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乌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探索千年龚滩古镇
热度 3 ssglwu 2019-3-2 07:31
吴国林 正值 2018 年的农历年末 , 历经2000多里的行走, 来 到了多年想去的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 乌江画廊的核心景区 。 砻滩古镇 位于重庆市酉阳县西部,与贵州省铜仁沿河隔江相邻。 古镇坐落于乌江与阿蓬江交汇处的乌江东岸,距今大约 1800 年历史。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有许多古朴幽静的四合院、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 自古以来,古镇是乌江流域乃至长江流域的货物中转站,龚滩镇是川盐入黔的重要中转站,所转运之盐称“客盐”。 古镇因其独特的山水环境而闻名,居于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历史上完全因水陆的物资转换而发展,后因水运的衰落而失去繁荣的基础条件。 龚滩古镇有“巴蜀第一镇”、“绝壁上的音符”之称,是山水景观和古镇文化紧密结合的典范。主要景点杨家桥、杨家行、太平缸、永安桥、半边仓、巨人梯、永定成规碑、签门口、桥重桥、冉家院子、西秦会馆、周家院子、川主庙、董家祠堂、鸳鸯楼、织女楼、鲤鱼跳龙门、夏家院子、第一关、锦楼、冉家朝门、三抚庙、文昌阁等。 古镇石板街光可鉴人,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称“是唐街,是宋城,是爷爷奶奶的家!” 因下游建水电站,水位提升 100 米,现在水深约 200 米。2005年10月,龚滩古镇搬迁复建工作正式启动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于2006年10月25日动工,2007年4月底完成移民搬迁,2008年4月底前完成复建。 原来在100米之下的龚滩古镇,整体上移,水多深到200多米。 古镇人十分厚道与友善! 原来的古镇更加危险与迷人,现在建设的古镇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按原规模重建,原来住户的次序不变,较为重要的建筑完全复原,原来的青石板原样放置。因古镇处于乌江绝壁,道路不宽,更有特色。 我去过国内许多著名的古镇,龚滩古镇很有特点,值得推荐! 栖居古镇,临江峡谷, 绝壁国画,清风揽月。 品重庆美食,千年的等待,物我两相忘,与自然同在! 你问我,还去不去,去! 砻滩古镇,具有唯一性!
个人分类: 旅游与摄影作品|6685 次阅读|6 个评论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
huailu49 2013-2-7 11:00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
《楚汉传奇》终于播完了。 盖世英雄项羽的一生,诚为可歌可泣。 项羽的最后一段路,是从垓下到乌江,全部在安徽境内,按照如今的县级行政区划,依次为: 灵璧——五河——凤阳——定远——全椒——和县。
个人分类: 读史笔记|4620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流淌的梦想
chrujun 2010-11-11 00:35
在乌江边上生长 听惯了天竺的交响 看惯了大山的脊梁 和每天的船帆在这里起航 装满了家乡的特产 还有山寨姑娘亲手缝的锦囊 代表着平安,吉祥 和土家人的梦想 太阳粉身碎骨的跌落在船檐 洒落满船的梦想啊 微风忽来 若隐若现的在船上彷徨 让时间和这沉睡的乌江 一起流淌 让梦想伴着船长 驶向远方 风雨里不断的来来往往 只为经营一个美丽的梦想 山岗上对对放牧情侣 落日去后还期待着银色的月光 我跟他们一样 站在这空旷的峡谷 期待着观看山外的月亮 那里是不是我的梦想? 当我行走异乡 没有家乡的那风的亲吻 没有家乡的那水抹在脸庞 还有那为家乡静静地歌唱的乌江 我的心和橡皮一样 怎么拉他都想着原来的地方 我的梦想和巍峨的大山 紧紧地靠在乌江边上 我使劲的咬紧牙 顶住异乡的月亮 把所有的苦扣在肉里 把所有的泪流在心上 想起家乡的月亮 静静的挂在山上 遥望着远方 偶尔窥偷那江河边甜蜜的新娘 在波心荡漾 想起家乡的月亮 夜夜悄悄溜进我的书房 羞涩的在我的笔记本里 写下了乌江人的梦想 梦想在彷徨 月亮固守家乡 梦那土家姑娘的花衣裳 还有油灯下日夜操劳的爹和娘 来源: http://www.565100.com/bbs/
个人分类: 我的教学|2570 次阅读|1 个评论
[转载]奔腾的乌江,流不尽的痛 -悼念思南县乌江文化大师许义明先生
chrujun 2010-11-11 00:31
奔腾的乌江,流不尽的痛 --悼念思南县乌江文化大师许义明先生 作者:高世娟 来源:新华网  ( 2010-10-11 ) 2010 年9 月27 日 是一个灰暗的日子,苍天无眼,夺走了思南县文化界的杰出代表、素有乌江文化大师之称的许义明先生的生命。为此,余心痛不已。他的突然离去,是思南县文 化界乃至全区不可估量的重大损失。他所留下的文化艺术空白,将在很长的时间里,成为乌江河流域文化界里一种挥之不去的痛。 许义明,字双星,号两如楼主,土家族,思南人。曾担任过老师,农村工作多年,历任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局局长、建设局局长等职, 2001 年从领导岗位退职, 2008 年 11 月退休。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他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忠于职守,刚直不阿,是社会各界公认的好****员、好干部。他宽厚待人,侠肝义胆,思南山城老少皆知道这位心地善良、才华出众的 许伯伯 、 许大哥 。他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尤其是以振兴思南文化为己任,钻研诗词、书法,团结全县文化界人士,同心同德,努力振兴思南、繁荣思南的文化事业。 多年来,许义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乌江文化大师,逝世之前,一直担任贵州诗词学会理事、思南县诗词学会、书法协会、老年书法研究会、收藏协会会长,思南土家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委员会会员,贵州书法协会会员。他的诗词妙趣天成,点石成金,情怀洒脱,个性鲜明;他的书法笔走龙蛇,灵动如飞,并且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自成机杼,别开生面。目前,已经先后出版了《两如楼词笺》,担任《乌江流韵》、《乌江风》、《乌江翰墨丹青》等书报主编,长期在《中华诗词》、《贵州诗词》、《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诗词和书法作品,诗词作品入选《中国当代诗词艺术家大辞典》、《中华诗词年鉴》等。他虽然安居小城,却有着大家风范,言行表里,始终如一,豁达其表,刚正其里,充分体现了一个优秀文化人的传统美德,充满迷人的人格魅力。 已故的铜仁地区摄影家协会理事长程祖栋先生曾说,许义明是思南文化的代表人物。许大师讲诗论词、舞文弄墨、谈天说地、优雅风趣,与他品茶聊天是一种享受;从许大师身上能学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解到很多思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许义明身上流淌着浩瀚乌江大河奔腾的气质,对文学十分尊重和虔诚。试看他 2008 年 5 月 21 日 填词祭汶山大地震遇难同胞: 山崩地裂,骤起雷霆,毁我河山半壁。天府城乡,处处废墟残阙。生灵遭受涂炭,转瞬间,惨烈凄绝。呼儿女,唤爹娘,震惊中华民族。何畏天灾来袭!有祖国,军民顽强不屈。高挺脊梁,众志如钢如铁。人间深情大爱,泣鬼神,浩歌一曲。别哽咽,手挽手,金瓯重拾。 (《声声慢 汶川大地震》) 2009 年新中国六十岁华诞,他又有别具一格的新词: 笑如梭岁月,竟至白头,山未老,水忘忧。倚黄昏,但见苍烟一抹,颜融夕照,神思春秋。曾去官场,挥鞭策马,会海文山难自由。只恋棚檐心听雨,仰观云影月含羞。不悔人生过往,虔诚悟道,将心与,便铸风流。奇峰揽,彩云收。倾情天下,学问斋楼。聊寄词笺,闲题书款,波澜涌案,艺海行舟。中华和谐,引****人豪兴,清风同步,还有何求? (《春风袅娜 六十抒怀》) 2010 年 4 月 15 日 ,他又主持思南县诗词楹联学会主办了诗词专刊《乌江风》,其发刊词中, 二十一世纪沧桑巨变,世界日新月异。而今地球如村,古典传承堪虞;重构诗词艺术,彰显人文精神,是谓任重路遥、义不容辞矣! 切望中华诗词界同仁援笔呈玉,臻善致美,以期《乌江风》熙和浩然也。 即显现了他振兴思南文化,打造 中华诗词之乡 思南 的雄心壮志。 一个健康的社会,如果没有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就像大自然没有阳光、水和空气一样,是无法存续的。思南,自古就是文化教育大县,历史以来的文化竞争就是百舸争流。然而,近年来,由于经济方面的贫困现象和大量优秀人才外出,县内人才略显短缺。为此,许义明无论工作时在科级领导工作岗位,还是退休后担任相关社会职务,都充分发挥他 言行如一,表里如一 的 两如楼 人品精神,克服了 文人相轻 ,参与倡议、发动成立了县书法美术协会、收藏协会、乌江印社、老年书画研究会,均被推选为****、会长,还有着全国、省、地多个文化团体理事、会员等众多 民间职务 头衔。众多的思南文化人在他的团结带领下,兢兢业业,和谐相处,风生水起,刊物《乌江流韵》一办就是 10 年。许家坝、塘头等地还成立了乡镇级诗词楹联学会等民间组织。 他具有与人为善而不偏私,多才多艺而不自傲的人格魅力。退休后两年来,为思南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重点提升文化软实力,全面打造文化大县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通过深入调研走访,直接向县委、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的领导同志提出可行性建议,分别从从历史、区位、资源、生态和文化、经济等多角度,剖析了思南县的文化发展出路,执着地帮助有关部门协调、联络、申报 中华诗词之乡 。他每年都不计报酬地参与县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办公室等单位开展送文化 三下乡 活动,带领县书法协会的朋友们一起挥毫舞墨,把****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广大社会各界群众的心坎上。 天地万物集于一楼,围绕一楼,融注一心,最后化为笔庭词章 。这是铜仁地区诗词楹联协会杨德淮先生对许义明诗词的评价。的确,这位享誉乌江的文化大师,从来就是一心一意。他为了让思南文化拥有的 宝贝 成为未来的 国粹 ,呕心沥血,付出一切,甚至有身之年,还计划在老家许家坝修建一个博物馆,让那些字画文物有个安身之处。谁料,这个心愿没有来得及完成,平时身体似乎还好的他,就躺下再不起来了。 江山依旧,斯人远去。五峰垂首,乌江挥泪。他这一走,留给子女、兄弟、亲戚们的,是无尽的哀痛、悲伤,留给思南文友、文化的,是难以填补的空白、遗憾。为此,余之悲痛,永流不尽,现以许大师一首《七律 乌江春》再作感怀和深切悼念,愿其九天之下,能够安息: 春光轻抹焕容颜,白了梨花红杜鹃。牛背横儿悠短笛,樯帆鼓浪过长滩。几番风雨匀嘉树,一瓣心香寄远山。莺燕匆忙皆秉性,江天何处有人闲? 来源: http://www.565100.com/bbs/
个人分类: 转载精品|3479 次阅读|0 个评论
项羽在回望
BaoHaifei 2010-2-10 16:37
项羽在回望 鲍海飞 2010-2-10 看电视连续剧《神话》,项羽被追杀至乌江而战死,血流成河,女儿看到镜头中,好多战士躺在地上血流成河,转过头来对我们说:我有个主意,我会弄些红色颜料涂在那些战士身上,然后让他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就可以装死了。  当看见项羽把他钟爱的已经死去的虞姬放到船上让小川带走,然后又往岸上走的时候,项羽回头又看虞姬,女儿说:项羽在回望,是吗?。我们说,是的,他在和那个女人告辞。告辞是什么意思?就是再见啊!噢!是不是舍不得啊?! 其实,项羽没有什么可悲的,可悲的是我们不敢回头望,没有勇气回头望,更不敢往前望了。项羽还有一份真情在!项羽还有一份豪情在!
个人分类: 伊人视线|3183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0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