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伍绍祖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转载]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三十年纪念会议纪要和伍绍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
热度 7 Helmholtz 2013-9-17 17:24
时至 2009 年 3 月 11 日,中国人体科学研究已经开展 30 周年了。为了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在中国人体科学研究的领导者 —— 伍绍祖、贾春旺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北京的人体科学工作者为主,约请了少数京外人体科学工作者,于 2009 年 3 月 8 日,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了中国人体科学研究 30 周年座谈会。限于条件,座谈会的规模很小,时间也很短,只进行了不到一天。 在京的 “ 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 ” 的成员悉数参加了会议,中国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者及奠基者、科学思想家钱学森院士的三位秘书以及钱学森院士之子钱永刚教授也莅临了会议。 我国核武器研制的重要领导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和常务副院长,后转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高潮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部分在京的功能人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这次《座谈会》是一次中国人体科学研究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会议。 会上,主要领导同志和部分研究人员,简短回顾了人体科学研究的复杂、曲折和奋斗的历史,总结了经验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原则,做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 虽然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反映 30 年来我国广大人体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却完全可以代表广大人体科学工作者的心声。故此,我们把这些会议文件、讲话和报告,统一编辑出版,以供人体科学的同仁们和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和留作纪念。 这里要感谢所有报告人热情提供的稿件,更要特别感谢北京城市学院的付正泰、刘林、庞东辉等领导同志及其同事们,对此次会议所提供的、堪称完美的后勤保障和此次文集的印刷工作。 我们衷心希望以此次会议的文案来怀念和告慰那些为开创中国人体科学研究而又已经离开了我们的的先驱者们。 我们同时希望将此份文集敬献给那些不为名、不为利,为科学而献身的,至今仍奋斗在人体科学研究第一线的中国科学家们。 我们并且坚信,中国的人体科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人体科学健康发展 ( 伍绍组) (2009-12-24 08:21:44) 转载 (《伍绍祖文集 · 人体科学工作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 10 月出版) (伍绍祖在 2009 年 3 月 8 日在纪念中国人体科学研究 30 周年座谈会上发言) 同志们: 这一轮的人体科学研究已经 30 年了,这是怎么计算的呢?一种算法是从 1979 年 3 月 11 日《四川日报》第一次报道唐雨会用耳朵认字开始算起,另外一种算法是 1978 年 11 月发现唐雨有用耳朵认字的功能开始算起,这两个算法时间都差不多。这三十年正好是与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三十年改革开放合拍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申了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的思想路线,人体科学研究就是在这个思想路线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 今天,我们在纪念人体科学研究三十周年的时候,我们要深切怀念已经去世的杨超同志,聂春荣同志,李绪鄂同志,张震寰同志,陈敏章同志,冯理达同志,王寿云同志,陈信同志等;也要对一直支持这项工作的科学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比如钱学森同志,朱润龙同志,朱怡怡同志,徐兰许同志,刘易成同志,宋孔智同志,杨俭华同志,沈今川同志,李升平同志等;也要向参与试验的特异功能者唐雨同志、陈竹同志、孙储琳同志、王林同志、牟凤琴同志、徐玫同志、沃尔根同志等,还有张宝胜同志,今天他没有来,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向积极支持这项工作的党政干部贾春旺同志、腾藤同志、李彦同志、郭树言同志、赵宗鼐同志、李英杰同志、何德全同志、刘积斌同志、高潮同志、傅正泰同志等,还有许多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表示感谢。虽然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支持这项事业是理所应当的,是责无旁贷的,但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还是真不容易。今天这么多同志来,我真是觉得极大的欣慰。还有很多想来但因故来不了的,还有该来而没有通知到的,都要向他们问候。 回想这三十年,我们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可以说是一波三折。我算了算有 “ 四起 ” 、 “ 三落 ” 。首先是从 1978 年 11 月开始掀起了第一轮高潮。对此事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而且还是重量极的人物,所以又冷下来了。我最早是从 1979 年接触这件事,但是真正被拉到这个行列是 1982 年 3 月,张震寰同志叫我观看了张宝胜的表演。震寰同志当时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想叫我和聂力同志来一起给当时党的主席胡耀邦同志和科技界的泰斗聂荣臻同志反映情况。这样我就参与进来了,还真的给胡耀邦同志反映了。后来胡耀邦同志在一份钱学森同志的报告上有个批示,批示得非常好,中宣部也发了文件。第二轮是从 1982 年开始兴盛起来。在这一轮中,除了耀邦同志的批示和中宣部的文件之外,还有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成立了,中央还批准成立了人体科学工作领导小组,贾春旺同志、腾藤同志(后来是李彦同志)、郭树言同志,还有我一共四个人是小组成员。这一阶段仍然有不同的意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调到体委,树言同志调到湖北,慢慢又冷了下来。第三轮是在 1990 年末,贾春旺、郭树言、李彦和我给中央写了个报告。党中央领导同志研究后,李鹏同志让李铁映同志和宋健同志抓这个事,成立了 “ 六人小组 ” ,后来又发展成为 “ 十人小组 ” ,又开始兴起来。这个阶段,还是有不同的声音。特别是 1995 年出了个 “ 张宝胜败走麦城 ” 事件, 1999 年又出现了 “F L G” 事件,慢慢地这个事又进入了低潮。进入新世纪后,新一届党中央思想更加解放,我们这些人经常在议论这个事怎么继续坚持下去,这可以说是第四起了。现在党中央提出了自主创新,我还注意到现在党中央的文件和法律的修改中都把 “ 伪科学 ” 三个字去掉了。我本人非常反对 “ 伪科学 ” ,我们是搞科学的, “ 伪科学 ” 当然要反,但有些人把 “ 伪科学 ” 和伍绍祖等同起来,说我是 “ 伪科学 ” 的头子,这就有问题了。现在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工作,而且范围更加地广了,比如最近我们在搞健康健美长寿国际论坛,也是与此有关系的。 我们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为什么还能把这件事情坚持下来?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讲科学。要有科学的精神,勇于探索,敢于怀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科学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绝对不搞封建迷信,不搞欺世盗名;还要有科学的方法,刚才同志们讲了很多科学的方法。总之,就是刚才杨俭华同志讲的,怎么样把人体科学研究纳入到科学的轨道上去。 我们从事的人体科学研究这个事的意义是非常伟大的。第一,它有伟大的科学意义。我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理论核物理专业读了八年,这件事是我们用现代的科学知识解释不了的,所以需要去研究。科学发展从经典力学到相对论力学,到量子力学,现在仍然还有很多问题解决不了,比如零点能是怎么回事,真空能是怎么回事?挠场、低温核聚变是怎么回事?我有个同学在搞低温核聚变,我还专门就此事给刘延东同志写了封信,我说搞成了就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搞不成也最多花五十万元钱。过去美国是反对低温核聚变,现在他们也改变态度了。还有水转化为油的问题,到底怎么回事?我亲自去了王洪成那里三次,非常仔细地看了。我自己拿瓶子接了自来水,喝了一口,然后一直拿着这个瓶子,让人往里面放了一滴催化剂,最后全部变成了油,全部烧掉了。这些都是问题,都没有解决,也许这里面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科学领域。所以我非常赞成钱学森同志说的人体科学研究 “ 会引发一场科技革命 ” 、 “ 是科学技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 ” 。第二,它有伟大的哲学意义。到底怎么看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如何坚持唯物论,如何坚持辩证法?只有用发展的理论才能坚持住,不发展就不能坚持住。举个例子,二十世纪初,发现了正负电子对碰撞湮灭了,有一些庸俗的哲学家就说物质消灭了,只剩下方程式了,但是列宁却根据这个现象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说,物质就是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这就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第三,它有非常的大的实用价值。一般来说科技革命会带来产业革命,产业革命会带来社会革命。过去发明蒸汽机,发明电都是这样。刚才李升平同志讲的例子也非常好。第四,它有伟大的政治意义。我们中华民族怎么为世界人民做出较大贡献?这就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如果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熟视无睹这件事,就会丧失了这个机会。 在我们的研究工作中,应该自我提出这么几个要求。第一,一定要有韧劲,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坚持到底。要看到事物出现曲折的必然性,要看到每个成功都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西游记》这本书讲的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它讲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要想取得真经,就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经历了八十难取得了真经,但回来的路上过河的时候还是掉到了水里,因为还差一难。第二,一定要有求实的态度。掌握了事实就什么也不害怕了,我们是高举反伪科学旗帜的。第三,一定要冷静,不要去感情批判。今天我们就要求在座的同志不要去说别人的坏话,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第四,一定要低调。今天我们特意没有让新闻媒体来,我们也不要去报道,有三个中央电视台的同志来参加会议,但他们是以个人名义来的,而且他们是一贯支持这项事业的。我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不要去吹牛,特别是年轻的同志经常上网,写博客,我建议这次会议大家都不要去宣传,不要自找麻烦。现在的条件比较好,因为这个事是真的,党中央又号召自主创新,所以可以发展下去。越是条件好,我们就越不用去宣传。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这个事业进行了三十年,要有新的开始了,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开个会认真总结一下经验和教训非常重要。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专门讲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讲了 “ 十个结合 ” ,这非常好。在去年党中央召开的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的大会上,又把 “ 十个结合 ” 作了详细阐述,我认为这既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又符合中国实际,而且也符合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一个内容就是讲对立统一的,我今天也借用这个对立统一,来讲一讲这三十年来我们的经验教训。 第一,要处理好真和假的关系。我们一定要求真务实,绝对不能搞假的,一定要把实验做确实。刚才黄老讲钱老很重视这个问题,我也觉得非常重要。杨俭华同志也讲了,我们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弄明白。 第二,要处理好正确和错误的关系。正确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扎实地去搞科研。错误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借用政治语言,一个是 “ 左 ” 的错误,有的人也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思想保守落后,老是用过去的观点来批判我们。如果他有个人企图,那另当别论,如果没有,也是不对的。另一个是右的,有的人是自己不懂,瞎吹,把有些事情说得非常邪乎,搞封建迷信,搞唯心主义,这也不对。要坚持正确的,改正错误的。 第三,要处理好现在和将来的关系。党中央现在提出科学发展观,要可持续发展,我们的研究工作也是这样。我们刚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陈竹还只有十几岁,王强、王斌还是小孩,孙储琳、张宝胜也都很年轻,现在过去了 30 年,年龄都要加上 30 岁了,年龄都大了,新一代的怎么搞,现在找到了沃尔根,是个好事。我们搞研究的同志也需要找年轻的同志接上来。 第四,要处理好原理和和实验的关系。目前我主张首先把实验搞得更清楚、更广泛,当然也不是不搞应用和原理,这都可以搞。但现在的重点在事实方面,在实验基础上搞应用,再进一步探索原理。 第五,要处理好民间和官方的关系。我现在完全退了,是纯民间了,以前我还是官方。但我一直认为基础和希望在民间,我们不要指望国家哪个部门来支持。即使没有人支持,我们也要研究,任何一个有成就的研究都是这么搞起来的,我们要把基点放在民间。当然,官方我也希望能支持,但怎么支持,我希望搞管理的同志想点办法。 第六,要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我是很相信毛主席说的 “ 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 ,我们特异功能者也好,研究这个事的同志也好,领导同志也好,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内部的研究上。刚才树言同志说没有钱,我们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外因,是条件。过去我在体委工作的时候发展体育也是没有钱,我就想办法搞体育产业。我原来不重视钱这个问题,现在认识到钱还是很重要的,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搞一些活动,适当地收点钱是可以的,但是我们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不能掉进钱眼里。比如召开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参加会议、作报告是可以收一点成本费的。 第七,要处理好革命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关系。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还要发扬我们 “ 两弹一星 ” 的精神,无私奉献,不计报酬。但是我们也要注意给研究工作者和特异功能者提供适当的补助,争取找一些企业赞助我们的事业,严格地管理人财物。 第八,要处理好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关系。毛主席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我说得绝对点:大的真理永远先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然后再慢慢地传播开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六个人懂,当时全世界有 20 多亿人。是不是真理,不是领导说了算,也不是群众说了算,而是实验说了算。所以不怕当 “ 少数 ” ,就怕我们没有掌握真理。 第九,要处理好派别和派别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国家对我们要实行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的方针,其次,派别与派别之间也要实行 “ 双百 ” 方针。刚才做报告的宋孔智的理论很好,储教授的理论也很好,但是都不能说自己就是绝对真理,对不同的理论要互相尊重。 第十,要处理好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物理研究就相对比较简单,而我们从事的研究就比较复杂,因为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有自己的生理要求,还有社会性,我们搞自然科学的同志还要尊重社会科学的规律。 第十一,要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在体委工作的时候,在每年举行的人体科学工作报告会上,有个同志讲了个观点,现在新的理论要建筑在过去相对论力学的基础上,要建立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它们有其局限性,牛顿力学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的情况,相对论在高速、微观的情况下也有用,离开了它们应用的范围就会出错。新的理论不是绝对否定过去的理论,而是发展过去的理论。 第十二,要处理好保密和交流的关系。虽然人体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在座的各位人体科学工作者和特异功能者都是有祖国的,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要为中华民族争光,这才有动力,才有归属感。美国也有专门的局负责这件事,他们也很注意保密。 我看,有了以上这些条,我们的人体科学工作就能走上科学的、正确的道路。 今天的会开得很好,我建议在会后是不是可以出个小册子发给大家作为纪念,不公开发行。另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写个会议纪要来反映这次会议的情况。 我的发言完了,祝愿在新的三十年里,人体科学更加健康地更加迅速地发展起来! 注:这是伍绍祖同志在 2009 年 3 月 8 日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的纪念中国人体科学研究 30 周年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根据录音整理,题目系后来所加。
个人分类: 综合性资料|2613 次阅读|9 个评论
[转载]伍绍祖同志致气功“外气”存在性检验研讨会的贺信
Helmholtz 2011-9-16 10:09
伍绍祖同志致气功“外气”存在性检验研讨会的贺信 各位专家、各位学者: 欣闻气功“外气”存在性检验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十分高兴。由于参加冬季奥运会,我在日本长野,无法到会看望各位,非常遗憾。只能写信问候大家了。 诸位专家学者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外气”的看法不尽一致,但凭着科技工作者探索真理的良知,自愿地参与这项争议很大的工作,我对各位的胆识和责任感深表钦佩。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人体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认真严密的科学实验的实践来检验。在学术上存在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学术上的分歧最终只能用学术的方式来解决。相信大家会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协商合作、求同存异,冷静地对待不同意见。 我想各位和我一样,对人体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都有深刻的体会。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一开始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然而大浪淘沙,真金自现。是否存在气功“外气”等人体特异现象,理应由中国人给出科学的答复。 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炎黄子孙准备肩负起更大的历史重任。愿各位以这次研讨会为契机,高举科学、法制、团结、文明的大旗,继往开来,扎扎实实地进行存在性检验和有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我身在异国他乡,心里时刻惦记着大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伍 绍 祖 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三日
个人分类: 特异功能与气功研究|2594 次阅读|0 个评论
伍紹祖文集中的敏感內容【鏈接】
jiangjinsong 2010-2-12 21:34
原來伍紹祖先生是清華校友啊,原來不知道,哪天找來看看。 這樣的內容可以出版,看來還是有進步的。 伍紹祖文集
个人分类: 挺偽科學|4984 次阅读|2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0: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