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tag 标签: 不杀生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没有相关内容

相关日志

一个有菩萨心肠的农民——安金磊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3-2-9 09:36
一个有菩萨心肠的农民 —— 安金磊 祁胜勇 算起来,我做记者 8 个年头了,这些年,我见证过许多轰动全国甚至世界的事件,走近过许多的人,他们中间有慈善家、改革者,有平民、高官巨富,有文化大师、传奇英雄 …… 一个个面目鲜明,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精彩的书。想来我能与如此之多不同凡响的人士结缘,实是三生有幸。 如果检点一下,哪个人最触动我的心灵,令我仰慕赞叹?当心头浮现出枣强农民 “ 安金磊 ” 的名字时,连我自己都有些惊奇。 认识了安金磊后,我把这个比我小 4 岁的农民称为安先生。 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大和尚曾在讲法中向大家推介安先生,《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都报道过安先生,一个农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于是今年夏天的一天,我到他居住的偏僻小村庄走了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安先生的生活思想对于我真如醍醐灌顶。 回到物欲横流的都市,回到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我许多次与朋友说起安先生,我对他们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你不能不识安金磊,也许你不能像他那样生活,但你必须要知道,还有那样的生活 …… 以下是我从安先生生活经历中采撷的几个片段,放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安金磊今年 36 岁,曾是他的家乡枣强县马屯镇东紫龙村不多的几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年轻人。 14 年前,他从衡水农校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农场当技术员,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在此之前,他一直上学,父母是小商人,家里只有三亩地,没让他干过农活。第一次下地,是到果园里喷除草剂和农药,拧开农药瓶,一股刺鼻的农药味扑面而来,熏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心想,这么大的气味,这得有多大的毒性?果树能受得了?残余在果子上,人吃了会怎样?这时他又听到附近一家农民遭遇不幸的消息:一个孩子中毒,原因是大人给他弄了块西瓜吃,没想到中了毒。最后化验出原因,西瓜地里使用了过量的呋喃丹(一种杀虫农药) …… 安金磊经常爱找农场附近村庄的老人们聊天,而老人们说,几十年前,地里有虫子,但很少形成虫害,使用了农药后虫子越来越多,好多虫子都有了抗药性,于是农药越来越毒;使用了化肥和转基因种子,产量是提高了,但粮食和蔬菜越来越没有味道 …… 他们说,现在种地图省事,除草剂、农药一喷,化肥一撒,就等着收庄稼,闲着打麻将、玩,世界上哪有全好的事?全好的事就有大问题!安金磊了解到,农民们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已非常普遍,这些化学产品的确使农产品一时增加了产量。但他注意到滥用化肥农药对土地所造成的伤害 —— 尽管化肥用量在逐年提高,地力却在不断下降。他分析,很大程度上,增产是由于现在有了机井等灌溉设施的结果,是以大量抽取地下水为代价。 从第二年起,安金磊就在自己负责的地块上开始 “ 有机农业 ” 实验,他用鸡粪代替化肥,用翻耕和手拔代替除草剂。当年他的地块上西瓜的品质明显优于使用化肥农药的地块,而且产量也不低,只是他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些。 在农场工作了 7 、 8 年,他坚持着有机农业的尝试,但总因为农场是国有的放不开手脚。到 2000 年,机会来了,他的家乡东紫龙村有 40 多亩贫瘠的土地,过去每亩每年只有几元钱还没有人愿意承包,安金磊和妻子张秀双商量好,他们双双辞去了农场的职务,回村包地,他们出的价格是每亩每年 50 元,这让人们认为他们犯了傻。 安先生埋头地里的活,很少与村民接触,串门聊天等事情根本谈不上。没有外人来,他和妻子、儿子以及田里的庄稼鸟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平时说话很少,但与远道而来拜访他的专家学者谈论天地人生却辩才无碍。我问他,与村人相处可有矛盾?比如他们见你的土地现在成了良田,有无反悔之意?安先生答,我与虫子都能和谐相处,何况乡亲。如果村里反悔,收回便是,但现在村民们还没有这样的意思。这是题外话,让我们继续看他的故事: 中专的同学们许多进城当了干部,对安金磊的举动更不理解,他们认为,安金磊应该想办法进城才是。但安金磊认为,只有自然的、田园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生活。 早在上高中时,他偶然买到一本庄子的书,喜欢得不得了,充满了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经典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他又读到了《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中国传统的农业经典,了解了神农、伏羲。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大智慧,那就是尊重、顺应自然规律。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他和妻子张秀双每天 4 点多起床,傍晚看不到手指时收工,村人惊叹着他们的勤劳,也在惊异着他们的做法。不使用方便省力的化肥,他却从附近藁城等地的养鸡场买来鸡粪;不使用除草剂, 40 多亩地全部用人工除草,而且要留一些以涵养水分;不种整齐化一的单一作物,而是棉花和玉米、芝麻间作;不使用转基因的种子,而是自己筛选培育 …… 农田里的活计因为现代农业技术而变得越来越省力,但安金磊反其道而为之,整日在田里劳作,村人问他累不累,他说,其实我很闲,心闲,和土地在一起,我几乎什么心思都不动。 安金磊认为,土地本有一个天然和谐的系统,包括植物、昆虫、鸟类、微生物等等,这个系统越丰富就越稳定。 “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 使用农药,表面上一时除去了虫害,但把一些对庄稼有益的虫也杀死了,比如蚯蚓,在使用农药和除草剂的土地里就很少见,土地就板结了,而机械的深耕也不能使土地恢复原本的松软。不使用除草剂、农药,大量的蚯蚓繁殖起来,它们就成了耕田的帮手。而对昆虫是 “ 害虫 ” 、 “ 益虫 ” 的定义本来就是片面的,比如认为是 “ 害虫 ” 的蝼蛄,它可以起到间苗作用;各种蚂蚁,在深秋时会把草籽收藏起来,作为过冬的食物,而第二年地里就不会闹草荒;一种所谓的 “ 害虫 ” ,恰恰是另一种 “ 害虫 ” 的天敌,只要种类足够繁多,它们相生相克,哪一种都不会形成虫害 …… 地里间种了芝麻,多种棉虫就会躲避芝麻的气味,旁边种几株玉米,又使它们有了比棉花更好的食物;豆类有固氮菌,会在地里保留天然的氮肥,下一季正好可以种玉米;保留适当的杂草,可以涵养水分 …… 每天凌晨或者夜晚,安金磊经常在地里,倾听庄稼地里的响动:几十种昆虫,蛐蛐、七星瓢虫、蚂蚱 …… 它们的叫声都是不一样的,各有各的声部;还有庄稼拔节、抽穗的声音,露水的声音,在安金磊听来,都是无比美妙的天籁。另外,每个昆虫的声部都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哪个声部多了或少了,就意味着田里的种植结构该进行适当的调整了。 7 个秋天过去了,不使用丁点的农药,他的农田里一次也没有像乡人们的地里一样发生严重的虫害。近日,记者来到他的地里观察,看到一片茂盛的庄稼地里,各种熟悉或不熟悉的昆虫都在地里自由地出没,品种繁多,但数量都不是太多。 他在这片土地上种植的都是传统的棉花与五谷,他没有种能带来较大经济效益的大棚,他认为大棚是有问题的,一方面病菌会在大棚里大量繁殖,一方面反季节的蔬菜也只有其形,没有其神;另外,最要紧的是,这样的生产方式一刻不停在压榨着土地,而土地,也是需要休息的。 在他的眼里,土地也和人一样需要尊重、需要 “ 养、藏 ” ,每年他用轮作休耕的方式让疲劳的土地休息。 他坚持不在地里打手机,怕手机的辐射伤害了禾苗和昆虫。 如今,安金磊的田里不但可以见到 60 多种昆虫,还可以见到燕子、老鹰、喜鹊等 16 种鸟,有时还可以见到平原上稀罕的野鸡呢。 当地是棉乡,很少有人种植谷子。让乡亲们感觉安金磊怪异的是,每年他都会种一大片谷子,用来招待麻雀,头一年他种了 5 亩谷子,看到有大量的麻雀赶来啄食,他就不收割,等着麻雀们吃,几千只的麻雀都赶到了他的田里,他妻子惊奇地喊, “ 全镇的麻雀都来了! ” 整整喂了 17 天,忽然,麻雀们发现了旁边棉田里的虫子,于是开始散落开捉虫,捉了几天虫,都没影了,他最后把麻雀吃剩的谷子收回来,还打了 400 斤。 今年他种植了 13 亩谷子养麻雀,在谷子 7 分熟时麻雀们就该来了,将有上万只, “ 全县的麻雀来开会 ” 。他说现在每年秋天看到这么多麻雀赶来也不欢喜了, “ 他们为了这么一口食物,得飞多远的路,得多辛苦?想想看,它们平日生活的环境该是多么艰难啊! ” 站在他的农田里,他用手拔起一根粗大的野草,几乎有点伤感地对我说:你看,为了打粮食滋养这个身体我们还得伤害这些草,我总在想,人能不能仅依靠喝露水生活啊。我笑了: “ 餐风饮露,那你就成了神仙了。 ” 安先生家的伙食很简单,因为我新到,是客人,做了三个菜,一个是土豆用水焯了,加盐,一个是茄子泥,放盐,一个是黄瓜切断,都是他地里的出产。焯菜的水留下来做粥。他说,知道你是居士,好招待。我平常菜里经常不放盐就生吃,也吃不多,我教育孩子吃饭喝水要想着天下还有众多的人和生灵没有饭吃没有水喝,七分饱就够了。 “ 你们城里人不健康,一个是运动少,劳动是人健康的基本需求;二是你们吃的那些食物没有营养,能量不够,那些大棚蔬菜、转基因食品对人有害。 ” 饭后,他请我吃院子里的葡萄,很清香,他自己连皮和核一起嚼了吃,他说吃东西这样最好,吃东西最好吃本地的、正常季节出产的,那些远方的水果不要吃它,它运过来,需要多少能源的浪费?后来说起土地上的收益,他说,过去外人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许多记者也是,认为绿色农业带来经济效益是他这里的一个新闻点,不能真正理解他,所以后来不想见媒体。 纯粹有机的生产方式,使他田地里出产的产量略比使用化肥农药的乡民们低一些,但他的棉花粮食品质好,又能获得更好的价格,比如棉花,每斤能比使用农药化肥的多卖一元三四。没有购买农药化肥的成本,计算下来,倒是他的地效益好一些。 但他说,经济效益是最末节的东西。谁能计算出污染一滴水的代价?地里的地力在一年一年恢复,生态系统在好转,这其中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计算,更重要的是,自然的田园给了人最健康的生活。 每年秋天,他会把田里出产的这些最健康的粮食的一部分供养到柏林寺,一部分分寄给各地的朋友,冬天他和妻子要做大量的被套,那些没有农药的干净的被套,他分寄给各地的有自然之心的朋友分享。 各地的来访者大多会在他这里住上一段时间,跟他一起下地一起吃饭,临行他都会给他们带一点地里的出产,当然这一切都是免费的。 他常年素食,他认为素食是最健康的,而且一个肉食者对自然的消耗是素食者的 10 倍。他没给儿子买过一粒糖果或者冰糕,他认为,即使是糖果冰糕这种非自然的很小的工业产品,也意味着能源和环境的消耗。他认为现代农业一味追求产量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因为粮食的一大部分都是用来当了生产肉制品和奶的饲料、做了酒、甚至燃料。而这些都是追求产量而使用化肥和农药、需要抽取大量地下水的一个原因,不仅粮食的品质下降,更严重的是,在化肥、农药的使用过程以及生产环节中,对环境和能源的破坏不可估量。追求产业化、市场化的农业意味着品种的整齐化一,意味着对土地更多的压榨,把田园变成车间,使土地丧失了通过轮作休养、多样化耕作的机会,获利的可能仅是商人,对农民、土地则都是一个陷阱。 “ 三口之家,三亩地就可以过上自足的生活,但如果像城里人那样买轿车、楼房,无休止地追求奢华消费,三百亩地也不够。 ” 他认为,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根本是减少欲望。 家里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他说这些现代的东西染污心灵。他把 12 岁的儿子送到南方一个朋友那里读国学,计划让他长大了再回来种地。他本人每晚读的书籍也都是古圣先贤的著作。家里不用洗涤剂,使用雨水,废水冲厕所,然后进入沼气池,用沼气做燃料,沼气的废料又成为田里的肥料。很少使用现代的农机,去年 1 万斤棉花,都是他用小车一车车推回来的。 村里人也潜移默化地受着他的影响,现在有一些人的瓜果上开始不使用化肥农药,开始使用有机肥,开始拣棉地里的塑料膜。 有人偶然把他的生活方式传到了网上,引来了媒体的关注,更多的网友关注他,许多人到东紫龙这个偏僻的村庄来看他,其中知识分子居多,有来考察他有机农业的教授专家,更多的则是出于对他独特生活的好奇。 近两年,经常有人来住上一段时间,跟着他一起下地干活。北京大学一名 40 多岁的教授,在他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回去就把工作辞了,回老家种地去了。记者在采访安金磊时遇到来自北京的高先生,高先生带了妻子和儿子来这里住了一段日子了,他今年 39 岁,过去是一家外企的工程师,他说认识了安金磊后才认识到自己过去的工作对自然、对环境是无益的,自己活得也很累,去年回去就把工作辞了,每年带家人来这里住一段,感觉人真的不需要太多,生活是应该用减法的,放慢下来就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安先生的思想吸引着我,我们视他为老师。 高先生讲,对他触动最大的是,安先生几年前外出坐过一次飞机,当听说飞机起飞得需要几十吨汽油后就再也不坐飞机了,也很少出门了。 “ 我过去每周都要坐飞机出差,住宾馆,后来我住宾馆时,里面的一次性设施一点都不动,保持得还和入住时一样,但这样还感觉不行,我住进去了,脏不脏床单都要洗,对资源环境也是破坏,在这里,我找到了想要的生活。 ” “ 这个世界可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 这是甘地的话,与安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 布袋和尚说,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也许回归本源,才是真正的发展啊,向外的、无休止的所谓 “ 进取、发展 ” 的结局可想而知。肮脏的河流、残破的青山、被染污的心灵和世风,哪一件不是怵目惊心的教材?这个世界需要安先生,需要这样的生活,这样的表率。从安先生那里回来,我也在思考,我们这些以文字为职业的人,我们是否知道哪些是应该写的,哪些文字会对这个世界产生破坏和脏乱?执笔为文者,可不慎乎? 蔣科學按:人類長期以來習慣了殺戮,習慣了自我中心,習慣了鬥爭哲學,遺忘了和諧的追求,貪婪、仇恨的心態導致了環境破壞,身心污染,最後害物害己,誠可憐憫!事實上,只要願意,一種慈悲無血腥的生活方式是可以建立的,雖然我們重新建立與自然的和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流行的錯誤觀念和習慣會擾亂我們的思維,我們的貪欲會蒙蔽我們的心智,我們必須要以更大的勇氣和耐心去追求真理,實踐真理,才能實現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765 次阅读|20 个评论
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总统就素食和动物权问题答记者问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3-1-28 21:06
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博士 就素食和动物权问题答记者问 素食主义将增加人类的生存机会 。在人类的历史中,只有少数的政治家是素食者又是动物权的拥护者。至今,这样的人还是非常的少。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是现今世界政治上少数有为的国家之一。在这次的访问中,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总统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博士( Dr. Janez Drnovsek ) 首次表达大众应该开始思考人类强加在动物身上的令人难以想像的残酷行为的问题。 今年的2月22日,是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博士辞世两周年纪念日。值此之际,让我们重温05年他 就素食和动物权问题答记者问,这些睿智、醒世之言至今于我们仍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访问者: Damjan Likar ,斯洛维尼亚共和国《解放动物》杂志主编。 被访者: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总统雅奈兹·德尔诺夫舍克博士。 时间: 2005 年 12 月 15 日。 地点:斯洛维尼亚共和国克拉尼市 (Kranj) 附近的布尔多镇 (Brdo) 问: 什么原因让你成为一位素食者?吃素之后,你有什么改变呢? 答:之所以成为一位素食者是因为我认为素食食物对健康更好且品质更高。要知道,我们吃肉是因为我们被这样养大的。我吃素已经几年了,最近进一步成为一位全素者。这意味着,我不但不吃肉,也不吃奶制品或蛋。我认为以蔬菜为主的食物足够提供人类身体所需的营养。我是依着我自己的内在需要才做这样的选择的。有些人觉得全素食品的选择有限而且口味单调,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它是很多样化的。 问: 是不是你多年前生了一场大病而使你成为素食者? 答:那是我改变的开始。我首先开始不吃红肉,之后不吃鸡肉,鱼等等。 问: 你是否觉得比以前好一些,更健康? 答:我觉得非常棒。人们甚至说我有太多的精力! 问: 在 10 月 4 日的世界动物保护日。你邀请了解放动物协会(The Society for Liberation of Animals and their Rights)参加讨论。你们讨论了什么? 答:我邀请解放动物协会参加,主要是试着想要在这一天向大众传递一个讯息。就是,我们经常不了解我们是如何对待动物,如何操控动物的。动物也是有生命的生物。就像我曾提到的,人们有一套对待动物的观念,但却很少质问这样做会造成什么结果。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人类是如何对待动物的以及人类对动物世界所造成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没有资格称为人。只要想到所有的屠宰场及生产牛肉或家禽的地方,就知道那里根本不是动物住的地方。此外,动物经常被关到没有食物和水的卡车中运送,这对动物是一种非常残忍的行为。这并不代表做这些事的人是坏人,只是他们没去想这些问题。当动物的肉被摆上餐桌时,他们没去想这些肉以前曾经是活生生的动物,也没去想它们是怎么来的。 问: 所以道德考量也是使你成为一位素食者的原因之一吗? 答:当然,道德考量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而且事实上人类也并不需要肉来提供营养。肉食只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考模式和习惯。想要一夜之间就改变这个习惯可能很难,但是可以逐渐改变的。我就是这样慢慢改变而成为素食者的。 问: 你曾经对媒体提到反对补助大型的畜牧业,原因是什么? 答:我相信欧盟百分之百的补助畜牧业是愚蠢的,特别是肉品业。事实上,欧盟对大型肉类与家禽业的补助在道义和营养上都是站不住脚的。最近的疯牛症与禽流感等等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醒。这些现象明显地在警告我们:有些东西,今日已不如往昔,大自然的平衡已被破坏了! 问: 目前的素食食品比肉食品贵,无法鼓励人们买更健康的食品。你觉得如果素食食品便宜一些,人们会改吃素? 答:虽然我相信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醒觉力不够,但素食食品比肉食品贵也可能是一个事实。首先,这是个让人们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他们在这些事情当中参与了什么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当人们有了这样的觉醒之后将会带来政治上的改变,即农业政策、农业补助等等。为什么我们不把钱投入到那些生产麦片、豆类植物、水果和由这些产品发展出来的有机食品的有机农业,而不是把钱投入大量的肉食品生产?这肯定对大自然会更好,因为生产有机物用不到化学肥料或其他化学物质。也就是说我们的环境将不会有污染,食物也将没有化学物质残留在上面。现在,我们每一天都吃进有害的化学物质!这一切的背后是大型制造业的利益问题,以及那些想从现有食品业赚取利益的政治说客。不过,我相信人们的觉醒将会持续增加,不论在我们国家或是在欧盟。人们正努力寻找天然食品及使他们身体健康的食品,我想他们正在趋向天然的食品当中,慢慢的会把天然食品放在和肉食品同等地位上的。 问: 以你的经验,你会不会推荐人们成为素食者? 答:如果我自己都实行素食了,我没有理由不去推荐它。在吃素上我没有任何的怨言,因为我说过:我比吃肉时更有活力!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明——没有肉或肉类食品你也可以活着。 问: 你对于素食者因为平均比一般人来的健康,而不常使用健保所提供的服务,但却付同样的费用,你觉得如何? 答:这是一个比较广的问题,整个观点可能不同。我不认为这是个重点,因为健保本身需要某些“团结”的观念——健康的人帮助那些生病的人。但是,不能否认,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如果我们少吃一些有害与不健康的食物,我们将大量减少国家健保的财务负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希望人们减少使用健保。不然,那些从病人身上赚取数十亿的跨国药厂要怎么办? 问: 你如何看待打猎? 答:打猎,如果是为了屠杀动物且当成是一种运动,当然不是一件道德的事。但如果你是指为了保护生态平衡——环境与野生动物,例如协助他们过冬,那它是一个有用的活动。对我而言,如果只为了个人的运动与满足杀生的欲望,打猎是完全不道德的一件事。 问: 你如何看待动物实验? 答: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最近在欧盟国家,以及英国,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必须问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是这种实验的对象,我们会愿意吗?二次世界大战时,我父亲和其他数以千计的“犯人”在德国纳粹的达豪(Dachau)集中营里被抓去做医药实验,所以他一点都不喜欢这种动物实验。虽然有些人觉得动物实验是帮助科技进步的必要步骤,但我确信大部分的实验是有替代方案可代替那些动物的。 问: 你认为那些残害动物的行为是如何发生的? 答:因为人们的意识还不够清明。 问: 那从历史上来看呢? 答:这很难去界定是从哪一时期开始。基本上,这是一个尊不尊重生命的问题。动物是一种有感觉的生物。养有宠物的人都知道动物是有感觉的。许多宗教经常提到尊重生命,但他们指的是人类的生命,有时甚至不是这样。回顾历史,在中世纪,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天主教徒竟然宣称当时被西班牙及葡萄牙奴役的原住民——红印地安人,是没有灵魂的,意思是他们不需要被当成是有感觉的人来对待。在某一个时候,他们则改变他们的想法,宣称黑人没有灵魂,多个世纪以来的黑奴就这样产生了。而这些都是在当时的教会默许下产生的!今天,没有人会再接受那样的观念。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转变及人们意识的提升,虽然在这时代中仍有其他反对的声音。 问: 快到圣诞节了,对数百万计的人而言,这是一个快乐、爱与和平的日子。但是,对数百万计的动物而言,这是一个残酷、倒霉的日子,因为他们将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佳肴,而这一切皆是为了庆祝一位喜爱动物、保护动物、不杀生的圣人的诞生。你对此觉得如何? 答:如果基督知道每年有许多动物被人以他的名义而被宰杀,他可能会马上从坟墓里跳起来!他的教诲是完全尊重生命,很难想像他会接受,就为了他,有那么多动物被杀。 问: 世界所有的领导者都持续地强调他们对世界和平的努力。你认为和平是否和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及人类的不杀生有关?或有如俄国小说家托尔斯泰(Tolstoy)所言:“哪里有屠场,哪里就有战场。” 答:如果一个人的意识等级很高,那么他不会做出杀害动物或残忍地对待动物的行为。这样的人也不会以打仗和杀人来获取利益。那些不杀生和不食众生肉的人有较大的机会找到一个和谐及和平的过活方式。所有的事情都和我们的良心相关联。如果一个人的意识等级足够高,那么这个人可以帮助另一个人提高意识等级。因此,让人们更加觉醒是个关键。 问: 各国的政治家们如何看待这件事? 答:政治家们其实并不比一般民众更了解及重视这些事。我发现很多时候,一般人比政治家更了解不杀生的意义。我们以欧盟内的一些非官方机构为例,他们推行的一些项目,例如自然生态保护,动物的对待方式,气候变迁等等,并不被政治家重视。要推动真正的改变须由社会大众发起。当一定数量的人民接受了一个观念、想法;当大多数人期望并要求改变,这时才会在政治家身上产生效应。可悲的是,政治家本身并不会自动去做那些改变,而是要等到他们发觉自己可能不会被选上时,才会重新评估那些对他的选民是重要的事情。 问: 俄国小说家托尔斯泰(Tolstoy)是历史上公开支持素食主义的许多智者之一。其他和托尔斯泰有相同想法的人有: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艺术家达芬奇、科学家和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和印度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等等。这些人的成就及作品除被世人所承认外,他们的才智也经常被人们提起并赞扬。但你觉得为什么他们对动物的尊重和对素食的支持的观念不被人类所重视?举例而言,爱因斯坦曾说:“除了吃素外,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大大的增加人类在地球上存活的机率。”你对于这位天才物理学家的看法有什么意见? 答:当然,吃素将增加人类的存活机率。但所有的事情是互相关联的。从某方面来说,高品质的食物和人们的高等意识有关。这是一个平行的步骤:如果我们可以做好某件事,那么我们也可做好其他的事。但是,期待那些意识等级较低和残酷对待动物的人停止战争、停止剥削他人和去帮忙根除世界贫穷,这是不理智的。总之,只要人们不够觉醒,世界上所有的争执仍会存在,并且可能加速人类灭绝的速度。 问: 一些人说他们爱动物,但仍然吃肉食。你认为他们是真正爱动物的人吗? 答:我认为这些人确实爱动物——他们的宠物,但不知怎的竟自动吃起其他动物的肉来了。如果有人把一头牛带进他们的厨房,并对他们说:这头牛将会被杀并做成一道佳肴给他们吃,那他们可能会考虑再三是否要吃这道菜。要知道肉类食品的外表已被肉制品公司更改设计过,以致它看起来和真正的动物没有任何关联。 问: 有些女士在冬天穿皮草,对这部分的时尚工业你有何看法? 答:这同样是人们的意识等级问题。人们经常不加思索的就自动接受某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事实上只有当你质疑某些事情时,你才会更清楚地了解你买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问: 人们从哪里得到可以一方面屠宰、监禁和虐待动物,同时又要求他们自己的和平及权益的权力?这是宪法批准的吗? 答:宪法不批准这样的权力,但,当然,律师及立法委员会跟你说这种要求未被禁止,所以假设它是合法的。 问: 我从一个非官方的消息来源得知你的狗 Brodi 是吃素的。这正确吗? 答:你真是消息灵通。但你最好自己去问它。它没有授权我帮它回答问题(笑)。 简介: 雅奈兹 ‧ 德尔诺夫舍克博士( Dr. Janez Drnovšek ), 1986 年获得斯洛维尼亚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9 年当选为前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主席团成员。 1991 年斯洛维尼亚宣布独立,他于 2002 年当选为斯洛维尼亚独立后的第二位总统, 2007 年 11 月任期届满后卸任。 2008 年 2 月 22 日(当地时间)因病医治无效辞世。 他曾以和平的方式成功协商南斯拉夫联邦军队全面撤军,维持了斯洛维尼亚共和国的自由与主权,因而获颁斯洛维尼亚共和国最高荣誉“自由金勋章” (the Golden Order of Freedom) ,以表彰他的卓越贡献。 他深信动物和人类一样,拥有生存与享受生命的权利,他选择奉行素食主义,同时也极为关注全国人民的福祉,发起“社会成果” (Fruits of Society) 计画,鼓励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和跨世代之间的合作。不仅如此,他的关怀层面更扩及自然界与世界其它地区之苦难。 2006 年,他发起了“全球拯救达佛运动”( The World for Darfur ),提供协助给在种族冲突中的受害民众,促使全球各界关切当地情况,并推动和平相关的解决方案。 他相信透过提升世界大多数人的意识,才能真正为世界带来正面的改变,于是在同年发起“正义与进步运动”( the Movement for Justice and Develop-ment ),旨在“提升人类意识,并改善世界”。 他所著的《生命与意识的省思》,立意高雅、哲思深邃、语言优美,堪称是一本“现代圣经”,是雅奈兹 ‧ 德尔诺夫舍克博士留给人类的至为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每一个关心地球、关心自己未来及人类未来的人不能不读的书。 每一次我们选择不吃肉蛋奶, 就是除去对一个残酷系统的支持,并帮助建造一个更有爱心的世界! 若我们能扩大爱心,疼惜并尊重所有宝贵的生命,爱护弱小无辜的动物, 不但自身受益,人人梦想的和平乐园也将得以实现! 请尽可能选择仁爱慈悲高雅的饮食方式吧! 本访问稿的中文简体翻译: http://www.vegtomato.org/issue30/simple/veg_a_matter_of_veg30.htm 其他语言的翻译: http://www.globetransformer.org/ 出处:Magazine Animal Liberation, January 2006 出版者:The Society for Liberation of Animals and their Rights, Slovenia 出版者网页: http://www.osvoboditev-zivali.org 出版者 E-mail: info@osvoboditev-zivali.org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131 次阅读|8 个评论
答戎可老师:素食利己利人,减少不平等!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11-26 10:34
戎可老师说得对: 【吃肉毛病多,高血压、高血脂、易致癌,巴拉巴拉三万字,这谁不知道?】 【人间还有压迫,自然界到处都是不平等】 老戎,我怎么会觉得吃肉是快乐的? 只是有些人不明白吃肉的害处,他们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杀害动物,损害健康。只要开始吃素就可以避免这些坏处。 当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压迫,至少我们自己不去制造压迫、杀害与不平等,这不是很好吗! 感觉你是在曲线支持我宣传素食不杀生,谢谢。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3530 次阅读|12 个评论
下輩子還是人嗎?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10-2 21:57
人們常常說起下輩子如何,比如下輩子還娶你,還追你等等之類的肉麻話。 但是,大家知道下輩子做人需要滿足什麽條件嗎? 答案是:今生要守好五戒,其中至少包含不殺生。 如果真相信有下輩子,真想下輩子做人,真想下輩子和心儀的人繼續纏綿, 大家不妨考慮一下該如何做。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993 次阅读|26 个评论
坚决捍卫主权而不嗔恨!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9-15 17:28
許多朋友可能覺得這二者是相互矛盾的,其實不然。 堅決捍衛主權,道理不用多講,雖然國家還有不少缺點,政府的執政也有不少瑕疵,需要改進,但無論如何在目前的世界格局中,民族國家還是我們人類生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織形式,與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捍衛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是我們每個人過有尊嚴生活的重要條件。 不僅如此,通過捍衛國家主權,也為個人從狹小、猥瑣的生活格調提升到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并為進一步上升到對全人類的愛,上升對一切生靈的慈悲,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過程中,個人可能需要自願的犧牲、奉獻,也是一個淨化心靈,積累福報的重要途徑。 然而,這種正確而美好的情愫,請千萬不要摻雜仇恨、嗜殺的醜惡情緒。雖然,面對近代以來的世仇日本,後者在相當程度可以理解,但是,嗔恨心是對自身不利,讓我們愚癡,讓我們不幸的一種可怕毒藥。 因為捍衛國家主權是一種正義的行為,反對的是侵犯他人利益和尊嚴的不義行為,而嗔恨、嗜殺的情緒往往讓我們將不義行為加諸對方,最後我們也變成了和我們敵人一樣的不義之人。 嗔恨心不會讓我們反對不義行為時更加有力,卻常常會讓我們更加愚蠢,讓我們傷害自己和朋友,削弱我們的力量。 更進一步,從佛教輪回的角度看,即使我們非常痛恨的那些軍國主義者日本人,其中也不乏我們前世的父母兄弟姊妹情人,他們的錯誤行為應該反對,甚至必要時犧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們也應該是我們痛心憐憫的對象,而不應該是仇恨的對象。 我們反對他們軍國主義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爲了讓他們少造惡業, 幫助他們早日解脫。 從因果的角度看,國家強盛必須要人民多積福少造惡業,人民開智慧消除愚癡,這些都與嗔恨心相衝突。如果國人能讀佛經,深信因果,少殺生,長養慈悲,人人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整個社會就會充滿和諧之氣,國家就會強盛,小小的釣魚島紛爭這點破事,還能搞不掂? 延伸阅读: 请大家各自反省:见杀随喜不是好事! 不必過分悲觀! 抵制日货的逻辑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527 次阅读|6 个评论
请大家各自反省:见杀随喜不是好事!
热度 6 jiangjinsong 2012-9-14 17:39
爱国热情应该肯定,但是讴歌战争的嗜血情绪应当警惕。 捍卫国家主权是应当的,不得已只好战争,只好付出牺牲,但是,决不可对战争津津乐道、欣喜若狂。 尤其是如果希望战争牺牲他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则更加可耻。 “止戈为武”是华夏传统伟大的智慧, 各位朋友,请仔细反省各自内心的起心动念,见杀随喜不是好事啊! 延伸阅读: 坚决捍卫主权而不嗔恨!
个人分类: 口無遮攔|3917 次阅读|24 个评论
不停止屠杀动物,和平就是空想!
jiangjinsong 2012-9-14 17:32
蒋科学按: 人们大都向往和平,痛恨战争,殊不知,人类天天都在发动对于动物的野蛮战争。只要人类一天不停止对于动物的屠杀,一切和平的呼唤都属空想。 #印光大师谈护生# ● 须知人与物类,同此血肉之躯,同此灵知之性,同生于天地之间。但以彼此宿世罪福不同,致使今生形质灵蠢各异。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快心乐意,谓为福报。而不知其福力一尽,业报现前,堕彼异类,受人杀戮时,则身不能敌,口不能言,中心忧惧痛楚。方知食肉之事,为大罪过。食肉之人,为真罗刹。虽欲不令人杀而食之,不可得也。故《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又况多劫以来,更互相生。既无道力以行救济,忍使彼受刀砧极苦,我享口舌滋味乎?《入楞伽经》,世尊种种呵斥食肉,有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凡诸杀生食肉之人,若念及此,当即怵然惊、憬然悟。宁可自杀,不能杀一切物矣。【序】五八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739 次阅读|0 个评论
肉食制与集权制
热度 4 jiangjinsong 2012-8-24 11:12
集权制在逻辑上与肉食制其实是同构的。 集权制不承认人的权利。 肉食制不承认非人类动物的权利。 集权制认为草民是满足统治者需要的工具。 肉食制认为非人类动物是满足人类口腹之欲的工具。 集权制有一套说辞,说自由平等博爱慈悲都是骗人的。 肉食制有一套说辞,说动物权利众生平等都是骗人的。 集权制嘲笑三权分立民主法制选举是骗人的,最后还是有钱有势力的人吃香喝辣。 肉食制嘲笑素食不杀生都是骗人的,你生病还是要吃药你最后还是要吃植物遇到害虫捣乱你怎么办? 但是, 没人能否认民主法制社会比集权社会还是更人性,连官二代官太太都纷纷移民。 没人能否认素食文化总是在减少杀戮有利环保促进健康,连肉食者自己吃饭时也不愿意探讨肉食的具体来源。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3425 次阅读|9 个评论
蟑螂宝宝死了,他妈妈……会伤心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8-10 11:55
毛毛虫变蝴蝶之——黑社会变莲池海会 道证法师讲述 童子变弥陀~我喜欢和阿弥陀佛一样   ★蟑螂宝宝死了,他妈妈...会伤心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女儿才上幼稚园,这孩子长得非常可爱,生性很仁慈,她把家里的各种小动物,都当成是她的好朋友,她常常拜托爷爷.奶奶不要踩死蟑螂宝宝有一天他的爷爷不理会她的拜托,又把浴室里的蟑螂踩死了,没想到这小女孩就嚎啕大哭说:「蟑螂宝宝只是出来散步,你为什么把它踩死呢?它家的蟑螂爸爸妈妈、蟑螂爷爷、奶奶都会伤心死了!」,说完小女孩就又哭个不停,真是如丧考妣,就好像失去了挚亲、好友一般。   ★「难道我死了,你们都不会伤心吗?」   体会他苦,如同身受   她的爷爷奶奶无可奈何,只好安慰她说:「唉呀!不会啦!不会啦!」,她听了竟然非常严肃而且义正词严地说:「难道我死了,你们都不会伤心吗?」,大家听了都楞住回答不上来。是啊!如果我们这可爱的小娃娃,有一天上街去被一个卡车司机故意开车把她压死、压烂,难道我们都不会伤心吗?她的妈妈很惊讶地告诉我,这孩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连她自己都想不到,我听了觉得很不可思议,佛法上所说的「同体大悲」的精神,竟然会出自一个四岁小女孩的口中,真的叫人肃然起敬。   她可以体会小动物的痛苦,好像自己亲身所受一样,这真是不简单啊!   ★心心念念学弥陀   这位小女孩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非常欢喜,真的是欢喜踊跃!而且非常奇妙的,就是她很崇拜阿弥陀佛,打从心里心心念念都想要学习阿弥陀佛。   ★学佛就是要学习和佛一样   阿弥陀佛不吃鱼,那我也不吃   她的妈妈是刚学佛不久,看到女儿这样都自叹 不如,比如说她吃饭的时候看见每一道菜,都一一要问,看到鱼她就问:「阿弥陀佛吃不吃鱼啊?」,她的妈妈说:「不吃!」;她就说:「阿弥陀佛不吃,那我也不吃。」;她的奶奶听了就瞪她一眼,她就很可爱,笑着撒娇说:「我喜欢和阿弥陀佛一样,阿弥陀佛吃的,我才要吃。」很多大人都不知道学佛就是要学习和佛一样,她竟然一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字,就知道我要和阿弥陀佛一样。   ★睡觉念珠不离手   而且更妙的是,她坐娃娃车上幼稚园,竟然能够教全车的小朋友都唱阿弥陀佛,在幼稚园吃点心,她就合掌请阿弥陀佛先吃,而且还念「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全班的小朋友都学她,老师很奇怪就来请问她的妈妈,她妈妈自己都觉得很奇怪,因为有一些事连她自己都不会,怎么可能教她呢?真的,每一位众生都有佛性,孩子也是有佛性的,有她前世的修持和习惯,并不是这一生才教出来的。我看她睡觉的时候,手里拿着念珠,在翻身的时候她第一个动作就是把念珠握紧,然后微微张着嘴喃喃地念佛,我看了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惭愧交加,因为那个时候连我都做不到,我如果拿着念珠念佛睡着了,要等到念珠掉到了床上发出了声音我才会醒过来,又捡起念珠继续念,而她竟然连睡觉的时候都能够「佛不离心、心不离佛」,这样真诚地忆念,真心欢喜和阿弥陀佛一样,她的精神真是我的老师,看到这孩子我都不禁要起立敬礼。   &最先进有福报的人都爱吃素食;少废物、身轻松。少毒素、心舒畅&   ——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927 次阅读|4 个评论
想要挽救自己的生命就不要杀戮别的生命!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8-10 08:59
转自:道证法师,《毛毛虫变蝴蝶——黑社会变莲池海会》 杀机变生机-「放生」比「吃鱼」更鼓舞生机   常常在病人的床底下或者桌子上,都会放着一小锅或是一小盆的活泥鳅、活鲤鱼准备进补,我每次去查房,就会听见鱼儿挣扎跳动的声音。   ★床底下,有人求救!   有一次我去看一位二十七岁就患了乳癌的小姐,她是一位基督徒,这样的年龄就患了乳癌,您可以想像她内心的痛苦。每次躺在检查台上,她的双手总是紧张又僵硬、冰冷的。那一天一进到病房,就听见床下一些跳动的声音,我的内心一阵触动,就告诉患者说:「我听见您床底下,有人向我们求救!」她听了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我问她:「当您得到这个病时,一定很希望有人能够救您,对不对?」她点点头。我告诉她说:「您床底下的小泥鳅,想到它快要进入热锅中,丧失生命,心中的感觉就和您这时候的心情一样,您愿意作它们的主耶稣吗?您看它们在向您祈祷啊,您看!」说着,我们一齐看鱼,她的眼眶红了,含着眼泪。我说:「如果您发心救它们,当您有困难的时候,自自然然就会有人来救您。」她欢喜地答应放生,台中商专有位碧香学长很慈悲,来为她放生。那些鱼儿得到新生的欢喜,使她颓丧的心也鼓起了光明的生机!   ★愿您如鱼获释,得到新生   有时候我向病人说:「您这锅活鱼卖给我好吗?」病人时常回答说:「医师!您要吃送给您吃好了!」,我说:「我吃素、不吃鱼,我希望买您这锅鱼去放生,以此放生的功德回向给您,求佛保佑您,能够像这些鱼儿获得释放一样,重获健康,得到新的生命,早日回家团聚,不再受病苦的折磨。」   ★我和鱼儿一样,鱼儿和我一样,渴望被放生   一般,已经历过生死交关、饱受苦楚的病人,通常一听马上就能够领会到-我和那些急儿和我一样,而将心比心,发起慈悲。一念的慈悲就像和煦的春风,甜蜜的甘露。患者们去放鱼重生的感触和心意,实在远比吃鱼更能够大大滋润他们的生命,鼓舞他们的生机!   ——一念之慈 和风甘露——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464 次阅读|4 个评论
流浪狗守墓14年 只为陌生人一饭之恩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8-6 09:31
素食护生:流浪狗守墓14年 只为陌生人一饭之恩 2012年02月27日 09:41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作者: 约翰-罗宾斯 字号: T | T 729 人参与 17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格雷弗里尔广场上的雕像。(图片来源:hyuansky) 这个世界上没有多少纪念碑是为狗而设立的。但是在苏格兰爱丁堡的格雷弗里尔广场,当地居民为了纪念一只名为巴比的猎犬,设立了一尊它的雕像。  为什么爱丁堡的居民为一只小狗设立塑像呢?因为这只小狗在它有生之年,为当地居民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巴比是只无主的小猎犬,就跟其他街巷的流浪狗一样,被每个人呼来喝去,常常得在垃圾箱里找些食物来裹腹——即使从狗的视角出发来看,这也绝不是个理想的生活方式。  刚好村子里有位病重的老人叫杰克,在他去世以前,杰克注意到这只小狗的悲惨命运,他对这只小狗也帮不上什么忙,只是有天晚上在一家餐馆请小狗吃了一顿晚饭。这顿晚饭也不是什么大餐,只是些剩余食物,但是巴比对这顿晚饭的感激之情却超过了任何人的想象。  不久之后,杰克去世了。当送葬者把他的棺木抬到墓地时,小猎犬巴比也跟着队伍走,挖坟坑的工人要它走开,巴比却纹丝不动。他们踢它,拿石头砸它,要它离开。  但是不论大家怎么做,巴比还是坚守在那里,动也不动。从那时开始,整整14年,小猎犬巴比一直活在感恩这位对它有一饭之恩的杰克的记忆里。日以继夜,严冬酷暑,巴比一直蹲守在墓边,只有每天下午,才会跑到杰克请它吃饭的餐馆,试图找到些食物。不论找到什么,它一定会带回到杰克的墓边才吃。  杰克死后的第一年冬天,巴比根本无处躲避风雪,整个身体缩成一团躲在墓碑下。第二年冬天,村民们被巴比的勇敢和守墓行为感动,为它盖了一个小棚。14年后,巴比去世时,村民把它葬在杰克的墓边。这就是小猎犬巴比报答杰克“一饭之恩”的诚心。 守墓14年,只因为老人请它吃了餐饭,这也许就是人与狗的不同之处。(图片来源:hyuansky)  巴比及很多动物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醒人类,它们的爱,与我们并无二致。(图片来源:hyuansky)  巴比于1872年1月14日去世,每天都有人来看它,向它献花,为了纪念它的忠诚。(图片来源:hyuansky)  甚至这里的小酒吧,也以巴比命名。(图片来源:hyuansky) 巴比的雕像不仅仅是英国爱丁堡的一个景点,而更多的是为了爱的传播,开启每个游客心中那片净土。(图片来源:hyuansky)  2005年,以这个真实的故事拍摄了电影《忠犬巴比》。(图片来源:hyuansky) 如果你救起一只快要饿死的狗,让他康复,他将不会咬你。这乃是人与狗的主要不同。 ——马克吐温 【摘自:新世纪饮食,(美)约翰-罗宾斯 著 ,珠海出版社,2011-6-1】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420 次阅读|12 个评论
假如为名利破戒,面对死亡,学位有什么用呢?
热度 2 jiangjinsong 2012-8-5 10:18
毛毛虫变蝴蝶 —癌细胞变快乐佛细胞 道证法师讲述 林美瑛·李曜安·蔡佩芹·妙音· 东吴大学净智社·林嘉雯·蔡淑女敬记 癌细胞可以变成快乐的佛细胞 李木源居士(癌细胞变功德林) 超越血癌的博士(放生—放慈悲心生,放己重生) 欢喜心的力量 两位乳癌患者的启示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 超越肝癌的勇者 再多钱财、再高学位,也不能买一分钟的生命 当人们生命终了的时候,即使有再多的钱财、再高的学位也无法买得一分钟的生命,生命是这样的可贵,即使是一只很小的虫子,我们也没有能力让它死而复活,所以在它活著的时候就珍惜它,让它自由安乐吧!平常用很少的钱财就能够免除动物被杀的恐怖,放它一条生路,为什么我们不肯放?当你忽然面临死亡,或者忽然你的生命操纵在别人手中,就会了解那种渴望被放生的心情。 体会待宰的滋味—渴望被放生的心情 有一位在东山高中服务的许先生,他住在学校宿舍,夜里遭歹徒闯入,把他反绑起来又蒙住眼睛,黑暗中听到歹徒们商量要把他杀掉,因为许先生已经看到他们的脸,恐怕将来对他们不利,歹徒持著凶器,许先生又被反绑著,他描述说:虽然只有三个半钟头的时间,但真的是他一生中最长的一夜,他经历了待宰的动物那一种惊慌和错乱,幸好想起了有阿弥陀佛可以念,有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去,就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然而他念阿弥陀佛念了一阵,歹徒们竟然决定不杀他就走了,这种本来临当被杀而又获得放生是多么的欢喜,这位许先生从此就大力宣扬戒杀放生,他深深感觉到减少一份杀业,就多一分祥和之气,而念佛的功德力,实在不可思议,能够触发人的慈悲心,改变彼此之间的恶因缘。 假如为名利破戒,面对死亡,学位有什么用呢? 假如我这位同学他当时为了希望得到硕士学位,就昧著慈悲心破戒,把那些老鼠杀掉做实验,恐怕后来就不会有得救的殊胜因缘。我们想想,如果他自己‘血癌’的进展和一般病人一样的时候,面对著死亡,他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又有什么用呢? 转自: http://www.fodizi.net/bfnn/books/0985.htm 蔣科學按:要所有的科學家都像這位佛子一樣,爲了不殺生,放棄快要到手學位,停止必須要殺生才能完成的科學研究項目,另換研究方向才辛苦拿到學位,也許有點不近人情。但是,科學家們是否能多考慮一點動物,儘量少一點殺生,多動一點腦筋,尋找替代辦法?儘量減少動物的痛苦和死亡?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133 次阅读|4 个评论
大乘佛教反对肉食的经典依据
热度 5 jiangjinsong 2012-7-30 08:17
现在有不少人误以为,中国佛教肉食完全是梁武帝个人的意志,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根本原因是大家对大乘佛教经典缺乏了解。 大乘佛教反对肉食,是大量经典依据的。 以下摘录几则,以飨读者: 大乘入楞伽经: 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若一切人不食肉者,亦无有人杀害众生。由人食肉,若无可食,处处求买,为财利者杀以贩卖,为买者杀,是故买者与杀无异。 我观众生轮回六道,同在生死共相生育,迭为父母兄弟姊妹。若男若女中表内外六亲眷属,或生余道善道恶道常为眷属,以是因缘我观众生更相啖肉无非亲者,有贪肉味迭互相啖,常生害心增长苦业流转生死不得出离。佛说是时,诸恶罗刹闻佛所说,悉舍恶心止不食肉,迭相劝发慈悲之心,护众生命过自护身,舍离一切诸肉不食,悲泣流泪而白佛言:世尊,我闻佛说谛观六道,我所啖肉皆是我亲……是故大悲,若欲与我作眷属,一切诸肉悉不应食。 断我法轮,绝灭圣种,一切皆有食肉者过。是故大慧,我弟子者,为护恶人毁谤三宝,乃至不应生念肉想,何况食肉? 梵网经: 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4366 次阅读|10 个评论
素食护生:搜救犬 无言的英雄生死与共
热度 3 jiangjinsong 2012-7-23 10:19
老蒋按:人类中心主义是当今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它极大地阻碍我们对非人类动物的认识,许多人毫无根据对动物有一些教条刻板的观念,听到任何不一样的说法,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会随便评论,这种做法是违反科学精神的。 素食护生:搜救犬 无言的英雄生死与共 2012年06月29日 10:21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字号: T | T 73 人参与 5 条评论 打印 转发 编者按: 无论是危机四伏的灾难现场,还是温暖安详的宁静家园,作为人类最好的朋友,它们都以无条件的爱和信任,感动着我们。无论是生死关头的一线生机,或者在你落寞时对你轻轻摇动的尾巴,都千百年如一日地守护在我们的身边,乃至,慰藉着我们的心灵!不论是金玉满堂,也不论家徒四壁,它们都与我们生死与共,不离不弃。它们,是人类最忠诚、最可信赖的朋友。可是我们对它们做了些什么?浙江金华狗肉节恶名远播,哈尔滨打狗令余音回荡,近日,广西玉林狗肉节又正在血腥上演,亲爱的网友们,读完今天的这篇文字,凤凰网华人佛教恳请您再一次认真的思考:自诩为文明、高贵、万灵之长的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这些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无言而英勇、平凡又伟大的——生命!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天地浩劫,牵动着世界各地善良人们的心,爱的大潮从四面八方涌向灾区。在灾难面前,我们的搜救犬朋友与往常一样,和我们生死与共,并肩奋战! 智慧加爱心 顽强奋战在第一线 5月14日,在一处废墟里,这个名叫“麦兜”的救援犬突然趴下,发出了呜咽般的哀鸣。平时训练时,都是以隐藏的活人为搜寻目标,训犬员要求它们嗅到人的气息就吠叫“报告”,但这一次,吠叫变成了呜咽。训犬员分析,被埋在下面的人很可能已经遇难。果然,之后的营救结果证明了这一点。 四川都江堰灾区救援现场,来自山东的消防搜救队和搜救犬紧张工作。(图片来源:资料图) 面对巨大的废墟,面对悲痛的人们,充满灵性的搜救犬也会悲伤落泪,为素不相识的遇难者哀泣。懂得用不同的叫声报告不同的发现,这不仅是因为它们的智慧,更源自犬这种动物对于人类与生俱来的依恋与热爱。 由于连续奋战,搜救犬大多极度疲劳,几近虚脱。(图片来源:资料图) 随着救援工作的深入,关于搜救犬的感人事迹不断传来:有的搜救犬们经过长达20小时的飞行才到达现场,就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冲进废墟。正在都江堰抢险的北京军区某工兵团在废墟中救出38名幸存者,全部是由搜索犬定位后救出的,其中8名被埋在深层的幸存者是搜索犬率先发现的。由于救援现场瓦砾成堆、碎玻璃遍地、钢筋裸露,加之连续作战,许多消防搜救犬的爪子和身上被刮破划伤。加之为了搜救,它们常常用爪子奋力刨挖,一只搜救犬工作数十个小时后,爪子都已经磨光,留下四五厘米长的伤口。在被命令接受治疗时,它仍然将身体探向废墟,鼻子不停地用力嗅着。不少搜救犬的脚掌被玻璃划破,还不知疲倦地工作,留下一路斑斑血迹,那是它们用生命书写的伟大诗篇。 为脚爪受伤的战友疗伤(图片来源:资料图) 灵敏又准确 为灾民带来生机 在艰难的搜救工作中,救援的战士们依靠两大法宝:搜救犬和生命探测仪搜寻废墟中那些顽强求生的人们。相比之下,搜救犬更为迅速、灵敏和准确。特别是一些被埋在深层(即使深达20米)、无力叫喊的幸存者,基本依靠搜索犬发现。靠电力工作的生命探测仪把探头深入缝隙中,只能探测到很小的区域,而搜救狗则在更大的区域内迂回搜索。一旦发现废墟下有生命迹象,便发出叫声,提醒训练员。它们能辨认出活生命体和死生命体,还能区分压在废墟下的是人还是动物。在2003年5月阿尔及利亚地震后的救援行动中,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犬“超能”在生命探测仪毫无反应的情况下,发现了一名躺在废墟下的小孩,并因此荣立二等功。 连续的救灾工作让这些第一时间冲到灾难前线的消防战士和搜救犬十分疲倦(图片来源:资料图) 优异的嗅觉、听觉和耐力 天生的救援高手 犬的嗅觉是人的一百万倍,嗅细胞数量是人的40倍,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气味。犬的听觉是人的16倍,能分辨高频率的声音,睡觉时都能听到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犬有超感觉,可以帮助它辨别方向,预感自然灾害的发生,甚至预知癫痫等疾病的发作。 消防队员和他的搜救犬战友,在经过近八十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后,趁救援命令间隙休息片刻(图片来源:资料图) 搜救犬在我国的出现是几年前的事,但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950年。瑞士一位修道士训练圣伯纳犬进行雪地救援,为遭遇雪灾的人们带去温暖和希望。其后300年间,有记载的搜救犬仅在该地区就挽救了2500多人的性命。一般选用中型犬,如金毛猎犬,拉布拉多犬,德国牧羊犬,比利时牧羊犬,史宾格犬等。 它们在最危险的灾难前线,以自己无畏的勇敢和禀异的天赋,谱写了生命的动人篇章。(图片来源:资料图) 灵敏的嗅觉,加上好奇心,超强的耐力,是成为搜救犬的前提。训练任务可分为三大项,即坍塌现场被困人员搜救、火灾现场遇难者搜救和森林救援、水上救援等 户外 搜救。成为一只出色的火灾搜救犬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在训练中,它们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习惯在火焰中穿行,在爆炸声中找到幸存者,在复杂危险的地形中攀高钻低,甚至被空投到海面上,拖着救生圈,独自游到遇难者身边,或是象现在这样,在不断的余震中冒险救援……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搜救犬,至少需要两年的艰苦磨练。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搜救犬的故事暂时说到这里,事实上,不论是搜救犬,还是导盲犬,或者缉毒犬、乃至警犬等等,对于犬类品种的选择从来就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任何品种的狗狗都有可能胜任以上所列种种能够帮助人类的工作,即便是一只宠物犬,也可能会在最危急的关头拯救您的生命,所以,凤凰网华人佛教在这里恳请您,请好好对待它们,不遗弃,不虐待,不伤害。尤其,如果您暂时还做不到素食,那也请您一定不要食用它们的肉,因为它们不是食物,它们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它们是战士,是恩人,是救星,是最可信赖的挚友! 转自: http://fo.ifeng.com/sushi/sushihusheng/detail_2012_06/29/15658102_0.shtml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249 次阅读|8 个评论
愿云禅师劝素食偈
jiangjinsong 2012-7-13 11:17
千百年来碗里羹, 怨深如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5262 次阅读|0 个评论
黄庭坚戒食肉诗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7-13 11:10
我肉众生肉, 名殊体不殊。 本是一种性, 只为别形躯。 苦恼从他受, 肥甘为我需, 莫教阎君断, 自揣应何如。
个人分类: 傳統國學|4670 次阅读|3 个评论
甘地與素食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2-6-2 17:24
# 老蒋动保每日谈 #20120601:甘地与素食 甘地名言: 我认为肉食对于人类通常生活所可能遇到的任何场合来说都是没有必要的。我认为肉食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不适宜的。如果我们比动物高等的话,那么我们重复动物的行为就是错误的。─ 圣雄甘地, 他的使命和教导(Mahatma Gandhi, his Mission and Message) 我今天再次重申我过去曾经坚持的观点,我认为一只羊生命的价值丝毫也不次于人的。我不愿意为了保养人身而去夺取一只羊的生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生命就越需要人们的保护以远离那些野蛮的人。─ 《自传,我的经历》 (An Autobiography, 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一个民族的伟大之处和她道德的进步可以用他们如何对待动物来加以衡量。 活体解剖是人对造物主及其杰作所犯的所有罪恶之中最黑暗的罪恶。 - 素食主义的道德基础 (见上面的连接) 我不仅要了解与被称之为人类的生灵之间的友谊和平等,而且还要了解与所有生灵之间的平等,甚至是与地上爬的动物。─ 摘自 甘地语录 我整个的心灵都在厌恶活体解剖,我认为所有沾染无辜鲜血的科学发现都是没有价值的。 "不与邪恶合作是我们的义务,就如同我们必须要与正义合作一样。" 素食主义: 通向非暴力主义之路 Arun M. Sannuti 全世界都怀念伟人莫汉达斯·K·甘地,他曾传授给了我们和平的力量。如果甘地没有教导过和平,那么他将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在一个国家里为驱除外族的统治而斗争。甘地是如何发现这一真理的?在其他民族主义者都在学习战斗的时候,他又是如何学得这一方法的?他是在过去学得的,作为第一步,他首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素食者,有些人选择素食主义是因为信仰和道德,而不是简单地因为文化传统。 素食主义作为不杀生(ahimsa)教条的一部分深深扎根于印度的文化和宗教之中,它最早见于吠陀经中,甘地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Ahimsa, 梵语意为“对任何生命都没有恶意,尽可能地予以尊敬,在任何时候... 这应该是所有真理追求者渴望达到的目标。”(1) 印度教的《摩奴法论》(The Laws of Manu)中说:“不杀生是无法获得肉食的,鉴于杀生违反了ahimsa 的原则,所以人应该放弃肉食。”(2)耆那教盛行于甘地家乡所在的Gujarat 邦,其教义主张严格素食主义并禁用与杀生有关的产品。素食主义遍及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那些并不完全相信关于回避肉食的宗教教理的人,生活在如此的文化氛围中,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素食主义仍然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印度,肉非常贵,而奢侈并不是通常的生活方式,所以肉食非常少见。甘地在对其素食朋友解释印度的素食现状时曾这样说到: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印度人都是素食者。其中的一部分人是自愿的,而其他人是被迫的。后者虽然想吃肉,但是买不起。这一结论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在印度有千上万的人每天的生活费用只是一个铜币(pice),这只够买面包和盐的。”(3) 这就是甘地生活时代的印度文化。一些印度人由于认为是旧的习俗导致了印度的衰弱并因此而被英国征服和统治,因而决定抛弃这一古老的传统从而赞成肉食。由于英国人吃肉,所以一些印度的民族主义者抨击素食主义为一种陈规陋习。在一段“灾难性”的经历中,甘地的一位相信肉食的力量的童年朋友麦塔卜 告诉年轻的甘地说: “因为我们不吃肉所以我们是一个弱小的民族。英国人因为是肉食者所以他们能统治我们。你看我多健壮,我跑得多快,这都是因为我吃肉。肉食者不会长疖子和肿瘤,即使有时长也会很快痊愈。我们的老师和其他吃肉的名人都不是傻子。他们知道吃肉的好处。你也应该吃肉。不会有任何事的。试一下,看看会得到什么力量。”(4) 麦塔卜 还认为肉食可以治愈甘地的其它问题,诸如他对黑暗的恐惧。甘地注意到 麦塔卜 和甘地的一个肉食的兄弟都比自己健壮和有力量。甘地看到某种迹象表明,不仅是在英国文化中还是在印度文化中,吃肉都能使人更加强壮及更有勇气。印度的武士等级刹帝利一直是吃肉的,一般认为他们的力量来源于肉食。(5) 麦塔卜 用这些论据 最终说服了甘地,并瞒著父母吃了肉。起初,甘地非常厌恶。“山羊的肉就象皮革一样坚硬。我根本吃不下去。我恶心而且不得不放弃吃肉。”(6) 然而,麦塔卜 现在知道甘地相信吃肉的好处了,他就要投降了。不惜非常昂贵的开销,他在饭店里开了一个房间,并由一个专门的厨师来烹饪肉食。在以这种方式瞒著父母吃肉以后,甘地“成为了一个肉菜的爱好者,若不是肉本身的爱好者的话”(7) 然而年轻和诚实的甘地为此付出了痛苦的代价。他知道他在每次吃肉的时候都违反了对父母的承诺,特别是对他的母亲,她认为她的小儿子若吃肉那将是无法接受的事情。正如他在自传中说的那样,尽管他在那时认为“吃肉是必要的,而且国家进行食物‘改良’也是必要的”,但是甘地还是发誓放弃了肉食。他调整了自己的决定,他答应自己“当我不在受制于父母之后,我将坦白的吃肉,但在运动到来之前,我将不吃肉。”(8) 所以,甘地的决定并不是基于理想和精神上的素食主义,而只是出于对父母的尊敬。甘地自己也承认他当时并不是一个真正的素食者。只是对父母的尊敬心使他强迫自己继续作为一个素食者。甘地相信吃肉,因为他相信只有通过战斗,借助物质的力量才能使他的国家自由。 那么,甘地是从哪学到的素食主义?从他对母亲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宗教和厨房占据了她生活中非常主要的部分。甘地在他的自传中写到:“从我记忆中对母亲的突出印象是圣洁... 她发重誓将使他们永不退缩。”(9) 他接著说可从她的禁食中看出她对上帝的热爱。禁食是她宗教生活的中心。每年她都在Chaturmas期间禁食,而且她经常要求自己超出宗教和传统的要求而进行更加严厉的禁食。毫无疑问,她的素食主义是包含在这种放弃烹饪乐趣的传统里面的,尽管从她所受的教育程度来看她可能从来没有意识到素食主义是一种牺牲。由于甘地的父亲具有肉体享乐的倾向,所以他对他父亲的精神方面非常看不起,从而最终导致了他对永恒真理的追求和对性生活的放弃。同样,甘地对她母亲的爱以及对她禁食能力的钦佩最终也使他实现了可以通过素食主义和禁食而达到的精神力量。 另一方面,甘地的素食主义是受他对母亲感情的无形约束的。当他准备到英国学习法律时,别人曾反复警告他开始吃肉,否则无法在英国生活。他母亲不想让他儿子成为肉食者,于是就强迫他发誓;在一个耆那教出家人的主持下,甘地对他母亲发誓说他将永远不碰酒,女人和肉,之后,她才放心地答应他去英国。没有这一誓言,甘地可能不会成为素食者。在路上及到英国后,他不得不反复拒绝肉食。他被告之,“如果在别处一切都没问题,但是在比斯开海湾(Bay of Biscay)你必须改变决定。而且英国非常冷,一个人没有肉不可能生活下去。”(10) 当他最终到达英国后,他发现继续坚持素食主义非常困难。他的女房东同意提供面包和住处但却不知道如何烹饪蔬菜和面包;他说他那时几乎快要饿死。尽管他以前曾经吃过肉且认为吃肉是好事,但他仍坚守誓言。有一次他曾含著泪对他的一位劝他吃肉的朋友说,“我知道你一次次地劝我「吃肉」是因为同情我,但是我实在没有办法。誓言就是誓言,它是不能破的。” (11) Erikson 解释到,誓言所表现的不仅仅是甘地对他母亲的承诺,而是一种他与母亲的连接纽带,同样还连接著他的祖国和他的宗教。由于甘地坚守著他的誓言所以他可以免受思乡之苦,因为他已经通过他与母亲之间的誓约与家乡建立了某种联系。因此,当他那些过分苛求的男性朋友们扮演著麦塔卜的角色而试图劝他接受肉食的时候,他不断地请他的女性同事或朋友来帮助他坚守誓言,强迫她们扮演他母亲的角色。(12) 在他所有对英国生活的描述中,男人都批评他的素食行为,而女人,即使是吃肉的,都试图支持他,至少是某种程度上地。当他从英国回来后发现他母亲已经在他不在的时候去世了,他的素食主义成为了一个与她和她的记忆的永久连接。于是他再也不想吃肉了,尽管他的父母已经“不在了”而且他也已经“自由了”。 但是除了与他在天堂的母亲的联系之外,还有一个更根本的原因促使甘地不想吃肉。在英国他受到了某种启示,并因此帮助他形成了他的非暴力不和作运动的概念。正如甘地在他自传的“我的选择”一章中所指出的那样,他终其一生的素食主义实际上并非是因为他与母亲之间的感情;而是因为某种道德方面的原因使他决定坚持素食主义。这一决定是他一生的一个必要转变,因为如果他只是一个受他母亲影响的素食者,那么他将不是一个有能力自己作决定的人。如 Erikson 所言,“非暴力主义者必须学会积极和坚定地选择什么事情不能做─一种并非出于说教的道德素质。(13) 所以他做出了选择。尽管甘地没有因诱惑而破誓,他仍然需要面对寻找食物的实际问题。在从女房东那里听说市内有素食餐馆之后,他就去寻找,当他找到了一个后他说:“我当时的感受就象孩子得到了一件心爱之物。”(14)这一感受预示著将要经历的内心变化。在素食餐馆里他买了一本Salt 写的《素食主义之辩》(Plea for Vegetarianism) (*), 并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书中讨论了作为素食主义者的道德原因─吃肉的暴力倾向,以及追求非暴力必须放弃肉食。作为素食者的甘地从此再也不想成为肉食者了。“素食主义现在成为了我珍重的选择,传播素食主义也因此成为了我的使命。”(15) 甘地决定将ahimsa作为他的人生目标。它成为他非暴力主义运动的核心,以及他人生的核心。 甘地曾经寄希望于肉食可以使印度人具有战胜英国统治的力量。但是在他选择了素食主义之后,他认识到即使是在身体的力量被击败之后仍然有另一种可以结束英国统治的力量─非暴力主义。在他确定要寻求这一道德力量之后,他开始研究基督教,印度教以及这个世界上的其它宗教。他不久就在研究中发现,“弃绝是最高的宗教形式。”(16) 追求弃绝成为他的最高目标,而且他乐于追求这一目标并视之为非暴力主义的基础。素食主义是他这种力量的第一源泉,因为这是一种自我控制,以及作为素食主义的扩展的禁食,后来成为他自我控制的基本象征。 一旦甘地放弃了关于不吃肉导致印度衰落的思想后,他开始发现了关于他的国家的一些真实情况,而这些正是他以前所视而不见。在一篇为英国素食协会通信《素食者》所写的文章中,他阐述了英国征服印度及如此容易控制印度的其它原因,驳斥了他以前自己的观点: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的话,是童婚的陋习及其不良后果。通常当儿童九岁之后就要被套上婚姻生活的束缚...这种婚姻能使人具有强壮的体质吗?可以想象这种婚姻的下一代会多么虚弱。”(17) 思想的解放还使他看到了其它削弱印度民族力量的社会弊病,也是他从前所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包括世袭阶级制度;还使他否定了传统西方的关于力量的定义,并给予了新的解释使他的运动更具影响力。吃肉这个曾被甘地认为是对付征服者的唯一办法,现在被认为是一种侵略。当成为一个真正的素食者及因此而发现ahimsa理想之后,他认识到侵略是无自我控制的人进行征服的途径。而Ahimsa,非暴力,是那些有自我控制的人对付侵略的途径。弃绝的思想,使他成为素食主义者的一部分原因,也最终形成了他人生哲学的另一主题,即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选择成为素食者使甘地开始走在了通向ahimsa的道路,进而是弃绝的理论,并最终形成非暴力主义。没有这一基础,他将永远无法了解道德的力量以及最终成为圣雄。 注释: Patanjali Yoga Sutras, 2. 30, as quoted in Steven Rosen, Food for the Spirit; Vegetarianism and the World Religions , (New York, Bala Books, 1987) p. 72. Quoted in Rosen, p. 72. Quoted in Erik H. Erikson, Gandhi's Truth ,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Inc., 1969) p. 151. Quoted in Mohandas K. Gandhi, Autobiography , Trans. Mahadev Desai,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Inc., 1983) p. 17. Susanne Hoeber Rudolph and Lloyd I. Rudolph, Gandhi, TheTraditional Roots of Charisma ,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3) p. 23. Gandhi, p. 19. 同上 同上 p. 20. 同上 p. 2. 同上 p. 38. 同上 p. 42. Erikson, p. 142-145. 同上 p. 144. Gandhi, p. 43. 同上 同上 p. 60. Quoted in Erikson, p. 150. (*) Henry Salt 为英国哲学家,曾经于1892年出版了经典之作 《动物的权力: 关系到社会的进步》(Animals' Rights: In Relation to Social Progress) (老蒋按:“权力”是笔误,应该是“权利”。) http://www.ivu.org/chinese/people/history/gandhi_gb.html 蔣科學按:俺的前偶像起哄架秧子,希望我與代表甘地的丫頭論戰。 我說我絕不會反對甘地,我走上素食的道路也受到了甘地的影響。 借此因緣,就轉帖一篇關於甘地與素食的文章吧!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5319 次阅读|2 个评论
蔣科學去年在山東大學宣傳佛教宣傳動物保護的罪證
热度 13 jiangjinsong 2011-11-10 08:34
佛教中的动物伦理学(一) 佛教中的动物伦理学(二) 佛教中的动物伦理学(三) 佛教中的动物伦理学(四) 佛教中的动物伦理学(五) 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接受重發這廝的建議,以後可以在此網轉帖已經發表的文章,繼續休博。
个人分类: 科學宗教|3924 次阅读|37 个评论
道教与素食5:素食传统的形成
热度 1 jiangjinsong 2011-9-22 08:42
虽然如此,早期道教并不戒绝肉食,后来受到佛教影响,逐渐改变了饮食结构和祀神斋供的内容,倡导并规定道士须素食,并改先前以猪、羊、鸡、鸭、鱼等动物作牺牲供品而为香花、水果、谷物等,后期道教对此不断加以总结,从戒律上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尊重和保护动物的意识和措施。
个人分类: 敬畏自然|2388 次阅读|0 个评论
[转载]為1滴血不吃肉 立委林鴻池成素食代言人
jiangjinsong 2010-2-14 21:22
為1滴血不吃肉 立委林鴻池成素食代言人 【中央社╱台北14日電】 2010.02.14 03:16 pm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林鴻池因為便當裡雞肉的一滴血,開始他長達16年的茹素生活,近2年來更力推「一周一天素」,成為素食代言人。 一般人吃素不是因為宗教信仰,就是為了健康或是環保,但林鴻池回想自己開始吃素,只為了雞肉上的一滴血。 16年前,林鴻池非常喜歡吃肉,某天助理買便當,幫他準備2塊白斬雞,但是雞肉上殘留的1滴血,讓他看了霎時覺得好難過,將雞肉擱在一旁,從此開始不吃肉。 55歲的林鴻池,沒有中年男子常見的鮪魚肚,體重也始終控制在標準範圍內。 林鴻池說,原本他三酸甘油脂、脂肪酸都偏高,開始吃奶蛋素以後,都已經降為正常值,不但體力變好,體重也控制的相當好。吃素一樣要注重營養均衡,素食中該有的蛋白質與脂肪也都不缺,只要注意飲食均衡,吃素會讓人變得更健康。 林鴻池說,他比太太晚3個月吃素,2個小孩原本不吃素,但受到父母的影響,後來陸陸續續也開始吃素,現在全家一起吃素,過年過節拜拜的供品也都是自然的蔬菜水果。 秉持著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心情,以及節能減碳與尊重生命的態度,林鴻池近年來大力推廣吃素,不僅自己的部落格上有超過30篇的心得分享,也親身參與許多大大小小的推廣活動。 林鴻池推行的活動中,最為知名的就是「一周一天素、周一無肉日」活動。他說,比利時與菲律賓都已經有城市開始推廣全城一周一天無肉日,目前台灣的國中小營養午餐中,也吹起一周一餐素的風潮,讓他感到十分欣慰。 他認為,全球災難都與暖化脫不了關係,呼籲大家一起吃素,減緩地球暖化問題。 【2010/02/14 中央社】 @ http://udn.com/
个人分类: 素食天地|2727 次阅读|1 个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