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电话拜年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给刘绪贻、邓蜀生、方生先生电话拜年
热度 1 黄安年 2012-1-23 20:58
给刘绪贻、邓蜀生、方生先生电话拜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 / 2012 年 1 月 23 日 ( 北京时间 ) 发布 今天是壬辰龙年初一,家中固定座机电话失灵,我通过手机分别打电话给在武汉的 99 岁学术老人刘绪贻先生、在北京的 88 岁的学术老人邓蜀生先生、在北京的 83 岁的学术老人方生先生,向他们拜年。他们都是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老顾问,为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的初创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他们身体健康。作为后学,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在龙年诸事顺遂 , 健康长寿,全家幸福安康。
个人分类: 学术问题评论(07-11)|2749 次阅读|1 个评论
登门拜年、电话拜年与短信拜年
蒋高明 2010-2-14 01:24
蒋高明 外面的鞭炮燃放得很热闹,人们在等待除夕的那一刻。 手机里不断传来拜年的贺信,短信来自领导、同事、同学、朋友、学生、媒体记者、企业家。不能都回短信,回不过来的。只有找一些不太担事的回,非常熟悉的就不回了,这其中也包括学生的,望大家原谅我的懒散。 过去30年来,人们拜年的习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0年前,那时候国内电话还不太流行的。家庭有电话,那是身份的象征。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年30的时候,下午四五点钟就吃完了饭,去串门,或找人聊天,或找人打牌,熬一夜。半夜时敬天,放一串鞭炮。第二天早上挨家去拜年,见长辈的,还要磕头。遇见没有起床的,便在院子里朝屋里磕个头,并声称一下,算拜过了年。 20年前,电话开始走向家庭。那时我已来北京5年了,刚成家。那个时候拜年是等到除夕夜12点前后的一个多小时,给导师或研究室内的领导打个电话,说几句拜年的吉祥话。因为自己是晚辈,只有给别人电话拜年的份儿。 10年前,手机短信开始流行起来,尤其最近四五年,短信拜年成为时尚。拜年的话多围绕十二生肖属相,很多吉祥话语。来自不同的渠道,有些是重复的,可见有些是互相转的。到这个时候,你才感觉到这个社会上有人在想着你。短信多的时候,不能一一回,就群发。手机的功能有了群发,省了不少力气。 从登门拜年,到短信拜年,人们见到的不再是真人的面孔,而是更多的方块字。文字之间的距离近了,但人的距离远了。只有到了除夕这一天,忽然感觉到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尽管朋友就只在除夕这晚露一面,依然感觉到很亲切。 鞭炮的声音越来越密集了,新年的钟声快要敲响了。这里,特向科学网博客的朋友们拜年,用一些大俗的话来结束这个短文: 虎年吉祥,万事如意,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个人分类: 科学人生|7298 次阅读|4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