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基础设施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基础设施混乱是当今印度卫生事业的突出问题
WileyChina 2018-10-26 14:39
\0 Dasashvamedha ghat, 瓦拉纳西污水下水道下游诸多洗浴场所之一。 基础设施包括管理污水、道路、电力、水和其他服务设施和系统。废水处理或人类粪便废物的安全处置是当代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人口健康的关键。当基础设施不能满足人口需求时,政策制定者称其为“基础设施缺口”。解决方案的重点在于缩小或弥合覆盖与未覆盖区域之间的缺口以及不同管道系统之间的缺口。 在印度和许多其它国家,除了管道、生物反应器与其它处理设施之外,露天或地下排水沟将未经处理的污水输送到地表水,使生活空间变得更加危险与不健康。印度的种姓歧视,实则指在基础设施系统遭到破坏或根本不存在时,由谁执行清理、运输和处理粪便废物这种危险而带有侮辱性的劳动。为了建立更安全的设施,需要进行科学和系统的测量以确保废水流动,需要进行机构协调以确保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通性以及需要进行工程创新——尤其是在拥挤的城市空间内。这些条件意味着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一个物理或物质问题,而是具有社会、政治和文化元素的动态系统,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项目与优先事项。发表于 WIREs Water 期刊的一篇综述认为, 基础设施混乱是当今印度卫生事业面临的一大挑战。 许多相关部门都参与到了解决印度卫生事业的重大问题中来。当政府带头发起清洁印度任务(Swachh Bharat Abhiyan)和清洁恒河任务(Namami Ganga Abhiyan)时,非政府参与者及其社区正面临、重演或应对混乱。综述提及了三个尝试解决基础设施混乱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描述了一个称为生活艺术基金会的宗教团体采用“生物修复法”去除大型废水排放中的臭气和降低生物氧含量。尽管民间社会通过一系列法庭诉讼提出抗议,但未能阻止未经授权的生物修复,也未能减少流入该排水沟的危险有毒废水;第二个案例讲述了瓦拉纳西的一位宗教与科学领袖如何测量大排水沟中的污水水平,并促使官员和专家对流量、技术和废水处理进行不同的思考,然而污水流动与新设施之间的不匹配导致混乱延续;第三个案例则讲述了一位人权领袖为何努力制止强迫印度种姓群体中最受压迫的种姓清理混乱的行为。 点击阅读文章: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wat2.1310
个人分类: Social Scence and Humanities|1936 次阅读|0 个评论
城市良心—下水道不仅抗洪减灾,也是绿色能源!
热度 23 kiwaho 2017-8-3 06:53
今年又遇上创了某个历史段记录的高温洪涝,至于哪个历史段,各方也语焉不详,往大说百年不遇,往小说几十年不遇。很多地方突破40 度,同期很多地方成泽国。仅展示2 张网上搜罗的照片,看看有多触目惊心。 其实,降雨也能带来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就看愿不愿意利用,以及怎样用。 年降雨量1000mm 是地球各地的平均值。这个基数,加上城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生活污水排放,足够保证城市地下废水管网的众多关键接点处,能永不停息地有激流穿行。 因而,地下雨水废水排放释放的重力势能,也是颇有价值的清洁能源,基本能保证7x24 不间断供应,而暴雨期间更是能量大丰收的时机,这比太阳能光伏技术受制于日夜变化要强得多。 随着智能化城市概念的兴起,市政部门很有兴趣实时监控排污管网内部的运作情况,期待像电力调度部门那样有个SCADA 系统,监控厅布满显示器。但那些阴暗角落如何给传感器、信号变送器等装置供电,肯定是个头痛的问题。 城市地下废水排放管网,一旦星罗棋布地安装了咱千瓦厚研发的百叶窗式透平发电机,除了大笔售电额外收入进帐外,城市排水排污的智能化集中遥测监控问题也迎刃而解。 早在今年5 月的一篇博文中,我就提炼出了计算低水头河流能量密度的公式:功率密度= 500V^3 瓦/ 平方米。乘以透平机的百叶窗面积,就是最大可开采的功率。 地下废水管网,虽不像地面河流有那么任性的巨大横截面积,但枢纽点的流速通常比河流要大很多倍,由于3 次方的指数关系,可开采的能量仍然很高。 例如,某结点处的流速5 米/ 秒,地下过水的水渠截面积3 平方米,则此处安装的小水电发电机,可收获的能源功率约3*500*5*5*5 = 188 千瓦。很可观啊,每小时产能188 度电,按每度电5 毛钱算,每天创收¥2256 元! 虽然城市地下废水可能脏了点,甚至臭水也可能流过发电机,没关系啊,这个因素仅考验透平机的耐腐蚀能力,而不影响功率密度,所以获利仍是干净的嘛!只要是绿色能源都是值得点赞的,不是吗? 上图的 地下废水排放 水头高度够猛,拿来搞小水电不错。适合常规转子型透平发电机。 上两图的地下雨水排泄水渠,特别适合我发明的百叶窗式板条往复运动透平机,而常规转子透平机,则明显不便于安装且难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能。 上3图摘自我以前的博文,展示了百叶窗式透平机的工作原理。 上图为香港新建的地下集水排水宏大结构 上图为加拿大Toronto市为暴雨快速泄洪修建的地下排水渠 下水管网改造时,要铺设新的大口径水管。透平机可以直接预装,如下图所示一款。其转子较简单,采集水能远不如百叶窗式。但优势是成本低廉,可化整为零分布式在野外发电,为附近的遥控遥测设施供电。 上图案例,适合用管道内嵌式小型发电机。 如不希望在路面随处开膛破肚搞改造的城市,可在已有地下雨水污水枢纽各出口处,加装百叶窗式透平机发电,不失为更务实的上上策! 城市良心的未来展望 西方发展成熟的城市,都很重视地下大型排水基础设施,肯花大本钱。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防洪设施的落后状态逐渐显露出来:雨稍微下得急点,街道很快积水,不久甚至能行皮划艇。直到这时,人们这才意识到这是一个良心工程! 从前面图片可看出,难怪“吃惯高速发展快餐”的新兴城市不愿深度搞地下管网建设,所需投资真的不比搞地铁低太多。你看香港那个地下排水设施,不见得比地铁的几何尺度小多少。 钱花在面子上,一贯是传统文化的思维逻辑,政绩工程更是官员趋之若鹜的。里子不给力,面子很难撑,相信领导人终会理解这个道理。 大投资如果缺少大回报的期待,是会打击积极性的。我指明的这个清洁能源之回报,加上决策者慢慢意识到里子比面子更重要,推广我们的新能源理念定会前途无量。届时,市民也许再也不用担心:暴雨导致城市出现看海模式! 市场潜量估计 据业内人士估计,仅美国未来基建设施升级改造,尤其特朗普鼓吹的万亿基建投资蓝图,主干疏水管道内嵌发电机市场不下60 亿美元,不需挖路的地下枢纽点就地改造,因简便易行而拥有更大市场空间。 欧洲国家因城建历史悠久,地下疏水“河流”纵横交错,非常适合:枢纽点因地制宜加装低水头小水电系统,其市场潜力大得难以估量。 青岛市的地下排水系统,是百多年前德国人精心打造出来的,全中国就数青岛最不怕水淹,这一亮点已广为人称道。其它姊妹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统,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可不是一点点。但只要各地市政当局看准了自己的软肋,认真搞升级换代的基建工程,我们倡导的结合废水流清洁小水电升级模式,在中国市场的推广中,预期仍然一片光明! 参考文章: 1、 百叶窗式透平机在浅滩河流的小水电应用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057922.html 2、 创新发明-- 百叶窗式低水头河流小水电装置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339914-1057381.html 3、 龙应台: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http://www.weixinyidu.com/n_1879909 4、 关于“城市良心” 雨果究竟是怎么说的 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6-07/13/c_129142270.htm 5、 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日本首都圈为何不会淹水 http://www.sohu.com/a/102064421_113727
10879 次阅读|33 个评论
基础设施的概念
jackyjjp 2017-3-17 16:12
近期在修改一份申请书,里面涉及到基础设施的概念。由于我以前并未对这一概念做过专门了解,因此不知道其准确的定义。这次专门搜索了一下,发现wikipedia上的解释简洁易懂,特此记录。以下是按照我自己的理解表述的概念(原表述见文后网址): 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指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公共设施( “硬”设施 )及公共服务( “软”设施 )。 “硬” 设施指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设施,包括 能源、水务、交通、通讯、环保、防灾 等六类系统。( 全称:能源供应系统、供水排水系统、交通运输系统、邮电通讯系统、环保环卫系统、防卫防灾安全系统 )。 “软” 设施指某些基础性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科技等。 狭义上 的基础设施仅指“硬”设施, 广义上 包括“软”和“硬”两类设施。 参考网址: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7%A1%80%E8%AE%BE%E6%96%BD
个人分类: 学习|5845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科学基金会看重中等规模基础设施
热度 4 st69786 2016-8-26 14:24
美 国科学基金会看重中等规模基础设施 文 | 贺飞(北京大学)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 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建设,但美国科学基金会的近期一个新的动向值得关注。 2016 年8月26日的《科学》发表美国科学基金会(NSF)数理学部助理主任Fleming Crim和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助理主任James Kurose的文章称 美国科学基金会看重中等规模基础设施( Science, Vol. 353, Issue6302, pp. 878-879) 。 2016 年4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任France Cordova女士召集由NSF高管参加的为期两天的头脑风暴会,讨论NSF面临的重大挑战并为NSF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描绘蓝图。2016年5月13日《科学》报道了这次会议提出的重点关注6大科研前沿和3大机制改革的建议 。 NSF4 月头脑风暴会上提出的6大科研前沿都是面向解决当代和未来社会可能遇到的重大挑战性问题,旨在促进交叉性基础研究,包括驾驭面向21世纪科学和工程的大数据、推进人—技互动前沿、理解生命的规律、量子跃迁—下一代量子革命、北极圈研究以及打开宇宙之窗。三大机制改革分别是更加支持会聚科研、 支持中等规模的基础设施项目 以及制定NSF 2050。 当代科学研究对基础设施(包括虚拟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多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NSF 目前每年的预算约为74.6亿美元,其曾通过“研究与相关活动”(Research and Related Activities)的预算科目资助了一些较小规模的中等项目,资助领域包括计算和天文等。但NSF认为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扩大资助范围,并且要有更为灵活的资助机制。NSF提出要抓住支持中等规模科研基础设施这一重要机遇,初步提出的重点建设中等规模科研设施的项目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宇宙微波背景测量、传感网、暗物质实验以及核天体物理测量等方面。 近年来,NSF多次召开会议讨论中等规模科研设施建设的重要性(2015年11月、2016年2月、2016年8月) 。 在2016年5月的国家研究理事会的会议上,NSF主任 France Córdova 提出要降低“主要研究仪器和设施建设项目(MREFC)“的门槛 ,以进一步提升NSF资助项目的科研水平。 NSF 提出的未来发展战略要更加重视中等规模的基础科研设施的建设,包括合作虚拟基础科研设施的建设,并赋予更大的资助灵活性,将其提升到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保持未来竞争力的高度。 参考文献: NSF, “10 big ideas for future NSF investments” ( www.nsf.gov/about/congress/reports/nsf_big_ideas.pdf ). National Science Board Meetings ( http://nsf.gov/nsb/meetings/ ). J. Mervis, “NSF director unveils big ideas, with an eye on the nextpresident and congress,” ScienceInsider (2016); 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5/nsf-directorunveils-big-ideas-eye-next-president-and-congress . (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6646 次阅读|4 个评论
谈谈美国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
st69786 2015-9-30 14:07
谈谈美国高校的网络基础设施 贺飞 北京大学 美国高校持续加强其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将其视为教学和科研的基本组成部分。网络基础设施指标包括获取高速/高容量带宽、暗光纤、高性能计算以及大规模数据存储能力等。 网络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基本组成部分,它推进研究相关活动,如交流、数据传输、高性能计算以及仪器设备的远程使用等。高校网络应覆盖全部校园社区,为科研和非科研活动服务。校园网不应在行政、教学、科研、一般学生通用等方面有差别。因此,总带宽容量不仅仅是科研能力的指标。到2012财年,使用高性能网络已经成为研究型大学的普遍现象,63%的高校报告其带宽至少达到1 Gbps ( 表1)。 30%学术机构在2012财年的预期网络连接达到10Gbps或更大。而相比之下,2009年仅有15%的机构达到这一标准。 表1 美国高校网络带宽:FYs 2005–12(百分比分布) 带宽 FY2005 FY2007 FY2009 FY2011 FY2012 a 所有带宽 100 100 100 100 100 没有带宽 0 0 0 0 0 10 Mbps or less 6 3 1 1 * 11 Mbps –100 Mbps 42 33 19 9 8 101 Mbps –999 Mbps 30 31 35 31 27 1 Gbps –2.4 Gbps 15 23 25 28 26 2.5 Gbps –9 Gbps 4 4 5 6 7 10 Gbps * 2 4 7 10 More than 10 Gbps 2 4 11 18 20 超过20Gbps b na na na 6 8 机构数 449 448 495 539 538 Gbps = gigabits/second; Mbps = megabits/second. a 2012 数据为估计值。b 超过20 Gbps是超过10 Gbps的一个子集。 数据来源:NSF, NCSES, Surve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Facilitie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博士授予权机构由于其研究需求,较非博士授予权机构有明显高的带宽容量。在FY 2011,博士授予权机构带宽至少2.5 Gbps (43%)的百分比高于非博士授予权机构(4%),超过10倍。此外,在FY 2012, 53% 的博士授予权机构估计拥有带宽 2.5 Gbps或更大,相比之下,仅5%的非博士授予权机构达到这一带宽。 暗光纤是 指光缆已经敷设但尚未使用。通常,某一机构控制的暗光纤总量显示其扩展现有网络的能力,不论是现有校园建筑之间后从校园到外部网络。美国高校拥有这种没使用的光缆百分比近年来稳步增长。机构有暗光纤达到其互联网服务商的比例从2005财年的29%增长到2011财年的47%。机构在其校园建筑间有暗光纤达的比例这一阶段保持很高,从2005财年的86%略微增长到2011财年的90%。 许多高校通过机构内的独立职员和预算的单位管理其高性能计算资源。2011财年,总计有192家学术机构报告拥有集中管理的高性能计算资源。这种方式确保教师关注其主要职责而不需花费行政和经费来支持自己的高性能计算。中央高性能计算管理能降低总体运行支出,创造广泛可用的计算资源 。 然而,许多不包括在这里的高性能计算资源,由于是外部经费支持的,处于机构的直接管理之外,。 47% 的博士授予权机构提供中央管理的高性能计算资源,相对于少于9%的非博士授予权机构。公立博士授予机构(48%) 和私立博士授予机构(45%)提供这种资源的比例类似。机群是最普遍的学术机构中央管理的高性能计算设施,因为其提供了最灵活和经济的方式,从而通常有较低的管理成本。超过97%的高性能计算提供机构部署了机群。高性能计算提供机构还使用大规模并行处理(11%的机构),对称多处理(19%), 或其他类型的设施(20%),所有这些可以同机群并用/或替代使用。 美国高校常常同外部组织共享其高性能计算资源。在2011财年, 这种伙伴关系最经常发生在同其他高校(72%)。同外部用户共用高性能计算资源相当均匀地分布在政府(21%), 产业(18%),和非营利组织(17%)伙伴。公立机构较私立机构更喜欢有其高性能计算外部用户。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数据的收集增长,数据存储和查询已经日益重要。数据管理计划经常出现在使用大量数据的项目申请书中。2011财年,在拥有中央管理高性能计算的高校中,56%的报告可用在线存储量大于100 terabytes。较小比例的公立机构(21%)和私立机构(18%)提供大于500 terabytes的在线存储。截止到2011财年, 45%的拥有中央管理高性能计算的机构报告没有档案存储。档案存储包括文件盒数据的在线和离线存储,不支持立即存取高性能计算资源。这一比例自2009财年以来变化很小(43%),但是较2007财年要高很多(29%)。 参考文献: National Science Board(NSB). 2014.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4. Arlington V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B 14-01).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个人分类: 海外观察|3852 次阅读|0 个评论
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热度 2 jiangming800403 2014-9-13 18:54
中国的基础设施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中国至少需要20万千米以上的铁路,5万公里高速铁路,10万公里高速公里,1000万公里城乡各级公路。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大约只完成了50%。
个人分类: 读史方舆|2456 次阅读|4 个评论
土地收入越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也越大
jiangming800403 2014-8-26 20:19
土地收入越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压力也越大,4亿多的土地收入中一半以上是拆迁安置补偿,其余大部分是新城开发的基础设施投资。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1971 次阅读|0 个评论
北京公交公司推出商务班车,有变相涨价嫌疑
热度 1 wya 2013-9-4 10:00
北京公交公司基本可以算垄断企业(祥龙公交规模较小),在回龙观等人口密集社区推出商务班车,票价超过普通公交数十倍,有变相涨价嫌疑。 如果公交系统认为回龙观等人口密集社区存在很大出行难题和迫切需求,则应该增加、优化公交线路及班次密度,而非推出高价定制商务线路。高价商务定制班车解决的是高端乘客出行快捷和舒适问题,而不是大型社区普通居民面对最多的出行难、接驳难等问题。 即使推出商务班车,也应该同时设立普通公交,供不同层次消费者选择乘坐。有钱的可以选择一人一座、一站直达、免费wifi等,没钱的也甘愿挤成烧饼,但必须要有这种便宜的可供选择。 既然公交公司能够针对商务定制班车进行需求调研、增设线路,那也应该能针对普通线路的群众出行难题进行调研、优化和增设线路,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和基本公共服务,而不是一味借人口高密度社区的交通出行难题来推出高端定制线路,提高票价,趁火打劫。 同时,市政规划部门在设立超大社区之前就应该按照人口规模设计、调整好公交路线。 总之,公共车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在市场化、高价格高服务的同时,也应该提供底层群众的廉价选择。否则,这些部门就会越来越懒于推出廉价普通线路解决出行难题,而倒逼群众不得不购买高价商务定制班车。市政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要解决出行难题,首先应该是增加接驳摆渡车、优化线路、加密班次。在同一线路上,可以增设商务定制班车,供高消费人群选择。 靠缓解几千高消费人群的自驾车出行难题完不成低碳发展目标,只有解决大多数群众的出行难题才能真正促进首都的低碳、绿色发展。辩证法告诉我们,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行。 强烈建议将社区居民公交出行难易度和满意度作为市政规划部门和公交企业的年度考核内容。 http://news.xinhuanet.com/auto/2013-07/12/c_124996921.htm 为进一步了解乘客的需求,下周一起,公交集团将开始进行商务班车 出行需求调查,重点围绕自驾车出行集中的大型社区、工作区进行 。届时,市民可登录公交集团网站www.bjbus.com,进入调查页面参与商务班车出行调查。   广大乘客通过填写调查问卷提出各自的出行需求,包括出行时间、地点、目的地、大致 线路 等。公交集团将以此为基础,量体裁衣、按需而设,设计出商务班车线路。
个人分类: 社会观察|2769 次阅读|2 个评论
北京暴雨过后,我们应该反思些什么?
热度 2 hejunsun 2012-7-24 16:02
北京的一场暴雨让全中国的人民为之揪心。 在这次暴雨中,有77条鲜活的生命猝然逝去。也许我们与他们素昧平生,可是我们却无比心疼。 北京二环路上溺亡的车主 、 单亲女孩 等都是这些猝然逝去的同胞中的一员。新闻报道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生命最后一刻,知道了他们与亲人之间最后的话语。可以想见那一刻他们和他们家人的无助、绝望。 一个人的逝去,背后是一群和他相连的爱人、孩子、父母、亲人、朋友、同事……时光易逝,我们也许很快就会把他和这事忘记。但他的逝去,却将是这一大群人心中永远无法抚平的伤痛。 自然灾害不会天天发生。但我们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不能杜绝悲剧的发生,但是我们能够未雨绸缪,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减少悲剧发生的数量。 当灾难发生之后,我们的本能就是说“如果……,那么也许……”那我们就采取这样的方式做一下反思。 (一)如果我们的城市排水系统能更强大、更给力些,那么也许…… 在近年频发的 城市内涝 面前,我们城市的下水道为百姓所诟病。下雨小涝,大雨大涝。有乐观的网友说:“来我们的城市看海吧?”到底是什么出了问题?后来我们慢慢得知,我们的城市 泄洪标准 只是几年一遇的标准。所以,当面对所谓的几十或几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的手足无措、悲剧频生也就不奇怪了。 发达国家的下水道都有严格、超前的设计标准,有些国家还以立法的形式直接强制执行。记得反映二战的电影《虎口脱险》中的一个画面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被德国人击落的英国飞行员落在了一个法国歌剧院中,里面的法国指挥家为了救他脱险,带着他来到了歌剧院下方的下水道里。天,那是怎样巨大的一个下水道啊。多年前,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现在我知道,它可能比我们现在修的地铁管道还要粗些。他们竟然是找了一只船在下水道里荡舟而下顺利脱险。这可是几十年前的法国下水道的情况啊。事实上,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的下水道的总长度都超过了二千公里!日本东京的下水道最深达60米,那景象如同地下洞窟。 回到我们自己国家,修建于几百年前的 北海明代团城位处暴雨中心却无一例积水报告 。我们古代先人的智慧让我们现代人汗颜。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暴雨时,我们现代人建设的下水道顶着盖板如泉眼般往外冒水的景观,更是让人啧啧称奇。 (二)如果我们能在积水达到危害程度之前封锁低洼地段、设置警示标示,或者有更多及时的渠道向人们发出灾害警示预报,那么也许…… 积水褪去后,北京道路低洼路段被暴雨浸泡的汽车让人触目惊心,很多惨剧就发生于此。司机没有得到任何的危险警示。另外,这次北京的伤亡人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房山区的洪水危害,很多人都对突然而至的洪水猝不及防。事实上,在我国一些乡村地区,消息传递的渠道还是太过单一、落后。 日本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但他们建立及时 灾害预警 机制。每当有地震、暴雨、龙卷风、暴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的广播、电视台都会发出及时的警示。一些偏远的乡村直接通过电线杆上的喇叭反复播放录好的警报提示。而电视台的警示是以响亮的报警声开始的,以字幕的形式直接叠加在节目画面的醒目位置。去年 日本“3.11”大地震 时,电视台的预警确实让我震撼。当时,日本广播协会(NHK)在直播的议会会议画面上直接叠加宫城县地震的警报,发布地震海啸消息。在提示1分半的地震警示后,画面切回演播室,主持人急促的发出专业的播报,伴随不断切换的各地地震的画面,解说员语速越来越急促。3分钟后,NHK用日语、英语、中文、韩语、葡萄牙语等语种正式发布:气象厅发布了大海啸警报。而在此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主持人带着安全帽在演播室播报各地灾情的画面。偶尔还有演播室晃动的镜头出现。日本利用地震波和电波的时间差提前向人们发出地震、海啸预警, 为生命‘预留’几十秒宝贵的时间通道 。这平时不起眼的几十秒,可以让列车停下、让人们就近躲避……不起眼的几十秒,却能挽救无数的生命。 (三)如果我们有更先进、完善的 救援设施 ,那么也许…… 在国外电视、电影的画面中,我们屡屡看到人家城市里的直升机可以运送伤员、勘察灾情、指挥救援。在发达国家,发生交通事故后,警察、救火车都会及时赶到现场第一时间抢救伤员、疏导交通。与之对比的是,我们的救援速度的迟缓、设施的落后是有目共睹的。比如,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我们的救火车的消防云梯对高楼层无能为力。类似的事例我们在新闻中已经看到的太多。 (四)如果我们有指定的专门 避难设施 、急救设备,那么也许…… 在这次暴雨中,有酒店借机涨价,开出住一晚上要2160元的天价。国外城市在城市规划时,都会指定、建设一些专门的避难场所。在灾害发生时,日本的百姓会直觉地到指定的公民馆、高地等处躲避。在这些地方,有事先储备的水、食物、毛毯、敞篷、手电等设施。另外,在旅游区、车站等一些地方,你还可以看到一个有着心型标志的急救包,那是所谓的 自动体外式心脏起搏器 (AED)。虽然也许很少有人真正能用到这个急救包。但那个醒目的标志,却让很多人为之安心。 (五)如果我们能够在道路设计、城市规划时,处理好低洼路段的问题,那么也许…… 也许还有太多的“如果”,我们就此打住。总结成一句话,我们国家在城市防洪、雨污分流、灾害救援、城市规划、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有太多的事要做。 世界上没有后悔药。但我想,我们对这次灾难进行反思,是希望从中能有所触动,希望这样的触动能成为某种行动的开始。 有人说,这些事做起来得花多少钱,得花多少年?是啊,这些事做起来确实要花很多钱、花很多年。可是想想我们的家人、我们的下一代。虽然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但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的未来。我们国家正在进行 经济转型 。希望这种转型能够改变“光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现状。希望少点人关心生活的城市又添了几座世界排名第几高楼的 形象工程 。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关注城市的下水道所代表的 民生工程 !因为后者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才是让国人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提升百姓幸福度、安全度的正道。 值得安慰的是,我们也看到我们国家确实在灾害预警、事故救援、公共设施等方面开始有所行动。比如,新闻报道说:成都开始建设 中国首个城市地震预警系统 ,建成后将比日本预警系统还要精准。希望这个系统能够早日建成,并达到宣传中说的“还要精准”的效果。中国,是一个能够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一个伟大国家。希望我们能更多的看到这样的新闻。当哪一天这些事不再成为新闻时,就是我们在灾害、事故面前更加从容、镇定、有序的开端,也是我们国家真正 国富民强 的标志。 后记: 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 7月26日 晚的最新通报称,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已经有77位同胞遇难! 让我们记住这些猝然逝去的同胞: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beijingdayu/mingdan.shtml 。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beijingdayu/shizhe.shtml?_from_ralated 希望我们国家能从这次灾难中有所触动。 希望每一个国人都对他们的家人感同身受。 正如新京报的评论:“ 每一个名字,都有生命的重量。最好的悼念方式,是在灾难中警醒。从一场防灾演练开始,从拓宽一条下水道开始,让生活更有保障,让生命更有尊严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5476 次阅读|12 个评论
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
热度 1 jiangming800403 2012-3-2 16:40
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 房地产调控和高铁新政使 2011 年我国大规模基本建设开始降温,基建降温首先传导给原材料工业,特别是作为材料之王的钢铁行业,从去年第 4 季度开始,钢铁业的效益急速大幅下滑。去年 10 月份利润总额为 13.75 亿元, 11 月份为 12.22 亿元, 12 月份为 30.22 亿元,均同比下降 70%~80% 以上甚至更高。 2011 年 4 季度,若扣除投资收益,基本上是全行业亏损,到目前为止,下行态势并未止步。今年第一季度的亏损状况比去年更严重。面对寒流,钢铁企业抱团取暖,限产保价,中国钢铁产量已经连续 4 个月下滑,处于近年来的低值;看来去年全国超过 6.8 亿吨的钢铁产量将会成为人类工业史上的千古绝唱,按目前产量估算,今年我国钢铁产量将下降到 6.2 亿吨,较去年减少 6000-7000 万吨,或下降 10% ,但是钢铁工业的去库存化还没有完成,目前国内积压的钢材至少还够全国的工厂和基建工地用半年的。随着全国高炉的熄火,钢铁工业的不景气将传导到上游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特别是超量进口的铁矿石。目前进口铁矿石压港以超过亿吨,全社会库存更多,去年进口矿和国产矿折合 63%-66% 的铁精粉约 13 亿吨,而让 1:1.65 的转化系数, 6.8 亿吨钢材需要铁矿石 11.2 亿吨,全社会铁矿石超产近 2 亿吨,而今年钢铁产量减产似乎已成定局,若减产 6000 万吨,那么铁矿石需求会减少近亿吨,或者说如果矿石不缩减产量,超产规模会更大,将达到 3 亿吨或更多,也许用不了多久全社会积压的铁矿石就会够全国的钢厂用半年甚至用一年了。同时钢铁厂减产也会造成炼焦煤需求减少。 实际上多年以来,和不动产一样,大宗资源性产品,特别是固体矿物(由于其易库存、磨损小)已经成为了剩余资本和金融投机所青睐的对象,虽然带来了本世纪以来我国狂飙突进式的“基础设施和重工业革命”,但后果也可想而知,造成无法预料的金融泡沫,数以亿吨计的大宗资源性产品超额库存中凝结的金融资本估计将以千亿甚至万亿计算,一旦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这些资本能有多少全身而退? 铁矿石将成为压垮中国和世界经济的一根稻草。一旦不动产和大宗资源性产品市场崩盘,企业无力还贷,银行也无力贷款,社会陷入通货紧缩和货币荒,三角债盛行,“要钱没有,要铁矿砂给两车”,但是我要铁矿石做什么呢?煤还能烧火。 随着中国基础设施和大宗资源性产品的去库存化,风雨飘摇中的世界经济也会再失去一个增长引擎,特别是对巴西和澳大利亚等矿业大国,艰难的日子快要来了。
个人分类: 经济时评|2912 次阅读|3 个评论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旱了涝了,随它去吧!
pony911 2010-7-19 00:57
媒体已经开始报道比98年更大的洪峰即将到来。 这不会是管理者们用万年一遇的洪峰来抵御抗旱防涝体系的实效吧? 今天哈尔滨突降大雨,只持续了一阵子。但这两年新修建的马路(特别是低洼地段)顿时汪洋一片。提心吊胆,好不容易到了家啊。 想想都江堰,想想什么宋代的排涝系统,想想现在的马路。 开口吃人的马葫芦盖不少,就是吞不下这些水。 好好的大中国,咋这样子了呢? 水来了,存不住,排不走。水缺了,库里也没货了。 古人在天,是怒,是悲,不得而知啊。 此类问题是否已经超越了诺奖的水平。如果是,那就能理解了。
个人分类: 技术交流|1670 次阅读|2 个评论
数字马王堆?(之一)数字媒体的基础设施依赖性
luocun 2010-7-13 11:07
读大卫李维(David M. Levy)的《卷动向前:在数字时代里理解文档》(Scrolling Forward: Making Sense of Documents in the Digital Age)。其中第八章《一点数字历史》(A Bit of Digital History)点明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情:一本传统图书,一旦装订完成就成为一个有自己历程的个体,人们可以手里拿着,眼睛看着,用心读着,读到一半可以揣到兜里,搁在桌上,下次拿起来再接着读。停电了,没问题,点根儿蜡烛接着读。只要有这本作为个体的书在,有这个读者在,书就可以继续看下去,而书和人之间除了需要点光,就不再需要别的了。 相比之下,所谓听磁带、看影碟就不一样了。拿起一盒磁带,是听不见声音的,摇一摇晃一晃,听到的只是哗啦哗啦的噪声而已。拿着一盘影碟盯着看,眼睛望穿了,也不会看到电影的。与传统图书的阅读不同,听磁带、看影碟 需要录音机、扬声器、影碟机、电视机等专门设备。同样,数字文档,比如电子邮件或者这篇博文,即使已经从网上下载到了本机上,也还需要李维叫做即时制造(just-in-time manufacture)的过程,才能由邮件程序或者网络浏览器以人的知觉能够接受的形式显示到屏幕上。 跟传统书本的一次制造无限使用相比,数字文档的即造即用的另一面,就是媒体对信息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等基础设施的巨大依赖。没有合适的网络连接、计算机、显示器等等设备,人们就没法看、没法听、没法读。正因为如此,才会有网吧的兴盛。所谓网吧,其实就是数字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即时制造设施的短时租赁场所。 当然,传统的阅读并非不依赖于(印刷装订技术之外的)负责即时制造的基础设施。识字的人自身,其实就是这个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近现代兴起的义务教育,一定意义上就是负责大批量地把人塑造成阅读基础设施。当然,阅读的人毕竟和影碟机不同。今天的人,要成为古文字学家,可以把自己训练成当年的阅读基础设施的一部分,而训练完成后,他们将要面对的还是可感可摸可触的古代卷牍。可是,古人也好,今人也好,无论如何训练,都不可能成为影碟机,不可能只要盯着影碟就可以看到其中的电影。 由此可知为什么iPad前景一片光明:它以传统图书那样方便的个体形式和交互方式,集视频、音频、图像、文字等各种(网络)数字媒体的即时制造功能于一身。
个人分类: 阅读信息|3327 次阅读|0 个评论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学会(ASCE)出版的《基础设施系统杂志》被SCI收录
wanyuehua 2010-2-14 07:25
1995 年创刊的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基础设施系统杂志》,ISSN: 1076-0342,季刊,美国土木工程师协学会(ASCE-AMER SOC CIVIL ENGINEERS, 1801 ALEXANDER BELL DR, RESTON, USA, VA, 20191-4400)出版,2009年入选 Web of Science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目前在SCI数据库可以检索到该期刊2008年的第14卷1-4期到2009年的第15卷1-4期共87篇论文。 该刊是 EI 收录期刊, EI 从 1995 年创刊年开始收录, EI 共收录了该刊 1995-2009 年 348 篇论文。 SCI 收录87篇文章包括学术论文89篇、社论10篇、会议论文8篇。 87 篇文章的主要国家分布:美国62篇,加拿大9篇,日本7篇,中国5篇(其中台湾地区2篇),德国、印度各4篇,西班牙各4篇,法国、意大利、韩国、菲律宾各2篇等。 87 篇文章共被引用24次,其中2009年被引用24次,平均引用0.28次, H指数为2(有2篇文章每篇最少被引用5次)。 网址: http://www.pubs.asce.org/journals/infrastructure/ 在线投稿: https://www.editorialmanager.com/jrniseng/default.asp 编委会: http://pubs.asce.org/journals/infrastructure/board/ 作者指南: http://pubs.asce.org/authors/journal/
个人分类: SCI投稿|8240 次阅读|0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