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分子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政治局会议中的电气工程师
热度 1 guoweihehe 2012-4-7 09:43
现代生命科学,无“分子”几乎难以交谈。当我们津津乐道于分子的重要作用时,应当意识到存在很多这样的“分子”——没有它们确实影响了很多生命功能的开展,但是它们到底在特定的功能中是否发挥作用,尤其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挥作用,其实是很值得推敲的。很多分子在维持细胞生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把该分子敲除,细胞的正常状态都发生变化了,或者说就不是健康的细胞了,一些功能受到影响是必然的,而它们可能就像下面故事中电气工程师在完全不知道会议在讨论什么的情况下被赋予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公元某年某日,政治局会议正在进行“大幅提高研究生待遇”的议题讨论。突然,停电了——四周一团漆黑,发言不得不停下。常驻电气工程师紧急赶来,以娴熟地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来电。 N 天后,提高待遇的通知下达到所有科教单位。工程师常常很自豪地夸耀他对提高待遇是有很大贡献的。
个人分类: 科学凹下去|1839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爱知识 不当分子
sunyu367 2012-3-13 13:40
热爱知识 不当分子 莫名的哀伤,我总感觉要和知识分子虚衔说再见的.如果把所有读书人看成分母,把留在科研岗位上继续探索的人看成分子,我应不在分子之列.没什么可抱怨的,只是原于天长日久的哀伤而已.好在,当不成分子,还可以热爱知识. 以下省略10000字 ~~~~
2522 次阅读|0 个评论
研究传统草药的分子机制能为生理调节带来新的见解
cnruby 2012-2-13 21:06
参考资料: Scientists discover molecular secrets of 2,000-year-old Chinese herbal remedy Wiki 常山 (植物) 常山 科学家揭开中国草药的分子秘密
个人分类: 科技资料|217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十岁小女孩发现新的潜在炸药分子
热度 1 wangshu 2012-2-7 18:57
[转载]十岁小女孩发现新的潜在炸药分子
其实就是一个小女孩拼了个结构,然后他老师找人用RHF计算了一下,还比较稳定的分子,发了个学术文章,然而被新闻了。小女孩 画的是C这个分子 ==============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0271X11005433 下载这篇学术文献: 10year-old girl.rar 小时候曾经有段时间我也十分痴迷于鞭炮之类的小玩意,不过却远没有这个叫做 Clara Lazen 10岁小女孩玩的精彩,她成功的创造了一个新的能量贮存分子,这个分子可以用于制造炸药。 分子模型我想我们中绝大多数上学时看到就头疼,曾几何时一直就被分子空间结构,构象,键长,键角等困扰,而 Clara 用数个N,O,C等原子组合凑成的这个分子模型彻底难倒了她的5年级老师,于是他向 Humboldt State 大学的教授 Robert Zoellner (就是图中那个男人)求教这个奇怪的分子究竟是不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分子,通过在线网络化学数据库搜索,并没有找到与 Clara 创造的分子相匹配,这就意味着这个小女孩发现了一个新分子。 我们简称这个新分子为 Tetranitratoxycarbon ,它与硝酸甘油具有相同的原子组成,也具有一定的能量贮存特性,所以一旦被合成,完全可以用于制造新的炸药,对炸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作为联合发现人 Clara 和她的老师 Kenneth Boehr 在 Zoellner (一个有关分子的知名杂志)共同发表了一篇论文。via gizmodo http://en.wikipedia.org/wiki/Tetranitratoxycarbon Tetranitratoxycarb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Tetranitratoxycarbon is a hypothetically-possible molecule , not yet synthesised, and unknown to science until ten year old Clara Lazen assembled a model of it. She is credited as co-author of a scientific paper on the molecule. Discovery Science teacher Kenneth Boehr was using ball-and-stick models to represent simple molecules during a fifth-grade class, when ten year old Clara Lazen assembled a complex model and asked whether it was like a real molecule. Unsure of the answer, Boehr sent a picture of the model to a chemist friend, Robert Zoellner, a Professor in Chemistry at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 Zoellner checked the molecule against the ' Chemical Abstracts ' database and confirmed that Lazen's has a unique and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structure. Zoellner wrote a paper on the molecule, published in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 crediting Lazen and Boehr as co-authors. Properties Tetranitratoxycarbon consists of oxygen , nitrogen , and carbon , with a structure similar to that of nitroglycerin . It is predicted to have explosive properties. References ^ a b c d e "Professor Confirms, Publishes 10-year-old’s New Molecule" . Humboldt State Now . Humboldt University . Retrieved 3 February 2012 . ^ a b c "10-Year-Old Accidentally Creates New Molecule in Science Class" . Popular Science . Retrieved 3 February 2012 . ^ Zoellner, Robert W.; Clara L. Lazen, Kenneth M. Boehr (2012-01-01). "A computational study of novel nitratoxycarbon, nitritocarbonyl, and nitrate compounds and their potential as high energy materials" .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979 : 33-37. doi : 10.1016/j.comptc.2011.10.011 . ISSN 2210-271X . Retrieved 2012-02-03 10-Year-Old Accidentally Creates New Molecule in Science Class Little Clara's tetranitratoxycarbon is brand new and explosive By Dan Nosowitz Posted 02.03.2012 at 1:52 pm 27 Comments Tetranitratoxycarbon Professor Robert Zoellner holds a model of tetranitratoxycarbon. He has a co-authorship on a paper about the new molecule--along with ten-year-old Clara Lazen.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Clara Lazen is the discoverer of tetranitratoxycarbon, a molecule constructed of, obviously, oxygen, nitrogen, and carbon. It's got some interesting possible properties, ranging from use as an explosive to energy storage. Lazen is listed as the co-author of a recent paper on the molecule. But that's not what's so interesting and inspiring about this story. What's so unusual here is that Clara Lazen is a ten-year-old fifth-grader in Kansas City, MO. Kenneth Boehr, Clara's science teacher, handed out the usual ball-and-stick models used to visualize simple molecules to his fifth-grade class. But Clara put the carbon, nitrogen, and oxygen atoms together in a particular complex way and asked Boehr if she'd made a real molecule. Boehr, to his surprise, wasn't sure. So he photographed the model and sent it over to a chemist friend at 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 who identified it as a wholly new but also wholly viable chemical. The chemical has the same formula as one other in HSU's database, but the atoms are arranged differently, so it qualifies as a unique molecule. It doesn't exist in nature, so it'd have to be synthesized in a lab, which takes time and effort. So Boehr's friend, Robert Zoellner, wrote a paper on it instead, to be published in Computational and Theoretical Chemistry . Listed as a co-author: Clara Lazen. Boehr says the discovery and subsequent publication has incited a new interest in science and chemistry at his school--and Clara seems particu
个人分类: 化学|3790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子/分母
热度 3 qsqhopeiggcas 2011-12-4 20:38
每年快到申请基金的时候,科研处的领导总要动员有资格申请的科研人员写申请书,因为申请的数量(分母)多了,中标的(分子)几率会大些。 一将功成万骨枯,没有在战场上成千上万战士的牺牲,元帅、大将们怎能成功,将星是用鲜血染红的。但成功后,人民、元帅、大将们没有忘记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仁人志士,修建了烈士陵园、人民英雄纪念碑缅怀他们。 牛顿也曾谦虚地说过“ 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没有前人知识的积累和启迪,任何人都难言成功。 分子比分母站得高,是成功者,但没有“分母”的捧场,“分子”是空中楼阁。现在有些人总想把自己装扮成“权威”、“领袖”,总是想“指点江山、挥斥方遒”,自我感觉良好,我劝这些人还是低调点为好,即使自己“富裕”了,也别忘了过去穷哥们的支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不过,我们也不能总当分母,当知识与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越过“除号”这个分界线,就可以当分子了。分子与分母只隔一层窗户纸,把它捅破了,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当分子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个人分类: 趣谈|4223 次阅读|8 个评论
[转载]分子——分止-20101218《国学堂》:物理学家眼中的色即是空
mafei863 2011-11-12 16:46
20101218《国学堂》:物理学家眼中的色即是空
个人分类: 点滴记录|1941 次阅读|0 个评论
APS进展
Yangyong2012 2011-9-20 14:33
APS (Atomic Prism Spectrometer) 小有进展。
个人分类: AMO|186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社会学
热度 4 lingfeng 2011-7-27 12:38
分子社会学 室友是学社会学的,常与我讨论社会学的问题。我发现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还是以调查和理论分析为主,干预性的社会实验非常少。缺乏干预性的社会实验,在我看来是社会学的最大问题,因为缺乏重复、随机、对照、盲法的调查结果,总是不那么令人信服。 由于种种因素,社会实验是很难以进行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基因和分子当成一个人,就可以做实验了。进化就是最伟大的社会学大师,因为它利用分子进行社会学实验,凡是不适合的都淘汰了,最后留下来的,就是最根本的社会学定律。 那么,“分子社会学”告诉我们哪些社会学的道理呢? 首先,社会必须分工合作。 没有任何一个分子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每一个分子基本上都只有一种或者少数几种功能,然后,通过与其它分子紧密合作,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没有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职业相互依赖,相互合作,人类社会才会繁衍不息。生命的进化过程,就是分子种类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的过程,最早出现的分子,叫做“进化上保守”基因或者分子,就是最重要的基因,如果失去这样的基因,细胞就会死亡。人类社会的分工也是如此,一开始只有农业,然后出现商业,工业,统治阶层,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等不同的职业。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分工不断细化的历史。而最初的工种——农民,就是社会上最重要的职业,如果没有农民,人类就无法生存。 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力提倡“全面发展”,大学一定要开设所有的专业,要“大而全”,他们是否应该想一想,为什么大自然不进化出一种全能的分子呢? 其次,权力需要制约。 细胞里面有很多分子,有些分子可以促进细胞的某一项功能。如果这种功能比较重要,那么,几乎毫无例外的,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分子对抗这种功能。这是一种负反馈机制,如果缺乏这样的负反馈机制,细胞就会因为某一项功能的过度活化而死亡。例如,细胞凋亡是一种细胞的自杀机制,有很多分子会促进细胞凋亡,同样,也有很多分子会抑制这些促进细胞凋亡的分子的活性。人类社会也是如此,权力必须接受制约,失去制约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最终导致政权的“凋亡”。 最后,决策应该民主。 例如细胞是否凋亡,不是由一个分子说了算,而是有由多分子“投票”表决。有些分子促进凋亡,投赞成票,有些分子抑制凋亡,投反对票。最后汇总的结果才能决定细胞的存亡。除了细胞凋亡,很多的细胞功能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分子综合作用才产生的。“一言堂”,一个分子说了算的情况非常少见。 如果继续分析下去的话,应该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例如,“六度空间理论”认为,在人类社会,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通过最多六个人就可以联系上。而在分子社会,不同的两个分子,估计通过四五个分子就可以联系上。限于时间和水平,就不深入探讨了。 每一个分子都是一个人,他们高矮胖瘦不同,个性迥异。在分子组成的社会里,有大公无私,有争权夺利,有同舟共济,有拉帮结派,有爱恨情仇,有喜怒哀乐。但是,他们的共同目标却只有一个:为了“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分子社会学”的原理是最可靠的原理。因为进化是随机的,我们相信,大自然一定曾经试图过造出一个万能的分子,一定试验过不用负反馈,一定尝试过制造出“最高领袖”的分子, 但是最终都因为无法存活而失败了。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做了无数次的实验,最终告诉我们的道理,难道还不可靠吗?
个人分类: 关注社会|6133 次阅读|6 个评论
貌似不可能的分子:“彭罗斯楼梯”分子
热度 3 hxgwzu 2011-6-10 21:07
貌似不可能的分子:“彭罗斯楼梯”分子
“彭罗斯楼梯”(Penrose stair),也许很多人还不熟悉,它来源于 M.C.Escher 那张著名的画,如下图所示: 沿着楼梯绕一圈,你能辨识出哪一级最低,哪一级最高吗? 如果顺时针走一圈,你会发现什么? 如果逆时针走一圈,你又会发现什么? 这个神奇的楼梯,似乎总可以往上走,但最后是闭合成环的,不是吗?这个奇妙的视觉景象,就是著名的“彭罗斯楼梯”,是以其发现者莱昂内尔和罗杰·彭罗斯( Lionel and Roger Penrose)的名字命名的。 在现实中,能合成出这样结构的分子吗?就在今年5月23日在线发表的《德国应用化学》( DOI:10.1002/anie.201102210 )杂志上,日本筑波大学的Hiroyuki Isobe教授及其合作者,报道了一种“彭罗斯楼梯”分子,如下图所示: (Taken from DOI:10.1002/anie.201102210) 在这个貌似不可能的分子中,两个螺旋分子、两个扭曲轴,以大环形式结合在一起。看上去,整个分子在环形结构上是在不断地下降,其中包含了一个sp 2 -碳的网络。这不就是“彭罗斯楼梯”的分子实物吗? 在理论上,一个螺旋,不管是实物还是几何体,既可以左旋,也可以右旋。在上述“彭罗斯楼梯”分子中,环结构包含了两个螺烯(Helicenes),两者在同一个方向扭曲。当以二维的透视图表示时,双重螺烯就给人以“彭罗斯楼梯”的印象:两半都是沿楼梯下降的,但沿环一圈后,眼睛却在起点的右后方。 也许有人会问,这怎么可能呢?这个分子很清楚不是一个可能的实体;它的存在以及它的结构,远超想象。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是,当这个分子从侧面来展示的时候,两个“建筑块”(Building blocks)之间的单键的轴向扭曲,使得螺旋环系统的倾斜取向成为可能。 Isobe教授预期,这一类的分子可以为新型的液晶分子的开发提供一个新天地。 Reference : (1)Nakanishi, W., Matsuno, T., Ichikawa, J. and Isobe, H. (2011), Illusory Molecular Expression of “Penrose Stairs” by an Aromatic Hydrocarbon.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50:n/a. doi:10.1002/anie.201102210 (2)http://psylux.psych.tu-dresden.de/i1/kaw/diverses%20Material/www.illusionworks.com/html/impossible_staircase.html ( http://www.optical-illusion-pictures.com/paradox.html )
18728 次阅读|5 个评论
魔(摩)尔,迷惑你。写在阿伏伽德罗假说提出两百周年
liwei999 2010-12-13 08:07
魔(摩)尔,迷惑你。写在阿伏伽德罗假说提出两百周年。 (3155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11, 2010 02:58PM 明年是阿伏伽德罗假说两百年。老阿在国人与英国人的鸦片战争爆发前就提出了这个假说。但是早了一些,又过了50年才被学界认识上去。 今天又提这阿伏伽德罗不单是因为两百年的纪念,也是因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与一百多年来的千克原器定义。在不远的将来,质量单位的千克大约要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来重新定义。具体细节今天就不说了,今天要说的是元素、原子和分子的事儿,阿伏伽德罗假说的就是讲如何区分的这几个事情。 元素是来自人们传统的物质概念(观念)。比如说洋人的4元素水空气火土,国人的5行等都是说元素。当然在今天看来,那时所说的元素都是没谱的事儿,与今天所说的元素也不沾边儿。但是作为人们思考概念的元素,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都是一致的。 对应着概念上元素的说法,实体的东西就被叫做原子。道尔敦的原子说就是一个例子。各种元素、各类物质都是这些原子的聚合和离解。一般认为这是所谓的近代科学思想。 阿伏伽德罗聪明之处在于他不是从下往上看,而是从上朝下看世界的视点。因为是从上往下、由大到小的视点,所以微观模型被叫作分子,与原子的提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盖-吕萨克发现了两个法则:一个是的任何气在恒压升温时的线性膨胀系数相同,一个是标准状态下气体反应化学反应时体积呈整数比。比如两个体积的氢气与一个体积的氧气反应后形成了两个体积的水蒸气。 与道尔敦的原子说(定组成法则)不同的是盖-吕萨克的法则是来自实验事实,数据只需要测量,不需要分析。在历史上,因为盖-吕萨克的法则与道尔敦原子模型说法的不同,也许还因为英法国家之间的不合,道尔敦不承认这个与他自己的说法相近的盖-吕萨克的说法。因为依照道尔敦的原子说,两个体积的氢气与一个体积的氧气发应后只能是1个体积水蒸气,如果承认水的组合是H2O的话。如果只承认水是HO的话,那三种物质的比例就只能是1:1:1。当时人们的人们谁都没有见过原子,也不能想像、理解单质气体是双原子分子以及两个同类的原子也可以结合(如同不认可同性恋那样)。也就是说,当初人们并不能区别今天所说的原子与分子在概念上的不同。 即便是在现代,人们也不是很能说清楚元素、原子和分子的区别。知道上面所说的自上而下的视点后,就可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区分了。mol这个单位,就是来自阿伏伽德罗当初的分子(molecule)的说法。在输入Molecule后,镜某计算机上给出的汉字提示是摸了粗了。虽然这也是个说法,但是对汉语拼音输入如此的理解水准也有几分令人心寒了。 阿伏伽德罗的法则是说在标准条件下,同样体积气体中的分子数一样多。因此这也可以形成一个物质量的单位。推广一下就是以分子量的数字为克数的那么多物质量。过去的克分子的说法来源于此。只是克了分子后还要去克其它无穷多的物质称呼,比如说电子、离子、原子等等的,很麻烦,最后归结到了一个摩尔(迷惑你)的新说法。具体是多少呢?曰:不大清楚。是0.012kg碳12中的碳原子的数目那么多。这个数目大约是6.022e23,目前只能知道7-8位有效数字。 如果说阿伏伽德罗数是个连接横向的宏观物质量与微观粒子(原子等)阶梯的话,普朗克常数就是个纵向的连接物质结构(=原子的结构,量子的结构)的梯子了。这两个看起来不相干的数字的诞生相差了近一个世纪,在今天要走到一起来了。能够知道这两个常数有相关的人应该是学问上的佼佼者了。通过物理关系可知,精确地测量了普朗克常数也就等于精确地知道了阿伏伽德罗常数。也许一个人可以不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意义。但是一般很难否认普朗克常数的意义,因为量子力学中的很多单位都是用到这个普朗克常数。 有了精确的这两个常数值,就可以重新定义质量的单位千克了。虽然今天的单位千克定义依然是巴黎的那颗砝码原器,但是它被拉下马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www.starlakeporch.net/bbs/read.php?1,73908
个人分类: 镜子大全|35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分子玻璃纤维
chemiandy 2010-12-1 07:15
'Molecular glass fibers' http://www.physorg.com/news191519555.html 翻译: fsj from taiwan April 26, 2010 来自荷兰 Twente 大学 MESA+ 研究所的奈米科技专家发现,细菌的光合作用系统能用来使光传输相对较长的距离。他们已开发出一种「分子玻璃纤维(molecular glass fibre)」,比人类头髮细数千倍。其研究结果发表在领导性期刊 Nano Letters 四月号。 所有的植物与某些细菌利用光合作用储存来自太阳的能量。来自 Twente 大学 MESA+ 奈米科技研究所的研究者现在发现,细菌光合作用系统的某些部份如何能用来传输光线。在他们的实验中,研究者使用了从所谓光收成复合体(Light Harvesting Complex,LHC)分离出来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在植物的细胞与细菌内将日光送往细胞储存太阳能的地方。这些研究者以 LHC 蛋白打造出一种分子玻璃纤维,那比人类头髮细上千倍。 在实验中,研究者将蛋白质繫紧在固定的背景上。他们以直线方式放置它们,而这因此形成线状物。他们接着在线状物的一头照射雷射光,并观察光往哪去。具有 LHC 蛋白的线条不只是传输光而已,其距离比研究者最初所预期的更远。在分离出 LHC 蛋白的细菌中,通常所跨接的距离约 50 奈米。在研究者的实验中,光线所涵盖距离至少大上叁十倍。 根据 Cees Otto(其中一位研究者)表示,我们能在像这样的实验中向大自然学到许多东西。"LHC 蛋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建构基石,而运用它们,我们能学到更多有关大自然的过程,诸如光在光合作用中的传输。当我们了解自然如何运作,我们接着可以仿效她。此时,我们能将此原理运用在,例如,太阳能板中。" 转自:fsj's blog - only perception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10/11/blog-post_7402.html ※ 相关报导: * Long-Range Energy Propagation in Nanometer Arrays of Light Harvesting Antenna Complexes 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bi101036t Maryana Escalante, Aufried Lenferink, Yiping Zhao, Niels Tas, Jurriaan Huskens, C. Neil Hunter, Vinod Subramaniam and Cees Otto Nano Lett., 2010, 10 (4), pp 1450–1457, March 16, 2010 doi: 10.1021/nl1003569
个人分类: 科学进展|3305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研究者确认光合作用中的关键分子
chemiandy 2010-12-1 06:53
Researchers Identify Key Molecules in Photosynthesis http://www.physorg.com/news178964604.html By Cindy Weiss, December 2, 2009 翻译:fsjfromTaiwan; (PhysOrg.com)--化学教授HarryFrank领导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确认藻类中那些指挥生物体将日光转换成氧的分子。这些发现也许最终有助于开发新太阳能转换装置。 在称为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的过程中,Liberal艺术与科学学院的化学家确认藻类中指挥生物体,将来自太阳的光转换成氧的分子。 他们的研究,发表在PNAS上,首度在一种如海藻那样複杂的系统中,揭露那些涉及控制光合作用之能量流动的最重要分子。 这项研究中所获得的知识,将帮助其他试图打造基于光合作用原理之新奇太阳能转换装置的研究者。 HarryFrank,化学系教授,领导这项研究,研究的资金则来自于NSF以及NIH。投稿则由RobertBirge(HaroldS.SchwenkSr.化学卓越讲座以及2009ConnecticutMedalofScience得主)与DariuszNiedzwiedzki(前博士后研究,他与Frank在UConn研究,现位于华盛顿大学St.Louis分校)负责。 此计画中参与合作的是位于德国Bochum,Ruhr大学;澳洲雪梨Macquarie大学以及位于捷克共和国的SouthBohemia大学还有CzechAcademyofSciences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针对藻类的光收成蛋白进行遗传工程,修改生物体中的光收成分子: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s)与叶绿素(chlorophylls)之间的沟通线路。类胡萝卜素从不同于叶绿素的可见光光谱部份收集光线,「提升」生物体的光合作用能力。 研究者们能挑出特殊的类胡萝卜素,那是一种将能量转移到叶绿素的、不可或缺的导管(conduit),实际上,它为光合作用的开始而「颁佈命令」。 如Frank的描述,这项研究可比喻成:试图从企业僱员的快照中推论出哪一位是CEO。藉由窃听公司裡每个人的通讯线路,的确有可能证实谁在发佈命令。 Frank,一位闻名世界的类胡萝卜素专家以及InternationalCarotenoidSociety的前总裁,专精研究类胡萝卜素如何收成阳光,还有它们在光合作用中以及在提供颜色给植物、甲壳纲动物与鸟类上所扮演的角色。 当Frank从1970年代开始研究类胡萝卜素时,它们并不被认为在光合作用中扮演某种重要的角色。现在有与多研究小组研究它们,而且它们已知是「完美的光天线(lightantennas)」,Birge表示。 Birge在此计画中的角色是提供最新的量子运算。在德国的研究者确认此蛋白质的结构,而澳洲与捷克共和国的科学家则提供蛋白质样本与其他专门技术。 Frank进行精密的、超快的雷射光谱术来学习该结构如何运作,以及蛋白质中的个别元素如何追踪光线以及转移能量。 这种牵涉许多专家的国际性合作在解决複杂的科学问题上愈来愈常见。 这是一项蛋白质如何捕捉光以及在蛋白内四处移动能量,使其能在最有用的地方结束的决定性研究,Birge说。 藉由学习大自然如何解决这种问题,科学家与工程师们能深刻理解在设计太阳能技术上该如何模彷大自然。虽然目前最佳的太阳能电池仅有40%的效率,不过Birge提到,大自然的效率大约是65%到100%。 转贴自:Only Percepition http://only-perception.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_9210.html 相关报道: *IdentificationofasingleperidininsensingChl-aexcitationinreconstitutedPCPbycrystallographyandspectroscopy http://www.pnas.org/content/106/49/20764.abstract TimSchulte,DariuszM.Niedzwiedzki,RobertR.Birge, RogerG.Hiller,TomasPolivka,EckhardHofmannand HarryA.Frank PNASDecember8,2009vol.106no.4920764-20769 doi:10.1073/pnas.0908938106
个人分类: 科学进展|2951 次阅读|0 个评论
宏与微
wdfzacw 2010-5-22 09:03
一深入就会联系到分子运动.所以分子运动是打开科学大门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
个人分类: 未分类|1984 次阅读|0 个评论
你见过真的DNA分子吗?
harmonism 2010-4-21 00:17
儿子睡觉前问了一大堆问题 曾纪晴 儿子洗完澡躺在床上跟我聊天。他一口气问了一大堆问题: 爸爸,你是什么时候学化学的?儿子之前疯狂地喜欢过化学,每天在电脑上玩仿真化学实验以及分子模型设计。他甚至还到我的实验室要求我给他做真的化学实验。为此,我专门买了一本中考化学给他看。他每天把这本化学书带到幼儿园去,老师觉得奇怪,随便翻了几页问他几个化学分子式叫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老师们非常惊讶。小家伙于是就觉得有些得意。这个问题他已经问过我多次了。 爸爸初中才学化学呀。每次我告诉他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下一句会怎么说啦。 你为什么初中才学化学呢?果然他还是这样问。 因为初中学校才开始教化学呀。我还是那样回答。 爷爷为什么不教你呢?这回小家伙问得不同啦。他以为我可以教他化学,那么爷爷也可以叫我化学。 因为爷爷没有学过化学呀。他小学没有毕业就没有书读了。我把家世跟他说了,儿子似乎似懂非懂。 接着,小家伙又问道:爸爸,你见过真的 DNA 分子吗? 哦,我还真的没有见过啊。看真的 DNA 分子要在电子显微镜里面才能看得到。我看到的 DNA 是用染料染色之后在紫外灯下看的。我如实告诉他。 你知道 DNA 分子有多长吗?我以前告诉过他 DNA 分子是由核苷酸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形成的长链,还真是没有告诉他 DNA 分子究竟有多长呢。 不同的 DNA 分子由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核苷酸组成,它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核苷酸的排列有没有顺序呢?哇,小家伙的问题还挺专业似的。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啊!不同的 DNA 分子核苷酸排列是有顺序的!小家伙能问出这个问题的确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还没有听清楚,还特意问他你说什么顺序?。 你说植物的 DNA 长还是人的 DNA 长?小家伙继续问道。 于是,我告诉他人和植物的 DNA 在细胞核里浓缩成一条一条的染色体,把它拉直了就是它的长度。不同的植物染色体的数量是不同的,有些植物的 DNA 比人的短,但有些却比人的还长。 爸爸,我再问一个问题你肯定不知道。小家伙要考我啊。 那你说吧! 为什么 DNA 分子是双螺旋的呢?以前我给他看过 DNA 分子的双螺旋模型,没有讲过它为什么是双螺旋的。说实话,我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啊。 啊,你可真的把爸爸考倒啦!爸爸还真的不是很清楚。这个等你长大了你可以研究它。不过我可以这么给你解释一下吧。我还是想试着给他解释一下,你知道, DNA 分子是由核苷酸一个一个地连接起来的。这就好比我们用能够连接起来的积木一个一个连接起来。第一个积木在这个位置,第二块积木连接起来的时候转了一个方向,在那里,再来第三块积木,又转了一个方向连接在那里 就这样,一个一个积木连接起来的时候,它就成了螺旋形的。两根 DNA 分子是缠绕在一起的,就形成双螺旋的结构。我不知道有没有解释清楚。 中间有像磁铁的东西一样紧紧拉在一起,所以就很紧。小家伙居然给我补充道。 是啊,中间像磁铁紧紧把两根 DNA 分子拉在一起的就是氢键。 爸爸,什么叫氢键?小家伙问道。 你知道水分子吧,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一个水分子的氢原子跟另一个水分子的氧原子之间就像磁铁的南北两极一样会互相吸引,它们吸住拉不开来,就是形成了氢键。我用磁铁的比喻给他讲解,他应该会懂的。 那么,用什么可以把氢键打开呢?小家伙真能刨根问底啊。 你知道,两块磁铁吸住了,你是不是要用力才能把它打开呢?我问道。 是啊,要用力拔才能把两块磁铁拔开。 我们用了力,就消耗了能量。所以,我们就是用能量把它打开的。你知道什么叫能量吗?我们加热烧开水,就是热能,我们用电煮饭,那是电能。我试着给儿子解释道。 那我们就可以用电,啪地一下就可以把氢键打开咯?小家伙用了一个闪电的手势。 我想用电能是可以把氢键打开的(想当然啦)。用加热的办法也可以把氢键打开。我想到加热可以使 DNA 分子变性。 爸爸,为什么用手摸冰,我们会感觉到冷?哦,小家伙又开始问别的问题了。 冰是由水分子组成的,但冰里面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固定不动,所以温度很低。我们的手很暖,温度很高。当我们的手摸到冰的时候,手上的热量就传递到冰上去了。我们的皮肤感觉到热量少了,所以就会觉得冷。我试着解释。 没等我回答完毕,他又问道:为什么冰融化就成了水呢? 我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试着回到道:冰里面的水分子得到热量之后,它就会快速运动,它运动起来就不会固定在那里了,所以就流动了。水分子流动起来当然就是水啦。但我不确定这是否解释了他的问题,因为他也可能是问冰融化为什么不直接变成气体呢? 小家伙没完没了啊,又问道:为什么所有的物质都有固体这个状态? 天啊,饶了我吧!太晚了,赶紧睡觉吧! 2010-4-21
个人分类: 天和之路:一个父亲的育儿日记|4533 次阅读|5 个评论
为什么会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华明 2010-2-21 01:41
最近读到化学与工程新闻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它说的是人们对饮食各有偏好。而 那篇文章讲的是香菜,很多人喜欢它的香味,把它加入食物中做调料。而对其他人来说,香菜带来的却可能是恶心的感觉。 http://pubs.acs.org/cen/newscripts/88/8806newscripts.html 为何会那样的? 原来那香味来自一种有机分子, 2-dodecental, 2- 烯醛, http://www.flavornet.org/info/20407-84-5.html ,只有喜欢它的人才能够感受到 2- 烯醛 的香味。不过,那种令人恶心的分子是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这是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整天忙于枯燥研究中的化学家们来说。其实,饮食中相似的例子是非常的多。比如,一到过年很多人都喜欢喝酒,有人酒量大,三碗还可以过岗,而有些人滴酒不能沾,一喝就上脸。不知道的人都以为是不够爽快,其实,那是因为喝酒上脸的人体内缺少一种叫做 醛脱氢酶的蛋白。因为酒精中的乙醇在体内代谢是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在第二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是 醛脱氢酶,如果缺少,血液里乙醛浓度将变大,从而带来各种症状。 http://www.hudong.com/wiki/%E9%86%9B%E8%84%B1%E6%B0%A2%E9%85%B6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dehyde_dehydrogenase 还有个例子是花生过敏症。这是来美国以后才知道的,因为中国人很少对花生会过敏的。而西方很多国家由于一些人基因比较纯正,经常听到各种稀奇古怪的遗传病。对花生过敏的人往往也对其它坚果过敏,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据研究,那些过敏症和美国人常见的花粉过敏有些类似,都是跟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有关。 http://en.wikipedia.org/wiki/Peanut_allergy#Caus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ergy 而做为一个中国人,来美国第一个星期就发现自己原来也有过敏症。美国人可以没有任何问题地喝的冷牛奶,而我一喝绝对拉肚子,而且那是非常容易重复的实验。后来知道那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乳糖酶,对牛奶中的乳糖消耗不良。 看来,饮食上喜好的明显差异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很可能是和基因有关。【那也是为啥很多时候有的人家里个个是酒鬼。】如果要深层次去认识那些问题,那可能得查阅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比如,前面提及的对香菜味道的感知,基本上是跟一些名叫GPCR的膜蛋白有关。 http://en.wikipedia.org/wiki/G_protein-coupled_receptor 近年来,因为结构生物学的成果,人们对GPCR的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同的小分子,由于跟各种GPCR相互作用大小的差别,通过神经传导带来了人们对食物感知上的差异。尽管需要一些专业知识,这些都还算相对比较容易理解。 难以理解的是一些精神上和心理上的不同。比如,前面讲过的俗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它还有一层引申意思,那就是人们对异性的喜好也有不同。另外一个例子是家族中的暴力现象。 http://en.wikipedia.org/wiki/Genetics_of_aggression 这些是否也都和分子生物学或者是遗传有关呢。也许吧,有部电影的男主角就有闻香识女人的功能,当然那是艺术作品。对于那些内容已经有过不少的报道,不过,要完全弄清楚一些细节,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工作。 【注:科学网的郭桅在前不久写过一篇关于个性化用药的文章,讲的是根据病人基因上的差别使用不同的药物,很值得一读。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94734 】
个人分类: 科普与新知|884 次阅读|0 个评论
重读王志均院士的文章
liudongyang 2009-7-19 19:13
上大学时爱看北京办的《生理科学进展》杂志,上面有一栏是专家谈治学,由学界大腕结合自身的成长和科研方向写就,文笔活泼,有生活气息。我深爱此栏目,隐约知道是刊物创办人王志均院士提倡,并向专家约稿。2000年,王先生归西,此栏目仍得以保留,成为《生理科学进展》的王牌栏目。我还梦想着成为栏目中的大家,却是有些狂妄。这些年忙于生计,回归现实,围着猪屁股挣钱,已无暇顾及学问。08年重入校门读博,得以静心,去图书馆看书,借得王先生的文集《生命科学今昔谈》,细细读来,感悟良多。生命科学已经进入信息学和组学'时代,分子成为科研的常规手段,而用整体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似乎不太热门;看每年中标的自科基金项目,申请基金不分子挂钩,中标的几率微乎其微。 我现在也从事细胞和分子的研究,但对于分子的前景却是迷茫。兽医临床上的病例使初学者一头雾水,我在一边尽力想把分子与大体表现挂钩,满头大汗也挂不上。也许,分子水平的研究对发论文有用,而对于临床也许是爱莫能助。兽医病理学界也有对传统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的争论,老一代认为病例解剖,切片和读片是正路或者主流;少壮派则是力推分子水平的研究,似乎切片读片有些拿不出手。二者结合怎样呢?目前发表的兽医分子病理学文章逐渐占了上风,而也有人感叹病理学工作者不会剖猪,剖开又说不清原因。虽是兽医,却不会看病了。 话题扯的远了,王志均院士在90年的文章中提出了如何看待生理学向细胞和分子水平发展的趋势?他认为 :用离体技术进行生理学研究,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机制分析,使工作引向深入,获得创新性成果。但要注意,什么东西也不能过分,对待一个热潮,也要辩证的看待。离体试验所得结果,还要在整体条件下进过检验,才能成为生理学资料,不然,也也可能引向错误的结论。 在同文中,王老有引用杨雄里院士的观点 :对生理现象的认识应当是多层次的,任何一个水平的工作只能补充,而决不能替代另一水平的工作。一些有远见的生理学家认为将来的生理学还必须进行整体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因此,开拓过于在体研究的新技术,又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王院士的观点发表于20年前,对现在我辈从事科研还有指导意义吗?若有,意义有多大? 今年春季(3.18-19)在北京举行了整合生物学研讨会,我注意报道里中科院康乐研究员对整合生物学的描述: 整合生物学是一门从多学科角度出发认识和理解生命科学问题并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和解决生命科学问题的新兴学科。整合生物学将生物有机体视为复杂系统,以研究生命复杂问题为目的,从生命体各级水平(从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物种、群落到生态系统)出发,整合生物学各学科(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科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及化学生物学等)开展系统全面研究,融合其他学科(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工程学和视觉成像等,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通过实验、计算、建模等手段,来解决生命问题的重要理论和前沿课题。 是否是20年前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做科研,一直跟在别人后面晃,我刚开始玩分子,人家就玩整合了,跟不上脚步,何来创新?
个人分类: 读书买书|1131 次阅读|1 个评论
稀奇古怪的分子[转]
daijingwei 2008-10-18 00:49
都说做科学的人贵在严谨,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很具有幽默感。在这里给大家看一些真实的分子,有不寻常的,荒谬或彻头彻尾的傻名字。 企鹅酮 由于它分子的二维结构式类似一只企鹅,所以被命名为企鹅酮(Penguinone) 蚂蚱酮 我猜想是由于懒惰才给这个分子起如此的名字。它是从一种不能飞的蝗虫Romalea microptera的一种用于防御分泌物中提取的,而且我想那是科学家们在田野里辛苦地逮蚂蚱、并惹恼它们,再从它们身上挤奶得到这种物质,专注的科学家太累了而不想辛苦的对它系统命名,所以他们使用了这个有创意的名字蚂蚱酮。 纳米莆田分子 这涉及到如何合成拟人的分子(anthropomorphic molecules),即分子结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人。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想这样做它们被叫做纳米莆田,就像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来的。它们(指分子)有着不同的形式,但基本的形式被称为纳米孩子(NanoKid),从这里出发,其他不同形式的分子可以被合成,例如纳米运动员(NanoAthlete)和纳米面包师(NanoBaker)。 狗烯 长的像只狗所以叫狗烯(Kermit the Frog) 这个不多说了,一个很猥琐的分子 另外几种稀奇古怪的分子
个人分类: 漫步科研路|7010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子遗传学阅读文献:参考教材
Bobby 2008-8-26 09:06
1 、李明刚 . 高级分子遗传学 科学版研究生教学丛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11 月出版 2 、李振刚 . 分子遗传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三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年 03 月出版 3 、张玉静 . 分子遗传学 现代遗传学丛书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04 月出版 4 、 孙乃恩,孙东旭,朱德煦 . 分子遗传学 .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90 年 08 月出版 5 、杨业华 . 分子遗传学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 .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1 年 01 月出版 6 、解生勇 . 分子细胞遗传学 .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1998 年 10 月出版 7 、范耀山 . 分子细胞遗传学 技术与应用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年 04 月出版 8 、刘良式 . 植物分子遗传学 现代遗传学丛书(第二版)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年 02 月出版 9 、 休斯著(胡新文,郭建春译) . 植物分子遗传学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年出版(教材科有卖) 10 、汉译卢因( Benjamin Lewin ) 《基因 VIII ( Gene VIII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年出版)及科学出版社推出的 英文原版《基因 IX 》 。详见见叶鹰的博客《 从《基因论》到《基因 VIII 》》(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3261 ) 注:由于本校图书馆英文书库中的相关书籍都已老化,暂不推荐。 分子生物学参考书目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等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三版 《分子生物学》余多慰等编著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日期 :2008 年 1 月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阎隆飞、顾德兴主编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7 月出版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阎隆飞、张玉麟主编 .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7 年 《分子生物学》(修订版)郜金荣 .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6-30 《植物分子生物学》曹仪值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版 《高级植物分子生物学》葛莘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版 《走向 21 世纪的植物分子生物学》林忠平 .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 版
个人分类: 科学感想|13632 次阅读|2 个评论
Progress in single-molecule tracking spectroscopy
wkzhang 2008-7-23 15:32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FRONTIERS ARTICLE 457 (2008) 285291 single-molecule tracking spectroscopy 就是单分子轨迹追踪。单分子跟踪技术结合了录像显微镜和数字相机,以一定的频率连续拍摄标记的单分子,经过图像数据处理,描绘出单分子的运动轨迹。目标分子以绿色荧光蛋白、量子点(200 -500nm)或者胶体金(40 - 100 nm)标记,直径往往小于可见光波长范围(390 - 780 nm),因此会散射光,形成同心圆的衍射图纹,中心处分辨率可精确到10nm。 以前文献中已经发展出一些image analysis-based 3D tracking schemes,但是得到的images的信噪比很差不足以得到可靠的光谱。而利用confocal microscopy虽然有足够信噪比,但是目标分子经常会很快的跑出focal volume,使得可以tracking的时间和距离大大的缩短。实际上,因为溶液中的单分子不停地进行Brownian motion,这使得利用宏观的设备来追踪这些随机的纳米级的运动变得非常困难。不过近年来仍然有些革新的设计来克服这些困难,下面就对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1. Circularly scanning laser tracking Enderlein 提出了一个思路,利用一个feedback system控制激光focus去有效地在二维平面中track单分子。他的idea很简单, 激光束腰(beam waist)大概在微米量级(远远大于单分子的纳米量级),所以可以利用激光束腰的强度梯度来map out目标分子到激光束腰中心的距离。但是单次测量是作不到这一点的,所以Enderlein设计让激光绕着目标分子转一圈进行扫描,从而可以确定单分子在二维空间中的位置。这个idea虽然简单,但是第一个实验却用了两年才由Gratton group 实现,他们发现实际上不需要记录激光束的坐标,而是利用了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分析。后来Mabuchi group又利用了lock-in amplifier 来改进这个设计,并且他们不再移动激光束位置,而是利用把sample放在一个3D piezoelectric translation stage上来移动sample,这就克服了当移动激光位置进行扫描时需要移动检测器的困难。 通过利用两次扫描,一次在目标分子上方,一次在目标分子下方,Gratton group 发展出了三维空间中tracking的方法。接着Mabuchi group 发展出了双光束的方法从而避免了z方向的sacn。 2. Confocal 3D tracking 本文作者Yang group发展出了confocal tracking method ,他们把一个pinhole放在共轭焦点处稍微在z方向off一点的位置。这样当目标分子移动的时候,它的image就会在pinhole附近移动,从而导致通过pinhole的能量改变,然后利用avalanched photo diode (APD)或photon multiplier tube (PMT)来获得目标分子在z方向上移动的信息。在xy方向上,他们利用一对正交放置prism mirrors和四个APDs来检查目标分子在xy平面内的移动。该方法的好处首先是激发激光可以聚焦在单分子粒子上,从而提高信噪比;并且不需要scan。 3. Trapping In the above two implementations, the actuator's mechanical movement establishes the ultimate limit of the tracking bandwidth: Both the laser-scanning scheme (which equires the detector center to be moved accordingly) and the sample-moving scheme are limited by the 1-kHz bandwidth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y piezoelectric stages. Cohen and Moerner have devised a creative alternative, an electrophoretic trap, termed as the Anti-Brownian-Motion-Electrophoretic (ABEL) trap. As shown in Fig. 5, four orthogonal gold electrodes are fabricated on a cover glass. The movement of the target of interest is restricted to 2D by confining it within a 800-nm thick sample chamber. As soon as a charge-coupled device camera detects the movement of the molecule, voltages are applied to the four electrodes to steer the molecule back to the center. If the particle is charged, it will be moved directly by the electric force. For neutral particles, the electric field will induce a hydrodynamic drag from the flow of the fluid. Since the electrodes are very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force induced by the two mechanisms can be very strong. Using the electrophoretic trap, they have successfully demonstrated trapping fluorescence spheres, quantum dots, fluorescence stained DNA, and fluorescent proteins. From the applied voltages, Cohen and Moerner were able to deduce the trajectory of the moving target. In principle, the electrophoretic trap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3D by fabricating a 3D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One unique advantage of the trapping approach is that it is capable of manipulating individual molecules in solution, 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to create molecule-scale patterns. Though expected to be challenging, in principle,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simultaneously manipulate many nanoscale objects using methods that have been demonstrated for steering micron-sized particles . Applications One immediate application of tracking nanoscale targets in 3D is to follow the transport dynamics in cells. Levi and others studied the phagocytosis process in fibroblasts . The phagocytosis experiment and others are examples of how direct visualization of probe trajectories enables the study of problems in intracellular trafficking. One may envision that the capability to follow individual nonfluorescent nanoparticles could allow the real-time observation of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from nanoscale building blocks , where the nanoscale hydrodynamic interactions are expected to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Holding a single molecule at a fixed position in space also allows a critical test for the theory of polymer dynamics, e.g., the Zimm model . 该实验技术可以通过记录和分析单个分子或粒子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动力学轨迹来研究单分子的振动和转动动力学。 Reference: 1. Chem Phys Lett 457, 285 (2008) Progress in single-molecule tracking spectroscopy 2. 生命科学 20, 29 (2008) 细胞膜表面单分子事件的实时观察
个人分类: 综述文章|4577 次阅读|1 个评论
Single Molecule Spectroscopy -- 单分子光谱技术
wkzhang 2008-7-23 12:08
如今在生物物理领域,Single Molecule是赫赫有名,今天忽然意识到好多东西我都只知道英文怎么叫而不知道其中文翻译,就查了一下,所幸还找到了一些中文资料。就稍微整理一下,以备不时之需吧。下面绝大部分内容来自Reference 1。 单分子光谱,顾名思义,就是单个分子的光谱,实际上通常是对单个生物分子动态行为的光谱分析。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生物单分子光谱的研究呢?因为在普通的光谱技术中,实验中探测到的是大量分子的综合平均效应,得到的是系综的平均响应和平均值,这一平均效应掩盖了许多特殊的信息。而单分子光谱研究可以排除系综的平均效应,有利于复杂环境中同种分子不同行为的分析,通过对体系中的单个分子进行研究从而得到单分子体系的动力学过程,例如可以实时了解生物大分子构象变化的信息;可以观察微环境对单分子体系的影响,从而得到与分子微环境相关的信息。 目前主要的技术手段包括生物大分子荧光光谱,单分子荧光能量转移谱、与原子力显微镜结合进行单分子水平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测量,以及可进行单分子操作的激光光钳,高时间分辨率的单分子轨迹追踪等。下面主要简单介绍一下大名鼎鼎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以及荧光标记物。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当两种不同的荧光生色团离的较近,且其中一种生色团(供体, donor)的发射谱与另一种生色团(受体, acceptor)的激发谱有相当程度的重叠时,当供体被激发时,受体会因供体激发能的转移而被激发。其直观表现就是供体产生的荧光强度较其单独存在时要低的多,而受体发射的荧光却大大增强,同时伴随它们荧光寿命的相应缩短和延长。能量转移效率与两个生色团激发谱和发射谱的重叠程度、供体与受体跃迁偶极的相对取向、供受体间的距离有密切关系,其经典公式为E=R06/(R6+ R06), R0为能量传递达到50%的距离。选定供、受体对之后,可将R0看作恒量。能量转移的发生将改变供、受体的去偏振程度、荧光寿命、荧光强度等,测定这些参数值就可得出E。利用R0和实验测得的E就可测得供受体间的距离R。用此方法测量生色团距离的方法被称为光谱尺,可测量 1.0-10.0nm 之间的距离。 Single pair FRET是在一个生物大分子或两个相互作用的分子上标记两个不同的荧光基团。同样,当供体的发射光谱与受体的吸收光谱相重叠时,发生共振能量转移。通过探测能量转移效率,就可确定两点间的距离。由于相对取向和光谱重叠积分等不确定因素,该方法不能准确确定绝对距离。但可通过监测供体-受体的相对距离变化,结合其时间变化推测生物大分子在生命活动中的构象变化。该技术不仅有非常好的静态定位能力,也能提供分子内或分子间两个荧光基团在距离和方向上的动态变化。由于每次只观察一对供、受体系统,因此能在毫秒时间尺度内观察这些变化,从而将具有不同能量转移效率的亚群分开。将这种方法扩展,可用于研究生物多聚体的组成动力学、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以及DNA发夹结构的去折叠等。 技术上单分子荧光探测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在被照射的体积中只有一个分子与激光发生相互作用;二是要确保单分子的信号大于背景的干扰信号。背景信号来自于Raman散射、Rayleigh散射、溶剂中杂质、盖玻片产生的荧光和探测器的暗电流。因此,进行单分子探测要求 (1) 激发容积要小,因为背景的吸收与激发体积成正比,尽量减小激发体积可降低背景干扰,(2)高效的收集光学系统,(3)灵敏的探测器,(4)采用针孔装置,或将溶剂中杂质预漂白以及用低荧光光学材料等方法清除背景荧光。常用的装置是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near-field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e NSOM),其最小激发体积小于10-2m3。该方法在单分子荧光的探测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可监测单个生物大分子的构造变化,例如旋转和纳米水平上的距离变化。其不足是扫描时需要通过复杂的控制系统来保持适当的样品与探针之间的距离,并且其近场激发对所研究的生物体系有微扰作用,给研究带来许多限制。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onfocal scanning optical microscope CSOM),也是常用装置之一。在其光学设计中,激光束经物镜聚集到样品上形成一个接近衍射极限的光斑,利用同一物镜收集样品反射回的光,经一个共焦小孔后被探测器接收,而非焦面的光则被小孔滤掉,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光学收集效率和高信噪比。探测器是单分子荧光检测的关键部分,常用的探测器是超敏电感偶合相机(intensity charged coupled device, ICCD)和单光子计数模式的雪崩光二极管,将其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有关电子系统相组合,可进行多种形式的单分子荧光特性研究。包括单分子荧光成像,荧光光谱,荧光寿命及FRET。 荧光标记物 用于单分子荧光研究的理想荧光标记物应有下述特点:耐光,不易发生光致漂白;具有高消光系数和高量子产率;易被激发,荧光强度波动小;体积小,对标记的宿主分子影响小。对于spFRET研究用的一对荧光探针,还要求 ①供、受体的激发谱有较大不同,二者的发射谱也要足够分开。但供体发射谱与受体激发谱又要有一定重叠,尽量减少供体发射的荧光漏入受体发射范围,降低激光直接激发受体的作用;②供体和受体都有相当的量子发射,保证在有FRET发生时,供、受体都有明确的强度相对变化。Cy3和Cy5是常用的一对荧光探针,二者光谱分离大,量子产率相当,在无氧环境耐光。 总之,单分子荧光探测技术是研究单分子最灵敏的方法之一。它可提供许多有别于分子聚集态的特殊信息,将为人们研究单个分子的特殊局域环境、分子的涨落、生物大分子的柔性及其运动等提供更加有价值的信息,对生物检测的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Reference: 1. www.bioon.com.cn/ewebeditor/ uploadfile/2008-1/20080112195937779.pdf 单分子对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pFRET) 生物物理学系 郑晓惠 学号 10281034 2. www.gsc.dicp.ac.cn/jxgl/2004qjseminarkj/wh1/w21.ppt 近场光学的单分子光谱 胡庚申 3. www.sxu.edu.cn/yjjg/jggpsys/ PPT/xlt/ 单 分子 %5B第1讲%5D.pdf 单分子的光学探测与应用单分子的光学探测与应用
个人分类: 实验技术|11804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