乐业。校方就是否迁校问题举棋不定。齐大董事长孔祥熙主张:为了国家利益和抗日大局,也为齐鲁大学 的荣誉,齐大应迁校四川。当时包括侯宝璋在内的齐大医学院诸位教授已接到有关医院、大学的邀请,或留守济南,不随学校入川。大搬迁,蜀道难,教学科研医疗 生活条件毫无保障地迁徙办学将何等艰辛。侯玉璋却毅然决然地在抗日战争那极端艰难困苦的非常时期与齐鲁大学同在。他负责组织齐大医学院师生和重要设备仪器 标本的转移工作,与大家患难与共、同甘共苦。威望素著、令闻嘉誉的侯宝璋对齐大医学院师生确实起到了稳定、凝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作为著名教授入川也 对齐大医学院的学术地位起到了维护和加强的作用。抗日战争胜利后,侯宝璋应邀赴美国、英国讲学。美国及台湾学术机构和大学向他发出了聘请,但他均未应允, 他选择了香港大学。1949年10月1日,中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从此站立起来,侯宝璋欢欣鼓舞,他心系北京。1952年,侯宝璋将次子 侯健存 由香港大学送回内地工作,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医学卫生建设事业。1955年,侯宝璋组织香港大学英籍教授代表团访问了北京,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总理接待 盛德懿范     1957年,侯宝璋第二次到北京参加了第一届中华全国病理学会成立大会和中华医学会年会,并作学术报告。翌年,经侯宝璋安排促成国际著名病理学家、肿瘤 病理学权威韦礼士教授(Prof.R.A.Willis)访华。在1960年前后,应国家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的邀请,侯宝璋第三次赴内地进行病理学学术合 作与交流活动。1962年,正值国家暂时困难时期,侯宝璋由英国管辖地区香港回到社会主义祖国北京。为了排除敌对势力的阻挠和台湾特务的加害,绝对保证侯 宝璋的生命安全,周恩来总理亲自作了缜密周到的安排;侯健存从英国回国协助;由新华社香港分社和内地专人负责。侯氏父子是在夜间由海路护送至澳门,并得到 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等亲自臂助,经拱北海关进入内地。在侯宝璋未安全顺利进入内地前,新华社香港分社将周恩来总理已亲自签署的任命侯宝璋为北京中国医科大 学副校长的电稿暂作保密。侯宝璋的归来对海外侨胞和国际医学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广泛的影响。侯宝璋抵广州后受到陶铸、张治中等热烈欢迎和接待。他在接受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将余生贡献给祖国”。回到北京后,周恩来、邓颖超接见了侯宝璋及家人,并在中南海西花厅设家宴 款待。陈毅、童小鹏、 费彝民 在座。周恩来尊称侯宝璋为“侯老”;总理说:“侯老,对你们在这个困难时期回来,我十分饮佩!”“我们闭关自守多年,对外面科技发展、进步很少了解,侯老这次回来可以引进医学新科技,引进人才。”侯宝璋归来时为我国订购了一批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带回了多年收集的珍贵的实验标本及数百份图片资料;他一手建立 起了当时国内先进的分子病理学实验室。侯宝璋参加社会活动中也包括了文学艺术欣赏与收藏。老舍曾为侯宝璋赠诗一首:“余钱买字画,斗室傲云烟;心悦为珍 品,神游乐自然。”又题道:“幼我兄与予有同嗜,余钱辄换字画,悦心则取,不以真伪年代多自萦绕。”侯宝璋对祖国文化遗产爱护备至,竭尽所能?省吃俭用? 收藏了大量流散海外的陶瓷、书画、善本古籍等珍贵文物。他从香港回北京后将其钟爱之物先后分五批尽赠国家故宫博物院珍藏。倾其有而付出,又倾其有贡献祖国,这就是侯宝璋这位杰出爱国知识分子贻厥后人的盛德懿范。 社会贡献 英国科学家、胚胎生物化学创始人、中国科技史研究专家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 中 指出:“侯宝璋是本书作者当时在中国巡回研究中国科技史所尊重和倚靠的病理学家、解剖学家和医学史学家。”   1979年版、1999年版《辞海》关于“侯宝璋”辞条中指出: 侯宝璋“30年代发表了我国第一部《病理组织学图谱》,在肝脏病与肿瘤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提出并证明了华支睾吸虫寄生与肝癌发生的关系。60年代和英国卡梅伦(Roy Cameron)教授合著《胆汗性肝硬变》。他对考古学及中国医学史也有研究,发表有关论述十余篇。” (以上资料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16.htm) ------------------------------------------------------------------------------------------------------ 华西病理学创始人的些许趣事 ---- 写在侯宝璋先生逝世四十周年 丘小庆 我和侯宝璋先生(爷爷)并未直接谋过面,却欣赏过不少他撰写的论文、讲演稿、收藏的字画、手写的笔记和书信等。还听奶奶廖文瑛、岳父(大伯伯)侯助存、二叔 侯建存、舒奶奶(胡洁青,老舍夫人)、母亲丘建春和许多长辈讲述了不少关于他的故事。我所钦佩的是这位老先生做人的气节和风度、治学的严谨和睿智、以及他 广博的涉猎和学识。我老觉着我应该这些趣事写出来和华西坝朋友们共享,时值老先生逝世四十周年,写出这些趣事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思念吧。 爷爷出生于安徽凤台县一个破落财主家庭。幼年生活的拮据并未夭折他求学的意志。进入怀远的 “ 洋学堂 ” 之后,他一直是全校学习的佼佼者。大概是出于智者的本能吧, “ 君子好逑 ” 的爷爷早就心仪于隔壁 “ 女洋学堂 ” 的学生廖文瑛了。 奶奶廖文瑛,安徽怀远一个大家庭的 “ 廖四小姐 ” ,其家族中有数位是中国历史中的 “ 名人 ” :先祖年羹尧(这是可以查到族谱的,但奶奶不大讲此事,因为年羹尧是被皇帝杀了头的)和娘舅李鸿章(大伯伯和二叔讲此事是否真如奶奶所言,不敢十分断定,因为文革时有关资料和照片大部都被毁掉了),无怪每次电视里一讲到 “ 卖国贼 ” 李鸿章,奶奶必从沙发上跳将起来,破口指责: “ 你胡说八道 ” !奶奶是当时怀远 “ 女洋学堂 ” 中的学习佼佼者,每次放学回家,必引来不少 “ 男洋学堂 ” 学生们颇高的 “ 回头率 ” 。 可是那时的 “ 男洋学堂 ” 和 “ 女洋学堂 ” 的学生们是绝对不能来往的,怎么办呢?聪明的爷爷自有他的 “ 高招 ” :不知他用什么办法说动了 “ 男洋学堂 ” 的洋人校长,带着他来到 “ 女洋学堂 ” 的洋人校长办公室,由 “ 女洋学堂 ” 的洋人校长把廖文瑛叫到办公室与爷爷见了面,从此开始了奶奶和爷爷的 “ 情缘 ” 。这之后爷爷坚持了数年的书信来往,持续不断的向奶奶抒发他的爱慕,然 “ 廖四小姐 ” 却一直未予首肯。直到爷爷考上协和医学院,即将赴京求学的前夕,一封哀婉的来信 “ 文瑛,我已爱了你三年了,为了爱你我都得上了肺结核,你就可怜可怜我吧 ….” 终于打动了奶奶,他们在怀远举行了该县开天辟地的第一遭 “ 文明结婚 ” , 让 “ 廖四小姐 ” 风风光光的成为了侯宝璋夫人。(此乃奶奶常向我回忆的辉煌往事,大伯伯和二叔等子女们均坚决否认爷爷会写出这样的信。可不管怎样,我还是挺佩服爷爷的智谋的) 办完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以后,爷爷意气风发的进京求学了。那时的爷爷穷得叮当直响,怀里只揣着四十文铜钱。而在学校里,他的成绩可是,呵呵,乖乖隆的咚,好得 不行不行的。他是一个精通了孙子兵法“知己知彼”信条,极有自知之明的学者,对自己一生的发展早就作出了十分客观的选择。 多年以后,他告诉了大伯伯(长子侯助存)他选择的理由: “ 我的文学功底好,记忆力好,英文也不错,但与同班们相比,数理比他们差,因此我选择了病理学专业 ” 。 那时的协和,是现在协和医学院的前身,教育和生活都是完全洋化的(这可能是现在那些哈韩、哈日、哈美年轻人梦寐以求的学习环境吧),可爷爷们并未因此舍弃 中国人的气节和骨气。为了抗议校方对中国工友的虐待,爷爷们曾集体罢课。校方的威逼利诱使大部分同学都复了课,惟独侯宝璋就是不复课。于是校方将侯宝璋 “ 贬 ” 到了山东。 遭遇人生的一次挫折之后,爷爷并未气馁,他在山东教会医院的出色工作终于给了他又一次求学的机会:到德国进一步深造病理学。当时德国的病理学造诣是世界之巅,欧美各国学生们无不趋之若鹜。爷爷师从的病理学大师皮特教授是一位十分严厉的犹太人(也因为这份固执,他谢绝了他的学生们让他逃离德国的所有努力,最后惨死在纳粹集中营里),爷爷到他实验室的第一课就是做组织中的结核杆菌染色。有多年的熟练工作垫底,爷爷只用了二十分钟,就染好了一般学生往往需要好几天才能做好的片子。爷爷兴冲冲的拿着做好的片子进了皮特教授的办公室。教授看都不看他一眼,随手接过片子就往地上一扔,将片子摔了个粉粉碎: “ 你根本不可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做出片子! ” 爷爷在暴躁的教授面前将中国人的涵养和矜持发挥到了极致:他一言不发,轻轻退出教授的办公室,笑眯眯地到实验台上又拿来一张同时做好的片子: “ 请您还是看一看吧。 ” 面对如此修养的中国学生,教授只好把片子放到显微镜上 ….. 看完片子之后,皮特教授惊愕地瞪大了眼睛。从此, P.C. Hou (爷爷名字的英文缩写)得到了教授的格外眷顾。 爷爷是一位天才的外交家,又具极好的个人魅力。在德国求学期间,他与来自欧美的留学生们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这些人日后都成了欧美病理学界的台柱,也等于就是为爷爷在全球病理学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 回到济南之后,爷爷在齐鲁大学任教。不知为什么,他总是能和 “ 洋人 ” 建立极好的交情。洋人们在学校治学和管理方面,总是要先听听他的意见。因此他在齐鲁有了 “ 不是校长的校长 ” 之 称谓。除了在病理学方面辛勤耕耘之外,爷爷在中国文学方面也有相当的造诣。他在齐鲁最要好的哥们(儿),就是舒舍予爷爷(老舍先生)。他们常在一起讨论和 切磋。文学教授舒爷爷那会儿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写好之后,先念给大伯伯、二叔、三叔他们听,如果他们满意,他就拿去发表,不满意,他再去修改。我们小 时候熟悉的 “ 宝船 ” ,大概就是这时期舒爷爷的 “ 大作 ” 。 大伯伯他们的小学老师,老舍夫人舒奶奶告诉我; “ 你爸爸(指大伯伯侯助存)老实极了,一点(儿)也不像你的叔叔们(指二叔、三叔),活猴(儿)似的! ” (舒奶奶是旗人,那一口纯正京片子说出的这一段逗死个人的话,至今还在我耳畔荣绕)。爷爷从不与官员打交道,但在国府里他也有几个好朋友。冯玉祥将军大概就是在这一段时间成了他的挚友的。 好景不长,日本人在 37 年打了过来。爷爷照例又在奶奶的安排之下,早早的 “ 逃 ” 到 了武汉。奶奶和她三姐带着七个小孩、二十七口皮箱回到了怀远老家。到家之后听说日本人专杀中学生,奶奶立刻乘船送大伯伯和二叔到蚌阜乘火车去武汉。一到蚌 阜火车站,奶奶眼见那逃难的情景,赶快叮咛大伯伯说,你们先走,我马上返回怀远去接孩子们。大伯伯和二叔正暗自庆幸可以两人 “ 自由 ” 一下了,谁知一上火车即遇到爷爷的技术员马先生(马先生后来是西安医学院的病理教授),马先生义不容辞地把他们俩“押送”到了武汉与爷爷会合。奶奶带着五个小孩(小姑姑还抱在怀里呢)、二十七口皮箱和三姨乘船自怀远赶到了蚌阜火车站之后,奶奶凭着都是基督教徒的 “ 缘分 ” 与一群国军军官和太太们结伴而行,平安到达了武汉与爷爷会合(真佩服廖文瑛女士处理应急事变的能力)。 辗转到达华西坝,爷爷建立起了病理学实验室,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他带领全体同仁坚持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为华西协和大学培养了自己的病理学家。华西病理学的两个“超级大国”,江靖芬和陈钦材教授都曾是爷爷的高足。爷爷这时对黑热病 ( Kala- azar ) 的发病地域发生了兴趣:以往的教科书里均认为黑热病只发生在中国北方,中国南方有无黑热病?无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他决心来回答这个问题。可是怎么去到他怀 疑有发病的川西北藏区去呢?在当时洋人和国府的官员们连行程的安全都无法保证,更不要说去进行研究了。可爷爷自有他的“高招”:先找到成都的袍哥组织,由 成都的袍哥们给灌县的袍哥们打招呼,灌县的袍哥们再给藏区的土司们打招呼,就这样一程一程的接力相送,爷爷顺利到达了藏区,如愿完成了他的流行病学和病理 学调查,证实了在中国南方地区也有黑热病流行。为黑热病的研究完成了一项奠基性的工作。 因为抗战,全国的精英们都聚会到了西南。爷爷因此又认识了更多的朋友。比如他与刘成钊教授和乐以成教授从此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Dr. Joseph Needam ( 李约瑟 ) 博士时任英国领事馆的一等秘书,对中国古代科技史有浓厚的兴趣,爷爷凭着他渊博的国文和历史知识,给了李约瑟极大的帮助。李约瑟和爷爷成了挚友,并在“中国科技史”这部巨著的绪论里专门向爷爷致谢。四十余年后二婶刘东生到英国访问工作,李约瑟还专门请二婶去他家做客,了解 P.C. Hou 家族的近况。 经李约瑟和好友曹天钦(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前所长)介绍,大伯伯也作为英国剑桥大学生化学家 Dr. Laurence Picken 的向导和翻译,与他一起到川南和云南进行考察。四十余年后 Dr. Picken 又与大伯伯接上了关系,这时的 Dr. Picken 已对唐乐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现今我们家里都还保存着 Dr. Picken 自己演奏的“唐乐”磁带。 欣赏西方的古典音乐和文学是爷爷的癖好。可他一生中对中国画也做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好友里既有黎雄才、关山月等这样的岭南画家,也有赵望云(黄胄先生 的老师)、胡洁青(老舍夫人,齐白石大师的高足)等这样的北方画家。爷爷十分好客,常在家里招待朋友们。奶奶热情待客,可有时也因节俭闹出一些小小的“笑 话”。据大伯伯告诉我,一次爷爷在家款待英国驻华空军司令,各色菜肴都还过得去,就是馒头是前两天做的,蒸热之后都有点“拔丝”了 ……. 。 爷爷很会教育子女。大伯伯学的是化学,爷爷给他找的导师是戴安邦先生,那可是中国化学界的泰斗。二叔学的是病理,爷爷给他和小姑父找的导师是 Gorden Cameron 勋爵,那可是英国病理学界的精英。四叔学的也是病理,他的导师是 Dr. Willies, 60 年代权威教科书《肿瘤病理学》的作者。有了爷爷如此良好的启始,这几位父辈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都很有建树。 抗战一结束,爷爷即应美国国务院邀请到美国讲学。我仔细阅读过爷爷在美国各大学演讲的内容,令我大为惊讶:他讲的居然全是中国古代医学史! 诸如“中国古代解剖史考”、“中国古代结核史考”、“中国古代杨梅疮(梅毒)考”等等。他接受的是全盘西化的“洋教育”,一直在教会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留洋”师从当代最棒的病理学大师。按说他应该是一个“纯”洋化的病理学大家,可他居然在那个“贬损”和“嘲讽”中国自己科学的年代里冒天下之大不 违,对祖国医学进行了如此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且试图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理解祖国医学的奥秘,这实在是我辈学习的榜样。不光这样,他还敢于到世界一流学府去弘扬和介绍祖国医学! 显然他的研究得到了美国同仁们的认可,否则干吗要由美国国务院邀请他去讲学呢?他这种认真探索的精神和中国人的气节真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48 年爷爷结束讲学返国之时,正值山东国军被解放军打得节节败退。爷爷只好转道接受了香港大学的聘任,出任港大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成为了英女王陛下的各大学中有史以来第一个华人正教授和系主任。这期间因为他的学术成就,他荣获了英国所授的最高荣誉学位 : 科学博士( Science Doctor )。 1948 - 1960 港大任教期间,他完成了另一项科学研究:经过长期的病理学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经过严密的验证和分析,他得出结论:由嗜食生鱼等淡水水生物造成的反复华枝睾吸虫感染可以导致肝癌。 用今天的术语来阐释,这是中国人具有原创性的科学发现。 三十余年后我在 Emory 大学求学时,多次遇到隔壁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的寄生虫研究人员,无论是老美、日本人、韩国人、还是印度人,只要一提起 P.C. Hou 这篇划时代文献,没有不知道的。除此之外,爷爷还和 Gorden Cameron 勋爵合写了一本“胆汁性肝硬化( Billiary cirrhosis )”的专著。在五六十年代,那可是一本经典的教科书。书不大, 32 开本,三百余页。拜读之余,我发现在封底有一段十分有趣的书评:“不要小看这本书,因为它集中了一个中国人的智谋和一个苏格兰人的吝啬,所以它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大的部头。”爷爷先后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 在港大期间,爷爷的实验室里人丁兴旺,出了不少优秀的学者。其中有一位 Dr. Skinsnest ,后来成了美国麻风病学会的主席。还有一位就是韩素英女士,开始是爷爷的技术员,后来在文学上大有发展,成了有名的作家。至于受过爷爷教诲的医学生们那就更多了 …. 。 由于他的学术成就,爷爷在欧美病理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当时英国病理学界著名权威 Cameron 勋爵和 Dr. Willies 均与他有学术上的合作,并成为了他终生的好朋友。当我翻阅他们之间的来往书信时,除了佩服爷爷的学术成就之外,也深深被爷爷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在港大期间,爷爷继续拓展他的爱好:鉴赏和收藏字画。他手里有九千多幅(册)字画和古本书籍以及瓷器、古玩等。从家里墙上文化部奖励爷爷的奖状所述,他收藏有宋代几个著名窖厂烧制的瓷器、宋代名画《狸猫图》(作者被我遗忘)等等。 故宫收藏的《乾隆下江南四条幅》只有三幅,是爷爷在香港“淘”到了第四幅,带回北京后捐给了故宫博物院,补齐了《乾隆下江南四条幅》。据说当时在香港估 价,爷爷的收藏价值二十万英镑。可老人家回到北京后,陆陆续续全部捐给了国家。我很钦佩他那过人的聪明才智:他是我们国家最好的病理学家之一,可同时他对 中国文化的鉴赏和体味,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个专业的研究员啊。一个人同时能在两个专业上有如此精深的造诣,不得不让人五体投地。再加上他对祖国医学开拓性的 考证和精辟的理解,我认为老爷子真乃神人也。 不过神人也有偶尔“打滑”的时候,爷爷一次“淘”到了一个古陶俑,十分珍爱,放在书房里时时欣赏。一日不慎被五叔摔在地上,把头摔掉了。爷爷气得要揍五叔 …. 等到把陶俑拿起来一看,爷爷一下就泄气了:摔破的陶俑脖子里露出了一截铁丝 ….. 。 六二年爷爷自港大退休,应周总理邀请回到北京出任中国医科大学(协和医学院文革前的名称)副校长。总理将中组部阜城门内的一套四合院安排给爷爷和他的三个儿 子一块(儿)居住(据说是副总理级别的住宅)。自此直到文革,他常和住在灯市口的老舍先生一块去琉璃场欣赏字画和“淘”古董。这大概是他一生中最祥和的时 光。六六年文革开始,总理数次打电话要他呆在家里,以便接受“十六条”的保护。可他的挚友老舍先生跳了团结湖,大伯伯、二叔和三叔均被批斗,如此的打击让 七十余岁的老人家心力交悴,终于六七年春因心肌梗塞悄悄的走了。时值文革,国内对如此杰出的病理学家去世只能保持沉默,惟有英国最权威的医学杂志《柳叶 刀》( Lancet, 影响因子 23.4 )刊登专文予以悼念。 79 年在北京为爷爷补开了追悼会。今年是爷爷去世四十周年,特在此记录这位华西病理学创始人的些许趣事以告慰他老人家的在天之灵。 (以上资料来自http://www.myhxf.org/documents/houbaozhang.htm) ------------------------------------------------------------------------------------------------------ 互动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4%BE%AF%E5%AE%9D%E7%92%8B) 对侯宝璋先生的介绍也较为详细,但是与百度人物中比较类似,不再重复。 维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E%AF%E5%AF%B6%E7%92%8B)对侯宝璋先生先生的介绍过于简单,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其他 侯宝璋与总理的故事 : 参见 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9112/75843/75872/5166521.html 《我们的周总理》的部分内容 周总理不仅教育我们团结国内医务工作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还热情欢迎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工作的医学专家回来工作。 侯宝璋 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病理学家,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当时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任病理科主任。 1956 年 7 月,中华医学会召开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邀请了 侯宝璋 和其他 12 位在港澳和印尼工作的中西医学家来京参加。 7 月 28 日 周总理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表示欢迎,希望他们对我们的工作多提意见,还说愿意回来工作的我们也欢迎。周总理亲切指出,知识分子的学问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从资本主义国家学来的学问也是很宝贵的。我们反对的是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但学问,尤其是医学,我们是不反对的,并且可以用来为国家建设服务。周总理还特别问到 侯宝璋 的工作情况,子女情况,称赞他做了不少工作,有很大贡献。这使 侯宝璋 深受教育和鼓舞。他对周总理诚恳、直爽、没有架子和善于听取大家意见的民主作风十分钦佩。他对接待人员说: “ 中国人民有这样伟大的领导人是很幸福的事 ” 。 “ 今天的中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政府,他们把知识分子当宝贝 ” 。侯先生对总理给他的评价特别感动,他说: “ 我活了一辈子,从来没有一个政府真正关心过我,想念到我。想不到总理对我这么熟悉,知道我这么多事情。 ” 他表示 “ 我是爱国的,我愿意回来多为国家做一些工作,我愿将我的余生献给祖国 ” 。由于他和香港大学订的合同还未期满,暂时不能回来。 1959 年他又回来参加过一次国庆观礼。经过充分的思想酝酿和准备,这位年过花甲的著名病理学家,终于在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的 1962 年初偕同夫人一起回到北京。根据周总理指示,我们对他的工作作了妥善安排,任命他担任中国医科大学(即现在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尊重他本人意愿,主要还是从事研究工作,并为他解决了助手、经费等问题。生活上住房、用车、副食品供应等更给予特殊照顾,他深感党的关怀和祖国的温暖。   周总理尊重爱护医务人员,还有一件生动的事例。 1961 年邓大姐在协和医院作了一次手术,周总理为了表示对参加手术的医务人员的感谢和慰问,自己出钱在中南海紫光阁请了 50 多位中西医专家、医护人员和平日做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聚餐,并邀请卫生部、北京医院、协和医院几位领导干部参加。事前,工作人员在起草参加聚餐的名单时有化验主任,没有化验员,周总理亲自加上了化验员的名字。聚餐时,周总理首先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中西医务人员表示深切的感谢和慰问,还谈到保健工作要合情合理,不要特殊化。席间周总理以四菜一汤款待大家,大家无拘无束地和周总理、邓大姐亲切交谈。周总理还要大家表演节目,有的唱陕北民歌,有的唱京剧,气氛十分热烈。周总理还亲自指挥大家一起唱《洪湖水,浪打浪》,大家的心情也象洪湖水一样激荡,久久不能平静。最后,周总理与大家一起合影留念,当大家正为前后坐次互相谦让时,周总理亲自把蒲辅周老中医搀扶到前面说,您是我们的老师,应在前面。这次聚会,体现了周总理和医务人员心心相印,亲如一家。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终生难忘。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2645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病理学科的开山鼻祖--徐诵明先生
kksonne 2012-7-20 20:53
盛弘强 2012-07-20 引子 中医的病因、病理的定义、分析与目前广泛认可的西医病理是完全不一样的。尽管我从事病理的教育、研究有不长不短的一些时间了,有时我也在思考中国近代病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鼻祖是谁? 出于这一简单的疑问和兴趣,我从半年前开始触及中国近现代的病理教育家、病理研究者(当然很多资料来自网络,我们将注明出处)。当然这些资料由于图文版权的限制,寻求出版社出版很是费周折。 我的目的是将数十位近现代著名的病理工作者的信息集中起来,传递给年轻的医学生们。 病理工作者总是抱怨说,病理学不被医学界重视,不被社会所重视。希望我们的系列介绍能够弥补医学(病理)史教育中的一些不足,提振病理工作者的责任。 --------------------------------------------------------------------------------------------------------- 徐诵明 (1890~1991) ,中国老一辈的医学教育家和病理学家。几十年内曾担任多所医学院院长,并领导医学教育工作。为建立中国的病理学科、培养病理学人才和推动、发展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徐诵明,字轼游,别号清来。 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 浙江 新昌县一户贫寒的塾师家庭。5~13岁在私塾读书。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浙江掀起反英护路风潮,他怀着科学救国思想,于次年瞒着双亲,由同学资助赴日本学习。此间,他经常去同盟会驻东京办事处,与章太炎结识,并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4月,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 成绩优异,取得公费。1910年预科毕业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结识了当时三年级学生吴玉章,经常一起讨论国内形势并积极参加声援国内革命的活动。 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他于11月返回祖国,在沪参加徐锡麟之弟徐锡骥组办的陆军卫生部,任革命军上尉连长。次年政局变化,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一 职,他重返日本学习,1913年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1914年升入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由于学习成绩出色,1916年留日期间即受聘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九州大学从事病理学研究一年。此间郭沫若也在日本求学,他举办的进步刊物经费困难,徐诵明为之慷慨解 囊,并参加郭沫若组织的爱国反日义务通讯社——复社的活动。 1919年秋回国,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学教授至1928年。其间,1926年北伐军收复武 汉后,他曾赴汉口任第二中山大学医科教授。1927年初曾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卫生 科长 。北伐军攻克 南京 后, 赴宁负责接管鼓楼医院。宁汉分裂后,他拒绝何应钦提名的军医处长职务,回到北京。1928年5月任教于京师大学医科,8月就任北平大学(即北京大学)医学 院院长。此时正值大革命进入低潮,他的学生、共产党员贺诚毕业后到了上海,徐诵明认为贺诚为人正直,成绩优良,故补发了校方借故扣发的毕业文凭,使贺诚得 以在上海开业,而他的诊所为中共地下党召开重要会议提供了场所。1929年,徐诵明创办了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32年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辞职后,徐诵明任北平大学校长至1937年。1935年,日伪炮制了“ 冀察政务委员会 ”, 在未征得徐诵明意见的情况下,即在天津一份日文报纸上公布其为委员。徐诵明当即向行政院驻北平代表何应钦申明坚决不同意,要求把自己的名字除去,并与北平 各界知名人士蒋梦麟、李蒸、梅贻琦、胡适等人联名,通过路透社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华北自治的意愿,揭露日本侵华的企图。1937年春,国民党 中央密令教育部解聘北平大学法学院、商学院进步教师陈豹隐、 李达 、许德珩、程希孟、沈志远等5人,徐诵明多次顶住未予执行。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大学内迁,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合并,在陕南成立西北联合大 学。徐诵明任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9年,教育部长陈立夫派特务驻校监视,电令解聘西北联大沈志远、曹靖华、韩幽桐等十余名进步教授,徐诵明 坚决不执行,并与北平大学的40余名教员愤而辞职。同年,西北联大被解散,徐诵明即改任重庆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1943年,他在中华医学会第 14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44年,调任同济大学校长。1946年,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兼教病理学。1948年,他受聘于浙江医学院,同年拒绝国 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的出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建议,留在上海。    1950年2月,徐诵明受聘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任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7月聘为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人民卫生 出版社 正式成立时任社长。1956年,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58 年,他被划为右派,被撤消编辑部主任职务。1978年彻底平反。同年,他被推选为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他应聘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    在百岁寿辰前夕,徐诵明经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敏章和原 中华医学会 会长白希清介绍,于1990年11月22日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91年8月26日上午10时55分,因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于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中国现代病理学是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 徐诵明在开创、建立中国病理学,培养病理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19年,他回国后首先从日本引进了病理学,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了病理学教室(教研室),翻译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 病理学 》上下册。1920年,他负责审定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他当时的助教洪式闾、林振纲、李漪、许荫棠、林几、潘世晟等日后都成为中国卓越的病理学专家。 徐诵明在日本研究病理学期间,曾对寄生虫感染者在血液中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又对北京居民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进行了普查与对照研究。    徐诵明一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他首次任教的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较早的西医学校。这所学校的校址原是清代“御医院”的旧址,设备差,校舍简陋,但具有民族特色。学校不同于当时的教会学校,坚持用中文讲课,使用中文医学名词。在学术上也不受当时各国学派的局限,而是尽量融会英、美、日诸派之长。授课时也不局限于老教材,而是广泛引述英、日、德的医学文献,内容充实,使教学卓有成效,为国家培养 了不少人才。     徐诵明重视人才,任人唯贤。1934年任北平大学校长时,看到范文澜、许寿裳为人诚恳,工作认真,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即聘请他们为北平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院长。    徐诵明在担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北平大学、国际大学、沈阳医学院等院校长及各校教授期间,治学严谨,知才善任,兢兢业业办教育,受到医学界的尊敬和拥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后,徐诵明主持中央卫生部教育处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解放区医学教育和苏联医学教育的经验,在卫生部统筹领导下,规划了全国医药院校的建设发展、招生规 模。在创办高等医学教育三年制的专修科制度,建立医学中专教育制度和组织建立在职干部进修教育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新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形成了一 个比较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系。并在教学计划、院系设置、学制规定、经费调拨、师资培养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徐诵明一生廉洁奉公,到晚年仍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他有民族兴亡之大志,无个人享乐之奢求。他 乐观大度,心胸宽广,处顺境不骄,遇逆境不馁。他起居有序,饮食有节,不嗜烟酒,晚年虽双目失明,但依然鹤发童颜。徐诵明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豁达的处世精神,使他得以身心健康,延年益寿。1989年10月20日前夕,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共同为徐诵明举办百岁庆祝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曾为徐诵明题词:一生办教育,桃李满天下。 1919年,徐诵明回国后曾应日本同仁会的请求,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病理学》(上、下册)译成中文。    1992年,在 北京医科大学 的校园里树起了徐诵明的半身铜像. (以上资料 来自 http://baike.baidu.com/view/4205890.htm) --------------------------------------------------------------------------------------------------------- 更多介绍见: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丰碑 (http://www.39kf.com/education/college/bjmu/2010-10-15-678762.shtml) 由北京大学 医学 部、同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大学、 吴阶平 医学基金会发起和主办的“纪念著名爱国者、杰出教育家 徐诵明 诞辰120周年 活动 ”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徐诵明于1890年生于浙江绍兴新昌县的 户塾师家庭。他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是中国现代教育及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中国 病理学 科的开山鼻祖。1918年,他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医学院。1919年受聘担任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科( 北京大学医学部 身)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教授。1928年11月至1932年8月任 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 院长。1932年至1937年,任国立北平大学代理校长、校长。1937年至1939年任国立西安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联合大学未设校长)。1944年后,他先后担任国立同济大学校长、国立沈阳医学院院长等职。他 中国的高等教育、高等医学教育呕心沥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徐诵明忠诚爱国,1908年,他怀着 科学 救国的 理想 ,远赴日本留学。他深深地懂得,只有靠国人自己的奋斗, 学习 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振兴中华,摘掉“东亚病夫” 顶耻辱的帽子。只有驱除鞑虏,推翻帝制,才能建立中华民族自己的共和国,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日本留学期间他积极地参加同盟会的各项活动,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拥护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徐诵明以教育为国之本,苦 心经 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他年轻时东渡日本就本着医学救国的 精神 ,回国后,当看到国家一盘散沙,他坚定了只有办教育才能使国家真正富强的 信念 。他在中国历史上最为苦难的岁月里、中国高等教育举步维艰的时刻,坚守在中国高等教育这块阵地上。他一生担任过5所国立大学的校长,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贡献了一生。   徐诵明创新高端医学,为国民健康作出积极贡献。他是我国病理学的奠基人。1919年,他在北京医科专科学校担任当时中国唯一的病理学教授,从而填补了中国病理学的空白。随后他积极创建了中国第一 病理学教研室并担任主任。1920年,徐诵明出席医学各科名词审查会议,为“病理学”名词定名。他是第一位用中文讲授医学的人,并冲破我国历代对尸体 解剖 的忌讳,积累 标本 ,供教学和研究之用。他重视和热心医学的普及工作。1921年,他在一次公共 学术 演讲会上发表题为《 梅毒 与 结核 》的演讲,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两 病,增强了防范 意识 。此外,徐诵明对中国的法医发展也颇有见解。1934年时期,他认为法医虽然目前在中国的地位还不是很高,但前景是很好的。他对早期的中国法 医工 作者提出希望:“只要诸君努力,将来希望很大、出路极广”。   徐诵明全心办教育,两袖清风,具有崇高的 道德 风尚 。 1949年8月,他当选为北京市第一届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兼任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51 年,徐诵明加入九三学社,1952年出任人民卫生出版社首任社长,1954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56年任 中华医学会 编辑 部主 任, 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58年他被错划为右派,撤职降薪。他虽身处逆境,但从未失去爱国、报国的信念。在晚年,他近30年的不白之冤得到了平反。 1978年徐诵明被推选为第五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他不顾88岁高龄,积极地参加全国政协的工作,参政议政,为祖国贡献最后的心力。   1989年10月20日,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共同为徐诵明举办了百岁庆祝活动。时任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在庆祝大会上致辞,赞扬徐老:“一生爱 国,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宽厚待人,作风正派,兢兢业业办教育,受到了教育界、医学界的尊重和拥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胡厥文,赞扬徐老并挥 毫题词:“全心办教育,桃李满天下”。   在百岁寿辰前夕,这位饱 经风 雨的杰出教育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百岁入党,可谓一段佳话。   1991年8月26日上午10时55分,徐诵明教授因 肺部感染 , 循环 衰竭,在北京协和 医院 逝世,享年102岁。   1992年, 北京医科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前身)在建校80周年时,为缅怀爱国教育家、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及中国病理学科的奠基人——老校长徐诵明教授,在医学教育的贡献,塑半身铜像于校内,供世人敬仰。   在整整的一个世纪中,这位世纪爱国老人走过了历史的波澜壮阔,也经过了凄风苦雨。他的一生可谓是光辉、坎坷而又灿烂的一生。徐诵明像一座不朽的丰碑永久屹立在中国的教育史上。 (来源;人民日报) --------------------------------------------------------------------------------------------------------- 更多参见: 浙江人徐诵明 大学校长的典范 (http://news.163.com/10/1010/05/6IK2C2FE00014AED.html) 1944-1946 任同济大学校长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3-04/15/content_832906.htm 1937.01-1937.05 任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代理院长(兼) http://www.cau.edu.cn/home/jieshao/lindao2.htm 1928.11-1932.08 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 http://www.bjmu.edu.cn/col/col6/
个人分类: 研究体会|4988 次阅读|0 个评论
神话故事的起源
pinjianlu 2012-7-4 16:37
神话故事的起源
每一个神话故事、神话人物的背后都必有一个真实的背景,并不是一定都仅是由人民的脑子虚构的。山海经里面记载了精卫填海,民间自古传说的女娲、轩辕皇帝,等等都无从考证了。但是湖南某地把伟大的主席当神像一样请回去,当神一样崇拜,想想再过几千上万年民间传说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伟大的主席是出生于蛮荒年代的,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说会是什么样子?! 四川绵阳红恩寺供奉毛泽东等伟人金身 http://news.163.com/photoview/00AP0001/25136.html
个人分类: 书摘|2437 次阅读|0 个评论
三国演义人物的“经历”告诉我们……
热度 12 boxcar 2012-6-20 18:26
刚才在 QQ 群里看到个段子,挺有意思,转帖到博客上来( 黑字 ),并加点自己的点评( 红字 )。 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 ——点评:刘备自己也说:“勿以善小而不为”。 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的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 ——点评:跳槽也还罢了,为啥每次都杀老板呢? 庞统的经历告诉我们:长得太丑,可能会影响你的应聘效果。 ——点评:长得丑,面试的时候会吃亏;本事中用,早晚能得到重用。 马谡的经历告诉我们:专业课学得再牛 B ,工作时基本用不上。 ——点评:但,要是没有专业课学的那些只是,会不会没有工作呀?别跟人家小马童鞋比,人家有“背景”的。再说,一句“攻心为上”,就值老钱了。 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搞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 ——点评:偶尔高明一下还是必要的,如果总是不高明,可能活的很惨。 甘宁的经历告诉我们:有不良前科,不影响你考公务员。英雄不问来路。 ——点评:关键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是个英雄。。。 袁绍的经历告诉我们:如果市场自由竞争,国企未必干得过私企。 ——点评:准确地说,应该是大国企干不过小国企。 曹操的经历告诉我们:想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必先高举国家政策。 ——点评:最好能亲自制定政策,再把它高高举起。 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 MBA( 工商管理硕士 ) ,一时营运失误,可能让你输给一个跨专业的。 ——点评:所以,绝对不要轻视“跨界”的优势。 夏侯敦的经历告诉我们:自残,的确很有威慑力。碰到这种二球,哥也怕。 ——点评:殴打残疾人,胜之不武;败了更丢人。 蒋干的经历告诉我们:证券市场上,庄家放出的利好,一般都是为了套你。 ——点评:而且可以再套你第二次(蒋干二次过江,带回来庞统及其连环计),让你输得更多更惨。 公孙瓒的经历告诉我们:擅泳者必呛水,玩火者必自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点评:有个成名的朋友和下属,将有助于你成名(是刘备和赵云让人记住了公孙瓒)。 大小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才有钱又长得帅的男人,一般没法陪你到最后。 ——点评:而且,太“白富美”了,搞不好还会被父辈老男人惦记上(参见曹操横槊赋诗)。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型企业被兼并,高层管理者肯定会关注员工的心理动态。 ——点评:说出一个答案,当时是对的,能得过且过,但保不齐以后挨骂很多年。 姜维的经历告诉我们:双学历,有时比考研更具竞争力。 ——点评:丞相心里说:“你办事我放心。” 黄月英的经历告诉我们:学得好,不如嫁得好。 ——点评:家世背景好(她老爹黄承彦可是荆州的高门大族呢)再加上自己的学问好,才是真的好。 刘表的经历告诉我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再牛 B ,一旦死了,就会有人睡你的老婆,花你的钱,打你的娃。 ——点评:人如其名,徒有其表。结果,留下了表,失去了生命和基业。 赵云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实力再强,若只想着高薪,结果只有一个:有职业,没事业 ? ——点评:云时代,今天终于到来了。。。子龙,你没赶上好时候呀! 司马家族的经历告诉我们:为人打工,不如自己创业。 ——点评:创业难,守业更难。 孔融的经历告诉我们:让梨是一种美德,也是一场做秀,是从小就策划好为自身提高知名度的一种做法。记着 : 出名要趁早。 ——点评:在那个“举孝廉”的时代,知名度比神马都重要。但是,光有名声也照样挡不住砍过来的大刀。 张飞的下场告诉我们:要善待员工,若是长期压制奴役,必将得到报复,即使不报复也会导致集体罢工或跳槽。 ——点评:在网络时代,跳楼有时候比跳槽更有轰动效应。 于吉的经历告诉我们:神鬼可以不信,但不可以不敬。 ——点评:从古到今,无神论者其实都不好当。 黄忠的经历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问题,关健是要有实力。千万别小瞧老员工,有时候会干的比年轻人更出色。 ——点评:边缘化,很可怕。(如果黄忠不是一直给长期远离中原主战场的长沙太守韩玄打工,早就名动江湖了) 刘禅的经历告诉我们:富二代自己没有本事,即使有再牛的职业经理人也难免被兼并的命运。 ——点评:雇来的职业经理人那都是有任期的;不是每个职业经理人都那么有能耐和忠心。
个人分类: 历史|6599 次阅读|28 个评论
从今天起,每天介绍一位图灵奖得主!
热度 4 shanbowei 2012-4-24 10:55
从今天起,每天介绍一位图灵奖得主!
从今天起,每天介绍一位图灵奖得主,力争用大家都懂得通俗语言,但同时保证史料的绝对准确。 每天介绍一位,总计45位介绍完,就到6月份了。这样正好为6月23日图灵百年诞辰献礼! 鼓励自己每天都要写好,绝不中断,中断了是小狗!!!
3709 次阅读|7 个评论
人像一组
热度 1 刘玉平 2012-4-18 23:54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1185 次阅读|1 个评论
川南的春天 Spring in the South Sichuan of China
热度 5 waterlilyqd 2012-4-6 13:06
川南的春天 Spring in the South Sichuan of China
田园风光 诗情画意 日落西山 鸡犬之声相闻 纯净的世界 祖国的花朵 哥俩好 童年的回忆 美好的青春时光 可爱的宝贝
个人分类: Around World|4483 次阅读|7 个评论
《北京爱情故事》人物评价连载4—林夏
热度 1 Zhanglincn 2012-3-21 02:58
接下来似乎该写写吴狄了,但我还是想先写写林夏这个好姑娘。 能用微笑去面对眼泪,是我对林夏的基本评价。在微笑的脸上还挂着泪花的林夏,有着一颗非常善良的心,然而善良注定要和眼泪相伴 , 这是个基本规律。无论这眼泪是用来愈合自己伤口的(看到自己坚守的爱情没有结果时),还是用来分享别人幸福的(看到疯子和丫头的结婚证时)或者是同情他人不幸命运的(听到邵华阳的妻子说癌症扩散时),这些都是眼泪,都能同样挂在林夏美丽但经常用微笑隐藏的脸上。 林夏善良的魅力有时远远超越丫头的纯粹,她的豁达和宽容、真诚和乐观感染了电视机前所有善良的人们。如果说丫头和林夏比起来,林夏更显成熟和真实。有时候林夏豁达宽容、乐观洒脱的性格会让人产生错觉,觉得她是个满不在乎的傻丫头,其实她柔软的内心谁都明白,外表的不在乎只是为了保护内心的在乎而已。对于一个女人而言,纯净的心灵只有两种形态:要么是什么都不知道的纯净(大多数比较装),要么是什么都知道后的纯净,我想后一种纯净对一个人来说更显地珍贵!这个世界该经历的还是要经历的,经历过了内心还能保持纯净,在这个污浊的社会真他娘的是不容易的! 林夏爱疯子,因为那是在草坪乐队时刻大学里最朴素的感觉,没有一丝其他的东西(基本不优先考虑有房有车),尽管那种好感离成熟的爱情还很遥远,但也基本没有过多的杂质。可是在林夏那里珍贵的是她要坚持把这种不成熟而青涩的爱守到成熟为止,我想所有“没开花就想摘果子吃”的人永远都没有这种伟大的情怀。 大学的时光对上过大学的人来说是想忘也忘不掉的,这段岁月是人生最黄金的时段(插播一段广告都很值钱),大家任何人都是没有利益和身份地凑在一起的(基本不同于伍媚请客户吃饭硬凑在一起还互相吹捧缘分的那种),所以对人生来说不同平常,尤其是在那段时间内浓缩起来的同学加朋友的哥们情谊(也包括姐妹)。疯子、石头和吴狄就是北爱要尽力诠释哥们情谊的例子,就像老地方餐馆并不高档但总有人经常想念一样。当然兄弟(姐妹)离得近了也容易互相伤害(正在热播),但你必须承认即便一辈子都没有联系 过 ,那种同过窗的情是一见面就能煽得起来的感情(不知道君子之交淡如水是不是也是这个道理)。 大学时期的爱情大抵也应该如此(遗憾的是俺不知道,没玩过,但俺只知道和兄弟姐们的情谊比起来,爱情大多都很杯具)。虽然那时“有冲动没理性”的爱情操作起来非常地不靠谱(基本上是啥都不懂就想凑在一起相互取暖,结果是啥都懂了却感觉冬天快来了),但校园爱情故事的表演还都基本上由 长相 才华 而起由 品行现实而终。林夏对音乐的喜爱发展出对校园歌手真身的喜欢,这也非常地合乎常理,当然这也源于林夏对音乐有基本的迷恋和天分(不然在酒吧唱歌,不仅没人离场还引来了一个 70 后成功人士的惦记)。 林夏就是在那样一个懵懂但纯粹的环境下,在优美的滴答滴答中暗恋疯子这样的校园歌手偶像的(我可以肯定很多人都暗恋过,不爱音乐拼命上自习记公式的除外),这本没有什么特别。但林夏准备执着地爱下去,以林夏的性格她的爱倒显得有些太随意,或许是害怕失去才会产生那么不认真的效果(认真的效果是这样的,当面非常严肃地和疯子说:要么跟我好,要么咱两掰,你看着办)。但疯子却对她没有感觉,疯子还正年轻,荷尔蒙偏高钱又没处花,真还是没有疯够,整天还惦记着自己征服天涯芳草的大业,实在没有空对待你林夏的认真。但林夏就这样默默地在远处看着疯子,等着疯子,依就坦诚不改地爱着疯子,其间经历了很多的失望和眼泪,最后终于从疯子的 枷锁中走了出来,试着开始和到 80 后圈子里来抢食吃的 70 后邵华阳培养感情(邵华阳后面要专题介绍,这个人物有代表性,但却是最优秀的代表,有很多更无耻的,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才让这个社会多了小三和二奶这样的固定职业)。 林夏的善良集中体现在对待石头的无耻占有上。宾馆,林夏大醉,用眼泪洗涮着自己坚守多年爱情的破灭。此时石头正在旁边,从林夏的痛哭中石头强烈感觉到了自己一样的痛苦,他彻底失去了理智,你不是爱那个垃圾疯子吗,好,我要从你身上找到报复疯子的快感,于是一个善良的姑娘受到了伤害。但让我奇怪的是当林夏忽然醒来,看到站在一边的石头,明白了一切后对石头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快走,快走”(这话耳熟,躲在座位下面给的哥也说过:快走)。然后留下自己一个人在浴室中痛哭流涕,选择了自己一个人承担这种伤害。我可以想象大多数女人都会竭斯底里气急败坏地大骂石头的无耻,用枕头、台灯和身边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去攻击这个可耻的家伙,无论怎样 , “老娘不会放过你,你这个畜生!”这样的台词还是能说出口的吧。 你可以把林夏的善良当作软弱,我不反对(如果够无耻的话你也可以上去踩一脚,放心没事,她善良),她太在乎身边每一个人的感情了(尽管有些感情是堆臭狗屎),其实我倒希望社会上少一些像林夏这样的女人,多一些“老娘不会放过你”这样的超女,因为只有这样那些喜欢无耻的人才多少能够得到他们该有的惩罚而有所收敛。 到电视剧的结束时我还是不明白为什么林夏这样的好女孩竟然没有人要,真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哈哈,说明 80 后中的傻子也很多)。林夏在我看来比沈冰更可靠和长久,因为沈冰的坚持多少有导演极力打造的嫌疑,真不如林夏那样来得自然和真实。
个人分类: 生活娱乐|6826 次阅读|1 个评论
【今菲昔比】我的狗头军师们
热度 9 cutefay 2012-2-29 18:34
前言:“今菲昔比”系列博文是回忆一些人和事物的系列。 以前的我,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就是想法总是很单纯,也没什么组织管理经验,但是却很热心去参加各种活动,行动力比较强。那个时候,有三位朋友,在“谋”的方面,经常帮助我,所以我称他们为“狗头军师”。这三个人的性格比较相似的是: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很理性,思维敏锐,洞察力强,做事情比较有分寸;但都属于在一些方面比较懒的人,喜欢去想去说,但是不愿意实际行动去张罗事情的人。可能也正因为我们性格如此互补,所以才在组织一些活动方面,配合比较好。 W是我研究生同班同学,我和他从硕士到博士,一直是在一个班里。我是博士时期班级的班长,偶尔会组织一些聚餐类的活动。w是一个相当有品味的人,不仅工作能力强,运动、摄影、美食等都很精通,这点我很佩服他。也正因为如此他经常“鄙视”我的一些品味和观点,例如,在哪里聚餐,点什么菜等等,于是,当我组织聚餐活动拿不准主意的时候,就常常问他,参考他的意见。虽然当时我还是学生会主席,组织了很多活动,貌似组织能力很强,但这些从不入他的“法眼”,他整天说我是个黄毛丫头。虽然他这样说,我也不生气,因为我承认我跟他相比的确做事情还嫩着。 S是我研究生时期同系的同系,研一上理论课时一起在系学生会的文体部里做事情,我们还经常一起参加校园的其他活动。S是一个超级懒的人,当时在学生会的时候,结果我这个部长成了干事,跑腿的事情总是我干。我偶尔吩咐他干点事情,他才体会到原来很多事情做起来还是很麻烦的。S是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人,但他吊儿郎当的外表里面,却是一个能够把问题看得很深刻的人,我自愧不如。我有很多心里话都经常和他说,让他帮我参谋一下,包括感情上的事情等,可以说是视他为知己。当他毕业去外地工作之后,以神速结了婚,买了房,生了孩子。昨天我打电话给他,感觉他现在变得稳重多了,不像以前那样吊儿郎当的了。还婆婆妈妈地给我讲了一大堆找对象应该如何如何的道理,看样子结婚可以使一个男的变得成熟。S在学校的时候总跟我说他喜欢看漂亮mm,看起来显得很花心的样子,但他却对感情很专一的,他和他女朋友异地恋了五六年,都没有动摇过,一直到结婚。 C是我在研究生时期认识的人,当时我是某协会的会长,他是副会长。当时那协会因为人比较多,经常与外校有交流活动,我们协会除了上面的微薄的经费支持之外,每年还有远多于前者的其他方面的经费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协会的利益协调是当时最难的一件事情,当时的我有满腔热情去做一些工作,但在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以及利益协调方面,能力欠缺,经常依靠他出谋划策。他这个人就喜欢做出谋划策而自己不用去亲自做的事情,所以我们的配合还是很不错的。我们还经常交流一些如何让自己更快成长的心得,都彼此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我本来是一个不怎么爱思考,不太理性的人,但我在他的影响下,慢慢喜欢去深入思考一些问题,变得比以前理性一些。我们曾经还感慨道,我们俩在事业上是非常好的搭档。不过,他现在在外地的一家企业做高管,而我还继续从事科研事业,没有在一起搭档做事的机会了。
个人分类: 今菲昔比|4145 次阅读|21 个评论
家乡的人、家乡的生活、家乡的风景
热度 4 waterlilyqd 2012-1-30 17:45
家乡的人、家乡的生活、家乡的风景
个人分类: Around World|5674 次阅读|4 个评论
金庸人物学术事迹大盘点【涂鸦之作,贺科网五周年】
热度 31 bianyi1 2012-1-16 19:52
金庸人物学术事迹大盘点【涂鸦之作,贺科网五周年】
【毛毛按】 学界与江湖一文一武,貌似不相干的两个世界,但实际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江湖,人即是江湖,无人能退出。在这个层面上,学术圈和江湖武林一样,充满着惊风密雨波诡云谲,构成一派浩荡的“学术江湖”。科学家中的武侠迷数不胜数,陈省身、杨振宁、叶笃正、徐光宪等学林耆宿都是金庸大侠的忠实粉丝,而“武侠小说是成人童话”这一广为流传的经典诠释就出自数学大师华罗庚之口。记得前几年有科网博友曾写文述及武侠人物与学界中人的话题,毛毛受其影响与启发,撰得《金庸人物学术事迹大盘点》一文,之前曾贴在个人校内和一个贴吧里,由于我已将那里关闭,现略作修改发到科博网上,以飨诸位博友。科博网也是一个学界江湖,高手如云传奇不断,时值开张五周年之际,毛毛谨以此文作为微薄贺礼奉上,祝愿未来的日子里八方博友能一如既往各显神通,让精彩的江湖故事年复一年层出不穷! 此文系毛毛信手涂鸦之作,能博各位开怀一笑,活跃下春节欢喜气氛足矣。当然啦,如果您硬要从中挖掘出什么隐喻影射,继而琢磨周围对号入座的话,毛毛也不拦着您~~ 哦啦,以下开讲—— 金庸人物学术事迹大盘点 下面谈谈江湖上几位著名童靴的学术事迹。 张三丰童靴绝对是院士级别滴,色艺双绝德业双馨,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且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独步天下。武学修为包括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张院士在这两方面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其中《论太极拳内外力作用导致的地球磁极倒转与白垩纪晚期恐龙灭绝之关系》一文获“大宋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为武学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 以终身不娶的代价证明了“金枪不倒现象在任何年龄边界条件约束下均可成立”这一困扰学术界多年的世纪猜想。 张院士是武当大学及附属科学研究所的创始人,他不仅学术厉害,教学也老牛了,带的宋远桥、俞岱岩、殷梨亭等7个博士后来也均成为学界俊杰,并称“ 捂裆七博导 ”,得意门生张翠山还是“长江学者”。 张院士的名言“武学的最高境界在于忘掉而不是记住”已成为武当校训。 萧峰童靴出身武学世家,父亲是当年关外一所大学的博导级教授。萧童靴在少林大学本硕连读,由于成绩优异,被保送到丐帮科学院读博,师从院长汪剑通院士,专业方向是降龙十八掌。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成果卓著,后来接替汪院士成为新任院长。 不幸因为断然拒绝了副院长夫人康敏的勾引,遭到康敏和学院内一批学术腐败分子的迫害,指出萧童靴学籍造假,属于高考移民,因而被剥夺院长一职,打回原籍契丹。 他没有被困难压垮,重新振作,积极投身家乡科技建设,几年内使大辽的学术水平突飞猛进。萧童靴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为恢复宋辽两国正常学术交流呕心沥血,最后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悲壮方式换取了民族和解,享年四十来岁。 为表彰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巨大贡献,大宋政府追授萧童靴“赵匡胤和平奖”。 虚竹童靴原来是少林大学的本科生,人老实,是班级生活委员,但脑瓜不太灵,学了几年,基础课学了些《金刚经》、《般若波罗蜜经》之类的死记硬背的东东,专业课也没接触武学, 毕业论文吭哧半年写了篇《关于每日劈柴生火烧水做饭幸福生活的思考》,由于技术含量太低,二次答辩才勉强通过。 也怪难为虚竹童靴的,他的专业不是硬科学,学的是软学科,社会需求小,不好就业。不过人家运气实在好,瞎猫碰死耗子救了一位天山大学很牛的女导师天山童姥,童姥出于感激带他到天山大学硕博连读,专业是逍遥掌,名师指导下功力大涨, 还在导师强硬撮合下和西夏大学校长的女儿做了点与学术无关但很刺激的事,终身大事也搞定了,后来当了逍遥女子学院的校长。 我KAO!那学校全是美女啊!真TMD傻人有傻福! 段誉童靴是从大理边陲到中原留学的博士生,官二代公子哥,从小娇生惯养,吃饱了没事干就爱游山玩水。小段童靴脑子不笨,但知识面比较窄,就念了个比较冷门的方向“六脉神剑”,学得也很不扎实,每到关键时刻总掉链子。究其原因,无非是基础没打好,估计本科时净顾着泡妞,荒废了学业。这也难怪,高干子弟,和他老子一个样。 还好,后来小段童靴去姑苏女子学院参加兄妹院校联欢PARTY,交了个叫王语嫣的女朋友。 这个小王丫头属于高校里典型的死读书型学生,那理论水平可大了去了!什么《高等易筋经》、《北冥神功原理与方法》、《打狗棒法在MAPGIS平台下的软件开发与应用》等等学术专著全都倒背如流,你一开口她就能指出你八辈儿祖宗的学术师承,人称“江湖活百度”、“武林俏谷歌”! 但就是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一招也不会使。可这正好弥补了小段童靴理论基础薄的弱点,每逢考前突击没少帮小段的忙。 后人感慨于这双世间绝配,写成《老鼠爱大米》一曲,现成为大理烹饪专科学校校歌。 张无忌童靴那背景可是杠杠滴! 老爸是青年博导、长江学者(好像没带过学生);老妈是硕导,副教授;外公也是知名教授,明教大学玩鹰学院院长,鹰爪功学科学术带头人;师爷爷是两院院士;干爹是明教大学的另外一位嗓门极大的院长谢逊,出身牛叉的不得了,全国百名优博之一! 张童靴遗传因子好,脑瓜没得说,但幼年经历坎坷,爹娘很早就身归那世去了,读小学时受到道德败坏的教务主任“玄冥二老”的迫害,整了个半死。 可苍天垂怜,让张童靴每每化险为夷,还白捡了不少《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自学成才,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明教大学校长。 张童靴的科研能力很强,“乾坤大挪移”、“九阳真经”等项目都入选了国家“863”重点资助计划。 但平心而论,张童靴的基础研究和理论水平和他师爷爷张三丰院士比还是差上一截,或许是为情所困的缘故吧。 张童靴年轻有为,一表人才,自然引得当时不少本校外校的女本科和女硕士追求他,连到中土留学的伊朗女研究生小昭也对他死心塌地。可叹小张在感情问题上总是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不知伤了多少女孩子的心! 张童靴胸无城府,淡泊名利,后来因为不愿和朱元璋、陈友谅等校内野心家们纠缠职称工资等问题,自愿退出学术圈,与蒙古族铿锵玫瑰赵敏童靴携手归隐山林,白天K歌搓麻不亦乐乎,晚上二人合作致力于生儿育女课题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过程此处删去12000字 ) 令狐冲童靴自幼父母双亡,但聪明勤奋,受国家“希望工程”资助进入华山大学剑术专业学习,本硕博连读。小冲童靴在班里当班长,团结同学,人缘很好。可惜遇到了阴险狡诈的伪君子博导岳不群,别提有多痛苦了! 不认真教自己学问不说,还霸占学术资源,老想着往辟邪剑法这个摧残生理人性的伪科学方向发展,每天逼着小冲同学干活,害得小冲毕业论文一直无法开题,多少年毕不了业。 小冲童靴的情路也是蛮坎坷的,刚开始和小师妹岳灵珊青梅竹马,甜甜蜜蜜,可小冲性情豪爽,放诞不羁,有事没事总爱整上二两(这毛病倒和毛毛有点儿像。。。 ),还总喜欢跟田伯光、桃谷六仙这些校外问题少年们交朋友,越来越让小师妹这个乖乖女受不了了。后来学校来了个福建转学生林平之,这家伙心机重得很,但表面上装得忠厚老实,嘴也甜,很讨小师妹的欢心,于是小师妹移情别恋,把小冲给甩了。小冲童靴这个郁闷啊!终日失魂落魄,以酒洗面。 好在苍天有眼,让小冲意外中得到了华山原资深院士风清扬老先生的指点,人生由此转折。 这里插两句学术圈往事,想当年,华山大学的剑术专业分成两个学派,一派搞基础研究,重视理论分析,就是气宗;另一派搞技术研究,长于实践开发,称为剑宗。两派之间互相瞧不起,学术之争又发展为权力之争,最后自己人打了起来,PK了三天三夜,血肉横飞,光博导硕导就挂了几十个,剑术系从此元气大伤,“985名校”的招牌也在全国高校教学评估中给摘了。 时任剑术系系主任的风老院士见此惨象,心灰意冷,实在不想再掺和这乱七八糟的事情了,辞职走人,在学校夏日广场后面找了个山洞自娱自乐去了。这回恰好碰上小冲博士毕不了业,就指点了几下,把早就没人搞的高难课题“独孤九剑”传授给了小冲。小冲何等悟性,一点就通,水平一下就上了几个层次,成绝顶高手了。最后终于把自己那个烂博导岳教授给整惨了,倒也是岳不群自作自受。 小冲童靴的性格毕竟受不了高校里那一大堆清规戒律的束缚,后来也不在学术圈玩儿了,和女朋友任盈盈童靴笑傲江湖去鸟,白天钻研音乐,弹琴吹箫,到了晚上从事和张无忌赵敏童靴相同课题的研究工作。 最后简单说说东方不败同学吧。 东方同学神秘莫测,博士毕业证书上性别一栏写着“随便” ,估计已经读成了传说中的第三种人。 钻研学问的执着精神是很值得肯定的,但过分偏执走火入魔以致都分不清自己是男是女了,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唉!各位童靴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啊! 人物太多了,一下子说不完,还有郭靖、杨过等大侠没写,毛毛年前也在这挖个大坑,留待年后再填,当然若有哪位博友自愿来填毛毛也虚左以待。 今儿是农历小年,毛毛这厢给诸位拜个万福,此文可佐脆糖读之~~~ 【毛毛再按】 这年前几日科网江湖颇不宁静,壮士断腕者有之,对掐互搏者有之,负气出走者有之。想来大抵是知识分子那固有的脾性作祟,虽说都晓得“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其实哪个知识分子心底都还有几分“著书岂为稻粱谋”的情结,自尊心是读书人的标签,这也完全可以理解。不过还是欣喜地看到有些博主们的“对掐”其实正是“惺惺相惜”的反映,如此甚好,本就没啥大不了的事儿,当时脸红脖赤之后不多久也就“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鸟~争累了,掐够了,歇歇喘口气“休搏”可矣,若整出“休博”这么“壮怀激烈”的事情可就有些不值得鸟~像毛毛这种北京话称为“混不吝”的货色没有天大的事儿是断然做不来“休博”之举滴,盖因阅尽天下毛片,自然胸中无码;看罢万千博文,心头早已“鲁棒”~~~ 没办法,像俺这“形散而神不散”的主儿资历不厚,学问不厚,倒就一点好处——脸皮太厚~~~ 最后,放上电影《大笑江湖》MV一段,祝各位博主龙年行走江湖都能从容倜傥笑口常开!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4043 次阅读|71 个评论
尼泊尔印象: 人物
热度 13 beepro 2012-1-14 00:38
2007年3月去尼泊尔做2周义工, 没有多呆些去照雪山! 后悔。 天天教人养蜂。 有时候到街上扫街, 大家都很友好, 让我照。 没有说不可以的。 也没有问我要钱的。 1. cleansing before entering a temple. Nepalgunj, Nepal 是在Nepalgunj早上6点左右, 在Bageswory temple外面, 女士要求进庙前要洁净, 男士不要。 说我不是佛教徒, 最好别进。 我就只在外面找了。 这张得了我们学校教工中的3等奖。 2. greeting on the way to the morning market. Kathandu, Nepal 头上顶着一种野豌豆的女孩跟朋友打招呼。 她要看她的照片, 用相机给她看了, 硬要给我一把豆子。 吃起来不甜。 我吃了几个,剩下的给一个小孩了。 3. going to school with my little brother. Kathandu, Nepal 带弟弟上学。 学校竞赛Honorable Mention 4. smiling to a stranger. Kathandu, Nepal 给陌生人的微笑。 5. brother carer. Kathandu, Nepal 别哭, 面包会有的! 学校竞赛Honorable Mention. 6. night market. Kathmandu, Nepal. 加德满都的夜市。 7. girls selling newspapers. Kathmandu, Nepal 两个小孩要卖报给我, 但我看不懂的啊。。。右边这个好象白人啊。 8. 离开时, 在机场看到这个好好玩的小孩 9. 那天, 我成为荣誉尼泊尔人。。 10. 那天从Dang飞往加德满都, 是一个16人的小飞机。 我的翻译跟我说, 那个是Prochanda, 是毛派游击队的头头(后来当上了总理?)。 当时毛派和政府冲突, 死了60来人, 首都好多带着红袖章的人, 让我以为时空错乱, 回到66年了(当时俺4岁)。他是来首都参加悼念会的。打仗的地方离我们很近的。 我想糟糕! 要是有人要炸了飞机, 我们不也没命啊! 还好, 没有。 他(用手指东西的那个)下了飞机, 就坐Yugo的小车走了, 我赶紧拍了几张。。但是报纸都不要我这个小萝卜头拍的片片。 没有发财。 11. 尼泊尔的小蜜, 以后分开发。先发一张作为鱼饵.。。 由于网站搬家, 请到http://beetography.com/Travel/Nepal/2656060_vMWQGq/2.html 去看照片。
个人分类: 人物|3973 次阅读|19 个评论
民国大学教材委员会名单有看头
热度 4 manrongchen 2012-1-9 11:54
最近( 2011.12 ),扬子晚报报道,民国小学国语课本的内容独特,其中大量国学精华。编教材者全是重量级的人物:蔡元培、张元济、王云五、顾颉刚、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夏丏尊、陈鹤琴、陆费逵、庄俞等。 看了这个消息深有感触,从一套大学丛书委员会名单看, 全是大学者 。名单刊登在四川人,土壤肥料学家彭家元的《肥料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八月再版)一书里。如下(人名顺序位置同原书,繁体字简化) 会员委书丛学大 员 委 王夑林君 李圣五君 竺可桢君 唐 钺君 傅斯年君 王世杰君 李权时君 胡 适君 郭任远君 傅运森君 王云五君 余青松君 胡庶华君 陶孟和君 邹 鲁君 任鸿隽君 何炳松君 姜立夫君 陈裕光君 郑贞文君 朱经农君 辛树帜君 翁之龙君 曹慧群君 郑振铎君 朱家骅君 吴泽林君 翁文灏君 张伯苓君 刘秉麟君 李四光君 吴经熊君 马君武君 梅贻琦君 刘湛恩君 李建勋君 周 仁君 马寅初君 程天放君 黎照寰君 李书华君 周昌寿君 孙贵定君 程演生君 蔡元培君 李书田君 秉 志君 徐诵明君 冯友兰君 蒋梦麟君 欧元怀君 颜任光君 颜福庆君 罗家伦君 顾颉刚君
个人分类: 未分类|3394 次阅读|7 个评论
这才是艺术:人物与构图(2)
热度 16 lixuekuan 2011-12-25 21:06
这才是艺术:人物与构图(2)
这才是艺术:人物与构图(1) 博文发出之后,很多博友喜欢。现在把最后一组油画照片发出来,希望各位喜欢,祝博友圣诞节快乐。 喜欢摄影的博友也可以从这些油画中学习构图的技法。 1 2 3 4 5 6 7 8 9 其它油画可以直接点击: 这才是艺术:静物及其他 这才是艺术:风景 及拍画经验谈 这才是艺术:人物与构图(1)
个人分类: 美图欣赏|4920 次阅读|34 个评论
贾平凹的倔强和幽默
热度 1 sstone2009 2011-12-16 17:20
福州晚报2011年12月16日A40版转摘《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一篇文章,题为《贾平凹的倔强和幽默》。因为读过他的一些小说,很喜欢他那种语言风格,和那些有趣,而又常常让人深思的故事,一直很看好他,自然,常常会关注。大概,也可以算是他的粉丝吧。看到这样一篇文章,自然要读读。 贾平凹的倔强是什么?他在《五十大话》中说,“不再去提着烟酒到当官的门上蹭磨,或者抱上自己的书或字画求当官的斧正,当然,也不再动不动坐在家里骂官,官让干什么事偏不干。”这是一种无欲则刚的境界,这种倔强需要智慧,也需要时间对人生千万般磨砺,才会渐渐把自己的心沉到最底处,反过来,才可以平静地看待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尘世。 于是,有了他的幽默,一种阿Q式的幽默,就如他“时常冒出一个念头:如果我当年不是偶然地进了大学,不是因为在大学里不知未来去向如何而开始写作,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肯定是一位农民。一个矮小的老农。或许日子还过得去,儿孙一群,我倚老卖老,吃水烟,蹴阳坡,看着鸡飞狗咬。或许,我还得进城去打工。”他是一个如此知足的人,感恩于现状,调侃自己的过去。 所以,他可以在平静和怡然自得里,过着自己的日子,写着自己的文章,让字里行间透出朴实老辣,让自己的思想随之展露在世人面前,不用做作、不用避讳!所以,实际上,他才是一个真正努力、不住追求的作家,“过河遇到了桥,口渴遇到了泉,路是远的,还要往前走”。 贾平凹是一个给了我许多启发的作家,看他的小说,我可以看到人类真的性情;看他的书法,我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心底的追求;看他的画,我可以会心一笑!
个人分类: 读书杂记|2828 次阅读|3 个评论
推荐的2011年中国科学人物
热度 3 gaojianguo 2011-12-12 19:21
尊敬的博主老师: 您好,由科学网主办的“ 2011 中国科学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已于 12 月 10 日正式启动,现已进入候选人名单征集阶段。本次活动旨在评选出公众心目中的 2011 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及 2011 年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您身为科学网博主委员会成员,对科技界具有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向我们推荐您心目中的候选人名单。 推荐方式:您可以直接回复站内信提名候选人,或发送邮件至 2011people@stimes.cn ,并注明 100-150 字的推荐理由。推荐人数不限。候选人须为华人。 候选人标准: 2011 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 2011 年度,身为热点科技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在国内科技界产生重要影响力并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引导公众舆论的风向标式的人物。 2011 年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 : 2011 年度,在个人及团体的科研工作中充分体现科技创新价值,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科研成果对基础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为国家科技实力提升及产业科技升级作出杰出贡献。 联系方式: 电话: 010-62551982 邮件: 2011people@stimes.cn 活动详情请见官网: http://2011people.sciencenet.cn 上面是科学网发送的短消息,谢谢科网的厚爱,拖了两天,觉得有必要今天得交差,否则也对不起自己。首先列出的是我这一草根眼中的科学杰出创新人物,之后再推举新闻人物,因为在我眼里科学大于新闻,没有科学创新,也就谈不上什么新闻。 2011 年中国科学杰出创新人物 1. 何芳良 中山大学教授,他在 2011 年 Nature 的研究论文中重新评估了物种灭绝的速率,发现之前的研究拔高了 160% ,与实际情况不符( 链接 )。他们的研究成果为科学合理的处理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为建立和设计保护区也有一定的启发。顶着同行的压力,不为同行的“威胁”改变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学习。 2. 邓涛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他与合作者的研究发现青藏高原是冰期动物的起源中心,通过化石材料证明了冰期动物群的一些成员在第四纪之前已经在青藏高原上演化发展,从而推翻了冰期动物起源于北极圈的先前假说( 链接 )。如果重拍《冰河世纪》,我们或许会有发现更多的中国元素。 3. 刘琰和蒋云爱 北京大学生科院博士,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哺乳动物性取向的分子机理,为从微观的分子生物学角度认识人类社会的同性恋行为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五羟色胺在性取向转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的研究论文“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exual preference revealed by genetic studies of 5-HT in the brains of male mice ”发表在 Nature 上( 链接 )。 4. 宋灿立 清华大学物理系,他与合作者在铁基超导体 FeSe 电子配对对称性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具体我不了解,请同行评审专家参见: 铁基超导体 FeSe 电子配对对称性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物理系师生在 Science 发表铁基超导研究的论文 5. 张琳和张辰宇 他们的研究发现水稻里的 miRNA 能够通过摄食进入血液,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项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 miRNA 作用机理,而且对于未来的临床治疗也具有巨大潜在作用。这一成果公布在 Cell Research 上。进一步讲,也可以为人们重新评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 6. 屠呦呦 她发现了保存青蒿素活性的生化工艺方法,由此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拯救。今年,这位老人获得了拉斯克奖,成为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之后,她获得多项荣誉和一定的奖金,但与她的杰出贡献相比仍然显得微不足道。 7. 孙启高 ( 博客链接 )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他从事的研究是冷门中的冷门 ---- 古植物学,但在孙老师的解说下,古植物家不再是没有生气的科学家,而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抱负甚至可爱的大活人。孙启高主编的《古植物学的故事》为我们了解古植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011 年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1. 饶毅 2011 年对于饶毅和中国科学界是不平凡的一年,饶毅落选院士并在博客声明从今以后不再竞选院士,同时在他的博客里已经发布多篇关于院士和院士选举的文章,篇篇击中要害。他的处世风格跟他做学问一样犀利,从来不含糊。 2. 王飞跃 从王飞跃的博文中可以感受什么是大家风范,让人感觉复杂网络不再复杂,人类可以变成机器,机器也可以变成人。同样落选院士的他相对低调。 3. 王德华 一位苦口婆心的好老师,喜欢唠叨,但用心良苦。网上网下基本上给人同样的感觉,见到王德华老师,知道一个词叫“如沐春风”。鞭策研究生好好学习、好好做人好像是他分内的事,其实他也同样关心科普。 4. 蒋高明 让人们吃上放心的有机食品好像是这位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的梦想,凭良心、干实事,虽然每天与农民、农村甚至牛粪为伍,但也乐在其中。他用科学重新解释了有机农业的真正内涵,更向人们展示什么才是“大农业”。 5. 方舟子和 李开复 方舟子喜欢挑刺,喜欢打学术权威的假,喜欢与高人过招,他指出李开复履历方面的问题,但 李开复不是逃避或者零容忍 ,而是知错就改。二位给其他遭受此类事件折磨的人树立了好的榜样,具有正面的社会意义。 6. 施一公 科学家的良知往往能唤起大众的关注。积压了半年多的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文章还是发布了,希望能换来北京的好空气,希望能唤起人们和政府保护环境的意识。我觉得, 2011 年施一公先生的社会贡献甚至大于他的科学贡献。 7. 武夷山 笔耕不辍,一位爱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科学网的读者。他不爱凑热闹,不喜欢跟风起哄,但笔下的文字却那么有灵性,如果说他是一位知识传播者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 … 先写这些,其他的目前一时想不起来了。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我是学生物的),所推荐的未免不全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每类只推举 7 人,还烦请热心人多多补选,谢谢!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4|6086 次阅读|7 个评论
拜会小文老师
热度 15 fqng1008 2011-11-25 22:05
拜会小文老师
这次到北京开会,顺便拜会了李小文老师。 因为我的一篇博文提到了手足口病发病与气象因子的关系,李老师让他的学生跟我联系做些合作的工作,这不,也给我提供了一个看望他的机会。24日上午趁会议之余,我如先前所言赶到北师大李老师的家里,陪他喝酒(他平时喝红星二锅头,但为了招待我打开了他珍藏的五粮液)、吃披萨并留下来这个合影。 见到李老师时颇有些意外,一是他大我8岁但显得比较瘦弱且言行迟缓;二是住房较小几乎不符合院士身份,我猜想学校应该会有相应待遇的房子但他自动放弃(他两个女儿都在美国,平时不知道自己的工资多少,房子面积多少,甚至获得的奖励也捐了出去,似乎是一个活在理想国中的人物);三是生活习惯欠健康,保健意识淡漠。听他的学生讲,他平时嗜好烟酒食物蔬菜摄入不足且拒绝参加每年的院士体检。刚才在飞机上看何新的自传《奋斗与思考》,他也是多年来不做公费体检,难道随性而为是名人的成功之道?! 作为医生,我还是全力奉劝李老师要注重养生,珍爱生命,甚至自告奋勇要做他的保健医生,但他不喜欢“善意的专制”。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才能彰显自己的个性。他的老伴吴老师去美国看女儿了,只剩下李老师一人留在家中,看来他是善于独立的,不像我总得让老伴陪着管着才舒服,毕竟人与人不同。 李老师有他的人生追求,他比我更加不合时宜和远离世俗而似乎生活在自己的理想国里,祝他的率性而为(不为世俗所累)得到上苍更多的惠顾!
个人分类: 谈情说爱|5300 次阅读|28 个评论
一个边疆卫生局长的一天
qujiangwen 2011-9-27 09:30
一个边疆卫生局长的一天
事件背景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9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累计报告了9例脊髓灰质炎确诊病例,其中1例死亡,其余8例仍在治疗和康复之中,没有生命危险。这9例都发生在和田地区。截至目前,我国其他地区未发现这样的脊灰输入性疫情。   邓海华说,关于新疆和田地区发生的脊髓灰质炎病毒输入性疫情的有关情况以及工作进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已经向社会进行了通报,卫生部也将有关情况向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相关国家进行了通报。   据邓海华介绍,卫生部对这次疫情高度重视,部长陈竺、副部长尹力先后率领三批专家组赶赴新疆指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卫生部还从全国其他地区调派了90余位专业技术人员,赴新疆重点地区协助工作,包括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和强化免疫工作。   邓海华说,国际经验和我国既往实践表明,通过开展重点地区的强化免疫等综合措施,可以迅速建立起人群的免疫屏障,有效控制和阻断脊灰野病毒的传播。新疆目前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在已经完成了病例主动搜索、重点人群应急接种以及其他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9月8日到12日,10月8日到12日,开展两轮强化免疫接种工作。   邓海华说,只要目前全球还有国家存在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流行,已经消除脊灰的国家就有输入性的危险。全球仍有本土脊灰流行的国家有4个,其中3个和我们接壤,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确认,这次新疆和田输入性疫情野病毒来自巴基斯坦。 中国历史上脊髓灰质炎曾广泛流行。 60 年代初期,每年约报告 20000—43000 例。 1960 年中国自行研制成功脊灰减毒活疫苗, 1965 年开始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脊灰的发病和死亡急剧下降, 70 年代的发病数较 60 年代下降 37 %。进入 1980 年代,全国实施计划免疫,加强冷链建设和常规免疫活动,脊灰疫苗接种率进一步提高,脊髓灰质炎的报告发病数进一步下降。 1988 年,第 41 届世界卫生大会提出 2000 年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 , 我国所属的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确定了 1995 年消灭脊灰的目标。 1991 年,我国政府对世界做出实现消灭脊灰目标承诺,并将消灭脊灰作为我国政府的工作目标之一。通过实施疾病监测、免疫接种等策略,尤其是在加强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开展了多轮强化免疫活动,人群免疫水平迅速提高, 1991 年起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范围逐年缩小,发病数逐年下降。监测结果表明, 1994 年 10 月以来,我国未再发现本土脊灰野病毒病例,经过严格的认证,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证实我国实现了无脊灰目标。 此次疫情输入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较大。 新疆脊髓灰质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受卫生部调遣至新疆和田指导当地的脊髓灰质炎疫情控制。控制的关键措施是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这里讲述的是工作在新疆和田市皮山县卫生局刘军局长(图中穿短袖衬衣和黄裤子的人)的在强化免疫摸底调查的一天。通过跟刘局长的一天的交流,深深的体会到一个边疆卫生局局长的不易。这是摸底调查的第一天,局长亲自到一个容易被漏掉的农场小学去调查当地的孩子是否被登记,亲切的与当地的儿童交流。 与当地乡医了解摸底进展的情况,发现摸底存在问题时,他立即拿起手机与当地乡干部交流,尽量确保每个孩子都登记在册。他是局长,也是一线工作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大事小事都要想到,可以说是事无巨细。在路上,不断的有人打他的手机,汇报或者反映工作进展,差不多是每两分钟手机就响一次。 在路上,他随时停车,询问当地老乡和家长是否知道强化免疫的事情,他们的孩子是否都被登记。当地的家长卫生意识淡薄,不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加上当地存在一些关于强化免疫的谣言,许多家长对吃糖丸有抵触情绪。刘局长边了解情况,边向广大群众宣传吃糖丸的重要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难度艰苦程度远比内地的要大。 那天,他连续跑了7个乡镇,要知道皮山县一个县比天津市都大,每到一个乡镇,他都要跟乡长,卫生院院长,当地的摸底的人员以及家长交流,以高度的责任心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生怕有一个孩子落下。要知道,有效的吃上糖丸,孩子就会减少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的风险。 刘局长到达一个卫生院,了解摸底造册和冷链运转情况。 刘局长到达了一个卫生院,与当地乡长和卫生院院长了解目前的摸底情况,认真听取存在的问题, 这是关于预防小儿麻痹的宣传牌。 到村里了解强化免疫摸底的情况。 询问当地孩子是否知道要服糖丸,是否已经被摸底人员登记。 到当地的一个小学了解强化免疫的准备情况。 发现一个孩子没有登记,及时带孩子去登记。 到村庄里面询问家长孩子是否登记,是否知道强化免疫的事情。让家长在接种日的时候务必带孩子去服糖丸。 奔波一一上午,刘局长中午就简单的吃一个烤包子,喝点矿泉水,就继续完成下午的工作。中午闲谈时知道,刘局长的父亲是中印边界战的老兵,战争结束后就主动留下来支援祖国边疆,他的老家在山东。然而,他告诉我们,虽然边疆艰苦,他却从无怨言。但是,第一次见面吃饭的时候,我跟他介绍说我也是山东人的时候,他落泪了。其他人告诉我,局长见到老乡,心里既高兴激动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些年的心酸或许只有他一个人知道。 刘局长每天早上都要在县政府听取昨天督导发现的问题,并认真记录。 此稿件已经发表在腾讯网页 中国人的一天 中 http://news.qq.com/zt2011/oneday/656.htm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451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家”的采访
热度 11 Helmholtz 2011-9-21 09:25
你是谁?北京大学刘华杰十年前对“伪科学首席科学家”的采访 为记录中国近代“伪科学”的学术发展史以及其中关键人物,在北京大学的科学传播中心从事科学哲学研究的刘华杰教授曾于2001年3月追踪本人,并以本人为“经院式”“伪科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进行了一次文字采访。此文材料被他以“内部材料”的形式印制了三两百份。 其实就在他现在所工作的北大校园里,还有三位大浪淘沙受我本人尊重的以研究“耳朵认字”、“隔墙透视”和“遗留信息”而介入“人体科学”领域的元老:生物系的陈守良、贺慕严夫妇以及原在中科院工作但家住北大校内的刘易成教授。他们都是跟我一样信心满满、而对自己的工作充满骄傲的人。我敬重他们并认同他们有严密思维和探索精神的科学家。 我不知道是否曾有人向刘华杰教授推荐,而且他以自己的尊重取得他们的信任并获得过他们的回应材料。以我的经验,至少刘易成教授并不介意与感兴趣者进行平等的学术交流和对话。 下文的提问者是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的刘华杰教授。 ———————————————————————————————— 1、 何宏先生,你是学物理的,先到德国读博士,又到英国做博士后,后来却回国从事有关“人体特异”现象的研究,最近转到别的领域。我和我的一些朋友对你的经历和经验都很感兴趣。首先我想知道你小时候的一些事情,可否介绍一下小学、中学的情况,家乡的情况。(1000字左右) 我于1965年出生于湖北省丹江口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60 届华中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生,因为建设丹江大坝,被分到水利工地的工大教书,文革后期工大被撤消便改作物资调配工作。母亲师专毕业,直到退休都是小学教师。由于两人的家庭出身不好,(我父亲曾考上大学被取消资格,)解放后家境相当困难,所以他们才去读无需交费还有补助的师范。也因为这些原因,我父母在性格上都比较拘谨,做事徇规蹈矩,生活很节简,除开个别亲戚间的来往,没有什么朋友 。 我本人的性格与他们有很大区别。由于是在水利工地长大,班上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文化大革命或农庭出身对我个人没有多大影响。那时盛行读书无用,我清楚记得父母亲曾商量是否让我学一门学艺,比如木匠,后来送我学了两天二胡,最后认定身体最重要,就从小学二年级把我送进学校文体班打排球。前后还参加过好几届校际比赛。 在周围的人眼里,我是个充满好奇心、爱看书的孩子,上小学之前已经认得不少字。那时父亲给我买的书有两大抽屉,让我至今很感谢。学校院子的人都看到,我八九岁搬个凳子在院里看书,抱着《水浒》、《西游记》或《红楼梦》,一坐大半天。那会儿新华书店兴租书业务,不论厚薄,一本一天一分。虽然没有好书,我到是天天一本看过不少。 77年我进了当地浇筑中学,这会儿才突然注意到成绩好过身边同学一大截。记得我难以忍受课堂进度,不听课捣乱,老师不是批评而是做工作要我体谅同学基础差,要我担任年级干部,还被劝加入最后一届红卫兵,我还记得在大会上代表初一年级向“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表决心。 在丹江大坝完工后,我父亲先被调去参加黄龙滩水电站的建设,直到四五年以后我家小妹诞生(我下面有三个弟妹),才被照顾回丹江,不久被调到宜昌参加葛洲坝工程。78 年上半年我母亲办妥调动手续带着一家人与父亲团聚。我自此转到工地上的重点中学葛洲坝一中,初中和高中都在重点一班。我们这帮老同学每年春节都有聚会,常有同学回忆也没见我买课外辅导书,也不做多少练习,轻松地跻身班上第一、二名,而且每学期下来书还是半新的。再一个本事,便是一出考场,就能估计得多少分,大概会是班上第几名。尤其是高中阶段的物理成绩,我经常高出第二名二、三十分 。 2、你就读的是哪所大学什么专业,主要修过哪些课程,最喜欢什么学科?大学时有没有想过将来做什么?(300字) 我参加高考是在82年,虽然没发挥好,仍是葛洲坝考生的第二名。由于我父亲的身体状况,他在80 年底被发现患癌症,当时正是术后的化疗阶段,全家笼罩在阴影之中,在填报志愿时我第一志愿选择了本省华中工学院的激光专业,第二志愿是该校计算机专业,其余全是空白 。 华工的学习氛围不错,记得当年共学了三十五六门课,除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数理工程、大学物理等基础课之外,我们主要学过精密机械、光学工程、电子工程、激光物理、激光器件、微机原理、量子物理等课程。为了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一踏进校门便使用英文原版的《高等数学》。学习上我基本上没有偏科,印象之中并未觉得更喜欢哪门课,凡靠死记硬背的课差些,而逻辑体系严密、推理性的课成绩便好些。到大学毕业时,各科成绩 在班上仅次于一位同学,被直接推荐为本校的研究生 。 由于性情温和,性格开朗,学习成绩又不错,我在中学、大学都是比较活跃的学生,担任过宣传委员、体育委员、副班长、团支部书记等职务,另外还在“大三”入了党。在80 年代不是组织过因潘晓而起的“人生意义”讨论和因张华而起的“生命价值”讨论吗?想起来挺幼稚,我当时真很感动,屡屡自我感觉自己变得日益越成熟,其实对于毕业后准备干什么,究竟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没有清晰的想法。我在读研究生的第一学期被选定公派出国有很大偶然性,是国家教委分配给了华工四个出国的名额,指定选派研究生出去,我们系因为有个国家重点激光实验室的缘故,摊到一个名额,系里经比较权衡之后,选中我赴民主德国留学 。 3、请谈一谈到国外读书的经过。修过哪些课程?参加过哪些活动?听说你是留学生中的活跃分子。 在国内读书期间,我还是懵里懵懂、充满幻想、幻想爱情却因无法把握未来而不敢尝试的年轻人。选中出国留学之后,我先在西安外国语学院学了大半年德语,87年9月底与来自各地不同专业的六位青年一起飞往柏林。驻民德使馆教育处的一秘老梁带着几位留学生在机场接我们,半个小时之内我们就换乘火车去大学报到了。事后我们了解到这些公派出国名额源自赵紫阳出访东欧五国,重新恢复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中德间签订的政府间合作协定包括每年互换15名访问学者或留学生,由对方提供奖学金。 我被派赴民德西南城市耶拿的席勒大学物理系。该校正式成立于1557年,席勒是歌德时代的著名剧作家。民德当年共有各类高校20多所,称作大学的仅有五所,席勒大学在物理、医学、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算是民德最好的学府。虽然历史上出过好些名人,因为率先提出导致畸视和屠杀犹太人的“种族优势论”,二战时研发大量战争武器,席勒大学曾被视作“褐色大学”。 从柏林机场接我的是老三届背景的合肥工大老师杨继平,他原本是访问学者,出来后在德国朋友的帮助下转成博士生。这样我就成了两国断绝关系近三十年,中国对外开放之后,席勒大学招收的第二位中国留学生。直到1991年我离开耶拿,到那时留学的中国人前后一共只有四人,每年在民德的中国留学人员总数不过五六十人。由于人少,中国学人之间挺亲热,与使馆的联系也较多,逢年过节便一起去使馆碰个头,报告一下自己的学习及民德的情况。我们甚至还有党组织生活会,我担任过西区留学生支部的书记,并负责从各人奖学金中按比例收取党费交到大使馆。 在分隔好几十年之后,我们国内基本不了解民德情况,在大学里选什么专业、谁是导师,都是碰运气。作为前社会主义阵营中生活水平最高、文化教育条件最好的国家,民德到是一直有不少邻邦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当时民德还没有出现统一后的排外思潮,因为毕竟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人口众多的一个大国吧,当地人对于中国人相当热情和友好。另一方面,我国试行改革开放十多年了,而民德的观念还特别传统和保守,他们认为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而中国正在朝这个危险的方面发展,所以对我们的言行也很警惕。 民德方面根据我们的专业将我们分到各个高校,我因为是激光专业被安排到席勒大学物理系。最初的三四个月,语言还存在障碍,研究也没有找到合适切入点,大学校长、著名的非线性光学专家威廉米教授这时主动把我要过去,提议我用系里高功率固体激光器做些摸索性的研究,后来确定为用激光在真空室里打靶产生等离子体和X射线。但我一直认为这个选题太过狭窄,甚至后来转到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我仍认为原本应该留在热门领域。 威廉米教授在物理界很有声望,是一位著名的非线性光学专家,他的实验室曾创下欧洲最短激光脉冲的记录。就任校长时,他刚满50岁,未及一年又提拨为科学院副院长,负责民德的物理、化学等领域,办公地点也挪到首都柏林。他是我遇着的第一位大科学家,头脑清晰,精力旺盛,热爱事业。我的研究他只是间或听听汇报,由福格勒博士负责一般性日常指导。威廉米的人非常好,也很有权威,我曾发牢骚抱怨课题不好,应该换换,身边同事惊谔地说威廉米定的事,谁敢变?他也真负责任,在上下班途上,他坐在小车为我修改博士论文,为着论文中的某些问题我还被邀请到他家两次。90年11月两德联合之后,他被视为共产党的骨干受到牵连,但他把好多手下推荐到美国去做副教授、助教授,包括我和老杨后来找工作,他也亲自写推荐信。 在耶拿还有一位中国人的朋友,他是担任过民德科学院化学生理研究所所长的伯格教授,此人在电泳分析方面有世界级发现。连不少西德物理学教授也知道他。伯格家收藏有好多东方的东西,他甚至用外汇订阅日本杂志。他对中国的印象很好,认为中国的发展要比印度好得多,一有空他就把我们几个中国人请到家里吃饭和散步。他的人品、性格和包容一切的气度,都给我们实实在在的薰陶,我至今怀念这位可敬的老人。 我87年抵达民德,90年12月完成博士答辨。之后获得了两个博士后机会,一个是埃森大学,一个是英国的牛津大学。我自然是选择了牛津大学啊。由于办理签证的手续,我于91年4月离开德国。三年半时间回想起来真是弹指一瞬间,但这也是极特殊的一段时间,我亲眼看到一个国家被另一个国家所完全呑噬。说起这个变化,戈尔巴乔夫负有很大责任,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当时正是他,为了倡导所谓“公开化”政策,屡屡向民德领导人施压,促其改革;89年7、8月份,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民德发生了社会大动荡,先是民众到匈牙利、波兰等国寻求政治避难,要求被递送到西德,接着是社会各阶层的大游行。社会秩序完全失控,政坛更迭,到89年年底不得不进行全民公决。结果是什么?知识分子中的50%和工人中的90%投票赞称两德合并。两德成立统一的议会是90年的11月,但统一货币是90年七月第一周,西德把东德买了下来。尽管东德人后来有很大的失落,但东马克兑换西马克曾带给我们、他们一样的喜悦。 在德国的这段经历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超过了牛津大学的影响。我21岁大学毕业,22岁出国,人格、世界观都还没有定型。我看到一个很正统、很保守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全民教育、全民医疗、全民就业,说起来生活水平不差,但由于僵化的计划经济,商品价格严重扭曲,民众情绪压抑,缺少积极主动性。不管我们找多少客观理由,只要比较一下同一起点的东西两个国家,在消费品质量、生活水平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在我们这些旁观者眼中看到是危机的社会和沉默的民众,人的苦闷压抑、言不由衷、无可奈何、或者随波逐流或者挣扎反抗都留给人极深印象。我自己性格的好些方面是在德国磨砺出来的,我怀疑很多东西,怀疑空洞的口号,也怀疑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牛津大学非常有名,虽不及剑桥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可前后40多位英国首相之中竟有一半是牛津大学毕业生。据说师生之中有不少贵族,但都不显山不显水。我听过不少场科学大师的讲座,但是与牛津的政治、学术精英没有什么交道。我是直接受聘于物理系CLARENDON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是利用卢瑟福国家实验室的强激光器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研究精细X光光谱而分析激光吸收、等离子体澎涨等动态过程。作为基础研究这项工作的潜在价值主要是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以及X光光刻和X光波段激光。我所承担的是一个涉及英国、德国和捷克等多国合作项目。 牛津大学一地的中国人就比全民德多几倍,留学生与家属加起来接近400人,各种身份人的都有,有访问学者和博士生,也有博士后,还有人已经是TUTOR或RESEARCH FELLOW。由于自己年轻、未婚、既拿薪水,又有助人的热情,所以经常参加学生活动,还被朋友拉进牛津中国学者学生协会担任两届“外联部长”,主要就是迎新送旧,参与组织一些活动。在第三年还被邀请做过一届“牛津华人辩论协会”会长。那会儿我因为年轻、热情而在同学之中很有人缘。 4、你何时从英国回来?有哪些力量促使你回国?怎么又会研究气功与特异功能呢?放弃国外生活,放弃传统学术领域,跳到很受争议的领域做研究,这需要勇气和毅力。 我从91年4月抵达牛津大学,94年4月离开,前后两个科研工作合同,整整三年的博士后。我的老板加士汀沃克教授当时刚30岁出头,是拿到英国皇家学会的特别资助而从美国回去的,我是他的第一个博士后。他因为年轻,也很有压力,但对我的项目和研究还满意,说起来也有几篇文章发表在PHYSICS REVIEW LETTER和PHYSICS REVIEW上面。虽然老板许诺至少再续两年合同,但我感到了焦灼,无法再满足给人打工的研究,离开的想法渐渐强烈。但是改做什么,的确一度十分彷徨。其间上海精密光学机械研究所的徐至展院士曾帮助我申请到王宽诚奖学金,可以持外汇收入回国工作一段时间,但我最后舍弃没去。 谈起为什么决定放下一切突然回国,我想大概有一百条理由。比较重要的几点包括:一,我一直觉得作为公派出国人员应当回国服务,由于自己出生的年代,我受正统思想教育影响较大,走在田野里或街道上,我有时竟不由自主地因普通人的劳作而被感动,我感激自己生命中所获得的关爱。其次,我对工业化的前景并不乐观,觉得中国虽说不得不朝这个方向发展,却无法承受能量消耗和环境的污染。我对自己的研究前景也不太看好,不管是为发展核武器而模拟核爆或者为惯性约束热核聚变的激光点火,我或者不愿接受或者觉得不太现实。再还有文化上的失落感,我22岁远离故国,虽然能说流利的德语、英语,却因为乡土之情而感到精神上的寂寞和情绪上的抑郁。哪怕组织和参加好些公益活动,热闹之后反而更觉空虚和生命的苍白:世上几十亿人,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我悲观地怀疑过生命的意义。 此外在我们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电机系的系主任,台湾的老留学生,殷切地劝我们回国,他说自己在华人中间也算很成功了,但相比没有出国和出国后重回台湾的同龄人,自己比不上他们幸福也没有他们的成就感。他说中国类似于经济腾飞前的台湾,国家需要我们,而我们也需要抓住机会。 当然,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在牛津的后一段时期频频出现一些神秘体验,使我对宗教和玄学发生了极大的兴趣。我隐隐觉得在意识和物质之间存在着某些神秘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可以沟通物理学与心理学、科学与宗教,能够对社会人生带来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值得以生命为代价予以探索。我的兴趣全部都吸引到这方面来了,并为自己可能做出一些发现而激动不巳。说来一般人不信,我那一会儿怀着莫名的激动对周围的朋友说,我“顿悟”了,我“开大悟”了,听者十分惊愕,都以为我是练气功“走火入魔”了。由于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原本对金钱、名利也不是太热衷,于是决定投身于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毅然放下一切回国了。 回国之后,我对其他的事情都提不起太大兴趣,于是四处寻找研究气功与“特异功能”的专门机构,最后穿上军装进了一家研究所,直到去年转业到地方,我在该部门前后主持了五年多的“人体科学”研究。 5、听说你很早就练气功,不知道起因是什么?你练过哪些功法?在长期习练气功而后专门研究气功多年之后,你能否谈谈自己对气功一些独到认识? 这里有个机缘,我父亲被发现癌症后,又是手术,又是化疗,全家不安宁,我也开始留意书刊杂志上有关保健、养生等内容。那时,我在放学后爱在路边的报栏看报,《工人日报》当时隔三差五地刊登一些健身功法。我很好奇,照着一练,也是缘分,身体真有感觉。于是每期必读,边读边体会,未出一星期就出现明显的气感。 练气功,最重要的就是身体骨骼放松,通过细、匀、长的呼吸进入一种舒适的、特别的生理状态。最初的练功感受通常包括唾液增多,手心、脚心发热,皮肤发紧发麻,肌肉出现不自主的抽动,身体局部有气脉流动的感觉,甚至觉得皮肤下面出现气丘。我不认为这全是幻觉,而多是真实的心身反应。在《三思评论》第一期的“五人访谈录”之中我曾提到一次特别的体验,当时极其真切地感受到好象喉头聚起了露水,垂直滴下,击打到会阴部位,产生涟漪和肌肉抽动,伴有强烈的快感。这种体验增强了我的好奇心和练功兴趣,直到前两年我一直坚持练功,短则5分钟10分钟,长则半小时45分钟。神奇的感受虽不常有,但一般都能感到轻松、愉快。 我前后练过松静功、内养功、郭林气功、马礼堂的六字诀等功法,但没有拜过哪怕一个指导老师,象“中功”、“严新气功”、“香功”也没学过,大概这些都是靠收钱办班兴旺起来的,而我除了买些气功杂志从来没有在这上面掏过钱。就象不喜欢辅导书一样,在有了体验之后我不信气功师还能教什么。我记得报纸曾登过武术大师万籁声的一句话,叫“真经一张纸,假经万卷书”,很令我神往。我后来对禅宗很感兴趣,认为若是“悟到”,就连一句话也是多余,所谓“一切有相皆是虚枉”。 我对气功的看法与绝大多数人不同。我觉得在气功时麾的时候,有许多人起哄瞎说;时过境迁气功落入低潮以后,又有人争相恐后予以唾弃。两个极端都缺乏理性。什么是“气”、什么是“气感”、什么是“气功”,对没有身体力行亲身感受过的人而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往往穿凿附会。一些所谓专家说这“气”指呼吸之气,“气感”是暗示的效果,都是似是而非。有句古话叫作“如牛饮水,冷暖自知”,对没有尝过糖的滋味的人描述什么是甜,该怎么说,又怎么让人明白呢。气感是一种很独特的主观感受,你真能觉得有气态物质在体内或体表涌动。气功可以促进脑啡呔的分泌,可以带给人快感、崇高感,以致使人上瘾。没练气功的人怎么知道气功对练功者的魅力,如何相信它可以使某些患身心疾病、甚至器质性疾病的病人获得部分甚至全部康复的效果。当然,其他形式的锻炼或者食疗、音乐疗法也能取得类似效果,但是各门宗教都有静坐、冥想之类共通的仪式,这表明什么?难道里面没有共通的科学道理? 说穿了,气功是抽去宗教内核之后剩下的以修身养性为主旨的静修,它通过呼吸或冥想沟通显意识与潜意识,有时能产生奇特的生理效应。此外,气功可以激发宗教体验,因为它原本就属于一种特殊的宗教仪式,是宗教信仰者试图沟通“神灵”或“梵我”的一种技术。 依我看根本不存在哪家功法,说到底只是入门方法略有不同,但都是进入显意识受抑制的非常的心理与生理状态,从而发挥自我身心调理的机制。由于身体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人练功效果很不一样,结果可能好,也可能坏。好的一面是身心得到放松和休整,出现心旷神怡的感受;坏的一面是出现可怕的幻觉并导致恐怖、惊慌,陷于心理障碍不能自拔。无论气功或宗教都可能发生这两种结果,不过宗教往往通过伦理和道德说教,通过对形而上的“神”的皈依而减轻其负作用;而缺少文化依托的气功往往产生幻象,并引发巫术和鬼神的信仰,容易导致竭斯底里和走火入魔。所以,气功若不能及时科学化,就必定会逐步巫术化。这正是为什么二十年来,朴素的气功一步一步从一般性的健身功法发展到张香玉和严新的巫术功法、再到“宗师”张宏堡的帮会功法,然后是“邪教”李洪志的法轮功。由于视授功者为“大师”,为“鬼神”的代言人,甚至或“仙”或“佛”,产生人身依赖,气功的危害也就变得越来越大。 6、你从什么时候关注“人体特异现象”?前面你也谈到自己有过一些神秘体验,能否举几个例子描述一番?(2000-3000字) 自1979年起,国内开始有报道称儿童中发现了“耳朵认字”现象,随即有人在报上批判这是骗局,这些事我知道但没有多少印象。我对“人体特异现象”发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心灵感受和体验。就这方面,我曾在2000年9-11月《大众科技报》连载的《神秘体验四人谈》之中描述过几个事例。 我最早的体验是“似曾相识”。比如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会突然觉得整个场面似曾经历过,其实却绝不可能有此经历。我后来从事研究的时候才了解到这种体验许多人都有,虽然有人将此解释成“心灵感应”,心理学的常规解释是知觉错误,即把现在的景象混淆在过去的记忆之中。比如我有过“身临其境”的梦。最早是在德国,我曾在半睡半醒之间见过奇异的光团,后来知道这是宗教型的幻象(我家里人都没有宗教信仰)。后来在英国时,也是自己清醒地躺在床上,而房间里出现了“精灵”的形象。对这些现象当然可以做各种正常解释,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具有震憾力的 练气功时,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的某个部分,并对体外信号做到“熟视无睹”和“充耳不闻”。每当此时,头脑中会“沁”出一种声音。后来有人对我说,这是“天籁之声”,是“观音菩萨”修道入静的“海潮音”。我能听见,这就是“佛缘”,是“福报”。 为这种说法,为了亲身体验能修到什么程度,我实实在在地吃了八个月素,戒了八个月酒,练了一年的打坐。这中间曾经有一连串的体验,包括见神见鬼,预兆式的梦,身不由己的意外等等。有人说这全是幻觉或牵强的附会,但我也是学科学的,至少我当时不觉得这些事件能用巧合或概率解释得通。这些现象使我隐隐觉得似乎有一个“神灵的世界”。请别误会,我不是说有某种外在的超然存在,而是指人类或生命的集体无意识可以影响到群体的思想并形成客观效应,有人习惯用“群体暗示”来解释,但我觉得不充分。 再比如好多位宗教信仰者告诉我,当他们祈祷时,能真切地感受到“神”的眷爱。我觉得这其实与气感一样,是同一个机制。但我觉得在幻觉的解释之外,还有一种可能性,即宗教者的虔诚以及虔诚带来的心灵感受是互动的。信仰者体验到的即未必是真的,也未必是假的,信仰者的群体无意识可能构建了一个可以为该群体所共同体验的奇异的精神世界。 这样说是不是很玄?因为它承认在怀疑者面前,这个奇异世界相对说来是不可被验证的(这一点并不绝对,受环境和时间的影响)。当然作为受过科学训练的人,我知道不能停留在臆想上,我一直希望通过严格的实验,通过发现可靠的证据,证实或证伪我的想法。 7、您刚刚谈的这一段,很有意思,但又不太明白。科学与宗教的分野就在于一个能够被证伪,而另一个是不能接受检验的信仰体系。这是很不同的。而你似乎企图调和二者之间的矛盾。能不能把你的观点表述得更清楚一点? 你说的对,我的确是想找出办法可以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揉在一起。一方面,我不怀疑建立在数学与物理学基础之上的科学体系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但另一方面,练功者的、宗教者的主诉,又让我迷惑,觉得未必空穴来风。表面上,两者一个是唯物的,另一个是唯心的,互相非常抵触,而我的“直觉”认定这或许是同事情的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在更高的层面上可能调和在一起。 我至今并不觉得这种想法属于不可思议,其实只要持平常心、平等心就必须会有这样的感悟。按照哥德尔不完备定律,任何貌视严密的体系或系统,包括我们每天使用的逻辑体系和语言系统,究其根本其实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的局限性,所谓“天生的不完备性”。这极符合阴阳对立的辩证哲学。打个比方说,在人类的认知领域也没有绝对的、纯粹的、自持的存在。认识的发生总需要认知主体和认知对象,即对立的主体与客体。假如某个宇宙存在根本不与认知主体发生作用,就不能上升到意识,就压根不能谈及它。我们却把统一的认知分为“客观”与“主观”两部分,我怀疑在边缘问题上唯物主义者是否也是经常把不确定物说得言之凿凿。 所以我在特异功能真实性检验问题上持一种非常独特的态度。我与那些轻易接受特异现象为真的人不一样,我同意一般性的体验不能作为证据,因为从心理学上讲,人是有倾向性的,人是容易被欺骗,也容易自欺的。但我与那些从唯物主义出发,或依据现有科学理论率然否定现象可能性的人也不一样,我认为科学崇尚实践,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如果现象是真实的,不是假象或骗局,就应该引起充分的重视,毕竟科学的每次进步都是确认新现象之后带来的。我的特别之处在于,我不认为相信者可能成功地发现一位“超人”,他能非常漂亮地完成严格规范的科学实验;但我同时也不认为发现对象做假,在正式的关键性场合做不成严格实验便能断言现象必定都是虚假。我的观点属于玄学一类,但只要承认例外,接受在特殊条件下意识可能与物质直接作用,可能偶尔出现特异功能,那就必然导致玄学。因为一旦承认“客观”与“主观”没有截然分别,可以互相作用,请问如何拿出符合现有科学标准的更客观的实验证据呢? 8、你说的很有意思。但既然连你自己都认为提供不了更科学的客观的实验证据,那这种研究还有什么价值呢? 这种研究对于我本人,或者象我这样执着的研究者还是很有价值的嘛!它使我们体验到了一个与别人感受到的根本不同的世界!半开玩笑的话。 科学的使命就是追求真理,至于说真理有什么用,这并不是我最关心的问题。 我曾在另一个地方提到,科学二字有不同的涵义。一种认为它代表着客观世界里的客观事实,能被所有的人观察和重复。特异功能绝对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根本不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但另一方面,是否有可能在某段时间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特异功能”的确是真实的呢?(当然仍必须有一定的可重复、可检验性才能证实其是真实的科学现象,纯粹假就毫无意思了。)在特异现象问题上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凡是有怀疑者的时候,越是在控制条件严格的场合下,神奇现象就越是难于出现,或被发现做假。但对于这同一个现象,批判者说,因为经不起严格的科学的检验,所谓的这些现象根本只是假的;相信者却说,是这些怀疑者的存在或者方案设计无形中影响了现象的出现。站在各自立场,我觉得双方都有一定道理,但我并不先入为主地接受那一方的观点,因为双方都有可能试图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但是却偏离了事实真相。 9、那么在搞了好几年的专门研究之后,你现在如何看待气功外气和特异功能呢?你认为这些现象可能存在吗,能举几个例子吗? 气功“外气”与特异功能倒底是否存在,不是某个人说“有”或“没有”能解决问题的。在持支持与反对观点的双方阵营中里都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可无论什么人若是离开具体事例说“有”或“没有”,肯定无以服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大科学家也会犯错误,甚至是荒谬的错误,不必拉虎皮当大旗,不要在科学界搞“两个凡是”。 我国的“人体特异现象”研究实在非常初级,相信者与批判者都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以各自的逻辑做判断,很少人能把它看作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客观研究,也很少人把它看成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进行心平气和的讨论。二十多年来,相信者与批判者双方在特异功能问题上发生过许多次的争辩,但都是各说各话的信仰之争,总是情绪盖过了理智。双方喜欢站在哲学高度、理论高度论证对手的荒谬,却少有讨论实验细节,讨论实验中的疑点,大家都只渲染有利于本方观点的证据,却不谈于己不利的任何事实。这都不是科学态度。 在仔细地研究了各项可以搜集到实验报告之后,在仔细地亲自进行了多项实验之后,我个人的结论是:绝大多数的所谓“特异功能人”都被细心人发现过作假,绝大多数的自称获得“证实”的报告都存在明显的实验漏洞及疑点,许多研究者在研究方法上和学风上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但是另一方面,我也不同意全面否定,我的确发现有个别现象确属异常,难以在现有科学框架内得到解释。我持一种不要把孩子与脏水一同倒掉的谨慎态度。 在气功外气问题上,我否定了早期的顾涵森外气实验,也否定后期的严新与清华大学一些人合作的实验,我知道某些实验室的实验也存在严重问题,我自己在检验气功师时,基本上没有见过任何异常。但是有一次,我与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合作者在检验一位妇女的时候,竟然出现过在测试时出现信号突然出现负脉冲,并远远低于噪声阈值的现象,而且这种效果还重复了一次。 对特异功能,我发现绝大多数的“耳朵认字”、“意念移物”、“穿壁现象”都是弄虚作假的卑劣骗局,但是有那么两个实验报告_一个是北京大学的陈守良等人发现个别小孩可以从火柴盒中看出原先曾放在其内的卡片上的图文,另一个是赵莹姐弟接受的隔墙透视_我的确挑不出什么毛病,我差不多相信大概观察到了“特异功能”。在我自己参与的测试中也发现过两次说不太清楚的结果。所以,我个人现在虽然不再继续这方面的研究,至少不会再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从个人的体验和实验出发,我以为不能完全排除特异功能存在的可能性。 10、据说您与国外同行有很多学术交往,能否谈谈国外在这个领域的情况? 我是回国以后在研究中逐步认识了解国外情况的。国外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开始研究这类现象,最初的解释是存在一个可以独立于肉体“心灵”,故称为“心灵研究”;随后大多数研究者都不再接受“灵魂”一说,研究方法上也从现象的观察过渡到实验室的统计学实验,再加上主体研究者多是心理学家,这个研究领域便被逐步改称作“超心理学”。介绍这方面的英文书挺多的。 我本人于97年参加了美国的莱因研究所的超心理学暑期研修班,接着在英国参加了国际超心理学联合会的第40届年会,98年8月又赴日本参加过一个学术会议,这么一来我与世界上主要国家的著名研究者保持着书信联系,是学术组织国际超心理学联合会的唯一一位国内会员。 特异功能研究在国外同样是受争论的,特异功能研究从没有得到科学界主流的认可,最多只是被宽容。这个领域的研究者的人数有限,缺乏研究经费,一百多年来未有实质性的进展。研究者仍以高涨的热情认为自己是在追寻真理,认为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最终解开意识之谜。在有些国外研究者中也存在着跳跃性的思维,从不可靠的现象上升到惊人的结论,结果也是被人批判为“伪科学”。但总体看来,国外的学术空气远比我们要浓厚,研究历史比我们长,直接参预实验研究的高水平人物也多一些,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争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较为充分的曝露,并因此而改进。相比之下,国内严重缺乏相关研究信息,缺少学术权威和学术标准,基本上停留在主观体验层次上,而且学术之外的干扰太多,很难做下去,更谈不上出什么真的成果。
个人分类: 特异功能与气功研究|6277 次阅读|60 个评论
[转载]《活着,并且不撒谎》中英双语版(索尔仁尼琴著,阮一峰译)
FrankZhao 2011-8-21 20:17
[转载]《活着,并且不撒谎》中英双语版(索尔仁尼琴著,阮一峰译)
《活着,并且不撒谎》(Live Not By Lies)是索尔仁尼琴的著名文章,“该文写于1974年2月12日。写完后的当天,秘密警察就闯进他的公寓,将他逮捕,然后驱逐出境。这是他在苏联境内写下的最后文字。等到20多年后,他再回来的时候,苏联已经变成了俄罗斯。” 本文源自于译者阮一峰的博客,源地址为: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9/07/live_not_by_lies.html Live Not By Lies 活着,并且不撒谎 作者: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Alexander Solzhenitsyn (December 11, 1918 – August 3, 2008) 译者:阮一峰 原载1974年2月18日《华盛顿邮报》,A26版 At one time we dared not even to whisper. Now we write and read samizdat, and sometimes when we gather in the smoking room at the Science Institute we complain frankly to one another: What kind of tricks are they playing on us, and where are they dragging us? gratuitous boasting of cosmic achievements while there is poverty and destruction at home. Propping up remote, uncivilized regimes. Fanning up civil war. And we recklessly fostered Mao Tse-tung at our expense-- and it will be we who are sent to war against him, and will have to go. Is there any way out? And they put on trial anybody they want and they put sane people in asylums--always they, and we are powerless. 有一段时间,我们不敢说话,只是偷偷地通过地下出版物交流思想。我们偶尔会聚在科学院的吸烟室,互相抱怨:“政府到底在玩什么把戏?到底想把我们怎样?”周围是铺天盖地的对全宇宙最高成就的吹嘘,而现实中的贫穷和堕落却随处可见。这个政府还扶植那些落后国家的傀儡政府,煽动内战。我们还傻乎乎地出钱,把毛泽东培育起来。最终,还是我们这些人被送上战场,去与他作战,他们逼着你去。我们有出路吗?他们想审判谁,就审判谁。他们把正常人关进疯人院。他们掌握一切,我们无能为力。 Things have almost reached rock bottom. A universal spiritual death has already touched us all, and physical death will soon flare up and consume us both and our children--but as before we still smile in a cowardly way and mumble without tounges tied. But what can we do to stop it? We haven't the strength? 情况已经糟到不能再糟了。一场全面性的精神死亡,正降临到我们所有人头上。肉体的死亡很快也会来临,我们和我们的子孙都无路可逃。但是我们一如既往,还在怯弱地装出笑容,毫不费力地表示顺从。我们能够阻止这一切吗?我们真的没有力量吗? We have been so hopelessly dehumanized that for today's modest ration of food we are willing to abandon all our principles, our souls, and all the efforts of our predecessors and all opportunities for our descendants--but just don't disturb our fragile existence. We lack staunchness, pride and enthusiasm. We don't even fear universal nuclear death, and we don't fear a third world war. We have already taken refuge in the crevices. We just fear acts of civil courage. 为了得到自己那份吃不饱的口粮,我们无可救药地就把人性抛弃了,把我们所有的原则、我们的灵魂、前人的所有抗争、后人的所有机会都抛弃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可怜地生存下去。我们缺乏忠诚、自豪感和热忱。我们不害怕核武器,也不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是废墟中的难民了。我们只害怕作为一个公民,做出有勇气的行为。 We fear only to lag behind the herd and to take a step alone-and suddenly find ourselves without white bread, without heating gas and without a Moscow registration. 我们害怕落在人群的后面,走出自己独立的一步。我们害怕一夜之间就失去了面包、失去了暖气、失去了莫斯科的户口。 We have been indoctrinated in political courses, and in just the same way was fostered the idea to live comfortably, and all will be well for the rest of our lives. You can't escape your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onditions. Everyday life defines consciousness. What does it have to do with us? We can't do anything about it? 我们一直在各种政治学习中被洗脑,一直被教导要活得顺从,你想要好好活着就要听话。个人无法逃脱他的时代和社会。每天的生活都在考验一个人的良知。他们想把我们怎么样?我们真的无能无力吗? But we can--everything. But we lie to ourselves for assurance. And it is not they who are to blame for everything-we ourselves, only we. One can object: But actually toy can think anything you like. Gags have been stuffed into our mouths. Nobody wants to listen to us and nobody asks us. How can we force them to listen? It is impossible to change their minds. 不,我们可以的,可以做到每件事。但是为了不自找麻烦,我们宁愿对自己撒谎。该被谴责的人,不是他们,而是我们自己。但是,你能够做到反对,即使一个傀儡也能自由思想。我们的嘴被封住了,没人想听我们的意见,也没人来问我们。我们怎样才能强迫他们倾听我们的声音?改变他们的心意是不可能的。 It would be natural to vote them out of office-but there are not elections in our country. In the West people know about strikes and protest demonstrations-but we are too oppressed, and it is a horrible prospect for us: How can one suddenly renounce a job and take to the streets? Yet the other fatal paths probed during the past century by our bitter Russian history are, nevertheless, not for us, and truly we don't need them. 在选举中,不把票投给他们是很自然的想法。但是我们的国家没有选举。在西方,人们可以罢工和上街抗议,但是在我们这里,这些是被镇压的。对我们来说,有些事情哪怕只是想一想,都很恐怖,要是一个人突然辞去工作,走上街头,会怎样?上个世纪,在俄罗斯苦难的历史中,人们尝试过其他更激进的道路,但是这些道路对我们不合适,我们真的不需要这些方法。 Now that the axes have done their work, when everything which was sown has sprouted anew, we can see that the young and presumptuous people who thought they would make out country just and happy through terror, bloody rebellion and civil war were themselves misled. No thanks, fathers of education! Now we know that infamous methods breed infamous results. Let our hands be clean! 靠斧头办事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一切与以前完全不同了,只有那些少不更事和自以为是的人,才会以为通过恐怖主义可以达到目的。流血的暴动和内战都已经行不通了。如果有人还要教导我们这样做,我们只能说谢谢。现在我们知道,坏的方法只会导致坏的结果。请让我们保持清白! The circle--is it closed? And is there really no way out? And is there only one thing left for us to do, to wait without taking action? Maybe something will happen by itself? It will never happen as long as we daily acknowledge, extol, and strengthen--and do not sever ourselves from--the most perceptible of its aspects: Lies. 出口是不是已经关上了?真的没有其他路出去吗?我们是不是只能眼睁睁地坐着不动?幻想美好的结果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只要我们日复一日地选择接受谎言、赞美谎言、加强谎言(而不是与它决裂),那么就不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任何不同。 When violence intrudes into peaceful life, its face glows with self-confidence, as if it were carrying a banner and shouting: ``I am violence. Run away, make way for me--I will crush you.'' But violence quickly grows old. And it has lost confidence in itself, and in order to maintain a respectable face it summons falsehood as its ally--since violence lays its ponderous paw not every day and not on every shoulder. It demands from us only obedience to lies and daily participation in lies--all loyalty lies in that. 起初,暴政刚刚出现的时候,它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好像挥舞着旗帜,高喊:“我是暴政。滚开,为我让路。我将捏死你们。”但是,暴政很快就会衰老,对自己失去自信,为了维持脸面,它只好找到谎言作为同盟,因为它无力将可怕的爪牙每时每刻放在每个人的肩头。它要求我们服从谎言,要求我们永久性成为谎言的一份子。这就是它所要求的全部忠诚。 And the simplest and most accessible key to our self-neglected liberation lies right here: Personal non-participation in lies. Though lies conceal everything, though lies embrace everything, but not with any help from me. 要想找回我们自暴自弃的自由,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你作为个人绝不参与谎言。虽然谎言遮天蔽日,无处不在,但是休想从我这里得到支持。 This opens a breach in the imaginary encirclement caused by our inaction. It is the easiest thing to do for us, but the most devastating for the lies. Because when people renounce lies it simply cuts short their existence. Like an infection, they can exist only in a living organism. 只要我们不合作,铁筒一般的包围圈就有一个缺口。这是我们能做到的最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谎言,却是最具有毁灭性。因为只要人们不说谎,谎言就无法存在。它就像一种传染病,只活在那些愿意说谎的人身上。 We do not exhort ourselves. We have not sufficiently matured to march into the squares and shout the truth our loud or to express aloud what we think. It's not necessary. 我们并不做出激烈的举动。情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允许我们走上广场,大声喊出真相,或者大声表达我们的心声的地步。这样做是不必要的。 It's dangerous. But let us refuse to say that which we do not think. 虽然有危险,但是让我们拒绝说出我们不认同的话。 This is our path, the easiest and most accessible one,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out inherent cowardice, already well rooted. And it is much easier--it's dangerous even to say this--than the sort of civil disobedience which Gandhi advocated. 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最为简单易行,只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内在的、已经植根于我们天性之中的怯弱就行了。它比甘地提倡的不合作主义,还要容易做到得多,虽然这样说并不可取。 Our path is to talk away from the gangrenous boundary. If we did not paste together the dead bones and scales of ideology, if we did not sew together the rotting rags, we would be astonished how quickly the lies would be rendered helpless and subside. 我们的道路,就是不说那些已经烂掉的东西。只要我们不把已经死亡的意识形态的骨骸重新拼起来,只要我们不把烂麻袋重新缝起来,我们就会看到,谎言枯萎和崩溃的速度是多么惊人。 That which should be naked would then really appear naked before the whole world. 让那些原来就该暴露的东西,赤裸裸地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So in our timidity, let each of us make a choice: Whether consciously, to remain a servant of falsehood--of course, it is not out of inclination, but to feed one's family, that one raises his children in the spirit of lies--or to shrug off the lies and become an honest man worthy of respect both by one's children and contemporaries.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是胆怯的,但是让我们做出一个选择。要么你自觉地作为一个谎言的仆人(当然,这并非由于你赞成谎言,而是由于你要养家,你不得不在谎言之中把孩子们养大),要么你就脱掉谎言的外套,变成一个忠实于自己的人,得到你的孩子和同时代人的尊重。 And from that day onward he: 从今以后,你 * Will not henceforth write, sign, or print in any way a single phrase which in his opinion distorts the truth. * 不以任何方式书写、签署、发表任何一句在你看来不是真话的句子。 * Will utter such a phrase neither in private conversation not in the presence of many people, neither on his own behalf not at the prompting of someone else, either in the role of agitator, teacher, educator, not in a theatrical role. * 不在私下或公开场合,以宣传、指导、教授、文艺演出的形式,自己说出或鼓动他人说出,任何一句在你看来不是真话的句子。 * Will not depict, foster or broadcast a single idea which he can only see is false or a distortion of the truth whether it be in painting, sculpture, photography, technical science, or music. * 不描述、培育、传播任何一个你认为是谎言或是歪曲真相的思想,不管它的形式是绘画、雕塑、摄影、科技、或者音乐。 * Will not cite out of context, either orally or written, a single quotation so as to please someone, to feather his own nest, to achieve success in his work, if he does not share completely the idea which is quoted, or if it does not accurately reflect the matter at issue. * 不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不为了个人利益或个人成功,引用任何一句取悦他人的话,除非你完全认同你所要引用的话,或者它确实准确反映了实情。 * Will not allow himself to be compelled to attend demonstrations or meetings if they are contrary to his desire or will, will neither take into hand not raise into the air a poster or slogan which he does not completely accept. * 不参加任何违背你心意的集会或游行,也不举手赞同任何一个你不完全接受标语或口号。 * Will not raise his hand to vote for a proposal with which he does not sincerely sympathize, will vote neither openly nor secretly for a person whom he considers unworthy or of doubtful abilities. * 不举手为任何一个你不真心支持的提议背书,不公开或秘密投票给任何一个你觉得不值得或怀疑其能力的人。 * Will not allow himself to be dragged to a meeting where there can be expected a forced or distorted discussion of a question. * 不同意被拉去参加任何一场可能强奸民意或歪曲事实的讨论会。 * Will immediately talk out of a meeting, session, lecture, performance or film showing if he hears a speaker tell lies, or purvey ideological nonsense or shameless propaganda. * 如果听到任何一个发言者公然说谎,或者传播意识形态垃圾和无耻的洗脑宣传,你应当立即退出该会议、讲座、演出、或者电影放映场合。 * Will not subscribe to or buy a newspaper or magazine in which information is distorted and primary facts are concealed. * 不订阅或购买任何歪曲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报纸或杂志。 Of course we have not listed all of the possible and necessary deviations from falsehood. But a person who purifies himself will easily distinguish other instances with his purified outlook. 当然,我们不可能罗列全所有可能的和现实中的谎言的变种。但是,一个纯洁地活着的人,应该可以很容易的看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No, it will not be the same for everybody at first. Some, at first, will lose their jobs. For young people who want to live with truth, this will, in the beginning, complicate their young lives very much, because the required recitations are stuffed with lies, an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 choice. 如果你这样选择,那么从一开始,你的生活就将发生巨变。对于某些人来说,他们很快就会失去工作。对于那些想寻找真相的年轻人,他们的青春岁月很快就将变得非常坎坷,因为要求背诵的内容中充满了谎言,你不得不做出选择。 But there are no loopholes for anybody who wants to be honest. On any given day any one of us will be confronted with at least one of the above-mentioned choices even in the most secure of the technical sciences. Either truth or falsehood: Toward spiritual independence or toward spiritual servitude. 对于所有那些想要诚实生活的人,是没有第三条路的。任何一天,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面临着至少一种上述选择,即使是在最没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科技领域也是如此。要么选择真相,要么选择谎言,要么选择精神的独立,要么选择精神的奴役。 And he who is not sufficiently courageous even to defend his soul- don't let him be proud of his ``progressive'' views,and don't let him boast that he is an academician or a people's artist, a merited figure, or a general--let him say to himself: I am in the herd, and a coward. It's all the same to me as long as I'm fed and warm. 任何一个胆小到不敢捍卫自己灵魂的人,就不配说自己有“进步的”观点,就不配自称为学者、艺术家、将军、或者其他尊称。他只能对自己说:“我是一个听话的人,我是一个懦夫。只要能够吃饱穿暖,让我说什么做什么都可以。” Even this path, which is the most modest of all paths of resistance, will not be easy for us. But it is much easier than self-immolation or a hunger strike: The flames will not envelope your body, your eyeballs, will not burst from the heat, and brown bread and clean water will always be available to your family. 即使这样一种反抗是所有反抗中最轻微的,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但是,它还是比自我牺牲或者绝食要容易得多,你的身体和你的眼睛不会受到伤害,你家不会被断暖气,也不会被切断面包和清洁的饮用水的供应。 A great people of Europe, the Czhechoslovaks, whom we betrayed and deceived: Haven't they shown us how a vulnerable breast can stand up even against tanks if there is a worthy heart within it? 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是欧洲伟大的人民,我们背叛和欺骗了他们。他们向我们证明了,只要有一颗勇敢的心,即使最柔弱的躯体,也是能够站起来对抗坦克的。(译注:此处指1968年的布拉克之春。) You say it will not be easy? But it will be easiest of all possible resources. It will not be an easy choice for a body, but it is only one for a soul. No, it is not an easy path. But there are already people, even dozens of them, who over the years have maintained all these points and live by the truth. 你说这样做很困难?但它是所有可能的方法中最容易的一种。对于你的肉体,这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但是对于你的灵魂,这是唯一的选择。已经有这样的人,数量甚至已经达到了几十个,他们已经坚持上面的标准许多年,只说真话而活着。 So you will not be the first to take this path, but will join those who have already taken it. This path will be easier and shorter for all of us if we take it by mutual efforts and in close rank. If there are thousands of us, they will not be able to do anything with us. If there are tens of thousands of us, then we would not even recognize our country. 所以,你不是第一个采用这种方法的人,你将成为已经这样做的人们中的一员。如果我们共同努力,密切合作,这条道路将变得更容易和更短一些,对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如果这样的人达到了几千个,他们就对我们无计可施。如果这样的人达到了几万个,那么我们将发现我们的国家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If we are too frightened, then we should stop complaining that someone is suffocating us. We ourselves are doing it. let us then bow down even more, let us wait, and our brothers the biologists will help to bring nearer the day when they are able to read our thoughts are worthless and hopeless. 如果我们被吓破了胆,那么我们就不要再抱怨,别人在压迫我们,是我们自己在这样做。我们只好弯下腰等着,让生物学家把我们的猴子兄弟变得更进化一些,等到那一天,它们可以读懂我们的思想是多么的没有价值和没有希望。 And if we get cold feet, even taking this step, then we are worthless and hopeless, and the scorn of Pushkin should be directed to us: 如果我们临阵退缩,连不参与撒谎都不敢做,那么我们就是没有价值和没有希望的。普希金的讽刺用在我们头上正合适: ``Why should cattle have the gifts of freedom? “为什么要给畜牲自由?” ``Their heritag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s the belled yoke and the lash.'' “它们一代代的命运就是套上枷锁,接受鞭挞。” (完)
个人分类: 政治生活|218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写传记,乐无穷 精选
dongzg101 2011-7-31 19:43
写传记,乐无穷 精选 已有 579 次阅读 2011-7-30 06:43 | 个人分类: 科林散叶 | 系统分类: 人物纪事 写传记,乐无穷 武夷山 ( 发表于《新华书目报 科技新书目》 2011 年 7 月某期 ) Geogrina Ferry 女士是英国著名科学作家,曾撰写发表了两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多罗西 . 霍奇金和马克斯 . 佩鲁茨)的传记。目前,她是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驻馆作家。她的最新著作是 2010 年发表的《看得更远:科学和皇家学会的故事》。在一次接受《自然》杂志记者访谈的过程中,她畅谈了自己传记写作的体会。 她觉得,撰写传记作品有两大魅力,一是书的叙事结构已经放在你的面前,不用多费心思,二是你能够正大光明地窥伺别人的生活,可以阅读传主的私人信件什么的。 传记作品有什么用呢?过去认为,传主往往是一个榜样性人物,供大家学习效仿。而 Ferry 认为,科学传记能够让公众了解,科学家到底是怎么生活的,做科学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才是更重要的。在科学史界,人们曾经长期诟病传记作品,认为传记作品太强调个人了。现在,情况有所变化。如果传记作者做得好,是把传主放在历史情境中来描述的,这样就不存在过度重视个人的问题。 她说,选择霍奇金作为传主,是因为她是获得过诺贝尔科学奖的唯一英国女科学家,可是,多数人甚至听到她的名字都没有反应,令人遗憾。 Ferry 对霍奇金具有特殊的情感, 2010 年,她还创作了一部关于霍奇金的独角戏,以纪念其百年诞辰。霍奇金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其从事科学研究的漫长岁月里,她丈夫基本上不在她身边。 Ferry 很想知道,霍奇金是怎么应付下来的。 Ferry 把书名定为 Dorothy Hodgkin: A Life (中译本名为《生命的线索》,由后来成为中科院院士的杨焕明研究员领衔翻译,中信出版社 2003 年出版),标题中不出现“科学”二字,就是为了使本书看上去像是文学传记,而不是科学传记。把“科学”与一个读者没听说过的人挂在一起,恐怕书就卖不出去了。 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传主,书才好卖呢? Ferry 说,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样名闻遐迩的科学家当然最好,其学术成就大大的。但是只有学术成就还不够,如果一个科学家 60 年如一日过着“家-实验室-家”三点一线的生活,那就不能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传主。 Graham Farmelo 撰写的物理学家狄拉克的传记《最古怪的人》(本文作者曾写过此书的书评)充满魅力,因为狄拉克这个人很怪,而且一生中悲剧连连。 Ferry 说,写传记,不是非得经过传主亲属的批准。可是,她这两本书,若不是传主家属的密切合作,是写不好的。霍奇金的亲属将其所有遗物都保存着,没扔过一样东西。他们允许 Ferry 阅读霍奇金故居里的任何东西,也允许她直接引用霍奇金信件或日记中的话。除了传主亲属所能提供的资源之外,一旦发现其他任何地方有传主的相关材料,她踏破铁鞋也要去看看。 Ferry 感叹说,以后,可能关于传主的很多资料都能在网上找到,但寻寻觅觅的乐趣也会大减。 Ferry 提醒说,现在人们不写信,而用电子邮件交流,那么,科学家最好不要轻易删邮件,否则,五十年、一百年后的读者感兴趣的东西可能就永远丢失了。 写传记是不是赚钱的好营生呢? Ferry 说,如果考虑到投入的巨大时间,则写传记在金钱上是得不偿失的。她写一本传记,要历时四年。出版商可能根据对销售量的预期,给她一笔预付稿酬,如果运气好,预付稿酬较高,也不过一两万英镑。不过,“我心甘情愿”,她说。 参考文献: Nature , 25 Feb. 2010 , 1025 页
1123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摄影师太不容易了
热度 9 baoyongli800 2011-4-26 10:43
做摄影师太不容易了
去年暑假,生科院组织 教师 去五大连池、黑河、俄罗斯、大庆去旅游,除了每个人自带相机,随时拍一些自己喜欢的照片以外,还特意指定 H 老师作为“专业摄影师”,拿着院里特意配备的相机。 这一路走来可忙坏了 H 老师,除了在一些经典景点给大家拍合影照以外,还得在大家公认的好景点处给每个人拍个人秀,拍照时除了先找好位置以外,还得负责 POSE 指点,照完一个必须看一下回放,如果没有美化效果,还得立刻重拍,因为人人都希望通过照片让自己的形象再上一个新台阶,也亏得 H 老师脾气好,换了别人对这些“大美女”们的“难缠”还真是招架不住。 可怜的 H 老师, 这一路除了拍照还是拍照,几乎没好好看过任何一个景点。 最不容易的是在参观“铁人纪念馆”的时候,领导非要在铁人王进喜雕像前拍一个集体合影,因为人数比较多,只能站在铁人面前的台阶上方能分出层次,怎奈台阶离铁人实在太近,而我等渺小的形象实在与铁人的高大形象相去甚远,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照到了铁人的头,就照不到我们的头,如果照到了我们的头就照不到铁人的头,只能将我们的头和铁人的脚放在一个画面里,很多人都认为这 实在不 是 一个切合实际 的想法。 H 老师 毕竟是身经百战的老摄影师,很会审时度势,总是化不可能为可能,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照片上的姿势,总算满足了领导和铁人合影的要求。我赶紧拿相机拍下了这 感人 的瞬间,之所以选这一张,是因为在这张照片里作为个体最标志性特征的“脸”都没有被露出来,这样也就不涉及肖像权的问题了。 做摄影师真是太不容易了,看来照片拍得烂也是一种幸运, 而以我拍照片能将主人公的脸漏掉的水平,绝对会是 最幸运的 那个人 。 不过,看了著名摄影大师李老师的博文:“拍花,不要总盯着花”顿时又得到了些许安慰,从某种角度来说,咱这“拍人,不总盯着人”的做法还是符合技术规范的,哈哈哈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6812 次阅读|24 个评论
[转载]顾明远: 培养大师级人物兴趣、能力、意志是关键
热度 1 freedom110110 2011-3-19 23:03
来源: 新华教育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 专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开启之年,针对教育上人们关注的部分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专程走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倾听这位德高望重教育家的声音。    应关注个性化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全国群众性教育学术团体。学会下设50多个分支机构,涵盖了教育学科的所有分支学科、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教育管理等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今年我们要召开教改实验区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指施,要召开小学校长大会,讨论的主题是“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各分支机构也制定了贯彻落实《纲要》的课题研究和活动。    给不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公平的教育   要做到教育公平,首先要在学校之间发展均衡。这就要改造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入学机会的公平,享有教育资源的公平。至于结果的公平是指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因为每个人的天资不同,因此给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因此公平与差异才是最好的选择。    培养大师级人物兴趣、能力、意志是关键   大师级人物不是培养出来的。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要有各种环境和条件。当然学校也有作用,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综观以往的大师级人物,无不与他对专业的兴趣和他们执着的意志和毅力有关。    好校长需要懂得教育规律   一名好的校长需要懂得教育规律,懂得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并且能组织和团结全校教师为他树立的办学理想而共同努力。校长要走出会议室,走进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   能够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坚持素质教育,能够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学生的潜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有诚信、有责任感的学生就是好学生。不能要求学生面面都优秀,但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与人共处、学会自我发展。    应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热爱教师事业,热爱儿童,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就是教育家。社会和政府要给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条件,鼓励他们在工作创新。社会和家长应该尊师重教,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指责。 !--webbot bot="CommentInterface" siteid="1" sitename="1" nodeid="0" articleid="1" author="0" selector="0" processor="0" source="0" title="0" keyword="0" subscriber="0" nodename="0" pubtime="0" weburl="0" nsname="0" siteweb="http://www.gmw.cn" parentid="0" rootid="0" pname="0" rname="0" nodetype="0" nodeurl="0" szurl="" type="1" insertcode="/script" TAG="" PREVIEW=" " startspan --
1775 次阅读|1 个评论
只是在“混口饭吃”
热度 3 seawan 2011-3-1 00:14
一次和一个朋友通电话,在我对他这个X龟+X长+X导的人物表达了敬佩(真心的)之情后,他竟然说了句让我大跌眼镜的话: “没什么了,混口饭吃啦”。 faint。。。。 这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我一直记着。 现在有些想明白了:也许他不是在谦虚,确实是在“HKFC”。 为什么呢? 有谁在做学问的时候,是没有“功利”二字的?所研究的方向,是自己心仪的“初衷”、自己的爱好? 如果合乎上面两条,我想,就可以说,不是“HKFC”范型。
个人分类: 感悟|2647 次阅读|4 个评论
[转载]2010年度微博人物和十大事件
xupeiyang 2010-12-28 11:10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8日11:08 中国青年报 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报社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张坤(右)为推动进步奖获得者方舟子颁奖。   本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王俊秀)今天,中青在线法治频道联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天涯社区发布了年度微博事件及年度微博人物。方舟子(微博 http://t.sina.com.cn/fangzhouzi )、钟如九(微博 http://t.sina.com.cn/1819775930 )和李承鹏(微博 http://t.sina.com.cn/lichengpeng )分别被授予推动进步奖、维护权益奖和见证社会奖。   2010年国内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中国微博用户的庞大数目及快速增长对中国社会生态产生极大影响。在接二连三的突发和热点事件中,微博客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为此,中国青年报法治社会部联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天涯社区邀请网友对今年的一些微博事件进行回顾总结,梳理出年度十大微博事件,分别是:1.我爸是李刚事件;2.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3.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4.腾讯与360大战事件;5.方舟子遇袭事件;6.唐骏学历门事件;7.周立波与网民对骂事件;8.湖南常德抢尸直播事件;9.三条微博计费3900元惹争议事件;10.微博传金庸去世谣言事件。   通过微博持续打假并因此遭遇报复的方舟子被网友授予推动进步奖,宜黄拆迁直播者钟如九获得维护权益奖,而不惧威胁,坚持爆料足球界黑幕,有足球界良心之称的李承鹏,今天被授予见证社会奖。
个人分类: 名人传记|1754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一位国外学科泰斗级人物
jxzh1973 2010-12-22 15:19
Lyle Albright Professor Emeritu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FRNY 2043A Office albright@purdue.edu (765) 494-4087 Phone (765) 494-0805 FAX Secretary: Karen Heide Process Development including alkylation, pyrolysis, nitrations, and partial hydrogenation of vegetable oils B.S.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43 M.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44 Ph.D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50 Awards and Honors Van Antwerpen Award, AIChE, 2003 Potter Award, 1988 Contributing Editor, Polymer News, 1995-present AIChE: Director 1982-1984, Fellow 1973 Shreve Prize: 1960, 1970, 1988 Who's Who in America, Who's Who in Engineering, Who's Who in American Education, American Men and Women of Science, Who's Who in Atoms, Who's Who in Society Research Stat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