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比较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Encounter Between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a and Quantum Phenomena Guolin Wu
ssglwu 2010-6-10 19:15
本文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5期。 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现象的相遇 吴国林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广东 广州 510640 ) 摘要: 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力学的量子现象属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表现在显现的活动、显现者本身及其演化都属于现象概念。从方法论来看,它们也具有很大的相同性:现象都用可能性概念来描述;对现象的全面理解则从基本上相同的自由变更原理和互补原理来展开。 关键词:现象学;量子现象;可能性;变更;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Encounter Between 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a and Quantum Phenomena Guolin Wu (Research Center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Marxism and Philosoph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Abstract:Phenomenological phenomena and quantum phenomena belonging to different domains have rather similarities that the concept of phenomena include the activities of appearances, entities themselves and their evolutions. Methodologically, phenomenology and quantum mechanics describe phenomena using the similar concepts of possibility and probability, the similar principles of free variety and complementarity. Key Words: Phenomenology; Quantum phenomena; Possibility; Variety; Complementarity 导言 现象学自从一百年前被哲学家胡塞尔创立之后,就不断吸引着哲学家和思想家通过现象学的方法来彻底反思哲学形而上学传统以及重新解蔽这个世界。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在现象学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我国目前有关现象学的研究,总的来说属于基本阶段,翻译和解释有关现象学的经典著作和论文,在此基础上,将现象学与中国古代的某些经典进行比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学术上与世界对话或同步,需要我们用现象学来审视自然科学,真正达到做现象学的阶段。 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本人都关注和研究自然科学,但主要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科学为主,他们把量子力学看作与经典科学没有本质区别的科学,因为在他们看来,量子力学仍然是数学形式体系与实验的结果,没有与经典力学从方法论上区分开。在我个人看来,量子力学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可能是阻止他们真正理解量子力学的重要原因。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如何将现象学与当代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大家都知道,做起来的困难相当大。量子力学自 20世纪初诞生以来,到目前仍然是科学的前沿,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作者希望在此做一个抛砖的工作,用现象学对量子力学展开初步探讨,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先就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力学的量子现象进行初步的比较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涉及到的现象学是广义现象学,包括胡塞尔、海德格尔等学者的现象学,也包括伊德( Don Ihde )所倡导的后现象学。 本文所指的量子现象还是通常意义上的量子现象,即量子物理学共同体所理解的量子现象,就是包括量子现象本身(itself)和经典现象(见后文)。 1 、 现象 概念的词源涵义 首先我们需要对现象概念有一个词源学的考查。 现象是现与象两个字的复合。《汉语大词典(普及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8月)现的相关涵义有:显露,出现;现在,眼前;指正在从事的;现前实有的;当即,临时。《汉语大词典》(普及本)象的相关涵义有:形象,现象;状貌,图象;征兆,迹象;体现,表现;法,执法;效法,仿效;类似,类比;类推,好像;道教指道。《汉语大词典》(普及本)现象的涵义有: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指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在《金山词霸》(2002版)的《高级汉语大词典》中,现象的解释有:phenomenon;事物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式;可观察的事实或事;一项经历或实际存在的事物;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 可见,中文的现象由现与象复合而成,包括一些基本涵义:显露之形状、样子、景象,还包含了不同性质的事物的显现这一涵义(如神、佛、菩萨等的现身),应当是事物的质变。 从现与象的本来涵义来看,现象还包括了显现出来的道,因为象还指道教的道。在道德经中,道是最高的概念,是无形与有形、潜在与显在、物质与规律的统一体。孔德之容 ,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中文的现象也包含了所显现的东西(如物、精)与本质(象)的统一。 现象的 德文为 p hnomen ,英文 为 phenomenon,它们源自希腊语, 派生于动词,其涵义是呈现自身。动词形式又来自于具有带到白天的光之下,置于光之下的涵义。按海德格尔的考证:现象表示显现,在自身中显现自身。 现象就是置于光中或被带到光中的东西的全体,有时希腊语仅仅把现象与存在者(entities)视为一体。海德格尔又说:如果我们将这一步理解现象概念,每件事情依赖我们的直观,即被指定在现象的最初意义的东西(现象作为自身显示)与第二意义的东西(现象作为表象(semblance))是如何结构上关联的。 在希腊文中,有许多现象意指看起象什么东西,这就是相似的,就是所谓表象。 可见,中西方对现象概念的基本涵义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从这些词源及其演化来看,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现象就是所显现的形象、形式、情形或事实;包涵了显现的东西与本质的统一;还隐含着现象具有发展、变化的涵义。 2、现象学的现象概念 从西方哲学的经验论者(如洛克、贝克莱、休谟)与唯理论者(柏拉图、笛卡尔、莱布尼兹等)来看,他们都将现象看作由人的感官所受到的刺激而产生的简单观念,如感觉观念、印象、感觉材料等,以及在它们的基础上直接形成的并没有经过反思的复合观念。 而胡塞尔所讲的现象包括了上述显现出来的东西概念,他说: 现象是指显现活动本身,又指在这显现之中显现着的东西。  这显现活动与其中显现出来的东西(比如意向对象)内在相关,且有一个显现活动和显现着的东西的不断维持过程,具有生成性。由于胡塞尔的现象学最终归结为意识活动,因此,胡塞尔的现象有一个意向性的构成的生发机制。正如张祥龙教授所说,胡塞尔所讲的现象中含有一个意向性构成的生发机制:既体现在显现活动一边,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于被显现的东西那一边。这也就是说,任何现象都不是现成地被给予的,而是被构成着的;即必含有一个生发和维持住被显现者的意向活动的机制。 海德格尔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 从意识的内在联系之中提取出来,放置到世界之中,从存在者的存在与演化的角度来认识现象,并 严格区分为现象与显现。他说:显现(appearance),作为某种事情的显现,并不意味着显示自身,相当意味着通过不是显示自身的东西来宣示自身(announcing-itself),然而通过显示自身的事情来宣布自身的到来。显现不是显示自身。 海德格尔还 指出:现象决不是显现,尽管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一个显现依赖于现象。 显现自身有两重意思:一是当下显现(appearing),意指不是显示自身的宣示自身;二是做宣示在显现自身中指明不是显现自身的事物。 海德格尔阐明了 现象的构成性。对于通过显示自身的事物,在宣示自身的意义上的显现( appearance),现象是构成性的(constitutive),尽管那样一个现象可能否定性地采取表象的形式,显现也只能够变成纯粹表象。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对现象给出了一个非常 重要的界定:现象学的现象概念,意指显示自身:存在者的存在( being of entities),它的意义、变异(modifications)和衍生物(derivatives)。 在现象学的现象之后根本不存在别的事物;另一方面,将要成为现象的事物可能被隐藏。并且仅仅由于现象在最接近和极大程度上没有被给与,因此,不需要现象学。遮蔽是现象的对应概念。 这就是说,存在者的存在与显现是统一的,存在者的存在不是在显现之外或之后。 海德格尔的现象概念不同于胡塞尔的现象概念。海德格尔的现象包括存在和存在者的自身显示,以及存在的演化。 3 、量子现象的概念及其比较 在物理学中,物理现象是指客观事物(如物质、能量或时空)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象,是观察得到的初步形象。在同样的物理外界条件下,物理现象具体可重复性。物理现象可以分为宏观物理现象和微观物理现象。量子现象是一类基本的微观物理现象。1900年普朗克发现能量子概念和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意味着能量可能具有不连续性,对认识量子现象具有重要意义。量子现象的早期研究特别关注原子的结构。 J. J. 汤姆孙在剑桥卡文迪什实验室研究了所称的阴极射线在磁场和电场中的偏转,并于 1897 年得出结论:这些 射线是物质粒子,存在着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原子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 开尔芬勋爵早就提出过涡漩原子概念。在1901年,为适应新的观察事实,他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原子模型:物质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均匀球体组成的,整个物质原子里面负电是按分立电子的形式分布的。 在开尔芬的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汤姆孙1904年假定,原子是一个带正电的球,电子在这球内到处运动着。 卢瑟福发现,开尔芬和汤姆孙的原子模型不适用于解释粒子通过不同种类的物质(例如通过金箔)时的散射量。到 1911 年 卢瑟福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正电荷集中在原子核的中心,这个原子核被电子围绕,电子的分布是使原子电中性的,原子的大部分质量是在正电荷上。这就是原子的行星模型。显然这是一个经典力学式的原子模型。 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虽然圆满地解释了散射实验,但是却遇到了不稳定性的困难。但是,玻尔认为,所谓卢瑟福模型的不稳定性问题是由经典理论的解释造成的,而不是模型本身的问题。 1912年,玻尔已认识到普朗克常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产生非经典物理原理的关键。在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的启发下,玻尔开始尝试构建原子的量子理论,他提出了一个动态的原子结构轮廓,指出经典物理规律不能完全适用于原子内部,必须遵循原子系统特有的量子规律。1912年的6月,玻尔提出了定态概念,处于定态的原子系统不辐射能量。 1913年,玻尔接受了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并在普朗克、爱因斯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态的崭新概念,把光谱、光量子说和原子有核模型有机结合在一起解释了原来不能解释的氢原子光谱规律。从玻尔1913年发表它的原子理论到1925年(这一年海森堡提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他持续地用他的原子概念来说明所有实验上的化学原子的观察性质。玻尔不仅从科学上思考和解决原子理论,而且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进行解决。 在量子力学的早期,量子现象以原子结构为核心的,认识到了微观事物具有分立性或量子性,微观世界具有分立性或不连续性,进而开始认识到现象与观察之间是相互结合的。玻尔所理解的量子现象,就是指微观个体(如光子、氢原子等),该个体可以由受到量子规则的限制的经典力学来描述。把测量理解为现象与测量仪器的相互作用过程,显然这样一种认识是经典物理测量的简单对应。 1927年,玻尔在科莫论文中,已开始认识到量子现象不同于经典物理的现象:量子公设意味着原子现象的任何观察将包括与不可忽略的观察方式的相互作用。因此,在通常意义上,独立的实在既不能归结于现象,也不能归结为观察方式。 1929年,对于量子力学中的测量,玻尔说:事实上,作为量子的不可分性就要求着,当利用经典观念来注释一个别的测量结果时,在我们关于客体和观察工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说明中,必须允许有一个大小的活动范围。这就意味着,随后的一次测量,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前一次测量所提供的信息失去其预言现象之将来进程的意义。显然,这些事实上不但会对可由测量获得的信息的范围有所限制、而且也会对我们所能赋予这些信息的意义上有所限制。在这里,我们遇到一条新形式下的老真理:在我们关于自然的描述中,目的 不在于揭露现象的实在要素( real essence ) ,而在于尽可能地在我们经验的种种方面之间追寻出一些关系。 这意味着我们应当将关注量子现象的关系而不是其实在的要素或本质。 1935年,玻尔受到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的EPR论文的挑战,更加注意量子现象及其互补原理。玻尔早在1927年科莫论文中就提出了波动概念与粒子概念的互补性、 时空描述和因果要求之间的互补性。 福尔斯(J. Folse)把玻尔1927年在科莫论文提出的现象称之为现象性客体(phenomenal object),该客体的性质由观察来决定。显然,这里的现象是与观察仪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东西,也明确表现在玻尔1929年出版的《原子论与自然的描述》一书的序言中。 在1935年回答EPR论证的论文中,玻尔提出了位置与动量的互补性物理性质。1937年,他认为,一个现象有两个互补的方面,它们被粒子图景和波动图景所描述。 由实验所揭示的量子现象的互补特征,获得了相互的排斥性条件,这意味着,在不同的观察相互作用下,相同现象可能呈现出不同特征。 不难发现,到1937年,玻尔所认识的量子现象还是指这显现之中显现着的东西或海德格尔的存在者的存在,还没有认识到显现活动及其存在者的存在之演化。 自1939年之后,玻尔 改变了现象一词的用法,现象是指整体的观察的相互作用。 玻尔认为:保留现象这一单词,作为在给定实验条件下的观察效应的综合,这一定义更适合量子力学符号表征的结构和解释,以及更符合认识论原则。 玻尔说:这些条件,包括说明所有必要的相关测量仪器的性质和规定,事实上构成了定义概念的唯一基础,现象通过这一概念被描述。 这表明,量子现象的描述必须说明其相关测量仪器的性质,否则,无法描述量子实验这一活动本身所呈现出来的量子现象。玻尔说:不同量子现象之间的明显的差异,其描述包括了不同的经典概念,如时空坐标或动量和能量守恒,事实上,它的直截了当的解释是,在于呈现那种现象的不同实验安排的相互排他性特征。 玻尔的互补性用在许多方面。1939年之前,玻尔在互补性方面主要关注两种描述方式的互补性,即时空坐标描述与因果性要求的描述。从1946年开始,玻尔重点关注现象的互补性。他说:尽管量子物理的现象不再以通常的方式结合起来,但是它们可以在下述意义是互补的,即:只有它们完全详尽阐述了客体的证据,且这些证据是无歧义可定义的。 我们认为,现象的互补性,就是指相互排斥的现象实质上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是阐明量子客体的结构、本质或意义所必须的。现象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互补的。由于不同的实验装置,因而具体的波动性、粒子性又有区别,这些差别构成了波动图景和粒子图景更全面的内容,这就等同于通过现象学中更多的自由变更,以获得现象的本质、现象的结构或现象的多重稳定性的复杂结构。 在1948年,玻尔用互补性证据(complementary evidence)来指称从不同实验中获得的不同观测事实。 在玻尔后来的论文中,最通常是指互补现象 。玻尔认为,在客观描述中,的确更适当的是,仅使用现象一词去指称在特定环境下获得的测量结果,该环境还包括整个实验安排的说明。 玻尔有关量子现象包括环境的观点,得到了当代量子测量理论的支持。 与冯诺依曼的测量仪器假设相比较,冯诺依曼把仪器看作是一个量子系统,而当代的量子测量理论把仪器看作是宏观态,表达为集体态(仪器态)与仪器(无穷分量)内部态的量子纠缠态。在宏观极限下,不管仪器内部状态如何,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具有经典关联的混合态。目前讨论的关键是把环境理解为仪器内部的自由度,即是奥尼斯(R. Omnes)的内部环境概念。 朱雷克(W. Zurek)在仪器与量子系统之外,还引入了环境。环境与测量仪器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理想纠缠,使量子系统出现退相干(decoherence) 。简单说来,所谓退相干现象,是指一个量子物理系统,由于与其环境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所处的、由某个观察量的多个本征态相干叠加而成的状态,不可逆地消去了各个干涉项,使系统的行为表现得就像经典物理系统一样。 量子测量是一个典型的量子现象,有生成和转化过程,包括从微观可逆到宏观不可逆经典现象,即量子系统、测量仪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演化构成了量子现象的完整意义。目前有关量子测量的退相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互作用产生量子纠缠、导致退相干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基本物理过程。 上述分析表明,胡塞尔、海德格尔关于现象的概念与量子力学的量子现象概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对量子现象的认识经历了把量子现象当成个体性,即存在者的存在或显现出来的东西,将测量仪器纳入量子现象等。这与现象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把活动中的显现者与显现活动都包括于现象中。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还应当包括存在者的存在的演化。实际上,量子现象当然包括这一涵义。在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中,非常明确地表明,量子现象必须包括量子现象的生成与演化的完整过程,否则就会出现惠勒的不正确认识:延迟选择实验中计数器处的半反镜的移进移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具有怎样的权力去说光子的已经过去的历史,因而,在某种意义上,正常的时间次序竟被奇怪地颠倒了。 量子现象实质上是由微观粒子在宏观外部环境(包括测量仪器等)作用下的显现,其中包含了由微观现象转变为宏观现象的不可逆过程,因此,量子现象是一个由微观现象转变为经典的宏观现象的过程,即量子现象是一个即包括微观又包括宏观的过程。 事实上,概率幅或波函数就是一个反映事件或过程的存在。事件的连续运动形成了事物的过程,过程成为量子力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或者说,概率幅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量子现象的开放性和演化性。 当然,我们也看到,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主要从意向性或此在出发来研究现象,现象总是意向行为作用下的意向对象,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共同处于意向体验之中。而量子力学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量子现象,尽管在量子力学的早期甚至现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量子力学的测量中有主观介入,甚至认为现在的测量会影响到宇宙创生之初(惠勒语),显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退相干(decoherence)的研究大大推进了量子测量问题:正是环境而不是人的意识的最后介入才使波包发生扁缩。 4、对现象的描述的简要比较 现象学视野中的现象与量子现象,不仅在其涵义与意义上有许多相近的地方,而且其描述与认识现象的方法其实质是一致的。 (1)可能性与概率 Possibility(可能性)与Probability(概率) 在汉语中都称之为可能性,后者在统计科学中又称之为概率或几率,两者分别来自其形容词Possible和Probable。Possible是指,在没有与事实、规律或与境相矛盾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存在或是真的;它强调客观上有可能性,但常常带有实际可能性很小 的暗示。Probable是指,将可能发生或将是真的,是合乎情理的(plausible)。probable用来指有根据,合情理,值得相信的事物,语气比possible要重,有相当可能的意思。 在后现象学中用可能性(possibility)来描述变更。如伊德经常用到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stage/pyramid/robot)图形的三重变更中 ,有三重体现性,三种变更,就有三种可能性。对于这些可能性,不一定是现实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都是一些画出的线,是现象学上的变更,这三种有意义的图象都是可能的。但这三种图象不能结合在一起。 而在量子力学中用概率(probability)来描述微观粒子出现在空间中某点的可能性。概率幅(probability amplitude)是一个复值函数。表示为位置的概率称之为波函数。*,即概率幅的绝对值称之为概率密度。一个微观粒子处于特定区域V中的概率就是对该区域的概率密度的积分(要求归一化)。量子力学的概率幅表示了微观世界的存在方式,而宏观世界才是用概率即经典概率来描述可能性,量子现象反映了概率幅与经典概率的统一性。但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说明,波动图景与粒子图景是互补的。我认为,在量子力学中,波动图景与粒子图景都是可以从概率幅加上实验环境而推演出来,即概率幅是更基本的东西。 (2)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 从对现象的研究方法来看,现象学强调通过自由变更的方法来获得现象的本质、结构特点或多重稳定性的复杂结构,这里的自由变更可能是实在的变化,也可以是想像的或虚拟的变化。从对现象的自由变更中认识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并获得现象的本质或结构。玻尔提出用互补原理来认识量子现象及其量子现象的描述,量子现象的变化是实在的变化。互补原理关注的是量子现象的描述方式的互补性和量子现象本身的互补性。互补原理与自由变更方法的相通性,在于它们都是从不同的可能的侧面、视角等来揭示或直观现象。 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也存在差别。在胡塞尔看来,变化是指实在东西的变化;其次它是指状态变化,个体保持同一。而变更不是指状态变化而个体保持同一,而是指变成别的个体。现象学与后现象学中的自由变更方法的实质,就是讲直观事物应当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实在的或想像的)来展开,以获得事物的全部意义。在伊德的后现象学看来,对现象的自由变更所得到的各种有意义的图景不能够整合在一起。如在伊德所用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的变更中,舞台、金字塔与机器人是纯粹不同的东西,当然是无法整合的。互补原理是讲相互排斥的事物具有互相补充的性质,它们都是认识整体性质所必须的,即相互排斥的图景将被整合。如在量子力学的波动描述与粒子描述中,经典物理的波与粒子是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在量子力学中得到了统一。从实验角度来看,就是在物理允许的多种条件下,尽可能获得不同性质的物理结果。这里的每一种实验方法或测量方法都包括了一种经典模式,互补与互斥的各种模式的整合才生成事物的完整意义。 在现象学看来,通过自由变更获得事物的完整意义,即在意向性或此在的视野中,整合了各个自由变更的图景而获得现象的意义。而在量子力学中,具有实在意义的概率幅整合了量子现象的波动图景和粒子图景、时空描述与因果描述,揭示了微观事物生成和演化的各种可能性。 总之,撇开现象学本身存在的差异,经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以下结论:现象学与量子力学对现象的研究有不少相似之处点,比如,两者关注环境与演化,可能性与概率,自由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等。两者也有不同点,比如,现象学从意向性角度把现象纳入意向行为之中,现象是意向作用下的现象;而量子力学的现象则是科学现象,它纳入量子理论与相关实验之中,量子现象不是主体意向作用下的现象。如果我们除去现象纳入意向性之中这一概念,并加以改造,在我看来,现象学的现象概念对于我们认识量子现象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未来亟待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量子信息的哲学研究(编号 03104B07)。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51.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51.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8。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79。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52.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53.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54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60 M. Heidegger,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E. Robinson, London: SCM Press Ltd. 1962, p.60. Niels Bohr, Atomic Theory and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4, p.54. Niels Bohr, Atomic Theory and the Description of Nature,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4, p.18. Bohr, Biology and Atomic Physics, in Atomic Physics and Human Knowledge, p16. N. Bohr, Atomic Physics and Human Knowledge, p19. Henry J. Folse, The Philosophy of Niels Bohr: The framework of complementarity.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hysics Publishing. 1985, p157. Bohr, The Causality Problem in Atomic Physics, a lecture given in Warsaw, May 1939, published in New Theories in Physics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1939),p24. Bohr, The Causality Problem in Atomic Physics, a lecture given in Warsaw, May 1939, published in New Theories in Physics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1939), p24. Bohr, The Causality Problem in Atomic Physics, a lecture given in Warsaw, May 1939, published in New Theories in Physics (Pari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 Cooperation, 1939), p22. Henry J. Folse, The Philosophy of Niels Bohr: The framework of complementarity.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hysics Publishing. 1985, p160. Bohr, On the notion of causality and complemantarity, Dialectica, 2(1948), 314. N. Bohr, Atomic physics and human knowledge, New York,Wiley,1958,p90, 99. N. Bohr, Science and Unity of Knowledge, reprinted in Niels Bohr: Collected Works, vol. 10 (Amsterdam: Elsevier, 1999 ), 79-98, 89. Omnes R.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Zurek W. H. , Decoherence and Transition From Quantum to Classical . Phys. Today . 1991(10): 36. 方励之编,《物理学与质朴性》,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5。 吴国林,试论微观物质开放性及其对物质可分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9)。 Don Ihde, 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77.
个人分类: 量子现象学|2598 次阅读|0 个评论
对量子现象与现象学现象的描述的简要比较
ssglwu 2010-6-8 23:30
吴国林 引言: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就现象学的现象与量子现象展开认真的研究,供批评。 对量子现象与现象学现象的描述的简要比较 现象学视野中的现象与量子现象,不仅在其涵义与意义上有许多相近的地方,而且其描述与认识现象的方法其实质是一致的。 (1)可能性与概率 Possibility(可能性)与Probability(概率) 在汉语中都称之为可能性,后者在统计科学中又称之为概率或几率,两者分别来自其形容词Possible和Probable。Possible是指,在没有与事实、规律或与境相矛盾的条件下,可能发生、存在或是真的;它强调客观上有可能性,但常常带有实际可能性很小的暗示。Probable是指,将可能发生或将是真的,是合乎情理的(plausible)。probable用来指有根据,合情理,值得相信的事物,语气比possible要重,有相当可能的意思。 在后现象学中用可能性(possibility)来描述变更。如伊德经常用到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stage/pyramid/robot)图形的三重变更中 ,有三重体现性,三种变更,就有三种可能性。对于这些可能性,不一定是现实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都是一些画出的线,是现象学上的变更,这三种有意义的图象都是可能的。但这三种图象不能结合在一起。 而在量子力学中用概率(probability)来描述微观粒子出现在空间中某点的可能性。概率幅(probability amplitude)是一个复值函数。表示为位置的概率称之为波函数。*,即概率幅的绝对值称之为概率密度。一个微观粒子处于特定区域V中的概率就是对该区域的概率密度的积分(要求归一化)。量子力学的概率幅表示了微观世界的存在方式,而宏观世界才是用概率即经典概率来描述可能性,量子现象反映了概率幅与经典概率的统一性。但量子力学中的互补原理说明,波动图景与粒子图景是互补的。我认为,在量子力学中,波动图景与粒子图景都是可以从概率幅加上实验环境而推演出来,即概率幅是更基本的东西。 (2)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 从对现象的研究方法来看,现象学强调通过自由变更的方法来获得现象的本质、结构特点或多重稳定性的复杂结构,这里的自由变更可能是实在的变化,也可以是想像的或虚拟的变化。从对现象的自由变更中认识哪些是变量,哪些是不变量,并获得现象的本质或结构。玻尔提出用互补原理来认识量子现象及其量子现象的描述,量子现象的变化是实在的变化。互补原理关注的是量子现象的 描述方式的互补性和量子现象本身的互补性 。互补原理与自由变更方法的相通性,在于它们都是从不同的可能的侧面、视角等来揭示或直观现象。 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也存在差别。在胡塞尔看来,变化是指实在东西的变化;其次它是指状态变化,个体保持同一。而变更不是指状态变化而个体保持同一,而是指变成别的个体。现象学与后现象学中的自由变更方法的实质,就是讲直观事物应当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实在的或想像的)来展开,以获得事物的全部意义。在伊德的后现象学看来,对现象的自由变更所得到的各种有意义的图景不能够整合在一起。如在伊德所用的舞台/金字塔/机器人的变更中,舞台、金字塔与机器人是纯粹不同的东西,当然是无法整合的。互补原理是讲相互排斥的事物具有互相补充的性质,它们都是认识整体性质所必须的,即相互排斥的图景将被整合。如在量子力学的波动描述与粒子描述中,经典物理的波与粒子是相互矛盾的概念,但在量子力学中得到了统一。从实验角度来看,就是在物理允许的多种条件下,尽可能获得不同性质的物理结果。这里的每一种实验方法或测量方法都包括了一种经典模式,互补与互斥的各种模式的整合才生成事物的完整意义。 在现象学看来,通过自由变更获得事物的完整意义,即在意向性或此在的视野中,整合了各个自由变更的图景而获得现象的意义。而在量子力学中,具有实在意义的概率幅整合了量子现象的波动图景和粒子图景、时空描述与因果描述,揭示了微观事物生成和演化的各种可能性。 总之,撇开现象学本身存在的差异,经过上述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到以下结论:现象学与量子力学对现象的研究有不少相似之处点,比如,两者关注环境与演化,可能性与概率,自由变更方法与互补原理等。两者也有不同点,比如,现象学从意向性角度把现象纳入意向行为之中,现象是意向作用下的现象;而量子力学的现象则是科学现象,它纳入量子理论与相关实验之中,量子现象不是主体意向作用下的现象。如果我们除去现象纳入意向性之中这一概念,并加以改造,在我看来,现象学的现象概念对于我们认识量子现象具有积极意义,这是未来亟待研究的课题。 Don Ihde, Experimental Phenomen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77.
个人分类: 物理学哲学量子信息哲学|3546 次阅读|1 个评论
量子现象 考察之二
ssglwu 2010-6-7 08:20
吴国林 接前面, 量子现象考察之二。 玻尔的互补性用在许多方面。1939年之前,玻尔在互补性方面主要关注 两种描述方式的互补性 ,即时空坐标描述与因果性要求的描述。从1946年开始,玻尔重点关注 现象的互补性 。他说:尽管量子物理的现象不再以通常的方式结合起来,但是它们可以在下述意义是互补的,即:只有它们完全详尽阐述了客体的证据,且这些证据是无歧义可定义的。 我们认为, 现象的互补性,就是指相互排斥的现象实质上相互补充的,它们都是阐明量子客体的结构、本质或意义所必须的。现象的波动性与粒子性是互补的。由于不同的实验装置,因而具体的波动性、粒子性又有区别,这些差别构成了波动图景和粒子图景更全面的内容,这就等同于通过现象学中更多的自由变更,以获得 现象的本质、现象的结构或现象的多重稳定性的复杂结构 。 在1948年,玻尔用互补性证据(complementary evidence)来指称从不同实验中获得的不同观测事实。 在玻尔后来的论文中,最通常是指互补现象 。玻尔认为,在客观描述中,的确更适当的是,仅使用现象一词去指称在特定环境下获得的测量结果,该环境还包括整个实验安排的说明。 玻尔有关量子现象包括环境的观点,得到了当代量子测量理论的支持。 与冯诺依曼的测量仪器假设相比较,冯诺依曼把仪器看作是一个量子系统,而当代的量子测量理论把仪器看作是宏观态,表达为集体态(仪器态)与仪器(无穷分量)内部态的量子纠缠态。在宏观极限下,不管仪器内部状态如何,我们就有可能得到具有经典关联的混合态。目前讨论的关键是把环境理解为仪器内部的自由度,即是奥尼斯(R. Omnes)的内部环境概念。 朱雷克(W. Zurek)在仪器与量子系统之外,还引入了环境。环境与测量仪器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理想纠缠,使量子系统出现退相干(decoherence) 。简单说来,所谓退相干现象,是指一个量子物理系统,由于与其环境不可避免的相互作用,使得系统所处的、由某个观察量的多个本征态相干叠加而成的状态,不可逆地消去了各个干涉项,使系统的行为表现得就像经典物理系统一样。 团量子测量是一个典型的量子现象,有生成和转化过程,包括从微观可逆到宏观不可逆经典现象,即量子系统、测量仪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演化构成了量子现象的完整意义。目前有关量子测量的退相干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相互作用产生量子纠缠、导致退相干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基本物理过程。 上述分析表明,胡塞尔、海德格尔关于现象的概念与量子力学的量子现象概念有许多相通之处。对量子现象的认识经历了把量子现象当成个体性,即存在者的存在或显现出来的东西,将测量仪器纳入量子现象等。这与现象学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把活动中的显现者与显现活动都包括于现象中。在海德格尔看来,现象还应当包括存在者的存在的演化。实际上,量子现象当然包括这一涵义。在惠勒的延迟选择实验中,非常明确地表明,量子现象必须包括量子现象的生成与演化的完整过程,否则就会出现惠勒的不正确认识:延迟选择实验中计数器处的半反镜的移进移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我们具有怎样的权力去说光子的已经过去的历史,因而,在某种意义上, 正常的时间次序竟被奇怪地颠倒了 。 量子现象实质上是由微观粒子在宏观外部环境(包括测量仪器等)作用下的显现,其中包含了由微观现象转变为宏观现象的不可逆过程,因此,量子现象是一个由微观现象转变为经典的宏观现象的过程,即量子现象是一个即包括微观又包括宏观的过程。 事实上,概率幅或波函数就是一个反映事件或过程的存在。事件的连续运动形成了事物的过程,过程成为量子力学最为重要的概念。或者说,概率幅从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角度阐明了量子现象的开放性和演化性。 当然,我们也看到,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主要从意向性或此在出发来研究现象,现象总是意向行为作用下的意向对象,意向行为与意向对象共同处于意向体验之中。而量子力学从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角度来研究量子现象,尽管在量子力学的早期甚至现在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量子力学的测量中有主观介入,甚至认为现在的测量会影响到宇宙创生之初(惠勒语),显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有关退相干(decoherence)的研究大大推进了量子测量问题:正是环境而不是人的意识的最后介入才使波包发生扁缩。 Henry J. Folse, The Philosophy of Niels Bohr: The framework of complementarity. Amsterdam: North-Holland Physics Publishing. 1985, p160. Bohr, On the notion of causality and complemantarity, Dialectica, 2(1948), 314. N. Bohr, Atomic physics and human knowledge, New York,Wiley,1958,p90, 99. N. Bohr, Science and Unity of Knowledge, reprinted in Niels Bohr: Collected Works, vol. 10 (Amsterdam: Elsevier, 1999 ), 79-98, 89. Omnes R.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 .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Zurek W. H. , Decoherence and Transition From Quantum to Classical . Phys. Today . 1991(10): 36. 方励之编,《物理学与质朴性》,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2,5。 吴国林,试论微观物质开放性及其对物质可分性的影响,《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吴国林,量子非定域性及其哲学意义,《哲学研究》,2006,(9)。
个人分类: 量子现象学|2260 次阅读|0 个评论
做科研与破案
热度 2 zuozw 2010-5-14 19:45
前段时间看 李昌钰 视频介绍,还有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和电影《大侦探福尔摩斯》,或许三思不离本行(类比于三句不离本行),发现做科研和破案有很多相同之处。 首先,目的相同:解释和还原事实真相。 破案目的只有一个找出事实真相,维护正义。科研在实验上,不断地尝试摸索试验出事物的真实性(制备、性能和结构等)。理论上建立模型,改进模型,解释和指导现象。可能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理论,但实际上是等同的,只是描述的方式不同而已。其实破案本身就是一门学科,破案过程就是做科研的过程。 其次,都存在假象,需要去伪存真且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破案中有很多作伪证的,需要从细微处辨别是非。科研上,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定是事实,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分析确定现象的真实性。还有很多因为对实验和理论观察计算不仔细而与重大发现失之交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次,都需要严格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 。破案中只是搜集材料和事实,很难完全地还原出真相,通过严格严密的推理才能一步一步地接近真相。科研也是如此:只是一味做实验,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看起来像个无头苍蝇。理论推导不够严密,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最后,都需要良好的基础(工具)。 不是案例材料准备好,有了推理就能破难的,还有需要各种鉴定工具确认证据的确凿性,并且需要不断改善鉴定手段和技术。在做科研中,为了不断地制备新材料新器件发现新性能,需要不断得改进实验仪器设备。在用理论解释现象时,当现有理论不能解释时,需要改善理论和创立探索新理论。打好坚实的基础是关键。 总之, 要像破案那样有明确的目标,去伪存真,打好基础,拥有优秀的逻辑思维和强烈的责任感 做科研。
个人分类: 科研心得|3717 次阅读|7 个评论
[转载]东西方科学之比较——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
sheep021 2010-5-10 12:28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 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 朴昌根   引言   长期以来,所谓李约瑟难题 吸引着众多学者,也困惑着众多学者。人们围绕中国究竟有没有传统科学?、中国传统科学是否领先于西方?、近代科学为什么未能在中国诞生,而在西方诞生?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但是,至今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本文的目的不是系统地直接讨论李约瑟难题,本文的讨论也不局限于李约瑟难题。本文将在西方和东亚的传统科学以及传统科学思想的比较中考察东亚传统科学的发展方向,从中阐述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之间矛盾的可能性。   为了便于讨论,笔者首先要在东亚有没有传统科学的问题上阐明自己的观点。   恩格斯曾经说道:近代自然科学同希腊人的天才的直觉和阿拉伯人的零散的无联系的研究比较起来,可以说得上是唯一的科学。 不难看出,古代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学术成果能否看作科学,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现代科学史家们通常不反对使用古代科学、中世纪科学、巴比伦科学、埃及科学、希腊科学等用语。   围绕中国传统时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也有两种不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 ;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时代既有技术亦有科学。这显然与论者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定义有关,而且与如何运用这些定义解释科技史料有关。可以说,科学与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性解释,而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知识。当然,这并不否认科学可以有实用性,而技术可以有体系。   笔者认为,如同人们经常使用巴比伦科学、埃及科学、希腊科学等用语一样,我们也可以使用中国传统科学、韩国传统科学、东亚传统科学等用语。这里,科学是指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 西方科学的源流   西方科学 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科学和巴比伦科学。其特征在于实用性和神话性的结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是当时几乎所有科学活动的一个直接目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满足于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试图从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当无法合理解释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时,他们就求助于神力,在神话中满足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幼稚的情况下,人类的想象力只能在神话中展翅高飞,人类只能在神话世界中享受着无法在现实世界中享受的思想自由。   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科学,是西方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希腊科学的最大特征和成就在于从缪特斯(muthos)到逻格斯(logos)的转变。如果说古代埃及科学和巴比伦科学中的神话是当时的人们为弥补认识的缺陷、超越认识水平的限界而随意想象的产物,那么希腊神话却淋漓尽致地显示了古希腊人用来解释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卓越的富有逻辑性的想象力。希腊神话是希腊科学的直接来源,而希腊科学是已经消除了诸神的存在的希腊神话。古希腊人用自然物或某种永恒的物质始原驱逐并替代了神话中的诸神。神话的逻辑转变为科学的逻辑,古希腊人建立了自己的理论科学体系。古希腊文化与古埃及巴比伦科学的结合开创了古希腊理性科学的全盛时代。在整个发展进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古希腊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古希腊人在自然解释的诸多领域成功地实现了从神话到科学的转变,为几何学、静力学、天文学、自然哲学等领域建立了逻辑体系,其中的许多成就至今没有过时。   中世纪常被说成黑暗时代。的确,欧洲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一统天下和经院哲学的神学知性几乎完全抛弃古代科学的伟大传统,使希腊科学在拉丁世界一度停滞不前。但是,科学的生命力是永恒的;中世纪并非一片漆黑。希腊科学的精华在西亚和地中海地区为伊斯兰世界所接受,使阿拉伯科学在11世纪进入黄金时代,而阿拉伯科学的重新拉丁化为拉丁世界迎来12世纪的学术复兴。译自阿拉伯文或直接译自希腊文的希腊科学成就为西方科学传统的延续起了决定性作用。主要藉助牛津学派和巴黎学派的努力,14世纪出现了惯性原理、动量概念、落体定律、地动说、解析几何等的萌芽,而为14世纪的科学成就奠定基础的一个关键因素是13世纪R.培根(约1214-约1292)的实验科学方法论。   这样,希腊科学传统的传承和实验科学方法论的倡导为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准备了学术条件,而从14世纪开始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为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准备了人文社会条件。 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中世纪科学在个别方面已经达到了接近近代科学的水平,但是它并未超越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世界图景和自然观的基本框架,当时的一切科学成就都被纳入到亚里士多德的有固定秩序的静态世界图景和目的论的自然观中。不粉碎这个框架,科学就不能发展。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成为不可避免的。它是在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智力革命,它对人类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远远超过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都市革命和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革命;它从根本上推翻了古希腊以来一直支配人类精神世界的亚里士多德的世界观,成为近代世界和近代精神的真正起源;它造就了西方近代科学,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它首次造就了既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又能为人类的现实生活服务的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本身,而且使科学从此以指数函数速度向前迈进。   首先是哥白尼(1473-1543)为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有限宇宙转变成以太阳为中心的无限宇宙打下了基础,然后是布鲁诺(1548-1600)成为新世界观的殉道者。接着,开普勒(1571-1630)的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1564-1642)的运动定律、牛顿(1642-1727)的力学体系相继建立,而这些新成果都被纳入到笛卡尔(1596-1650)的机械论的新自然图景中;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也最终被驱逐了。那以后的科学发展一直势不可挡,没有停顿,没有后退,而且在不断加速;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延长线上结出的新果实。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武器是崭新的科学方法。严紧的人工实验取代单纯的观察成为科学素材的主要来源和科学理论的验证手段,对所谓现象背后的本质和实体的研究让位于对经验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以实验结果为根据的科学理论、为建立科学理论而引入的假说、单纯的思辨有了各自的领域。伽利略-笛卡尔的数学演绎方法主导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而F.培根(1561-1626)的定性-归纳方法时常填补了前者的不足之处。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成功还依赖于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的结合。学者传统和工匠传统的结合所造就的是一大批有别于古希腊哲学家和中世纪神学家的手脑并用的科学家,他们把古希腊以来理论遗产和中世纪以来技术实践结合起来,使科学研究在技术创新中汲取营养,又为技术创新做出贡献,不仅创立了有别于古希腊哲学家的科学和中世纪神学家的科学的西方近代科学,而且使科学从高高在上的希腊哲学家和中世纪神学家的独占物转化为能为社会进步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类的共同财富。 东亚传统科学的社会羁绊   东亚传统科学以中国传统科学为中心,韩国和日本传统科学的大部分只能看作中国传统科学的某些侧面的延伸。 韩国人和日本人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也曾取得了自己的一些独特成果,但是从总体上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传统科学的特征也就是东亚传统科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科学的局限性也就是东亚传统科学的局限性。   在悠久的历史上,中国人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尤其在人文学领域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更使世人赞叹不已。在技术领域,中国人所取得的不少成就被看作是世界首创。在科学领域,中国人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天文历法方面,中国人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帝尧时代已经规定一年为366天,而商代(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的天干地支记日法、西周时期(约前11世纪-前771)的月旬日时的划分、南宋时期(1127-1279)的统天历(1199年开始使用)、以及周代以来关于月食日食的研究等,都表明了中国人在天文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在物质结构思想方面,西周初年五行说问世,后发展成元气说,从战国时代(前475-前221)到明朝(1368-1644)末年一直居于最重要地位。在宇宙体系研究方面,公元前五世纪出现盖天说,战国时期出现第二次盖天说;战国时代出现浑天说,后由张衡(78-139)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天文学说;宣夜说相传源于商代,东汉时期(25-220)已很明确。在数学方面,圆周率的计算、勾股定律、几何体面积和体积计算、方程求解等领域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中国科学史表明:一方面,中国人在经验科学和经验总结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中国人在科学猜想、科学假说的构建上也做出了同样杰出的贡献,但是中国人的这些成就未能发展成为科学理论体系。那么,阻碍中国传统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究竟是什么呢?这里只指出下列几点。   中国传统社会诸多学派通常偏重人文学,轻视科学。在中国传统社会,文人读书,为的是做官;官职甚至成为评价文人学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从事科学是不能做官的。因此,科学研究未能受到社会重视,科学家社会地位低下。先秦至汉初形成的诸子百家中比较重视科学的只有一家,即墨家。战国末期,墨翟(约前468-前376)的后学们总结当时科学成果,著述《墨经》,从中可知几何学、力学、光学领域的系统研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准,尤其在光学中借助实验研究基本上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墨家对逻辑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后期墨家的科学学说是在中国科学史上几乎唯一的有可能把经验科学发展成为理论科学的学说。因此,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以后,儒家对墨家的胜利就是儒学对墨学的胜利,其中包含着人文学对科学的抑制。儒家借助政治权力压倒了科学。当然,墨家也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学派,墨家对政治的干预导致政治对墨家的干预,最终导致墨家的覆没。墨家的衰微导致中国传统时代科学精神和科学本身的衰微,中国始终未能产生独立的科学学派。与墨家相比,道家学说发展成科学的可能性要小一些;它一直是一种哲学思想。在中国,自汉武帝(前156-前87)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学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中国的自然学说只能在儒学范围内生存,科学的自由发展和独立科学体系的形成成为不可能的了。   儒家自然观长期的统治地位严重阻碍了中国人的科学研究。孔子(前551-前479)一面说天何言哉?,一面强调畏天命。子思(前483-前402)、孟子(约前372-前289)的天人合一思想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学说既是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观,又是居于支配地位的自然观。这种理论归根结底是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服务的。对自然的研究完全取决于人世的需要,完全屈从于人世的需要。或者把现实的统治秩序说成是天意,或者从天变中找出自欺欺人的借口来粉饰人世的变化。自然规律变得若有若无,视人世政治的需要而定。为了把天道对人道的干预缩小到最低程度,儒家把天说成是神秘的,神圣的,令人敬畏的,不可知的。这样,荀子(约前313-前238)的制天命思想却被彻底否定,未能有效促进中国人的科学研究。相比之下,在西方科学的发展中,自柏拉图(前427-前347)拒绝接受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的排斥自然哲学的观点以来,对自然规律的研究一直受到几乎所有学者的普遍重视,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只是到了欧洲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神学世界观居于绝对支配地位,在它看来,科学家所构造的世界秩序既是自然界的秩序又是精神世界的秩序,既是科学上的世界秩序,又是宗教上的世界秩序。但是,在基督教中,自然是被上帝创造出来供人使用和支配的,人不用敬畏自然;基督教本身并不反对对自然的研究。例如,开普勒作为虔诚的基督教徒,进行20年充满劳苦辛酸的研究为的是寻找作为神的创造物的宇宙所具有的完美的数学秩序。   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是在中国传统社会最普遍的治学原则、治学动力和治学态度。它在中国的技术发展中确实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技术并未成为促进科学发展的基础。单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智力活动不可能鼓励研究者力求对技术或技术操作进行进一步的理论解释。中国传统社会不存在对科学理论研究的社会化、制度化的鼓励机制。许多学者通常满足于对经验现象的个别的、片断的、零星的、就事论事的解释,不谋求全面、系统、深入的解释。而且,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动力的科学研究者少如凤毛麟角。与古希腊社会把大批高智商的智者吸引到自然哲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情况不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官场成为广大第一流学者的吸引中心。结果,中国大量科学成果停留在经验科学水平上,未能上升到理论科学水平,未能发展到独立的科学体系。技术的发达和科学的落后是中国传统社会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总之,中国传统社会环境是不利于科学发展的。直到西方近代科学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传统科学从未建立像希腊科学那样的理论体系。为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有必要对东西方科学思想和东西方科学方法进行比较。 东西方科学思想之比较   我们知道,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的系统思想、系统论、系统理论、系统方法、系统工程、系统科学等概念传入中国,激起了中国人研究系统的热潮。在丰富多彩的中国系统研究中,有一种博得人们关心的研究方向便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系统概念与系统思想 。不少学者把重视整体性、相互关系、连续性、中庸、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看作是系统思想,主张中国传统思想与现代系统思想相一致。尤其在科学史领域,一些学者认为在中国传统科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系统思想。这样,在解释中国传统科学时发生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先进的科学思想、落后的科学。那么,先进的科学思想即系统思想 占了主导地位的中国传统科学未能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停留在经验科学水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系统思想在过去数千年的中国传统科学中占了主导地位,但是系统科学始终未能在中国起源的原因又是什么?   合理的答案只有一条:在以中国传统科学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科学思想是整体论,而不是系统论。将东亚传统科学中的整体论看作系统论或系统思想是牵强附会的。中国传统整体论的主要特征在于主张主客不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这种整体论虽然推进了中国人对世界宏观图像的描述,但是却阻碍了中国人科学认识的深入。东亚传统科学之所以未能建立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未能向近代科学发展,系统科学之所以未能在东亚起源,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围绕如何看待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西方科学思想从古到今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和中世纪的整体论。当时的人还无法了解各种自然现象的细节,只能把整个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笼统地从总的方面考察自然界,科学上的每一个发现都被看作是普遍真理。第二个阶段是近代的部分论。部分论对整体论的胜利使西方近代科学取得了蓬勃发展,对自然界的分门别类的研究成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自然界被西方近代科学搞得支离破碎,在人们对自然界诸多部分的认识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对整个自然界的认识却倒退了。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中期以来的系统论。这是整体论和部分论辩证统一的产物,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反映。各门学科进一步的发展使对整个自然界的综合认识成为不可缺少的前提,而系统科学和系统论的产生与发展使人类对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各门学科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可以说,西方古代科学向西方近代科学的发展深深地依赖于整体论科学思想向部分论科学思想的转变。如果说希腊科学的整体论最终使中世纪的科学成为神学的侍女,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东亚传统科学未能向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东亚人未能实现整体论科学思想向部分论科学思想的转变。实际上,东亚传统科学思想一直未能摆脱整体论科学思想的框架,东亚传统的系统思想始终没有超出整体论水平,并未达到现代人所说的系统论或系统思想的境界。因此,对东亚传统的整体论或系统思想的过高评价是没有意义的,而且是有害的。在漫长的东亚科学史上,它曾经是科学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现代科学已经开发出科学的系统思想的今天,它与其说是宣扬的对象,不如说是批判的对象。东亚的传统整体论或系统思想 应该被扬弃,但是这一过程的目标物已经存在于现代的系统论科学思想中。   因此,对东亚人来讲,重要的并不是用历史上的整体论夸耀自己古代文明的伟大,而是如何在推进现代系统论发展的过程中吸取古代整体论的合理之处,尤其是吸取发源于西方的系统论所欠缺的内容。那么,中国传统科学上的整体论虽然长期阻碍中国传统科学发展,使中国传统科学长期落后于西方,但是它可以在来自西方的系统论的刺激下得到重塑,成为推进中国科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东西方传统科学方法之比较   东西方科学的区别深深扎根于不同的自然观,而东西方科学研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不同的科学思想和/或科学研究方法。开普勒对创世说的坚信不仅没有妨碍他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反而为他提供了坚强信念和动力,而数学-演绎方法成为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即使东亚人所面临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科学的发展,而且所选择的自然观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东亚人具备了正确的治学方法,尤其是合理的科学研究方法,也许也能建立了自己的科学体系。   从东西方科学史看,东西方科学的最大区别之一是对数学的重视程度不同,东西方科学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对科学理论的数学化的重视程度不同。在西方科学传统中数学一直是最受重视的领域之一,科学理论中的逻辑关系总是以数学化为其完成形式。古代埃及人留下的纸草书和巴比伦人留下的契型文字泥板表明,他们已经知道整数和分数的算术运算、初步代数、圆面积的经验公式、毕达哥拉斯定理的特例即直角三角形三边为3、4、5的情形、用于天文计算的三角函数知识等。数学在历法和金字塔建造方面也得到应用。但是,当时数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没有出现作为抽象科学的数学。在希腊科学中,数学第一次作为抽象科学登场。希腊人不仅把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而且在研究其他科学和哲学时始终把数学当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带有神秘色彩的毕达哥拉斯(约前580-前500)学派中,数不仅是抽象物,而且是物质世界的始原,凡物皆数,宇宙秩序就是数的秩序。在柏拉图那里,数学被看作是演绎体系,而宇宙整体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形状的几何体构成的。在亚里士多德的宇宙模型中,宇宙由55个天球构成,而他的运动论也有数学表达式。欧几里德(约前330-前275)的《几何原本》用23个定义、5个公设、5个公理建立了作为完整演绎科学的数学理论。欧几里德几何学被看作是希腊理性科学的典范与精华。阿基米得(前287-前212)在《论平面上的平衡》中利用7个公理,经过严密推理导出杠杆原理,在《浮力论》中以数学的严密性论述了阿基米得定理及流体静力学问题。托勒密(约90-168)继承前人关于天体运动的数学理论,加上埃及、巴比伦和他自己的观测纪录,第一次确立了完整的天文学理论体系。他的主要著作《大综合论》非常详细而精确地说明了各种天文现象;如无托勒密的数理天文学,就不可能有哥白尼和开普勒的理论。中世纪牛津学派在亚里士多德运动论的数学化方面也取得了非常有趣的成果。在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中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伽利略的落体定律等都有数学化表达,伽利略甚至认为自然之书以数学特征写成。牛顿把自己伟大著作的书名定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如无由希腊人创建、由伽利略、笛卡尔发展的数学-演绎方法,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是不可想象的。西方科学的数学-演绎方法传统从希腊科学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科学。   相比之下,东亚传统科学虽有一些数学家在个别数学问题上做出了杰出成就,但是很难认为他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理化的数学理论体系,而且他们的数学研究成果也没有为其他科学的数学化做出多少贡献。例如,墨家和刘徽(225-295)的数学成就在中国传统科学史上居于非常显要的地位,但是它们并没有联系到科学理论的数学化。中国历史上的宇宙模型都是含糊的、比喻性的、假设性的、无法否证的或哲学性的东西,根本没有做到量化或数学化。《易经》中的八卦常被说成是电子计算机中二进制的最早形式,但是如无莱布尼兹(1646-1716)的二进制,八卦本身就不可能被解释为与数学上的二进制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为电子计算机所利用。   实际上,虽然不能否认中国传统科学的某些成就曾经领先于同时代的西方传统科学,但是从总的方面看,中国传统科学并未走在西方传统科学的前面,而是落在西方传统科学的后面。中国诸多科学成就仍然停留在经验科学水平上,其重要原因在于中国传统科学未能真正运用数学-演绎方法。 西方近代科学冲击下的东亚传统科学   传统时代的西方人为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积累了丰富的遗产,而近代西方人最终把西方传统科学发展成为西方近代科学;传统时代的东亚人(包括中国人、韩国人和日本人等)在科学技术上也曾留下了宝贵的成就,但是这些成就却未能成为产生东亚近代科学的理论基础,也未能成为东亚人接受西方近代科学的现实基础。   西方近代科学在它创立后不久即16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向全世界的传播。它先是作为传教士传教活动的副产品传入东亚。后来,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用军舰和枪炮向东亚人显耀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威力,而东亚人在西方侵略者的威胁和打击下开始真正认识到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力量和重要性。日本人的东洋道德西方艺、中国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韩国人的东道西器,不仅表明了东亚人接受西方科学时所要采取的基本立场,而且表明了东亚人接受西方近代科学时的矛盾心态。不管怎样,东亚人已经认识到非学西方近代科学不可了。   西方近代科学在传入东亚后,一开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最终以严密的逻辑性和强大的实用性摧跨了东亚传统科学的生存价值。东亚人未能借助西方近代科学发展自己数千年来积累的科学传统,只能在将自己的科学传统几乎完全搁置一边的情况下全盘接受了西方近代科学的基础和整个理论体系。在西方近代科学的强大冲击下,东亚传统科学未能发展成为可与西方近代科学并存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它成为历史上的文化遗物。   如果说到东亚人的西化,迄今为止最典型领域就是科学。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东西方文化的整合倾向不同,在科学领域所出现的是全盘西化,甚至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全盘西化。除了来自西方的传教士、科学家带来西方科学之外,东亚各国纷纷派出留学生到西方去学习西方科学,翻译介绍大量的西方科学文献,还把东亚传统教育制度改变为西式教育制度;西式学校完全取代了东亚传统学校。结果,西方的科学体系、科学方法、科学教育原封不动地嵌入到东亚社会和东亚文化之中,甚至是自然观和科学观领域也成为西方科学的一统天下。这被东亚人看作是振兴东亚的唯一出路,是东亚走向现代化的唯一出路。 唯一的例外是东亚传统医学   东亚科学的全盘西化有一个重要的例外。那就是东亚传统医学,其中包括中医学、韩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东亚传统医学的基础和理论体系并未因西方近代医学的传入而被摧毁,西方近代医学的传入反而为东亚传统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东亚医学和西方医学的相对独立性与互补性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在东亚传统科学的其他领域均被西方近代科学排挤的情况下,东亚传统医学仍然保持其生命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特现象。   东亚传统医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逻辑性和实用性。现以中医学为例。首先,中医学有完整的富有逻辑性的理论体系。成书于公元前三世纪的《黄帝内经》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学说为理论基础,为中医学建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在强调人体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前提下,从阴阳学说出发,把人体的子系统分为五脏六腑,把人体的分系统分为作为特殊的物质、能量、信息传输通道的经络,又以穴位表示经络系统的控制机关,从人体阴阳的相互关系和调节中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等,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医治和保健方法。这里所体现的是与现代系统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的系统思想。正因为此,中医学建立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成为现今两大医学体系之一。其次,中医学的实用性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得到了验证。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壮大,体质不断增强,寿命不断延长,人口大量繁衍,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肯定。与中国传统科学的其他领域相比,中国传统医学之所以能够从《黄帝内经》以来在整个传统时代一直得以延续和发展,又是因为整个社会对传统医学的普遍重视,尤其是社会统治阶层对医学和医师的特别重视。诚然,社会对中医学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它的实用性。《墨经》中的科学理论后来的遭遇则从反面表明了社会统治阶层的态度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多么重要,中国传统医学为什么能延续和发展。   在西方近代医学传入东亚后,人们曾对东亚传统医学的科学性和东西方医学的关系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东亚传统医学曾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但是,20世纪的实践表明,东西方传统医学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不仅不能互相替代,反而应该互补。 这样,东西方传统医学的相对独立性和互补性已成为公认的事实。东亚医学正在借助西方医学的合理之处发展自己,而西方医学也正在吸收东亚医学的合理之处补充自己。这为东西方文明的共处和互补提供了最好的一个实例。 能否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   现在,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只承认一个科学体系,即西方人在16-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构建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当现代人说中国传统时代有许多科技成果的时候,通常不是从东亚传统科学本身的科学性上进行评判,而是以西方科学为标准进行评判。结果,凡是可以纳入西方科学体系的,都被看作是科学的;凡是无法纳入西方科学体系的,都被看作是非科学的或反科学的。医学被看作是唯一的例外。   这样,我们所面临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和科学的单一性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挑战。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中发现不同类型的文化。科学被看作是唯一的例外,西方科学被看作是唯一正确的科学体系。我们不否认人类文化中的普遍性,但这种普遍性决不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否定。那么,科学的单一化是由于它的普遍性,还是由于科学还没有发展到多样化的阶段?是文化的多样化应该在科学面前止住它的步伐,还是科学的单一化应该在文化面前止住自己的步伐?是科学的单一化应该向多样化发展,还是文化的多样化应该向单一化发展?历史并没有给出对这些问题的最终答案。但是,现代人应该是可以从逻辑上给出明确答案。   第一,医学体系的二元化不应该是科学体系单一化的例外,而科学体系的单一化也不应该是文化多样化的例外。从理论上讲,西方科学只是多种可能的科学体系中的一种。自然界是一个,但是对它的理论完全可能是多种,如像对同样一个物体,不同民族用不同语言表示一样。实际上,对于同样一个对象,完全可以建立不同的科学体系,如像在天文学中的托勒密体系和哥白尼体系、现代医学中的西医体系和东医体系、量子力学中的矩阵力学体系和波动力学体系中所看到的那样。西方科学不应该是判断东亚传统科学成果正确与否的标准;一切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应以是否与经验事实相符作为最终判据。   例如,在西方科学的发展中,托勒密天文学和哥白尼天文学的关系说明对同一个对象可以建立两个科学体系。从现代观点看,托勒密和哥白尼的宇宙观都是错误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建立关于宇宙的地心说体系或日心说体系。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是具有可行性的科学模型。这两种模型之间并不存在谁是谁非的问题,只存在何者较好何者较差的问题。从运动的相对性看,哥白尼日心说和托勒密地心说的区别只在于以太阳为参照系还是以地球为参照系。在以人类为中心的科学中,为了人类的利益,认真发展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体系也是必要的。正如日本物理学家槌田敦所说,在描述行星的运动时,地动说比天动说简单,但在描述地球上的现象时,天动说比地动说简单。 如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否定的只是牛顿力学的时空观一样,哥白尼日心说所推翻的不是托勒密地心说,而是亚里士多德的宇宙秩序和自然观。   第二,科学体系的单一化是选择的结果,而科学体系的多样化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有人说,西方近代科学在全世界的胜利是优胜劣汰的进化过程的结果。的确,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文化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历史在创造出许许多多的可能性的同时,无情地永恒地淘汰大多数的可能性,只让一种或少数几种可能性享有了继续延续下去的幸运。因此,科学体系的多样化即使在逻辑上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能否转化为现实性,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个考验,而且是对人类智性的一个考验。但是,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决不放弃,这也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人的这种本性,是宇宙之理的体现。   因此,在研究东西方科学史时,我们应当摆脱传统的单一研究模式的束缚,不仅要研究东方传统科学成就能否被纳入西方科学体系,更要研究能否在东方传统科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有别于西方科学体系的东方科学体系。假如依据东方传统科学的历史资料能推出与西方科学体系不同的东方科学体系,那么东方传统科学的成就应该受到重新评价,从而就可以断定:东方人之所以未能建立自己的现代科学体系,是因为东方科学体系的形成过程因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而被中断。因此,从东方传统科学所留下的资料出发,考察能否建立独立的东方科学体系,将是科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东亚医学已经为此做出了很好的榜样。中国的科学发展有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呈现:其一是推进西方现代科学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其二是使中国传统科学获得新生,构建可与西方现代科学体系平起平坐的东方现代科学体系。   第三,西方科学在整个世界科学中的主导地位首先是在所谓简单性原理占主导地位的简单性科学领域,而在所谓简单性原理失去其主导地位的所谓复杂性科学领域将是东方人大显身手的科学领域。我们知道着重研究复杂性的系统科学首先诞生于西方,但是系统科学的发展正在呼唤东方文化的参与。东方传统文化最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正是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领域。   笔者认为,建立东方特色的科学体系是完全可能的。尤其在系统学、生态学、环境学、(广义)经济学、管理学等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如果能吸收西方现代科学的成就和东亚传统整体论的长处,就完全有可能建立东亚特色的科学体系。   我们在系统科学领域已经看到这种尝试正在进行中。顾基发(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现任国际系统研究联合会主席)先生 和朱志昌先生在倡导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时把它看作是一种东方系统方法论。如果我们不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方法论领域,这将是一个意义深远的大综合,不仅是物理、事理、人理的大综合,而且是东西方文化和科学的大综合。   东亚人的祖先在医学上已经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可与西方医学体系并驾齐驱的东亚医学体系,那么有什么理由怀疑现代东亚人在其他领域也创建可与西方现代科学体系平分秋色的东亚科学体系的可能性呢。科学体系的多样化将与文化的多样化相结合,使人类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注释与参考文献 我在构建自己的系统学体系时曾对东西方科学以及东西方科学思想进行过初步比较,但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在这些年的韩国学研究中,我有机会较多地考虑东亚科学史,并对东西方科学进行更为深入的比较。但是,我觉得自己的结论有些离谱,一直未能公开发表。在2001年、2003年、2004年上海市科技史年会上,我终于下决心公开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三次会议上我的发言题目分别是西方近代科学冲击下的东亚传统科学、东亚传统科学的命运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东西方系统思想之比较。2002年初定稿的西方近代科学冲击下的东亚传统科学一文也未投给哪个杂志。后来,我将自己的想法重新整理成文,以从与西方传统科学的比较看东亚传统科学的方向(韩文)为题,刊于韩国《科学思想》(2003年夏季号,页114-138),并收录于我的文集《全球化与韩国的应对》(韩国,白山资料院,2003年,页384-407)。现在与读者见面的论稿内容基本上取自这些已发表的或未发表的论稿。不过,我根据那以后的发展又做了一些修改、删略、补充与重新整理。就其内容而言,我已经思考了20多年。 李约瑟文献中心编:《李约瑟研究》第1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页29-14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页171。 李慎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中国经济时报》,1997年12月31日。 本文所引用的科技史料是平凡的,故不予一一注明出处。主要取自:《辞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山崎俊雄编:《現代自然科學入門》(日文),日本,有斐閣雙書,1973年;梅森:《自然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丹皮尔:《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75年。 关于韩国科技史简况,参看朴昌根著《全球化与韩国的应对》,韩国,白山资料院,2003年,页355-407。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刘长林在此书中对中国的传统系统思想进行全面汇总,为无暇阅读过多史料的读者提供了宝贵资料。当然,笔者只能同意其中部分观点。 朴昌根:《系统学基础》,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页1-15,页47-51。 赵宪泳著、尹九炳注:《韩方浅说》(韩文),韩国,学园社,1987年,页17-43。 槌田敦著、朴昌根译:《资源物理学》,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年,页145。 顾基发: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见: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正副主编《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页35-48。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2004-12-12脱稿)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719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异族通婚事件--2010年5月7日《科学》报道
liuxiwei 2010-5-7 08:55
8万年前出现的非洲人之外的人与50万年前出现的某种人之间 ヒトと、ヒトに最も近い種で絶滅したネアンデルタール人のゲノム(全遺伝情報)を独米などの研究チームが比較した結果、過去に一部が混血し、ヒトにもネア ンデルタール人に由来する遺伝子が残っている可能性があることが分かった。チームが7日発行の米科学誌サイエンスに発表した。(毎日新聞)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full/328/5979/710
个人分类: 人生杂谈|2666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中国物价为何比美国、泰国高
andyco 2010-4-20 12:17
摘要: 由于缺乏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他们往往只对上负责,不对公众负责。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寻租,使得日益高昂的行政投资成本等,常常通过公权力转嫁到公众和守法企业身上,也就形成了中国商品比美国贵的奇怪现象。 中国最容易被人反复提起的是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但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国家宏观管理成本的比较劣势,笔者认为,正是这个比较劣势造成了中国的畸形物价。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地球上令人困惑的事越来越多。 今年2 月,知名经济学家左晓蕾女士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和泰国物价之比让人困惑》,说春节去泰国,发现所有的价格都比中国同类消费品便宜。中国一般消费品价格,与人均GDP超过中国37%的泰国相比,平均高出30%~40%.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法国商品价格上。她比较了某一法国制造的服装价格与进口的同一服装价格,按欧元与人民币11:1计,中国国内价格几乎高出在法国的价格一倍。她在美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比如加州机场商店的美制风衣,按照1:8的兑换率,风衣价格连进口价格的五分之二都不到。若按1:6.8的兑换率,价差更大。如果与国内机场内的同类进口商品价格相比较,差价更为离谱。而法国人的人均GDP高出中国10倍还多,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中国15倍。 这实在不符合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也不符合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需要重新认识和诠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如此,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才能有希望。 左女士提出了问题,但是没有给出答案。而这个问题迫切需要答案,不然我们就会丧失一次抓住中国真问题的契机。 这个调查和社会大众的感受是吻合的,所以国内出现了不少代购一族,专门到海外买便宜货。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ECA在2009年6月的调查也可以加以印证继日本东京等四个城市之后,北京、上海、香港成为亚洲生活消费最为昂贵的城市。京、沪、港三市分别从上年度的全球104、111和98位,飙升至26、28和29位。在被调查的亚洲城市中,前十名中国城市占了半壁江山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广州。此外,天津等10个城市也排进了前30名。 如果考虑到2009年6月以来中国大都市房价急剧飙升的变数,在2010年度的排行榜上,中国很可能将独霸亚洲。至少谁也无法否定,中国的房价和车价已是世界上最高的。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已被国人概括为警惕工资非洲水平,生活成本欧美标准。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物价高出泰国、法国、美国呢? 这显然与人民币低估的结论背道而驰。如果人民币升值,那么这种中国与泰国、美国的物价比岂非更高? 存在就是合理的,世界上存在的异常现象,一定会有合理的解释,中国的高物价现象也不例外。 中国最容易被人反复提起的是劳动力价格的比较优势,但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国家宏观管理成本的比较劣势,笔者认为,正是这个比较劣势造成了中国的畸形物价。 中国的宏观管理成本(其中主要是政府成本)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2009年中国财政收入(包括土地转让费)已达GDP的30%左右,这个比例在全球只有北欧个别国家能达到。然而,与中国所不同的是,瑞典等北欧国家是全球最高福利的国家,他们享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部社会保障。而中国是世界低福利的国家,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大部分都要国民自己负担。 这还不是国人的全部压力,国内居民还承担了非统计范围内的成本,比如各种本应取消的道路收费。这种成本仍在增长之中,比如土地70 年使用权招拍挂竞标,已经使土地使用成本非常高昂,但最近,在没有取消此制度的前提上,有些地方又在酝酿房产保有税,即变相的物业税,其实质为双重征税。 各地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也大大增加了商品在国内的物流销售成本,进一步增加了企业的负担,这些成本也会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从对外经贸关系上,由于采取了出口退税政策,此政策的本质是给国外的消费者税收补贴,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收入缺口必然要转嫁到国内商品身上,致使国内物价更高。而外国对中国企业增收的反倾销税和特别保护惩罚税,当然企业也要转嫁到国内消费者身上。 如此一层层负担加上来,中国国内商品焉能不贵?而在房地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由于过去多年实施的是出口导向优先政策,在宏观管理成本日益高昂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出口海外,除了出口补贴外,靠的就是勤劳高效、廉价而缺乏保障的劳动力,来对冲高昂的宏观管理成本,从而形成一定的国际价格优势。 在出口导向优先的政策下,劳动力的廉价就成为了某些主流人士眼中必须牢牢控制的指标。因为如果劳动力贵了,那么出口导向型经济就不可维系。那么,宏观管理成本就必须降下来。 或者正因如此,中国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获得的外汇储备,在某些人士眼中,是绝对不可以通过社会保障的方式,转移为国内国民收入和国内消费的,中国央行外汇储备可以借给美国政府近万亿美元,但法律规定不能借给中国政府一分钱。 中国宏观管理成本在过去20年内日益膨胀,行政开支和政府投资不断扩张。当前政府行政开支、投资分别占到财政支出的18%和25%左右,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由于行政开支属于损耗性支出,加上政府投资效率极为低下,其投入产出率低于0.5,这使得大量国民财富在经济循环中被损耗,退出了经济流通(以烂尾工程和反复翻修的马路为代表),使得中国银行业的货币乘数不断下降,最低甚至达到3.5(国际上一般为8)。为保证经济活动的必要流动性,央行不断超发货币,形成了人民币实际购买力的对内贬值,民间总体购买力的不断相对收缩,即与M1、M2的增速远超GDP的速度相对应的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也远超GDP的增速。 由于缺乏对公权力的有效制约,他们往往只对上负责,不对社会公众负责。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资本寻租,使得日益高昂的行政投资成本等,常常通过公权力转嫁到社会公众和守法企业身上,也就最终形成了中国商品比泰国、美国贵的奇怪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外部需求盛极而衰,因为国内商品房价已经达到了公众的承受极限,这一既有轨道已经走到了尽头。也就是说,如果主动改革,可以化害为利,如果中国宏观管理成本能降低到西方国家的一般水平,中国的国内需求提高,那么中国经济将仍可以有20年的科学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在情理之中。 作者 张庭宾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个人分类: 他山经典|2199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比较与震撼
laizhouwan 2010-4-9 18:50
有朋友发送来的几张照片,看了后还是感慨颇多,,,, 连同我在外滩排的照片,请您一起欣赏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035 次阅读|0 个评论
我们该如何在与别人的比较中快乐的活着
famingkuang 2010-4-1 12:46
人是社会动物,几乎每个人都是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感觉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的。 如果在比较中觉得自己比别人生活得好、更有成就,快乐与幸福感就会产生,反之就会有失败感。大多数人都是这样去生活的。 且慢,如果这样去比较,人是产生不了终极成就感与幸福感的。得到的只能是暂时的快感。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不管你做了什么都会有别人比你做得更好,不管你过得多好都一定有人比你过得更好。 你的高中同学中有的出了国、有的当了老板、有的衣食无忧,而自己却只是一个在读的研究生,于是你就觉得自己很失败,恨自己的父母无能。那是因为你的眼光只朝上看的原因,如果你的眼光稍稍向下看的话,你会发现你的高中同学还有人在当农民工呢。 其实一个人不管是向上看,还是向下看,都会让自己陷入迷茫之中,因为这都是向外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人的幸福感是由内而生的,所以寻找幸福与成就的路应该向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也就是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 但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不顾现实而生活在理想的国度里,所以多多少少都会拿自己去和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如果一定要比较,那么该如何进行呢?发发的做法是,不用现在的自己与现在的别人进行比较,而是拿自己的未来与别人的未来进行比较,相信自己的未来一定比别人强,这样就能产生奋进的动力,同时也能暂时快乐的生活在自己平静的内心世界里。也许最终不能达到自己的理想,但却能幸福与快乐的生活着,也许这就够了。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最后的成功,而是幸福与快乐的生活过程本身。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799 次阅读|9 个评论
中外差異之火車臥鋪及其聯想
LEOLAND 2010-3-27 09:47
曲津華 坐火車臥鋪旅行,比之飛機,既安全又省錢,游玩期间还可以节省酒店费用和赶路时间,故比較偏愛。至于時間成本,有書可看時是可以忽略的。俗話說,在哪兒不是待著呢。 作為資深火車粉絲,坐火車的資歷大概與年齡相仿。這都拜生長於東北所賜,但不拜日本人所賜,雖然東北的火車線路大都是日本人修建的。后來,有了乘坐發達國家火車的機會,這要拜長大了所賜,以及什么什么所賜吧。再后來,又有了乘坐發展中國家的火車的體驗。 偉人說過,做事情就怕認真,但事情本身呢,怕的是比。最近這一次的比,一要拜首次實行的春運火車票實名制所賜,二要拜身處廣東被先行先試所賜,首次得以在年度最忙時段側身於鐵路營運洪流之中。一路試下來,體會多多,感概不少。 先說最大的感覺,就是中國人之命苦,稍微抽象一點說,就是尊嚴之比較難得。這里僅以火車臥鋪為例,鋪排一番。 優雅如歐洲之火車,雖有親身體驗,卻未有臥鋪經歷。皆因其地域不廣,幾小時車程就足以橫跨某國領土,故臥鋪實在鮮見。這段經歷對本文貢獻不大,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家的火車帶有放置自行車的專用空間,上車不檢票,私家車可以開上站臺,等等。 發展中國家的火車,乘坐了三段帶臥鋪的,其中第二段是跨兩國之邊境的,所以體驗比較第一手,兼印象比較深。必須要提的是,有這樣幾點: 1. 專業在國外處處感受到專業、敬業,這與祖國很不同。人家臥鋪車都是男性服務員,著裝漂亮,待人自信有禮,服務周到; 2. 干凈人家的臥鋪都是類似酒店的白色被褥,床單是洗熨后用薄膜袋裝好的,就寢前當旅客面拆開,逐個鋪好; 3. 舒適車廂設計很好,過道在中軸線上,兩邊鋪位靠窗縱向排列,上下兩層。每個鋪位都有布簾,形成私密空間;床頭都有自己開關的小閱讀燈和小物品架。另外,人家的上鋪白天是收起靠牆的,很科學,很人本。注意看了一下車輛的銘牌,制造廠是韓國大宇。 4. 安全車廂內通道上整晚有弱光夜燈照明,便于有人去洗手間,也使旅客很有安全感。上車前問過當地華人,回答說火車上從未發生過犯罪案件,包括偷竊。實踐證明,過道上的夜燈絲毫不影響睡眠,還達成了和諧安全的大好局面。 反觀這次本國春運之初體驗,聯想國外的經歷,高下立見。故此,對鐵道部長的建議,也有如下幾點: 1. 抽時間去同為發展中國家的人家那里考察一番,放下臭架子親身乘坐一下火車,包括在臥鋪車廂過夜; 2. 咱家的人多,但不是服務就必然差的借口。三層的中國特色臥鋪,也可以有好的服務來配套; 3. 為安全起見,咱的車廂也可以設置過道夜燈、床頭閱讀燈和布簾。考慮國情,過道還要設置錄像監視探頭,兩端各一。非如此,同胞旅客不能產生安全感;不如此,誰都睡不踏實。即使那些攝像頭是假的,不錄像,也比沒有要強出百倍千倍。有了這個高科技手段,加上夜燈照明,一般小偷都會有所顧忌,或直接就金盆洗手了。 4. 還有一個非常不人性的設計,就是每個臥鋪格子間上面,都有一個冷氣的出風口,正在第三層臥鋪的咫尺之處,冷氣一開,呼呼作響,分貝不小,極易讓睡覺輕的旅客抓狂。有些時候,這種出風口還會有黑塵飄落,令下層吃飯旅客中招。不知設計這種出風口的人是否智商正常。 5. 中國特色臥鋪服務方面的一大弊端是,乘務員每每在終點站之前很早就收拾鋪位,床單上下翻飞,到處塵土飛揚,旅客防不勝防。這很不應該,而應該的是,借鑒航空業的做法,在各個車站配置專業清掃隊,待每列火車到站后實施專業化清掃,以此也可減少乘務員的勞動強度。 6. 幾年前在新疆乘坐過一種雙層樓式臥鋪火車,每層樓設雙層鋪,總體上就有四層鋪位了,車廂總體并不高出多少,感覺在給旅客的尊嚴方面要遠遠優於現有的單層三鋪位車廂。以後在他處再未見過,建議速速推廣至全國。 就想到這幾點,寫出先,供參考。 2010-03-26
个人分类: 科学劄记|2840 次阅读|1 个评论
中西医的泛妙论
BaoHaifei 2010-3-25 09:46
中西医的泛妙论 鲍海飞 2010-3-25 中医是待挖掘的处女地,西医是提炼的精华; 中医是可以自制的砂锅,热宝,是望闻切诊;西医是他人的仪器,冰冷的设备。 中医似一碗鸡汤,西医似一杯清水; 中医是混合物,是花草木虫鱼鸟的化身,混沌,中国文化的源头,现在还在保留,但是却不是很畅销,现在似乎就没有再挖掘过。反而,古墓倒是挖掘了不少!西医是各色不同的粉末、分子式、晶体结构和当量。 一个讲究的是系统,一个论的是专业。 中医讲究的是一股气氛或氛围,是满城的沙尘暴,不时又会有弥漫的硝烟;西医讲究的是透彻, X射线和CT断层扫描以及化疗光疗; 中医似全城搜捕,好像很民主;西医似乎是枪手点射,集中消灭。 中医似地雷,全身轰炸;西医是狙击手的子弹,有时非常精准,有时也会偏离弹道。 中医是脉动知天下,西医科目划分是武装到每个牙齿。 中医是大治(智)若愚,一览众山小;西医是钻牛角尖,精工巧匠雕。 中医曾经是一柄巨斧,华佗就曾想在曹操头上试斧,结果砍了自己;西医是一把柳叶刀,小孩儿的出生都离不了。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需要对症下药。 中医似温文尔雅,柔情百媚,标本兼行,有时是难以下咽的苦水,渐行渐进;西医似快人快语,一针见效,大刀阔斧,毫不留情,直接切除拦路虎。 中医似太极拳,全身运动,打通任督二脉,七经八脉,通气血;西医如拳击,就是勾拳、摆拳和直拳。 能治病的并非都是药。中医里面有情趣,琴棋书画都是神奇的灵丹妙药,还有一根小小的绣花针! 西医非得刨根问底,到底是哪个器官除了毛病,于是斧、钺、刀、叉都上阵。 呵呵,二者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中医是胃肠的洗礼,西医是血液的渗透。 中医有时眉毛胡子一把抓,西医有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是全身渗透,病根是风湿寒热燥,七情六欲,五音五色伤;西医是局部的清理,病源是细菌、病变、感染和遗传。 中医调的是气血和心理,西医爱的是灵魂和肉体。 中医讲究阴阳调理,西医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中医是翻修,治不好也治不坏,造就心灵之美,体发皆是父母所授,如何轻易废之;西医是置换,削土豆皮、隆胸和整容,改天换地。 中医有神奇的传说,我们有神农氏尝百草,还有龙须凤发皆可入药,但不知道去哪儿找?又吃啥补啥,可惜原生态草药越来越少。中医又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天人合一,可以借助阳光、大树和山川。缺点是自家人治不了自家病,西医讲究是躲藏和消灭。 西医是科学的理论,躯体解刨,细菌入侵,先在动物身上来实验,小白鼠成了试验品。 抗生素药的发明总是太慢,赶不上细菌的病变。 中医迂回曲折;西医单刀直入,反正不管好坏,一刀下去,妥了。 中医西医两把刀, 一个玄来一个妙! 劝君把刀看仔细, 祛病延年身体好!
个人分类: 随想|4091 次阅读|2 个评论
考察与定位:中西医疫病学史比较研究
fqng1008 2010-2-28 12:19
自古以来,我们就在不断地与各种瘟疫进行着艰苦卓绝的生死较量,人类与瘟疫作斗争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史的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疫病学说发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中西医疫病学史作一简略回顾和比较,并期望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原始崇拜:无奈的上古疫病学 从发生学角度讲,微生物比人类早。可以说,人类诞生之始,就面临着瘟疫的侵袭和折磨。据有关研究,古人类化石就有梅毒、寄生虫病的痕迹;早在1万年前,天花病毒就出现在地球上,3000多年前的埃及木乃伊上,可以见到天花的疤痕;肺结核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麻风病的记载,可见于公元前1900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被称为siptu。我国关于瘟疫的文字记载,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里就可以看到,其中疒、疠、疥、疫、疾、痐、蛊等,均与传染病有关,是目前发现的最早记载。尤其令人感兴趣的是疾年和祸风的描述,表示那时已经有了瘟疫流行的概念和病因的探讨。大疫的名词在周代的典籍中已经十分普遍,《礼记》则多次提到,并可见到疫疠、天行、时行、时气等说法,说明经常发生瘟疫大规模流行。至于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考证提示40%死于11岁以下,其中难免会有疫疾肆虐的结果。 瘟疫是人类童年的梦魇,原始人由于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的低下,面对瘟疫的暴戾和肆疟,他们是那样怯弱,既无法驾驭,又不能理解,内心充满了恐惧,因此万物有灵论和自然崇拜应运而生。那时侯,几乎有多少种自然现象,就有多少种善恶难分的神灵或魔鬼,各种疾病都有着不同的鬼神来管辖。在古埃及的神话里,赛特神(Set)是魔鬼的化身,掌管播散和治疗流行病。《圣经》记载,耶和华能够直接降下瘟疫,以惩罚和训戒人或牲畜;《撒母耳记》和《列王记》记载了上帝的使者可以使人患上鼠疫,那是一位叫做阿波罗 斯敏吉阿斯(Apollo Smyntheus)的鼠神所为。此外,古希伯莱人的蝇神、古巴比伦的纳加尔神、古希腊的宙斯、古印度的女痘神Sitala(和天花的病名一样)、古罗马的女神菲波尼斯(Febris)和美菲提斯(Mephitis)等等,都是掌管瘟疫的。在古希腊神话里,潘多拉的盒子是关于瘟疫的最经典的传说,从此疾病蔓延,横扫大地,死神肆无忌惮地吞噬人的生命。 在中国的原始神祗中,西王母就是掌管疾病疫疠的,蚩尤也是一个瘟神总管,《述异记》云:太原有蚩尤神昼见,龟足蛇首,大疫。其俗遂为立祠。传说中顓頊也被认为是疫神帝,因为他有3个儿子,死后都变为疫鬼。《山海经》中还讲到一些见则大疫的怪兽,造成瘟疫流行。在我国少数民族的神话里,也有不少制造瘟疫的神怪,如云南白族的大黑天神,本来是玉皇大帝派他下凡播散瘟疫的,结果他不忍涂炭生灵,把瘟疫种到自己身上,又吞下所有符咒,从而全身变黑。还有一个故事,讲远古大理来了一批瘟神,一对兄妹为民除害的经历。可见在上古之时,世界各民族的先民们都对瘟疫不可理解,最终只能归结于神怪,那是原始崇拜的结果。 既然瘟疫由鬼神所致,超自然力救助就成为必需。古希腊神话中,许多神都有为人类治病消灾的能力,其中专门的医药之神是阿波罗的儿子阿斯克雷庇亚斯(Aesculapius),据说他外出行医,总是带着手杖,手杖上盘绕着一条毒蛇,有以毒制毒的含义。后来这些成为医神的化身和医药的图腾,至今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还是蛇和手杖。在上古时期,人们对付瘟疫的唯一办法就是祈祷上天,借助于与鬼神打交道的人巫师来实现。我国古代的巫医,据《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大荒之中,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开日月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穿窬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拒之。在甲骨文中,商人用祭祀对付疫病的方法主要有:①祰病,染疾后向祖先祰祭,以祁保佑;②御病,在卜辞中,含攘除灾祸之义;③祕病,祭名,用祕祭致意神,求神停止疫疾的传播;④卫病,通过卫祭,求神保护,攘病除灾;⑤匄病,向鬼神乞求疫止病好。 二、经验加哲学:巧妙的中古疫病学 毕竟,对鬼神的祈祷并不能达到目的,人们还是要利用本能去探索现实的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随着原始人的思维进步,疾病和医疗的认识逐渐走向经验加哲学阶段 。 在古希腊历史上,公元前430年雅典爆发的大瘟疫肆虐3年之久,死亡人口达1/4之多。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亲身经历了这场大劫难,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也曾在这场瘟疫中染病,所幸得以痊愈,逃过一劫。他在其在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以平静的方式记录了那至今令人毛骨悚然的场面:人们象羊群一样地死亡着。由于死的人太多,尸体躺在地上无人掩埋,鸟兽吃了也跟着死亡,以至食肉的鸟类完全绝迹,甚至那些生来就身体强壮的人,不见得比身体衰弱的人更能抵抗这种疾病。甚至连古希腊繁荣的开创者伯力克利(马克思称他的统治时期是希腊内部的最盛时代)以及他的妹妹和两个儿子也难逃此劫,都被夺去了生命。他死前对雅典人民的一篇演讲可以说明当时的尴尬:对于来自敌人方面的打击,我们必须勇敢地抵御;而对于神明所降的灾祸,我们只能驯服地忍受。 然而,正在人们避之惟恐不及的时候,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希波克拉底(公元前460-377年)来到雅典,通过这次与瘟疫作斗争的经验体会,他留下了自己的行医记录《论瘟疫》7册,成为世界上第一部传染病学专著。大约在同时,另一部叫《流行病学》的专著出自一位不知名的作者之手,它更象一本行游医生的病例薄。之后,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肉特征和疾病的成因,结合当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建议医生到一个新的城市时,要研究城市的方向、气候、土壤、水源、饮食习惯及居民的生活方式等等,并且查明了多种疾病与季节等因素有关系。由于希波克拉底和《流行病学》作者等的观察研究,人们已经开始抛弃了采用神话的观点来解释瘟疫。因此,后人尊他为医学之父,并将出自多人之手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托名于他;该文集奠定了经验加哲学古代西方医学体系。后来,有学者指出:当疾病来源于神这种看法逐渐为人们所抛弃之时,出现了一种对科学进程有着同样干扰和反动作用的因素:哲学代替了宗教。希腊哲学在多样化的现象中寻找同一性,并且在建构一个包罗万象的理论化过程中,对同一性的渴求导致对事实的臆断和忽视。正同一种欲望,促使泰勒斯宣称万物皆水,同时使《希波克拉底文集》中一篇论文的作者宣称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气所造成的 。 到了古罗马时期,先后发生了5次造成重大损失并且对罗马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大瘟疫。盖伦(Calen)是成长于第3次瘟疫大流行的著名医生和哲学家,他是著名皇帝马可奥勒留的御医,还为以后继任的3位皇帝服务过。盖伦一生致力于医疗实践、解剖研究、写作和各类学术活动,共写了131部著作,是继希波克拉底之后的第2个医学权威。后人评论说:他是一个奇怪的过渡性人物:对他那个时代充满神秘气氛的环境来说,他是相当的科学化了;而对于后代的科学家来说,他又显得十分神秘。从此,盖伦的医学一直统治着西方,在经历了黑暗的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吹响了近代科学的进军号,经验加哲学西方医学体系才受到彻底地挑战。尽管那时,在古罗马作家瓦罗(M.T.Varro)的著作中,也曾经有过天才的预测:潮湿的地方是危险的,因为那里可能有小动物生活着;虽然这些小动物是如此之小,以致于人们不能看见它们,但它们却会通过口和鼻孔进入人体,引起严重的疾病。但由于科技水平和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现代微生物学的产生还为时尚早。 我国的情况大致相同。和伯力克利几乎同期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221年)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革时期,出现了诸子烽起,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在医学经验逐渐积累的前提下,诞生了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成为祖国医学理论体系创立的标志。尽管,医学的自然哲学化比鬼神观念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离客观﹑准确的疾病观仍相差甚远。因为那时,早期的人们混淆了事物的原因和前发事件,在他们眼里,没有任何偶然的事情。那些在时间上接近的事件,即使是彼此很远的地点发生的,也很容易被他们认为是因果关系连结起来的 。关于解释瘟疫致病原因的六淫学说,就是原始思维特殊的因果律所导致。因为在宏观领域里,人们很容易把气候的失常看成为瘟疫的病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推演出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和药理作用。与盖伦同时期的张仲景,是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创始人,他的著作《伤寒论》来源于东汉末年瘟疫大流行的经验总结。书中把瘟疫的病因主要归结为风寒之邪,以六经证候归纳病理变化,并创造了一整套的理发方药体系,成为后世医家治疗瘟疫和各种疾病的规矩。一直到金元时期,战难频繁,瘟疫流行,再一次带来了祖国医学的学术争鸣,他们对《伤寒论》的辛温解表治法提出挑战,发展了火热论的热病学说。 总之,这一时期的医学,临床靠经验看病,理论采用自然哲学推演。在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时,常常把气候因素和其它诱因当成因果联系,以一般性的平衡失调解释具体的病理机转,用猜测性理论代替客观的事实联系,而且一经约定就相守不移,未曾开动假说-检验的双轮车。至于治疗思想,东西方医学都以调整平衡为指导原则,因为具体机制(病理和药理)不清,其理论停留在一种笼统的初级阶段。 三、扬弃与传承:异质的近代疫病学 文艺复兴后,西方逐渐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伴随严密求证的科学精神,疫病学研究出现了新的面貌。 首先,传染和传染病概念的讨论是值得注意的。16世纪意大利名医佛拉卡斯托罗(Girolamo Fracastoro)是一位博学家,他的名著《论传染和传染病》首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了伤寒、鼠疫、梅毒等的来源与传播,在分析了传染各种惯用法之后,下了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科学的定义:由感觉不到的颗粒的感染,所引起的某种极其精确的相似的腐坏,它在一定组合的物质中发展,从一个事物传到另一个事物。在16世纪以前,所有的传染病一概叫做瘟疫,从佛拉卡斯托罗的著作开始,人们已能辨别何种传染病,并且能够诊断出它的特别症状。并知道接触传染分为3类:①单纯接触,如疥疮、痨病、麻风病;②间接接触,通过传染媒介如衣服、被褥等,它们携带接触传染的活动种子;③远距离传播,如鼠疫、沙眼、天花等。 其次,欧洲的卫生改革对鼠疫等传染病的防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人类第一次卫生革命。138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卫生法》,1423年威尼斯当局在拉撒瑞岛上设立了一所传染病医院。1656年,罗马城鼠疫流行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公共卫生落后是其重要因素,教皇的特派卫生委员加斯塔尔迪(G.Gastaldi)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比如在城门及边界设立卫生监督,所有旅行者都必须持有健康证明书,街道及下水道均需整理洁净,对沟渠水道作定期检查,设立衣服消毒地点,禁止人群集聚等等。在他1684年所写的一本书里记有245条法令,都是在防御鼠疫时颁发的,是卫生防疫史上的重要文件。17世纪末,意大利已经开始实施抗痨立法。 至关重要的是传染病学的诞生,真正意义上的对付瘟疫的科学之战始于1865年。这一年,法国化学家巴斯德第一次找到了致病微生物,并把它称之为病菌,人类终于知道了瘟疫的真正原因。接着,德国科学家罗伯特柯赫(Robert Heinrich Hermann Koch),他于1882年提出的柯赫氏原则,一直指导着今天确认微生物是否为一已知传染病病原的主要依据。意大利医学史家卡斯蒂廖尼说:细菌学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医学思想上的革命。这种革命不仅体现在疾病概念特别是传统概念上,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整个医学方法论。巴斯德和柯赫的工作标志着科学的细菌学开始建立。细菌学迅速渗透到医学各个领域,人们从无穷尽的微观世界里找到了许多疾病的发病原因。 伴随着细菌学的发展,免疫学也相应产生,巴斯德在从事牛羊碳疽病和鸡霍乱研究的时候,提出了弱毒免疫理论,并开始用疫苗防治禽畜疾病。1885年,巴斯德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其成功震惊了整个欧洲。事实上,传染病学的进步是与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密切相关的,它们在互动激发的加速机制里日新月异。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科学实验的引进,二是哲学医学观向科学医学观的过渡。医学从自然哲学的母体中分化出来,经验又一次同哲学分离,与科学的医学观相结合了。而且,这是一个用科学实验代替哲学思辨,逐步淘汰虚构性概念、臆测性学说的脱胎换骨的过程。 在西方传染病学突飞猛进的时候,中国医学又一次选择了沿袭。此期,虽有温病学的诞生,但仍是直观经验和哲学思辨的一脉相承,医学观念和研究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突破。值得一提的是,戾杂气学说是十分独特的,它不约而同地孕育着与西方近似的奇想,这种奇想在西方带来了近代医学,在中国却没有落脚之地。我曾在文章中提到,吴又可已经踩着了近代医学的门槛 ,其理由有:①不自觉地摆脱着有机自然观;②朦胧的白箱化要求;③初步悟出感觉比经典更可靠。但是,要使戾气学说发展成为现代微生物学,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屏障。其一是概念不清,没有严格定义和划分的意识。其二是理性程度低,缺少必要的科学抽象,仅采用挟叙挟议方式,用具体的事例代替理论陈述以及事物规律的抽象。其三是可控实验的无知,不能实现对理论的鉴别和清晰化作用。 当然,温病学也是祖国医学的创新,三大学派丰富和发展了传染性疾病的诊疗理论:①以吴又可为首的温疫学派,《温疫论》为代表作,《疫疹一得》、《广温疫论》、《松峰说疫》、《疫痧草》、《治疫全书》等无不宗又可而广其说;②以叶天士为首的温热学派,《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其治疗大法,薛生白总结湿温病的因机证治,吴鞠通补充三焦辨证和系统的方药,使新感温病学说成为临床医疗的重要依据;③以柳宝怡为首的伏气温病学派,在温病概念新旧含义的论争和动荡中,清代医家从伏寒之说发展为六淫、疫疠皆可伏邪,并从伏邪的部位、病机、证候、治疗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四、主流与非主流:多元的现代疫病学 当西方医学与传教士一切来到中国的时候,两大医学体系开始了共存、交流和冲撞的历史。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它们各自的阵地、领域和学术地位却悄悄地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中医药在独占我国医疗市场几千年后,迎来了残酷的市场竞争,至今已失去了大部分医疗市场领土。不少中医医院已很难再以独立的、纯粹的中医药技术支撑门面,要么门庭冷落,病人稀少,要么大量增加西医科室,靠西医项目盈利。从国家卫生主管部门最新公布的全国卫生统计数据也可证明:西医558.39万人,中医40.72万人;西医院1.68万个,中医院0.26万个。 邓铁涛教授也证实,解放前我国有40~50万的中医,如今这个数字没有增加,而西医却从不到3万人,增加到现在的500多万。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或者说为什么固有的本土医学会逐渐从主流医学退位成非主流医学,而西方医学逐渐从非主流医学上升为主流医学呢? 中、西医疫病学各自的学术力量及其应用价值,也许会给我们提供某些具有启示意义的东西。例如,鼠疫曾经是人类极其恐惧的瘟疫之一,从1898~1918年的20年里,全球1025万人死于鼠疫。鼠疫的有效防治取决于病原和传播途径的正确认识: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A耶尔森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在香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其病原体是一种细菌,后来命名为耶尔森氏杆菌,即鼠疫杆菌;1898年,法国科学家西蒙德通过在中国云南和台湾的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鼠疫的传播途径,为其综合预防提供了依据;到20世纪中叶,抗生素的发现使鼠疫成为容易治愈的疾病。终于,这一肆虐人类数千年的充满恐怖色彩的传染病得到有力控制,而与我国的积极参与有密切关系。1911年清政府外务部委派伍连德在奉天省设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邀请英、美、俄、德、法、奥、意、荷、日、印度各国医生参加,这是我国首次主办的国际医学会议。由于传染病学的进步,采取多种措施防治,各种瘟疫的发病和流行明显减少,是西方医学在我国从非主流医学上升为主流医学的直接原因。 当然,现代医学毕竟不能解决所有的疫病,如各种病毒性疾病的抗病毒治疗,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各种传染病的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等等,当今的主流医学在一大堆难治性传染病病面前常常束手无策。为了抗击人类共同的敌人,东方医学的自然疗法、个体化诊疗风格和整体调节艺术,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SARS,因为战胜不了病毒而使群医束手,因此世界各国的传统医学纷纷出笼,因其多为涵盖身、心、环境整体的医疗,因而极受广大民间的欢迎。因此,医学的多元化是必然的,各种非主流医学与主流医学在多元并存的前提下进行交流、渗透、配合和争鸣也是理所当然的。在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肝炎、艾滋病、非传染性肺炎、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感染性休克等等,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体现出现代传染病领域的多元化特征。 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结合,可能孕育着未来的临床医学模式 。首先从现象学看,可以认为西医有关病的诊断,是临床征象(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在某空间范围内的时间分布,即某些临床征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医有关证的诊断,是临床征象在某一时间点(或片段)上的空间分布,即同一时间内某病人身上各种临床征象的集合,二者是经纬关系。其次从发生学看,西医对病的概括是统计学处理,抹杀了个体差异和偶然因素,成为一种人为的模式;中医学对证的描述,强调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凡是临床表现的微细差异,就可能构成不同的证,运用不同的治疗。第三,从临床角度看,前者属规范化诊断,病情虽然总在变化,个体也有差异,病的诊断却是一定的,并且是可以检验的;后者属随机化诊断,一切瞬息即变,甚至来不及检验或无法检验,只为治疗提供依据。因此,各自具有纵向和横向、静态和动态、规范化和随机化、原则性和灵活性的不同特征,体现出东西方文化差异互补的景象。 五、结语:三驾马车的定位思考 去年12月12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原副秘书长李致重先生在香港写了一封致陈可冀先生的公开信以科学的态度推进中西医配合 ,指出中西医结合原本始于上级行政领导提出的一种号召或口号,时至今日,靠口号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对中西医结合上的混乱理解和各行其是,必须冷静反思。按照这些观点,宪法中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可以不要了,中西医并重的新时期卫生工作总方针也可以不要了。而且更为尴尬的是,按照这些观点,中西医结合的根,便被中西医结合界自己亲手挖掉了。那么,被称之为的中西医结合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其存在的土壤和价值,究竟在何处呢?如果结合的最终结果是把中医的经验,化到西医体系之中了,中医也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我认为,李致重的操心是门户之见式的杞人忧天。医学发展有它自身的规律,我国三驾马车的医疗卫生格局形成和政策导向也是正确的。只是随着时间和实践的推移,有些理解可以稍作变化:①已经成为主流的现代医学继续按照它的发展规律运行,关键是我国的医务工作者要多多争取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②已成为非主流医学的中医学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完全按照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维持其继续为人类健康服务的替代或补充地位,一是殚精竭虑,将完整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提高到与现代医学并驾齐驱主流医学地位;③中西医结合工作则稍改初衷,从创造统一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走向与主流医学相汇合的整合医学方向 。其实,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没有必要在继承和发扬的取舍上左右摇摆,我们的使命就是要通过深入持久的科研工作,将中医药的有效经验逐一肯定疗效,阐明机制。用陈可冀和韩济生院士的话来说,就是应当充分应用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和开发,提高其科学性,促进国际医学科学界的认同。为了更好地将各种医疗手段科学而合理地用于治病救人,提高疗效,减少毒副反应,补充/替代医学应当与现代主流医学互相整合,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世界医学。我国半个世纪以来实施的中西医结合医疗实践和研究成果,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只有在理论上把非主流医学的假说纳入现代科学的框架加以理解,主流与非主流医学真正融合为整合医学的可能性才能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聂广. 试论中国古代医学和古希腊医学的理论体系. 医学与哲学1982(10):5 2 聂广. 背景与选择:比较中西医学发展史的思考. 中医药时代,1993,3(3):55 3 聂广. 中医学:哲学与经验的融合与分离. 见《第三代中医论丛》. 湖北科技出版社,第1版,1987.9 4 武斌. 人类瘟疫的历史与文化. 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3.6:66 5 Die Loango Expedition. 转引自何裕民,张晔. 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 文汇出版社,第1版,1994.3:12 6 武斌. 人类瘟疫的历史与文化. 吉林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3.6:244 7 聂广. 杂气学说能够发展成现代微生物学吗?医学与哲学,1989,(3):27 8 聂广. 范式的示范中医学体系为什么一脉相承?医学与哲学,1989,(6):36 9 聂广. 吴又可戾气学说的学术价值. 中医药学报,1983,(1):20 10 毛嘉陵. 哲眼看中医21世纪中医药科学问题专家访谈录.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5.3:1 11 聂广. 中西医诊断的模型差异. 医学与哲学,1990,(3):8 12 聂广. 辨病与辨证的模型差异及其互补. 医学与哲学,1992,(7):6 13 李致重. 以科学的态度推进中西医配合致陈可冀先生的公开信. 香港,2004,12-12 14 韩济生. 主流医学、非主流医学与整合医学. 辽宁医学杂志,2001,15(4):169 15 陈可冀. 译后评论:主流医学与补充医学整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5(3):139
个人分类: 比较医学|2865 次阅读|0 个评论
物理学中的空间与时间(4)---广义与狭义相对论时-空比较
chenfap 2009-12-30 07:29
物理学中的空间与时间(4)---广义与狭义相对论时-空比较 五、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的时-空比较 我们在以前的博文中已经讲过, 狭义相对论时-空的主要特点是: 1),时间和空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时-空统一体的。 2),时-空是平直的,这表现在空间是均匀的和各向同性的,并且,在空间存在可以无 限延长的直线;时间的流逝也是均匀的。 3) , 光信号在全空间传播速度是有限的常数C。 4) , 在全时-空中存在惯性参照系,任何两惯性参照系之间可通过罗伦兹变换相联系,在一切 惯性参照系中,物理规律的形式相同。 在任何局部时-空内,都可进行这类变换,但在不同的局部时-空, 其变换函数关系不一样。 上述比较,可初步说明广义相对论时空与狭义相对论时-空的异同。
个人分类: 未分类|4013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开眼!金融危机下的中美基本物价比较
夫子 2009-4-21 10:27
开眼!金融危机下的 中美基本物价比较 作者:乐圣 凤凰网社区 2009-03-25 12:07:49 近来常常有国内的朋友问我金融危机对美国人民的影响,就像美国人生活水深火热一般。美国经济的确遇到很大问题,很多人忧心忡忡,美国媒体报忧不报喜(或多报忧少报喜)的传统加大了这种 忧惧。但庆幸的是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反而物价还在下降,有的还猛降, 反而是消费的好机会,比如,上个月我就和太太到南方旅游11天,经11州,自驾游,全部消费加起来才1500来元,连我们自己都不相信。但由于全部是刷卡消费,一打印出来,白纸黑字,一分不差。 我不妨列举一下两国的基本消费情况。美国消费以美元计算,中国以人民币计算。尽量选取同样的商品,同质的服务(尽管事实上不可能)。以下价格,一半来自网络,因为我07年才出国,觉得国内的可信现在也许还涨了些价。我也作了部分补遗。需要说的是,这些都是没有打折的价格,事实上,很多东西、特别是食品和日用品,还可以便宜一些。因为中国巨大的经济、物价差异,所以选取人均月入3000的地区做参照系。如果人均收入都以3000月薪(以北京为例,中国即使北京也只有2000元左右,姑且按3000算)计算,绝对购买力可比性不强,所以采用相对购买力。所以以下计价不分美元人民币,可以看出一些情况,至少,最大的商机在中国。换句话说,还是中国人的钱好赚啊。再换句话说,还是中国人更容易做冤大头。 (博主次日补充:我只拿数据说话,与爱国不爱国没有任何关系,对于罔顾事实的谩骂,我不屑一顾。义和团似的爱国阿Q似的自大20年前的我就置之一笑了。可笑的是中国一些有知识无骨头的伪精英们总喜欢拿自己的收入跟普通美国人比,恨不得把10亿以上的中国屁民贱民剥夺国籍,他们就更体面了,心理实在很古怪。)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万元;马自达6型,2万元(含车照费)。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万元;马自达6型,25万以上(不含车照等杂费)。 在美国租一套二居室,1000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二居室,2000元上下。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房子,差不多花 30万,前后花园独立房子,永久产权,含土地所有权。每年有地契税。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房子,差不多花 250万,前后阳台公寓,50-70年产权,不含土地权。70年后有偿续约。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一件好一点的衬衣,25元。 在中国买一件好一点的衬衣,250元。 在美国买一双耐克或阿迪达斯,平均60元。 在中国买一双耐克或阿迪达斯,至少800元。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元上下。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30000。 在美国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大约1200元。 在中国买一台同样的笔记本电脑,大约8000元。 在美国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馆,一个月生活费300元足够。 在中国一个三口之家,如果不常上餐馆,一个月生活费900元也许足够。 在美国进一次餐馆,人均30美元可以吃到海鲜。 在中国进一次餐馆,人均200元可以吃到海鲜。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元。 在美国买50磅泰国大米,18元。 在中国买50磅泰国大米,130元。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3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10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20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200元。 在美国买一个哈根达斯,3块! 在中国买一个哈根达斯,60! 在美国买一加仑优质鲜牛奶不到3美元,两人可以喝一周。 在中国买一加仑质量可疑的鲜牛奶,至少20元,两人也可以喝一周。 在美国买6瓶百威啤酒,7元! 在中国买6瓶普通燕京,10元! 在美国在餐馆或酒吧一瓶啤酒4-5元。 在三里屯一瓶啤酒30-40元。 在美国 Holiday Inn,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带室外游泳池的旅馆,150元。 在中国带室内游泳池的旅馆,500以上。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30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300块也足够。 在美国,从美加边境开车到佛罗里达最南端古巴海峡,只需缴纳1美元过路费。 在中国,从成都开车到北京,只需要1500元左右过路费。(现在好像减少了) 从洛杉矶到纽约一张单程机票,平均价格140元(含税)(查3月25日expedia)。 从北京到乌鲁木齐一张单程机票,平均价格1500元(不含机场建设费)可以拿下(查3月25日elong)。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元。 在美国电话(美国和加拿大长途随便打)、互联网(5m)、电视(100多频道)三合一每月99美元。 在中国电话(不计长途)、互联网(512kb或1m)、电视(几十个频道)三合一每月至少300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买一部3G手机,最便宜的有29元的,还有白送的! 在中国买一部可以发彩屏的手机,1000能买着吗?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50块! 在美国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50-100元。 在中国听一场交响乐音乐会,500-1000元。 在美国一张普通邮票0.46元,一封普通商业信函0.36元。 在中国一张普通邮票1元,一封普通商业信函?元。 从北京向美国寄一份20张A4纸的特快专递(出版合同),因为太贵我的合作方从河北寄来,仍达187元。 同样一份特快专递从美国寄回北京,27元。 当然美国因为人工费高,所以凡和人工有关的都贵,白领和蓝领收入差距并不太大。比如,理发很贵,一般要20美元(我以前在北京理发要20元人民币),女的更贵,所以有的理发店下午4点就关门了,居然还要预约;按摩一小时要80-100元;出租车、家具也很贵。但没有人天天去理发或按摩,也没有人经常打车或换家具,所以影响不大。 美国其实最贵的是医疗保险,一个月可以达到500以上,但这个医保覆盖范围极大,而且多由公司购买,所以还不觉得,痛苦的是无医保者。但由于法律关系,美国绝对不会发生无钱治病被医院哄出来的事情。你可以签合同缓缴或要求豁免。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2337 次阅读|0 个评论
相关性研究法---利用比较进行相关研究
liux831 2009-2-2 15:26
相关性是事物关联的基本属性,也是科学家开展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一项来之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表明,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类比研究,是一个比较不同事物性质和表征的最基本方法。 一份来自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下巴棱角多的女性易出轨,这些女性下巴轮廓棱角分明象征体内有较多量男性荷尔蒙睾酮素,大量的睾酮素会让女性在性行为上较具主动性,她们容易给丈夫戴绿帽子。 有关相关性的研究很多,男人的身高在176cM比较理想,而女人身高应在170左右。既考虑了美感,也考虑了寿命。来自海南百岁寿星的研究表明,身高太高不利于长寿,而长寿老人多亲近自然、为人平和。在心脏病和心血管病这一人类第一杀手看来不无道理。体型巨大,心脏负担过重。 我们也知道相对性原理,高相对于矮,好相对于坏,聪明相对于迟钝。 最近网上的热门话题如下: 1.海龟与土鳖 2.美女与普通女人 3.大智慧与小聪明 4.博士途径与其他途径 5.有板有眼与没有章法 6.穷人与富翁 7.科学大家与一般从事科学技术的人(饶毅专门提出了只适于做技术的人) 8.自私与不自私 9.实名博客与阴冷小人 10.大侠与小肚鸡肠之徒 ...... 这不都是相关性与比较法研究的典型例证吗?! 英研究称:下巴棱角多的女性易出轨 下巴线条圆滑的女星琼安伍华德与性格男星保罗纽曼结缡50年(图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英国查理王子的王妃卡蜜拉(图片来自英国《每日邮报》网站) 台湾联合新闻网引述英国《每日邮报》2月1日报道,一项心理学研究先对女性做情史及性关系调查,然后请男性观其长相评估未来想成为伴侣的程度。 结果显示,下巴棱角分明的女性较下巴线条圆滑的女性,在性行为上较具主动性,但男性却对她们兴趣缺缺。 来自4所北美的大学的学者认为,当男生选择长期伴侣时,会对下巴棱角分明的女性退避三舍,因为担心被戴绿帽。 下巴轮廓棱角分明象征体内有较多量男性荷尔蒙睾酮素,大量的睾酮素会让女性在性行为上较具主动性。而男性基于传宗接代的演化需要,会选择只为一个男性生小孩的忠实女性。 此研究结果在名人长相中亦可见端倪。 例如英国查理王子的王妃卡蜜拉,是与前夫鲍尔斯离婚后再嫁给查理。她的下巴轮廓棱角分明。 而下巴线条圆滑的女星琼安伍华德(Joanne Woodward)与性格男星保罗纽曼结缡50年,他们是好莱坞的模范夫妻。 此研究发表于《个性与个人差异》(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期刊。 更多阅读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原文(英文)
个人分类: 未分类|1869 次阅读|0 个评论
论证改革30年发展速率比毛时代低得多
huangwd99 2008-9-4 13:54
论证改革30年发展速率比毛时代低得多 黄卫东 http://www.sciencenet.cn/blog/huangwd99.htm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了,改革开放前后均是三十年。人们在反思改革开放,思考今后发展方略。比较新中国前后三十年,从而吸取经验教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话题。只有先确定评价的标准,才能比较优劣。评价不同时代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增长率,是发展速度,而不是发展水平。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技术不断进步,社会领域也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发展是不断加快的。因此,早期社会发展水平是无法与后期社会发展水平相比的。大英帝国在十九世纪成为日不落帝国,是英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从狄更斯小说雾都孤儿所反映的当时英国老百姓和贵族的生活水平来看,其实际发展水平远远不与现代英国,甚至比不上现代中国。改革开放30年后,生活水平超过30年前,那是理所当然。就像毛泽东时代经济30年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样(集中体现在人均寿命从35岁增加到68岁,人口增长近一倍)。右派拿现在比30年生活水平高来证明现在的政策路线好,是一种欺骗。 如何评价增长率和发展速度。我们不能拿所谓的产值或GDP来进行比较。无论是美元,还是人民币,其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不同时代是无法比较的。七十年代初的美元与黄金是等价的,每克黄金仅相当于1.2美元 (1盎司31g=35美元),现在,每克黄金相当于25美元以上(1盎司31克850美元),同时期,人民币同样贬值几十倍。我们提出应通过关键产品的增长率来进行评价。主要关键产品应包括粮食,粮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进步的主要特征是工业化,工业化最重要的是电器化,因此,电是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 建国前三十年,我们的粮食年平均增长率是3.23%,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是15.3%, 而后三十年(到2007年),粮食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48%,发电量年平均增长率仅9.16%。(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206 ) 很多人拿吃饭问题来否定新中国前三十年人们,还有一些人拿大跃进期间,人口死亡率升高来指责。这是非常荒谬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基础非常薄弱,建国时,人均寿命仅三十五岁,总人口仅5.4亿人,到1979年,人口已增长到九亿多,人均寿命已增加到六十八岁,这反映了这三十年社会的极大进步。同时说明粮食产量有了很大增长,否则无法支撑人口的增长和人均寿命的增长。实际粮食产量也从1950年13215万吨增加到1979年33211万吨。由于人口增加较大,人均粮食增长较低。当时为对抗苏联的入侵,同时储备了很多粮食用于备战,这是当时粮食供应不够丰富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缓慢,虽然粮食增长速率下降,人均粮食增加速率加快了,同时,不储备粮食进行战备,还大量进口,粮食供应得到了改善。然而,今天,我们的粮食仍然没有达到自给,据报道,每年需要的大豆50%以上进口。还有一些人指责大跃进饿死叁千万人,按照前30年人口增长率,我们是否可以指责后三十年人口少增长几亿,解放前,人口减少几亿。现实却是指责人口增长最快的三十年,这合什么逻辑?当时有三年确实发生了困难,主要原因是当时实际主政者刘少奇的错误所造成的(见附录),如果没有这种错误,中国应在前三十年发展得更好。 还有一些人指责我们发展速度快,为什么人们生活改善远远比不上国外,例如日本。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前三十年,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参见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010 附录2)从货币收入来说,日本实行高物价,高收入政策,其货币收入增长率,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比中国快得多。 还有人认为,后三十年可能存在饱和效应,就是说到了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发展速度就下降。然而,直到现在,我们人均发展水平还低于日本六十年代末的水平,例如,人均发电量,2007年约为2340度(=32777亿度/14亿人),而日本1969年人均发电量约为3136度(3136亿度/1亿人)。而我们的后三十年发展速度仅相对日本六十年代发展速度一半。这说明我们还未到产生饱和效应的发展水平。 建国前三十年的条件远远比不上后三十年。建国开始,国内还有大量土匪、蒋介石派遣的特务在进行各种破坏活动,被打倒的旧政府的官僚和地主还在时时刻刻想推翻我们的政权,国外的敌对势力一直封锁中国,还不断排出军队,从我们的周围动手,我们不得不同当时最强大的国际力量进行了殊死的战斗,先后进行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战争,对印自卫还击、对苏自卫还击战、在东南沿海,我们还不断与蒋进行战斗。我们的整个海洋被封锁,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发展速率仍然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水平有了极大提高。相反,后三十年,我们已与美国建交,与整个西方关系正常化,它们对中国的封锁消除。十一年后,苏联垮台,我们北方的敌对势力消失,国内的敌对势力早已在前三十年被完全改造了,那些蒋介石嫡系分子,包括国民党战犯,都改造成为拥护我们的政权,支持我们事业的人了。我们处在非常好的发展环境下,我们应该在后三十年有更快的发展速率。然而,实际增长率下降一半左右,还出现了嫖娼、包二奶、吸毒、黑砖窑等丑恶现象。即使增长率变低,财富仍然是增加了,但财富只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老百姓生活虽有提高,却远远低于经济发展速率。今年物价大幅度上涨,导致低收入家庭生活面临困境。人们理所当然要质疑现在的发展路线。 如果我们后30年发展速率能够赶上前30年发展速度,我们的GDP将增加4.6倍(按照发电量增长速率换算,=(115.3%/109.16%)^28=4.63),人均GDP将达到11386美元(=24604.63),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相差不远。 造成改革后三十年发展速度明显低于前三十年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偏离了经济发展规律,生产和消费应平衡,我们过分强调生产,导致生产能力大,老百姓却没有经济收入去消费,形成的生产能力为国外服务,换回白条美元近2万亿无法使用,换回产品无市场,换生产线同样只能停产。此外,引进外资,使人民劳动产生的财富都变成外国资本家的利润被拿走了;国内资本家也纷纷带着人民创造的财富投奔国外了。 过去我们没有强大的生产能力,经济规模由生产能力决定,现在我们生产能力上去了,消费能力严重滞后,使生产能力无法发挥,从而降低经济规模。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建设社会保障系统,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从而提高消费能力,这是一个西方二战前就开始应用,并且一直在西方普遍应用的手段,也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目的的手段。 那些掠夺财富的少数人,利用掌握的媒体,大肆宣传后三十年,污蔑前三十年,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欺骗老百姓,人民终究会认清事实的,你们悔改吧,否则等待你们的将是新的风暴。 附录: 1、网友提供的日本发电量增长速度数据,在经济高速发展期,发电量增长速率高,在经济低速发展期,发电量增长速率低。发电增长率数据与经济发展速率的趋势是一致的。也间接证明了本文结论。(日本发电量增长率1950-1980 8.8%,1980-2006 2.7%)。(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61374page=4) 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2007年的总产值也仅仅为1978年的4.96倍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10/55635.html ,低于毛时代30年增长速率近一倍。与本文通过发电数据得到的结论一致。 3、参考: 黄卫东 解决当前我国经济问题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 , 黄卫东 论发展国家经济的七大原则,驳斥主流经济学家卖国谬论 4、参见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附录,其中论证大跃进责任主要是刘少奇,提到的毛泽东的党内通讯原文如下,来自文革期间印制的《毛泽东思想万岁》(1958-1960).pdf
个人分类: 经济|3894 次阅读|4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huangwd99 2008-7-22 20:50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们也通过实物增长率进行论证。但是,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似乎与日本差距加大,这是人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下面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南亮進所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列出的中国在1987年左右达到的人均指标及对应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除第一项和最后两项指标是我根据该书估算得到的,其他数据均直接来自该书。 年度主要指标 中国1986-1988 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 人均一次能源 (kg标油) 494 1920 人均电力消耗量 (kwh) 422 1940-1941 人均生铁产量 (kg) 52 1940-41 人均粗钢产量 (kg) 54 1930-35 第一产业GDP比率 (%) 31 1905-10 第一产业占就业总数比率 (%) 60 1905-1910 重化工占制造业总产值比率 (%) 60 1940-45 初级产品占出口额比率 (%) 30 1890-95 恩格尔系数 (%) 52 1930-35 每一千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5.5 1885-90 每十万人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4.8 1895-90 每千人电话(台数) 7 1920-25 男子文盲率(%) 15.8 1905-10 小学就学率(%) 97 1905-10 中学就学率 (%) 42 1915-20 高度教育就学率 (%) 1.7 1920-25 化肥使用量 (kg/ha) (1978) 58.9 1920 农业机械 (马力/ha) (1978) 1.06 1920 根据此表,该书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到1988年,仍然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有极大的差异,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战前的经验。该书作者总结,中国1986-1988年的经济,在宏观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相当于日本1900年,落后日本80年左右;在制造业方面,相当于日本1930年代后期,落后日本40-5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相当于1900年左右日本,落后日本70-100年;人口资源方面,落后日本60-80年。该书作者还告诫国人,经济发展是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毛泽东时代,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 参考: 湘南子,最具说服力的表格,1953-1981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0afb9010003ui.html 南亮進(日)著,景文学等译,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99页。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龚忠武讲座:毛泽东核心地位的确立与中国的崛起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554
个人分类: 经济|2423 次阅读|0 个评论
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与日本比较
huangwd99 2008-7-22 18:52
毛泽东时代发展速度与日本比较 有关毛泽东时代,我们的发展速度是否很快,虽然有很多论述。但国人对我们在高速发展后,仍然与日本差距加大,感到迷惑不解,我们分析了原因。但有一些人从国民经济产值增长速度比日本低,提出了怀疑。采用货币产值分析,由于与产品定价相关。日本很多产品价格远远高于中国,而且在当时那个时期内涨价严重,而毛泽东时代物价非常稳定,很多活动没有计入经济活动中,很多产品价格还大幅度下降,因而通过产值分析,无法反映两国经济增长情况。本文主要通过实物增长率来进行分析。这里选取了四个指标,主要包括发电量、钢、硫酸和电话机数量。还有很多其他指标,由于日本增长已近饱和,增长率很低,没有比较的意义。例如,交通方面,铁路和公里里程,日本变化很小,汽车生产,主要是针对出口的小汽车。日本的一次能源主要来自进口。日本农业上化肥使用量的增长率较低,机械设备增长率也较低等。这里选取的发电量与工业活动密切相关,钢是工业基础,硫酸是化工工业基础,电话是通信发展的象征。无论是从1950年还是从1955年进行比较,从比较结果可以看出,除电话机增长率中国稍低,钢产量增长率相近,其余两项均是中国增长率较高。考虑到日本当时,从西方大量引进技术,进口石油价格非常低。而中国当时受西方封锁,主要使用品质较低的能源煤炭,国防开支比重大等因素,特别是文革时期,为了打破美苏两霸的封锁,实行三线建设,预防战争,降低了效率。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日本。 年度 发电量(亿kwh) 钢产量 (万吨)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1950 463.00 45.70 10.13 484.00 59.58 8.12 1951 479.00 59.21 8.09 650.00 85.96 7.56 1952 520.00 72.23 7.20 699.00 128.49 5.44 1953 575.00 85.35 6.74 766.00 165.46 4.63 1954 600.00 106.51 5.63 775.00 207.10 3.74 1955 652.00 121.00 5.39 941.00 257.70 3.65 1956 736.00 155.46 4.73 1111.00 411.40 2.70 1957 813.00 184.33 4.41 1258.00 499.00 2.52 1958 854.00 261.93 3.26 1212.00 800.00 1.52 1959 991.00 397.43 2.49 1663.00 1246.00 1.33 1960 1155.00 554.17 2.08 2214.00 1672.00 1.32 1961 1320.00 434.40 3.04 2827.00 831.00 3.40 1962 1404.00 444.82 3.16 2755.00 633.00 4.35 1963 1602.00 452.36 3.54 1994.00 725.00 2.75 1964 1796.00 515.95 3.48 2378.00 917.00 2.59 1965 1921.00 659.41 2.91 2750.00 1176.00 2.34 1966 2153.00 758.51 2.84 3202.00 1461.00 2.19 1967 2449.00 711.00 3.44 4010.00 973.00 4.12 1968 2733.00 664.00 4.12 4640.00 891.40 5.21 1969 3136.00 870.00 3.60 5815.00 1288.30 4.51 1970 3595.00 1130.00 3.18 6805.00 1753.10 3.88 1971 3856.00 1264.00 3.05 7225.00 2016.00 3.58 1972 4285.00 1402.00 3.06 7406.00 2230.00 3.32 1973 4703.00 1524.00 3.09 9001.00 2386.70 3.77 1974 4590.00 1550.00 2.96 9044.00 2003.00 4.52 1975 4758.00 1931.00 2.46 8688.00 2345.00 3.70 1976 5118.00 1924.00 2.66 8657.00 1937.00 4.47 1977 5326.00 2111.00 2.52 10241.00 2211.00 4.63 1978 5640.00 2547.00 2.21 10211.00 3112.00 3.28 年度 电话机数 (万台) 硫酸(万吨)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中国 1950 174.00 12.70 13.70 18.00 6.90 2.61 1951 197.00 16.70 11.80 41.00 14.90 2.75 1952 225.00 33.00 6.82 46.00 19.00 2.42 1953 252.00 34.00 7.41 53.00 26.00 2.04 1954 282.00 36.00 7.83 60.00 34.40 1.74 1955 312.00 38.90 8.02 65.00 37.50 1.73 1956 349.00 47.40 7.36 79.00 51.70 1.53 1957 389.00 63.40 6.14 87.00 63.20 1.38 1958 434.00 79.40 5.47 93.00 74.40 1.25 1959 487.00 97.60 4.99 113.00 106.10 1.07 1960 553.00 116.40 4.75 125.00 133.00 0.94 1961 635.00 116.20 5.46 232.00 90.40 2.57 1962 736.00 130.40 5.64 254.00 96.80 2.62 1963 843.00 107.90 7.81 278.00 130.60 2.13 1964 971.00 114.00 8.52 308.00 170.40 1.81 1965 1118.00 145.70 7.67 324.00 234.00 1.38 1966 1295.00 128.10 10.11 345.00 290.90 1.19 1967 1505.00 128.30 11.73 373.00 198.30 1.88 1968 1733.00 125.10 13.85 444.00 141.50 3.14 1969 1990.00 125.30 15.88 489.00 234.30 2.09 1970 2301.00 147.40 15.61 543.00 291.40 1.86 1971 2669.00 136.30 19.58 588.00 357.98 1.64 1972 3105.00 142.80 21.74 572.00 400.50 1.43 1973 3527.00 152.40 23.14 605.00 468.10 1.29 1974 3941.00 164.80 23.91 650.00 442.70 1.47 1975 7323.00 209.70 34.92 600.00 484.70 1.24 1976 4631.00 200.80 23.06 610.00 450.80 1.35 1977 4685.00 212.20 22.08 639.00 537.50 1.19 1978 5107.00 301.40 16.94 644.00 661.00 0.97 数据来源:中国数据除硫酸来源于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理论资料研究室编,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录编( 1949-1981 )》 ,其他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49-1999),日本数据来源于王琥生编著, 《战后日本经济社会统计》 毛泽东时代生活水平与日本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 毛泽东时代经济发展速度快,是国内外公认的,我们也通过实物增长率进行论证。但是,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似乎与日本差距加大,这是人们感到困惑的地方。下面是日本一桥大学教授南亮進所著《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一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列出的中国在1987年左右达到的人均指标及对应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除第一项和最后两项指标是我根据该书估算得到的,其他数据均直接来自该书。 年度主要指标 中国1986-1988 日本达到该指标的年度 人均一次能源 (kg标油) 494 1920 人均电力消耗量 (kwh) 422 1940-1941 人均生铁产量 (kg) 52 1940-41 人均粗钢产量 (kg) 54 1930-35 第一产业GDP比率 (%) 31 1905-10 第一产业占就业总数比率 (%) 60 1905-1910 重化工占制造业总产值比率 (%) 60 1940-45 初级产品占出口额比率 (%) 30 1890-95 恩格尔系数 (%) 52 1930-35 每一千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5.5 1885-90 每十万人铁路营业长度 (公里) 4.8 1895-90 每千人电话(台数) 7 1920-25 男子文盲率(%) 15.8 1905-10 小学就学率(%) 97 1905-10 中学就学率 (%) 42 1915-20 高度教育就学率 (%) 1.7 1920-25 化肥使用量 (kg/ha) (1978) 58.9 1920 农业机械 (马力/ha) (1978) 1.06 1920 根据此表,该书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到1988年,仍然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阶段有极大的差异,中国应该学习日本战前的经验。该书作者总结,中国1986-1988年的经济,在宏观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方面,相当于日本1900年,落后日本80年左右;在制造业方面,相当于日本1930年代后期,落后日本40-50年;在基础设施方面,相当于1900年左右日本,落后日本70-100年;人口资源方面,落后日本60-80年。该书作者还告诫国人,经济发展是长期过程,需要时间去积累。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建国初经济水平极低,虽然经过快速发展,在毛泽东时代,经济水平与当时日本的差距有所减小,但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因此,当时的生活水平要达到日本同时期水平,是不可能的。即使到今天,改革开放又过了三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与三十年前日本有很大差距。 参考: 湘南子,最具说服力的表格,1953-1981中国经济增长全球第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90afb9010003ui.html 南亮進(日)著,景文学等译,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与日本的比较 ,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北京,第299页。 黎阳:如何看毛泽东时代谨以此文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14周年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6/200712/29412.html 龚忠武讲座:毛泽东核心地位的确立与中国的崛起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9554
个人分类: 经济|1555 次阅读|5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